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墓园景观规划建设研究综述_白秋凤

合集下载

墓地园林设计规划及植物配置

墓地园林设计规划及植物配置

墓地园林设计规划及植物配置墓地园林设计规划及植物配置墓地作为人们永久的安息之地,其环境和风貌对于亲友和后人的情感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墓地园林设计和植物配置成为了墓地建设中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设计规划和植物配置两个方面,探讨如何打造优美雅致、令人神怀敬意的墓地园林。

一、设计规划方面1. 环境布局:对于墓地环境布局要照顾到不同客户需求及地形变化。

设计师需要仔细分析接近墓地和本地的地形和土壤,并研究地质变化情况。

如山墓、水墓、青山墓、下坪墓等等,根据墓地地形状况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设计手法。

2. 空间布局:墓地的空间布局也非常重要,良好的空间层次感和流线性将有助于提高墓地的美感和使用舒适度。

设计师需要选择特定的景观元素和装饰品来定义墓地的主题和特色。

如水景、假山、亭子、花坛、草坪等重要的景观元素可以使墓地更加优美和充满生机。

3. 材料选择:墓地园林设计材料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墓地需要的基础建造材料包括水泥、木材和石头等等。

这些材料可以用来制作步道、护墓围栏等等。

同时,还可以通过亭子、花坛、草坪等元素增加多样性和美感。

同时,园境设计师还可以运用材料造型创意和灵感来丰富和提高墓地的美观度。

4. 其他设施:除了景观设计元素外,其他墓地设施同样也非常重要,如进行太阳能采暖和雨水收集的设施、供给鲜花的花坛、固定雾化器或喷泉等其他设施可向墓地增添更多特色及美观度。

二、植物配置方面1. 植物选择:良好的植物选择将大大有助于墓地的美观和养护。

首先,根据墓地园林的区位、土质、气候等进行植物种类的有针对性选择。

其次,有些植物可以通过“弱化”广告牌的感觉,而某些植物可以使墓地的氛围变得特别安静和祥和。

2. 植物种植技巧:设计师可以考虑让植物在墓地园林中自由生长;或者通过修剪和切割使植物更精致,更能够适应周围环境。

植物的种植技巧可以依照每个墓地的要求而有所设计,如可以吸引花蝴蝶、蜜蜂、蝴蝶等等。

3. 良好的植物组合:植物之间巧妙的组合将会为墓地带来更加美丽的景象。

论现代墓园的规划设计-园林设计论文-设计论文

论现代墓园的规划设计-园林设计论文-设计论文

论现代墓园的规划设计-园林设计论文-设计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在儒家文化的指导下,人们相信灵魂不灭,人死之后躯体要入土方能得到安宁。

在早期西方就已经将墓园当成了社交的场所,并且形成一种习惯,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几乎所有的墓园都像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人们在其中并不感觉到有什么心理的不适,墓园是兼具文化与景观的场所,在这里生者与逝者共存,历史与现代交织、灵魂与自然融合。

在国内也有很多公墓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确立墓园主题、立足墓园文化、划定功能分区,注重道路的等级划分及布局、植物文化的选择与应用等等。

上海福寿园东园,通过的合理摆放、园路的曲折、绿化的自然遮掩、园林小品的有机结合,建造一座墓园“公园”。

墓园的生态化发展不仅为园区增添了原始自然的野趣,还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作出贡献。

墓园规划应考虑基址的基本场地情况,例如水文气候、地势地貌、自然资源等生态要素的特征,充分结合场地现状,合理开发利用,尽量不破坏现有山势和植被,坚持因地制宜的景观原则利用各要素,注重景观设计的生态化建设[4],各功能分区在地形处理和平面布置都考虑了因地制宜,结合现状地形进行布局,如生态休闲区应以植物群落造景为主,形成密林景观,能很好的起到调节小气候生态的作用。

墓园总体规划设计根据墓园景观人文化、公园化、生态化三大指导思想,将墓园分为接待服务、休闲游憩、生态墓葬三大区域,规划设计对墓园内各区域功能及景观进行统一安排、合理组织,使得它们有机协调的形成一个整体。

接待服务区位于整个墓园的东面,包括入口广场,墓园接待区,以及神道。

入口处设置一牌坊传达古典传统的氛围,宽敞明亮的入口广场给人以明朗温馨的感觉,使人们一进入墓园,便感觉不再是阴森恐怖的传统墓地,而是生者精神的寄托之地,逝者灵魂的安息之所。

布置时令花卉的花坛与神道、广场一起位于整个墓园的中轴线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神道是护送逝者通往极乐世界的必经之路,神兽犹如忠诚的士兵守护在墓园入口,狭长的空间以及整齐有韵律的安置神兽,突显了庄严、肃穆的气势,创造了人神对话的神圣空间,起到良好的视觉引导效果,将整个墓园入口同墓葬区联系起来,同时让前来祭奠亲人的人们提前酝酿对亲人的哀思。

城市墓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城市墓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2 国内外 墓园的研究成果
第一作者简介 :刘成玉 ( 1 9 9 2 一 ) ,男,硕士研究生;研究
方向为乡村农 业景观规划研究。
2 . 1 国外墓 园研究成 果
国外 墓 园的发展 最早 可追溯到 古埃 及 ,古埃及 的
通 讯作 者 :李锦馨,硕士生导师,教授。E - m a i l : n x c h q @
中国园艺文摘
2 0 1 7 年第 1 2 期
城市墓 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刘成 玉 ,李锦馨
( 宁夏大 学,宁夏 银川 7 5 0 0 2 1 ) 摘

要 :墓 园指 园林 化 的墓地 ,作 为逝者安 息 的地 方 ,是人 类精神 文化 生活 中的一部 分,也是城 市 中 种特殊 的绿地 类型。我 国的城市墓 园起 步较 晚,城 市墓 园发展 历 史短 暂 ,在现代化 城市墓 园建不 齐 全、 白 色污染、缺 少文化特 色等,这 些 问题 让我们不得 不重新对现 代
墓 园景观 进行研 究。文章主要 采取 文献研 究方 法,以国 内外对墓 园各 个 阶段 的研 究成 果 ,得 出墓 园在 新时代 发展 条件 下设计的新思路 和墓 园的长久发展 。 以中国传统殡葬相 关理 论为基础 ,将可持 续发展 、 生态学等理念作为墓 园新时代发展 的条件打造诗意化 园林墓地
堂 ,教堂墓 地 由此 而生。伊斯 兰也将陵墓作为重要 的
系统规划 的结合体 ,对墓 园中各要素开始有一个相对 统一的总体规划作为指导 L 5 8 1 。 美 国墓 园发 展一 直到 1 8 8 7 年 ,美 国景观设 计 师 A d o l p h S t r a u c h创立墓 园管理协会 ,正式使墓园设
展为以这种方式纪念 逝去的人 ;在 中国有上千年的 历 史 ,是 社会发 展的产 物 ,也是 传统文 化的组 成部分 。

浅析现代公墓景观规划设计——以丹东市花园公墓为例

浅析现代公墓景观规划设计——以丹东市花园公墓为例
的人文 和景观 资源。 因此 ,现代的生态陵 园可以看作
葬逝者 为后 人提供祭扫 、瞻仰的景观空 间,还能使葬
区充满艺术 气息 ,续 写逝者身前 的人生传奇 。
2 - 2 树 葬 树葬是以各种 树木如松 、柏等植物 代替传统的墓
碑 ,有利于 保护环境。近 年来 ,这种绿色的殡葬形式 深受环保主义者追捧 。
“ 墓”两 字的意 义差别来 看 ,“ 墓”主 要承担 实际功 能 ,而“ 坟 ”主要承担 精神意 义 ,它是 一个生 命的标 记 、一个 曾经存在 的标记 ,等 待着被 记起 、被 怀念 、 被再 次探望。也可以说 ,坟的 出现才能表示墓葬行为
具有 纪念意义 ,是生者和死者对话交流的开始 ,是情 感寄 予的开 始。对逝者 的依恋是后来 “ 祖先崇拜 ” 、 “ 神 灵崇 拜” 等观念 的雏形 ,是墓 园情感的原点和原动力 。 目前 较为流 行的墓 区殡葬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
2 . 3 草坪 葬
草坪葬起源于 国外阵亡将士 陵园 ,例如美 国的惠 灵顿阵亡将 士公墓 等 ,在修剪平整的草坪上点缀精致 小巧 的墓碑 ,形式 各异 ,在墓碑 上雕刻逝者的人生感
境资源 的破坏 ,实现少 占地甚至不 占地的 目标 。
1 . 3 生 态 性
现代陵 园的选 址一般在人迹罕 见的城郊 山区,建 设 时或 多或 少会对 原有 的青 山绿水 造成破 坏。为此 , 必须 做好环境 保护 与生态修 复工作 ,努力做 到“ 建设
化 美化面积 占 7 3 %。
3 . 1 规 划 设 计 原 则
在 传统印象 中墓 园总是给 人一种荒郊野 外、杂草 丛生的感觉 ,既不能满足后人对逝者 的思念 之情 ,凌
乱 的布局又严重制约 了墓 区的发展 ,影响 了整体 的景 观 效果。因此 ,园内的景观规划布局需根据整个陵 园

殡葬文化及现代墓园景观规划设计初探

殡葬文化及现代墓园景观规划设计初探

公园化,倡导墓志文化。天津东华林陵墓
园规划设计正反映了这一时代特征.为
㈧∥鬻。瓣强×辫;纛一瓣黧纛玎、滋氛∥‰缒一
后辈儿孙营造了淡化生死、淡化贫富、淡
化贵贱、净化灵魂、美化生活的胜地名区。
关键词中国殡葬文化现代墓因东华
林陵园墓园公园化
Abstract The definition of modefn
为我国现代墓园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可深入发掘的财富,
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这
influenced bv ChjneSe funeral 而人文化和陵园公园化的设计理念的融入更使得现代墓园 种殡葬伦理思想就是适应家族宗法制度而建立的伦理
cuIture deeply.While funeral cuIture


收稿日期
3∞072 2006”14
中,家族是重要的社会单位,具有经济、教育、娱乐、宗 教和殡葬等多种功能。为了巩固这种制度,增加这一制度
中国历史的演变推移,同一葬法也不停的发展变化,从 而形成多种多样的殡葬习俗和文化。多样化的葬法葬
万方数据
建筑第2 5卷 6/2007
99
图2首期墓园鸟瞰图
图4远期墓园鸟瞰图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3—739X(2007)06—0099一04
摘要现代墓园是指在城市周边开发
的,满足社会公众墓葬需要的,以企业性
质经营的大众墓园。在我国现代墓园的
景观规划设计和当代殡葬习俗一直受到
传统殡葬文化的深刻影响。而殡葬文化
发展到今天,应当使之人文化,泯灭对死
亡与墓地的恐惧。墓园设计者应使墓园
2.2设计理念
①陵园公园化:现代陵园要摒弃阴森、恐怖的感 觉,重新赋予祥和、宁静的氛围。通过墓位的合理摆 放、园道的曲径、绿化的自然遮掩、园林小品的有机 结合,建成一座陵园“公园”。

景观规划设计——现代陵园(公墓)景观规划设计浅谈

景观规划设计——现代陵园(公墓)景观规划设计浅谈

现代陵园(公墓)景观规划设计浅谈摘要:作为园林景观的一个分支,墓园设计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人对墓地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人打破了传统的封建束缚,大胆地引进了西方的现代陵园的规划布局,把中国的山水景观和西方严谨几何布局形式融合在一起,陵园公园化的理念将成为墓园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因地制宜,生态优先,公园化,景观规划文化背景任何一种文化的诞生都有其存在的必然和形式的渊源。

在中国,墓葬文化和形式受到各种传统思想的影响,如“灵魂不死、天人合一”观、“天人感应、阴阳五行互补”观、“儒、道”生死观以及周易“风水”思想等。

这些自然哲学思想,在岁月的磨炼中逐渐形成了日臻完善、自成一套的完善体系,指导了中国上千年的城市、建筑、园林、陵园等一系列的布局形式。

在中国墓葬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入土为安”——死者必须埋入地下的习俗已经根深蒂固。

古代中国人认为人类必须依附自然,与自然息息相通,死者必须埋入地下才能得到安息。

“入土为安”实际上是这一哲学思想在丧葬上的反映。

项目概况台湾地区地少人稠,土地资源十分有限。

受入土为安与风水传统观念的影响,殡葬形式多以土葬为主,加上人口集中于各大都市,且无序的孤茔野坟在城市边缘的路旁、沟边,严重损害卫生、观瞻和节约用地原则。

因此,都会区的墓地问题已成为国土利用与区域发展上之重大课题。

其中容量不足、区位元不当与缺乏管理,更一直是台湾地区墓地三大问题。

由于墓地、殡仪馆、纳骨堂(塔)等丧葬设施之区位,对于公共卫生、都市观瞻、景观维护与土地合理使用均有所影响,同时随着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社会大众也普遍要求提高生活环境质量,这也就为墓地公园化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近年来,部分私立墓园因其环境景观优美,墓园内规划的墓道、凉亭、停车场、厕所等公共设施完备、整洁而美观;园内同时设有庄严美观的纳骨塔、金炉、土地公等设施,及服务中心以提供定期清洁的服务,部分墓园甚至设有休息室供参丧人员休息之用或提供其他服务,故非常吸引丧家的欢迎。

公墓规划情况汇报

公墓规划情况汇报

公墓规划情况汇报根据市政府的要求,我们对公墓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情况汇报。

在此,我将向大家汇报我们的工作情况和规划方案。

首先,我们对现有公墓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

我们发现,现有公墓的墓地资源已经接近饱和,而且部分公墓存在着墓地错位、墓碑倾斜等问题,亟需进行整治和规划。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规划方案:一、扩建公墓区域。

我们计划在现有公墓周边进行扩建,争取拓展更多的墓地资源。

同时,我们还将对现有墓地进行整理,确保墓地的合理利用和布局。

二、提升公墓设施。

我们将对公墓的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包括修建更加美观的墓地、提供更加便捷的祭祀设施等,以提升公墓的整体形象和服务水平。

三、加强公墓管理。

我们将加强对公墓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的公墓管理制度,加强对墓地的保护和维护,确保公墓的环境整洁和安全。

四、促进公墓绿化。

我们计划在公墓周边进行绿化工作,种植更多的树木和花草,打造一个宁静、优美的墓地环境,为祭扫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场所。

五、加强宣传教育。

我们将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公墓规划的宣传教育,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墓地观念,提倡绿色、低碳的祭扫方式,共同建设和谐的公墓环境。

在规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充分考虑市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公墓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我们将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态度,全力推动公墓规划工作的顺利实施,为市民营造一个安详、整洁的墓地环境,让祭扫者能够在这里感受到尊严和安宁。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配合!以上就是我们对公墓规划情况的汇报,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谢谢!。

2024年墓地生态建设整治工作总结

2024年墓地生态建设整治工作总结

2024年墓地生态建设整治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墓地管理的改善,我市墓地生态建设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024年,我们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墓地生态建设整治工作的投入,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效果。

在此对2024年的墓地生态建设整治工作进行总结如下: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2024年,我们积极开展了墓地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增强了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我们举办了生态环保知识讲座、摆放宣传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墓地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提高了对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意识。

二、完善墓地环境建设规划在2024年,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墓地环境建设规划,制定了详细的整治计划。

我们根据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了绿化带、水体等生态环境,并加强了对墓地管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了其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墓地生态环境建设的监督和考核,确保规划得到切实的实施。

三、推进墓地绿化工作在2024年,我们在墓地绿化工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我们引进了一批环境友好型植物,进行了大规模的绿化造林。

通过合理布局和科学植被结构设计,墓地的绿化效果明显提升,为墓地环境提供了更加美观和宜人的春季。

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墓地绿化的维护力度,定期修剪、浇水、施肥,保证植物的生长。

四、加强墓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2024年,我们在墓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上加大了力度。

我们完善了墓地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加强了墓地清扫、除草、垃圾分类处理等工作。

通过定期培训和督导,墓地管理人员的环境卫生意识得到了明显提高。

同时,我们加大了对墓地周边非法倾倒垃圾的查处力度,净化了墓地周边的环境,提高了墓地的整体形象。

五、推进墓地水体整治工作2024年,我们重点推进了墓地水体整治工作。

我们加强了对墓地水体的巡查和保护,加强了对水体污染源的治理,确保墓地水质安全。

我们还开展了墓地水体生态修复工作,引入生态滤池等生态修复技术,改善了墓地水体的生态环境,提升了水质的净化能力。

现代墓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南驻马店西山公墓为例

现代墓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南驻马店西山公墓为例
2 河南驻马店西山公墓景观设计 2.1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老河乡,总面积约 104 亩,南邻谷岗村,北邻 333 省道。基地周边大多为自然农田,交 通便捷,内部水系发达、地形高差错落有致,有着良好的自然 环境基础。
2.2 规划构思
(1)风水理念:“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是古人根 据风水学总结的择穴法则。该地块巧妙地运用了风水的理 论,“青龙”为莲池与外部相连的水系,“白虎”为沿水边蜿蜒曲 折的道路,“朱雀”为内部开敞的水面,“玄武”为次入口形成对 景的大型假山,如此打造一块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
关键词:现代墓园;景观设计;风水学;文化
1 墓园相关概念
2017 年住建部制定的《风景园林基本术语标准》中把墓园 定义为园林化的墓地。日本的学者将墓园定义为在墓地上增 加庭院和公园设施,将墓地经营为宁静的特殊福利园,并作为 城市绿化系统的一部分[1]。而现代墓园则是指建设于城市周 边,用以寄放逝者遗体或骨灰的场所。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 的要求逐年提高,现代墓园不仅是逝者安息和生者缅怀之地, 同时也兼具休闲游憩的功能,在城市建设之中发挥着巨大的 生态效益。
2019.08
151
(3)礼 园 —— 在 孔 子 弟 子 七 十 二 贤 中 ,有 六 人 为 驻 马 店 人,被当地人称为孔子六贤。孔子提出克己复礼,礼园是以 “礼”为主题的艺术墓区,分为“思礼园”,“明礼园”,用一些主 题雕塑和景墙来表现园区主题。
(4)义园——义园分为“思义园”,“明义园”和“怀义园”, 义园的“义”不仅代表朋友间的义气,也代表亲人间的情”义”, 寄予对亡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哀思。
建筑规划与设计
Doors & Windows
现代墓园景观规划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城市墓园景观规划设计论文

城市墓园景观规划设计论文

城市墓园景观规划设计论文城市墓园景观规划设计论文摘要:伴随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墓园早已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以龙泉古园景观规划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各功能分区的景观规划特点,对现今墓园景观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墓园;景观;规划设计墓园是城市人居环境的组成部分,其景观规划设计应以园林艺术和殡葬文化相渗透结合为基础,结合新的设计理念,运用现代设计手法,为世人营造纪念、缅怀、沉思、展望等心灵寄托场所,同时拓展城市墓园的功能,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使现代墓园在新的社会形态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文章结合龙泉古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将墓园视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使之成为城市中难得的开放空间与景观绿地。

在城市墓园的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倡导绿色环保的墓园设计理念,把中国传统的墓葬文化与园林艺术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墓园建设道路。

笔者在龙泉古园园区建设一线工作4年,现就城市墓园景观规划设计归纳出以下几点心得:1.因地制宜墓园规划首先应考虑基址的基本情况,如水文气候、地势地貌、自然资源等生态要素的特征,充分结合场地现状,合理开发利用,尽量不破坏现有山势和植被,坚持因地制宜的景观原则,利用各要素注重景观设计的生态化建设。

沈阳市龙泉古园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祝家街道下高士村,总用地面积1000余亩,园区用地以丘陵山坡林地为主,园区内植被丰富,水资源充足。

根据规划用地的周边环境、相关条件、区内地形状况、道路交通系统及各功能分区的需要,作出合理规划布局,将整个园区划分为接待服务区、骨灰寄存区、礼仪追思区、墓地区、祭祀区、景观区。

2.以人为本城市墓园的景观规划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即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关心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注重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

在城市墓园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允许在不影响总体规划的视觉效果的.情况下,实现满足人们需求的差异性。

龙泉古园在墓区建造上开设了传统墓区、艺术墓区、节地墓区(墙壁葬、花坛葬等)、草坪葬区、海葬纪念碑、名人园区、功能园区(英烈园、军魂园、教师园)等不同形式的墓区,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年龄、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宗教信仰的社会成员的需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造园理念。

现代城市公墓景观建设与生态修复探析——以来宾市烈士陵园、殡仪馆、城市公益性公墓为例

现代城市公墓景观建设与生态修复探析——以来宾市烈士陵园、殡仪馆、城市公益性公墓为例

现代城市公墓景观建设与生态修复探析——以来宾市烈士陵园、殡仪馆、城市公益性公墓为例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与发展,现代城市公墓寄托着逝者的亡灵,陵园也成为了城市绿地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现代城市公墓景观的建设与生态修复,既可保持城市生态环境,又增强城市公墓的景观价值,更好地发挥城市公墓的作用与意义。

本文以来宾市烈士陵园、殡仪馆、城市公益性公墓为例进行讨论,针对性的分析以城市公益性公墓为代表的城市公墓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分析其景观建设与生态修复的意义价值,探究城市公墓环境建设与生态修复的方向及思路,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进一步为我国的城市公墓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建议。

关键词:城市公墓;生态修复;景观建设;来宾市引言我国大部分城市都有专门建设的城市公墓,而城市公墓则是属于一种开展殡葬活动为主的特殊场地,在殡葬活动之外同时也承载了一定的景观休憩功能,在城市公墓中建设景观设施,进行场地生态修复,是一种对死者“入土为安”的一种美好精神寄托,对于城市绿地建设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景观作用。

一、城市公墓环境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烈士陵园、殡仪馆、城市公益性公墓与传统的墓地有一定性质和功能上的差异,城市公墓是现代城市化发展建设过程中的一种新产物,这种公墓的形式既可以有效的解决了城市人口的殡葬活动场所,同时也起到了对生态的有效利用,尤其是本文讨论的来宾市烈士陵园,还承载了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传承作用。

但是由于许多城市的公墓建设时间久远,因此在公墓的建设中也就存在明显的不足,功能不完善,在具体探究景观建设与生态修复之前,本文首先以来宾市烈士陵园、殡仪馆、城市公益性公墓为例,明确城市公墓的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而为该类场地的建设和研究提供建议。

(一)来宾市烈士陵园的基本情况概述来宾市烈士陵园、殡仪馆、城市公益性公墓选址位于广西来宾市北站东北方向约7公里(国营维都林场维都分厂地界内),规划用地面积约300亩。

墓园规划建设方案

墓园规划建设方案

墓园规划建设方案背景概述墓园是人们仪式性场所,遵循文化和宗教信仰的相关惯例,促进人们与逝者联系。

墓园的规划和建设旨在创造适宜的环境,以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平静、尊重和宽慰。

在墓园规划建设方案中,需要考虑合适的场地布局、逝者墓位的设计和其他细节问题。

墓园规划方案环境分析在选择墓园规划的场所时,我们要考虑到环境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自然景观、气候、附近的人口密度和交通情况。

这些都应该被考虑进墓园的规划中,以便为逝者家属提供一个适宜、方便和舒适的场所。

墓园场地布局一旦确定墓园的场所,我们需要做好场地布局方案。

墓园的场地应该尽可能利用坡度较小、土质较硬、草地较薄以及有足够日照的地区。

在规划中,墓园的场地应被划分为均衡的区域,这些区域应当包含墓地、道路和其他一些元素。

在这个规划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场地布局是统一且易于识别的。

墓位设计在墓园规划方案中,我们需要了解大众的墓位偏好,以为家属提供合适的选择。

一些常用的墓位设计包括墓冢、树葬、庭苑墓、墓穴和骨灰墓。

在墓位规划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利用设施对水和能源进行回收利用。

其他细节问题在规划墓园时,我们需要确定和落实其他细节问题,如周边地域的开发计划、安全设施、人员管理,以及维护和清洁计划。

按照计划,我们可以确保墓园环境得到合适的维护和管理。

建设方案墓园建设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问题,包括设计、建筑材料、施工和维护。

首先,我们需要寻求专业和有资质的团队来完成建设工作。

其次,我们需要确保所有建筑材料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为逝者提供安全、舒适和隐私的场所。

施工过程中,我们应确保安全和环境保护。

一旦墓园建成,我们需要制定相关的维护计划,提高墓园的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性。

结论墓园的规划和建设是一项需要精心规划和执行的工作。

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到环境因素、场地布局、逝者墓位的设计和其他细节问题。

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安全、舒适和隐私。

某地墓地生态建设调研汇报

某地墓地生态建设调研汇报

某地墓地生态建设调研汇报推进墓地生态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是XX建设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的客观需要。

我市在殡葬改革中,紧紧围绕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安全,改善人居环境,培育生态文化,打造生态市的目标,积极推行以生态墓葬代替传统墓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目前墓地生态建设进展不快、公益性墓地面积控制不严、青山白化、乱葬乱埋等现象依然存在。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全市农村墓地生态建设情况的调查,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我市农村墓地生态建设情况以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我市农村墓地生态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一、推行农村墓地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随着我市殡葬改革的不断推进,目前全市已建成22个公墓、1700个农村公益性墓地,较好地解决了骨灰存放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群众滥造坟墓、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

但大量的公益性墓地也造成了不良后果,如墓区大都用砖、大理石、汉白玉、水泥、花岗岩、瓷砖等建造,占地偏大,长此以往,占用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

此外,由于农村公益性墓地数量众多,管理不够规范,群众相互攀比,墓穴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加之乱葬滥埋未得到有效遏止,导致青山白化现象日趋严重。

作为传统墓葬的改革,生态墓葬是指将骨灰埋入地下,地面只留一块平碑,其周围种植树木、花草的一种墓葬形式。

生态墓葬使殡葬活动适应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律,实现能量流动和物质流动的良性循环,让土地得到立体使用和循环使用,是殡葬文化与环保理念完善结合,让人类回归自然的极好方式,且寓有“叶落归根、魂系树木、让生命之树常绿”的深刻意蕴。

推行农村墓地生态建设,是治理我市日益严重的青山白化、乱葬乱埋现象的有效手段,是建设生态XX的必然要求,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对保护我市的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市农村墓地生态建设的基本情况墓地生态建设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目前各地都在进行探索,尚无现成的理论体系和完善的配套管理机制可供借鉴。

我国现代墓园的规划研究——以青岛福宁园规划建设为例的开题报告

我国现代墓园的规划研究——以青岛福宁园规划建设为例的开题报告
我国现代墓园的规划研究——以青岛福宁园规划建设为例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墓地是人们对死者的纪念和悼念场所,随着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墓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墓地的建设优化了空间资源配置,规范了墓地使用秩序,提高了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对于现代墓地的规划与建设研究,能够提高墓地的规范化程度,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保护墓地的生态环境,落实墓地管理与服务规程,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稳定。
3、形成一份完整、系统的现代墓地规划建设研究报告。
青岛市作为一个大型的经济城市,人口数量大,市政基础设施完善,墓地的规划与建设已受到广泛关注。福宁园是青岛市内规模较大的现代墓地之一,其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对于国内其他墓地的规划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本研究以青岛福宁园为例,探讨现代墓地规划建设的问题。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1、研究现代墓地的规划建设理论与实践,了解现代墓地规划建设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3、实地调查:通过对现代墓地实地考察,了解规划建设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瓶颈。
四、研究进度安排
1、文献调研与材料收集,周期为1个月。
2、实地考察与数据采集,周期为2个月。
3、数据分析与研究报告起草,周期为3个月。
五、预期成果
1、以福宁园为例,整理出现代墓建设的解决策略和方法的基础上,为相关部门和单位提供启示和建议。
2、分析福宁园的规划建设现状,以了解其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3、归纳总结现代墓地规划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的策略与方法。
4、撰写一份完整的研究报告,以推动现代墓地规划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调研:收集文献和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现代墓地规划建设的基本情况。

陵园景观的现代化发展

陵园景观的现代化发展

陵园景观的现代化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陵园景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仅局限于传统的陵园设计和管理,而是希望能够在保留传统文化和精神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使陵园景观朝现代化、科技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现代化的陵园景观既要满足人们对于文化和情感的需求,也需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下文将对陵园景观的现代化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一、技术和科技的应用现代化的陵园景观离不开技术和科技的应用。

可以通过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陵园景观进行规划和设计,使得景观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和美观。

在管理方面,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立陵园景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陵园景观的全面监控和管理。

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陵园景观的虚拟仿真系统,实现对陵园景观的数字化展示和体验,为游客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参观体验。

二、文化与创意的融合陵园景观现代化发展需要注重文化与创意的融合。

可以通过在陵园景观中设置文化题材的雕塑、石刻、园林等艺术品,展现先贤的风采和业绩,弘扬传统文化。

结合当代艺术创新,引入当代艺术作品,以新的表现形式和手法诠释传统文化内涵,使得陵园景观更具有时代感和艺术感。

还可以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文化创意体验区,丰富游客的游览体验,让游客在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的也能感受到现代科技的魅力。

三、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现代化的陵园景观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可以通过合理规划陵园景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打造生态友好型陵园景观,实现生态保护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

应该注重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如绿化、水系等设施,创造一个绿色、生态、宜居的景观环境。

在陵园景观的管理中,应该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资源节约和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陵园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四、智能化和便利化服务现代化的陵园景观需要推行智能化和便利化服务。

可以通过引入智能化设施和设备,如智能导览系统、自动化管理系统等,为游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游览服务。

生态与功能融合 ——生态墓园景观规划设计初探

生态与功能融合 ——生态墓园景观规划设计初探

生态与功能融合——生态墓园景观规划设计初探摘要:作为逝者长眠的居所、生者追思的场所,墓园景观寄宿着沉重的文化价值与精神价值,在我国悠久的造园史中有着极为独特的地位。

但时代变迁、文明演变,传统习俗与现代发展产生不可避免的冲突,如何协调解决这些矛盾将成为现今最重要的话题之一。

本文以石狮市公益陵园规划和山西牛驼寨地区景观方案设计为案例,探讨如何将传统墓园功能与现代先进规划设计理念融合,成为新时代的“生态墓园景观”。

关键词:生态设计;丧葬祭祀;墓园景观一、背景用地矛盾(两个解决方向)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第一、国土面积第三的发展中国家,社会快速发展给许多城市带来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浪费,留下较多“棕地”长期闲置无人使用。

我国虽有极大的土地面积,但人口高速增长与土地存量之间仍存在着难以协调的矛盾,长期处于土地资源短缺的困境之中。

不仅耕地、住房、配套设施用地捉襟见肘,本应使逝者安息、使生者寄托哀思的墓地也正与公民正常生存空间互相挤压。

目前,我国现有规划墓地面积已日趋紧张,每年墓地需求约30平方千米,相当于巴黎市区面积的三分之一。

根据相关学者预测,2030年后我国极快的老龄化速度将加剧墓地需求,届时我国将面临“无墓可用”的状况。

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推广生态丧葬、统筹墓地规划、限定墓地面积、控制墓地形式,一方面解决乱葬带来的污染隐患,同时意图缓解墓地面积不足的状况。

堵不如疏,政策规范固然快捷,但仍然难以撼动部分地区固有的风俗习惯,合理开发、科学规划、创意设计,将城市发展遗留下的棕地,转化成为墓园与城市融合的关键节点,配合舆论引导,实现墓园多维度、生态化、景观化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墓园现状我国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独特的祭祀传统,先人在此过程中总结归纳了诸多风水学理论。

传统习俗讲究让逝者安息不被打扰,陌生人不得私自进入墓地;兴修奢侈的墓地,使逝者能够在极乐世界享受荣华;修建大面积墓地,家族成员群葬,以便家人能够在另外一个世界团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 众 文 艺大50摘要:墓园是园林化的公墓,是城市绿化生态建设和提升城郊自然景观环境的组成部分。

笔者通过文献调研,经对比研究发现:对于现代墓园景观建设的研究主要从生态学、考古学、文化学等学科方面,从现代墓园规划建设的角度还有较大的研究领域,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笔者认为深入研究现代城市墓园的规划设计理念、方法、内容等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现代墓园;景观建设;文献综述1.引言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长时间的执行计划生育国策,正在加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当前突出的问题是老龄保障,下一步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将包括丧葬高峰。

因此公墓的规划建设将面临诸多问题,引起了建筑学、林学、生态学、社会学及文化学等各个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目前,公墓园林化在业界也备受认可,墓园规划设计作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一个主要分支也逐渐受到了广泛重视,但我国的墓园景观建设在规划设计层次的研究较为匮乏,理论建设远远滞后于项目实践,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专业并没有相关的教学内容,有关的教科书也缺乏城市墓园规划的内容。

2.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墓园建设由于其受宗教信仰、民俗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头绪较多,也没有相关的专业研究机构。

特别是在国内,对墓园规划设计进行系统研究的更少,这给本文收集和整理资料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1国内研究成果 二十多年来,研究墓园建设的论文和著作约70余篇(部),笔者在文献综述时选定中文著作11部,中文期刊38篇,硕士论文12篇(见图表1-1)。

就墓园建设发表看法的学者主要有周鸿、俞孔坚、杨宝祥、樊一阳、文传浩、卞云龙等人。

2.1.1中文著作关于墓园建设多从文化、民俗、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见图表1-2),对于墓园规划设计本身的研究极为困乏。

详见表(2-1)表2-1国内研究墓园建设的论文著作研究角度作者及著作名称论述内容评述文化杨宝祥《殡葬园林文化学》该书从文化学角度出发,以造园和管理为主线,内容涉及殡葬园林文化学等基本概念、园林艺术特征、殡葬园林建设和管理等。

以上罗列的中文著作关于公墓研究多集中在文化学、社会学、生态学等领域。

帝王陵高一爷《帝王陵》用帝陵墓的建设过程折射出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状况。

民俗礼仪李如森《汉代丧葬礼俗》作者通过对史料与文献的研究,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了墓葬材料中所包涵的各种历史信息,并阐述了其时代的生产能力,社会关系,以及观念形态的历史特点等。

[1]情感黎先耀《墓园情思》以情感时空的转化方式来介绍墓陵的由来,建造形式和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

社会学顾秋根等《公墓管理研究新论》通过运用系统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科学知识,展开公墓管理研究,无论是管理理论还是研究方法,得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成果。

[2]2.1.2中文期刊的主要研究角度以生态学为主,也有不少关于墓园文化和风水的文章,关于墓园规划设计案例理论研究的也有不少文章散见于各种报刊(见图表1-3,表2-2),但他们的研究尚未涉及完整的规划理论体系。

表2-2国内研究墓园建设的中文期刊作者及论文名称研究角度论述观点评述周跃,周鸿《城市园林公墓中林木的水土保持效益》生态学本文探讨了园林公墓绿化树木侵蚀控制机制和潜能,以及对城市所发挥出来的水土保持效益。

中文期刊的主要研究角度以生态学为主,其中杨宝祥、黄文珊分别从墓园空间角度和城市景观空间角度阐述了墓园景观的建设问题。

卞云龙《城市园林公墓与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用生态学原理和美学原理来布局规划城市园林公墓,不仅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维护了城市的生态平衡,同时开发了城市生态旅游的新景观。

文传浩 周鸿《论风水文化对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影响—兼论其在当代殡葬改革中的政策导向》风水学如何使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风水文化对国人的殡葬观念改革发挥积极的作用,并使之与生态环境工程有机的结合,造福于后代。

这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

[3]樊一阳,魏东 《节约型社会中的上海公墓发展对策研究》生态学从节约社会资源的角度研究公墓建设的用地问题,呼吁社会和市民节约资源,转变观念,提出解决措施,使公墓建设进入循环利用状态。

[4]黄文珊 《新天堂乐园—论城市景观墓园之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在墓地公园化的观念下,以城市景观墓园为主题,促使规划设计者以优良城市景观为目的,积极规划设计墓园,改变人们对墓葬的观念,为城市提供开放空间的解决方案。

[5]杨宝祥《殡葬园林景观空间性格与序列的研究》空间序列文章从河北(含京、津)地区殡葬园林景观的空间性格入手,分析了殡葬园林景观空间性格和审美特点,阐述了其空间序列的特性,对殡葬园林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6]2.1.3硕士论文也主要从生态、情感、文化、规划设计、空间结构等角度出发,但没有某一方面的倾向性。

从以上罗列的国内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当前的公墓研究多集中在文化学、社会学、考古学、生态学等领域,但在墓园规划设计层面研究还是较为缺乏的,也未能从宏观到微观的系统研究角度来考虑问题。

2.2国外研究成果国外有关墓地、墓园设计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已经进行了相当长的时间,基于墓园规划建设的理论研究也相当成熟。

例如:日本在1959年由政府发布了包括墓地配置、规模、设施等内容的墓园规划设计标准;在德国,大学里开设了墓园专业,学制三年,对其历史、文化、墓园设计进行研究;美国“早在景观设计成为专业以前,墓园就成为表达景观品味的媒介,墓园的设计训练出好几代景观设计师,并对人造环境产生持久的影响” (俞孔坚和刘东云,1999),并且于1887年创立了美国墓园管理协会,并通过F. J. Haight的Modern Cemetery (1890)宣告墓园设计师的专业化。

[7]国外墓地或现代墓园多数是由建筑师或风景园林师参与设计的,将园林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具体应用到墓园景观的设计实践中,并产生了相应的较为完善的墓园设计理论。

3.评述总之,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土地政策的不同等原因,国内外公墓研究的角度和内容各不相同,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也有很大的差异。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国内公墓规划这方面的研究不多,云南大学的周鸿、杨一光教授从环境学角度,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从墓园建设提出城市园林公墓的构想;北京大学的俞孔坚教授对公墓形态规划与场地风水学方面的研究,均具有开创意义,但他们的研究尚未涉及完整的规划理论体系。

墓园规划设计研究在美国相对要多一些。

在美国,使用高科技手段GIS等对墓地布点选址进行分析以及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将是现代墓园景观规划建设研究综述白秋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55)理论研究·设计大 众 文 艺51摘要: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一,也是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哲学思想之一,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对天道、人道和天人关系的探索,广泛影响了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与各个层面。

本文则从现代广为接受的广告设计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儒家思想在其中的表现与运用,旨在与同行一起分析、探讨。

关键词:广告设计;儒家文化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其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的,是民族本性的浓缩,是一种价值观念的所在,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和灵魂。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哲学思想的基础之一,也是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哲学思想之一,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对天道、人道和天人关系的探索,广泛影响了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与各个层面。

现代广告设计作为设计艺术的一种载体,在不断影响人们审美观念的同时,其思想理念和表现手法也在潜移默化的受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追求的影响。

如何借鉴和发展地域性,民族性的传统文化,寻求现代性与本土传统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融合和统一,己成为现代广告设计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则从现代广为接受的广告设计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儒家思想在其中的表现与运用,旨在与同行一起分析、探讨。

一、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思想提倡“天人合一”。

即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以人性为中介将天与人之间沟通和协调在一起,强调主客体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都遵循着同一个本质规律。

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整体,把人的感情赋予物的形式,采用比德等多重手法,借物抒情,以此来达到“以形写意,形神兼备”的效果。

在这一审美观念的关照下,并在这一审美关照的模式之下形成了中国的造型艺术表现形式中所特有的轻“写实”重“传神”、轻“再现”重“表现”、注重刻画对象的整体造型气势,而不停留在对客体对象做细微的描绘的层面之上。

儒家这一传统的思想体现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运用则主要可以表述为一种“以形式表达情感”的设计理念,即通过让人赏心悦目的形式来表达内在的人文价值、精神关怀。

这一表现形式的运用也即是比德等手法的再现,在此基础上,设计者所创作的形象也就有了通灵的属性,认为了人文理念的一个感性体现。

设计大师靳埭强设计的《世界环境日画展场刊》《国际舞蹈学院舞蹈节海报》《岁寒三友》《水墨画展》《关心未来》等即是运用“意象”的手法,达到“传神”的目的。

都是以水墨的特质与精神内涵表达了中国人独特的人文内涵和美学追求。

他说“面对水与墨,毛笔和宣纸,……我心中有了一个概念,只是用这种材料和方式把我内心的情感表现出来。

毛笔是有生命力的,水与墨是有灵性的……”二、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庸”,也称“中和”,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特点,主要是指对事物要有相对客观的认识,值得肯定的要予以肯定,反之亦然。

“中庸”的实质乃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度来把握、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此基础上而言,又衍生了多重的内涵与方式,但是又是深刻地统一在整体和谐的氛围之下。

把“和”的观念应用于艺术设计上,多样化体现在注重整体效果之下的造型与装饰的多样性以及形式与功能的协调结合的多样性。

儒家哲学思想的“中庸之道”,在古代艺术作品中更多的表现为“和”,讲究和谐,讲究节制。

认为过分强调、凸显作品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必然会导致失和、失衡现象的出现。

就这一点而言,如果说道家在追求自然的原生态风格的层面之上而导致朴实、清淡的审美需求的话,那么儒家的这一哲学思想则从社会文化的层面之上体现出了对事物的审美认识的趋向。

这对于曾经一度占据中国传统文化主地位的儒家思想来说,无疑在社会上也不可避免的形成了典范。

就“中和”这一观点而言,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运用显得更为重要,众所周知,现代广告设计作为一种户外的主要宣传方式之一,其主要的用途与目标是使人们能够快读读懂作品中传达的主旨,这便要求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处理好设计的各元素与主旨之间的关系。

成功的设计实质上是在各要素之间寻求到最凸现其核心价值的均衡点,使其既相互制约,又不破坏设计的整体和谐,相互统一于整体设计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