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改革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改革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1b292e6f8c75fbfc77db2b2.png)
1团队组建 。开学初 , . 将全班学生 分成 1 一 4 2 l 人
者是学习的主体 , 有效的学 习需要从学 习者的兴趣 出 I 组 , 教师带领指导各队选 出自己的队长 、 副队长 , 队 发, 从解决实际的问题出发, 有这样 , 只 学习者才能 产 : 。 名 生学习的动力。教师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者, 其作用 f 2花样跳 绳。 . 花样跳绳是 “ 轻松玩转体育课 ” 的主 在于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 , 帮助和指导学 习 I 内容 , 内容 主要 有 两部 分组 成 :8 字 跳 绳 、 人 要 该 “” 多 者建构 自己的经验并 引导学习者从直接经验 中学习。! 合力跳 大绳 。 建构主义教学思想还鼓励教学信息的多方向流动 , { 而 3多人 多足 。 全 队所 有 人 肩 并 肩 站 立 一排 , 邻 . 相 不只是从 老师到学习者的单 向流动。… I 两腿绑在一起 , 以最快的速度 向前行进 , 离 10 距 0 米。 2 托罗普斯” “ . “ 。 托罗普斯” 本影山 是日 健先生首 l 若学时允许 , 可考虑“ 扇形” 多人多足。
师将为每一个 团队提供一次刷新 自己和其 他团队成 } 师不提供练习时间 , 在学生好胜 心的驱动下 , 多数团
绩 的机 会 。 谓 抽 考 项 目是 指 在 本 学 期 所学 习 的精 彩 l 所 队都 能 利用 课 外 活 动 时 间 , 自觉 、 自愿 组 织 本 队人 员
瞬间项 目中随机抽取两项 内容 , 作为成绩考核项 目, 练 习课堂 内容。 { 该项 目在团队测试 中各小组只有 1 次机会 , 1 即 次定 f 六、 小结及建议
的 7 %。①教 师评 定 :教师评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 识不强等现状 , 0 精心设计 “ 精彩 瞬间” 花样跳绳” 多 “ “
大学生体育教师实训课报告
![大学生体育教师实训课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8b2c25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0.png)
大学生体育教师实训课报告1. 实训课程介绍本次实训课程是大学生体育教师实训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体育教师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升他们在体育教学方面的综合能力。
实训课程采取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堂讲授和实地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 实训内容与过程2.1 实训内容实训内容包括体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技能的训练和实际教学任务的完成。
2.1.1 体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课堂教学,我们系统地学习了体育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体育教育的目标与任务、体育课程与教学设计、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等。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能力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
2.1.2 教学技能的训练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技能的训练。
例如,教学示范、教学评价、课堂组织与管理等。
通过多次的角色扮演和实际操作,我们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技能,并逐渐掌握了合理地组织一堂体育课的能力。
2.1.3 实际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还担任了体育教师的角色,完成了实际的教学任务。
通过指导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配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有机会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训练的技能,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2.2 实训过程实训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实际操作、总结与反思。
2.2.1 前期准备在课程开始之前,我们首先进行了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
包括参加课程宣讲会了解实训课程的目标和要求,学习预备知识,准备教案和课堂教学资源等。
2.2.2 实际操作在实际操作阶段,我们参与了多次的实际教学任务。
根据实训计划,我们分成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任务,既有体育课的设计与教学,也有考试与评测的组织与实施。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根据任务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
2.2.3 总结与反思在实训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38a15725acfa1c7aa00ccd7.png)
文章 编 号 : 1 6 7 1 —5 9 5 0 ( 2 0 1 3 ) O 3 —0 l 1 1— 0 4
Hi g h- e ic f i e n c y Cl a s s r oo m Te a c h i ng a g a i n s t t h e Ba c k-
高效课 堂教 学的实践与操作 方式。如何 将教 师 由“ 教 的
p l a i n ,t r u e ,r i c h a n d s o l i d c l a s s r o o m t e a c h i n g a n d j o i n t
d e v e l o pme n t o f t e a c h e r a n d s t u d e n t s . Ke ywo r d s: P E c u r r i c u l u m ,h i g h — e ic f i e n c y,t e a c h i n g p r a c -
t i c e,o p e r a t i n g mo d e
课 堂” 向“ 学的课 堂” 的教 学行 为 与方 式转 变 , 形 成 以 学 为主 , 以学定教 的 高效课 堂教 学模 式 , 更 好 的促 进 学 生 从“ 学会 ” 到“ 会 学” 的学 习行 为与 方式 转 变 , 从“ 掌握 ” 到“ 运 用” 的学 习能 力提 高。努 力 营造 充 满 民主 、 互动 、 和谐 的 高效课 堂教 学氛 围 , 真正做 到 高效课 堂教 学的 平 实、 真 实、 丰 实、 扎实, 有效 的促进 师生共 同发展 。 关键 词 : 体 育课 程 ; 高效课 堂 ; 教 学 实践 ; 操作 方 式
J u 育 课 程 改革 背 景 下 的 高效 课 堂 教 学 实 践 与 思 考
我国高校体育实践教学工作的探讨
![我国高校体育实践教学工作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cc5ae1315727a5e9856a6120.png)
我国高校体育实践教学工作的探讨摘要:体育教学可以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些体育教师和部分高校相关部门对于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导致实践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做好体育实践教学的相关工作。
关键词:高校体育实践教学体育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体育教学既有理论教学,也有实践教学,其中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具体的动作技术,提高学生运用动作技术能力,与身体素质的提高密切相关,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做好实践教学的相关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我国实践体育实践教学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对体育实践教学工作进行提高。
1体育教师在体育实践教学中需要做的工作体育教师在体育实践教学中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1课前备课阶段的工作课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了解学生、了解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案。
了解学生。
学生是体育实践教学的对象,因此在进行体育实践教学之前体育教师必须要对学生有所了解,了解的内容包括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个人特征,特别要重点了解学生现有的身体素质情况,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了解与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和爱好。
只有深入地了解了学生之后,才能够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得到更有效地传递。
了解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实践课的核心所在,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钻研,只有对教学内容了然于胸,才能够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找到核心技术点,确定教学内容地重点、难点,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寻找到相应地教学方法。
制定教学方案。
科学的教学方案是体育实践教学的依据。
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要重视教学方案的制定。
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可以进行信息搜集,也可以与其他体育教师进行讨论。
制定的教学方案必须要具备三个特点。
一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知道要学什么,应该怎样学,二是要体现教学的公平性,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现有体育水平,三是要显示出教学的有效性,让每个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有所收获,能够拥有成就感,增强学习的信心。
大学生体育课实践报告
![大学生体育课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306733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5.png)
大学生体育课实践报告一、引言体育课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自律能力等。
本文将对大学生体育课的实践情况进行详细报告。
二、实践内容2.1 体育课课程设置我所就读的大学体育课程设置非常丰富多样。
以我所修习的课程为例,包括篮球、足球、羽毛球、网球等球类运动,还有健美操、瑜伽等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训练项目。
2.2 实践活动在体育课程中,我们进行了许多实践活动。
首先,我们进行了各项体育运动的技术训练,例如投篮、传球、运球等。
通过反复练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还培养了耐心和毅力。
另外,我们还参与了团体体育运动的比赛。
比赛中,我们需要与队友紧密合作,制定合理的战术,通过默契的配合取得胜利。
通过比赛,我学会了团队合作,也锻炼了自己的抗压能力。
2.3 学习成果通过体育课的实践活动,我在技术、合作和自律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在各项运动项目中,我学会了正确的姿势和技巧,并能够熟练地运用。
在团队合作方面,我能够与队友充分沟通和配合,通过协作取得优秀成绩。
此外,体育课的实践活动也培养了我的自律能力。
在训练过程中,我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严格要求自己,克服了懒散和拖延的习惯。
这对我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
三、实践收获3.1 身体健康体育课的实践让我的身体得到了锻炼和增强。
通过长时间的体育活动,我的体质有了明显的改善。
我不再感到疲劳和乏力,精神更加饱满,提高了学习和生活效率。
3.2 心理健康体育课的实践还对我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运动过程中,我能够释放压力,放松身心。
体育活动有助于提升快乐感和幸福感,缓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
3.3 人际关系在体育课实践中,我与同学们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
通过共同参与体育活动,我们互相了解和支持,团结友爱。
这对于大学生活的丰富和充实有着积极的影响。
高校体育专业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新思路
![高校体育专业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新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264fafcebb4cf7ec4afed082.png)
中的主体地位。同时 , 以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解释一些体育现 象 , : 么长跑要 沿着逆时针 方向跑 , 也可 如 为什 足球 比赛 中为
于学生毕业后能够因地制宜地进行长期锻炼 。再次 , 高校体育教学 中的选修 内容是让学生 根据 自己的兴趣和条件 , 目的 有
地选择一些运动项 目, 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和锻炼 , 使其成为 自己 的运 动专 长 , 以满足今后参加 健身活 动 , 竞赛活 动和社交
活动的需要。选修内容 应以各种球类项 目为主 , 教学不必过于教条 , 掌握了基本技术之后 , 就要鼓励学 生积极的投入到竞赛
陈志喜
( 中南 财经政法大学 , 湖北武汉 40 7 ) 30 9 摘 要 :高校体 育专业课 堂教 学是教学改革 的主阵地, 教学 内容 与教 学方法一直是 关 系教 学效果的 最直接 因
素, 也是 '前教 学中研究最多、 3 - 讨论最多的部 分。针对当前我 国高校体育专业教 学改革的大趋 势, 本着从 实践入手 的原则 , 出高校体育课 堂教 学 内容与方法改革的一 些新途径 , 提 希望能对高校体 育教 学改革和发展提供 思路 。
第1 1期
陈志 喜 : 高校 体育专 业课 堂教 学 内容与方 法改 革 的新思路
・5 13・
学中 , 体育教师在上课前要充分 了解教学 内容 , 多向学生提出与技术 相关 的问题 ,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 从不 同角 度回答 问题 , 教师对学生 的回答进行分析评价并予 以肯定 , 然后再让学生继续练习 , 使学生既要 明白技术 动作 的要 领 , 还应从科学 的角度 对它进行 细致 的分析 。这不仅 达到 了教学 目的也使学 生心 情愉 悦 , 并从 中获取 了其他 学科 的知识 , 充分 发挥了学生 在教学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创新与实践——以浙江海洋学院为例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创新与实践——以浙江海洋学院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896ab1b52d380eb63946d03.png)
[ 者简介】 { 乍 徐芙蓉 (95 , 浙江温州人 , 16一)女, 副教授 。
第4 期
徐芙蓉 , 赵开尔 :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创新与实践——以浙江海洋学 院为例
19 1
目标追求的广度 , 约束学生 自由发展的空间 , 以单一化 目标确立不同个体的努力方 向, 束缚 了个性的发挥 , 不 利 于个性 的培养 ; 目标 表述 过分 注重 知识 的传 承 , 动作 技术 的系统 性 和完 善性 , 于 注重 运 动 教育 、 能 过 技
年级开设专项选修课 , 大三、 大四年级开设选修课。虽然“ 俱乐部” 体育教学模式在部分高校也有展开 , 但一 方 面不是 主流 , 另一 方 面也依 然 以课程 组织 的教 学 和性质 出现 。在 体 育教 学过 程 中 , 求技 术 的规范 性 , 苛 混
淆了对于手段与 目的的认识 , 造成 了教学 目的的偏差 , 无助于体育教学 目的的实现。此外 , 还存在教学手段 落后 , 教学设备老化、 简陋, 现代信息技术很少使用等其他问题。
随着社 会发 展对人 才需求 量 的变 化, 高校培养 人才 的途径 和 目标 必然要 随之发 生转 变 。 体育作 为高等教
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要体现教育的总体 目标要求, 又要对现有体育教学进行相应改革 , 以适应社会形势发展
的需要。19 年《 99 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指出,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 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体育必须树立“ 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 , 扭转以 运 动技术 传授 为 中心 的传统 教育体 系 , 建立 “ 以人 为本 ”注重健 身 、 、 增强 体育 意识 、 发展 学生个 性 , 培养 体育
新课标下提高体育学科听课实效性实践与思考论文
![新课标下提高体育学科听课实效性实践与思考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a2bee254312b3169a451a471.png)
新课标下提高体育学科听课实效性的实践与思考【摘要】从听课的重要性和体育课堂上传统的听课方式常见的问题入手,通过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听课环节方式转变的实践,思考听课的重点应从看教师展示向学生获得转变;听课的心态应从临时观景向有备而来转变;听课的角色应从旁观者向执教者转变。
通过这样的转变让听课实实在在的成为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听课教研专业化实效性教师的听评课是一种对话、反思与研究的专业行为,它能够有力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然而,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的课堂观察至今仍然是“一项被遗漏的教师专业能力”,大部分教师仍停留在经验型的听课层面。
传统体育与健康听课方式的基本流程是:听课前拿到授课教师准备好的教案、教学设计等资料,粗略浏览一下;听课时做好课堂记录;听课后与其他听课教师一起同授课教师交流。
其实这种方式存在着一定弊端。
1 传统听评课存在的的问题当前的校本教研活动中的听评课,大致上有以下几种情形:1.1检查式听课:各学校期中教学检查、起始年级段、毕业年级段教学调研等等,学校领导和学校骨干组成听评课班子,推门听课。
1.2教研式听课:一位或几位教师开出校内或市级示范课、观摩课等,很多老师在下面听,请专家进行点评一下,然后大家再议一议。
1.3磨课式听课:现在很提倡磨课,通过公开课前的磨课环节,使这节课逐渐趋于完美。
以上几种情形是教师们经常参与校本教研的常态活动。
用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及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听评课活动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1.3.1检查式听课存在不平等关系这种检查式的听评课由于上课者与听课者心态上的被动性和不平等性,使双方都不会以研究课堂的心态去对待,对两者而言,帮助一般都不大。
1.3.2课后评课缺乏对问题及对策的研究经常听评课的教师都非常有体会,课后评课一般关注的是课堂上的表面现象,往往缺少课堂问题存在的让人信服的证据、对产生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及改进对策的研究。
高校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践
![高校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53fef35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50.png)
高校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践黄一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训练学生的体育技能,还要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
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也开始对体育课堂进行创新教学,将课堂内外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引入体育教学。
通过对高校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性探索,分析高校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践的现状和问题,从而提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教师综合教学能力、建立科学的体育课程考核体系等策略来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创新发展和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时代的发展使学生面临很多心理压力,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开始探索体育教学的新方式,比如利用体育课堂等APP、将传统体育项目引入体育课堂等。
其中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方式将体育课堂内的教学和学生课余时间参加的体育活动进行结合,不仅提高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效果,也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 高校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的意义1.1 有利于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高校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有利于学校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体育教学,在传统的课堂中主要以教师为主导讲授理论知识,片面认为体育课程中只要掌握体育项目基本技能即可,学生也只是机械的接受知识没有过多的思考。
但是在高校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的模式中,将学生作为主体,一切课堂内外的体育活动都将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础,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这有利于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1.2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校体育课堂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施有利于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实现自我价值,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积极向上的人格品德创造,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衔接思考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衔接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1d4653b31126edb6f1a10e0.png)
郭 生鼎
G h n — ig UO S e g— d n
摘
要: 众所周知 ,1 纪以来 , 2世 国家越 来越重视高校教 育事业的发展 。不 同于以往 只是 注重文化课 的培
养, 国家更加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调 查研 究也发现 , 随着社会水平的提 高, 经济物质 高速发展 的 在 今 天, - 的身体素质却在 大幅度 下降。教育部 门不得不探 索体 育这 门课程作 为高等学校 必不可少的一 Af l  ̄ 项课程 , 如何改 良方能与新时代社会相适应 , 出 培养 体力充沛、 体质过硬 的大学生。因此 , 高等体育课教 在 学 中, 以课外体育活动相辅 , 加 必会达到可观的效果。本文就如何将 高等体 育的课 堂教 学与在校 大学生课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衔接思考
Co sd r t n o i e st p rs Te c i g a d Ex r c r iu a p rs n i e ai n Un v r iy S o t a h n n ta u rc lr S o t o
Acii e fS u e t on t t so t d nsJ i vi
外体 育活动相连接进行讨论, 中探讨可行的方法。 从
关键词 : 大学; 学; 教 课外活动
Ab ta t Ase e y n n w ,s c ny—f s C n u ,mo e a d mo e atni n t ed v lp n fhg e s r c : v ro ek o s i e t t n we i t e tr r y r n r t t t e eo me to ih r e o oh e u a in d c t .U lk h rv o s f c s o l n t e c l r o re c l r , c u t e a r t nin t h o n i e te p e i u o u n y o h ut e c u s u t e o nr s p y mo e at t o t e u u i e o s d n s c mp e e sv b l y fr t n t e t o r h n ie a i t oma i .Re e rh as u d t a ,w t ec mmu i e e , h c n mi u — u i o s a c lo f n h t i t o o hh n t lv l t e e o o c s b y sa c n t a gr p d d v l p n , e p e h sc u l yh s d c ie u s n il .T e d p rme t f d c — t n e i o y a i e eo me t p o lgp y i a q ai a e l d s b t t l d l t n a a y h e at n u a oe t n t x l r h o re i i h rs h o p r a n e s n i o re,h w rv a e e r fS . i o e p o e te c u s n h g e c o ls ots a s e t c u s o l a o t i o e c n me t n w e a o O o mp a ca d p a in u t ae sa n ,e c l n olg t d n s p y i u .T e eoe,i h ih r p y ia d c - ila a tt ,c l v t tmi a x el tc l e su e t h sq e h r fr o i e e n t e h g e h sc e u a l t n t a h n xr c riu a p r cii e , ob o lme t r wi c iv o sd r l f c .T i p p r i e c i g i e t u rc l r ot a t t s t ec mp e n ay, l a h e ec n ie a e ef t h s a e o n a s s vi l b e
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思考与发展研究
![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思考与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c19fde1e009581b6bd9eb6f.png)
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思考与发展研究摘要高校体育是以培养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思想为宗旨的教育基地,本文通过对目前高校体育理论现状的分析,根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工作经验,提出来具体的改革措施,希望给高校体育教学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独立人格,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是我国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而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的最高层次,是学生了解体育理论知识、技能、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环节。
高校体育教学需要依据我国的国情不断地进行深入细致的改革,顺应时代改革要求。
一、目前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现状(一)体育教学课程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体育课教学实数为四个学期,选项课程的内容为:太极拳、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和游泳等,每个学期4个学时。
在体育课程设置上仍较大程度地脱离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形式单调枯燥,教学内容陈旧,结构过于单一,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结构没有质的变化,阻碍了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体育教学过程在体育教育教学的现实过程中,存在着阻碍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的落实,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教师观念的落后,教师没有完全理解新课改的指示精神及培养目标,仍然按着过去的观念来看待体育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的强调教师的作用忽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的培养,强力灌输知识训练技能,没有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教学方式的陈旧,教师的技能是经过自己长时间的体育专项训练,单一的模式训练出来的。
深受此观念的影响,使得他们在教学的实践中继续推行这种教育方法,具有强制性和灌输性;单一的考核形式,在部分学校仍然推行单一的考核形式,仍然把知识技能的水平作为学习考核的标准和参照但这样忽略了学生的其他素质的检查,不知道学生学习方式、学生的身心是否健康以及学生的价值观念的信息;学校硬件建设投入不足,目前部分学校的体育设施仍然不完善,陈旧落后,使得体育的教育教学难以顺利开展。
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3a007d7a58da0116c174999.png)
[ 摘 要] 当 前高 校体 育健 康教 育改 革 处于 初级 阶段 , 在 缺 乏充 足的 理论 指导 下 实践 过程 存在 着很 多 的 问题 。 本 文针对 当 前 问题 深入 思 考 , 总结 经验 , 提 出新 的理论和思路来指导实践, 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进程 , 对于高等体育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关键 词] 体 育健 康 教育 , 教学 实践 , 问题分 析 中图分 类号 : G8 0 7 . 0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9 — 9 1 4 X ( 2 0 1 4 ) 0 7 — 0 2 4 3 一 叭
从根本上改革高校体育健康教育, 解决上述几个问题, 首先应树立新的正
确 的体 育健 康教 育 目标 。 以往 的体 育教 育 以技 能训 练为 主 , 缺乏 理论 知识 的教
育和学生素质的培养。 树立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核心的体育健康教育目标 , 可 以保证 学生 身心健 康的全 面发展 , 提 高学生 的社 会适应能 力 、 创新力 、 竞 争力 和 应变 能 力等 , 为学生 未 来的 发展 奠定 基础 。 在此 目标 的指 导下 , 高 校体育 教育 的实 施还 应当遵 循一 下三 个基 本原则 : 1 ) 科学性 。 体 育健康 教育 的 内容应 当紧 随时代 的发展 , 以人 为本 , 结合 大学 生 的 兴趣 爱好 进行 科 学合 理 的编 排 , 同时借助 现 代教 育 手段 进行 引导 其积 极 地、 主 动地进 行体育 健康 锻炼 , 培养学 生 的体 育兴 趣和 热 隋, 兼顾学 生的个 性发 展 和社 会 的需 求 。 2 ) 实效 性 。 体 育健康 教育 还应 当从 实 际出发 , 考 虑到 、 学 生 自身情 况 、 教学 环境、 基础设 施等 实 际条 件 , 以多样化 的教学 手段 来满足 不 同的情 况 , 给学 生提 供 充 足空 间进 行选 择性 学 习 , 保证 课程 对于 学 生身心 健 康发展 的实效 。 3 ) 文化性 。 要 以课 程的培 养 目标 为 中心 , 以“ 终 身体育 ” 为宗 旨, 提 高 体育健 康教育 的知识 性和文 化性 , 增 强体育人 文教 育 , 弘扬 民族 文化 和传统 体育 , 发扬 体育精神 , 全面提高学生个人的文化修养。 2 . 教学内窖改革实践 围绕 以上 原则 , 我们在 体育 教育改革 中进行 了实 践与探索 。 首先, 考 虑到学 生的 兴趣 , 我们将 一些 比较 时尚的体 育项 目引入 了课题 , 如 攀岩 、 街舞 、 跑酷 等 , 并结 合民族 传统体 育项 目和娱乐 体育 项 目, 通过项 目开放 式选修 的形 式给学生 提供学习机会。 在某些项目中, 老师不再是传统的单向灌输体育技能, 而是参与 到学生活动中进行引导和帮助, 让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 培养体育兴趣。 其次, 我们对于一些传统的体育项 目进行了新的改进和拓展 , 形成 了新的趣味性活 动。 这些 活动相对 于 以往的体 育教育 课程 更简单 易学 , 娱乐 性较强 , 同时提高 了 学 生的学 习 兴趣和 热情 , 调 动 了学生 的积极 性 , 是学 生对 于体 育教 育课 程有 了 新 的认识 , 达到 了促进 身心 发展 的 目的 。 最后 , 我们 在体育健 康教 育过程 中加入 了体 育理论 知识 、 健 康知识和 体育 文化 的 内容 。 为 了实 现终 身体育 的 目标 , 学 生 不 仅需要 良好的体 育 技能 , 更 加需要 饱满 的体 育热情 和 良好 的健身 态度 。 通 过 理论 知识 和健康 知识 的学习 , 学生在 坚实 的理论基 础 的指导下 完成健 康的体 育 锻炼, 同时在体 育文 化的熏 陶下 , 集成 了体育 精神和 体育意 识 , 保持 了 良好 的健 身 态度 和参 加 体育锻 炼 的积极 性 , 为 实 现终 身体 育奠 定 了基础 。 在教学 实践 的过程 中我们认 真总结分 析 出现的 问题 , 归 纳 出以下几个 需要
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8ff1c00581b6bd97f19ea1a.png)
高校体育教 学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思考
王勉
( 昌大学科 技学院 江西南昌 3 0 3 ) 南 30 1 I 摘 要】: 体育教学时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 在找出高校体育
教 学存在 的主要 问题 , 并提 出行 之 有效的解决 办法。
I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现状 教育改革
一
、
前 言
四 、 校体育 教学改 革的措 施 高 1 完 善课程 教 材体 系, 高体 育教学 质量 。 、 提 打破 传统 观念 的束 缚 , 从 人 的全面 发展 出发 , 追 求教 堂内容 的科 学性 、 在 实用性 、 乐性 、 娱 健身
体育 教学时 高校 素质教 育的 一个 重要组 成部 分, 同时也 是培 养全 面 发 展的人 才的 重要途径 。 中共 中央 、 国务院 作出的 关 于深化 教育 改革全
面推 进素 质教 育的决 定》中也 明确 提出 了要 贯彻 “ 继康 第一 的思 想 , 切
性, 文化性 的同 时, 应立 足 系统设 计、 科学 选择 和 整体 推进 。 学体 育在 大 保 留一 些 具 有很 高锻 炼 价值 , 又深 受广 大学 生喜 欢项 目的基 础上 , 增加 娱 乐性 体育 项 目, 强非竞 技 运动 项 目, 加 个人运 动项 目, 毕业后 易于坚持
微课在高校体育课程乒乓球教学中的实践及思考
![微课在高校体育课程乒乓球教学中的实践及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9c07709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5.png)
微课在高校体育课程乒乓球教学中的实践及思考井晓蒙 谭红春随着现代化教育的实施以及信息与通讯技术快速的发展,作为现代信息化教育方式之一的微课,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
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精简程度都较传统教育方式而言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大大提升教育的深度,进而它的应用愈加的广泛。
在当前我国教育领域中,微课做为新型教育概念已经获得了有效尝试。
高校乒乓球作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巧的一种有效运动方式,其教学过程应当更加高效。
就微课的实施,对高校乒乓球教学实践与思考进行阐述。
1 微课在大学体育课程乒乓球教学中的实践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各层面对于教育问题重视程度不断提升,进而对教育的创新与变革上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当前教学的主要内容。
微课平台是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使得微课教学具备更高的创新性与改革性,其优势是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
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微课的存在为其增加新的活力,强化乒乓教学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提升高校学生乒乓球学习自主性:高校乒乓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技术水平的差异将其分为不同的板块,利用微课平台,针对板块与板块之间的密切联系精准制作乒乓球微课课件,提升教学质量及效率。
在微课课件视频的制作过程中,教师始终坚持精细化教学分解,对技术动作进行非常细致的分析,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然后将其上传至网络。
学生通过微课课件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并将不懂的地方逐一进行标注,深化理解乒乓球运动技能,并在课堂学习中将微课学习成果展示出来,可以使教师从中发现学生不足,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纠错与指导。
在这一阶段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积极的发挥出来,有效提高学生对乒乓球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2)实现高效乒乓球教学创新:在当前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微课教学发挥着有效作用,受到社会大众以及教师的认可与依赖。
高校教师在微课视频的制作过程中,将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全面概括,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有着非常明确的积极作用。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和改善方法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和改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d5ec86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11.png)
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和改善方法高校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内容单一、体育设施匮乏、教学方法滞后等,这些问题制约了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也影响了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提高。
如何改善高校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善方法,助力高校体育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一、高校体育教学现状1.教学内容单一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多以大课堂讲解和体育比赛为主,忽视了体育锻炼的多样性和个性化需求,导致学生体育兴趣不高、锻炼效果不好。
2.体育设施匮乏由于经费限制和场地资源紧张,许多高校体育设施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3.教学方法滞后当前一些高校体育教学仍以传统的课堂讲授和体育课程为主,忽视了现代科技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导致了教学方法滞后的问题。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注重丰富教学内容,不仅仅是课堂讲解和比赛,还应多开设体育锻炼课程、健身课程等,丰富学生的体育锻炼形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高校应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改善体育场馆的设施和装备,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3.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在体育教学中,应积极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如VR技术、智能健身设备、在线教学平台等,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体育教学效果,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
4.加强体育教师培训高校应重视体育教师的培训,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教学服务。
5.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高校应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宣传和教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参加体育竞赛和比赛,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兴趣。
体育实践报告5篇
![体育实践报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1ba796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3.png)
体育实践报告5篇体育实践报告篇1长期以来,学生中一直存在着爱好体育活动但不爱上体育课的现象,这大概与沉闷、单调的体育课教学有关。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要求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学习简单的运动技能技巧和体育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生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人人享受体育健康的乐趣。
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质,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如何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能痛快地玩,而且玩中有学,这将是学校体育课程整改的方向。
现通过对冷水江市六所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的调研,分析如下:一、存在的问题xx、体育被视为副科,不被重视衡量一所学校强弱不仅仅在于升学率,评判一位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不仅仅在于考试成绩,但事实上,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一直是全社会和学校管理者的指挥棒,考得好的学校既得名又得利。
在这种强势压力下,学校管理者不得不狠抓升学率,狠抓广大教师的考试业绩。
只重考试成绩的指挥棒下,体育教学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了。
体育教师也就成了副科教师,家长更不会重视,甚至有家长怕累着孩子,不让他们上体育课。
这就严重抑制了体育教师的教学兴趣,他们也就敷衍了事,更谈不上花心思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有益的锻炼。
久而久之,在学生的眼里,体育课就是玩的代名词。
再加上一些老师为了考试出成绩,不惜大量占用体育课的时间。
2、学校体育观念的滞后观念较为陈旧,只注重体育成绩的单方面的提高,不注重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少部分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为学校在一些运动赛事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而增光添彩,而忽视了对全体学生的运动能力的发展,目光仅放在了短期的体育成绩,而忽视了长期的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
3、学生整体缺乏体育锻炼意识,上课兴趣不足,热情不够由于各种原因,也导致了学生整体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对体育课热情不够,能参与锻炼的仅仅局限在按部就班的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甚至在体育课堂上也懒得运动,应付了事,有的还以各种理由请病假,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这是由于学生的体育兴趣没有被培养起来,有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就是放羊了,随便玩了,完全脱离了老师的教学,组织性差,随意性强。
体育教学听课实践总结(3篇)
![体育教学听课实践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a2a241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a.png)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体育教学现状,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我参加了本次体育教学听课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在本次听课实践中的收获与体会。
二、实践背景本次体育教学听课实践活动是在我国某知名高校进行的,旨在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活动期间,我共听了5节不同年级、不同课程的体育课,包括篮球、足球、田径等。
三、实践过程1. 观摩课堂教学在观摩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认真记录了每位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课堂表现。
以下是我对几位教师课堂教学的总结:(1)教师A:以篮球课程为例,教师A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战术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他采用了分组教学、示范讲解、比赛练习等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篮球技能。
此外,教师A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学会合作与竞争。
(2)教师B:以足球课程为例,教师B注重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和基本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他运用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法等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足球知识,提高足球技能。
同时,教师B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学会尊重对手、遵守规则。
(3)教师C:以田径课程为例,教师C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他采用分解教学、循环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掌握田径技能。
此外,教师C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田径运动中学会坚持与拼搏。
2. 交流与反思在听课实践过程中,我积极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探讨他们在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同时,我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总结以下经验与不足:(1)经验:在本次听课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体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此外,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大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体育大课程的实践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d3ac4690b1c59eef8c7b424.png)
长杯乒乓球 比赛 ,为高 水平队的学生提供了展示 自我的机 会:,外 . ; 还 成立了各个体育项 目的体育俱乐部 ,为同学们学 习各种体 育运 动的
知识提供充分的实验场所
3 切 实 可 行 的 改革 措 施 31 更 新 体 育 教 学观 念 .
建立以实现学生运动参与 、 运动技能 ,身体健 康 ,心理健康 ,社 会适 应等五个 目标领域的大学体育课程体 系,使 课堂 教学 与课外活动 互补 ,学校与社会互补 。把课外 体育辅导 , 有组织 的校外活动 ,训练 等纳 入体育 与健康 课程 .形 成课 内 、课 外 ,校 外有机联 系的 课程结 构 ,使体育 与健康 课程有 力地激 发学 生的运 动兴趣 ,为培养 大学生终 身体育锻炼 的理念打下基 础.促进学 生在身体 、心理和社会适应能 力 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 I ()  ̄ x 年以来 . 始构建体育大课程 的理论与实践 ,取 得了良好 1 3 2 开 的效 果 。课程 设置大致 是这样的 :大一 开设基 础课 ,大二 开设选 项 课 .大三 、大四开设选修课。在此基础上 ,设置 了各个项 目的体 育俱 乐部 。成立了体育运动委 员会 ,各个单项设立单独 的委员会 ,主要负 责 单个项 目的课外运动组织 ,课外运动 洲练 .课外运动竞赛 .单项运 动 宣传 ,体育赞助等 ,在 各体育运动委 员会下 建立 各个项 目的高水平 运 动队 .负责参加学校 与学校之 间的 交流 。项 目设置上以传统的项 目 为主 .其 中大一指定必修课项 目以武术 、田径 、篮球 . 排球为主 ;限 制选项课项 目以篮球 , 排球 、 足球 ,健美操 、 武术 为主 在2 0  ̄学 生开没体 育选 项课基础上加大改革 力度 ,根据学 生体 04 质 、体能 、运动技术 、 兴趣爱好 ,以及学校的师资 水平 和体育 没施 . 在2 0 学生升入大二时公共体育课程开设 了篮球 、 球 、足球 、乒 0.  ̄ 排
关于体育课的实践报告
![关于体育课的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169b4c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b.png)
关于体育课的实践报告实践报告:体育课的实践经验及感悟一、引言体育课作为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和锻炼身体,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本文将重点介绍我在体育课实践中的经验和感悟。
二、实践经验1.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体育课上,我发现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在教授篮球运球技巧时,我采用了示范和示范教学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运球动作。
在教学体操时,我则采用了视频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在观摩中模仿和学习。
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又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强调团队合作和竞技精神体育课不仅是学生个人能力的锻炼,更是培养团队合作和竞技精神的重要平台。
在实践中,我通常会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比赛或集体项目,如足球比赛、接力赛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都能感受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且在竞技中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和潜能。
强调团队合作和竞技精神,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三、实践感悟1. 学生参与度的重要性在进行体育课实践时,我深刻认识到学生的参与度对于课堂效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当学生们参与积极,投入的时候,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真正地展现出自己的潜力。
而作为教师,要提升学生的参与度,需要设计有趣、有挑战性的活动,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情感体育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仅仅是身体的锻炼,还涉及到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层面。
因此,在体育课实践中,我始终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情感,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我了解到不同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和感受各不相同。
因此,我会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要,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体育课上获得积极的体验和情感上的满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月 Journal of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Dec,2007299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冯府龙(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四川 成都610110)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的教学思想正从“体质教育”向“终身体育与健康”的现代体育思想转变, 同时对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结合自己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对体育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为教师提高专业素养, 在教学中进行大胆探索,更快适应当今教育发展要求,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实践与思考作者介绍:冯府龙,男,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体育表演系教师。
体育教学改革是现代教育改革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表现在突出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主的竞技体育技术教育观念、突出以增强体质为主的身体素质教育观念、突出以活跃体育氛围和增强学生兴趣为主的快乐体育教育观念、突出以运动习惯养成为主的终身体育教育观念等。
这一系列教育观念改革都需要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来实现,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然而很多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这使我们体育工作者深感忧虑。
为加快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使体育教学能够更快适应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本文结合自己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提出了笔者之见,以推进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
一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互动的平台,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习基本的知识、技能,更要学会如何去学习。
要找到学习的方法其实也不难,重要的是要加强与同学之间,与教师之间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美国教育学家格林伦将课堂教学上的师生交流分为四种:第一种,单向交流,教师讲、做,学生听,跟着做;第二种,双向交流,教师问,学生答;第三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问答;第四种,综合交流,师生共同讨论研究。
传统的单向交流已远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
现代体育课教学应该是一个师生间综合性的教学模式。
其目标是:(1)教学生基础、系统的体育知识;(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能力;(3)使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4)培养学生的情操和自觉锻炼的习惯,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定点投篮练习,教师不做过多的要求,而让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在旁观察。
结果,一部份学生会很听话的排着队在罚球线上投篮,认真地像是完成任务;而另一部份学生三五个一组就开始定点投篮比赛了,热情越发的高涨。
两种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形式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当今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会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让学生找到学习方法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不断的实践后能够触类旁通。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简单地进行基本知识的传授已远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要求。
现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化特征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他们更多希望的是通过与人相互交流促进,获得知识。
但我们也不得不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盲目、盲从、心浮气躁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冯府龙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300 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 体育课堂教学中,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现代社会,学生家长从自己孩子一出生就在为孩子成长的环境筹划,都希望自己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下成长。
我们选择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为孩子的成长、成才增加砝码。
很多孩子都是在活动中成长起来的,作为指导学生活动的体育课堂,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们的成长。
例如,女同学进行排球教学,按照我院的女生教学计划,女生只有一学期的排球课教学,要让她们在短时间内熟悉并掌握传、垫球技术是非常困难的。
传、垫球学不好没法进行对抗练习,没有对抗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学氛围也很难建立,这就要求教师在困难面前学会灵活变通。
变通的方法很多,比如:在传垫球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增加练习的次数,通过练习逐步掌握技术动作,并逐渐达到在练习中运用,为对抗练习奠定基础;在对抗练习时,一改竞赛要求,根据情况的需要增加比赛人数,一开始可以允许学生颠球时落一次地,提升学生的参与性;学生发球不好在对抗中适当的改用抛球等。
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教师要求的逐步提高,逐渐贴近竞赛要求,学生的学习激情会体现的更加充分。
教师不同的教学形式、教法组织、教学态度可以营造不同的教学氛围,从而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材教法的系统化,以及教学态度形成了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的重要因素。
三者统一是我们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先决条件。
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源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以及对学生实际的了解,从运动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在参与某一个练习时其兴奋性一般在15到20分钟左右,多样化的教学可以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兴奋性,更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教材教法的系统性是考验教师能否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而教学的态度是决定二者成败的决定因素。
发现问题及时总结和解决问题是我们应有的态度,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创造性的思考教学中的不足和实践要求。
另外,课堂教学中师生虽然在教与学位置上有其不同的职能和作用,但是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应该是亲密无间的,教师主动尊重和关爱学生,尤其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自主性,教师应当及时的给予鼓励和扶持,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是教师教学态度的内核。
三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当今体育教学的重心已不再是对学生进行单一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已刻不容缓。
学生普遍缺乏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不仅是心理学家应该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思考解决的问题。
作为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目的体育教学同样应做出有效的改革。
(1)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体育课不仅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也能增进心理健康。
体育教师要特别注意创建和谐的、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同时体验成功,体验快乐。
在教学中,要防止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目标达成的现象;要努力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既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又发展心理健康品质。
因此,教师要注意设计一些专门的情景,并采取相应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在学生的游泳课教学中,普遍的女孩子怕水,不敢下水,即使下了水也紧紧的贴在游泳池边,这给教师的游泳教学增加了很大难度。
让学生克服对水的恐惧心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是顺利完成教学的关键。
第一步教师带头先下,让学生勇敢的下水。
第二步学生下水后害怕离开池边,可以采取让学生下水后紧贴池边,要求他们完成在水下五至十秒钟憋气练习。
第三步在学生完成十秒钟憋气后,要求他们完成团身抱腿漂浮(这个动作是学生克服恐惧心理的关键)。
学生往往是在刚一抱腿,身体刚往前漂时就立刻打开身体。
这时教师可以给他们一个要求:在抱腿往前漂时自己默数五秒钟后再打开身体,多作几次效果就出来了,学生可以很好的克服心理恐惧,水给他们的压力会是他们前进的动力。
(2)树立正确的竞争与合作意识人说商场是当今世界没有硝烟的战场,在学校也同样有如此环境。
激烈的竞争让学生倍感压力,如何正确的认识竞争和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是学生缓解压力的关键。
竞争的重要意义在于竞争过程中参与者得到的各种心理体验与心理调节,特别是在冯府龙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301紧张落后的情况下,心理承受能力更能得到锻炼与提高。
竞争不是生活的全部,更不是目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竞争只是我们享受生活,体验快乐的一种工具。
作为一个青年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使用好这一工具,为自己教学服务,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和快乐。
体育活动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竞争。
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处处都充满着竞争,既有对自己运动能力的挑战,也有与他人的对抗竞争;既有人与人之间的,也有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竞争。
竞争结果的残酷性激励人们争求胜利,也锻炼人们不怕失败和承受失败的勇气。
教师应组织多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
帮助同学正确认识成败,俗话说胜败平常,胜不骄,败不馁。
无论成败都能学会总结得失,才会得到更多更深的人生体会,才是竞争的意义所在。
竞争的过程同时也是合作交流的过程,没有合作与交流的竞争是没有太大价值的。
例如,观众看一场足球比赛,一个队十一个人都单兵作战不讲究配合,比赛也就失去了观赏的价值。
仅凭借一己之力就想改变比赛结果在当今团体比赛中几乎不可能, 团体比赛只有合作才能给观众带来胜利的愉悦。
四 加强引导式、激励式教学体育教学目标为教师指明了体育教学工作的预期成果,使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工作的努力方向。
同时它也为学生的学习指引了方向,使他们清楚的知道自己与预定目标的差距,学习目标的不断实现会使学生受到鼓舞,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也会使学生受到鞭策。
教学过程中也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
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让学生在实践中构建新的技能知识,用所掌握的实践能力去充分展示自己;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与同学相互帮助,在合作中得到共同提高。
五 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养成运动习惯 体验乐趣是从事运动和体育比赛的重要目的,乐趣是体育的特质,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满足学生对运动乐趣的追求是非常必要的。
一项好的运动不一定会给学生带来乐趣,但一项能给学生带来乐趣的活动会激励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会让他形成习惯。
让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正确的选择适合学生生理、心理的运动项目,每一项运动都有它固定的乐趣,这些乐趣和这些项目特点和比赛特征有关,我们首先必须认真去区分和选取适宜学生的运动项目活动方式。
其次,正确的处理学生体验运动乐趣和学习运动技能的关系。
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也要让学生体验到运动乐趣,并逐渐地养成他们的运动习惯才是我们教学的真正目的。
当然绝大多数的运动项目需要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知识技能后,才能深切的体会到该运动的乐趣。
所以在教学中采取适合学生的组织教法,尽快的形成他们的技能与能力,是教师应当努力钻研和解决的课题。
最后,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
一个好的、适合学生的运动往往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对而使得学生不喜欢,甚至反感。
这在很多传统观念较强的教师身上体现的尤其严重。
如何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工夫。
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而有计划地采用、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
主要包括教学策略、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三个主要层次。
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策略是体现教学技术和实施教学手段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