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多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计算多边形的面积。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多边形的面积公式,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对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学生也掌握了四则运算和因式分解等数学运算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是,学生对多边形的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多边形的面积公式。
2.培养学生运用多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多边形的面积公式。
2.难点:理解多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和实践活动法进行教学。
通过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索多边形的面积公式,合作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解决问题,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包括多边形的图片、生活实例等。
2.准备纸张、剪刀、胶水等工具,让学生动手操作。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多边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多边形的特征。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多边形有什么特征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接着提问: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多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多边形的面积》。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多边形的面积公式,引导学生观察公式的内容。
提问:你们知道这个公式的含义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接着提问:你们能理解这个公式的推导过程吗?让学生尝试解释公式的推导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纸张、剪刀、胶水等工具,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计算给定的多边形的面积。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 六》优质示范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优质示范课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流利地朗读。
3.能够理解生字词和句子。
4.能够按要求完成课文内容理解题目。
5.能够模仿横批。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熟练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1.理解生字词和句子。
2.完成课文内容理解题目。
四、教学准备
1.课文教材
2.PPT课件
3.生字词卡片
4.黑板和彩色粉笔
5.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阶段
1.绘制好教学大纲
2.准备好所有课程材料
2. 课堂导入
1.向学生介绍课文内容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3. 课文学习阶段
1.老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解释生字词和句子的意思
3.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分组讨论课文内容
4. 拓展练习
1.请学生模仿横批
2.让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编故事
5. 总结与作业布置
1.复习课文要点
2.布置完成课后习题的作业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学生参与积极,表现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但部分学生在生字词和句子的理解上遇到了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
下节课将增加互动环节,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七、教学反馈
根据本节课的情况,我将优化课堂教学,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杭州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优秀教案
杭州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语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促进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基础词语的意思,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独立的思维,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课文书、多媒体设备等。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课堂积极参与。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以图片导入,让学生猜测本单元主题,引导学生讨论。
2.学习课文:师生共同朗读课文,讲解课文内容,在学生的疑问中逐步引导学生理解。
3.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总结出课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4.课文阅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课时1.复习巩固:通过游戏形式复习上节课内容,巩固学生的词语和知识点。
2.操练:分组让学生表演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拓展:使用教材外材料,拓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启发学生的思维。
第三课时1.讨论互动: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关系及发展。
2.情感教育: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价值,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
3.总结回顾: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五、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背诵课文片段,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2.精读课文,总结课文思想。
六、反思与展望本节课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些本课的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少年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信念。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渎、抓住重点句子品读,在读中感悟,畅谈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少年战胜困难和自我时所表现出的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1、读懂课文,明确课文的主旨。
2、品读重点语句,感受少年的坚定信念,受到启迪和教育。
教学准备:搜集摘抄励志的格言警句或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你有爬山的经历吗?说说你的经历和感受。
2、我们要学的将会给我们启迪。
3、揭示课题:只要翻过那座山。
二、范读课文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2、简要说说课文内容。
三、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理解词语。
思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能理清的脉络吗?2、小组讨论交流。
3、班内汇报交流。
(1)指名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理解词义,用词语说一说。
(3)关于的内容。
生动记叙了少年在翻山的过程中战胜困难和自我的艰难历程。
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少年牢记祖母的话,已经爬过两三座山头,但仍然不见大海的踪影。
第二部分(第5~13自然段):写少年再次聚集力量,继续攀登,还是不见大海,他很气馁,甚至决定放弃。
第三部分(第14~18自然段):写海鸥送给少年的羽毛,给了少年希望和动力。
第四部分(第19~22自然段):少年在一次沿着山道缓缓爬去,而畔回荡起大海的涛声。
4、指名度课文。
四、质疑问难1、学生自读,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2、小组交流提问。
3、班内整理提问提纲。
五、课堂小结通过自主学习,大家一定有很大的收获,请总结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口述课文主要内容3、回顾上节课的提问提纲。
二、合作探究1、学生安提问提纲自读课文,在书中圈点批注。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难点内容。
2.掌握词语的拼音、读音和词义。
3.理解故事情节,进行简单的情感抒发。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朗诵、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课文的学习。
2.课堂练习中注重学生的活动性和参与性。
3.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理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词语的读音和词义。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细节,领会课文的主题。
2.进行情感抒发,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师生互动,导入课文内容。
2.分组朗读课文,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3.背诵生字词语,理解句子结构。
4.整体学习课文,进行相关问题讨论。
第二课时1.复述课文,学生掌握细节。
2.分组进行课文表演,感悟故事情感。
3.完成课后练习,巩固课文知识。
第三课时1.学生进行课文串讲,讨论故事主题。
2.分组进行扩展阅读,拓展思维。
3.总结本单元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分享和解答。
五、课后作业1.默写生字词语,并标出读音。
2.思考课文背后的寓意,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感悟课文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充分发展。
以上是本单元教案的设计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父母之爱》教
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了解父母之爱的重要性
•掌握用恰当语言表达对父母的爱
•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
2. 教学内容
•情感交流:父母之爱
•口语表达:表达对父母的爱
•真情流露:直抒心声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父母之爱的含义,掌握相关表达用语
•难点:用恰当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感情
4.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互动交流
5.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谈论父母对自己的重要性。
•第二步:学习
–师生共同阅读相关课文,讲解父母之爱的内涵。
•第三步:实践
–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表达对父母的爱。
•第四步:总结
–听取学生表达的心得体会,引导他们诉说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二、反思
1.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安排得当,学生参与度高;
•需要加强细节处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父母之爱的细节。
2. 教学改进
•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广泛地发表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调整教学方法,探索更适合学生情感表达的方式。
3. 教学展望
•希望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学生能更加懂得父母之爱的珍贵,从而更珍惜家庭关系,提高情感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父母之爱》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启发,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父母之爱的珍贵。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能从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并学会和同学交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如自读、赛读、表演读等,提高阅读能力。
(2)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提高边读边思考的能力。
(3)学会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3)培养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1. 识字与写字: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2. 课文学习:学习本课的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3. 阅读与写作:通过阅读课文,学习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4. 口语交际:学会用普通话交流,培养良好的交际习惯。
5. 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能从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并学会和同学交流。
2. 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
(2)学会带着问题读课文,提高边读边思考的能力。
(3)培养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卡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 学习生字、新词:通过多种形式,如卡片、游戏等,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 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4. 理解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第六单元《百分数》核心素养(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百分数的基本概念。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它是表示相对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广泛应用于生活、工作和学习中。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假设一件衣服原价200元,打8折后的价格如何计算?通过这个案例,展示百分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5.感悟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培养数学学科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百分数的概念及其读写方法;
(2)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技巧;
(3)百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具体举例:
-重点讲解百分数的定义,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百分数表示的是相对关系,而非具体的数量;
-强调百分数的读写方法,如“50%”读作“百分之五十”,确保学生掌握;
-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找到百分数所表示的相对关系,如商品打折后的价格计算,原价×折扣;
-在数据统计与分析中,如何利用百分数对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如计算增长率、降低率等。
针对教学难点,教师应采取以下措施:
-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互化技巧;
-创设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增强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百分数》这一章节时,我发现学生们对百分数的概念和应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欣慰,也让我认识到将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的重要性。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5篇我们应该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教案,它起着指导和统帅教学的作用,有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效果。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1《自由路漫漫》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理解、品读曼德拉在狱中不懈的斗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分析文字,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文章中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感受曼德拉为了追求自由而倾注毕生心血,努力斗争的精神,激发学生心中向上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和大家初学了22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第22课。
2、学生朗读课题3、其中的“我”指的就是(曼德拉),他在课文中的身份是一个(囚徒)二、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在书本中,电视中,你见过囚徒吗?他们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啊?2、学生交流3、是的,囚徒的生活是艰苦的,是痛苦的!读读课文一、二两节,你也能体会到曼德拉作为一个囚徒他这种艰苦的日子吗?4、学生读书,交流(苦役;艰难的时日;狭窄的牢房)5、师:越是狭窄的牢房越是没有自由,它时时刻刻在提醒着囚犯:你是囚犯,你是罪人,你不配享有自由!6、那么,在如此艰苦的时日里,曼德拉又是怎么做的呢?7、交流:洗洗衣物------8、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想方设法为每天的生活寻找些许慰藉;使狱中生活充实一点)9、出示上面两句话,让学生体会他这样做的目的。
10、教师:虽然这样的慰藉是很少的,但是还是“想方设法”找寻,能使生活充实“一些”,从中你却感受到曼德拉是个怎样的人啊?11、板书:乐观向上、积极12、朗读课文第一部分三、分析课文第二部分(一)1、是啊!曼德拉是一个乐观向上,积极生活的人,也是一个对菜园情有独钟的人。
2、曼德拉对菜园的情有独钟是课文第六小节描写的,请一个学生朗读第六节,其他学生思考,你从哪些地方能体会对菜园的情有独钟?3、朗读4、交流:(亲密接触)读好这句话5、是的,对菜园一直以来就是如此“情有独钟”,以至于他刚到罗本岛,他就要求_允许他在监狱的院落里开辟一方菜园。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教案
以下是一份关于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的教案:《古诗三首》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古诗的内容,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诵、解读古诗,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的意境,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诵读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以一个关于古诗的故事或趣味性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古诗:
- 展示古诗内容,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读古诗的意思。
- 讲解古诗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
- 引导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3. 学生朗诵:
- 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 请几位学生上台朗诵,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4. 讨论环节:
- 组织学生讨论古诗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5. 课堂总结:
-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
-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三首古诗。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教案示例,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修改和完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精选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精选5篇)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10个生字,1个多音字。
学写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孔子在学术上取得巨大的成就是与他的刻苦、虚心好学分不开的,教育学生要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查阅资料,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教学难点孔子是怎样勤奋、刻苦学习的。
教学准备生字卡、课前收集孔子的有关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名言揭题。
1.出示孔子的名言,读一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交流自己搜集的孔子的资料。
简介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
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者,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3.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交流:读了课文,你对孔子增加了哪些了解?三、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画记你感受最深的词句。
2.讨论交流:(1)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有哪些?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什么?(2)相机理解以下词语。
字: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
举目无亲:抬头看不到一个亲人。
形容人地生疏。
举目:抬起眼睛,指抬头。
孤苦伶仃:孤单困苦,无依无靠。
孤苦:没有依靠,生活困苦。
伶仃:孤独。
羞惭:羞愧。
(3)这个自然段与后面的内容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小结。
4.齐读。
四、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识记生字词。
2.检查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
“惭”为左中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把各部件写紧凑。
人教版英语第六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英语第六单元单元备课
一、单元教学目标
1. 语言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包括单词的拼写、发音和用法,以及句型和语法的运用。
2. 语言技能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技能。
具体来说,学生能够听懂本单元所学的对话和短文,能够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达和交流,能够阅读和书写简单的英语短文和应用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实际生活中的交际任务。
3. 学习策略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如记忆技巧、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等,以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4.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同时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和社会习俗。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词汇:本单元涉及的词汇主要包括学校、课程、活动等主题相关的单词和短语,如“math”、“art”、“music”等。
2. 语法:本单元涉及的语法知识主要包括现在进行时、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的基本用法和结构,以及它们的用法比较。
3. 对话和短文:本单元的对话和短文主要围绕学校生活和学习的话题展开,包括课程安排、作业、考试等方面的内容。
4. 听力和口语:本单元的听力材料主要是对话和短文,口语练习主要是模仿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表达和交流。
5. 阅读和写作:本单元的阅读材料主要是短文和应用文,写作练习主要是书写简单的英语短文和应用文。
三、教学方法选择
针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以下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真实的学校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模拟交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教案5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教案5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
3、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
【教学难点】体味文章意境。
【辅助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
”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请看:(播放三峡风光片)看来,三峡的确魅力无穷。
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请同学配乐朗读课文。
(多媒体课件)3、请大家齐读课文。
(多媒体课件)4、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赏三峡风光。
(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刚才我们初步领略了三峡风光,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三、赏读课文,理解文意。
过渡:听这些同学一说,我们脑海里有了一些对三峡的印象了,但还有点儿模糊,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四人小组合作,任选一景,用自己的话把它详细描述下来,好吗?(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执笔,其余三人口头描述。
)(组内代表发言)过渡:听了我们同学的描述,真的让人晃如身临其境,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神。
归纳起来看:课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几方面的自然景观?(山水。
)请同学们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水是湍急的、清澈的、凄寒的、等等。
) 第二课时四、拓展延伸:过渡: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屹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是--三峡大坝工程。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六单元 唱歌《小白船》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唱歌《小白船》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小白船》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科书中的第六单元,歌曲内容简洁易懂,旋律优美,富有儿童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素养,同时感受到集体合作演唱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充满好奇心,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表达自己对音乐的喜爱。
但在音乐鉴赏力和集体协作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小白船》的曲调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协作能力。
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培养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小白船》的节奏和音准。
2.学生集体协作,做到整齐划一。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相互交流心得。
3.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歌曲意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小白船》的曲谱和歌词。
2.准备教学音响设备。
3.准备小白船道具,用于情境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小白船道具,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在湖面上划船的场景。
教师提问:“你们在小白船上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我看到了美丽的月亮、星星和云彩。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小白船》的曲谱和歌词,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歌曲内容。
教师讲解歌曲的节奏和音准,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演唱歌曲。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教师邀请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展示,给予表扬和鼓励。
4.巩固(10分钟)学生再次集体演唱歌曲,确保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
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进行单独演唱,检验学习效果。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小白船的其他歌曲。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进行创作和演唱。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小白船》的节奏和音准,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进而推广到一般情况。
在教材的处理上,我们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让学生理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多边形的面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本质,能够灵活运用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运用直观教具,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多边形的模型和图片,用于引导学生直观地认识多边形。
2.准备剪刀、彩纸等材料,让学生动手制作多边形,并计算其面积。
3.准备多媒体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多边形的图片,如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多边形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让学生回顾一下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正六边形,提问:“这个正六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呢?”引导学生思考。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全部教案(定稿)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全部教案(定稿)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朗读教材中的课文。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归纳故事情节。
3.能够认识生字词,掌握其拼音和意思。
4.能够初步理解课文的意义,谈谈个人的看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熟练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难点:初步理解课文的意义,适当表达个人看法。
三、教学准备1.教材: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2.工具:黑板、彩色粉笔、课件四、教学内容和安排第一课时1.师生互动:学生自我介绍,教师引入本单元主题。
2.朗读课文:教师示范,学生跟读。
3.故事情节:分组讨论,归纳故事情节。
第二课时1.生字学习:教师讲解生字,学生默写拼音。
2.课文理解:学生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3.课文讨论:小组讨论故事主题及人物形象。
第三课时1.课文导读:教师回顾课文内容,提出问题。
2.语文练习:完成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
3.课文回顾:学生讲述课文内容,点评表现。
五、教学反馈1.学生自评:学生记录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2.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和建议。
3.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学习内容。
六、教学延伸1.课外阅读:推荐相关故事书籍,拓展学生阅读能力。
2.亲子互动:鼓励学生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增进亲子沟通。
通过以上教案安排,学生将能够在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希望全体学生在这节课上有所收获,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做到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六单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六单元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2. 学生能够理解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
3. 学生能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分数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份生日蛋糕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蛋糕被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份。
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给予反馈。
4.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份水果沙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沙拉中有几种水果,每种水果的分数是多少。
5.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6.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道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给予反馈。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几道分数加减法的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不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再计算七、作业设计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随堂练习,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作业布置上,我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6课《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6课《整理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包括数学思维和技能。
2.能够整理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整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
2.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独立整理知识点,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
2.在简单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课件: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点的PPT。
2.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材、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复习知识点•请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包括加法、减法、整数、图形等内容。
要求学生口头复述并书写相关内容。
2. 整理知识点•引导学生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例如将加法题目放在一起、减法题目放在一起等。
3. 自主复习•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外复习,可以通过做练习题、与同学互相讲解等方式进行。
4. 拓展应用•提出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例如:小明家有5块巧克力,他吃了3块,还剩几块?5. 总结反馈•让学生结合整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展示。
并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1.完成本单元课后习题。
2.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课外复习。
七、教学心得本节课通过整理和复习本单元知识点,不仅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整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思维活跃,对所学内容能够灵活运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将继续引导学生形成独立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通过综合性学习,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
2.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
活动资源1.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学生多途径搜集到的有关信息传递的故事。
2.搜集的有关沉迷于网络的严重危害的事例。
活动开展第一课时活动目标:浏览《信息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的阅读材料,讨论和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活动内容1.导语:同学们,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老师让你们收集感动中国2005的有关人物的信息,你们的信息找到了吗?你们是通过哪些方式获得的呢?(生答)2.师小结:同学们刚才谈到了自己获得信息的方式,很不错。
同学们都知道,现在我们已进入了21世纪,也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真可以说信息和我们息息相关。
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去获取更多的信息,从古自今,信息传递方式有了怎样的发展,这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呢?今天开始我们就将开展综合性学习,去了解信息传递的改变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翻到第六组课文。
)二、阅读单元导语,进一步感受信息技术的神奇1.生自读单元导语,要求读通顺,读准确。
2.小组讨论:①本组教材对我们的总的要求是什么?②什么是综合性学习?3.班上交流。
三、阅读活动建议1、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活动建议,快速地浏览阅读材料。
2、小组内讨论:①活动建议中提出可以开展哪些活动?②在活动时,我们可以参考哪些资料?怎样去获取这些资料?3.班上交流。
四、制定活动计划,根据活动建议及本班实际情况,确定开展哪些活动。
1.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
2.让学生回顾并讨论活动计划的写法。
3.班上交流活动计划的写法,师引导并明确其写法。
(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展示活动成果的方法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组活动计划组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工:记录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料收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资料整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活动成果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师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完成活动计划的制定。
(要求: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五、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六、课外实践,搜集、查找、调查或其他活动收集并整理资料。
第二课时《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教学目标1.流利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2.了解古代和现代社会有哪些传递方式3.比较古代和现代传递信息方式的不同课前准备搜集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我有一个远在北京的亲戚,他想知道我们重庆这两年发生了哪些变化?我该如何让他知道咱们这儿的信息呢?2.生各抒己见。
3.师:刚才同学们给老师提了这么的好建议,我一定会把信息及时告诉他的。
可是,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可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传递方式,那他们又是如何做到的呢?二、初读材料,知晓大意1.自由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说说古人是靠哪些方式传递信息的呢?(古代采用烽火、人报信、漂流瓶的形式传递信息)2.你还知道哪些从前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呢?3.读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并结合上一个故事,看看人类历史上从远古到当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远古: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
古代:靠驿差长途跋涉。
近代: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
现代:电报、电话。
当代:计算机网络三、再读材料,比较差异1.再将两篇故事连在一起读一读,并思考:比较古代和现当代的不同传递方式,古人的方式有什么缺点?2.师:是啊,古代的人们已重视信息的传递,但他们的方式速度慢,有时还会误事。
3.从古至今传递信息的方式的发展变化,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明白,人类在追求高效率信息传递方式的步伐从未停止过)4.再读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的第二段,比较一下,因特网和所有的传递方式比,其优越性在哪里?5.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6.生交流反馈。
(传递的信息量大、信息多样化,传递速度极快)7.是啊,因特网真神奇啊,它将──(生齐说)世界连成一家!四、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用过哪些信息传递方式,你比较喜欢用哪一种呢?为什么?五、小结从古至今,人们都需要交流信息,传递信息显得多么重要啊!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传递的方式越来越先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这都是──(生齐说)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第三课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教学目标1.能通顺流利阅读材料,知道主要内容。
2.让学生体会多媒体电脑的强大功能。
3.让学生体会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4.让学生亲身体验多媒体的神奇。
课前准备可将课堂移到学生微机室上一、《神奇的电脑魔术师》读一读《神奇的电脑魔术师》,说说你了解到多媒体电脑有哪些功能呢?(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集成编辑,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量,传输的信息也更加丰富)1.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呢?(生各抒己见)2.是啊,电脑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啊!3.让我们一起去走进这位魔术师,亲身感受它的神奇吧!(师可结合信息技术课,指导学生网上冲浪,如欣赏照片、音乐、动画;给亲朋好友发邮件、贺卡等)二、《网上呼救》1.电脑不仅是位神奇的魔术师,它还可以救助别人呢!下面我们就去看看《网上呼救》吧。
2.生自由读。
3.你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感受?4.师: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桑恩的热心与机智和更多热心相助的人们外,我们更应该关注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5.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越来越广泛了,和你的小伙伴讨论讨论你所知道的网络应用吧。
6.分小组讨论,生汇报。
(比如,银行用网络实现在ATM机上存取款,邮局用网络快速汇款,医生利用网络给在家中的病人看病,观众在家中通过网络观看演出……)三、总结网络是多么神奇呀,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让我们好好利用强大的网络,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吧!《把握自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短文《把握自己》,进一步学习讨论新《守则》、新《规范》。
2.通过对网吧危害的讨论和认识,让孩子们从思想上和行为上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传播。
3.呼吁社会、学校、家庭整合教育力量,为未成年人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信息空间。
教学准备1.指导学生收集网吧危害的事实,阅读短文《把握自己》,新《守则》、新《规范》并展开讨论,提高孩子们的道德认知。
2.分组合作,分工明确,制定网络文明公约。
3.多媒体设备,课件,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信息传递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同时也有迷茫。
在这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把握好自己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听一听一位朋友的演讲吧。
二、阅读文章《把握自己》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短文。
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演讲稿给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把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勾出来多读读,体会体会,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3.小组内讨论交流。
4.学生交流。
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老师不做评论。
三、讨论(1)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2)由网络问题联系到一系列关于媒体的问题,比如电视对青少年的影响,出版物对青少年的影响等。
四、师针对学生的观点和看法进行小结,布置学生收集黑网吧以及孩子沉迷的相关资料,并想想如何帮助这些沉迷的孩子。
第二课时一、讲故事,以情感人1.在音乐中,讲故事。
2.同学们,大家都喜欢上网,其实网络本身是没有错的,只是有些孩子在进入网吧以后,由于自控能力比较差,常常沉迷在网吧虚拟的世界中不能自拔。
信息的时代,成长的孩子,他们渴望与同龄的伙伴进行交流……而网吧里,游戏的刺激,聊天的诱惑,不良网站的毒害……让孩子们迷失了自我,甚至如痴如狂……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讨论这个社会关注的话题……[说明:以情感人,用一个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引出今天的话题,为孩子们营造放飞思维的自由空间。
]二、展示网络预习成果1.小组交流并整理收集的资料情况。
同学们,网吧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地方,我们青少年自身的控制能力弱,好奇心强,难以自我抵制网络游戏以及有害信息的诱惑。
特别是当前不少“网吧”的恶性竞争,一些经营者违规经营,不遵守未成年人不能进入等规定,造成一部份青少年沉迷于“网吧”,而这,对于我们的身心,甚至是生命都造成了危害!通过网络,你们都收集到哪些不良网吧对我们的危害?大家可以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然后展示。
2.分小组展示解说分类处理之后的资料:危及生命;影响学习和身体;养成不良习惯;心理不健康,远离亲情,远离现实……[说明:收集、处理信息。
孩子们展示自己收集、处理后的丰富翔实的事实和资料,在这过程中,让孩子们从内心真正认识到网吧的危害性。
]三、对照自己的生活,想想办法,对症下药1.如今,未成年人进网吧的现象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不少青少年由于长时间泡吧而导致身体虚弱,造成营养不良,甚至威胁到了我们幼小的生命;不少曾经成绩优秀的好学生也毁在网吧游戏里;还有的为筹钱上网不惜偷窃家中财物……诸如此类的现象在媒体频频曝光,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事例,你们发现了吗?2.学生提出问题,引起争论。
3.人们常说,“网络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是啊!没有正确的引导,我们难免会受到错误信息的引诱。
对于这种痴迷于网络的人,大家分小组讨论讨论,看看有没有好的办法来帮助他?4.小组讨论后,每个同学都积极发言,各种方法,纷纷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