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物理知识点复习题311

合集下载

2011年高考物理(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光学-电磁波-相对论

2011年高考物理(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光学-电磁波-相对论

2011年高考物理(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huìbiān)--光学-电磁波-相对论2011年高考(ɡāo kǎo)物理(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光学-电磁波-相对论2011年高考物理(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fēn lèi)汇编--光学-电磁波-相对论2011年高考(ɡāo kǎo)物理(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光学-电磁波-相对论N单元(dānyuán)光学电磁波相对论N1光的传播(chuánbō)34.[2011·课标全国(quán ɡuó)卷]N1(2)一半(yībàn)圆柱形透明物体横截面如图1-16所示,底面AOB镀银(dù yín)(图中粗线),O表示半圆截面的圆心.一束光线在横截面内从M点入射,经过AB面反射后从N点射出.已知光线在M点的入射角为30°,∠MOA=60°,∠NOB =30°.求:(ⅰ)光线在M点的折射角;(ⅱ)透明物体的折射率.图1-16【解析】 (ⅰ)如图所示,透明物体内部的光路为折线MPN,Q、M两点相对于底面EF对称,Q、P和N三点共线.设在M点处,光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OMQ=α,∠PNF=β.根据题意有α=30°①由几何关系得,∠PNO=∠PQO=r,于是β+r=60°②且α+r=β③由①②③式得r=15°④(ⅱ)根据折射率公式有sin i=n sin r⑤i=30°⑥由④⑤⑥式得n=6+2 2⑦15.N1、N3[2011·四川卷]下列说法(shuōfǎ)正确的是()A.甲乙在同一(tóngyī)明亮空间,甲从平面镜中看见(kàn jiàn)乙的眼睛时,乙一定(yīdìng)能从镜中看见甲的眼睛B.我们能从某位置通过固定的任意(rènyì)透明介质看见另一侧的所有景物C.可见光的传播速度总是大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D.在介质中光总是沿直线传播【解析】A根据光路传播的可逆性,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一定能从镜中看到甲的眼睛,A正确;光线通过透明介质要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范围,从某位置通过固定的透明介质并不能看见另一侧的所有景物,B错误;在真空中,可见光的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均相同,都等于c=3×108m/s,C错误;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光才是沿直线传播的,D错误.图1-216.N1[2011·全国(quán ɡuó)卷]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sèsàn)而形成彩虹.设水滴(shuǐ dī)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qiúxīn)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jiémiàn)的平面内,a、b、c、d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解析】B由太阳光第一次进入水珠时的色散即可作出判断,把水珠看作三棱镜,向下偏折程度最大的光线一定是紫光,偏折程度最小的是红光,从图上可看出,a是紫光,d是红光,则b是蓝光,c是黄光,所以正确答案是B.12.[2011·江苏物理卷]【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三题都做,则按A、B两题评分.B.(选修模块3-4)(12分)(2)N1[2011·江苏物理卷]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折射率为3的某种介质,若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________.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光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2)N1[2011·江苏物理(wùlǐ)卷]【答案(dáàn)】60°33c【解析(jiě xī)】设入射角、折射角分别(fēnbié)为θ1、θ2,则θ1+θ2=90°,由n=sinθ1sinθ2,可得tanθ1=3,即入射角为60°;由n=cv,所以(suǒyǐ)v=cn=33c.N2光的波动性18.N2[2011·重庆卷] 在一次讨论中,老师问道:“假如水中相同深度处有a、b、c三种不同颜色的单色点光源,有人在水面上方同等条件下观测发现,b在水下的像最深,c照亮水面的面积比a的大.关于这三种光在水中的性质,同学们能做出什么判断?”有同学回答如下:①c光的频率最大②a光的传播速度最小③b光的折射率最大④a光的波长比b光的短根据老师的假定,以上回答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8.N2[2011·重庆(zhònɡ qìnɡ)卷] C【解析(jiě xī)】b在水下(shuǐ xià)的像最深,b光偏折得最小,b的折射率最小,c光照亮(zhào liànɡ)水面的面积比a的大,c的临界角比a的大,由sin C=1n知,c光的折射率比a小,即a光的折射率最大,故a光的频率(pínlǜ)最大,因n=cv,故在水中a光中传播速度最小,又c=λf,知a光的波长最短,综上可知C正确.N3电磁场电磁波15.N1、N3[2011·四川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在同一明亮空间,甲从平面镜中看见乙的眼睛时,乙一定能从镜中看见甲的眼睛B.我们能从某位置通过固定的任意透明介质看见另一侧的所有景物C.可见光的传播速度总是大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D.在介质中光总是沿直线传播【解析(jiě xī)】A根据(gēnjù)光路传播的可逆性,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yǎn jing),乙也一定(yīdìng)能从镜中看到甲的眼睛,A正确(zhèngquè);光线通过透明介质要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范围,从某位置通过固定的透明介质并不能看见另一侧的所有景物,B错误;在真空中,可见光的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均相同,都等于c=3×108m/s,C错误;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光才是沿直线传播的,D错误.6.N3[2011·天津卷]甲、乙两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得到各自的干涉图样,设相邻两个亮条纹的中心距离为Δx,若Δx甲>Δx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光能发生偏振现象,乙光则不能发生B.真空中甲光的波长一定大于乙光的波长C.甲光的光子能量一定大于乙光的光子能量D.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甲光的传播速度大于乙光6.[2011·天津卷]BD【解析】只要是横波就都能发生偏振,偏振与光的频率无关,A错;由Δx=ldλ和Δx甲>Δx乙可得:λ甲>λ乙,所以ν甲<ν乙、n甲<n乙,B对;光子能量E=hν,显然E甲<E乙,C错;折射率n=cv,故v甲>v乙,D对.9.N3[2011·天津(tiān jīn)卷] (3)某同学(tóng xué)用大头针、三角板、量角器等器材(qìcái)测量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开始(kāishǐ)玻璃砖的位置如图中实线所示,使大头针P1、P2与圆心(yuánxīn)O在同一直线上,该直线垂直于玻璃砖的直径边,然后使玻璃砖绕圆心O缓慢转动,同时在玻璃砖的直径边一侧观察P1、P2的像,且P2的像挡住P1的像.如此观察,当玻璃砖转到图中虚线位置时,上述现象恰好消失.此时只需测量出_______________,即可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请用你的测量量表示出折射率n =________.图69.(3)[2011·天津卷]【答案】玻璃砖沿O点转过的角度θ1sinθ【解析(jiě xī)】看不到P1、P2两根针,说明(shuōmíng)沿P1P2的光线(guāngxiàn)发生了全反射,如图所示,入射角i=θ=C,由sin C=1n得n=1sin C=1sinθ.N4相对论12.[2011·江苏物理(wùlǐ)卷]【选做题】本题包括(bāokuò)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三题都做,则按A、B两题评分.B.(选修模块3-4)(12分)(1)N4[2011·江苏物理卷]如图所示,沿平直铁路线有间距相等的三座铁塔A、B和C.假想有一列车沿AC方向以接近光速行驶,当铁塔B发出一个闪光,列车上的观测者测定A、C两铁塔被照亮的顺序是()图10A.同时被照亮B.A先被照亮C.C先被照亮D.无法判断(1)N4[2011·江苏物理卷]【答案】C【解析(jiě xī)】火车上的观察者以火车为参考系,那么(nà me)灯塔A、B、C均沿向CA方向(fāngxiàng)运动.B发出(fāchū)的光向A、C 传播(chuánbō)的过程中,A是远离光线运动,C 是向着光线运动,所以在火车上的观察者看来,光线是先传播到C的,即C先被照亮,C 正确.N5实验:测玻璃砖的折射率N6实验: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14.N6[2011·北京卷]如图所示的双缝干涉实验,用绿光照射单缝S时,在光屏P上观察到干涉条纹.要得到相邻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可以()A.增大S1与S2的间距B.减小双缝屏到光屏的距离C.将绿光换为红光D.将绿光换为紫光14.N6[2011·北京卷]C【解析】由Δx=ldλ可知,要得到相邻条纹间距更大的干涉图样,可以增大双缝与屏之间的距离l、减小双缝的距离d或换用波长比绿光长的光.增大S1和S2的距离,即增大了双缝的距离d,A项错误.减小双缝屏与光屏之间的距离,即l变小,B项错误.红光的波长比绿光长,紫光的波长比绿光短,C项正确,D项错误.N7光学(guāngxué)综合15.N7[2011·安徽卷]实验(shíyàn)表明,可见光通过(tōngguò)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 随波长(bōcháng)λ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jīngyàn)公式:n=A+Bλ2+Cλ4,其中A、B、C是正的常量.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下图1-7所示.则()图1-7A.屏上c处是紫光B.屏上d处是红光C.屏上b处是紫光D.屏上a处是红光【解析】D由科西经验公式可知,各色光波长λ越长,折射率n越小.当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由光路图可知,a光折射率最小,d光折射率最大;故a光波长最长,d光波长最短;因此a光是可见光中的红光,d光是可见光中的紫光.故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14.N7[2011·福建卷]如图1-1所示,半圆形玻璃砖置于光屏PQ的左下方.一束白光沿半径(bànjìng)方向从A点射入(shè rù)玻图1-1璃砖,在O点发生反射(fǎnshè)和折射,折射光在光屏上呈现(chéngxiàn)七色光带.若入射点由A向B缓慢(huǎnmàn)移动,并保持白光沿半径方向入射到O点,观察到各色光在光屏上陆续消失.在光带未完全消失之前,反射光的强度变化以及光屏上最先消失的光分别是() A.减弱,紫光B.减弱,红光C.增强,紫光D.增强,红光14.N7[2011·福建卷]C【解析】入射点由A 向B缓慢移动时,入射角增加,折射光线减弱,反射光线增强,当入射角增大到临界角C时,发生全反射,折射光线消失,反射光线最强.紫光折射率最大,由sin C =1n 可知,紫光的临界角最小,紫光最容易发生全发射,最先消失.1.【2011·盐城模拟(mónǐ)】电磁波与声波(shēnɡ bō)比较( )A .电磁波的传播(chuánbō)不需要介质,声波的传播(chuánbō)需要介质B .由空气(kōngqì)进入水中时,电磁波速度变小,声波速度变大C .由空气进入水中时,电磁波波长变小,声波波长变大D .电磁波和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由介质决定的,与频率无关1.ABC 【解析】可以根据电磁波的特点和声波的特点进行分析,选项A 、B 均与事实相符,所以A 、B 项正确;根据λ=v f ,电磁波速度变小,频率不变,波长变小,声波速度变大,频率不变,波长变大,所以选项C 正确;电磁波在介质中的速度与介质有关,也与频率有关,所以选项D 错误.2.【2011·南京模拟】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外线比红光波长长,它的热作用很强B.X射线就是伦琴射线C.阴极射线是一种频率极高的电磁波D.紫外线的波长(bōcháng)比伦琴射线长,它的显著作用(zuòyòng)是荧光作用2.ABD【解析(jiě xī)】在电磁波谱中,红外线的波长(bōcháng)比可见光长,而红光属于(shǔyú)可见光,故选项A正确.阴极射线与电磁波有着本质不同,电磁波在电场、磁场中不偏转,而阴极射线在电场、磁场中会偏转,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m/s,而阴极射线的速度总是小于3×108m/s,阴极射线的实质是高速电子流,故选项C错误.X射线就是伦琴射线,是高速电子流射到固体上产生的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故B项正确.紫外线的显著作用是荧光作用,而伦琴射线的显著作用是穿透作用,故选项D正确.3.【2011·镇江模拟】对相对论的基本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论认为: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B.爱因斯坦通过质能方程阐明了质量就是能量C.在高速运动的飞船中的宇航员会发现飞船中的钟走得比地球上的快D.我们发现竖直向上高速运动的球在水平方向上变扁了3.A【解析(jiě xī)】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阐明了质量和能量(néngliàng)的相互联系,质量和能量(néngliàng)是物体存在的两种形式,质量和能量是不同(bù tónɡ)的概念,B错误(cuòwù).再由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可知,选项A 正确,C、D错误.4.【2011·湖北模拟】△OMN为玻璃等腰三棱镜的横截面.a、b两束可见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棱镜底面MN,在棱镜侧面OM、ON 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X49-1所示.由此可知()图X29-1A.棱镜内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小B.棱镜内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C.玻璃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大D.玻璃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比对b光的小4.BD【解析】a、b两束光射到OM、ON 上的入射角是相同的,由图可知b光已发生全反射,而a光仍有折射,说明b光的全反射临界角比a光的全反射临界角小,所以b光的折射率大于a光的折射率,即n b>n a,故D正确;在介质内的传播速度v =c n ,所以棱镜内a 光的传播速度v a 比b 光的传播速度v b 大,故B 正确.5.【2011·锦州模拟(mónǐ)】如图X49-2所示,半圆(bànyuán)玻璃砖的半径R =10cm ,折射率为n =3,直径(zhíjìng)AB 与屏幕垂直(chuízhí)并接触于A 点.激光(jīguāng)a 以入射角i =30°射向半圆玻璃砖的圆心O ,结果在水平屏幕MN 上出现两个光斑.求两个光斑之间的距离L .图X29-25.【解析】画出如图所示光路图,设折射角为r ,根据折射定律n =sin r sin i解得r =60°由几何知识得,△OPQ 为直角三角形,所以两个光斑PQ 之间的距离L =PA +AQ =R tan30°+R tan60°解得L =4033cm 6.【2011·苏北模拟】(1)一台激光器发出一束单色光,如果已知这束单色光在某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v ,那么这束单色光从该介质射向真空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多少?(2)由于激光是亮度高、平行度好、单色性好的相干光,所以光导纤维中用激光作为信息高速传输的载体.要使射到粗细均匀的圆形光导纤维一个端面上的激光束都能从另一个端面射出,而不会从侧壁“泄漏”出来,光导纤维所用材料的折射率至少应为多大?6.【解析(jiě xī)】 (1)由n =c v ,sin C =1n ,则C =arcsin v c .(2)设激光束在光导纤维(ɡuānɡ dǎo xiān wéi)端面的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 ,折射(zhéshè)光线射向侧面时的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 ′,如图所示.由折射(zhéshè)定律:n =sin i sin r, 由几何(jǐ hé)关系:r +i ′=90°,则sin r =cos i ′.由全反射临界角的公式:sin i ′=1n ,cos i ′=1-1n2, 要保证从端面射入的任何光线都能发生全反射,应有i =r ′=90°,sin i =1.故n=sin isin r=sin icos i′=11-1n2,解得n=2,故光导纤维(ɡuānɡ dǎo xiān wéi)的折射率至少应为 2.7.【2011·杭州模拟(mónǐ)】如图X29-5所示的4种明暗相间(xiāngjiàn)的条纹分别是红光、蓝光各自通过(tōn gguò)同一个双缝干涉仪器形成的干涉图样以及黄光、紫光各自通过(tōngguò)同一个单缝形成的衍射图样(灰黑色部分表示亮纹).则在下面的四个图中从左往右排列,亮条纹的颜色依次是()图X29-5A.红黄蓝紫B.红紫蓝黄C.蓝紫红黄D.蓝黄红紫7.B【解析】双缝干涉条纹平行等距,且波长越大,条纹间距越大,红光波长大于蓝光波长,故第一幅图为红光,第三幅图为蓝光;单缝衍射条纹是中间宽两边窄的平行条纹,且波长越大,中央明纹越宽,黄光波长比紫光波长大,故第四幅图为黄光的衍射图样,第二幅为紫光的衍射图样.故B正确.8.【2011·大连模拟】把一平行玻璃板压在另一个平行玻璃板上,一端用薄片垫起,构成空气劈尖,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如图X29-6所示,这时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下面关于条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图X29-6A.干涉条纹的产生是由于光在空气(kōngqì)劈尖膜的前后两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光波叠加的结果B.干涉条纹(tiáo wén)中的暗纹是由于上述两列反射光的波谷与波谷叠加的结果C.将上玻璃板平行(píngxíng)上移,条纹(tiáo wén)向着劈尖移动D.观察(guānchá)薄膜干涉条纹时,应在入射光的另一侧8.AC【解析】根据薄膜干涉的产生原理,上述现象是由空气劈尖膜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叠加而成,当波峰与波峰、波谷与波谷相遇叠加时,振动加强,形成亮条纹,所以A项对,B项错;因相干光是反射光,故观察薄膜干涉时,应在入射光的同一侧,故D项错误;根据条纹的位置与空气膜的厚度是对应的,当上玻璃板平行上移时,同一厚度的空气膜向劈尖移动,故条纹向着劈尖移动,故C项正确.9.【2011·锦州模拟】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光的偏振特性的是()A.一束自然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透射光的强度发生变化B.一束自然光入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fēn jiè)面上,当反射光线(guāngxiàn)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时,反射光是偏振光C.日落时分,拍摄水面(shuǐ miàn)下的景物,在照相机镜头(jìngtóu)前装上偏振滤光片可以使景象更清晰D.通过手指间的缝隙(fèngxì)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彩色条纹9.D【解析】通过手指的缝隙观察日光灯,看到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现象,D不正确.10.【2011·扬州质检】下面列出一些医疗器械的名称和这些器械运用的物理现象.请将相应的字母填写在运用这种现象的医疗器械后面的空格上.(1)X光机__________.(2)紫外线灯____________.(3)理疗医用“神灯”照射伤口,可使伤口愈合得较好.这里的“神灯”是利用__________.A.光的全反射B.紫外线具有很强的荧光作用C.紫外线具有杀菌消毒作用D.X射线具有很强的贯穿力E.红外线具有显著的热效应F.红外线波长较长,易发生衍射10.(1) D(2)C(3)E【解析(jiě xī)】 (1)X光机是用来(yònɡ lái)透视人的体内器官的,因此(yīncǐ)需要具有较强穿透力的电磁波,但又不能对人体(réntǐ)造成太大的伤害,因此采用了穿透能力比较(bǐjiào)强又不会给人体造成太大的伤害的X射线,选择D.(2)紫外线灯主要是用来杀菌的,因此它应用的是紫外线的杀菌作用而非荧光作用,因此选择C.(3)“神灯”又称红外线灯,主要是用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它利用的是红外线的热效应,使人体局部受热,血液循环加快,因此选择E.内容总结(1)2011年高考物理(高考真题+模拟新题)分类汇编--光学-电磁波-相对论。

2011年高考物理各地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2011年高考物理各地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选修3-41(广东第18题).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2(2011安徽第15题).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 随着波长λ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24BC n A λλ=++,其中A 、B 、C 是正的常量。

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下图所示。

则 A .屏上c 处是紫光B .屏上d 处是红光C .屏上b 处是紫光D .屏上a 处是红光答案:D解析: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上至下(a 、b 、c 、d )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屏上a 处为红光,屏上d 处是紫光,D 正确。

3(2011全国卷1第16题)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色散而形成彩虹。

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 、b 、c 、d 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解析:按照偏折程度从小到大的排序为d 、c 、b 、a 、故:折射率为:d c b a n n n n <<<频率为:d c b a f f f f <<<选B4(2011全国卷1第21题)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波长为1.2m ,振幅为A 。

当坐标为x=0处质元的位移为2A -且向y 轴负方向运动时.坐标为x=0.4m处质元的位移为A 。

当坐标为x=0.2m 处的质元位于平衡位置且向y 轴正方向运动时,x=0.4m 处质元的位移和运动方向分别为ab cA .12A -、延y 轴正方向B . 12A -,延y 轴负方向C .A 、延y 轴正方向D .A 、延y 轴负方向 解析:选C5(2011海南18模块3-4试题).(12分)(1)(4分)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

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考点点拨精析(新课标)

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考点点拨精析(新课标)

考点1 匀变速直线运动一、选择题1.(2011.安徽高考·T16)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1t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2t 。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1212122()()x t t t t t t ∆-+ B.121212()()x t t t t t t ∆-+C.1212122()()x t t t t t t ∆+- D.121212()()x t t t t t t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明确以下两点(1)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其中间时刻的速度(2)利用0t v v a t-=进行分析求解【精讲精析】选A 。

第一个x ∆内平均速度11x v t ∆=,第二个x ∆内的平均速度22xv t ∆=,则物体的加速度21121212122()()2v v x t t a t t t t -∆-==+,故A 正确2.(2011·天津理综·T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25x t t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 第1s 内的位移是5mB. 前2s 内的平均速度是6m/sC. 任意相邻的1s 内位移差都是1mD. 任意1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分析出运动物体的初速度和加速度,代入时间求出位移,平均速度等物理量。

【精讲精析】选D .根据质点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25t t x +=可知,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5m/s ,加速度为22s m,在第1s 内的位移是x=6m ,选项A 错误,前2s 内的平均速度为255(52)7x t t m m v t s s t t+===+=+=,选项B错误,因为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应该满足公式212aT s s s =-=∆,任意相邻的1s 内的位移差都是2m ,选项C 错误,任意1s 内的速度增量实质就是指加速度大小,选项D 正确。

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部分(新课标版) 解析版

2011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部分(新课标版) 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

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答案】B【解析】主要考查安培定则和地磁场分布。

根据地磁场分布和安培定则判断可知正确答案是B。

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 一直增大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答案】ABD【解析】主要考查力和运动关系。

当恒力方向与速度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当恒力方向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所以正确答案是ABD。

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

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B.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C.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 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答案】ABC【解析】要考查功和能的关系。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过程中,重力做正功,所以重力势能始终减少,A项正确。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B项正确。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性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C项正确。

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选取无关,D项错误。

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全一本)-答案

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全一本)-答案

目录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直线运动参考答案 (2)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相互作用参考答案 (6)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牛顿运动定律参考答案 (7)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曲线运动参考答案 (8)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万有引力参考答案 (11)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功和能的关系参考答案 (12)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静电场 (20)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恒定电流 (24)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磁场参考答案 (27)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电磁感应参考答案 (36)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交变电流参考答案 (39)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选修3-4参考答案 (41)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选修3-5参考答案 (43)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力学实验参考答案 (46)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电学实验参考答案 (48)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直线运动参考答案1(2011安徽第16题).答案:A解析: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一段x ∆所用的时间为1t ,平均速度为11x v t ∆=,即为12t时刻的瞬时速度;物体在后一段x ∆所用的时间为2t ,平均速度为22x v t ∆=,即为22t 时刻的瞬时速度。

速度由1v 变化到2v 的时间为122t t t +∆=,所以加速度 211212122()()v v x t t a t t t t t -∆-==∆+,A 正确。

2(2011海南第8题).BC 解析:A ,0—5s,物体向正向运动,5—6s 向负向运动, 故5s 末离出发点最远,A 错B 由面积法求出0—5s 的位移s 1=35m, 5—6s 的位移s 2=-5m,总路程为:40m,B对C 由面积法求出0—4s 的位移s=30m ,平度速度为:v=s/t=7.5m/s C 对D 由图像知5~6s 过程物体加速,合力和位移同向,合力做正功,D 错3(2011新课标理综第15题).解析:主要考查力和运动关系。

2011高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加解析)

2011高中物理总复习(试题加解析)

高考物理复习策略物理专题划分专题一:力与运动:力是贯穿整个物理学的一条重要主线,运动是物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力和运动的关系是力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复习中要求学生首先应熟练掌握中学教材中遇到的力,如万有引力、电场力、磁场力、分子力、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其次要掌握几种典型的运动形式,如匀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运动等。

专题二:动量和能量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综合应用问题是高考每年必考内容,从考题逐渐趋于稳定的特点来看,2010年对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综合应用问题的考查重点仍会放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还是应在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规律的同时,注重对物理过程分析能力的培养,训练从守恒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专题三:电和磁电场、磁场是中学物理重点内容之一,分析近十年来的高考物理试卷可知,这部分知识在高考试题中的比例约占13%,年年都考。

这部分内容的复习应加强对力电综合问题、联系实际问题等高考热点命题的复习.专题四:实验实验是物理考试中赋分量高也是容易失分的题,是制约着理科考生的一个“瓶颈”。

所以要求学生在复习时要对大纲中列举的刻度尺、游标卡尺等实验仪器会正确使用,列举的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要熟练掌握,对实验的设计思想、器材选用、实验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故障排除等方面研究到位。

专题研究一力和运动典型问题分析问题1:会求解与摩擦力有关的问题1.弄清滑动摩擦力与静摩擦力大小计算方法的不同。

例、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物体P和Q叠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P、Q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Q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当它们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时,两物体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物体P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C)A.0 B.μ1mgcosθC.μ2mgcosθD.(μ1+μ2)mgcosθ2.弄清摩擦力的方向是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考点点拨精析(新课标):考点6功和能

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考点点拨精析(新课标):考点6功和能

考点6 功和能一、选择题1.(2011·新课标全国卷·T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

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 一直增大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分析:考虑恒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或相反来判定A、B选项,再考虑恒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小于90°或大于90°的夹角来判定C、D选项,并注意物体速度方向与恒力方向的夹角变化。

【精讲精析】选A、B、 D。

当恒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加速,动能一直增大,故A正确。

当恒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开始减速至零,再反向加速,动能先减小再增大,故B正确。

当恒力与速度成小于90°夹角时,把速度沿恒力方向和垂直方向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速度一直增大,故C错。

当恒力与速度成大于90°的夹角时,把速度沿恒力方向和垂直方向分解,开始在原运动方向物体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为0,而在垂直原运动方向上物体速度逐渐增加,某一时刻物体速度最小,此后,物体在恒力作用下速度增加,其动能经历一个先减小到某一数值,再逐渐增大的过程,故D正确。

2.(2011·山东高考·T18).如图所示,将小球a从地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的同时,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b 从距地面h 处由静止释放,两球恰在2h 处相遇(不计空气阻力)。

则A.两球同时落地B.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C.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球a 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球b 动能的增加量D.相遇后的任意时刻,重力对球a 做功功率和对球b 做功功率相等【思路点拨】本题是对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动能定理、功率知识的综合考察,应分析两个小球的具体运动过程,明晰a 和b 在相遇时的速度、位移、时间之间的关系,然后归纳分析。

【精讲精析】选C 。

相遇时b 球的位移g h t gt h ==运动时间,2122,相遇时a 球20212gt t v h-=位移,可得gh gt v gt t v gt ==-=0202,2121,相遇时a 球的速度=-=gt v v a 00,由题意可得此时b 球已经具有向下的速度而a 球速度为零,故b 球以较大速度先落地,以后任意时刻重力的瞬时功率mgv P =,b 球的瞬时功率总是大于a 球瞬时功率。

2011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编解析版复习资料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31页word附解析)

2011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编解析版复习资料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31页word附解析)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1.一天,下着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列车进站过程中,他发现水面的形状是下图中的(C)解析列车进站时刹车,速度减小,而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较大的速度,所以水向前涌,液面形状和选项C一致.2.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C)A.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B.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C.若物体的位移与时间t2成正比,表示物体必受力的作用D.物体的速率不变,则其所受合力必为零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速度不断增大,表示运动状态有所改变,故必受力的作用,A选项正确.物体位移增大,但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如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不一定受力的作用,B选项错.物体位移与时间t2成正比,说明物体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有变化,必受力的作用,C选项正确.物体速率不变但速度方向可能发生变化,即运动状态可能发生变化,就会受到力的作用,D选项错.3.(2009·山东临沂期中)下列关于惯性的各种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D) A.材料不同的两个物体放在地面上,用一个相同的水平力分别推它们,则难以推动的物体惯性大B.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物体的惯性将消失C.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加速下落,说明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D.抛出去的标枪、手榴弹等是因为惯性向远处运动的解析由于两物体材料不同,摩擦力可能不同,因此不能判断其质量关系,A选项错;惯性由质量决定,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力也不能改变物体的惯性,B、C错;选D.考查惯性的概念.4.如图6所示,将两弹簧测力计a、b连结在一起,当用力缓慢拉a弹簧测力时,发现不管拉力F多大,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总是相等,这个实验说明(C)图6A.这是两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B.弹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解析实验中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互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它们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选项C正确.5.(2009·内江市三模)沼泽地的下面蕴藏着丰富的泥炭,泥炭是沼泽地积累的植物残体,它的纤维状和海绵状的物理结构导致人在其上面行走时容易下陷(设在下陷过程中,泥炭对人的阻力不计).如果整个下陷的过程是先加速再减速最后匀速运动,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当在加速向下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B.当在减速向下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小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C.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对沼泽地的压力是先大于后等于沼泽地对他的支持力D.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小总是等于沼泽地对他的支持力6.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点击实验菜单中“力的相互作用”.如图7(a)所示,把两个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如图(b)所示.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以得到以下实验结论(ACD)图7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7.请根据图8中的情景,说明车子所处的状态,并对这种情景作出解释.图8答案从图(1)可以看出,乘客向前倾,说明乘客相对车厢有向前运动的速度,所以汽车在减速.从图(2)可看出,乘客向后倾,说明乘客有相对车厢向右运动的速度,说明列车在加速.【反思总结】第2课时 牛顿第二定律 两类动力学问题1.(2010·海南华侨中学月考)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在某次交通故事中,汽车的刹车线的长度是14 m ,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7,g =10 m/s2.则汽车开始刹 车时的速度为 ( C )A .7 m/sB .10 m/sC .14 m/sD .20 m/s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a =μmg m=μg =7 m/s 2,则v 20=2ax ,v 0=2ax =14 m/s ,C 正确.考查牛顿第二定律及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如图6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1、2、3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现用大小相同的外力F 沿图示方向分别作用在1和2上,用12F 的外力沿水平方向作用在3上,使三者都做加速运动.令a 1、a 2、a 3分别表示物块1、2、3的加速度,则( C )图6A .a 1=a 2=a 3B .a 1=a 2,a 2>a 3C .a 1>a 2,a 2<a 3D .a 1>a 2,a 2>a 3 解析 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 1=F cos 60°-μ(mg -F sin 60°)m=(1+3μ)F 2m-μg a 2=F cos 60°-μ(mg +F sin 60°)m =(1-3μ)F 2m-μg a 3=12F -μmg m =F 2m-μg ,比较大小可得C 选项正确. 3.如图7甲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物块A 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 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C )图7A .在0~1 s 内,外力F 不断增大B .在1 s ~3 s 内,外力F 的大小恒定C .在3 s ~4 s 内,外力F 不断减小D .在3 s ~4 s 内,外力F 的大小恒定解析 在0~1 s 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外力F 恒定,故A 错.在1 s ~3 s 内,物块做匀速运动,外力F 也恒定,B 正确.在3 s ~4 s 内,物块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所以外力F 不断减小,C 对,D 错.4.如图8所示,物体P 以一定的初速度v 沿光滑水平面向右运动,与一个右端固定的轻质弹簧相撞,并被弹簧反向弹回.若弹簧在被压 图8 缩过程中始终遵守胡克定律,那么在P 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中( C )A .P 的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化,方向也不断变化B .P 的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化,但方向只改变一次C .P 的加速度大小不断改变,当加速度数值最大时,速度最小D .有一段过程,P 的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也逐渐增大解析 P 的加速度由弹簧弹力产生,当P 压缩弹簧时弹力增大,然后弹簧将P 向左弹开,弹力减小,因此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方向始终向左,A 、B 两项错;加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压缩量最大,P 的速度为零,C 对;向右运动时,加速度增大,但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向左运动时加速度减小但与速度同向,速度增大,D 项错.5.在某一旅游景区,建有一山坡滑草运动项目.该山坡可看成倾角θ=30°的斜面,一名游客连同滑草装置总质量m =80 kg ,他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在时间t =5 s 内沿斜面滑下的位移x =50 m .(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 m/s 2).问:(1)游客连同滑草装置在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F f 为多大?(2)滑草装置与草皮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多大?(3)设游客滑下50 m 后进入水平草坪,试求游客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答案 (1)80 N (2)315 (3)100 3 m 解析 (1)由x =12at 2得a =4 m/s 2 由mg sin θ-F f =ma ,得F f =mg sin θ-ma =80 N(2)由F f =μmg cos θ可求得μ=315(3)在水平面上:μmg =ma ′得a ′=μg =233m/s 由v =at ,v 2=2a ′x ′,可得x ′=100 3 m6.质量为10 kg 的物体在F =200 N 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从粗糙斜面的底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运动,斜面固定不动,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如图9所示.力F 作用2秒钟后撤去,物体在斜面上继续上滑了1.25秒钟后,速度减为零.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 图9 物体的总位移x .(已知sin 37°=0.6,cos 37°=0.8,g =10 m/s 2)答案 0.25 16.25 m解析 设力F 作用时物体沿斜面上升的加速度为a 1,撤去力F 后其加速度变为a 2,则:a 1t 1=a 2t 2 ①有力F 作用时,物体受力为:重力mg 、推力F 、支持力F N1、摩擦力F f1在沿斜面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cos θ-mg sin θ-F f1=ma 1 ②F f1=μF N1=μ(mg cos θ+F sin θ)③ 撤去力F 后,物体受重力mg 、支持力F N2、摩擦力F f2,在沿斜面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θ+F f2=ma 2 ④F f2=μF N2=μmg cos θ⑤ 联立①②③④⑤式,代入数据得a 2=8 m/s 2 a 1=5 m/s 2 μ=0.25 物体运动的总位移x =12a 1t 21+12a 2t 22=⎝⎛⎭⎫12×5×22+12×8×1.252 m =16.25 m7.(2009·杭州市模拟5)如图10所示,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倾角为θ=30°,斜面AB 与水平面BC 连接,质量m =2 kg 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的D 点,D 点距B 点d =7 m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当物体受到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 =8 N 作用t =2 s 后撤去该力, 图10 不考虑物体经过B 点时的碰撞损失,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求撤去拉力F 后,经过多长时间物体经过B 点?答案 1 s 1.8 s解析 在F 的作用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 1,由牛顿运动定律得F -μmg =ma 1解得a 1=2 m/s 2F 作用2 s 后的速度v 1和位移x 1分别为v 1=a 1t =4 m/sx 1=a 1t 2/2=4 m撤去F 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2μmg =ma 2解得a 2=2 m/s 2第一次到达B 点所用时间t 1,则d -x 1=v 1t 1-a 2t 21/2解得t 1=1 s此时物体的速度v 2=v 1-a 2t 1=2 m/s当物体由斜面重回B 点时,经过时间t 2,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 3,则mg sin 30°=ma 3t 2=2v 2a 3=0.8 s 第二次经过B 点时间为t =t 1+t 2=1.8 s所以撤去F 后,分别经过1 s 和1.8 s 物体经过B 点.【反思总结】 牛顿第二定律―→⎪⎪⎪⎪⎪⎪⎪⎪⎪ —理解―→⎪⎪⎪⎪⎪ —同时关系—瞬时关系—独立关系—因果关系—同体关系—应用―→⎪⎪⎪⎪—由运动求力—由力求运动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09·宁夏、辽宁·14)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 .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C .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笛卡尔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解析 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 正确;笛卡儿《哲学原理》中以第一和第二自然定律的形式比较完整地第一次表述了惯性定律:只要物体开始运动,就将继续以同一速度并沿着同一直线方向运动,直到遇到某种外来原因造成的阻碍或偏离为止,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D 正确;行星运动的规律是开普勒发现的,A 错误;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 错误.答案 BD2.(2008·广东·1)伽利略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 )A .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B .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C .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D .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解析 设斜面的长度为L ,倾角为θ.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x =12g sin θ·t 2,故选项A 错误;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v =g sin θ·t ,故选项B 正确;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到达底端时的速度v =2gL sin θ,小球到达底端时所需的时间t = 2L g sin θ,即小球到达底端时的速度及所需时间与倾角θ有关,故选项C 、D 错误.答案 B3.(2009·许昌二调)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 )A .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B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 .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D .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解析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有力物体就运动,没有力物体就停止运动,与此观点相反的选项是D.答案 D4.(2010·江苏南通期末)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B .如果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则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 .物体的速度大小发生变化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 .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时,可能不受力的作用解析 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改变,故A 错;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 错;只要速度发生变化,必有加速度,必受外力,故D 错,C 对.答案 C5.(2010·吉林长春调研)竖直向上飞行的子弹,达到最高点后又返回原处,假设整个运动过程中,子弹受到的阻力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则子弹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加速度大小的变化是() A.始终变大B.始终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解析子弹上升速度减小,阻力变小,加速度变小;下降时向上的阻力变大,向下的合力变小,加速度仍变小.答案 B6.(2009·上海杨浦期末)如图1所示,给出了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时,紧急刹车时的刹车痕(即刹车距离x)与刹车前车速v的关系曲线,则μ1和μ2的大小关系为()A.μ1<μ2B.μ1=μ2C.μ1>μ2D.条件不足,不能比较图1解析由题意知,v2=2ax=2μgx,速度相同的情况下,μ1所在曲线的刹车痕小,所以μ1大,C正确.答案 C7.(2009·广东江门模拟)如图2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2 kg、m2=3 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 N、F2=20 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图2A.弹簧秤的示数是10 NB.弹簧秤的示数是50 N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弹簧秤的示数不变D.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不变解析以m1、m2为整体受力分析得,F1-F2=(m1+m2)a,求得a=2 m/s2;再以m1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得,F1-F=m1a,则F=26 N(弹簧秤示数),故A、B错;突然撤去F2的瞬间,弹簧不会发生突变,仍保持原有的形变量,弹簧秤的示数不变,故C正确;突然撤去F1的瞬间,F1消失,m1只受弹簧的弹力F=m1a1,得a1=13 m/s2,故D错.答案 C8.(2010·福建福州质检)商场搬运工要把一箱苹果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推上水平台,如图3所示.他由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0开始将箱推出(箱与手分离),这箱苹果刚好能滑上平台.图3箱子的正中间是一个质量为m的苹果,在上滑过程中其他苹果对它的作用力大小是()A.mg B.mg sin θC.mg cos θD.0解析以箱子和里面所有苹果作为整体来研究,受力分析得,Mg sin θ=Ma,则a=g sin θ,方向沿斜面向下;再以苹果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得,合外力F=ma=mg sin θ,与苹果重力沿斜面的分力相同,由此可知,其他苹果给它的力应与重力垂直于斜面的分力相等,即mg cos θ,故C正确.答案 C9.(2010·鹤岗市模拟)如图4所示,用绳1和绳2拴住一个小球,绳1与水平面有一夹角θ,绳2是水平的,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当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右做加速运动时,小球相对于小车仍保持静止,则绳1的拉力F1、绳2的拉力F2与小车静止时相比() 图4 A.F1变大,F2不变B.F1不变,F2变小C.F1变大,F2变小D.F1变大,F2变大解析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小车静止时,F1sinθ=mgF1cosθ=F2向右加速时,F1sinθ=mg,F1cosθ-F2′=ma所以B正确.答案 B10.(2009·江苏盐城大丰、建湖联考)如图5所示,粗糙的斜面体M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块m恰好能在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斜面体静止不动,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F f1;若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推动物块,使物块加速下滑,斜面体仍静止不动,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F f2;若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推动物块,使物块减速下滑,斜面体仍静止不动,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F f3.则()图5A.F f2>F f3>F f1B.F f3>F f2>F f1C.F f2>F f1>F f3D.F f1=F f2=F f3解析三种情况下斜面所受物体的压力均为mg cos θ,所受的都是方向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均等于μmg cos θ,所以三种情况斜面受力情况相同,故地面所给的摩擦力均相等,选项D正确.答案 D二、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第11、12题各16分,第13题18分,共50分)11.(2009·江苏·13)航模兴趣小组设计出一架遥控飞行器,其质量m=2 kg,动力系统提供的恒定升力F=28 N.试飞时,飞行器从地面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设飞行器飞行时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g取10 m/s2.(1)第一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1=8 s时到达高度H=64 m,求飞行器所受阻力F f的大小.(2)第二次试飞,飞行器飞行t2=6 s时遥控器出现故障,飞行器立即失去升力.求飞行器能达到的最大高度h.(3)为了使飞行器不致坠落到地面,求飞行器从开始下落到恢复升力的最长时间t3.解析 (1)第一次飞行中,设加速度为a 1匀加速运动H =21a 1t 2 由牛顿第二定律F -mg -F f =ma 1解得F f =4 N(2)第二次飞行中,设失去升力时的速度为v 1,上升的高度为s 1,匀加速运动s 1=21a 1t 2 设失去升力后加速度为a 2,上升的高度为s 2由牛顿第二定律mg +F f =ma 2v 1=a 1t 2s 2=2221a v 解得h =s 1+s 2=42 m(3)设失去升力下降阶段加速度为a 3;恢复升力后加速度为a 4,恢复升力时速度为v 3 由牛顿第二定律mg -F f =ma 3F +F f -mg =ma 4 且42233223a v a v =h v 3=a 3t 3解得t 3=223s(或2.1 s) 答案 (1)4 N (2)42 m (3)223s 12.(2009·盘绵调研)一架军用直升机悬停在距离地面64 m 的高处,将一箱军用物资由静止开始投下,如果不打开物资上的自动减速伞,物资经4 s 落地.为了防止物资与地面的剧烈撞击,需在物资距离地面一定高度时将物资上携带的自动减速伞打开.已知物资接触地面的安全限速为2 m/s ,减速伞打开后物资所受空气阻力恒为打开前的18倍.减速伞打开前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忽略减速伞打开的时间,取g =10 m/s 2.求:(1)减速伞打开时物资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2)物资运动的时间至少为多少?解析 (1)设物资质量为m ,减速伞打开前物资所受空气阻力为F f ,物资的加速度大小为a ,减速伞打开后物资的加速度大小为a 2,不打开伞的情况下,物资经t =4 s 落地.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mg -F f =ma 1H =12a 1t 2 解得a 1=8 m/s 2,F f =0.2mg物资落地速度恰为v =2 m/s 时,减速伞打开时物资的高度最小设为h ,开伞时物资的速度设为v 0,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18F f -mg =ma 2H -h =v 202a 1,h =v 20-v 22a 2解得a 2=26 m/s 2,h =15 m(2)由上面的求解过程,可得开伞时的速度v 0=28 m/s开伞前的运动时间t 1=v 0a 1=3.5 s开伞后的运动时间t 2=v 0-va 2=1 s故物资运动的时间至少为t 1+t 2=4.5 s 答案 (1)15 m (2)4.5 s13.(2008·上海·21)总质量为80 kg 的跳伞运动员从离地500 m 的直升机上跳下,经过2 s 拉开绳索开启降落伞,如图6所示是跳伞过程中的v —t 图象,试根据图象求:(g 取10 m/s 2)图6(1)t =1 s 时运动员的加速度和所受阻力的大小. (2)估算14 s 内运动员下落的高度及克服阻力做的功. (3)估算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到着地的总时间. 解析 (1)由v —t 图线的斜率可知加速度: a =Δv Δt =16-02 m/s 2=8 m/s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g -F f =ma 阻力为:F f =mg -ma =160 N(2)v -t 图线与横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该位移的大小为所求的下落高度,格子数为39.5h =39.5×4 m =158 m根据动能定理:mgh -W f =m2v 2克服阻力做的功为:W f =mgh -m2v 2=80×⎝⎛⎭⎫10×158-362 J =1.25×105 J (3)14 s 末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H=h+v t2,t=t1+t2总时间为t=14 s+57 s=71 s答案(1)8 m/s2160 N(2)158 m 1.25×105 J(3)71 s第3课时超重与失重瞬时问题1.(2009·佛山市质检二)图6是我国“美男子”长征火箭把载人神舟飞船送上太空的情景.宇航员在火箭发射与飞船回收的过程中均要经受超重与失重的考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火箭加速上升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B.飞船加速下落时,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C.飞船落地前减速,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大于其重力D.火箭上升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宇航员对座椅的压力小于其重力图6解析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加速度均是向上,处于超重状态;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加速度均是向下,处于失重状态,由此知选项B、C正确.2.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竖直加速度器,如图7所示.把轻弹簧上端用胶带固定在一块纸板上,让其自然下垂,在弹簧末端处的纸板上刻上水平线A.现把垫圈用胶带固定在弹簧的下端,在垫圈自由垂下处刻上水平线B,在B的下方刻一水平线C,使AB间距等于BC间距.假定当地重力加速度g=10 m/s2,当加速度器在竖直方向运动时,若弹簧末端的垫圈(BC)A.在A处,则表示此时的加速度为零图7B.在A处,则表示此时的加速度大小为g,且方向向下C.在C处,则质量为50 g的垫圈对弹簧的拉力为1 ND.在BC之间某处,则此时加速度器一定是在加速上升解析设AB=BC=x,由题意知,mg=kx,在A处mg=ma A,a A=g,方向竖直向下,B正确;在C处,2kx-mg=ma C,a C=g,方向竖直向上,此时弹力F=2kx=2mg=1 N,C 正确;在B、C之间弹力F大于mg,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但加速度器不一定在加速上升,也可能减速下降,故D错误.3.如图8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B)图8A .0 B.233g C .g D.33g解析 撤离木板时,小球所受重力和弹簧弹力没变,二者合力大小等于撤离木板前木板对小球的支持力F N ,由于F N =mg cos 30°=233mg ,所以撤离木板后,小球加速度大小为:a =F N m =233g . 4.(2010·福建厦门六中期中)如图9所示,A 、B 两小球分别连 在弹簧两端,B 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30°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 、B 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D ) 图9A .都等于g 2 B.g2和0C.M A +M B M B ·g 2和0 D .0和M A +M B M B ·g 25.(2010·福建厦门六中期中)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由此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蓬勃发展.体重为m =50 kg 的小芳在校运会上,以背越式成功地跳过了1.80 m 的高度,成为高三组跳高冠军.若忽略空气阻力,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小芳下降过程处于超重状态B .小芳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C .小芳起跳时地面对她的支持力大于她的重力D .起跳过程地面对小芳至少做了900 J 的功6.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的电梯里,某同学把测量加速度的传感器固定在手提包上,.在计算机上画出手提包在此过程中速度v 、加速度a 、手对手提包的拉力F 、位移x 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象,请根据上表数据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g 取10 m/s 2)( C )解析 从表中数据可知,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0.4 m/s 2,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也为0.4 m/s2,匀加速运动时手提包受到的拉力为F1=m(g+a)=10.4 N,匀减速运动时手提包受到的拉力为F2=m(g-a)=9.6 N.由图象可以得出,A图中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均为0.5 m/s2,B图象中,0~2 s内,加速度越来越小,10 s~12 s,加速度越来越大;D图象中,物体分段做匀速直线运动.综合分析得出,C正确.7.消防队员为缩短下楼的时间,往往抱着竖直的杆直接滑下.假设一名质量为60 kg、训练有素的消防队员从七楼(即离地面18 m的高度)抱着竖直的杆以最短的时间滑下.已知杆的质量为200 kg,消防队员着地的速度不能大于6 m/s,手和腿对杆的最大压力为1 800 N,手和腿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设当地重力加速度g=10 m/s2.假设杆是搁在地面上的,杆在水平方向不移动.试求:(1)消防队员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2)消防队员下滑过程中杆对地面的最大压力.(3)消防队员下滑的最短时间.答案(1)12 m/s(2)2 900 N(3)2.4 s解析(1)消防队员开始阶段自由下落的末速度即为下滑过程的最大速度v m,有2gh1=v2m消防队员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 f=μF N=0.5×1 800 N=900 N.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2=F f-mgm=5 m/s2减速过程的位移为h2,由v2m-v2=2a2h2又h=h1+h2以上各式联立可得:v m=12 m/s(2)以杆为研究对象得:F N=Mg+F f=2 900 N(3)最短时间为t min=v mg+v m-va2=2.4 s.8.(2010·福州综合练习)如图10所示,游乐场有一斜面长为x1的滑梯,与水平面夹角为θ,在滑梯下端的水平地面上铺设有塑胶垫.小孩从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不计在衔接处速率的变化,他还可以在塑胶垫上再滑行x2的距离停止.已知小孩与滑梯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1,试求:(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图10(1)小孩在斜面上滑行的时间.(2)小孩与塑胶垫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的值.答案(1)2x1g(sin θ-μ1cos θ)(2)x1x2(sin θ-μ1cos θ)解析 (1)设小孩的质量为m ,在滑梯上他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sin θ-F f1=ma 1 F f1=μ1F N1=μ1mg cos θ 所以mg sin θ-μ1mg cos θ=ma 1 得a 1=g (sin θ-μ1cos θ)由运动学公式x 1=12a 1t 21得t 1= 2x 1a 1= 2x 1g (sin θ-μ1cos θ)(2)由v 2=2a 1x 1得滑到斜面末端速度 v =2a 1x 1=2gx 1(sin θ-μ1cos θ)在塑胶垫上滑行时,有F f2=μ2F N2=μ2mg =ma 2得a 2=μ2g由运动学公式0=v 2-2a 2x 2得μ2=v 22gx 2=x 1x 2(sin θ-μ1cos θ)【反思总结】超重与失重―→⎪⎪⎪⎪⎪—超重―→⎪⎪⎪⎪ —a 向上—视重大于重力—失重―→⎪⎪⎪⎪—a 向下—视重小于重力瞬时问题―→⎪⎪⎪⎪⎪—分析条件变化前受力↓—分析变化的条件↓—分析条件变化后受力第4课时 二力合成法与正交分解法 连接体问题1.(2010·芜湖市模拟)如图7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 A 、B 用轻质弹簧秤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今对物块A 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 ,使A 、B 一起向左匀加速 图7。

2011年高考物理各地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2011年高考物理各地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选修3-41(广东第18题).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 2(2011安徽第15题).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 随着波长λ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24BCn A λλ=++,其中A 、B 、C 是正的常量。

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下图所示。

则 A .屏上c 处是紫光 B .屏上d 处是红光 C .屏上b 处是紫光 D .屏上a 处是红光 答案:D解析: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上至下(a 、b 、c 、d )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屏上a 处为红光,屏上d 处是紫光,D 正确。

3(2011全国卷1第16题)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 色散而形成彩虹。

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 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 、b 、c 、 d 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 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 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 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 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解析:按照偏折程度从小到大的排序为d 、c 、b 、a 、故: 折射率为:d c b a n n n n <<<频率为:d c b a f f f f <<<选B4(2011全国卷1第21题)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波长为1.2m ,振幅为A 。

当坐标为x=0处质元的位移为A 且向y 轴负方向运动时.坐标为x=0.4m处质元的位移为2A 。

当坐标为x=0.2m 处的质元位于平衡位置且向y 轴正方向运动时,x=0.4m 处质元的位移和运动方向分别为 A .12A -、延y 轴正方向 B . 12A -,延y 轴负方向ab cC .A 、延y 轴正方向D .A 、延y 轴负方向 解析:选C5(2011海南18模块3-4试题).(12分)(1)(4分)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 所示。

2011年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2011年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2011年高考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一、直线运动1. 参考系。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来研究物体的运动.2.质点.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3.区分位移和路程4.区分速度和速率 ,区分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5.加速度(1)加速度又叫速度变化率.公式:(2)方向:与速度变化Δv 的方向一致.但不一定与v 的方向一致. [注意]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只要速度在变化,无论速度大小,都有加速度;只要速度不变化(匀速),无论速度多大,加速度总是零;只要速度变化快,无论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物体加速度就大.6.匀速直线运动(1)特点:a=0,v=恒量. (2)位移公式:S=vt.7.匀变速直线运动(1)特点:a=恒量 (2)公式: 速度公式:V=V 0+at 位移公式:s=v 0t+21at 2 速度位移公式:v t 2-v 02=2as 平均速度:V=20tv v +以上各式均为矢量式,应用时注意正方向的选取8.重要结论 :(1)ΔS=S n+l –S n =aT 2 =恒量 (2)9.自由落体运动公式:10.运动图像(1)位移图像(s-t 图像)(2)速度图像(v-t 图像) 了解图像中点,线,面,截距,斜率的意义 二、力 物体的平衡1.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 ,离地面高h 处G '=mg ',其中g '=[R/(R+h )]2g2.弹力 弹力的方向;弹力的大小;胡克定律3.摩擦力(1)产生的条件;(2)摩擦力的方向;(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②平衡法;(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4.力的合成与分解 共点的两个力(F 1 和F 2 )合力大小F 的取值范围202tt v v v v +==为:|F1 -F2|≤F≤F1+F2.5.共点力的平衡(1)共点力;(2)平衡状态(3)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的平衡条件;(4)解决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三、牛顿运动定律1.了解牛顿第一定律;了解惯性2.牛顿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F合 =ma,F合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别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3.牛顿第三定律。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汇编 第一章 直线运动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物理汇编 第一章 直线运动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汇编 第一章 直线运动16.(2011年安徽理综)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1t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2t .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 .1212122()()x t t t t t t ∆-+B .121212()()x t t t t t t ∆-+C .1212122()()x t t t t t t ∆+-D .121212()()x t t t t t t ∆+- 答案:A解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一段x ∆所用的时间为1t ,平均速度为11x v t ∆=,即为12t 时刻的瞬时速度;物体在后一段x ∆所用的时间为2t ,平均速度为22x v t ∆=,即为22t 时刻的瞬时速度.速度由1v 变化到2v 的时间为122t t t +∆=,所以加速度211212122()()v v x t t a t t t t t -∆-==∆+,A 正确. 3.(2011年天津理综)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x = 5t + t 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 .第1 s 内的位移是5 mB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C .任意相邻1 s 内的位移差都是1 mD .任意1 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解析】第1 s 内的位移只需将t =1代入即可求出x =6 m ,A 错误;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25227m/s 22s v ⨯+===,B 错;由题给解析式可以求得加速度为a =2 m/s 222m x aT ∆==,C 错;由加速的定义可知D 选项正确.【答案】D14.(2011年重庆理综)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 s 听到石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A.10 mB. 20 mC. 30 mD. 40 m【答案】 B 【解析】石头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位移公式204105.0212=⨯⨯==gt h m.答案B.【考点】运用所学公式解决实际运动问题的能力.8. (2011年海南物理)一物体自t =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在0~6 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 mB.在0~6 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 mC.在0~4 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 m/sD. 5~6 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答案】BC【解析】0~5 s,物体向正向运动,5~6 s ,向负向运动,故5 s 末离出发点最远,A 错;由面积法求出0~5 s 的位移s 1=35 m, 5~6 s 的位移s 2=-5 m,总路程为40 m,B 对;由面积法求出0~4 s 的位移s =30 m ,平度速度为v =s /t =7.5 m/s , C 对;由图象知,5~6 s 过程中物体加速,合力和位移同向,合力做正功,D 错.24.(2011年全国新课标理综)(13分)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答案】5:7【解析】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间t 0)的速度为v ,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 1,加速度为a ,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 2.由运动学公式得 0at v = ① 20121at s =② 2002)2(21t a vt s += ③设乙车在时间t 0的速度为v ',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1s 、'2s .同样有0)2(t a v =' ④ 201)2(21t a s =' ⑤ 200221at t v s +'=' ⑥ 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s 、s ',则有21s s s += ⑦ '+'='21s s s⑧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75='s s ⑨34.(18分)(1)(2011年广东理综)图1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 、A 、B 、C 、D 和E 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 表示. ① OD 间的距离为________cm.② 图2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 -t 2图线(s 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__,其大小为________m/s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2【答案】(1)①2.20 ②a /2 0.933【解析】(1)①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所以OD 间的距离为2.20 cm ;②观察s -t 2图线,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图线的斜率表示a /2,其大小为a=2k=2×O B C D E A ••••••132cm 1图[(2.8-1.4)×10-2/(0.06-0.03)] m/s 2=0.933 m/s 2.23.(2011年全国新课标理综)(10分)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 .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 ,记下相应的t 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 、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 1测量值s 和t 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t ts 图线;(3)由所画出的t t s -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 =____________m/s 2(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1)t v at s v at t s 1212121+-=+-=或 (2)如图所示. (3)2【解析】(1)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利用at v v v v t +==02和有21t a t s v +=解得t v at s v at t s 1212121+-=+-=或. (2)图线如图所示t ts -. (3)由121v at t s +-=可知,图线t t s -斜率绝对值为21a 即221==a k ,解得a =2. 26. (2011年上海物理) (5 分)如图,为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 的挡光片A 、B 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二者间距为d .(1)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时间1t ∆和2t ∆,则小车加速度a = .(2)(多选题)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 )A .增大两挡光片宽度bB .减小两挡光片宽度bC .增大两挡光片间距dD .减小两挡光片间距d【答案】(1)2222111[]2()()b d t t -∆∆ (2)BC 【解析】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学生对运动学实验的处理能力和误差分析能力.由题意知:小车经过两遮光板的速度为:1t b v A ∆=,2t b v B ∆=,则dv v a A B 222-=,因A v B v 被认为是A B 两点的瞬时速度,故遮光板的宽度越小,越准确;而增大两遮光板的距离可使A 到B 的速度变化较明显,误差小.16. (2011年福建理综)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t v 运行.初速度大小为2v 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 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 -t 图像(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2v >1v ,则( )t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A.2B.t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2C. 0~t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2t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D. 0~2答案:B解析:相对于水平台小物块在0~t1时间内做匀减速运动,且t1时速度为零,位移达到最大,A错;在0~t2时间内物体与传送带始终发生相对移动,t2时相对位移最大,B正确,这段时间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右,C错;t2~t3时间内,物块匀速运动,不受摩擦力,D错.。

2011年高考物理各地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2011年高考物理各地试题分类汇编及解析

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选修3-41(广东第18题).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 2(2011安徽第15题).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n 随着波长λ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24BCn A λλ=++,其中A 、B 、C 是正的常量。

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下图所示。

则 A .屏上c 处是紫光 B .屏上d 处是红光 C .屏上b 处是紫光 D .屏上a 处是红光 答案:D解析: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上至下(a 、b 、c 、d )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屏上a 处为红光,屏上d 处是紫光,D 正确。

3(2011全国卷1第16题)雨后太阳光入射到水滴中发生 色散而形成彩虹。

设水滴是球形的,图中的圆代表水滴 过球心的截面,入射光线在过此截面的平面内,a 、b 、c 、 d 代表四条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则它们可能依次是 A.紫光、黄光、蓝光和红光 B.紫光、蓝光、黄光和红光 C.红光、蓝光、黄光和紫光 D.红光、黄光、蓝光和紫光解析:按照偏折程度从小到大的排序为d 、c 、b 、a 、故: 折射率为:d c b a n n n n <<<频率为:d c b a f f f f <<<选B4(2011全国卷1第21题)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波长为1.2m ,振幅为A 。

当坐标为x=0处质元的位移为A 且向y 轴负方向运动时.坐标为x=0.4m处质元的位移为2A 。

当坐标为x=0.2m 处的质元位于平衡位置且向y 轴正方向运动时,x=0.4m 处质元的位移和运动方向分别为 A .12A -、延y 轴正方向 B . 12A -,延y 轴负方向ab cC .A 、延y 轴正方向D .A 、延y 轴负方向 解析:选C5(2011海南18模块3-4试题).(12分)(1)(4分)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 所示。

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选修3 3

2011年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选修3 3

2011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试题汇编-选修3-31(2011全国卷1第14题).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气体吸收的热量可以完全转化为功B.气体体积增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少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可能减少Q?w??U做功和热传递BCD考察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 A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都可以改变内能故选D2(2011全国卷1第22题).(6分)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①往边长约为40 cm的浅盘里倒入约2 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完成下列填空:(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

(填写步骤前面的数字)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l cm的油酸 (2)将1 cm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滴。

现取一333 300 cm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酒精溶液有502)l位有效数字是0.13 m。

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_m。

(结果保留11?6101???v 50300?10-10m10m?d?5?? (2)5解析:(1) ④①②⑤③×10m0.13s3(2011海南第17题模块3-3试题)(12分)(1)(4分)关于空气湿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错1个扣2分,最低得0分)。

A 绝对湿度一定较大.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B.当人们感到干燥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小C.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压强表示D.空气的相对湿度定义为水的饱和蒸汽压与相同温度时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之比V的容器内充有压缩空气。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高中理综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部分)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高中理综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部分)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理综物理(详细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 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重力加速度为g 。

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则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A .αsin 2mg B .αcos 2mgC . 1tan 2mg α D .1t 2mgco α1、A 【解析】楔形石块受力如图,根据力的合成可得:02cos(90)mg F α=⨯-,所以02cos(90)2sin mg mgF αα==-, A 正确。

2.如图所示,固定的水平长直导线中通有电流I ,矩形线框与导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一边与导线平行。

线框由静止释放,在下落过程中A .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保持不变B .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保持不变C .线框所受安掊力的合力为零D .线框的机械能不断增大2、B 【解析】因为磁感应强度随线框下落而减小,所以磁通量也减小,A 错误;因为磁通量随线框下落而减小,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同,不变,所以感应电流的方向不变,本题选B ;感应电流在磁场中受安培力作用,上框边比下框边始终处于较强的磁场区域,线框所受安掊力的合力向上不为零,C 错误;下落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少,D 错误。

3.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河中O 点出发,分别沿直线游到A 点和Bα αm IOAB水流方向 mg900-α900-α点后,立即沿原路线返回到O 点,OA 、OB 分别与水流方向平行和垂直,且OA =OB 。

若水流速度不变,两人在靜水中游速相等,则他们所用时间t 甲、t 乙的大小关系为A .t 甲<t 乙B .t 甲=t 乙C .t 甲>t 乙D .无法确定3、C 【解析】设游速为v ,水速为v 0,OA =OB =l ,则甲时间00l lt v v v v =++-甲;乙沿OB 运动,乙的速度矢量图如图,合速度必须沿OB方向,则乙时间2t =乙,联立解得:t t >乙甲, C 正确。

2011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编解析版复习资料力重力与弹力

2011新课标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编解析版复习资料力重力与弹力

第二章相互作用2011新课标咼考物理一轮复习精编解析版复习资料(6)--力、重力与弹力第1课时力重力与弹力素能提升练塚有提高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有力的作用B •力是使物体位移增加的原因C •压缩弹簧时,手先给弹簧一个压力而使之压缩,弹簧压缩后再反过来给手一个弹力D •力可以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而不改变其大小解析有相互作用力存在的物体之间不一定是相互接触的,各种场力就是没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的力的作用,A对.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B错.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的,没有先后顺序,C错.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不能传递,D错.2•如图9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一个重量是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A .大小为2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 .大小为1 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 .大小为2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 .大小为2 N,方向竖直向上2 N的小球,(D解析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与小球受到的重力等大反向,大小为2N ,3. (2010泉州市质检)如图10所示,将细线的一端系在右手中指上,另一端系上一个重为G的钩码•用一支很轻的铅笔的尾部顶在细线上的某一点,使细线的上段保持水平,笔的尖端置于右手掌心•铅笔与水平细线的夹角为贝U( C )A .中指受到的拉力为Gsin 0B .中指受到的拉力为C •手心受到的压力为Gcos 0G sin 0D •手心受到的压力为G cos 03.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C 正确.4•一个长度为L 的轻弹簧,将其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时,弹簧的总长度变为 2L.现将两个这样的弹簧按如图 11所示方式连接,A 、B 两小 球的质量均为 m ,则两小球平衡时,B 小球距悬点0的距离为(不考虑小球的大小)图11A . 3LB . 4LC . 5LD . 6L解析一根弹簧,挂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时,弹簧的总长度变为 2L ,伸长L ,劲度系数k = mg/L ,若 两个小球如题图示悬挂,则下面的弹簧伸长L ,上面的弹簧受力 2mg ,伸长2L ,则弹簧的总长为 L + L + L+ 2L = 5L.故C 正确.5.图12所示中弹簧秤、绳和滑轮的重量均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不计,物体的重力都是G ,在 图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 A . F 3>F 1 = F 2 B . F 3= F 1>F 2C . F 1= F 2= F 3D . F 1>F 2= F 3解析由平衡条件可知三种情况下弹力都等于6 . (2009海南高考改编题)如图13所示,半径为 R 、内壁光滑 的空心圆筒放在地面上,将两个重力都为 G 、半径都为r 的球(R<2r<2R )放在圆筒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C )A .筒底对球A 的弹力大小一定等于 2GB .筒壁对球A 的弹力等于筒壁对球 B 的弹力大小C .球A 对球B 的弹力一定大于重力 GD .球B 对筒壁的压力一定小于重力 G 解析 对两个球的整体研究,筒底对整体的支持力等于两球的总重,筒壁对球 A 的弹力等于筒壁对球F N COS ■尸F TF N Sin -F F T GF=GF 1、F 2、F 3,贝U ( C ) 乙 丙图12B的弹力大小,A、B正确;对球B研究,筒壁对球B的弹力与球B受到的重力的合力等于球A对球B的弹力,由几何关系可得球A对球B的弹力一定大于重力G, C正确;球B对筒壁的压力可能小于、可能等于、也可能大于重力G,D错误.7.如图14所示,A物体重2 N , B物体重4 N,中间用弹簧连接,弹力大小为2 N,此时吊A物体的绳的张力为F T, B对地的压力为F N 则F T、F N的数值可能是(BC )A . 7 N 0 NB . 4 N 2 NC . 0 N 6 ND . 2 N 6 N 图148. (2009镇江模拟)如图15(a)所示,质量为M = 10 kg的滑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滑块上固定一个轻细杆ABC,/ ABC= 45°在A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2 kg的小球,滑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尸0.3 •现对滑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推力F1= 96 N,使滑块做匀加速运动.求此时轻杆对小球作用力F2,(取g = 10 2m/s ).有位同学是这样解答的:小球受到重力及杆的作用力F2,因为是轻杆,所以F2方向沿杆向上,受力情况如图15(b)所示.根据所画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求得:F2= .2mg=・2 X 2X 10 N = 20 2你认为上述解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给出正确的解答.--------- " M图15答案不正确10 ,5 N F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arctan 2,斜向右上方解析结果不正确.杆AB对球的作用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它可能会是向右偏上的方向,大小和方向由加速度a的大小决定,并随a的变化而变化.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F —«M + m)g = (M +m)a解得:F —p(M +m)g a =M + m96 —0.3X (10 + 2)X 10 2 2= m/s = 5 m/s10+ 2F2=" (mg)2+ (ma)2= 10 5 N轻杆对小球的作用力F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 arcta门哑=arctan 2,斜向右上方.ma【反思总结】审力、弹力。

2011年安徽高考卷物理部分

2011年安徽高考卷物理部分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的速度与下落时间的关系是()A. 成正比B. 成平方关系C. 成反比D. 无关2. 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光的折射?()A. 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B. 海市蜃楼C. 镜子中的像D. 彩虹A. 将电阻长度减半B. 将电阻宽度减半C. 将电阻长度加倍D.将电阻宽度加倍4.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A. 磁通量不变B. 磁通量变化C. 导体运动D. 导体与磁场垂直5. 根据玻意耳马略特定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温度与体积的关系是()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无关D. 成平方关系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重力加速度在地球表面各处都是相同的。

()2. 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3. 动能和势能之和在只有重力做功的物体系统中是守恒的。

()4. 交流电的频率越高,其电感抗越大。

()5. 光的传播速度在任何介质中都是恒定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与物体间的正压力成______比。

2. 一个标有“220V 100W”的灯泡,其电阻值为______Ω。

3. 在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电磁波是______。

4.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与电压U、电阻R的关系为______。

5. 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度h自由落下,落地时的速度v可由公式______计算。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请举例说明。

3. 简述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4. 电流表和电压表在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5. 请解释热力学第一定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5秒后速度达到10m/s,求物体的加速度。

2. 有一电阻值为30Ω的电阻,通过的电流为0.2A,求电阻两端的电压。

3. 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行驶,紧急刹车后,以2m/s²的加速度匀减速至静止,求刹车距离。

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3曲线运动

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3曲线运动

2011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曲线运动1.(2011年高考·全国卷新课标版)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 从a 运动到c ,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

关于b 点电场强度E 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 点的切线)A .B .C .D .2.(2011年高考·上海卷)如图所示,人沿平直的河岸以速度v 行走,且通过不可伸长的绳拖船,船沿绳的方向行进,此过程中绳始终与水面平行。

当绳与河岸的夹角为α时,船的速率为A .v sin αB .v /sin αC .v cos αD .v /cos α 3.(2011年高考·江苏理综卷)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河中O 点出发,分别沿直线游到A 点和B点后,立即沿原路线返回到O 点,OA 、OB 分别与水流方向平行和垂直,且OA =OB 。

若水流速度不变,两人在靜水中游速相等,则他们所用时间t 甲、t 乙的大小关系为A .t 甲<t 乙B .t 甲=t 乙C .t 甲>t 乙D .无法确定4.(2011年高考·广东理综卷)如图所示,在网球的网前截击练习中,若练习者在球网正上方距地面H 处,将球以速度v 沿垂直球网的方向击出,球刚好落在底线上。

已知底线到网的距离为L ,重力加速度取g ,将球的运动视作平抛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球的速度v 等于H g L2 B .球从击出至落地所用时间C .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等于L D .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与球的质量有关 5.(2011年高考·安徽理综卷)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水流方向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

如图(a )所示,曲线上A 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过A 点和曲线上紧邻A 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就叫做A 点的曲率圆,其半径ρ叫做A 点的曲率半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优秀配套同步练习 实验一测定玻璃的
折射率(带详答)
1.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 aa ′、bb ′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实-1-8①、②和③所示,其中甲、丙两 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 以aa ′、bb ′为界面画光路图.
图实-1-8
(1)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
解析:用图①测定折射率时,玻璃中折射光线偏折大了,所以折射角增大,折射率 减小;用图②测折射率时,只要操作正确,与玻璃砖形状无关;用图③测折射率时, 无法确定折射光线偏折的大小,所以测得的折射率可大、可小、可不变. 答案:(1)偏小 (2)不变 (3)可能偏大、可能偏小、可能不变
2.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某同学操作步骤如下:
①用图钉将记录光路的白纸固定在平板上;
②手拿玻璃砖的毛面或棱,将其轻放在白纸上;
③用铅笔环绕玻璃砖画出边界aa ′和bb ′;
④在aa ′上选择一点O ,作为不同入射角的入射光线的共同入射点,画出入射角θ1 分别为0°、30°、45°的入射光线;
⑤用“插针法”分别得到各条入射光线的出射光线,观察时着重看大头针针帽是否 在一条直线上,取下玻璃砖、大头针,连接各针孔,发现所画折射光线中有两条相 交,量出各个折射角θ2;
⑥按公式分别计算sin θ1sin θ2
,取三个值的算术平均值. (1)以上步骤中有错误或不妥之处的是________;
(2)应改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有错误或不妥之处的是③④⑤.
(2)③中应先画出一条直线,把玻璃砖的一边与其重合,再使直尺与玻璃砖的界面对 齐,移开玻璃砖后再画边界线;④中入射角要取0°以外的三组数据;⑤中大头针要
竖直插牢,观察时看针脚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
答案:见解析
3.一块玻璃砖有两个相互平行的表面,其中一个表面是镀银
的(光线不能通过此表面).现要测定此玻璃的折射率.给
定的器材还有:白纸、铅笔、大头针4枚(P 1、P 2、P 3、P 4)、
带有刻度的直角三角板、量角器.
实验时,先将玻璃砖放到白纸上,使上述两个相互平行的
表面与纸面垂直.在纸上画出直线aa ′和bb ′,aa ′表示镀银的玻璃表面,bb ′表 示另一表面,如图实-1-9所示.然后,在白纸上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 1、P 2(位置 如图).用P 1、P 2的连线表示入射光线.
(1)为了测量折射率,应如何正确使用大头针P 3、P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在图实-1-9中标出P 3、P 4的位置)
(2)然后移去玻璃砖与大头针.试在图实-1-9中通过作图的方法标出光线从空气到 玻璃中的入射角θ1与折射角θ2.简要写出作图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用θ1、θ2表示的折射率公式为n =________.
解析:(1)在bb ′一侧观察P 1、P 2(经bb ′折射、aa ′反射,再经bb ′折射后)的像, 在适当的位置插上P 3,使得P 3与P 1、P 2的像在一条直线上,即让P 3挡住P 1、P 2的 像;再插上P 4,让它挡住P 2及P 1的像和P 3.P 3、P 4的位置如图所示.
(2)①过P 1、P 2作直线与bb ′交于O ;
②过P 3、P 4作直线与bb ′交于O ′;
③利用刻度尺找到OO ′的中点M ;
④过O 点作bb ′的垂线CD ,过M 点作bb ′的垂线与aa ′相交于N ,如图所示, 连接ON ;
⑤∠P 1OD =θ1,∠CON =θ2.
(3)由折射率的定义可得n =sin θ1sin θ2
. 答案:(1)(2)见解析 (3)sin θ1sin θ2
4.(2010·南京模拟)如图实-1-10所示,一半圆形玻璃砖外面插上P 1、P 2、P 3、P 4四 枚大头针时,P 3、P 4恰可挡住P 1、P 2所成的像,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 =________. 有一同学把大头针插在P 1′和P 2′位置时,沿着P 4、P 3的方向看不到大头针的像.其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实-1-10
解析:由图可知,当光由空气进入玻璃时,入射角θ1=60°,折射角θ2=30°.所以n =sin θ1sin θ2=3≈1.73. 当光由玻璃射入空气时,若θ1≥C ,则发生全反射,而sin C =1n =33
,当针插在 P 1′P 2′时,入射角θ1=60°>C ,已发生全反射.
答案:1.73 经过P 1′P 2′的光线在MN 处发生全反射
5.如图实-1-11所示,一个学生用广口瓶和刻度尺测定水的折射
率,请填写下述实验步骤中的空白.
(1)用__________测出广口瓶瓶口内径d .
(2)在瓶内装满水.
(3)将刻度尺沿瓶口边缘________插入水中.
(4)沿广口瓶边缘向水中刻度尺正面看去,若恰能看到刻度尺的0
刻度(即图中A 点),同时看到水面上B 点刻度的像B ′恰与A 点的
像相重合.
(5)若水面恰与直尺的C 点相平,读出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长度.
(6)由题中所给条件,可以计算水的折射率为n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为测材料折射率的变式题,运用光的反射和折射所成虚像的重合,巧妙 地求出材料的折射率.由光路图知:sin θ1=
d d 2+BC 2 sin θ2=d d 2+AC 2
.结论便不 难得出.
答案:(1)刻度尺(3)竖直(5)AC AB
(6)
d2+AC2
d2+(AB-AC)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