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栖居:近临存在的身畔——兼谈魏晋人格

合集下载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美学思想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美学思想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美学思想从《世说新语》看魏晋美学思想魏晋时期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鲁迅称魏晋时代是文学艺术的'自觉时代';冯友兰称魏晋为'风流自赏'的时代。

因为乱世,因而思想奔放,无拘无束,不管是'建安七子'还是'竹林七贤',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一种生命智慧和生活美学。

值得我们在觉得人生无望时,去寻找一点明媚的光亮。

一、《世说新语》中的诗意美学1.'它是美学的第一真理'——对身体美的诗意追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有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胆追求,那就是:裸身。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阮籍则时常'露头散发,裸祖其踞。

'这是一种近乎奇特的审美意识。

人类从远古走来,好不容易告别了茹毛饮血衣不蔽体的时代,手工业的不断进步让人类有权利有义务去追求后天创造的美丽,《世说新语》却将裸露的身体形象直白的跃然纸上,简直令人匪夷所思。

但是仔细想想,这何尝不是一种最有诗意的韵律。

裸露的身体,拥有最真实最自然最美好的线条,拥有最让人动容的生命气息。

以地为鞋,以空气为衣,以天为帽,身体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与天地交融为一体而不可分割,这才是真正的'以天为盖地为庐',是中国古人追寻的最自然最原始的生命状态。

正如刘伶所言:'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人'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对生命的最初认识,起源于羊水中裸露的自己,所以有什么能比赤裸裸的身体更能体现出生命的诗意呢?这个意义上的美,就像尼采说的:'没有什么是美的,只有人是美的:在这一简单的真理上建立了全部美学,它是美学的第一真理。

' 如果没有对于身体美的自觉认识,那么对世间万物的美学感悟,无论是草木芬芳还是鸟语花香,都略显缥缈空荡。

《美学散步》:如何理解诗意地栖居

《美学散步》:如何理解诗意地栖居

《美学散步》:如何理解诗意地栖居专业:网络与新媒体学号:2016107112 姓名:王燕梅天生万物,各有其用。

此言不虚,但并非仅针对人而言。

世间万物原本有其自身的存在与权力,但在技术方式的统治下,自然万物失去了自身的丰富性和本源性,从而被缩减为满足人类需求的某种功能,早晨温和的阳光变成了可利用的太阳能,流动的川河内置了一个个水电站,高低起伏的丘陵划成挖矿所,大自然被贬,就好像一个人看着海洋,却只记得鱼的价格。

人的能动性消失了,人将生命的本性交托给可利用的技术,自身精神愈发空虚,人本身的价值也被技术消磨,人也不再感到自己是力量和丰富品质的主动拥有者,而是一个贫乏的“物”。

于是乎,荷尔德林蜷缩在贫困交加的角落向精神匮乏的人们发出了“人生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大地上”的呐喊。

这一响绝唱,在海德格尔的思考中得到回应,海德格尔则以深刻的哲学诠释,将“诗意地栖居”阐释为一个追问生命终极意义的问题,力图凭借人自身的觉悟来试图为迷茫无助的现代人提供精神上的解脱。

作为追问生命终极意义的哲学问题,于我而言,“诗意地栖居”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格上的独立自主,二是人与万物的和谐相处。

在汉语的语境下解释“诗意”,则是一种给人美感或有强烈抒情意味的意境,“诗意地栖居”则是追求心灵的深层满足,从而获取精神的审美体验。

这意味着人必须有人格上的独立自主,人诚然不能脱离社会和他人生活,但也不能一味攀援在社会建筑物和他人身上。

现如今技术提供便利的时代,一个人如果把自己仅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即使是极其美好的事物,一时也许看不出其内在的空虚,但缺乏根基,一旦起了风浪,便会一蹶不振乃至精神崩溃。

正如爱默生所言:“他早已是一只漂流着的破船,后来起的这一阵风不过向他自己暴露出他流浪的状态。

”人只有在自己的生命土壤扎根,才有栖居的可能,在大海抛下自己的锚使得诗意可以融入人的精神。

人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除开人本身的内在精神,还包括与外界的关系。

人类诗意的栖居_从陶渊明的隐居生活看中国士文人心中的精神家园

人类诗意的栖居_从陶渊明的隐居生活看中国士文人心中的精神家园

2009年8月第22卷 第4期阴山学刊YI N SHAN ACADE M I C JOURNALAug.2009Vo1.22 No.4人类诗意的栖居———从陶渊明的隐居生活看中国士文人心中的精神家园3蓝 冰(大连民族学院文法学院,辽宁大连116600) 摘 要:陶渊明的隐居和诗作使他成为中国“隐逸诗人之宗”。

他的生存、生活和创作,形成了中国士文人“诗意居住”的典型范式,部分地实现了生命的和谐,反映了他的超迈峻洁的人格。

从陶渊明的诗歌中可以探讨出“人类诗意地栖居”这样的内容。

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构建了千古不朽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诗意居住;隐逸生活;生活范式;陶渊明中图分类号:I2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869(2009)04-0022-05 海德格尔说:“人类诗意的栖居。

”有学者认为:“‘人类诗意的栖居’也就是‘人劳作地居住在大地上’,即‘人技术(巧)地居住在大地上’,‘人自由地居住在大地上’。

”[1]杨全先生则认为还应当包括“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居住在大地上”[2]。

因为审美态度的人生境界可称得上是一种与圣人境界相当的最高人生境界,是在人的层次上以一种积极乐观、诗意妙觉的态度应物、处事、待己的高妙化境。

这话无疑是对的。

陶渊明作为中国“隐逸诗人之宗”[3],平淡而悠远的诗作实开中国田园诗之先河,其不为流俗所染的峻洁人格亦为后世历代士文人所争相崇效。

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既是“人劳作地居住在大地上”,也是“人自由地居住在大地上”,更是“人审美地居住在大地上”。

同时,还应该是“人和谐地居住在大地上”。

正是这样的居住和生存,构成了陶渊明非凡诗意的土壤,滋养了他超迈的人格,而这土壤与人格又为他的隐居生活注入了不尽的诗情意兴,形成了中国士文人“诗意居住”的典型范式。

正是他的归隐,为中国知识分子构建了千古不朽的精神家园。

一、“诗意的栖居”是陶渊明的归隐动机隐居是中国古代士文人这一特殊阶层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了士文人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微妙而复杂的关系,避祸自保者有之,拒仕明志者有之,灰心倦意者有之,其表现虽异,却又都源于对政治和官场的回避。

论陶渊明诗意栖居的精神历程

论陶渊明诗意栖居的精神历程

论陶渊明诗意栖居的精神历程
陶渊明(365年-427年)是中国东晋时期的思想家、诗人,是著名的道家学者。

他的诗歌中常常蕴含着他对自然、居住环境的追求,以及对内心的感悟。

陶渊明的诗歌中有许多关于栖居的作品,其中有一首著名的诗叫《题西山阁》。

这首诗表达了陶渊明对于居住环境的追求,他希望能够在山林中安家落户,远离喧嚣的都市。

在这首诗中,陶渊明描写了他的阁楼环境:
山色空蒙雨亦奇,松花酿酒夜窗明。

偶然值得古道路,谁见小阁云中居?
这些描写充分表现了陶渊明对自然的喜爱,他希望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此外,陶渊明在这首诗中也表达了他对于内心的追求:
一身轻狂向谁说,千金一掷买空闲。

贪欢无时留不住,岂得长把身后事。

这句话描述了陶渊明对于内心的追求,他希望能够在山林中安居乐业,远离喧嚣的都市,以达到内心的宁静。

这也正是他所谓的“栖居精神”的本质。

在陶渊明的作品中,有许多关于栖居的诗歌,比如《题家长桥》、《题庐山瀑布》等。

这些诗歌都表达了陶渊明对于自然、居住环境的追求,以及对内心的感悟。

陶渊明的栖居精神既是他对于自然的喜爱,也是他对于内心的追求。

总的来说,陶渊明的栖居精神体现了他对于自然、居住环境的追求,以及对内心的感悟。

他希望能够在山林中安居乐业,远离喧嚣的都市,以达到内心的宁静。

这一精神也为后世的诗人和思想家提供了启发。

诗意的栖居(五篇范例)

诗意的栖居(五篇范例)

诗意的栖居(五篇范例)第一篇:诗意的栖居诗意的栖居——读《诗意语文课谱》有感第一次看见“诗意”这一个词是在一个老师的公开课上,当时只是将“诗意”课堂纯粹地理解为有诗一般的意境,诗一般的语言的语文课堂。

而在此品读了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课谱》才醒悟“诗意”一词对于语文教学来讲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诗意语文”这一教育理念的由来并不是空穴来风,是王崧舟老师孜孜矻矻,多年以来在批评与探讨中所得的研究成果。

从“朦胧的激情”到“去激情化”再至“激情的协奏”,“激情”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有。

王崧舟在书中提到:“诗意语文的核心和灵魂有且只有一个字‘情’。

”但此情非彼情,在王崧舟看来,这个“情”不应当仅仅是我们平常口中常提到的情感,它理应包括其他的特质,例如“审美的品格、语文的特质、理性的积淀、生命的关切”。

诗意语文的“情”不只是作者之情,读者之情等简单的人类情感,还应包含着对生命、对文化的尊重,对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体现。

所以,语文的教学不仅仅是将学生教懂,让学生理解大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读懂文本,体会文本的内在涵养,让学生读到这个“情”字。

为什么“诗意语文”能够掀起如此波澜,能够在语文学界独树一帜,受到众多学者教师的追捧,原因在于“诗意语文”它遵从了语文的本质,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取向。

“诗意语文”倾向于展现汉语的诗性品质。

汉语本是一门优雅的语言,一字、一词、一句都能表达出丰富的内涵。

例如“松柏”,可指松柏这两种植物,亦可比喻栋梁之才,“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汉字是汉语诗性品质的另一表达方式。

诗人郑敏说:“每个汉字都像一张充满感情向人们诉说着生活的脸。

”汉字的意义也是多种多样的。

“诗意语文”的课堂所要挖掘的是语文这一门学科的本质,即研究汉语,研究汉字,“旨在更好地实现语文教育的民族化”。

“诗意语文”立足于文本,倾向于对文本的审美解读。

它所提倡的解读不是从表面上探究文本的表达意义,或者从深层次去挖掘文本的内在含义,而是在理解文本含义的基础上去探寻文本自身所表达的情感境界,以此勾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走向自我理解。

高中有关诗意栖居的素材积累

高中有关诗意栖居的素材积累

高中有关诗意栖居的素材积累
1.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这句诗出自陶渊明的《饮酒》,描绘了他所追求的“诗意栖居”的理想生活状态。

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句诗同样出自陶渊明的《饮酒》,他表达了一种回归自然的愿望,这便是他向往的诗意栖居。

3.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曾提到:“有一种生活,很悠然自得,静静地度过一个个人生哲学,叫做‘诗意栖居’。

”这给了人们一种对生活的全新理解方式。

4. 孟浩然的《春晓》一诗中,“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诗意栖居的方式。

5. “诗意栖居”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尊重,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6. 古人追求的“桃花源”理想,也是一种“诗意栖居”,它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7. 诗人海子曾说:“我的诗就是让世界感到幸福。

”这也是一种诗意栖居的生活态度。

以上这些素材都可以作为你积累高中作文有关诗意栖居的素材。

同时,你可以通过阅读更多有关诗歌和生活的书籍来丰富你的素材库。

“诗意地栖居”阅读答案

“诗意地栖居”阅读答案

“诗意地栖居”阅读答案“诗意地栖居”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意地栖居”,这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从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中演绎出来的哲学命题,也是中西哲人深入思考人与自然关系后所产生的美好理想。

这一理想表明:自然环境是所有生命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对“诗意栖居”的追寻,既是人类重新寻求生存根基、重建价值信念的过程,也昭示着人类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然而,现实的生态状况一度隔断了朝向理想的通路,为生命“诗意栖居”提供前提和基础的自然界正在承受不能承受曲破坏。

人,从一开始使打量着、好奇地注视着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

生存是人的第一本能,人类的生存冲动构成了已有社会历史的恒久原动力,推动人类不断汲取自然资源、按照自身意志改变着大自然的本来面貌。

伴随着这种改变,农业、工业等迅速发展起来。

人,真切地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一切。

尽管远古时代的主要命题都围绕着“生存”“汲取”展开,但古圣先贤也意识到了自然界对人类的重要,并萌发出了许多生态智慧。

那是“诗意栖居”原初的朴素表达,中西哲人都曾对此有所阐发。

中国古代哲人的生态智慧最为深邃,集中体现为视字宙与人自身为一体的、和谐共生的天人合一理念。

《周易》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如强烈的忧患意识,反对浪费和破坏资源、倡导把天地万物与人类道德紧密联系等思想,都反映出先民在实践过程中自觉地把自然纳入视域进行考量。

例如,《易·乾卦·文言》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种表达。

儒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比较丰富的理论,如孟子强调“天”与“人”相通的特性,要求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宋代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直接表达了人对待自然应该有的态度。

道家创始人老子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求人类遵循自然规律、保持自然的朴质本性,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诗意的栖居散文范文

诗意的栖居散文范文

诗意的栖居散文范文我二十岁,师范毕业。

一直在寻觅可以牵手,缔结连理的可人。

花期纷繁,莺飞蝶妒。

十年,看似宁静,而又不宁静的春闺中。

充满了幻想和期待。

盼待有一个安谧的家,安适的住处。

三十岁,结婚以后,我住在部队的家属楼。

先是简易的临时楼。

然后是营职楼,60左右平,简单而清楚。

再后在长治,随老公的部队飘了四年,居无定处。

奔波在山西和辽宁之间。

内心劳碌,渴望有个舒适安宁的家,有一处温馨的巢穴。

xx年,我装修了地处东山樱花园的房子。

这个房子,闲置了十年,买的时候,房价比较便宜。

十年间,楼盘攀升,庆幸做了一件有头脑的大好事。

攒下一处房产,大大的增值。

房子地处佳地。

装修后,我家在樱花园住了四年,楼房是101平方米,都是按我的意思装修的。

淡雅,安谧。

很合我的意。

离城里,菜市场,体育场,广场都很近。

生活很方便。

我感到舒适。

星期六,星期日,假日。

早晨,都到早市卖早点,馅饼,豆浆,玉米饼等,种类繁多,营养方便可口。

早市,离家很近。

经济省事。

可是,住了几年,老公嫌小。

说以后,儿子成家,儿子一家来了,就拥挤了。

老公的朋友,刘哥,是个富翁。

闲有一处房产,140平,精装修。

设计合理,是给他儿子,做婚房的。

可他儿子嫌小不称心。

又买了200平房子。

老公相中了朋友140平的房子,装修精良,他觉得满意,装修材料考究,优质上乘,设计合理,没有住过,一直闲置着。

是个好机会。

免了装修的劳心,劳力。

我们就买下了楼房,是三楼。

在八一零医院南面,水岸蓝湾前面。

老公按照我的意,给我建设了一个书房。

新买了大大的书橱,占据一面墙壁。

新购了电脑桌,电脑椅。

色彩搭配和谐。

新装了配置高的电脑。

卧房,新买了双人床,和梳妆台。

样式别致,色调统一。

客厅,比较宽敞,两面墙壁,悬挂了壁画,呈暖色,温馨而阳光。

我忙着,建设我的新居。

家是港湾,是避风港,是我的巢穴。

我要把它,建设的舒适,安逸,温暖。

新居,地处南河北岸,比较清静,安宁。

环顾四周风光旖旎。

小居不远处,是南河,河水淙淙,岸上杨柳依依,绿树成荫。

“人诗意的栖居”

“人诗意的栖居”

“人诗意的栖居”摘要:“诗意的栖居”引自荷尔德林的诗作,是一种存在主义的哲学理论,同时在艺术和生活领域对人性的发掘、回归,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论文通过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理论”来欣赏日本导演北野武的影片《菊次郎的夏天》中故事情节、拍摄手法、人物设置以及音乐制作的完美结合对“诗意的栖居”内涵的阐释。

关键词:人性;诗意;栖居;菊次郎;回归“人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引自荷尔德林的一首以独特的方式流传下来的诗歌,这是一个自我显现、自我人性敞开、自我人性领悟、自我实现的生命体验过程。

海德格尔的理论最主要的就是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

海德格尔对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情有独钟。

海德格尔之所以选择荷尔德林作为他的阐释对象,是因为他认为:荷尔德林是最纯粹的诗人,他受诗的天命的召唤,直写诗的本质,他既是一个诗人,又是一个思想家。

“……我之所以选择了荷尔德林,……仅仅是因为荷尔德林的诗蕴含着诗的规定性而特地诗化了诗的本质。

在我们看来,荷尔德林在一种别具一格的意义上乃是诗人的诗人。

”海德格尔的目的是要进行一场诗与思的对话,是要从哲学上显现存在的意义,因此他阐释的方式与一般人进行文学上的阐释方式完全不同,他特意从荷尔德林的诗歌中摘出5段诗句。

这5段诗句的前4段分别阐述了诗、语言、人、思与存在之间的至情至性、至亲至近的关系,最后,落实到第5段诗句:“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日本导演北野武是一个以拍摄暴力血腥的电影为主,以他特有的辛辣和黑色幽默著称,1999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菊次郎的夏天》却是一部特别的作品,它所诉求的是“回归温柔”。

在这部影片中,导演运用大量的蒙太奇与长镜头的电影语言和电影叙事手法,通过整部电影表现出了对人生和生活的哲思。

影片讲述了九岁的正男,从小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在外地工作,平日与年迈的祖母相依为命,虽然也曾有感到寂寞的时候,但懂事的正男都尽量坚强忍受。

这才是诗意的栖居

这才是诗意的栖居

这才是诗意的栖居作者:吴伯凡来源:《润·文摘》2017年第07期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写过一篇散文,题目叫《我为什么住在乡下》。

说起海德格尔有一点很奇怪,他的哲学那么艰涩,但是他的知名度并不低,很多文藝青年都能说出他这篇散文里的名言:人,诗意的栖居。

什么才是“诗意的栖居”?我们想当然认为,乡村里面有田园风光,有河流,有森林,肯定比钢筋混凝土的城市更有诗意,其实真的不是这样的。

在海德格尔的定义中,所谓诗意,其实就是创造,即你以一种合适的状态,来面对你的周遭的世界,这个世界会向你绽放出一种意味来。

这跟王阳明的心学有点像:你没看到那朵花,你的心和那朵花,都是沉寂的状态;而一旦你用一双慧眼,看到了那朵花,那朵花才真正地绽放。

这个绽放,不是植物学意义上的开花,而是它的意义的绽放。

所以,所谓“诗意的栖居”,就是当你居住在一个地方的时候,你会像一个能量源,会散发一种东西。

你敞开自身后,营造了一种氛围,你周围的事物会一下子展现出它们以前没有的状态。

有一个诗人曾说过,诗人的眼睛,应该像早春时节的太阳,盯视着冰面,让坚固的、寒冷的冰,悄悄融化;诗人的气息应该像春天的气息,让周围枯寂的、将死的世界,焕发出活力。

这就叫创造。

简单说,诗意的栖居,就是你应该回到一种状态,因为你的状态,周围的世界显现出一种别样的生机。

海德格尔住的地方是在德国黑森林的南部,他是这样描述他周围的世界的:群山无言地庄重,岩石原始地坚硬,杉树缓慢精心地生长,花朵怒放的草地散发绚丽而又朴素的光彩,漫长的秋夜、山溪的奔涌、积雪的平原展现着肃穆的单一。

有没有听出来有一种味道?这是一种叫做“禅意”的东西。

所谓禅意,就是一种极度的宁静、自在的状态,是一种“无我之境”。

“无我之境”呈现出来的一个世界,好像是没有人的干预、没有人的气息的一种状态。

这样一个状态,不是随便能够看到的。

风景不是海德格尔的观察对象,而是他的整个世界,他只是在季节变化之间,日夜体会它每一个时刻的变化而已。

诗意的栖居——中国人的宜居梦想

诗意的栖居——中国人的宜居梦想

诗意的栖居——中国人的宜居梦想“诗意的栖居”,最早出自诗人荷尔德林的诗作:“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之上”,因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借用并赋予其哲学内涵而闻名。

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的栖居”,是想明白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解释人的“本真”的存在是什么,并非指物质层面上的东西;过分的追求物质的东西就会让人的生活失去“诗意”,从而陷入苦闷。

这里的“栖居”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占有居处,或者是物质性获得的筑居,而是为了获得与心性相通的、使自己心灵得到安置和张扬的精神居所,是关于人生境界的至高情怀。

“人自由地居住在大地上”是一种诗意,这种充满诗意的自由情怀就是人与自然的契合与融合。

2000年,我在《理想家园》一书中,明确的将“诗意的栖居”理念引入人居环境学建设,认为美好的居住就应该是“诗意的栖居”,就应该是满足物质与精神双重生活需求的美好家园,它既能为人们提供生物体所需的寄居空间,更能为人们获得与自然相融相生的精神愉悦创造条件,从而回归中国人追求美好人居环境的矢志不渝的梦想和情怀。

一、“诗意栖居”的文化理想中国人的本性是尚诗的,中国文化始终是充满诗意的文化。

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习惯于“诗性”的思维方式,表现出很强的“诗性智慧”。

众所周知,《诗经》是中国汉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核心经典之一,对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诗性智慧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如《诗经·硕鼠》中说:“硕鼠硕鼠,无食我黍(shǔ)!三岁贯女(rǔ),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yuán)得我所!……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作者从“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到“乐国”、“乐郊”,提出了建立“乐土”、“乐国”、“乐郊”的美好理想,人人平等、幸福,再也不会过哀伤悲叹的日子,是早期的“乌托邦”思想的萌芽,有似后世的《桃花源记》所期待的蓝图。

从人居环境的角度来讲,中国古代文人山水诗、山水画所表达出来的诗意情怀,就足以反映中国人几千年不变的“诗意栖居”的梦想。

试分析以陶渊明为代表的魏晋士人的诗意人 生和个性自觉。

试分析以陶渊明为代表的魏晋士人的诗意人 生和个性自觉。

试分析以陶渊明为代表的魏晋士人的诗意人生和个性自觉。

从历史上来看魏晋时期是政治上极端黑暗的时期。

司马氏集团随意罗织罪名陷害知识分子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史书中所谓“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晋书·阮籍传》)指的就是这种情况。

最典型的莫过“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因为得罪了司马昭的心腹钟会,便被以莫须有的“不孝”罪名处死,致使当时以至于后来的读书人提起此事都不寒而栗。

魏晋之际,董仲舒开创的“儒学独尊”的局面已经式微,体现宗法等级制度和门阀观念的“名教”声名狼藉,此间,何宴和王弼发起“正始玄风”,提出“名教出于自然”,从而把“名教”建立在自然之“道”的基础之上。

这个时期,自然科学得到长足的发展,如医学上汉末张仲景的《伤寒论》、其后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数学上魏晋之际刘微注《九章算术》等等,其科学成就,也都得到哲学概括。

何晏和王弼的玄学后经裴危和东晋的郭象等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魏晋玄学对自然、生命、人性、社会、必然与偶然、天命与人力等命题,进行了哲学思辨,标志着哲学发展进入一个新阶。

在这种背景和历史条件下,蔑视礼法、冲决纲常名教束缚、张扬个性,就成为魏晋名士的精神追求。

他们寄情山水,谈玄论道,恃才放狂,傲视古今,是时代的叛逆,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特征。

现实的黑暗,使他们咀嚼人间的辛酸,倍感痛苦,而玄虚之学又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他们感到自己又有了精神栖息之地。

山水竹林不但是他们的生存环境,更是他们的审美对象和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他们借助山水表达对“道”的追求和对“天人合一”理想境界的向往。

这就出现了一种现象,一方面他们对现实生活有强烈的真切的感受,“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他们处处真情流露,悲天悯人,其作品中充溢着生命意识,沉郁哀伤;另一方面他们超凡脱俗,“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具有很强的个性解放色彩。

理性地生存,诗意地栖居

理性地生存,诗意地栖居

理性地生存,诗意地栖居作者:陈保亚周志恩来源:《中学语文(学生版)》2019年第07期各位同学、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感谢北京大学中文系给我一个难得的机会,在这里跟同学们再说几句知心话。

今年正好是五四运动100周年。

北大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北大因此有了特殊的地位,你们也有了特殊的身份:北大人。

你们的父母亲也有了特殊的身份:北大人家长。

国人对北大人有一种理想的期待,他们希望从你们身上看到北大精神。

这是一种北大效应。

你们已经被站立在一个特殊的平台,你们不得不有所表现,于是你们有了担当。

你做好了,人们会说北大人就是不一样;你做不好,人们会说北大人不过如此;你做错了,人们沿着你人肉搜索到北大。

那你说,我宁愿做一个不用担当的普通人,在母语写作中,像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所说的那样,诗意地栖居。

你做不到。

北大人的北大精神正在被期待。

什么是北大精神?自由、包容、民主、科学、独立、爱国等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

我所理解的北大精神,是对理性的认同。

这里的理性是针对愚昧而言。

理性让我们看清真伪,发现真理,不受蒙蔽。

理性可以分为智性与悟性。

智性更多地偏重逻辑分析,印欧人更擅长智性,他们提出了公理系统,率先建立了科学。

悟性更多地偏重整体领悟,汉人更擅长悟性,把诗歌意境理论推向极致。

早期的理性主义把悟性排斥在理性之外,让理性失去了洞察和领悟的力量。

我们中文系的语言文学研究是一种极高的理性活动,包含了智性和悟性。

五四运动以来,科技已经高度发展,微信支付等现代手段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

但是这些高科技多数是来自向国外学习,而不是来自我们自己的理性活动。

我们的理性还相当缺失。

当前我们的学术不端、学术腐败固然让人担忧,但更让人担忧的是产生不良风气的土壤,这就是理性缺失的土壤。

现代阿Q精神正在这块土壤上蔓延。

有一次我的一位同学给了我一个名片,上面写着:某某研究所副所长(相当于正厅级)。

如果当年《新青年》主编陈独秀教授还在,这无异于让他在名片上写上:北京大学文科学长(相当于正处级)。

诗意地栖居

诗意地栖居

诗意地栖居作者:陈敏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11期摘要:“诗意地栖居”是指审美人生境界。

作为个体来说,实现“诗意地栖居”最首要的条件是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完整。

摆脱功利化的思维模式,达到心灵的自由,是审美得以可能的先决条件;培育完整的心灵,发展志性,是实现“诗意地栖居”的根本条件。

在此基础上,在自然、艺术与日常生活三个方面同时努力,创建审美人生。

关键词:审美;心灵;志性海德格尔针对人性的异化而倡导荷尔德林的“诗意地栖居”生存境界。

可以说,“诗意地栖居”是人类共同的理想,而理想一定存在现实可能性。

本文试从个体层面来谈“诗意地栖居”如何实现。

一、心灵的自由与完整实现“诗意地栖居”,最首要的是着手心灵层面。

因为阻碍我们体验美好的往往不是外物,而是我们的心灵。

正如佛家所谓的“心外无物”、“即心即佛”。

心灵的自由与完整,是实现审美人生的首要前提。

(一)心灵的自由审美是需要摆脱直接功利的。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

”[1]面对一棵树,如果我们头脑里想着把它用来做木材,就会忽视其外形的优美,无法产生审美的享受。

目睹同样的景致,景区里的商贩往往感受不到悠闲的外地游客所体验的美,因为后者超脱了与眼前风景的直接利益关系。

超越直接利害关系,与对象保持心理距离,审美才得以可能。

康德深刻地指出,审美引起的快感是“不涉利害的愉快”。

中国古典美学十分讲求“审美心胸”—涤除心灵在日常生活中充斥的感性欲念与知性观念之弊而达到的一种空明澄澈的胸怀。

在此状态下,心灵对外物仿佛鉴照而无隐,外物自然而然地呈现其玄与妙。

庄子所倡“坐忘”、“心斋”即是为了呈现审美心胸而通往审美境界。

而在当今社会,多数人被功利化思维模式所捆绑,习惯于为谋生、物质利益而奔波算计,活得压抑、沉重与焦虑。

生存焦虑紧追着人,人成了物质的奴隶。

人们的头脑在功利之绳的牵动下,不停地穿梭于过去和未来——为过去的匮乏所驱动,为未来的生存而担忧——而无暇感受当下的美好。

中小学优选作文诗意的栖居作文

中小学优选作文诗意的栖居作文

诗意的栖居作文庄周梦蝶,逍遥物外,驰骋无形于物我之间,这是一种诗意的生活。

陶潜弃印,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于东篱之下,构建了自己心底的桃源,这也是一种诗意的生活。

梭罗在蓝宝石般的瓦尔登湖畔筑起了木屋,如大洒脱自然般悠然自在的生活,或垂钓于蓝湖之上,或散步于密林小径,写下不朽名作,他的生活更是诗意的。

将回溯历史的眼睛转回到现在,不可否认,当今时代是一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各种文化交融错杂的时代,我们自然不会暴露出物质的匮乏,但我们的精神世界面临太多抉择。

随着“微信时代”的来临,群众的勒皮伊迅速降临。

在嘟嘟的提示音中,我们渐渐的变成了生物体一个个浊杂的大细胞,内拉朱匆匆而又满面灰尘,神色不稳而又充满焦虑。

熄灭一时间没有提示音响起便如百虫噬体,心痒难耐,爱笑一个瘾君子。

“人过度依赖工具,就成为了工具的工具,与行尸走肉无异。

”《黑客帝国》中尼奥如是说。

不可否认,“微信时代”袭来的到来变化了人与人的交流方式,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

原本不怎么沟通的朋友一下子活络起来了,这固然是件好事。

但各种各样的群也骤然建立起来构建了,那些熟悉的陌生人荞麦面在群里喋喋不休的讨论着家常琐事,重要信息太多无用的内部信息充斥着你的大脑,你的生活被群支配而疲于奔命,心灵的翅膀被加上逐级桎梏,诗意也荡然无存。

庄子说:“无所待以游于无穷。

”是啊!要达到心灵的绝对自由必须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即“无我”,排除一切人为的桎梏,清静无为,逍遥自在。

我们无法终究不足以冲破现实条件的制约,那就关上你的手机,将自己的大脑置于嘟嘟的提示音之外,感受自然的旧日从容与深沉诗意,排空大脑,遨游于那一瞬间永恒的逍遥之间。

亨廷顿不愿生活在那躁动不安的、神经兮兮的、热闹喧嚣的19世纪,独自来到来到空旷的瓦尔登湖畔,静静的思考,任时间悄然流逝。

他就像他笔下的柑橘一样吸收着原生态的营养,心灵在大自然的滋润下充实起来,没有闲人的打扰,超然的活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

中国古代隐士如何“诗意栖居”

中国古代隐士如何“诗意栖居”

中国古代隐士如何“诗意栖居”《林泉隐逸图》(资料图图源网络)隐逸是一种心态、一种生存方式“士”是中国古代社会精英人士,他们承载着知识与价值传承的重任,所以儒家说:“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但对士来说,社会提供晋身的道路只有“仕”一条,所以才有“学而优则仕”的说法。

但在中国古代,大量的士选择了仕之外的另一条道路,就是“隐”,成为隐士,也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绵延不绝的“隐逸文化”。

隐或隐逸的价值不在于反社会或反文化,而是一种心态,一种生存方式的呈现。

隐士也没有放弃对社会的关怀或责任,而是以一种低调的姿态注视着社会,以一种疏离的心态参与着文化的创造。

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这句诗道出人在存在意义上的本质。

人在本质在于自由,自由地选择与追求自己渴望的生活。

“生活在别处”,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如是说。

这个“别处”就是与喧嚣、躁动、压抑相对的隐逸世界:田园、自然,或者自己的内心。

徘徊于“山林”与“庙堂”之间在古代士人的知识话语中,“山林”象征着归隐,“庙堂”象征着官场,但中国古代隐士并不是离开了“庙堂”就逃避到“山林”中,而是徘徊于“山林”与“庙堂”之间,所谓“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

到了六朝时代,受到魏晋玄学中“得意忘言”思想的影响,隐士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提倡只要有一颗超越世俗的心,保持隐者的疏离心态,在城市中也可以隐居。

陶渊明说得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心远”比“地远”更重要。

进入唐代,出现了所谓的“吏隐”、“中隐”之说,完全将隐逸与为官融为一体,著名诗人白居易是这方面的代表,他《中隐》诗云: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

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

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

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

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

诗意地栖居是一种青春态度_成长故事

诗意地栖居是一种青春态度_成长故事

诗意地栖居是一种青春态度每当厄运来临的时候,特别喜欢那种能够扼住命运喉咙的青春态度。

因为这种态度,仲尼困顿窘迫时写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司马迁不因遭受腐刑而自暴自弃,反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写就了一部青春励志史。

人们总是想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但又往往因为现实的不如意而倍感纠结,不论是纠结于物质,还是纠结于精神,其实都是把那种充满无畏和创造的青春态度湮没于现实之中。

由此,一些年轻人感到的不是诗意而是失意,不是栖居而是蜗居,不是青春而是暮气,让本来可以绚丽的青春蒙上了灰。

要想诗意地栖居,一刻也离不开青春的态度。

青春态度的关键词有四个:不断追求,勇于实践,锐意创造,昭示未来。

这四个关键词就好像四根深入大地的木桩,仿佛构成国之四维的“礼、义、廉、耻”一样,牢牢地锁定了青春。

无论面临怎样的天空,青春的你必须点亮一盏追求的灯。

灯的构词法代表的是一丁点的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学会使用火,就能吃上熟的食物,就能驱走野兽,蛋白质的吸收促进了人类智慧的提升,安全的环境才能促进人类的生息。

西方文明史上所讲的:Lettherebelight!就是这个道理。

灯和火代表着不息的希望,那是江船火独明的信心,那是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的烂漫。

无论经历过多少的徘徊,青春的你终该走上一条实践的路。

从说文解字的角度看,路意味着各人走各人的道,也就是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脚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走上路不难,关键是要相信自己走的是正路;一条路走到黑不难,关键是在岔路口还能坚持自己的路,而不管他蛇吐绿芒、猿伸长臂。

不再茫然于云横秦岭家何在的苦水愁肠,溢满身心的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淡定与坚守。

无论享有几代的财富,青春的你时刻不能忽略一颗创造的心。

中国古代唯心者曾认为,心之官则思,这在一定意义上也说明了思想和创意是人的最大财富。

现在一些所谓的富家子弟横行无忌,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Silverspooninthemouth(天生有福)的家族偶遇罢了。

诗意地栖居与沉静的激情_对陶渊明_归园田居_五首的还原阐释_范子烨

诗意地栖居与沉静的激情_对陶渊明_归园田居_五首的还原阐释_范子烨

诗意地栖居与沉静的激情——对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的还原阐释范子烨内容提要 依据可靠的文献资料,通过细密的作品分析和文字辨析,笔者对《归园田居》的文本异文进行了甄别。

在此基础上,对此组诗进行了全新的阐释:首先揭示了陶渊明隐逸生活的经济基础,通过与谢灵运的对比,阐释了陶氏田园诗与谢氏山水诗的成因以及陶、谢审美追求、诗学倾向乃至人格风范的巨大差异;其次开掘了此组诗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字狱“种豆诗案”的关系,深入分析了诗人的历史反思以及诗中蕴含的关心人的命运的宏伟旨趣,指出传统的以平淡冲和概论陶诗,以隐逸诗人概论陶渊明本人,乃是绝大的学术偏颇,最后得出结论:陶渊明是集诗人、历史家和哲学家于一身的文化巨人。

关键词 《归园田居》 文本异文 经济基础 种豆诗案 自然平淡“人充满劳绩,然而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Hlderlin,Friedrich,1770—1843)的这两句诗,经过德国现代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的阐释而广泛传播,影响所及,多有学者以此评论陶渊明(365?—427)。

确实,辞官归隐之后的陶渊明“充满劳绩”,也实现了“诗意地栖居”,由此被萧梁时代的杰出诗学理论家钟嵘(467?—519?)尊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诗表现了田园生活的淳朴和高尚、洁净与美丽,由他的诗我们看到了土地的尊严,流水的清澄与飞鸟的自由,我们领略了伟大、崇高、沉静的心灵气象。

在这些方面,他的《归园田居》五首正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名篇。

确实,每当我们品读这组诗的时候,我们总会感到有一股温和温暖,和缓和谐,轻盈轻柔的微风从一个光明世界的窗口吹来,一种深刻之单纯与单纯之深刻的审美况味将我们层层包裹,我们常常感受到一种深隐的雄强的难以名状的弥沦万物的伟力,而被诗人深深地吸引。

毋庸讳言,在传统的解读中,《归园田居》五首一般被认为是超迈俗纲的杰作,具体说来,就是充分地“表现出与他人经验的非相关性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非介入性”,然而,面对这组诗传世文本的众多异文,当我们经过科学的论证对它们进行甄别而得到最后的结果时,我们在诗中居然获得了更为丰富的文学与文化信息,领略了更为清美怡人的田园风味,体验了更为深长的历史与现实的沉思——不仅其经典性有增无减,而且相对于既往的解读传统而言,这组诗甚至露出了几分新鲜的陌生的面孔而令人惊叹不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只要 良善 、 纯真 尚与人 心 同在 /人便会欣 喜 地用神性度测 自身 ” 【 在荷尔德林看来, ,c 人性可 以趋 向神性 , 能够 以神 性为尺规来度量 自身 。而 人 思想与荷尔德林 的诗有 “ 一种非此 不可的关系 ” 的 海德格尔也认为 , 的本 质就在于他能仰望神 意之 人 光, 用神性来度测 自身。正因为如此 , 在他看 来 , 人
统 习见的藩篱 , 进入更 为开阔 的领域 。”3 [蹦 1 ‘ “ 诗意地 栖居 ” 是一种 敞 开式 的、 超越 性的 生 存, 也就是 具体而感性 的个人 “ 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存 ”, 站 从而
造成 的忧 郁气质 使他们 满怀深 情地 观照世 界和 人
生, 他们深切体会到性命 的短 促, 世事 的无常 : 实 现 使他们 恐惧、 怀疑 , 以致 深感人 生 的虚无和 无所 依
关键词: 诗意的栖居 ; 魏晋人格 ; 存在 ; 澄明; 异化 ; 本真 中图分类号:2 6 I 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63 19 ( 0 6 0— 0 2 0 1 7 -7 4 20 ) 2 0 5 - 3
作者简介 : 叶放 (9 3 ) 男, 1 8 一 , 安徽滁州人 ,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 闻传播 学院。
— —
兼谈魏晋人格
叶 放
( 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 0 0 ) 5 10

要 : 德 格 尔认 为人 们 应 通 过 内省 式 的 直观 以达 到 “ 海 存在 ” 澄 明” 最 终 实 现 开 放 式 超越 性 的 生存 : 意 的“ , 诗
的 栖居 , 达 自由本 真 的生 命 存在 。海 氏哲 学 与 魏 晋玄 学 具 有诸 多 内在 一致 性 , 抵 导致 了两 种 哲 学精 神指 向的 理 想 生存 状 貌 的 内在 契 合 , 成 了诗 意 生 存 观 和 魏 晋人 格 在 生存 层 面理 解 上 的 神 同和 人 格 实 现 方 式 观 念 上 的 暗 形 合 。 此 生命 哲 学 观 对 解 决 现代 人 异 化 结症 和 摆 脱 空虚 的 生存体 验 , 到 生存 的重 心提 供 了启 示 。 找
收留 /它 好像 只有千 条的铁 栏杆 / 条 的铁栏 后 千 便没有 宇宙 。 i 我们就是这只豹子 , ”1 2 ‘ 生存在铁栏 包 围的荒原世景之中, 饥渴而焦灼 。
出路在哪里?这是现代文化的中心课题 。艾略
特 以他 的 《 原》暗示我 们 , 荒 只有 皈依天主 才 能得 到解救 。然而 自从尼采呼喊 “ 上帝死了 ” 便告示着 , 西方对上帝的虔敬感 的消亡 , 一堆破碎 的偶像儇 “ 受着太 阳的鞭打 ” 翻㈣ 时代摧 毁了偶像 , ,‘ 也不会 再 营造神祗复活 的空 间。上 帝死 后 , 呈现 一 片荒 芜景 象。外在无可依托 , 我们只能转而 向内, 自身寻找 从
出路。
虚无走 来 , 终走 向虚无 , 最 短暂 的生命 中又 常受心 灵虚 空的煎逼 , 到底什么 是生命 的依存 , 魂何 以 灵
持重 ?这样 的困扰侵袭着古往 今来的人们, 又尤其 焦灼 着作为现代人的我们 。
人类 引 以为傲 的创 造力和 生产 力将 自己的历 史推 向了二律 背反 的境地 : 方面是技术的高度发 一 达 , 的生存能力和生 存空间不断地得到提高和扩 人
收稿 日期:0 6 0 - 5 20 - 3 0

5 2一
维普资讯
的 生存是 具有 超越 性 的 , 是 一种 “ 应 诗意 ”的 “ 栖
天地人和 的生存状态 。既然 如此, 我们在魏 晋人身 上应该可 以找到对诗意生存 的诠释 。
居 ” 是有 限之 中的无 限的持存 。 , 诗意栖居概念是海 德格尔思想体系 中的重 要 内容 , 他认 为, 只有 “ 诗意 地 栖居 ” 才能 “ , 临近 存在 的身 畔 ” 即实现对 大地 , 和 苍穹 的归属 。而 要实现 诗意 的生存 就必须 学会
十七世纪 的帕斯 卡尔 曾说 : 当人看到 自己处 “ 在无 限与虚 无这 两个深渊 ,又 怎能不 战栗 呢 ?” 1 0
“ 是啊 。 ” 我们的生命无 法认识我们来 自的虚无 , 短 促而无 常的人生让我们 时感空漠厌倦 , 生命最后通 向的无限其 实也就是最大 的虚无——死 亡。我们从
“ 听 ” 倾听诗 人 的吟唱 , 为在 他看 来 , 有诗 倾 , 因 只 人 没有 离开神 性 ,只有他 们才 辨识通 往神灵 的道 路, ( 诗 诗人 的歌 唱) 就是指引我们的路标 。“ 为此
社会现 实的 混乱痛 苦 ,使 文人们 转 向 内在 自 我,以清虚玄淡的 自然心态 去贴近本真靠拢 自由。
然而他们的心态又不是天然 那么清淡 的, 而是饱含
积郁和 悲愤 , 受到悲惨现实 的挤压而反 向凸现出来 的。与其说是 “ 三玄” 精神召唤他们从现世 中脱离, 不如说是 那个 时代的文 人们有 意识 且必须 地 向它
靠拢, 是他们重新发掘和 体行 了这种哲学观 。现 实
我们 必须下定 决心去倾听 。倾听使我们超越所有传
维普资讯
第 8卷 第 2期
20 0 6年 4月
滁 州 学 院 学 报
JUtA FC{烈 0 N I r o I L0 I N U UU ⅣEI r sY
V0 . No2 1 . 8 Ap .0 6 r 0 2
诗意的栖居 : 近临存在 的身畔
展 , 在 高速 连续 地积累 和丰 富着 ; 物 而另一 方面则 是物 的文 明异 化着现代 人类 , 横流的物欲窒碍着灵
魂的 呼吸 , 们迷 失 了生 存 的价 值和 意义 , 人 历史上
最尖 锐地承受着虚无和空茫感的折磨 。“ 的 目光 它
被那走 不 完的铁 栏 /缠得这 般疲倦 /什么 也不 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