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脉交会穴妙用

合集下载

关于人体的八脉交会穴

关于人体的八脉交会穴

关于人体的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一、关于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又称为“流注八穴”,“交经八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交通的八个腧穴,均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的部位。

八穴包括公孙、内关、外关、足临泣、照海、列缺、申脉、后溪。

八脉交会穴首见于宋子华的《流经八穴》,后被窦汉卿收于《针经指南》一书中.因窦氏擅用此八穴而名声渐起,故后世又称此八穴为“窦氏八穴”。

在窦汉卿《针经指南》中详细介绍了八穴的位置、经络所属、取穴方法及临证应用范围,对八脉交会穴在后世的流传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八脉是指奇经八脉,即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蹻、阳蹻。

而这八脉与十二正经相交会的八个特定腧穴即称为八脉交会穴。

交,有交通、交会的含义;会,是聚会、会合的含义。

交会穴是指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经脉相互交通、交会的穴位。

奇经八脉正是通过八脉交会穴与十二正经脉气相交通的。

具体交会为:脾经公孙与冲脉相交通,心包经内关与阴维脉相交通,二者同会于心、胃、胸部位;小肠经后溪与督脉相交通,膀胱经申脉与阳蹻脉相交通,二者同会于目内眦、肩胛部位;胆经足临泣与带脉相交通,三焦经外关与阳维脉相交通,共同会合于目外眦、肩部;肺经列缺与任脉相交通,肾经照海与阴蹻脉相交通,共同会合于咽喉、肺、胸膈部位。

在这八穴中,只有申脉、照海分别是足太阳膀胱经与阳蹻及足少阴肾经与阴蹻直接交经汇聚之处,余六穴均未直接在所在穴处与奇经交会,只是通过所属经脉与奇经在躯干等部位相交而通会于其穴,因而是经交而穴通。

窦氏称八穴为“交经八穴”更符合八穴的交通方式。

八脉交会穴在针灸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其配伍应用可分为随证配穴法和按时配穴法两类。

杨甲三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八脉交会穴理论及其临床应用方面有许多独到的见解。

在他的指导之下,其博土研究生马秀玲以八脉交会穴为研究内容,结合前人经验,对八脉交会穴交通、会合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八脉交会穴的主治范围进行了总结、归纳,完成了一篇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毕业论文,并获得博士学位。

八脉交会穴临床应用精华(建议收藏)

八脉交会穴临床应用精华(建议收藏)

八脉交会穴临床应用精华(建议收藏)八脉交会穴公关缺照(公孙、内关,列缺、照海),治五脏六腑之病,叫四阴同治。

后生外泣(后溪、申脉,外关、临泣),治头面五官及关节之病,叫四阳同治。

“周身三百六十穴统于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统于八穴”,说明八穴之精义所在,它是特定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公孙穴本经:足太阴脾经,表里经:足阳明胃经,同名经:手太阴肺经,别通经:手太阳小肠经。

络穴。

通冲脉。

【主治】①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胃肠病证。

(胃经所主)②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

(别通小肠经)③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气失肃降,肺经所主)④水肿,黄疸等脾失运化病证。

(脾经所主)因为与小肠经相通,小肠经与心经又相表里,故治神志病。

2.内关穴本经:手厥阴心包经,表里经:手少阳三焦经,同名经:足厥阴肝经,别通经:足阳明胃经。

络穴。

通阴维脉。

【主治】:心胸内关谋①心绞痛、精神异常等心脏病、神志病。

(本经所主)②头痛、眼睛充血等五官病。

(三焦经所过)③孕吐、月经痛、遗精等生殖病。

(肝经所主)④腹泻、呃逆、晕车、恶心想吐等肠胃病。

(别通胃经)⑤手臂疼痛、胸肋痛、上腹痛等本经所过病。

3.列缺穴本经:手太阴肺经,表里经:手阳明大肠经,同名经:足太阴脾经,别通经:足太阳膀胱经。

络穴,通任脉。

【主治】头项寻列缺①咳嗽、气喘、呃逆等肺系病证。

(本经所主)②头痛、下齿痛、项强、口眼歪斜、咽喉肿痛等头项部疾患。

(大肠经所过)③荨麻疹。

(肺主皮毛)④水肿。

(肺为水之上源,膀胱主水液代谢,气化)⑤溺血。

(膀胱经所主)4.照海穴本经:足少阴肾经,表里经:足太阳膀胱经,同名经:手少阴心经,别通经:手少阳三焦经。

通阴跷脉。

【主治】①痫证、失眠、四肢懈怠,精神忧郁等精神、神志疾患。

(心经所主)②咽干咽痛、目齿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

(本经所上,膀胱经所过)③小便频欠、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等泌尿生殖病证。

(本经与膀胱经所主)④下肢痿痹。

八脉交会穴的妙用(下)

八脉交会穴的妙用(下)

中医里有一个派别叫“八法流注派”,把疾病和其产生的时间对照,选取相应穴位来治病,也可以把这种医学称之为“时间医学”。

在中医的历史上,早在《黄帝内经》诞生的年代,古代的智者就发现了时间是疾病的根源之一,并且把针对时间导致疾病的五运六气学说写入了《黄帝内经》中。

在《黄帝内经》之后,历代针灸大师更是密切观察时间与人体穴位开阖的影响,而一步步创造并发展了针灸选穴的时间医学流派。

上期讲到,八脉交会穴就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与十二正经相交的穴位,这些穴位也属于时间医学取穴的方法,医生针灸时,是要经过专门的时间推算的。

然而,不推算时间,就是平时取用,也会有一定的效果。

所以,大家平时使用时,只管对照要解决的疾病,然后到上述穴位中去找,看看属于哪个穴位的主治范围就可以了。

为了方便大家使用,我们把上述歌诀的内容用现代白话翻译列了一张表格,大家可以对照表格来找就行了。

参照上期的穴位歌诀,再对照以上表格的症状,找到要用的穴位后,处理穴位的方法如下:
1、用手指揉按,自己掌握力度。

2、用小保健锤轻敲。

3、在适当穴位针灸。

4、准备质量稍好的参片,直接把参片贴于这些穴位,然后用医用胶布固定。

值得注意的是,如出现紧急问题个人无法处理的,应当尽快去诊所或医院,请医生诊断。

八脉交会穴、十二正经原穴

八脉交会穴、十二正经原穴

八脉交会穴、十二正经原穴八脉交会穴、十二正经原穴八脉里有八个代表性的穴位,公孙、内关、临泣、外关、申脉、后溪、列缺、照海。

古人流传下来一首“八穴歌”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一、主治作用八脉交会穴的治疗范围非常广泛,仅《针经指南》一书就载有主症200多种,这是由八穴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因为八穴中每一个穴位都有所属的正经,所通的奇经,又通过正经和奇经与其他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构成广泛的联系,所以刺灸这八穴,有调节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的作用。

二、治疗病证1、治疗所属正经及与正经有关的脏腑、经脉病证。

2、治疗奇经病。

奇经八脉有一定的循行路线和病候,沟通十二经脉之间联系,对十二经气血起着蓄积和渗灌的作用,由于除任、督二脉外,其余六经本身没有所属腧穴,当奇经发生病变时,即可选用八脉交会穴治疗。

3、单穴主治范围(1)公孙:为足太阴脾经络穴,联络足阳明胃经,通冲脉。

具有理气健脾、和胃降逆、调畅气机的作用。

其主治范围应与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络脉、冲脉的循行和病候以及这些经脉相联系的其他经络、脏腑、组织、器官有联系。

可以治疗如脾胃肠及肝胆病、神志病、心肺系病、妇女病、五官病,四肢体表病等。

(2)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联系手少阳三焦经,通阴维脉,具有和血行气,通经止痛,安神定志的作用。

其主治范围与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络脉、阴维脉的循行和病候及这些经脉相联系的其他经络、脏腑、组织、器官有关,是治疗心胸病的要穴。

可以治疗如心系病、神志病、脾胃肠、肝胆病、肺系病、妇女病、五官病等。

(3)列缺:手太阴肺经络穴,联络手阳明大肠经,通任脉,具有宣通肺气,通调经脉的作用,其主治范围与手太阴肺经、手太阴络脉、手阳明大肠经、任脉循行和病候及与这些经脉相联系的其他经络、脏腑、组织、器官有关。

可以治疗如肺系病、神志病、脾胃肠及肝胆病、膀胱肾病证、妇女病、五官病等。

简述八脉交会的临床应用

简述八脉交会的临床应用

简述八脉交会的临床应用八脉交会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人体经络中相互连接交汇的地方。

根据中医经络理论,人体经络共有八脉,即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

这些经络在人体内部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通过气血运行,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疾病状态。

八脉交会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通过八脉交会可以实现络穴之间的互通互联。

在治疗疾病时,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八脉交会穴位进行针灸或按摩,以调理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目的。

例如,对于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症状,可以选择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行调理,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健康。

其次,八脉交会还可以实现五脏六腑的调和。

根据中医理论,五脏六腑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分别对应不同的经络。

通过八脉交会,可以促进五脏六腑之间的相互作用,调和阴阳,达到身体的平衡状态。

比如,通过调理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阴肺经的交会穴位,可以有效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此外,八脉交会还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和治疗。

在中医治疗过程中,经常通过八脉交会来调理疾病,加速病情的恢复。

通过刺激、按摩或贴敷八脉交会穴位,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加速病灶部位的修复,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对于慢性疾病患者,经常选择适当的八脉交会穴位来进行保健调理,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总之,八脉交会在中医临床应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功能。

通过对八脉交会的研究和运用,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诊疗工作,促进患者身体健康。

希望广大医生和患者都能加强对八脉交会的认识,积极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造福人类健康。

八脉交会穴歌诀

八脉交会穴歌诀

八脉交会穴歌诀引言八脉交会穴是中医学中重要的穴位之一,它们位于人体八脉的交汇处,有着重要的调理作用。

本文将介绍八脉交会穴的位置和功效,并附上相应的穴位图。

一、什么是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是中医学中指代八脉交汇处的穴位。

八脉分别是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

当这八脉交会于人体特定部位时,就形成了八脉交会穴。

二、八脉交会穴的位置和功效八脉交会穴的位置和功效如下:1.手阳明大肠经:交会于四渎穴,可以清热泻火、通利肠道、舒缓肠胃疼痛。

2.足阳明胃经:交会于天突穴,可以调理胃气、促进消化、减轻胃部不适。

3.手太阳小肠经:交会于外关穴,可以缓解肩颈疼痛、改善手臂麻木、舒缓头痛。

4.足太阳膀胱经:交会于大椎穴,可以缓解腰背疼痛、改善排尿困难、舒缓头痛。

5.手少阳三焦经:交会于太渊穴,可以调理心脏功能、改善心悸、缓解焦虑。

6.足少阳胆经:交会于丘墟穴,可以舒缓头痛、减轻耳鸣、缓解眩晕。

7.手厥阴心包经:交会于尺泽穴,可以调理心脏血液循环、舒缓胸闷、改善心悸。

8.足厥阴肝经:交会于行间穴,可以调理肝脏功能、减轻胸胁疼痛、缓解情绪不稳。

三、八脉交会穴的刺激方法八脉交会穴的刺激方法有按摩、针灸、艾灸等多种方式。

下面以按摩为例介绍刺激方法:1.手阳明大肠经:定位于手臂外侧,距手肘处三寸。

用手指轻轻按压或揉动该穴位,每次持续5-10分钟,每天可按摩数次。

2.足阳明胃经:定位于胸骨上端,两乳头凹陷之中。

用手指轻轻按压该穴位,每次持续5-10分钟,每天可按摩数次。

3.手太阳小肠经:定位于手臂背面,肩胛骨与肘关节之间。

用手指轻轻按压或揉动该穴位,每次持续5-10分钟,每天可按摩数次。

4.足太阳膀胱经:定位于颈椎第七椎骨突起处。

用手指轻轻按压该穴位,每次持续5-10分钟,每天可按摩数次。

5.手少阳三焦经:定位于手臂背面,肘关节外侧凹陷处。

用手指轻轻按压或揉动该穴位,每次持续5-10分钟,每天可按摩数次。

八脉交会穴及医疗妙用

八脉交会穴及医疗妙用

八脉交会穴及医疗妙用八脉交会穴及医疗妙用八脉交会穴宋元时期的针灸家提出:四肢部列缺、后溪、内关、外关、照海、申脉、公孙、足临泣八穴分别通向任、督、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冲、带八脉。

意指这些穴位分别能主治头面躯干部有关奇经八脉的病症。

其相通的意义,应当理解作是通过各穴本身所属经脉而通向奇经八脉。

后来将这种相通关系说成“交会”,所以称作“八脉交会穴”。

八穴始载于《针经指南》,《标幽赋》说的“阳跷,阳维并督、带,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阳跷、阳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

”即指此八穴的治疗作用而言。

明代刘纯《医经小学》卷三载有八穴的歌诀:“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附:八脉交会穴表内关(手厥阴)→阳维公孙(足太阴)→冲脉心、胸、胃后溪(手太阳)→督脉申脉(足少阳)→阳跷项、肩胛、耳、目内眦外guan(手少阳)→阳维临泣(足少阳)→带脉颈、肩、颊、耳、目外眦列缺(手太阴)→任脉照海(足少阴)→阴跷咽喉、胸膈八脉交会穴的医疗妙用照海穴——告别咽痛和失眠的强肾降火妙穴申脉穴——体贴身寒多病者的纯阳大药内关穴——打开心结,养颜养心的美丽穴外关穴——瞬间恢复听力的“聪耳神穴”列缺穴——专治落枕、偏头痛的随身医师后溪穴——统治一切颈肩腰椎病的奇效大穴公孙穴——摆平痛经和脾胃疾患的第一温阳大穴临泣穴——一生守护身体少阳之气的“小柴胡汤”照海穴——告别咽痛和失眠照海穴释名:照,照耀之意;海,大水之意。

该穴不但能主治咽喉肿痛,配肾腧、关元、三阴交,还可以主治月经不调。

照海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称“漏阴”,属足少阴肾经,是八脉要穴之一,通阴跷脉,有滋肾清热,通调三焦之功。

其主要功效为:可缓解胸闷、嗓子干痛、声音嘶哑、慢性咽炎等症状,对肩周炎、失眠有辅助作用。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称此穴为“漏阴”,就是说这个穴位出了问题,人的肾水减少了,会造成肾阴亏虚,引起虚火上升。

八脉交会穴解析及应用

八脉交会穴解析及应用

八脉交会穴解析及应用一、冲脉:考穴:公孙二穴,脾经。

足大趾内侧,本节后一寸陷中,举足,两足掌相对取之。

针一寸,主心腹五脏病,与内关主客相应。

治病:〔西江月〕九种心疼延闷,结胸翻胃难停,酒食积聚胃肠鸣,水食气疾膈病。

脐痛腹疼胁胀,肠风疟疾心疼,胎衣不下血迷心,泄泻公孙立应。

○凡治后症,必先取公孙为主,次取各穴应之(徐氏):九种心疼,一切冷气:大陵中脘隐白。

痰膈涎闷,胸中隐痛:劳宫膻中间使。

气膈五噎,饮食不下:膻中三里太白。

脐腹胀满,食不消化:天枢水分内庭。

胁肋下痛,起止艰难:支沟章门阳陵泉。

泄泻不止,里急后重:下脘天枢照海。

胸中刺痛,隐隐不乐:内关大陵彧中。

两胁胀满,气攻疼痛:绝骨章门阳陵泉。

中满不快,翻胃吐食:中脘太白中魁。

胃脘停痰,口吐清水:巨阙中脘厉兑。

胃脘停食,疼刺不已:中脘三里解溪。

呕吐痰涎,眩晕不已:膻中中魁丰隆。

心疟,令人心内怔忡:神门心俞百劳。

脾疟,令人怕寒腹痛:商丘脾俞三里。

肝疟,令人气色苍,恶寒发热:中封肝俞绝骨。

肺疟,令人心寒怕惊:列缺肺俞合谷。

肾疟,令人洒热,腰脊强痛:大钟肾俞申脉。

疟疾大热不退:间使百劳绝骨。

疟疾先寒后热:后溪曲池劳宫。

疟疾先热后寒:曲池百劳绝骨。

疟疾心胸疼痛:内关上脘大陵。

疟疾头痛眩晕,吐痰不已:合谷中脘列缺。

疟疾骨节酸痛:魄户百劳然谷。

疟疾口渴不已:关冲人中间使。

胃疟,令人善饥,不能食:厉兑胃俞大都。

胆疟,令人恶寒怕惊,睡卧不安:临泣胆俞期门。

黄疸,四肢俱肿,汗出染衣:至阳百劳腕骨中脘三里。

黄疸,遍身皮肤、面目、小便俱黄:脾俞隐白百劳至阳三里腕骨。

谷疸,食毕则心眩,心中拂郁,遍体发黄:胃俞内庭至阳三里腕骨阴谷。

酒疸,身目俱黄,心中痛,面发赤斑,小便赤黄:胆俞至阳委中腕骨。

女痨疸,身目俱黄,发热恶寒,小便不利:关元肾俞至阳然谷。

○杨氏治症:月事不调:关元气海天枢三阴交。

胸中满痛:劳宫通里大陵膻中。

痰热结胸:列缺大陵涌泉。

四肢风痛:曲池风市外关阳陵泉三阴交手三里。

八脉交会穴的妙用

八脉交会穴的妙用

八脉交会穴的妙用八法流注医学流派所使用的八个穴位又被称为八脉交会穴。

所谓八脉,是指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通常统称为奇经八脉。

它们具有统帅和调整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

在四肢部位,十二正经有八个穴位与奇经八脉相通,通称之为八脉交会穴,这些穴位分别是:后溪、公孙、列缺、足临泣、照海、申脉、内关、外关。

下面我们就简要的介绍这8个穴位,对大家治病防病都有较大的帮助。

后溪穴定位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

后溪穴位于手太阳小肠经之上,通于督脉。

八法流注使用后溪穴的歌诀为:手足孪急战掉,中风不语癫痫,头疼眼肿泪涟涟,腿膝背腰痛遍。

项强伤寒不解,牙齿腮肿喉咽,手麻足麻破伤牵,盗汗后溪先砭。

公孙穴定位在足内侧缘,当第1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公孙穴位于足太阴脾经之上,通于冲脉。

八法流注使用公孙穴的歌诀为:九种心疼延闷,鳍胸翻胃难停,酒食积聚胃肠鸣,水食气疾膈病。

脐痛腹疼胁胀,肠风疟疾心疼,胎衣不下血迷心,泄泻公孙立应。

列赫穴定位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一寸约为3.3厘米,全书同)。

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

列缺穴位于手太阴肺经之上,通于任脉。

八法流注使用列缺穴的歌诀为:痔疟便肿泄痢,唾红溺血咳痰,牙疼喉肿小便难,心胸腹疼噎咽。

产后发强不语,腰痛血痢脐寒,死胎不下膈中寒,列缺乳痛多散。

足临泣穴定位在足背外侧,当足第四跖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足临泣穴位于足少阳胆经之上,通于带脉。

八法流注使用足临泣穴的歌诀为:手足中风不举,痛麻发热拘挛,头风痛肿项连腮,眼肿赤疼头旋。

齿痛耳聋咽肿,浮风瘙痒筋牵,腿疼胁胀肋肢偏,临泣针时有验。

照海穴定位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照海穴位于足少阴肾经之上,通于阴跷脉。

八法流注使用照海穴的歌诀为:喉塞小便淋涩,膀胱气痛肠鸣,食黄酒积腹脐并,呕泻胃翻便紧。

难产昏迷积块,肠风下血常频,膈中快气气核侵,照海有功必定。

八脉交会穴妙用

八脉交会穴妙用

内关内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

有益心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镇定止痛之功。

适用人群:渴望延缓衰老的女性、中老年朋友;心情抑郁、烦躁、紧张的朋友;冠心病等急性心脏病患者。

主要功效:可缓解打嗝、手心发热、肘臂疼痛、腋下红肿等症状。

主治孕吐、晕车、腹泻。

对治疗心脏病、肺脏疾病、乳腺疾病有辅助作用。

我很少和我的病人或朋友谈及衰老的问题,有两个原因:其一,人人都怕老;其二,老之将至,许多人都不愿坦然面对,尤其是女性朋友。

很多女性朋友在40岁至50岁之间,经常容易产生心慌、气短、出虚汗等不适症状。

在医院检查时,各项指标又基本正常,医院也查不出是什么病,只能说是更年期综合征,或者亚健康,没有什么特效药和好的治疗方法。

实际上,按照古人的说法,女人一到这个年龄段,基本上身体就到了衰退的阶段。

《黄帝内经》里说,女子的衰老首先从阳明经开始,慢慢地导致三条阳经气血逐渐衰退。

头为诸阳之会,气血不能上达于面部,皱纹和斑点就产生了。

从养生和美容的角度讲,中国古人讲究心灵美,是很有深意的。

人的美实际上与气血息息相关。

心主神,其华在面。

心之神主要靠气血来充盈,气血充足,自然反映到脸上。

为什么女孩子在十八九岁的时候最漂亮?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女人养颜首先要养心。

我有一位比我年长几岁的影视界朋友,整天为美容的事绞尽脑汁,有一阵子甚至动了打肉毒素的念头。

我听了之后,赶紧劝阻她,这种方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我给她开了一个养颜方,并告诉她一个小窍门:平时多按揉内关穴,坚持下去,自然会有奇效。

她得到之后如获至宝,每天坚持服药并认真按摩这个穴位。

过了一段时间,她的皱纹明显减少,气色也好了很多,每天心情都很舒畅。

内关穴的真正妙用,在于能打开人体内在机关,有补益气血、安神养颜之功。

实际上,我给她开的养颜方就是从补益气血上入手,但补气血只是个“药引子”,妙就妙在让她按揉内关穴,帮她打开内心的结。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周围的人,越是心情抑郁、烦躁、爱发脾气的人,衰老的迹象越明显。

八脉交会穴妙用资料讲解

八脉交会穴妙用资料讲解

内关内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

有益心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镇定止痛之功。

适用人群:渴望延缓衰老的女性、中老年朋友;心情抑郁、烦躁、紧张的朋友;冠心病等急性心脏病患者。

主要功效:可缓解打嗝、手心发热、肘臂疼痛、腋下红肿等症状。

主治孕吐、晕车、腹泻。

对治疗心脏病、肺脏疾病、乳腺疾病有辅助作用。

我很少和我的病人或朋友谈及衰老的问题,有两个原因:其一,人人都怕老;其二,老之将至,许多人都不愿坦然面对,尤其是女性朋友。

很多女性朋友在40岁至50岁之间,经常容易产生心慌、气短、出虚汗等不适症状。

在医院检查时,各项指标又基本正常,医院也查不出是什么病,只能说是更年期综合征,或者亚健康,没有什么特效药和好的治疗方法。

实际上,按照古人的说法,女人一到这个年龄段,基本上身体就到了衰退的阶段。

《黄帝内经》里说,女子的衰老首先从阳明经开始,慢慢地导致三条阳经气血逐渐衰退。

头为诸阳之会,气血不能上达于面部,皱纹和斑点就产生了。

从养生和美容的角度讲,中国古人讲究心灵美,是很有深意的。

人的美实际上与气血息息相关。

心主神,其华在面。

心之神主要靠气血来充盈,气血充足,自然反映到脸上。

为什么女孩子在十八九岁的时候最漂亮?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女人养颜首先要养心。

我有一位比我年长几岁的影视界朋友,整天为美容的事绞尽脑汁,有一阵子甚至动了打肉毒素的念头。

我听了之后,赶紧劝阻她,这种方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我给她开了一个养颜方,并告诉她一个小窍门:平时多按揉内关穴,坚持下去,自然会有奇效。

她得到之后如获至宝,每天坚持服药并认真按摩这个穴位。

过了一段时间,她的皱纹明显减少,气色也好了很多,每天心情都很舒畅。

内关穴的真正妙用,在于能打开人体内在机关,有补益气血、安神养颜之功。

实际上,我给她开的养颜方就是从补益气血上入手,但补气血只是个“药引子”,妙就妙在让她按揉内关穴,帮她打开内心的结。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周围的人,越是心情抑郁、烦躁、爱发脾气的人,衰老的迹象越明显。

奇经八脉上的八个穴位

奇经八脉上的八个穴位

奇经八脉上的八个穴位,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的八条经脉,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

奇者,异也。

因其异于十二正经,故称“奇经”。

它们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

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对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起着溢蓄、调节作用。

奇经八脉是我们的生命线,只要你每天去按摩八脉上的大穴,以穴通经,以经通脉,就会感觉人体仿佛有了一股清阳之气。

生活的智慧在于去繁从简,因此,只要每天按摩这八个代表性的穴位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这八个部位分别是,内关、外关、申脉、后溪、列缺、公孙、照海。

1、后溪穴: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神奇大药有舒筋活络利窍宁神之功,有缓解疲劳补精益气之效。

对颈肩腰腿痛疼,可防亦可治,对发育中的孩子,可预防颈椎病,包括近视驼背和外八字。

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正脊柱、利眼睛,受用无穷。

对颈项缰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对耳聋、目赤、癫狂痫、疟疾、急性腰扭伤、落枕、精神分裂症、癔病、角膜炎等,也屡有奇效。

这可真是好处多多呀!具体位置:后溪穴怎么找呢?把手握成拳,在第5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即是(即把手握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

如果你坐在电脑面前,可以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

在滚动当中,它会有一种轻微的酸痛。

每天只用抽出三五分钟的时间来,随手动一下,坚持下来则对颈椎、腰椎确实有着非常好的疗效。

2、照海穴:治疗咽痛嗓子痛点揉照海穴就会有很好的效果,因为照海穴在奇经八脉中属阴跷,与足少阴肾经交会,为八脉交会要穴之一,有滋肾清热、通调三焦之功,既补益又清热。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称此穴为“lou阴”,就是说这个穴位出了问题,人的肾水减少了,会造成肾阴亏虚,引起虚火上升。

因此,只要我们感到胸口闷得不舒服、嗓子干痛、声音嘶哑,甚至得了慢性咽炎,都可以按一按这个穴,既有滋肾清热的功效,还能让身体的三焦功能顺畅起来。

疑难杂症,为何要多取“八脉交会穴”?

疑难杂症,为何要多取“八脉交会穴”?

疑难杂症,为何要多取“八脉交会穴”?疑难杂症,为何要多取“八脉交会穴”?要明白这个道理,先来了解什么是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八条经脉的总称。

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与十二正经、经别、络脉有广泛的联系 , 对全身气血的运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难经》将奇经比作“深湖”,把十二正经比喻为“沟渠”,人体气血的调节关系概括为“沟渠满溢,流于深湖… …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环周。

”历代医家如王叔和、张仲景、叶天士等对奇经八脉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发挥,明李时珍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发展和完善了奇经八脉体系。

由于奇经八脉不同于十二正经,在循行分布等方面均有异于经络系统中的其他组成部分,故其功能也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于以下几方面: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奇经八脉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不但与十二经脉交叉相接,加强十二经脉间的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在循行分布上的不足,而且对十二经脉的联系还起到分类组合的作用。

如督脉与手足六阳经交会于大椎而称“阳脉之海”;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于关元穴,而足三阴又接手三阴经,故任脉因联系手足六阴经而称“阴脉之海”;冲脉通行上下前后,渗灌三阴三阳,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带脉约束纵行诸经,沟通腰腹部的经脉;阳维脉维络诸阳,联络所有阳经而与督脉相合,阴维脉维络诸阴,联络所有阴经而与任脉相会;阳跷、阴跷脉左右成对,有“分主一身左右阴阳”之说。

调节十二经脉气血奇经八脉虽然除任、督外不参与十四经气血循环,但具有涵蓄和调节十二经气血的功能。

当十二经脉气血满溢时,就会流入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奇经中所涵蓄的气血则溢出给予补充,以保持十二经脉气血的相对恒定状态,有利于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需要。

这正是古人将正经比作“沟渠”,将奇经比作“深湖”的涵义。

可见,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的涵蓄和调节是双向性的,既能蓄入也能溢出。

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奇经八脉虽然不似十二经脉那样与脏腑有直接的属络关系,但它在循行分布过程中与脑、髓、女子胞等奇恒之腑以及肾脏等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十二经络上24关窍穴及八脉交会穴

十二经络上24关窍穴及八脉交会穴

十二经络上24关窍穴及八脉交会穴一,十二经络上24关窍穴1,风池穴:在足少阳胆经上。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齐平。

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目泪出,鼻渊,鼻出血,耳聋,气闭,中风,口眼歪斜,疟疾,热病,感冒,瘿气,落枕。

2,足临泣:在足少阳胆经上。

位于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足临泣穴位于足背外侧,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

主治头痛,目外眦痛,目眩,乳痈,瘰疬,胁肋痛,疟疾,中风偏瘫,痹痛不仁,足跗肿痛。

胆经头痛、腰痛、肌肉痉挛、眼疾、胆囊炎、中风、神经官能症等。

3,太冲穴:在足少阴肝经上。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

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映手,即是此穴。

主治肝脏病、牙痛、眼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

4,曲泉穴:在足少阴肝经上。

们于屈膝,在膝内侧横纹上方凹陷中。

主治疾病:最善治膝关节疼痛,也是降血压的要穴,还能治疗各种温症,不论温寒、温热、风温、温毒均可选用此穴。

5,太渊穴:在手太阴肺经上。

仰掌,在腕横纹上,于桡动脉桡侧凹陷处取穴。

主治病症:1.呼吸系统疾病:扁桃体炎,肺炎;2.循环系统疾病:心动过速,无脉症,脉管炎;3.其它:肋间神经痛,桡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膈肌痉挛。

6,列缺穴:在手太阴肺经上。

两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 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齿痛7,合谷穴:手阳明大肠经上。

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

主治齿痛.手腕及臂部疼痛.口眼歪斜.感冒发热等症。

孕妇慎用(娠妇可泻不可补,补即堕胎)。

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

主脉浮于表,伤寒大渴,发热恶寒,头痛脊强,耳聋,下齿龋,喉痹,面肿,唇吻不收,口噤不开,偏正头疼,偏风,风疹,腰脊内痛。

广龙堂大肠经穴位篇——合谷(八脉交汇的万能穴)

广龙堂大肠经穴位篇——合谷(八脉交汇的万能穴)

广龙堂大肠经穴位篇——合谷(八脉交汇的万能穴)名词释义:合谷:合,合拢,谷,山谷。

此穴在第一、二掌骨之间,二骨相合形如山谷,故名。

快速取穴:大家在点合谷穴的时候,大部分找的都不对,往虎口这个位置一掐,但是你掐的这个位置并不是合谷穴。

找合谷穴最好的方法就是,用一只手的大手指推另外一只手的食指,往前推,一直推到两个虎口推不动为止,在这个位置点按。

合谷穴的效用因为合谷穴也是一个八脉交汇穴,所以对身体的各种疾病都有很大的缓解作用。

无论你是肺的问题,还是肠胃的问题。

因为大肠经叫阳明,往下走的时候走到胃经。

阳明对阳明,为什么大家都知道,脏腑有问题,足三里可以去寻。

可以把脏腑调理好。

如果是手上的一些问题,大肠经的问题呢?也跟胃经相通,也可以调理脏腑。

合谷穴,强大的地方在于,它可以去降你身体所有的逆气。

有些人胃胀,肚子不舒服,气逆行,像有的人,心脏不舒服,因为气血逆行,或者肺不舒服,憋闷气短,这时候你点合谷穴,都非常有效。

点按合谷穴,要长按。

合谷穴点到位的时候,能缓解身体出现的很多问题。

合谷穴是身体的万能穴。

之前讲的孔最穴是万能穴,之前有个学员,全身很冷,像冒风一样冷,点了孔最穴,马上感觉身体热起来了。

这就是说,你感觉冷,你体内的寒邪之气想往外走,你一点孔最,把身体的孔全部打开。

你的阳气马上宣发出来,把寒气排出来。

合谷穴也是一样的道理身体有很多病症,并且出现问题的时候,像心脏不舒服,或者肺不舒服,胃肠里难受,胀气,气不降,排不下去,排不出。

这时候你点合谷穴,非常有效。

大家一定要记住,点穴找准长按才有效。

不能去揉,揉没有效果。

你要是点的时间长一点,气马上就能降下去。

胃肠之气马上就能化开,肚子会咕咕叫。

有气直接就可以排出去。

大家一般有一些小的问题,哪里不舒服,要是头上整个的气机不降,点按它,都非常有效。

所以这就是大肠经的合谷穴,合谷穴在大肠经里非常非常的重要。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神奇的八脉交汇穴,常揉可调理多种疾病!

神奇的八脉交汇穴,常揉可调理多种疾病!

神奇的八脉交汇穴,常揉可调理多种疾病!人体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所汇聚之处的腧穴称为“八会穴”。

八会穴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关系密切,拍打刺激八会穴。

既可以缓解奇经上的病,又可以缓解正经的病。

还可以改善气、血、筋、脉、骨、髓、脏、腑的病症。

八会穴汇总: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悬钟。

“八会穴”是首创于<难经>的一组特定腧穴,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这八个特定腧穴,除了能治疗所在经脉的病症之外,还具有其特殊的治疗效果。

在临床方面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用八会穴治疗。

01一、章门穴脾经的募穴。

在侧腹部,第11肋游离的下方处。

具有疏肝健脾,理气散结的功效。

对于胃痛、胃下垂、消化不良、肝脏、脾脏疾病有改善作用。

对于黄疸、呕吐、小便困难、背部僵硬、水肿等也有调理作用。

02二、中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

具有健脾和胃,补中安神的功效。

用于缓解消化道疾病,尤其是胃、十二指肠疾病。

可改善胃痛、胃酸过多、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部胀痛等症状。

另外,对改善食欲不振、脾胃虚弱、便秘、腹泻也有不错的疗效。

还可以降低食欲,让身体恢复正常状况,减少小腹赘肉。

03三、膻中穴是心包经的募穴,在胸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具有宽胸,宁心安神的作用。

主要用于呼吸系统及血液循环方面的疾病,可以改善胸闷胸郁、心悸、咳嗽、气喘、慢性支气管炎、焦躁等症状。

乳汁分泌不足也可常按压膻中穴。

04四、膈俞穴在背部脊柱区,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具有宽胸降逆,和血止血的功效。

缓解吐血、贫血、便血等血液疾病的重要穴位。

膈俞位于背部,邻近隔膜,适用于呃逆、饮食不下、呕吐等症。

对于胃痛、十二指肠溃疡、呕吐、打嗝、食欲不振、咳嗽、气喘、心绞痛等呼吸、循环器官的症状均有效果。

此外,按压膈俞穴还可以缓解呼吸困难,身体虚冷、易疲倦及低烧等病症。

05五、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八脉交会穴名词解释

八脉交会穴名词解释

八脉交会穴名词解释
交会穴是指八脉交会穴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指的是八个穴位,它们位于人体的不同部位,与人体不同的经络相连,交汇于人体之巅,是调节人体经络、治疗疾病的重要穴位。

八脉交会穴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特殊穴位组合,包括太渊穴、风池穴、风门穴、申脉穴、海底穴、天窗穴、目内收穴和人中穴。

这些穴位的组合被认为可以调节人体各个部分的功能,包括经络的通达、气血的生成和流通等。

在临床应用中,八脉交会穴通常被用来治疗各种疾病,如头痛、失眠、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哮喘、咳嗽、关节炎等。

通过刺激或者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调节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循环,从而缓解症状,恢复健康。

神奇的八会穴,可调百脉,祛百病!善用8会穴,效果翻倍

神奇的八会穴,可调百脉,祛百病!善用8会穴,效果翻倍

神奇的八会穴,可调百脉,祛百病!善用8会穴,效果翻倍当身体出现问题时,调理相关的经络穴位,症状就会大有缓解。

不过,人体穴位很多,而我们最常用的也就那二三十个。

在这之中,有八个穴位因其神奇功效,备受历代医家推崇,并且它们调治范围很广,几乎覆盖全身疾病。

这八个穴位,就是八会穴。

他们被称为人体八位总司令,效用极大,掌管一方安宁。

今天来会会这八会穴!八会穴歌诀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骨会大抒脉太渊,血会膈俞气膻中八会穴有多神奇?春秋战国时期,神医扁鹊确立了人体奇经八脉的鼻祖之一,他所著《难经》中,提出了八会穴。

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精气分别所会聚之处的八个腧穴。

八会穴汇总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悬钟。

八会穴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关系密切,故而,在临床方面,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用八会穴调治。

比如,脏病取章门,腑病取中脘,各种与血相关的症状取膈俞。

此外,《难经·四十五难》记载:“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穴也。

”这就说明,八会穴还能调治相关热病。

由于八会穴调治范围广、适用病症多、艾灸效果好,故而,在辨证配穴时,经常将它们作为主穴重点艾灸。

善用八会,可调百病!1.脏之会——章门于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屈肘合腋时肘尖正对的地方就是。

脏会章门。

既是脏之会穴,主要功能是调理五脏疾病。

适用病证1.胁痛、黄疸等肝胆病证;2.消化不良、腹痛腹胀、肠炎、泄泻、呕吐、痞块等脾胃病证。

临床上,还常取此穴调治急慢性肝炎,胃炎,肠炎,急慢性胆囊、胆道疾患所致的胁痛黄疸,肝脾肿大,胆道包块等。

章门属肝经,又是脾之募穴,有疏肝健脾,调气活血功效。

对妇科疾病很有用,因许多妇科问题都经过肝经,敲打或艾灸章门穴,可帮助疏散肝气郁结,防治乳腺增生等妇科病。

还能帮助减肥。

2.腑之会——中脘于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

腑会中脘。

中脘属任脉,既是腑之会穴,又是胃的募穴(六腑皆禀于胃,由此可见其重要性),同时还是小肠经、胆经、胃经、任脉的交会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关内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

有益心安神、和胃降逆、宽胸理气、镇定止痛之功。

适用人群:渴望延缓衰老的女性、中老年朋友;心情抑郁、烦躁、紧张的朋友;冠心病等急性心脏病患者。

主要功效:可缓解打嗝、手心发热、肘臂疼痛、腋下红肿等症状。

主治孕吐、晕车、腹泻。

对治疗心脏病、肺脏疾病、乳腺疾病有辅助作用。

我很少和我的病人或朋友谈及衰老的问题,有两个原因:其一,人人都怕老;其二,老之将至,许多人都不愿坦然面对,尤其是女性朋友。

很多女性朋友在40岁至50岁之间,经常容易产生心慌、气短、出虚汗等不适症状。

在医院检查时,各项指标又基本正常,医院也查不出是什么病,只能说是更年期综合征,或者亚健康,没有什么特效药和好的治疗方法。

实际上,按照古人的说法,女人一到这个年龄段,基本上身体就到了衰退的阶段。

《黄帝内经》里说,女子的衰老首先从阳明经开始,慢慢地导致三条阳经气血逐渐衰退。

头为诸阳之会,气血不能上达于面部,皱纹和斑点就产生了。

从养生和美容的角度讲,中国古人讲究心灵美,是很有深意的。

人的美实际上与气血息息相关。

心主神,其华在面。

心之神主要靠气血来充盈,气血充足,自然反映到脸上。

为什么女孩子在十八九岁的时候最漂亮?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女人养颜首先要养心。

我有一位比我年长几岁的影视界朋友,整天为美容的事绞尽脑汁,有一阵子甚至动了打肉毒素的念头。

我听了之后,赶紧劝阻她,这种方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我给她开了一个养颜方,并告诉她一个小窍门:平时多按揉内关穴,坚持下去,自然会有奇效。

她得到之后如获至宝,每天坚持服药并认真按摩这个穴位。

过了一段时间,她的皱纹明显减少,气色也好了很多,每天心情都很舒畅。

内关穴的真正妙用,在于能打开人体内在机关,有补益气血、安神养颜之功。

实际上,我给她开的养颜方就是从补益气血上入手,但补气血只是个“药引子”,妙就妙在让她按揉内关穴,帮她打开内心的结。

大家可以观察一下周围的人,越是心情抑郁、烦躁、爱发脾气的人,衰老的迹象越明显。

女人在生活工作里最容易受情绪左右,有些女性朋友过早出现衰老迹象,主要跟自己的心情有关。

所以大家心情不好的时候不妨点揉几分钟内关穴。

那些爱美的人,或者处于更年期的朋友,更要多按摩内关穴。

调心养心、气血充盈才是真正的养颜秘诀,用再名贵的化妆品也比不上自身气血足。

内关穴很好找,在手臂内侧,腕横纹上两寸。

取穴时,手握虚拳向上平放,另一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以腕横纹为准并齐,食指点按的地方就是内关穴。

这个穴位在养生上的好处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点揉,以略感酸胀为宜。

公孙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足太阴脾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有健脾益胃、通调冲脉之功。

适用人群:痛经的女性,经常有不明腹痛、心痛、胃痛、胸痛的人。

主要功效:可缓解痛经症状,对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胃肠病症有辅助疗效。

公孙是脾经的络穴,入属脾脏,联络胃腑,又和位于胸腹部的冲脉直接相通,所以它有兼治脾胃和胸腹部各种疾患的作用。

我们平常形容女孩子漂亮好看时常会用一个词——美丽动人,但近几年根据我的临床经验发现,尤其是时髦的女孩痛经高发。

究其原因,大多是冻出来的。

痛经是妇科发病率很高的一个病种,这种病大多为后天不良的饮食和着装习惯造成的。

现在很多时尚女孩穿衣服只讲究漂亮,衣服多紧身短小,有的露脐露背,很不注意保暖。

很多有痛经经历的女孩都知道,痛经目前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治疗,只能靠吃一些止痛药来缓解。

不仅不能根治病痛,还会对人体的生殖系统造成损害。

如果在年轻的时候得不到很好的调养,那么很有可能给怀孕生子带来隐患。

道家医学认为,治疗一切妇科疾病首先应从脾胃入手,尤其是月经不调,更应该先调胃。

脾统血,主运化。

痛经时,血色发暗并伴随有血块,两三天血块排出后疼痛的症状就会缓解,但每月都会复发。

小腹受凉或贪吃冷饮导致脾胃虚寒,不能运化水湿,脾胃的运化不良就会产生痛经,有时还会伴随呕吐、恶心、头痛等症状。

我建议痛经的女性朋友可以多点揉公孙穴,再喝一点“女儿红”治疗痛经效果更好。

“女儿红”的配方:红糖50g、姜粉5g、胡椒粉2g,泡温开水喝就可以。

主治小腹发凉、全身怕冷、手脚冰凉型的痛经。

这个方子还可以做加减法:有腰酸的加枸杞;脾虚、大便稀的加红枣;行经量多时加乌梅;加黄酒则可以温经、活血、暖胃。

公孙穴在人的足内侧,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或于第一跖骨基底前下缘,赤白肉际处取穴,距太白穴后1寸;或在第一跖骨基底之前内侧下缘凹陷中,赤白肉际处取穴。

平时为调节身体而找公孙穴,没有必要按照治疗用的位置去找,以自己的压痛为准。

我一般把公孙穴看做一个区域,在脚拇指跟后,有一块很大的脚掌骨,在脚内侧沿着这个骨头按压,压到最有酸胀或酸痛感觉的那一点,就是属于你自己的公孙穴了。

使用公孙穴时,可以使用灸法,用艾条熏灸此穴,每次15分钟左右,也能温补脾阳。

灸的时候有个窍门,叫雀啄灸。

皮肤感觉有点发烫,马上拿开,然后再接着熏灸。

反复进行,犹如小鸟啄食,可以很好地保护皮肤。

后溪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篇》,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又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督脉小肠经,有舒经利窍、宁神之功。

适用人群:经常面对电脑的人、小孩、上班族、家庭主妇。

主要功效:可预防驼背,缓解颈椎、腰部、腿部疼痛,也有保护视力、缓解疲劳、补精益气的功效。

有一位学生告诉我,当地有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医名家,每次给病人治疗时,都会在病人腰部疼痛的部位扎上几针,然后贴上一种特制的膏药,最后在后溪穴上扎一针。

有些经年不愈的重症患者,经过这番治疗,短时间内就恢复健康。

听了他的描述,我跟他说,“这种绝活儿我也会,而且比他还简单。

其实在腰部局部扎针、贴膏药都是老先生使用的辅助疗法,真正管用的是扎在后溪穴上的那一针。

扎针有个小窍门,进针之后边捻转边提插,同时让病人活动腰部。

”学生听后恍然大悟,“我怎么就没想到呢?”道家医学里是非常注重后溪穴的。

它可以直接通到督脉上去,属于八脉交会穴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穴位。

督脉主一身阳气,阳气旺,则全身旺。

针灸是比较专业的治病手段,大家养生保健时只需用按揉后溪穴的方法就可以,一般按揉几分钟后就可振奋全身的阳气。

点揉此穴,对腿疼有很好的治疗功效。

后溪穴怎么找呢?把手握成拳,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

如果你坐在电脑面前,可以把双手后溪穴的这个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关节带动双手,轻松地来回滚动,即可达到刺激效果。

在滚动当中,它会有一种轻微的酸痛。

这个动作不需要有意识地去做,每天只用抽出三五分钟的时间来,随手动一下。

这个简单的治颈肩腰椎病的方法,我把它叫做滚揉后溪穴。

坚持下来则对颈椎、腰椎确实有着非常好的疗效,对保护视力也很好。

以前工作繁忙时,我每天在电脑前也有十一二个小时,但这么多年来我的视力、颈椎都没有问题,靠的也正是这个方法。

当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或学习的时候,上体前倾,颈椎紧张了,首先压抑了督脉。

督脉总督一身的阳气,压抑了督脉也就是压抑了全身的阳气,久而久之,整个脊柱就弯了,人的精神也没了。

这一系列问题,出于同一原因,通过一个穴,也就可以全部解决,这个穴就是我们说的后溪。

这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

临床上,颈椎出问题了,腰椎出问题了,眼睛出问题了,都要用到这个穴,效果非常明显。

它可以调整长期伏案或在电脑前学习和工作对身体带来的一切不利影响,只要坚持,百用百灵。

很久以前,我就养成了揉后溪的习惯,随时随地有空就揉一揉。

比如,我开车的时候,如果碰见路上堵车,或是红灯亮了,也会把后溪放在方向盘上来回滚揉几次,很舒服。

申脉别名阳跷,属足太阳膀胱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跷。

它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布有腓肠神经和外踝动脉网,有补阳益气、疏导水湿之功效。

其主要功效为:可缓解眩晕、双眼发红肿痛、腰酸背痛、足踝关节痛等症状,对腹泻、消化不良有辅助作用。

一天,门诊来了一位病人,佝偻着肩背,歪歪扭扭地坐到我的面前。

我仔细看了看他,只见这位患者脸上、两眼有些浮肿,额头上也湿淋淋的,一看就是典型的阳虚症状。

我想起了灵龟八法中关于申脉的一句歌诀:“腰背屈强腿痛,遍身肿满汗头淋。

”经过仔细问诊,病人告诉我,前几天他在去公园锻炼身体的途中因为突然变天受凉了,不发烧也不咳嗽,只是觉得胸口很闷,说话提不起气。

开始他也没在意,结果两天后,全身一阵阵地出冷汗,尤其是早上起床时,脸部浮肿得厉害。

诊断后,我给他开了一服发汗解表的小青龙汤,然后在他的申脉穴上扎了一针。

一针下去,病人佝偻的身躯渐渐能伸直了,出汗也比刚才少了,感觉身体舒服了许多。

“腰背曲强腿痛”,是明显的膀胱经感受寒邪之气后的受凉之象。

因为阳跷通膀胱经,而申脉本身就是膀胱经的一个重要穴位。

所以用这个穴位既能散除体内寒邪,又能使阳气通达巅顶,对人体不仅起到平衡的作用,还可以使人步履矫健。

配上小青龙汤服用,表里互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有的人会说,我又不会扎针,虽然知道这个穴位的妙用,也是纸上谈兵啊。

其实,道家医学所讲的八脉交会穴,既能针又能灸。

膀胱经交会的重要穴位,它的取穴法也很简单,在外踝内向下凹陷处。

人体受到寒邪之后会缩成一团,瑟瑟发抖,这在中医里叫做“拘急收引”,而申脉穴有伸展脉络之意,可以快速调动人体阳气,阳气足则寒邪自散。

平时我们可以用艾条熏灸或者用手指点揉刺激申脉穴,点按时会感觉到微微酸胀。

灸的时候,以感觉此部位微微发热即可,有时能明显感觉到有一股暖流自脚下缓缓升起,瞬间人就会舒展许多。

秋冬交替的季节,温差变化很大,也是流感高发的季节,建议大家买一些艾条回去,灸一灸申脉穴,既可预防流感,还可以增强免疫力,尤其是老人或者体质偏寒的人更应经常灸一灸。

人老腿先衰,实际上就是阳气不能通达人体末端的表现,申脉穴通畅可以有效地延缓这一过程,有回阳保命之功。

做儿女的可以有很多方法来孝敬父母,这个方法既安全又简单,回家后静心给父母灸上一灸,一家其乐融融,比吃什么灵丹妙药都实惠。

外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为手少阳之络,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三焦经,有清热解毒、解痉止痛、通经活络之功。

适用人群:经常坐飞机或火车出差、旅行的人;急性腰扭伤、关节炎、肩周炎患者。

主要功效:可预防老年人听力下降、耳鸣、耳聋、腰背酸痛等症状。

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坐飞机出差的朋友,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会感到两耳发闷、疼痛,有鼓膜要被穿破的感觉。

这是因为飞机升到一定高度,大气压会对人体产生一种压力,导致听力陡然下降造成的。

传统的道家医学认为,出现暂时性听力问题,是人体阳气不足的表现。

那么外关在此刻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按摩外关穴具有充实三焦的元阳之气,并引导元气出纳运化于一身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