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成二首》_杜甫的诗词

合集下载

漫城一首赏析

漫城一首赏析

漫城⼀⾸赏析 漫成⼀⾸杜甫 江⽉去⼈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刺鸣。

杜甫诗鉴赏 这⾸诗是杜甫寄居巴蜀时期写的,诗写夜泊之景。

写⼀个⽉夜,诗⼈不从天上⽉写起,却写⽔中⽉影(江⽉),⼀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的特征。

去⼈只数尺是指⽉影靠船很近,江清⽉近⼈,表现江⽔之清明。

江中⽉影近⼈,绘出了江天⼀⾊⽆纤尘,皎皎空中孤⽉轮的江间⽉夜美景,境界宁静安谧的。

第⼆句写⾈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灯,在⽉下灯光显得朦胧⽽柔和。

⼀⼆句似乎都是写景,但读者从中能够真切感到⼀个未眠⼈的存在,这就是诗⼈⾃⼰。

从江⽉写到风灯,由⾈外写到⾈内,由远及近。

然后再由近及远地描写江岸,由于⽉照沙岸如雪,岸边景物依稀可辨,夜宿的⽩鹭屈曲着⾝⼦,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它们睡得那样安恬,与环境极为和谐;同时⼜表现出宁静的景物中有⽣命的呼吸。

诗句中洋溢着诗⼈对和平⽣活的向往和对于⾃然界⼩⽣命的热爱,这与诗⼈忧国忧民的精神是相联系的。

诗⼈对着沙头宿鹭,不由衷⼼赞美夜的静美。

忽然船尾传来拨刺的声响,使凝神暇思的.诗⼈猛地惊醒,他转向船尾,那⾥波光粼粼,显然刚刚有⼀条⼤鱼从那⼉跃出⽔⾯。

诗的前三句着⼒刻画都在⼀个静字,末句却写动、写声,似乎破了静谧之境,实则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

这是陪衬的⼿法,适当将对⽴因素渗⼊统⼀的基调,可以强化总的基调。

这是诗、画、⾳乐都常采⽤的⼿法。

诗的末两句分写鱼、鸟,⼀动⼀静,相反相⽣,写得逼真、亲切⽽⼜传神,可见诗⼈体物之⼯。

在绝句体中,有⼀种⼀句⼀绝的格调。

即每句写⼀景,多⽤两联骈偶,句⼦之间似⽆关联。

它最初起源于晋代《四时咏》(春⽔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唐代作者已不多,唯杜甫最喜运⽤这种体格。

⼤约是因为他太精于诗律,运⽤这种绝体,可以因难见巧吧。

他最脍炙⼈⼝的绝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糁径杨花铺⽩毡、迟⽇江⼭丽等,也都是⽤这种体格。

这些诗的优点不只在于写景⽣动,律对精切,⽽尤其在于能形成⼀个统⼀完美的意境,句与句彼此照应,融为⼀幅完整图画。

漫成一首 杜甫

漫成一首    杜甫

漫成一首杜甫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安史之乱开始,他一直流亡颠沛,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

【注释】①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

②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

这首诗作于766年,当时杜甫正在从云安前往夔州的船上。

3、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4、诗歌后两句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译文】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风灯照着夜空,马上就要到三更天了。

栖息在沙滩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唯有船尾鱼儿跳出水面时偶尔发出响声。

【答案】3、江中月影近船;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柔和;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鹭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安恬;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音,显然刚有一条大鱼跃出水面(以动写静),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

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4、诗人进行了生动的描写,白鹭蜷曲着身子,恬静的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赏析】《漫成一首》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所作,诗写夜泊之景。

诗人以景抒情,全诗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

此诗作于766年诗人漂泊巴蜀时期,描写的是夜泊之景。

诗人写月夜,不从空中之月写起,而写水中月影(“江月”),抓住了江夜的特色。

“去人只数尺”是说水中月影离诗人很近,这从侧面表现了江水的清澈透明。

诗一开篇便给我们描画了一幅碧波荡漾、月影摇曳、江天一色的夜景图,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

次句写风灯。

诗人乘坐的小船上挂着灯笼,灯笼随着江风飘来荡去,发出朦胧而柔和的光。

这两句看似在写夜景,实际上在写一个孤独的未眠人——诗人自己。

描写了“江月”和“风灯”之后,诗人开始描写江岸之景。

在月光的照耀下,岸边的景物依稀可辨:白鹭蜷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地栖息在沙滩上,看上去是那样安恬。

这一描写,既突出了夜的静谧,又表现出生命的活力,使夜显得不那么死寂。

描写月亮景色的古诗词

描写月亮景色的古诗词

描写月亮景色的古诗词在人们的观念当中,月光都是皎洁的,而在诗人们的诗词中也有这样的含义,代表作就是李白的《玉阶怨》。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月亮的古诗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关于月亮的古诗词1、《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月》薛涛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4、《玉阶怨》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5、《秋浦歌其十三》李白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6、《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7、《霜月》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8、《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9、《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0、《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1、《明月夜留别》李冶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12、《江楼有感》赵嘏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13、《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4、《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5、《春夜》王安石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16、《生查子》牛希济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瓤,仁儿在心里。

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17、《旅宿》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8、《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杜甫诗词《漫成一首》的诗意赏析

杜甫诗词《漫成一首》的诗意赏析

杜甫诗词《漫成一首》的诗意赏析《漫成一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流寓巴蜀时期所作的一首七绝。

此诗写夜泊江边之景。

第一句写月夜,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第二句写舟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第三句写到江岸上屈身而眠的白鹭,突出环境的幽静;第四句写船尾鱼儿跳动的声音,反衬静谧之境。

四句分别写月、灯、鸟、鱼,各成一景,“一句一绝”。

诗人通过远近推移、动静相成的手法,使舟内舟外、江间陆上、物与物、情与景之间相互关联,浑融一体。

全诗以景抒情,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之情。

《漫成一首》【年代】:唐【作者】:杜甫【内容】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赏析】: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

即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

它最初起源于晋代《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唐代作者已不多,唯杜甫最喜运用这种体格。

大约是因为他太精于诗律,运用这种绝体,可以因难见巧吧。

他最脍炙人口的绝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糁径杨花铺白毡”、“迟日江山丽”等,也都是用这种体格。

这些诗的优点不只在于写景生动,律对精切,而尤其在于能形成一个统一完美的意境,句与句彼此照应,融为一幅完整图画。

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诗写夜泊之景。

写一个月夜,诗人不从天上月写起,却写水中月影(“江月”),一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

“去人只数尺”是说月影靠船秀近,“江清月近人”,它同时写出江水之清明。

江中月影近人,画出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江间月夜美景,境界是宁静安谧的。

第二句写舟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

桅灯当有纸罩避风,故曰风灯。

其时江间并没有风,否则江水不会那样宁静,月影也不会那样清晰可接了。

一二句似乎都是写景,但读者能够真切感到一个未眠人的存在(第一句已点出“人”字),这就是诗人自己。

《漫成一绝》杜甫.拼音版

《漫成一绝》杜甫.拼音版

漫m àn 成ch én ɡ一y ì绝ju é【唐t án ɡ】杜d ù甫f ǔ江ji ān ɡ月yu è去q ù人r én 只zh ǐ数sh ù尺ch ǐ,风f ēn ɡ灯d ēn ɡ照zh ào 夜y è欲y ù三s ān 更ɡèn ɡ。

沙sh ā头t óu 宿s ù鹭l ù联li án 拳qu án 静j ìn ɡ,船chu án 尾w ěi 跳ti ào 鱼y ú拨b ō剌l à鸣m ín ɡ。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注 释】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

“去人”句:意谓月影靠船很近。

江月:江面上空的月亮。

南朝梁何逊《宿南洲浦》诗:“违乡已信次,江月初三五。

”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照夜的灯,有纸罩避风。

清陈维嵩《桂殿秋·淮河夜泊》词:“船头水笛吹晴碧,樯尾风灯飐夜红。

”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子夜变歌一》:“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

”“沙头”句: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静静地蜷躺在沙滩上。

沙头:沙滩边;沙洲边。

北周庾信《春赋》:“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

”拳:屈曲貌。

唐杜甫《雕赋》:“联拳拾穗,长大如人。

杜甫代表诗作(按年代)

杜甫代表诗作(按年代)

杜甫代表诗作(按年代)《望岳》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洛阳应进士落第,北游齐鲁,作于736年。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前出塞九首》开元二十八年作。

(其一)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其二)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其三)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

(其四)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其五)迢迢万里余,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其六)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其七)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层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其八)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掳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其九)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赠李白》写于天宝四载游齐赵时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春日忆李白》天宝五载(746)或六载春杜甫居长安时所作。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天宝七年作。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杜甫写喝酒的最著名的诗

杜甫写喝酒的最著名的诗

杜甫写喝酒的最著名的诗
1、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杜甫《琴台》
2、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杜甫《不见》
3、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

——杜甫《漫成二首》
4、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杜甫《复愁十二首》
5、莫辞酒味薄,泰地无人耕。

——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6、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7、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轴茅茨空。

——杜甫《岁晏行》
8、外江三峡且相接,斗酒新诗终日疏。

——杜甫《寄岑嘉州》
9、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杜甫《曲江二首》
10、费心姑息是一役,肥肉大酒徒相要。

——杜甫《严氏溪放歌行》
11、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12、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13、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14、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15、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漫成二首原文及注释

漫成二首原文及注释

漫成二首原文及注释漫成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下面为您呈现这两首诗的原文及注释。

其一: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释】“江月去人只数尺”:水中的月影离人只有数尺之遥。

“风灯照夜欲三更”:船桅上的风灯在夜色中闪烁,快到三更时分了。

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的灯,有罩避风。

“沙头宿鹭联拳静”:沙滩上栖息的白鹭蜷缩着身子,安静地睡去。

联拳:白鹭屈曲着身子的样子。

“船尾跳鱼拨剌鸣”:船尾有鱼儿跃出水面,发出“拨剌”的声响。

拨剌:鱼在水里跳动所发出的声音。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宁静而又富有生机的江夜图。

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江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灵动的氛围。

江月近人,风灯闪烁,宿鹭安静,跳鱼跃动,动静结合,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妙。

其二:野老篱前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估客船随返照来。

【注释】“野老篱前江岸回”:江岸回曲,在篱笆前的老人的家就在此处。

野老:诗人自称。

“柴门不正逐江开”:柴门歪歪斜斜的,正对着江流敞开。

“渔人网集澄潭下”:渔人在清澈的水潭下撒网捕鱼。

“估客船随返照来”:商船随着夕阳的余晖归来。

估客:商人。

在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江边的生活场景。

从野老的住所,到渔人捕鱼,再到估客的船只归来,展现出了江边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生机勃勃。

诗人通过对这些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关注和热爱。

杜甫的这两首《漫成》,以其简洁而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不同的画面和情境,让我们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

其一诗中,“江月去人只数尺”一句,将江月与人的距离拉近,让人仿佛能够伸手触及那清冷的月光。

“风灯照夜欲三更”,则通过风灯点明时间,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

“沙头宿鹭联拳静”,描写宿鹭安静的姿态,“联拳”二字,形象地表现出白鹭的蜷缩之态。

而“船尾跳鱼拨剌鸣”,突然的声响打破了宁静,增添了动态之美。

其二诗里,“野老篱前江岸回”,简单几个字就勾勒出了野老居所的位置和周边环境。

漫成二首原文及注释

漫成二首原文及注释

漫成二首原文及注释
【唐】杜甫
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

渚蒲随地有,村径逐门成。

只作披衣惯,常从漉酒生。

眼前无俗物,多病也身轻。

【注释】
1. 荒荒:黯淡无际貌。

2. 泯泯:水清澈貌。

3. 渚(zhǔ):水中小块陆地。

蒲:蒲草。

6. 俗物:世俗之人或庸俗之物。

晋代嵇康与山涛绝交书中称山涛为“己嗜臭腐,养鸳雏以死鼠也”,把热衷名利的人看作俗物。

这里说眼前没有俗物,表明诗人远离世俗烦扰的心境。

7. 多病也身轻:尽管身体多病,但因远离尘俗,内心轻松。

【唐】杜甫
江皋已仲春,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知予懒是真。

【注释】
1. 江皋(gāo):江边高地。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

2. 仰面贪看鸟:仰头入神地看鸟,描绘出一种闲适惬意的状态。

3. 回头错应人:因为专注看鸟,所以别人打招呼时回应错了,从侧面表现出诗人的专注与闲适。

4. 读书难字过:读书时遇到难字就随它过去,不做深究,体现诗人此时的一种闲散态度。

5. 对酒满壶频:频繁地将酒壶倒满喝酒,描绘出诗人饮酒自乐的情景。

6. 峨眉老:可能是一位住在峨眉山的老者,诗人新近结识的人。

7. 知予懒是真:这位峨眉老知道我是真的懒散,这里的“懒”并非真正的懒惰,而是一种远离尘嚣、闲适自在、不拘小节的生活态度的体现。

飞花令带”酒“的100句诗句

飞花令带”酒“的100句诗句

作者汇总了飞花令带“酒”字的诗词,欢迎阅读!飞花令带“酒”的诗词100句1.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2.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

——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3.素琴浊酒唤客,端有古人风。

——辛弃疾《水调歌头》4.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

——杜甫《岁晏行》5.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五》6.君起更斟酒,我醉不须辞。

——辛弃疾《水调歌头》7.今年思我来嘉州,嘉州酒量花绕楼。

——杜甫《狂歌行赠四兄》8.武陵春色好,十二酒家楼。

——张白《武陵春色》9.拨弃潭州百斛酒,芜没潇岸千株菊。

——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10.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苏轼《贺新郎·夏景》11.万事一杯酒,长叹复长歌。

——辛弃疾《水调歌头》12.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

——杜甫《漫成二首二》13.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晏殊《踏莎行·小径红稀》14.把酒思闲事,春愁谁最深?——白居易《把酒思闲事二首》15.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

——辛弃疾《水调歌头》16.掌中琥珀钟,行酒双逶迤。

——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17.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18.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醿。

——贾至《春思二首》19.更欲劝君酒,百尺卧高楼。

——辛弃疾《水调歌头》20.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辜负金罍。

——刘克庄《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21.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

——杜甫《羌村三首》22.爱酒陶元亮,无酒正徘徊。

——辛弃疾《水调歌头》23.只作披衣惯,常从漉酒生。

——杜甫《漫成二首一》24.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李白《怨歌行》25.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编辑》26.官事未易了,且向酒边来。

——辛弃疾《水调歌头》27.种柳人今天上,对酒歌翻水调,醉墨卷秋澜。

杜甫《漫成》阅读答案

杜甫《漫成》阅读答案

杜甫《漫成》阅读答案
杜甫《漫成一首》阅读答案
导语:阅读古诗《漫成一首》,回答后面练习题。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阅读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漫成一首》阅读原文: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漫成一首》阅读试题及答案: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
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答案:C。

(2)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

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

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答案:C。

【经典诗句】“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这两句是说,月亮照在江上,月影映入水中,好像月亮离人只有数尺之遥;船樯上风灯照明,时近三更,江上静静悄悄。

两句都在写景,但却感到诗人深夜未眠,若有所思,心境孤寂,若喜若忧。

情景关联,浑融一体,一句一景,天然工致。

出自杜甫《漫成一绝》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

风灯:船樯上所挂的灯。

参考译文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船中桅杆上的风灯照耀着夜空,时间马上就要进入三更天。

栖息在沙滩上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突然船尾方向传来“拨剌”一声,原来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

赏析《漫成一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流寓巴蜀时期所作的一首七绝,永泰二年(公元766年)自云安赴夔州舟中作。

此诗写夜泊江边之景。

第一句写月夜,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第二句写舟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第三句写到江岸上屈身而眠的白鹭,突出环境的幽静;第四句写船尾鱼儿跳动的声音,反衬静谧之境。

四句分别写月、灯、鸟、鱼,各成一景,“一句一绝”。

诗人通过远近推移、动静相成的手法,使舟内舟外、江间陆上、物与物、情与景之间相互关联,浑融一体。

全诗以景抒情,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之情。

这首诗写夜泊之景。

诗人写月夜,不从空中之月写起,而写水中月影(“江月”),一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

“去人只数尺”是说月影靠船秀近,“江清月近人”,它同时写出江水之清明。

江中月影近人,画出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江间月夜美景,境界是宁静而安谧的。

第二句写舟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

桅灯当有纸罩避风,故曰“风灯”。

其时江间并没有风,否则江水不会那样宁静,月影也不会那样清晰可接了。

一二句似乎都是写景,但已暗示出一个未眠人的存在(第一句已点出“人”字),这就是诗人自己。

杜甫:漫成一首

杜甫:漫成一首

杜甫:漫成一首《漫成一首》作者:杜甫原文: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释:1、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

2、“去人”句:意谓月影靠船很近。

3、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照夜的灯,有纸罩避风。

4、“沙头”句: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静静地蜷躺在沙滩上。

拳,屈曲。

一说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

5、拨剌:鱼在水里跳动所发出的声音。

翻译: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船桅上的风灯照耀着夜空,时间马上就要进入三更天。

栖息在沙滩上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突然船尾方向传来“拨剌”一声,原来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

赏析: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

即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

它最初起源于晋代《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唐代作者已不多,唯杜甫最喜运用这种体格。

大约是因为他太精于诗律,运用这种绝体,可以因难见巧吧。

他最脍炙人口的绝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糁径杨花铺白毡”、“迟日江山丽”等,也都是用这种体格。

这些诗的优点不只在于写景生动,律对精切,而尤其在于能形成一个统一完美的意境,句与句彼此照应,融为一幅完整图画。

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诗写夜泊之景。

写一个月夜,诗人不从天上月写起,却写水中月影(“江月”),一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

“去人只数尺”是说月影靠船秀近,“江清月近人”,它同时写出江水之清明。

江中月影近人,画出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江间月夜美景,境界是宁静安谧的。

第二句写舟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

桅灯当有纸罩避风,故曰风灯。

其时江间并没有风,否则江水不会那样宁静,月影也不会那样清晰可接了。

一二句似乎都是写景,但读者能够真切感到一个未眠人的存在(第一句已点出“人”字),这就是诗人自己。

从“江月”写到“风灯”,从舟外写到舟内,由远及近。

然后再写到江岸,又是由近移远。

由于月照沙岸如雪,沙头景物隐略可辨,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它们睡得那样安恬,与环境极为和谐;同时又表现出宁静的景物中有生命的呼吸。

漫成一首杜甫诗词

漫成一首杜甫诗词

漫成一首杜甫诗词 漫成一首 杜甫 唐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诗写夜泊之景。

一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

“去人只数尺”是说月影靠船秀近, “江清 月近人”,它同时写出江水之清明。

江中月影近人,画出了“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江间月夜美景, 境界是宁静安谧的。

第二句写舟中樯竿上挂 着照夜的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

桅灯当有纸罩避风,故曰风灯。

其时 江间并没有风,否则江水不会那样宁静,月影也不会那样清晰可接了。

一二句似 乎都是写景, 但读者能够真切感到一个未眠人的存在 (第一句已点出“人”字) , 这就是诗人自己。

从“江月”写到“风灯”,从舟外写到舟内,由远及近。

然后 再写到江岸,又是由近移远。

由于月照沙岸如雪,沙头景物隐略可辨,夜宿的白 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它们睡得那样安恬,与环境极为和谐; 同时又表现出宁静的景物中有生命的呼吸。

这和平境界的可爱, 惟有饱经丧乱的 不眠人才能充分体会。

诗句 中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 这与诗人忧国 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

诗人对着“沙头宿鹭”, 不禁衷心赞美夜的“静”美。

由于他与自然万类息息相通,这“静”与“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的寂静幽独该有多少不同。

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响,使凝神睇视着 的诗人猛地惊醒,他转向船尾,那里波光粼粼,显然刚刚有一条大鱼从那儿跃出 水面。

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都在一个“静”字,末句却写动、写声,似乎破了静谧 之境,然而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 其静。

这是陪衬的手法,适当把对立因素渗入统一的基调,可以强化总的基调。

这是诗、画、音乐都常采用的手法。

诗的末两句分写鱼、鸟,一动一静,相反相 成,抓住了江上月夜最有特点同时又最富于诗意的情景,写得逼真、亲切而又传神,可见诗人体物之工。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漫成一首》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漫成一首》出自唐代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释】①漫成:即人一时应手之作。

②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

这首诗作于766年,当时杜甫正在从云安前往夔州的船上。

【】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风灯照着夜空,马上就要到三更天了。

栖息在沙滩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唯有船尾鱼儿跳出水面时偶尔发出响声。

一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

即每句写一,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

它最初起源于晋代《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

唐代作者已不多,唯杜甫最喜运用这种体格。

大约是因为他太精于律,运用这种绝体,可以因难见巧吧。

他最脍炙人口的绝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糁径杨铺白毡迟日江丽等,也都是用这种体格。

这些诗的优点不只在于写景生动,律对精切,而尤其在于能形成一个统一完美的意境,句与句彼此照应,融为一幅完整图画。

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诗写夜泊之景。

一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

去人只数尺是说月影靠船秀近,江清月近人,它同时写出江水之清明。

江中月影近人,画出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江间月夜美景,境界是宁静而安谧的。

第二句写舟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

桅灯当有纸罩避风,故曰风灯。

其时江间并没有风,否则江水不会那样宁静,月影也不会那样清晰可接了。

一二句似乎都是写景,但读者能够真切感到一个未眠人的存在(第一句已点出人字),这就是诗人自己。

从江月写到风灯,从舟外写到舟内,由远及近。

然后再写到江岸,又是由近移远。

由于月照沙岸如,沙头景物隐略可辨,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它们睡得那样安恬,与环境极为和谐;同时又表现出宁静的景物中有生命的呼吸。

这和平境界的可爱,惟有饱经丧乱的不眠人才能充分体会。

诗句中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

白居易和杜甫之间的故事

白居易和杜甫之间的故事

白居易和杜甫之间的故事白居易和杜甫之间的故事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白居易和杜甫之间的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居易与杜甫,一个是“诗魔”,一个是“诗圣”;一个是北斗,一个是泰山,都各自在所擅长的诗歌领域为人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按理来说,他们都不会做出抄袭别人作品的.事,毕竟抄袭是属于技不如人之辈的专利。

可白居易居然就真的那么干了,他抄袭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杜甫。

诸位如果不信,请看实例。

杜甫在《漫成二首》里吟:“眼前无俗物,多病也身轻。

”白居易《仲夏斋居偶题八韵寄微之及崔湖州》:“眼前无俗物,身外即僧居。

”杜甫在《曲江二首·其二》里感慨:“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白居易《感秋咏意》:“旧语相传聊滋味,世间七十古来稀。

”杜甫在《醉时歌(赠广文馆博士郑虔)》里唱:“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白居易《春寒》:“靖节先生樽长空,广文先生饭不足。

”从以上可以看出,白抄杜的诗句,几乎是一字不差的照抄。

那么,白居易为什么要抄呢?照我想来,无非是以下几点:一、杜甫比白居易大了六十岁,在他去世后两年,白居易才出生,白居易抄他的诗,可以不必担心正主儿找麻烦。

二、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在诗歌的遣词造句上,他老人家可以说是已经到达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白居易不抄就心痒难搔。

所以抄!三、杜甫这几句诗的思想、情感、意境、内容正好与白居易做那几首诗时的情形相仿,所以他信手抄来。

四、杜甫的这几句诗都不太有名和重要,抄了也没人关注,所以白居易抄。

五、白居易的确是太佩服太佩服杜甫了,所以抄他几句小诗向前辈致敬!六、这一点是我认为最接近事实真相的一点。

古时信息不发达,杜甫所作的这几句诗不为人所知,而古代只有极少人能得到接触知识的机会,白居易仗着自己手头上资料的方便,把杜的诗神不知鬼不觉地据为己有。

《漫成二首》?唐代?·?杜甫

《漫成二首》?唐代?·?杜甫

《漫成二首》唐代·杜甫杜甫《漫成二首》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

渚蒲随地有,村径逐门成。

只作披衣惯,常从漉酒生。

眼前无俗物,多病也身轻。

江皋已仲春,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知予懒是真。

黄鹤从旧编在上元二年。

《杜臆》:二诗格调疏散,非经营结构而成,故云漫成。

野日荒荒白①,春流泯泯清②。

渚蒲随地有③,村径逐门成。

只作披衣惯④,常从漉酒生⑤。

眼边无俗物⑥,多病也身轻。

(首章,对景怡情,有超然避俗之想。

【洪注】荒荒,不甚白。

泯泯,不甚清。

蒲随地,生意可观,径逐门,往来自如。

披衣习惯,言疏放已久,漉酒为生,见醉乡可乐。

眼无俗物,得以独适己性矣。

)①江淹诗:“野日烧中昏。

”《庄子》:“日月之光,益以荒矣。

②何逊诗:“共见春流。

”【朱注】张有《复古编》云:湣,古活字。

泯泯,是活活之误。

不知泯泯、活活,意象各不侔。

③梁昭明太子诗:“渚蒲变新节。

”④披衣,出《庄子》。

⑤漉酒,本陶潜。

据陶诗云:“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已时。

”此兼举之,盖欲与渊明同调,不屑与俗客为伍也。

⑥《世说》:嵇、阮、山涛,竹林酣饮。

王戎后往,阮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

”申涵光曰:杜诗善用叠字,如“野日荒荒白”、“宿鹭娟娟净”、“江市戎戎暗”、“山雷淰淰寒”之类,皆非意想所及。

其二江皋已仲春①,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②。

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嵋老③,(【原注】东山隐者。

)知余懒是真④。

(次章随时适兴,申前章未尽之意。

前章上四句,说花溪外景。

此章上四句,说草堂内景。

前章披衣漉酒,乐在身闲。

此章读书对酒,乐在心得。

末云“懒是真”;总不欲与俗物为缘。

)。

①《楚辞》:“秣余马兮江皋。

”师氏口:皋,缓也。

江岸土性缓,故曰江皋。

②刘琨诗:“回头已百万。

”看鸟、错应,写出应接不暇之意。

朱子《或问》引为心不在焉之证,亦断章取义耳。

③《水经注》:《益州记》云:峨嵋山,在南安县界,去成都南千里。

漫成一首 杜甫

漫成一首 杜甫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白话文:
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船中桅杆上的风灯照耀着夜空,时间马上就要进入三更天。

栖息在沙滩上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突然船尾方向传来“拨剌”一声,原来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

抒发感情:《漫成一首》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所作,诗写夜泊之景。

诗人以景抒情,全诗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

《漫成》阅读答案

《漫成》阅读答案

《漫成》阅读答案做阅读题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

第一遍是速读,重点是理解文章的体裁。

答题时切忌还没完整的阅读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

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漫成一首》杜甫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安史之乱开始,他一直流亡颠沛,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

【注释】①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

②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

这首诗作于766年,当时杜甫正在从云安前往夔州的船上。

【译文】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风灯照着夜空,马上就要到三更天了。

栖息在沙滩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唯有船尾鱼儿跳出水面时偶尔发出响声。

《漫成一首》阅读题一(1)本诗选取了哪些意象?(2分)(2)这些意象组合成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5分)《漫成一首》阅读答案一(1)明月、风灯、宿鸟、跳鱼四个意象(2分)。

(2)诗中描绘江中月影近船;风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柔和;月照沙岸如雪,夜宿白鹭团聚在沙滩上,睡得那样安恬;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音,显然刚有一条大鱼跃出水面(2分),以动写静(1分),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意境(1分),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

(1分)《漫成一首》阅读题二: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漫成一首》阅读答案二选项A说“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原诗说“江月去人”,江月是不是水中月影呢?可以讲得通,但如果你认为有疑点,可以标注一下;B项是对第三句进行了鉴赏,很多同学不知道“联拳”是什么意思,选项说“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是不是“屈曲”就是“联拳”呢?如果有疑问,也可以勾画一下,如果你觉得讲得通,它就帮助你读懂了第三句;C项说“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这里是不是在写“动”?是不是和“静”对比鲜明?带有一点鉴赏的性质,但是这个选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江风吹打桅灯”不是对风灯的正确解释,风灯不是说“风吹打桅灯”,它只是一种防风的灯,当然你也可能判断不出来,那就先把它画上,留存置疑;D项说“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是不是透露出诗人的这么一种感情呢?我没有读得太懂,那也可以把它画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成二首》_杜甫的诗词
漫成二首
[唐]杜甫
黄鹤从旧编在上元二年。

《杜臆》:二诗格调疏散,非经营结构而成,故云漫成。

野日荒荒白①,春流泯泯清②。

渚蒲随地有③,村径逐门成。

只作披衣惯④,常从漉酒生⑤。

眼边无俗物⑥,多病也身轻。

①江淹诗:“野日烧中昏。

”《庄子》:“日月之光,益以荒矣。

②何逊诗:“共见春流。

”【朱注】张有《复古编》云:湣,古活字。

泯泯,是活活之误。

不知泯泯、活活,意象各不侔。

③梁昭明太子诗:“渚蒲变新节。

”④披衣,出《庄子》。

⑤漉酒,
“俗物
、“江
刘琨诗:“回头已百万。

”看鸟、错应,写出应接不暇之意。

朱子《或问》引为心不在焉之证,亦断章取义耳。

③《水经注》:《益州记》云:峨嵋山,在南安县界,去成都南千里。

然秋日清澄,望见两山相峙,如峨眉焉。

《列仙传》:“陆通者,楚狂接舆也,好养生,游诸名山,在蜀峨嵋山上,世世见之。

④庾信诗:“知余是执珪。

”读书难于字过,老年眼钝也。

对酒不觉频倾,借酒怡情也。

旧注谓难识之字,任其
读过,不复考索。

视读破万卷者,竟作粗心涉猎之人,岂不枉屈少陵。

胡夏客又谓经眼之字,难于轻过,正是从容探讨、善读书处,然于本章大意,亦不相符。

-----------仇兆鳌《杜诗详注》-----------
区别,。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乾元二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
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