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赋权增能评价在校本课程上的应用
赋权增能理论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教师赋权增能理论的核心在于对教师要“赋什么权、增哪些能”,其中参与权、自主发展权、获得承认以及继续学习的权利与能力是其专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然而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赋权增能依旧面临着传统观念的制约、管理体制的束缚以及实践性知识不足等问题。
因此,教师赋权增能理论为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建设思路: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完善中小学教师赋权增能的保障机制;其次,培养权能意识,努力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再次,理论关照实践,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与运用;最后,超越虚假性,让中小学教师真正能够有权有能。
赋权增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摘要关键词2019年6月20日E-mail :jxyglllb@ 一、中小学教师赋权与增能的内涵及意义1.教师赋权增能的内涵解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教育改革运动浪潮的进行,美国教育学术界意识到传统教育之所以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一切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在其中占据了主要角色,而作为教育关键因素的教师却在其中未曾发挥丝毫作用,以往教育改革最大的失败之处就是将教师作为改革的对象而非当成教育改革的助力者与行动者。
1986年,莱特富在《论学校教育中的善:赋权增能的主题》中第一次使用赋权增能理论,因此,赋予教师参与教育改革的决策与管理的权利,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教师专业化”(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与“教师赋权增能”(teacher empowerment )是当时教育界最为响亮的声音,教育的管理阶层被要求赋予教师应有的权利与权力,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与自我发展。
基于不同研究的视角,人们对教师赋权增能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当然人们更多的理解还是基于美国的两位学者瑞内哈特(Rine-hart )和绍特(Short )对“教师赋权增能”的解释,我们在此基础上对这一内涵进行了拓展与延伸。
第一,参与权。
第二,获得承认。
赋权增能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赋权增能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发布时间:2022-10-21T03:42:22.055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476期作者:李新宇[导读] 我努力探索激励与约束并重的评价机制,在“赋权”的基础上的“增能”,实现“赋权增能”下促进教师自主发展路径的研究,推动教师自主发展。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团结湖分校100000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教育改革势头强劲。
提升教师动力,激活教师活力,以教师发展促进教育变革。
学校管理中,管理者肩负着引领每位教师实现专业发展,走向教育成功的重任。
多年的教育管理实践证明:既要严格规范教育行为,又要正向激励干部教师,激发热情、传递新动能,因此,我努力探索激励与约束并重的评价机制,在“赋权”的基础上的“增能”,实现“赋权增能”下促进教师自主发展路径的研究,推动教师自主发展。
一、实施标准化管理,实现教师自主管理在“干部是为教师的发展服务”的价值引领下,实施“标准化管理”。
标准由干部教师根据岗位职责要求自我制定,要求可操作性强,既有质的标准,又有量的要求,涵盖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让老师们看得见,摸得着。
标准将看似“无形”的责任量化,使干部教师能时时对标找差,不断进步。
通过标准化管理,引领干部教师朝“自我实现”的目标迈进。
每学期进行自评与他评,评价结果作为对干部考核的主要方面,对群众满意度在85%以上的干部给予肯定,不足的找出差距,提出整改意见。
评价让干部教师对自己的责任更清晰明确,而学校提供的反馈单更让其自觉对标找差,提升了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激发干部教师进取心及不断改进的内驱力。
自我制定标准,使自己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个教师的情感内驱力,享受“自我实现”的幸福。
目前,标准化管理评价已在三所学校探索与实践,在不断完善中赋予“标准化管理”强大的生命力,老师们自发努力,不断靠近自定的标准,标准化的实施使学校形成了干部教师自定标准、自觉对标、自我评价、自觉管理的良性循环。
赋权增能: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
赋权 增能 : 师专业发展 的新视 角 教
胡 洁 雯 , 文梅 李
( 国: 国教 育 体 制 改 革 的 深 入 开 展 , 教 师 专 业 化 发 展 提 出 了 更 高 的要 求 。适 当的 教 师 赋 权 , 以提 我 对 可 高 其 专 业 发 展 的 自觉 性 , 展 其 专 业 提 升 的 空 问 , 而 实现 教 师 专 业化 发 展 的 目标 。本 文 以 “ 权 增 能 ” 论 为 拓 从 赋 理
助教 师通 过 自身实 践 自主构 建知识 , 也是教 师 专 这 业 发展 的核 心要 素 。 笔 者认 为赋权 增 能从 一 个 维 度 上 包含 “ 权 ” 赋
专业 化 ” “ 与 教师 赋权 增能 ” 已成 为 2 O世 纪 9 代 0年 以来 最 响亮 的两 句 口号_ 。 2 ] 关 于教 师赋 权概 念 的内涵 , 同 的研究 者提 出 不
思所 为 。近 年来 , 教师 对 于教 育变革 的重要 价值 使 教育 界对 教 师发 展 的研 究 与 日俱 增 。教 师 专 业 发
展是 指教 师 的专 业 成 长或 教 师 内在 专 业 结 构 不 断 更新 、 进和 丰富 的过 程 。教 师发 展研究 不 仅 能 演 ]
够 为促 进 教 师发展 提供 有效 途径 与策 略 , 同时 也是 推动教 育 内涵 发 展 和 促 进 学生 学 习 的关 键 。本 文 将 以教育 管理 学 中 的“ 权 增 能 ” 论探 讨 教 师 的 赋 理 专业发 展 , 望 能 为 教 师 发 展 研 究 提 供 一 个 新 的 希
视角 。
一
包括 ‘ 师有 能力行 使 其 自主权 ’ 教 的意义 。简言 之 ,
“赋 权 ’ 包 含 的 其 实 是 ‘ 力 ’ ‘ ‘ 所 权 与 能力 ’ 个 内 两 涵 ,[ , 。教师 具 有 “ 力 ” 味 着 其 并 非 被 动 地 适 权 意 应环 境 , 而是 强调在 拥 有正式 的参 与权 或控 制力 的
基于赋权增能理论的大学英语读写译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校园英语 / 高等教育研究基于赋权增能理论的大学英语读写译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潘丽鹏 鲁团花 李潇【摘要】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从赋权增能理论的视角对大学英语读写译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研究,以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使学生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的过程中能动地获取相关知识以此激发出学习的热情并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探讨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建构大学英语读写译教学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赋权增能 大学英语读写译 课堂教学改革一、引言教育部最新版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但目前,有些大中专院校的大学英语教育模式仍沿用中学的教学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的目标难以实现。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如何为其主动学习提供良好平台,进而激发其主动性、创造性的学习,成为了当下教育改革的重点。
在此背景之下,赋权增能理论为我们另辟蹊径,其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的赋权指的是赋予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权利,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问题的引导者,而非问题的终结者。
作为引导者,教师将学生按照多重标准(如能力、性别等)分为若干组,并于课前将任务分配给各小组,要求各组将所负责的任务于课堂之上进行解答或讲解,教师则对各组的讲解查漏补缺,必要时予以纠正。
本文的增能主要是指通过对学生的赋权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的各项能力。
本文旨在探寻更加有效的大学英语读写译的教学方法,建构更加有效的实践策略。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对于赋权增能国外学者更多针对的是教师层面的赋权增能。
美国学者绍特(Short)和瑞内哈特(Rinehart)对教师赋权增能的含义从六个角度进行了阐释:1.教师的参与程度。
“赋权”与“增能”,激活教师专业成长力
“赋权”与“增能”,激活教师专业成长力发布时间:2021-10-22T07:31:18.256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6月16期作者:冯晶[导读]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一段广为流传的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冯晶都江堰市中信幼儿园 611830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一段广为流传的话:“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在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上,我们除了关注知识、技能、态度,更应关注教师内在情感、认同和自我实现等精神层面上没有没得到满足。
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和激发教师内动力就是专业成长的“支点”和“杠杆”。
一、唤醒意识,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首先,成立以园长为组长、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主研人员的课程领导小组,针对课程建设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探讨,把准目标导向,推动进程。
其次,成立了以全园教师为参研人员的课程领导共同体,让全园教师卷入。
自从课题立项以来,全园教师获得了亲身参与教研的机会,教师经历了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参与园本课程的变化,对活动做到前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保证课题按计划顺利实施,唤醒了教师的教研意识,形成了浓厚的好学向上的氛围。
二、解读诉求,加强专业文献学习专业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剂”,是教师厚实文化底蕴、完善人格魅力的基石。
为了保证课程推进与课题研究的质量,我们制定了详实的学习计划,我们从教育研究需要出发,借助理论书籍、教学杂志、网络文化等方式学习了纲领性文件和相关书籍。
以园本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使教师们对课程建设的理论知识进行了较系统的学习,弥补了理论知识的弱点,为开展课题研究夯实基础。
三、分层制定计划,塻块式培训每位幼儿园教师的发展都会经历“新手教师——成熟教师——骨干教师”的路径,依据前期问卷调查,需求分析,我园围绕目标,把全园教师根据教龄及专业能力分为新教师、青年教师、成熟教师和骨干教师四层次,为不同层次教师选择不同的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和学习队。
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赋权增能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师 赋 权增 能 的现状 进 行 调查 . 以发现 其 中存 在 的 问
开发所必须具有的权力和能力。其次 , 为教师赋权 增能 需要 内部 和外部 力量 的共 同作 用 。其 中内部力
题, 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 从而为教师在校本课程开 量是 内 因起 决 定作 用 , 要 指教 师 本 人要 有参 与校 主 发 中更好地发挥 自身作用提供有效 的帮助 , 促进校 本课程开发的动机 , 要积极行使被赋予的校本课程
的权力 , 却难以在课 程决策过程中实现” ; 刚平 嘲吴 指 出 ,学 校 和教 师 的课 程 意识 与课 程 开 发 能 力 欠 “ 缺 ”1-5王 斌华 指 出 , [92; 349 2 学校 和 教师 的校 本课 程 开发
意识 和能力 欠 缺 . 本课 程 开 发 缺 乏校 内外 力量 的 校
校本课程作 为与 国家课程 、 地方课程并列 的三 大板块之一 , 已经成为我 国课程改革的热点 , 近年来 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有许多研 究者指 出我 国校本课程开发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困 难, 尤其是教 师权能方面 的问题较为突出 。如沈兰 指出 , 长期 以来 ,教 师虽 然参 与决 策过 程 , 对课 程 “ 但 的任 何 部 分都 没有 最终 的决 策权 ” ;刘 桂辉 指 出 。 Ⅲ
务 —— 校本 课 程 开 发相 联 系 , 且 还要 在 校本 课 程 而
、
教 师 赋 权 增 能 的界 定
从 教 育 领 域来 看 ,O世 纪 9 2 0年 代 教 师 赋 权 增
能成为关注的焦点 , 其背后的理念是要求教育领导
收 稿 日期 :0 2 O — 8 2 1 一 10
论教师赋权增能
在 教 育 管理 学 领 域 ,教 师赋 权 增 能 与西 方 学 校 重 建 运动 中 所 宣 扬 的 分 权化 精 神 一 脉 相 承 。 2 从 O世 纪 8 0年 代 开 始 , 们逐 人 渐 认 识 到 , 师 不应 被 视 为 学 校 教育 改 革 的 对 象 , 应该 是教 育 教 而 改革的主导者、 动者; 行 以往 的学 校 教 育革 新 之 所 以 停滞 不前 以
师赋权增能( ahre pw r e t t ce m o em n) e 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教师赋
权 增 能 作 为 教师 专 业 发展 的一 项 重 要 内容 ,随 着 教 师专 业 发 展 理 论 的 丰 富而 不 断 地被 提 起 和 关 注 。学 术 界 关 于教 师赋 权 增 能
教 师发 展 产 生 积极 的指 导 作 用 。教 师 赋权 增 能是 重 振教 育 的 重要 因素 , 促 进教 师 专业 化 和教 育 的 可持 续发 展 有 重 要 的现 实 意义 。 对 关键 词 : 师 教 赋 权 增 能 自主 权 专 业发 展
中图分类号: 6 2 G 4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 : 权 增 能是 教 师 专业 自主 权 实现 的保 障。教 师赋 权 增 能 包括 教 师 自我 发展 , 师 专 业发 展 , 师 角 色调 整 , 赋 教 教 以及 教 师 决 策和 投
入 。教 师 赋 权 增 能理 论 强 调 尊 重教 师个 体 的 主观 能 动 性 , 张 赋 予教 师 以教 学 政 策 制订 及 决 策 的权 力 , 而有 效 地 从 内部 和 外部 对 主 从
文章编号 :6 2 1 7 (0 00 — 0 3 0 1 7 — 5 8 2 1 )8 0 3 — 2
为教师课程领导力赋权增能之区域思考实践
为教师课程领导力赋权增能之区域思考实践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指教师在课程设计、实施、评估等方面发挥的领导作用。
作为学校课程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发挥与否直接影响着课程质量和教育效果。
为了提高教师课程领导力,在实践中赋权增能是必不可少的。
赋权是指赋予教师更多的主动权和决策权,让教师参与到课程设计、实施、评估等环节中来,使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赋权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和创造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教学热情。
赋权还能够增强教师的信心和信任感,使他们更加自信地面对教学工作。
增能是指为教师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发挥自己的能力。
增能包括提供相关培训和教育资源,为教师创造研究和创新的环境,提供一流的教学设施和设备等。
增能能够使教师更加专业和高效地开展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
对于区域教育管理部门来说,赋权增能教师课程领导力需要进行以下实践:一、建立专业的课程教学指导机构区域教育管理部门应设立专业的课程教学指导机构,为教师提供课程设计、实施、评估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
指导机构可以邀请教育专家和学者进行讲座和培训,提供教师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指导机构还可以开设研究课题,邀请教师参与,推动课程教学的研究和创新。
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区域教育管理部门可以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为教师提供教育资源和信息。
平台可以包括在线教学资源、课程资源、教育研究论文等,让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资源和信息。
平台还可以开设教学交流板块,让教师可以互相交流教学心得和经验,促进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创新。
三、推行教师评价制度区域教育管理部门可以推行教师评价制度,以激励教师在课程设计、实施、评估等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评价制度可以包括综合评价、实践评估等多种方式,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能够不断提高和创新。
评价制度还可以与职称评审、晋升等相结合,为教师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最后,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发挥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与成长
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与成长老师参加校本课程开发是老师参加课程变革的基本方式之一,同时也是老师实现自身进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动,校本课程开发蓬勃进展,越来越多的老师有过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的经受,但是无法回避的是,更多的老师仍旧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
有学者指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更多地只体现了“爱好性”缺少了“学术性”[1];也有学者指出,在校本课程开发“富强”[2]的背后,缺乏的是长久的深层动力。
众多论断集中反映了讨论者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反思:即校本课程开发是否对学校课程和老师进展有显著的改善,将来校本课程开发如何深化有效地推动。
本文以东北师范高校附属学校(以下简称东师附小)为个案,从老师专业成长的视角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效进行阶段性的评价,探讨老师是如何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的,老师在此过程中经受着怎样的变化和进展,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推动供应了行动建议。
一、讨论方法本讨论采纳问卷法与访谈法两种方式。
一是针对部分老师的质性访谈,主要以开放式问题为主,内容涉及到校本课程开发的动机、经受、所需要的学问与力量、目前存在的问题等。
二是自编问卷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了调查,问题涉及到老师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的动机与爱好、主体意识与价值、开发的内容与模式、讨论的方式与方法、成效等。
11个学科的359位一线老师参与了问卷调查,占学校老师总数的90%。
问卷结果通过SPSS16.0辨别的数据的频数、百分比进行统计,收集的信息资料通过归纳与分类得出结论。
二、讨论的结果与分析本讨论的结果与分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老师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状况;老师在参加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收获;老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惑。
(一)老师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状况东师附小的校本课程开发基本模式主要有“课程选择”“课程创新”“课程调适”“课程整合”四大模式。
目前学校老师参加校本课程开发各模式的人数分布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参加整合模式的人数最多,创新模式和调适模式的参加人数分列二三位,参加选择模式的人数最少。
增能赋权理论
增能赋权是个人在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互动过程中,获得更大的生活空间的掌控能力和自信心,以及促进资源、环境和机会的运用,以进一步帮助个人获得更多能力的过程。
增能社会工作认为,个人需求不足和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环境对个人的排挤和压迫造成的,社会工作为服务对象所提供的帮助应该着重于增进他们的能力,以对抗外在环境的压力。
其次,增能观点认为能力不是稀缺资源,经过人们的有效互动,能力可以不断增强。
针对案主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旨在减少基于污名群体的成员的负面评价而形成的无力感。
它涉及辨识导致这一问题的权利障碍,减少时间接权利障碍的影响,减少直接权利障碍的运作的特定策略发展实施。
赋权增能:教师专业自主权实现的保障
赋权增能:教师专业自主权实现的保障摘要:教师专业自主权主要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拥有的自由、自主的权利。
需求或兴趣是教师专业自主权发展的内在驱力,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专业自主权发展的桥梁,赋权增能是教师专业自主权实现的保障。
加强我国教师专业自主建设的措施有:改革僵化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切实保障教师的教育自主权;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维护教师的教育自主权;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强化教师的专业性特征;建立健全教师专业权威性组织,推进教师行业的内部自律。
关键词:教师专业自主权;赋权增能;专业发展;反思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的霍姆斯小组(Holmes Group)和卡内基教学专业工作小组(Carnegie Task Force on Teaching as a Profession)相继提出《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准备》和《明天的教师》两份报告,掀起了美国教育改革的“第二次浪潮”。
与此前提出的一些有影响的报告有所不同,这两份报告的目标是追求教师的“专业化”,注重学校系统内部的因素对教育质量提高的作用,强调通过增强教师的力量来提高教学的专业化水平,以实现学校教育的改进。
在此过程中,教师赋权增能(teacher empowefment)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教师赋权增能的内涵美国学者绍特(Short)和瑞内哈特(Rinehart)在总结许多学者的观点后,从六个维度阐释了教师赋权增能的含义:1)在直接影响教师工作的重要决策中,教师的参与程度;2)作为影响学校工作的指标,教师所具备的影响力;3)从同行对其专业的尊敬角度来考虑教师地位;4)教师自主性,在工作中可以由教师自己控制和确定的因素;5)推进继续学习发展专业技能的专业发展机会;6)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有能力指导学生学习[1]。
从绍特和瑞内哈特的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教师赋权增能体现教师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对学校工作的参与程度,尤其是要具有参与学校重要决策的权利并具备一定的影响力;第二,教师的专业地位能得到同行的尊敬,教师在工作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第三,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充满自信,享有继续学习、不断提高和发展自我专业技能和素质的权利。
赋权与增能: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减负增效”路径研究
赋权与增能: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减负增效”路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后服务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课后服务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师负担过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课后服务的实际效果。
因此,如何减轻教师负担,提高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赋权与增能视角下,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减负增效”的路径。
通过赋权,激发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更好地参与到课后服务中来;通过增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为课后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剖析赋权与增能对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为优化课后服务、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文献综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已成为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意义、现状、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关于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意义,学者们普遍认为这有助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
例如,有研究表明,课后服务能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参与课后服务,教师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而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
关于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现状和问题,学者们指出当前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存在诸多挑战和困难。
一方面,由于教师工作量大、时间紧张等原因,导致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不佳;另一方面,由于课后服务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难以保障。
还有学者关注到课后服务与教师职业发展的关系,认为当前课后服务与教师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方面存在脱节现象,影响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
幼儿教师赋权增能的意义及策略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幼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师赋权增能的概念与特征 • 幼儿教师赋权增能的影响因素 • 幼儿教师赋权增能的策略与途径 • 研究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日益凸显
幼儿教师赋权增能 对于提升教育质量 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教师承担着培 养未来人才的重要 使命
强调幼儿教师的参与和决策,让 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园运营和 管理;
幼儿教师赋权增能具有以下特征
注重幼儿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提供专业培训和教育资源;
注重幼儿园与社会的联系,让幼 儿园教育更贴近社会需求。
幼儿教师赋权增能的意义
幼儿教师赋权增能具 有以下意义
有助于提高幼儿教师 的职业认同感和满足 感,增强他们的工作 动力和热情;
激励制度
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对 表现优秀的幼儿教师给予 适当的奖励和表彰。
考核评价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 ,对幼儿教师的工作绩效 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 评估。
提升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
提高待遇
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福 利待遇,使其能够获得社会的
认可和尊重。
社会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幼儿教师社会 地位的宣传,提高社会对幼儿教 师的关注度和重视程度。
根据幼儿教师实际需求, 设计多样化的培训内容, 包括教育教学理论、实践 技能等。
创新培训方式
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培训 方式,提高培训的灵活性 和效果。
强化培训管理
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 ,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明确职责
明确幼儿教师的工作职责 和权利,制定合理的工作 量和工作标准。
为教师课程领导力赋权增能之区域思考实践
为教师课程领导力赋权增能之区域思考实践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不断增强,教师课程领导力越来越受到关注。
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良好的领导作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而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高需要赋权和增能,而赋权与增能不能简单地在个体层面就能实现,这需要区域思考。
区域思考是一种审视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通过从系统层面、协作层面和全局层面审视问题,并与外界进行横向交互和纵向归纳,找到问题的关键之处,从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具体的方案和落实工作的方案。
要为教师课程领导力赋权与增能,区域思考实践是必要的。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构建区域性领导力发展体系建立以校园为单位的教师课程领导力发展体系,促进学校内部各学科领导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协作,有效地布置和执行教学任务,提高课程的质量。
同时,更要积极开展各级学科组长骨干教师培训,推动师资队伍建设,落实师德建设,使教育教学领导力得以发展。
二、构建多元化的教研与资源共享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教研与资源共享平台,完善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和交流机制,促进多元化的教研与交流活动的开展,提高师资培训与课程教学质量,为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高提供必要的平台和资源。
三、建立课程质量反馈机制建立课程质量反馈机制,通过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等多个维度对课程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的反馈,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和改进方向,使教师能够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创造性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发挥积极的课程领导力作用。
四、推动课程评价与课改改革积极参与课程评价与课改改革,学习和借鉴课程评价经验,并构建适合自己学校和地方的课程评价与改革方案,实现科学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区域思考实践,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高就能得以落实。
此外,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师范院校之间也需要相互合作,制定和推广可操作和可维持的实施方案,共同落实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高。
增能赋权理论
增能赋权理论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把增能赋权理论视为一种重要的经营策略,以便实现组织的目标。
增能赋权理论凭借其强有力的理念来解决现今复杂的管理挑战。
在本文中,将讨论增能赋权理论的基本概念、特点、原理以及企业如何有效地运用该理论。
增能赋权理论指的是在有效地激发员工创新能力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以实现自我增长和卓越为目标,有效开发团队的潜力。
主要包括将责权从高级管理层转移到具体的工作场所中,使每一位员工都有机会受益于决策的过程;允许员工发挥想象力,采取有效的措施,表达自我,获得充分支持,并确保有助于实现公司目标的行为和行动;向员工提供进一步发展和增能机会,以及倡导开放、创新和对变化的接受。
增能赋权理论的主要特点包括:一、激发员工创新思维。
通过增强员工自信、促进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整,消除抑郁心理状态,从而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积极性;二、给予责权。
向员工赋权,使他们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三、健全考核机制。
激励员工按照公司规定的准则完成工作,并让员工认识到,他们的行为与公司的效率和绩效息息相关;四、倡导开放、创新和接受变化。
鼓励员工尝试新颖的想法,采取有效的措施,正确处理变化,并得到全面支持;五、为创新提供资源支持。
为员工提供创新活动必要的资源,以及不同渠道的增加资产,以促进创新行为。
不少企业家都采用了增能赋权理论。
首先,企业可以采取措施,扩大权利的范围,使每个员工都有机会参与决策,主动投入工作,拥有责任心。
其次,企业应该重视对员工的职业规划和增能支持,提供相应的资源,如培训机会、职业指导和技能等,以实现员工自我发展和职业成长。
此外,企业也应建立一个专门的增能小组,以督促劳动者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也可以采取许多其他措施,如定期的团队建设活动,让员工得以发挥创新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
在今天这个紧张竞争的时代,增能赋权理论变得越来越重要,即使是那些曾经领先的企业也不例外。
前期的成果可能会把企业带上初步的胜利,但是没有一定企业精神、团队凝聚力以及发展动力,每个企业也有可能陷入困境。
为教师课程领导力赋权增能之区域思考实践
为教师课程领导力赋权增能之区域思考实践引言教师是课程领导力的主要实践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领导能力,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效果。
要使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得到有效的赋权和增能,需要在区域层面进行思考和实践,从整体上提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本文将结合区域实践的视角,探讨如何为教师课程领导力赋权增能,以期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内涵与重要性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指教师在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领导能力。
其内涵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对学习资源的配置、对学习环境的营造以及对学习过程的引导等方面。
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力量,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的质量。
提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区域思考对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意义1. 优化资源配置在区域层面进行教师课程领导力赋权增能,可以帮助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更多的教学支持和保障。
通过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可以使教师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区域层面的资源整合还可以降低教师个体在教学资源获取上的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增能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2. 构建合作共生机制区域思考有利于构建教师之间的合作共生机制,推动教师间的资源共享和协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可以通过交流合作,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形成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良性竞争和合作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跨区域的教学合作,拓宽教学资源与渠道,提升教学效果。
3. 建立教师共同体在区域层面进行教师课程领导力赋权增能,有利于建立教师共同体,形成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和学习共同体。
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经验,学习他人的优秀教学方法,相互促进和提高,从而形成更加成熟和完善的教学体系。
这种共同体的形成有利于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增能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教师赋权增能的内涵、问题、策略与走向研究-精选教育文档
教师赋权增能的内涵、问题、策略与走向研究20世纪80年代,美国首次提出并引进“赋权”这一概念,从此这一概念便进入教育界,尤其是进入了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领域。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中,学校里课程的选择都受到国家政策的制约,具体的课程设计也都由专家统一安排,一线教师往往只是教材的执行者。
和学生一样,教师的主体地位长期以来同样没有被重视。
一、教师赋权增能的内涵回顾历史,教师赋权增能的概念与参与管理的概念是相关联。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第二波教育改革中,对之前教育改革失败的教训进行了反思,发现原因主要在课程规划到执行上,全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忽视了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角,从而导致了教育问题。
从此教育界认为,教师应是课程改革的主导者之一。
关于“教师赋权增能”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自我发展。
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师所具有的专业能量,相信他们能通过学习有关技能实现自我发展。
2.教师的专业发展。
给教师的赋权增能,将减少其在教学工作中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由于国家对教师专业能力的低估以及教学工作的艰巨性导致。
赋权的教师能处理这种问题,并获得自我满足感和自尊。
3.教师的角色调整。
教师赋权增能的过程是将教师拥有自主选择课程以及与决策者交流的权力,增强教师的自我认同感。
4.教师的社会影响力。
教师赋权增能还会使教师增强科研积极性,反复琢磨提高课堂效率以寻找出更合适的课程安排。
提高教师的社会影响力会让教师们认为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对整个社会、学校以及学生构成影响。
二、教师赋权增能的问题1.概念不清晰。
虽然我国在教师赋权增能的问题上有了初步的认识,明确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课程的开发离不开一线教师,但是教师的赋权增能要怎样更有效地实施不明确,主要还是对教师赋权增能的概念的不清晰。
例如,有人认为教师赋权增能的含义即要教师自编教材等等。
这些认识上的问题,必然影响教师赋权增能的效果。
2.权力赋予不足。
教师的赋权增能与校本课程密不可分。
教师赋权增能:内涵、意义与策略
教师赋权增能:内涵、意义与策略摘要:关于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关键作用,人们已有深刻认识,因此教师专业发展才会如此受到关注。
不过,在强调教师增能的时候,似乎对教师赋权强调得还不够。
事实上,教师赋权增能为一整合概念,“权”与“能”缺一不可。
同时要警惕虚假的赋权。
关键词:赋权;增能;教师专业发展一、教师赋权增能的内涵追溯历史,可以很清楚地发现,教师赋权增能这个概念与组织学中参与管理的观念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受到等级严明、分工明确的现代科层管理体制的影响,很多组织的工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日益分化,结果陷入了过度专门化的泥沼而难以自拔。
组织中的雇员被视为“没有思考的机器”,工作动机极弱。
针对这种状况,管理界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认识到让雇员参与与其工作相关事务的决策,会提高工作质量和生产率,从而强调雇员的赋权增能。
在教育领域,教师赋权增能与西方学校重建运动中所宣扬的分权化精神一脉相承。
在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第二波教育改革浪潮,对前次教育改革失败的教训进行了总结,发现60年代开始的有关学校教育革新受到了各种力量的阻碍而停滞不前以致失败,原因主要在于这些革新方案从规划到执行层面,都是采用自上而下的运作方式,忽略了教师、学校及地方这些改革的真正主角,这些主角因不受重视而冷漠应付教育改革。
于是,人们认识到,教师应是教育改革的主导者、行动者,而不应被视为学校教育改革的对象。
到了90年代,“教师赋权增能”已经与“教学专业化”成为当时最响亮的两句口号,教育领导者被要求交出一些权力与教师共享,而非将权力加诸教师身上。
从教师自我以及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关于“赋权增能”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自我发展方面。
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师所具有的专业能量,相信他们能通过学习有关技能实现自我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方面。
教师的赋权增能,将减少其在专业工作中出现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可能由于教学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社会环境的剧烈变迁对教学工作不断提出新要求,以及社会对教学专业性的低估而导致。
赋权增能型外语教学
赋权增能型外语教学《赋权增能型外语教学》哎呀,说到外语教学,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儿!以前,我们学外语好像就是老师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听,然后死记硬背单词和语法。
这就好比是被牵着鼻子走,老师指哪儿我们就打哪儿,一点自主权都没有。
可现在不一样啦,有一种叫“赋权增能型外语教学”的方法出现了!啥是赋权增能型外语教学呢?这就像是给了我们一把神奇的钥匙,让我们能自己打开外语学习的大门,去探索里面的奇妙世界。
不再是老师单方面地灌输知识,而是让我们也能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比如说,在课堂上,老师不再是那个唯一说话的人啦。
老师会问我们:“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单词应该怎么用呀?”“大家想想,用英语怎么来描述这个场景呢?”这不就给了我们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嘛!就像一场冒险,我们可以自己选择走哪条路,而不是只能沿着老师规定好的路线走。
有一次,在英语课上,老师让我们分组讨论一个话题。
我们小组的小伙伴们可来劲啦!“哎呀,我觉得应该这样说。
”“不对不对,我觉得那样更好。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这时候,我突然发现,原来学外语也可以这么有趣,这么热闹!不像以前,安静得只能听到老师的声音。
而且呀,这种教学方法还让我们变得更勇敢了呢!以前,我可不敢在大家面前说英语,就怕说错了被笑话。
但现在,我会想:怕啥呀?大家都在努力尝试,我也能行!这不就像学骑自行车吗?一开始会摔倒,会害怕,但多练几次,不就会了嘛!还有哦,老师会鼓励我们用英语去做一些小项目,比如制作英语手抄报,或者演一个英语小短剧。
这可太有意思啦!我们自己找资料,自己设计,自己排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很多单词和句子,而且记得特别牢。
这就好比是自己亲手种的果子,吃起来格外甜!再想想,如果一直是那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能有这么多的乐趣和收获吗?肯定不能呀!赋权增能型外语教学就像是一阵春风,吹走了枯燥和无聊,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我觉得呀,这种教学方法简直太棒啦!它让我们真正爱上了外语学习,让我们变得更自信、更有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赋权增能评价在校本课程上的应用
作者:王晓庆张劲松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8年第01期
校本课程,能够通过学校的行政和管理,主动、积极了解学生的需要及教师的需求和专长,通过教师规划学校课程,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课程发展的质量;能够思考学校在社区中的角色,并寻求家长及社区的参与支持,在多方面的合作下描绘学校未来的发展蓝图,建立共同的教育愿景,借此提高学校教育的效能。
所以说,赋权增能评价在校本课程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赋权增能评价对校本课程评价的启发
校本课程强调赋权增能,是相信教师有能力发展课程,而学生也有能力进行自主学习,为之提供更大的弹性空间,让师生既有的能力在改革中持续开展。
它是一个鼓励学校教师自我决定的过程,赋权增能评价,包含训练、协助、支持主张、启发和解放。
在训练方面,重点训练学校教师具备课程评价能力,让评价不再神秘,并能帮助学校组织和教师将评价的理念吸收、内化,使得评价成为学校课程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协助方面,主张要由外部的评价专家、学者或是有经验的学校实践工作者进入学校,带领学校教师学习课程评价的知识。
评价专家扮演的是教练或协助者的角色,经过实际的课程评价过程,将评价内化为教师日常的思考。
在支持主张方面所强调的是在赋权增能的状况下,评价专家允许学校教师引导评价的方向,针对实际的问题提出理想的解决方案,然后主动地促使课程产生改变。
在启发方面,教师通过对评价过程的理解与反思,可以探究课程背后的因素,以备重新出发,而启发的经验将给人一种获得知识的欣喜,评价过程将可能创造出一些很有动力的学习团体。
最后,在解放方面,教师从更深层的思考与改进的实践中,发展更多能力,从传统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使教师更有自觉与批判的精神,成为自由的个体。
二、赋权增能评价的实施步骤
1评估状况,建立目标
评估状况是初始步骤,要尽可能准确,这样才会有针对性。
教师应该和学校课程管理人员、学生一同建立目标,目标必须切实可行。
传统评价的问题之一是,课程总是被赋予宏伟浮夸或长期的目标,一线教师只能用间接的方式对这些目标做出一点贡献,他们日常的活动与终极的长期计划结果之间是没有连结的。
赋权增能评价,鼓励教师选择与他们日常活动直接连结的中程目标,然后再让这些活动跟更大、更广的目标相互连结,创造出一串清楚相连的结果链。
2发展策略
方案参与者也有责任去选择和发展策略,使方案可以达成。
在集体研究的过程以及批判性的回顾中,便可形成策略,而这些策略必须是有效的且适当的。
建立策略时,可以采取脑力激荡、批判检讨和团体协商的方法,而且.必须定期检查这些教学策略,判定它们的效能和适当性。
教师和课程专家、学生共同磋商,制定适当的课程方案,决定适当的教学策略,是赋权增能课程评鉴的一个基本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处于“驾驶座”的位置上。
3记录过程并进行分析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评价工具如反省日记、观察表、问卷、访谈大纲等收集各方面的评价(包括自己、其它教师、家长、学校行政人员、学者专家),记录课程方案的进度与过程,甚至收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反应和学生的作品同时,要进行分析工作,从各方的资料中了解课程发展的质量,课程在各方面的实施情形,并从不同来源的资料中彼此验证,掌握课程的进度与优缺点。
4研拟对策
在记录和分析的过程中,进行反思、自我批判,了解课程的缺失,研拟改进的对策,在此步骤中有些是个人的反省活动,有些是团体的沟通讨论。
赋权增能评价的重点不在评价本身,它强调通过评价帮助教师发展课程,且评价是在课程发展初始就进行,它可引导学校愿景、课程目标的制定以及课程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并进一步促进个人或学校的解放。
三、赋权增能评价在校本课程的应用
赋权增能评价是一种自我评价,而校本课程发展强调的也是学校的成员自己来完成,两者的基本精神都是着重在权力的下放,以及使真正参与的人员了解自己的所需。
因此,将赋权增能评价应用在校本课程发展上,可以修正课程发展的过程、判断课程的问题,让校本课程能够持续的发展,从下列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1校本课程发展人员参与评价的必要性
(1)可评估学校课程发展的需求与方向。
校本课程既是由学校成员统筹规划,借由实际规划者参与评价,更能诊断学校课程的问题,厘清问题的解决途径,促进学校的革新,使课程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因此,通过赋权增能的教师自我评价,可以发现学校课程发展的需求,确立课程的发展方向。
(2)可确认课程发展过程的适切性。
课程发展必须与课程评价的工作同时进行,才能在课程发展过程中,提供充分的信息,作立即而合理的决策。
而校本课程发展由学校成员统筹,让实际从事的成员负责评价,除了可以诊断学校的课程问题,确认课程发展的需求与方向外,也
可为课程发展中的计划、研究、设计、实施、改革等阶段,提供必要的回馈信息,有效引导课程发展的过程,随时修正课程的发展。
(3)能判断课程的价值、绩效与问题。
学校所发展出来的课程成品或方案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必须由评价以衡景课程成品的内在价值与实施成效。
一方面借以厘清校本课程发展的成果,二可以作为课程发展成本效益的参考,进而决定是否继续实施、修正与终止此课程方案的决策依据。
(4)可激励成员参与学校课程发展的动机。
课程评价所获致的信息,可使参与者与非参与者了解校本课程发展的推动情形。
这些全貌与事实,不论对课程成品的优劣或课程发展的价值有任何意见,都可以为校本课程的发展争取更多校内外成员的支持,了解目标达成的程度,有助于激励参与者的动机,进而促进校本课程的发展。
(5)可作为永续校本课程发展的机制。
评价专家与研究人员虽精通评价技能,但终非学校的一员,对个别学校的课程情况不仅较难有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不是课程的参与者或改革的最终实践者,其所提出的评价报告不容易被学校成员所理解与接受。
因此,将赋权增能的评价应用在校本课程发展上,不断地提供各种反馈或改革的信息,可以启动学校课程发展的运作机制,更是校本课程永续发展的关键。
(6)可以有效的应用评价数据。
课程评价报告除了提供决策的参考外,也是作为课程好坏的价值判断,但其利用性常常有限,归纳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三点:首先是非实际参与者评价的结果易引起争议;其次是所得结论很难适用于每个学校的特性;最后是学校对于评价数据有不信任感。
如果将学校教师或其它实际参与课程发展的成员赋与评价的权利与责任,则评价数据将更能有效的应用。
(7)可减少评价压力,较能呈现真实问题。
在传统的评价范畴里,一方面充满着监视、评等、考核与比较的色彩,学校教育者对于评价不禁闻之色变,能避就避,能逃就逃;另一方面学校为了应付评价,往往故意隐藏缺点,呈现出来的都是经过包装过的,无法把真实的情况展现出来。
因此,借由学校或教师的自我评价,将有助于课程实施的反思以及课程发展问题的解决。
2在校本课程发展的应用
校本课程发展既然是由学校成员主导,因此只有参与的人员能够实际了解课程发展的过程,以及学校实际课程方案的需要。
虽然由内部人员或外部人员参与评价仍有争议,也有其优缺点。
不过在教育权力不断下放的今天,能够将赋权增能的模式,应用在校本课程评价上,借由教师本身评价学科知识的锻炼,以及热心的参与,相信能够真正解决课程发展的一些问题,改进课程方案,提供更适合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课程内容。
以下就学校行政及教师两方面提出相关的做法:
(1)学校行政方面。
学校领导阶层能够支持,并在行政配合方提供必要的协助。
例如:对于评价相关项目经赞的补助、能够给予公假参加评价相关知识与技巧的研习、给予参与评价人员适当的鼓励与奖赏、愿意采纳与听取相关评价的建议、行政人员能够实际共同参与评价相关的活动、适当的权力下放让教师能够在没有压力之下发挥自我评价的功能等。
(2)教师方面。
实际参与课程发展的教师,必须有为学校正面发展的共识、加强本身课程评价的智能、能够以参与这项工作为荣、提供自我评价的结果不断修正改进方案、评价的数据能够善加利用以利课程发展的改良、不能求好心切而隐藏事实与问题、不能有了权力以后而忽略了评价的价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