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神奇的小棒颜莉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实践活动——神奇的小棒 》
根小棒摆成的,算式:
( 7×2=14 )。 (2)一块石块里面有( 4 ) 个直角,5块石块里面有(20)
个直角。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
题并解答。
2、生活中的图形美
感看 受了 ?这
些 图 形 你 有 什 么
今天 我们学到了什么呢?
图案中小棒的根数
一个小鱼的图案用了 6根小棒。
3条小鱼就用18根小棒, 即:3×6=18(条)。
二、动手操作 创作图案
温馨提示
①想一想:联系生活中的物品,想一想准 备拼什么图案?
②看一看:拼好后图案美不美?
③算一算:所拼的图案一共用了多少根小 棒?你是怎样计算的?
④找一找:从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你还找到了哪些数 学信息?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实践活动——神奇的小棒
情境导入 动手操作 展示交流 回顾反思
一、情境导入
这些图案都是 由小棒拼成的。
这些图案中都 有角。
一个小鱼的图 案用了6根小 棒。
请你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这些图案,你 发现了什么?
图案中的角
锐角
这个图案中有锐角也有钝角
钝角
锐角
这个图案中有锐角也有直角 直角
三、展示图案 交流成果 (3)摆数字
四、总结提升 深化认知
我们用自己的智慧,通过动手 操作拼摆出了许多美丽图案,从中 发现了数学信息,也解决了许多数 学问题,在拼摆的过程中既巩固了 所学的乘法及角的相关知识,同时 又体验到了神奇小棒的神奇,也感 悟到了数学的美。
五、巩固应用 拓展提高
1.看图填空。
三、展示图案 交流成果 (1)摆小伞
《神奇的小棒》(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
《神奇的小棒》(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通用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棒的特点和用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通过对小棒的制作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棒的定义和特点2. 小棒的制作方法3. 小棒的实验和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棒的制作方法和实验操作。
2. 教学难点:小棒的制作技巧和实验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验器材、小棒制作材料。
2.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铅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小棒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小棒的特点和用途。
2. 新课导入:介绍小棒的定义和特点,讲解小棒的制作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动手制作小棒。
4.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小棒的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解释实验原理。
5.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小棒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小棒》2. 内容:小棒的定义和特点小棒的制作方法小棒的实验和应用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个小棒,并尝试进行实验。
2. 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制作和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尝试不同的制作和实验方法。
4.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本节课通过制作和实验小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小木棒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小木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工具》,详细内容围绕“神奇的小木棒”展开。
通过观察、探索和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小木棒的形状、颜色和用途,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描述小木棒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2. 培养幼儿运用小木棒进行创意拼搭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用小木棒进行创意拼搭。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小木棒的特征,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木棒、展示板、教学图片。
2. 学具:小木棒、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用小木棒搭建的简单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由什么搭建而成的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发放小木棒,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其形状、颜色等特征。
然后,教师讲解如何用小木棒进行拼搭,并示范一个简单的搭建方法。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根据教师示范的方法,尝试自己动手用小木棒进行拼搭。
4. 互动讨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拼搭作品,引导幼儿互相评价、讨论。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小木棒2. 内容:小木棒的特征:形状、颜色小木棒的用途:拼搭、创造建议拼搭方法:重叠、交叉、镶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小木棒拼搭一个自己喜欢的形状或物品。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寻找其他材料,如牙签、棉签等,进行创意拼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运用小木棒进行创意拼搭。
2. 教学重点:观察和描述小木棒的特征,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4. 作业设计:作业需要具有实际操作性和开放性,以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和家庭延伸学习。
幼儿园中班教案《神奇的小木棒》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神奇的小木棒》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快乐成长》第三章《有趣的工具》,详细内容为“神奇的小木棒”。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小木棒的基本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小木棒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运用小木棒进行简单的拼图和搭建。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小木棒的基本使用方法。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小木棒进行创造性的搭建和拼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木棒、图片、示例作品。
2. 学具:小木棒、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用小木棒搭建的城堡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座城堡是用什么搭建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神奇的小木棒。
”2. 示例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小木棒的基本使用方法,如拼图、搭建等,并讲解操作技巧。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发放一套小木棒和画纸,让幼儿模仿示例进行拼图和搭建。
4. 小组讨论(5分钟)每组幼儿讨论并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小木棒》2. 内容:(1)小木棒的基本使用方法(2)拼图与搭建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小木棒和画纸创作一幅自己喜欢的作品。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小木棒的使用方法掌握较好,但在创作过程中,部分幼儿想象力不足,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尝试用小木棒搭建不同的物体,如桥梁、房屋等。
(2)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完成作品,提高家庭亲子互动。
(3)开展“小木棒创意大赛”,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小木棒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拼图、搭建技巧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需要幼儿掌握。
神奇的小棒
《神奇的小棒》课时备课课题:神奇的小棒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综合实践活动。
学情分析动手实践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且本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和角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编排的,故学生对此课会很感兴趣,积极性会很高,相信教学目标会完成。
教学目标(一)最近课标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课时目标1.通过拼摆图形等活动,加深对角及乘法的认识和理解。
2.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思维及表达能力,培养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3.让学生充分感受图形美、数学美,从中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拼摆图形,在反思交流中体会数学的魅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难点: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发现活动中隐含的数学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看一看1.仔细观察课本49页上图,你发现了什么?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二、摆一摆你能自己试着摆一摆吗?1.自己动手摆;2.给小组成员介绍自己拼摆图形;小组成员提问题并一起解决。
三、说一说1.介绍一下自己拼摆的图形,在图形中你都知道了什么?2.说说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是怎样得到的?四、议一议1.通过动手拼摆,你想说点什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大家?堂堂过关测试题1.一个小房子有( )个锐角,( )个直角 ( )个钝角。
5个小房子共( )个锐角、( )个直角 ( )个钝角2.摆一个小房子需要()根小棒,5个小房子共用( )根小棒。
作业设计:摆一个三角形需要3根小棒,摆5个这样的三角形,最多需要几根小棒,最少需要几根小棒?。
神奇的小棒-青岛五四学制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神奇的小棒-青岛五四学制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前言本教案是针对青岛五四学制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所编写的,采用“神奇的小棒”这一主题,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长度、物体比较大小等基本数学概念,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2. 教学目标1.能够初步认识长度是用什么来衡量的,并掌握换算方法。
2.能够发现和掌握物体比较大小的方法。
3.能够初步认识尺子、小棒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并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3. 教学重点1.掌握长度的概念和长度的换算方法。
2.掌握物体比较大小的方法,培养判断能力和观察能力。
3.学会使用尺子、小棒等测量工具,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 教学准备1.尺子、小棍、细绳、纸片等测量工具。
2.小球、小木棒、书、笔等物体。
3.涂有不同颜色的纸片、小贴纸等。
5. 教学过程5.1 导入新知通过“神奇的小棒”这一主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1.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手中的小棍,询问学生它的作用,并希望学生自己发现并描述出小棒的特点。
2.提问: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了哪些测量工具?学生进行回答。
3.教师出示尺子、小棍等工具,并简单介绍其用途和使用方法。
5.2 认识长度1.教师出示一段红色的细绳并询问学生,怎样才能知道这根细绳的长度?2.引入概念:长度是用尺子、小棍等测量工具衡量的,我们可以用这些测量工具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3.教师出示尺子,向学生介绍其单位和换算方法,并进行示范操作。
5.3 物体比较大小1.教师出示几个不同大小的小球和小木棍,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提问学生如何比较大小?2.通过向学生展示涂有不同颜色的纸片、小贴纸等来引出物体比较大小的方法,即通过颜色、大小等因素来比较物体的大小。
3.提醒学生注意比较大小时应该从同一角度去看物体,不能因为角度不同而认为物体的大小不同。
5.4 测量物体长度1.让学生拿出笔、书等物体,并使用尺子、小棍等测量工具来测量它们的长度,让学生亲自实践操作。
《神奇的小棒》(教案)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师:那现在再看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出示课件)
学生回答
5.那再看这幅图上的图形。它是由几根小棒组成的。
(出示课件)
学生回答。
6.同学们,真的很棒。老师这里还有两张图片,你们能看出是什么图形?各用了多少小棒吗?(出示课件)
学生回答
三、拼摆图形
1.师:老师看这些用小棒摆出的图形很漂亮,就自己动手摆了两个,咱们一块来看一看。
1.师:大家知道吗?我们的图形非常神奇,它们在一起就会发生非常美妙的变化,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你们还知道哪些图形?
学生回答。
六、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玩的开心吗?那这节课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你觉得今天的表现怎么样?
谁来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评价
反思
通过拼摆图形等活动,加深对角以及乘法的认识和理解 ,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操作、思维及表达能力,培养了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2.师:老师摆的怎么样?我觉得大家摆的一定会比我的更好。大家想不想试一试。好,那下面大家拿出你们的小棒,自己动手摆一摆。
3. 师:谁愿意把他的成果,展示给大家看看。
学生回报展示。
四、欣赏拼画
师:大家摆的很不错。老师也收集了其他的一些拼贴图形,咱们一块来欣赏欣赏。(出示课件 师生共同观看)
五、知识拓展延伸
活动名称
神奇的小棒
指导教师
班级
二年级
学科
数学
活动
目标
认知:通过拼摆图形等活动,加深对角以及乘法的认识和理解 。
能力: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思维及表达能力,培养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神奇的小木棒》科学活动实录+反思
中班科学探究活动《神奇的小木棒》教学实录一、导入环节,让所有小木棒在桌子上稳稳站立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小木棒和橡皮筋,请小朋友们用橡皮筋帮助把所有的小木棒全都站到桌子上。
听清楚了吗?师:现在四个小朋友一组,分别站到小筐前自己进行操作。
幼儿纷纷站到小筐前,教师重复要求。
插入绑皮筋技能:握住小木棒的上端,把橡皮筋套在上面,交叉后再套一圈,反复此动作直至绑住小木棒。
个别指导:1、发现某幼儿只拿了其中几根小木棒,教师强调要求“所有的小木棒”。
2、当有幼儿用橡皮筋绑好小木棒,鼓励幼儿“试一试你的所有小木棒可以站到桌子上吗?”3、幼儿大胆的向同组的幼儿展示绑橡皮筋的方法:套一下、套一下、再套一下就好了。
师:你的站起来了么?怎么又倒了?再试试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4、当有幼儿将小木棒站到桌子上,请同组小朋友观察“小木棒是怎样站起来的”,并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用的什么好方法。
再请其他小朋友用他的好方法试一试,将所有小木棒站起来。
5、请反复试验成功的幼儿到其他组演示并介绍好方法,还没有将小木棒站到桌子上的幼儿仔细观察并尝试站立。
师:小朋友们把所有的小木棒都站到桌子上了吗?二、反复实验,操作出最少3根小木棒就可以站到桌子上师:现在所有小木棒都站到桌子上的小朋友再试一试你抽掉几根小木棒还能不能站到桌子上?抽出的小木棒放到小筐里。
幼:抽掉两根可以么?师:又站起来的,小朋友就再抽掉一些。
个别指导师:你抽掉了几根?站起来了么?幼:4根师:再抽掉一些试一试。
(二)师:你抽掉了几根?幼:3根师:试一试再抽掉一些还能站起来么?幼:我觉得再抽掉一些就站不起来了。
师:动起小手再试一试(同组幼儿纷纷说,“我也再试一试”)当大部分幼儿用3根、4根、5根小木棒站立起后,问“最少用几根小木棒就能站到桌子上?”重复要求“最少”!(三)师:这是最少的吗?还能再少一些吗?幼:3根,我的再少就站不起来了。
(四)师:你用了几根?幼:2根师:可以站起来吗?幼:好像不可以,我再加一根吧。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小木棒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小木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神奇的小木棒”。
通过观察、探索小木棒的形状、颜色和用途,让孩子们了解身边的科学,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认识小木棒,了解其形状、颜色和用途。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孩子们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小木棒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观察、探索小木棒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木棒、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展示小木棒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孩子们观察并思考小木棒的用途。
2.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不同形状、颜色的小木棒,让孩子们观察、描述其特点。
(2)讲解小木棒在生活中的用途,如:搅拌、支撑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小木棒,让孩子们自由观察、探索。
(2)让孩子们用小木棒进行创意拼图,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10分钟)(1)分组讨论小木棒的用途,培养合作、分享品质。
(2)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神奇的小木棒》2. 内容:(1)小木棒的形状、颜色(2)小木棒的用途(3)观察、探索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小木棒制作一个创意作品,并描述其用途。
2. 答案:孩子们可以制作各种创意作品,如小桥、房子等,并描述其用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观察、探索方面的能力,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2. 拓展延伸: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寻找其他神奇的小物品,进行观察、探索,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小木棒在生活中的用途。
2. 教学重点:观察、探索小木棒的形状、颜色和用途。
小学数学“微项目”实践探究活动——“神奇的小棒”
小学数学“微项目”实践探究活动——“神奇的小棒”摘要:探究性教学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而采用“微项目”学习形式,将课堂教学变成实践活动探究,有利于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获得知识,提升能力和思维,通过“微项目化”学习的方式进行数学教学也是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微项目化学习、小学数学、神奇的小棒近年来,项目化学习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与学科教学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微项目化学习是项目化学习深度融入学科教学的产物,它最大限度地突破了项目学习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壁垒。
具体说来,微项目化学习是一种立足学科课堂教学,以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为出发点设计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培养素养的教学方法。
本文以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神奇的小棒》的教学内容为例,提供一个实践性案例作为参考。
一、基于核心知识设计课堂“微项目”任务活动形式。
神奇的小棒是孩子们熟悉的小伙伴!孩子们可利用手中的小棒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不同形状的拼摆方法,感受千变万化的同时,还能加强数学运算,丰富学习生活,培养动手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
(一)拼出几何图形,开阔学生视野使用神奇的小棒,让孩子们拼出几何图形,通过摆出各种各样的图形,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加深对各种图形特征的认识,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孩子们在拼摆图形的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乘法的认识和理解,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培养了观察、操作、思维及表达能力,同时充分感受图形美、数学美、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图表 1(二)玩转数字游戏,启迪学生思维拼摆阿拉伯数字,体会数学带来的乐趣,发现日常活动中的数学美,进一步激发孩子用数学眼光看待问题。
用拿、添或移的方法,变换数字或图形,不仅增加了小棒的用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还增添了数学乐趣。
图表 2(三)创设问题情境,探究问题本质微项目化学习是在确定核心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设计本质问题,并基于本质问题创设学习情境以引出驱动性问题与任务,引导学生一步步解决问题,最终得到项目成果过程。
神奇的小棒教学设计
神奇的小棒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图形等活动,进一步加深对角及乘法的认识和理解。
2.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维及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活动经验.3.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图形美、数学美、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创造性的拼摆图形,在反思交流中体会数学魅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难点】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发现活动中隐含的数学知识。
【教学准备】小棒、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出示小棒。
谈话:同学们,玩过这样的小棒吗?你用这样的小棒做过什么?预设:生1:数数。
生2:拼图形、、、、、谈话:这简单的小棒同学们有这么多玩法,看来它真的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乐趣。
下面我们来开始今天的实践活动---神奇的小棒(板书:神奇的小棒),看看这些神奇的小棒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新的乐趣和惊喜,好吗?先来看看老师搜集的几幅图片,请看屏幕。
课件依次呈现用小棒拼成各种图案。
谈话:仔细看,从中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欣赏图片。
提问:观察这些图案你发现了什么?预设:生1:这些图案都是用小棒拼成的。
教师顺势评价:你观察的仔细,看出了图案是怎样拼成的?生2:这些图案有小树、热带鱼、五角星,他们很漂亮。
教师顺势评价:你发现了这些图案来源于生活,感受到了图案的漂亮。
生3:这些图案中有三角形,还有四边形,还有角。
教师顺势评价:你还能用数学的眼光发现数学知识。
生4:我还能知道五角星的图案一共用了20根小棒。
小结: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用这些神奇的小棒可以摆出生活中的这么多的物品,还能发现其中的数学知识,感受到这些图形的美丽。
其实只要大家动动手、动动脑用这些小棒还会创造更多的美丽的图案,你想不想自己拼一拼,摆一摆。
二、动手操作、自主创作1.独立思考,合理规划谈话:下面同学们联想生活中的物品,先想一想,你准备拼什么图案?用什么样的小棒?大约用多少根?想好后,在展板上自己摆一摆,动手拼一拼。
幼儿园中班教案《神奇的小木棒》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神奇的小木棒》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教材《趣味数学》第四章第一节《神奇的小木棒》。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小木棒进行分类、排序、比较、拼搭等操作,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熟练地使用小木棒进行分类、排序、比较和拼搭。
2. 培养幼儿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逻辑思维。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小木棒的拼搭和比较。
教学重点:小木棒的分类、排序以及合作、分享、交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木棒、图片、卡片、模型、多媒体课件。
学具:小木棒、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小猪佩奇和乔治用小木棒搭建不同形状的房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小木棒的特点。
2. 分类与排序(10分钟)(1)教师发放小木棒,让幼儿按照长短、粗细进行分类。
(2)教师引导幼儿用小木棒进行排序,如:从长到短、从粗到细。
3. 比较与拼搭(10分钟)(1)教师出示模型,让幼儿用小木棒进行比较,如:哪根小木棒最长、哪根最短。
(2)教师引导幼儿用小木棒进行拼搭,如:三角形、正方形等。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例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解答。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幼儿用小木棒完成分类、排序、比较和拼搭。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强调小木棒的特点和操作方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小木棒》2. 板书内容:(1)小木棒的特点:长短、粗细(2)小木棒的操作:分类、排序、比较、拼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小木棒拼搭一个自己喜欢的形状。
(2)比较三根小木棒,说出它们的长短、粗细关系。
2. 答案:(1)略(2)如:A比B长,B比C长,所以A最长,C最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掌握了小木棒的操作方法。
实践活动-神奇的小棒颜莉
课题:实践活动-神奇的小棒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59页。
教学目标:1.在拼摆图形的过程中,加深对角及乘法的认识和理解,能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
2.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思维及表达能力,培养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3.让学生充分感受图形美、数学美、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拼摆图形,在反思交流中体会数学的魅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难点: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发现活动中隐含的数学知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磁性小棒、展板、小棒。
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在上课之前,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你们喜欢拼图吗?平时你们都用什么拼图呢?(说一说)从你们的言语中,老师能感受到你们在拼图创作时的快乐和幸福。
请拿出老师让你们准备的小棒,今天,我们的学习就和它有关,准备好了吗?希望同学们在课上能够大胆发言,并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学会合作,好吗?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一些美丽的图案。
师:这些图案美不美?它们都是用什么制成的?生:小棒。
2.师出示一根根磁性小棒。
师:同学们,玩过这样的小棒吗?你用它做过什么?预设:生1:我用它数数。
生2:我用它拼图形。
……这样的小棒神奇不神奇?(神奇)看来它真的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惊喜和乐趣。
下面我们就用这些小棒来开始今天的实践活动--神奇的小棒(板书课题:神奇的小棒)。
师:利用你手中的小棒,动手创作一个美丽的图案,同桌相互欣赏。
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交流。
①你拼的图案是什么?②大约用了多少根小棒?学生动手摆,找1生在磁性展板上演示。
(设计意图:此环节从欣赏图案到创造图案,不仅激发学生动手参与的热情,同时体会图形的美、创造的美、数学的美。
)二、自主学习师:这些神奇的小棒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呢?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
学生欣赏这些美丽的图案。
提问:仔细观察这些图案,你发现了什么?预设:生1:这些图形都是用小棒拼成的。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神奇的小木棒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神奇的小木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神奇的小木棒”。
通过观察和操作小木棒,让幼儿了解和掌握浮力、杠杆原理等基本科学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浮力现象,知道物体在水中浮沉的原因。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让幼儿通过操作小木棒,培养动手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浮力、杠杆原理等基本科学概念。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木棒、容器、水、盐、石头、硬币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小木棒、容器、水、盐、石头、硬币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装满水的容器,提问:“你们觉得小木棒会浮在水面上吗?”(2)邀请幼儿上台实验,观察小木棒浮在水面上的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用小木棒演示浮力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2)教师讲解浮力原理,让幼儿了解物体在水中浮沉的原因。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让小木棒沉到水底?”(2)幼儿分组讨论,操作小木棒,找出解决办法。
5. 拓展延伸(1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浮力现象?”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小木棒》2. 主要内容:(1)浮力现象:小木棒浮在水面上(2)杠杆原理:小木棒在不同位置的浮沉情况(3)影响浮力的因素:盐的加入、物体的重量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浮力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家长分享。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观察、发现、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浮力现象,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观察浮力现象,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神奇的小木棒
2024年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神奇的小木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工具》,详细内容为“神奇的小木棒”。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小木棒的基本特性,探索小木棒的用途,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小木棒的形状、颜色和质地,了解小木棒的基本特性。
2. 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幼儿对小木棒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 学会运用小木棒进行简单的组合和搭建,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用小木棒进行创新搭建。
教学重点:了解小木棒的基本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木棒、展示板、图片、示例作品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小木棒,每组一张白纸,画笔,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用小木棒搭建的简单作品,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小木棒的形状、颜色和质地。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示例,讲解小木棒的基本特性,引导幼儿思考小木棒的用途。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小组,用小木棒进行简单的组合和搭建,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5分钟)各小组分享自己的搭建成果,讨论小木棒的其他用途。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小木棒2. 板书内容:小木棒的形状、颜色和质地小木棒的用途创意搭建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小木棒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作品。
2.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创意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寻找其他物品,与小木棒结合,创作出更多有趣的作品。
同时,教师可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宜性。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具体性。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与处理。
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与使用。
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的互动性和有效性。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小木棒(1)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小木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详细内容为“小木棒的神奇变化”。
通过学习小木棒在平衡、漂浮等实验中的现象,让幼儿感受科学的奇妙。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小木棒的物理特性,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探索的能力。
2. 通过实践操作,使幼儿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小木棒在平衡、漂浮等实验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探索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木棒、杯子、气球、肥皂水、尺子、平衡木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小木棒、杯子、气球、肥皂水、尺子、平衡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根小木棒,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2. 探索小木棒的神奇现象(10分钟)(1)教师演示小木棒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的实验。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解释实验原理。
(3)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感受小木棒的平衡。
3. 小木棒漂浮实验(10分钟)(1)教师演示小木棒在肥皂水中的漂浮现象。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解释实验原理。
(3)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小木棒漂浮现象。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讲解如何用小木棒测量长度。
(2)幼儿分组进行测量练习,教师指导。
(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小木棒还能进行哪些有趣的实验?六、板书设计1. 板书神奇的小木棒2. 板书内容:(1)小木棒的平衡实验(2)小木棒的漂浮实验(3)小木棒测量长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小木棒进行家庭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
2. 答案:(1)实验一:小木棒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
(2)实验二:小木棒在肥皂水中漂浮。
(3)实验三:用小木棒测量家庭成员的身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小木棒的神奇现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神奇的小木棒(3)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设计:神奇的小木棒(3)一、教学目的1.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的表面张力;2.能够在实验中观察,了解水滴之间的吸引力;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精神。
二、教学准备1.小木棒若干;2.盛水的容器;3.液态色素;4.一定量的洗碗液;5.干净的毛巾。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让幼儿们回顾上一节课,询问大家都学到了什么,并简单复习一下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知道小木棒可以分解光线的颜色和知道小木棒可以让电球发光等。
(二)教学过程1.展示现象和提问教师拿出液态颜料和少量洗碗液,滴入盛水的容器中。
然后用小木棒小心地搅拌一会儿,随后停止搅拌。
然后,教师请幼儿们观察水面上出现的现象并发问:“大家看到了什么?” “水为什么会这样?” 的问题。
2.班级讨论引导幼儿们进行讨论,让幼儿们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想法。
然后,教师引导幼儿们认识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教师说:“水是由分子组成的,而每个分子都具有一个部分被称为极性。
这种极性会吸引水分子之间,产生表面张力。
”3.实验验证教师拿出小木棒并让幼儿们用小木棒沾一些洗碗液,将小木棒轻轻地放在水的表面上,让幼儿们观察现象并描述发生了什么。
教师再次解释,这是由于小木棒上洗碗液的分子会影响水分子之间的吸引力而发生了这个现象。
4.合作实践教师指导每个幼儿使用小木棒尽可能地将洗碗液沾满贴在一侧,然后再次将小木棒放在水面上。
然后,幼儿们会发现洗碗液中的分子会尽可能地排列在有水的一侧,形成更小的表面。
5.清理和收尾让每个幼儿洗手并用毛巾擦干双手;教师将洗碗液倒掉,并清理好实验室。
四、教学反思本次实验让幼儿们能够通过实验与观察了解到水的表面张力的原理,以及如何使用小木棒展示这一物理现象。
同时,本次实验还帮助幼儿们了解到物质分子之间的吸引力。
这样以来,幼儿探究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同时也加深了幼儿的科学知识。
整个实验流程比较简单,幼儿们都能够轻松地理解其中的原理。
但需要注意的是,小木棒要切记不能尖锐,以免伤到幼儿。
幼儿园中班教案《神奇的小木棒》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神奇的小木棒》含反思中班教案《神奇的小木棒》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喜欢拼搭游戏,能创造性地拼搭出不同造型的物体,尝试用固定数量的木棒拼搭造型,感知形体与空间的关系,愿意与同伴合作探究,体验空间造型变化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神奇的小木棒》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尝试用固定数量的木棒拼搭造型,感知形体与空间的关系。
2.喜欢拼搭游戏,能创造性地拼搭出不同造型的物体。
3.愿意与同伴合作探究,体验空间造型变化的乐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1.PPT课件(含音乐背景)。
2.每人8根小木棒、1块操作板。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PPT,在背景音乐声中引出情境。
师:小白兔和小黑兔是一对好朋友,他俩总喜欢一块儿出去玩。
有一天,他俩一起来到一片大森林里,走着走着,远远地看见前面有一些东西。
是什么呢?它们很好奇。
师:(音乐骤停)它们走过去一看。
哦,原来是小木棒!师:你们来数一数,有几根小木棒?师:有8根细细长长的小木棒。
小木棒可以做什么呢?(幼儿猜测。
)2.继续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用木棒摆放的图形。
师:嗯,小黑兔也有好主意,它想到了用小木棒来搭东西。
我们来看看,它搭出了什么?(小黑兔搭出了一朵漂亮的花。
)师:小黑兔用几根小木棒搭出了这朵花呢?它是怎么搭的?师:小白兔想搭一个和小黑兔不一样的东西。
我们来看看,它搭出了什么?师:它用小木棒搭了一间漂亮的小房子。
它是不是也用了8根小木棒?它是怎么摆放小木棒的呢?(有横放的,也有竖放的。
)师:小木棒好神奇呀!小黑兔、小白兔都用了8根,却搭出了不一样的图形。
你们想动手试一试吗?也能用8根小木棒搭出和兔子不一样的图形吗?师:这里有片草地(指绿色地垫),上面放着操作板。
等会儿,你可以找一块操作板,从箩筐里数出8根木棒,在自己的操作板上搭一搭。
当音乐停时,保留你的图形,赶快回到座位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实践活动-神奇的小棒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59页。
教学目标:
1.在拼摆图形的过程中,加深对角及乘法的认识和理解,能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
2.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思维及表达能力,培养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3.让学生充分感受图形美、数学美、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拼摆图形,在反思交流中体会数学的魅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难点: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发现活动中隐含的数学知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磁性小棒、展板、小棒。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在上课之前,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你们喜欢拼图吗?平时你们都用什么拼图呢?(说一说)从你们的言语中,老师能感受到你们在拼图创作时的快乐和幸福。
请拿出老师让你们准备的小棒,今天,我们的学习就和它有关,准备好了吗?希望同学们在课上能够大胆发言,并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学会合作,好吗?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一些美丽的图案。
师:这些图案美不美?它们都是用什么制成的?
生:小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