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合作卫星离轨再入
美国“日地关系观测台”卫星发射成功
关 系 日 冕 与 日光 层 观 测 仪 ( E C ) S C HI ; S R O 波 动 仪 ( WAVE ) TE E S S ;粒 : / 5 日冕 物质抛 射原 位 测 量仪 (MP T) I AC ;等 离 子 体 与 超 灼 热 粒 子 成 分 分 析 仪 ( L TI 。 P AS C) S C HI E C 由多 台不 同的望远 镜组 成 ,用于 对 日冕 物质 抛 射 进 行 实 时 拍 照 。S WAVE S用 于观测 日冕物质 抛射穿 越 太 阳风 时产 生 的振 动波 发出 的无线 电信号 ,并 由 3副天 线每 隔 05 . s记 录 1 次 这 些 信 号 。 I AC 和 MP T P As I L T C将 对 日冕 物 质 抛 射 进行 取 样 ,分 析 其 物质 组 成 。而 I AC 还 会 测 量 日冕 MP T
维普资讯
卫星 中最优 良的设备 。2颗 卫 星 都载 有 1组
与 “ 阳与 日光 层 观测 台” ( (H()卫 星 太 S) _ )
( ) I AC 3 MP T
它 由太 阳风 电子 分析仪 、超 热 电子望 远
相 同 的 日冕观测 仪和 成像 仪 ,这 些仪 器生 成 的实 时观测 数据 被传 回地 球 ,再 由研 究人 员 将 其 合成 为 3维 图像 。
S R 0一A、B卫 星 同 时 发射 ,用数 TE E
周 时 间逐渐 拉 开微小 距 离 ,一前 一后 编 队飞 行 。1 月后 ,2颗 卫 星 与 月 球 相 遇 ,并借 个 助 月球 引力 脱 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地球 。A、B两 星 轨 道 的微
小 距离 差造 成它 们不 同的飞 行 轨道 :B星完
1 4
离 ,以相反 方 向与 地球 渐渐 拉开 距离 。在完
阿丽亚娜火箭成功发射澳日通信卫星
|j 阿丽亚娜火箭成功发射澳日通信卫星营商Optus 公司发射的第5颗通信卫星。
J C S A T 12卫星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商业空间系统公司为日本Sky Pe rfe rt J SAT 公司设计及建造,是继J CSAT 9、JCSAT 11及JCSAT 110(即N-SAT-110)卫星之后络马公司在轨交付的第5颗卫星。
预计2011年发射的J CSAT 110R 和J CSAT 13卫星目前也正由洛马公司建造。
J CSAT 12卫星采用A2100AX 型平台,发射重量4000公斤,在轨设计寿命15年,携带30个Ku 波段和12个C 波段转发器。
在完成在轨测试后,JCSAT 12卫星将重新命名为“JCSAT RA ”接替寿命将尽的J CSAT R 卫星作为Sky Pe rfece JSAT 通信卫星舰队的在轨备份星,未来为日本、大洋洲、亚太地区及夏威夷提供通信及广播电视服务。
Optus D3卫星由美国轨道科学公司设计及建造,是轨道科学公司为澳大利亚Optus 公司建造的Optus D 系列通信卫星的第3颗卫星,前两颗D 系列卫星Optus D1、Op tus D2分别在2006年及2007年发射。
Optus D3卫星采用Star 2型卫星平台,发射重量约2500公斤,在轨设计寿命15年,携带32个Ku 波段转发器,有效载荷功率达5K W 。
该卫星完成在轨测试后将在156o E 轨位上投入商业运行,为澳大利亚及新西兰提供DTH 电视广播、因特网、电话和数据传输等服务。
据悉,Ar ia ne 5型火箭下一次发射将在9月晚些时候进行,届时,将同时发射西班牙通信卫星Amazonas 2及德国GMS中继站。
■◎谢丰奕格林尼治时间2009年8月21日22时9分,一枚欧洲阿丽亚娜5ECA 型大推力火箭(Ariane 5ECA )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起飞,将搭载的两颗亚太地区新一代通信卫星—日本J CSAT 12和澳大利亚Optu s D3送上太空。
SES,4卫星发射升空,,SES,3卫星服务亚洲
SES,4卫星发射升空,,SES,3卫星服务亚洲Proton-M火箭成功发射荷兰大型通信卫星SES4格林尼治时间2012年2月14日19时36分,一枚俄罗斯“质子-M”(Proton-M)火箭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起飞,将搭载的SES公司新一代通信卫星SES4送上太空。
火箭飞行9小时12分钟后,星箭分离,卫星进入远地点35786公里、近地点3714公里、倾角24.6°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获得成功。
提供这次商业发射服务的,是俄美合资的国际发射服务公司(ILS)。
这次发射原先安排在2011年12月26日及2012年1月28日进行,由于发射前发现Proton-M火箭上面级的技术问题而连续两次推迟发射,致使SES4卫星的升空延迟了近3个月。
这次发射,是ILS公司2012年首次发射以及自1996年4月以来其Proton火箭第70次发射,也是俄罗斯Proton火箭自1965年首次发射以来第374次发射。
而SES4卫星是ILS公司为SES公司发射的第20颗通信卫星,也是自2010年4月以来发射SES1、SES3、SES2和Quetzsat1卫星后为SES公司旗下的SESWorldSkies公司发射的第5颗卫星。
SES4卫星是SES公司卫星舰队第50颗通信卫星,由SESWorldSkies公司运营。
该卫星是SES卫星舰队迄今为止最大的以及功能最强大的一颗卫星,由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基于经过飞行验证的1300型卫星平台建造,发射重量6180公斤,卫星总功率20KW(寿命终止时),在轨设计寿命15年。
令业界关注的是,作为一颗高功率大容量的通信卫星,SES4卫星携带了124个C/Ku波段转发器,为用户提供跨越美洲、欧洲、非洲三大洲增强的容量。
其52个C波段转发器将增加全球覆盖的容量,C波段波束覆盖东半球的欧洲、非洲以及北、南美洲,提供视频分配、政府和VSAT通信等服务,1个全球波束将支持移动用户及海事用户的业务应用;72个Ku波段转发器构成4个高功率的区域波束,将分别服务于欧洲、中东、西非和北、南美洲。
日本当前航天政策及其发展动向(上)
福 州 大 学 李潇潇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王海洋 史 鑫日本当前航天政策及其发展动向(上)*基金项目:福州大学科研启动项目(CXRC201915),李潇潇(/0000-0002-8359-3897)。
摘 要 在回顾日本航天政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本文对日本当前航天政策的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其政策层次,介绍了日本航天法律及其航天政策中的国防安全内容,归纳了其对外空威胁的分类及空间攻防手段。
从完善航天装备、发展航天产业及强化以美日同盟合作等3个方面,归纳其推行航天政策的着力点,及其航天政策施行中的问题。
最后,从依托航天技术提高作战能力、升级装备强化外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高适应性的运载发射能力等3个方面,对未来日本航天政策的动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 日本;航天政策;航天产业;国防安全;航天法一、背 景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按驻日“联合国军司令部”的命令,其航空航天活动受到严格禁止[1]。
然而,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的对日政策发生了急剧变化。
1952年3月8日,在美国授意下,驻日“联合国军司令部”解除了日本航空航天活动的禁令;同年4月28日,颇具争议的《旧金山对日和平条约》生效,日本的主权得以恢复,打开了日本战后航天活动的闸门。
解禁后不久,日本就开始着手建立其航天科研机构。
1955年,日本政府设立航空技术研究所,1963年改称为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1960年,日本科学技术厅设立宇宙开发实施本部,1969年改组为宇宙开发事业团;1964年,东京大学设立宇宙航空研究所,上述3个机构正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 )的前身[2]。
最初,由于受到本国法律和国际政治条例的限制,日本的航天活动可谓谨小慎微、蹒跚起步,不过进展却十分迅速。
从1955年4月12日,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糸川英夫科研团队研制的超小型固体火箭(“铅笔火箭”)发射试验获得成功,到1970年2月12日,日本第一颗人造卫星“OSUMI”发射入轨,日本仅用了15年时间就成为继美国、前苏联、法国之后全球第四个自主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国外空间交会对接简况与故障统计
国外空 间交会对接 简况
航天器 交会对接 指的是两个航天器 ( 宇宙飞 船、航天飞机、空间站舱组件等 )在太空轨道上会
故 。1 2月 1 5日上 午 8时 2 7分 “ 子星 一6 双 ”飞船 再 次发 射成 功 。“ 子星 6 双 ”此行 任 务是 与正在太
空飞行的 “ 双子星 一7 ”交会 。“ 双子星一6 ”飞船
近 时相距 约 03米 。4小 时后 ,“ 子星 一6 - 双 ”飞船
行 。太空交会对接是实现空间站、航天飞机 、太空
平 台和 空 间运输 系 统 的太空 装配 、回收 、补给 、维
修地面导引、 自 动寻的、最后
接近 和 停靠 、合拢接 合 四个 阶段 。根 据航 天 员及 地 面站 的参与程 度 和智 能控 制 水平 ,交 会对 接 的控制
载人航天信 息 2 1 年第 5 0 1 期
・交 会 对 接
・
国外空 间交会对接简况 与故 障统计
摘要:在我 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之 际,本文简述了国外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 简况,并将其任务中 出现的各种对接故障及异常情况进行 了统计, ̄O 各级领导及科研人员参考 。 :r z, -
回地 面 。
16 9 8年 4月 1 4日 苏联发射 “ 宇宙 -2 2 1 ”无人
飞船 ,与 4月 1 5日发射 的 目标船 “ 宇宙 -2 3 1 ”实现
自动 交会对 接。
“ 子星 一7 双 ”飞船 作 为交会 的 目标船 于 l 2月 4 日从卡纳 维 拉尔 发射 。1 2月 1 日发射 双 子星 2
斯 ・ 弗尔 。 洛
16 9 7年 1 0月 3 0日,苏联发 射 “ 宇宙 一 18 8” 无 人飞 船 ,飞行 至第 4 9圈时与 “ 宙一 16 宇 8 ”飞船
各个国家的登月计划
各个国家的登月计划登月计划可以说是很多发达国家都在计划的事情,下面就是几个比较发达国家的登月计划。
日本的登月计划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日前宣布,日本计划20年后在月球表面设立无人探测基地,并为此成立了一个由约20名行星专家和技术员组成的特别项目小组。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还在考虑研发一种高科技宇航服,该机构官员表示,希望联合日本学术界、工业界和政府各部门的力量,制造出一种可供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进行探测时穿的宇航服。
日本计划于2020年把人送上月球,2025年在月球建立研究基地。
欧洲登月计划欧洲计划将于2020年把人送上月球,并以一名航天员踏上月球作为标志,而这一名航天员很可能将是一名德国人。
科学家们便将着手开始准备有关此项任务的各种仪器。
据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的弗拉克教授称,作为为欧洲探月计划付出最多的国家,德国理应第一个代表欧洲踏上月球。
据悉,德国每年用于空间研究的经费高达8亿欧元,此次探月计划将耗时六年多,平摊到每年的费用约为3至4亿欧元。
因此,联邦议会科技委员会主席埃德加特·布尔曼表示,除了这项计划之外,空间的运行轨道也可由德国人资助。
按照计划,探月器首先将围绕月球转行四年,并向地球发挥所拍摄的月球表面精准的图像。
至今,火星上拍得的照片要比月球的清晰。
探月计划的下一步则是欧洲登月任务。
在登月过程中,一架射电望远镜将可能被架在月球上,因为至今人们都无法完全接收到来自宇宙原始时期的长波信号。
此外,科学家们正酝酿着一项更大胆的计划:在月球上建立一个稳定的空间站,并在那里训练人们如何在火星着陆。
美国登月计划美国是人类最早登上月球的国家,美国的登月计划就是阿波罗计划(Apollo Project),又称阿波罗工程,是美国从1961年到1972年从事的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组织实施的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
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
Astra2E等多项卫星合同签订Astrium公司获得
Astra 2E等多项卫星合同签订Astrium公司获得Astra 2E等多项卫星合同签订Astrium公司获得2009年11~12月,欧美新一代通信卫星Astra 2E/2F/2G/5B以及Intelsat 23,瑞典新型移动宽带通信卫星OverHorizon先后签订了购买合同,其卫星制造商分别是欧洲EADS Astrium公司、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TAS)以及美国轨道科学公司。
而在11月上旬,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和俄美合资的国际发射服务公司(ILS)相继签订了新一代通信卫星Apstar 7及美国新一代专用广播卫星XM5的发射合同。
Astra 2E/2F/2G/5B卫星订购合同2009年11月30日,欧洲卫星运营商SES集团公司及卫星制造商Astrium公司同时宣布,双方签订了一项4颗通信卫星的购买合同。
这4颗新卫星被命名为Astra 2E/2F/2G和Astra 5B,预计在2012~2014年之间发射及投入商业服务。
据称,这4颗新卫星的投资将超过5亿欧元(折和7043亿美元),均采用Astrium公司设计的最新型高可靠的Eurostar E3000型卫星平台,携带Ku/Ka波段有效载荷,卫星在轨设计寿命为15年。
引业界关注的是,与现在轨的Astra 2E/2F/2D(28.5OE)及Astra 2C(31.OE)几颗老卫星相比,这4颗未来将要接替它们的新卫星不仅携带了容量更大、专门用于DTH电视、地面数字电视(DTT)分配等业务的Ku波段有效载荷,而且增加配了专用于宽带通信、VSAT业务的Ka波段转发器。
其中,Astra 2E/2F/2G三颗卫星未来升空后将在28.5OE轨位上服役,其Ku波段实际有点波束及可调控的泛欧波束,特别有助于SES Astra公司增强对英国及爱尔兰DTH电视市场的覆盖,可以满足付费电视运营商和公共广播公司的各种需求,并推进欧洲其它地区DTH电视、DTT分配等业务的发展;而这3颗新卫星的Ka波段有效载荷将有助于SES Aatra公司未来在欧洲发展新一代宽带服务,包括正在成长中的ASTRA2Con-nect卫星宽带业务。
低轨通信卫星【亚太地区多颗在轨通信卫星出现变动】
低轨通信卫星【亚太地区多颗在轨通信卫星出现变动】近期,基于商业交易等原因,亚太地区上空由美国ProtaStar有限公司及亚洲广播卫星有限公司(ABS)运营的多颗在轨通信卫星出现了调整变动。
根据相关协议,EurpBird 4卫星已从欧洲上空移到75°E 轨位上运行,并改名为Eutelsat W75/ABS 1B卫星。
而ProtoStar 1卫星不久将西欧那个98.5°E轨位移至大西洋地区上空31.5°E轨位投入商业服务,并更名为Intelsat 25卫星,出现变动的亚太区通信卫星,还有Protostar 2卫星(107.7°E)和菲律宾Agila 2卫星(146°E)。
美国ProtoStar公司拍卖在轨通信卫星ProtoStar1/2总部设在百慕大群岛及旧金山的美国ProtoStar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卫星运营、DTH卫星电视和通信,以及金融等综合业务的私营公司。
为了开拓快速成长的亚太地区DTH卫星电视及通信市场,该公司近年来先后购买了两颗通信卫星ProtoStar1/2,并在2008年7月及2009年5月发射,分别部署在印度洋上空98.5°E和107.7°E轨位上服役。
然而,也许是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加上两颗新卫星升空后转发器使用率低,ProtoStar公司财务上出现问题,终于在2009年初向美国法院提交了破产保护的申请书,两颗新卫星根据破产保护程序也进行公开拍卖。
Intelsat有限公司购买ProtoStar1卫星2009年10月30日,全球最大的固定卫星业务运营商InteIsat公司宣布,在10月29日ProtoStarl卫星的公开拍卖中,该公司以2.1亿美元的现金出价成功胜出,竞购得ProtoStarl通信卫星。
参加这次拍卖会的,还有全球排名第二、三位的固定卫星运营商SES集团公司和EuItelsat公司,美国EchoStar通信公司,泰国Thaicom 公司以及马来西亚Measat公司。
美日关系的发展演变
美日关系的发展演变本文对美日同盟的调整主要分为四个阶段阐述,分别为:冷战时期美日同盟的形成、冷战结束后美日同盟的再定义、9·11事件后美日同盟的强化及新时期美日同盟的全面调整。
标签:美日同盟演变一、冷战时期美日同盟的形成二战结束后,战胜国美国对战败国日本进行单独军事占领和控制。
美国迫切希望日本成为其远东的工具,有效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的扩张。
而日本也不得不依靠美国来保障其安全,这就为两国确立同盟关系奠定了基础。
1951年美国和日本签订《旧金山和约》、《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2年2月两国又签订了《日美行政协定》。
这些条约中规定,美军可以驻扎在日本国内及其周围地区,日本得向美军提供基地,并分担驻扎费用。
”这一系列条约的签订,标志着美日战略同盟的正式建立。
虽然同盟建立之初奠定了“美主日从”的同盟关系,但日本充分的利用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在美国的军事保护下,使本国经济逐渐转向正轨并取得飞速的发展。
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开始谋求改善战败国的国家形象,希望在对美外交中表现出更多的自主性。
日本各党派要求修改不平等的旧条约的呼声越来越高。
美国为了缓和日本的反美情绪,防止日本倒向中苏,同时确保在日本的美军基地和通过经济合作加强对日控制,也愿意以较平等的态度对待日本。
经过多次谈判,1960年1月19日美日在华盛顿签署了《新日美安全条约》。
新的条约废除美国干涉日本内部事务的条款,从范围上突破了旧条约关于保卫日本本土的合作范围。
该条约在一定程度上使日本获得更多的自主权,顺应了日本国内社会希望与美国建立平等关系的政治诉求,使得美日关系从原来的不平等逐渐走向平等,但条约实质上依然是针对中国与苏联的军事同盟条约,美日之间不对称的地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提出了“多边自主外交”政策,日本不在一味追随美国,对外政策逐渐变得积极主动,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化。
这一时期,美国也希望日本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配合其全球战略的实施。
美国Jupiter等多项卫星合同签订
发 射场发射 。合 同金额未透露。
星 由美 国波音 卫星 系统公 司建造 ,采 用
据称 ,这次 宣布It la2 卫星的发 nes t 2
RS CC公 司为 建造 高 功 率通 信卫 星 E r s T1AT2 Xp e s A / 招标
4月 22 , 俄 罗 斯 卫 星 通 信 公 司 日
空 方 面 的 应 用 ,以 及各 区 域 之 间 的 连 公司签 署了A sa B p t r 通信 卫星的订购合 宣 布 :计 划 建 造 两 颗 高 功 率 通 信 卫 星 7 接 。而后来 增加 配置 的UHF 效载荷 载 同 。合 同 价值 约 为 1 1 3 7欧 元 ,包 括 E r s T1 有 Xpe sA 和AT 2,并在 2 1 年发 射 0 2 .2  ̄ j 将 为澳 大利亚 及 美 国军 方提 供军 事通 信 卫 星及建 立 一座 Ap t 7 卫 星控 制 中 及投 艮 。这 两颗 新卫 星将 覆盖俄 罗 务 s a 8 r 服务 。 心 。据称 ,Ap t 7 卫星将作 为 目前正 斯 的 欧 洲 部 分 、乌 拉 尔 和 西伯 利 亚 东 sa B r
5 5日 ,欧 洲 阿 丽 亚 娜 空 间 公 司 额外容量 ,同时也扩大2 0 年4 月 0 8 月投入商
5 月4日 , I S 司 宣布 ,更 改 3 公 L 月
宣布 ,已经与 美 国卫星宽 带 网络及 服务 业服务 的S a e y 宽 带卫 星系统的容 1 日 宣布 的一 次 发射 任 务 ,预计 2 1 5 0 2 p c wa 3
美国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美国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为了给“阿波罗”登月计划作技术准备,美国研制和发射了“双子星座”系列两舱式飞船,用于突破和掌握太空行走和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1966年3月,美国“双子星座”8号飞船与由“阿金纳”火箭末级改装的目标航天器实现了世界上首次交会对接。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指令舱与登月舱实现了首次月球轨道人控交会对接。
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研究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架航天飞机,为了建造国际空间站,航天飞机在20世纪90年代安装了交会对接装置,并分别与“和平”号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多次对接,大大扩大了航天飞机的用途。
世界首次空间交会对接1966年3月16日,在航天员手控操作下,美国“双子星座”8号飞船与“阿金纳”目标航天器完成了世界首次空间交会对接。
其交会测量系统采用微波雷达、电视摄像机,目标航天器上还装有应答机。
对接操作采用自动、手动两种方式,此后,“双子星座”,又成功进行了3次空间交会对接。
“阿波罗”飞船的交会对接“阿波罗”登月飞船往返月球一次,需在空间进行两次交会对接。
第一次是指令舱在地球轨道分离后调头180°,指令舱与登月舱对接;第二次是登月舱由月球返回时与月球轨道上的指令舱对接。
在“阿波罗”飞船的登月过程中,为了保证在缺少地面支持的月球轨道上交会对接的安全性,其指令舱和登月舱都可作为追踪航天器,都具备一定的自动化能力。
通常,交会对接任务规划由地面完成,但是船上系统具有对目标定位并自主机动的能力。
最终的捕获和对接则是由航天员完成的。
其交会测量系统采用x频段交会雷达,最终采用手动完成。
其对接机构采用可移开的“杆-锥”式结构。
1969年7月~1972年12月,美国先后发射了“阿波罗”11号~17号共7艘登月飞船,除“阿波罗”13号发生意外事故中止登月任务外,其余6次完全成功。
这说明“阿波罗”飞船使用的交会对接技术是可靠的,且适合多次使用。
“天空实验室”的交会对接1973年5月,美国发射了第一座试验性空间站——“天空实验室”,它装有新研制的“多用途对接舱”,能同时提供2个对接口,其交会测量系统和对接机构基本与“阿波罗”飞船所用的相同。
美日发射新直播卫星传输卫星
美 日发射 新 直播 卫 星传 输 卫 星
◆ 谢 丰 奕
MT A S T 2卫 星 是 日 本 三 菱 电 机 有
限 公 司 为 日 本 国 土 交 通 省 ( I) 属 MLT 下 的 日 本 民 用 航 空 局 (CAB 和 日 本 气 象 J )
E h Sa 0卫 星 在 未 来 几 个 月 内 完 成 c o t r1
MT AT 1 S R卫 星 类 似 , S T 2卫 星携 MT A
带 的 K 、 u及 L波 段 有 效 载 荷 将 用 于 为 aK 日益 增 多 及 拥 挤 的 跨 越 北 太 平 洋 连 接 亚 洲和 北美 洲 的空 中航 线 的 飞行 提供 通信
局 ( MA) 造 的一 颗 多 功 能传 输 卫 星 , J 建
将 用于 为东 亚 及西 太平 洋 区域 提供 航 空 管 制 和 气 象 观 测 服 务 ,其 航 空 管 制 功 能 及 气 象 观 测 功 能 的 设 计 寿 命 分 别 为 1 0 年 和 5 年 。 MT A S T 2卫 星 发 射 重 量 约 46 .5吨 , 日 本 迄 今 为 止 发 射 的 最 重 的 是
红外 线波段 共 5个 观测通 道外 , 其拍摄 图
像的 间隔已缩 短为 原先的 一半 , 将 有助 这
于在 夜间辨别 底层 云雾 , 更准确 地评 估海 面温 度 。MT A 星还将 有效 地收 集 S T 2卫 天气 , 地震 和潮 汐 的相 关 数据 , 传输 给 并
地面气 象观测 中心 , 科学家进 行分析 。 供 据 悉 。 本 H2 火 箭 的1 。 轨 位 上 投 入 商 将 W 1 0 业 服 务 , 并 成 为 DIH Ne ok系 统 拥 S t r w 有 的第 1 直 播 卫 星 。 DI ewok 1颗 SH N t r 系 统 现 拥 有 E h Sa 1~ 卫 星 及 c o tr 9 R ib w 1共 1 an o 0颗 在 轨 直 播 卫 星 。 市 场 分 析 家 指 出 。 c o tr1 E h Sa 0卫 星 正 式 启 用 后 。将 为 DIH Ne o k系 统 S t r w 提 供 最 优 化 的 另 外 的 带 宽 ,扩 大 系 统 的 卫 星 容 量 ,从 而 扩 展 系 统 为 全 国 1 0 0 2
日本H2A火箭发射成功,两颗实用卫星被送入轨道
)
-
-)
-)
, 、 -[
)
,
பைடு நூலகம்
-
K UA I XU N CH U A NZH EN
维普资讯
: j
-
存 在 许 多 技 术 问 题 , 每 年 要 在 船 坞 里 呆 上 其
三 个 月 。 在 201 底 开 始 的 由美 国 领 导 的 0 年 阿 富 汗 行 动 中,戴 高 乐 ” 航 空 母 舰 由 于 技 “ 号 术 问 题 没 有 能 够 立 即投 入 行 动 由于建造航 空母舰需 要大 量的 资金, 使
I
9 -9 响尾蛇 ” M 8“ 导弹 、 教练导 弹和保 障设备 = 该武
同 时 ,法 国 还 打 算 装 备 空 中 客 车 公 司 的 A一 4 0 型 军 用 运 输 机 ,由 于 这 是 一 个 合 作 项 0M
目, 终 决 定 研 发 这 种 飞 机 要 得 到 其 它 国 家 最 的 同 意一 特 别 是 德 国 。
计 划
韩 国 定 购 雷 声 公 司 的 A M一 X 响 尾 蛇 弹 I 9” 导
●
、 j
这 次 发 射 的 H2 火 箭 与 今 年 2月 发 射 A 的 型 号 相 同 :发 射 l 4分 钟 以 后 , 人 宇 宙 实 无 验 系 统 研 发 机 构 的 无 人 宇 宙 实 验 系 统 卫 星 ( S R ) 火箭 脱 离 , 高度 约 为 4 0公 里 处 U E S与 在 5 进入预定轨道 。3 0分 钟 后, 二 颗 数 据 中 继 第 技 术 卫星 ( T ) 进 入 预 定 轨 道 。 DR S也 今年 I 月, 1 日本 宇 宙 开 发 事业 团 计 划 第 四次 发 射 H2 火箭 : A
卫星变轨道知识点总结
卫星变轨道知识点总结一、卫星轨道类型卫星的轨道类型可以分为地球同步轨道、地球近地轨道和地球远地轨道。
地球同步轨道是指卫星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卫星在轨道上的位置相对地面是固定不变的。
地球近地轨道是指卫星距离地球较近的轨道,周期一般在90分钟至2小时之间。
地球远地轨道是指卫星距离地球较远的轨道,周期一般在24小时以上。
二、卫星变轨原理卫星变轨的基本原理是改变卫星的速度和轨道参数,使得卫星能够从一个轨道转移到另一个轨道。
卫星的速度和轨道参数受到地球引力和大气阻力的影响,因此变轨过程需要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三、卫星变轨方法卫星变轨的方法包括化学推进变轨、电推进变轨和引力辅助变轨等几种。
1. 化学推进变轨化学推进变轨是指利用化学推进剂发动机改变卫星速度和轨道参数的方法。
化学推进剂发动机通常包括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液体火箭发动机两种类型。
固体火箭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特点,适合用于小型卫星的变轨任务;液体火箭发动机具有推力大、比冲高的特点,适合用于大型卫星的变轨任务。
2. 电推进变轨电推进变轨是指利用电推进系统改变卫星速度和轨道参数的方法。
电推进系统包括离子推进系统、霍尔效应推进系统和电弧推进系统等多种类型。
电推进系统具有推力小、比冲高的特点,适合用于长期变轨任务和精准变轨任务。
3. 引力辅助变轨引力辅助变轨是指利用其他天体的引力场改变卫星速度和轨道参数的方法。
引力辅助变轨包括飞越引力辅助和施耐德变轨等几种类型。
引力辅助变轨具有成本低、能耗小的特点,适合用于长期变轨任务和大幅度变轨任务。
四、卫星变轨关键技术卫星变轨的关键技术包括精密轨道测量、轨道设计与规划、推进系统设计与控制等多个方面。
1. 精密轨道测量精密轨道测量是指利用地面测量设备和卫星测量设备对卫星的轨道进行精密测量和监测的技术。
精密轨道测量能够提供准确的轨道数据和轨道状态信息,为卫星变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 轨道设计与规划轨道设计与规划是指根据卫星任务需求和轨道参数对卫星的轨道进行设计和规划的技术。
日美半导体保证协定
日美半导体保证协定近期,日本与美国签署了一份半导体保证协定,旨在巩固两国半导体产业的合作关系。
这份协定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将分步骤解析该协定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一、半导体保证协定的背景在全球范围内,半导体行业的竞争尤为激烈。
作为半导体产业的重要玩家,日本和美国都希望在半导体领域保持领先。
然而,在技术和市场准入等方面,两国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些限制和障碍。
因此,两国政府决定签署一份协议,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竞争挑战。
二、半导体保证协定的内容半导体保证协定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出口审批时间协定规定,日本出口的半导体产品,如果经过美国通行证控制的国家,则无需再经过美国的出口审批程序。
这意味着,日本企业可以更加快速地将半导体产品出口至全球市场,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半导体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2. 加强技术合作协定还涉及技术合作方面。
双方将共同开展技术研究和开发,并在人才培养和信息共享等方面展开合作。
这有助于加快半导体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进一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3. 加强监管合作协定还包括加强监管合作的内容。
双方将加强监管合作,打击非法转移半导体技术和设备的行为,保障两国半导体产业的正常发展。
三、半导体保证协定的影响半导体保证协定的签署,对于中国等其他国家的半导体企业来说,利好和风险并存。
从一方面看,该协定有望提高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中国等其他国家的半导体行业形成一定的挑战。
从另一方面看,该协定也有助于加强中日和中美之间的半导体产业合作和技术交流,为中国企业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更多机会。
总之,半导体保证协定的签署,将进一步促进日美两国半导体产业的合作和发展,并对全球半导体产业产生重要的影响。
美日韩三边关系:基本特点及其局限
近期,东北亚局势由于朝鲜进行核试验与发射卫星而显得愈发复杂多变、扑朔迷离。
面对朝核问题的新一轮危机,地处东北亚地区的日本与韩国以及与日韩两国都分别保持同盟关系的美国的动向就格外引人注目。
特别是美日韩三边互动及其走向,引发广泛关注。
在美国看来,欧亚地区是一个天然的“大棋局”,如何巧妙地处理与欧亚棋盘上的重要地缘战略棋手的关系,以及如何同欧亚地区那些关键的地缘政治支轴国家打交■ 庞中鹏/文道,对美国长久和稳固地保持其全球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1]在美日韩三边关系中,美国无疑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由于日韩关系的脆弱与不确定性,以及美日韩三国在处理与应对外部危机时出于维护各自国家利益的需要等因素影响,事实上三边关系并不如美国所希望的那样和谐与稳定。
美日韩三边关系的基本特点在美日韩三边关系中,又可细分为美日、美韩、日韩这三对双边关系。
其中,美日关系与美韩关系是美日韩三边关系的两个等边,且具有稳定性,但日韩关系是三边中的一个短边,具有不确定性。
在三边关系中,美国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美国的动向直接关系着其他双边关系的走向。
在三边关系中,相对而言取得力量的平衡较为容易。
三方既有相互合作,也有相互竞争。
在不同的问题领域,保持二对一的局面是常态,但这种局面处于不时变化之中。
在三边关系中,有时两个国家关系密切缓和,有利于第三当代世界国,有时则不利于第三国。
[2]第一,在美日韩三边关系中,美国处于主导地位。
近年来,美国通过“亚太再平衡”战略不断加强与韩国和日本的关系,适当让韩国与日本分担美国在亚太防务上的负担,以便把韩国与日本牢牢缚在美国的战车上,加紧构建美日韩军事一体化体系。
一般而言,三边关系通常不是等边的,在三个国家中,往往有一个国家处于主导和较为有利的地位。
[3]美国对欧亚地区的一项有效政策是必须具有一只远东之“锚”,如果美国被他国排除或者自我排除在亚洲之外,那么也就无法实现拥有这只“锚”。
[4]所谓美国在远东的地缘战略之“锚”,日本与韩国应是自然选项。
日本如何参与美重返月球计划
太空探索I 【视点】曰本如何参与美重返月球计划文/李晨风2020年7月9曰,美国字航局与曰本政府签署了一项 协议,曰本正式加入了美国重返月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
这份名为《联合勘探意向声明》的协议是由美国字航局 局长吉姆•布里登斯汀和日本政府教育.文化、体育、科学 技术大臣黑田光一在一次虚拟会议上签署的。
布里登斯汀在一份简短的声明中说:"今夭签署这项意 向声明是建立在美曰两国在太空领域长期成功合作的基砒上 的……我们感谢曰本对阿尔忒弥斯计划的大力支持,并期待着将我们在国际空间站上所享有的强有力的伙伴关系扩展到 地月空间、月球表面等领域。
"两国政府都没有公布宣言的文本,但他们形容这份文件 概迷了曰本在人类和机器人探索方面的作用。
这将包括对月 球门户和月球表面探测的贡献。
美国和日本是长期的航天合作伙伴。
自从特朗普政府提 出2024年载人重返月球的阿尔忒弥斯计划,日本政府就一 直非常积极,反复表态打算参与其中。
尔忒弥斯计划中。
日本实际上是第二个 宣布有意加入阿尔戎弥斯计划的航天大 国。
2019年2月,加拿大宣布将为该 计划的地月轨道空间站开发一种机械臂 “加拿大臂3号”,并且在未来24年 内将为这个计划投入约15亿美元。
当时,欧空局和俄罗斯航天局都 在考虑各自能提供些什么,例如舱段和 气闸室。
布里登斯汀甚至表示,澳大利 亚航天局签署了一份文件,旨在研究澳 大利亚对阿尔忒弥斯计划的潜在贡献, 印度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有加入阿尔 忒弥斯计划的机会。
曰本感兴趣的四大领域2019年10月,第70届国际宇航 大会在美国举行。
其间,布里登斯汀在 六大航天局局长(中国国家航天局代表 团因赴美签证问题,未能到会)会议上 发表讲话称:“我们需要国际伙伴。
当 我们共同努力时,我们都能做得更多。
”布里登斯汀在记者招待会上说, 美国宇航局希望国际空间站目前的所有 合作伙伴都参与到地月轨道空间站和阿▲地月轨道空间站曾经的国际分工44SPACE EXPLORATION【视点丨丨太空探索那么,曰本政府到底提议了些什么呢?就在国际宇航联大会举行前不久,曰本首相安倍晋三发表声明,宣布有意加入阿尔忒弥斯计划。
可以让美国佬再老实一点!
不管中国的公知们怎么说美国对中国充满善意,不管中国某些外交家怎么说中国要同美国搞好关系,自从前苏联被弄翻之后,美国就把扼杀和颠覆的战略重点对准了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
就看今年上半年吧,美国军方首脑一再向中国发出战争威胁,扬言要把美国60%的军事力量部署到亚太地区。
然后就是炒作南海问题,美军两个航母战斗群巡游南海,撤走之后又是三艘宙斯盾级战舰到南海示威。
中国与美国隔得天远地远,中国也从没有招惹美国什么,美国如此挑衅中国,明摆着是要扼杀中国!
但是,最近几天,美国似乎消停了许多。
中国人民忍性很好,没怎么搭理它,是美国自知无趣,或者善心大发,悄悄退了吗?不是!美国人信奉实用主义,信奉让实力说话,它是碰到了硬骨头!
6月25日,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美国佬鼻子很灵敏,知道这次发射很不简单。
长征七号搭载的“天源1号”能源加注卫星,成功进行了卫星在轨加注试验,首次实现了中国在太空为在轨运行卫星补充能源。
美国早也可以为在轨卫星加注能源,但它只能使用航天飞机进入太空后,由航天员操控机械臂为在轨卫星加注。
美国的航天飞机养不起了,现已全部退役,通过卫星为在轨卫星加注还没有成功。
中国先它一步做到了,美国佬看得目瞪口呆。
既然卫星可以为在轨卫星加注能源,而无需航天员人工操作,那么就意味着:我们的卫星可以进入敌方卫星的轨道,接近它,然后伸出机械臂,把敌方卫星俘虏了。
美国的军事系统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日美对华监视网伸向太空_人生故事
日美对华监视网伸向太空日美在东京召开太空合作会议,声称要共同监视在东海及亚太海域日益活跃的中国军舰。
有媒体称,这正是日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由于这两年中国海军在东海和西太平洋的活动区域逐渐扩大,在西太平洋演习的频率已经从几年前的每年两三次,上升到如今的一年近十次,这些都让日本越来越紧张。
每当中国军舰出海训练,日本就派出飞机、舰船,对中国军舰进行非法监视。
如今,日本更是紧紧抱着美国,试图打造全球最强的“太空监视网”,从天上监视中国军舰的动向。
近年来,日本竭力发展自己的高端卫星,军事目的十分明显。
日本接连发射光学卫星和雷达卫星,这两种卫星相互搭配,技术非常先进。
光学卫星受天气状况影响严重,而雷达卫星不受天气影响,能够穿透树叶、伪装网等,把掩体下的物体看得一清二楚。
例如“光学四号”属于日本的第三代侦察卫星,分辨率高达0。
6米,是目前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成像卫星。
众所周知的是,日本卫星监测的重点主要放在以其本土为中心的东北亚地区和东海海域。
日美从太空监视中国为什么美国会很痛快地与日本达成太空合作的协议呢?有媒体透露,这主要是因为日本的太空侦察能力在亚洲数一数二,而且未来日本还有着更庞大的太空发展计划。
日本《产经新闻》的文章称,日本政府计划从今年开始,用5到10年时间,发射6颗系统侦察卫星,以实现对全世界任何地方每天一次以上的拍摄和监视。
这6颗新卫星包括光学卫星和雷达卫星。
建立这一新卫星系统的目的是进行灾害监测、地图绘制、探查资源等,通过光学卫星与雷达卫星的组合,对全世界各个地点都可以进行拍摄。
2013年1月27日,日本情报收集卫星“雷达4号”(识别能力在60厘米左右)在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成功。
加上已在轨道上的“雷达3号”、“光学3号”和“光学4号”卫星,日本空中情报系统的“四星体系”已经完成。
由此,日本的卫星情报监视系统终于能够实现每天对地面特定地点至少进行一次拍摄图像。
虽然日本建立了“四星体系”,但用内阁某官员的话说,日本的卫星情报监视能力与美国相比,“相当于人类视力的2。
美日俄在GNSS方面开展合作
美日俄在GNSS方面开展合作
佚名
【期刊名称】《全球定位系统》
【年(卷),期】2005(30)2
【摘要】近日美国发表声明,分别增加与日本和俄罗斯在GNSS领域的合作努力。
2004年11月18日会议上,美国与日本官方声明要继续推进1998年美日关系GPS联合声明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日本代表团简述了不久将发射基于多功能运输
卫星(MTSAT)的星基增强系统(MSAS)卫星,由于2003年11月笫一颗卫星发射
失败,期盼2005年早期发射笫二颗卫星。
【总页数】1页(P52-52)
【关键词】美国;日本;俄罗斯;GNSS领域;多功能运输卫星;星基增强系统卫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07.5
【相关文献】
1.山东四川将在畜牧业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本刊论文获全国一等奖/五原发展农区畜牧业势头猛/欧洲各国陷禽流感恐慌疑出现全面流行的先兆/印尼一研究人员宣称已研制出抗禽流感草药制剂/广西首个肉鸡养殖地方标准即将出台/福州市采取各项措施,积极开展猪链球菌病防控工作 [J],
2.积极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方面的作用 [J], 艾永梅
3.美企开展地质处置废物容器方面合作 [J], 伍浩松;戴定
4.飞利信与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开展全方面、多层次的深度合
作 [J],
5.美可能在登月舱方面开展国际合作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