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教案《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1.1 设计意图1.1.1 通过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了解珠穆朗玛峰的壮丽景象,从而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1.1.2 利用多媒体展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其雄伟壮观,增强他们的学习欲望。

1.1.3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珠穆朗玛峰的重要性和价值,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内容解析2.1.1 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1.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2.1.3 解读课文中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点,如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登山历史等,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

三、教学内容3.1 课文阅读与理解3.1.1 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1.2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情感表达。

3.1.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掌握相关知识点。

4.1.2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化背景,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4.1.3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学生对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的理解。

5.1.2 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化背景的解读。

5.1.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5.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难句,掌握相关知识点。

5.2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文化背景,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5.2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6.1.1 准备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仪和音响系统,用于展示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6.1.2 准备课文原文打印稿,以便学生阅读和标注。

6.1.3 准备课文相关的地图和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登上地球之巅》。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登山过程和相关地理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来深入研究课文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情,增强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坚持不懈的精神,激发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让学生朗读课文《登上地球之巅》,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2. 重点词汇和短语学习:列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举例说明词汇和短语的用法,进行练习。

三、教学步骤: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珠穆朗玛峰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兴趣。

简要介绍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和登山历史。

2. 课文朗读与理解: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重点词汇和短语学习:列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举例说明词汇和短语的用法,进行练习。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熟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 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写一篇关于登山的短文。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表现。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语法、词汇和表达的准确性。

3. 单元测试:在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测试,以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珠穆朗玛峰的纪录片,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登山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2.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就课文中的困难环节展开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

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珠穆朗玛峰的纪录片,用于课堂展示。

2. 打印资料:准备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方便学生查阅和学习。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设计
地球之巅的地理意义
珠穆朗玛峰作为地球最高点,具有独 特的地理特征和自然环境,对于研究 地球科学、生态环境等领域具有重要 意义。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了解珠穆朗玛峰的基本信息, 包括地理位置、高度、气候特点等; 掌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历史和现状。
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科学的热爱,培养 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挑战自我的勇气; 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
《登上地球之巅》教 案设计
汇报人:
2023-12-31
目录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教学资源与工具 • 教学活动设计 • 学生评价与反馈机制 • 教师团队建设与培训 • 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地球之巅概述
地球之巅定义
地球之巅指的是世界最高峰——珠 穆朗玛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海 拔8848.86米。
情感态度价值观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对登山的热爱 、对自然的敬畏、对团队合作的重视等。
学生意见收集及改进措施
问卷调查
定期向学生发放问卷, 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 方法、效果等方面的意 见和建议。
个别访谈
针对特定问题或特定学 生群体,进行个别访谈 ,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 和想法。
登山技巧与策略
登山装备与使用
01
详细介绍登山过程中所需的装备,包括服装、鞋袜、背包、睡
袋等,并解释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装备。
高海拔适应与体能训练
02
阐述高海拔环境对人体的影响,提供适应性训练和体能训练的
方法和建议。
路线规划与风险评估
03
教授如何规划登山路线,评估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了解珠穆朗玛峰的相关知识,知道其被誉为“地球之巅”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判断和分析。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增强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的学习和理解。

2. 珠穆朗玛峰的相关知识。

3. 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判断和分析的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的运用。

2. 对珠穆朗玛峰相关知识的深入理解。

3. 学生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珠穆朗玛峰的壮丽景色。

(2)引导学生谈论对珠穆朗玛峰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了解珠穆朗玛峰的相关知识。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每组选择一个重点词语或句型,进行展示和讲解。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进行讲解和辅导。

(2)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3)深入讲解珠穆朗玛峰的相关知识。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写作练习,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和句型,写一篇关于珠穆朗玛峰的短文。

(2)学生进行口头表达练习,讲述自己对珠穆朗玛峰的认识和感受。

五、课后作业:1. 抄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

2. 深入研究珠穆朗玛峰的相关知识,完成相关习题。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挑战和勇气的作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学习态度。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特征,包括其地理位置、海拔高度等。

2. 使学生认识到登上地球之巅的意义,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3.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我国登山运动员的成就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特征: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气候条件等。

2. 登上地球之巅的意义:人类探索精神的体现、对自然界的尊重等。

3. 我国登山运动员的成就:珠峰登顶历史、登山英雄人物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特征、登上地球之巅的意义、我国登山运动员的成就。

2. 教学难点: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气候条件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特征、登上地球之巅的意义、我国登山运动员的成就。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登山运动员的登山历程和英雄事迹。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登上地球之巅的意义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珠穆朗玛峰的图片或视频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特征:介绍珠穆朗玛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气候条件等。

3. 讲解登上地球之巅的意义:阐述人类探索精神、对自然界的尊重等。

4. 讲解我国登山运动员的成就:介绍珠峰登顶历史、登山英雄人物等。

5.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登山运动员的登山历程和英雄事迹。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登上地球之巅的意义和感悟。

7.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个人对登上地球之巅的认识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特征、登上地球之巅的意义、我国登山运动员的成就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考察他们的思考深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批改学生提交的感悟作文,评价他们对登上地球之巅的思考和感悟。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PPT课件,包括珠穆朗玛峰的图片、视频资料等。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登上地球之巅》的主要内容,了解珠穆朗玛峰的自然风光及登山过程中的艰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登上地球之巅》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珠穆朗玛峰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登山专业知识及登山过程中的艰辛。

2. 学会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登上地球之巅》及相关背景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登上地球之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a. 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b. 珠穆朗玛峰有哪些自然特点?c. 登山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分享学习心得。

4. 精讲点拨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堂练习布置写作任务:以“我眼中的珠穆朗玛峰”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

6. 总结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7. 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对课文《登上地球之巅》的阅读笔记,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所学到的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写作练习,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评价。

2. 在课堂上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朗读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自信。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或减少课堂练习的难度。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珠穆朗玛峰的自然风光和登山者的英勇事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地图指引等方式,使学生对珠穆朗玛峰有更直观的认识。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学会抓住关键信息,理解文章的结构。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2)通过登山者的英勇事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3.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与运用。

2. 课文中所涉及的地理知识的理解。

3.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学会抓住关键信息,理解文章的结构。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使学生对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风光有更直观的认识。

2. 地图指引法:利用地图,让学生了解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加深对其地理位置的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登山者的角色,体验登山过程中的艰辛与喜悦。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座世界最高峰。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珠穆朗玛峰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和运用。

(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所描述的珠穆朗玛峰的自然风光和登山者的英勇事迹。

3. 理解课文:(1)让学生结合地图,了解珠穆朗玛峰的位置。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课文的理解。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登上地球之巅教案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小说《登上地球之巅》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掌握生词和短语的词义和用法;(3)能够用英文简洁地描述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互动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勇敢迎接挑战。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如团结、勇敢等;(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环境的意识;(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的决心和信心。

三、教学内容与组织安排:1.课前准备:(1)准备一些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和相关资料;(2)准备情境小组讨论的问题。

2.导入与探究:(1)观看一段珠穆朗玛峰的登山纪录片,并与学生共同探讨登山的困难和挑战。

(2)分组展示珠穆朗玛峰的相关知识和资料。

3.阅读与理解:(1)学生独立阅读小说《登上地球之巅》,操作时间不超过30分钟。

(2)组织小组内学生进行讨论,解答以下问题:a)请简要介绍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b)在你们看来,团队合作在这个故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4.拓展与交流:(1)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情景,展示团队合作和勇敢面对挑战的精神。

(2)学生用英文发表自己对于团队合作和勇敢的看法。

5.归纳与总结:(1)教师与学生一起归纳整理学习到的生词和短语,讲解其中的意思和用法。

(2)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小组讨论的质量和情景角色扮演的效果等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此外,还可以利用小测验、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课后预习和复习情况进行监测。

同时,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互相评价,帮助彼此提高。

五、教学反思:《登上地球之巅》是一本涉及登山和冒险的小说,通过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登山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面对困难迎接挑战的勇气和决心。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珠穆朗玛峰的自然风光和登山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

(2)激发学生勇于挑战、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珠穆朗玛峰的自然风光和登山过程。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登山专业术语的理解。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关于珠穆朗玛峰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2)学生分享他们对珠穆朗玛峰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生词和短语。

(2)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课文中所描述的珠穆朗玛峰的自然风光和登山过程。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所涉及的登山专业术语。

(2)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感受登山者的勇敢和坚持。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登山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勇于挑战、勇往直前。

四、作业布置1. 抄写并背诵课文。

2. 收集有关珠穆朗玛峰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如何,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1. 课文讲解:深入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如登山者的心理变化、团队协作等。

2. 生词复习: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词和短语,加强学生的词汇记忆。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特点和人类登顶的历史。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1.2 教学内容课文《登上地球之巅》的阅读与理解。

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特点和人类登顶的历史介绍。

相关话题的讨论和写作练习。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课文内容。

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第二章:课文阅读与理解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特点和人类登顶的历史。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

2.2 教学内容课文《登上地球之巅》的阅读与理解。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的分析和讲解。

2.3 教学方法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进行文本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的用法。

通过问题回答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章: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特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特点,如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

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和环境意识。

3.2 教学内容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特点的介绍。

相关地理和环境知识的讲解。

3.3 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特点。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和分析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特点。

第四章:人类登顶的历史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类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历史,包括重要的登山家和登山事件。

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和人文素养。

4.2 教学内容人类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历史的介绍。

重要的登山家和登山事件的讲解。

4.3 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人类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历史。

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和分析人类登顶的历史。

第五章:话题讨论和写作练习5.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写作,表达对珠穆朗玛峰和人类登顶的思考和感悟。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教学目标1.提高速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的能力。

2.叙事要注意详略,选材要有典型性。

3.掌握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方法。

4.体会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提高复述课文的能力,学习叙事的详略和选材的典型性。

难点:掌握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景物描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出示喜玛拉雅山和珠峰的相关图片。

请学生谈谈对珠峰的感受。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把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划分成几个阶段,在原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1)5月24日9时30分,登山队员出发。

(2)刘连满甘作人梯,帮助其他队员登上第二台阶。

(3)由于缺氧,刘连满留下,其余人冲顶。

(4)刘连满将救命的氧气留给他人,写下遗言信。

(5)无氧攀登。

(6)登顶成功。

3.你觉得哪些地方写得比较详细?哪个人物是作者着重描述的?三、细读课文,复述细节1.找出文中最让自己感动的细节,读一读,然后加以有感情地复述。

复述时注意登山队员遇到的困难和他们为克服困难作出的努力。

2.四人一组互相交流,然后推举一人进行全班交流、评价。

要求学生注意叙事的详略。

可以复述一个,也可以是几个。

四、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师:从刚才大家复述的这些感人的细节中,你感受到了登山队员身上哪些优秀的品质?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的体会。

五、积累语言,学习景物描写1.四人为一组,找出文中自己认为精彩的景物描写,品一品,谈一谈。

然后全班交流。

2.讨论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景物描写应该抓住景物特点,为表现事件和人物服务。

3.模仿文中景物描写手法,写一段夜晚小景。

六、课堂小结中国登山队员以自己大无畏的精神成功登顶,创造了世界登山史的奇迹,向世人表现出中国人的豪气和强烈的集体协作精神、崇高的奉献精神,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

为了心中的梦想,你也去努力吧,去攀登。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教案内容:一、教育目标:1.了解并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2.分析故事中人物形象的塑造;3.理解故事要传达的主题和思想;4.培养学生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2.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3.总结故事的主题和思想。

三、教学难点:1.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2.总结故事的主题和思想。

四、教学准备:1.教材《登上地球之巅》;2.教学录像资料;3.课堂讨论题。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观看教学录像资料,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

2.引导学生回忆故事中的关键情节,与同桌讨论并做记录。

Step 2 教学主体:1.分组讨论: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观感,讨论故事中几位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强调每个人物的特点及其作用,并给予讨论指导。

2.学生互相交流各自小组的观点,进行讨论并梳理。

3.用PPT展示故事中几位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再次强调每个人物的特点及其作用。

Step 3 教学辅助:1.运用教材和教学录像资料,展示故事的购考背景和主要情节,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2.集中讨论故事的主题和思想,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

Step 4 拓展活动: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分角色表演故事中的关键情节,突出人物形象的特点,展示团队合作的精神。

2.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六、作业布置:请学生用200字左右的文章,总结故事的主题和思想,并结合自身的实际体会,写出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看教学录像资料、小组讨论和辅以教学辅助活动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故事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总结故事的主题和思想。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的意识,达到教学目标。

同时,通过组织角色表演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效果良好,但需要继续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登上地球之巅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登上地球之巅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地球之巅的概念,掌握一些与登山相关的词汇,并了解登山的危险性和挑战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鼓励他们敢于挑战自我,勇往直前,同时提醒他们要了解自身的能力和限制。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地球之巅的概念,明白登山的危险和挑战,并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索。

三、教学过程实施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有关登山的视频,激发学生对登山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你有爬过山峰的经历吗?感觉如何?-你觉得登山有什么好处和挑战?2.探究(1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地球之巅的概念和世界上一些有名的登山点。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登山点,展示该登山点相关的信息,并回答以下问题:-这个登山点的高度和位置在哪里?-登山者面临什么危险和挑战?-有多少人成功登顶?有没有失败的记录?-你认为登顶这个山峰需要哪些能力和准备?3.拓展(20分钟)通过观看一些登山纪录片和阅读一些登山者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一些登山者的经历和故事,并引导他们思考以下问题:-在登山中,你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你认为登山者需要具备哪些品质和技能?4.分享(1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所选择的登山点及相关信息,并述说一位登山者的故事。

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和补充。

5.总结归纳(10分钟)对学生提问进行梳理,总结出与登山相关的词汇,并复习和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6.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制作一个小册子或海报,展示他们对登山的理解和认识。

并通过小组合作和小组展示的形式来评价和欣赏。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登山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登山者的挑战和危险有一定的认识。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文章内容;(2)了解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特征和历史背景;(3)学会通过描绘和对比的手法来表达景物特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增强对珠穆朗玛峰的认识;(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珠穆朗玛峰的壮美和神秘,培养对自然风光的热爱;(2)了解登山者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奋斗意识;(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卓越,勇攀人生高峰。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文章内容;(2)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和短语;(3)通过描绘和对比的手法表达景物特征。

2. 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地理知识;(2)深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3)如何运用描绘和对比的手法进行景物描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2)简要介绍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特征和历史背景;(3)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珠穆朗玛峰被称为“地球之巅”?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文章,理解大意;(2)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文章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和地理知识;(3)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关键词和短语。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查阅的资料和了解的知识;(2)全班交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写作技巧,分析作者是如何描绘和对比珠穆朗玛峰的;(3)教师点评:总结学生的讨论成果,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文章内容,梳理所学知识点;2. 强调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3. 激发学生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五、课后作业1. 熟读文章,巩固所学知识;2. 运用描绘和对比的手法,写一段关于自然风光的描写;3. 调查身边的朋友,了解他们的人生目标和发展规划,思考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文章《登上地球之巅》,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学习文章中的描写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勇于挑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中的词语和句子。

2.掌握文章中的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分析文章中的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的作用。

2.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写作语文作文。

四、教学准备1.课文《登上地球之巅》。

2.学生阅读材料。

3.计算机和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利用图片、视频或其他资源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登山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引导学生谈谈他们对登山的认识和感想。

2. 阅读理解(20分钟)•向学生介绍文章《登上地球之巅》的背景和作者,并对文章的整体结构进行简要解读。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重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

•进行课文讲解和讨论,梳理文章的逻辑顺序和语言表达方式。

3. 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分析(30分钟)•分析文章中的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如增加文学效果、表达情感等。

4. 语言运用(30分钟)•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并完成一道写作题目,如《描述一次你冒险或挑战的经历》。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来写作。

5. 课堂展示(20分钟)•鼓励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对文学描写的理解和运用。

六、课后作业1.让学生整理笔记,总结文章中的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

2.让学生选择一个值得挑战的目标,写一篇关于自己如何努力实现这个目标的作文。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文章《登上地球之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他们通过分析文章中的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拓宽了语文写作的思路。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展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但是,部分学生在课堂时间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完成作业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登上地球之巅》初中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字词。

丰富珠穆朗玛峰的地理知识。

理解人类征服珠峰的探险知识。

2、练习快速默读法,简洁概括课文信息,提高阅读能力。

理解文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体会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3、学习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和协作精神培养敢于探险的勇气。

教学重点:阅读并概括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叙事详略。

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方法教学难点:作者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又描写珠峰景色的作用。

教学方法:1、快速阅读法。

2、讨论、点拨法。

(学生发现课文中的美段、美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点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画像。

录象资料。

教学要点:简介背景资料,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思路。

教学步骤:一、导入:(多媒体或挂图显示雪域高原的风情)二、简介珠穆朗玛峰相关资料、作者。

1、作者简介郭超人(1934—2000),男,湖北武穴人,汉族,中共党员,高级记者,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

先后任新华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四川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

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

中共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

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揭露西藏农奴制的黑暗,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的报道,70年代采写的《驯水记》歌颂了中国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业绩,在陕西采写的《安康调查》揭露了“四人帮”在农村推行极“左”路线的弊端。

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

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

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

当时,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

登上地球之巅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了解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特点和登山历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对比地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讨珠穆朗玛峰的登山历史及其意义。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描绘出珠穆朗玛峰的壮丽景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增强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欲望,培养创新精神。

(3)感受登山者勇敢、坚毅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了解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特点和登山历史。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课文中所涉及的地理、气象等知识的理解。

(3)对课文描述的珠穆朗玛峰景象的想象与描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座世界最高峰。

(2)邀请学生分享对珠穆朗玛峰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

(2)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珠穆朗玛峰的自然特点和登山历史。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探讨珠穆朗玛峰的登山历史及其意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4. 课文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5. 想象与描绘:(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出珠穆朗玛峰的壮丽景象。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互相交流、学习。

四、作业布置1.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珠穆朗玛峰的短文,可以是登山经历、心得体会或者对这座高峰的赞美。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拓展1. 知识拓展:(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著名高峰,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其他峰峦。

(2)了解登山运动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学生再读课文,圈点勾画能够体现登山艰难的字、词、句,回答问题。
通过学 生的自主学习,训练学生通过快速默读从文中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教会学生根据记叙六要素来快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圈点勾画法的使用,帮助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默读中感受登山队员登山的艰难,为更好地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服务。
(三)品读课文,合作探究
1.提问:登山队员们步步都是在用生命做代价。是什么支撑他们攀上了顶峰呢?要求:在课文中找出依据,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提问:文中有哪些令你感动的细节或人物,与小组的伙伴共同分享。提示:可以用“文中最令 我感动,因为”的句式说话。
3.提问: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说说文章重点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详写?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左边三个 问题,然后进行小组成果展示。
引导学生通过品读富有表现力的词句,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感受作者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精神风貌 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登山队员们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四)回味课文,拓展延伸
请学生回顾课文,谈启示。
学生结合自身学习 和生活实际谈这篇课文给自己留下的启示。
帮助学生回 顾本节课所学,升华情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登上地球之巅
教师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一)解读课题,导入新课
1.提问:《登上地球之巅 》“巅”是什么意思?“地球之巅”指的是哪里?
2.提问:课前收集了哪些有关珠峰的知识?
3.展示有关雪域高原珠穆朗玛峰的图片。
1.学生理解课题。
2.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珠峰。
3.观看图片。
通过课前收集有关珠峰的资料,培养学 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珠峰的了解。观看图片,使学生对珠峰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五)课后作业
1.结合自己及他人启示,写读后感。
2.仿写文中优美的自然环境 描写。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
锻炼学生写作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2.要求学生根据记叙六要素用一句话简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抓课文主要信息 ,复述课文主要情节。
4.提问:登山队员在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1.学生积累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生字词。
2.学生采用扩展标题法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勾画登峰过 程中的时 间和海拔高度,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