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防毒技术
工业防毒技术(精)
工业防毒法律法规发展 相关的法律体系
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 2 -© 2006 安全工程系
工业防毒技术
第一节
事故描述
职业中毒现状
事故案例之一: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
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的中央联邦首府傅帕尔的美国联合碳化公 司农药厂发生毒气泄露事故。45吨剧毒的甲基异氰酸酯(MIC)及其反 应物在2h内冲向天空,顺着7.4km/h的西北风向东南方向飘荡,霎时间 毒气弥漫,覆盖了相当部分市区 。高温且密度大于空气的MIC蒸气,在 当时17℃的大气中,迅速凝聚成毒雾,贴近地面层漂移,许多人在睡梦 中就离开了人世。一座座房屋完好无损,满街遍野到处是人、畜和飞鸟 的尸体,惨不忍睹。在短短的几天内死亡2500余人,有20多万人受伤需 要治疗。一星期后,每天仍有5人死于这场灾难。半年后的1985年5月还 有10人因事故受伤而死亡,据统计本次事故共死亡3500多人。受害者需 要治疗,孕妇流产、胎儿畸形、肺功能受损者不计其数。这次事故经济 损失高达近百亿元,震惊整个世界。
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 6 -© 2006 安全工程系
工业防毒技术
事故案例之一: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续 4)
事故原因 有人对本次事故进行了较详细分析,找出67条事故发生原因。主要原因如下。
直接原因
610号贮罐进入大量的水和产品中氯仿含量过高(标准要求不大于0.5%,而实际发生 事故时高达12%-16%)。 12月2日当用氮气将MIC从610号贮罐传送至反应罐时没有成功。部门负责人命令工 人对管道进行清洗。按安全操作规程要求,应把清洗的管道和系统隔开,在阀门附近 插上盲板,但实际作业时并没有盲板。 水进入贮罐后与MIC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碳和热量。因为热量累积,加之氯仿及充气 提供的离子起催化作用,加速水和MIC之间反应;而且氯离子腐蚀管道(新安装的安 全阀排放管不是不锈钢而是普通钢),使其中含铁离子等催化MIC发生聚合反应也产 生大量的热,加速水与MIC之间反应。使MIC蒸发加剧,蒸汽压上升,产生的二氧化 碳也使压力上升。故这类异常反应到后来愈来愈烈,导致罐内压力直线上升,温度集 聚增高,造成泄漏事故发生。据推测事故当时罐内压力至少达到1.0MPa,温度至少达 到200度。
4工业防毒技术1
半数致死量(LD50)常用来反映各种毒物毒性
的大小。 按照毒物的半数致死量大小,可将毒物的毒性 分成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五级。 表4-1 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 (GB 5044—85)
第四章 工业防毒技术
化工安全技术
3.影响毒性的因素
• 化学结构 • 理化性质
工业毒物: 工业生产中所使用或生产的毒物。
第四章 工业防毒技术
化工安全技术
毒物的理解: 数 量
毒物的含 义是相对的!
物质只有达到中毒剂量才是毒物。
• 人体内含有一定数量的铅、汞,但不能由 于这些物质的存在就判定中了毒。 • 任何物质当服用达到中毒剂量时,都可成 为有毒物质。如一次服用氯化钠200-250g 会致死。 • 有的剧毒物质在微量时,可有治疗作用。
• 毒物的联合作用
• 生产环境和劳动强度与毒性的关系
• 个体因素与毒性的关系
第四章 工业防毒技术
化工安全技术
(1)化学结构对毒性的影响
各种毒物的毒性之所以存在差异,主要是基
于分子化学结构的不同。 • 脂肪族碳氢化合物随碳原子增加毒性愈大。
但碳原子数超过一定限度时,毒性反而下降
(如戊烷<己烷<庚烷,但辛烷毒性迅速减低) 。
• 烷烃一般而言,直链的>支链的,分子结构对称 的>不对称的。
第四章 工业防毒技术
化工安全技术
• 在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中,碳原子数相同时,
不饱和程度愈大,其毒性愈大。如毒性:乙烷
<乙烯<乙炔。 • 不饱和键数量越多,毒性越大。 • 毒物分子中某些元素或原子团对毒性大小有显 著作用。 脂肪族碳氢化合物中带入卤族元素 毒 性 增 强
工业防毒技术
第三节 工作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毒品的危害程度分级 最高容许浓度与阈限值
3.1 毒品的危害程度分级
毒品的危害程度分级 毒品的剂量与中毒反应间的关系常用毒性来表示,毒品的毒性分级为: 剧毒品,对人的可能致死量为0.06克; 高毒品,为4克; 中等毒品为30克; 低毒品为250克; 实际无害物品为1200克; 基本无害物品为>l200克。
01
02
3.1 毒品的危害程度分级(续2)
I级(极度危害):汞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无机化合物、氯乙稀、铬酸盐及重铬酸盐、黄磷、铍及其化合物、对硫磷、羰基镍、八氟异丁稀、氯呷醚、锰及其无机化合物、氰化物等l3种。 Ⅱ级(高度危害):三硝基甲苯、铅及其化合物、二硫化碳、氯、丙烯腈、四氯化碳、硫化氢、甲醛、苯胺、氟化氢、五氟酚及其钠盐、镉及其化合物、敌百虫、氯丙稀、钒及其化合物、溴甲烷、硫酸二甲酯、金属镍、甲苯二异氰酸酯、环氧氯丙烷、砷化氢、敌敌畏、光气、氯丁二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等26种。 Ⅲ级(中等危害):苯乙烯、甲醇、硝酸、硫酸、盐酸、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二甲基甲酰胺、六氟丙烯、苯酚、氮氧化物等l2种。 Ⅳ级(轻度危害):溶剂汽油、丙酮、氢氧化钠、四氟乙稀、氨等5种。
工业防毒技术
第二章 工作环境空气有毒物质
添加副标题
第一节 概述
01
02
03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
1.1 基本概念
02
工业毒物与职业中毒 一般来说,凡作用于人体并产生有害作用的物质都叫毒物。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或产生的毒物,叫工业毒物。 毒物侵入人体后与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变,这种病变叫中毒。 在劳动过程中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叫职业中毒。
第五章 工业防毒技术
(2) 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对毒性的影响: a、可流性:毒物(如在体液中)的可流性越大, 其毒性作用越大。 体液:血清、血液、汗液、骨液、脂肪、呼吸道 黏液 b、挥发性:越大,毒作用越大。 c、 分散度:颗粒越小,化学活性越大,其毒 性作用越大。
(3)毒物的联合作用:
环境中几种毒物都存在,起综合毒性作用 a. 相加作用。 b. 相亲作用。 C.化合物等。 d. 颉抗作用:综合作用于单个毒性:如氮和氨 联合 日常生活中注意:酒精可增加铅、汞、砷、 四氯化碳、甲苯、二甲苯、氨基、硝基苯、硝 化甘油、氮氧化物以及硝基氯苯等毒物的吸附 能力,故接触这类物质后不宜饮酒。
第二节:工业毒物的危害
一、 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有三种: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其中:最重要是呼吸道,其次是皮肤,经 过消化道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发生。 有些毒物,如三硝基甲苯、农药等,主要 经皮肤吸收。生产条件下,经消化道引起的中 毒较少,一般是由于意外事故如经口吸入或用 被污染手拿取食物和吸烟造成的 。
(4) 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LD0或LC0): 是指使全组染毒动物中全部存活的最大 剂量或浓度。 上述剂量用 表示: mg/kg. mg/m3. g/m3 mg/l mg—毒物的毫克数 kg—动物的体重 m3 —空气体积 一般毒物的急性毒性都用LD50来分级
3、影响毒性的因素:
工业毒物的毒性大小或作用特点常因其本身 的理化特性、毒物间联合作用,环境条件及个 体的差异等许多因素而异。 (1) 物质的化学结构对毒性影响: 各种毒物的毒性之间的存在差异,主要是基于 其分子化学结构不同。 如碳氧化合物中有如下规律: a在脂肪族烃类化合物中,其麻醉作用随分子 中的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加
1994年初东莞一鞋厂发现7名女工得了“怪病”,病人周 围神经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破损害,被误为风湿病。后 经省职防院诊断,是正己烷中毒。 1996年8月深圳辉开电子厂发现76名工人双下肢无 力,部分工人不会走路,原因是该厂使用白电油作清 洁剂,这种清洁剂含有大量正己烷。企业和工人都不 知道白电油的成分,疏于防范,有的甚至用来洗手。 2000年9月东莞冠泰花纸有限公司印刷车间的8名 员工均出现了手脚麻木、四肢乏力的症状,很快就不 能行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经省职业病防治院诊断, 他们患的是“慢性正己烷中毒”。 2001年7月深圳市宝安区福永镇新日东电工厂26 名打工妹发现正己烷中毒,另有约200余名员工存在中 毒隐患。
工业毒物与防毒技术培训资料
工业毒物与防毒技术培训资料一、工业毒物概述工业毒物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如有机溶剂、重金属、有机气体等。
这些毒物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危害,包括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等。
工业生产中接触到毒物的工作者需要有相应的防护意识和技术来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二、常见工业毒物及其特性1.有机溶剂:具有挥发性、易燃性和毒性,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2.重金属:具有毒性和蓄积性,如铅、镉、汞等。
3.有机气体:易燃易爆、对呼吸道刺激和中毒作用明显,如一氧化碳、氨气、氯气等。
三、防毒技术培训内容1.毒物的识别和分类:通过外观、气味、特性等方式识别常见工业毒物。
2.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佩戴:包括呼吸器、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装备的选择和正确佩戴方法。
3.急救处理:应急情况下的毒物接触处理方法和急救措施。
4.工作环境监测:学习使用监测设备对工作环境中毒物浓度进行实时监测。
5.个人卫生:正确的个人防护措施和卫生习惯的培养。
四、防毒技术的重要性工业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可忽视,防护意识和技术是保障工作者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防毒技术培训,工作者能够提高对工业毒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五、结语工业毒物与防毒技术培训资料的编写旨在提升工作者对工业毒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希望工作者们能够重视防毒技术培训,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以上是针对工业毒物与防毒技术培训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祝工作顺利,安全第一!。
(改)精品4 工业防毒技术
处理方法: 迅速将伤员脱离现场,移至通风 良好处,脱下中毒时所着衣服鞋袜, 注意给病人保暖,并让其安静休息。 为解除病人呼吸困难,可给其吸入 2%~3%的温湿小苏打溶液或1% 硫酸钠溶液,可减轻氯气对上呼吸 道粘膜的刺激作用。
注意: 氯中毒病人有呼吸困难时,不应采用 徒手式的压胸等人工呼吸方法。这是 因为氯对上呼吸道粘膜具有强烈刺激, 引起支气管肺炎甚至肺水肿,这种压 式的人工呼吸方法会使炎症、肺水肿 加重,有害无益。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机匹配。人、 机、环境的合理 匹配,使人员能 够方便、准确地 获得外界信息, 以及方便、省力、 准确地操作
§4-3急性中毒的现场救护
1、气体中毒:迅 速将伤员救离现场,搬 至空气新鲜、流通的地 方,松开领口、紧身衣 服和腰带,以利呼吸畅 通,使毒物尽快排出, 有条件时可接氧气。同 时要保暖、静卧、并密 切观察伤者病情的变化。
按化学性质及其用途相结合的分类法
①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这是最多的一类; ②卤族及其无机化合物,如氟、氯、溴、碘等; ③强酸和碱物质,如三酸两碱、氢氧化铵等; ④氧、氮、碳的无机化合物,如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 碳、光气等; ⑤窒息性惰性气体,如氦、氖、氩、氮等; ⑥有机毒物,按化学结构又分为脂肪烃类、芳香烃类、卤 代烃类、氨基及硝基烃类、醇类、醛类、酚类、醚类、酮 类、酰类、酸类、腈类、杂环类、羰基化合物等; ⑦农药类,包括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汞、有机硫等; ⑧染料及中问体、合成树脂、橡胶、纤维等。
氰化物烧伤及合并中毒
氰化物按化学结构可分为无机氰化物和 有机氰化物 后者变称腈类化合物。氰化 物进入体内后造成“细胞内窒息” ,急 性中毒者动静脉血氧差可自正常的4%~ 5%降至1%~1.5%,故易致呼吸中枢麻痹, 并造成死亡
工业防毒毕业设计
工业防毒毕业设计一、选题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工业防毒技术逐渐成为了重要的研究领域。
因此,本文选取工业防毒为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
二、研究内容1. 工业防毒概述介绍工业防毒技术的基本概念、作用及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情况。
2. 有害气体检测技术详细讲解有害气体检测技术原理、分类以及常见检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防护装备选择与使用分析不同类型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程度,并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防护装备选择建议和使用方法。
4. 应急处理措施针对突发事件或事故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提供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和操作指南。
5. 工业防毒方案制定根据实际工作场景,制定适合的工业防毒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估和优化。
三、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工业防毒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2. 实验法利用现有的有害气体检测仪器和防护装备,进行实验验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3. 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工人在实际生产中使用工业防毒装备的情况以及对该装备的评价和建议。
四、预期成果1. 工业防毒技术手册将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理论知识、实验结果以及应用经验整理成手册形式,为工业生产中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2. 工业防毒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工业防毒方案,并对其进行评估和优化,为企业提供可行性建议。
3. 学术论文将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理论知识、实验结果以及应用经验撰写成学术论文,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五、研究意义1. 提高工业生产安全性通过研究工业防毒技术,为企业提供更加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推动工业防毒技术发展通过对工业防毒技术的深入研究,推动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和进步。
3. 促进科学研究水平提升通过本次毕业设计的研究过程,提高自身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
第四章 工业防毒技术
(4)生产环境和劳动强度与毒性的关系 工作环境:高温、高压、高湿,使毒性增加 劳动强度:强度越大,毒物越易入侵 如:汗 液多,吸入多;呼吸大,吸入多;耗氧增加, 毒物越敏感。 (5)个体因素与毒性的关系 在相同的条件下,毒物对每个人毒害不一样, 个体有区别。 了解上述关系,目的是助于控制不利因素,防 止中毒事故的发生
4)雾: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多为蒸气冷凝 或液体喷射所形成。 5)粉尘: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其直径一般 大于1um,多为固体物料经机械粉碎、研磨时 形成或粉状物料在加工、包装、贮运过程中产 生。 (2)按化学属性分类 1)无机毒物 2)有机毒物
• (3)按毒作用性质分类 • 1)刺激性毒物。酸的蒸气、氯、氨等。 • 2)窒息性毒物。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氢 等。 • 3)麻醉性毒物。芳香族化合物、醇类、苯胺、 硝基苯等均属此类毒物。 • 4)全身性毒物。以金属为多,如铅、汞等。
• (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应用
• 1)该职业接触限值旨在防止劳动者接触过高的波动浓 度,避免引起刺激、急性作用或有害健康影响,要求在 检测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同时,对浓度变化较大的 工作地点,进行检测评价(一般采集接触15min的空气 样品;接触时间短于15min时,以15min的时间加权平 均浓度计算)。 • 2)该职业接触限值是与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相配 套的一种短时间接触限值,必须符合制定的接触限值或 推算出的接触限值。当评价该限值时,即使当日的8h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符合要求时,仍不应超过短时间 接触容许浓度。
三、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及其应用
• 1、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防止职业中毒,关键是控制工作场所即劳动者进行职业 活动的全部地点的空气中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 职业接触限值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量值,指劳动者 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 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 • 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可分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三类。
第四章 工业防毒技
第一节 工业毒物的分类及毒性
二、工业毒物的毒性 1、毒性及其评价指标 (1)绝对致死剂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 是指使全组染毒动物全部死亡的最小 剂量或浓度。 (2)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 是指使全组染毒动物半数死亡的剂量或 浓度。是将动物实验所得的数据经统计处理而得的。 (3)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MLD或MLC) 是指使全组染毒动物中有个别动物死亡的 剂量或浓度。 (4)最大耐受剂量或浓度(LD0或LC0) 是指使全组染毒动物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或 浓度。 上述各种“剂量”通常是用毒物的毫克数与动物的每千克体重之比(即 mg/kg)来表示。“浓度”常用每立方米(或升)空气中所含毒物的毫克或 克数(即mg/m3、g/m3、mg/L)来表示。 除了上述的毒性评价指标外,下面的指标也反映了物质毒性的某些特点。如: (1)慢性阈剂量(或浓度):是指多次、小剂量染毒而导致慢性中毒的最小剂量 (或浓度)。 (2)急性阈剂量(或浓度):是指一次染毒而导致急性中毒的最小剂量(或浓 度)。 (3)毒作用带:是指从生理反应阈剂量到致死剂量的剂量范围。
(3)毒物的联合作用 ①相加作用 ②相乘作用 ③撷抗作用 (4)生产环境和劳动强度
如高温条件可促进毒物的挥发,使空气中毒物的浓度增加;环境中较高的湿度,也会增加 某些毒物的毒性 劳动强度大,则呼吸量也大,能促进皮肤充血,排汗量增多,吸
。 收毒物的速度加快 。
(5)个体因素
人体对毒物的耐受性不同 。未成年人由于各器官尚处于发育阶段,抵抗力弱,故不应参加 有毒作业;妇女在经期、孕期、哺乳期生理功能发生变化,对某些毒物的敏感性增强。 按职业禁忌症的要求分配工作。
第二节 工业毒物的危害
三、职业中毒对人体系统及器官的损害 1、神经系统 (1)神经衰弱症候群 (2)神经症状 2、血液和造血系统 (1)血细胞减少 (2)血红蛋白变性 (3)溶血性贫血 3、呼吸系统 (1)窒息 (2)中毒性水肿(3)中毒性支气管炎、肺炎 (4)支气管 哮喘 (5)肺纤维化 4、消化系统 经消化系统进入人体的毒物可直接刺激、腐蚀胃粘膜产生绞 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5、肾脏 出现蛋白尿、血尿、浮肿等症状 6、皮肤 皮肤接触毒物后,由于刺激和变态反应可发生瘙痒、刺痛、 潮红、癍丘疹等各种皮炎和湿疹
第四章 工业防毒技术(第二讲)
5及时解毒或促使排毒
对非腐蚀性毒物——要促使患者呕吐或洗胃 解毒。
用化学方法促使毒物减少吸收:a)如氯化钡、 碳酸钡中毒,可服用碳酸钠溶液使得毒物在 肠胃中沉淀排出。B)氨、铬酸盐、铜盐、汞 盐、羧酸类、醛类、油脂类,可服用牛奶生 鸡蛋以缓解;c)烷烃、苯、石油醚类中毒,服 一汤匙液体石蜡和一杯硫酸镁(钠)溶液;d) 一氧化碳中毒立即吸入氧气以缓解。
定期进行生产作业环境防毒检测:及时了解 污染程度、范围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为评 价生产条件和防毒措施提供准确的依据,为 职业病的诊断提供依据,为制订和修改有关 法规积累资料。
严格执行“三同时”方针:
《劳动法》第六章第53条规定:劳动 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 准,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安全卫 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 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对中毒人员进行有效抢救
应迅速将中毒人员移至空气新鲜处,解开衣 领、胸部和腰带,使之呼吸畅通。并注意保 温和安静,密切关注其神智、呼吸和循环系 统的功能变化情况。
对中毒人员进行毒物的清除。迅速脱去被污 染的衣服、鞋袜和手套;彻底清洗被污染的 皮肤,冲洗时间一般要达到15~30秒以上。
水溶性 毒物
第四章 工业防毒技术
(第二讲)
第三节、急性中毒的现场救护
在化工企业生产现场,由于设备突然发生损 坏或发生泄漏,而导致现场工作人员中毒的 事件经常发生。一旦遭遇此种事故,开展积 极有效地救助是现场工作人员必须的基本职 业素质。俗话说。救命如救火,其实救命远 比救火还要重要的多。要进行卓有成效的抢 救,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抢救知识。
工业防毒技术
15
• c.铬(Cr) • 钢灰色、硬而脆的金属,相对密度 7.20 ,熔点 1900℃。氧化缓慢,耐腐蚀。溶于盐酸、热硫 酸。铬化合物中六价铬毒性最大。化肥工业催化 剂主要原料三氧化铬,是强氧化剂,易溶于水, 常以气溶胶状态存在于厂房空气中。
• 汞离子与体内的巯基、二巯基有很强的亲和力。汞 与体内某些酶的活性中心巯基结合后,使酶失去 14 活性,造成细胞损害,导致中毒。
• b.铅(Pb)
• 银灰色软金属,延展性强,相对密度11.35,熔点 327℃。加热至 400 ~ 500℃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 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和氧化铅,并凝结 成烟尘。不溶于稀盐酸和硫酸,能溶于硝酸、有 机酸和碱液。
红蛋白失去携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这类毒物还能
导致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性贫血,也可直接引起肝、 肾和膀胱等脏器的损害。
18
• c.有机氟化合物
• 有机氟化合物主要包括二氟一氯甲烷、四氟乙烯、六 氟丙烯、八氟异丁烯等。这些化合物都是无色、无臭 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沸点低。有机氟化合物的中毒 机理目前尚不清楚。毒气被吸入后,作用于肺脏引起 肺炎、肺水肿、肺间质纤维化,并能作用于心脏引起 中毒性心肌炎。 • d.有机磷农药
5
3. 常见的工业毒物
• A:刺激性气体
• a.氯气(Cl2) • 黄绿色气体,密度为空气的 2.45倍,沸点- 34.6℃。易 溶于水、碱溶液、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高压下液氯 为深黄色,密度为1.56。化学性质活泼,与一氧化碳作
用可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
• 氯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产生局部刺激。主要损害 上呼吸道和支气管的黏膜,引起支气管痉挛、支气管炎 和支气管周围炎,严重时引起肺水肿。 • 吸入浓度为2.5mg/m3时,致死。
《工业防毒技术》课件
03
工业防毒技术分类
机械通风防毒技术
机械通风防毒技术是通过机械通风设备,如鼓风机、 排风扇等,强制向车间内送入新鲜空气,稀释有毒气
体,降低其浓度,防止工人中毒。
政府应加大对工业防毒技术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防毒技 术和设备,同时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未来工业防毒技术将朝着智能化、自动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提高 防毒效果和生产效率。
工业防毒技术需要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 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输标厂等。
01
03
机械通风防毒技术需要定期维护保养通风设备,保持 其正常运行,确保通风效果良好。
04
机械通风防毒技术需要合理布置送风口和排风口的位 置,确保风流组织合理,防止有毒气体在车间内积聚 。
化学吸收防毒技术
化学吸收防毒技术是通过化学物质与 有毒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无害或 低毒性的物质,从而降低或消除有毒 气体的危害。
发展阶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防毒技术 逐渐向综合性、系统性的方向发展, 包括工艺改进、废气处理、职业卫生 监测等方面。
工业防毒技术的应用场景
化工行业
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化工生产过程中,如油 漆、农药、染料等生产。
制药行业
药物合成、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毒有害 物质。
电子行业
电子元件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有毒有害气体和 液体。
满足不同工业生产的需求。
工业防毒技术的未来展望
跨界融合发展
工业防毒技术将与环保、安全等领域进 行跨界融合,形成更加完善的工业安全
矿山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工业防毒
矿山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工业防毒工业防毒是指在工业生产和矿山作业中,为了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采取各种防毒措施,防止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侵害。
矿山是许多有害物质存在的特殊环境,因此对于从事矿山工作的人员来说,了解工业防毒知识,掌握正确的防毒技能和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一、了解有害物质首先,人们应该了解在矿山工作环境中可能接触到的各种有害物质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例如,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有害气体,能与血液中的氧结合,形成不可逆的碳氧血红蛋白,从而导致组织缺氧甚至死亡。
沥青、压缩空气中的油烟等有害物质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在矿山工作过程中,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毒服、防护眼镜等。
在选择个人防护装备时,要根据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装备。
在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时,要正确佩戴、使用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
三、建立科学的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保证矿山工作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对于那些可能产生有害气体的工作岗位,通风系统的建立和使用至关重要。
通风系统可以通过负压排风、正压送风等方式,保持工作场所的空气清新,减少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侵害。
四、定期健康体检矿山工作环境中存在各种有害物质,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工人需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有害物质对身体的潜在危害,从而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五、急救措施与应急预案在矿山工作中,由于有害物质可能导致中毒事故的发生,因此要掌握急救措施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工人应该知道如何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急救方法,及时处理中毒事故,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通过学习工业防毒知识,工人可以提高自我防范能力,有效减少矿山事故的发生。
同时,矿山企业也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员工防毒培训,提供合适的工作装备,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024年矿山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工业防毒
2024年矿山职业安全卫生知识—工业防毒工业防毒是矿山职业安全卫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是指通过采取适当的工业防毒措施,防止工作人员接触有害气体、有害粉尘和毒物,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____年矿山职业安全卫生知识中的工业防毒,包括防毒面具的选择和使用、气体检测仪器的使用、紧急逃生装备的准备与使用等方面。
一、防毒面具的选择和使用1. 防毒面具的种类:目前,常用的防毒面具主要有全面罩式防毒面具和半面罩式防毒面具两种。
全面罩式防毒面具覆盖整个面部,能够提供更好的保护,适用于高风险环境;半面罩式防毒面具只覆盖半个面部,适用于低风险环境。
2. 防毒面具的选择:选择防毒面具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适用范围:根据矿山作业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种类和浓度选择合适的防毒面具,确保能够有效过滤有害气体。
(2)密封性能:防毒面具的密封性能决定了其过滤效果,需要选择具有良好密封性能的面具,确保无毒气泄漏。
(3)舒适性:选择轻便、舒适、佩戴方便的防毒面具,确保工作人员长时间佩戴时不会感到不适。
3. 防毒面具的使用:(1)佩戴前检查:佩戴前需要对防毒面具进行检查,确保面具和滤毒罐完好,没有损坏或破损。
(2)佩戴方法:正确佩戴防毒面具,确保面具紧贴面部,并将头带调整到合适位置。
在佩戴过程中,需要按照面具厂家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3)佩戴时间:根据面具的使用寿命和工作环境的要求,合理安排佩戴时间。
如果面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失效或者滤毒罐饱和,需要及时更换。
二、气体检测仪器的使用1. 气体检测仪器的种类:常见的气体检测仪器包括多功能气体检测仪和单气体检测仪两种。
多功能气体检测仪可以同时检测多种有害气体,适用于复杂环境;单气体检测仪只能检测一种有害气体,适用于单一气体环境。
2. 气体检测仪器的选择:选择气体检测仪器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检测范围:根据矿山作业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种类和浓度选择合适的气体检测仪器,确保能够准确检测有害气体。
工业防毒技术第二章
3.无汞仪表。工业生产中所用的热工仪表,有很大一部分是汞仪表。 在其的制造、使用、维护、修理时,容易产生中毒。用无汞仪表代替汞仪 表是根除汞害的一项重要防毒措施。以无汞仪表代替汞仪表,主要有整流 器、差压计、温度计三种:如以橡胶波纹管、平衡弹簧等元件代替压力计 中的汞,进而代替水银差压计。
-- 19 --
-- 20 --
上述四种系统都可以用作隔离操作。自动检测系统和自动操纵系统, 主要是使用仪表和操纵机构,调节还需人工,但已是隔离操作或“遥控”, 因而用于防毒时常称之为“仪表控制”。自动调节系统,不仅包括检测和 操纵,还包括通过参数与给定值的比较和运算而发出的调节作用,因而也 称为“自动控制”,通常所称自动化主要是指这一部分。
缺点是结构比填料密封复杂,需要一定的加工精度和安装技术。
-- 17 --
自动化隔离操作
隔离操作,就是把操作点与生产设备隔离开来。隔离,可以是把 生产设备放在隔离室内,而用排风使隔离室保持负压状态,也可以是 把操作地点放在隔离室内,而用送风使隔离室处于正压状态。
在化工生产中实行隔离操作,往往将生产设备放在隔离室内,而 在隔离边上或周围做成操作走廓。解决既要隔离又要操作或操纵、控 制生产设备的问题,最简单的方法是把生产设备的管线阀门、电器开 关等安设到隔离室外的操作地点,也可在隔离室开一个可启闭的小窗, 伸手进去操作。如有条件可用仪表来控制生产,实行自动调节,隔离 操作。仪表控制、自动调节,都可以隔离防止有毒物质侵害人体,起 到保护工人安全健康的作用。
(二) 改革工艺
(1)选择工艺路线时: 有毒无毒(首要条件) 将此工艺路线中防毒措施费用纳入技术经济指标中。
(2)途径 改动设备:干式作业改成湿式作业,使分成固结
工业防毒技术第一章
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 14 --
© 2006 安全工程系
工业防毒技术
事故案例之二:重庆开县发生的“12·23”天然气井喷事 故(续5)
事故案例之二:重庆开县发生的“12·23”天然气井喷事 故(续2)
事故相关照片
灾民连夜撤离 大规模清理死亡家畜
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 12 --
© 2006 安全工程系
工业防毒技术
事故案例之二:重庆开县发生的“12·23”天然气井喷事 故(续3)
硫化氢的物理化学性质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强酸性气体。低体积分数硫化氢气体有一股臭鸡蛋味,其 相对密度为1.19,较空气重,能溶于水,溶解度随水温的增高而降低。燃烧时带蓝色火焰, 并产生对眼和肺非常有害的二氧化硫气体。硫化氢与空气混合,当其气体体积分数达到 4.3%~45%的范围时就形成一种爆炸混合物,遇火爆炸。硫化氢在空间易聚集,不易飘散, 常聚集在钻台底部和井场低处,与许多金属发生化学反应,可严重腐蚀金属。当空气中硫 化氢气体体积分数大于10×10-6时引起人体不适,超过20×10-6时能造成中毒,与其它气体 毒性比较见表1。
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 10 -© 2006 安全工程系
工业防毒技术
事故案例之二:重庆开县发生的“12· 23”天然气井喷事 故(续1)
事故相关照片
消防官兵在为遇难者整理服装 发生“井喷”的井口通过点火燃烧的方式排除毒气
中国地质大学安全工程系
-- 11 --
© 2006 安全工程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高等函授教育自学辅导书科目名称:工业防毒技术层次:本科适用专业:安全类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成教院《工业防毒技术》函授自学指导书一、教材名称:工业防毒技术(作者:袁昌明、张晓冬、章保东冶金工业出版社)二、课程性质《工业防毒技术》是安全工程的一门专业课,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掌握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有害有毒气体的冷凝回收法、吸收净化法、燃烧净化法等内容。
三、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工业防毒技术》是高等学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也是各企业安全与环境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技术,是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身体健康的基础。
四、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监测和控制一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方法,以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防止中毒,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具备进行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和进行防毒工程技术设计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能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为了学好本课程,首先要具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态度,在学习中要刻苦钻研、踏踏实实、虚心求教、持之以恒。
在学习时首先要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它们是整个工业防毒的基础,所以必须认真领会、切实掌握。
要着重理解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致病机理,从而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
要理解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思想;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前后是如何呼应的;要积极思考,重在理解,不要死记。
通过案例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分析能力,所以应按要求完成布置的作业题。
注意分析。
除学习规定教材外,应参阅相关的参考书。
通过各个学习环节,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六、自学内容与指导第一章概述(一)自学内容:基本概念和理论是我们整个工业防毒的基础,所以必须认真领会、切实掌握。
(二)本章重点:工业毒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毒物存在状态与接触机会;毒性指标和分级。
(三)本章难点:毒物存在状态与接触机会。
(四)本章考点:工业毒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毒性指标和分级。
(五)学习指导:对毒物存在状态的理解重点在于了解工业毒物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这是理解和掌握毒物与人接触机会的基础。
对定义本身的严格的语言描述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不必死记硬背。
第二章工业毒物的综合防治(一)自学内容:怎样预防职业中毒。
(二)本章重点:职业中毒的病因;预防职业中毒综合措施。
(三)本章难点:预防职业中毒综合措施。
(四)本章考点:职业中毒的病因;预防职业中毒综合措施。
(五)学习指导:职业性中毒的病因是生产性毒物,所以预防职业中毒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从根本上消除、控制或尽可能减少毒物对职工的侵害。
首先了解综合防治措施分哪几个方面,然后再学习各项防毒措施的具体方法。
第三章通风排毒技术(一)自学内容:通风排毒基本概念;局部排风系统组成;通风换气量的计算;气流组织的概念和设计原则;通风管路设计计算。
(二)本章重点: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的概念和优缺点;局部排风系统组成;通风换气量的计算;气流组织的概念和设计原则;通风管路设计计算。
(三)本章难点:通风管路设计计算。
(四)本章考点:局部排风系统组成;气流组织的概念和设计原则;通风管路设计计算。
(五)学习指导:首先要理解通风排毒的概念,掌握局部通风与全面通风的区别和优缺点,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通风形式。
其次是要掌握局部通风系统的组成,在此基础上,掌握通风管路设计计算的方法和步骤,这要求大家要查阅国家相关规范,掌握设计基本思想,并要多加练习,从练习中发现问题。
最后,要求掌握全面通风通风效果的影响因素,依据国家标准,会通风换气量的计算,并掌握气流组织的概念和设计原则。
第四章有害烟雾的净化技术(一)自学内容:气溶胶的特性;过滤器工作原理;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技术;静电除尘技术。
(二)本章重点:气溶胶的理化特性;过滤器工作原理;袋式除尘器滤尘效率及其应用;湿式除尘器的优缺点;文氏除尘器除尘机理及影响效率的因素;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静电除尘器除尘机理及影响效率的因素。
(三)本章难点:过滤器工作原理;文氏除尘器除尘机理及影响效率的因素;静电除尘器除尘机理及影响效率的因素。
(四)本章考点:气溶胶的理化特性;湿式除尘器的优缺点;文氏除尘器除尘机理及影响效率的因素。
(五)学习指导:通过对气溶胶理化特性的学习,要学习并掌握过滤净化的机理,从而可以针对不同性质的有害物质选择合适的净化方法。
这些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不应死记硬背。
在此基础上,学习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技术和静电除尘技术的除尘机理,并了解各自优缺点及滤尘效率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冷凝净化技术(一)自学内容:冷凝回收技术概念、优点、分类、对流换热系数影响因素(二)本章重点:冷凝回收技术概念;冷凝回收技术优缺点;冷凝回收技术原理;冷凝回收方法的分类。
(三)本章难点:对流换热系数影响因素(四)本章考点:冷凝回收技术优缺点;冷凝回收方法的分类。
(五)学习指导:根据冷凝回收技术的除尘机理,大家可以了解到冷凝回收技术的关键是冷却温度,这也是冷凝回收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大家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这些原理。
大家可以在理解概念机理的基础上,掌握冷凝回收方法的分类,并对对流换热系数影响因素也要重点掌握。
第六章液体吸收技术(一)自学内容:吸收的概念及其优点;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双膜理论;吸收速率方程;化学吸收。
(二)本章重点: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双膜理论基本点;吸收速率方程;化学吸收优点和机理。
(三)本章难点: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吸收速率方程。
(四)本章考点: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双膜理论基本点;化学吸收优点和机理。
(五)学习指导:液体吸收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净化技术,大家应该在了解机理的基础上,掌握吸收过程的双膜理论,这都不要求死记硬背,应以理解为主。
化学吸收比物理吸收更复杂,大家在学习时,可以与物理吸收加以对比记忆,并掌握化学反应对吸收的影响。
第七章固体吸附技术(一)自学内容:吸附的概念;吸附原理;脱附方法;吸附平衡;吸附剂要求和活性。
(二)本章重点:吸附原理及有关概念;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不同;常见的脱附方法;吸附平衡;吸附过程步骤;吸附剂活性和要求;吸附负荷曲线和透过曲线。
(三)本章难点:吸附平衡;吸附负荷曲线和透过曲线。
(四)本章考点:吸附原理及有关概念;吸附过程步骤;吸附剂活性和要求。
(五)学习指导:在学习吸附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掌握吸附平衡关系,大家还有了解吸附剂的要求和活性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大家可以在自学过程中,结合实际,把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
第八章燃烧净化与除臭技术(一)自学内容:燃烧净化的概念和分类;热力燃烧过程及应用;催化燃烧过程;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和性能要求;除臭技术。
(二)本章重点:燃烧净化的概念和分类;热力燃烧过程;热力燃烧装置;热力燃烧的应用;催化燃烧过程及其设计要求;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和性能要求;常见的除臭方法。
(三)本章难点:热力燃烧过程;催化燃烧过程及其设计要求;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和性能要求。
(四)本章考点:燃烧净化的概念和分类;热力燃烧的应用;常见的除臭方法。
(五)学习指导:在原理理解掌握基础上,学习热力燃烧和催化燃烧方法各自的优缺点,能结合实际,理解热力燃烧和催化燃烧的过程,并能对热力燃烧装置做到熟悉,同时要求掌握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和性能要求。
第九章毒物防护技术的应用(一)自学内容:冶炼、焊接、切割、电镀作业和涂装过程的毒物危害和防毒措施。
(二)本章重点:冶炼工艺、焊接、切割、电镀作业和涂装过程的毒物危害;冶炼、焊接、切割、电镀作业和涂装过程的综合防毒措施‘(三)本章难点:冶炼、焊接、切割、电镀作业和涂装过程的综合防毒措施。
(四)本章考点:冶炼工艺、焊接、切割、电镀作业和涂装过程的毒物危害;冶炼、焊接、切割、电镀作业和涂装过程的综合防毒措施。
(五)学习指导:在对前八章学习的基础上,大家应学习了解一下冶炼、焊接、切割、电镀作业和涂装过程的毒物危害和防毒措施。
这不要求大家死记硬背,应以理解为主。
第十章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分析技术(一)自学内容:毒物检测的目的和基本任务;采样的目的和要求;采气量的定义和计算;常见的采样方法;现场快速采样仪器;仪器分析方法。
(二)本章重点:毒物检测的目的和基本任务;采样的目的和要求;采气量的定义和计算;常见的采样方法和采样仪器。
(三)本章难点:采气量的定义和计算。
(四)本章考点:毒物检测的目的和基本任务;采样的目的和要求;采气量的定义和计算。
(五)学习指导:毒物检测是毒物防治的重要内容,大家应掌握采样的要求和毒物检测的目的和基本任务,会计算采气量,这要求大家不断练习,以巩固记忆。
同时要知道常见的现场快速采样的仪器,并掌握几种常见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七、自学进度及各章节学时安排本课程学习时间一学期,每周应保证自学及作业4学时,总计不少于40学时。
在自学过程中,除了看教材外一定要做练习,要独立完成作业。
只有通过练习才能达到对所学内容理解、消化的目的,进而掌握它。
各章节学时安排如下自学进度表章节自学重点学时第一章:概述工业毒物基本概念与分类;2工业毒物存在状态与接触机会;造成职业中毒的因素和临床表现;4毒性指标和分级2第二章:工业毒物的综合防治职业中毒的病因2预防职业中毒综合措施2第三章:通风排毒技术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的概念和优缺点;局部排风系统组成;2全面通风换气量的计算;气流组织的概念和设计原则;通风管路设计计算2第四章:有害烟雾的净化技术气溶胶的理化特性;过滤器工作原理2袋式除尘器滤尘效率及其应用;湿式除尘器的优缺点2文氏除尘器除尘机理及影响效率的因素;2静电除尘器工作原理;静电除尘器除尘机理及影响效率的因素2第五章:冷凝净化技术冷凝回收技术概念;冷凝回收技术优缺点2冷凝回收技术原理;冷凝回收方法的分类2常见冷凝器;对流换热系数影响因素2第六章:液体吸收技术吸收过程的相平衡2双膜理论基本点;吸收速率方程;化学吸收优点和机理4第七章:固体吸附技术吸附原理及有关概念;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不同;常见的脱附方法2吸附平衡;吸附过程步骤;吸附剂活性和要求;吸附负荷曲线和透过曲线。
2第八章:燃烧净化与除臭技术燃烧净化的概念和分类2热力燃烧过程;热力燃烧装置;热力燃烧的应用2催化燃烧过程及其设计要求;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和性能要求2常见的除臭方法2第九章:毒物防护技术的应用冶炼工艺、焊接、切割、电镀作业和涂装过程的毒物危害4冶炼、焊接、切割、电镀作业和涂装过程的综合防毒措施4第十章: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分析技术毒物检测的目的和基本任务;采样的目的和要求;采气量的定义和计算;常见的采样方法和采样仪器;4八、作业量、作业类型:第一章:1、急性阈浓度定义。
2、举例说明毒物的来源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第二章:1、最高允许浓度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