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共有12个单元,内容涉及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方程与问题解决等方面。

本册教材在内容安排上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层次性,有利于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运算规则和数学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运算速度慢、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等问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也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册教材中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运用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以及对于一些复杂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故事情境等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游戏教学法:运用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激励评价法: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教材、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等。

新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集体备课教案

新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集体备课教案

(2)2004年的棉花产量比2000年增加了多少万吨?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我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4~28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的金牌数如下表(略)
说说第28届是在哪一年举办的呢?27届呢?
指出:奥运会每4年一届,正好和闰年是一样的,这几届都是在闰年举办的。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把条形统计图绘制完整吗?
要提醒学生注意:统计表与统计图的区别
画完统计图后问:你看了这张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么?
4、查资料,了解我国的长江、黄河、珠江和淮河四条河流的长度,再把统计图绘制完整。

长江6300千米,黄河5464千米,珠江2214千米,淮河1000千米
注意这份统计图和前面讲的有不同:条形是横向的,可以更直观地显示这几条河流的长短。

教学反思:
练习八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怎么求出平均数
(先求和,在求平均)
二、练习
1.练习八第3题
1.平均身高160厘米,李强的身高可能是155厘米吗?
2.学校篮球队中,可能有超过160厘米的队员吗?
说说理由
2.练习八第4题
指名板演。

平均每天卖出苹果核橘子各多少箱?
哪几天卖出的苹果箱数超过平均数?卖出的橘子呢?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多多少?少多少?一样多?)
3.练习八第5题
判断,注意平均数的含义。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第三单元《平行和相交》;第四单元《运算律》。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主要让学生掌握整数的认识、整数的读法、整数的写法、整数的组成和整数的运用等。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主要让学生掌握角的分类、角的度量、角的计算和角的运用等。

第三单元《平行和相交》主要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认识、平行线的性质、垂直线的认识、垂直线的性质和图形的密铺等。

第四单元《运算律》主要让学生掌握加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乘法分配律和简便运算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注重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4.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安排1. 教学时间:本册教材共计36课时,每课时40分钟。

2. 教学进度:每周安排4课时,共计9周完成本册教材的教学。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积极性、合作精神等。

2. 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检测学生对本册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鼓励他们不断挑战自我,提高综合素质。

六、教学建议1. 教师要充分备课,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进步。

4.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多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多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多篇) 第一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数学学科具有数学性、地域性、开放性、实践性等特点。

精品编辑了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希望能为建设数学有效课堂提供有效借鉴。

一、谈话引入师:“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策略”是什么意思吗?生1:“就是办法。

”生2:“列表。

”师:“这里的策略可以简单理解为解决问题时用到的一些方法、手段。

”“上星期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场运动会,很多同学都踊跃报了名(展示以文字方式记录的报名情况),你知道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整理这些信息,让人很容易看出各个项目都有谁参加了?”生:“可以列表整理。

”(根据学生回答展示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后的结果)。

师:“现在看起来怎么样?”生:“更加清楚,更有条理。

“师:“列表的好处是方便我们对一些信息进行归类整理。

今天我们来看看列表对解决实际问题有什么帮助。

”二、新授1、出示场景图师:“这一天,几位小朋友来到文具店,他们要买一种笔记本(呈现教学情景:小明:我买3本笔记本用了18元;小华:我买了5本;白菜老师:小华用了多少元?小军用42元能卖多少本?)”师:“你看到哪些数学信息?”生:“我知道小明我买3本笔记本用了18元;小华买了5本不知道用了多少钱;小军用42元求能卖多少本?”师:“怎样摘录这些信息?”(学生说,老师用文字简要摘录数学信息:小明:3本 18元;小华:5本?元;小军:42元 ?本)师:“用什么方法来整理,使这些信息更有条理?(确定用列表整理)”生:“可以列表。

”师:“同桌商量这个表可以怎样列。

”学生自己列表整理信息。

2、展示整理的结果,探讨怎样列表更合理。

“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有同学是这样整理的:小明3本18元小华5本?元小军42元?本师:“这个表格能把题目的信息反映出来吗?”生:“可以把题目的信息反映出来。

”师:“大家对这个表格有什么意见?”生1:“把小军那一栏的‘42元和’‘?本’的位置交换;”生2:“在第二列中加一条竖线把整个表格分为三列。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篇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巩固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

2、,知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教学过程:活动一:简单基础的题目。

1、作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和底。

谈谈注意什么问题?(强调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2、三角形的稳定性。

说说生活中很多事物都用到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3、给出三根小棒说说可不可以组成三角形?3.4.5 3.3.3 2.2.6 3.3.5为什么?三角形的分类:注意三角形各自之间的联系及个三角形的特点。

活动二:解决问题1、求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1) 三边相等2) 等腰三角形,顶角是50度3) 有一个锐角50度,是直角三角形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分析——解决——汇报解题思路2、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

它的一个底角是75度,顶角是多少?观察找信息——分析——解决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活动三:提高题1、能画出有两个直角或者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吗?为什么?交流——汇报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能求出下面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交流讨论——汇报四、综合练习:课本P127 8 P一三0-一三110、11、12、一三总复习——三角形的练习卷复习目标:1、通过讲评练习使学生对三角形的相关概念更清楚。

2、熟练画出三角形的高和底3、三角形按角分和按边分的分类,以及通过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来求三角形的各角,特殊三角形的求角度。

复习过程:1、复习概念:概念: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4、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2、练习讲评:(一)在钉子板上画指定的三角形注意:画的时候为了准确,需要画在钉子之间(二)填空:1、一个三角形有()条边、()个角和( )个顶点2、三角形按角的大小来分,可分为()、( )( |三类3、三角形按边的长短来分,可分为()、( )注意:基础概念题,主要是给学生对知识做个梳理4、5、6、题主要是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来计算角度,除了方法外,还要强调细心计算。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包括:分数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数的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数学广角等。

这些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一些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巩固。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注意力集中程度也有所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能够熟练运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和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技能。

2.教学难点:对一些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入知识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材、PPT、黑板、粉笔、练习题等。

2.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整洁,教学设备正常运行。

3.学生准备:学生已掌握三年级数学知识,具备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分蛋糕,引入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分数的定义和基本运算规则,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分数的计算和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知识进行解决,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5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5篇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5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5篇四年级数学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数学学习的含义,吸取其中的精华,感悟数学其中的奥妙。

四年级数学教案能够提升四年级数学教师的教学质量,那么你知道四年级数学教案的写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希望你喜欢。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苏教版1教学内容:P6/例3 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新授就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例3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

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1)24+24+24÷2=24+24+12=48+12=60(元)24÷2是一张儿童票的价钱,是半价,所以用24÷2,前两个24是爸爸和妈妈的两张成人票的总价。

两张成人票加上一张儿童票就是他们购买门票需要多少钱。

(2)24×2+24÷2=48+12=60(元)24×2是爸爸和妈妈两张成人票的总价,玲玲的儿童票用24÷2,再把三张门票的价钱加在一起就是总门票的价钱。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同一个问题,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两个综合算式都是没有括号的,而且算式中有加减法也有乘除法。

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总结运算顺序。

买3张成人票,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等等。

出示例4 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小组讨论,独立完成。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设计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除法第一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教学内容:第1、2页教学重点:笔算为重点。

注意口算、估算、笔算的优化组合。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笔算,并会演算;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能积极与同学交流学习的思考,积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经验。

教学准备:光盘教学过程:一、提供购书情境,引发除法计算的需要1、新学期,我们拿到了很多新书。

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介绍的正是小朋友和妈妈去买书的事。

光盘演示。

请学生说说从画面上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售货员每20本打一包,小朋友在想,60本《科学天地》要打几包?)用手势比画“20本打一包,一包一包……”学生因为清楚一共有60本,手势做到打第3包的时候就不再继续了。

师:我们通过做手势,很清楚可以打3包,那我们可以怎样把它写下来呢?2、这个问题你会列式解答吗?随学生回答板书:60÷20二、口算、估算、笔算优化组合,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1、口算(估计有很多学生都会直接口算出得数)能说说你是怎么口算的吗?可能有的方法:(1)20×3=60,60÷20=3(2)6÷2=3,60÷20=3(3)这个算式可以表示60里面有几个20?60里面有3个20,那得数就应该是3。

……指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像这道题,我们可以用刚才大家所说的方法进行口算,还可以笔算。

结合学生说的:6÷2=3,比较两题,特意写成60÷20=30,问:对吗?为什么?生:可以验算:30乘20等于600,说明这个得数是错的。

那比较两题,你能说说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像这样的变化,你还能写一个算式吗?随学生回答板书:600÷200=3,说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你还会继续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刚才我们考虑的是“加0”变算式,现在请你看“ 600÷200=”你能把它变得简单一些吗?那如果是“400÷50=”呢?结合学生回答,指出:只能同时去掉1个0,不能把0全部去掉。

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一册教学设计

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一册教学设计

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一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一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运算、空间与图形、量的计量、概率与统计、问题解决等。

本册教材内容丰富,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培养,又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把握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知识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思维能力较弱、学习习惯和方法有待改进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册教材所涉及的知识点,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空间观念,学会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运算、空间与图形、量的计量、概率与统计等基本知识点的掌握。

2.教学难点: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数学思维。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巩固练习法: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课件、练习题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整数加减法、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

(3)掌握常见的几何图形的性质和特征,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

(4)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能够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5)理解统计的基本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2)通过探究、发现、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

二、教学内容1. 数与代数(1)整数加减法、乘除法的计算法则和应用。

(2)小数的认识、读、写法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3)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表示和计算。

2. 图形与几何(1)线段、射线、直线的关系和性质。

(2)长方形、正方形的性质和特征,以及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3)平行四边形、梯形的性质和特征,以及面积的计算。

(4)三角形的概念、分类和性质。

(5)对称轴和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3. 测量(1)常用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和质量单位。

(2)单位之间的换算。

4. 统计与概率(1)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示。

(2)简单的数据分析和概率。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采用直观教学,通过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 采用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采用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3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3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3篇)2020年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购物的情境,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z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购物情境,掌握混合运算与生活的联系。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例3的教学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一、前题诊测1、提问: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2、计算:24+480÷6205÷5×8432-23+5525×18-400先指名口答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反馈、矫正。

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3。

出示例3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意。

问:从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用分步式独立解决“儿童衣服多少元一件”这个问题,组织全班交流,说说分步式中每一步求的是什么?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问题,组织讨论“213-78÷3”这个算式是否符合解决此题的顺序,进而探讨出用小括号“()”来帮忙。

③引导归纳出: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练习。

让学生完成课本第4页中的“算一算”。

先指名学生口答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进行全班反馈矫正。

三、巩固深化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四、全课小结提问: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五、作业布置练习一第7页第4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7~88页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线、角的概念,比较熟练地度量线段和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量角器、直尺。

教学过程一、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L请学生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射线、一条直线。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课本第5—6页例4、例5,课本第6页“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3、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分析具体的实际问题。

难点: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出示下列习题:12÷4+25400-20某16213÷(102-99)(120-63)某45先指名学生口答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进行全班订正。

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4。

出示例4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出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明确所提的问题: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2)自主探索教师提示学生试着用线段图来表示图中的数量关系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

(3)合作交流①指名板演,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②教师引导分析,画图讲解,让学生明白题中的数量关系。

③探讨:为何表示“45只”的那一段要用虚线表示?(4)即时练习。

指导完成课本第5页“议一议”全班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表示“多45只”的那一段要用实线表示。

2、教学例5出示例5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自主探索,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合作交流。

交流时重点让学生明白,要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必须先知道什么?三、巩固练习。

引导完成第6页课堂活动中的习题。

四、全课小结。

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五、作业布置。

练习一第8页第5题。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间观念。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9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9篇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9篇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让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复习1、投影出示第4题:2、问:你能说一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学生口算3、比一比,谁算得快?(小黑板出示第八题)学生比一比谁算的快并说一说口算的过程(二)综合练习1、要求学生完成第5题。

你说出口算的过程吗?学生表述口算的过程(多名学生说一说)。

2、观察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特点?学生先填空后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小结: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三)提高练习1、要求学生完成第6、7题。

(学生在书中完成第6、7题,说一说解题的思路。

)①第6题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②做7题时先让生读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引导学生跳出常规思维进行创新164=4(元),理由:买3送1相当于买4少收16元,则平均每棵少收4元。

2、小结。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篇二教学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本节课以“活动”为基础,组织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特征的过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直尺、剪刀、活动角等工具,通过剪一剪、量一量、比一比、画一画、折一折等方法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探究活动中,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鼓励学生想出多种研究方法,尽量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活动反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维过程,让学生学会怎样研究问题,怎样解决问题,从中发现数学规律,使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第37—40页。

教学目的: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1课时认识容量和升教学内容:教科书P1~3页例1、例2和试一试,第3页练一练,第5页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比较中初步认识容量的含义,联系实际认识容量单位升,初步学会用升为单位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

2.使学生通过具体情境观察、比较容量的多少和感受容量单位“升”,初步形成1升大小的容量观念,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感知能力,并培养估计容量的初步意识和简单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认识容量和升,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容量含义和容量单位1升的空间感受。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和两个相近的冷水壶,容量是1升的正方体容器,1升的量杯、若干个同样大小的纸杯等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

1.师讲述:森林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冠亚军比赛,老虎和狮子正在进行“喝酒比赛”,老虎一连喝了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2杯就开始摇晃了,老虎得意地说:“我是森林中的酒仙!”狮子不服气地嚷:“你的杯子小,我的杯子大。

所以我是酒仙!”老虎和狮子谁也不认输,吵起来了。

同学们,你们认为谁说的有理呢?估计学生会有两种不同的答案:①老虎喝了5就醉了,所以老虎的酒量大;该是狮子的酒量大。

2.情境感悟(1)出示例1比较:比较这两个玻璃杯,哪个能盛的水多,哪个水少,谁的容量大?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比较感悟观察两个看上去大小差不多,容量有大小的冷水壶。

提问:你有什么方法,能比较出哪个冷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学生交流展示比较方法。

3.做“练一练”第一题。

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互相说说图里的意思,并思考哪个容量最大,哪个容量最小。

说明:要知道哪个容量在、哪个容量小,可以像这样互相倒一倒、比一比。

容量装的液体多,它的容量就大,反之,它的容量就小。

4.感受需要统一单位二、联系实际,认识单位。

1.感受单位“升”。

出示例2,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提问:观察这些容器的图,你看到了什么,什么要说的?说明:图里的升或L是表示每个容器的容量是多少,能盛多少液体。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9篇)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9篇)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9篇)最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巩固如何判断直线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

2、通过练习巩固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重难点: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会判断直线的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量角器,三角板,圆形纸,长方形纸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本单元的知识重点1、直线、线段与射线的特点与读法2、平行、垂直的定义及平行线、垂线的画法3、角的度量及画法二、练一练1、第一题下图是北京城区地图的一部分,请你找出两组互相平行、两组互相垂直的道路(让学生说说判断的方法)2、第二题说一说,在你的学校附近,哪两条道路是互相平行的?哪两条道路是互相垂直的?可以让学生画个草图3、第三题先估计,再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思考,角的边不够长,不能指到量角器上的准确度数,该怎么办?(把角的一边延长)4、第四题(1)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三次,得到的角是多少度?A、学生试做,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B、引导学生发现,每对折一次,所得到的角是原来的一半。

C、摊开折过后的纸,在这张纸上你能找到哪些度数的角。

小组合作,可画一画。

(2)用长方形纸分别折出45°,135°的角可先让学生独立操作,再全班交流。

三、复习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练习二第3、4题:先让学生估一估角的大小,再用量角器测。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练习二第5题:这是一道操作题,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这道题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讨论、发现规律、解决问题。

2、练习二第6题: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观察找出图中的直角、锐角、钝角,然后与同学交流。

最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2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测量、猜想等学习活动,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2、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说出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并正确能读写小数;3、在合作与交流中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第一学期一、教材分析新修订的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升和毫升;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简单周期;观察物体;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运动与身体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能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垂线与平行线;●怎样滚得远;整理与复习这九个单元。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附录混合运算。

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垂线与平行线,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表并学习进行简单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活动,初步体会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简单周期”、“●运动与身体变化”和“●怎样滚得远?”,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 2 )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 4 )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小学数学四年级备课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总第()页本课时共()页第()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认识容量和升项目内容1.下面哪个水壶装水多?为什么?2.认识容量。

读教材第1页发现:能盛的水多的容器的容量(),能盛的水少的容器的容量(),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容量的多少,要用统一的()单位。

3.认识升和1升。

计量水、油和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作单位,用符号表示为()。

4.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容量的多少,要用统一的()单位。

5.计量水、油和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作单位,用符号表示为()。

6.棱长是1分米的立方体容器装水()升。

7.下面容器的容量,哪个比1升大?8.在合适的容量下面画“ ”。

1升6升60升5升10升100升温馨提示知识准备:容器越大,装的水越多。

学具准备:茶杯、水、饮料瓶、量杯(500毫升)和一次性纸杯等。

1. 左边的水壶装水多理由略2. 大小容量3. 升L4. 容量5. 升L6. 17. 水壶8. 提示:6升10升画“ ”略2认识毫升项目内容1.计量水、油和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作单位,用符号表示为()。

2.说说下列物体的容量大约是多少。

浴缸(4升40升400升)电饭锅(1升5升50升)3.认识毫升。

观察上图发现:计量较少的液体时,通常用()作单位,用符号表示为()。

探索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把1升水倒入量杯,每杯倒500毫升,可以倒()杯,所以1升等于()毫升。

4.计量较少的液体,通常用()作单位,用符号表示为()。

5.容量的计量单位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1升=()毫升。

6.说说下面的饮料各多少瓶是1升。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4升=()毫升2000毫升=()升9升=()毫升5000毫升=()升温馨提示知识准备:容量和升等相关知识。

学具准备:量杯(500毫升)、500毫升的饮料瓶和水等。

1. 升L2. 400升5升3. 毫升mL或ml 2 10004. 毫升mL或ml5. 10006. 10瓶5瓶4瓶7. 4000 2 9000 51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项目内容1.用竖式计算。

625÷5=666÷3=900÷6=328÷8=2.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计算:60÷20=口算:(1)想乘法算除法。

因为20×()=60,所以60÷20=()。

(2)60里面有()个十,20里面有()个十,6÷2=3,60÷20=()。

用竖式计算: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计算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可以口算,也可以用竖式计算。

用竖式计算时,被除数里有几个除数,商就是几,要把商写在()位上。

4.对于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

5.用竖式计算。

180÷30=210÷40=83÷20=6.花店有88枝玫瑰花,每20枝扎成一束,可以扎成几束?温馨提示知识准备: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

1. 125 222 150 412. (1)3 3 (2)6 2 3 个3. 个4. 小5. 6 5......10 4 (3)6. 88÷20=4(束)……8(枝)2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项目内容1.用竖式计算。

525÷5=444÷2=600÷6=368÷8=2.用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1)用竖式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先看被除数的(),如果()不够除,就看被除数的(),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2)3.通过预习,我知道了用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位,够除,商就写在()位上,商是()位数;不够除,就用被除数的前()位去除,商就写在()位上,商就是()位数。

4.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算式的结果要写完整,不能丢掉余数,余数要比除数()。

5.用竖式计算。

520÷30=740÷20=154÷30=640÷40=6.水果店运来30筐苹果,用去960元,平均每筐苹果多少元?温馨提示知识准备:列竖式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

1. 105 222 100 462. (1)前两位前两位前三位(2)十3. 两十两三个一4. 小5. 17……10 37 5……4 166. 960÷30=32(元)3除数接近整十数的试商方法项目内容1.用竖式计算。

630÷70=43÷20=810÷90=122÷30=2.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先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数,再去()。

先看被除数的前()位,如果前()位不够除,就看被除数的前()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如果除数是一个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就用()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直接口算出商是几。

5.我还有()不明白。

6.用竖式计算。

320÷78=415÷48=651÷21=405÷19=7.学校买来160盆花,放在大礼堂28盆。

剩下的花分给22个班,平均每班分到几盆?温馨提示知识准备: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1. 9 2......3 9 4 (2)2. 整十除两两三3. 30 30 40 404. 四舍五入5. 略6. 4......8 8......31 31 21 (6)7. 160-28=132(盆)132÷22=6(盆)4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项目内容1.有224本书,平均放在两个书架上,每个书架上放多少本书?2.分析与解答:(1)可以先求出每个书架平均放多少本书,列式为(),再求出每个书架一层放书的本数,列式为()。

列综合算式为()(2)想:我们还可以先求出两个书架一共有多少层,列式为(),接着求出平均每层放书的本数,列式为()。

列综合算式为()3.用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先用总数量除以第一次平均分的(),接着除以第二次平均分的();还可以先求出两次一共平均分成的()份数,然后用()除以总份数来求出一份的数量。

4.计算下面各题。

720÷3÷6608÷2÷4828÷4÷35.温馨提示知识准备: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

1. 224÷2=112(本)2. (1)224÷2=112112÷4=28224÷2÷4=28(2)2×4=8224÷8=28224÷(2×4)=283. 份数份数总总数量4. 40 76 695. 144÷3÷2=24(人)5初商大了要调小项目内容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30×()<75 60×()<40020×()<48 80×()<63540×()<96 70×()<4952.3.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调商的方法,用“四舍”法试商,除数变(),一般商会偏(),需要调()。

5.当所得的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说明初商()了,需要调();当试的商与除数的乘积大于被除数的时候,则商要调()。

6.用竖式计算。

92÷31=430÷62=204÷52=220÷73=7.四年级23个少先队员去栽树,一共栽了184棵,平均每个少先队员栽多少棵?温馨提示知识准备: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1. 2 6 2 7 2 72. 30 大8 3. 272 相等4. 小大小 5. 小大小6. 2......30 6......58 3 (48)3 (1)7. 184÷23=8(棵)6初商小了要调大项目内容1.直接写得数。

25×3=25×5=35×4=15×6=35×8=25×6=45×2=3×45=2.括号里填几?15×()=60 ()×35=1053.4.5.通过预习,我知道了用“五入”法试商,除数变(),商容易偏(),要把商调()。

6.商是否合适,关键看余数,如果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说明商()了,需调()。

7.用竖式计算。

198÷28=634÷79=300÷37=540÷67=8.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7千米,小明家到姥姥家的路程是268千米,小明从家坐汽车到姥姥家需要几小时?温馨提示知识准备: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1. 75 125 140 90 280 150 90 1352. 4 33. 40 相等小74. 252 相等5. 大小大6. 小大7. 7......2 8......2 8......4 8 (4)8. 268÷67=4(时)7商不变的规律项目内容1.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先看被除数的(),如果()不够除,就看被除数的(),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2.100 ÷20 = 5 100 ÷20 = 5↓×()↓×()↓()↓÷()↓÷()↓()200 ÷40 = 5 50 ÷10 = 53.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

4.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

5.根据商不变的规律计算:150÷25,2000÷125。

因为25乘4能得到100,所以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因为125乘8能得到1000,所以可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可使计算简便。

6.根据规律填空。

500÷25360÷24=(500×4)÷(25×4)=(360÷6)÷(24÷6)=()÷100=()÷4=()=()温馨提示知识准备: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1. 前两位前两位前三位2. 2 2 不变 2 2 不变3. 不变4. 不变5. 4 86. 2000 20 60 158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简算项目内容1.计算下面各题。

56÷2=560÷20=560÷2=45÷9=90÷18=180÷36=40÷5=120÷5=280÷35=2.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计算:900÷50。

观察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可以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商不变,算式就转化成90÷5,计算出结果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