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4《灯笼》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课题灯笼单元第一单元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研究目标1.仔细阅读课文,体会作者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将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方法。

3.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1.体会寓情于景的写作方法。

2.品味作者蕴含于文中的爱国热情。

难点对作者爱国热情的领悟。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大红灯笼高高挂。

灯笼是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象征,是喜庆气氛的体现。

每到节日时节,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到处挂满灯笼,大人小孩子脸上都带着喜庆的笑意……灯笼作为一种文化,承载了我们民族太多的喜庆元素。

今天,我们来研究吴伯箫的《灯笼》一文,了解作者传达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听,想。

用灯笼的寄义引出本文的教学,能够增加学生的研究兴趣。

初读感知1.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事?明确:挑灯接祖父,听祖父讲掌故;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我宵夜食品;1村头高挂红灯,慰藉孤独的路人;跟着龙灯跑上半夜,再提着小灯入睡的往事;族姊远嫁时的街灯;官灯;宫灯和塞外军营中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自己愿作马前卒的愿望。

每一种灯都饱含着作者的一种情感,一份回忆。

2.给文章分段,并概括段意。

明确:第一部分(1-2段)写种种与灯笼有关的事情,引出对灯笼的回忆。

第二部分(3-11段)回忆与灯笼有关的件件往事,寄托作者的一份份深情。

第三部分(12段)卒章显志,通过抒情来揭示自己的爱国热情。

看课文,并交流看法。

讨论交流。

学会归纳文章主要意思。

划分层次。

作者介绍吴伯箫(1906—1982),山东省莱芜人。

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散文家.教育家。

吴伯箫一生鞠躬尽瘁,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繁忙的教育工作之余,他撰写了大量充满革命激情的散文,并翻译过海涅的诗《波罗的海》。

代表作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等。

选择性笔记了解作者生平,积累文学常识。

写作背景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起了蓄谋已久的“九2一八”事变,“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震碎了许多文人墨客们心中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含作者吴伯箫。

2023年《灯笼》教学设计14篇

2023年《灯笼》教学设计14篇

2023年《灯笼》教学设计14篇《灯笼》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灯笼》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品味课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分析写作方法,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其中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灯笼》写于20世纪30年代,是一篇抒情散文。

它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还以小见大,借“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

因此,在教学时还应开放视野,尽力还原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意蕴,而不局限于民俗文化的探究。

【教学目标】1.准确认读并理解重点字词。

2.了解作者自由的散文笔法,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3.学习作者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训练语感,积累词语。

4、体会“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1.准确认读并理解重点字词。

2.学习作者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训练语感,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1、了解作者自由的散文笔法,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2、体会“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2)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了解作者及作品写作背景。

2、教师课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品味分析及合作探究法。

以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学理念,通过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力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会“灯笼”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内涵及作者的爱国情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1、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谜语,猜猜谜底是什么?A、一个南瓜两头儿空,肚里开花放光明,有瓜没叶儿高高挂,照得面前一片红。

(打一物)B、奇怪事情多,纸里包着火。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4、灯笼》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4、灯笼》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4、灯笼》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灯笼》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我国著名作家汪曾祺所写。

这篇课文通过作者对童年时灯笼的回忆,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文章语言朴实、真挚,情感丰富,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民俗的热爱。

在教材中,本文旨在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厚感情,体会灯笼在作者心中的特殊意义,同时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写作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散文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还较陌生,需要通过本文的学习来感悟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家乡、亲人的感情有着天然的共鸣,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乡土气息较重的文章产生抵触情绪,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汪曾祺及其作品《灯笼》的相关背景信息;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灯笼在作者心中的特殊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厚感情,体会灯笼在作者心中的特殊意义;激发学生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灯笼在作者心中的特殊意义;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物抒发情感的写作手法。

2.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厚感情;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传统文化。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启发引导、情感体验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朗读、感悟、表达中学习课文。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运用板书、讲解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

部编语文八下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部编语文八下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灯笼》教学设计一、教材解析《灯笼》是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

本单元课文内容体现的是民间习俗和风尚,展现的是一幅幅民俗风情画,是民间文化的个体再现。

《灯笼》是著名散文作家吴伯箫先生的作品,他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对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文章既有文化上的具体再现,也有历史的况味,更融入了家国情怀,体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灯笼》是作者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作品,尽管字里行间渗透着岁月的沧桑和时代的烙印,但在对往昔经历的回顾中处处荡溢着孩童的心性。

所以要还给学生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带着一颗空白的心”去读文本,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文本生活和文化的内涵。

二、学情分析村中呵狗的老头、社戏台下闹嚷嚷的观众、摇着尾巴的大狗,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掌故的祖父,接过灯笼递来消夜食品的慈母……这些美景、情事会让学生觉得特别亲切,所以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让他们带着兴趣入文入情,进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内在情感。

但作者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在时代洪流下的担当精神是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因此,要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加以启发,可以据此触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三、教学目标1.把握主要内容,品味文章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作者的故园情思和勇于担当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品味文章传神的细节描写。

五、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蕴含在“灯笼”中的家国情怀。

六、教学准备让学生充分预习,搜集有关文章的写作背景,加深对作者吴伯箫的了解。

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出示灯笼图片)同学们,看到灯笼,你会想到什么?不同的人看到灯笼都会产生不一样的联想。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

4 灯笼吴伯箫教学设计一、教学设想这是一篇经典散文,对这样的课文,在教学设计时,既要注意体现其经典之处,又要体现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去探究、思考和发现。

围绕灯笼,教学重点应定位在“情感感悟”,应努力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比对教材知识要点的把握更为重要。

因此,我设计了“说灯笼缘”——“忆灯笼事”——“明灯笼情”——“学《灯笼》法”——“学以致用”五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让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设计意图:1、重朗读,重品析《灯笼》一文语言典雅,感情真挚。

学习此文,引导学生品析“明灯笼情”这一精彩片段,是一重要环节。

对情感的感悟,理解,朗读是第一步,所以教师在品析语言这一环节上,先让学生自己品,再指导朗读,带入情感去读,然后谈感受,也就是对语言的品析,教师在这一环节上通过让学生从字词,到句,最后段中抓住语言进行品味。

这样的学法指导,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合作学习本文典雅的语言,教师只做总结性点评和鼓励性带动。

由语言,细节的品析,很容易过渡到主题的理解。

重积累语文教学最终的落角点还是在于积累。

本文以为“民俗”主题,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语段,背过并积累下来,也从情感上积累了民风民俗。

重运用让学生运用排比,化诗入文写一写生活中某个物件,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教学这篇课文计划安排1课时。

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理解“灯笼”所体现出的深刻的文化内涵。

2、品味作者典雅的语言特点,学会化诗入文使文章更加典雅。

3、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品味作者典雅的语言特点,学会化诗入文使文章更加典雅。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教法:诵读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情感体验法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读品结合设计意图:听说读写相结合,环环相扣,让学生的感悟和发现变为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进入课文到投入感情、深入课文最后到探寻主题并自我发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同步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同步习题

《灯笼》教学模式介绍“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

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设计思路说明这篇散文充分体现了形散神聚的特点,它写法多样,结构自由,不拘一格,但中心最后又非常集中,我们可以看到吴伯箫对民俗的思考,以及升华为一种家国情怀。

学生应该摆脱概念化的散文阅读观念。

要通过多读一些散文,探究不同风格作家不同写法的好处。

教材分析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这篇课文主要以灯笼切入,进行对民俗的思考,同学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过去的生活方式,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学习中要注意体会作者娓娓道来中寄寓的情思,品味语言。

教学目标1. 体会作者散文的自由笔法,融汇个人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的写作方法;2. 了解作者抒写了哪些关于灯笼的记忆,体会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了解作者抒写了哪些关于灯笼的记忆,体会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阅读吴伯萧的散文作品《记一辆纺车》。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提起灯笼,你会想到什么?你的家里有灯笼吗?过年时商店门前高挂的红灯笼?戏台上的布景?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年代,灯笼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承载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二、检查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效果1.介绍吴伯萧,教师补充。

内容要点: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第4课《灯笼》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4课《灯笼》一等奖创新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4课《灯笼》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灯笼》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及重要文学典故2、概括文章的内容,感受散文的特点,即形散神聚。

3、理解"灯笼"所寄寓的情感和文化内涵4、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他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和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散文特点2、体会情感,理解"灯笼"所寄寓的情感和文化内涵教学难点:1、体会"灯笼"寄寓的情感和文化内涵2、学习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灯笼不仅仅今天是孩童们的游戏,更是传统节日欢庆的象征,其实它们在电灯出现之前就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蕴藏着厚重的文化底蕴。

今天,让我们一同走入吴伯萧的《灯笼》,去感受作者与灯笼之间的厚重情感。

二、知识备查:(一)作者介绍:吴伯箫,原名熙成,是一位著名的散文作家和教育家。

他出生并成长在山东的一个农村,30年代末参加了革命。

作为一位进步作家,熙成既有才华,又有责任感,致力于推动正义事业。

当他回忆起早年的乡村生活时,自然而然地激发出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二)背景资料:《灯笼》是一篇《吴伯箫散文选》中的文学作品,它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期间。

所以,作者在最后发出了掷地有声的誓愿:“我愿祝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三)散文知识:散文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文学形式,它可以通过不拘一格的创作形式来展现作家的真挚情感。

散文最大的特点上"形散神聚"。

“形散”既指涵盖了多种题材和写作方式,又指具有自由的结构和不受限制的风格。

“神聚”既指文章的主题突出,也指有贯穿整篇文章的重要线索。

"散文"写人记事、状物绘景都是表面现象,其实质都是传达情感体验。

三、学习字词和典故:齐读生字新词、重要词语意思和文学典故四、整体感知:(一)速读第2自然段:找出抒写"我"与灯笼关系的句子。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灯笼(教案+反思)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4课灯笼(教案+反思)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创意写作练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氛围良好。但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个别成员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我可以适时调整分组方式,鼓励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观点,让每个人都能在小组活动中得到锻炼。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围绕“灯笼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在分享成果时,有些小组的表述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针对这一问题,我需要在讨论过程中加强引导,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灯笼的文化内涵、文章的语言特色和结构,以及如何运用抒情手法表达情感。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灯笼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灯笼》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们探索灯笼的文化内涵和文章的语言特色。整体来看,课堂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但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我反思。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灯笼》一文,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语言特色,提高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对文本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意写作兴趣;深入理解我国传统文化中灯笼的寓意,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灯笼相关的实际问题,如灯笼的制作过程、不同地区的灯笼习俗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创意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抒情手法,写一段关于灯笼的文字。

2025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4 灯笼

2025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4 灯笼

4 灯笼◎文化自信:了解“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体会作者怀念往昔生活时引发的激越的爱国热情。

◎语言运用:理解课后“读读写写”词语,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

◎思维能力:分析文中描写、叙述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学习本文从小处写起、小中见大的写作手法。

(难点)◎审美创造:品味文章清新典雅而含蓄蕴藉的语言。

(重点)一、导入新课梅花映雪挂灯笼,福字生金万户红。

灯笼如今在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年代,灯笼不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还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阅读吴伯箫的《灯笼》,去感受“灯笼”的魅力。

二、教学开展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

◎字词积累。

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斡旋”“怅惘”“人情世故”等重点字词。

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字词部分。

◎作者简介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

1938年4月辗转抵达延安参加革命。

抗战时期创作了许多散文,《灯笼》是其中之一;著有《吴伯箫散文选》。

◎背景链接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

“九一八”的炮火不仅震碎了祖国壮丽的河山,也击破了无数文人的美好幻想,这其中就包括吴伯箫。

然而,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

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写下了散文《灯笼》,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保家卫国的情怀和时代担当。

2.目标任务二:自读感知,梳理情节。

◎作者在文中说“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通读全文,概括作者与灯笼结的缘有哪些。

学习任务单[参考答案] ①村头挂灯慰路人 ②元宵灯笼看不够 ③挑灯名将表宏愿◎这些对灯笼的描写集中在哪些段落?据此给文章分段,概括每部分内容。

对灯笼的描写集中在第2—11段。

文章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说“火”,为后文写“灯笼”做铺垫。

第二部分(第2—11段):主体说“灯笼”,写“我”对灯笼的回忆及联想。

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教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教案咏灯笼之韵,品语文之美——《灯笼》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灯笼》一文。

主要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文章结构分析、修辞手法鉴赏以及文化背景了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了解灯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学习并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鉴赏文章的修辞手法,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并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重点:把握文章主旨,了解灯笼的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灯笼实物,引发学生对灯笼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3. 生字词学习:讲解文章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 文章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了解灯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5.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举例讲解。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文章中的其他修辞手法。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灯笼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象征意义。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灯笼》2. 生字词:详见表格3. 文章结构:起承转合4.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5. 灯笼象征意义:详见图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灯笼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2. 答案示例:灯笼象征着团圆、幸福、希望等,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教学方法是否恰当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了解灯笼的制作工艺、发展历程等,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理解并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中的“理解并分析文章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参考模板学科:语文授课年级:八年级讲课题目:灯笼章节名称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时1课时课标要求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能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情感。

内容与学情分析内容分析这篇散文以“灯笼”题,回忆早年灯笼相关的一些生活景象,流露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并在结尾处结合当时的国运时事,表明要做抗日“马前卒”的心愿,传达出那个时代的正能量。

课文一方面叙事,另一方面抒情,有关“灯笼”的叙事组成了一个序列,所抒发的情感又成为了一条线索,“事”与“情”交织在一起。

本文描写、叙述、议论和抒情融为一体,自然而然地交错进行。

文本的语言与表达的情感息息相关,短句多且有深厚的意味和情味。

学习重点1、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章语言。

2、作者文中表达了的情感。

3、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学习难点1、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章语言。

2、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对散文已经有所了解。

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从字里行间把握文章的情感线索和情感变化的层次,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用于品味课文语言,启发他们选取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赏析。

本课是自读课,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因此要联系本单元前几课所学内容和知识要点,加深巩固,并进一步拓展,让学生的自学落到实处。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吴伯箫。

(知人论事)2、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章语言。

3、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标好自然段的序号,借助工具书解决“读读写写”中的字音和词义。

学习策略1、学会默读、勾画理清文章思路。

2、反复默读关键语句,体会字里行间中的情感。

3、跳读课文,找出关键语句,体味的作者情思。

学习环节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设计意图落实目标质疑导入,走进灯笼活动:1、检查预习2、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学生读了以后有没有一些疑问呢?1、学生在书边勾画或笔记本上记录下来疑问。

2024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教案

2024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教案

2024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灯笼》一文,掌握其中的生字词。

理解《灯笼》一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通过灯笼所表达的情感。

学会分析文章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简单应用于写作中。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分析归纳等方法,自主获取文章信息,形成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情感,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灯笼这一传统元素,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学会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

难点:深入理解作者通过灯笼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寓意。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样式的灯笼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对灯笼有什么了解?灯笼在你们的生活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新课讲解:教师首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生词的读音和停顿。

分段讲解文章,引导学生理解每段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作者通过灯笼所表达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重点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章中的难点问题,如作者的情感态度、灯笼的文化寓意等。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鼓励其他学生提问和补充。

知识拓展:教师提供相关的拓展材料,如灯笼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等,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灯笼。

引导学生思考灯笼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化。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传统文化元素,尝试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欣赏。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互动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4课《灯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4课《灯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课《灯笼》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灯笼》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吴伯箫先生的《灯笼》是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

本单元选取的是关于民俗民风的文章,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

阅读这些文章,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一、设计思路1.指导思想:本文选自《吴伯箫文选》,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作者以“灯笼"为题,从文化及情感两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最后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对家国情怀的表达,呈现了一个执著追求革命和艺术的知识分子和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内心世界。

这篇课文的语言朴实又不乏雅致,表达上将记叙、描写和抒情有机结合,在能力的培养情感的提升方面,都能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淀,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此老师应做适当的点播、引导,更深切地体悟作者借“灯笼”所抒发的真挚情感。

2.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吴伯箫的文学常识,了解有关灯笼的文化内涵。

(2)掌握文章的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3)整体感知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3.教学重难点:重点:理清课文脉络,学习抓一件不起眼的东西展开联想的写法。

难点:感知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二、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制作。

2.搜集文章中提到的英雄豪杰相关资料,了解他们的故事。

三、教学过程:无痕切入:看到灯笼你会想到什么(学生反馈:过年,元宵节,喜庆等等)师谈话:“看来同学们的心思还没从刚过去的新年中抽出来。

知道老师想到了什么吗?我想到不知在西汉,最初的灯笼是什么样儿的;想到了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各朝各代挂起的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形状各是怎样的;想到了制灯工匠是何等的别出心裁,能造出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造型各异的灯;我还想到了一个人——吴伯箫。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课 灯笼 教学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最新精品获奖完美优秀实用观摩课

部编版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4课 灯笼 教学设计教案及教学反思》最新精品获奖完美优秀实用观摩课

前言:该教学设计(教案)由多位一线国家特级教师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精心编辑而成。

实用性强。

高质量的教学设计(教案)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障。

(最新精品教学设计)4 灯笼知识与技能1.识记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了解灯笼,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合作探究,理清课文思路,学习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叙写有关灯笼的记忆,借以抒发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灯笼的特殊情感,激起对民俗文化的关注,热爱现在和平幸福的祖国。

重点理清作者思路,学习文中以散文的自由笔法叙写对有关灯笼的回忆。

难点体会作者对灯笼的多样情感,并上升到家国情怀。

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有关灯笼图片、实物,多媒体课件1课时在今天人们看来灯笼只不过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普及的时代,灯笼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手中灯笼点亮,指引人们返回温暖的家中;村口红灯高照,慰藉着孤行客“四面虚惊”的心;宅第红灯高挂,则显示着主人的地位和权势……灯笼也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吴伯箫的散文《灯笼》。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

他的散文《南泥湾》《一坛血》《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作为范文收入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早》被编入小学语文教材,其数量之多在同代作家中首屈一指。

这些作品以其真挚深厚的情感,朴实动人的描绘,严谨缜密的结构,清丽洗炼的语言,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灯笼,一种笼状灯具。

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内燃灯烛。

供照明、装饰或玩赏。

中国的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剪纸、纸扎、刺缝等工艺,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宫灯和纱灯最为著名。

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

中国的灯笼,不仅是用以照明,还有其他意义。

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人们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彩龙兆祥,民阜国强”,花灯风气从此广为流行。

初中《灯笼》教案设计

初中《灯笼》教案设计

初中《灯笼》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灯笼》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能够领会灯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3)提高学生对散文作品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和表达技巧。

(2)学会从文化角度去审视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2)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灯笼》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

(2)领会灯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和表达技巧。

(2)从文化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各种各样的灯笼,引导学生关注灯笼的美丽和独特。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关于灯笼的记忆和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读课文:(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灯笼》,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感。

(2)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和表达技巧。

3. 讲解课文:(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重点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难点。

(2)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审视课文,理解灯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4. 合作探讨:(1)分组让学生进行合作探讨,探讨灯笼在现代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探讨成果。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2)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灯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四、课后作业:1. 结合课文《灯笼》,写一篇关于灯笼的文化意义的短文。

2. 搜集有关灯笼的民间故事或传说,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五、板书设计:灯笼美丽传统文化象征意义祖国家乡热爱。

初中灯笼试讲教案

初中灯笼试讲教案

初中灯笼试讲教案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了解灯笼的起源、发展及其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欣赏传统文化的美感,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尤其是对灯笼这一传统工艺品的兴趣。

(2)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了解灯笼的起源、发展及其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1)品味课文中的语言美,理解作者对灯笼的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亲情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灯笼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灯笼的美丽外观。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灯笼的了解和记忆。

(3)导入课文《灯笼》。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让学生圈点勾画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主学习的结果,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

(2)小组代表分享: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4. 教师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讲解灯笼的起源、发展及其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美感。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手中的灯笼,感受作者对灯笼的情感表达。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之情。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灯笼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

(2)提醒学生要珍惜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课文内容。

(2)调查了解当地的灯笼文化,下节课分享。

2. 拓展作业:(1)让学生尝试自己制作灯笼,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灯笼》教案

4.灯笼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

2.品味文章精当的语言,把握文章的线索及作用,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3.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品味传统文化中寄寓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到灯笼,我们或联想到春节张灯结彩的喜庆,或想起宫廷戏中穿梭在紫禁城的点点灯火。

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灯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记录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让我们走进吴伯箫散文名篇《灯笼》,感受一下那个特殊时期的作者情怀。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传统“灯笼”文化1.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

于1938年4月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曾担任边区政府教育厅中等教育科科长。

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

2.灯笼文化。

大红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至今仍在中华大地流传着。

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如今,红灯笼更是风行全国,制作更加精美。

在中国人眼中,红灯笼象征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红红火火,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所以人人都喜欢。

每逢重大节日、良辰喜庆之时,全国许多城镇的街道、商店、公园,甚至一些大型建筑物和私家宅院的门口,都会挂起圆圆的大红灯笼。

到了夜晚,一盏盏灯笼点亮,红光四射,显得隆重热烈、喜气洋洋。

目标导学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1.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并思考文章为什么以《灯笼》为题。

明确:“灯笼”是文本的线索,作者正是通过描写有关灯笼的事情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2.找到文本围绕“灯笼”记叙事情的段落,并说说围绕“灯笼”具体写了哪些事。

明确:第③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第⑤段,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消夜食品;第⑥段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第⑦段元宵节看灯;第⑧段,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第⑨段,纱灯上描红;第⑩段,由宫灯、唱词联想汉献帝;第B11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灯笼》教学设计

《灯笼》教学设计

《灯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老师朗读《灯笼》。

2.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3.能正确朗读故事,并理解故事中的词语及意义。

二、教学重点:1.教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教学生学习朗读故事,并理解故事中的词语及意义。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灯笼》故事的文本。

2.教师准备好一把亮堂的灯笼。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拿起手中的亮堂灯笼,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提问:“你们见过灯笼吗?”学生作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你们知道灯笼的作用是什么吗?”2.新课呈现(10分钟):教师给学生展示亮堂的灯笼,并问道:“请看这个灯笼,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作答后,教师告诉学生灯笼可以点亮黑暗的夜晚,让人们看到光明,为人们提供方便和安全。

然后,教师开始朗读《灯笼》。

3.讲解故事(15分钟):教师朗读完《灯笼》后,简要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情节。

4.分组活动(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3-4人。

然后教师给每个小组发一本《灯笼》的读本。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组员表演故事的角色,其他组员作为观众。

教师给每个小组5分钟的时间准备表演。

5.小组表演(15分钟):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表演,并由其他组员提问与评价。

6.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故事中的灯笼有什么特别之处?有什么作用?(2)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3)你们有过类似的经历吗?7.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课进行总结,强调灯笼的作用和意义,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充分利用灯笼的功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安全。

八、拓展:1.请学生回家找一些和“灯笼”相关的故事,并分享给大家。

2.教师鼓励学生做一个属于自己的灯笼,可以带到下堂课展示给大家看。

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灯笼的作用,并理解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意义。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词汇的解释和引导讨论的问题有待加强。

同时,在小组活动的进行中,应提前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充分准备表演并有足够发言的机会。

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4课《灯笼》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男生)
唉,壮,
于今灯笼又不够了。

(老师)
应该数火把,(女生)数探海灯,(男生)
数燎原的一把烈火!(齐读)
活动任务:1.我们现在已经把明信片的正面图片名及配文部分完成。

现在请同学们结合配图和配文在明信片的反面,写一段寄语送给你想送给的人。

示例:母亲,一盏灯笼,映照着您的青春,荡漾着您的慈爱。

感恩您,给了我前行的动力,让我在前行的道路上无惧风雨,无惧黑暗。

2.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明信片的制作。

现在请你在我们这一组明信片的封皮上模仿作家吴伯箫的口吻,写一段寄语。

寄语要深刻反映灯笼之情,意蕴深刻。

【预设】这一盏灯笼韵味悠长,绵延不绝;
这一盏灯笼光明热烈,薪火相传。

我们华夏儿女,愿做那灯笼下的马前卒,
保我祖国,卫我河山,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一盏灯笼,温暖了小家,传承了爱和担当;一盏灯笼,抚慰了孤人,联接了美好乡情;一盏灯笼,点亮了家国,光照了报国壮志。

愿我们每人都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课外阅读吴伯箫的《菜园小记》《记一辆纺车》《我还没有见过长城》等散文,体会文章的语言风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灯笼》
教学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

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
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设计思路说明
这篇散文充分体现了形散神聚的特点,它写法多样,结构自由,不拘一格,但中心最后又非常集中,我们可以看到吴伯箫对民俗的思考,以及升华为一种家国情怀。

学生应该摆脱概念化的散文阅读观念。

要通过多读一些散文,探究不同风格作家不同写法的好处。

教材分析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

这篇课文主要以灯笼切入,进行对民俗的思考,同学们可以从中感受到过去的生活方式,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学习中要注意体会作者娓娓道来中寄寓的情思,品味语言。

教学目标
1. 体会作者散文的自由笔法,融汇个人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的写作方法;
2. 了解作者抒写了哪些关于灯笼的记忆,体会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了解作者抒写了哪些关于灯笼的记忆,体会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课前准备
阅读吴伯萧的散文作品《记一辆纺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提起灯笼,你会想到什么?你的家里有灯笼吗?
过年时商店门前高挂的红灯笼?戏台上的布景?
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年代,灯笼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生活和情感的纽带,承载着亲情,抒写着繁华,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二、检查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效果
1.介绍吴伯萧,教师补充。

内容要点:吴伯萧(1906—1982)原名熙成,笔名山屋、山荪,是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

1938年投奔革命圣地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是抗战时期伟大的文学家。

2.创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吴伯萧十分愤懑。

吴伯萧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

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灯笼》正是这个时期回忆主题的文章。

三、梳理内容
(1)叙写小时候喜欢火、光的情景。

(2)“我”爱月华、繁星和灯笼,引出“我”关于灯笼的记忆(过渡)。

(3-12)抒写了“我”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和联想。

四、细读探究
快速读第2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对灯笼的喜爱?
连活活的太阳算着,一切亮光之中,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

分析:将“灯笼”的光与“太阳”的光、“月华”“繁星”的光相提并论,强调了“我”对“灯笼”的情有独钟。

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分析:夸张与比喻,形象地表达出了“我”与“灯笼”之间结下的缘分之多,使表达显得形象生动,突出了“我”对灯笼的喜爱。

五、分组探究
自由读3-10自然段,分组讨论:这几段写了关于灯笼的哪些事?为什么要回忆这几件事?
(1)挑着灯笼接祖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2)接过母亲递给的纱灯上下灯学;
(3)乡俗还愿时,村口红灯高照;
(4)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
(5)族姊远嫁,宅第红灯高挂;
(6)在纱灯上描红;
(7)想象宫灯的样子和宫灯下的景象。

怀恋过往,表明灯笼对“我”的意义重大。

结合3-10自然段中的相关语句说一说:灯笼有着怎样的意义?
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

母亲给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分析:长幼情、母子情
真是,若有孤行客,黑夜摸路。

正自四面虚惊的时候,忽然发现星天下红灯高照,总会以去村不远而默默高兴起来的吧。

分析:灯笼慰藉着孤行客的心;表现家乡人的淳朴、善良
六、深入思考
自由读11自然段,思考:对古时将军挑灯看剑的描写有什么深刻意义?
分析: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从历史文化及个人情感上表达灯笼对于“我”及整个民族的重要意义。

文章结尾说:“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

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结合文章,分析并评价这句话所表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

教师补充:本文写于20世纪三十年代,那是中华民族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作者以“灯笼”为题,从文化及情感两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最后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对家国情怀的表达,呈现了一个执著追求革命和艺术的知识分子和与时代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的内心世界。

作者热烈赞颂古代将军塞外点兵,挑灯看剑,英勇杀敌的气概;他们激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作者热切希望冲上前线,奋勇杀敌,打击日寇;同时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希望有更强大的力量,有更具凝聚力的精神,团结抗战,打败敌人,保卫好自己的家园。

七、作业
背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八、板书设计
灯笼
吴伯萧
回忆往事家国之思孩童心性
往昔经历
乡情民俗
诗词典故
名将风范
立下誓愿




时代
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