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钢材及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
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加工质量。
2.范围:.适用于钢结构的焊接作业。
.不适用有特殊焊接要求的产品及压力容器等。
3.职责:指导焊接操作者实施焊接作业等工作。
4.工作流程作业流程图4.1.1.查看当班作业计划4.1.2.阅读图纸及工艺4.1.3.按图纸领取材料或半成品件4.1.4.校对工、量具;材料及半成品自检4.1.5.焊接并自检4.1.6.报检.基本作业:4.2.1.查看当班作业计划:按作业计划顺序及进度要求进行作业,以满足生产进度的需要。
4.2.2.阅读图纸及工艺:施焊前焊工应仔细阅读图纸、技术要求及焊接工艺文件,明白焊接符号的涵义。
确定焊接基准和焊接步骤;自下料的要计算下料尺寸及用料规格,参照工艺要求下料。
有半成品分件的要核对材料及尺寸,全部满足合焊图纸要求后再组焊。
4.2.3.校准:组焊前校准焊接所需工、量具及平台等。
4.2.4.自检、互检:所有焊接件先行点焊,点焊后都要进行自检、互检,大型、关键件可由检验员配合检验,发现问题须及时调整。
4.2.5.首件检验:在批量生产中,必须进行首件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
4.2.6.报检:工件焊接完成后及时报检,操作者需在图纸加工工艺卡片栏及施工作业计划上签字。
(外加工件附送货单及自检报告送检)。
5.工艺守则:.焊前准备5.1.1.施焊前焊缝区(坡口面、I型接头立面及焊缝两侧)母材表面20~30mm宽范围内的氧化物、油、垢锈等彻底清理干净,呈现均匀的金属光泽。
5.1.2.检查被焊件焊缝(坡口形式)的组对质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对保证焊接质量进行评估,如有疑义应向有关部门联系,以便采取相应工艺措施。
5.1.3. 按被焊件相应的焊接工艺要求领取焊接材料,并确认焊接牌号无误。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一、焊接方式焊接可采用手弧焊接、埋弧焊接、CO2气体保护焊三种方式;1.手弧焊1.1 Q235钢材选用E4303(结422)焊条,Q345钢材选用结E5015、E5016(结506、结507)焊条;1.2 手弧焊焊条电流应按使用说明书推荐的可参照下表选用:1.3 焊接Q345材料工件时,由于气温的影响工件必须预热,预热温度见下表:1.4手弧焊场地必须有挡风板,防止电弧吹偏,影响焊接质量;2. 埋弧焊2.1焊接Q235材料时焊丝选用H08A或H08MnA,焊剂431,焊接Q345材料时焊丝H08MnA、H08MnSiA、H10Mn2,焊剂431;2.2焊丝与焊接电流选择见下表:2.3埋弧焊接过程中,电源电压波动不得大于±5V,焊机电流波动应在±50A之间,超出上述范围数字时,应停止焊接;2.4埋弧焊接的钢管纵向缝宜先手弧焊封底,埋弧焊双面成形;2.5埋弧焊剂的覆盖厚度要均匀,一般厚度在35mm之间,保证弧腔压力一致性,若焊剂太厚弧腔力大透气性不好,焊剂太薄弧腔压力小保护性不好,影响焊缝质量;2.6埋弧焊操作应掌握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三者影响对焊缝质量有制约关系,应从理论和实践中加以学习和探讨;2.7增大焊接电流可提高生产率,熔合比和熔深也随之加大,在一定速度下增大电流造成烧穿和加大热影响区,反之熔深不足,焊缝成型变坏。
2.8焊接电流I对焊缝形状的影响,见下图:2.9焊接电压V过大,焊剂熔化量增加,电弧不稳,熔深减小,严重时会造成咬边。
电弧长(V过大)时还会使焊缝产生气孔。
见下图:2.10焊接速度增大,母材熔化比减小。
焊接速度过快会造成咬边、未焊透,焊缝成型不良、未熔合等缺陷。
焊接速度过慢则焊缝加强高过大,形成大熔池、满溢,焊缝成型粗糙,易引起烧穿、焊缝过宽等,焊接速度慢而电流又过大时,焊缝形状呈“磨菇”形易引起裂纹。
2.11焊丝直径与伸出长度,电流一定时,减小焊丝直径,电流密度则增加,使熔深增大,形状系数减小。
焊接作业指导书(1)

目录一、母材准备 (3)二、焊材准备 (4)三、焊接接头的装配要求 (6)四、定位焊 (7)五、焊接环境 (7)六、预热和道间温度控制 (8)七、焊后消除应力处理 (9)八、引弧板、引出板和衬垫 (10)九、焊接工艺技术要求 (11)十、焊接变形的控制 (13)十一、返修焊 (14)十二、焊件矫正 (15)十三、焊缝清根 (15)十四、临时焊缝 (16)十五、引弧和熄弧 (16)一、母材准备1、母材上待焊接的表面和两侧应均匀、光洁,且无毛刺、裂纹和其他对焊缝质量有不利影响的缺欠。
待焊接的表面及距焊缝位置50mm范围内不得有影响正常焊接和焊缝质量的氧化皮、锈蚀、油脂、水等杂质。
2、坡口精度要求3图夹层缺欠示意二、焊材准备1、焊接材料熔敷金属的力学性能应不低于相应母材标准的下限值或满足设计文件要求。
2、焊接材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由专人保管、烘干、发放和回收,并有详细记录。
3、低氢型焊条的烘干应符合下列要求:1)焊条使用前在300~430℃温度下烘干1.0~2h,或按厂家提供的焊条使用说明书进行烘干。
焊条放入时烘箱的温度不应超过最终烘干温度的一半,烘干时间以烘箱到达最终烘干温度后开始计算;2)烘干后的低氢焊条应放置于温度不低于120℃的保温箱中存放、待用;使用时应置于保温筒中,随用随取;3)焊条烘干后放置时间不应超过4h,用于Ⅲ、Ⅳ类结构钢的焊条,烘干后放置时间不应超过2h。
重新烘干次数不应超过2次。
4、焊剂应符合下述要求:1)使用前应按制造厂家推荐的温度进行烘焙;已潮湿或结块的焊剂严禁使用;2)用于Ⅲ、Ⅳ类结构钢的焊剂,烘焙后在大气中放置时间不应超过4h。
5、焊丝表面和电渣焊的熔化或非熔化导管应无油污、锈蚀。
6)栓钉焊瓷环保存时应有防潮措施。
受潮的焊接瓷环使用前应在120~150℃烘干2h。
7)常用结构钢钢材的焊接材料可按下表的规定选配。
2.当所焊接的接头板厚≥25mm时,手工焊条电弧焊应采用低氢焊条焊接;3.表中XX、-X、X为对应焊材标准中的焊材类别。
钢筋工程作业指导书

质量体系作业文件钢筋加工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实施日期:受控状态:(盖章受控)发放编号:发送给:XXX项目经理部编制概况编制部门:工程技术部编制人:日期:审核人职务:项目总工程师姓名:日期:批准人职务:项目经理姓名:日期:作业文件修改记录单钢筋加工作业指导书一、目的编制钢筋加工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指导钢筋的堆码、下料、加工、焊接、绑扎及安装等施工,使现场作业人员能够正确地进行钢筋施工操作,规范施工.二、适用范围本标段内所有的钢筋制作安装三、原材料检验及存放1、钢材进场都必须有出厂合格证,使用前都必须经试验室检查,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2、必须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类堆存,不得混杂,且应立牌以资识别。
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应堆放在仓库(棚)内,露天堆放时,应垫高并加遮盖。
四、钢筋加工1、钢筋在加工弯制前应调直,并应达到以下要求:1)、钢筋表面的油渍、漆污、水泥浆和用锤敲击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均应清除干净。
2)、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折曲。
3)、加工后的钢筋,表面不应有削弱钢筋截面的伤痕。
4)、当利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钢筋的调直伸长率为:Ⅰ级钢筋不得超过2%;Ⅱ级、Ⅲ级钢筋不得超过1%。
2、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的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所有受拉热扎光圆钢筋的末端应作成180度的半圆形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d m不得小于2.5d,钩端应留有不小于3d的直线段。
2)、受拉热扎带肋(月牙肋、等高肋)钢筋的末端,应采用直角形弯钩,钩端的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3d,直钩的弯曲直径d m不得小于5d。
3)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曲率半径r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带肋钢筋)。
3、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有弯钩(半圆形、直角形或斜弯钩),弯钩的弯曲内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2.5倍;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管道碳钢、合金钢类钢材的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的焊接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 50235-2010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 50236-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2.1 准备工作2.1.1 母材进入现场的管材、管件等应符合相应标准和设计文件规定要求,并具有材料质量证明书或材质复验报告。
2.1.2 焊接材料(以下简称焊材)2.1.2.1 进入现场的焊材应符合相应标准和技术文件规定要求,并具有焊材质量证明书。
2.1.2.2 施工现场的焊材二级库已建立并正常运行。
2.1.2.3焊材在使用前应按照规定进行烘干,并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干燥,焊丝使用前应清除其表面的油污、锈蚀等。
2.1.2.4 焊条烘干的数量应根据当天现场工作量多少合理估算,不宜烘的过多,避免重复加热。
6.5焊条烘干时,应铺成层状,一般3~4层为宜,不得成垛成捆的堆放。
2.1.2.5 焊材应做好烘干记录,内容包括焊条型(牌)号、数量、规格、烘干温度和保温时间、操作者签字。
2.1.2.6 焊条烘干次数不应超过2次,烘干次数超过2次的焊条不得用于受压元件的焊接。
2.1.2.7 禁止将焊条突然放进高温的烘干箱内,或从高的烘干箱内突然取出焊条,以防止焊条骤热骤冷而产生药皮开裂和脱皮的想象。
2.1.2.8 焊材发放时应遵循先加工后发放的原则。
领取、使用焊材必须轻拿轻放。
2.1.2.9 焊材的一次发放量,碱性焊条不超过5公斤,酸性焊条不超过10公斤,领出的碱性焊条,使用期限最多为4小时,酸性焊条为一天。
领用的焊材必须用于所规定的产品上。
2.1.2.10 焊材保管员对发放的焊材应按要求认真做好发放记录。
2.1.2.11 退库的焊条应送交焊材库暂时保管,放到100℃恒温箱内储存。
2.2 主要设备及工具2.2.1 设备焊机等设备完好,性能可靠。
计量仪表正常,并经检定合格且有效。
2.2.2 工具角向磨光机、钢丝刷、凿子、榔头等焊缝清理与修磨工具配备齐全。
焊接作业指导书完整版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焊前准备规定1、检查焊接电流:在等速送丝下使用平硬特性直流电源,极性采用直流反接。
2、检查送丝系统:推丝式送丝机构要求送丝软管不宜过长(2~4m之间),确保送丝无阻。
3、检查焊枪:检查导电咀是否磨损,若超标则更换。
出气孔是否出气通畅。
4、检查供气系统:预热器、干燥器、减压器及流量计是否工作正常,电磁气阀是否灵活可靠。
5、检查焊材:检查焊丝,确保外表光洁,无锈迹、油污和磨损。
检查CO2气体纯度(应大于99.5%,含水量和含氮量均不超过0.1%),压力降至0.98Mpa时,禁止使用。
6、检查施焊环境:确保施焊周围风速小于 2.0m/s。
7、清理工件表面:焊前清除焊缝两侧100mm以内的油、污、水、锈等,重要部位要求直至露出金属光泽。
8、检查焊接工艺指导书(或焊接工艺卡)是否与实际施条件相符,严格按工艺指导书调节施焊焊接规范。
二、施焊操作规定1、根据CO2气体保护半自动焊根据焊枪不同依说明书操作。
2、引弧采用直接短路法接触引弧,引弧前使焊丝端头与焊件保持2~3mm的距离,若焊丝头呈球状则去掉。
3、施焊过程中灵活掌握焊接速度,防止未焊透、气孔、咬边等缺陷。
4、熄弧时禁止突然切断电源,在弧坑处必需稍作停留待填满弧坑后收弧以防止裂纹和气孔。
5、焊缝接头连接采用退焊法。
6、尺量采用左焊法施焊。
7、摆动与不摆动参照工艺指导书或根据焊件厚度及材质热输入要求定。
8、对T型接头平角焊,应使电弧偏向厚板一侧,正确调整焊枪角度以防止咬边、未焊透、焊缝下垂并保持焊角尺寸。
9、严格按工艺指导书要求正确选择焊接顺序,减小焊接变形和焊后残余应力。
10、焊后关闭设备电源,用钢丝刷清理焊缝表面,目测或用放大镜观察焊缝表面是否有气孔、裂纹、咬边等缺陷,用焊缝量尺测量焊缝外观成形尺寸。
三、焊接参数规范规定1、焊接工艺参数控制:在焊接工艺指导书下的重要焊缝必需严格按工艺卡所示参数施焊。
对未明确指定工艺参数的焊缝施焊时按如下要求施焊:2、焊丝直径:根据焊件厚度、焊接位置及生产进度要求综合考虑。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电焊作业指导书为确保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使生产过程在受控状态下进行,根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教材内容,结合我处电焊作业实际情况,特制定电焊作业工艺标准。
一、对人员、设备、安全的要求1、对从事电焊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国家颁发的特殊工种操作证方能上岗作业。
2、从事电焊作业的人员,必须按照GB9448—88《焊接与切割》的要求,正确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应确认电焊机技术状况良好。
氧气、乙炔、发生器,经专业部门检查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二、手工电弧焊的工艺参数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标准〕是指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而选定的诸物理量。
A、焊接位置的种类:1、平焊:平焊是在水平面上任何方向进行焊接的一种操作方法。
由于焊缝处在水平位置,溶滴主要靠自重过度,34操作技术比较容易掌握,可以选用较大直径焊条和较大焊接电流,生产效率高,因此在生产中应用较为普遍。
如果焊接工艺参数选择和操作不当,打底时容易造成根部焊瘤或未焊透,也容易出现熔渣或熔化金属混杂不清或溶渣超前而引起的夹渣。
常用平焊有对接平焊、T形接头平焊和搭接接头平焊。
2.立焊:是在垂直方向焊接的一种操作方法。
由于重力的作用,焊条熔化形成的熔滴和熔池中的金属会滴落下来,使焊缝难以成形,影响质量。
因此,立焊所用的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应小于平焊,并应采用短弧焊接。
3.横焊:是在垂直面上焊接横焊缝的一种操作方法。
由于熔融金属的重力,很容易流下来,产生各种缺陷。
因此,应采用短弧焊接,并选择较小直径的焊条、较小的焊接电流和合适的带材输送方式。
4、仰焊:焊缝位于燃烧电弧的上方,焊工在仰视位置进行焊接。
仰焊劳动强度大,是最难焊的一种焊接位置。
由于仰焊时,熔化金属在重力作用下较易下淌,溶池形状和大小不易控制,容易出现夹渣。
未焊透,凹陷现象,运条困难,外表不易焊得平整。
焊接时,必须正确选用焊条直径和焊接35电流,以便减少溶池的面积,尽量使用厚药皮焊条和维持最短的电弧,有利于溶滴在很短时间内过渡到溶池中,促使焊缝成形。
钢材作业指导书

钢材作业指导书一、指导原则钢材作业是一项重要的生产工序,涉及到材料的加工、制造、安装等环节。
为确保作业的质量和效率,以下是一些指导原则:1. 安全第一:在任何作业过程中,安全永远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所有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严禁违反操作规程。
2. 精确度和质量:作业人员应始终保持仔细认真的态度,确保钢材的尺寸、形状和质量符合要求。
在加工或制造过程中,严禁出现疏忽和马虎的行为。
3. 协同合作:钢材作业一般需要多个人员协同工作,包括设计人员、工程师、操作人员等。
团队合作和高效沟通是确保作业成功的关键。
二、钢材加工作业1. 材料准备:a.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钢材材料。
b. 检查钢材材料的尺寸、质量和表面检验报告。
2. 切割:a. 根据需要,将钢材进行切割。
b. 使用适当的设备和工具进行切割,确保切割面光滑、平整。
3. 成型:a. 根据需要,将钢材进行成型处理。
b. 使用适当的成型设备和模具,保证钢材成型的精确度和质量。
4. 加工:a. 根据图纸或要求进行钢材的加工。
b. 使用适当的设备和工具,如钻孔机、铣床、加工中心等。
5. 表面处理:a. 根据需要,对钢材进行必要的表面处理,如除锈、防腐涂层等。
b. 确保表面处理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6. 检验和修正:a. 对加工完成的钢材进行检验,确保尺寸和质量符合要求。
b. 对不符合要求的钢材进行修正或更换。
三、钢材制造作业1. 设计和布局:a. 根据需求和规范,进行钢材制造的设计和布局。
b. 考虑生产效率和材料利用率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布局方案。
2. 材料准备:a.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钢材材料。
b. 检查钢材材料的尺寸、质量和表面检验报告。
3. 加工和组装:a.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钢材的加工和组装。
b. 使用适当的设备和工具,如焊接机、起重机等。
4. 检验和测试:a. 对制造完成的钢梁、构件等进行检验和测试。
b. 确保制造的钢材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
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加工质量。
2.范围:2.1.适用于钢结构的焊接作业。
2.2.不适用有特殊焊接要求的产品及压力容器等。
3.职责:指导焊接操作者实施焊接作业等工作。
4.工作流程4.1作业流程图4.1.1.查看当班作业计划4.1.2.阅读图纸及工艺4.1.3.按图纸领取材料或半成品件4.1.4.校对工、量具;材料及半成品自检4.1.5.焊接并自检4.1.6.报检4.2.基本作业:4.2.1.查看当班作业计划:按作业计划顺序及进度要求进行作业,以满足生产进度的需要。
4.2.2.阅读图纸及工艺:施焊前焊工应仔细阅读图纸、技术要求及焊接工艺文件,明白焊接符号的涵义。
确定焊接基准和焊接步骤;自下料的要计算下料尺寸及用料规格,参照工艺要求下料。
有半成品分件的要核对材料及尺寸,全部满足合焊图纸要求后再组焊。
4.2.3.校准:组焊前校准焊接所需工、量具及平台等。
4.2.4.自检、互检:所有焊接件先行点焊,点焊后都要进行自检、互检,大型、关键件可由检验员配合检验,发现问题须及时调整。
4.2.5.首件检验:在批量生产中,必须进行首件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
4.2.6.报检:工件焊接完成后及时报检,操作者需在图纸加工工艺卡片栏及施工作业计划上签字。
(外加工件附送货单及自检报告送检)。
5.工艺守则:5.1.焊前准备5.1.1.施焊前焊缝区(坡口面、I型接头立面及焊缝两侧)母材表面20~30mm宽范围内的氧化物、油、垢锈等彻底清理干净,呈现均匀的金属光泽。
5.1.2.检查被焊件焊缝(坡口形式)的组对质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对保证焊接质量进行评估,如有疑义应向有关部门联系,以便采取相应工艺措施。
5.1.3. 按被焊件相应的焊接工艺要求领取焊接材料,并确认焊接牌号无误。
5.1.4. 检查焊接设备是否运转正常,各仪表指数是否准确可靠,然后遵照本工艺提供的工艺规范参数预调焊接电流、电压及保护气体流量。
钢材作业指导书

钢材作业指导书1. 介绍:钢材作业指导书在钢铁行业中,钢材作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一份规范和详细的操作指南,以帮助工人们正确进行钢材作业。
通过遵循本指导书的操作步骤,能够确保作业的安全、高效和质量。
2. 准备工作在进行钢材作业之前,必须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所需的钢材类型、尺寸和数量。
其次,检查和确保所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最后,清理和整理操作区域,确保没有障碍物。
3. 安全操作规范(1)身着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钢材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防护手套、防护鞋等个人防护装备。
(2)遵循机械操作规程:在操作钢材切割机、弯曲机、打孔机等设备时,必须遵循设备操作规程,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3)正确操作吊装设备:在需要使用吊装设备进行钢材搬运时,必须进行合理的吊装计划,并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书。
(4)注意防火安全:在作业现场必须保持整洁有序,避免杂物积存,严禁在易燃物附近进行明火操作。
(5)应急处置:在作业现场必须配备消防器材,并制定应急处置计划,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4. 钢材切割作业(1)确认切割尺寸和位置:根据需求确定钢材的切割尺寸和位置,并使用尺子或其他测量工具进行准确测量。
(2)设置切割机:根据所需的切割方式和切割材料的特性,正确设置切割机的切割速度和压力,并安装相应的切割刀具。
(3)安全操作切割机:戴上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将钢材稳固地夹持在切割机上,并通过推杆或脚踏开关控制切割动作。
(4)检查切割质量:切割完成后,及时检查切割表面的光洁度、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并排除可能的缺陷。
5. 钢材弯曲作业(1)选择适当的弯曲机:根据钢材弯曲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弯曲机,并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调整弯曲机参数:根据钢材的材质和尺寸,调整弯曲机的弯曲角度、弯曲力度和弯曲速度等参数。
(3)固定钢材并进行弯曲:将钢材稳固地固定在弯曲机上,通过控制弯曲机的操作手柄或面板,使钢材按照所需的曲线弯曲。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焊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为了确保焊接作业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一份详细的焊接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针对焊接作业进行详细介绍和指导。
二、焊接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保焊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如焊机、电极、钳子等。
b. 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和规格,如焊条、焊丝等。
c. 清理焊接区域,确保无杂物和油污。
2. 焊接准备a. 根据焊接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如手工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等。
b. 根据焊接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如钢材、铝材等。
c. 对焊接材料进行预处理,如除锈、打磨等。
3. 焊接操作a. 根据焊接要求设置合适的焊接参数,如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
b. 进行焊接操作,确保焊接电弧稳定、焊缝均匀。
c. 注意焊接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
4. 焊接质量检验a. 检查焊接接头的外观质量,如焊缝的均匀性、焊渣的清除等。
b. 进行焊缝的无损检测,如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等。
c. 根据焊接要求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如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
5. 焊后处理a. 清理焊接区域,确保无焊渣和杂物。
b. 进行焊接接头的后处理,如打磨、喷漆等。
c. 记录焊接作业的相关数据,如焊接参数、焊接时间等。
三、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焊接作业区域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2. 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等。
3. 确保焊接设备和电源的接地良好,避免电击事故。
4. 注意焊接材料的存放和处理,避免引起火灾和爆炸。
5. 紧急情况下,立即切断电源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焊接接头出现裂纹或变形解决方法:调整焊接参数,如焊接速度、电流等;加强焊接预热和后处理。
2. 焊接电弧不稳定解决方法:检查焊接电源和电极的连接是否良好;更换新的焊接电极。
3. 焊接材料与基材不相容解决方法: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进行焊前试样焊接,测试焊接质量。
钢结构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钢结构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第一节钢结构焊接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钢结构中普通碳素结构钢与低合金钢的焊接。
2、施工准备主要设备及材料⑴机具:各类型的焊机。
⑵电焊条:选用电焊条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并具有出厂合格证明。
严禁使用过期或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的焊条。
⑶材料:各种的钢材(钢板、钢筋、工字钢及模钢等)。
各种焊条、螺丝、垫铁、铁钉、涂料等。
作业条件⑴审阅施工图纸,拟定焊接工艺。
⑵准备好施焊工具,焊接电机。
在空旷地区施焊时,应准备挡风挡雨措施。
⑶焊工应经过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施焊。
⑷施焊前焊工应复查组装质量和焊缝区的处理情况,若不符合要求,应修正合格后方能施焊。
3、操作方法⑴首次采用的钢种和焊接材料,必须进行焊接工艺性能和物理性能试验,符合要求后,才可使用。
⑵普通碳素结构厚度大于34㎜和低合金结构钢厚度大于或等于30㎜,应进行预热,其焊接预热温度及层间温度宜控制在100—1500C,预热区应在焊接坡口两侧各80~100㎜范围内。
⑶多层焊接应连续施焊,其中每一层焊道完成后应及时清理,好发现有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必须清除后在焊接。
⑷要求焊成而的贴角焊缝,可采用传位焊接使焊缝金属于母材间平缓过渡。
⑸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申报施工员或质安员查清原因,定出修补措施后,才可处理,低合金结构钢在同处的返修不得超过两次。
⑹严禁在母材上打火引焊件两端配置起弧和收弧板,其材质和坡口形式与焊件相同。
焊接完毕后用气割切除并修磨平整。
⑺重要焊缝接头,应在焊件两端配置起弧和收弧板,其材质和坡口形式与焊件相同。
焊接完毕后用气割切除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锤击落。
⑻要求等强度的对接和丁字接头焊缝,除按设计要求开坡口外,为了确保焊缝质量,焊接前宜采用碳弧气刨刨根,并清理根部氧化物后才焊接。
⑼为了减少焊接变形与应力必须采取以下措施:①焊接时应尽量使焊缝能自由变形,大型构件的焊接要从中间向四周围对称进行。
钢筋(焊接、连接件)试验作业指导书

钢材(焊接、连接件)物理试验1、目的实验员准确、科学的检测钢筋混凝土用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变形性能及反向弯曲变形性能来判定该钢材是否合格。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实验室检测人员在钢材(焊接件)试验中对来样的识别、处置、试验及相关应用标准的使用等管理。
3、职责1)检测人员必须为持证上岗人员,试验工必须在相关监督员的监督下才可操作。
2)负责对来样的完整性和对应于检测要求的适宜性进行检查。
3)严格按照所检样品的技术标准,选择适宜的机器和相应的操作规程。
4)做好试验原始记录,对试验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负责,对不合格品及时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单,上报室质量负责人,通知相关单位。
5)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仪器、设备,做好机器维护保养6)工作,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7)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做到文明检验,离岗时,检查水电源,防止事故的发生。
8)认真钻研业务,及时学习新标准、新技术不断提高水平。
因个人的工作失误,造成的质量问题,给实验室带来不良影响,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或送交司法部门。
4、引用标准a、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b、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c、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88-2010d、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e、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12f、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955、检验项目一:钢筋原材(一)钢筋原材取样新进钢材依据《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8,进行弯曲、拉伸试验检测、重量偏差。
最大力下总伸长率。
牌号有HPB、HRB两种。
按照同一批量、同一规格、同一炉号、同一出厂日期、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每批重量不大于60t为一检验批,超过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和弯曲试验试样。
焊接作业指导书

焊接作业指导书一、总则1、焊工资格1。
1。
1 参与焊接的焊工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上岗的焊工应按焊接种类(埋弧自动焊、气体保护焊和手工焊)和不同的焊接位置(平焊、立焊和仰焊)分别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发给合格证书。
焊工须持证上岗,不得超越资格证规定的范围和有效期进行焊接作业.1.1.2 上岗的焊工必须经过技术交底,熟悉所承担的工艺要求.2、焊接材料1。
2。
1 焊接材料的储存温度应在5℃以上,相对湿度不超过60%。
当班未使用完的焊丝应回收,不得外露存放过夜。
1.2.2 所有焊接材料必须经复检合格后方能使用。
1.2.3 J507Ni焊条须经350℃烘焙1小时后方可使用,SJ101q 焊剂须经300~350℃烘焙1~2小时后使用。
1。
2.4 焊剂中不允许混入熔渣和赃物.重复使用的焊剂小于60目的细粉粒的量不得超过总量的5%.1.2.5 采用气体保护焊应满足防风、防雨条件,CO2 气体保护焊采用的CO2 气体纯度应不低于99.5%,使用前须经倒置放水处理. 3、焊接环境1.3。
1 焊接区域必须防风、防雨,否则须加设防风、雨设施或停止施焊。
1。
3。
2 焊接施工环境温度不得低于5℃,环境相对湿度不的高于80%,否则采用火焰烘烤或其它必要的工艺措施除湿。
4、接头准备1.4。
1 焊接前应认真清理焊缝区域,不得有水、锈、氧化皮、油污、油漆或其它杂物,清除范围见下图所示。
1.4.2 加工不整齐的坡口要求打磨光顺,不得有大的凸起和凹陷。
1。
4。
3 焊接前应检查并确认所使用的设备工作状态正常,仪表器具良好、齐全可靠,方可施焊。
1。
4.4 所有使用埋弧自动焊焊接的焊缝两端均应设引、熄弧板,所有引、熄弧板的材质、板厚和坡口形式都必须与正式杆件相同,且应不小于100mm、宽80mm。
1。
4。
5 对接焊前对板件组装错边应认真检查:板厚<25mm 时,错变不得大于0。
5mm;板厚≥25mm时,错边不得大于1。
0mm。
1.4.6 在杆件组拼时,除需单面焊双面成型的部分焊缝外,其余焊缝对组装间隙要严格控制,对接焊、各类角焊缝(如棱角焊)不应大于1.0mm,U肋坡口角焊缝不应大于0。
建筑钢材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建筑钢材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常用建筑钢材的物理力学力学性能试验和钢筋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
2.执行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228—1987《金属弯曲试验方法》GB232—1999《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3.拉伸试验3.1常用符号及定义1)平行长度Lc: 试样两头部或两夹持部分(不带头试样)之间的平行长度;2)试样标距: 拉件试验过程中以测量试样伸长度;3)原始标距LO: 实验前的标距;4)断后标距L1: 试样拉断后, 断裂部分断裂处对接在一起。
使其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时的标距;5)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δp: 试样标距部分的非比例伸长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 表示此应力的符号应附以叫注说明, 例如σp0.2.σp0.01等分别表示规定非比例伸长率为0.2%和0.01%时的应力;6)规定的残余伸长应力δr: 试样卸除拉伸力后, 其标距部分的残余伸长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
表示次应力的符号应附以角注说明, 例如σr0.2表示规定残余伸长里女为0.2%时的应力;7)屈服点σs:呈现屈服现象的金属才力哦啊, 试样在实验过程中力增加(保持恒定)仍能继续伸长时的应力。
如力发生下降, 应区分上、下屈服点;8)F屈服点—σsL: 当不计初始瞬间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应力;9)抗拉强度σb: 试样拉断过程中最大力所对应的应力;10)断后伸长率δ:试样拉断后, 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11)So: 试样原始横截面积;12)Fsl: 下屈服点力;13)Fb: 最大力。
3.2试样横截面积1)试样原始横截面积的测定。
①矩形试样横截面尺寸(宽度和厚度)应在标距和两端及中间处测量, 选用三处测量横截面积中最小值。
②测量试样原始横截面尺寸的量具应满足表3.2-1要求。
表3.2-1③试样原始横截面积的计算值修约到三为有效数字, 修约方法按GB8170-1987执行。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

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一、钢筋电弧焊本工艺原则合用于工业与民用建(构)筑物旳钢筋砼中旳焊接φ10-40和Ⅰ、Ⅱ、Ⅲ级钢筋。
电弧焊是运用弧焊机使焊条和焊机之间产生高温,熔化焊条与焊件旳金属凝固后形成条焊级。
(一)施工准备1、机械设备电弧焊旳重要设备是电弧焊机,弧焊机可分为交流和直流两类。
2、材料钢筋:多种规格、级别旳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经物理性能检查,对于进口钢材须增长化学性能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
焊条:按钢构造有关规定执行,焊条应分类、分牌号放在通风良好,干燥旳仓库保管好,重要工种焊条,要保持一定旳温度和湿度,焊条焊接前一般在20-25摄氏度烘箱内烘干。
作业条件:⑴焊工经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⑵弧焊机等机具设备完好,焊机要按规定对旳接通电源,规定电源符合施焊规定。
(二)操作工艺1、帮条焊与搭接焊工艺⑴帮条焊与搭接焊施焊前,配装与定位应符合下例规定:1)采用帮条焊时,两主筋断面之间旳间隙应为2-5mm;2)采用搭接时,钢筋旳预弯和安装,应保证两钢筋轴线在一直线上;3)帮条与钢筋之间用四点定位焊固定;搭接焊时,用两点固定;定位焊缝应离帮条或搭接端部20mm以上。
⑵施焊时,引弧应在帮条或搭接钢筋一端开始,收弧应在帮条或搭接钢筋端头上,弧坑应填满,多层施焊时,第一层焊缝应有足够旳熔深,主焊缝与定位焊缝,尤其是在定位焊缝旳始端与终端,应熔合良好。
⑶钢筋接头采用帮条焊或搭接焊时,焊缝长度不应不不小于帮条或搭接长度,焊缝高度H≥0.3D,并不得不于4mm;焊缝宽度B≥0.7D,并不得少于10mm。
钢筋与钢板接头采用搭接焊时,焊缝高度H≥0.35D,并不得超过6mm;焊缝宽度B≥0.5D,并不得少于8mm。
2、坡口焊操作工艺⑴施焊前旳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筋坡口焊面平顺,凹凸不平度不得超过1.5mm,切口边缘不得有裂缝和较大旳钝边、缺棱;2)钢筋坡口平焊时,V形坡口角度为55-65。
坡口立焊时,坡口角度为45-55,其中下钢筋为0-10,上钢筋为35-45;3)钢垫板长度为40-60mm,厚度为4-6mm,平焊时,钢垫板宽度为钢筋直径加10mm立焊时,其宽度等于钢筋直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钢材及焊接(机械连接)力学性能及工艺性能1. 参考标准《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温室试验方法》(GBT228.1―2010)《金属材料弯曲试拉试验方法》(GB/T232―2010)《金属材料材料反复弯曲试验方法》(GB/238―2013)《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一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1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二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2017)《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2008)《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2975―199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14)《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范程》(JGJ 107―2010)《鐓粗直螺纹钢接头》(JG 171―2005)《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 163―2013)2. 试验仪器万能试验机,弯曲试验机,标距机,游标卡尺,钢尺等。
3. 试验环境试验一般要求在室温10℃~35℃范围内进行,对温度有严格要求的试验,试验温度应在23℃±5℃。
4.试验方法4.1钢筋出厂检验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表1)表14.2组批规则4.2.1热轧带肋钢筋及热轧光圆钢筋按照同一牌号、同一炉罐号、同一尺寸的钢筋组成,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t ,超过60t 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 的余数),增加一个拉伸和弯曲试验试样。
允许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炼方法、同一浇注方法的不同炉罐号组成混合批,但各炉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锰量这差不大于0.15%。
混合批的重量不大于60t 。
4.2.2冷轧带肋钢筋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应由同一牌号、同一外形、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和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每批不大于60t 。
4.3钢筋焊接接头应以300个同牌号钢筋、同形式接头作为一批。
4.3尺寸测量、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4.3.1热轧光圆钢筋4.3.1.1钢筋直径的测量应精确到0.1mm 。
直径允许偏差和不圆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4.3.1.2长度及允许偏差范围为m m 500+。
4.3.1.3弯曲度和端部直条钢筋的弯曲度应不影响正常使用,每米弯曲度不大于4mm,总弯曲度不大于钢筋总长度的0.4%。
钢筋端部应剪切正直,局部变形应不影响使用。
4.3.1.4重量及允许偏差测量钢筋重量偏差时,试样应随机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数量不少于5支,每支试样长度不小于500mm 。
长度应逐支测量,应精确到1mm,测量试样总重量时,应精确到不大于总重量的1%。
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按下式计算: 100⨯⨯⨯-理论重量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试样总长度试样实际总质量重量偏差=(1)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4.3.1.5力学性能、工艺性能1)钢筋的下屈服强度R eL 、抗拉强度R m 、断后伸长率A 、最大力总伸长率A gt 等力学性能特征值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6所列各力学性能特征值,可作为交货检验的最小保证值。
表42)对于没有明显屈服的钢筋,下屈服强度特征值ReL 应采用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p0.2。
3)伸长率类型可从A 或Agt 中选定,仲裁检验时采用Agt 。
4)按表6规定的弯芯直径弯曲108°后,钢筋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
4.3.2热轧带肋钢筋4.3.2.1钢筋内径的测量应精确到0.1mm 。
钢筋纵肋、横肋高度的测量,采用测量同一截面两侧横肋中心高度平均值的方法,即测取钢筋最大外径,减去该处内径,所得数值的一半为该处肋高,应精确到0.1mm 。
钢筋横肋间距采用测量平均肋距的方法进行测量,即测取钢筋一面上第1个与第11个横肋的中心距离,该数值除以10即为横肋间距,应精确到0.1mm 。
钢筋横肋末端间隙测量产品两相邻横肋在垂直于钢筋轴线平面上投影的两末端之间的弦长。
4.3.2.2重量偏差的测量测量钢筋重量偏差时,试样应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数量不少于5支,每支试样长度不小于500mm 。
长度应逐支测量,应精确到1mm,测量试样总重量时,应精确到不大于总重量的1%。
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按下式计算: 100⨯⨯⨯-理论重量试样总长度理论重量)(试样总长度试样实际总质量重量偏差=(2)钢筋可按理论重量交货,也可按实际重量交货。
按理论重量交货时,理论重量为钢筋长度乘以下表中钢筋的每米理论重量。
钢筋的重量偏差项目不允许复验。
表5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6的规定。
表64.3.2.3力学性能1)钢筋的下屈服强度ReL、抗拉强度Rm、断后伸长率A、最大力总延伸率Agt等力学性能特征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下表所列各力学性能特征值,除R0eL/ReL可作为交货检验的最大保证值外,其他力学特征值可作为交货检验的最小保证值。
表72)公称直径28mm~40mm各牌号钢筋的断后伸长率A可降低1%;公称直径大于40mm各牌号钢筋的断后伸长率A可降低2%。
3)对于没有明显屈服强度的钢筋,下屈服强度特征值ReL应采用规定塑性延伸强度Rp0.2.4)伸长率类型可从A或Agt中选定,但仲裁检验时应采用Agt。
4.3.2.4弯曲性能钢筋应进行弯曲试验,按下表规定的弯曲压头直径弯曲180°后,钢筋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
表84.3.3复验与判定规则4.3.3.1如果不合格结果是从试验中测得的,仅规定单个值(例如拉伸试验、弯曲试验)时,应采用下列方法:a)试验单元是单件产品时,应对不合格项目做相同类型的双倍试验,双倍试验应全部合格,否则,产品应拒收;b)试验单元不是单件产品时,除非另有协议,供方可以将抽样产品从试验单元中挑出,也可不挑出:如果抽样产品不从试验单元中挑出,应从同一批中再任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验,复验结果应全部合格。
如果抽样产品从试验单元中挑出,应随机从同一试验单元中选出另外两个抽样产品,然后从两个抽样产品中分别抽取的试样,在与第一试验相同的条件下做一次同类型的试验,其试验结果应全部合格。
c)成卷交货的产品复验不合格时,允许对该批产品逐卷进行检验,合格的单件产品允许交货。
4.3.4焊接接头4.3.4.1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电弧焊接头、电渣压力焊接头、气压焊接头、箍筋闪光对焊接头、预埋件钢筋T形接头的拉伸试验,应从每一检验批接头中随机切取三个接头进行试验并应按下列规定对试验结果进行评定:A、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应评定检验批接头拉伸试验合格;1)3个试件均断于钢筋母材,呈延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
2)2个试件断于钢筋母材,呈延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另一试件断于焊缝,呈脆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0倍。
注:试件断于热影响区,呈延性断裂,应视作与断于钢筋母材等同;试件断于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应视作与断于焊缝等同。
B、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应进行复验:1)2个试件断于钢筋母材,呈延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另一试件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0倍。
2)1个试件断于钢筋母材,呈延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另2个试件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
C、3个试件均断于焊缝,呈脆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均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0倍,应进行复验。
当3个试件中有1个试件抗拉强度小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的1.0倍,应评定该检验批接头拉伸试验不合格。
D、复验时,应切取6个试件进行试验。
试验结果,若有4个或4个以上试件断于钢筋母材,呈延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另2个或2个以下试件断于焊缝,呈脆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母材抗拉强度标准值得1.0倍,应评定该检验批接头拉伸试验复验合格。
F、可焊接余热处理钢筋RRB400W焊接接头拉伸试验结果,其抗拉强度应符合同级别热轧带肋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540MPa的规定。
G、预埋件钢筋T形接头拉伸试验结果,3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均大于或等于表5.1.7的规定值时,应评定该检验批接头拉伸试验合格。
若有一个接头试件抗拉强度小于表5.1.7的规定值时,应进行复验。
复验时,应切取6个试件进行试验。
复验结果,其抗拉强度均大于或等于表9的规定值时,应评定该检验批接头拉伸试验复验合格。
表9 预埋件钢筋T形接头抗拉强度规定值4.3.4.2钢筋闪光对焊接头、气压焊接头进行弯曲试验时,应从每一个检验批接头中随机切取3个接头,焊缝应处于弯曲中心点,弯心直径和弯曲角度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10 接头弯曲试验指标注:1 d为钢筋直径(mm);2 直径大于25mm的钢筋焊接接头,弯心直径应增加1倍钢筋直径。
4.4弯曲性能4.4.1试验步骤开机时先把换向阀向上提起使活塞上升到极限,保压数分种后使油液温度适当升高后把换向阀向下按至“止”,此时电机空转,再按试件的尺寸把弯曲支座的距离调整好,选择适当直径弯心安装到活塞下端,放好试件开始试验,把换向阀向下按至“下”,活塞开始向下行直至把试件弯到要求角度,此阀向上提起至“上”活塞向上升,回复到适当位置后将换向阀调至“止”待机,准备开始下一轮的试验。
如果需要调节压辊之间的距离时,把防护网上下的插销拔出,打开就可以调节压辊间的距离了。
4.5反向弯曲性能4.5.1对牌号带E的钢筋应进行反向弯曲试验。
经反向弯曲试验后,钢筋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
4.5.2根据需方要求,其他牌号钢筋也可进行反向弯曲试验。
4.5.3可用反向弯曲试验代替弯曲试验。
4.5.4反向弯曲试验的弯曲压头直径比弯曲试验相应增加一个钢筋公称直径。
4.5.5试验步骤先正向弯曲90。
,把经正向弯曲后的试样在100℃±10℃温度下保温不少于30min,经自然冷却后再反向弯曲20。
两个弯曲角度均应在保持载荷时测量。
当供方能保证钢筋经人工时效后的反向弯曲性能时,正向弯曲后的试样亦可在室温下直接进行反向弯曲。
4.6屈服强度测定方法(包括自动测定方法)和指针方法两种。
试验速率的规定:测定上屈服强度时,在弹性范围内直至上屈服强度,试验机拉伸率尽可能保持恒定,其应力速率,控制在表9中的范围内。
表11指针方法测定上(下)屈服强度:试验时,读取测力读盘指针首次回转前指示的最大力和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屈服阶段中的最小力或首次停止转动指示的恒定力,将其分别除以试样原始截面面积,得到上(下)屈服强度。
可以使用自动测试系统或自动装置,直接测定上(下)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