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从弟·其一》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刘桢《赠从弟》原文、注释及解析
刘桢《赠从弟》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赠从弟[汉] 刘桢亭亭山上松②,瑟瑟谷中风③。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悽④,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⑤,松柏有本性。
〔注释〕①本篇选自《文选》。
共三首,这是第二首。
从弟,堂弟。
②亭亭,端正立着的样子。
③瑟瑟,强烈的风声。
④惨悽,严酷。
⑤“罹”(li离),遭遇。
凝,严。
〔解析〕刘桢是“建安七子”之一,曹操任用他为丞相掾属。
他为人刚正不阿,以气节自重,险遭杀身之祸。
他的诗品亦如其人品,刚劲挺拔,骨气奇高。
《赠从弟》就很能体现他这种诗歌风格。
《赠从弟》共三首诗,全用比兴,分咏蘋藻、松柏、凤凰三物,既是对从弟的赞美与勉励,亦是诗人的自喻与自勉。
本篇原列第二。
吟咏松柏,赞颂了一种坚贞不屈、刚正不阿的品格。
松柏很早以来就成为崇高节操的象征,成了体现人格美的一个审美对象,最有名的就是孔子赞美它:“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本诗实际就是孔子这一赞语的诗化。
诗的前四句描写挺立于寒风中的山松。
诗人采用对比手法来写松与风,“亭亭”标松之高耸挺拔,“瑟瑟”状风之萧瑟凄厉。
如果说首二句是客观描述的话,那末三四句则转为感叹语气,带有更强烈的感情色彩。
叠词与对偶的运用起到了加强修辞效果的作用,意象的对比与语气的往复回环(一、二句由松到风,三、四句又由风到松)结合在一起,颇具一唱三叹之概。
五六句诗意又进了一层,寒风之外又加上了冰霜,在这冰霜凛冽凄寒之时,草木都已凋零,独有松树“终岁常端正”,此处用“终”,用“常”都是突出了松树的坚贞守节,持之以恒,不因任何外力而动摇改变。
结句亦采用问答句式,点明题旨。
诗人问:难道它没有遭受到严寒的侵袭?答曰:因为松柏有自己坚贞的本性。
这就揭示出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能否持正守节,本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全诗赞颂了一种刚毅不屈、守正不阿的人格。
刘桢的《赠从弟》很能代表建安诗歌的风格特色。
前人评刘桢诗多指出其气盛格高的特点,钟嵘《诗品》将其列为上品,称:“其源出于古诗,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跨俗。
赠从弟原文及翻译
赠从弟原文及翻译赠从弟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注:从弟,堂弟。
⑴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3)诗是怎样表现松树不畏“凝寒”而“有本性”的品质的(4分)⑴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⑵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意近即可)(3)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又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2分)诗人采用反衬的手法,(1分)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通过描画它与狂风、冰雹的搏斗,突出了松树的经寒不衰、凛然正气的品质、形象。
(1分)(4)诗人以松柏托物言志,(1分)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即使处于乱世也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2分)高高的松柏,屹立在高山之上,承受着来自山谷中的瑟瑟寒风。
不论寒风刮得多么强大,松枝总是那么劲挺!即使面临着悲惨凄凉的冰雪景象,松柏依旧端正挺拔,痴心不改。
难道松柏就不怕严寒吗那是因为松柏原本就具有不畏严寒的本性!“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开篇描写出上松柏树的整体形象:高耸挺拔,立于高山之上,笑迎“瑟瑟”寒风,不向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俊雄伟,傲骨铮铮。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尽管寒风非常的凶猛,可是那些松柏依然不畏强暴,刚劲挺拔。
诗人所以扩展开来对松柏与寒风在对立中所展现的情状做进一步的具体描写,其目的就是为了更有力地突出松柏树不畏寒风冰雪、不惧外在压力的高贵品格。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正当寒风、冰雪带来一片悲惨凄凉景象的时候,松柏树却仍然是那么挺拔壮美。
作品通过残酷的冰雪环境的描写再一次衬托了松树不畏严寒的精神与高尚纯洁的傲骨。
《赠从弟》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赠从弟》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一、《赠从弟》原文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二、《赠从弟》原文翻译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三、《赠从弟》作者介绍刘桢(186―217),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
其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
建安年间,刘桢被曹操召为丞相掾属,与魏文帝兄弟几人颇相友善,后因在曹丕席上平视丕妻甄氏,以不敬之罪服劳役,后又免罪署为小吏。
建安二十二年(217),刘桢与陈琳、徐干、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4卷,《毛诗义问》10卷,皆已佚。
明代张溥辑有《刘公干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在当时负有盛名,后人以其与曹植并举,称为“曹刘”。
如今存诗十五首,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赠从弟》三首为代表作,言简意明,平易通俗,长于比喻。
《赠孟浩然》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的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唐诗三百中《赠孟浩然》原文,《赠孟浩然》原文翻译,《赠孟浩然》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一、《赠孟浩然》原文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二、《赠孟浩然》原文翻译我敬重孟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鄙视功名不爱官冕车马,高龄白首又归隐山林摒弃尘杂。
明月夜常常饮酒醉得非凡高雅,他不事君王迷恋花草胸怀豁达。
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在此揖敬他芬芳的道德光华!三、《赠孟浩然》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刘桢《赠从弟》译文及赏析
刘桢《赠从弟》译文及赏析《赠从弟是由》刘桢所创作的,这首诗看似咏物,实为言志,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
全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寓意高远,气壮脱俗。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赠从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赠从弟》魏晋: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译文高山上松树挺拔耸立,山谷间狂风瑟瑟呼啸。
风声是多么的猛烈,松枝又是多么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到严寒的侵凌吗?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赠从弟》注释亭亭:高耸的样子。
瑟瑟:形容寒风的声音。
一何:多么。
惨凄:凛冽、严酷。
罹( lí )凝寒:遭受严寒。
罹,遭受。
从弟:堂弟。
《赠从弟》赏析刘桢的诗刚劲挺拔,卓荦不凡。
曹丕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赠从弟》共三首,为其代表作,本诗是第二首。
这首诗看似咏物,实为言志,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
全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寓意高远,气壮脱俗。
起首二句,即以松的高洁之态动人情思,风的肃杀之声逼人警觉。
用“亭亭”标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摹拟刺骨的风声。
绘影绘声,简洁生动。
又以“谷中”映衬“山上”,更突出了位居全诗中心的青松的傲骨。
三四两句则加强了抒情的氛围。
而且在似乎不相关的松和风之间冲突顿起,令听者心惊,观者颜开。
两个“一何”强调诗人感受的强烈,一“盛”一“劲”表现冲突的激烈和诗人的感情倾向。
第三句诗顺接第二句,第四句呼应首句,章法绵密,展开有序。
五六两句,由风势猛烈而发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刚劲而拓宽为一年四季常端正,越发显出环境的严酷和青松岁寒不凋的特性。
诗的意境格外高远,格调更显得悲壮崇高。
松树和环境的对比也更分明,而松树品性的价值也更加突现出来。
最后两句变换句式,以有力的一问一答作结。
诗人由外而内,由表层到深层,把读者眼光从“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视到松树内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
初中语文 文言文 刘桢《赠从弟》(其一、二、三)原文、译文及赏析
赠从弟(其一)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苹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刘桢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赠从弟(其二)①亭亭②山上松,瑟瑟③谷中风。
风声一何④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⑤,松柏有本性!【注释】①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
刘桢(186--217),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
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
这是第二首。
作者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
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从(cóng)弟,堂弟。
全诗文字平实,风格古朴。
②亭亭:高耸的样子。
③瑟瑟:形容风声。
④一何:多么。
⑤罹(lí)凝寒:遭受严寒。
罹,遭受。
凝寒,严寒。
【译文】高高耸立的山上的松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风中挺立。
风刮得是多么强大,松枝是多么的劲挺!冰与霜正下的猛烈急骤,而松柏却整年长久端正挺立。
难道不怕遭受严寒吗?松柏有不惧严寒的本性!【导读】这首诗通篇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调。
诗人并没有将他希望堂弟应如何如何,但其劝勉之言却又不言而喻。
全诗文字平实,风格古朴。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
诗人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哀、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成功地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全诗格调劲健,语言质实,具有清刚之气。
象诗中“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以句式的重复来突出狂风与劲松的对抗,语调紧促有力,诗情震荡,正显示了此诗以气胜的特色。
全诗章法浑成,承转自然。
尤其是结尾二句,以虚词设问,牵出全篇主旨,可谓收束得法,神完气足。
诗人希望堂弟能向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也有自况自勉的含义。
诗人不是孤立地咏物写松,而是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中来刻画,突出了它与作为对立面的狂风、冰雹的搏斗,可谓是通过典型环境来刻画典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巅,显示出一种激励人心和斗志的崇高美、悲壮美。
赠从弟冽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赠从弟冽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赠从弟冽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赠从弟冽》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
诗中反映了诗人当时进退两难的矛盾心情和憎恶仕途而又欲罢不能的苦闷。
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赠从弟冽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欢迎阅读!赠从弟冽唐·李白楚人不识凤,重价求山鸡。
献主昔云是,今来方觉迷。
自居漆园北,久别咸阳西。
风飘落日去,节变流莺啼。
桃李寒未开,幽关岂来蹊。
逢君发花萼,若与青云齐。
及此桑叶绿,春蚕起中闺。
日出布谷鸣,田家拥锄犁。
顾余乏尺土,东作谁相携。
傅说降霖雨,公输造云梯。
羌戎事未息,君子悲涂泥。
报国有长策,成功羞执珪。
无由谒明主,杖策还蓬藜。
他年尔相访,知我在磻溪。
译文楚人不知道什么是凤凰,花高价求购,却买到山鸡。
以前还以为是美文献主,现在看来自己都很迷惑。
自从像庄子一样居住在漆园,离我离开咸阳已经很久了。
风吹着落日远去,气节变化,流莺在柳阴下恰恰欢啼。
早春天寒,桃李花儿还没有开放,此处仍然幽静,怎么会下自成蹊?你一来桃李就怒放花萼,繁花似锦,欲与云齐。
桑叶也刚刚出绿,春蚕也在蚕房孵化出来了。
太阳一出,布谷鸟欢鸣,田家开始锄地犁田。
我却没有土地,谁可以伸手拉我一把?傅说治理天下,普施霖雨,公输盘却喜欢造云梯去战争。
对外族作战没有平息,君子悲哀世道艰难。
君子报国有良好的计谋,成功以后却羞于高居显要的官位。
没有途径去谒见皇上,拄着拐杖回到草房。
那年你再来看我的话,要知道我就在姜太公曾经钓过大鱼的磻溪。
注释(1)从弟冽:李冽,李白的堂弟,曾在山东帮助李白续娶了一位刘姓妇人。
(2)“楚人”两句:传说楚国有个人不认识凤凰,花高价买了一只山鸡,准备当凤凰献给楚王。
见《伊文子。
大道上》重价:一作“高价”。
(3)“献主”两句:意思是李白自叹当年奉诏入京,也像楚人献山鸡一样诚心诚意,结果反而被放出京,才觉得自己太执迷。
(4)漆园:在今山东菏泽,庄子当年做过漆园使。
这里以“居漆园”来喻示隐居。
(5)咸阳:秦朝的首都,这里实指唐朝的首都长安。
《赠从弟》原文及赏析
《赠从弟》原文及赏析《赠从弟》原文及赏析赠从弟朝代:魏晋作者:刘桢原文: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注释①亭亭:高耸的样子。
②瑟瑟:形容寒风的声音。
③一何:多么。
④惨凄:凛冽、严酷。
⑤罹(lí)凝寒:遭受严寒。
罹,遭受。
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二句是说,难道松柏没有遭到严寒的`侵凌吗?(但是它依然青翠如故,)这是它的本性决定的。
本文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
刘桢(?--217),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
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的修辞手法。
这是第二首。
作者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
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从弟:堂弟。
鉴赏刘桢的诗刚劲挺拔,卓荦不凡。
曹丕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赠从弟》共三首,为其代表作,尤以第二首著称于世。
《赠从弟》(其二)貌似咏物,实为言志,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
全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寓意高远,气壮脱俗。
起首二句,即以松的高洁之态动人情思,风的肃杀之声逼人警觉。
用“亭亭”标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摹拟刺骨的风声。
绘影绘声,简洁生动。
又以“谷中”映衬“山上”,更突出了位居全诗中心的青松的傲骨。
起首二句以客观描写为主,三四两句则加强了抒情的氛围。
而且在似乎不相关的松和风之间冲突顿起,令听者心惊,观者颜开。
两个“一何”强调诗人感受的强烈,一“盛”一“劲”表现冲突的激烈和诗人的感情倾向。
第三句诗顺接第二句,第四句呼应首句,章法绵密,展开有序。
五六两句,由风势猛烈而发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刚劲而拓宽为一年四季常端正,越发显出环境的严酷和青松岁寒不凋的特性。
《赠从弟》注释译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注释
①亭亭:高耸的样子。
②瑟瑟:形容寒风的声音。
③一何:多么。
④惨凄:凛冽、严酷。
⑤罹(lí)凝寒:遭受严寒。
罹,遭受。
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二句是说,难道松柏没有遭到严寒的侵凌吗?(但是它依然青翠如故,)这是它的本性决定的。
本文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
刘桢(?--217),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
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的修辞手法。
这是第二首。
作者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
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从弟:堂弟。
赠从弟的意思翻译
赠从弟的意思翻译
摘要:
一、赠从弟的背景与意义
二、赠从弟的内容概述
三、赠从弟的原文与翻译
四、赠从弟的寓意与启示
正文:
【赠从弟的背景与意义】
《赠从弟》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以勉励其堂弟追求学业、奋发向上。
这首诗以寓言的形式,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传递出作者对从弟的关爱之情以及对家族振兴的期许。
在古代,家族观念十分重要,兄弟之间的情谊也显得尤为珍贵。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从弟的深厚感情,同时也传递出对家族传承的重视。
【赠从弟的内容概述】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赠送给从弟一幅描绘山水美景的画卷。
诗中以“嵩云秦树久离居”形容兄弟二人分隔两地,接着以“双鲤迢迢一纸书”表达了对兄弟之间情谊的珍视。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展示了画卷的壮美。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从弟勤学苦练、振兴家族的期望。
【赠从弟的原文与翻译】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寓意与启示】
《赠从弟》这首诗寓意着兄弟情深、家族振兴的期许。
诗中的山水画面不仅是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是作者对从弟的期望。
诗人希望从弟能够像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样,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诗中“春风不度玉门关”表达了诗人对从弟勤学苦练、振兴家族的期望。
赠从弟原文及赏析(最新)
赠从弟原文及赏析原文: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注释亭亭:高耸的样子瑟瑟:形容寒风的声音。
一何:多么。
惨凄:凛冽、严酷。
罹(lí)凝寒:遭受严寒。
罹,遭受。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二句是说,难道松柏没有遭到严寒的侵凌吗?(但是它依然青翠如故,)这是它的本性决定的。
从弟:堂弟。
赏析:刘桢的诗刚劲挺拔,卓荦不凡。
曹丕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赠从弟》共三首,为其代表作,尤以第二首著称于世。
《赠从弟》(其二)貌似咏物,实为言志,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
全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寓意高远,气壮脱俗。
起首二句,即以松的高洁之态动人情思,风的肃杀之声逼人警觉。
用“亭亭”标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摹拟刺骨的风声。
绘影绘声,简洁生动。
又以“谷中”映衬“山上”,更突出了位居全诗中心的青松的傲骨。
起首二句以客观描写为主,三四两句则加强了抒情的氛围。
而且在似乎不相关的松和风之间冲突顿起,令听者心惊,观者颜开。
两个“一何”强调诗人感受的.强烈,一“盛”一“劲”表现冲突的激烈和诗人的感情倾向。
第三句诗顺接第二句,第四句呼应首句,章法绵密,展开有序。
五六两句,由风势猛烈而发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刚劲而拓宽为一年四季常端正,越发显出环境的严酷和青松岁寒不凋的特性。
诗的意境格外高远,格调更显得悲壮崇高。
松树和环境的对比也更分明,而松树品性的价值也更加突现出来。
最后两句变换句式,以有力的一问一答作结。
诗人由外而内,由表层到深层,把读者眼光从“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视到松树内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树之所以不畏狂风严寒,是因为有坚贞不屈的高风亮节。
《赠从弟》原文及翻译
《赠从弟》原文及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资料、初中资料、高中资料、大学资料、文言文、中考资料、高考资料、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materials, ju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se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university materials, classical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examination material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terials, synonyms, antonym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赠从弟》原文及翻译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的内容之一,因此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赠从弟原文及赏析
赠从弟原文及赏析原文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高山上挺拔屹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吼叫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毅!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注释①亭亭:高耸的样子。
②瑟瑟:形容寒风的声音。
③一何:多么。
④惨凄:凛冽、严酷。
⑤罹〔lí〕凝寒:遭受严寒。
罹,遭受。
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二句是说,难道松柏没有遭到严寒的侵凌吗?〔但是它仍然青翠如故,〕这是它的本性决定的。
本文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
刘桢〔?——217〕,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
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的修辞手法。
这是第二首。
作者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可以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
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从弟:堂弟。
赏析刘桢的诗刚毅挺拔,卓荦非凡。
曹丕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赠从弟》共三首,为其代表作,尤以第二首著称于世。
《赠从弟》〔其二〕貌似咏物,实为言志,借青松之刚毅,明志向之坚贞。
全诗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寓意高远,气壮脱俗。
起首二句,即以松的高洁之态动人情思,风的肃杀之声逼人警觉。
用“亭亭”标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摹拟刺骨的风声。
绘影绘声,简洁生动。
又以“谷中”映衬“山上”,更突出了位居全诗中心的青松的傲骨。
起首二句以客观描写为主,三四两句那么加强了抒情的气氛。
而且在似乎不相关的松和风之间冲突顿起,令听者心惊,观者颜开。
两个“一何”强调诗人感受的强烈,一“盛”一“劲”表现冲突的.剧烈和诗人的感情倾向。
第三句诗顺接第二句,第四句照应首句,章法绵密,展开有序。
五六两句,由风势猛烈而开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刚毅而拓宽为一年四季常端正,越发显出环境的严酷和青松岁寒不凋的特性。
《赠从弟》 讲义
《赠从弟》讲义《赠从弟》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刘桢创作的一组五言诗,共三首。
这组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借以勉励从弟要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接下来,我们对这组诗进行详细的解读。
先来看第一首:“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苹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诗的开篇从流水、水中石写起,引出萍藻。
萍藻生于水边,叶子繁茂,采之可用于宗庙祭祀,也可用来招待贵客。
然后通过与园中的向日葵对比,强调萍藻出自深泽,别有一番韵味。
这首诗看似在写萍藻,实则以萍藻自喻,表明自己虽身处僻壤,却依然有其价值。
再看第二首:“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这首诗以山上的松树为描写对象。
山上的松树挺拔耸立,山谷中的风猛烈地吹着。
风声越是强劲,松枝越是刚劲。
在冰霜严寒的摧残下,松树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它不惧怕严寒吗?不是的,因为松柏有它自己坚韧的本性。
诗人在这里借松柏之刚劲,表明自己坚守节操、不惧艰难的决心。
最后看第三首:“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
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
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
”诗中提到凤凰聚集在南岳,在孤竹根旁徘徊。
它内心有着高远的追求,奋力展翅飞向高空。
难道它不经常辛苦吗?只是羞于与黄雀之类同群。
什么时候才能有祥瑞之兆,等待着圣明的君主。
这里的凤凰象征着有远大抱负和高尚品质的人,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遇到明君,一展才华的愿望。
这组诗的艺术特色十分鲜明。
其一,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以萍藻、松柏、凤凰等自然之物起兴,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志向,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其二,语言质朴刚健。
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华丽的辞藻,却能够准确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坚定和执着。
其三,情感真挚深沉。
诗人在诗中表达的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对艰难环境的不屈,以及对理想的渴望,都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赠从弟·其一》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赠从弟·其一》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赠从弟·其一
魏晋:刘桢
原文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蘋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译文
山涧里溪水顺畅地向东流去,溪水清澈,水中的石头清晰可见。
苹藻这些水草在水边默默地生长,十分茂盛,随着微波轻轻荡漾。
采集它们可以用作宗庙祭祀,可以进献给尊贵的宾客。
难道没有菜园中的冬葵这种珍贵的蔬菜可以用来进献吗?这是因为苹藻来自幽远的水泽,更加美好、可贵。
注释
从(旧读zòng)弟:堂弟。
泛泛:水流貌。
磷磷:形容石头色彩鲜明。
蘋(pín)藻: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
华叶:花与叶。
羞:通“馐”。
嘉客:佳客,贵宾。
懿(yì):美好。
刘桢(?-217),三国时魏名士,建安七子之一。
字公干,山东东平宁阳人。
博学有才,与魏文帝友善。
后以不敬罪被刑,刑后署吏。
所作五言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今有《刘公干集》。
《赠从弟》的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赠从弟》的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赠从弟》的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赠从弟三首》确实当得起这样的赞美。
作为咏物诗,这三首对苹藻、松柏、凤凰虽然着笔不多,却都是画龙点睛,使它们个个风骨棱然。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赠从弟》的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欢迎大家参考!赠从弟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注:从弟,堂弟。
【试题】⑴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⑵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诗是怎样表现松树不畏“凝寒”而“有本性”的品质的?(4分)(4)诗人如此描绘松树的形象,结合诗题,说说作者写作的用意。
(3分)(5)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何在。
(3分)【参考答案】⑴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⑵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意近即可)(3)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又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2分)诗人采用反衬的手法,(1分)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通过描画它与狂风、冰雹的搏斗,突出了松树的经寒不衰、凛然正气的品质、形象。
(1分)(4)诗人以松柏托物言志,(1分)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即使处于乱世也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2分)(5)(1)本诗以松柏为喻(使用象征手法),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自己坚守的品格及对从弟的劝勉之意。
(1)三、四两句诗用了什么手法?“风声”“松枝”各有什么含义?(4分)答案:三四句用了衬托手法(或者是对比),用谷中风的迅疾凶猛衬托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赠从弟文言文翻译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在郁郁葱葱的园中,青翠的葵花静静地等待着朝阳的升起。
温暖的春天播撒着仁爱的恩泽,万物都焕发出灿烂的光辉。
我时常担心秋天的到来,那金黄色的叶子将逐渐枯萎。
百川奔腾东流入海,何时才能再次回流西方?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努力奋斗,等到年老时只会徒然感到悲伤。
这篇文言文《赠从弟》是唐代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首赠别诗。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翻译和解读: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早晨,园中的葵花在朝露的滋润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诗人用“青青”来形容葵花的颜色,表现出生命的活力;“朝露待日晞”则形象地描绘了葵花在等待太阳升起的过程中,露水逐渐蒸发的过程。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阳春”指的是春天,诗人用“布德泽”来形容春天带来的恩惠,万物因此得以生长,焕发出勃勃生机。
“生光辉”则是形容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常恐”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忧虑,担心秋天来临,万物凋零。
“焜黄华叶衰”用“焜黄”形容秋天的颜色,意味着叶子逐渐枯黄,预示着生命的衰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这句诗用“百川东到海”来比喻人生如流水般短暂,最终都要归于尽头。
诗人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人生的意义何在?何时才能回到起点,重获新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最后两句诗是诗人对年轻一代的告诫,提醒他们要珍惜时光,努力奋斗。
如果年轻时不努力,等到年老时只会感到悔恨和悲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诗人传达了一种珍惜时光、努力奋斗的人生态度。
赠从弟译文及注释
赠从弟译文与注释哎,你知道吗?我最近在读《赠从弟》这首诗,感觉真的挺有味道的。
译文啊,就是说诗人给他弟弟写了一封信,里面满满的都是对弟弟的关心和期望。
你看啊,第一句“亭亭山上松”,就是说那山上的松树啊,长得笔直笔直的,就像人一样有精神。
然后“瑟瑟谷中风”,就是说山谷里的风啊,嗖嗖地刮着,挺冷的。
但你猜怎么着?那松树啊,它“风声一何盛”,风越大,它越显得挺拔,真是让人佩服!再往后啊,“松枝一何劲”,就是说松树的枝条也是那么有力量,不屈不挠的。
诗人就想啊,他的弟弟也应该像这松树一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强地面对,不能轻易放弃。
最后啊,诗人还感叹了一下,“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就是说,松树和柏树啊,它们天生就不怕寒冷,咱们人也得这样啊,得有股子韧劲儿,才能活出自己的样子!哎,你说这诗写得是不是挺好?咱们平时啊,也得学学这松树的精神,遇到困难别退缩,勇往直前就对了!嘿,哥们,我最近又琢磨了一遍《赠从弟》这首诗,感觉真的挺有深度的。
译文啊,简单说,就是诗人给他亲爱的弟弟写了一封家书,里面都是掏心窝子的话。
你看哈,第一句“山上那松树啊,长得真挺拔”,就像人一样,得有精神头儿。
然后又说“山谷里的风啊,嗖嗖地刮”,这风可不小啊,但松树呢?它“风越大越显得有力量”,真是让人竖大拇指!再往后啊,“松树的枝条也是那么硬气”,就像咱们人一样,得有骨气,不能轻易低头。
诗人就想啊,他的弟弟也得像这松树一样,不管遇到啥困难,都得挺直腰板儿,不能轻易认输。
最后啊,诗人还感慨了一下,“松柏天生就不怕冷”,咱们人也得这样啊,得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才能活出自己的风采!哎,你说这诗是不是挺有启发性的?咱们以后啊,也得学学这松树的精神,遇到困难别轻易放弃,得咬牙挺过去!。
语文知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赠从弟》原文翻译及鉴赏
免费范文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赠从弟》原文翻译及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免费范文。
目前,高三的同学已经开始了高考第一轮复习,在这一阶段的复习当中,我们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会为我们今后的深入复习打下基础。
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大家搜集整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赠从弟》原文翻译及鉴赏》,帮助大家进行第一轮复习。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赠从弟》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赠从弟》原文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原文翻译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赠从弟》注释①亭亭:高耸的样子。
②瑟瑟:形容寒风的声音。
③一何:多么。
④惨凄:凛冽、严酷。
⑤罹( lí)凝寒:遭受严寒。
罹,遭受。
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二句是说,难道松柏没有遭到严寒的侵凌吗?(但是它依然青翠如故,)这是它的本性决定的。
⑦本文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三。
刘桢(?--217),东汉末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五言诗著称。
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的修辞手法。
这是第二首。
作者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经严寒而不凋。
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⑧从弟:堂弟。
《赠从弟》鉴赏刘桢的诗刚劲挺拔,卓荦不凡。
曹丕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赠从弟》共三首,为其代表作,尤以第二首著称于世。
《赠从弟》(其二)貌似咏物,实为言志,借青松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赠从弟·其一
魏晋:刘桢
原文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蘋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译文
山涧里溪水顺畅地向东流去,溪水清澈,水中的石头清晰可见。
苹藻这些水草在水边默默地生长,十分茂盛,随着微波轻轻荡漾。
采集它们可以用作宗庙祭祀,可以进献给尊贵的宾客。
难道没有菜园中的冬葵这种珍贵的蔬菜可以用来进献吗?这是因为苹藻来自幽远的水泽,更加美好、可贵。
注释
从(旧读zòng)弟:堂弟。
泛泛:水流貌。
磷磷:形容石头色彩鲜明。
蘋(pín)藻: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
华叶:花与叶。
羞:通“馐”。
嘉客:佳客,贵宾。
懿(yì):美好。
刘桢(?-217),三国时魏名士,建安七子之一。
字公干,山东东平宁阳人。
博学有才,与魏文帝友善。
后以不敬罪被刑,刑后署吏。
所作五言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今有《刘公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