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物理专题训练: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熔化和凝固(含解析)
中考物理专项练习熔化和凝固(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白气〞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2.在以下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锭熔成铁汁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A.B.C.D.3.以下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河面上冰雪的消融B.路面上的水结冰 C.山林中雾的形成 D.窗户玻璃上冰花的形成4.炎热的夏天,柏油马路会变软,这是因为〔〕A.柏油是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开始熔化 B.柏油的硬度不够C.柏油是晶体,受热后未达到熔点开始变软D.柏油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受热后开始变软5.如图,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小瓶与烧杯底部间垫一木块,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大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B.有一半的水结成冰C.都没结冰D.都已结冰6.在标准大气压下,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晶体的熔点和几种液体的沸点,有以下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190℃氧为液态B.可选用锡锅熔化铜块C.酒精温度计可以测量100℃的沸水温度 D.水银温度计可测℃的气温7.如下图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以下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错误的选项是〔〕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物质的初温是40℃D.加热5分钟时物质的温度是48℃8.冬天户外的自来水管需要穿上一件用隔热材料制成的〝棉袄〞.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自来水管因热胀冷缩而断裂 B.防止自来水管内水结冰时将水管胀破C.增强自来水管的密封性D.增大自来水管能够承受的压强9.用毛皮摩擦过的气球能粘在墙面上不掉下来,以下现象与其实质相同的是〔〕A.寒冷的冬天用湿手摸户外的金属单杠,手会被粘上B.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被梳子粘起C.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D.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二】多项选择题10.以下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B.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C.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的温度高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11.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如下图,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55℃〔〕A.可能处于固态B.可能处于液态 C.一定处于固、液混合态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12.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小阳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该物质是晶体 B.该物质的温度达到时,其状态是液态C.该物质在第分钟至第分钟的时间段内不需要吸热 D.该物质在第分钟时处于固液共存态13.王飞同学加热某固体物质使其熔化,下表记录了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该物质是一种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C.该物质加热到第4分钟时是液态 D.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4min14.小明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晶体的熔点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铝的凝固点是660℃B.﹣200℃的酒精为固态C.可选用铁锅熔化锡块D.在气温为﹣50℃的地方可选用水银温度计【三】填空题15.晶体在熔化时会有一个特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______ __,有些液体在凝固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个特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液体的________;同种物质的熔化时的温度与凝固时的温度________16.水银的熔点是-39℃,它在-40℃时呈________态,-39℃℃时呈_ _______态或________态,也可能呈________态,-38℃时呈________态。
吸热的物态变化有哪些
吸热的物态变化有哪些吸热的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升华;属于放热的是凝固、液化、凝华。
吸热,是指物体本身的温度升高,吸收外界的热量,外界温度降低。
在地球重力场中,物质由液态固态变为气态,体积膨胀,部分物质或得更高的势能,在这个过程中就必须从周围获取能量,内能增加。
吸热是什么反应吸热,是指物体本身的温度升高,吸收外界的热量,外界温度降低。
在地球重力场中,物质由液态固态变为气态,体积膨胀,部分物质或得更高的势能,在这个过程中就必须从周围获取能量,内能增加。
如果没有在重力场中,物质由液态固态变为气态,内能不增加,所以不吸热。
也就是说物质状态变化的吸热现象只会发生在重力场中。
吸热是升温还是降温物理中的吸热是升温,放热是降温。
化学中的吸热是吸热反应,会引起周围环境降温的变化,所以是降温,放热是引起周围环境温度的升高,就是升温。
吸热的原理是什么化学中,溶解共分为两个过程。
第一个过程是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溶质分子克服分子或离子之间的吸引力,脱离晶体表面,进入溶剂中,这是一个吸热过程。
另一个过程为脱离后的分子或离子被溶剂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放热反应。
物质溶于溶剂是吸热还是放热,取决于这两个过程那一个占优势。
溶剂化过程占优势将溶解放热,扩散过程占优势将是溶解吸热。
化学上把最终表现为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生成物中的化学键的能量(键能)越强,稳定性越强能量越弱,稳定性越差。
物态变化是什么物态变化: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它们两两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物态变化有6种: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其他物态如:等离子态、超固态、中子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软物质等。
物态变化的相关例题及解析蒸发、升华等物态变化实质上都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造成的,而温度越高,蒸发越剧烈,说明了:(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
分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即扩散,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1)解读
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晶体凝固的条件是:
①达到凝固点; ②继续放热 非晶体凝固的条件是: 放热
练习 1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象 B.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象 C.丙图可能是明矾熔化图象 D.丁图可能是石英凝固图象 2 关于晶体的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D ) A. 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时一定熔化 B. 将食盐放到水中,一会儿水就变咸了,这是熔化现象 C.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出热量 D.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一)探究冰熔化时的特点
2.加热方法:水浴法(记)
目的:使冰受热均匀
3.实验中冰的选择:碎冰屑 4.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
实验数据:
时间 t/ 0 1 min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温度 t/ -4 -3 -2 -1 0 0 0 0 0 0 0 ℃ 状态 固态 固液共存态
(1)常见的非晶体:塑料、玻璃、沥青、松香、石蜡等。(记) (2)非晶体熔化条件:从外界吸热
(3)非晶体熔化特点:非晶体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
温度不断升高
几种晶体的熔点(0C)
物质 钨 纯铁 各种 钢 各种 铸铁 铜 熔点 3410 1535 1300 — 1400 1200 左右 1083 物质 金 银 铝 铅 熔点 1064 962 660 327 物质 冰 固态水银 固态酒精 固体氮 熔点 0 —39 —117 —210 金刚石 3350
4.铁锅可以用来熔化铝,但铝锅不能用来熔化铁,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铁比的熔点高
3 熔化和凝固图象
温度( ℃) 温度( ℃)
中考物理复习---热学实验专项
1. 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的物质; 2. 常见晶体: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 3. 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吸热(缺一不可); 4. 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固液共存状态); 5. 处于熔点的物质状态:固态、固液共存和液态; 6. 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 7. 常见非晶体的物质:蜂蜡、松香、沥青、玻璃、塑料等; 8.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1. 应选用颗粒 较小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 图甲中对试管中的冰采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使冰块均匀 受热 ;
3. 由图乙图像可知:冰是 晶体 (选填“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或“非晶体”)。同时 还得出了冰熔化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 不变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4. 冰块熔化过程持续了 10 min,当实验进行到第10min时,物质处 于 固液共存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 (3)该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多少?
• 72km/h=20m/s
• t=s/v=8000m/(20m/s)=400s
• P=W/t=1.62x107J/400s=4.05x104W
热学与运动结合
• 汽车自动驾驶时使用雷达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器来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 该款车以72km/h的速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8km时,消耗汽油 1.5×10-3m3,假设燃油完全燃烧,汽油机的效率为30%,则这段运动过程中; (汽油的密度为0.8×103kg/m3,汽油的热值取4.5×107J/kg)
• (2)该汽车发动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 W有用=Q放Xȵ=5.4×107Jx30%=1.62×107J • (2)该汽车发动机做的有用功是1.62×107J;
2016年北京市中考真题物理试题(答案+解析)
2016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A.安培B.伏特C.焦耳D.瓦特【考点】电流的单位换算.【分析】首先对选项中的单位进行分析,明确各自对应的物理量,然后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A、安培是电流的主单位.符合题意;B、伏特是电压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C、焦耳是功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D、瓦特是电功率的主单位.不符合题意.故选A.2.图中所示的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陶瓷盘B.不锈钢锅C.玻璃杯D.木铲【考点】导体.【分析】根据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进行判断.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包括:塑料、陶瓷、橡胶、空气、玻璃等.【解答】解:A、陶瓷盘是制品陶瓷,是绝缘体.不符合题意.B、不锈钢锅是金属制品,是导体.符合题意.C、玻璃杯是玻璃制品,是绝缘体.不符合题意.D、木铲是木制品,是绝缘体.不符合题意.故选B.3.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赵州桥在水中形成“倒影”B.手在墙上形成“手影”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上弯折D.景物在凸面镜中成像【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赵州桥在水中形成“倒影”影,是水面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手在墙上形成“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上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景物在凸面镜中成像扩大视野,是凸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选C.4.如图所示的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计算器B.电风扇C.电暖气D.电视机【考点】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磁效应.【分析】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流作功而消耗电能,产生了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解答】解:A、计算器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光能与声能,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故A不合题意;B、电风扇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故B不合题意;C、电暖气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故C符合题意;D、电视机工作时注意把电能转化为光能与声能,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故D不合题意.故选C.5.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机械表保养时上油B.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C.旋钮侧面制有条纹D.轮胎上制有花纹【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解答】解:A、机械表保养时上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B、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合题意;C、旋钮侧面制有条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题意;D、轮胎上制有花纹,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D不合题意.故选A.6.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天平B.瓶盖起子C.食品夹D.钳子【考点】杠杆的分类.【分析】判断杠杆的种类,可结合生活经验,根据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大小关系,若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则是省力杠杆,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则是费力杠杆,若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则是等臂杠杆.【解答】解:A、天平在使用过程种,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B、瓶起子在使用过程种,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C、食品夹在使用过程种,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D、钳子在使用过程种,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选C.7.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在铁轨下面铺枕木B.大型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C.书包背带做得较宽D.切熟鸡蛋的钢丝很细【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解答】解:A、铁轨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路基的压强,保护路基.不符合题意.B、大型载重车装有很多车轮,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强,不符合题意.C、书包带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书包对肩膀的压强,背书包时舒服些.不符合题意.D、切熟鸡蛋的钢丝很细,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符合题意.故选D.8.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B.将冰冻食物放在水中解冻,水变凉C.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D.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分析】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解答】解:A、热水倒入茶杯,茶杯从热水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B、冰冻食物放在水中解冻,食物从水中吸收热量,水温降低,水变凉,是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C、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水从鸡蛋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D、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手克服摩擦做功,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故选D.9.关于安全用电,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更换灯泡时先断开电源开关B.在高压线下放风筝C.家用电器电线绝缘皮破损了仍继续使用D.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电视机【考点】安全用电原则.【分析】根据安全用电的常识分析:(1)更换灯泡、搬动电器时不要带电操作,要切断电源;(2)不要在电线上晾衣物,不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3)导线的绝缘皮要保持完好无损,否则易引起触电事故;(4)不用湿手触摸开关,不用湿布擦拭正在使用的用电器.【解答】解:A、更换灯泡、搬动电器时容易碰到金属部分,切断电源可以保证金属部分不带电,符合安全用电原则;B、高压线的电压很高,在其旁边放风筝,风筝容易挂到高压线上,很有可能会发生导电,使得放风筝的人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C、使用绝缘皮破损的导线,易引发触电事故,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D、水是电的导体,用湿抹布擦带电的用电器时,可能会因湿抹布导电而发生触电事故,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选A.10.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A.冰化成水B.露的形成C.雾的形成D.雪的形成【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解答此题要知道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A、冰化成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符合题意;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不合题意.故选A.11.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的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B.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考点】重力的方向.【分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锤线是利用重物静止时线总是竖直下垂的原理制造的仪器.【解答】解:根据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如果画框和重锤线是平行的,画框是竖直的,否则画框不竖直.所以为了把年画贴正,应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故选C.12.水平地面上的购物车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沿推力的方向运动一段距离,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重力对购物车做了功B.支持力对购物车做了功C.推力对购物车做了功D.没有力对购物车做功【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据此判断重力、支持力、推力是否做功.【解答】解:A、由题知,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重力的方向上(竖直向下)购物车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故A错;B、由题知,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支持力的方向上(竖直向上)购物车没有移动距离,所以支持力不做功,故B错;CD、购物车在水平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推力对购物车做了功,故C正确、D错.故选C.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总电阻变小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C.电压表的示数变大D.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进一步可知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1两端的电压变化.【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变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故D错误;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故A错误;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B正确;由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C错误.故选B.1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1.8m B.3.3m C.4.8m D.5.5m【考点】长度的估测.【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由图知,国旗的宽度大约是升旗手身高的2倍,升旗手的身高一般在1.8m左右,所以国旗宽度在3.3m左右.故选B.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的过程中,动能变大B.投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C.跳远运动员起跳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D.跳高运动员起跳蹬地时,运动员对地的压力小于地对运动员的支持力【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惯性.【分析】(1)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2)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3)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4)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解答】解:A、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故A错误;B、投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故B错误;C、跳远运动员起跳后能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仍然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D、跳高运动员起跳蹬地时,运动员对地的压力与地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杯水的比热容比一桶水的比热容小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D.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考点】比热容的概念;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分子间的作用力;扩散现象.【分析】①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状态不变时比热容一定,与质量、热量和温度变化无关;②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③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④不同物质的分子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解答】解:A、一杯水和一桶水比较,质量相同、体积不同,但都是水,物质种类、状态相同,所以比热容相同,故A错误;B、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此选项正确;C、物质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此选项错误;D、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时刻的运动的,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分子可以互相渗入对方,这种现象叫扩散现象.此选项正确.故选BD.17.如图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孔明灯在上升过程中,只受重力B.司南能够指南北是利用了磁体受地磁场的作用C.紫砂壶属于连通器D.正在发声的编钟一定在振动【考点】地磁场;连通器原理;浮力的利用;声音的产生.【分析】(1)浸在液体和气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1)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周围存在磁场,叫做地磁场,地磁场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产生磁力的作用;(3)上端开口,底部相互连通的容器是连通器;(4)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解答】解:A、孔明灯在上升过程中,不但受到重力而且受到浮力的作用,故A错误;B、地磁场能对地球附近的磁体产生磁力,所以司南能够指南北是受地磁场的作用,故B正确;C、茶壶的壶嘴和壶身上端开口,底部相互连通,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故C正确;D、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所以发声的编钟一定在振动,故D正确.故选BCD.18.如图所示,①②③④为探究物理规律的四个实验,abcd为物理规律的应用实例,箭头表示规律和应用的对应关系,其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A B.B C.C D.D【考点】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磁浮列车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直流电动机的原理;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1)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制成的;(2)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进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3)磁悬浮列车主要是依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悬浮和运行的;(4)验电器工作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解答】解:A、①图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电动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A正确;B、②图通过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进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这也是滑动变阻器的变阻原理,故B正确;C、③图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磁悬浮列车是依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悬浮和运行的,故C错;D、④图说明同名磁极相互排斥,而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D错.故选AB.19.一个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落,速度越来越大,相继经过B、C两点,如图所示.若A、B两点间的距离等于B、C两点间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在下落过程中动能不变B.小球在C点的重力势能小于在B点的重力势能C.小球所受的重力在AB段做的功等于在BC段做的功D.小球所受的重力在AB段做功的功率小于在BC段做功的功率【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功的大小比较;功率大小的比较.【分析】(1)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2)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3)根据W=Gh判断出做功的多少;(4)根据P=判断出功率的大小.【解答】解:A、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落,质量不变,速度越来越大,动能不断变大.故A错误;B、小球的质量不变,C点的高度小于在B点的高度,故小球在C点的重力势能小于在B点的重力势能.故B正确;C、已知AB和BC的距离相等,根据W=Gh可知,重力一定,通过的距离相同,所以重力做的功相同.故C正确;D、由题意知,小球在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AB和BC的距离相等,所以在BC段所用的时间小于在AB段所用时间,根据P=可知,重力做功相同的情况下,BC段的时间短,所以BC段做功的功率大,故D正确.故选BCD.三、实验与探究题20.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39℃.【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分析】此题温度计的示数在量程的范围内,且分度值为1℃,可根据这两点读出此温度计的示数.【解答】解:由图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1℃,液面在零刻度以上,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30℃+9℃=39℃;故答案为:39.2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考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分析】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明确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解答】解:弹簧测力计每一个大格是1N,每一个小格是0.2N.一定要从数值小的往数值大的顺序读,力的大小为4N.故答案为:4.2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如图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72g.【考点】质量的测量与天平.【分析】天平的测量结果=砝码的总质量+游码的示数.注意游码应读其左侧的刻度.【解答】解:该天平的分度是0.2g,砝码总质量等于50g+20g=70g,游码示数为2g.所以物体质量m=70g+2g=72g.故答案为:72.23.图所示,电阻箱的示数为2008Ω.【考点】变阻器.【分析】电阻箱的读数方法:用“△”所对的数字乘以下面的倍数,然后把他们相加即可.【解答】解:×1000的位置对应的数是2,×100的位置对应的数是0,×10的位置对应的数是0,×1的位置对应的数是8,故是2008Ω.故答案为:2008.24.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AB.线段OA表示力F的力臂.(选填“OA”、“AB”或“OB”)【考点】力臂的画法.【分析】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做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力臂.【解答】解:由图可知,AB是力F的作用线,OA⊥AB,OA为支点到力F的作用线的距离,所以线段OA 表示立F的力臂.故答案为:OA.25.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AON等于60°.已知∠NOB等于30°,∠NOC等于45°,∠NOD等于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OD方向射出.(选填“OB”、“OC”或“OD”)【考点】光的反射.【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据此结合图片进行分析.【解答】解: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为入射角AON等于60°,所以反射角也等于60°,已知,∠NOD等于60°,则反射角是∠NOD,所以反射光线将沿OD射出.故答案为:OD.26.如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均为0.1s.水滴由A 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是20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1m/s.该水滴下落过程是变速直线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分析】首先确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然后读出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已知时间和路程,利用v=计算平均速度;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物体做匀速运动;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物体做变速运动.【解答】解: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则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运动的距离为s=20.0cm=0.2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v===1m/s;水滴通过AB和BC所用时间相等,路程不相等,所以该水滴下落过程是变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20;1;变速直线.27.小英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R x的阻值.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后,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流表的示数为0.5A,待测电阻R x的阻值为4Ω.【考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分析】由图根据电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压表和电流的示数,由I=计算R x的阻值.【解答】解:由图甲知,R x与R串联,电压表测R x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由图乙知,电压表使用0~3V量程,分度值为0.1V,R x两端电压为2V;由图丙知,电流表使用0~0.6A量程,分度值0.02A,通过R x的电流为0.5A;由I=可得R x的阻值:R x===4Ω.故答案为:2;0.5;4.28.如图是小阳在室外游泳池游泳时的几幅画面,请根据图中的情景,提出一个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体表温度降低与皮肤表面上水的蒸发快慢有关吗?.【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蒸发是一种汽化现象,蒸发时需要吸热,有致冷作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解答】解:读图可知,天气炎热,小阳去游泳,当他游泳上岸后,天气依然很热,但小阳却感觉很凉,一阵风吹过,他感到更凉了.据此我们可以提出的探究问题有:①体表温度降低与皮肤表面上水的蒸发快慢有关吗?②水蒸发的快慢与周围空气流动的速度有何关系?故答案为:体表温度降低与皮肤表面上水的蒸发快慢有关吗?(合理即可)29.图甲是演示手握金属棒可以产生电流的实验装置,位于左侧的铁棒、铝棒和铜棒分别与检流计的正接线柱相连;位于右侧的铜棒、铝棒、铁棒分别与检流计的负接线柱相连.实验装置中六根金属棒跟检流计的线路连接方式如图乙所示.通过检流计可以观察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及方向.小云用该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的步骤如下:首先用左手握住左侧的铁棒,右手握住右侧的铝棒,发现检流计指针发生了偏转;然后,左手仍握住左侧的铁棒,右手握住右侧的铜棒,发现检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第一次偏转方向相反.请你写出小云所探究的问题是手握金属棒产生的电流的方向是否与金属棒的材质有关.【考点】电流的方向.【分析】此题较为开放,答案不唯一.此题要求我们能够根据小云同学的两次实验现象得出他所探究的问题,从小云同学的两次实验现象入手就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答】解:先用左手握住左侧的铁棒,右手握住右侧的铝棒,发现检流计指针发生了偏转;然后,左手仍握住左侧的铁棒,右手握住右侧的铜棒,发现检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第一次偏转方向相反.由这个实验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当手握不同的金属棒时,检流计的指针发生了不同方向的偏转.故答案为:。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测试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物态变化》专项测试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武汉在2024年3月24日成功举行了精彩的马拉松比赛。
为保障武汉马拉松比赛顺利进行,武汉相关部门特地采用了“人工驱雨技术”避免降雨对武汉马拉松比赛的影响。
在生活生产中,我们也时常利用“人工降雨技术”为干旱地区抗旱。
下面关于干冰人工降雨说法正确的是( )A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熔化吸热来降低云层温度B .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小水滴,小水滴凝结在凝结核上形成雨C .干旱季节,只要我们需要,随时都可以利用人工降雨抗旱D .人工降雨和人工驱雨可以随意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危害2.“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是描写“霰”的诗句。
“霰”是高空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直接凝结成的小冰粒,呈白色不透明的圆锥形或球形的颗粒。
下列与“霰”的形成过程相同的是( )A .“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B .“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C .“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D .“化雪..地结冰,上路要慢行”3.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 .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C .正常人1min 的脉搏跳动的次数约为70次D .人洗澡时水的温度约为80℃4.如图所示,滑雪场地内的造雪机在进行人工造雪。
其工作原理是:将水注入一个专用喷嘴或喷枪,在那里接触到高压空气,高压空气将水流分割成细小的水滴并喷入寒冷的外部空气中,这些细小的水滴在低温空气中遇冷变成“雪”飘下。
在造“雪”过程中,水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液化B .凝华C .汽化D .凝固5.哈尔滨文旅火爆全国,冰雪大世界的吸引力持续拉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冰雪大世界的冰块采自松花江,是江水凝华形成的B.工人采冰时热的满头大汗,头上冒出大量“白气”,这是汗水沸腾后形成的C.冰块垒起来很高,在雕刻之前,要用水把冰块“粘”起来才安全,这是凝固现象D.由于天气变化,冰雕熔化,此过程是放热过程6.如图所示为学校教学楼楼道里放置的二氧化碳灭火器,打开阀门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喷口处冒出“白气”是二氧化碳气体B.灭火器内的二氧化碳液体喷出后汽化放热C.瓶内的液体是通过降温实现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后装入的D.瓶壁外侧出现少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7.某同学在运动时不慎扭伤,为减轻疼痛,医生采用了“冷疗法”治疗,其主要采用一种叫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标准大气压下该有机物的熔点为一139℃,沸点为12.3℃。
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拓展应用
1. 2015年印度出现高温天气,道路上的 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关于这 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 B.沥青属于晶体 C.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 D.沥青被烤化时其温度降低
2.如图是海波和蜡烛的熔化图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 A.甲在第2min时是固态 B. 甲在ab段是液态 C. 甲的熔点是48℃ D. 乙是蜡烛
优翼微课
初中物理知识点精讲课程
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
课前导入
冰雪融化
熔 化
冰雪融化
知识讲解
一、熔化 1.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2.举例
二、熔化图像
1.晶体的熔化图像
B点: 刚开始熔化 C点: 刚熔化完
AB段: 固体晶体的吸热升温过程
BC段:
晶体 熔化过程
①固液共存状态 ②吸热但温度不变
CD段: 液态晶体的吸热升温过程
2.非晶体的熔化图像
A点:刚开始熔化 B点: 刚熔化完
AB段:
非晶体 熔化过程
①一直吸热 ②慢慢熔化为液体
三、熔化吸热
1.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2.晶体熔化条件
①达到熔点 ②持续吸热
水凝固成冰的条 件是什么呢?
①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 晶体熔化特点:
归纳总结
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
一、定义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二、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①达到熔点 三、晶体熔化条件
②持续吸热
更多精彩视频内容,敬请关注
2607159237@ youyicongshu100
中考物理专项训练: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含解析)
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一.选择题(共6小题)1.在探究“固体的熔化规律”实验时,小东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于这种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够使被研究的物体均匀受热B.可适当延长固体熔化时间,便于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C.它适用于一切固体的熔化实验D.在组装此实验时应该自下往上比较恰当2.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EF段,该物质吸热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凝固点是45℃3.图中有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这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适量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态熔化成了液态,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B.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其优点是使被加热物质受热较均匀C.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D.有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4.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A.变多B.变少C.不变D.无法判断5.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实验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中的一些分析,不正确的是()A.从图象上看,这种固体是晶体,熔点是48℃B.从装置图上看,把固体放在试管中,利用水浴法加热时为了使固体受热均匀C.酒精的热值为q=3×107J/kg,整个实验过程共消耗10g的酒精,放出的热量定是3×105JD.从图象上看,BC段表示温度不变,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6.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B.有一半的水结成冰C.都没结冰D.都已结冰二.填空题(共14小题)7.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l)应选用颗粒(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3)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态.(4)图乙中,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 点时的内能.8.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1)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C.读取温度计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只填写序号).时海波处于状态.(2)图甲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当t时=10min(3)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海波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9.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他们采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灯,温度计A和B分别测量海波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根据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绘制出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由图象可知,在第7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选填“继续”或“停止”).10.小明同学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设计实验时,小明选择用加热烧杯内水的方法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是出于目的考虑.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由图可知“适当”的含义是:试管不接触烧杯底部和侧壁且还要注意.(2)实验过程中发现熔化过程中,冰的温度始终不变,可以判断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实验后小明将所得数据用图象的形式呈现,如图乙所示,可以得到结论:.(4)从图还可知,0~t1与t5~t6两段时间相等,升高的温度却不同,请根据生活经验或所学知识尝试分析原因.11.你还能回忆起“观察固体熔化”的实验情景吗?如图所示为0.5kg某种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则根据图象可知:(1)用一热源加热,则它在固态与液态时的比热容之比为.(2)若该晶体液态时的比热为2.4×103J/(kg.℃),其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为J.(3)若规定“质量为1kg的某种晶体物质在完全熔化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熔化热”,计算出其熔化热λ=J/Kg.12.小明探究某物质熔化和沸腾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现把20g某种固体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回答问题:(设热水在相同时间内给这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等)(1)这种物质是(晶体/非晶体).判断的依据是;(2)这种物质的沸点是℃;(3)实验中,热量从火焰传递给水,却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能量在转移的过程中,具有性;(4)若这种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c=3×103J/(kg•℃),则这种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是J.13.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1)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在BC阶段物质处于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3)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J的热量(c ×103J/kg•℃,c水=4.2×103J/kg•℃);冰=2.1(4)图丙是另一位同学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老师认为他的C段数据有问题,老师做出这样的判断的依据是.14.小红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丙所示.请你回答:(1)图乙中,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的特点是;(2)由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由此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3)婷婷同学评估小红同学所画的图象图丙时指出:图象中的GH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请你帮婷婷陈述其中的奥妙:.15.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凝固过程用了分钟.(2)从图象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凝固点为℃.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了.(选填“高”或“低”)(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16.小明探究物质熔化和沸腾的实验如图甲所示.今把20g某种固体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回答问题:(1)这种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你判断的依据:(2)这种物质的沸点是℃.(3)实验中,热从火焰传递给水,却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性.(4)这种物质的液态比热容c=3×103J/(kg•℃),从熔点升高到沸点吸热J.实验结束时,小明发现从开始加热到实验结束的10min内消耗酒精约5g.请估算出这种装置能量的转化效率约为%.(酒精的热值3.0×107J/kg,估算结果保留整数)(5)小明还发现,液体沸腾的过程中如果撤去酒精灯,试管中液体会继续沸腾片刻.其原因是.17.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试管放人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下的深度要适当,由图可知:“适当”的含义是:和.(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A、B、C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3)丙图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BC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由图可知海波熔化过程中特点是,第10min海波处于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4)丁图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象,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18.某同学在做“研究萘熔化”的实验.(1)他用温度计测量萘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萘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B.了解萘熔化时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C.读取温度计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萘接触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只填写序号).(2)图是萘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当t=10min时萘处于态.(3)萘的熔化过程一共经过了min,它的熔点是℃.19.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电热棒的功率保持恒定.(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刻物质的温度是℃(2)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加热过程中烧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该物质的熔点是℃(3)t2时刻该物质处于态.(4)已知0~t1与t5~t6的加热时间相等,由图乙可知两段时间内,物质的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得出: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比热容.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用公式表示)20.某同学在做探究“晶体熔化”的实验.(1)他用温度计测量晶体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主要步骤有: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B.了解晶体熔化时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C.读取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只填写序号)该同学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2)此晶体的熔点为℃,熔化过程用的时间为min.(3)在第6min时,它处于状态,第11min时它处于状态.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在探究“固体的熔化规律”实验时,小东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对于这种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能够使被研究的物体均匀受热B.可适当延长固体熔化时间,便于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C.它适用于一切固体的熔化实验D.在组装此实验时应该自下往上比较恰当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在探究“固体的熔化规律”实验时,由于酒精灯和温度计的使用规则,要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进行组装;(2)在加热固态物质时,为了使其受热均匀,温度上升慢,便于观察现象和测量温度,常采用水浴法或空气浴法.解答:解:A、水浴法可以使被研究的物体均匀受热,A说法正确;B、通过加热水来加热固体,比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温度变化更慢,便于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B说法正确;C、运用水浴法,适合熔点低于水的沸点的固体,若固体物质的熔点太高不能用水浴法;若固体物质的熔点较低,则可直接应用空气浴,所以C说法错误;D、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体,所以在组装此实验时应该自下往上比较恰当,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空气浴或水浴法是加热固体物质经常使用的方法,这样可以使固体物质均匀受热,且便于观察现象和记录数据,在组装实验器材时要采用从下向上的方法.2.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EF段,该物质吸热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凝固点是45℃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熔化和凝固图象的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而图中温度不变的阶段就是熔化或凝固过程.(2)晶体在熔化或凝固时的温度是熔点或凝固点.晶体在熔化过程或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解答:解:A、读图可知,EF段是该物质的凝固过程,此过程放出热量.故A错误.B、读图可知,在BC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C、读图可知,EF段是该物质的凝固过程,在t=12min时该物质开始凝固,到第15min凝固完成,共用时3min,故C错误.D、该物质凝固时对应的温度是45℃,凝固点为45℃,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熔化和凝固图象的理解,根据图象分辨晶体和非晶体,并能分析出各自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中考对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是比较高的.3.图中有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这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适量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态熔化成了液态,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B.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其优点是使被加热物质受热较均匀C.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D.有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专题: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2)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解答:解:读图可知,M有一段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因此这种物质属于晶体,但在35min内N物质始终是固体,不能由此确定N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故A、C、D错误;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故B正确.故选:B.点评:读物质熔化的图象时,关键是要从曲线变化中判断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从而确定是否属于晶体,再明确不同时间段时物质所处的状态.4.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A.变多B.变少C.不变D.无法判断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根据晶体凝固的条件可知: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由此确定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有部分结冰,则可判断冰的变化.解答: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2℃;∴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故选A点评:解决此题的根据是要读懂晶体凝固的图象,特别是要弄明白究竟哪段是凝固过程.5.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小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实验作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中的一些分析,不正确的是()A.从图象上看,这种固体是晶体,熔点是48℃B.从装置图上看,把固体放在试管中,利用水浴法加热时为了使固体受热均匀C.酒精的热值为q=3×107J/kg,整个实验过程共消耗10g的酒精,放出的热量定是3×105JD.从图象上看,BC段表示温度不变,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知道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2)知道为了使试管中的固体均匀受热,将试管放入水中进行水浴法加热.(3)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4)要解决此题主要掌握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知道熔点的概念: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解答:解:A、从图象上看,这种固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保持在48℃不变,所以它是晶体,熔点是48℃,故A选项正确;B、从装置图上看,把固体放在试管中,利用水浴法加热时为了使固体受热均匀,故B正确;C、酒精的热值为q=3×107J/kg,整个实验过程共消耗10g的酒精,酒精在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Q=mq=0.01kg×3×107J/kg=3×105J,如果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不是这些,故C错误;D、从图象上看,BC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D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通过实验考查了对图象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和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注意实验中使固体均匀受热的方法,同时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6.装水的密闭小瓶放在大烧杯里的水中间,把烧杯放在电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取出烧杯,发现烧杯中有一半的水结成了冰,此时小瓶中的水()A.只有表面的水结冰B.有一半的水结成冰C.都没结冰D.都已结冰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专题:定性思想.分析:水是有一定凝固点的,温度降至0℃时才会凝固,在凝固的同时,水要向外放热.因此,烧杯中的水能否结冰取决于它的温度能否降至凝固点和是否能继续向外放热.解答:解:烧杯里是冰水混合物,温度为零度.要让小瓶里的水结冰,小瓶里的水在达到零度后还必须被吸收掉凝固所需放出的热量,既然小瓶外面的水也是零度,小瓶就不会把热量传给外面,所以不结冰.故选C.点评:搞清凝固放热这一点非常关键,同时还要了解,热量要想顺利传递,必须有一定的温度差才行.二.填空题(共14小题)7.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l)应选用颗粒较小(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冰属于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3)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固态.(4)图乙中,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B点时的内能.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较小的冰块比较大的冰块受热均匀;(2)掌握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3)知道晶体在熔化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为固液共存态;熔化完后为液态.(4)根据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大.解答:解:(1)应选用较小颗粒的冰块做实验,较小的冰块受热均匀;(2)由图象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是晶体;(3)由图象知,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固态;(4)不断吸热,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故物体在A点时具有的内能小于在B点时的内能;故答案为:(1)较小;(2)晶体;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3)固;(4)小于.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冰的熔化图象的分析,要掌握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晶体与非晶体最大的区别就是看是否有一定的熔点,从图象上分辨,最大的不同就是晶体有一段时间只吸热而温度不变,我们应该学会区分.8.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1)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C.读取温度计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BDAC(只填写序号).时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2)图甲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当t时=10min(3)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海波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36℃.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专题:应用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①估计被测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②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以便测量时正确读数;③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④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留在被测物体中.(2)晶体在熔化前为固态,熔化过程中为固液混合态,完全熔化后为液态;(3)由图可知,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是1℃.解答:解:(1)由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可知,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C.读取温度计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2)由图可知,t=10min时海波还没有熔化完,所以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3)此时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故温度计的示数是30℃+6℃=36℃;故答案为:(1)BDAC;(2)固液共存;(3)36℃.点评:正确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9.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他们采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灯,温度计A和B分别测量海波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根据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绘制出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由图象可知,在第7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停止(选填“继续”或“停止”).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中考物理知识点全突破系列专题 熔化和熔化吸热现象
熔化和熔化吸热现象一、单选题1.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 初夏早晨,小草上结出的露珠 B. 隆冬时节,飘落的白雪C. 深秋早晨,枫叶上蒙上的白霜 D. 初春,河面上的冰慢慢消融2.图中的四个物态变化实例,属于吸热的是()A. 春风,湖水上冰化成水B. 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C. 深秋枫叶上形成霜D. 寒冬河水结成冰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的“白气”,这是液化现象B. 春天冰雪消融,这是液化现象C. 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这是汽化现象D. 冬天,草地上出现的白霜,这是凝华现象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4min甲比乙吸热多B.4~8min甲不吸热C.0~10min甲和乙内能不断增加D.0~10min甲和乙温度不断升高5.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解析正确的是()A.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这是水的汽化现象B.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凝华现象C.夏天,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原故D.寒冬,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6.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7.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A. 固、液、气B. 气、液、固 C. 气、固、液 D. 液、固、气8.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冰雪消融B.雪松生成C.露珠生成D.冰瀑生成9.人们常用泡沫塑料箱运送冰冻的海鲜,这是由于泡沫塑料的()A.隔热性好B.绝缘性好C.硬度大D.密度大10.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冻衣晾干B.网上挂霜C.草叶撸主D.冰凌消融11.如图所示是我国“神州”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它的表面有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当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通过大气层过程中,“烧蚀层”可以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
备战2016年中考物理专项训练: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含解析)
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一.选择题(共25小题)1.以下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潺潺流水B.夏天,清晨草叶上出现晶莹的露珠C.秋天,雨后泰山上出现缥缈的云雾D.冬天,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2.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3.冰棍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冷饮,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棍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凝华过程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过程C.打开包装袋,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D.吃冰棍解热是因为熔化过程吸热4.夏天,加在饮料里的冰块逐渐消失,其物态变化是()A.升华B.凝华C.熔化D.凝固5.夏天,我们吃雪糕觉得凉爽.是因为雪糕在口中()A.液化吸热B.熔化放热C.凝固吸热D.熔化吸热6.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成水需要放出热量B.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C.水结成冰需要吸收热量D.热传递不能改变物质的内能7.下面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冰在熔化时虽然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C.从游泳池上来感觉冷是由于水蒸发放热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8.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C.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9.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B.﹣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C.在敞开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不会升高D.物体吸热,温度保持不变10.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B.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C.秋天,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D.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固形成的11.冬天,将一块冰从寒冷的室外拿进温暖的房间内,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冰立即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B.冰不会立即熔化,但冰的温度会逐渐升高C.冰立即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D.冰不会立即熔化,冰的温度也不会升高12.化雪时天气格外寒冷,根据是()A.晶体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热量,致使气温更低B.晶体凝固时放热,使气温更低C.晶体凝固时吸热,使气温更低D.以上说法都不对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5℃的冰拿到10℃的房间里,它将立即熔化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C.夏天吃雪糕时,揭开包装纸后,雪糕会冒“白气”,这是冰的汽化现象D.将壶里的水加热至100℃时沸腾,若壶里的水只有一半,只需加热至50℃即能沸腾14.要使温度高的物体冷却下来,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比0℃的水更好,是因为()A.冰比水更凉些B.冰比水的热量少,容易降温C.冰比水更容易吸热D.冰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15.要使物体冷却,用质量相等的O℃的冰和O℃的水,冰的效果好些是因为()A.冰比水凉B.冰的温度比水低C.冰容易传热D.冰熔化成水需要吸热,可使物体的温度降低得更多些16.若要使一块冰融化,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A.用锤子不停地砸这块冰块B.把这块冰放在手心里C.把这块冰与地面不停地摩擦D.以上方法都不对17.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的原因是()A.没有吸收热量B.吸收的热量正好等于放出的热量C.吸收的热量用来使晶体熔化D.吸收的热量用来使晶体变为非晶体18.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撒入冰雪中的“融雪盐”()A.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熔化周围的冰雪B.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地热”而熔化C.溶入雪水中形成盐水,盐水熔点较低,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D.增加冰雪对光线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19.若将6g温度为0℃的冰和200g温度为0℃的水混合后,放在室温为0℃的房间中,则()A.冰全部熔化B.部分水结冰C.部分冰熔化D.水和冰的多少保持不变20.甲、乙两个装满冰块的水盆,甲盆置于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在两盆里的冰还未完全熔化时,则()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高B.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高C.两盆水的温度相同D.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两盆水的温度高低21.关于固体的熔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所以不吸热B.晶体熔化时需要吸热所以升温C.非晶体熔化时,因为没有一定的温度所以不吸热D.非晶体熔化时,虽没有一定温度但吸热22.关于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熔化时都要吸热且温度不变B.液体凝固时都要放热且温度不变C.晶体熔化时吸热且温度不变D.液体凝固时放热温度升高23.当手接触冰水混合物中的冰和水时,觉得冰比水冷,这是因为()A.冰的传热本领比水好得多B.冰的温度比水低C.冰熔化要吸热D.冰熔化要放热24.对冰水混合物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继续熔化,混合物温度降低B.水的温度升高.冰的温度不变C.部分冰熔化,混合物温度是0℃D.冰和水的温度都升高25.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分别冷却热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是()A.冰比水的冷却效果好,因为冰比水冷B.二者温度相同,效果一样C.水比冰的冷却效果好,因为水是液体D.冰比水的冷却效果好.因为冰熔化时吸热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1.以下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潺潺流水B.夏天,清晨草叶上出现晶莹的露珠C.秋天,雨后泰山上出现缥缈的云雾D.冬天,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解答:解:A、春天,冰雪消融,是冰雪熔化成水的过程,是吸热的.符合题意.B、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的形成的,是放热的.不符合题意.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是放热的.不符合题意.D、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的过程,凝华是放热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2.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比热容的概念.分析:冰在熔化过程温度不变,但需要继续吸热,所以内能增加,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比热容变化.解答:解: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在增加,由于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物质所处的状态有关,当冰熔化成水后,比热容变大;故选:B.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熔化过程的特点及不同物质比热容不同.3.冰棍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冷饮,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棍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凝华过程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过程C.打开包装袋,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D.吃冰棍解热是因为熔化过程吸热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利用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逐个分析选择项中的提到的物理现象,从而得到符合题意的答案.解答:解:A、冰棍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故A错误;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故B错误;C、冰棍“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此过程需要放热.故C错误.D、吃冰棍解热,是因为熔化过程要吸收人体的热量,故D正确.故选D.点评: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首先要确定物质原来所处的状态与现在的状态,结合物态变化的定义来突破这种类型的题目.4.夏天,加在饮料里的冰块逐渐消失,其物态变化是()A.升华B.凝华C.熔化D.凝固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解答:解:冰块在饮料中逐渐“消失”,是因为冰块变成了水,发生了熔化现象.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态变化概念的理解,抓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题的关键.5.夏天,我们吃雪糕觉得凉爽.是因为雪糕在口中()A.液化吸热B.熔化放热C.凝固吸热D.熔化吸热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解答:解:雪糕是固态的,在口中吸收热量发生熔化,所以我们吃雪糕觉得凉爽.故选D.点评:该题通过生活现象考查物态变化,属于基础知识.6.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成水需要放出热量B.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C.水结成冰需要吸收热量D.热传递不能改变物质的内能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热传递;比热容的概念.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六种物体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解答:解:A、冰熔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故A错误;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故B正确.C、水结成冰属于凝固现象,要放出热量,故C错误;D、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态变化、比热容及热传递,知识点较多,但都较简单,属于基础题.7.下面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B.冰在熔化时虽然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C.从游泳池上来感觉冷是由于水蒸发放热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蒸发及其现象;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1)做功与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2)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3)液体汽化时要吸收热量;(4)水的比热容较大,常被用作制冷剂.解答:解:A、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A错误;B、冰熔化时需要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故B正确;C、人从游泳池上来,身上的水蒸发变为水蒸气要吸收热量,所以人感觉到冷,故C错误;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汽化吸热、比热容的应用等问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是一道综合题,但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8.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C.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华现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熔化吸热,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2)液体的沸点随着液体表面的气压的增大而升高;(3)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4)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解答:解: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故A正确;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食物容易熟,故B正确;C、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壶中喷出的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故C错误;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故D正确.故选C.点评: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物态变化的理解,熟知个物态变化是解题关键.9.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A.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B.﹣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C.在敞开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不会升高D.物体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应用题.分析:要解答此题,需掌握熔化现象和熔化吸热以及液体沸腾现象和沸腾条件.解答:解:A、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降低而降低.因此水的沸点会低于或者高于100℃.不合题意.B、﹣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水在0℃以下就会结冰,因此水会结冰,冰不能熔化.符合题意.C、液体沸腾后,不管用什么样的火加热,温度不变.不合题意.D、晶体吸热熔化时,温度不变.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熔化和沸腾现象,要掌握它们各自特点,会分析生活中常见现象.10.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B.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C.秋天,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D.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固形成的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A、春天,冰雪消融是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B、夏天,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化形成的,故B错误;C、秋天,大雾消散是小水滴汽化后,形成水蒸气散在空气中,是汽化现象,故C正确;D、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物态变化知识也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需要掌握.11.冬天,将一块冰从寒冷的室外拿进温暖的房间内,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冰立即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B.冰不会立即熔化,但冰的温度会逐渐升高C.冰立即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D.冰不会立即熔化,冰的温度也不会升高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解答:解:A、冰是晶体把冰从寒冷的室外拿到温暖的房间内,冰应该先升高温度,即达到冰的熔点0℃后,再继续吸热才能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A不正确;B、冰是晶体把冰从寒冷的室外拿到温暖的房间内,冰应该先升高温度,即达到冰的熔点0℃后,再继续吸热才能熔化,所以B正确;C、冰是晶体把冰从寒冷的室外拿到温暖的房间内,冰应该先升高温度,即达到冰的熔点0℃后,再继续吸热才能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C不正确;D、冰是晶体把冰从寒冷的室外拿到温暖的房间内,冰应该先升高温度,即达到冰的熔点0℃后,再继续吸热才能熔化,所以D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晶体发生熔化的条件,知道晶体温度达不到熔点不会熔化,这是本题的关键.12.化雪时天气格外寒冷,根据是()A.晶体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热量,致使气温更低B.晶体凝固时放热,使气温更低C.晶体凝固时吸热,使气温更低D.以上说法都不对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分析:根据雪熔化吸热的特点来作答.解答:解:化雪时,雪由固态变为液态,这个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使空气的温度降低.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晶体熔化吸热的知识,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把﹣5℃的冰拿到10℃的房间里,它将立即熔化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C.夏天吃雪糕时,揭开包装纸后,雪糕会冒“白气”,这是冰的汽化现象D.将壶里的水加热至100℃时沸腾,若壶里的水只有一半,只需加热至50℃即能沸腾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2)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其中降低温度可以使所有的气体液化;(3)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4)影响沸点高低的因素是物质的种类和气压,沸点高低与质量无关.解答:解:A、把﹣5℃的冰拿到10℃的房间里,冰吸热温度升高,到达熔点时才会熔化,不会立即熔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该选项说法正确;C、夏天吃雪糕时,揭开包装纸后,雪糕会冒“白气”,是周围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雪糕液化成的小水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水的沸点是100℃,说明此时的气压是一个标准大气压,物质的种类和气压都没有变化,所以沸点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熔化、液化以及沸腾的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14.要使温度高的物体冷却下来,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比0℃的水更好,是因为()A.冰比水更凉些B.冰比水的热量少,容易降温C.冰比水更容易吸热D.冰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专题:应用题.分析:高温物体要冷却,应向外放出热量,放出的热量多,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得就快.用0℃的水冷却高温物体,0℃的水吸热水温慢慢升高;用0℃的冰冷却高温物体时,由于冰是晶体,吸收了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后先熔化为0℃的水,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会上升,当全部的冰都熔化为0℃的水后,再吸热,0℃的水温度才开始升高.比较可知:用质量相同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高温物体,0℃的冰比0℃的水多了一个熔化吸热的过程,故0℃的冰冷却效果好.解答:解:A、冰与水的温度都是0℃,所以“冰比水更凉些”说法错误,不合题意.B、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不能说谁的热量多少.此选项错误,不合题意.C、只要有温度差的存在,就有热传递现象发生,不能说冰比水更容易吸热.此选项说法错误,不合题意.D、0℃的冰熔化为0℃的水时要吸收大量的热,而温度保持0℃不变,当冰全部熔化后,再吸热,水才能升温;而0℃的水吸热后直接升温,故相同质量的0℃的冰比0℃的水冷却高温物体效果较好.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熔化和熔化吸热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掌握晶体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5.要使物体冷却,用质量相等的O℃的冰和O℃的水,冰的效果好些是因为()A.冰比水凉B.冰的温度比水低C.冰容易传热D.冰熔化成水需要吸热,可使物体的温度降低得更多些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专题:应用题.分析:解决此题需掌握: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解答:解:用质量相等的O℃的冰冷却物体,冰吸收物体的热量首先熔化成和O℃的水,比用O℃的水直接冷却物体多了一个冰熔化吸热的过程,所以要使物体冷却,用质量相等的O℃的冰和O℃的水,冰的效果好些.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一道热学基础题.16.若要使一块冰融化,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A.用锤子不停地砸这块冰块B.把这块冰放在手心里C.把这块冰与地面不停地摩擦D.以上方法都不对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专题:应用题.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一、做功(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二者是等效的.解答:解:把冰块放在手心里,冰块会熔化,这是用热传递方法使冰熔化的;用锤子不停地砸冰块,将冰块与地面不停地摩擦,冰块也会熔化,这是用做功方法使冰熔化的.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故选ABC.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种改变内能的方法及其等效性,类似生活实例:火柴擦燃和点燃、搓手取暖和哈气取暖等.17.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的原因是()A.没有吸收热量B.吸收的热量正好等于放出的热量C.吸收的热量用来使晶体熔化D.吸收的热量用来使晶体变为非晶体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具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吸收的热量不是使物体温度升高,而是使物体熔化.解答:解:A、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B、晶体如果吸收的热量正好等于放出的热量,具体温度不变,也不发生熔化.不符合题意.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的原因,吸收的热量用来使晶体熔化.符合题意.D、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跟物质是否吸收热量没有关系,跟物质的种类有关.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掌握晶体熔化和非晶体熔化的特点: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18.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撒入冰雪中的“融雪盐”()A.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熔化周围的冰雪B.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地热”而熔化C.溶入雪水中形成盐水,盐水熔点较低,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D.增加冰雪对光线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专题:应用题.分析:影响晶体熔点高低的因素:物质的种类、压力的大小、是否有杂质.种类不同,熔点一般不同;压力越大,熔点降低;当有杂质掺入时熔点降低.解答:解: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盐水是掺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即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交通方便.故选C.点评:明确晶体熔点高低的影响因素是很必要的.19.若将6g温度为0℃的冰和200g温度为0℃的水混合后,放在室温为0℃的房间中,则()A.冰全部熔化B.部分水结冰C.部分冰熔化D.水和冰的多少保持不变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不断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解答:解:6g温度为0℃的冰和200g温度为0℃的水混合后,放在0℃的房间中,0℃的冰达到熔点,但是不能继续吸收热量,所以冰不能熔化;0℃的水达到凝固点,不能继续放热,不能凝固.所以冰水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中,冰不熔化,水不凝固,水和冰的多少保持不变.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条件,两个条件缺一不可.20.甲、乙两个装满冰块的水盆,甲盆置于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在两盆里的冰还未完全熔化时,则()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高B.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高C.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熔化定义吸热放热情况
熔化定义吸热放热情况好的,以下是为您创作的关于“熔化定义吸热放热情况”的科普文章:---当我们谈到熔化,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场物质内部的“大派对”。
就好像一群原本整齐排列、规规矩矩的“小伙伴”(原子或者分子),突然决定要放松一下,变得自由和活跃起来。
熔化,简单来说,就是固态物质变成液态的过程。
比如说,我们把冰块放在太阳下,过一会儿,它就变成了一滩水,这就是冰的熔化。
在这个奇妙的转变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的特点,那就是吸热。
为什么会吸热呢?这是因为固态物质中的分子或原子,它们之间的结合就像是被紧紧拉住的手,要让它们松开,变得更加自由,就需要给它们输入能量,这能量就来自于外界的热量吸收。
打个比方,固态的分子们就像是一群被关在狭小教室里的学生,紧紧挨着,活动空间很小。
而热量就像是老师打开教室门,允许他们出去活动的指令。
要获得这个指令,就得吸收能量,也就是吸热。
从技术细节和理论知识的角度来看,熔化的本质涉及到物质的内能变化。
内能可以理解为物质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在固态时,分子的排列比较规整,势能相对较低。
当吸收热量后,分子的动能增加,振动加剧,逐渐克服了彼此之间的引力束缚,从而进入到液态,势能也随之增加。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那可是无处不在。
巧克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常温下,巧克力是固态的,当我们把它放在手心,手心的温度传递给巧克力,它吸收热量开始熔化,变得软软的,这时候吃起来口感特别丝滑。
还有在铸造行业,金属需要先熔化成液态,才能铸造成我们需要的各种形状。
比如要制造一个铁锅,工人会把铁块放入高温熔炉中,铁块吸收大量的热熔化,然后倒入模具中冷却成型。
在医疗领域,也有熔化的身影。
一些药品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将原材料熔化成液态,以保证成分的均匀混合和精确的剂量控制。
另外,冬天道路上的积雪,会因为阳光的照射和车辆的摩擦产生的热量而逐渐熔化,保证了道路的畅通。
甚至在极地考察中,科学家们研究冰川的熔化,以此来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知识点:熔化的规律及其特点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知识点:熔化的规律及其特点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特点:吸热但温度不变。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两者缺一不可。
晶体与非晶体的熔融: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与其凝固点相等。
晶体吸热温度上升,达到熔点时开始熔化,此时温度不变。
晶体完全熔化成液体后,温度继续上升。
熔化过程中晶体是固、液共存态。
非晶体没一定的熔融温度。
非晶体熔融过程与晶体相近,只不过温度持续上升,但须要持续放热。
熔点就是晶体的特性之一,相同的晶体熔点相同。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实验表明,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在凝固时都要向外放热。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晶体的凝固点。
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
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和熔点。
熔融实验中用水浴法冷却的原因:熔化实验中采用水浴加热(如图)的方法,利用水的对流,使受热更均匀,测量更科学。
影响熔点的因素(1)压强平时所说的晶体的熔点,通常是指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情况。
对于大多数晶体,熔化过程是体积变大的过程,当压强增大时,这些晶体的熔点升高;对于像金属铋、锑以及冰这样的晶体,熔化过程中体积变小,当压强增大时,这些晶体的熔点降低。
(2)杂质如果液体中石蜡油少量其他物质,即使数量很少,物质的熔点也可以存有非常大变化。
如果水中溶盐,凝同点就可以显著上升。
海水冬天结冰的温度比河水高就是这个原因。
晶体的熔化条件晶体的熔融存有温度达至熔点与稳步放热两个条件,二者缺一不可。
如果晶体的温度达至熔点但无法稳步放热,晶体就无法熔融,仍然处于固态。
如果可以从外界稳步稀释热量,则晶体已经开始熔融,步入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例如冰属晶体,像是冰变成水那样,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作熔融,晶体已经开始熔融时的温度称作熔点。
当冰的温度增高至冰的熔点(也叫做冰点)时,并稳步放热,冰便从同态逐渐变成液态。
温度等同于熔点时,晶体的状态可能将就是固态,可能将就是液态,也可能将就是同液并存态。
熔化吸热的原理
熔化吸热的原理熔化是指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对固体物质来说,熔化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熔化吸热的原理涉及到固液两相之间的相变现象,其中包括两个主要的能量变化。
首先,熔化时,固体物质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
在固态中,原子或分子相对固定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了有序结构。
而在熔化过程中,固体物质内部的结构发生了破坏,原子或分子开始自由运动,在液态中以无序状态存在。
这种结构的变化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来克服固体内部的相互作用力。
其次,熔化时,固体物质的表面形成了液态表面。
在熔化过程中,固体物质的表面形成了一个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液态层。
在此过程中,表面的原子或分子要克服内部的相互作用力才能够趋于无序地排列在一起。
这种形成液态表面的过程同样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
总结起来,熔化吸热的原理可归结为两个方面的能量变化:内部结构的变化和表面的形成。
这两个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即吸收热量,才能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
熔化吸热的原理可以从热力学的角度来解释。
热力学中的相变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相变过程涉及到熵的变化,即熵的增加或减少。
当固态物质熔化为液态时,熵增加的趋势更加明显。
在固态中,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是有序的,熵较低。
而在液态中,原子或分子的排列无序,熵较高。
固态到液态的相变过程中,熵的增加需要吸收一定的热量。
这就是为什么熔化是吸热过程的原因之一。
此外,熔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还可以通过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变化来说明。
在固态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往往比较强,固态物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而在液态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分子可以自由运动。
固态到液态的相变过程中,需要提供足够的能量来克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这样分子才能从有序状态转变为无序状态。
这种破坏相互作用力、提高分子自由度的过程同样需要吸收热量。
总之,熔化吸热的原理是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的过程中,内部结构的变化和表面的形成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即吸收热量。
2016年中考物理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解析
2016年中考物理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解析)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一.选择题(共15小题)1.把一块正在熔化的冰放入一大桶0℃的水中,则()A.有少量的冰熔化成水B.冰全部熔化成水C.有少量水凝固成冰D.冰和水的量都保持不变2.在保温杯中装适量0℃的水,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一小块冻了很长时间的冰,放到保温杯中,设保温杯是绝热的,过一段时间冰和水的温度相同.在这个过程中()A.水的质量增加B.水的温度降低C.冰的质量增加D.冰的温度保持不变3.“冻豆腐”内部有许多小孔.关于这些小孔产生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豆腐遇冷收缩形成的B.豆腐受热膨胀形成的C.豆腐里面的水先汽化膨胀,后液化形成的D.豆腐里面的水先凝固膨胀,后熔化形成的4.夏天有一中暑病人,体温升高至40℃,现需要使其降温,其效果()A.用冷毛巾包着冰块较好B.用冰水浸过的冷毛巾较好C.直接用冰水较好D.都一样5.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B.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而成的D.豆腐自身膨胀而成6.关于熔化和凝固,正确的说法是哪个?()A.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C.固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温度降低D.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7.在下列物态变化中,都吸热的是()A.熔化、汽化和升华B.凝华、液化和汽化C.升华、凝固和汽化D.凝固、凝华、液化8.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D.雪容易传热9.热量总是自发的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如果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没有热传递.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也是0℃),过一段时间,下面的说法哪个正确()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B.冰和水的数量都不变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10.把一杯0℃的水放到“有冰水混合物”的杯中,则()A.杯中的水要结冰B.杯中的水保持原来的状态且温度不变C.杯中的冰开始熔化D.杯中水部分结冰,桶中的冰部分熔化11.甲、乙两盆水中都有冰块,甲盆里的冰少,乙盆里的冰多,两盆里的冰都不熔化,则()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高B.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低C.甲盆水的温度等于乙盆水的温度D.不能判断两盆水的温度高低12.把正在熔化的冰和正在凝固的水放入同一保温瓶中,则()A.冰继续熔解B.水继续凝固C.冰的温度上升,水的温度下降D.瓶内的温度一定不会变化13.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固体吸热,温度可能保持不变B.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C.水的沸点会低于或高于100℃D.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14.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把室外的冻柿子,拿到室内,浸没在水盆中,可能出现()A.盆中有水结冰,柿子的温度不变B.盆中一部分水结冰,柿子的温度升高C.盆中有水结冰,柿子的温度降低D.以上说法都不可能15.在1标准大气压下,下列各类物质中,放热后温度立即降低的是()A.0℃的冰B.0℃的水C.0℃的冰水混合物D.100℃的水蒸气二.填空题(共5小题)16.在空格内填上物态变化名称: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是现象;钢水浇铸成钢球是现象;早晨草地上的露水是现象;夏天地面上的水会慢慢变少是现象;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现象;冰消雪融是现象.17.一种聚乙烯材料可以在15~40℃范围内熔化和凝固,把它掺在水泥里,制作储热地板和墙壁,可以起到调节室温作用,因为气温高时,;气温低时,.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例:①用水制成的冰块冷藏食物;②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③冬天,在菜窖内放几桶水防止蔬菜冻坏;④汽车用水冷却发电机.在这些事例中,利用水的物态变化吸热的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填序号)19.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热,温度;非晶体在熔化过程热,温度.如图体温计的量程是:,分度值为:,示数是.20.填出下列各题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其在变化过程中吸热还是放热.A、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冻肉,常能看到肉表面有一层粉一样的细冰晶:_,.B、铸工把铁水浇铸成铸件:,.C、雨后,在阳光照射下潮湿的路面很快干了:,.D、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消失了:,.E、二氧化碳结成干冰:,.F、冰棒含在嘴里变成糖水:,.G、用汽油擦除衣服上的污渍时,汽油很快跑掉了:,.H、秋天草叶上形成露水:,.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把一块正在熔化的冰放入一大桶0℃的水中,则()A.有少量的冰熔化成水B.冰全部熔化成水C.有少量水凝固成冰D.冰和水的量都保持不变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冰是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但需要继续吸收热量;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解答:解: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所以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冰因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熔化,水因为不能放热而不能凝固,所以冰和水的多少不变;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冰的熔化特点,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热传递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2.在保温杯中装适量0℃的水,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一小块冻了很长时间的冰,放到保温杯中,设保温杯是绝热的,过一段时间冰和水的温度相同.在这个过程中()A.水的质量增加B.水的温度降低C.冰的质量增加D.冰的温度保持不变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冰的熔化条件:温度达到0℃,并且不断吸热;水的凝固条件:温度达到0℃,并且不断放热;(2)物体吸热和放热的条件是:存在着温度差异.解答:解:冰的温度很低,放到装适量0℃的水的保温杯中,冰块从保温杯水中吸热,保温杯是绝热的,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只有冰和水之间发生热传递,冰吸热温度升高,水放热要凝固,所以水的质量减少,冰的质量增多.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3.“冻豆腐”内部有许多小孔.关于这些小孔产生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豆腐遇冷收缩形成的B.豆腐受热膨胀形成的C.豆腐里面的水先汽化膨胀,后液化形成的D.豆腐里面的水先凝固膨胀,后熔化形成的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2)豆腐中含有水,水冻结后,体积变大,豆腐中的小冰块把整块豆腐挤压成蜂窝形状,待冰熔化以后,就留下许多孔洞.解答:解:豆腐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豆腐冷冻时这些水分就会凝固为小冰晶,同时体积变大,这些小冰晶将整块豆腐挤压成蜂窝形状;待豆腐解冻后,小冰晶熔化为水,就留下了很多小孔.故选D.点评:正确理解冻豆腐的小孔形成过程,并熟练掌握几种物态变化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夏天有一中暑病人,体温升高至40℃,现需要使其降温,其效果()A.用冷毛巾包着冰块较好B.用冰水浸过的冷毛巾较好C.直接用冰水较好D.都一样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蒸发及其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解决此题要掌握: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解答:解:冰块在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熔化的冰水在毛巾上又会发生汽化现象,汽化时也会吸收热量,所以这种方法降温效果更好;故选A.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利用熔化和汽化吸热的特点解释生活现象,属于应用性的题目.5.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B.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而成的D.豆腐自身膨胀而成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以及一定质量的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解答:解: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一定质量的水凝固冰时体积变大.冰再熔化成水,就形成了小孔.故A、C、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以及一定质量的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的理解和掌握.6.关于熔化和凝固,正确的说法是哪个?()A.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C.固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温度降低D.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晶体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2)晶体在凝固时放热,温度不变,但非晶体在凝固时放热温度不断降低.解答:解:A、只有晶体才有熔点,非晶体没有,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固体在熔化时都要吸热,但只有晶体温度才保持不变,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固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但是晶体凝固时温度不变,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和区别,学生很容易混淆,把握住晶体有熔点和凝固点是解题的关键.7.在下列物态变化中,都吸热的是()A.熔化、汽化和升华B.凝华、液化和汽化C.升华、凝固和汽化D.凝固、凝华、液化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在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和升华过程吸热;液化、凝固和凝华过程放热.解答:解:因为熔化、汽化和升华是吸热;液化、凝固和凝华是放热.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的几种物态变化,以及吸热还是放热的了解和掌握,要会运用.8.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D.雪容易传热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雪融化时是一种熔化过程,熔化过程需要向外界吸收热量,从而导致周围的温度较低.解答:解:当雪融化时,由于是固态的雪变成水,所以这是一个熔化过程,此过程需要向外界吸收热量,从而导致周围的温度比下雪时更冷;故选B.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熔化过程需要向外界吸收热量.9.热量总是自发的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如果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没有热传递.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也是0℃),过一段时间,下面的说法哪个正确()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B.冰和水的数量都不变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熔化过程温度不变,但需要继续吸收热量,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要有温度差.解答:解: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因为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冰因不能吸收热量不能熔化;水因不能放出热量不能凝固;所以冰和水的数量都没有变.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熔化和凝固的两个条件:温度条件和热量条件,二者缺一不可.10.把一杯0℃的水放到“有冰水混合物”的杯中,则()A.杯中的水要结冰B.杯中的水保持原来的状态且温度不变C.杯中的冰开始熔化D.杯中水部分结冰,桶中的冰部分熔化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冰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不断吸收热量.水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不断放出热量.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才会发生热传递,温度相同不会发生热传递.解答: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把一杯0℃的水放到“有冰水混合物”的杯中,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冰在熔点,无法吸热,不会熔化;水在凝固点,不能放热,不会结冰;所以冰、水的质量和温度都保持不变.故选B.点评:解决此题要知道熔化过程需要吸热,凝固过程需要放热,当物体间有温度差时才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11.甲、乙两盆水中都有冰块,甲盆里的冰少,乙盆里的冰多,两盆里的冰都不熔化,则()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高B.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的低C.甲盆水的温度等于乙盆水的温度D.不能判断两盆水的温度高低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摄氏温度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所以无论冰多冰少,其温度是相同的.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甲、乙虽然冰块的多少不同,但两杯中都是冰水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故二者温度相同.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须抓住关键因素,即状态相同,都是冰水混合物,所以温度也相同.12.把正在熔化的冰和正在凝固的水放入同一保温瓶中,则()A.冰继续熔解B.水继续凝固C.冰的温度上升,水的温度下降D.瓶内的温度一定不会变化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收热量;(2)保温瓶阻止了冰块从外界继续吸热,因此冰因不能吸热而不能熔化.解答:解:正在熔化的冰的温度是0℃,冰要熔化需要吸收热量,正在凝固的水的温度为0℃;水凝固需要放保温性能很好的保温瓶中,冰不能继续从外界吸收热量,水不能向外界释放热量,水凝固成冰的速度和冰熔化成水的速度相同,此时混合后为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保持不变.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一是掌握发生热传递的条件,二是保温瓶的特点.13.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固体吸热,温度可能保持不变B.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C.水的沸点会低于或高于100℃D.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地熔化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沸腾及沸腾条件.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2)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3)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并不断吸热.解答:解:A、晶体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A可B、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B可能;C、当气压高于1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高于100℃;当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低于100℃,C有可能;D、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可能达到熔点,但不能继续吸热,不能熔化,D不可能.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晶体、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还考查了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及熔化的条件,是基础性知识,平时要多理解记忆.14.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把室外的冻柿子,拿到室内,浸没在水盆中,可能出现()A.盆中有水结冰,柿子的温度不变B.盆中一部分水结冰,柿子的温度升高C.盆中有水结冰,柿子的温度降低D.以上说法都不可能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此题根据凝固的条件:一是要不断放热,二是要达到凝固点.以及熔化的条件:一是不断的吸热,二是要达到熔点即可解答.解答:解:将冻柿子放到水中时,柿子上的冰开始从水中吸热,而且冰也达到了熔点,故柿子上的冰开始熔化,即柿子的温度升高,但短时间内不会超过0℃;盆中的冷水,向柿子上的冰放了一部分热量,而且水也达到的凝固点;故盆中的水一部分会凝固成冰;选项B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了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只有两个条件同时都具备时,晶体才能熔化或凝固.15.在1标准大气压下,下列各类物质中,放热后温度立即降低的是()A.0℃的冰B.0℃的水C.0℃的冰水混合物D.100℃的水蒸气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分析:晶体在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整个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A、0℃的冰已经是固态了放热后只能温度降低.符合题意.B、0℃的水放热后凝固,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不合题意.C、0℃的冰水混合物放热后,温度仍然是0℃.不合题意.D、100℃的水蒸气放热后可能液化成水,温度不变.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要记住会运用.二.填空题(共5小题)16.在空格内填上物态变化名称: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是升华现象;钢水浇铸成钢球是凝固现象;早晨草地上的露水是液化现象;夏天地面上的水会慢慢变少是汽化现象;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凝华现象;冰消雪融是熔化现象.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体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体叫液化,由液体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体叫熔化,由液体变为固态叫凝固;解答:解:(1)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2)钢水浇铸成钢球,是由液体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3)早晨草地上的露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小液滴;(4)夏天地面上的水会慢慢变少,是水发生汽化(汽化中的蒸发)现象,形成水蒸气;(5)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为固态的冰晶;(6)冰消雪融,是固态的冰雪熔化为液体的水;故答案为:升华;凝固;液化;汽化;凝华;熔化.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17.一种聚乙烯材料可以在15~40℃范围内熔化和凝固,把它掺在水泥里,制作储热地板和墙壁,可以起到调节室温作用,因为气温高时,熔化吸热;气温低时,凝固放热.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熔化吸热,凝固放热解答:解:聚乙烯材料可以在15~40℃范围内熔化和凝固,把它掺在水泥里,制作储热地板和墙壁,设计的原理是:白天气温高,利用它熔化吸热;夜晚温度低,利用它凝固放热,起到调节气温的作用.故答案为: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18.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例:①用水制成的冰块冷藏食物;②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③冬天,在菜窖内放几桶水防止蔬菜冻坏;④汽车用水冷却发电机.在这些事例中,利用水的物态变化吸热的是①②;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③④.(填序号)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固,熔化过程要吸热;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过程要放热;物质由液体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过程要吸热.(2)根据比热容的概念可知,比热容大的物体每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大.解答:解:①用水制成的冰块冷藏食物是因为冰熔化要吸热;②夏天往地上洒水,水汽化(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使周围温度降低.③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水在凝固时放热,可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莱不致冻坏;同时也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④根据Q=Cm△t,一定质量的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升高的就小,就更适合做冷却液.因为在所有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所以汽车常用水来作冷却剂.因此在这些事例中,利用水的物态变化吸热的是①②;利用水的比热容大这一特性的是③④.故答案为:①②;③④.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物理知识最终是要应用于生活中的,我们在生活中见到与物理有关的现象就要认真分析,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有关现象.19.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吸热,温度升高.如图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为:0.1℃,示数是37.6℃.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晶体和非晶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2)温度计读数的方法:先认清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然后根据液面的位置读出示数.解答:解:(1)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都是要吸热的,只是在熔化的过程中,晶体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时,边吸热边升温;(2)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示数为:37.6℃.故答案为:吸;不变;吸;升高;35℃~42℃;0.1℃;37.6℃.点评:本题考查晶体与非晶体熔化时的根本区别和体温计的读数,属于基础题.20.填出下列各题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其在变化过程中吸热还是放热.A、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冻肉,常能看到肉表面有一层粉一样的细冰晶:凝华_,放热.B、铸工把铁水浇铸成铸件:凝固,放热.C、雨后,在阳光照射下潮湿的路面很快干了:汽化,吸热.D、放在衣箱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消失了:升华,吸热.E、二氧化碳结成干冰:凝华,放热.F、冰棒含在嘴里变成糖水:熔化,吸热.G、用汽油擦除衣服上的污渍时,汽油很快跑掉了:汽化,吸热.H、秋天草叶上形成露水:液化,放热.考点: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专题:应用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解答此题需要先判断每个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然后再确定是吸热还是放热.用到以下知识:(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化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液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吸热;(2)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吸热;(3)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放热;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解答:解:(1)冻肉表面有一层粉一样的细冰晶,是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固态的凝华现象,凝华放热;。
中考物理复习:熔化
2018年中考物理复习:熔化
物态变化之熔化
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1、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2、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熔化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4、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80.5℃。
当温度为790℃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81℃时,
萘为液态。
当温度为80.50℃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
(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
(水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5、熔化吸热的事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
(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
(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
(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6、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等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
中考物理 知识点全突破系列 专题 熔化和熔化吸热现象
融化和融化吸热现象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A. 初夏清晨,小草上结出的露水B. 寒冬节气,飘落的白雪C. 暮秋清晨,枫叶上蒙上的白霜D. 初春,河面上的冰慢慢融化2.图中的四个物态变化实例,属于吸热的是()A. 春风,湖水上冰化成水B. 盛夏,草叶上形成露水C. 暮秋枫叶上形成霜D. 寒冬河水结成冰3.以下对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水烧开时,壶嘴出现的“白气”,这是液化现象B. 春季冰雪融化,这是液化现象C. 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这是汽化现象D. 冬季,草地上出现的白霜,这是凝华现象4.如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融化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0~4min甲比乙吸热多B.4~8min甲不吸热C.0~10min甲和乙内能不停增添D.0~10min甲和乙温度不停高升5.以下一些对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夏季,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这是水的汽化现象B.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凝华现象C.夏季,在教室内洒水能够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原故D.寒冬,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能够提升冰雪的熔点6.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欢,以下对古诗词中波及的热现象解说正确的选项是()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结现象经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一样物态,如下图,甲、乙、丙物态挨次为()A. 固、液、气B. 气、液、固C. 气、固、液 D. 液、固、气8.以下物态变化中,需要汲取热量的是()融化 B.雪松生成C.露水生成D.冰瀑生成9.人们常用泡沫塑料箱运送冰冻的海鲜,这是因为泡沫塑料的()10.以下物态变化中,属于融化现象的是()A.冻衣晾干B.网上挂霜C.草叶撸主融化11.如下图是我国“神州”载人飞船的返回舱,它的表面有层叫做“烧蚀层”的物质,当返回舱返回地球时,在经过大气层过程中,“烧蚀层”能够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
熔化热
熔化热熔化热,是物质在固态转变为液态时吸收的热量。
它是一个关于物质性质及其热学特性的重要参数,对于材料工程、冶金学和热力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熔化热的概念、研究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熔化热是指物质在固态变成液态时所吸收的热量。
固态物质在升温过程中,一般会经历从固体到液体的相变过程。
而在相变过程中,需要吸收的能量即为熔化热。
熔化热是固相和液相之间的能量差,可以用来描述物质的熔化性质。
不同物质的熔化热存在差异,这是因为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相互作用力以及晶体结构等因素不同所致。
熔化热的研究方法可以通过热量测量或者计算得到。
热量测量法是通过测量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来确定熔化热的大小。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法(TG)等。
这些方法可以测得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热量变化,从而可以计算出熔化热的数值。
另外,也可以通过计算方法来估算熔化热的数值。
如基于基本热力学原理的理论计算方法、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都可以用来计算熔化热。
影响熔化热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物质的分子性质和结构。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直接影响熔化热的大小。
比如,具有较强相互作用力的物质熔化热一般较高,而具有较弱相互作用力的物质熔化热一般较低。
此外,物质的晶体结构也会对熔化热产生影响,不同晶体结构对应不同的熔化热数值。
此外,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也会对熔化热产生一定的影响。
熔化热在众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材料工程中,熔化热可以用来衡量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热效应,从而为合金设计和材料选取提供依据。
在冶金学中,熔化热是冶金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数据,可以用来指导金属熔炼和合金设计。
在能源领域,熔化热是热储存材料的重要参数,可用于储存和释放热能。
此外,熔化热还可以在药物研究和食品加工等领域中得到应用。
总结来说,熔化热是物质在固态转变为液态时吸收的热量。
它是一个重要的物质性质参数,可以通过热量测量或者计算方法得到。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熔化
2017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熔化
熔化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1、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2、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3、晶体熔化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4、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80.5℃。
当温度为790℃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81℃时,
萘为液态。
当温度为80.50℃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
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
(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因此测气温采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
(水银凝固点是-39℃,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此时水银已凝固;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5、熔化吸热的事例: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
(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
(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
(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6、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以下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汇成潺潺流水
B.夏天,清晨草叶上出现晶莹的露珠
C.秋天,雨后泰山上出现缥缈的云雾
D.冬天,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
2.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
B.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比热容,内能,温度都不变
D.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3.冰棍是人们喜爱的一种冷饮,有关物态变化过程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棍制作的最后一个步骤是凝华过程
B.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包装袋上“白粉”的形成是凝固过程
C.打开包装袋,冰棍周围出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D.吃冰棍解热是因为熔化过程吸热
4.夏天,加在饮料里的冰块逐渐消失,其物态变化是()
A.升华B.凝华C.熔化D.凝固
5.夏天,我们吃雪糕觉得凉爽.是因为雪糕在口中()
A.液化吸热B.熔化放热C.凝固吸热D.熔化吸热
6.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熔化成水需要放出热量B.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C.水结成冰需要吸收热量D.热传递不能改变物质的内能
7.下面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B.冰在熔化时虽然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
C.从游泳池上来感觉冷是由于水蒸发放热
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8.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原因是冰熔化要吸热
B.使用高压锅,食物容易被煮熟,原因是锅内气体压强大,液体沸点高
C.水沸腾时壶口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原因是樟脑丸发生了升华现象
9.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水的沸点低于或者高于100℃
B.﹣10℃的冰块放在0℃的水中,冰块会熔化
C.在敞开的锅中烧水,使水沸腾,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也不会升高
D.物体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10.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
C.秋天,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
D.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固形成的
11.冬天,将一块冰从寒冷的室外拿进温暖的房间内,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冰立即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
B.冰不会立即熔化,但冰的温度会逐渐升高
C.冰立即熔化,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D.冰不会立即熔化,冰的温度也不会升高
12.化雪时天气格外寒冷,根据是()
A.晶体熔化时,需要吸收大量热量,致使气温更低
B.晶体凝固时放热,使气温更低
C.晶体凝固时吸热,使气温更低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5℃的冰拿到10℃的房间里,它将立即熔化
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C.夏天吃雪糕时,揭开包装纸后,雪糕会冒“白气”,这是冰的汽化现象
D.将壶里的水加热至100℃时沸腾,若壶里的水只有一半,只需加热至50℃即能沸腾
14.要使温度高的物体冷却下来,用质量相等的0℃的冰比0℃的水更好,是因为()A.冰比水更凉些
B.冰比水的热量少,容易降温
C.冰比水更容易吸热
D.冰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15.要使物体冷却,用质量相等的O℃的冰和O℃的水,冰的效果好些是因为()A.冰比水凉
B.冰的温度比水低
C.冰容易传热
D.冰熔化成水需要吸热,可使物体的温度降低得更多些
16.若要使一块冰融化,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用锤子不停地砸这块冰块B.把这块冰放在手心里
C.把这块冰与地面不停地摩擦D.以上方法都不对
17.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的原因是()
A.没有吸收热量
B.吸收的热量正好等于放出的热量
C.吸收的热量用来使晶体熔化
D.吸收的热量用来使晶体变为非晶体
18.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撒入冰雪中的“融雪盐”()
A.与少量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熔化周围的冰雪
B.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地热”而熔化
C.溶入雪水中形成盐水,盐水熔点较低,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
D.增加冰雪对光线的吸收,从而加快冰雪的熔化
19.若将6g温度为0℃的冰和200g温度为0℃的水混合后,放在室温为0℃的房间中,则()
A.冰全部熔化B.部分水结冰
C.部分冰熔化D.水和冰的多少保持不变
20.甲、乙两个装满冰块的水盆,甲盆置于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在两盆里的冰还未完全熔化时,则()
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高
B.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高
C.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D.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两盆水的温度高低
21.关于固体的熔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所以不吸热
B.晶体熔化时需要吸热所以升温
C.非晶体熔化时,因为没有一定的温度所以不吸热
D.非晶体熔化时,虽没有一定温度但吸热
22.关于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熔化时都要吸热且温度不变
B.液体凝固时都要放热且温度不变
C.晶体熔化时吸热且温度不变
D.液体凝固时放热温度升高
23.当手接触冰水混合物中的冰和水时,觉得冰比水冷,这是因为()A.冰的传热本领比水好得多B.冰的温度比水低
C.冰熔化要吸热D.冰熔化要放热
24.对冰水混合物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继续熔化,混合物温度降低
B.水的温度升高.冰的温度不变
C.部分冰熔化,混合物温度是0℃
D.冰和水的温度都升高
25.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分别冷却热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是()A.冰比水的冷却效果好,因为冰比水冷
B.二者温度相同,效果一样
C.水比冰的冷却效果好,因为水是液体
D.冰比水的冷却效果好.因为冰熔化时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