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现状及最优化测度
湖北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与展望
土地类型
1987 年详查
90 年代初遥感调查
1996 年统一 变更调查
全省土地总面积 耕地
园地 林地
1 859. 0 520. 6
34. 3 763. 4
牧草地
城镇居民点 和工矿用地
5. 3 89. 2
1 842. 4 533. 8 ,其中 :水田 :254. 9
旱地 :278. 9
908. 6 ,其中 :有林地 :331. 8 灌木林 :281. 6 其他林地 :295. 1
乡村 集市
农民 建房
总人口 人均耕地 (万) ( hm2/ 人)
401. 59 417. 23 423. 99 396. 40 382. 20 376. 81 373. 85 358. 46 354. 50 351. 80 349. 85 348. 66 347. 68 345. 85 342. 16 339. 27 337. 56 335. 80 334. 93 334. 25 332. 72
187. 66 194. 51 196. 63 198. 22 199. 62 195. 96 192. 95 186. 42 184. 76 174. 52 183. 84 185. 83 187. 18 186. 92 184. 53 181. 58 180. 54 178. 04 180. 00 179. 61 178. 90
1978
376. 807
537. 082
0. 117
1994
337. 560
497. 835
0. 087
1980
373. 851
534. 126
0. 114
1995
335. 801
496. 076
湖北省十堰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
湖北省十堰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湖北省十堰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本文将对湖北省十堰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提升路径。
湖北省十堰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村产业结构单一。
农村经济主要依靠传统的农业经济,农民主要从事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传统农业产业。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样化的转型发展。
二、农村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农村地区资金投入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电路网等公共设施比较薄弱。
这影响了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三、农村就业形势严峻。
由于农村地区就业岗位匮乏,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农业经济。
农业劳动力剩余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就业,导致农村人口流失。
针对十堰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提升农村经济水平: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鼓励农民向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现代服务业发展转型,引入新的农业业态,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三、促进农村就业。
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加强职业培训,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和支持。
鼓励农民就近就业,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相结合。
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村产业链的金融支持,提供贷款、信用担保等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五、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广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生态农业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湖北省十堰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主要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和农村就业严峻等问题。
为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应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农村就业,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等措施。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推动湖北省十堰市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湖北省土地利用状况遥感调查 (1)
草地 荤 色 调 或 浅 红 色 ’ 色 调 较 杂 ’ 多 分 布 于 丘 陵
河 湖 水 渠 蓝 色 . 呈 树枝 状分布 . 泊 蓝 色 、 深 黑色 、 边界 清晰 . 形状 不规则. 库 蓝 色 . 浅 蓝色 、 水库 下游有 堤坝 .
林) 情 况下 , 地 物 光 谱 特 征 仅 取 决 于 覆 盖 本 身 的 光
谱 特征. 而 当覆盖物 均质性 低 的情况下 , 传 感 器 所
接 收的往往是两种或两种 以上的地物信息 , 则 其 光
草地 , 低覆盖 度草 地 , 河渠, 湖泊 , 水库, 滩地, 城 镇 用地 , 居 民地 , 其他用地等 1 4个 类 型 .
分 类 系统 编码 和 命 名 , 并 兼 顾 本 省 遥 感 调 查 的可 能
性. 具 体类别 的划分 参照 1 9 8 4年 全 国 农 业 区 划 委
2 土 地 资 源 遥 感 解 译 的 主 要 过 程
对 这 种 情 况 地 学 相 关 分 析 是 问题 解 决 的关 键 . 初 步 建 立判 读 标 志 后 , 还 应 结 合 所 掌 握 的 非 遥 感 信 息 源 进 行野 外 调 查 验 证 , 可 以 弥 补 和 完 善 在 室 内工 作 所 出 现 的 判 读 标 志 差 异 , 对 于 那 些 难 以判 别
湖北农村调研报告
湖北农村调研报告一、引言湖北农村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为了更好地了解湖北农村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
本报告将分析湖北农村的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和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农业生产情况调研1. 农业用地规模:通过与当地农民交流和查阅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湖北农村的农业用地规模相对较大,但存在着土地利用不均衡的问题。
2. 农作物种植结构: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湖北农村的农作物种植结构还以传统的粮食作物为主,而蔬菜、水果等高附加值农产品种植比例较低。
这导致了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性。
3. 农业机械化程度:湖北农村的农业生产中机械化程度相对较低,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力劳动。
这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研1. 农村产业结构:湖北农村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农村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这造成了农村经济的不稳定性和发展后劲不足。
2. 乡村旅游发展:湖北农村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存在着开发不足的问题。
提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可以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四、农民收入情况调研1. 农民收入来源:湖北农村的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农业生产和务工收入。
由于农业收入的不稳定性和务工收入的不确定性,农民收入存在较大的波动。
2. 农民收入水平:湖北农村的农民收入整体上相对较低,与城市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
这对于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五、农村基础设施情况调研1. 交通设施:湖北农村的交通设施相对滞后,农村公路建设和农村客运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
这影响了农村居民的出行和农产品的物流运输。
2. 基础设施建设:湖北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特别是农村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还需要加强和改善。
六、建议1. 农业结构调整:湖北农村应该加大非粮农产品生产力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 农业机械化推进: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土地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湖北省南漳县为例
和东南部多为海拔 2 0 0 ~ 6 0 0 m 的 低 山丘 陵 ; 东北部为海拔 2 0 0 m 以下 的 平 原 岗 地 。耕 地 面 积 4 . 2 7万 h m , 粮食作物 3 . 6万 h m ,
主, 经 济作 物专 业合作 社 2 7个 , 种植 范围涉 及蔬 菜 、 茶叶、 药 材、 苗木 、 柑橘 、 魔芋 、 食 用 菌 等 。城 关 临瑞 种 植 专 业 合 作 社 , 是
径, 通 过带动周边 农户种植 金银花 实现规模 经营 , 该 合 作 社 在
具有成熟 的金银花种植技术和销售 渠道后 , 为 周 边 的农 户 提 供 种苗、 种植 技术 、 金 银 花 烘 干及 回 收 等 全 程 服 务 , 目前 已带 动 8 个村 1 0 0 0多农 户 种 植 金 银 花 3 3 4 h mz ,每 6 6 7 n f 为 种 植 户 带 来 2 7 0 0元 纯 收 入 , 合 作社 通 过 等 级 分 类 后 , 将产品销往随州 、 武 汉
家 庭 经 营 型 是 指 以家 庭 为单 位 的 规 模 经 营 , 又 称 为种 植 大 户 。据 调查 , 全县经营耕地面积在 2 h m2 以上 ( 含) 的 种 植 大 户 共 9 2 2 户 ,经 营 耕 地 面 积 4 0 0 6 h m .分 别 占 全 县 规 模 经 营 主 体 的 9 5 . 7 4 %和 规 模 经 营 面 积 的 5 7 . 1 2 % 。 其 中 . 流 转 土 地 面 积
1 南 漳县 农业 概况
南漳县位于鄂西北部 , 西部为海拔 7 5 0 m 以上 的 山地 ; 中部
前, 我县共有种植生产合作社 4 1家 , 其 中完成工商注册的有 3 8 家, 社 员 人数 9 4 2 6人 , 经 营耕 地 3 0 0 8 h m , 服务 覆盖面积达 1 . 0 7 万h m 以上 , 其 中粮 食 专 业 合 作 社 1 5个 , 以种 植 水 稻 和 小 麦 为
湖北省十堰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
湖北省十堰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与提升路径研究湖北省十堰市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湖北省的一个重要经济支柱。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十堰市农村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与城市经济相比,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为了更好地促进十堰市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有必要对其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探讨提升路径。
本文将从农村经济现状、存在问题和提升路径三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
一、农村经济现状十堰市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农村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缺乏多元化发展。
农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交通、通讯、水利等方面的建设还存在一定的短板。
农村人口素质相对较低,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有待提高。
农村金融服务相对不足,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仍然困扰着农民。
二、存在问题1. 产业结构单一十堰市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以来都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导,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得农村经济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缺乏持续稳定的发展动力。
需要进一步加大农村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力度,推动现代农业、农村旅游等多种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村经济的提质增效。
2. 基础设施滞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不仅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也限制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
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农村交通、通讯、水利等方面的建设速度,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
3. 人口素质低下农村人口的素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村人口的素质低下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创业就业能力,也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
需要加大对农村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投入,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为其创业就业提供更好的保障。
4. 金融服务不足农村金融服务相对不足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
目前,农村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农民,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湖北农村土地流转状况分析及建议
湖北农村土地流转状况分析及建议摘要:,以湖北省2012、2013年农村土地资料为依据,对湖北省农村土地现状及流转状况结合分析。
应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法规,保护农户流转土地的主体地位,明确界定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限,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服务体系。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湖北土地流转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必要的农地流转具有使农地适度集中,满足统筹城乡用地需求,促进农民由土地实物保障向价值保障转换,保护农民利益,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功能[1]。
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部署中对农村土地流转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定义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农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通过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权,将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其他经济组织的行为。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
农村土地流转其实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二、湖北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况地处我国中部的湖北省,据长江中游之优势,农业资源丰富,农业经济发达,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到2013 年,全省村民委员会25 955个,总农户1 088.01万户,其中承包农户961 万户,农村人口4 092.19万人;总耕地面积339 万hm2,其中家庭承包面积300 万hm2,承包农户户均0.31 hm2。
截至2013 年6 月底,全省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64.7 万hm2,占家庭承包面积的21.6%全省农村统计年报显示,2012年因新开荒地、园地改耕地等措施年内增加了耕地32.8千公顷,同时因基建占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渔等而年内减少了14.8千公顷耕地,这一增减的变动的结果是2012年底我省耕地总资源为3947.7千公顷,其中常用耕地面积为3390.1千公顷,临时性耕地557.6千公顷。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以湖北省宜城市为例二〇〇九年二月目录一.地区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考察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考察技术路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准备阶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访谈阶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地考察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考察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考察实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成果分析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考察成果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建设用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建设用地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解决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农户农地经营适度规模的测度研究——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
一
、
研 究 区域 和 样 本 情 况
1 研 究 区域 农 地使 用情 况 .
都 采取 “ 地普 占” 农 的做 法 , 成 了分 散 、 碎 、 规 形 细 小
江 夏 区地处 九 省通 衢 的武 汉 市 南 大 门 , “ + 是 1
” 0 4 0 8年 , 夏 区连 续 江 模 的土地 经 营方 式 。据 测 算 , 每个 农 村 劳 动力 耕 种 8 城市 圈的重要 节 点 。2 0 - 2 0
一
2 数据 来源 和样 本情 况 . 本 研 究 所 用 数 据 来 自于课 题 组 所 做 的问 卷 调
个 地 区土 地经 营 的适 度规模 是 以经 济 效益 以及 社 查 。2 0 0 8年课 题组 对 江夏 区进 行 人 户调 查 , 调查 共
会、 生态 效 益原 则指 导 现 代 农 业 生 产 经 营 活 动 的 根 了 1 6 农 户 , 6个 回收 问卷 1 3 。从表 1 出 , 夏 6份 看 江
华 中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 9 期 )0 13 社 ,总 3 2 1 ( )
J u n l fHu z o gAg iu tr l nv riy S ca ce c sEdt n o r a a h n rc lu a ie st ( o ilS in e ii ) o U o
关键词
农户 ; 土地经营 ; 适度规模 ; 业劳动生产率 ; 农 农户收入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35 (0 10 —0 70 10 —4 6 2 1 )30 6 —4
中图 分 类 号 :3 1 2 F 0 .4
改革开放 以来 , 中国农业取得 了很大的成就 , 但 家一 户 均 田制式 的土地 分配 产生 的是 农业 零 碎化 生产 , 带来 的是 小农 生 产 的延续 l 。在农 村 , 1 ] 目前 大
湖北农村土地征用状况问题及对策
湖北农村土地征用状况问题及对策李兆能[内容提要]今年8月,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在荆门市东宝区、鄂州市、天门市、大冶市、钟祥市、汉川市、武汉市江夏区、襄樊市襄阳区、宜昌市夷阳区(以下简称九市区)就土地征用状况进行了专门调查,并从湖北土地征用状况及效果、土地征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对策建议,供领导及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
一、湖北土地征用状况及效果1、城镇化、工业化使农用耕地减少。
随着湖北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非农业用地、农业用地被大量占用,导致我省耕地面积大幅度下降。
据统计,1978年湖北耕地面积5652.11万亩,乡村人口3891.5万人,人平耕地面积1.45亩,1978—2005年减少耕地910.35万亩,减少幅度16.1%,至2005年底农民人均耕地面积1.19亩,比1978年减少17.9%。
据统计资料分析,1978年以来,湖北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集中在1984—1987年、1992—1993年、2000—2003年三个阶段。
其中,1984—1987年间全国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农村乡镇企业大力发展以及高标准的道路建设占用了大量土地,这期间年均减少耕地面积69.06万亩;1992—1993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推动了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也促使一些地方大量征用了土地,使耕地面积减少98.58万亩,每年减少49.29万亩;2000—2003年期间各地纷纷建立开发区,实行招商引资,也占用了大量耕地,仅2003年就比上年减少87.41万亩。
2、城镇建设、工业用地、道路建设是土地征用的主要方向。
据对9市(区)调查,2000—2005年,九市(区)共减少耕地面积334577亩,占2000年初耕地面积的3.6%。
2000年征用土地面积4151.83亩,2004年征用土地面积达22953.75亩,2005年为13363.72亩。
从土地征用的用途看,2000年道路建设是土地征用的主要部分,占当年土地征用面积的40.1%,其次是城镇建设占22.1%,第三是工业用地占11.1%。
湖北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湖北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摘要湖北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也仍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对现状和问题描述的基础上作了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湖北农业现状问题1 湖北农业发展的现状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表1反映了湖北主要农产品中的棉花、肉类、水产品产量呈增长趋势,特别是肉类与水产品增幅明显;粮油产量则呈下滑趋势。
由此可见,随着城乡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初级农产品的需求趋于平稳,而水产品和肉类需求增长较快,在价格杠杆的作用下,农业资源的投入出现了转移,表明市场经济对农业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农业总产值,全面增长2002年湖北农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亿元,比2000年增加亿元,增长%,平均每年递增%。
其中,种植业产值为亿元,同比增加亿元,增长%,平均每年递增%;畜牧业产值为亿元,同比增加亿元,增长%,平均每年递增%;渔业产值为亿元,同比增加亿元,增长%,平均每年递增%,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种植业和畜牧业。
具体比较见图1 。
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2002年湖北农牧渔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比2000年提高了%;图2表明,农牧渔林的产值比重由2000年的∶∶∶调整到2002年的∶∶∶。
具体趋向变化一是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产值之比由2000年的38∶62调整到2002年的∶,表现为粮食作物产值下降,经济作物产值上升;二是水稻、油菜、茶叶、水果、牲猪的优质品率分别为40%、90%、58%、52%和55%,所占比重分别比2000年提高了32、10、8、7和7个百分点,表现为主要农产品的优质品率逐年提高。
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图3显示,近几年湖北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2002年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2444元,比2000年增加175元,增长%,平均每年递增%。
虽然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依然偏低,但年人均纯收入的提高,对于湖北农业与农村的经济发展将具有深远的影响。
湖北农地经营权流转及规模经营的调查与思考
一
营 中存在 的 主 要 问题
( ) 地 流 转 比 重 逐 步 提 高 . 转 农 地 流 转 合 同不 规 范 引 发 土 地 纠 纷 案 引 转 不 合 理 行 为 . 强 资 金 扶 持 . 极 引 导 一 农 流 加 积 水 平 总体 较 低 截 止 2 1 00年 底 , 北 通 发流 转 双 方 利 益 共 同 受损 等方 面 湖
流 转 无 序 的 局 面 .呈 现 出 பைடு நூலகம் 转 主体 日趋 展 。
营 权 流 转 的功 能 发 挥 ( ) 民流转积极 性 有所提 高. 五 农 流
多 元 化 . 转 形 式 多 样 化 . 转 类 型 丰 富 流 流
从 目前 来 看 .我 省 在 适 应 现 代 农 业
的新 形 势 与 早 期 土 地 流 转 主要 在 农 户 发 展 进 行 大 规 模 的农 地 流 转 集 中度 上 还 转 动 力 仍 然 不 足 间进行不 同 , 目前 专 业 大 户 、 业 企 业 、 较 低 如 以 上 所 述 的 流 转 规 模 达 百 亩 以 农
高 了 43 : 乡村 农 业 生 产 经 营 户 参 与 耕 使 土 地 规 模 经 营 水 平 也 得 到 逐 步 提 高 _ %
( ) 据 本 地 实 际 情 况 . 分 调 动 各 种 市 根 充 流 转 的 服 务 平 台 . 收 集 与 发 布 、 策 宣 集 政
随 着 农 地 经 营 权 流 转 的 加 快 发 展 , 人 力 和 物 力 资 源 .层 层 搭 建 了农 村 土 地
地 流 转 及 规 模 经 营 水 平 高 于 偏 远 地 区 . 户 进 行 水 产 养 殖 :也 出 现 了 武 汉 银 河 生 人 员 工 资 也 还 是 通 过 以前 的 渠 道 进 行 支
湖北省土地规模经营情况调查
情不尽相 同。例如 , 黄歇镇是 20 /m , 0 元 h 网市 三官村 基本上是 8 0元 /m , 网市 新 沟 村 基 本 上不 收钱 。 h z而
作 者简 介 : 郭剑 霞 ( 9 6一 ) 女 , 17 , 助理 研究 员 , 主要研究 方 向 : 村社 会学 。 农
维普资讯
第 2 7卷 第 1 期
2 0 年 08 2 月
农业科 技 管理
Ma a e n o Ag i u t r l ce c a d e h oo y n g me t f rc l a S i n e n T c n l g u
v 12 No 1 o . 7. .
22 打 工 经 济 发 达 型 以 汉川 、 梦 为 例 , 本 上 属 . 云 基
收 稿 日期 :0 7 1 — 5 2 0 — 0 2
称为“ 无人组” 。例如 , 网市镇新沟村 7 组共有 12 , 5人 1 mz 5 h 耕地 , 是 在家务 农 的 仅 6 。监利 的土 地流 但 0人 转情况虽然普遍 , 但是几乎全部是“ 地下” 流转 。关于流
21 工矿企业发达型 以大冶为例 , . 经营规模较大 ,
一
般 以种 植 水 稻 为 主 。这 些 地 方 由 于 具 有 大 面 积 的
水体 、 山体 , 因此 , 规模 经 营户 多承包 较大 面积 的 山 场、 水面 。例如 , 某一 承包 大户在大 冶大箕铺镇 承包 面积近 60h 其 中, 0 m , 水稻 4 9h 生态林 10h 4 m 、 2 m 、 果 园 3 m 、 菜 1 m2年 获利 10多 万元 。 5h 蔬 5h , 0
湖北省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一)
湖北省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一)摘要:文章主要围绕湖北省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其发展速度缓慢的矛盾来研究湖北省农业发展状况与问题,同时借鉴德国农业改革,结合湖北省农业现状探讨了湖北省农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湖北省;农业;德国农业改革;品牌发展;农场一、湖北省农业的发展现状湖北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土地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
2006年底,全省总人口6050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987万人。
耕地面积4803万亩,其中水田占60%,养殖水面1100万亩。
湖北地处南北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四季分明,适宜种养的动植物品种繁多,历来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商品基地。
近年来,国家重视“三农”问题,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等各种财政政策来补助农业的发展。
湖北省农业发展较为稳定,农产品产量有增有减,农业总产值全面增长,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民年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农业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二、湖北省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湖北农业发展随着国家优惠政策的倾斜,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提高,但是只是趋于小步前进、较为稳定,但不明显,且相对其他地方如黑龙江、福建等还是相对落后。
(一)农业投入不足,基础建设滞后国家投入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中的地方配套资金一般难以到位,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短缺和组织引导不力,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体系、农产品技术质量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农政执法体系、农业信息体系、农产品市场等基础性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导致抗御自然灾难的能力不强,湖北农业抗风险能力不是很高;农产品的利润率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农业和农村投资环境不乐观,农业内部积累资金包括外来资金流向农业生产的资金转化率偏低,用于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则极为有限;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改革开放步伐缓慢,农村投资融资渠道不多,农业投资项目的影响小,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等力度弱、数量少,农产品出口创汇生产基地的规划建设与引导不够,与农业生产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市场化发展需要的差距仍然较大。
《2024年湖北省区域耕地地力评价及其应用研究》范文
《湖北省区域耕地地力评价及其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耕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湖北省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农业大省,其耕地地力评价对于农业发展和土地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湖北省区域耕地地力进行评价,探讨其应用研究,为湖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湖北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地势复杂多样,气候条件优越,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然而,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耕地地力逐渐下降,土地资源面临严峻挑战。
因此,开展湖北省区域耕地地力评价及其应用研究,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一)研究内容本研究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以区域耕地地力评价为核心内容,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对湖北省耕地的地力进行全面评价。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 湖北省各区域耕地地力的评价与分析;3. 耕地地力评价结果的应用研究。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献综述法:收集和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 实地调查法:对湖北省各区域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第一手数据;3. 数据分析法: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建立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4. 空间分析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分析。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一)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本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地调查数据,建立了包括土壤理化性质、耕作制度、农业生产水平等在内的耕地地力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土壤理化性质包括土壤类型、pH值、有机质含量等;耕作制度包括种植制度、轮作制度等;农业生产水平包括作物产量、农业生产投入等。
(二)湖北省各区域耕地地力的评价与分析通过对各区域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湖北省各区域耕地地力的评价结果。
湖北农田现状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农民朋友们: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湖北省农田的现状,我们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我们制定更有效的农业政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1)男(2)女2. 您的年龄:(1)18-30岁(2)31-45岁(3)46-60岁(4)60岁以上3. 您所在的乡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您主要从事的农业生产活动:(可多选)(1)粮食种植(2)经济作物种植(3)养殖业(4)林业(5)其他二、农田基础设施5. 您的农田是否进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1)是(2)否(3)部分建设6. 您认为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何?(1)很大(2)较大(3)一般(4)较小(5)无影响7. 您的农田灌溉条件如何?(1)灌溉设施完善,灌溉便利(2)灌溉设施基本完善,但灌溉条件一般(3)灌溉设施不完善,灌溉条件较差(4)无灌溉设施,灌溉困难8. 您的农田排水条件如何?(1)排水设施完善,排水便利(2)排水设施基本完善,但排水条件一般(3)排水设施不完善,排水条件较差(4)无排水设施,排水困难三、农业技术应用9. 您的农田是否采用农业机械化生产?(1)是(2)否(3)部分采用10. 您认为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何?(1)很大(2)较大(3)一般(4)较小(5)无影响11. 您的农田是否采用智能化农业技术?(1)是(2)否(3)部分采用12. 您认为智能化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如何?(1)很大(2)较大(3)一般(4)较小(5)无影响四、农业政策与市场13. 您认为目前国家的农业政策对您农业生产的影响如何?(1)很大(2)较大(3)一般(4)较小(5)无影响14. 您认为农业市场对您农业生产的影响如何?(1)很大(2)较大(3)一般(4)较小(5)无影响15. 您认为当前农业补贴政策对您农业生产的影响如何?(1)很大(2)较大(3)一般(4)较小(5)无影响五、其他16. 您认为目前农业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 您对今后农业发展有何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您是否愿意参加农业技术培训?(1)愿意(2)不愿意感谢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祝您生活愉快,农业丰收!。
湖北省土地规模经营情况调查
湖北省土地规模经营情况调查
郭剑霞
【期刊名称】《农业科技管理》
【年(卷),期】2008(027)001
【摘要】文章针对湖北省土地规模经营的概况,阐述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几种类型、成因及其效应,分析了湖北省土地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总页数】4页(P68-71)
【作者】郭剑霞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人事处,武汉,4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01.2
【相关文献】
1.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安阳县加快土地流转推行土地规模经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J], 段付明;张富斌
2.对五大连池市太平乡庆丰村土地规模经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J], 姜永文;李春云
3.湖北省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情况调查 [J], 湖北省委农办课题组
4.对全国产粮大县土地规模经营情况的调查--以吉林省榆树市为例 [J], 朱海生
5.让农民成为一种职业——对定襄县种植大户胡梅花土地规模经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J], 李连宇;张计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现状及最优化测度作者:李波张俊飚来源:《湖北农业科学》2016年第02期摘要:农地最优经营规模是农地流转和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理论依据。
调查发现,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有明显的偏向点,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方式面积差异明显;农地经营总体形势多样,但以耕地利用为主,农地生产经营区域差异显著。
测算发现,按户均最优农地规模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天门、荆门、荆州、潜江、宜昌、随州、武汉,最优规模分别为5.10、4.68、4.43、4.14、3.78、3.38、2.93 hm2,均远大于样本农户户均现有农地经营规模。
关键词:农地经营;最优规模;湖北省中图分类号:F30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2-0541-05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02.068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提出以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性权利进而释放出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信号。
推行农业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发挥农业多元化功能。
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就是指投入农业生产的土地、劳动、物质技术设备等生产力要素能够实现优化组合,能够取得最佳投入产出效益条件下的生产经营单位所拥有的土地面积大小。
适度经营规模的“度”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既要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保证农村未转移劳动力获得稳定的家庭生计保障,又要避免因农业比较收益低,要素投入不足而危及粮食安全,实现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等要素的充分、有效利用,提高微观经济效率。
此外,从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来看,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经济现象,反映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更是现阶段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因此,研究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对实现“中国农业发展第二个飞跃”和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1]。
湖北省农业人口3 897万人,农户总数1 025万户,耕地面积320万 hm2,农民人均耕地面积0.082 hm2,户均耕地面积0.312 hm2。
江汉平原人均耕地面积稍大一点,而很多山区的农民人均耕地不足0.07 hm2。
有学者研究表明,江汉平原家庭经营规模和耕地细碎化程度对氮肥投入量有重要影响。
随着家庭经营规模扩大,耕地细碎化程度降低,农户更有可能采用新技术和实施科学的田间管理方式以提高产出率,从而减少氮肥投入量。
可见,实行农地规模经营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湖北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加快城乡统筹,建设农业强省的迫切需要。
通过对湖北各地调研,了解湖北农户农地经营规模现状及测算湖北农户农地最优经营规模,以期为湖北农地流转提供理论参考。
1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概述国内外学者从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对土地规模经营问题展开研究,研究成果与结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关于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必要性,Schilling等[2]认为小型经营性农场利润随着农田保护的注册而增加,而不同类型的农地保护的盈利能力影响存在差异;Mutoko等[3]认为农户生计导向影响着土地管理模式,而土地稀缺性导致了农业向集约化和高效率转变。
Nishihara[4]实证分析提出少量的土地流转大大增加了土地价值和降低了所有者的种植积极性。
张先兵[5]指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发达地区农村改革的必由之路,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是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
其次,关于土地经营规模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张忠明等[6]研究发现仅有近40%的农民具有土地规模经营意愿,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农户土地规模经营意愿,老龄化、农业比较收益低下、就业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是规模经营意愿下降的原因。
齐城[7]实证研究发现信阳市达到劳动力工作满负荷时的经营规模应为0.34 hm2,人均需转入0.21 hm2;湖北省委农办课题组[8]调查发现湖北省土地规模经营主要存在以小型规模经营为主、以传统农区发展程度为快、以有偿流转为方向三个方面特征,存在认识偏差、流转不规范、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土地集中难连片、行政管理滞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六个方面的问题。
张文方等[9]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受访农户中不同类型农作物的耕种面积,发现目前农村整体经营规模较小;田凤香等[10]指出目前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仍处于初级阶段;陈祖海等[11]认为小农经济、分散经营、农村“撂荒”现象严重等问题制约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
最后,关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建议,柯迪祖[12]认为要鼓励各类农业庄园、家庭农场和各类种养大户的发展,鼓励土地适度向农业庄园、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集中。
黄延廷等[13]认为应实行具有农地规模化偏向的经济措施、继续深化农地产权改革、提高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加速农民的城市化进程、实行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流转方式使农地更大规模经营。
李光龙等[14]认为应落实既有政策并出台新的促进农地经营规模发展的扶持政策、建立完善的农地流转市场机制和支持财政金融体系、对农地受让者开展农业经营管理培训等措施。
纵览现有文献,国内外学者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必要性的论述、规模经营的现状、评价方法探讨、基于投入产出评价土地经营效率、抽象的政策建议等方面,且基本就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达成一致,然而现有研究缺乏从农户经营主体收入最大化的现实视角去定量测评区域农地最优经营规模,农户收益最大化才是土地经营规模可行的重要前提。
2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农户是农地经营的直接主体,农业经济生产过程中的行为主体,是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决策主体。
农地经营的实际规模最终由农户决策,那么有效农地适度经营规模实际上就是农户在其利益最大化下采纳的生产规模。
因此,在假定农户为理性经济人的前提下,农地最优规模应该是农户生产收入最大化时的农地规模。
3 研究的数据及基本描述研究数据是基于2008年对武汉、随州、荆门、荆州、天门、潜江、宜昌等地区的一些典型农户采用正式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得到的原始数据。
就调查区域而言,本次调查覆盖了湖北省东中西部不同地区,平原、山区、岗地、丘陵不同地貌的农户;而从农业构成来看,本次接受调查的农户经营类型多样,农林牧副渔均有涉及。
由此可见,本次调查能较强地反映湖北省的总体特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3.1 调查样本的基本特征就调查样本户主文化程度而言,初中学历最为普遍,占总数的45.25%;此外,有33.94%的户主是小学文化程度;更有9.05%的户主识字很少甚至不识字;仅有10.86%的户主具备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至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户主,数量更少,仅占调查样本数的0.90%。
就调查样本年龄分布而言,中老年户主相对较多,其中,50-60岁成为了人数分布最为集中的年龄段,有37.56%的户主年龄介于50-60岁之间;另有34.84%的户主年龄介于40-50岁之间;此外,年龄介于60-70岁之间的户主占样本总数的14.48%,排在第三。
而与之对应,中青年户主则较少,年龄低于40岁的户主仅占样本总量的9.95%,其中30岁以下的户主甚至只占样本总数的0.90%。
整体而言,年龄等于或超过40岁的户主占户主总数的90.05%,可见,户主年龄普遍较大,以中老年为主。
就调查样本的务农年限来看,10年以下占样本总数的1.36%,11~20年占样本总数的21.27%,21~30年占样本总数的28.96%,务农年限超过30年的户主最多,占样本总数的48.41%。
户主的务农年限在20年以上者占绝大多数,这类农户有较为丰富的务农经验,可以推断其对农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及意愿表达是在相当长的务农过程中凝集而成的,对农地利用的相关判断具有可信性和代表性。
3.2 农地经营总体形势多样,但以耕地利用为主通过表2可知,调查样本农户共计经营农地92.53 hm2,人均0.12 hm2。
农地经营方式多样,但以耕地利用为主,拥有耕地74.69 hm2,人均0.083 hm2,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土地经营类型而言,农民对土地的使用呈现多样性的特征,覆盖了耕地、园地、鱼塘、林地等一切土地的利用方式。
但从经营面积而言,农民对土地的使用有明显的偏向性,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方式面积差异明显。
其中,耕地面积最大,占所有土地面积的80.72%;排在第二位的是鱼塘,占14.84%;园地面积排在第三位,占3.88%;至于林地和其他用地,相对而言较小,分别仅占0.15%和0.41%。
3.3 农地生产经营区域差异显著从调查样本农户户均农地经营规模来看,从大到小依次为荆门、荆州、天门、随州、潜江、宜昌、武汉,户均农地经营规模依次为1.02、0.85、0.74、0.43、0.41、0.34、0.33 hm2。
户均经营规模最大的荆门市是最小的武汉市的3.07倍,区域差异较为明显。
从户均农地生产投入来看,从大到小依次为武汉市(18 911.69元)、天门市(4 463.95元)、荆门市(4 248.25元)、荆州市(3 403.05元)、潜江市(1 824.68元)、宜昌市(1 256.05元)、随州市(630.81元)。
户均农地经营收入,从多到少依次排名为武汉市(30 887.43元)、荆门市(20 880.17元)、天门市(15 221.41元)、荆州市(10 612.73元)、潜江市(5 433.50元)、宜昌市(5 005.88元)、随州市(4 961.26元)。
从各地区农产品综合均价来看,最高为潜江市,为2.009元;最低为随州市,综合均价仅为0.670元。
其中武汉市、荆州市、天门市农产品综合均价大于1.000元,而荆门市、宜昌市则低于1.000元。
3.4 农户农业生产成本高,生产性成本投入比例大由调查数据计算可得,样本农户平均每公顷农业生产性投入为15 403.20元。
其中,作为对农地污染严重并极大影响农地质量的两大生产性要素——化肥、农药,其支出分别为4 863.75和2 185.65元/hm2,其他方面(包括种子、农膜、农机具购买与维修、整地、人工等)的生产性投入为8 353.80元/hm2。
具体构成情况如图1所示。
可见,化肥支出是农业生产最为重要的投入之一,化肥支出高达总成本的31.58%。
从肥料品种结构来看,复合肥的使用频率最高,碳铵、尿素紧随其后,而磷肥、钾肥以及其他类型化肥使用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