_隔代教养对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
隔代教养儿童情绪调节问题文献综述
1前言隔代教养已经成为现当代社会家庭之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变化,家庭结构的改变,隔代教养也越来越多的被我们所接受。
一般而言,隔代教养也称为隔代教育,是指祖辈与孙辈一起生活,并承担抚养教育孙辈的主要或全部责任。
情绪调节是个体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对情绪反应进行监控、评估、调节,改变情绪反应的强度、持久度等特征的过程。
在隔代教养的状况下,儿童的行为与情绪或多或少会存在问题,尽管有学者认为隔代教养可以拉近家庭的关系促进儿童发展,但也不乏研究发现其中潜藏的大量问题。
隔代教养可能涉及儿童早期依恋的发展,儿童情绪调节与未来的适应性和社会交往中的各种问题。
2相关文献描述2.1隔代教养儿童情绪的影响因素儿童的情绪调节影响因素主要与内外两种因素相关,一是儿童自身的气质与类型,二是家庭环境,例如祖辈的文化程度,还有城乡差异等,对于隔代教养的儿童来说,家庭环境与教养方式对于情绪调节的作用明显高于其自身特质。
研究人员认为气质能反映先天的神经活动方式,影响着儿童情绪调节。
有关隔代教养的研究还发现,隔代教养一定程度上会对儿童的气质、性格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进一步影响儿童的情绪表达。
在家庭环境方面,家庭的互动对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照料者的关注程度,对孩子发出的情绪信号是否能及时做出反应;二是与孩子之间的情绪谈话;最后是父母对孩子情绪表达的态度。
2.2隔代教养对儿童情绪调节问题的影响国内外不同的研究在儿童隔代教养对情绪调节的影响这一问题上得出了相似的结果。
总体来看,隔代教养对儿童情绪调节问题的一系列影响体现在儿童容易产生焦虑不安全的情绪问题,进而导致发展迟缓或者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分裂等问题,最后出现学业不良的问题,也在心理上产生一系列问题。
Dalinison等人(1998)研究发现,父辈外出或缺失家庭生活的儿童较容易产生愤怒、不安、害怕、拒绝、失落和沮丧等消极情绪;Kleiner,Hertaog与Targ(1999)对隔代教养家庭中的男孩和女孩分别作了研究,结果发现隔代教养的男孩最易有行为失序问题,隔代教养的女孩最易有情感与情绪的问题。
隔代抚养对儿童心理有什么影响
隔代抚养对儿童心理有什么影响隔代抚养对儿童心理有什么影响隔代抚养对儿童的危害1、隔代抚养较之父母抚养,更易养成孩子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
老人的心都比较慈、比较善;再加上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由祖辈抚养,祖辈们更是备加关爱,真可谓“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什么事都依着孩子,迁就孩子,为孩子辩解。
而在这种溺爱、袒护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极易形成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
这实际上给孩子培植下了诱发儿童心理问题的病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2、隔代抚养常常使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产生情感和人格的偏差,既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和关系。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
即使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婆外公整天全身心地泡在孩子身上,将自己全部感情投到孩子身上,也是无法取代父母之爱的。
孩子缺少血肉相连的父母之爱,极可能使孩子因情感缺乏而产生情感和人格上的偏差,导致产生诸如心理和行为障碍、对人对物缺乏爱心、易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等问题。
另外,隔代抚养也会影响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有时甚至是一辈子的'。
笔者的一位老师,因觉得上海的教育条件较好,就将孩子送到在上海的父母家,一直到孩子14岁时,才接回到身边。
可孩子回来后,与父母好像是陌路人似的。
开始孩子的父母以为与孩子还处于磨合期,就想尽一切方法拉近与孩子的距离,然而四五年过去了,他们与孩子的关系仍处在开始的状态,令他们后悔不迭,痛苦不已。
3、隔代抚养最严重的危害在于这种抚养方式极可能导致小孩心理变异,产生诸多心理问题和疾病。
4、导致孩子心理老化。
孩子长期处于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和氛围中,耳濡目染老年人的语言和行为,这对于模仿力极强的孩子来说,极有可能加速孩子的成人化,或更严重的造成孩子心理老年化。
5、孩子不善于交际。
由于老年人大都喜欢安静而不喜欢运动与外出,极有可能使孩子的视野狭小,使孩子缺乏应有的活力和活泼,不利于养成孩子开阔的胸怀,活泼、宽容的性格。
隔代教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的, 也 没 有 出 现什 么 问 题 ” , 所 以说 父母 很 难 改 变 老人 的 陈 旧观 念 。 老 人对幼儿 的过分宠爱 , 极易使幼儿 产 生 骄傲 自满 的心 理 , 同 时父 母 对 幼 儿 的 严厉 教 育 , 会 造 成幼 儿产 生 胆 怯柔 弱 的心 理 , 十分 不 利 于幼 儿
与 老 人 相 处 ,发 挥 家 庭 教 育 的 作
用。
年 轻 的 父 母 与 老 人 因 为 自身 阅历 不 同等 各方 面 的 因素 , 往 往 会 使 教 养 观念 存 在 很 大 的分 歧 。 隔 代 教养的过程中 , 老 人 认 为 幼 儿 是 弱 势 群 体 应 当 受 到 充 分 的 关 爱 。 因 此, 经 常会 出 现老 人 溺 爱 幼 儿 的 现 象。 而父母的从旁 阻止丝毫不会影 , I N N老人的行为 , 这 种 教 育 观 念 已 经在 老 人 的思 想 中根 深 蒂 固 , 老 人
通 常会 说 “ 你 也是 这 样 从 小 带 到 大
( 5 ) 祖 辈老人 由于 自身的经历 丰富 , 心态 也较为平 和 , 这 有 利 于
舒 缓 幼 儿 的压 力 , 为 幼 儿 营 造 出 一 个 相 对 宽 松 的 成长 环 境 , 十分 有利
于 幼 儿 的健 康 成 长 。 二 .隔代 教教 养对 幼J L , U 理发 展 的影 响
圃 田 静
内容摘要 : 当前我 国的幼儿教育 基本 都是隔代 长辈负责的 ,这 种隔代教养现状很是普遍。然而隔代教育
的教 育理 念 必 然是 不 同 的 , 孩子 和 父 母 的 亲 昵度 也 深 受 影 响 。本 文对 此进 行 了探 讨 分 析 ,并 提 出 了一 些 改 良
隔代教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隔代教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6-10T15:40:47.720Z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7月上作者:王文丽[导读] 在我国发展过程中,隔代教育是我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的方式。
隔代教育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容易使儿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问题,并且会对儿童未来的发展造成影响。
本文阐述了隔代教养方式出现的原因和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且针对隔代教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从而能够使幼儿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促使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山东省威海荣成市幸福街小学王文丽 264300摘要:在我国发展过程中,隔代教育是我国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的方式。
隔代教育存在一些负面影响,容易使儿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问题,并且会对儿童未来的发展造成影响。
本文阐述了隔代教养方式出现的原因和对幼儿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且针对隔代教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从而能够使幼儿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促使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隔代教养;幼儿;心理发展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人口流动的加快,家庭的结构也在不断改变,一部分父母没有充足的时间亲自养育自己的子女,将子女托付给(外)祖父母即所谓的隔代抚养。
北京师范大学的伍新春教授提出,当今儿童家庭抚养形式主要分为父母抚养、隔代抚养与共同抚养。
隔代抚养是指(外)袓父母担负孙子女大部分的教养与照顾责任,孩子的父母仅是在周末与孩子接触。
其类型为下列4类:①日夜均由(外)祖父母照顾,父母甚少回家;②平常由(外)祖父母照顾,周末由父母照顾;③主要由(外)祖父母照顾,父母不定时回家照顾;④完全由(外)祖父母照顾。
隔代抚养在当今中国家庭的实际生活中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隔代抚养儿童的心理现状已经得到研究界的关注与重视。
幼儿心理理论、依恋关系与同伴关系是学龄前期心理发展的热点问题,因此本研究对此展开的实证分析望能为改善隔代抚养幼儿的社会化问题提供依据。
试论隔代教养对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
试论隔代教养对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作者:马爱仑来源:《博览群书·教育》2015年第03期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前教育在人生中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其未来的性格和人际交往能力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阶段的教养方式。
本文将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知网(CNKI)有关隔代教养对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对梳理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隔代教养对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
通过分析发现,在消极情境下,隔代教养下的学前儿童更容易采取消极策略。
祖辈的文化程度对学前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有影响,祖辈文化程度越低教养的儿童越容易采取消极策略。
关键词:隔代教养;情绪调节策略;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方式主要有亲代教养和隔代教养两种,前者由父辈承担教养责任,后者由祖辈承担教养责任。
近年来关于学前儿童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有学者认为隔代教养可以发挥家庭合力促进儿童教育,也有学者认为隔代教养大多有“重养轻教”“重满足轻管束”的特点,并且隔代教养的幼儿更容易出现情绪问题、行为障碍、性格缺陷等,李星等人(2006)指出,隔代教育的儿童容易出现自我封闭、逆反等心理问题,且亲社会行为少、攻击性行为多。
这和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不无关系,对于这个问题,本文将拟探讨隔代教养对幼儿情绪调节策略选择的影响以做参考。
一、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情绪的影响情绪是对个体主观体验的通称,是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情绪可以通过生理、心理和外部表达体现出来,好的情绪可以让人身心愉悦,而处于消极情境中时不良情绪会危害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形成,因此需要通过情绪调节来把握和改变情绪。
朱丽萍(2012)指出,学前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对于他们今后的性格和人际交往能力都有较大影响。
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反映了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
学前儿童在消极情境下可选择的情绪调节策略有发泄、替代、被动应付、寻求安慰、认知重建和解决问题等,因为长期处于家庭环境中,因此家庭的教养方式对于他们的情绪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隔代教养对幼儿情绪调节策略发展影响的城乡差异研究
隔代教养对幼儿情绪调节策略发展影响的城乡差异研究赵振国【摘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来自城市和农村的248名幼儿(3—6岁)的家长进行调查,考察隔代教养、城乡差异等因素对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发展产生的影响。
结果表明,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存在年龄差异而无性别差异;隔代教养幼儿比父辈教养幼儿在情绪调节中会采取更多的消极策略;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发展也存在显著差异。
城市父辈教养组儿童更多采用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而农村父辈教养组儿童较多采用消极策略。
城市隔代教养组儿童比农村隔代教养组儿童更多采用认知重建策略而较少采用发泄策略。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drawn parents to invest the effect of grandparenting on 248 preschoolers'(3 to 6 year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old)parents and grandrural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The result indicated:(1) Preschool children's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existed age difference and no gender difference; (2) Grandparenting children took more negative strategies than parental upbringing children; (3)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between the scores of Urban and rural children, The children from urban parental upbringing group with more pos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while rural parental upbringing children with more negative strategies. The urban grandparenting children were with more cognitive restructuring strategy and less vent strategy than rural grandparenting children.【期刊名称】《心理研究》【年(卷),期】2012(005)004【总页数】7页(P29-35)【关键词】隔代教养;幼儿;情绪调节策略;城乡差异【作者】赵振国【作者单位】河南大学现代教育研究所,开封475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844.11 问题提出情绪是一个人对内、外部事物的主观体验,具有建立、维持和改变个体与外界关系的功能,这种功能在个体身上表现为情绪能力,主要包括情绪理解和情绪调节两个方面。
隔代教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研究综述·【摘要】当前,隔代教养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家庭教养方式之一。
已有研究表明,教养方式,尤其是隔代教养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影响极大。
本文通过系统综述法,阐述了隔代教养家庭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包括幼儿心理理论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情绪情感和意志品质发展、社会性发展、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等。
隔代教养是把“双刃剑”,对幼儿心理发展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在未来研究中应考虑隔代教养的类型、背景及条件,隔代教养的多重中介效应与研究方法等,以进行更深入严谨的隔代教养研究。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隔代教养;幼儿;心理发展【中图分类号】G 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21)06-0031-05*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课题“隔代教养儿童的祖辈依赖与教育干预策略”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B B A 180077。
**通讯作者:陈传锋,博士,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授,E-m ai l :2089178531@隔代教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杨雨清1卞娟娟2陈传锋1**(1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湖州,313000)(2湖州市实验幼儿园,湖州,313000)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不少年轻父母往往无暇顾及子女的成长与教育。
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加剧、二孩政策实施,以及托幼机构发展尚不完善等现实因素的催化下,愈来愈多的祖辈自愿或是被迫加入到抚育孙辈的行列中。
当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农村抑或是城市,在传统家庭伦理和现实育儿困境的双重影响下,隔代教养情况普遍存在,〔1〕隔代教养问题也随之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
一项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的调查发现,在全国27个贫困县(区)中,祖父母(外祖父母)是留守儿童主要看护人的情况占90%以上;而在随迁儿童中隔代教养的情况也很普遍,2018年中国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人,其中有将近一半的老人是专门漂来帮儿女带娃的。
浅谈隔代教育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2隔代教育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分析 学前期是儿童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隔代抚养对儿 童 成长既有优点也有不足。首先 ,隔代家长对孙辈所具有的亲 情和关爱 ,是任 何育儿机 构或保姆都无法 比拟 的。其次,隔 代家长有着丰富的抚养和教育宝宝的实践经验 。最重要的是
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乐于为宝宝奉献 ,这有利 于 宝宝获得心理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安定,为父母解除后顾 之 忧 。如北 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 究所教授辛淘所 言 :“ 大比 例 的隔代教 育是中 国特有 的国情 。事实证 明, 隔代教 育虽然 对于 孩子存在 着一 定的优势 , 但是 从整体 上看 , 其负面 影 响是大于正面影响的 ”本文主要从 以下几方面来对隔代 教育 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进 行分 析:
中 图分 类号 :B 8 4 4 . 1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1 - 5 8 6 1 ( 2 0 1 5 ) 0 3 - 0 0 9 0 - 0 1
1隔代教育 的现状分析 对于 隔代教 育的定义有很多 , 本文把隔代教育界定为: 由于年 轻父母忙于事业等各 种原 因,由祖 辈 ( 爷爷、奶奶 或 是外公、外婆 ) 承担抚养教 育孩子的责任 ,努力让孩 子 健康成长 的一种教育方式 。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 ,现在的很 多家庭 都是 “ 4 2 1 ” 的家庭模式 ,所谓 “ 4 2 1 ” 家庭模式指 的是一个家庭 中有 四个老人 、一对夫妻 、 一个 孩子。 双 方 祖 辈都只有 一个孙辈 ,而儿女又都忙于事业,照顾孙辈 的事 大多是祖辈代 劳。据中国老龄科研 中心对我 国城 乡 2 0 0 8 3 位 老人的调查, 照看 孙辈的老 人 占了 6 6 . 4 7 % 。有关部 门对 3 0 个省市的 3 0 8 0个老人家庭进行抽样调查表明, 有5 8 % 家庭 的 老人在帮助照看孙 辈。另据对上海 市中小学 、幼儿 园 7 9 8 0 名儿童家庭, 全 国 8省 1 I 市 1 9 7 3名幼儿家庭 和上海 市 1 1 2 9 名 0 ~3岁婴幼儿家庭的调查发现,随儿童 年龄段 的降低 , 家庭中 以祖辈为主的隔代 教育的比率 随之升 高,小学生三代 家庭中 占 6 6 % ,3 — 6 岁 幼 儿 三 代 家庭 中 占 6 5 %  ̄8 7 % ,0 ~3 岁婴幼儿 占 5 5 . 6 % 。调查统计简要结论为 1 0个家庭 中就有 5 到 6个家庭 的幼儿 由隔代老人抚养 。 事实表 明,在我国隔代 教育 己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社会 现象。
隔代教养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浅析
又查到了答案 :蝴蝶的生命周期不一样 , 有的蝴蝶在冬 天来临时正好是蝴蝶 , 所以它就 以卵过冬 ; 而有的蝴蝶 在冬天来临时 , 正好变成蛹 , 以就以蛹过冬。幼儿在 所 一次次的查找 中, 终于解开 了心 中的谜 。更重要 的是 : 幼儿对蝴蝶产生 了更浓厚的兴趣 ,并且逐步产生了新 的问题 : “ 蝴蝶和蛾子 的区别 。 “ ” 小动物如何过冬 ? ”人 “
幼 儿心理健 康 的影 响进 行探 讨 。
1.隔代教养的有利因素。 国 内学 者对 隔 代教 养有 利 因素 的看 法较 为一 致 ,
这些 有利 因 素表 现 为 以下几点 :
( 1)祖辈家长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祖辈对孙辈的 一动 、 一点一滴 的变化都观察得非常仔细 , 说明教师在 幼儿 的心 目中是非常重要的 ,并且他们会使用 自己的 方法来引起老师的注意 : “ 老师 , 的头发散 了, 我 你给我 梳梳吧。 或者经常拉住老师的手亲一 口。 ” 在孩子心中 , 他们一定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 , 哪怕是一个抚摸 , 一个微笑 。老师何不把 自己的关注送给每一个幼儿 , 让 他们得到爱 的启迪 ,知道 白己倍受关爱 ,以建立 自信 心。当孩子得到老师的爱后 , 一定会更加爱老师 , 就会 形成 良好 的情感 互动 。因此 , 在平 时 , 经常蹲 下来 亲 我 亲、 抱抱 他们 ; 一起说说他们喜 欢的动 画片 ; 让他 们拉 拉我的衣服 , 拍拍我的后背 , 捂住我的眼睛。这样 , 幼儿 就愿意在我 面前 自由表达 : 自己的高兴或不高兴 的事 ; 家 中的新玩 具 ; 发现 的问题 , 到的答 案 一 当然 , 找 幼 儿心 中想 的什么 , 他们需要什么 , 自然也就知 道 了 , 我 这时就可以针对幼儿所想 , 制定 出 自己的计划 , 引导幼 ) L向更 高的水平去学 习。
浅析隔代教育对学前儿童人格形成的影响
浅析隔代教育对学前儿童人格形成的影响1. 引言1.1 介绍隔代教育的概念和背景隔代教育是指由与孩子相差一代或多代的人对孩子进行教育和照料的方式。
随着家庭结构和人际关系的变化,隔代教育在我国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传统观念中,父母一代承包了大部分孩子的教育责任,但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很多父母不得不求助于祖辈或外祖父母来帮助教育孩子。
这种情况下,隔代教育就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
隔代教育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祖辈或外祖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他们的教育方式和经验往往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隔代教育往往融合了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和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能够给予孩子更为温暖和亲切的教育环境。
隔代教育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教育观念的代沟、教育方式的不同、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等。
对于隔代教育来说,需要适时进行引导和规范,使其更好地发挥其正面作用,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2000字】1.2 阐述学前儿童人格形成的重要性学前儿童是人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人格形成对其未来的发展和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人格是个体在社会和环境中形成的一套相对稳定而持久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了情感、态度、社会适应能力、行为习惯等方面。
学前儿童的人格形成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对学前儿童人格形成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学前儿童的人格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复杂性,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受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共同塑造。
在学前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正在建立自己的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观,形成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
而这些性格特点往往决定了他们未来的行为表现和与他人的相处方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对学前儿童人格形成的重要性在于,通过良好的教育和关爱,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性格特点,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
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学前儿童才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效的沟通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隔代教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3、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和目标。
在隔代教养中,家庭成员应该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和目标。这可以确保家庭成员 之间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责任。同时,也可以帮 助家庭成员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和特点,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全面的支持 和帮助。
参考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改变,隔代教养现象越来越普遍。隔代教养 是指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代替父母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的一种家庭教养方式。 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家庭压力,但同时也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了 一定的影响。本次演示将从隔代教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两 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者,因此应该尽可能地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这可以通过增加与孩子的相处时间、参与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活动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父母也应该注重与祖辈的沟通和协调,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3. 鼓励孩子独立自主
在隔代教养中,我们应该注意鼓励孩子独立自主,让他们逐渐学会自己解决问 题和处理生活中的挑战。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为将 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隔代教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 积极影响
1、促进儿童情感成长
隔代教养可以给儿童更多的爱和,使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安全。由于祖辈 对孩子的程度较高,孩子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和支持,从而促进情感 的发展。
2、帮助儿童度过敏感期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敏感期,例如青春期。此时,孩子可能 会出现一些逆反心理和行为。而隔代教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包容孩子的行为, 帮助他们度过这段敏感期。
2、思想观念上的冲突,易导致 孩子的心理问题。
由于老人受历史条件和自身年龄特点的局限,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思想观念上 的陈旧、落后,与现代社会的要求不甚一致。而孩子由于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 时期,他们的思想观点、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都带有很强的时代特点。这使 得两代人在沟通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_隔代教养对学前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
0.21
3.74
2.68
2.31*
0.02
2.47
四、讨论
(一)隔代教养与亲代教养对儿童情绪调节策略选择的影响差异 在消极情境中,隔代教养与亲子教养幼儿在使用发泄和替代活动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祖辈抚养 组幼儿在发泄策略上的得分均值显著高于父辈抚养组幼儿,这可能是由于祖辈在教养过程中对幼儿比 较纵容,允许其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进行发泄。适当的发泄有益于幼儿情绪的健康发展,但发泄过度 则会给幼儿带来不良影响,养成幼儿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坏习惯。祖辈可能在教育子女时非常成功, 但祖父母(外祖父母)这样的角色却让他们的心态发生转变,不经意间对幼儿的错误过分宽容。[12] 在替代活动中,两种不同的教养方式在“放弃玩其他的”和“目光转移说话”两个项目上存在显著 差异,这可能是父辈对儿童的要求较严格造成的。父辈对幼儿的爱趋于理性化,而祖辈对孙辈的爱趋 于感性化。父辈较注重幼儿在某件事情上的专注力和毅力,不能半途而废,要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和决 心,在面对害怕的事物时要勇敢面对。祖辈对于幼儿的教育多属于“看管式”教育,容易造成对幼儿的 过度保护。这种保护可以促使幼儿在遇到危险时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但容易造成幼儿缺乏冒险和开
表 2 城市与农村隔代教养组对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影响的差异
情绪调节策略 祖辈居住地
N
城市
62
认知重建
农村
62
城市
62
发泄
农村
62
城市
62
被动应付
农村
62
城市
62
问题解决
农村
62
城市
62
替代活动
农村
62
城市
62
自我安慰
农村
62
《浅谈隔代教育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2700字》
浅谈隔代教育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目录浅谈隔代教育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 (1)前言 (1)一、隔代教育的有利因素 (1)(一)老人有着更加平和的心态 (1)(二)拥有更为丰富的生活经验 (2)(三)为年轻父母解决了后顾之忧 (2)(四)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2)二、隔代教育的弊端因素 (2)(一)溺爱幼儿,阻碍幼儿自我成长 (2)(二)祖辈思想观念陈旧,妨碍幼儿个性发展 (2)(三)引发家庭矛盾,导致亲子隔阂 (3)三、优化隔代教育的途径 (3)(一)家庭层面 (3)(二)学校层面 (3)(三)社会层面 (4)结语 (4)前言在我国一直存在隔代教育的情况,这种教育主要是由祖辈来教导孙辈。
作为一种长期存在在我国家庭之中的教育方式,隔代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个性的形成。
从目前情况来看,隔代教育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祖辈们大多都有过养育下一代的经验,再加上年龄渐长之后会使得的他们更有耐心,退休之后时间也更加充足,使得他们更方便教导幼儿;但也是因为他们的年龄偏大,造成他们的思想观念是有些落后,这些就不利于他们来教育幼儿。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好处与坏处,针对这些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让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
一、隔代教育的有利因素(一)老人有着更加平和的心态年轻的父母们往往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生存压力比较大,很容易将工作当中那种紧张的情绪带回家,造成不太和谐的家庭氛围,带给孩子过多的心理压力,妨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但是,大多数的祖辈们都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也就从激烈竞争的环境之中脱离出来,因此他们的心态大多会比较平和,这样的舒缓的状态也更容易受到孩子的喜欢,使得他们更容易和孩子进行沟通,为他们教育孩子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二)拥有更为丰富的生活经验祖辈因为大多曾经养育过孩子,对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每个阶段会有什么特点了解的更加准确,面对幼儿出现的一些生理以及心理问题时,他们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做出应对,而不会像孩子的父母一样,因为没有经历过太多的事情经验不足,一旦遇到事情之后很容易惊慌失措不知道该怎么办。
隔代教养与儿童情绪调节的关系研究,家庭教育论文
隔代教养与儿童情绪调节的关系研究,家庭教育论文隔代教养也被称为“隔代教育”,是一种相对于亲代教养的特殊家庭教育方式。
随着社会的变迁,我国的家庭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随着隔代教养现象越来越普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
已有研究对隔代教养的成因、利弊和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做了探讨,但关于隔代教养对儿童情绪调控影响的研究有所欠缺。
本研究通过查阅隔代教养和儿童情绪调控的相关文献,从隔代教养对儿童情绪调控影响的研究入手,对已有文献进行整理分析。
一、隔代教养概述。
(一)隔代教养的界定。
对于隔代教养的界定,不同研究者的表述有一定的差别。
总的来说,国外对隔代教养的界定主要是通过区别隔代教养家庭来体现,而我国研究者大多把隔代教养等同于祖父母参与儿童教育。
在西方传统文化中,祖父母对孙辈们的作用多定位在娱乐方面,不承担过多的教育责任。
但随着 20 世纪 90年代“代理父母”的增多,祖辈对孙辈的教育开始受到关注。
国外研究者对隔代教养家庭主要分为三种方式。
按照家庭结构划分,分为由祖父母担负整个家庭的重任和孙子女之父母承担家庭责任两类,在这两类家庭中,祖父母进行的教育活动均称为隔代教育;从祖父母对孙子女的权利义务关系出发,可以分为祖父母仅负责白天照顾孙子女,祖父母收入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和祖父母为孙子女的合法监护人三类。
第三种是从隔代教养家庭包含的范围出发,分为广义和狭义。
广义上,只要祖父母是孙子女教育责任承担者之一,则该家庭就属于隔代教养家庭;而在狭义的隔代教养家庭中,祖父母完全替代父母承担孙子女所有的教育责任。
国内学者对隔代教育的定义,主要区别在祖父母对孙子女教育的参与程度及时间上。
有研究认为隔代教育是指祖辈承担抚养教育孙辈的主要或全部责任。
也有研究认为,隔代教育是父母不在的情况下由祖辈抚养的教养方式,不包括祖父母和父母共同抚养。
另外,也有研究者提出,隔代教养是祖父母对孙子女的看护和养育,是在三代家庭中进行的,剔除了完全由祖父母抚养的情况。
“隔代教育”对幼儿心理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实施
编号:SM-ZD-22415“隔代教育”对幼儿心理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实施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隔代教育”对幼儿心理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实施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我园隔代教育的基本现状年轻父母因工作繁忙或者家庭变故种种因素,使得中国已经成为为数不多的“隔代教育”国家之一。
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它是和亲子教育相对的一种概念。
目前,狭义上的隔代教育比例最低是20%,这已成为中国教育现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我园几乎100%幼儿来自于长庆油田系统,大部分幼儿父母在石油前线工作,父母每年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平均累计约3个月左右,75%以上的幼儿在家庭教育中接受的是祖父母给予的隔代教育。
另有7%的老人还同时承担2个甚至2个以上孩子的教育义务和责任,社区55岁以上的老人超过65%,接受过大学教育的老人寥寥无几。
2隔代教育对我园幼儿心理安全的影响通常情况下,祖辈家长具有较多的育儿经验,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
再加之祖孙之间的血缘关系,老人会本能地对孙辈产生慈爱之心,这就构成了隔代育儿获得成功的一些心理基础。
更有一些祖辈家长常有一种儿童心理,特别喜欢和小孩玩乐,极易形成融洽的关系。
隔代教养对儿童情绪调控影响研究综述
1 . 隔代教养对儿童情绪、 情感和行为的影响。 国外研究者
指 出, 隔代 教养 下 的儿 童存 在 无 安全 感 、 易焦虑、 行 为分 裂 、
性 格发 展迟 缓 、 注 意力 不集 中等 问题 。其 中, 女孩更 易 出现情 感 问题 。另有研 究 发现 , 有2 6 %的隔代 教 养儿 童存 在 行 为 问 题, 比一 般儿 童 高 1 0 %左右 , 男孩 出现 行 为 问题 的概 率 更 高 。
发 。一是祖 父母 的教育理 念, 考 察祖父 母关注 的是祖辈 的个人
需要 还是 社会 需要 , 由此 划分为 分 配型 ( 同时关 注个人 需 要和 社会 需要) 、 象征 型 ( 关 注 社会 规 范但 不 强 调个 人 需要) 、 个 人 型( 关 注个 人 需要 而不 关 心社 会期 望) 和疏 远 型 ( 很 少 有强 烈 的态度 期望) 。另一角度 是祖孙 的亲密 关系 , 划分为参 与型 ( 祖
Hale Waihona Puke 与儿童 教育 。 在 西方传统 文化 中, 祖 父母对 孙辈们 的作用 多定
位 在 娱 乐方面 ,不承 担过 多 的教育 责 任 。但 随着 2 0世 纪 9 0
年代“ 代 理 父母 ” 的增 多 , 祖辈 对孙 辈 的教育 开始 受到 关 注 。 国外研 究 者对 隔代 教 养家庭 主 要分 为三 种 方式 。 按 照家
关键词 : 隔代教养; 儿童 ; 情绪调控
中图分 类号 : G 6 1 文献 标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 6 4 0 1 ( 2 0 1 5 ) 1 7 — 0 l l 5 — 0 3
隔代教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及教育策略
5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幼儿的父母忙于工作,导致隔代教养幼儿这一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其实隔代教育、抚养对幼儿的发展有利也有弊,这完全取决于家庭的教育理念。
因此,笔者根据隔代教养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再结合隔代教养对幼儿心理产生的影响,提出一些提升幼儿教育的方法和建议,以进一步加强幼儿的全方面发展。
所谓隔代教养就是本该由父母履行抚养和教育幼儿的义务,却交给了幼儿的祖辈代劳部分甚至是全部。
导致隔代教养的原因主要是新时代的生活节奏较快、压力大,父母无法抽出时间亲自照顾幼儿,造成隔代教养逐步成为社会的常态,但隔代教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各方面发展,无论是知识结构、认知概念还是心理健康方面,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隔代教养产生的原因其实导致隔代教养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祖辈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新时代激烈的竞争环境这两个方面。
一方面,大部分祖辈仍然持有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为儿女分担压力、照顾孩子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假如祖辈没有帮子女照顾孩子反而会愧疚,并且祖辈们出于亲情也想跟孙辈亲近。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部分年轻人在工作中都感受到了激烈的竞争,哪怕是步入了社会也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如此才不会脱离新时代的步伐,这就导致大多数父母无法抽出时间来照顾和教育幼儿,只能麻烦自己的父母代劳。
二、隔代教养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一)积极影响隔代教养对幼儿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大多数祖辈都已经退休,并拥有充足的时间可以陪伴幼儿。
祖辈也拥有较为丰富的育儿经验,能够时刻围绕在幼儿的身边,“隔代亲”这一因素会使祖辈在教育幼儿时拥有更多的耐心。
此外,大多数祖辈拥有较多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当幼儿生病时祖辈处理起来会井然有序,并且幼儿在与祖辈相处过程中也会学习到祖辈身上坚强、独立的良好品质。
(二)消极影响1.祖辈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幼儿的个性和心理的发展通常情况下,大部分祖辈仍然持有传统的教育理念,然而这些陈旧的理念早已跟不上新时代的脚步,这会导致祖辈限制幼儿的个性发展。
探讨幼儿教育中的隔代教育对幼儿教育的影响策略
探讨幼儿教育中的隔代教育对幼儿教育的影响策略一、引言幼儿教育是每个家庭都关心的话题,而隔代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一种方式,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那么,隔代教育对幼儿教育到底有何影响呢?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二、隔代教育的优势1. 增加亲子互动隔代教育可以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与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
这样一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能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陪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2. 传承家庭文化隔代教育有助于传承家族文化,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了解到自己的根源。
比如,爷爷奶奶可以给孩子讲述家族的故事,教他们一些传统的礼仪和习俗,让孩子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庭背景。
3. 提高家庭和谐度隔代教育可以让长辈们在照顾孙子女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这样一来,家庭氛围会更加和谐,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隔代教育的挑战及策略1. 长辈的教育观念与现代理念的冲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
有些长辈可能仍然坚持传统的教育方式,这可能会与现代的教育理念产生冲突。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尝试引导长辈更新观念,了解现代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使他们在教育孩子时能够与时俱进。
2. 长辈过于溺爱或过度保护孩子有些长辈可能因为对孩子有很深的感情,而在教育过程中出现溺爱或过度保护的现象。
这样做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长此以往却不利于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尝试引导长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会适度放手,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3. 长辈在教育过程中可能存在情绪化的问题有时候,长辈在教育孩子时可能会因为情绪波动而影响到教育效果。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尝试帮助长辈调整心态,学会理性地看待教育过程中的问题,避免因情绪化而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四、结论隔代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在幼儿教育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我们也应看到其存在的挑战。
不同情绪调节方式对记忆的影响
不同情绪调节方式对记忆的影响情绪调节与记忆:探索不同的调节方式及其影响当我们思考情绪与记忆的关系时,往往会觉得它们是相互独立的领域。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情绪调节与记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不同的情绪调节方式对记忆的影响,并了解如何通过情绪调节来提高记忆力。
情绪调节是指我们如何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种能力从小就开始发展,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各种情绪挑战。
情绪调节对记忆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情绪调节方式可以影响我们的认知过程,从而影响记忆。
例如,当人们处于积极情绪状态时,他们更有可能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相反,当人们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他们可能更倾向于浅层次地处理信息,导致记忆效果降低。
情绪调节方式可以通过改变神经递质的分泌来影响记忆。
例如,积极情绪的调节可以增加多巴胺的分泌,提高大脑神经网络的连接,进而提高记忆力。
而消极情绪的调节则可能导致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使大脑进入应激状态,进而影响记忆力。
那么,如何通过情绪调节来提高记忆力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学会积极情绪的调节。
这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经常保持微笑、寻找生活中的乐趣等方式实现。
积极情绪的调节有助于提高大脑神经网络的连接,从而提高记忆力。
尝试采用放松心情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运动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降低应激水平,缓解焦虑和压力,从而有利于提高记忆力。
再者,保持乐观的态度。
乐观的心态可以使人更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减少消极情绪对记忆力的负面影响。
情绪调节与记忆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
不同的情绪调节方式对记忆有着不同的影响。
通过了解和掌握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我们可以提高记忆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
一场生动的记忆之旅:情绪调节在记忆活动中的关键作用想象一下,大家正在参加一场记忆比赛,评委随机抽取的一个词或短语,大家需要尽可能快地准确回忆起来。
这时,大家可能会感到紧张,害怕忘记,然而,如果大家能够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大家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记忆表现得到显著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
M 12.32 13.51 11.10 9.67 15.49 14.63 19.44 20.02 21.00 21.90 10.42 9.33
SD
t
P
3.00
-2.25*
0.03
2.78
3.74
2.19*
0.03
3.33
3.26
1.45
0.15
3.27
4.48
-0.74
0.46
4.05
3.98
-1.27
SD
t
P
2.65
3.49**
0.00
3.00
3.08
-3.66**
0.00
3.81
3.50
-1.18
0.24
3.02
4.17
1.51
0.13
4.38
3.73
1.72
0.09
3.99
2.56
-1.68
-1.68
2.68
39
t 检验表明,在认知重建和发泄两种情绪调节策略上,城市与农村隔代教养组幼儿之间差异极其 显著。城市隔代教养幼儿在消极情境中采用认知重建策略显著多于农村隔代教养幼儿,而农村隔代 教养儿童比城市隔代教养儿童更容易采用消极的发泄策略来调节情绪。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选取河南省某市城市幼儿园和农村幼儿园各 1 所,对其幼儿的父辈和祖辈进行问卷调 查,共发放调查问卷 320 份,回收 276 份。剔除各类无效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 248 份,其中父辈
收稿日期:2011-9-22;作者修改返回日期:2012-10-26 * 本文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2010 年度青年项目“外来务工子女学前教育质量研究”(批准号:10JVC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通讯作者:赵振国,E-mail:zhzgman69@yahoo.com.cn
情 绪 调 节 是 个 体 为 了 达 到 某 种 目 的 ,通 过 一 定 的 策 略 和 机 制 ,对 情 绪 反 应 进 行 监 控 、评 估 、调 节 , 改变情绪反应的强度、持久度等特征的过程。 学 [4][5] 前阶段儿童对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状况反映了他 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国外对情绪调节的研究已有 20 多年的历史,但国内的相关研究却是近几年才展 开的,且对学前幼儿情绪调节的研究相对较少。[6]在童年早期,儿童情绪调节的发展主要受到养育者 的影响。[7]父母是儿童情绪学习的引导者,而当祖辈成为孩子的主要依恋对象时,祖辈自身的情绪模 式会对幼儿的情绪发展与调节造成影响。相对于父母教养、父母和祖父母共同教养的幼儿,隔代教养 幼儿表现出更多的情绪问题、行为障碍、性格和人际交往缺陷,且适应性较差,[8]可能都与这类儿童情 绪调节策略的发展有直接联系,因此本研究拟探讨隔代教养对幼儿情绪调节策略选择的影响。
表 1 祖辈教养与父辈教养对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影响的差异
情绪调节策略 教养方式
N
M
SD
t
P
祖辈教养
124
12.81
2.96
认知重建
-0.40
0.69
父辈教养
124
12.97
3.33
祖辈教养
124
10.51
3.63
发泄
2.24*
0.03
父辈教养
124
9.51
3.39
祖辈教养
124
15.14
3.28
被动应付
表 3 祖辈文化程度对隔代教养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影响的差异来自情绪调节策略 祖辈文化程度
N
初等教育
73
认知重建
中等及以上教育
51
初等教育
73
发泄
中等及以上教育
51
初等教育
73
被动应付
中等及以上教育
51
初等教育
73
问题解决
中等及以上教育
51
初等教育
73
替代活动
中等及以上教育
51
初等教育
73
自我安慰
中等及以上教育
[关键词] 隔代教养;情绪调节策略;儿童心理健康
一、问题提出
隔代教养是相对于亲代教养而言的,它由祖辈担当对幼儿的教育和抚养责任。近年来,关于隔代 教养的研究大多是其利弊的分析。有学者认为隔代教养有利于发挥家庭各方面教育力量,形成教育 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进步。[1]也有研究认为,祖辈普遍存在“重养轻教”“重智轻德”“重满足轻管束” 的倾向。[2]有研究甚至把隔代教养看作是“未成年人犯罪不可忽视的家庭因素”。[3]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隔代教养与亲代教养对儿童情绪调节策略选择的影响 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包括认知重建、问题解决、替代活动、发泄、被动应付、自我安慰等 6 种。其中, 认知重建是儿童用积极的方式来看待挫折或其他消极事件,对消极情境中的各项参数进行重新思考 或重新解释。问题解决指儿童积极面对问题,通过自身的力量,采取一切可能的适应性行为和手段来 消除挫折来源、摆脱所面临的困境,减少或消除消极情绪。发泄指儿童旨在通过运用破坏性或伤害性 的行为来表达和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被动应付指儿童不主动地采取任何积极的行动来解决所面临 的问题,而是离开或回避引发消极情绪的情境。替代活动就是把注意力从引发挫折或消极情绪的情 境中转移开来,投入其他可被观察到的活动之中。自我安慰指儿童运用一些话语来安慰自己或在行 为上重复相同的、无意义的身体动作。[11] 为了考察隔代教养与亲代教养对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本研究对两种教养方 式下幼儿各情绪调节策略得分进行 t 检验。结果表明,在认知重建上,父辈教养组儿童的得分均值大 于祖辈教养组幼儿;而在问题解决、替代活动、发泄、被动应付、自我安慰等情绪调节策略上,祖辈教 养组幼儿的得分均值均大于父辈教养组。从 t 检验结果来看,两个组的幼儿在发泄和替代活动两种 情 绪 调 节 策 略 上 存 在 显 著 差 异 ( P < 0 . 05 ) ,祖 辈 教 养 组 儿 童 比 父 辈 教 养 组 儿 童 在 消 极 情 境 中 更 多 采 取 发泄和替代活动进行情绪调节。(见表 1)
表 2 城市与农村隔代教养组对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影响的差异
情绪调节策略 祖辈居住地
N
城市
62
认知重建
农村
62
城市
62
发泄
农村
62
城市
62
被动应付
农村
62
城市
62
问题解决
农村
62
城市
62
替代活动
农村
62
城市
62
自我安慰
农村
62
注:**P<0.01
M 13.69 11.92 9.37 11.65 14.79 15.48 20.26 19.10 21.97 20.77 9.58 10.37
1.12
0.26
父辈教养
124
14.63
3.84
祖辈教养
124
19.68
4.30
问题解决
1.22
0.22
父辈教养
124
19.08
3.35
祖辈教养
124
21.37
3.89
替代活动
2.44*
0.02
父辈教养
124
20.15
3.96
祖辈教养
123
9.98
2.64
自我安慰
1.48
0.14
父辈教养
124
9.48
(三)祖辈文化程度对隔代教养儿童情绪调节策略选择的影响 本 研 究 将 祖 辈 文 化 程 度 划 分 为 初 等 教 育 和 中 等 及 以 上 教 育 ,其 中 初 等 教 育 包 括 小 学 、初 中 学 历 , 中等以上教育包括中专、高中及以上学历。在认知重建、问题解决、替代活动等情绪调节策略中,祖辈 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教养的幼儿在消极情境中更倾向于采用积极的方式来看待挫折或其他消极事 件。在发泄、被动应付和自我安慰的情绪调节策略中,接受过中等及以上教育的祖辈教养组幼儿的得 分均值低于接受初等教育祖辈教养组幼儿。t 检验表明,祖辈文化程度仅在幼儿的认知重建、发泄、自 我安慰三种情绪调节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在消极情境中,祖辈接受中等及以上教育的教养 组幼儿更多采用积极的认知重建策略,而祖辈接受初等教育的教养组幼儿更多采用消极的发泄策 略,或采用自我安慰策略。(见表 3)
0.21
3.74
2.68
2.31*
0.02
2.47
四、讨论
(一)隔代教养与亲代教养对儿童情绪调节策略选择的影响差异 在消极情境中,隔代教养与亲子教养幼儿在使用发泄和替代活动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祖辈抚养 组幼儿在发泄策略上的得分均值显著高于父辈抚养组幼儿,这可能是由于祖辈在教养过程中对幼儿比 较纵容,允许其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进行发泄。适当的发泄有益于幼儿情绪的健康发展,但发泄过度 则会给幼儿带来不良影响,养成幼儿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等坏习惯。祖辈可能在教育子女时非常成功, 但祖父母(外祖父母)这样的角色却让他们的心态发生转变,不经意间对幼儿的错误过分宽容。[12] 在替代活动中,两种不同的教养方式在“放弃玩其他的”和“目光转移说话”两个项目上存在显著 差异,这可能是父辈对儿童的要求较严格造成的。父辈对幼儿的爱趋于理性化,而祖辈对孙辈的爱趋 于感性化。父辈较注重幼儿在某件事情上的专注力和毅力,不能半途而废,要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和决 心,在面对害怕的事物时要勇敢面对。祖辈对于幼儿的教育多属于“看管式”教育,容易造成对幼儿的 过度保护。这种保护可以促使幼儿在遇到危险时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但容易造成幼儿缺乏冒险和开
2.70
注:*P<0.05,下同
38
本调查中,发泄主要包括 5 个项目:1.在别人不小心撞疼孩子以后,孩子立即也去推他一下;2.在 同伴故意将孩子的积木推倒时,孩子用手去推或者用脚去踢那个孩子;3.在家长不让孩子看电视时, 孩子会大哭大闹甚至摔东西,很久才能平息下来;4.在家长临时取消游玩计划时,孩子依然会大哭大 闹 不 肯 罢 休 ;5 . 在 孩 子 想 努 力 完 成 一 个 拼 图 时 ,试 了 几 次 没 有 成 功 ,气 得 把 拼 图 全 都 推 到 一 边 。 结 果 发现,祖辈教养组幼儿在这 5 个项目上的得分均值均大于父辈教养组幼儿,不过 t 检验表明这两组 幼儿仅在第 3 个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t=2.27, P=0.02<0.05),这说明祖辈教养组儿童比父辈教养组 儿童在消极情境中更多选择哭闹、摔物等作为发泄消极情绪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