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特点与建议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22
目录
• 引言 •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 •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特色与亮
点 • 针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与对策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 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 革是提高教育质量和 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 途径
学习兴趣。
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实现教 学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
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实践能力 未来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 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01
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等教学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高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0203Fra bibliotek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 教学质量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 并加以改进。
ABCD
实践教学条件有限
部分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条件不足,难以满足学生 的实践需求。
改革推进不平衡
不同地区、不同院校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不 平衡,部分地区和院校改革力度较小。
03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特色与亮 点
特色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以行动为导向,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 实践性,通过项目实践、案例分析等 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 质。
新时代下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策略研究
新时代下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策略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新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也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压力与挑战。
本文旨在研究新时代下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策略,为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提供思路和建议。
第二章:新时代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改革需求2.1 产业结构升级对职业教育的影响新时代经济结构的调整升级,要求职业教育与时俱进,适应不同产业的需求变化。
2.2 技术革新对职业教育的冲击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2.3 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需求在新时代的经济发展中,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是培养职业人才的重要方向,职业教育需要关注这一需求。
第三章: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3.1 课程设置与更新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需要精确设定课程,并及时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
3.2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在新时代的职业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需要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3.3 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职业教育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第四章: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4.1 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的对接职业教育应与不同产业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根据产业结构变化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4.2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职业教育应建立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实现创新,发挥个人潜能和创造力。
4.3 产学合作的推进与产业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专业教育培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第五章:新时代下职业教育的挑战与解决策略5.1 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是一个关键问题,需要加强师资培训、引进优秀教师等措施。
5.2 标准评价体系的建立新时代的职业教育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确保培养质量和学生能力的综合发展。
5.3 科技支持与资源投入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并加大资源投入。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探讨【摘要】目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包括传统教学模式单一、教材陈旧、实践性不足等。
针对这些问题,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就业竞争力。
改革的策略包括引入现代技术、提升教师培训水平、加强产学研合作等。
在具体实施方面,可以开展思维导图教学、实践性项目教学等创新方式。
改革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就业质量的提高。
结论指出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未来发展方向是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教学方法,推动力量则是政府政策支持和社会需求。
整体来看,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是当下亟待突破的问题,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问题、重要性、策略、实施、效果、必要性、未来发展方向、推动力量1. 引言1.1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探讨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亟需改革。
本文将围绕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展开探讨,探讨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改革的重要性、改革的策略、改革的实施和改革的效果。
通过全面分析和探讨,将揭示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探讨未来发展的方向,并探讨推动改革的力量。
只有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职业教育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本文将深入探讨其中的关键问题,为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参考和启示。
2. 正文2.1 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
传统的职业教育更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实践技能的培养。
学生在学校里面大多数时间都是坐在教室听课,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
许多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较为陈旧,并没有与时俱进地更新课程内容,导致学生学习的技能与市场实际需求不符,难以胜任工作岗位。
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一、引言是提高国家整体劳动力素质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举措。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本报告将从职业教育的定义和意义出发,通过对国内外职业教育改革的研究和案例分析,提出相应的改革和创新措施,以期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职业教育的定义和意义1. 职业教育的定义职业教育是指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培养、提高与发挥职业人员创造力的教育体系。
它不同于传统教育,更加注重实践和技能的培养,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2. 职业教育的意义(1)推动经济发展:职业教育是培养产业工人和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可以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经济发展。
(2)改善就业结构:职业教育可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并能够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改善就业结构。
(3)促进社会稳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职业发展路线,降低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国内外职业教育改革的研究和案例分析1. 国外职业教育改革的研究和案例分析(1)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将企业和学校的教育相结合,注重实践教育和工作经验的培养,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成为德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
(2)新加坡的技能培训项目:新加坡通过不断改进职业技能培训项目,重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技能,使学生能够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2. 国内职业教育改革的研究和案例分析(1)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近年来,中国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模式的不断发展,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改革。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并根据实际需求开设相关专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技能大师班培训计划:中国领导实施了一系列的技能大师班培训计划,为有意向从事技术工作的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提高了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
四、职业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措施1.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1)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长效机制,促进企业与职业教育机构的深度融合。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第一章: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在逐步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旨在探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第二章: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现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学理念转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现有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培养方式和方法亟待进行改革创新。
近年来,国家在高职教育发展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标准和水平。
高职教育教学开始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积极推行“因材施教、开放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极大的转变,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空间。
(二)教学方法创新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更新,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也日益得到关注。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需求,教师需要借助新的教学技术和工具拓展教学方式和方法。
如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互动式课件等新技术创新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
面对新的教学方式,教师也应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和教学技能,适应高职教育新时代的发展。
第三章: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问题(一)教育资源失衡虽然我国在高职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上还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例如,有些地区高职院校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的差距,师资力量不足,学生学习条件较差,这给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带来了一些困难。
同时,不同学校的教育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强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
关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连接中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的桥梁。
近年来,高职教育逐渐受到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各地高职院校逐步兴起,教学工作也不断创新改善。
但是,目前高职教育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下面简单谈谈个人的几点思考。
一、强调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职业能力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具有各自所在领域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机构。
因此,应该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实践教学作为重中之重,引导学生去实际操作,掌握职业技能和能力,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职业素养提升。
同时,建立良好的实践基地和实践环境,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职业世界,推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二、注重学生主体性,加强个性化教育高职教育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在学习期间他们已经接触到了大量的实践内容,这一点与本科生是有所不同的。
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性,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职业需求进行针对性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
可以采用课程差异化、教材多样化、教学方法多样化等措施,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完全的学习和个性的职业发展计划。
三、引入互联网教育模式,打破教学传统模式互联网技术是当前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资源,引入互联网教育模式,可以大大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例如,可以开设线上课程,提供线上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式和选择。
同时,还可以采用互联网新技术来优化教学管理,增强学生学习体验。
这也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使教学过程更加智能化和灵活化。
这是未来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在高职教育中,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至关重要。
教师是高职教育的中坚力量,只有教师有扎实的知识和实践能力,才能将这些知识和能力带给学生。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探讨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探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高职院校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为适应社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满足学生的自身发展需求,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实践探讨做一番阐述。
1. 社会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劳动力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传统的技术工人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需要更加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高职院校教育需要更加贴近社会需求,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
2. 学生发展需求的变化: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社会信息的快速传播,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他们希望能够学到更加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需要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高职院校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
当前,教育界普遍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更加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1. 联合产学研: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与企业机构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将教学内容贴近实际生产和工作需求,引进企业内部实践经验和最新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更加贴近社会发展的脉搏。
2. 创新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应该尝试引进新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如线上教学、项目制学习等。
利用互联网和现代化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条件。
可以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需要配套的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和教学改革实践。
只有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和专业化,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浅论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论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何凤英(中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伴随着改革开放起步.短短二十多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并逐渐形成了规模,取得了显著的效益,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然而,随着我国高职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职职业教育的缺陷也日益暴露。
本文在对我国高职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高职教学管理的系列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问题对策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我国制造业、服务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和解决我国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的客观要求。
胡锦涛主席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就是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号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
”这给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我国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三类高技能人才的比例只占企业技工总数的3.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20—30%的比例。
一方面,企业急需的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另一方面.大量的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十分困难,人才结构矛盾十分突出.如不解决将严重制约我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为此,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但是高等职业教育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探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当前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全社会时高职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增加。
促进了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
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尚未达到应有的高度。
鄙薄职业教育的现象随处可见。
很多人认为只有“学业失败者”的学生才会进入职业教育.导致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降低,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接受职业教育就是接受“次等教育”。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一、改革背景1. 社会需求的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传统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已无法满足现代产业的需求,必须进行改革,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2. 教育理念的更新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其教育理念应与普通教育有所不同。
职业教育应注重实践性、职业性和应用性,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3. 国际化趋势的推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职业教育需要与国际接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二、改革目标1. 优化课程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和职业发展趋势,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使课程更加贴近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2. 创新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培养人才,使职业教育更加贴近企业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 提高师资水平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为课程改革提供有力保障。
三、改革措施1.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全面评估,为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2. 推动教育信息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保障,为课程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4. 强化宣传引导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推进课程改革,才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四、改革挑战1. 传统观念的束缚在传统观念中,职业教育往往被认为是低层次教育,导致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较低。
改革过程中,需要转变这种观念,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
浅论高职课程改革之原则:以就业为导向
浅论高职课程改革之原则:以就业为导向(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论文关键词:高职课程改革就业导向论文摘要: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生命力,为此,高职课程改革必须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课程开发着眼于特定的职业内涵;课程实施着眼于就业技能和创业意识的培养;课程管理着眼于课程结构优化和从业素质的提高;课程评价着眼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职只有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办出职教特色,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从业的适应率和创业的成功率,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中站稳脚跟,并最终实现高职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培养的是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重在“实用”,即具备某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因此,高职课程的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都应围绕培养学生掌握特定职业岗位能力(综合职业能力)这一中心来进行,课程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
一、课程开发着眼于特定的职业内涵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这类人才因其职业岗位的具体性和多样性特点,其从业素质和要求也各不相同。
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课程应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着眼于特定的职业内涵,课程的开发须围绕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来进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职业岗位的内涵(类型)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职业对就业者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高职教育必须重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课程开发应立足于特定的职业内涵,在深人分析国家与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针对特定职业工作中所体现出来的知识、技能进行课程整合,将不同职业所要求的职业标准融人到课程标准之中,从而不断适应社会职业岗位变化的需要。
早在20世纪30年代,黄炎培先生就强调指出,“职业教育的原则着重在社会需要”,“使学校与社会沟通,可望教育与职业接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4月26日到30日在汉城召开的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上,副总干事鲍维尔再次阐述按需施教的主张:“职业教育的办学机构今后不能再强调我能做什么,我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而要强调需要我做什么,需要我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是指为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备实际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人才的教育形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变化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与发展,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本文将围绕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展开论述。
一、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在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改革已经成为提高国民素质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任务。
当前,我国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人才需求差异化等挑战,职业教育改革成为了关键之举。
二、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职业人才。
具体来说,职业教育应着重发展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和创造需求的职业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1. 政策支持: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政策保障。
2. 产学融合:职业教育与企业、行业的合作日益紧密,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就业等方式,构建起产学融合的发展模式。
3. 课程建设:职业教育课程不断改革与创新,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4. 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
四、职业教育改革的路径1. 课程改革:职业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开展技能竞赛、实习就业等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需求。
3.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入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实践。
4. 职业教师培训:加强职业教师的培训与素质提升,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以及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五、职业教育改革的挑战与对策1. 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职业教育需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确保培养出的人才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的内涵与路径
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的内涵与路径一、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内涵1.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主要内涵(1)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是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树立科学的教学观,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推动形成实施“三教”改革的基本共识,激发更多的师生积极参与“三教”改革之中。
(2)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是涉及教与学各环节的综合改革。
教师、教材、教法分别对应解决“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三个核心问题。
抓住了教与学的基本规律,有非常强的针对性。
(3)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是由新技术支撑的教学改革。
随着“互联网+职业教育”迅猛发展,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教材和改进教法成为新常态,具体表现为适应新技术的需求,通过创造性的转化,将其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这种新技术在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的应用尤为重要,这些都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2.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基本特征(1)规范性。
教学是一项具有严格规范性的活动。
“职教20条”指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等问题,到了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时候。
到2022年,要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
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三教”改革与教学标准体系的形成是同步的,即要遵循“边改边建,边建边用,边用边改”的原则,以保持教学规范性与创新性之间的张力与平衡。
(2)综合性。
教育包含三大要素即主体、客体与内容,这与教师、教材、教法是一一对应的,正是这三者构成了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桥梁,是“三教”改革的工具、载体、方法。
“三教”改革融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为一体,是一项综合改革。
(3)联动性。
“三教”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其中的关键是必须尊重主体的意愿,推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参与,使教师与教材相适应,教师与教法相契合,教材与教法相匹配。
二、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路径通过实施“三教”改革,打造一支德技精湛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批内容形式精良的教材,形成一套精准施教的有效教法。
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乘法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计20分)1、下列每组中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的是()A.0.25和B.2和0.5C.0和0D.0.1和2、已知a和b均不为0,且a×=b÷,那么()A.a>bB.a<bC.无法判定a、b谁大谁小3、下面各式中得数最大的是()A. ×B. +C. ÷4、小冬有邮票78枚,小文的邮票是小冬的,小文有邮票()A.56枚B.50枚C.65枚D.60枚5、两根同样长的木条,第一根剪去m,第二根剪去它的,剩下的木条相比较()A.第一根长B.第二根长C.两根一样长D.无法比较二、填空题(共8题,共计24分)6、五年级的学生人数是全校学生人数的,五年级的三好学生又是本年级学生人数的,五年级三好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________ .如果全校有1200人,那么五年级的三好学生有________人.7、一堆沙子重54吨,每天用去,5天一共用去这堆沙的________。
5天一共用去________吨沙。
8、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这块菜地的面积是________。
9、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是长的,求这块菜地面积的算式是________。
10、12吨的是________吨,________米是米的。
11、求4个的和是多少,列出加法算式是________,乘法算式是________。
12、用乘法算式表示是________.13、修路队修路,上午修了千米,下午修的是上午的,这一天共修( ________ )千米。
三、判断题(共4题,共计8分)14、1千克棉花的与4千克铁的一样重.()15、a、b是两个不为零的数,若a的等于b的,那么a是b的;()16、1千克棉花的与3千克铁的一样重.()17、8千克的与3千克的一样重。
()四、计算题(共2题,共计8分)18、口算2.5×4= 10-3.7= 5.6×10%=37+25= 0.8÷0.002= 81÷3=19、直接写得数.1.5×=÷=﹣=+= 3.14×30=20÷= 30×200%= 1÷= 3+3×=×+ ×=五、作图题(共2题,共计10分)20、画一画,算一算。
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及意义
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及意义第一篇: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及意义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要性及意义我国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明确指出: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因此,从教学理念和制度结构上看,我国需要对高职教育进行改革具有如下必要性:1.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困难要求进行教育改革目前的高职生就业存在很大困难,主要有以下原因:1.由于某些专业设置不合理,导致高职毕业生供求的总体不平衡,形成结构性就业困难2.有些高职生所学的知识陈旧,软硬技能都不行,高职院校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都有问题,导致高职毕业生不能零距离上岗3.有些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课没开好,没有使学生形成良性择业观,导致部分学生有业不就、主动失业4.院校的创业教育开展不够,使部分学生无业就消极等待。
因此,高职院校需要进行改革,扫除导致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争取做到每一个学生都能就业,每一个学生才能乐业,改变高职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局面。
2.社会需要的高职人才规格变化要求进行改革随着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学科和行业间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复合型职业岗位不断出现,社会需要的不再是单纯的“蓝领工人”,也不是纯粹的“白领精英”,而是宽专多能的复合型“灰领人才”。
高职院校需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的知识层次、较强的创新能力、掌握熟练的心智技能的新兴的技能人才,也就是说,要把学生培养成既能动手又能动脑的复合型人才,使他们能够在制造业生产一线从事高技能操作、设计或生产管理以及在服务业技能创造性服务。
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改革过去那种“单纯理论(文化)灌输+ 技能强化训练”的人才培养模式,注意工学结合,通过政策引导来实行“学校———教学院———产教室”的职教型管理体制,赋予产教室在教学管理的主体地位,课程分配要向现场示范课、实验课、实习实训课等增强实践能力的课程倾斜,学生专业技能考核以操作为主,提高学生投身技能训练的自觉性。
关于“三教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三教改革”的几点思考摘要:本文围绕着教师、教材、教法三个方面的改革,阐述了职业院校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思路,诠释了“三教”改革是深化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
践行“三教”改革能够提高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能够推动专业教学工作的发展,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升,能够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三教改革职业属性校企合作活页式教材教法改革2019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即“职教20条”,该方案中首次提出了“三教”改革的任务。
作为职业院校必须要适应产业转型升级,“三教”改革就是关键抓手,深化“三教”改革可以打造活力课堂,可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深化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一、教师改革1.需要提高教师的职业性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职业属性,哪个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职业属性更强,那么就一定会更加受企业的欢迎,这才是职业教育的独特之处和生存之本。
学生职业属性的培养离不开具备职业属性的教师,“一名不会干活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一名会干活、干活好的学生”,然而目前的现状是,学校教师的构成绝大多数都是没有企业一线工作经历的,如果强求这些没有任何企业工作经历的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具有很强的职业属性,这是不现实的。
因此合理的、符合现代职教要求的、适合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改革势在必行。
2.外聘教师需合理聘任职业教育外聘教师必须聘,但是需要有目的性,有选择性、根据实际需要去聘任。
从课程上看,专业核心课可以聘,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就没必要聘;从外聘教师身份上看,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可以聘,同类院校教师没必要聘,至少没必要长期聘;从外聘教师能力上看,只是自己明白不行,还需要能把问题能讲明白,能讲清楚才可以,因为外聘教师本职的岗位是工程技术人员,他的最主要的能力是实践动手能力,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能力也正是我们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所缺乏的,但是如果他只能够自己明白,不能够把他所会的东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讲出来,那么这样的工程技术人员即使水平再高,也不是我们需要的,因为外聘教师的聘任适合更重要。
高职教学改革存在问题对策
浅论高职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近几年来,高职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方向更加明确,改革思路日益清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实现重大转变。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作者就此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
关键词:教育教学;改革;高职根据学院的统一部署,本人以“学院高职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为主题展开调研。
通过召开系主任座谈会、学生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落实展开本次调研工作。
本调研报告意在查找学院高职教学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问题、解剖原因,提出突破障碍、促进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一、目前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现状近几年来,湖南科技经贸职业学院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形成,规模迅速扩大,办学方向更加明确,改革思路日益清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实现重大转变。
其根本在于学院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视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加强教学条件建设,规范教学管理,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成果显著学院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重要切入点,以“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校内实训、顶岗实习”等形式,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目前,学院已与湖南王一集团、富士康科技集团、欧姆龙精密电子公司、衡阳特变电工、华菱衡钢、联想集团、中兴通讯、衡阳风顺车桥等企业合作开办“订单班”,将核心课程与职业资格考试和岗位需求接轨,实训项目与职业技能考核项目对接,校内课程考试与主管机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结合,这些以工学结合为主要特征的“订单式”培养以及将行业标准、职业资格要求完全融入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使学院的大多数专业基本形成了“岗位需求导向,校企合作教育,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课程改革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为了进一步推进我院课程建设与改革,学院对原有的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完善,明确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建立相应的精品课程建设激励机制。
职业教育改革的探讨及实践
职业教育改革的探讨及实践职业教育,是指为适应社会需要,贯彻教育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能够熟练掌握一定技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
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改革也是当前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职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职业教育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人才需求模式不断变化,职业教育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职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在中国,大多数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是因为他们对就业前景有着较大的需求。
这种需求不仅表明了高等教育的瓶颈,也表明了职业教育在培养技术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和改善职业教育。
其次,职业教育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随着高等教育开始大众化,需要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以适应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同时可以有效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为建设高质量的职业教育系统作出贡献。
最后,职业教育也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的途径。
人才培养不仅仅是技能教育,更需要丰富的经验、良好的性格素质以及高质量的道德品质。
职业教育可以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设计等方面培养学生具有高水平的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开拓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二、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与目标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应该注重以下方向:首先,注重培养创新人才。
在当前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职业教育要注重培养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渐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和实践能力。
其次,注重培养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职业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质之一。
职业教育要通过倡导“以人为本”,强化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学生具有较好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和道德素质。
最后,注重培养多元复合型人才。
职业人才应该具备多项能力,因此,职业教育应该尽可能的多样化和复合化,使学生能够学会从事多种行业,在职业发展中拥有更多的空间。
三、职业教育改革的实践职业教育的改革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需要落到实处。
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应解决的五个基本问题(一)
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应解决的五个基本问题(一)摘要]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应解决好以下五个基本问题,即:在战略调整上坚持优质化,确保高职教育持续协调发展;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人本化,切实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功能发挥上走向多样化,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在视域扩展上走向开放化,做到内外教育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在内涵建设上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关键词]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基本问题我国高职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发展迅猛,成效显著,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应用型技术和技能人才。
但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反思、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深化高职教育改革,抓住并解决好这些基本问题,是保持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一、在战略调整上坚持优质化,确保高职教育持续协调发展1.在培养目标上做到准确定位.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就业教育、特色教育、继续教育的有机统一体,主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即“银领”人才,而不是通才、全才或研究型人才。
坚定不移地锁定这一培养目标,不仅是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更新教育观念、指导高职教育健康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2.在发展过程中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规模与效益的关系。
不少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盲目扩张,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等严重不足,尽管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经济效益,但社会认可度很低,社会效益不好,进而也直接影响学校发展的后劲。
二是现实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我国高职院校大都是近十年成立的,尽管都非常重视现实的快速发展和办学条件的改善,但有不少院校往往是重外延扩张而忽视内涵提高,缺乏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至于到一定阶段出现步履艰难,困难重重,甚至走入恶性循环之中。
三是重点发展与协调发展。
这里有两层含义:第一,要重点建设—批示范性高职院校,使之起到示范、带头、引导作用,同时也能带动和保持其他高职院校不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着中国经 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产业格局的变化 , 以及科学技 术的迅猛发展和新 知识 、 技术 的不 断涌现 , 新 都要 求高等职业 教育 改变传统培养模 式 , 突出职业教育特点 , 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 以加强 基础能力建 设为切入点 , 切实把改革与发展的重点放到加强内涵建 设和提高教育质量 上来 , 增强培养 面向先进制造 业 、 现代农业 和现 代服务业高技能人才的能力。 工学结合 、 产学互动 、 实境育人的高等 职业教育 新模式正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职业教育 的需求 , 是职 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 以推动 区域高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与健康发 可 展, 形成高等职业 教育与经济社会 发展 紧密联 系、 相互促进 的和谐 局面 , 使高等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的有力支撑 。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 问题 引起高职教育 各种问题的 因素 主要可分 为外部 因素 和内部 因 素两方面。 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外界环境 , 通俗讲 , 是指社会各方面的 影响 。内部因素主要针对 的是高职院校本身 。
维普资讯
敏 汇
2 0 0 08 3
.
( j-) 下 ̄- r , ]
论 漂 化 高 等职 业 教 育 改 茸
口 潘 丽 娟
( 东北财 经 大学职 业技 术 学 院金 融教研 室 辽 宁 等职业教育存在 着与经济发展不适应 问题 , 想使 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 要 必须深化改革。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改革 深化
1外部 因素 引起 的 问题
首先 , 表现在国家政策和资金投入上 。改革开放后我 国经济建 设 中心地位的确立引发 了对人才 的大量需求 , 使高职教育得 以迅速 发展 。但 由于我 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全社会包括教育界对高职教育 的认识并未达到应有的高度 ,甚至鄙视高职教育 的现象随处可见 。 加之各种经 济条件的制约和重学历 、 轻技 能的偏见 , 使得 国家把 主 要资金投入到普通高等教育 中, 高职教育所 占的比重很少 。由此高 职 院校各种硬件设施相对较为简陋 , 不能吸 引高水平 的人才来校任 教, 不能吸引有能力 的学生来校学 习。同时 , 在教师职称评审上 , 高 职 院校也处于不利地位 , 主要表现为 高职 院校不仅没有职称 的最终 评 审权 ,而且相关部门在职称 的名额分配 上也趋 向于普 通高等 院 校, 高职 院校 的职称指标很少 。 从另一方 面说 , 这些政策 限制 了高职 教育 的发展 , 限制 了高职教育在社会上 的认可程度 。 其次 , 表现在招生的生源上 。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主要 来源有 : 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普通高 中毕业生 , 参加对 口招生考试的中等 职 业学校毕业生 以及初 中毕业生毕业 汇考统一划线 录取生。可以看 到 这些学生 的客观实 际情况是 : 生源类 型复杂 , 化基础参差不齐 , 文 专 业素质差异较大 。面对这些学生 , 在培养模式上势必会有所不同 , 无 形 中给高职院校带来了不小 的难度。 再有一方 面, 高职院校招生一般 是放在高考录取的最后- : , - } 由于近几年普通 高校大面积扩招 , i t 留给 高职院校的生源很少 , 加之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 , 每年高职院校的计 划招生名额都不能实现 , 实际招生数量只有计划的 3%。因此 , 0 高职 院校的学生生源在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得 到很好 的保证 ; 最后 , 表现 在宣传力度上 。目 前我国人才资源 的结构呈现菱形的特点 , “ 即 两头 小, 中间大” “ 。 高端” 才不足 , 中间” 人 “ 人才相对过剩 , 低端” “ 人才 短缺 。而低端人才又恰是制造业需求量最大的部 分。 我 国现在 的劳动力素质整体 不高 , 特别 是大量 的就业人员 没有 经过专 门的职前专业技能培训 , 在进入劳 动岗位后 , 需要企业 花 还 费大量的精力进行培训 , 无形 中增加 了企业生产经 营的成 本。 为此 , 拥有 大量接受过职业教育 、 掌握专业技 能的劳动力是 提高我国经济 水平 的必备条件之一 。而 高职教育正是 培养 这样一 类人才的平台。 然而 , 受传统 的 “ 知识本位 ” 思想 以及重学术 、 轻技术 , 重理 论、 应 轻 用, 重知识 , 轻能力培养模式 的影 响, 学生 宁愿上 普高 , 不上高职 ; 能 上本科 , 不上专科 。这方面 的问题反 映了高职教育的不受 重视的程 度, 从侧面反映 了高职教育在 宣传力 度上 的不够。
2 内部 因 素 引起 的 问题 l
一
、
业 特性 。 因而 , 应用性是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的显著特征 。 高职教育强 调职业技 能、 技术应 用和职业素质 的培养 。而对 理论 基础则以 “ 必 须, 够用 ”为力度 。因此 , 高职教育 以应用 为主 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 教学内容体系。但是 , 目前 大多数高职 院校办学观念还没有跳出普 通高校的框框 , 理念 、 教学 教学改革相对滞后 .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相对陈 旧, 重课 内和 校内教育轻动手能力 的培养 , 实验室建设 和实 习基地建设严 重滞后 , 学生 实习期 短, 习效果差等等 。 实 同时一些高 职院校也以强调 专科 高职可 以升本科 , 以及可 以取得学位等作为招 生的筹码。 这与国家大力 发展高职教育 , 培养数 以千万计的生产 、 建 设、 服务、 管理第 一线需要 的高级技能 型、 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宏观战 略思想是 相背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