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花卿》教学设计
赠花卿

《赠花卿》【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古诗内容。
3.能正确地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古诗,它们的名字是《赠花卿》。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课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古诗内容。
3.能正确地背诵古诗。
指生读学习目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目标己经明确了,你们有信心实现目标吗?老师相信,只要大家认真自学,一定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的。
三、先学(一)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古诗两遍。
要求:把字音读准确,诗句读通顺,并读出一定的语气。
2.读古诗找出你不懂的地方,可以问同桌,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两遍。
3.小组内两两互读古诗。
(二)自学检测指名朗读全诗,组织正音。
教师相机运用范读、领读、齐读等方式,读出一定的节奏和语气。
四、后教合作交流:1.请根据古诗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小组内交流讨论这首诗的内容。
2.《赠花卿》这一首诗描写了一种怎样的情景呢?从这首诗中你又体会到什么?教师点拨:1.注释:花卿:即花敬定,唐朝武将,曾平定段子璋之乱。
杜甫《戏作花卿歌》‚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即此花卿。
卿:尊称。
锦城:四川省成都市。
丝管:弦乐器,管乐器,此代音乐。
纷纷:繁多而纷乱。
此处应是‚繁盛‛意。
半入江风半入云:乐声随江风飘散,飘到江上,飘入云层。
‚半入‛并非各半。
4. 天上有:以仙乐比之。
5. 几回闻:听到几回。
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2.作品译文:这首诗前二句写成都音乐繁盛,日日奏个不停,乐声到处飘传。
后二句一转,说此种音乐只有天上才有,人间难以听到,从而赞美了成都音乐的高超优美。
对于音乐名曲,后人常引用此二句加以称赞。
小说《彩云归》中,当秀兰唱了他丈夫入选的曲子后,陶冶之说:‚今夜是珠联璧合,叫人一曲难忘!咳!难怪古人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了!‛五、训练1.结合古诗内容,学生自由背诵。
幼儿园中班古诗主题 赠花卿(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古诗主题赠花卿(四篇)目录:幼儿园中班古诗主题赠花卿一幼儿园中班古诗主题风二幼儿园中班游戏主题:手表店三幼儿园中班生成主题:服之韵四幼儿园中班古诗主题赠花卿一活动目标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的节奏美与音韵美。
激发幼儿对古诗的兴趣。
材料准备字卡一张;素材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在古时候啊,一个叫杜甫的诗人在花敬定的宴席上闻乐写了一首诗,小朋友想学吗?二、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1、教师朗诵一遍儿歌,请幼儿倾听2、教师解释古诗内容,帮助幼儿理解3、请幼儿跟读,并注意语音语调4、进行大小声朗读5、模仿大诗人朗读6、请幼儿上前面表演三、进行小组比赛朗读儿歌四、学习“云”请幼儿在古诗中找出老师手里字卡上面的字,帮助幼儿学习“云”活动延伸帮助幼儿学习古诗里面的生字。
幼儿园中班古诗主题风二目标熟悉,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感.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古诗,朗诵活动,并能大胆的朗读,尝试用动作表演准备关于风的课件;素材活动流程一、与幼儿一起理解古诗内容T:你们看!谁来到了树林里啊(风娃娃)你怎么看出来它到这里的。
风娃娃来到树林里,把树叶从树上吹落下来,那谁能不能用动作学一学树叶是怎么落下来的 (请二三个幼儿)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看!T:看呀,看呀,风娃娃又来到了哪里花怎么样了风娃娃吹开了很多很多的花朵我们一起学学花是怎么开的,花开得真美啊!1、咦!这水怎么了2、为什么上会起浪花呢 (是谁吹起了浪花)3、风娃娃来到了面上,把水吹起了千尺高的浪.4、我们也来学浪花的样子吧!边学边说:风好大呀!浪花也大了5、不好了,风娃娃来到了竹林里,竹子怎么样了6、风娃娃来到了竹林里,把成千上万竹子吹的东倒西歪.7、你能学学竹子是怎样的嘛!(请个别幼儿来表演)我们一起来学学吧!二、欣赏T:古代有个诗人叫李峤,写了一首叫《风》的古诗。
我们一起来听听.(边欣赏课件边听老师朗读)三、理解古诗内容四、学说古诗活动延伸今天我们学了一首新的古诗《风》,回家后把这首《风》念给爸爸妈妈听!。
初中九年级语文学案-赠花卿(省一等奖)

赠花卿
【学习目标】
1.会认“赠、锦、管”三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的东西的美妙,及诗人对它的赞美。
【学习重点】
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
【学习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东西的美妙,及诗人对它的赞美。
【学习过程】
一、学习生字词,理解文意。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赠”的意思是_____,“花卿”指的是_____。
《赠花卿》这首诗可能是在花敬定举行的一次宴会上作者的即兴之作,诗中描写了宴乐之盛,委婉地讽刺他恃功骄恣;赞美乐曲,实际是含蓄地讽刺,绵里藏针地批评音乐的不合时令。
但是后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不再用来针砭音乐,而是作为赞美艺术的名句流传千古,至今让人吟咏不已。
2.读古诗,把不会读的字,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解决,记住它们的字形,把它们写下来。
3.试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花卿:
锦城:
丝管:
纷纷:
天上:
几回闻:
二、深入感悟,交流感受。
1.唐朝时,社会安定繁荣,诗人杜甫常常到各地游览。
有一天,杜甫来到成都花卿的府上,他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呢
2.通过读文,你们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你们喜欢这首诗的哪句
3.试着翻译古诗。
(1)锦城丝管日纷纷
(2)半入江风半入云
(3)此曲只应天上有
(4)人间能得几回闻。
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赠花卿

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赠花卿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练掌握语文下册所学内容,包括拼音与字母、识字词、识字句、诵读诗词等。
•能够正确使用学习工具,如字典、电子词典等。
•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阅读和写作。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使其能够较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其对课文的理解和解释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推动共同进步。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喜爱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提升其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和思考能力,增强其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乐于分享和传递知识的习惯,提高其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增强其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使用学习工具,如字典、电子词典等。
难点•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其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材《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多媒体课件•纸质课件•学习工具,如字典、电子词典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一幅美丽的花卉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猜测课程内容。
2. 学习课文1)准备好《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带领学生逐段阅读,学习每一篇章节的内容。
2)引导学生正确识读每个生字、生词,解释不理解的内容。
3)分组讨论,对课文进行理解和解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和疑惑。
3. 学习工具的使用引导学生使用学习工具,如字典、电子词典等,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
4.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交流,提高学习效果和团队意识。
5. 语文运用1)给学生布置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答题。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关于花卉的文章,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语文下册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更多的语文知识。
【创意教案】最新幼儿教育-中班古诗主题赠花卿(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中班古诗主题赠花卿(四篇)目录:中班古诗主题赠花卿一中班古诗主题风二大班古诗主题小池三大班古诗主题悯农四- 1 -中班古诗主题赠花卿活动目标了解古诗内容,感受古诗的节奏美与音韵美。
激发幼儿对古诗的兴趣。
材料准备字卡一张;素材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在古时候啊,一个叫杜甫的诗人在花敬定的宴席上闻乐写了一首诗,小朋友想学吗?二、教师朗诵并帮助幼儿理解1、教师朗诵一遍儿歌,请幼儿倾听2、教师解释古诗内容,帮助幼儿理解3、请幼儿跟读,并注意语音语调4、进行大小声朗读5、模仿大诗人朗读6、请幼儿上前面表演三、进行小组比赛朗读儿歌四、学习“云”请幼儿在古诗中找出老师手里字卡上面的字,帮助幼儿学习“云”活动延伸帮助幼儿学习古诗里面的生字。
>>古诗主题教案《赠花卿》素材中班古诗主题风目标熟悉,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感.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古诗,朗诵活动,并能大胆的朗读,尝试用动作表演准备关于风的课件;素材活动流程一、与幼儿一起理解古诗内容T:你们看!谁来到了树林里啊(风娃娃)你怎么看出来它到这里的。
风娃娃来到树林里,把树叶从树上吹落下来,那谁能不能用动作学一学树叶是怎么落下来的 (请二三个幼儿)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看!T:看呀,看呀,风娃娃又来到了哪里花怎么样了风娃娃吹开了很多很多的花朵我们一起学学花是怎么开的,花开得真美啊!1、咦!这江水怎么了2、为什么江上会起浪花呢 (是谁吹起了浪花)3、风娃娃来到了江面上,把江水吹起了千尺高的浪.4、我们也来学浪花的样子吧!边学边说:风好大呀!浪花也大了5、不好了,风娃娃来到了竹林里,竹子怎么样了6、风娃娃来到了竹林里,把成千上万竹子吹的东倒西歪.7、你能学学竹子是怎样的嘛!(请个别幼儿来表演)我们一起来学学吧!二、欣赏T:古代有个诗人叫李峤,写了一首叫《风》的古诗。
我们一起来听听.(边欣赏课件边听老师朗读)三、理解古诗内容四、学说古诗活动延伸今天我们学了一首新的古诗《风》,回家后把这首《风》念给爸爸妈妈听!>>古诗主题教案《风》素材。
《赠花卿》的教案设计范文

《赠花卿》的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诗歌背景及作者介绍1.1 诗歌背景介绍唐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分析《赠花卿》诗歌产生的历史环境。
解析诗歌中的政治寓意,理解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1.2 作者介绍介绍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风格,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社会责任感。
分析作者在《赠花卿》中的表达手法和艺术特色。
第二章:诗歌内容解析2.1 诗歌结构分析分析诗歌的结构,包括诗的首、颔、颈、尾联的特点和联系。
理解诗歌中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2 诗歌意象解读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花、鸟、山水等,理解其象征意义和表达效果。
探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解析其艺术效果。
第三章:诗歌主题探讨3.1 赠友情的意义分析诗歌中赠送花卿的意义,理解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
探讨友情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思考友情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2 人生哲理的思考从诗歌中提炼出的人生哲理,如对人生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等。
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智慧,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章:诗歌教学活动设计4.1 朗读与鉴赏设计朗读活动,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组织诗歌鉴赏活动,引导学生从意象、修辞等角度分析诗歌的美学特征。
4.2 创意写作设计创意写作活动,让学生以《赠花卿》为灵感,创作自己的赠友诗歌。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友情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思5.1 教学评价设计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诗歌鉴赏和创意写作进行评价。
评价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创作能力。
5.2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古典诗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第六章:诗歌与文化背景关联6.1 诗歌与历史的关系分析《赠花卿》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理解诗歌与历史的关联。
探讨作者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过去英雄的怀念。
6.2 诗歌与社会现实的联系解析诗歌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问题,如官场腐败、人民疾苦等。
《赠花卿》的教案设计范文

《赠花卿》的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赠花卿》。
(2)理解诗歌的背景,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想象、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形式。
(3)学会欣赏古典诗歌,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背景和意象。
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3.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背景和意象的理解。
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分析。
3.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的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赠花卿》。
2. 参考资料:关于《赠花卿》的背景资料、诗歌的翻译和解析、相关古诗词。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简介诗歌的背景,引发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让学生自主翻译诗句,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探究学习:(1)让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形式。
(2)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主题和情感。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背景、意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等关键点。
6. 课后作业:(1)背诵《赠花卿》。
(2)写一篇关于《赠花卿》的作文,可以是抒发对友谊的感悟,或是对诗人的敬仰之情。
7. 板书设计:《赠花卿》背景:唐玄宗时期,诗人赠诗给好友花敬定。
意象:花、酒、月、笛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表现手法:渲染、烘托、象征教学反思: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赠花卿》的教案设计范文

《赠花卿》的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赠花卿》。
(2)理解《赠花卿》的诗意,体会诗人对朋友的赞美之情。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感受诗歌的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赠花卿》。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珍惜友谊,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赠花卿》。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意象的分析。
(2)古典诗歌的鉴赏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什么是友谊吗?友谊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2)导入《赠花卿》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友谊的珍贵。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赠花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有哪些?它们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鉴赏(1)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典诗歌,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等。
(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本首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5. 巩固拓展(1)举办诗歌朗诵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珍惜友谊。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友谊的珍贵,鼓励学生珍惜身边的人。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赠花卿》。
2. 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
五、教学反思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赠花卿》。
2.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的内容,正确解读诗歌中的意象。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4. 学生能够珍惜友谊,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赠花卿》的教案设计范文

《赠花卿》的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唐代诗人杜甫及其作品《赠花卿》的背景和特点。
理解并背诵《赠花卿》的诗句和意义。
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杜甫的生平简介《赠花卿》的诗歌背景《赠花卿》的诗句解析《赠花卿》的文学价值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杜甫的生平和对《赠花卿》的背景介绍。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促进学生的参与和理解。
背诵法: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帮助学生记忆和领悟诗句的意义。
2.2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杜甫的生平简介,激发学生对诗人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赠花卿》的诗歌背景,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第三步:逐句解析《赠花卿》的诗句,解释诗句的意义和意象。
第四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第五步:组织学生进行背诵,加强记忆和领悟。
第三章:教学评估与反馈3.1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背诵效果:检查学生对《赠花卿》的背诵情况,评估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思考与讨论:评估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出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建议和意见,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拓展4.1 教学资源教材:提供《赠花卿》的原文和相关注释,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
参考资料:提供杜甫的生平介绍和相关研究的资料,丰富学生的知识。
4.2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古典文学的阅读和研究,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安排5.1 教学计划课时安排: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合理分配课时,确保每个教学环节的实施。
教学进度:按照教学步骤和计划,有序进行教学,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
5.2 教学安排课堂讲授:安排适当的课堂时间进行讲授,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吸收知识。
学生练习: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背诵和思考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赠花卿》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中,《赠花卿》作为一首经典的唐代诗歌,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古代文化、感受诗歌韵律之美的良好契机。本案例围绕《赠花卿》这首诗歌,通过情境创设、互动探究、创意表达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培育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品味词句,感悟诗人的情感,以及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从而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享受诗歌之美的同时,也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的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例如,一组探讨诗中的自然景象,一组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另一组讨论诗句的修辞效果。学生在讨论中可以分享自己的见解,也可以互相提问,共同解决问题。我会巡回指导,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帮助。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同时,我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通过这个环节,帮助学生系统化地掌握《赠花卿》的知识点,巩固学习成果。此外,我还会引导学生从这首诗中提炼出对自然美、友情、人生哲理的感悟,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5.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学会运用恰当的词语、句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深入理解诗歌内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将《赠花卿》与其他古诗词进行对比,发现异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诗中所传递的友谊、尊重等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赠花卿》说课稿

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赠花卿》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背景《赠花卿》是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诗歌赏析。
这篇诗歌主要通过描写花朵的美丽和花朵给人们带来的快乐,表达了对花卉的赞美之情。
通过学习《赠花卿》,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理解。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赠花卿》的主要内容;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理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花卉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关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赠花卿》的主要内容。
•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特点。
2. 教学难点•理解并感受诗歌中的抽象意象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前置活动通过问题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并描述自己家中或周围的花卉,让学生在描述中感受花卉的美丽和芬芳,为学习《赠花卿》做铺垫。
2. 学习诗歌《赠花卿》a. 首先,教师朗读《赠花卿》,让学生聆听并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听取诗歌中的押韵和节奏。
b. 其次,教师通过分段读、解说以及问题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
例如:•第一段:介绍了花朵美丽的外表,让人沉醉其中。
引导学生思考,花朵外观的特点有哪些?为什么花朵让人感到愉悦和快乐?•第二段:描述了花朵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美好的时光。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花朵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怎样才能更好地欣赏花朵的美好?•第三段:表达了对花卉的赞美之情。
引导学生思考,花卉为什么值得被赞美?学习花卉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c. 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向学生介绍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例如:•诗歌结构:《赠花卿》共三段,每段的内容和情感表达都有所不同。
学生可以通过划分诗歌的段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诗歌。
•语言特点:诗歌采用了押韵和节奏感强的表达方式,通过形象生动的词语描绘花朵的美丽和芬芳,让人如临其境。
《赠花卿》教学设计

05
评价与反馈
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 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 创造性,以及小组合作中 的表现等。
作业完成情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度、 正确率以及是否按时提交 等。
测试与考试
定期进行知识点测试和综 合考试,评估学生对课程 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 力。
反馈方式
当堂反馈
对学生的回答和表现给予即时评价和指导,可以是口头表扬、鼓 励或建设性批评。
况,调整学习策略。
反思与改进
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
进计划,提高学习效果。
06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反思
1 2 3
课堂氛围
本节课的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们积极参与讨 论,对《赠花卿》这首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反馈
大部分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表示满意,认为 通过学习《赠花卿》,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有所提高。
合作学习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学习 、互相启发,提高学习效 果。
反思学习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 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经 验和方法,以便更好地进 行自主学习。
04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
01
总结词:激发兴趣
02
详细描述:通过播放与《赠花卿》相关的音乐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 课堂,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
详细描述:引导学生模仿《赠花卿》的写作风格,尝试 创作一首诗歌,提高学生的诗歌创作能力。
小结环节
01 02 03 04
总结词:总结要点
详细描述: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赠花卿》的要点和难 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赠花卿教案

赠花卿教案赠花卿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花卉文化的特点和魅力;2.学习和掌握一些常见的中国传统花卉的基本知识和养护方法;3.培养学生对花卉的兴趣和爱护意识。
【教学重点】1.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花卉的基本知识和养护方法;2.培养学生对花卉的兴趣和爱护意识。
【教学难点】1.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花卉文化的魅力和意义;2.掌握一些常见的中国传统花卉的基本知识和养护方法。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通过听一段中国传统音乐,展示一些中国传统花卉的图片和介绍一些中国传统花卉的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Step 2 学习中国传统花卉的基本知识和养护方法1. 分组学习,每组选择一种中国传统花卉进行研究并准备一份花卉简介,包括花卉的名字、特点、产地和养护方法等。
2. 小组呈现和交流,每个小组进行简短的呈现,并和其他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3. 整理和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呈现,总结中国传统花卉的基本知识和养护方法,并给出一份学生手册,供学生参考。
Step 3 感受中国传统花卉的魅力和意义通过朗读一些关于花卉的诗词和名人名言,向学生传递中国传统花卉文化的魅力和意义,并带领学生讨论和分享自己对花卉的感受。
Step 4 培养学生对花卉的兴趣和爱护意识1. 观察花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花卉进行观察,并填写观察记录表,包括花朵的颜色、形状、气味等。
2. 养护花卉,学生根据学习到的养护方法,照顾自己选择的花卉,并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3. 展览花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展览自己的花卉成果,如制作花卉盆景、花卉插画等。
Step 5 结课通过学生的展览和分享,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向学生展示一份花卉养护技巧手册,鼓励学生继续研究和养护花卉,培养他们对花卉的爱护意识和兴趣。
【教学评价】1. 回答问题:教师在课堂上随机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花卉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小组呈现:通过小组呈现中国传统花卉简介,检查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对花卉的研究情况。
赠花卿初中教案

赠花卿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赠花卿》;1.2 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1.3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2.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2.2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2.3 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 感受作者对花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3.2 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关爱身边人的情感态度;3.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1. 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
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字的理解;2. 诗歌意境的把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的背景资料和相关的文学鉴赏知识;2. 学生准备诗歌的文本和字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2. 教师简要介绍《赠花卿》的背景和作者杜甫的情况;3. 提问:同学们认为什么是真正的友情?友情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2. 学生通过字典查阅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理解其含义;3. 学生分享自己学习诗歌的心得和感悟。
三、合作探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如比喻、拟人等;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诗歌鉴赏(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2. 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感受;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意境。
五、情感教育(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花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2. 学生分享自己对友情和生活的感悟;3.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珍惜友情,关爱身边人。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背景、修辞手法和意境的重要性;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3.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自己创作一首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赠花卿幼儿园大班教案

赠花卿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花卿幼儿园大班学生进行设计的教学课程。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
二、教学目标1.认识并了解花卿幼儿园大班的教学环境和规则。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3.增强大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力。
4.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1.学生对花卿幼儿园大班教学环境和规则的认识和理解。
2.学生能够表达出自己对班级的期望和展示自己的观察能力。
3.学生能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
四、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遵守花卿幼儿园大班的规则。
2.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
3.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方法1.观察教学法:通过观察环境和物品,引导学生对花卿幼儿园大班的认识和了解。
2.互动教学法:通过问答、小组合作等形式,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流程1.导入环节–制作一份简短的PPT介绍花卿幼儿园大班的教学环境和规则。
–通过图片和文字提问,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
2.学习活动–游戏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班级游戏,如追逐游戏、记忆游戏等,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观察环节:带领学生参观大班的教室、图书角、游戏区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所见所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3.拓展活动–手工制作环节:通过提供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引导学生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物品或手工艺品,并展示给同班同学。
–学生展示环节:提供一些话题,如“你心目中最好玩的大班活动是什么”等,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总结回顾–整理学生的展示内容,进行集体回顾和总结,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赠花卿教案杜甫

赠花卿教案杜甫教案标题:赠花卿教案杜甫教案目标:1. 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 分析并理解《赠花卿》这首诗的主题和意义;3. 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欣赏能力;4. 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和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引起学生对于杜甫及其作品的兴趣。
步骤二:课堂讨论(15分钟)1. 分发《赠花卿》的诗歌原文,并让学生阅读一遍;2. 引导学生讨论诗歌中的关键词和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主题;3. 指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节奏和韵律,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
步骤三:文学鉴赏(20分钟)1. 以小组形式让学生深入探讨《赠花卿》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2.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探讨其对于诗歌意义的贡献;3. 让学生分享个人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见解。
步骤四:创作练习(15分钟)1. 要求学生以《赠花卿》为题材,创作一首自己的诗歌;2. 鼓励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意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3. 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诗歌,与同学分享。
步骤五:课堂总结(5分钟)1. 结合学生的讨论和创作,总结《赠花卿》这首诗的主题和意义;2.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强调文学鉴赏和表达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对于文学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评估:1. 在课堂讨论和文学鉴赏环节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2. 对于学生的创作练习,教师可以评估学生是否运用了适当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以及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度;3. 教师可以布置一份关于杜甫和《赠花卿》的小测验,检验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古诗赠花卿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古诗赠花卿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诗人赠花的背景和意义;2. 学习赏析古代赠花诗作;3.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生对古代赠花诗作的理解;2. 学生对古代赠花诗作的赏析能力;3. 学生对古代赠花诗作的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古代诗人的思想和艺术追求的理解;2. 学生对古代赠花诗作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2. 学生参考资料。
五、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古代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
师生一起品味画中的花卉,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花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 了解赠花的背景(10分钟)向学生介绍古代诗人赠花的背景和意义:在古代,赠花是一种表达情感和传递思念的方式,通过花卉的美丽和芬芳来寄托心中的情感,写诗赠予他人。
解释给学生相关的古代赠花诗作,以及赠花的礼仪等。
3. 赏析古代赠花诗作(30分钟)选择几首古代赠花诗作,给学生展示诗作的文字,并配以朗读。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理解和感受这些诗作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诗作的理解和感受。
4. 培养赠花诗作的鉴赏能力(20分钟)学生在课前可以自行搜集赠花诗作的资料,教师在课堂上给予评价和指导。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分析诗作,培养他们对于赠花诗作的鉴赏能力。
5. 创作赠花诗作(40分钟)根据上述赠花诗作的赏析和理解,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指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独特而富有表现力的赠花诗作。
六、教学总结:在这堂课上,学生通过赏析古代赠花诗作,了解了古代诗人赠花的背景和意义。
通过对古代赠花诗作的赏析和创作,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能更好地了解古代诗人的思想和艺术追求,发现和培养自己的诗歌才能。
古诗赠花卿教案

古诗赠花卿教案教案标题:古诗赠花卿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古代文人雅士的文化修养和诗词表达方式;2. 理解古代诗人对花卉的赞美和赠予的情感表达;3. 培养学生欣赏、鉴赏和创作古诗的能力;4. 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重点:1. 学习古代诗人的诗词表达方式;2. 分析古代诗人对花卉的赞美和赠予的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1. 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表达;2. 创作古诗。
教学准备:1. 教材:古代诗词选集、古代文学资料;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古代花卉画作,引起学生对古代文化和花卉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花卉有什么了解,并与学生进行简要讨论。
Step 2:介绍古代诗人和古代诗词(10分钟)介绍几位古代诗人的背景和作品,如杜甫、白居易等,并通过展示他们的古诗,让学生感受古代诗人对花卉的赞美和赠予的情感表达。
Step 3:分析古代诗人的情感表达(15分钟)选取一首古代诗词,如杜甫的《赠花卿》或白居易的《赠花卿》。
与学生一起分析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如对花卉的赞美、对花卿的思念等。
引导学生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
Step 4:学生创作古诗(2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花卉的感受和理解,创作一首古诗。
提供一些诗句模板和词语提示,帮助学生进行创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个性化的古诗作品。
Step 5:展示和分享(10分钟)请学生将自己创作的古诗进行展示和分享。
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创作过程。
Step 6:总结和评价(5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古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学生的古诗创作。
鼓励学生表达对古代文化和古诗的理解和兴趣,并提供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词,背诵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延伸:1. 邀请一位专家或文人来校进行讲座,介绍古代诗词和花卉文化;2. 组织学生参观花卉展览或古代文化展览,加深对古代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赠花卿》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主要赞美了乐曲的无比美妙。
共有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地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仙乐相夸,是遐想。
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致。
本课教学中,教师紧紧抓住“乐曲美”,从而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美,在教学中美美地欣赏,美美地诵读。
学生学习古诗,不仅仅是积累,更是沟通——是学会带着自己的情意与古诗沟通。
教师通过讲故事,以学生生活中喜欢的方式了解古诗含义,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在有初步的感悟之后,让学生欣赏美妙的乐曲,从而体会诗人的心情,这也是学生与古诗、与诗人的情感与沟通。
此外,古诗教学中读是基础,悟是关键,因此古诗教学就是读悟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认识丝管——欣赏乐曲——音乐擂台,带着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知识,与诗人产生情感的共鸣,欣赏美,体会美。
教学目标:
1、会认“卿、锦、管”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的乐曲的美妙,及诗人对它的赞美。
教学重难点:
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诵读中体验作者的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乐器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出示乐器,导入课题
1、(挂图出示)各种乐器,有琵琶、笛、箫、笙,你们认识这些乐器吗?
2、这些就是丝管乐器。
它们能演奏出美妙的乐曲,我们唐朝大诗人杜甫就在当时驻扎在成都的一名唐军将领花卿的府上,听到弹奏出来的美妙乐曲,不禁写下了一首诗《赠花卿》。
你们想读读吗?出示古诗。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先自己读读古诗吧,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用自己学过的方法解决。
2、指名认读生字,再读准“赠、卿、纷”三个字。
1、游戏巩固。
2、指名读古诗,并正音。
5、教师范读,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6、反馈:指名说。
学生理解多少就说多少。
把相应的诗句读一读。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知道吗?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
三、再读古诗,体会古诗韵昧
1、师讲故事:唐朝大诗人杜甫常常到各地游览。
有一天,杜甫来到花敬定的府上,在花卿的府上,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
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
乐曲如此之美,杜甫禁不住慨叹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将这首诗赠给花卿。
师:诗人如此陶醉,写下流传千古的诗句。
老师都想美美地读一读呢,你们想听吗?
2、教师有感情地示范读古诗。
3、学生再美美地读读诗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请喜欢第1句的同学读第1句。
(1)师评:想看看吗?(看图)
(2)师解说:成都城中丝弦管乐纷纷奏响,那乐曲轻悠、柔美,杂错而又和谐。
日日奏个不停。
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人蓝天白云间。
真动听呀!你们也想美美地读读这一句吗?
学生自由练读第1句。
(3)指名读。
相机指导读好第1句。
师评:我听出日日演奏个不停,真是“日纷纷”(示范读)
师评:我仿佛听到那美妙的乐曲“半入江风半入云”(示范
读)
(4)男、女生读,齐读。
学习古诗第2句:
5、咱们来欣赏一段乐曲放松放松吧。
播放优美的乐曲让学生欣赏。
听完后随机采访:你怎么这样陶醉呀,心情怎样?
6、诗人和你们一样,当他听到像仙乐一样的乐曲,情不自禁地赞叹“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是呀,这样美妙的乐曲,只有天上的仙境才能听到,人间真是难得听到几回呀!我们美美地读一读吧,像诗人—样,把你美好的感受读出来。
读好了就读给你的小伙伴听听。
(1)学生自由读第2句。
(2)指名读。
师:谁愿当他的好朋友,认真听来认真评。
生评:我愿当他的好朋友.认真听来认真评。
师评:我愿当他的好朋友,认真听来认真评:你读得真好,我们已经被你带到美妙的乐曲中去了。
让我们也来像他一样美美地一读吧。
齐读。
7、配乐朗诵。
四、音乐擂台
1、同学们读得这么美,能美美地朗读给大家听吗?今天我们来进行一场音乐擂台:这里有各种不同的音乐,你可以自由选择美妙的乐曲配上朗诵。
先准备一下,可以找好朋友一起
朗诵,也可以小组合作。
看看哪组获得擂主。
2、学生自由上台展示读。
师生评议。
3、师生合作读,共同展示。
五、课后延伸
杜甫,是唐朝著名的大诗人,他是个创作天地很广阔的诗人,被称为“诗圣”。
请同学们下课后。
再收集杜甫的诗,我们开一个“诗歌展示会”,读一读,背一背,画一画,唱一唱都行。
板书设计: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