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平面基本力系

合集下载

第二章平面力系

第二章平面力系

第二章平面力系教学目标:掌握平面力系向一点简化的一般结果和最终结果;掌握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掌握平面特殊力系的平衡方程。

重点、难点:平面力系平衡方程求解力学问题。

学时分配:8学时。

§2-1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一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主矢与主矩设刚体上作用有n 各力1F 、2F 、…、n F 组成的平面任意力系,如图3-2a 所示,在力系所在平面内任取点O 作为简化中心,由力的平移定理将力系中各力矢量向O 点平移,如图3-2b 所示,得到作用于简化中心O 点的平面汇交力系1F '、2F '、…、n F ',和附加平面力偶系,其矩为1M 、2M 、…、n M 。

图3-2平面汇交力系1F '、2F '、…、n F '可以合成为力的作用线通过简化中心O 的一个力RF ',此力称为原来力系的主矢,即主矢等于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

有∑=''''ni 1=+++=+++=1212i n n RF F F F F F F F 平面力偶系1M 、2M 、…、n M 可以合成一个力偶,其矩为o M ,此力偶矩称为原来力系的主矩,即主矩等于力系中各力矢量对简化中心的矩的代数和。

有∑=ni n o (M =M ++M +M =M 1i o 21)F结论:平面任意力系向力系所在平面内任意点简化,得到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如图所示,此力称为原来力系的主矢,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此力偶矩称为原来力系的主矩,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有关。

利用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的合成方法,可求出力系的主矢和主矩。

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oxy ,主矢的大小和方向余弦为212122)F ()F (=F F =F ni yi ni xi Ry RxR ∑∑==+'+'Rn1i yiRRy R n1i xi R RxF FF F cos ,F F F F )cos ∑∑===''=⋅=''=⋅)((j F i F R R主矩的解析表达式为∑=-=ni xi i yi i o )F y F (x M 1)(R F二 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结果讨论(1)当00≠='o M ,RF 时,简化为一个力偶。

《工程力学》第二章平面基本力系试卷

《工程力学》第二章平面基本力系试卷

《工程力学》第二章平面基本力系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力矩不为零的条件是。

(2 分)A.作用力不等于零B.力的作用线不通过矩心C.作用力和力臂均不为零2.如下图所示梁的长度和力偶矩大小都相同,则该二梁B、D支座的约束反力大小关系为________。

(2 分)A.R B=R DB.R B>R DC.R B<R D3.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一定等于。

(2 分)A.各分力的代数和B.各分力的矢量和C.零。

4.________是刚体最简单的受力平衡状态。

(2 分)A.平面汇交力系平衡B.三力汇交平衡C.二力平衡5.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

(2 分)A.各分力对某坐标轴投影的代数和为零B.各分力在同一直线上C.合力为零D.分力总数不多于三个)6.为便于解题,力的投影平衡方程的坐标轴方向一般应按_______________方向取定(2 分)A.水平或铅垂B.任意C.与多数未知力平行或垂直7.下图所示刚体,力偶M对A点和对B点的作用效果为________。

(2 分)A.M A>M BB.M A=M BC.M A<M B8.力偶可以用另一个来平衡。

(2 分)A.力B.力矩C.力偶9.如图a,b所示两种不同的捆法(αβ)起吊起同一重物,则图的捆法绳子易断。

(2 分)A.(a)B.(b)10.如下图所示,起吊机鼓轮受力偶M和力F作用处于平衡,轮的状态表明_______。

(2 分)A.力偶可以用一个力来平衡B.力偶可以用力对某点的矩来平衡C.力偶只能用力偶来平衡D.一定条件下,力偶可以用一个力来平衡二、判断题11.( )力矩使物体绕定点转动的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和力臂的大小两个方面。

(2 分)12.( )力对物体的转动效果用力矩来度量,其常用单位符号为N·m。

(2 分)13.( )当坐标系中互垂二轴取向不同时,同一平衡问题求解的难易程度不同,解得的未知合力数值不同。

第二章 平面力系

第二章 平面力系
第二章
平面力系
§2-1 一般概念
一.力系分类
平面力系(汇交力系、平行力系、一般力系) 空间力系
二.工程实例 在工程地质和工程建筑物中,常遇到
的一些平面力系问题,如:
铁路绗架、水坝、坝基 空间问题一般简化为平面问题处理
W1
W2
1m
§2-2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分解
一、二力合成 1、几何法:已知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F1、F2 ,它们
5.力偶在任意坐标轴上的投影恒等于零.
§2-6 平面力系的合成
一、力的平移定理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以平移到任意点,但必须附加上
一力偶,其矩大小等于此力对新作用点之矩。
M B M B (F ) F d (2 - 10)
二、平面任意力系向已知点简化(如下图)
1、简化方法:
2、简化结果:
主矢 FR Fi 主矩 M O M O (F i) (2 - 11)
P 2 10m
BT T
W1 R
N W2
T
P2
解:可以用解析法和图解法解此题 答案:T=7500KN,N=21500KN
§2-8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条件和方程式
一、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充要条件)
R0, M00 二、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式 主矢
必有 主矩
R ( F x)2( F y)20
Fx 0
主矢与简化中心无关,主矩与简化中心有关
三、平面任意力系的合成
1、力和力偶合成一个力 2、合力矩定理:
平面力系的合力,对该平面任一点之矩,等于各分力 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n
M0 R m0(Fi) i1
3、简化结果分析,四种情况有三种结果
§2-7 重心

二、平面基本力系

二、平面基本力系

F1、F2、F3、F4为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共线 力。如果规定某一方向(如x轴的正方向)为正,则 它的合力大小为各力沿作用线方向的代数和。合 力的指向取决于代数和的正负:正值代表作用方 向与x轴同向,负值代表作用方向与x轴反向。
FR = - F1 +F2 - F3 + F4
FR=ΣFi 物体在共线力系作用下平衡的充要条件为: 各力沿作用线方向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力偶臂——两个力作用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力偶的作用面——两个力作用线所决定的平面。
力偶矩——力偶中任一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
乘积来度量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用M或M
(F,F′)表示。
力偶矩是代数量,一般规定:使物体逆时针转动的力 偶矩为正,反之为负。力偶矩的单位是N•m,读作“牛米”。
2.力偶的表示方法
力三角形规则 二.多个汇交力的合成 力多边形规则
.
.
.
.
.
.
.
.
.
如何求解图中作用于A点的合力?
2.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
投影法——用投射在平面上的图形表示空间 物体形状的方法。
中心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
设力F与 x 轴所夹锐角为 ,
其投影表达式如下:
Fx F cos Fy F sin
Fx F cos Fy F sin
➢ 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求两邻边的过程。 ➢ 由一条对角线可以做出无数个平行四边形,这就有
无数个解。因此必须要有附加条件,才可求出其确 定的解
F1 F cos 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该力 系的合力FR的大小等于零。即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力系的各力在两个坐标轴上投影 的代数和分别为零。

第二章 平面基本力系

第二章  平面基本力系

23
例题2
A B
利用铰车绕过定滑轮
B的绳子吊起一货物重G = 20
30°
30° C
kN , 滑轮由两端铰接的水平
刚杆 AB 和斜刚杆 BC 支持于点 B 。不计铰车的自重,试求杆 AB和BC所受的力。
G
a
24
y
FBC
解:
1.取滑轮 B 轴销作为研究对象。
x
B
30°
30°
2.画出受力图。 3.列出平衡方程:
9
两个特例 (1)力与坐标轴垂直,则力在该轴上投影为零;
(2)力与坐标轴平行,则力在该轴上投影的绝对值与 该力大小相等。
已知投影,反求力
若已知力F 在坐标轴上的投影X、Y,则该力 的大小及方向余弦为
F X 2 Y 2 X cos F
10
课堂思考
分力和投影有何联系和不同?
FR (X ) 2 (Y ) 2 1.11kN

方向为
X cos 0.977 FR
解得 α=12º 12'
19
课堂小结
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合力的几个注意点: 1、注意投影与分力的区别; 2、合力投影定理是揭示平面汇交力系中各力与力系合力关系的 重要定理,必须深刻理解其含义,并能正确应用; 3、解析法是建立在力的投影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必须建立合适 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般选取力系汇交点为坐标原点; 4、求力系合力时必须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以防出错。
30
F1
30
2、如图所示压榨机中,杆AB和BC
E D
的长度相等,自重忽略不计。A ,
B , C 处为铰链连接。已知活塞 D
上受到油缸内的总压力为 F=3 kN ,

第二章平面力22系

第二章平面力22系

FB
C
5a
5a
4)联立求解:
A 5a D x
FA
5 F, 2
FD

F 2
FA
FD
FA为负值,说明图中所假设的指向与其实际指向
相反,FD为正值,说明图中所假设的指向与其实
际指向相同。
第三节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一、 力偶和力偶矩
1、力偶——大小相等的二反向平行力。
d
⑴、作用效果:引起物体的转动。
力矩的概念
例题
力矩的性质
例题:图中,如作用于扳手上的力F = 200 N,l = 0.40 m,α= 60°,试计算力F→ 对点O之矩。
解:
MO(F ) = - F ·d = - F ·l sinα= - 200×0.40×sin 60° N·m= - 69.3 N·m
y
Fy 0, FB cos 600 FC cos 300 - Q 0
5)联立求解: FB =15kN , FC 26kN
A x
Q
练习2
水平力F 作用在门式刚架的B点,如图所示,刚
架的自重忽略不计。试求A、D两处的约束力。
B
F
C
a
A
D
2a
练习2
水平力F 作用在门式刚架的B点,如图2.12a所示,
用扳手拧一螺母,使扳手连同螺母绕点O(实为绕通过点O 而垂直于图面的轴)转动。
由经验得知,力的数值愈大,螺母拧得愈紧;力的作用线 离螺母中心愈远,拧紧螺母愈省力。用钉锤拔钉子也有类 似的情况。许多这样的事例,使我们获得如下概念:力F→ 使物体绕点O转动的效应,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 点O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d有关。故要用乘积Fd来度量 力的转动效应。

第二章 平面力系

第二章 平面力系

FR F1 F2 Fn Fi
i 1
n
力FR对刚体的作用与原力系对该刚体的作用等效。所以 称此力为汇交力系的合力。
如力系中各力作用线均沿同一直线,则此力系为共线力系, 它是平面汇交力系的特殊情况。显然力系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取决于各分力的代数和,即 n
FR Fi
i 1
24
静力学
例题 1-5
平面力系
合力的大小:
2 Rx 2 Ry
FR F F 171.3 N
合力与轴x,y夹角的方向余弦为:
FRx cos( FR , i ) 0.754 FR
F2
y
F1
60
O
45
30
cos( FR , j )
FRy FR
45
x
F4
0.656
F3
平面力系
Fx Fx1 Fx 2 Fxn Fxi i 1 n Fy Fy1 Fy 2 Fyn Fyi i 1
n
合力矢FR的大小和方向余弦为
FR Fx2 Fy2 ( Fxi ) 2 ( Fyi ) 2
B
D
钢丝绳的另一端绕在铰车D上。 杆AB与BC铰接,并以铰链A,C 与墙连接。如两杆与滑轮的自重
4 .由力三角形图c可得:
I
F
q
FD

J
K
FB
(c)
sin 180 q FB F 750 N sin
11
静力学
例题 1-2
平面力系
水平梁AB中点C作用着力F,其大小等于2 kN,方向与梁
的轴线成60º 角,支承情况如图a 所示,试求固定铰链支座A和活动铰链支座B的约束源自。梁的自重不计。3,

第二章 理论力学平面力系

第二章 理论力学平面力系

特殊时用 几 何法(解力三角形)比较简便。
2、一般对于受多个力作用的物体,且角度不特殊或 特殊,都用解析法。 3、投影轴常选择与未知力垂直,最好使每个方程中 只有一个未知数。
4、对力的方向判定不准的,一般用解析法。
5、解析法解题时,力的方向可以任意设,如果求出
负值,说明力方向与假设相反。对于二力构件,
力系分为:平面力系、空间力系 ①平面汇交力系 平面力系 ②平面平行力系(平面力偶系是其中的特殊情况 ) ③平面一般力系(平面任意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 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 汇交于一点的力系。 研究方法:几何法,解析法。
例:起重机的挂钩。
2.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2.1.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与平衡的几何条件 1、几何法
Y X
87.46 8.852, 83.55O 9.88

由于FRx为负,FRY为正,故 在第二象限,合力 FR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O,如图2.12
【例2.5】
如图2.1 3所示为建筑工地使用的 井架把杆装置,杆AB的一端铰接在井架上, 另一端用钢索BC与井架连接。重物通过卷扬 机由绕过滑轮BC的钢索起吊。已知重物 Fw=2kN,把杆重量、滑轮的重量及滑轮的大 小不计,滑轮的轴承是光滑的。试求钢索BC 的拉力和把杆AB所受的力。
由图2.14(b)可知 DB CB cot l cot 30 0 tan 0.866 AB 2l 2l 40.90 将 40.90 代入方程并求解得 FA 13.2 KN FB 8.66 KN
解题技巧及说明: 1、一般地,对于只受三个力作用的物体,且角度
2、主矢和主矩
主矢:力系各力的矢量和,即 主矩:力系中各力对于任选简化中心O之矩的矢量和,即

02 平面一般力系

02 平面一般力系
y O

这是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基本形式,也称为一 力矩式方程。
二、平面任意力系平衡问题的解题步骤



定。确定研究对象。 画。画出分离体受力图。 列。列平衡方程。 校。利用所学知识检查结果的正确性。
§4-3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在平面平行力系中,若选择直角坐标轴的y(或x)轴与 力系各力作用线平行,则每个力在x(或y)轴上的投影 均为零,即∑Fx≡0(或∑Fy≡0)。于是平行力系只有两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即 Fy 或 Fx 0
(a)
(b)
(c)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主矢与主矩 力系的主矢

y A1 F1 O A2 F2 An (a) Fn Mn MO
1
y
Fn FR

F1
M2 F2
x

O
O MO

FR
x
d
O
FR
O
d
O
FR (d)
FR (e)
(b)
(c)

平移力组成的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 称为原平面任意 力系的主矢。 作用点在简化中心O点,大小等于 各分力的矢量和,即
y a E1
a
F2
O
x
F3
F4

2.5 如练习2.5图所示三角支架的铰链A处销钉上悬挂一 重物G,各杆自重不计,已知G=10kN,试求杆AB、 AC所受的力。
B 6 0° G 3 0° C (a) A A B 6 0° 6 0° C
G (b )

2.6 构件的支承和载荷情况如练习2.6图所示,l=4m, 求支座A、B的约束反力。
一、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为: FR′=0, MO=0。即

建筑力学2平面力系

建筑力学2平面力系

12
2.2 力对点之矩与平面力偶 2.2.1 力对点之矩—简称为:力矩 在力的作用下,物体将发生移动和转动。力 的转动效应用力矩来衡量,即力矩是衡量力转 动效应的物理量。 讨论力的转动效 应时,主要关心 力矩的大小与转 动方向。
13
1.定义 力臂—某定点O到力F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矩心—该点O称为矩心。 力对点之矩—力使物体绕某点转动效应的度量。其 数值等于力的大小F与力臂d的乘积。其方向,规 定: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钟方向转动时力矩为正, 反之为负。记为 MO(F)=±Fd
F F

y
0
FAC FAC
3
解得
x
4 2 32 63.2kN 4
FT 2
2 12 2 2 FT 2
FT 1 0
0
FAB FAC FAB
1 12 2 2
解得
4 2 32 41.6kN
0
力FAC 是负值,表示该力的假 设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 , 因此杆AC是受压班。
力的等效平移的几个性质:
1、当力平移时,力的大小、方向都不改变,但附 加力偶的矩的大小与正负一般要随指定O点的 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2、力平移的过程是可逆的,即作用在同一平面内
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总可以归纳为一个和原
力大小相等的平行力。
3、力平移定理是把刚体上平面任意力系分解为一 个平面共点力系和一个平面力偶系的依据。
9
【例2-5】重W=20kN的重物被绞车匀速吊起,绞车 的绳子绕过光滑的定滑轮A,,滑轮由不计重量的 杆AB、AC支撑,A、B、C三点均为光滑铰链, 可忽略滑轮A的尺寸。求杆AB、AC所受的力。
B
4 A FBA B A FAB FAC F’AB y A x F’AC FT2 FT1

第2章平面一般力系

第2章平面一般力系
11
主矢作用在简化中心O点,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为什么?)。 (3)将平面力偶系合成:
F'1 m1
R'
F' 2
=
m2
=
MO
mn
得到作用于力系平面内的一力偶,其力偶矩为: MO =m1+m2+…+mn
F' n
mO (F1 ) mO (F 2 ) ... mO (F n ) mO ( F i )
F'1 m1
R'
F' 2
=
m2
mn
F' n
(1)将各力平移至点O , 得一平面汇交力系和一平面力偶系。 (2)将平面汇交力系合成: R' F'1 F'2 ... F'n F 1 F 2 ... F n Fi 原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称为力系的主矢量,简称主矢( 它是不是原力系的合力?),用 R' 表示,即 R' F i
1
第二章
系。
平面一般力系
平面一般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任意分布的力
平面一般力系包含以下几种特殊力系: (1)平面汇交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 一点的力系。
(2)平面平行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相互平 行的力系。
(3)平面力偶系:各力偶作用面共面。
2
第二章
平面一般力系
原力系中各力对简化中心之矩的代数和称为力系对简化中心 的主矩 (它是不是合力偶?) 主矩一般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有关(why?)。
12
过O点建立直角坐标系,由矢量和投影定理,得主矢在x、y轴
上的投影为:
R'x X 1 X 2 X n X i ' Ry Y1 Y2 Yn Yi 则主矢的大小:

平面力系

平面力系
平衡方程其他形式:
证明:
F
F
F
F
Od A = O d A
=
mO A
F
F F F
m Fd m0F
§3–2
§2–7 力线平移定理
二、几个性质:
1、当力线平移时,力的大小、方向都不改变,但附
加力偶的矩的大小与正负一般要随指定O点的位
置的不同而不同。
2、力线平移的过程是可逆的,即作用在同一平面内 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总可以归纳为一个和原力 大小相等的平行力。
中心。
F1
F2
A1 O
A2
A3
F1
=
F2
m1
m2
O
m3
=
F3
F3
R
O
LO
§2–8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主矢与主矩
共点力系F1、 F2、 F3的合成结果为一作用点在 点O 的力R。这个力矢R 称为原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矢。
R F1 F2 F3
F1 F2 F3
1 2 3 3 1 0.768
y
F2
60°
A
22
B
F3
2m
R Rx2 Ry2 0.794
cosR、x Rx 0.614
R
R , x 526'
cosR、y Ry 0.789
R
R , y 3754'
F1
A
B F2
C
F3
D
R
F4
E
§2–2 共点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
F1
A
B F2
R
C
F3
D
F4

第二章 平面力系

第二章 平面力系

第二章平面力系第1节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其作用线均分布在同一平面内,则该力系称为平面力系。

若作用在同一平面内的各力作用线均汇交于一点,则该力系称为平面汇交力系。

一、合成的几何法应用力多边形法则,合力矢即是力多边形的封闭边,合力作用线通过力系的汇交点。

如图2-1-1-1所示。

图2-1-1-1若有n个力,则合力矢可以表示为F R = F 1 + F 2 +⋯+ F n = ∑ i=1 n F i二、平衡的几何法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如图2-1-1-2所示。

若矢量表示即为F R =0图2-1-1-2第2节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一、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力的模乘以力与投影轴正向间夹角的余弦,如图2-2-1-1所示,它是一标量,即F x =Fcos⁡θ; F y =Fcos⁡β力沿坐标轴的分力是一矢量,其合力与分力之间应满足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如图2-2-1-2所示。

当坐标轴为直角坐标轴时,力沿坐标轴分解的分力可以表示为F x = F x i; F y = F y i合力投影定理:合力在某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即F x = ∑ i=1 n F xi ; F y = ∑ i=1 n F yi当投影轴x与y垂直时,其合力的大小与方向为F R = F x 2 + F y 2 , cos⁡( F R ,i)= F x F R ; cos⁡( F R ,j)= F y F R二、合成的解析法当为直角坐标轴时,可按以下方法来合成F R = F x 2 + F y 2 = ( ∑ F xi ) 2 + ( ∑ F yi ) 2cos⁡( F R ,i)= F x F R = ∑ F xi F R ; cos⁡( F R ,j)= F y F R = ∑ F yi F R三、平衡的解析法力系中各力在两个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即∑ F x =0; ∑ F y =0上式称为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2平面力系

2平面力系

F R F 1 F 2 F n F


5
2.1.2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 该力系的合力等于零。用矢量式表示为:
Fi 0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该力系的 力多边形自行封闭,这是平衡的几何条件。
解:
F1
Fx F1cosα
1
各力的汇交点
F2 F2cosα F2sinα
2
F3 F3cosα -F3sinα
3
F4 F4cosα -F4sinα
4
Fy F1sinα
1
2
3
4

16
Fx Fx1 Fx 2 Fx 3 Fx 4 F1 cos a1 F2 cos a2 F3 cos a3 F4 cos a4 360 cos 600 550 cos 00 380 cos 30 0 300 cos 70 0 360 0.5 550 380 0.866 300 0.342 1162N
已知:
P 20 kN ,不计杆重和滑轮尺寸,求:杆AB与BC所受的力。
A C
30 30 30
P

B

34
铰链四杆机构CABD的CD边固定,在铰链A、B处有力F1、F2 作用,如图所示。该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杆重略去不计。 求力F1与F2的关系

35

在图示结构中,各构件的自重略去不计。在构件AB上作 用一力偶矩为M的力偶,求支座A和C的约束反力。

36
已知M 求:A点的约束
a D C a A a a a M
B

工程力学习题册第二章 - 答案供参习

工程力学习题册第二章 - 答案供参习

第二章平面基本力系答案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1.平面力系分为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和平面一般力系。

2.共线力系是平面汇交力系的特例。

3.作用于物体上的各力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而且都汇交于一点的力系,称为平面汇交力系。

4.若力FR对某刚体的作用效果与一个力系的对该刚体的作用效果相同,则称FR为该力系的合力,力系中的每个力都是FR的分力。

5.在力的投影中,若力平行于x轴,则F X= F或-F ;若力平行于Y轴,则Fy=F或-F :若力垂直于x轴,则Fx=0;若力垂直于Y轴,则Fy= 0 。

6.合力在任意坐标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同一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7.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为:力系中所有力在任意两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均为零。

其表达式为∑Fx=0 和∑Fy=0 ,此表达式有称为平面汇交力系的平均方程。

8.利用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方程式解题的步骤是:(1)选定研究对象,并画出受力图。

(2)选定适当的坐标轴,画在受力图上;并作出各个力的投影。

(3)列平衡方程,求解未知量。

9.平面汇交力系的两个平衡方程式可解两个未知量。

若求得未知力为负值,表示该力的实际指向与受力图所示方向相反。

10.在符合三力平衡条件的平衡刚体上,三力一定构成平面汇交力系。

11.用力拧紧螺丝母,其拎紧的程度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而且与螺丝母中心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有关。

12.力矩的大小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通常规定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转动时力矩为正,反之为负。

力矩以符号Mo(F) 表示,O点称为距心,力矩的单位是N.M 。

13.由合力矩定力可知,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力矩,等于力系中的各分力对于同一点力矩的代数和。

14.绕定点转动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各力对转动中心O点的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用公式表示为∑Mo(Fi) =0 。

15.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平行的二力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

力偶中二力之间的距离称为力偶臂。

第二章 平面力系

第二章 平面力系

④解平衡方程
cos 450 = 3.16 kN 19 cos α
[例3]
已知F1=200N,F2=300N,F3=100N,F4=250N。求图示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 解 根据公式可得
o o o o
Fx = Fx1 + Fx 2 + Fx 3 + Fx 4 = F1 cos30 - F2 cos60 - F3 cos45 + F4 cos45 = 129.3 N o o o o Fy = Fy1 + Fy 2 + Fy3 + Fy 4 = F1 sin 30 + F2 sin 60 - F3 sin 45 - F4 sin 45 = 112.3 N
n R =∑i F i =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等于各分力的矢量和,合力的
作用线通过各力的汇交点。
8
3.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要 条件是合力为零,即:
n R =∑i F i =1
在上面几何法求力系的合力中,
合力为零意味着力多边形自行封闭。所 以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的几 何条件是: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或: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等于零。
R = 0, R 2 + R 2 = 0 X Y
为平衡的充要条件,也叫平衡方程
18
[例] 已知 P=2kN 解:①研究AB杆 ②画出受力图 ③列平衡方程
求SCD , RA
∑X=0
RA·cosα-SCD· cos45°=0
∑Y=0
-P-RA·Sinα+SCD· Sin45°=0
α
由EB=BC=0.4m, EB 0.4 1 t gα = = = 解得: AB 1.2 3 P SCD = = 4.24 kN ; A = SCD R 0 cos 45 (1 - tgαα)

第二章 平面力系

第二章 平面力系

F1 + F2 + ⋅ ⋅ ⋅ ⋅ ⋅ ⋅ Fn
Rx = ∑ X k
k =1 n
n
R y = ∑ Yk
k =1
— 合力投影定理
则:
2 R = Rx2 + R y
Ry Rx cos(R , i ) = ,cos(R , j ) = R R
4、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RX= ∑X=0 RY =∑Y =0 ∑X=0 ∑Y =0 解析条件的应用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X 2 = − F2 cos θ 2 Y2 = − F2 sin θ 2
cos(F , i ) =
(2)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求合力 R(R=Rxi+Ryj )可先求Rx,Ry。 已知: R = 则 :
⎛ n ⎞ ⎛ n ⎞ Rx ⋅ i + R y ⋅ j = ⎜ ∑ X k ⎟ ⋅ i + ⎜ ∑ Yk ⎟ ⋅ j ⎝ k =1 ⎠ ⎝ k =1 ⎠
第二章 平面力系
平面力系:各力作用线位于同一平面。 平面汇交力系 平面力偶系 平面平行力系 平面任意力系
§2-1、平面汇交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各力作用线位于同一平面且汇交于一点。
问题举例:
FAy
Q
FA
O B
Q
A
FAx
FC
C
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
R123
F2
F3
R12 F2
R
F3
A3
A2 A1
r
h
A
2、合力矩定理与力矩的解析表达式 合力矩定理: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 等于力系中各分力对同一点 的矩的代数和。 即 : 若F1+F2+……+Fn=R,则: MO(R)=

第二章 平面基本力系

第二章 平面基本力系

平衡方程
Fx 0 Fy 0
第一节 平面汇交力系
例2-1 圆筒形容器重量为G,置于托轮A、B
上,如图所示,试求托轮对容器的约束反力。
第一节 平面汇交力系
解:取容器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 容器自重G
托轮对容器是光 滑面约束,其约束 反力为FNA和FNB
FNA
FNB G
第一节 平面汇交力系
B F
a C
Fx
O
Fx
x
Fx=±Fcosa
Fy=±Fsina
y
b1
C
Fy
a1 B
Fx
A
F a
Fy
O
Fx
x
F Fx2 Fy2
tana Fy / Fx
第一节 平面汇交力系
2.合力投影定理
ad=ab+bc-cd 即 Fx=F1x+F2x+F3x Fy=F1y+F2y+F3y
第一节 平面汇交力系
c) 只要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的转向不变,可 以同时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短, 而不改变力偶对刚体的作用。
d) 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恒为常数,且等 于力偶矩,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第三节 平面力偶系
二.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
1.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平面力偶系:作用在物体上同一平面内的若干力偶的总称。
M o (Fn ) Fn h Fn r cosa
2)合力矩定理 将力Fn分解为切向力Ft和法(径)向力Fr, 即
Fn Ft Fr
由合力矩定理得:
M o (Fn ) M o (Ft ) M o (Fr ) Ft r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a
B的绳子吊起一货物重G = 20kN , 滑 轮 由 两 端 铰 接 的 水 平 刚 杆 AB 和 斜 刚 杆 BC支持于点B 。不计铰车 的自重,试求杆 AB 和 BC 所受的力。
§2-2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解析法
A 30° 30° C B
解: 1.取滑轮B 轴销作为研究对象。 2.画出受力图。

F4 F3 FR F2 F1 F4 O F1 FR2 FR1
O
F3
F2
§2-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几何法
平面汇交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力,合力通过该力系的汇 交点,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由力的多边形的封闭边确定。 n 即等于各力的矢量和 FR F1 F2 Fn Fi
x
FAB
F2
B
60

FBC
30
F1
§2-2 平面力对点之矩、平面力偶
1.力对点之矩(力矩) 力矩是度量力对刚体转 动效应的物理量。 力矩是代数量其绝对值等 于力的大小与力臂的乘积。
M o F
o
r
h
F
A
B
正负规定: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转动为正,反之为 负。 力F对O点的矩用 M o F 表示。
2、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
FR 0
Fi 0
n i 1
i 1
力的多边形自行封闭(几何条件)
思考题:P34 2.8
§2-2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解析法
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 定义:由力的矢量的起点和 终点分别向坐标轴引垂线, 垂足线段的长度并冠以正负 符号,称为力在坐标轴上的 投影。
力矩的解析表达式
y
M o F xFy yFx
注意事项: 力矩与矩心选择有关
y o x
Fy
F
A
Fx
x
§2-2 平面力对点之矩、平面力偶
3. 力偶与力偶矩 力偶:等值、反向、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组成的力系。
只改变物体的转动状态,为一新物理量。 力偶臂:力的作用线间的距离 力偶矩:度量力偶对物体的转动 效应,平面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 应取决于力偶矩的大小和转向。
第二章
平面力系
平面任意力系(平面一般力系)
力 系 分 类
平面力系 平面特殊力系 空间任意力系 空间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 平面力偶系 平面平行力系 空间汇交力系
空间特殊力系
空间力偶系
空间平行力系
解决的问题:力系的合成与平衡问题
§2-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几何法
平面汇交力系:作用在刚体上的各个力,其作用线位 于同平面内,且交汇于同一点,则称该力系为平面汇交 力系。 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力多边形法则
F
A a
B

b x
正负规定:由起点垂足运动到终点垂足,运动方向 与坐标轴正向一致为正,反之为负。
Fx F cos
§2-2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解析法
力在直角坐标系下 的投影
y
b'
Fy a' o F
B
Fx F cos
Fy F sin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 影是代数量!!!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和力沿 坐标轴方向的分解不同。
d M O F M O F F d e F e e F o F d e Fe Fd M F , F ④在同一平面内两力偶,只要力偶矩相等,则两力偶 等效。
F


推论①力偶可在其作用面内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它对刚 体的作用。即:力偶与作用面内作用位置无关。
F3
F4
§2-2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解析法
例 题 2 水平梁AB中点C作用着力F,其大小等于2
kN,方向与梁的轴线成60º 角,支承情况如图a 所示, 试求固定铰链支座A和活动铰链支座B的约束力。 梁的自重不计。
A
B C
a a
30º
(a)
§2-2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解析法
B
A
M o F Fh -2 平面力对点之矩、平面力偶
2. 合力矩定理与力矩的解析表达式 合力矩定理:平面汇交力系合力对平面内任一点之矩等 于所有各分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M o FR M o Fi
0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各力在两坐标轴 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
§2-2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解析法
例 题 1 求如图所示平面共点力系的合力。其中:F = 1
200N,F2 = 300N,F3 = 100N,F4 = 250N。 解:根据合力投影定理,得合力在轴 x,y上的投影分别为:

F
B D
45
B
FC
C
§2-2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解析法
图解法
按比例画力F ,作出封闭力三角形。 量取FA , FC 得
FA 22.4 kN FC 28.3 kN
d
E
FA
封闭力三角 形也可如下 图所示。 a
F
FC
b
A

45

F
B
FC
C
FA
a

45
b

F
FC
d
FA
§2-2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解析法
解:
A D
60
取滑轮B为研究对象,忽略滑 轮的大小,画受力图。
B
列写平衡方程
F F
30
x y
0,
FBA F1 cos 60 F2 cos30 0
0, FBC F1 cos30 F2 cos 60 0
G C
解方程得杆AB和BC所受的力:
y
FBA 0.366G 7.321kN FBC 1.366G 27.32kN
M Mi
i 1
n
(2)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 平面力偶系平衡
所有各力偶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M
i 1
n
i
0 (平面力偶系平衡方程)
力偶只能和力偶相平衡
§2-2 平面力对点之矩、平面力偶
例 题 6
M A
d
一简支梁作用一矩为M 的力偶, 不计梁重,求二支座约束力。 ( AB= d )
B
解:以梁为研究对象。 梁上除作用有力偶 M 外,还 有反力FA,FB 。 因为力偶只能与力偶平衡,所 以 FA=FB。 又 ∑M = 0 即 M - FA×d = 0 所以 FA =FB = M / d
§2-2 平面力对点之矩、平面力偶
推论②只要保持力偶矩的大小和力偶的转向不变可同时 改变力偶中力的大小和力偶臂的长短,而不改变力偶对 刚体的作用。 5.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条件 (1)平面力偶系的合成
F1 F2
d2 d1
F1 F2
F4
F3
F
=
A
F3
d
F4
y E
FR
F1 F2
A
F4
F3
D
B
i 1
o
C
A
B
C E
D
x
§2-2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解析法
合力的大小:
FR F F
2 Rx 2 Ry
F F F F cosF ,i
2 xi yi
Rx R
2
xi
B
=
A
F
B
M1 F1d1 F3d M 2 F2 d 2 F4 d
F F 3 F 4 F F3 F4
M Fd F3 F4 d F3d F4 d M1 M 2
§2-2 平面力对点之矩、平面力偶
平面力偶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和力偶,和力偶矩等于各 个力偶矩的代数和。
C
a a
解: 1.取梁AB作为研究对象。
30º
2.画出受力图。 3.作出相应的力多边形。
30º
60º
4.由力多边形解出:
60º 30º
FA = F cos30=17.3 kN
FB = F sin30=10 kN
§2-2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解析法
例 题 3 利用铰车绕过定滑轮
A 30° 30° C B
合力的大小:
2 2 FR FR F x Ry 171.3 N
合力与轴x,y夹角的方向余弦为:
F2
y F1
cos cos
FRx 0.754 FR FRy FR 0.656
60
O
45
30
45
x
所以,合力与轴x,y的夹角分别为:
40.99 49.01
F
F’
d
§2-2 平面力对点之矩、平面力偶 力偶实例1
§2-2 平面力对点之矩、平面力偶 力偶实例1
§2-2 平面力对点之矩、平面力偶 力偶实例1
§2-2 平面力对点之矩、平面力偶
力偶矩是一代数量,其绝对值等于力的大小与力偶 臂的乘积。用 M 或 M F , F 表示。
M F , F Fd
约束力FAB为负值,说明该力实际指向与图 上假定指向相反。即杆AB实际上受拉力。
解析法的符号法则:当由平衡方程求 得某一未知力的值为负时,表示原先假定 的该力指向和实际指向相反。
§2-2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解析法
例 题 4 支 架 的 横 梁 AB 与 斜 杆
DC 彼此以铰链 C 连接,并各以 铰链A ,D连接于铅直墙上,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