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计划

合集下载

2024年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参考(3篇)

2024年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参考(3篇)

2024年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参考____年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____年将会实施一项全面的新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具备创新意识、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学生。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合作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个体,并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1. 课程设置:1.1 以综合素质教育为基础,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各个学科领域都能取得适当的成就。

1.2 强化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引入跨学科学习,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1.4 课程设置要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2. 实施措施:2.1 制定新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确保课程内容与改革目标相符。

2.2 建立教师培训系统,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以适应新的课程要求。

2.3 改革评估方法,从传统的基于记忆的考试向更加综合的评估方式转变,注重学生的实际表现和综合能力的评估。

2.4 设置学科综合实践项目,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应用所学知识,并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2.5 建立信息技术支持体系,推广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和学习过程。

3. 教学方法:3.1 引入探究式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来主动构建知识,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探索精神。

3.2 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合作,推动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开展实验、讨论、研究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4 注重个性化教育,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为其提供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挑战,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4. 教育资源:4.1 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建设更加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和硬件条件。

4.2 注重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教师的待遇和教师的数量,并组织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三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三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____年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共____字)第一章绪论1.1 背景随着新时代的来临,教育领域对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日趋全球化的背景下,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我国教育部决定于____年开始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1.2 目的和意义新课程改革旨在通过对现有教育体系的改革调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还能够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公正,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

第二章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原则2.1 总体目标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具体包括:(1)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念,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备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3)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使他们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2.2 基本原则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课程设置要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发展需求;(2)综合性原则:课程设置要综合发展,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3)学生中心原则: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4)社会性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竞争能力,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5)平等性原则:关注教育的公平,促进教育机会公平分配。

第三章课程结构和内容设置3.1 课程结构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包括“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两个部分。

3.2 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针对学生专业方向设置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每个学生至少要在一个专业方向上选择并修读必修专业课程,同时可以选择并修读选修专业课程。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五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五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新课程改革试验工作的展开,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教研方式已凸显出了它的弊端,同时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对新课程改革活动的实施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彻底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切实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法规和教育方针,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转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认真探讨新课改精神实质和素质教育规律,紧紧围绕"学校有特色、课改有实效、学生有特长"这一办学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改革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新课改为依托,不与重点校攀比,"低起点,广开路、多成才"的路子,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课改实验落地生根。

二、具体实施办法。

1.建立机制,鼓励"课改实验"。

(1).健全___。

学校设立中心教研组,由专人负责。

配备兼职教研员,整合骨干力量,加强中心教研组工作,将课改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之中,作为教务工作的核心,由教务主任亲自管理、督促、指导实施,作为学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校长统一部署支持、协调、落实政策。

(2).完善制度。

学校制定相应的《新课改实施方案》、《新课改实践奖励细则》、《教科研制度》、《经验资料收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确保新课改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

(3).积极创设条件、支持教师外出培训学习,以加强交流,取长补短。

鼓励教师进行业务进修和函授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师合格率。

2.开足开齐课程,保证"课改实验"。

课改实验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主要来自课堂,规范的课程设置是课改实验的基本条件之一。

(1).学校必须保证开足开齐课程,不增加考试课程课时,不减少或挤掉音、体、美、劳技、信息技术等课程。

新课程教育改革计划

新课程教育改革计划

新课程教育改革计划新课程教育改革计划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推动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新课程教育改革计划具有明确的教学主题、灵活多样的活动安排和有效的教材使用,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变革和挑战。

首先,在教学主题上,新课程教育改革计划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以知识的传授为主,注重考试成绩。

而新课程教育改革计划强调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伙伴,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教学主题的选择上,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其次,在活动安排上,新课程教育改革计划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体验。

传统的教学活动多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讲,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很少有机会实践。

而新课程教育改革计划提倡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如实地考察、社会实践、团队合作等。

这些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在教材使用上,新课程教育改革计划注重教材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传统的教材使用方式往往以课本为中心,教师按部就班地教授教材内容。

而新课程教育改革计划鼓励教师多种教材的使用,如教学参考书、课外阅读书籍、网络资源等。

这样做可以增加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新课程教育改革计划在教学主题、活动安排和教材使用方面的变革,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资源。

然而,新课程教育改革计划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教师培训、教材更新等。

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新课程教育改革计划,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做出贡献。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三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三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____年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国决定在____年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

二、改革内容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具体改革内容如下:1. 课程结构调整(1)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两部分,基础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政治、历史、地理等传统学科,拓展课程包括艺术、体育、科技、心理健康、社会实践等。

基础课程占据学生学习时间的80%以上,拓展课程占据学生学习时间的20%以下。

(2)每个学科的课程设置合理,突出质量而非数量,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2. 学习方式改革(1)采用跨学科的学习模式,突破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精神。

(3)提倡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调研、实验实训、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4)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3. 教学内容改革(1)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2)增加社会实践和实践技能培养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将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4. 教师培养与评价改革(1)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2)改革教师的评价机制,从重视教学效果转向注重教学过程和教学能力的培养。

(3)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纳入评价范围。

三、实施路径1. 制定实施计划(1)成立由教育部、各省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机构等组成的专家团队,制定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

2024年新课改工作计划

2024年新课改工作计划

2024年新课改工作计划一、背景分析新课改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旨在建设更加适应时代需求的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024年,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2024年将是新课改的深化和落地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将全面推进新课程实施,不断完善教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制定2024年新课改的工作计划,以更好地促进教育改革的发展。

二、目标与任务1. 目标:全面推进新课程实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 任务:(1) 深入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提高认识。

(2) 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明确责任分工。

(3) 提供师资培训和专业指导,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 加强教育科研和教学评估,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具体工作计划1. 加强理论研究(1) 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负责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

(2) 深入学习国内外的教育改革经验,吸取有益的借鉴。

(3) 召开学术研讨会,推动理论研究的深化和交流。

2. 制定实施方案(1) 根据研究成果和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

(2) 确定新课程的核心内容和教学要求,制定教材和教辅材料。

(3)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方法。

3. 师资培训和专业指导(1) 组织师资培训和研讨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 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提高教学质量。

(3) 推行教研活动和同课异构,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4. 加强教育科研和教学评估(1) 组织教育科研项目,促进教育教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2) 积极开展教学评估,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策略。

四、工作重点和难点1. 工作重点(1) 加强理论研究,明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

(2) 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安排。

2023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2023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2023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

2023年新课程改革旨在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培养具有全面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全面发展、创新能力强的教育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和更贴近生活的学习内容。

二、改革原则1.全面发展原则: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兼顾知识、能力和品德等方面的培养。

2.个性化原则: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3.开放性原则:鼓励学校、家长和社会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4.终身学习原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使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

5.创新性原则: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改革内容1.核心素养培养(1)语言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开设语文、英语等课程。

(2)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开设数学、物理等课程。

(3)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开设计算机科学等课程。

(4)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开设科学、艺术等课程。

2.兴趣拓展(1)体育兴趣拓展: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提供各种体育项目的学习机会。

(2)艺术兴趣拓展:培养学生对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兴趣,开设相关的课程。

(3)社会实践拓展: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社会资源。

3.课程结构调整(1)核心课程:保留现有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核心课程。

(2)选修课程:提供学生自主选择的选修课程,包括艺术、体育、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

(3)创新实践课程:鼓励学生在课堂外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如科学实验、艺术创作等。

4.评价体系改革(1)多元化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实验、项目等。

(2)个性化评价: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评价指标和方式。

2024年学年度新课改工作计划范文3篇

2024年学年度新课改工作计划范文3篇

2024年学年度新课改工作计划范文 (2) 2024年学年度新课改工作计划范文 (2)精选3篇(一)学年度新课改工作计划2024年一、工作目标1.推进新课改进程,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2.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完善新课改实施方案,确保课程改革落地实施。

4.强化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合作,形成育人共同体。

二、主要内容1.编制新课改实施方案,明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

2.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和教学能力。

3.建设教育资源平台,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4.组织课程评价与反馈,收集教学效果数据,改进教学方法。

5.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合作,开展家校共同教育活动。

6.开展新课改的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对新课改的认知和支持。

三、工作步骤1.制定新课改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2.组织教师培训,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3.建设教育资源平台,收集优质教学资源。

4.开展课程评价与反馈工作,建立教学改进机制。

5.组织家校共同教育活动,促进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

6.通过媒体和社交平台宣传新课改,传达改革成果和影响。

四、资源保障1.调配专业教师,确保培训和教学质量。

2.合理分配教育经费,保障学校改革运行。

3.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在线教育和学习。

五、工作预期成果1.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得到提高。

2.学校与家庭、社会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完善。

3.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资源得到丰富和共享。

4.学校形成育人共同体,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六、工作风格1.坚持科学决策,依法办事。

2.注重团队合作,强化协调配合。

3.加强沟通与反馈,及时解决问题。

以上是2024年学年度新课改工作计划的一份范文,具体工作计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细化。

2024年学年度新课改工作计划范文 (2)精选3篇(二)2024年学年度新课改工作计划一、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

2024年新课改工作计划

2024年新课改工作计划

2024年新课改工作计划一、背景和目标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已经初见成效。

2024年是我国新课改进一步推进的重要年份,我们将紧紧围绕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推进新课程改革。

本文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和改革需求,提出2024年新课改工作计划,以期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成果。

二、工作内容和方法1.课程改革(1)修订课程标准: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修订课程标准,减少学科内容冗余,增加学科的前沿知识和技能要求,提高学科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优化课程结构:减少过重的课程负担,合理分配和组合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个人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3)推进跨学科教学: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协同合作。

(4)强化实践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会实践和实际工作,培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改革(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游戏、实验、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思辨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特点,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服务。

(4)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3.教师培训与发展(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教师交流与分享:组织教师交流活动,推广优秀课例和教学经验,分享教学资源,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成长。

(3)鼓励教师创新实践: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和支持,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4)建立评估和反馈机制: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激励。

2024年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参考范文(三篇)

2024年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参考范文(三篇)

2024年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参考范文____年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参考范文第一章:引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已经进入一个全面深化的阶段。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和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对我国的课程进行系统性的改革。

本方案以____年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背景,对改革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论述。

第二章:改革目标【____年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根据新时代的需求,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 调整课程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使课程更加符合社会需求;3. 打破学科的壁垒,推进跨学科和综合性课程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4. 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5. 提高教育公平,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受到优质的教育。

【____年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根据总目标,具体实施____年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如下:1. 通过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 优化课程结构,加强跨学科的融合,提高课程的综合性和系统性;3. 强调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4. 加强社会实践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5.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三章:改革内容【课程内容调整】1. 优化学科结构,强调基础学科和综合学科的融合。

将原有的学科进行整合,形成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学科。

同时,加强基础学科的教学,确保学生的基础素质。

2. 强化实践教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设置中加入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增加创新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2024课程改革工作计划

2024课程改革工作计划

2024课程改革工作计划
2024课程改革工作计划如下:
1. 制定课程改革目标:确定2024年课程改革的整体目标和方向,明确改革的重点和
优先事项。

2. 进行需求调研和评估: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需求
和意见,评估当前课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 设计新课程架构:基于调研和评估结果,重新设计课程架构,确保课程的连贯性、
科学性和适应性。

4. 更新课程内容和教材:根据新课程架构,更新和调整课程内容和教材,注重知识与
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5. 开展师资培训:组织相关培训课程和研讨会,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程设计能力,使其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6. 引入新教学方法和技术:推广和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如项目学习、跨学科教学、信息技术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7. 加强课程评估和监测: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估机制,定期对课程改革效果进行评估和
监测,及时调整和完善课程改革方案。

8. 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积极与家长和社会各界进行沟通和交流,征求他们对课
程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提高改革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9. 推广和复制成功经验:对取得显著效果的课程改革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成功的课程改革模式。

10. 监督和落实课程改革工作: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课程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和落实。

小学2024年新课程工作计划

小学2024年新课程工作计划

小学2024年新课程工作计划尊敬的领导:您好!根据学校改革创新的需要和教育部新课程改革方案的要求,我制定了小学2024年新课程工作计划。

计划内容如下:一、制定目标和任务1. 完善新课程教材,确保其与新课程标准的对齐。

要求明确教材编写的时间节点和任务内容,制定编写计划,并加强教材审定工作,确保教材质量。

2. 组织新课程教师培训。

要求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 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

要求教学改革与教师培训相结合,推行多元评价制度,鼓励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要求建立完善家校沟通平台,定期组织家长会和家访活动,加强家长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支持。

5. 加强对学生学习状况的监测和评估。

要求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系统,定期对学生进行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做出个别化辅导和帮助。

二、具体工作安排1. 新课程教材编写(1)组织教师编写新课程教材。

按科目分工,明确教材编写的任务和进度,建立教师编写小组,开展教材编写工作。

(2)加强教材审定工作。

设立专门的教材审定小组,对教材进行审定和修改,确保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

2. 新课程教师培训(1)制定培训计划。

根据教师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的内容和形式,确保培训的有效性。

(2)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组织教师培训师资的选拔和培养,培训一批具有新课程理念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培训师。

3. 新课程教学改革(1)推行多元评价制度。

鼓励采用学科综合评价和个别化评价方法,减少传统的考试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2)促进创新教学方法。

鼓励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和实验,探索适合新课程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4. 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1)建立家校沟通平台。

建立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沟通平台,方便家长了解学校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进展情况。

(2)定期组织家长会和家访活动。

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六篇)

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六篇)

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____年____月,我校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新一轮课改在观念、目标、内容、方法、管理与评价诸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切实推进课改工作,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国家的指导纲要》为纲,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在新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扎实有效的开展课改,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发展,开创我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二、具体目标:1、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

3、探索新课程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主动提高。

4、注重学科整和,改变以往学生学科缺乏整和的现状,形成新的课程体系。

5、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课程资源。

三、组织领导组长:副组长:组员:四、资源配备:1、教师配备:为确保新课程实验顺利进行,组建一支学历层次高,业务素质精,年龄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师队伍。

2、后勤服务。

后勤为课改服务,主动、及时提供物质保障。

五、实施措施:师资培训。

“先培训,后上岗”,课改工作中教师观念的变革是最重要的,顺利推进课改实验,教学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要参与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

所有新一年级的任课教师必须参加县组织的课改培训。

参加校级培训,新课程标准作读,新课程编写的新观念,新教材的使用及教法,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等等。

2、教学研讨。

教师教学观念的真实体现在课堂,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研究,教学活动无疑对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①集体备课:重点探索教材教法,新课程教学论。

②公开教学:上实验课、示范课、对比课,重点探究新课程课堂教学设施,新观念在课堂中的体现。

教学活动评比。

优质课评比、课改案例、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重点探索高效的新课程课堂教学,及时总结推广课改中的经验。

2024年学校新课改工作计划

2024年学校新课改工作计划

2024年学校新课改工作计划一、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的快速变革,教育也在不断转型与创新。

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需要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和需求,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工作,提升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优秀人才。

本文将围绕2024年学校的新课改工作计划展开论述,力求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二、目标确定1.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和教育改革,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2.优化课程设置:结合学生发展需求,调整课程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优化教育管理体制,创新教育评价机制,提高学校整体效能。

三、具体工作内容1.加强教师培训和教育改革(1)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活动,包括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

(2)建立学校教师成长档案,记录每位教师的培训情况和教学效果,为教师评价提供依据。

(3)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和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优化课程设置(1)根据学生特点和发展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增加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

(2)加强科技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技素养。

(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设实验课程和实践活动,提供学生实践机会。

3.推进教育综合改革(1)优化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提高学校整体效能。

(2)创新教育评价机制,以多元评价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情况。

(3)加强与社会的合作,拓宽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提供学生多样化的教育体验。

四、工作措施1.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每个具体工作内容的目标、措施和时间节点。

2.健全组织机构:成立新课改领导小组,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任务,落实工作责任。

3.加强宣传引导: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宣传新课改工作的目标和意义,增强全体师生的参与意识。

4.加强监督评估:建立新课改工作的监督评估机制,定期进行工作进展情况的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策略。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四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四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国教育部将于____年实施新的课程改革。

本实施方案旨在详细规划____年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内容和操作步骤,以保证实施顺利进行。

二、目标1.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健康体魄和创新精神的公民。

3. 培养具备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内容1. 课程设置(1) 优化基础教育课程,注重核心素养培养,明确课程目标和体系。

(2) 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 开设思想品德课程,加强德育教育的力度。

(4) 加强社会实践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开展多元化课程,鼓励学生发展个人兴趣和特长。

2. 教学方法(1)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2) 实施问题导向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推广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注重实践教学,开展实验、实训和实践活动。

(5) 创新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3. 师资培训(1) 加强新课程理念和方法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 定期组织教师交流研讨,推广教学经验和好的案例。

(3) 鼓励教师参与继续教育,提高专业素养和能力。

四、步骤1. 准备阶段(1) 成立新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动改革的整体工作。

(2) 制定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3) 组织专家进行新课程改革研究,明确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4) 开展宣传工作,让教师、学生和家长了解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和内容。

2. 实施阶段(1) 开展新课程的试点工作,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2) 制定新课程教材和教学大纲,保证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3) 加强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改进。

(4)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激励,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工作计划

新课程改革工作计划

新课程改革工作计划新课程改革工作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方面:1. 目标设定:- 明确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如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

2. 现状分析:- 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深入分析,识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 课程内容更新:- 根据教育目标和社会发展需求,更新课程内容,增加跨学科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4. 教学方法创新:- 探索和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如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等。

5. 师资培训:- 组织教师参与专业发展培训,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6. 资源配置:- 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确保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7. 评估与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反馈,不断优化课程。

8. 时间规划:- 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包括课程改革的各个阶段和关键时间点。

9. 风险管理:- 识别可能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10. 宣传与沟通:-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和内容,确保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理解和支持。

11. 实施步骤:- 明确改革的实施步骤,包括课程设计、试运行、全面推广等。

12. 持续改进:- 将新课程改革视为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定期回顾和调整计划。

13. 技术支持:- 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新课程的实施,如在线学习平台、教学软件等。

14. 社区参与:- 鼓励社区参与课程改革,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15. 成果展示:- 定期展示新课程改革的成果,包括学生作品、教学案例等。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确保新课程改革工作计划的全面性和可执行性,从而有效地推动教育创新和学生能力的提升。

学校新课改工作计划6篇

学校新课改工作计划6篇

学校新课改工作计划6篇篇1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致力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此,特制定以下新课改工作计划,以指导全校师生在新学期的工作和学习。

二、总体目标1. 落实新课改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2.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实施质量。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4. 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具体工作计划1. 深入学习新课改理念(1)组织全校师生学习新课改相关文件,深入理解新课改精神。

(2)开展新课改专题研讨活动,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和理解。

(3)组织教师参加新课改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 优化课程设置(1)按照新课改要求,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确保开齐开足各类课程。

(2)加强学科整合,推动跨学科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引入地方文化和特色课程,丰富学校课程内容。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

(2)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和研修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3)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4. 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1)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实施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建立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

5. 加强课程实施管理(1)制定课程实施方案,明确课程实施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2)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3)建立课程反馈机制,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实施策略。

6.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3)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计划的有效实施。

2.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

最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精选7篇)

最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范文(精选7篇)

最新课程改⾰实施⽅案范⽂(精选7篇)最新课程改⾰实施⽅案范⽂(精选7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作有效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案,⽅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法计划。

那么⽅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编为⼤家收集的最新课程改⾰实施⽅案,供⼤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课程改⾰实施⽅案篇1 随着教育局新⼀轮课堂改⾰的不断深⼊与推进,各学校在实施变⾰课堂上都在为寻找⼀条符合⾃⼰的课改之路⽽各出奇招、各显神通。

我校不断尝试变更教学⽅法与策略,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静为动,让学⽣主动地参与学习,体现以⽣为本,让学⽣感受成功的办学宗旨,真正让学⽣“动”起来,让课堂⽓氛“活”起来。

⼀、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为,提⾼教学效率。

在教学设计上,要侧重学⽣学什么?怎样学?学的结果如何?教师如何指导?充分调动、发挥学⽣的主体作⽤,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把发展空间留给学⽣,最⼤限度地提⾼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以“教会学⽣学习”为根本,树⽴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的思想,致⼒于教学⽅式和学习⽅式的转变,促进学⽣主体的回归和学习能⼒的提⾼,激发学⽣的内在动因,促进学⽣的主动发展。

近年来,我校以市级课题“农村⼩学⽣⾃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为引领,不断在全校开展研究与实践。

进⼀步深⼊到课堂教学中,寻找教育教学理论与农村⼩学⾃主学习培养的最佳契合点,从理论上进⼀步丰富农村⼩学⾃主学习教学理论,从⽽在实践上更好地指导农村⼩学⽣⾃主学习的教育。

⼆、具体实施 总概括起来:⼀个转变,两个变⾰,三⼤原则 (⼀)教学观念的转变 1、开展课改总动员 通过观看⽣本课例,⼤量购买变⾰课堂的有关书籍,让全体⽼师形成⼀种课改势在必⾏的氛围,意识到是时候要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了。

2、做教师思想⼯作 思想引领⾏动。

要想真正变⾰课堂,⾸先就要转变领导及教师的思想观念。

课程改革工作计划(五篇)

课程改革工作计划(五篇)

课程改革工作计划(五篇)第一篇:课程改革工作计划课程改革工作计划为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制订正阳小学课程改革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落实省、市、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从学校发展的实际出发,以课题材研究为抓手,以校本教研为载体,推进课程改革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切实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优质和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1、构建学习团队,营造学习氛围,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全素质。

2、真正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做到规范、精细、科学、向管理要质量。

3、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教研为载体,通过校内互动,校际互动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最优化。

三、具体措施(一)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为促进我校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高,学校采取集中培训和分科培训相结合,个人自学与专业引领相结合,岗位练功与专题研讨想结合,注重构建学习团队,营造书香氛围,丰富图书音像资料,完善网络系统,加大理论学习力度,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二)科研引领,深化课改革充分发挥科研先行,科研引领作用,积极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结果即成果”的科学理念,把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心理品质等研究行为教育科研的核心任务。

搞好新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改革实验研究,筹备省级课题结题。

(三)深化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校本研究中要突出“教师自我反思研究、实践性行动研究,理论提升教育科研”的研究特点,引领教师坚持经常地对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进行反思,继续开展“会课、上课、评课”三课教学活动,开展主题论坛,校际主题研计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教育叙事研究等活动。

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使教师在研究中交流,在研究中共享,在研究中提高。

2023年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2023年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2023年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2023年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教育现代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而制定的。

本方案旨在积极应对社会和工作领域的变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以健全的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推动教育公平,促进社会繁荣进步。

二、实施方案1. 课程设置和改革新课程改革将围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展开,强调综合学科能力的培养,具体方案如下:(1)核心课程设置:保持基础教育的稳定性,以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学科、体育、音乐、美术等为核心学科。

(2)综合学科能力培养:鼓励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制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设置自主选择课程,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进行深入学习。

(3)实践能力培养:增加实践性和操作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如科学实验、编程、体育实践等。

(4)创新能力培养:增设创新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研究和创业实践。

2. 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改革(1)引入互联网技术,推动智慧教育。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在线互动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2)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3)改变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探究和创新,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评价方式改革,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通过考试、项目、作业、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综合考察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3. 师资培养和发展(1)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研讨会、授课比赛、学科研讨会等活动,培养教师教学创新能力。

(2)建立鼓励教师创新的机制,支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鼓励教师进行学科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姜疃镇丰台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要求,积极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实验工作,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让全体学生接受更加优质的基础教育。

二、组织机构:1、学校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盖连生组员及其分管工作:盖洪庆(主持开展实验的各项工作)张志伟(师资培训)于志方(语文学科)盖玉康(英语学科)张志伟(数学学科)宫丽(思想政治学科)刘子群(物理学科)盖玉泉(化学学科)刘宗连(历史学科)初学国(生物学科)张正宣(地理学科)于洪令(艺术体育学科)2、实验小组:语文组组长:于志方组员:吴佩佩战丽艳数学组组长:张志伟组员:宋建辉程维娜英语组组长:盖玉康组员:姜静王华政治组组长:宫丽组员:房慧张中建物理组组长:刘子群组员:宫玉峰化学组组长:盖玉泉组员:倪希艳历史组组长:刘宗连组员:盖玉亭生物组组长:初学国组员:张萍黄世兴地理组组长:张正宣组员:闫梅艺体组组长:于洪令组员:王云刚张妮妮三、实验目标:1、验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校的适应性、可行性,检验各种实验教材的科学性,为修改和完善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提供实践依据和建设性意见。

2、通过实验,探索与学校特色相适应的校本课程。

3、通过实验,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和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促进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4、通过实验,转变旧的师生关系,建立新颖的师生关系。

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

5、改革评价体系,探索中学考试内容、方法及学生素质评价的改革,逐步串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学生素质发展评价体系。

四、实验的主要内容:1、严格按照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要求,在实验年级(初一年级)开齐开足各科课程。

2、积极以新课程理念指导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

优化教学进程,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主体参与、合作学习、体现差异、发展个性、师生互动、主动探究等能够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

3、深入开展学生评价改革的研究。

在上阶段我校关于考试内容,方法及学生素质评价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评价机制。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对促进学生、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导向功能。

4、在原有学校特色与校级兴趣小组的基础上,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建立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成立开发小组,积累第一手资料,力争早出成果。

通过校本课程的建设,从而进一步体现学校办学特色。

5、完善实验工作的档案管理。

认真按照区教研室等有关部门的要求,坚持做到"完成一件工作,留下一个足迹"的原则。

通过各种有效媒体,积累实验工作的第一手资料,为下一阶段实验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五、实验的保障措施:1.师资保障选择学校教学骨干深入实验工作第一线,充分发挥他们在实验工作的骨干示范作用。

⒉教师培训(1) 积极参加市教研室和各级培训中心组织的各级各类新课程实验跟踪培训。

(2) 建立与新课程实验工作相吻合的校本培训制度。

根据学校实际与教师实际,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坚持学校教师发展主体化,倡导研修与行动结合,反思与借鉴结合,协作与分享结合,参与与沟通结合。

3.经费保障学校将每年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课程的实验中的设备、教学仪器添置,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培训等。

4.坚持教研为新课程实验服务(1) 以课堂教学评估为载体,组织开展上课、听课、评课等活动。

各实验组统一备课格式,进行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

每一学科每周有一人上研讨课,互相参与评课。

(2) 每个实验学科必须每周举行一次研讨活动,具体工作由教研组长和年级组长负责,并要有活动记录和评课记录。

学校实验领导小组每两周组织一次学科研讨活动(某一门学科或多门学科一起)。

5.坚持教育科研为新课程实验服务(1)积极开展区立项课题的研究活动。

学校各教研组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2)积极配上级教育部门和教科所做好论文和课件的征集工作,选送优秀课件和课件参与征集,为下阶段开展实验提供借鉴和帮助。

6.加强与兄弟学校的协作交流,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研究探讨新课程实施中的共性问题。

积极参加市教研室和学科中心组组织的课改案例交流会、课改实验分析会及各种研讨活动。

7.舆论保障。

通过校园网,家长学校等有效载体,宣传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全社会都能关心、支持课程改革,营造良好氛围。

8.强化反馈制度。

实验教师要认真填写好《实验记录册》,注重实验反思,做到周周有教学随笔,月月有典型案例分析,并将各自的经验、体会、困惑和学校的实验动态及时反馈给教育管理部门,学期末,由学校写出教学改革实验论文。

莱阳市姜疃镇丰台中学新课程改革总结丰台中学现有在籍学生859余人,教学班级16个,教职工64人。

2002年9月我市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全体教师清楚地认识到了新课改给我校带来的新机遇;清楚地认识到教改的形势,清楚地认识到本次课改实验是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教育改革实践过程。

学校以此为契机,健全组织,加强学习,狠抓落实,三年来,在市教育局、教研室和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校根据省课改精神,市教育局关于课改的精神、指示和意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进行课改实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现将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健全组织,落实管理体制,为课改实验工作提供保障。

课程改革是一次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的全员工程,它既要求学校内部的整合,又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家长、媒体的参与和支持。

教育部门是提供政策、经费的保障;社会舆论导向是为课改提供舆论氛围的保障。

我校对本次新课程改革工作非常重视。

①、成立由盖连生为组长,盖洪庆、张志伟为副组长,各级部主任组成的课改实验指导小组。

②、成立由校领导、课改年级实验教师组成的课程改革、实验学科小组。

三组人员认真学习、讨论,针对学校制订出的《丰台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

③、加强研究,开发校本课程。

我校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地方、学校的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④重视对家长和社会的宣传、动员工作。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

课改的成功首先要赢得家长和社会的理解,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共同支持课改。

社会对教育的评价会对课改实验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了营造良好的氛围,学校通过环境的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园之声广播、家长会等,营造浓厚的氛围。

二、加强学习和培训,为课改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是关键。

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教师在实验新课程前必须接受通识培训、新教材培训和校本培训。

为此,我校在选拔教师市级培训的同时组织教师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学习讨论上级课改文件和《走进新课程》、《新课程标准》、《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等书籍资料,通过学习有关文章,观看音像资料、辅导讲座、专题研讨,理解了课程改革,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转变,并在现在的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丰富自己,逐步转变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教育教学研究方式,向教师推广问题研究、行动研究和案例研究,做关于案例研究与写作的专题讲座并印发了学习资料供教师自学。

1、通识培训。

2002年暑假,举办了第一期全辅导组新课改培训学习。

外派时任初一级部的所有任课教师参加了培训。

2、参与式培训,作为通识培训的延续和补充。

学校组织全体实验老师围绕"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改革"、"新课程新在哪里"、"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应如何转换"、"新课程该如何评价学生"等问题进行讨论。

3、专题培训。

2002.7至今,已经有75人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

4、推动信息化速度,营造教育新优势,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通过培训考核使教师掌握多媒体技术,能从信息网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使网络在学校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加强教研,求真务实,探讨课程改革的良好途径。

1、教研组围绕新课程开展活动,组织教师继续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利用教师业务学习时间有重点地研读有关章节,开展"书面评课"与"口头评课"相结合活动,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提高了教师的认识,大家在教研活动上都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研究与思考之中,空话、恭维话少了,建议、实在话多了,一种真诚交流、探讨的氛围正在日益浓厚。

教师在相互间不断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达到了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

同时教研组在认真学习《新程标准》的基础上,研究了各种不同版本的教科书,深刻领会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内涵,掌握《课程标准》的精髓,对新课程的主旋律--"自主、探究、合作"有了深刻的领会,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备课组针对新课程如何组织教学进行了研究,重视教师协作能力。

加强学科组、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和监督,要求备课组活动"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定作业量。

通过上述各项活动的开展,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绝大多数教师都能担当起课改实验教学。

2、深入课堂,进行跟踪听课、评课为了了解新教材的实施情况,领导小组深入课堂,听每一个实验教师的课,评课过程中,对纲要精神的落实,课程理念的把握、新教材的认识和使用以及存在的困惑、疑虑进行了平等、民主的交流。

评课以教师的反思为主,共同探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同时邀请市教研室领导来校专题听课,指导我校课堂教学,与我校老师就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疑惑进行交流探讨。

3、通过研究课、观摩课,在实践中探讨实施新课程的良好途径。

为了增加全校教师的交流机会,更好地探讨课程改革的良好途径,从2002.9月开始,学校每学期举行"我与新课程同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包括有教师的课改研讨课、课改年级教学研讨活动、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展示等活动,活动中全体教师积极利用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讲,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出精彩的案例,把学科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并在教学中以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教学实际,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学生求知的氛围,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体现了课改新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