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九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试题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真题汇编——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017年高考真题汇编——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017年高考真题汇编——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2017年天津卷,8)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1)胰岛素受体(InR)的激活,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_____________ ____,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改善突触后神经元的形态与功能。

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功能。

(2)胰岛素可以抑制神经元死亡,其原因是胰岛素激活InR后,可以_________ ________。

(3)某些糖尿病人胰岛功能正常,但体内胰岛素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导致I nR对GLUT转运葡萄糖的直接促进作用减弱,同时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_________了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能力。

最终,神经元摄取葡萄糖的速率__________。

与正常人相比,此类病人体内胰岛素含量____________。

【答案】(1)神经递质信息交流(2)抑制神经元凋亡,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3)加强下降偏高【解析】(1)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轴突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2)由图可知,胰岛素激活InR后,可以抑制神经元凋亡,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从而抑制神经元死亡。

(3)由于体内胰岛素对InR的激活能力下降,导致InR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降低,从而加强了炎症因子对GLUT的抑制能力,结果导致神经元摄取葡萄糖的速率下降。

此类病人血糖浓度高于正常人,胰岛素含量比正常人高。

2.(2017年新课标Ⅱ卷,30)将室温(25 ℃)饲养的某种体温为37 ℃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放入41 ℃环境中1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

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如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___________,汗液分泌会_______ ____,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2017步步高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通用版生物)课件专题1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017步步高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通用版生物)课件专题1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解析
1
2
3
4
3.(2012· 新课标全国,30)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
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
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
吸气,引起呼气。
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b是_________ 部分,a是________
突触处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该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的方向是①→②→③
→④→⑤;
③为脊髓,不具有语言、学习、思维、记忆等方面的功能。
解析
1
2
3
4
5
6
7
技法提炼
1.判断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上传导方向的三大方法
(1)看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2)看脊髓灰质结构:与前角 (宽)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窄)相连的为
答案
1
2
3
4
5
6
7
3
题型突破
题型一 反射类型判断及反射弧图解分析 1.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伸肌中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 也属于反射 C.该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 Ⅰ和Ⅱ处的传导是双向的 D.正常情况下,大脑皮层无法控制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
解析
)
B.刺激Ⅱ处效应器也能做出反应,这种反应
①图甲:灵敏电流计一极与神经纤维膜外侧连接,另一极与膜内侧连接,
只观察到指针发生一次偏转。
②图乙:灵敏电流计两极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 ( 或内 ) 侧,在箭头处给一
适宜的刺激,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1

【新步步高】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解题能力提升三

【新步步高】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浙江专用)解题能力提升三
组别 1 溶液 个幼苗+pH为9.0的缓冲液 ②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个幼苗+pH为5.0的缓冲液 处理方法 结果 幼苗生长明显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个幼苗+10-5mol/L的生长素
2 3
幼苗生长不明显 幼苗生长明显
答案
1
2
3
摘除法 甲状腺,狗出现行动呆笨、精神萎靡、代谢中耗氧量
显著降低,产热量减少等现象
生长 切除法 切除小狗的垂体后,小狗的生长立即停滞
激素
注射法 对其每天注射适量的生长激素,可逐渐恢复生长
割除法 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阉割后,会逐渐丧失各自第二性征 性激素 把公鸡睾丸移植到阉割过的母鸡体内,该母鸡就会逐渐 移植法 地长出公鸡型的鸡冠和长的尾羽,并且具有公鸡好斗的 特性 给饥饿18~24 h的小白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后 胰岛素 注射法 不久,小白鼠出现惊厥等低血糖症状,皮下注入50%的 葡萄糖溶液抢救,小白鼠逐渐恢复正常
三、激素调节的相关实验分析
1
方法技巧
一、常见动物激素的分泌异常分析与功能实验探究
1.激素分泌异常症状分析 类别 激素 分泌过多 分泌异常疾病 分泌过少 甲状腺机能亢进(食量 ①成年:黏液性水肿(结缔组织 甲状腺激素 大增、消瘦、心率快、水肿、精神萎靡、反应慢等) 血压高、易激动) ②幼年:呆小病
胰岛素
生长激素 性激素
低血糖
①成年:肢端肥大症
糖尿病
幼年:侏儒症(身材矮小、智
②幼年:巨人症
力正常)
第二性征不明显或消退,性
周期不正常
2.激素功能的常见实验验证 激素 方法 饲喂法 甲状腺 激素 小青蛙 实验验证

浙江选考生物优质试题汇编专题17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浙江选考生物优质试题汇编专题17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A.睾酮促进卵细胞的发生 B.雌激素促进女性皮下脂肪的积聚
C.雌激素增强输卵管和子宫的活动 D.雄激素促进男性附属生殖器官的生长
12. ( 2分)下列对膝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效应器肌梭收到叩击后使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产生动作电位
B.含有传入产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二元反射弧可引起伸肌舒张
C.动作电位沿运动神经元传到屈肌后使之收缩从而完成膝反射
(2)图2为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当图2中微电极M记录到动作电位时,突触小泡将会释放________,这种物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紧接着突触后膜上将依次产生的反应是________。
(3)若在微电极N处给予一定的电刺激,在微电极M处没有检测到电位变化,这是因为________。
20. ( 7分)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与记忆形成密切相关的大脑海马区明显萎缩,有部分学者认为该病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胆碱能神经元是能合成乙酰胆碱,并在兴奋时能从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传出神经元。某研究小组以大鼠为材料,定位损伤大鼠的脑,利用水迷宫测试观察大鼠行为的改变来探究AD的发病机制。利用水迷宫进行学习和记忆能力测验结果如下表,分析并回答问题: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B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解析】【解答】A、乙酰胆碱分泌量和受体数量会影响突触后膜接受到的刺激大小,所以会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发挥作用,A正确;
B、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胆碱的分解,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乙酰胆碱分解减少,会使乙酰胆碱持续与受体结合,促进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发挥作用,B错误;
3.【答案】A
【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脑的高级功能

高中生物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题.doc

高中生物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题.doc

高中生物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题高中生物要学习的内容非常的繁多,学生最好费类来复习,下面的我将为大家带来高中生物关于生命活动的调节的专项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生物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项练习解析一、兴奋的产生和传导反射弧及兴奋传导结构特点功能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部分将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兴奋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元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既无感觉又无效应神经中枢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既无感觉又无效应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元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出至效应器只有感觉无效应效应器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和腺体对内外界刺激发生相应的活动只有感觉无效应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传导(1)静息电位的形成:①电位:内负外正。

②机理:K+外流。

(2)动作电位的形成:①电位:内正外负。

机理:Na+内流。

(3)兴奋的传导:①传导形式:局部电流。

传导特点:双向传导。

3——突触传递(1)突触类型:①轴突——胞体型:②轴突——树突型:(2)突触的结构:(3)传递过程:(4)传递特点:单向传递。

【重点突破】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1)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

(2)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为单向,取决于突触部位兴奋的单向传递。

2.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分析(1)兴奋传导方向: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

(2)局部电流方向3.有关神经递质的分析(1)递质: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化学信使物质,对相应受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兴奋或抑制)。

(2)供体: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

(3)受体:与轴突相邻的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细胞体膜上的糖蛋白。

(4)种类:兴奋性递质、抑制性递质。

(5)作用: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6)特点:神经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

(整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整理)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概述:稳态与调节是高考四大命题点之一,命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下丘脑—垂体—相关内分泌腺”的负反馈调节。

(2)血糖、水、体温的调节。

(3)反射弧及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综合分析。

(4)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其关系。

(5)生长素和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相关实验分析。

试题大多以实验数据、图表、曲线为命题背景,结合社会、科技及生产、生活实际等新情境进行考查考纲要求:(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4)动物激素的调节Ⅱ(5)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Ⅱ(6)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考点分析:考点一、人和动物的神经调节具体考点: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1)反射弧的5个基本环节和兴奋传导方向: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

但在反射弧的前三个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完好的情况下能产生感觉,产生感觉不属于反射。

(3)反射弧中兴奋的单向传导,取决于突触部位兴奋的单向传递。

2.兴奋的传导特点及分析(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过程的比较①在神经纤维上:由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双向传导a.在膜外,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b.在膜内,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②在神经元之间: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单向传递a.是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过程。

b.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使得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

3.突触与递质(1)突触的类型①轴突—树突型突触:②轴突—胞体型突触:(2)递质①概念:递质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对有相应受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兴奋或抑制)。

②供体: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

③传递: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④受体:与轴突相邻的另一神经元的树突膜或细胞体膜上的糖蛋白。

优化方案(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讲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强化训练

优化方案(浙江专用)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讲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强化训练

第2讲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用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如图为参与反射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如果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元(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立即刺激A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B.立即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C.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称为反射活动D.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如图所示结构的完整性解析:选B。

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元后,立即刺激A端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但不是反射活动,而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脊蛙左后肢发生反射活动的唯一条件是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而图示结构不是完整的反射弧。

2.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突触前膜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B.突触后膜内的Na+会通过主动转运方式运输到突触后膜外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D.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就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解析:选D。

兴奋在突触中传递时,突触前膜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神经细胞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因此突触后膜内的Na+通过主动转运方式运输到突触后膜外;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有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因此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可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3.下图为突触结构和功能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A.瞬间增大轴突末端细胞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加速神经递质的释放B.过程①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过程②表示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D.过程③可避免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解析:选C。

由图可知,Ca2+进入突触小体可促进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

突触小泡通过细胞膜的融合实现了对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过程②是在神经递质的作用下,Na+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过程。

过程③是将神经递质重新运输进入突触小体的过程,可以避免神经递质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从而避免引起后膜持续兴奋。

浙江省普通高中高中生物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同步名师精选教案 浙科版必修3

浙江省普通高中高中生物 第二章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同步名师精选教案 浙科版必修3

第二章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一、课标内容1.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

2.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4.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5.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

6.描述动物激素的调节。

7.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二、教学要求第一节内环境与稳态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第三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三、教学建议1.课时建议(共计9课时)2.教法建议(1)“第一节内环境与稳态”的教学重点是内环境的含义及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教学难点是稳态及其调节。

从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引出多细胞动物中的内环境。

由于多细胞动物的细胞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比较复杂,必须借助于学生初中已学过的消化、呼吸、循环与泌尿的知识,因此要做必要的复习。

可以人体为例进行阐述,或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模拟,增强对这方面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关于稳态及其调节,教科书列举的是到第三节才学的血糖的调节,可通过教师的简单介绍,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基础,着重让学生明白稳态是一种可变却又相对稳定的状态,要维持这种状态,必须依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来完成。

(2)“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教学重点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体温调节。

教学难点是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虽然在初中已学过神经系统的有关结构,但由于相关的概念比较多,教学时通过回忆及学习教科书的内容,理清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为理解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打好基础。

兴奋传导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难点,知识比较抽象,难度较大,可制作多媒体课件加以直观演示,通过讨论、分析得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突触传导的过程、特点以及关系。

针对“大脑皮层的功能”这部分知识,只是一般性地了解人脑的运动区、体觉区及特有的语言区,其它内容不要作过多地拓展。

关于“体温调节”,可以通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的分析,明白体温调节的关键是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九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试题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十九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试题

专题十九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纲要求 1.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必考(a)、加试(a)]。

2.内环境的含义及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必考(b)、加试(b)]。

3.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加试(b)]。

4.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必考(a)、加试(a)]。

5.神经系统的作用[必考(a)、加试(a)]。

6.神经元的种类、主要结构及特性[必考(a)、加试(a)]。

7.动作电位的概念[必考(a)、加试(a)]。

8.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与传递[加试(b)]。

9.反射的概念、过程及结构基础[必考(b)、加试(b)]。

10.大脑皮层的功能[加试(a)]。

11.体温调节的方式和过程[必考(a)、加试(a)]。

12.激素及内分泌的概念[必考(a)、加试(a)]。

13.体液调节的含义及特点[必考(a)、加试(a)]。

14.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及有关激素的作用[必考(a)、加试(a)]。

15.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必考(a)、加试(a)]。

16.雄激素和雌激素的作用[必考(a)、加试(a)]。

17.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加试(b)]。

18.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加试(b)]。

考点一内环境与稳态1.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1)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如变形虫)和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如水螅)的细胞直接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复杂得多细胞动物体内绝大多数细胞不能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而是通过内环境(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体液与内环境(1)组成图中①、②、③和⑤的关系可表示为。

(2)细胞外液通过各系统协作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3)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多种多样的酶促反应要求有最合适的温度、pH等,要求有一定的离子浓度、底物浓度等。

3.稳态(1)含义:通过调节反应形成的动物机体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2)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依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来实现。

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高考大题集训(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2017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高考大题集训(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考大题集训(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1.反射的形成如下图所示(①→②→③→④→⑤)。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将②处传入神经剪断(或阻断),分别刺激断口的外周段(距离脊髓近)和向中段(距离脊髓远),能否引起⑤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解剖针破坏③脊髓灰质(神经中枢),分别用有效刺激(正常情况下足以引起兴奋)刺激①处和④处,能否引起⑤发生相应的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1)(2)可知,正常生理状态下欲完成反射必须有完整的______________;②处神经具有______________功能;④处神经具有____________功能。

【解析】(1)由于②已被剪断,所以刺激外周段,冲动无法传导到效应器,不能引起⑤的活动,而刺激向中段则引起⑤发生相应的活动。

(2)若破坏脊髓灰质(神经中枢),刺激①处,神经冲动传导到脊髓则终止,不能引起⑤的活动,而刺激④处产生的兴奋可直接传到⑤引起相应的活动。

(3)正常生理状态下,完成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②是传入神经,④是传出神经。

答案:(1)刺激外周段不能引起⑤的活动,而刺激向中段则可引起⑤发生相应的活动(2)刺激①处不能引起⑤的活动,而刺激④处产生的兴奋可直接传到⑤引起相应的活动(3)反射弧传入传出2.(2014·重庆高考)某兴趣小组通过记录传入神经上的电信号及产生的感觉,研究了不同刺激与机体感觉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1)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膜内外电位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受到刺激时产生的可传导的兴奋称为__________。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专题九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指导课件

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 专题九 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复习指导课件

• 3.(2016·全国卷Ⅱ)乙酰胆碱可作为兴 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 图回答问题:
•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 时,能循环利用的C物质是_____(填“A”、 “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能的 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____(填“能”或“不 能”)作为神经递质。
• B.甲—④,乙—①,丙—②,丁—③
• C.甲—③,乙—①,丙—④,丁—②
• D.甲—④,乙—②,丙—③,丁—①
• [解析] 利用药物Ⅰ阻断Na+通道,膜外Na+不能内 不能形成动作电位,①对应图乙;利用药物Ⅱ阻断K+通道 不能外流,兴奋过后的动作电位不能恢复为静息电位,② 利用药物Ⅲ打开Cl-通道,导致Cl-内流,加强了内负外正 位,不能形成动作电位,③对应图丁;将神经纤维置于低 受刺激后膜外Na+内流少,形成的动作电位幅度低,④对
• (1)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 ()

(2)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 的过程属
()
• (3)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 流(
• (4)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
• (5)降低环境中的Na+浓度,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峰 ()
• (6)引起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Na+通√ 过被
C.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 间隙
D.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 关
• [解析]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需要能量,A项错误 来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B项错误;神 触前膜释放的方式是胞吐,C项错误;④突触后膜的膜电 的选择透过性有关,D项正确。
• 2.(2016·全国理综卷Ⅰ)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 是( )

生命活动调节考试试题分析.doc

生命活动调节考试试题分析.doc

2017年全国卷1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

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 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31. (8 分)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

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 _______ 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_______o(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

31. (8 分)(1)血浆(2)增加降低(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017年全国卷2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30.(9 分)将室温(25 °C)饲养的某种体温为37°C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放入41 °C环境中lh (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

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如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汗液分泌会, 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大题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大题

动物生命活动调节21.(10分)请回答下列关于血压调节的的问题。

大量失血会引起血压下降,下图显示了人体此时维持血压稳定的部分调节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血压下降,神经兴奋引起小动脉血管收缩,同时引起的效应A是;效应A引发的效应B是。

(2)血管紧张素在引起血管收缩的同时,还能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引起的效应C可能是,从而导致血量增加,尿量减少。

在研究中还发现,血管升压素在浓度较低时有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相类似的效应,那么血管升压素很可能就是。

(3)体内多余的胆固醇会沉积在血管壁内侧,引起血压升高。

测量血压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人体血压受到___________的调节;收缩压数值高于舒张压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4)下列有关血压的叙述错误的是()(多选)A.平常人们所说的收缩压是在心室收缩的末期测得的动脉血压。

B.一般情况下,随年龄增大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外周阻力增大所致。

C.情绪紧张时,动脉血压升高,主动脉和颈动脉壁渗透压感受器会兴奋。

D.车祸导致大量失血,动脉血压迅速降低,此时,交感神经活动减弱。

2.(9分)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

甘蔗发霉时滋生的节菱孢霉菌能产生三硝基丙酸(3-NP),引起神经细胞中毒或凋亡。

图甲表示突触结构,③表示兴奋性神经递质。

图乙表示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1ml3-NP(300umol/L)后,小鼠纹状体细胞合成的与凋亡蛋白相关的mRNA(P53)的总含量。

请回答。

(1)甲中结构①发生的代谢过程是,④(受体)的功能是。

(2)胆碱酯酶能够分解兴奋性神经递质,而3-NP能抑制胆碱酯酶的合成,则图甲中物质③的含量会,将导致下一个神经元。

(3)图乙同期对照组中应加入。

在神经细胞凋亡过程中直接起作用的细胞器是。

(4)据图乙推测小鼠纹状体细胞凋亡数目可能在时段内增加的最多。

3.(10分)I.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探究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

(1)冷水刺激引起实验大鼠皮肤___________产生兴奋,兴奋沿传入神经到达神经中枢,经神经中枢处理,使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皮肤血管________,减少皮肤散热量;同时引起______ _(填激素名称)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九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纲要求 1.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必考(a)、加试(a)]。

2.内环境的含义及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必考(b)、加试(b)]。

3.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加试(b)]。

4.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必考(a)、加试(a)]。

5.神经系统的作用[必考(a)、加试(a)]。

6.神经元的种类、主要结构及特性[必考(a)、加试(a)]。

7.动作电位的概念[必考(a)、加试(a)]。

8.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与传递[加试(b)]。

9.反射的概念、过程及结构基础[必考(b)、加试(b)]。

10.大脑皮层的功能[加试(a)]。

11.体温调节的方式和过程[必考(a)、加试(a)]。

12.激素及内分泌的概念[必考(a)、加试(a)]。

13.体液调节的含义及特点[必考(a)、加试(a)]。

14.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及有关激素的作用[必考(a)、加试(a)]。

15.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必考(a)、加试(a)]。

16.雄激素和雌激素的作用[必考(a)、加试(a)]。

17.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加试(b)]。

18.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加试(b)]。

考点一内环境与稳态1.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1)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如变形虫)和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如水螅)的细胞直接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复杂得多细胞动物体内绝大多数细胞不能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而是通过内环境(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体液与内环境(1)组成图中①、②、③和⑤的关系可表示为。

(2)细胞外液通过各系统协作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3)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多种多样的酶促反应要求有最合适的温度、pH等,要求有一定的离子浓度、底物浓度等。

3.稳态(1)含义:通过调节反应形成的动物机体内部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2)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依靠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来实现。

(3)内容①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

②气体平衡:维持O2和CO2的平衡。

③血糖平衡:保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能量的供给。

4.稳态的几种失调情况(1)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

(2)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等。

(3)渗透压失调——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4)温度失调——发热、中暑等。

[思考诊断]1.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提示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没有发生在内环境中。

2.正常情况下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提示生活在组织液中的组织细胞通过需氧呼吸消耗部分氧气,导致毛细血管静脉端回流的组织液通常氧气含量相对较低。

3.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

注射后随即发生的变化是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4.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 ×)提示蛋白质主要存在于血浆中,淋巴中含量很少。

5.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提示腹泻引起水和无机盐的大量丢失。

6.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为降低、乳酸、NaHCO3( √)1.几种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举例2.(1)巧用单箭头判断内环境物质交换示意图①分析单向箭头:淋巴形成(组织液→淋巴)和淋巴流向(淋巴→血浆)。

双向箭头: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②结论: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浆,丁是淋巴。

(2)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各成分的判断方法Ⅰ.判断方法a.管状结构:看有无盲端,有盲端的为毛细淋巴管,无盲端的为毛细血管。

b.细胞:看所在的位置,在毛细血管内的为血细胞(一般为红细胞),在毛细血管外的为组织细胞;在毛细淋巴管内的通常为淋巴细胞,在毛细淋巴管外的为组织细胞。

c.液体:看所在的位置,毛细血管内的为血浆,毛细淋巴管内的为淋巴,组织细胞间隙的为组织液,在细胞内的为细胞内液。

Ⅱ.结论:图中①为细胞内液,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④为淋巴,②③④共同组成了内环境。

3.发生和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1)发生的生理过程(举例)①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②兴奋传导过程中化学递质与受体结合。

③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④激素调节过程中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2)不发生的生理过程(举例)①细胞呼吸的各阶段反应。

②细胞内蛋白质、递质和激素等物质的合成。

③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质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

题型一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1.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 )A.家兔B.鱼类C.鸟类D.单细胞生物答案 D解析家兔、鱼类和鸟类都是多细胞生物,它们的细胞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A、B、C错误;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

2.下列关于细胞或生物体所处的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B.单细胞的原生动物、细菌等往往直接生存于水环境等外界环境中,可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C.鱼的心肌细胞处于内环境中D.HIV病毒只要侵入人体内环境,就能进行旺盛的新陈代谢,增殖后代答案 D解析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组织液,A正确;草履虫等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和细菌,可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正确;心肌细胞周围是组织液,处于内环境中,C正确;病毒在细胞外无生命活动,只有侵入宿主细胞才能完成增殖,D错误。

题型二内环境的含义及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四看法”排除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3.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①②④共同组成了细胞外液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C.图中②③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D.图中①②④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答案 C解析根据题干及图示可以判断出: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细胞内液,④为淋巴。

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了内环境;肝细胞生存的内环境为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在内环境中,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是双向的,组织液和淋巴及淋巴和血浆之间的物质交换都是单向的。

4.下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人体体液的各种成分及其相互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是乙,O2浓度最高的是乙B.营养不良时,甲的含量会增多,乙的含量会减少C.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为甲和乙D.淋巴细胞只分布在丁中答案 C解析依图中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可判断出甲、乙、丙、丁分别是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和淋巴。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是细胞内液(丙),约占体液的2/3;O2通过血液运输至组织液进而被组织细胞所利用,因此甲处O2的浓度最高。

营养不良时,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组织液将增多。

毛细血管壁内侧为血浆,外侧为组织液,因此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

淋巴细胞分布在血浆和淋巴中。

题后反思组织水肿及其产生的五大原因归纳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因如下:考点二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1)神经元的结构(2)神经元的特点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即受到刺激后能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出去。

(3)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中传导的方向为树突→胞体→轴突。

(4)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感受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相应地调节人和动物多方面的活动,使机体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2.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感受器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2)如下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请推断①依据[g]神经节可推断e 为传入神经元,则f 为感受器,c 为反射中枢,b 为传出神经元,a 为效应器。

②上图可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其中[d]突触的存在决定了兴奋传导方向只能是单向的。

③图中有3个神经元。

④直接刺激b ,能够引起肌肉收缩,这不属于(属于、不属于)反射。

⑤最简单的反射弧为二元反射弧(如膝反射)。

3.动作电位的产生和恢复 (1)产生(2)传导⎩⎪⎨⎪⎧形式:局部电流途径:神经纤维特点:不衰减性、绝缘性、双向性4.突触的信号传递(1)辨析图示填出①~⑤名称。

(2)兴奋传递过程(3)突触的类型:第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在第二个神经元的胞体、树突或轴突处组成突触,神经末梢和肌肉间也可构成突触。

(4)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特点和原因 ①特点:单向传递。

②原因: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5.大脑皮层的功能(加试)(连一连)6.体温调节(1)恒温动物的体温相对稳定:产热――→动态平衡散热。

(2)产热⎩⎪⎨⎪⎧安静时:主要由内脏、肌肉、脑等组织的代谢过 程释放热量运动时:主要依靠增加肌肉活动来增加产热量(3) 散热⎩⎪⎨⎪⎧方式:传导、辐射、对流、蒸发重要方式。

35 ℃ 以上出汗成了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器官:体表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思考诊断]1.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 ) 提示 酸梅直接刺激的是视网膜,而非神经中枢。

2.膝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 ) 提示 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3.神经细胞上神经冲动的传导都以局部电流为前导( √ ) 4.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化学递质( × )提示 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说明没有兴奋的传递,此时其不释放化学递质。

5.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6.大脑皮层韦尼克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1.确认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2.神经纤维膜上电位变化的分析(1)解读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形成的曲线图①a点之前——静息电位:此时K+通道打开,K+外流,Na+通道关闭,使膜外带正电荷,膜内带负电荷,电位差为负值。

②ac段——动作电位的形成:受刺激后,K+通道关闭,Na+通道打开,Na+迅速大量内流,导致膜电位迅速逆转,膜内电位由负变正,膜外电位由正变负;a点到c点表示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c点为动作电位的峰值。

③ce段——静息电位的恢复:c点到e点,由于在细胞膜上存在钠-钾泵,在其作用下,将外流的K+运进膜内,将内流的Na+运出膜外;从而导致膜电位又慢慢恢复到静息状态,此时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

(2)细胞外液中Na+、K+浓度改变对膜电位的影响分析表可知:①静息电位是K+的平衡电位,就是细胞内K+向外扩散达到平衡时的膜电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