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二上数学第一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第5课时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优课导学案_1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一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优课导学案_1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8—10页例4和“想想做做”。

教材简析:“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时。

它是在求两数之和,求部分数与求两数之差的基础上学习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但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计算,更重要的是有利于丰富学生对加、减法运算意义的理解,拓展并提高运用加减法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题设计了做红花的活动,引导学生把进行比较的两个数量排一排,直观地认识到:“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

“想想做做”中的习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材这样安排,充分利用了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理解相关实际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主动探索并掌握解法。

学情分析:这一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和提升,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比多、比少的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它是低年段解决问题的一个难点,易与上学期所学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相混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联系加、减法运算的含义正确列式解答,初步学会检验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借助直观,联系加、减法含义,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分析,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练习》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练习》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练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练习》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练习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拓展,让学生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10以内的加减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和保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练习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练习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的操作和练习,让学生动手动脑,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加减法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配合教学内容的展示和讲解。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物品或者图片,用于创设情境和解决问题。

3.教学游戏:准备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加减法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课件展示一些实际的情境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练习。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物品或者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并提出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理解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对加减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还需要通过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此外,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加减法的意义,准备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猴子的水果店”,让学生初步感知加减法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呈现一系列加减法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如:小猴子有5个苹果,又摘了3个,现在有多少个苹果?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计算,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算术接力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加减法计算方法。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出身边的加减法问题,进行解答。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5课《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5课《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5课《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教案一. 教材分析《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加减法的意义,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对加减法的运算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因为对问题的理解不深,导致加减法的运用出现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明确加减法的运算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加减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生活中的实例图片、加减法算式等。

2.学习材料:练习题、小组讨论卡片等。

3.教学道具:实物、玩具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中的物体可以怎样进行分类?引导学生用加减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图片中有3个苹果,又来了2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场景、分礼物场景等,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例如,妈妈买了3个苹果,又买了2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题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加减法运算,如:小华有5个糖果,他给了小明2个糖果,小华还剩几个糖果?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提问并解答。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5课《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5课《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5课《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5课《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这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索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另一部分是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10以内的加减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培养观察、操作、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数量关系,运用加减法进行解答。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践活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探索加减法的运算规律,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

3.交流分享: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4.解决问题:学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强对加减法实际意义的理解。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练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练习》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练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练习》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加减法的实际问题,二是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但对于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实际的例子和相关的练习题。

2.学习用品: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又给了他2个苹果,现在小明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如购物问题、分物品问题等,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加减法的计算练习,可以是口算,也可以是笔算。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难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练习。

巩固(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小小商店”的游戏,让学生通过计算价格,完成购物的过程。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优质课教案_9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优质课教案_9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2011课标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教科书第8页~10页例4,“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材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过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1),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基础,在这一部分的教学出示情境,结合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联系加减法运算的含义正确列式解答,初步学会检验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办法。

2、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借助直观,联系加、减法含义,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分析,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和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列式求出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希沃白板,小圆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展示三位小朋友劳动课折纸花的场景。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们开始课间活动,数圆片啦师: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知道了小英有11朵纸花,小华说他比小英多3朵,小平说他比小英少3朵2、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学:小华有多少朵纸花?学:小平有多少朵纸花?3、师:要求小华有多少朵纸花?需要用到哪些信息?学:小英有11朵纸花学:小华比小英多3朵。

(教学意图:根据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提高学生学习乐趣,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情境,发展数学性思维)师:你能用你手中的圆片表示题目的意思吗?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教学意图: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结合情境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习兴趣)组织组内交流全班展示交流,展示学生摆圆片的结果,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教学意图:让学生把自己摆的过程说一下,结合这一问题,思考通过摆圆片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更直观的发现并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是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摆圆片的过程)学:先摆出小华和小英同样多的部分,再摆出小华比小英多出来的部分师:看你摆圆片的过程和结果,现在看出来小华有多少个圆片吗?师:求小英有多少个圆片,就是把这两个部分结合起来。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第一课时:连加、连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教学三维目标:1、使学生掌握笔算连加、连减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算式。

2、通过情境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难点:理解算理教具准备:情境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8+9+5 7+3+619-6-7 17-9-52、用竖式计算19+27 90-25二、学习新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我们先来看一副图,谁能来说一说画面中说了些什么?你说的真好,瞧,小朋友们正在折纸船比赛,小红折了19只,小紫折了27只,小兰折了26只。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哪些数学问题?由学生独立计算一步计算的笔算。

这有个问题要我们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纸船?这怎么算呢?28+34+232、探索新知三个数字连加,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谁来说一说,你打算怎么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指导笔算书写格式。

比较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用你喜欢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3、试一试出示试一试:90-25-28=如果要笔算,怎样计算?让我们来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2、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指名回答,集体评议。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四、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连加、连减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连续竖式比两步竖式更简便。

还要注意数位要对齐,还要看清运算符号,以及进位加法的进位以及退位减法的退位问题。

五、布置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加减混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教学三维目标: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算式。

2、通过情境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加减混合运算难点:理解算理教学准备:情境图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45+28+16 92-44 -232、9+4-6 16 -7+8二、学习新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我们先来看一副图,谁能来说一说画面中说了些什么?你能根据这条信息来编一道题吗?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哪些数学问题?由学生独立计算一步计算的笔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4《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4《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4《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4《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主要讲述了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因为直观思维而忽略一些细节。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实物、数学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的玩具、学习用品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图片,如:“小明有2个苹果,妈妈给了他3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多个实际问题,如:“小华有3个铅笔,他又买了2个铅笔,请问小华现在有几个铅笔?”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第5课时)》(教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第5课时)》(教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第5课时)》(教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第5课时)》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章“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的第二节内容。

这一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理解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生将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购物、分配物品等。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能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我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使用多媒体教具和学具,如PPT、实物投影仪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加减法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

同时,我还将准备一些实际的物品,如水果、玩具等,以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操作,更好地理解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一个实际问题,如购物问题,引入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2. 讲解新课: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练习巩固:通过一些随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将设计一些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加减法实际问题的解决步骤等。

在作业设计方面,我布置一些有关加减法实际问题的作业,如购物问题、分配问题等。

这些作业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为简单,但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苏教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苏教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苏教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二年级上数学教案——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苏教版。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继续学习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重点关注第五章“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们将学习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分礼物等,这些问题涉及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的情境,并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2. 能够运用数数、画图等方法,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能够理解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的情境,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适当的方法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实物模型、卡片等。

这些教具和学具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购物情境,引发学生们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计算价格。

2. 新课导入:介绍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并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 小组讨论:学生们分小组讨论如何解决一些实际的加减法问题,并分享他们的方法。

4. 练习环节:给出一些实际的加减法问题,让学生们独立解决,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加减法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实际问题的情境和解决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们运用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将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观察到学生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并能够运用一些策略,如数数、画图等来帮助解决。

然而,仍有一部分学生对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更多的练习和指导。

我还可以通过一些拓展延伸的活动,如举办一个小比赛,让学生们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兴趣和能力。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练习》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练习》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练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练习》,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和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于10以内和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际问题来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和实际问题来激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课堂讲解:通过例题和实际问题,讲解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游戏活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

6.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5加减法实际问题(2)》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5加减法实际问题(2)》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5加减法实际问题(2)》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1-5加减法实际问题(2)》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1-5的加减法运算基础之上进行进一步的实际问题训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用加减法进行解决。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加减法运算基础,对于图片和生动的语言有较大的兴趣,好奇心强,乐于参与课堂活动。

但同时,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1-5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1-5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对于复杂一些的实际问题,能够分析问题,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思考。

2.准备加减法的计算工具,如计数器、纸牌等。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如纸张、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今天,小明和小华要一起去动物园,他们要买门票,停车场停满了车,他们要找停车位,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用数学来解决的问题,大家准备好了吗?”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尝试用1-5的加减法来解决。

如:“小明买了3个气球,小华买了2个气球,他们一共买了几个气球?”引导学生用计数器或者纸牌来进行计算。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二级上册《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经典教案).doc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二级上册《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学设计(经典教案).doc

第5课时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0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联系加减法运算的含义正确列式解答,初步学会检验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方法。

2.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借助直观,联系加、减法含义,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分析,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和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能正确列式求出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教学难点: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小圆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用“比……多”、“比……少”或“比……大”、“比……小”说一句话。

说说谁多谁少?二、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图。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谈话:想一想,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以提出哪些问题?2.出示第(1)题,小华做了多少朵?让学生完整地复述题目。

提问:可以用什么办法求出小华做了多少朵?启发:如果用圆片代替花摆一摆,怎样摆就可以知道小华摆的朵数?操作:在第一排摆圆片表示小英做的花的朵数,可以怎么摆?指名上来摆一摆。

怎么摆圆片表示小华做花的朵数呢?怎样摆就能清楚的看出小华比小英多做了3朵?先在小组里讨论,再动手摆一摆。

反馈:你是怎样摆的?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提示:在第一排圆片下面一个对一个地摆,摆出与第一排同样多的圆片后,还要再摆3个,表示小华比小英多做了3朵。

谈话:看着圆片想一想,可以怎么列式算出小华做了多少朵?学生列出加法后,追问: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指出:求小华做了多少朵,就是求11和3的和,所以用加法。

提问:上面的方法正确吗?可以怎么检验?交流。

明确:可以用求出的小华做的朵数减去小英做的,看小华是不是比小英多做了3朵?3.出示第(2)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0页教学三维目标:1.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计算验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计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自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领悟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出示8个圆和5个三角形,提问: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独立列式解答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4提问:你能知道什么数学信息?学生交流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哪些问题?2.指导学生解答:小华做了多少朵?用圆片摆出来,第一排摆多少个圆片?3.启发:对照刚才摆的过程,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小华摆多少朵?11+4=14(朵)列式后解答后追问:算出的得数与摆出的结果一样吗?4.尝试解答:小平做了多少朵?先用圆片摆一摆,小组合作,再计算讨论:第一排摆了多少?第二排怎么摆?5.明确:对应摆,最后空3个位置不摆。

三、练习巩固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动手画一画,再填空。

组织交流时着重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2.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学生独立解答。

3.想想做做第3题看清条件,问题,有困难的用学具摆摆。

强调:上下要对齐。

思考:算出的数会不会比32个少?为什么?4.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图后指名说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求小灰兔拔了多少个,怎么求?独立完成。

汇报:你是怎么做的。

25+7=32(个)5.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讲评。

四、总结提升: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课后反思:。

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对话内容理解问题意义。

2.能够正确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熟练地运用加减法进行简单计算。

4.能够善于发现和使用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和差别。

二、教学重点1.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熟练地使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三、教学难点1.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的难点。

四、教学内容1. 讲授:老师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所讲的内容:仔细地计算问题的每一部分,然后根据问题意义进行分析,最后得出问题的答案。

然后老师扯出一串算术题:4 + 3 = 7,3 + 4 = 7,7 - 4 = 3,7 - 3 = 4,要求同学们找出这几个算式的关系是什么。

通过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引导同学们理解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和差别。

2. 落实:同学们开启“妙妙讲”板书模式,老师口头让同学们看问题所在的图片,听老师读问题,让同学们自己思考举手答题。

老师:你们看,这两张票分别是一张普通软卧票和一张硬座票。

一张软卧票要600元,一张硬座票要200元,请问坐车的钱是多少呢?学生:(举手)700元。

老师:很好,那如果我有两个人要坐车呢?学生:(举手)1400元。

老师:你怎么算出来的?学生:(口算)700元,乘以2。

老师:哦,那如果我有三个人要坐车呢?学生:(举手)2100元。

老师:很好,那如果三个人中有一人坐软卧呢?另外两人坐硬座呢?学生:(举手)第一个人600元,第二个人200元,第三个人200元,加起来是1000元。

老师:非常好,学得很棒!五、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板书 + 讲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鼓励学生多举手回答问题。

六、教学评价通过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可以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初步评估,并且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纠正和帮助。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苏教版一、教材分析该教材知识点为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节课。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加减法的应用,让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讲解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应该用加法还是减法,以及如何排除干扰项等。

二、教学目标1.知道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加减法运算;2.熟练掌握应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3.能够通过排除干扰项的方法正确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加减法,让学生复习一下加减法的概念和基本应用,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他又拿回去2个,那么他现在还剩几个苹果?2. 新知呈现1)教师以课件、黑板为载体,将课程的案例呈现出来。

案例一:小明有5个铅笔,他又买回来3支铅笔,现在他手上有多少支铅笔?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这个问题,让学生数出小明原来有多少支铅笔,再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他买回来的铅笔数量。

2)进一步拓展教师可以逐渐提出一些更为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熟练应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案例二:小明有15元钱,他买了一盒12元的饮料,还剩下多少钱?案例三:小明有24个糖果,他分给他的朋友们3个,还剩下多少个?案例四:小明家有8个篮球,他的兄弟给他2个,现在他家有多少个篮球?3. 实践练习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本节课所有的例题之后,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实践练习,并监督他们在练习中的答题过程。

4. 总结在学生完成了上述的练习任务后,老师应该将本次学习的困难之处进行总结,同时再次强调应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学生在实践练习中能够进行认真细致的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熟练运用加减法进行计算,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判断力,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五、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作业;2.阅读教材上的知识点内容,查漏补缺;3.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2.能在实际情境中应用加法和减法3.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和逻辑推理能力4.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5.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符号教学重难点1.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2.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应用场景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通过讲解实际情境下的加减法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律。

首先,老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进行讲解。

例如,小华家有10个苹果,他送给了小明2个苹果,那么小华还剩几个苹果?在这里,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减法的运算符号“-”,并通过手工制作一些小苹果的模型,让学生模拟减法的过程,体验减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接着,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一个新的问题。

比如,小明手中有5元钱,他去买了一袋5角钱的糖果,在此之后他还剩多少钱?在这里,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加法的运算符号“+”,并通过手工制作一些小硬币的模型,让学生模拟加法的过程,体验加法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最后,老师提出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和推理,应用加减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小华和小明去买饺子,他们一共买了20个,小明说他吃了7个,那么小华吃了多少个?在这里,老师引导学生先算出小明吃了多少个饺子,然后再通过减法计算出小华吃了多少个饺子。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际情境下的加减法问题。

如果学生们还没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概念,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一下上一节课的内容,然后再进行本节课的讲解。

第二步:引出问题老师可以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引出本节课的讲解内容。

例如,小明去买了5角钱的糖果,要用多少钱才可以买到一袋糖果?或是小华和小明去买饺子,他们一共买了20个,小明说他吃了7个,那么小华吃了多少个?第三步:讲解加法和减法概念通过引出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介绍加法和减法的运算符号和运算规律。

例如,减法的运算符号是“-”,加法的运算符号是“+”,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境中的问题运用加减法对问题进行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刘光最多可能摘多少个西瓜?
47 - 1 = 46(个)
(2)刘光最少摘了多少个西瓜?
35 + 1 = 36(个)
①小英做11朵;②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 先用圆片摆一摆,
③小平比小英少做3朵。
再解答。
小英:
同 样
小平:

小平做了多少朵?
少3个
Hale Waihona Puke 11 - 3 = 8 (朵)
先画一画,再解答。
(1)在横线上画△,比○多2个,△有( 7 )个。 ○○○○○ △△△△△ △△
5 + 2= 7
(2)在横线上画□,比○少2个,□有( 3 )个。 ○○○○○ □□□
5 - 2= 3
看图列式解答。 杨树 松树
19棵
比杨树多8棵
?棵
19 + 8 = 27(棵)
我已经走 了32格。
李宁
我比你少 走6格。
刘芳
刘芳走了多少格?
32 - 6 = 26(格)
我拔了25 个萝卜。
我比你多 拔7个。
灰兔拔了多少个?
25 + 7 = 32( 个)
我浇了36盆。
我比南南多浇4盆, 比冬冬少浇了12盆。
读一读,明确目标, 学习更有效。
填一填。
59比20大( 39)。 20比59( 小39 )。 30比80小( 50 )。 80比30(大50 )。
我做了11 朵花。
小英
我比小英多做3朵。
小华
我比小英少 做3朵。
小平
①小英做了11朵花。 看图,提取信息。
②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花。
③小平比小英少做3朵花。
冬冬
小玉
小玉浇了多 少盆?
根据问题,在有用的 条件下画线,然后再 解答。
36 - 12= 24(盆)
看图列式解答。
足球 排球
10个 ?个 少3个
10-3=7(个)
足球 篮球
10个
12个
?个
10+12=22(个)
在帮助农户摘西瓜的劳动中,小青摘了35个,王强摘了47个, 刘光摘的西瓜比小青的多,比王强的少。
根据条件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谁做的花最多?谁做的花最少? 小华做了多少朵? 小平做了多少朵?
(1)小华做了多少朵?
①小英做11朵;②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 先用圆片摆一摆,再
③小平比小英少做3朵。
想想怎样解答。

小英:
样 多多3个
小华:
小华做了多少朵?
11 + 3 = 14(朵)
(2)小平做了多少朵?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第5课时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
复习导入-新知探究-课堂练习-补充练习 苏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1.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问 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计算和验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计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 系。
3.激发学习数学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自信 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