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
北京天坛古代帝王祭天之处
北京天坛古代帝王祭天之处北京天坛,位于中国北京市丰台区,是古代中国帝王祭祀上天的场所,也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的主要场所之一。
它是一座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建筑精美的皇家祭祀建筑群,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下面我们将介绍天坛的历史渊源、建筑特点以及重要的祭天仪式。
一、历史渊源天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年间,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成为明、清两代皇帝举行祭天仪式的重要场所。
每年的农历冬至日,皇帝都会亲自前来天坛祭祀上天,以祈求丰收和国泰民安。
二、建筑特点天坛建筑群包括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圜丘坛、皇穹宇、石砖道照壁等多个建筑,整个建筑群依据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而建,体现了古代人民对天地万物的尊重和崇拜。
1. 祈年殿: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上天的核心场所。
它呈圆形,由多层蓝顶宝顶组成,寓意天圆地方,周而复始。
2. 圜丘坛:圜丘坛是祭天的主要场所,也是整个建筑群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圜丘坛分为三个圈层,分别代表天、地、人三界,寓意着天地人三元合一的哲学思想。
3. 皇穹宇:皇穹宇是位于圜丘坛正上方的一座圆形建筑,象征着帝王的尊崇地位。
皇穹宇顶部有一道圆形天窗,被称为"天心石",寓意天地交通之处。
4. 石砖道照壁:石砖道照壁是连接祈年殿和圜丘坛的一条石砖道路,道路两侧建有照壁。
照壁上刻有精美的图案和文字,寓意着祈年殿与圜丘坛之间神圣与庄严的过渡。
三、祭天仪式古代帝王祭天仪式通常在农历冬至日举行,按照一定的仪式和程序进行。
首先,皇帝会在祈年殿前向上天祈愿,祭拜祖先和各位神灵,表达对天地神灵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之后,皇帝会穿着皇袍,在庙会上行走,向百姓致意和问候,与人民共庆冬至佳节。
祭天仪式以庄重、肃穆、祥和为特点,代表了帝王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一。
这一仪式不仅是政治上的一种象征,更体现了中国人民崇尚天命和尊崇帝王思想的价值观念。
总结:天坛是中国古代帝王祭天的重要场所,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天 坛
天坛天坛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在北京内城正阳门外,原名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改称天坛。
是明清两代帝王孟春祈谷、夏至祈雨、冬至祀天的地方。
帝王郊祀是一种祭祀的大典。
古代祭祀对象有皇天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社稷、五岳、山林川泽、四方百日等。
汉武帝定郊祀之礼。
冬至在南郊祀天,夏至在北郊祭地,所以称祭祀天地为郊,表示敬事上帝。
古人认为这是国家大事,所以在各种礼仪中置于首位,称为“五礼之首”。
从汉代以后一直延续下来。
天坛共有两道坛墙,分出内坛和外坛。
平面北圆南方,象征天圆地方。
内坛里建有斋宫和祭坛。
斋宫是皇帝祭祀前斋戒沐浴的地方,正殿为砖砌结构,整个建筑没有梁、枋、大柱,因此也叫无梁殿。
正殿后是寝殿。
正殿月台上有两个石亭,北为斋戒铜人亭,南为时辰牌位亭。
宫墙有两层,外宫墙环绕回廊163间,回廊外还有宽11.5米的御沟。
按照古礼规定,皇帝祭天前三天就要来斋宫斋戒,不吃荤腥,不喝酒,不吃葱蒜,不吊丧,不听音乐。
从清雍正时起,皇宫内建斋官,举行礼仪前四五个小时才到斋宫来,事实上斋宫就成了临时休息的场所。
祭坛共有两座,祈谷坛在北,圜丘坛在南。
二坛在同一条南北中轴线上,中间有墙隔开。
祈谷坛的中心是祈年殿,明清时为北京最高的建筑之一。
嘉靖二十四年在明初大祀殿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大殿为圆形,殿顶共三层檐,攒尖式圆顶,上层蓝色,代表上天,中层黄色,代表君主,下层绿色,代表臣民。
清乾隆十六年(1751)修缮时将三层檐都改成蓝色琉璃瓦,改名祈年殿。
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是按天象建的。
中央四根龙井柱,象征四季。
中层十二根金柱,象征十二个月。
外层十二根柱,象征一天十二时辰。
加起来二十四根,象征二十四节令。
三层相加二十八根,象征周天二十八星宿。
殿内四周不用墙壁,全用隔扇门。
殿顶不用大梁长檩,而用二十八根大柱与三十六根枋桷互相衔接支撑。
殿内正中地面上的平面圆形大理石,有黑色纹理,自然形成龙和风的花纹,与殿顶九龙藻井相应,俗名“龙凤呈祥石”。
天坛景区介绍-天坛景点PPT(经典版)
全
国
重
点
文
物
保
护
单
位
演讲:
时间:
目录
CONTENTS
01 景 区 概 况 Overview of the scenic spot
02 景 区 历 史 History of scenic spots
03 主 要 景 点 Main attractions
04 旅 游 攻 略 Tourism strategy
一座庑殿式大殿,覆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汉白玉 石栏杆的台基座。它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 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
4
旅游攻略
景区门票
旺季门bai票15元,半价门票8元,联票35元(4月1 日一10月31日)
淡季门票10元,半价门票5元,联票30元(11月1日 一次年3月31日)
园中园的门票价格:祈年殿、回音壁、圄丘门票 20元;神乐署 斋宫门票10元
游览指南
1、开放时间:旺季6:00-21:00,淡季6:30-21:00 2、大门售票时间:旺季6:00-20:00 淡季 6:30-20:00 3、联票售票时间:旺季8:00-16:00 淡季8:00-15:30
特色门票
天坛公园经营管理科科长赵忠华介绍,本 次首发的天坛二十四节气票,取天坛之景, 融节气之时,将天坛建筑文化与应节气而 生发的植物融合在一起。
3
主要景点
主要景点圜丘坛 祈谷坛源自皇穹宇 皇乾殿圜丘坛
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圜丘、 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 台、望灯等。圜丘明朝时为三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 十四年(1749)扩建。
皇穹宇
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壝北侧,坐北朝南,圆形围 墙,南面设三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 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
天坛
国 庆 时 的 天 坛 祈 年 殿
天坛的四大妙音
1、回音壁的回音--皇穹宇殿外四周 有一座正圆形围墙,这就是著名的 回音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两侧 墙边,一人对墙低声细语,另一人 将耳朵贴近墙面,清晰的如同在打 电话一般。 2.对话石的对音--如果您站在皇穹 宇殿前甬道第18块青石上说话,声 音会清晰的传到36米远的东配殿的 东北角和西配殿的西北角. 3.三音石的叠音--而在皇穹宇台阶 前的"三音石“ 4.天心石的空心--在圜丘坛的中心 有一块石板叫"天心石",站在上面 大喊一声,随之而来的是回荡久远 的回声。
Brief Introduction
The largest existing complex of ancient sacrificial buildings in China; masterpiece of China's royal sacrificial buildings complex and one of the best symbolic illustrations of Chinese cosmology.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Beijing, the Temple of Heaven (Tiantan)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sacred places for the whole country for more than five centuries. It served as a complex of sacrificial buildings for the Ming and Qing emperors, and is the largest one in Beijing among several royal altars to Heaven, Earth, the Sun, the Moon and other deities or symbolic forces of Nature.
天坛游学知识点
天坛游学知识点
摘要:
一、天坛的历史背景
二、天坛的建筑特点
三、天坛的主要景点
四、天坛的文化价值
五、游学天坛的意义
正文:
天坛,位于我国北京市东城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皇家祭祀建筑群。
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主要用于明清两朝皇帝祭祀天地、祈求丰收的场所。
天坛的建筑风格独特,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
一、天坛的历史背景
天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当时的皇帝朱棣为了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下令修建了天坛。
自此,天坛成为明清两朝皇帝祭祀天地的重要场所。
二、天坛的建筑特点
天坛的建筑风格独特,采用了许多寓意丰富的设计元素。
其中最著名的是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等建筑。
圜丘是皇帝祭祀天的地方,象征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皇穹宇是祭祀神牌的地方,寓意天神居住的宫殿;祈年殿则是皇帝祈求丰收的地方,寓意五谷丰登。
三、天坛的主要景点
天坛内有许多著名的景点,除了上述的圜丘、皇穹宇、祈年殿外,还有棂星门、丹陛桥、皇乾殿等。
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四、天坛的文化价值
天坛不仅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建筑群,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
天坛的建筑艺术、祭祀文化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宇宙观念、阴阳五行学说等,都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五、游学天坛的意义
游学天坛,对于了解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皇家祭祀文化以及古代宇宙观念等方面的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天坛著名景点介绍
天坛著名景点介绍
天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南池子大街,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
明、清两代皇帝在这里举行祭祀皇天、祭地仪式。
1949年后,又在此举行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是祭天的专用场所,叫“天坛”,后来成了皇帝祭神、祈谷的地方。
明、清两代都是
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皇帝每年要在这里举行祭天大典,并在
这里祭祀“天地”(即上帝、天帝)。
天坛呈圆形,占地面积约
28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2万平方米。
主要建筑有圜丘坛、
祈年殿、皇乾殿、回音壁等。
天坛的建筑布局以祈谷祭天为主。
平面呈圆形,以圜丘坛为
主中心,周围有三层回音壁和三层祈年殿等建筑。
圜丘坛内有一
圆形石台,传说是祭天时用来放香的地方,称为“香坛”。
祭天
时先要将香木点燃后放在坛上,由专门的人用铜壶灌水以控制火
焰的大小,然后由两名侍卫跪在香台前,用一种特制的木槌敲打
铜壶的边缘以控制火势。
—— 1 —1 —。
关于天坛的资料和介绍
关于天坛的资料和介绍
天坛公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祭天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坛庙。
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
天坛分为内外坛两部分,内坛呈圆形,外坛呈方形,南北长330米,东西宽240米。
内坛南北长360米,东西宽28米,面积120000平方米。
天坛是古代皇家祭天仪式的场所,是中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塑、绘画艺术的宝库。
它占地约419000平方米。
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回音壁和祈谷坛等。
其中祈年殿是天坛最大的建筑物,它是一座重檐八角形的三层建筑,高35米。
檐下斗拱多达402个。
每层檐下都有精美的花纹图案,非常华丽。
天坛一座充满了古代祭天仪式的园林。
这里也是一座祭祀性建筑物。
它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南四环中路与北京南二环路交汇处,原为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祷丰收之用,故名天坛。
1961年
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 —1 —。
天坛
谢谢观看
天坛公园外坛为林区,广植树木,外坛西部偏南有神乐署,是乐舞排练之所,俗称天坛道院。
文物价值
文物价值
天坛建筑处处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其主要建筑圆丘坛、祈年殿、皇穹宇 都采用圆形平面,而祈年殿、圆丘坛的砖砌外墙则为方形,天坛内外两重坛垣也是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方”。 其技术构造也因建筑外形的特点和“天”的含义而采用奇数、年数等与之相关的数字,主体建筑屋面覆以蓝色琉 璃瓦以象征青天,使祭礼达到神圣而崇高的效果。此外,天坛建筑集古代哲学、历史学、数学、力学、美学、生 态学于一炉,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既是时间与空间在建 筑上的体现,又是建筑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
明代“大祀殿”平面图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在圜丘坛外泰元门东建起崇雩坛。 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明世宗诏令拆除大祀殿。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在大祀殿原址建大享殿。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8月,大享殿建成。 清乾隆十二年(1749年),拆除明嘉靖年间建造的崇雩坛。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降旨改大享殿为祈年殿,大享门为祈年门。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修理圜丘、皇穹宇。祈年殿三覆檐上层青瓦、中层黄瓦、下层绿瓦及其祈年门、 两庑、皇乾殿绿瓦均改为青色琉璃,其它仍照旧制盖覆绿瓦。
文物保护
文物保护
1951年,天坛被定位为“文化公园”,北京市人民政府组建天坛公园管理处。 1957年10月28日,天坛被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3月4日,天坛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6年,“破四旧”时期,天坛将祈年殿等处匾额换成毛主席像,避免极左思想破坏天坛,使古建筑免于劫 难。 1970年,天坛整修,时任北京市委常委的万里同志坐镇现场,力排“破掉一切封建”的主张,坚持按原样修 缮天坛内的古建筑。 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天坛成为群众避难场所,约1.7万户6.5万户居民在天坛内安置。 1974年至1979年,天坛圜丘西北堆起修筑人防工程的弃土,高32米。 1985年,天坛斋宫剧场拆除,腾退商业店铺,开设展览。 1998年,天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
天坛1 简要介绍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位于正阳门外东侧。
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
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天坛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
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
“祈谷坛”,用于春季祈祷丰年,中心建筑是祈年殿。
“圜丘坛”,专门用于“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筑是一巨大的圆形石台,名“圜丘“。
两坛之间以丹陛桥相连。
西天门内南侧建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
西部外坛设有“神乐署”,掌管祭祀乐舞的教习和演奏。
[1] 2 地理位置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北京市东城区天坛内东里7号。
3 历史沿革1900年八国联军曾在天坛斋宫内设立司令部,在圜丘上架炮。
文物、祭器被席卷而去,建筑、树木惨遭破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天坛的文物古迹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保护和维修。
进行过多次修缮和大规模绿化,使古老的天坛更加壮丽,公园占地200公顷,四面各有一门。
园内有二百年以上的古柏二千五百多棵。
还有百花园种植了大量的花卉。
据史料记载,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
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
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
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
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
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
”于是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
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
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
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
北京天坛公园简介和历史
北京天坛公园简介和历史天坛公园是中国北京市的一座著名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东南部。
这座公园占地约273公顷,是世界文化遗产天坛的一部分。
天坛公园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景观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为你详细介绍天坛公园的历史和景点。
一、历史天坛公园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园林。
公园的设计完美地融合了自然和建筑元素,展现出中国传统园林的精髓。
在清朝时期,天坛公园是皇帝每年祭天的地方,也是进行农业祈年之礼的场所。
在1918年,清朝灭亡后,天坛公园被开辟为公共公园,向游客开放。
如今,天坛公园是北京市内最大的散步和休闲娱乐场所之一,也是北京的著名旅游胜地之一。
二、景点1.皇穹宇皇穹宇是天坛公园的主要建筑之一,也是天坛公园内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它建于明代,是一座古老而宏伟的圆形建筑,是皇帝祭天的场所。
这座建筑采用了嵌缝式的建筑技术,没有使用一颗钉子,也没有使用一片钢筋,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之一。
2.祈年殿祈年殿是天坛公园内的另一处重要景点,它是供奉着“祈年大典”的场所。
祈年殿的建筑风格与皇穹宇类似,同样采用了嵌缝式建筑技术。
殿内供奉着用于祭祀的神像和器物,是天坛公园内最神圣的地方之一。
3.圜丘坛圜丘坛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是天坛公园的核心建筑。
它由圜丘、坛墙和环周廊组成,是用于祭祀的地方。
这座古老的建筑复杂而精致,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优美特点,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4.配殿配殿是天坛公园内的又一处重要景点,它是圜丘坛的辅助建筑,是用于放置祭祀神器和音乐器的地方。
配殿的建筑风格与其他建筑相似,同样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这座古老的建筑见证了中国传统祭祀文化的独特魅力。
5.祈年门祈年门是天坛公园的入口,也是天坛公园内的重要景点之一。
这座古老的门楼庄严而雄伟,展现了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
祈年门是连接天坛公园和外界的纽带,见证着天坛公园悠久历史和辉煌文化。
天坛公园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景观而闻名于世,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北京天坛公园
祈年殿在天坛的北部,前身为大祈殿,始建 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二十四 年(1545年)改建为三重顶圆殿,名为“大 享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缮后, 改名为“祈年殿”。光绪十五年(1889年) 毁于雷火,数年后按原样重建。 祈年殿是一座直径32.72米的圆形建筑,鎏金 宝顶蓝瓦三重檐攒尖顶,层层收进,总高38 米。祈年殿内有28根金丝楠木大柱,里圈的 四根寓意春夏秋冬四季,中间一圈12根寓意 十二个月,最外一圈12根寓意十二时辰以及 周天星宿。
谢谢欣赏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贰
平面布局和特色
平面布局
整个建筑布局呈“回”字形,分为内外坛两部分,各有坛墙相围。 外坛墙总长6414米。内坛墙3292米,北面围墙高大,均为半圆形; 南边的围墙较低而呈方形,象征着“天圆地方”。 中轴线布局。天坛的主要建筑集中在内坛中轴线的南北两 端,南 有圆丘坛,北有祈年殿。南北两坛之间由一条长360米,宽28米, 高2米多的“丹陛桥”相连接,组成了一个完整、壮观的建筑群体 。 整个建筑位于林海之中,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 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内坛位于外坛的南北中轴 线以东,而圜丘坛和祈年坛又位于内坛中轴线的东面,这些都是为了 增加西侧的空旷程度,使人们从西边的正门进入天坛后,就能获得开 阔的视野,以感受到上天的伟大和自身的渺小
CONTENTS
壹
天坛的起源和历史文化
贰
天坛的平面布局和特色
叁
天坛建筑细节和祭祀
肆
天坛的局部和个体建筑
壹 天坛的起源和历史文化
起源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用工十四年与紫禁城同时 建成,名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嘉靖十 三年(1534年)改称天坛。清乾隆、光绪帝重修改建后,才形成现在 天坛公园的格局。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 地处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正阳门外东侧。 总面积为273公顷。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将屋瓦改为 下层石栏望柱饰“朵云”
天坛简介介绍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祭祀活动,人们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礼仪文化
礼仪制度
天坛的礼仪文化是古代中国礼仪制度的重要体现。在这里,帝王会按照严格的礼仪制度进 行祭祀活动,以表达对天地的敬意和对祖先的怀念。
礼仪规范
天坛的礼仪文化不仅体现在祭祀活动中,还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在这里,人们需要遵守 严格的礼仪规范,如言行举止、服饰穿戴等,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建筑尺度
天坛的建筑尺度宏大,以祈年 殿为例,其高度为38米,直径
为32米,巍峨壮观。
装饰艺术
雕刻艺术
天坛的雕刻艺术精湛,如祈年殿 上的龙凤石雕、丹凤朝阳壁画等 ,反映了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
彩绘艺术
天坛的彩绘艺术也十分精美,主要 建筑上的龙、凤、云、花卉等彩绘 图案,色彩鲜艳,寓意吉祥。
建筑装饰
天坛的建筑装饰丰富多样,如祈年 殿的琉璃瓦、祈谷坛的青铜鼎等, 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发挥品牌价值带动区域发展
充分挖掘天坛的品牌价值,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 文化产业繁荣,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
THANKS 感谢观看
机遇
随着国家对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政府加大了对天坛的保护力度,提供了资金 和政策支持。同时,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也为天坛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 。
05 天坛的旅游价值
天坛的旅游价值
• 天坛是中国明清两代皇家祭祀天地、祈求丰收的神圣场所, 也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杰出代表。它位于北京市中心,占 地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美丽的 园林景观。
旅游推广
天坛作为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 游客前来参观。在旅游推广中, 天坛注重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 产品,让游客在游览中了解和体 验天坛的历史和文化。
北京景点天坛介绍
北京景点天坛介绍
天坛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祭祀性皇家园林。
天坛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分为内外两城,外城呈椭圆形,内城呈正方形,南北长267米,东西宽260米,面积34000多平方米。
坛区东西长360米,南北宽350米,南北高差约14米。
外坛呈圆形,内坛为方形,面积约24000平方米。
坛内建筑大多为砖木结构,布局严谨、庄重大方。
天坛分为两层:上层是祈年殿等三大建筑;下层是圜丘、皇穹宇、祈谷坛等建筑物。
祈年殿是三层建筑的中心和最高点,它建于10米高的须弥座上,为圆形石台。
须弥座上有两层圆台,是祭天时存放祭品的地方。
皇穹宇是三层建筑的第二层。
皇穹宇与祈年殿之间有一道高大的门廊,门廊前有一块高2米的汉白玉须弥座。
这个须弥座上雕龙画凤、祥云瑞兽近千尊。
坛内主要建筑还有圜丘坛、祈谷坛、皇穹宇等。
天坛有三大建筑最具特色:圜丘坛上的三层台阶、祈年殿中的大金柱和回音壁。
—— 1 —1 —。
人教版天坛课文原文
人教版天坛课文原文
小朋友,您给的题目“人教版天坛课文原文”不太完整哟。
您是不是想说让我以“人教版中的天坛”为主题来写一篇文章呀?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来试试。
天坛,那可是个超级神奇的地方!
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天坛游玩。
一进大门,我就被那雄伟的建筑震撼到了。
哇塞!那红墙蓝瓦,那高大的宫门,简直就像从古代穿越过来的一样。
我和小伙伴们像一群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地跑着、跳着。
“快看呀!”小明大声喊着,“这建筑多壮观啊!”可不是嘛,那精美的雕刻,就像有神仙在上面施了魔法一样。
我们来到了祈年殿,周围好多游客呢。
我听到一位叔叔说:“这祈年殿可是天坛的标志性建筑啊!”我心里想,这要是能住在这里面,那该有多棒啊!
旁边的小花坛里,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奇斗艳,就好像在比谁更美。
“这花真美啊,像不像咱们在画上看到的?”小红歪着头问大家。
“像,太像啦!”大家齐声回答。
再往前走,就是回音壁啦。
我们几个小伙伴好奇地凑过去,你对着墙说一句话,我在另一边就能听到,这也太神奇了吧!“这难道不是大自然的魔法吗?”小刚兴奋地叫着。
天坛里还有好多好多的古树,它们就像一个个饱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站在那里,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这些树得有多少年啦?”我不禁问自己。
在天坛里逛了一天,虽然累得腿都快断了,但是心里特别开心。
天坛,它不仅仅是一个景点,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
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保护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魅力吗?我觉得我们一定要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永远闪耀着光芒!。
北京天坛帝王祈福之地
北京天坛帝王祈福之地北京天坛是一座庄严肃穆的古建筑,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
作为明清两代帝王祈谷祷告丰收的场所,天坛见证了中国古代帝王的崇拜和统治。
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也是游客们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绝佳去处。
天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时期,始建于1420年,是明成祖永乐年间的皇家祭天之地,清代康熙、乾隆等许多皇帝也在这里祭天。
天坛是中国古代祭天文化的代表,展现出中国人对天地崇尚的信仰。
天坛占地面积广阔,整个建筑群分为内外两部分,主体建筑是圜丘和祈年殿,围墙外是方丘和圜丘之衬。
圜丘是天坛的核心,由三个独立的圆形台基组成,象征天地人三位一体的观念。
这是皇帝祭天时所站立的地方,是整个天坛的灵魂所在。
在圜丘的南侧是祈年殿,供奉着祖先的牌位和代表丰收的祭品。
在天坛内,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祈年殿前的“祈年门”,门上有个大铜钉,当游客敲打铜钉时,会产生悦耳的回音。
传说这是皇帝听取百姓诉求的地方,祈愿农业丰收和人民安定。
除了丰收祭祀,天坛还是皇帝祈求国泰民安的场所。
最为著名的就是冬至祭天,皇帝在这一天亲自祭祀,并为百姓祈求冬季的平安和春季的顺利来临。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仪式之一,至今仍有许多人在冬至这天来到天坛参与祭天活动。
天坛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其建筑风格也独具特色。
整个建筑群以天为圆,地为方的布局为主,代表天与地的交融。
建筑材料以明黄色为主,瓦顶上还装饰着精美的纹饰,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采。
每个建筑物都经过精细的设计和布局,体现出中国古代建筑的理念。
今天的天坛已成为北京乃至整个中国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来到这里,欣赏古建筑的壮观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天坛的辽阔平整的广场也成为许多人喜爱的活动场所,人们可以在这里散步、跳舞、唱歌,感受到浓厚的社交氛围。
综上所述,天坛作为北京的一颗明珠,为我们展示了古代帝王的祈福之地。
它的建筑风格独特,充满宗教和历史的庄严氛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天坛
天坛天坛,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
占地约273万平方米。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
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
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简介:1 简要介绍编辑本段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位于正阳门外东侧。
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
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天坛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
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
“祈谷坛”,用于春季祈祷丰年,中心建筑是祈年殿。
“圜丘坛”,专门用于“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筑是一巨大的圆形石台,名“圜丘“。
两坛之间以丹陛桥相连。
西天门内南侧建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
西部外坛设有“神乐署”,掌管祭祀乐舞的教习和演奏。
[1]2 地理位置编辑本段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北京市东城区天坛内东里7号。
3 历史沿革编辑本段1900年八国联军曾在天坛斋宫内设立司令部,在圜丘上架炮。
文物、祭器被席卷而去,建筑、树木惨遭破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天坛的文物古迹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保护和维修。
进行过多次修缮和大规模绿化,使古老的天坛更加壮丽,公园占地200公顷,四面各有一门。
园内有二百年以上的古柏二千五百多棵。
还有百花园种植了大量的花卉。
据史料记载,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
作文《北京天坛》
作文《北京天坛》
如果你来了北京,却不去一次天坛的话,那真是太可惜了。
如果你是夏天去的天坛,那么请一定要做好防晒准备,因为天坛里面是没有一棵树的,导游对我说:“为什么里面没有种一棵树呢?这是因为,如果里面种树的话,不仅影响美观,而且树后可能会藏有刺客,所以才不种树的。
”
据导游介绍,天坛的面积是故宫的四倍,是当今世上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祭天建筑群。
一进入祈年殿,我就左看看,右看看,看见了左边有九个大香炉,右边也有九个大香炉,右边第一个大香炉旁边还有一口井,导游同我们说:“这一口井是明清两代皇帝用来祭祀天神的。
”
听完了导游的讲解,我便往中间那个高台望去,虽然听过这里人多,但我还是大吃一惊,因为不仅只有高台上有人,就连楼梯上也是人山人海,我们好不容易才挤到了園丘台上,由于天气炎热,加上上面人又多,我们在上面待了一会便下去了。
下去之后,我们又了解到了很多建筑物,就说“三音石”吧,因为对它喊一声,就能听到三次回声,三音石的名字由此而来。
游完天坛后,我感觉收获满满。
天坛公园的著名景点介绍
天坛公园的著名景点介绍
天坛公园是北京市的一个著名景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以下是一些著名景点的介绍:
1. 祈年殿:祈年殿是天坛公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双环式木结构建筑。
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新年举行祭天仪式的地方,是天坛的核心建筑之一。
2. 圜丘坛:圜丘坛是天坛公园的主要景点之一,也是举行祭天仪式的地方。
它有三层圆形石台,每一层上都有一块圆石,象征皇帝与天地间的联系。
3. 祈年文庙:祈年文庙是用于祭祀古代皇帝尧、舜、禹等圣人的建筑。
文庙内有许多碑文和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
4. 回音壁:回音壁是天坛公园内一个著名的地标。
它是一个圆形墙壁,可以传递声音。
站在距离壁面特定地点的人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回荡。
5. 祈年门:祈年门是连接天坛公园和外部街道的入口。
它是一座大门式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雄伟的气势成为天坛公园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这些都是天坛公园的一些著名景点,游客可以在这些地方欣赏到古代中国的建筑和文化。
天坛建筑的介绍
天坛建筑的介绍
天坛位于北京内城的北端,北临中南海,南与北京天安门广场毗邻,是明清两代皇帝在北京举行祭天、祀祖活动的场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坛建筑,被誉为“天下第一坛”。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嘉靖、万历年间进行了修缮。
清代顺治、康熙、乾隆、嘉庆、道光五次修葺扩建。
1914年改为公园。
天坛分内外两城,内城又称圜丘坛,外城又称祈谷坛。
坛面东西长280米,南北宽290米,占地约73000平方米。
内城城墙为土筑,外廓为石砌圆形砖墙。
坛内方砖铺地,南宽北窄,中间有一道高约5米的墙将坛分为南北两部分。
内城有四座城门:东南是祈年门(又名神乐署),西北是永泰门(又名神乐署),西南是回音壁(又名聚音壁)和三座门(又称神乐署)。
祈年门是坛墙的正南门。
门内有一道墙将坛墙分隔成内外两部分。
在两道墙之间有一条长250米的甬道,南为外坛甬道,北为内坛甬道。
—— 1 —1 —。
北京天坛历史遗址
北京天坛历史遗址北京天坛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
作为明清两代皇帝祭天之地,天坛见证了中国帝王统治的盛衰兴衰,也是中国古代祭天文化的重要象征。
本文将以匠心雕琢的方式,带你了解北京天坛的历史遗址。
一、天坛基本情况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天坛占地面积约273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祭天建筑群。
整个天坛建筑群由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组成,主体建筑包括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等。
圆丘是天坛的核心,也是皇帝祭天的场所。
而皇穹宇是一座巨大的圆顶建筑,象征皇帝的尊贵地位。
二、历史背景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皇帝崇奉宗室明太祖为“太祖高皇帝”,认为其“是天地之开辟者,万物之始终者”。
为此,明成祖决定在北京修建天坛,以祭祀太祖,并将其称为“天坛”。
明朝之后,清朝继承了天坛的祭天仪式。
顺治帝在位期间,圆丘被重修,并增添了一些附属建筑。
此后,清朝皇帝每年都会亲自到天坛祭天,以祈求丰收和国泰民安。
三、建筑特点1. 匠心独具的建筑布局天坛建筑群采用了独特的布局,将几座建筑和神道道路有机地连接在一起。
整个建筑布局呈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天地之间关系的崇拜和敬畏。
2. 巧妙的建筑构造天坛建筑群在构造上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巧思。
例如,圆丘的圆形台基采用了青石条砌砌成坡及青石板砌成平顶的砌法,不仅使建筑稳固耐用,还表现出古代建筑理念中的“天圆地方”观念。
3. 独特的装饰艺术天坛建筑群的装饰艺术也十分精湛。
例如,圜丘的墙壁上绘有五彩缤纷的神话故事图案,体现了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高超水平。
此外,建筑群中还有许多精美的绘画、雕刻和彩绘陶瓷工艺品,无一不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四、文化价值天坛作为中国古代皇家祭祀的场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是古代帝王权力的象征,也是古代文化交流、科举考试和民俗活动的重要场所。
此外,天坛还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祭天仪式代表了中国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天地之间关系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嘉靖九年(1530)初建时,坛的尺寸偏小,坛面、栏 板均用蓝色琉璃。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坛身尺寸加 大,坛面、栏板全部改用石材,坛身取得洁白、高雅、 端庄的效果。现坛体径长,上层23.5米,中层38.5米, 下层54.5米,内壝墙径长104.1米,外壝墙边长167.6米。 内外壝墙四面正中各设一组六柱三门的汉白玉棂星门。 外壝墙内西南角竖立了3座望灯柱,东南角设置燔柴炉、 瘗坎和多座燎炉。
谢谢~
皇穹宇是一座单檐攒尖顶圆殿,内供"昊天上帝"
的神版,东西配殿内供从祀的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 神神牌。 皇穹宇殿高19.2米,直径15.6米,木拱结构,严 谨精致,上覆蓝瓦金顶,精巧而庄重。殿内天花藻井 为青绿基调的金龙藻井,中心为大金团龙图案,是古 代建筑杰作。 皇穹宇左右有偏殿两座,面阔各五间,结构为单 檐歇山顶。皇穹宇围垣具有传声功效,俗称回音壁。
祈 谷 坛 组 群
祈谷坛组群包括祈年门、祈谷坛、祈年殿、配殿、皇乾殿、具服台、神厨、
宰牲亭等,其中主要建筑由一圈壝墙围合成长方形大院。壝墙东西南三面各辟一座 砖券洞门。大院内部有一重由祈年门和东西配殿组成的三合院,形成院内套院的格 局。由三层圆台基组构成的祈谷坛就处在大院后部中心,祈谷坛的正中矗立起三重 圆攒尖顶的祈年殿,祈谷坛实质上成了祈年殿放大的台基,与祈年殿融成了一体。 皇乾殿则隐藏在大运北墙外的小院内,殿内神龛供奉着“昊天上帝”神版,它与祈 谷坛的关系类同于皇穹宇与圜丘坛的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N
14 13
1
3
12 2 5 8
11
7 6 10 9
4
1. 坛西门 2. 西天门 3. 神乐署 4. 牺牲所 5. 斋 宫 6. 圜 丘 7. 皇穹宇 8. 成贞门 9. 神厨神库 10. 宰牲亭 11. 具服台 12. 祈年门 13. 祈年殿 14. 皇乾殿 15. 先农坛
神乐署是明清时期演戏祭祀礼乐的场所
皇乾殿是一座庑殿式大
殿,覆盖蓝色的琉璃瓦,下 面有汉白玉石栏杆的台基座。 它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 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 殿宇。
天坛是总体布局蕴含着中国古代规划设计大型建筑组群的
杰出意匠:它以超大规模的占地,突出天坛环境的恢弘壮阔;它以大 片满铺的茂密翠柏,渲染天坛坛区的肃穆静宁;它以圜丘坛、 祈谷坛两组有限的建筑体量,通过丹陛桥的连接,组成超长的 主轴线,控制住超大的坛区空间;它以高高凸起的圜丘坛、祈 谷坛和丹陛桥,提升人的视点,拓展人的看天视野,显现出天 穹的分外开阔,造就天的崇高、旷达、神圣的境界;它通过一 系列数的象征、方位的象征、色彩的象征和“天圆地方”之类 的图形象征,充分显现崇天的意识;它还特地把皇帝居住的斋 宫置于主轴线旁边的侧位,置于坐西朝东的偏方位,以皇帝低 于昊天上帝的建筑规制,强调出“天子”与“天”的亲缘关系。 可以说,经历明清两代扩建、改建的北京天坛,堪称中国古代 典范性的建筑组群。
圜丘坛组群
圜丘坛的主体由三层圆台基构成,外围方圆两重壝(wei)墙,这里是举
行祭天的场所。它的北面有一组圆形小院,主殿即为皇穹宇。
圜丘是冬至日祭天的场所,其主体为"坛而无屋"的三层露天圆台,周边环绕
两重低矮的方圆壝墙。虚扩的壝墙大大拓展了圜丘坛的整体形象,可以说是极简约 的建筑手段,塑造了一组极具表现力的祭天建筑。
祈年门为祈年殿院落
的正门,为庑殿顶建筑,殿 宇五楹,中三间为门,崇基 石栏,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 门制。祈年门中门供皇天上 帝专用,皇帝进出左(东) 门,百官进出右(西)门。
祈年殿是正月上辛日(上旬
第8天)举行祈谷礼的场所。它属 于 “坛而屋之” 的做法,坐落 在三重圆形台基组成的祈谷坛中, 与祈谷坛融为一体,祈谷坛成了 祈年殿放大的台基。高6米,弟 径长达91米的祈谷坛大大增高和 拓展了祈年殿的形象,台基、屋 檐的层层收缩、上举,造成祈年 殿强烈的向上动感。但初建时, 屋顶的三重瓦色是上青,中黄, 下绿,用以象征天、地、万物 (另一说象征昊天、皇帝、庶 民),这种花花绿绿的色彩有悖 庄重,乾隆十七年改为三重檐统 一的蓝色,取得了整体建筑高崇、 纯净、凝重、神圣的效果。
北京 天坛
明清北京天坛位于北京 外城永定门大街东侧, 占地约 273 万平方米。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清乾隆、 光绪时曾重修改建。堪 称中国古代典范性的建 筑组群。
N
天坛有内外两重坛
墙,都是东南、西南呈方 角,东北、西北呈圆角。 外坛墙东西相距1703米, 南北相距1657米,实测 周长6553米,占地面积 达273公顷,相当于北京 紫禁城的3.7倍。外坛墙 的东、南、北三面原制无 门,仅西面临街开西门及 南侧门。内坛墙东西相距 1025米,南北相距1283 米,实测周长4125米。 内坛墙内偏东形成一条主 轴线,轴线南段为祭天的 圜丘坛组群,轴线北段为 祈祷丰年的祈谷坛组群。
丹陛桥是连接南北两坛的甬道。
这条甬道长361.3米,宽29.4米,中间 石板大路为“神路”,供天帝专用; 东侧砖砌路面称“御路”供皇帝专用, 陪祀王公大臣只能在西侧的“王路” 上行走,上下进退等级分明。丹陛桥 北高南低,北行令人步步登高,如临 天庭。 高高凸起的丹陛桥成了强有力的 纽带,把分布在南北两端的圜丘坛组 群和祈谷坛组群联结成超长的整体, 大大突出了天坛主轴线的分量。
斋宫坐西朝东,占地4万
平方米,由两重宫墙、两道禁 沟和163间回廊围成正方形的 宫院,内有无梁殿的正殿、五 开间的寝宫和钟楼、铜人亭、 奏书亭等。皇帝斋戒期间要不 饮酒、不茹荤、不问疾、不吊 丧、不入内寝、不近女色、不 理刑名、不事娱乐。斋宫作为 皇帝在天坛斋宿的场所,有着 森严的警卫戒备和浓厚的肃宁 氛围。
圜丘的设计极重象征,它以 圆象天,以方象地,以阳数象征 “天数”,以九象征“极阳数”。 体坛层数用3,坛面三层直径分别 为营造尺的9丈、15丈、21丈, 全部符合阳数。坛面的环形铺石, 除圆心用一块圆石(天心石)外, 每层均铺9环,每环用石从1×9、 2×9依次递增至27×9,均为9的 倍数。三层台沿的栏板数各为36 块、72块、108块,也全是9的倍 数。阳数和极阳数的象征在这里 达到十分缜密的程度。
祈年殿的设计,除了以圆象天,以蓝瓦象征蓝天外,在“数”的象征上
也做足了文章。它已殿内的4跟龙柱象征“四季”,以内圈12根金柱象征 “十二月”,以外圈12根檐柱象征“十二时辰”,以内外两圈金柱、檐柱之 和象征“二十四气”,加上龙井柱,以28根柱子象征“二十八星宿”,再加 上上层的8根童柱,以36根柱子象征“三十六天罡”。可以说把一个祈祷丰 年的建筑与制约农耕生产的时令节律的联系,发挥到淋漓尽致。
具服台为一方形石 台,周围护以汉白玉石 栏板。每逢祭祀大典, 先于台上支搭一黄云缎 方形幄帐(俗称“小金 殿”)。皇帝于大典前 先行至此,净手并换上 蓝色祭服,恭候大典开 始。典礼结束后仍回这 里更衣后起驾回宫,故 又名“更衣台“。 具服台属于临时建 筑,每次皇帝参拜之前 搭建,参拜之后,就拆 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