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与意义
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有何意义
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有何意义在当今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这个词汇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并没有完全理解它的真正内涵以及其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简单来说,就是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它不仅仅是关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更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文明形态的塑造。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类往往将自然视为可以无限索取和征服的对象,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物质的丰富,不惜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
这种发展模式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比如森林锐减、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等等。
而生态文明建设则要求我们转变这种观念,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过去那种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虽然在短期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增长,但从长远来看,却是不可持续的。
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恶化最终会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而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如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技术等,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也能够提升一个地区的吸引力,促进旅游业等服务业的发展。
在社会层面,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优美的自然景观,这些都是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生态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减少疾病的发生,增强人们的身心健康。
而且,生态文明建设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在一些地区,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环境污染,往往导致当地居民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贫富差距加大。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保护,可以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生态福祉,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全球生态安全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地球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生态系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问题往往会对其他地区产生影响。
浅析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浅析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等几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基本内涵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基本内涵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优先: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基本理念。
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要始终把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2. 绿色发展: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强调绿色发展,即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倡导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和资源节约型经济,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3. 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要求我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减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实现生态系统的良好状态。
4. 促进协调发展: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提倡协调发展,即在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中要求达到协调、可持续和均衡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重要意义1. 推动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于推动环境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快,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不加以有效的治理和保护,将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重大的危害。
3. 改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要加大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力度,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三、主要任务1.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尤其是加大对空气、水、土壤等重点污染的治理,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
2. 推进绿色发展: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绿色产业、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的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 加强生态文明意识: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通过教育、宣传和引导等方式培养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营造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保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发展。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
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确保其可持续发展,从而让人们有一个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2.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
更加稳定的基础,此外,生态文明构建还可以加快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步伐,提高社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促进社会的长期和谐发展。
3.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可以有效解决空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
活环境,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4.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物种资源,建
设生态文明可以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同时也可以与世界上
其他国家分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成果。
综上所述,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在新时代走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必要
条件和重要保障,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理解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理解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以及每个公民共同参与。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1.保护自然环境。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水污染、空气污染等。
而生态文明建设可以通过改善环境质量,保护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可以保护自然环境,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例如,在能源方面推广清洁能源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可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3.提高国际竞争力。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良好的环保形象将成为企业获得更多机会和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1.推进生态保护。
加强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生态系统修复和重建工作。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3.推广清洁能源。
加快清洁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4.倡导低碳生活。
通过科普教育、政策引导等方式,引导公众形成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四、个人应该如何参与生态文明建设1.从自身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用电等资源,减少废弃物产生。
2.关注环保问题。
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影响,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3.支持清洁能源。
在购买电器等产品时选择节能环保型号,并支持使用清洁能源。
4.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结语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而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每个公民共同参与。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2.2 建设生态文明c s t i f . c o m
参考文献
[1]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 思主义与现实,2005 年第 4 期 .
主权利的增加和民主程度的提高,它表现为政治文明的进 步;要求社会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它 表现为精神文明的进步;也要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与自 然的和谐相处,它表现为生态文明的进步。由此可见,建 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素 质的基础上,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 运用高新技术,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 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其中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 系是基础,即把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类对大自然的“征服”、 “挑战”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
2.3 生态文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生态文明为建设和谐社会奠定基础保障。和谐社会的 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社会的政治、经济、 文化发展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保障。但是,如果没一 个稳定和平衡的生态环境,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难
以提供人际关系和谐的保障。生态文明为建设和谐社会提 供资源支撑。没有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就无从谈起,没有 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发展就失去动力。
3. 结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在认 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的同时,必须将 其付诸行动,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变成一句空谈,生态 文明建设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任务和责任,只有每个人 从日中生活中、从自身做起,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才会真 真切切的落地,我们的生存环境才会得到永久的改善, 人类文明才会生生不息。
谈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与意义
谈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与意义引言生态文明是中国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不同于西方传统意义上的生态环境保护,而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中国全社会的共同追求,这个目标对于全球环境保护事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意义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理解生态文明的本质和价值。
生态文明的内涵环保与资源利用生态文明的内涵不仅仅体现在环保方面,而是包括了更广泛的资源利用问题。
首先,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长期积累的环保资源,以保证可持续发展。
其次,生态文明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包括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及非再生性资源的合理使用。
这一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不能让半途而废。
生态系统和物种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生态系统和物种的保护。
许多生态系统已经遭受了破坏,很多动植物物种也处于濒危状态。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同时也需要注重保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的最终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种共生不是人类为了自身利益而对自然进行开发,而是在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生态文明注重强调人们与自然和谐的相处之道,以实现社会和自然的和谐与共同发展。
生态文明的意义弘扬中华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文化对生态系统和自然有着独特的认识和传承,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是弘扬中华文明的重要方式。
发挥示范与引领作用建设生态文明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全球环保领域中的地位。
而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却可以向全世界进行推广,发挥一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促进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两个重要目标,这两个目标相结合可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可以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民生福祉,更重要的是能够将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结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意义是多方面的,不仅涉及环保与资源利用,更包括了生态系统和物种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方面。
谈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与意义
谈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与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
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
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关系“文明”(或者“社会文明”)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是从社会实践的基点上提出的。
恩格斯曾经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
因此可以说,文明是一个与野蛮相对应的范畴,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探索和改造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积极成果,表征着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开化状态。
“生态文明”由“生态”与“文明”两个词合成。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是指房屋、家庭,19世纪中叶以来具有了现代意义,主要是指自然界诸系统之间的交错复杂关系。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态。
因此,一般来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积极成果。
从狭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对应。
物质文明就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物质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力的进步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政治文明就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政治成果,表现为人们政治理念的进步与政治制度的完善;精神文明就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精神成果,表现为精神生产的进步与精神生活的满足和提高;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现为人们的生态意识的增强、生态制度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等。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随着人口的增长、资源的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那么,什么是生态文明?它为我们的社会和环境带来了哪些意义?本文将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并分析其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追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防止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护物种多样性。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为人类提供持续的生产生活资源,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这意味着在生产、消费、交通等各个领域,要加强节能减排,推广清洁能源的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为地球提供一个更加可持续的生存环境。
三、推动生态文明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仅是环保行动,更是经济转型的机遇。
通过发展生态文明产业,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环境保护设备等诸多行业都可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柱产业,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四、促进人文精神的提升,构建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可以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
生态文明鼓励人们崇尚自然、尊重生命、保护生态环境,可以促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形成,为社会的和谐稳定打下坚实基础。
五、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担当国际责任生态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范围的问题,更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
生态文明建设使得我国能够在国际层面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参与全球生态治理,担当国际责任。
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倡导绿色发展,提供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为全球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我们的社会和环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简述生态文明的内涵
简述生态文明的内涵一、什么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指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文明形态。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平衡、协调与共生,以实现人类的持续发展和地球的可持续生存为根本目标。
生态文明是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强调社会公正、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生态文明的内涵1. 平衡发展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平衡发展,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重视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
平衡发展要求在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后代子孙留下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人为主体,建立与自然相适应的生态环境和发展模式。
它强调人类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构建人与自然的生态共生系统。
3. 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生态文明倡导合理利用资源,重视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它强调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采取科学技术手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循环利用,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生态文明强调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它倡导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建立健全的生态保护体系。
5. 文化传承和创新生态文明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推动生态文明的发展。
它鼓励传承和弘扬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念,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创新,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思想和智力支持。
三、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1. 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维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保障人类的健康和长远发展。
2. 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倡导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它强调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避免过度开发和损害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3. 实现社会公正生态文明追求社会公正,关注社会不平等问题。
生态文明知识点总结
生态文明知识点总结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构建美丽中国的重要支撑。
它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自然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以及文化和道德建设等多个方面,是一个全面、复杂的系统工程。
下面我们将从不同方面对生态文明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内涵1. 概念: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实现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起的符合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文明。
2. 内涵:生态文明包括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的保持和重建、生态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法规的完善、环境监测和评估等多个方面内容。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1. 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2. 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功能: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功能,维护自然循环,避免人为破坏导致的自然灾害和生态环境恶化。
3.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建设美丽乡村和城市,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4. 促进文化和道德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升人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推动人们形成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社会道德和行为习惯,促进人文精神的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1. 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包括水、土地、森林、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2. 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治理、土壤修复和生态恢复等多个方面的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环境质量。
3. 生态系统的保持和重建:包括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湿地保护恢复、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等多个方面内容,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4. 生态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包括生态农业、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环保建材和节能环保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转变。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 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 任务。要采取有效措 施,保护生态环境, 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 。要实施重点生态工 程,加强生态系统保 护和修复,保障生态 安全。同时,要加强 环境监测和治理,推 进环境友好型城市建 设,提高城市生态环 境质量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只有建设生态文明,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
3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1.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是建设生 态文明的基础性工作。要弘扬人 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提高 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培养 生态道德和行为习惯。通过宣传 教育,使人们更加了解生态文明 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 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自觉地参 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
4.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是建设生态文 明的保障。要建立健全生态文明 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资源 环境管理政策体系,加强生态文 明建设的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 同时,要建立绿色发展的评估指 标体系,推动政府、企业和社会 各方面的绿色发展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5. 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超越了 国界和地区范围,成为全球性的挑战。各国应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推动 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我国要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事务,推动国际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变革,维护全球生态安全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1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的内涵
2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既依赖于自然,又改造着自然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及意义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当前我国资源能源,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和战略选择,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文明 内涵 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 意义一、生态文明的涵义1.生态文明的含义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1] 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党十八大报告中的一大亮点,也是当今中国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话题。
生态文明地位的提高,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民意的号召,同时也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态发展规律认识的更加深刻,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愈发重视。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
2.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是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
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理论意义
3、科技进步对生态保护的影响
科技进步在生态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可以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此外,科技进步还为生态监测和 环境治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理论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类命运共 同体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在全球范围内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有利于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案例
为了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我们需要从实践案例中汲取经验和启示。以 下是几个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例子:
1、江苏生态文明建的成功经 验
江苏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实施绿色发展、循环经济 等政策,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江苏成功实现了经济与环 境的协调发展。这一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上海推进生态保护 教育的情况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尊重逐渐成为的焦点。在这 个背景下,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与地位逐渐受到广泛。本次演示将系统地梳理 和总结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与地位以及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综述,旨在为生态文 明的实践提供参考和启示。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社会形 态。它强调在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现人类社会的繁荣发展。生态文 明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生态保护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生态保护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通过学校 教育、社会教育和专业培训等多种途径,传播生态保护知识,增强公众对生态环 境的认识和重视。
3、生态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生态保护,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 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生态文明概念内涵意义及践行的文章
关于生态文明概念内涵意义及践行的文章
摘要: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
二、生态文明的意义
三、生态文明的践行途径
正文:
生态文明,简单来说,就是指人类在发展经济、建设社会的过程中,遵循自然规律,尊重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文明。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成为新时代发展的重大任务。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涵。
首先,它强调绿色发展,倡导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其次,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类不再是自然的征服者,而是自然的一部分,需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再次,生态文明倡导生态伦理,强调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建设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污染,提高空气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此外,生态文明还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在实践中,我们要积极践行生态文明。
首先,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和个人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绿色发展。
其次,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加强环保投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最后,每个人都要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比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等。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解读
生态文明建设解读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保护地球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本文将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内涵、重要性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解读。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内涵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它强调了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共赢。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包括:生态环境优化改善、资源高效利用、绿色发展、生态补偿等。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1. 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为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环境。
2. 生态文明建设是提升人民福祉的重要保障。
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3.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提高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竞争力。
4. 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责任担当。
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各国共同努力,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应对挑战的重要方式。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策略1. 构建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健全环境法律法规、完善环境监测与评估机制,加强环境执法力度。
2. 推动绿色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转型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
3. 加强生态补偿机制。
通过生态补偿政策,鼓励生态保护者积极参与,并给予经济激励。
4. 强化环境教育与宣传。
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和参与。
5. 加大生态修复力度。
加强河湖湿地的修复与保护,增加森林覆盖率等,恢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与展望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大气、水质等环境指标明显改善。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生态环境质量还不够理想、资源利用效率待提高等。
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有什么意义
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有什么意义在当今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话题。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生态文明建设这个概念或许还比较模糊,不太清楚其具体的内涵和重大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简单来说,就是人类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进行的一系列有意识、有计划的活动和努力。
它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绿色发展、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等。
生态文明建设首先意味着对自然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
我们生活的地球,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土地、水、森林、矿产等。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人类过度的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许多资源面临着枯竭的危险。
比如,一些地区的森林被过度砍伐,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一些地方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使得清洁的水资源日益稀缺。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遵循自然规律,制定科学的资源开发计划,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确保资源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
其次,生态文明建设意味着要大力减少环境污染。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环境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加强对污染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让我们的空气更清新、水更清澈、土壤更肥沃。
再者,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着经济向绿色发展转型。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也难以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则强调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农业等,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例如,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还降低了碳排放;生态农业的发展,既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又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共同事业,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以下是店铺整理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意义,希望你喜欢。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共同事业,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破解我国前进中的种种难题有决定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成就辉煌。
但发展中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
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
须知,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以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
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方能化逆为顺、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
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
近些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广大群众心中。
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
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道德、环境意识差得惊人。
据《中国青年报》XX年11月13日报道:某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增长。
生态道德文化缺失还表现在消费领域追求奢华、过度消费、甚至挥霍浪费等方面。
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意义何在
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意义何在在当今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概念以及其重要意义或许还不是十分清晰。
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它的意义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生态文明建设,简单来说,就是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更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意味着我们要转变传统的发展方式。
过去,我们过度追求经济增长,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大量开采自然资源、肆意排放污染物,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和失衡。
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摒弃这种短视的发展模式,转向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
例如,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推广节能环保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福祉。
我们生活的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
污浊的空气、污染的水源、被破坏的生态系统都会引发各种疾病。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环境质量,提供清洁的水、新鲜的空气和安全的食品,能够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想象一下,生活在一个蓝天白云、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环境中,人们的心情会更加舒畅,身体也会更加健康。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
随着环保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绿色产业的兴起,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这些绿色产业不仅能够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还能够降低对传统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依赖,增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例如,一些地区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关键作用。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每一个物种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生态文明的理解
生态文明的理解生态文明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它强调让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更加平衡和和谐,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经济,以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的出现是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五中全会后,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和发展战略的调整而出现的。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首先,生态文明是一个全面的变革过程,这个变革的目的在于构建和谐的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其次,生态文明是和谐的文明,强调和谐地共生和发展。
此外,生态文明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二、生态文明的意义生态文明的意义在于推进人的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协同互动和持续发展。
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改变对自然的认知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根据生态规律,实现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发展。
生态文明的实践和推行,使人类社会能够支撑起更加可持续的未来,实现资源公平利用、生态保护和人类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实现生态文明的方向实现生态文明需要对现代文明的本质和底线有深刻的认识,更需要在思想和理念上出现重大的变革。
通常来讲,它具有以下三个方面:1. 人本观念的融合生态文明推崇人本思想的融合,语言上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在实践中,也就意味着人类的现代文明必须要体现对生态环境的必要保护和对生命的尊重,互相平衡和协调发展。
2.生态立法和执法的完善生态文明这个概念也着重于法治和良好的政策机制,生态文明与法治建设的关系相辅相成。
现实需要强化生态立法和执法,整合各个政策机关的职能,实现环保法制和社会法规效用的最大化,让法律更加严格,使其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3.环保科技的创新当前需要有更多的技术创新来支撑生态文明的理念和目标的实现。
环保科技的应用与发展使得散播光明,不仅能够为工业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价值,而且,同样对生态环境的改进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构成了一个重要的立足点。
在正义方面,环境科技能够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并且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起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把人民群众利益(包括物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之一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二)建设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产物
工业文明过度张扬人的主体性而贬低自然价值,在使人类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危机。20世纪60年代以来,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森林退化、臭氧层破坏等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危机日益凸显,人类开始自觉地寻求新的发展模式。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均衡发展的思想。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形成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纲领性文件。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
“生态文明”由“生态”与“文明”两个词合成。“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是指房屋、家庭,19世纪中叶以来具有了现代意义,主要是指自然界诸系统之间的交错复杂关系。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开化状态。因此,一般来说,“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在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积极成果。
谈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与意义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三)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构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重要战略任务。树立生态文明观,建设生态文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具有积极的促动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和谐理念”在内政上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能够保证人类有个舒心的生活环境与良好的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能够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实现代际公平与代际和谐。
(三)我国领导人提出的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观点及实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使我们付出沉重代价,能源紧张、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我国也开始寻求新的发展道路。邓小平在强调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也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观点。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则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995年9月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
(一)马克思主义提出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进行深刻批判,提出了尊重自然规律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社会发展初期,形成了人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人类的生产目的是获取使用价值,人与自然基本上维持一种原始的共生关系。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造成生产的无限扩张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因此,他们向人类发出警告,并指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文明与生态文明的概念和关系
“文明”(或者“社会文明”)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是从社会实践的基点上提出的。恩格斯曾经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因此可以说,文明是一个与野蛮相对应的范畴,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探索和改造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积极成果,表征着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开化状态。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在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他提出要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着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并且提出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从生态文明的结构来看,生态文明首先包括强烈的生态文明观念,这就要求我们摆脱“人类中心主义”,不能仅把自然看作人类征服和掠夺的对象,而应该把人看作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观念;其次,生态文明包括一系列为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和建设而建立起来的组织机构和制度规范;再次,生态文明还包括人们在生态文明观念指导下和生态制度的规约下所采取的生态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
2.薛晓源,李惠斌.生态文明研究前言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4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
对文明问题的认识可以从文明结构与文明进程的静态和动态结合中加以全面把握。在对文明结构的认识上,在十五大及以前的一段时期,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范畴,强调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命题,强调在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则首次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范畴,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实现了从“三个文明”向“四个文明”认识的飞跃。在对文明进程的认识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表明中国共产党清醒地意识到传统工业文明的弊端并且采取措施努力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从狭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对应。物质文明就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物质成果,表现为物质生产力的进步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政治文明就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政治成果,表现为人们政治理念的进步与政治制度的完善;精神文明就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精神成果,表现为精神生产的进步与精神生活的满足和提高;生态文明就是指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现为人们的生态意识的增强、生态制度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改善等。
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在他们设想的未来社会,“社会化了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
从广义上说,生态文明是一种文明类型。从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角度来看,人类社会大体上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现在正处于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生态文明的过渡时期。文明基本类型的划分,主要是根据不同时期的核心产业而加以区分。工业文明是以工业为核心产业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则是以生态产业为核心产业的文明形态,是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文明类型,它是人类社会(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反思传统工业文明弊端的基础上提出并且努力建设的一种文明形态,它不仅意味着要改造传统的产业结构、增长模式和消费模式,而且涉及到制度、观念等要素的全面变革。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思想。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并且提出了包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内的“五个统筹”,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2005年2月******在阐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时,明确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基本特征之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则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