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 《声音的强弱》教学设计
音乐声音的强弱小学教案
音乐声音的强弱小学教案声音强弱音乐教案篇一:《音的强弱》教案教学内容:音乐知识——音的强弱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指导学生初步感受与分辨音的强弱。
2、创设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在身心愉悦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能力。
3、通过音乐游戏训练学生对强、弱音的分辨能力和反应能力。
教学重难点:感受音的强弱并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音的强弱知识处理歌曲。
学情分析:音乐课上,学生特别渴望老师与他们亲密无间,所以,师生交流的密度要大,要有自主学习、自我表演的并且人人均等的表现机会,学习机会,本课采用探究式、引导式、启发式等教法,学生通过音乐实践,一定会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理念:1、重视音乐实践,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充分感受音乐,设法走进音乐。
2、通过师生之间平等互动交流,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音乐问题生活化。
3、鼓励学生即兴创造和运用音乐材料来创造音乐。
教具准备:鼓、碗、碟、筷子、饮料瓶、大米、黄豆、塑料袋、纸、强弱卡片、音乐课件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分成四个小组,每组中间都有碗,碟,筷子,饮料瓶两个,黄豆,大米。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神秘好玩的氛围,让学生萌发出学习音乐与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让学生一走进课堂,改变传统的秧田式的坐法,以小组就坐,更便于合作与互动。
〉一、组织教学相互问好师:今天大家见面都很高兴,让我们相互问候一下,老师敲鼓,学生随鼓声节奏拍手,鼓声一停便和邻近问好,要求要不断换伙伴。
(设计意图:通过音乐礼仪,训练学生的听觉及节奏韵律感,培养合作意识及做人的礼节。
)二、活动实践引出音的强弱找一找:师:你身边还有那些物体可以发出声音?生:寻找,按教师的节奏去发出声音。
师:请你找到与别人不同的声音。
生:变换不同物体敲击,体会音*的变化。
想一想:师:生活中都有那些声音?生:窗外的风声、下雨时的雷声雨声、鸟叫声、*叫声、跺脚、走步声、手拍掌,捻指、翻书、扇风、拍腿、闹铃响声、嘴里发出的声音等等。
《第一单元知识声音的强弱》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音乐人教版12一年级上册
《知识声音的强弱》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2. 掌握声音强弱的表达方式,能够通过乐器或身体动作表现声音的强弱。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声音强弱的表达方法,能够通过乐器或身体动作表现声音的强弱。
2.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声音的强弱变化,培养音乐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能够表现声音强弱对比的乐器或道具,如鼓、镲、沙锤等。
2. 准备一些音乐素材,供学生欣赏和学习。
3. 准备一些示范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4. 布置一个适合音乐教学的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不同强弱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强弱的差异对音乐表现的影响,引出本课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听觉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 新课讲授:(1)教师展示不同乐器和物体,介绍它们在发出声音时的音量变化,引导学生了解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声音强弱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2)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观察力度记号,理解音乐作品中声音强弱的变化对音乐表现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音乐作品,帮助学生了解声音强弱与音乐表现之间的关系。
(3)学生分小组进行乐器或物品发声实验,尝试通过控制力度来改变音量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加深对声音强弱的认识。
3.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强调声音强弱对音乐表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尝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声音强弱的原理,创造出更多美妙的音乐。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4.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尝试用不同的乐器或物品创造出不同强弱的音乐,并录制下来,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声音的强与弱》 教案 教学设计
《声音的强与弱》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声音的产生1.1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的产生。
1.2 教学内容:振动与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1.3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通过振动不同物体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的产生。
1.4 教学步骤:实验一:让学生用手拍打桌子,观察和描述声音的产生。
实验二:让学生摩擦尺子,观察和描述声音的产生。
实验三:让学生吹灭蜡烛,观察和描述声音的产生。
第二章:声音的传播2.1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的传播。
2.2 教学内容:固体、液体、气体对声音传播的影响声音的传播速度2.3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通过在不同介质中传播声音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传播的影响。
2.4 教学步骤:实验一:让学生在空气中传播声音,观察和描述声音的传播。
实验二:让学生在水中传播声音,观察和描述声音的传播。
实验三:让学生在固体(如桌子)中传播声音,观察和描述声音的传播。
第三章:声音的强与弱3.1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的强弱与振幅、距离的关系。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的强弱变化。
3.2 教学内容:振幅对声音强度的影响距离对声音强度的影响3.3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通过改变振幅和距离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强弱的变化。
3.4 教学步骤:实验一:让学生用手拍打桌子,观察和描述不同振幅下声音的强弱。
实验二:让学生远离或靠近正在发声的物体,观察和描述不同距离下声音的强弱。
第四章:声音的调与音4.1 教学目标:了解声音的调与音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声音的调与音的变化。
4.2 教学内容:振动频率与声音调、音的关系声音的音域4.3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通过改变振动频率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声音调、音的变化。
4.4 教学步骤:实验一:让学生摩擦尺子,观察和描述不同频率下声音的调、音变化。
实验二:让学生吹灭蜡烛,观察和描述不同频率下声音的调、音变化。
一年级音乐声音的强弱教案
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的强弱可以分为大声和小声。
2.能够辨别不同音响的强弱,用大声和小声进行表演。
3.能够通过音乐欣赏和体验来理解声音的强弱变化。
教学准备:1.音响设备。
2.大声和小声的音乐素材。
3. 英文单词卡片:loud(大声)、soft(小声)。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教师问学生:你们觉得什么样的声音是大声的?什么样的声音是小声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英文单词卡片:loud(大声)、soft(小声),并解释它们的意思。
教学主体:1.呈现音乐素材:教师播放几个声音,例如:锣声、鸟叫声、小狗叫声等。
2.询问学生:这些声音是大声的还是小声的?3.学生说出他们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讨论和解答。
4.引导学生体验声音的强弱:教师要求学生分别用大声和小声表演几个动作,例如:走路、跑步、讲话、叫喊等。
5.学生进行表演后,教师与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得出声音强弱的特征。
实践活动:1.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几组,每组分配一个乐器。
2.教师向每个组播放不同强弱的音乐素材,要求学生用乐器演奏出对应强弱的声音。
3.学生演奏完成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听取并评价他们的表演。
拓展活动:1.音乐欣赏:教师播放一段有明显强弱变化的音乐作品,例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开头的片段。
2.学生聆听音乐后,讨论并总结出音乐中声音强弱变化的地方。
3.学生绘制一幅描绘声音强弱变化的图画,并用音乐词语进行标注。
总结回顾:1.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和活动。
2.学生分享自己绘制的图画并解释所表达的意思。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肯定和鼓励。
评价反馈:1.教师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情况,并进行评价。
2.学生分享他们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延伸拓展:2.学生通过观察录制一段声音强弱变化的视频,分享给同学们观看。
结束语: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声音的强弱,并通过音乐欣赏和体验来理解声音的强弱变化。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留心和欣赏声音的美妙!。
《4 知识 声音的强弱》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音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知识声音的强弱》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强弱观点和基本属性。
2. 学会应用工具测量声音的强弱,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 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声音的强弱观点和属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不同强度的声音素材,如乐器演奏、自然界声音等。
2. 准备一些测量声音强弱的工具,如分贝计。
3. 准备一个适合进行声音实验的教室或实验室。
4. 提前设计好教学课件和实验方案。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声音的强弱比照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强弱对人的影响,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学习声音的强弱。
(二)新授课程1. 理论知识(1)声音的物理属性:频率、振幅、音色;(2)声音的感知方式:人耳感知声音的基本原理;(3)声音的传播速度。
2. 实验操作通过应用音频设备(如麦克风和扬声器)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强弱变化及其对听感的影响。
可以设计一系列不同的声音,让学生亲身感受声音强弱的变化。
3. 实例分析选取一些实际生活中声音强弱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声音的强弱来实现特定的效果。
4.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讨论声音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并讨论如何运用声音的强弱来实现特定的效果。
(三)小结作业1. 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声音的强弱对人的影响以及在各种场景中的应用。
2. 作业: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设计一个与声音强弱相关的实际应用方案,并在下次课上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实施计划。
(四)拓展延伸1. 介绍一些与声音强弱相关的书籍、网站或视频资源,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
2. 组织学生参与与声音强弱相关的实践活动,如音乐节、演讲比赛等,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声音强弱的原理,掌握用不同物体测量声音强弱的技能。
《第一单元 知识 声音的强弱》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音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知识声音的强弱》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声音的强弱概念,掌握如何描述声音的强弱程度。
2. 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声音强弱所带来的不同效果,如音高、氛围等。
3. 培养对音乐声音的敏感度和探索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直接关系,学会描述声音的强弱程度。
2. 难点: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如何运用声音的强弱来创造不同的音乐效果。
三、教学准备:1. 乐器(如口琴、手风琴等)若干,用于声音强弱的实践操作。
2. 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音频、视频等,用于展示声音强弱的实际应用。
3. 轻柔的音乐背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4. 引导学生自行准备乐器或物品,用于模拟声音的强弱效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声音,如火车的轰鸣、鸟儿的轻唱等,让学生初步了解声音的强弱对人的影响。
2. 教授新课:(1)教师准备一系列音频素材,包括乐器演奏、自然界声音、人声等,让学生分辨声音的强弱。
(2)教师演示如何使用乐器(如鼓、吉他等)来制造不同强度的声音,并引导学生通过敲击、弹拨等方式尝试制造不同强度的声音。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们合作制造不同强度的声音,并观察其他小组的表现,以此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4)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声音强弱的影响因素,如振幅、频率等,并让学生尝试解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声音的强弱。
(5)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练习,让学生在家中尝试制造不同强度的声音,并记录下来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3. 课堂互动: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加深学生对声音强弱的认知和理解。
4. 总结回顾: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回顾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同时,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家庭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感受,理解声音强弱的差异,并能够用乐器或声音表现出来。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知识声音的强弱|人教版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小星星》。这首歌曲中的强弱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强弱在实际中的应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强弱符号(f、p)的使用和歌曲中的强弱表现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在新课讲授中,我发现通过案例分析,特别是结合《小星星》这首歌曲,孩子们能更快地理解和接受强弱符号的使用。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孩子们动起来,他们很享受这种动手动脑的过程。我注意到,有些孩子在实验操作中显得有些犹豫,可能是因为对强弱表现还不够自信。我在旁边给予了适当的鼓励和指导,看到他们逐渐放开,大胆表现,我感到很欣慰。
学生小组讨论时,我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旁观者和引导者,让孩子们自主思考和交流。我发现这种开放式的讨论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他们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点子。在成果分享时,我也看到了每个小组的努力和进步。
然而,我也注意到,有些孩子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强弱符号的记忆和应用上。这可能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设计更多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歌曲演唱中的强弱表现:学生在演唱《小星星》时,能够正确表达歌曲中的强弱节奏。
举例:《小星星》歌曲中的“一闪一闪亮晶晶”一句,要求学生在演唱时,将“一闪”唱得强一些,“亮晶晶”唱得弱一些,以突显歌曲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2.教学难点
-声音强弱的区分:一年级学生对声音强弱的感知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细微的强弱变化较难把握。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声音强弱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声音强弱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音乐唱歌综合课《声音的强弱》教学设计音乐教案
音乐唱歌综合课《声音的强弱》教学设计-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声音的强弱概念,认识声音的响度对音乐表现的重要性。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提高音乐表现力。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操。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强弱概念及表现形式。
2. 声音的响度在音乐中的应用。
3. 音乐作品中声音强弱对比的欣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声音的强弱概念,学会运用声音的响度来表现音乐。
2. 难点: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中声音强弱对比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声音的强弱概念,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响度在音乐中的作用。
2.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声音强弱对比的练习,如:大声唱、小声唱、渐强渐弱等。
3. 音乐欣赏:教师播放具有明显声音强弱对比的音乐作品,学生跟随音乐进行模仿和欣赏。
4.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声音强弱的认识和感受,总结声音强弱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理解声音的强弱概念,并能运用声音的响度来表现音乐。
2. 学生能够欣赏音乐作品中声音强弱对比的表现,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3. 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学生练习和总结反思,了解学生对声音强弱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准备:1. 教学音频材料:包括不同强弱对比的音乐作品、自然声音等。
2. 教学图片或卡片:用于展示声音的强弱形象。
3. 教学用具:如小鼓、铃铛等,用于实地演示声音的强弱。
4. 练习册:用于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声音的强弱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声音的响度对音乐的影响。
2.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练习声音的强弱表现,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3. 欣赏法: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使学生感受声音强弱对比的美妙。
4. 互动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增进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步骤:1. 声音的强弱概念讲解:教师通过PPT、图片或卡片,讲解声音的强弱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声音的响度。
一年级音乐教案《声音的强弱》
采访你一下,你是怎么让大鼓发出的大声?
生:用力敲。
用了很强的力度还是很弱的力度?
出示“强”,用音乐的标记来记强——“f”。
“强”是我们音乐中的一种力度记号,我们一般用英文字母“f”来表示“强”。
(板书“f”)以后你们在乐谱中遇到“f”就知道它表示“强”。
谁能来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强的声音?
孩子们你们知道“强”的反义词是什么吗?对,是“弱”出示“弱”。
“弱”也是我们音乐中的一种力度记号,我们用英文字母“p”来表示“弱”(板书“p”)。
谁能让大鼓发出弱的声音呢?(动作幅度小)
谁能来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强的声音?(说悄悄话、跺脚声)。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表示不同强弱的图片,请同学们一起说出它们的强弱。
3.出示图片。
4.将强弱知识运用到节奏中。
《声音的强与弱》 教案 教学设计
《声音的强与弱》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声音强弱的影响因素。
3. 引导学生运用生活实例理解声音的强弱概念。
教学内容:1. 声音的强弱定义2. 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3. 声音强弱与振幅的关系4. 生活实例分析5. 练习题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气球、木棒、尺子、声音发生器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展示声音的强弱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强弱现象。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声音的强弱现象?二、探究声音的强弱定义(10分钟)1. 讲解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是指声音的音量大小的度量。
2. 演示实验:用气球和木棒展示声音的强弱变化,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响度。
3. 引导学生总结声音的强弱定义。
三、分析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10分钟)1. 讲解影响声音强弱的主要因素:声源振动的幅度、距离声源的远近、介质等。
2. 实验演示:用尺子固定在不同位置,展示声音强弱与距离的关系。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声音强弱的影响因素。
四、声音强弱与振幅的关系(10分钟)1. 讲解声音的振幅与声音的强弱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演示:用声音发生器产生不同振幅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总结声音强弱与振幅的关系。
五、生活实例分析(10分钟)1. 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声音强弱现象,如:雷声、蚊子飞行等。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生活实例中的声音强弱现象。
3. 讨论:如何减小或增强生活中的声音强弱?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声音强弱定义和影响因素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生活实例分析: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强弱及其影响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分析和解释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声音的强弱作业设计方案》
《声音的强弱》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强弱对于表达和沟通的重要性。
2. 帮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声音的强弱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图。
3.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强弱对表达的影响。
2. 不同情境下声音的运用技巧。
3. 练习声音的强弱变化。
三、教学重点:1. 理解声音的强弱对表达的影响。
2. 掌握声音的强弱变化技巧。
3. 能够在不同情境下运用声音的强弱表达情感和意图。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通过讲解声音的强弱对表达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2.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不同情境下声音的运用,让学生理解声音的强弱变化。
3. 练习训练: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声音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声音强弱变化明显的音频,引发学生对声音的注意和兴趣。
2. 讲解:介绍声音的强弱对表达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声音在沟通中的重要性。
3. 实例分析:播放不同情境下的声音素材,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强弱变化,理解声音的表达技巧。
4. 练习训练:设计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练习活动,让学生运用声音的强弱表达情感和意图。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声音的强弱变化规律,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练习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声音的强弱变化和表达效果。
2. 安置作业:要求学生录制一段自我表达的音频,评判其声音的强弱运用是否得当。
3. 班内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判作业,提供建设性意见和反馈。
七、拓展延伸:1. 邀请专业声乐老师来进行声音训练和指导。
2. 组织学生参与声乐比赛或朗诵比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通过本次《声音的强弱》作业设计方案,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声音的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为未来的进修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声音的强弱变化作业设计方案》
《声音的强弱变化》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声音的强弱变化对表达情感的重要性;2. 理解声音的强弱变化在表演、朗读等方面的应用;3. 提高学生的声音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声音的强弱变化是什么;2. 声音的强弱变化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3. 声音的强弱变化在表演、朗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与示范;2. 学生模仿与练习;3. 分组表演与点评。
四、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播放不同情感表达的音频,让学生听后猜测表演者的情感,并引出声音的强弱变化对情感表达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声音的强弱变化是指在音量、音调、语速等方面的变化,通过示范让学生听到不同强弱变化的声音,并分析其表达的情感。
3. 练习环节(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个情感,通过声音的强弱变化来表达该情感,然后进行互相展示并互相评判。
4. 应用拓展(2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短小的剧情,通过声音的强弱变化来表达剧情中人物的情感,然后进行表演并接受全班评判。
5. 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声音的强弱变化在表演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多加练习,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五、作业安置1. 要求学生每天练习声音的强弱变化,记录下练习的感受和收获;2. 下节课每组准备一个小短剧,再次展示声音的强弱变化在表演中的应用。
六、评判方式1. 学生平时练习的记录和表现;2. 学生小组表演的评判和点评;3. 学生对于声音的强弱变化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设计,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更好地理解了声音的强弱变化对情感表达的重要性,提高了自身的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未来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其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声音的强弱》说课稿
《声音的强弱》说课稿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尊敬的各位评委、同仁: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课《声音的强弱》的教学设计。
本课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声音强弱的概念,培养其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一、教材分析《声音的强弱》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是音乐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区分声音的强弱,为后续的音乐学习和生活体验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参与活动,但注意力易分散,音乐基础较为薄弱。
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旨在通过游戏、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声音强弱的概念,并能通过实际操作(如拍手、跺脚等)表现出声音的强弱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讨论、实践操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声音强弱的概念,并能通过实际操作表现出来。
难点:如何使抽象的声音强弱概念变得直观易懂,以及如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并有所收获。
五、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游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概念,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现力。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不同强弱的声音片段(如动物叫声、交通工具声音等),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并引出课题。
2.新知讲授: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如拍手轻重、说话大声小声等),结合学生的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声音强弱的概念。
3.巩固练习:设计一系列游戏和活动(如“声音接龙”、“强弱挑战赛”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表现力。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4声音的强弱人教新课标
1.4声音的强弱1、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法,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感受、体验《小动物唱歌》的音乐情感,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密切关系,培养了他们热爱大自然和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①、采用情境导入法,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激发学生音乐创造力,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愿望。
②、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学习歌曲,感受声音的强弱。
3、知识与技能: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并能够正确运用到音乐之中,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创编歌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声音的强与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能按照力度要求正确地演唱。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弱起小节,前后两个乐句尾音“真快乐”的音准。
3、教学过程3.1 第一学时3.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情景导入。
播放音乐《小兔子乖乖》,师生一起边听音乐边做律动。
师:刚才我们听的儿歌唱的是谁?生:小兔子。
师:同学们喜欢小兔子吗?大家除了喜欢小兔子还喜欢其他的小动物吗?谁愿意说说你喜欢什么动物?你能模仿一下它的叫声吗?师:森林里要举行音乐会,凡是喜欢唱歌跳舞的小动物都可以去参加。
有些动物早早就来了,我们来看看都有谁?(课件出示:小鸟、狗、猫、马、老虎、青蛙)师:现在它们想找个位置休息一下,叫声大动物们坐在一起,叫声小的动物们想做在一起,你们觉得哪些动物会坐在一起呢?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把狗、马、老虎放在一起,小鸟、猫、表蛙放一起。
活动2【讲授】二、感受声音的强与弱。
1、教师引导学生对动物的叫声进行对比:师:在音乐中声音大的,我们把它叫做声音“强”,声音小的,叫做声音“弱”。
(出示图片:强、弱)师:强的声音响,弱的声音轻。
(一边说一边用手的高低表示声音的强弱)师:音乐家想让音乐表现出强与弱的感觉,就在乐谱上标出f表示强,标出p表示弱。
(出示图片:f、p)2、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声音的强与弱。
一年级音乐声音的强弱教案(精选2篇)
一年级音乐声音的强弱教案(精选2篇)一年级音乐声音的强弱篇1教学内容:1.音的强弱2.歌曲《动物唱歌》。
教学目标:1.感受声音的强弱,并能够正确运用到歌曲演唱中。
2.通过创编歌词和歌表演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感受音的强弱。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大鼓。
教学过程:师:小朋友们,昨天晚上老师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到了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里面有凶猛的狮子、老虎,也有温顺的小猫迷、飞翔的小鸟等等,他们的声音很美妙,你们能模仿一些动物的叫声吗?生:我。
(师神秘的和他说着悄悄话!)师:老师发现下面的小朋友非常的好奇,你们想知道老师和他说了什么吗?生:想。
师:这次老师声音大点,那你们可要听好了!今天我要带着小朋友一起到大森林里寻找宝藏!你们愿意跟韩老师一起去吗?生:愿意。
[设计意图:通过和一位学生说悄悄话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开门见山通过说悄悄话、号召方式让学生感受音的强弱]师:好!那我们就一起乘上火车出发吧![多媒体播放歌曲《火车开了》,师带领学生边唱边做律动]现在我们来到目的地,可是森林的们是关着的!该怎么办呢?(师挠头表现一副很无奈的样子)哎!门上有个图案,据说只要按照图案敲门,门会自动开的!哪位小朋友想来试试?(生争先恐后)师:他轻轻的敲着门,可是门没有开!那一个大圆圈和一个小圆圈到底该怎样敲呢?(师根据情况引导学生正确敲击。
)(生再次敲击)师:这位小朋友真聪明,他重重的敲击大圆、轻轻的敲击小圆!我们看看门开了没有,闭上眼睛等待两秒钟!好,门开了!生:哇!小动物![多媒体:小朋友们好!]师:动物朋友真懂礼貌!我们也来和动物朋友打个招呼吧!师:你们好!可是这么大的森林,到哪去寻找宝藏呢?也许动物知道!我们问问它们吧?需要别人帮助时,该用怎么的口气呢?谁来做大家代表?(生代表)生:小狗哥哥,你知道宝藏在哪吗?小狗:精灵可以告诉你们!师:谢谢小狗!精灵:想得到宝藏,必须回答我们给的问题! 你们有信心吗?生:有!小精灵:请看题![多媒体出示:请你模仿森林中动物的叫声,并说说叫声是大是小?][多媒体出示动物,生模仿并讨论声音的大小!]师:小朋友这么快就完成第一个问题了,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我们来看第二题![多媒体出示:请你用大鼓声音来表现这幅图!]师:这个问题有点难,不过没关系,我们一起想办法!谁想试试!(生活动)师;大家说这幅图象什么?生:吹泡泡。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五线谱) 知识与技能 音的强弱-名师
《音的强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在敲、打、听、唱等音乐活动中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2、知道用弱一点的声音与人交流,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友爱一些。
教学重点:感受音的强弱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稳定情绪。
二、新授(一)、探索声音活动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位动物朋友,同学们看看谁先来了1、出示小猫图片。
师:你知道小猫走路的声音是怎样的吗(声音小、轻,几乎听不见)2、出示大象图片师: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它走路时的声音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说出大、重)3、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大的、重的声音或者小的、轻的声音(生答)4、聆听生活中的一些声音(播放课件)师:在这些声音中,哪些是大的、重的哪些是小的、轻的(生答)小结:在音乐中,我们一般把声音大的、重的称为强,声音小的、轻的称为弱。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音的强弱。
课件板书:音的强弱(二)、模仿音的强弱1、出示打击乐器,请学生敲一敲、打一打。
听听哪种乐器的声音强,哪种乐器的声音弱。
2、再请学生演奏两种不同的乐器,比较音的强弱。
3、探索:请生用同一种乐器敲出强弱不同的声音,并说说自己的演奏方法。
(用劲敲声音就强一些,轻轻敲声音就弱一些)4、出示节奏:(课件)XXXXXXXXXXX请学生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拍击节奏,体验音的强弱。
(三)、聆听音的强弱,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师:现在我们来欣赏两首乐曲,这两首乐曲分别描绘了这两种动物(出示狮子、天鹅图片),同学们听完后考诉老师:哪首是描绘狮子的,哪首是描绘天鹅的,心情一样不一样,为什么(播放音乐,生听并回答)小结:这两首乐曲由于强弱的不同,描绘了动物的不同形象,也让我们体验了不同的情绪,第一首是《狮王进行曲》,声音强一些,表现了狮子的威武、雄壮。
第二首是《天鹅》,声音弱一些,表现了天鹅的宁静、安详。
(四)、唱歌曲,表现音的强弱分别聆听两首歌曲,请生说一说声音的表现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音的强弱》教学设计
(知识课)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
2、在故事、乐曲中体验声音的强弱。
【教学分析】
声音有四种基本属性,即强弱、长短、高低、音色。
声音的强弱是很容易表现出来的,但往往在说法上与高低相混淆。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掌握好音的强弱有助于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律动、让学生寻找自己发出的声音,拍节奏、演唱歌曲、用声音讲故事等一系列活动来表达自己对声音的强弱的感受。
【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模仿生活中的声音,理解、感受声音的强弱,认识音乐中的力度记号:f和p,能正确地运用到演唱歌曲中。
2、在音乐故事和乐曲中理解音乐形象,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表演能力及模仿能力。
【教学难点】
运用声音的强弱的音乐形象,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
【教具准备】
钢琴、饮料瓶、塑料袋、沙锤、大鼓、碰铃、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韵律活动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上一节有趣的音乐课,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来做一个有趣的律动吧——(教师播放课件《拍手歌》)
二、感受音的强弱
1、探索声音活动
师:现在请你们闭上小眼睛,老师给你们放两段音乐《铁匠波尔卡》和《摇篮曲》,在欣赏的过程中你们可以把自已的感受用动作表现出来。
师总结:有的同学在欣赏《铁匠波尔卡》时,因为音乐很大声,同学们都动了起来,学着铁匠师傅们用力地在打铁。
在欣赏《摇篮曲》时,因为音乐很轻柔,同学们都随着音乐进入了梦乡。
出示乐器——大鼓,请一学生敲——用力敲,
师:老师今天准备了一面大鼓,下面请一位同学上来敲一下,而且是用力敲。
谁来形容一下刚才这位同学敲的声音。
生:强、重、大
师:同学们有三种答案,老师比较同意其中的一位同学的答案,他敲的声音比较强。
出示“强”,用音乐的标记来记强——“f”。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强”,请大家看大屏幕。
“强”是我们音乐中的一种力度记号,在音乐中一般我们用“f”来表示“强”。
(出示“f”)以后你们在音乐中遇到“f”就知道它表示“强”。
那么你能模仿我们生活当中强的声音吗?
师:你们知道“强”的反义词是什么吗?对,是“弱”
出示“弱”
师:“弱”也是我们音乐中的一种力度记号,在音乐中一般我们用“p”来表示“弱”。
师:刚才老师请同学模仿很强的声音,现在请一位同学上来模仿一下弱的声音。
(动作幅度小)
师:我们什么时候声音要弱一些呢?用肢体语言表示(说悄悄话、跺脚声)
2、师:老师请同学们看看大屏幕中的几组图片,你们想象一下,其中的声音有的强,有的弱,请你用“f”、“P”记号分别填写在□内。
3、再次通过韵律活动,与学生复习强弱练习,引导学生分辨强、弱的声音。
这一次的要求和第一次做的不同,这次教师拍强,学生就拍弱,教师拍弱,学生就拍强。
敲击节奏、学习《是谁在敲》,朗诵歌词,演唱歌曲。
要求:用声音表现音的强、弱。
4、敲击节奏。
师:下面我们来学习一条节奏。
X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X—
擂起了大鼓咚咚,敲起了碰铃叮铃铃
师:老师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f”、“p”放到节奏里,老师把它们移动,我把“f”放到了第2小节,“p”放到了第4小节,想一想我们怎样拍?老师拍一下,看看和你们刚才拍的一样吗?同学们再拍一次。
师:老师考考你们,如果把它们的位置调换一下,看看你们应该怎样拍?每个小组讨论一下,老师下去指导。
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并拍打节奏。
教师在节奏谱上标明“f”和“p”,引导学生在节奏谱中运用强记号和弱记号。
5、学习歌曲。
⑴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首歌曲《是谁在敲》。
播放《是谁在敲》录音范唱带,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⑵让学生自己在歌曲中运用强记号和弱记号,并能自己演唱。
师:下面老师请同学们为这首歌曲标上力度记号,看看你们小组的同学是怎样合作学习的。
发歌单老师下去辅导。
师:有哪位同学上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成果?你想把“f”记号标在第几小节?你想把“p”记号标在第几小节?
师:让我们根据刚才这位同学标的记号来唱一遍歌曲。
多请几组。
师:你觉得哪组的方法比较好?我们两种不同的方法来演唱。
6、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中的强弱。
⑴播放《小蘑菇》舞蹈其中的音乐片断,学生听。
师:春天不光大雨和小雨出来唱歌,连小蘑菇也出来跳舞呢!现在让我们来欣赏一段《小蘑菇》的舞蹈片断,看看小蘑菇在干什么?
师:你知道它们在干什么?
生:它们在跳舞。
师:它们是怎样跳的?音乐弱的时候,小蘑菇怎样跳?音乐强的时候,小蘑菇怎样跳?(小蘑菇扭扭腰;小蘑菇长高了;小蘑菇害羞地藏起来;小蘑菇哈哈大笑)
师:让我们和小蘑菇一起跳舞吧。
再次播放《小蘑菇》
7、聆听观看活动,观看声音的故事《大雨和小雨》,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获得情感体验。
要求:要求学生观看后能根据自己的观察,感觉故事中声音的强弱,能随音乐用小沙锤、塑料袋表演故事内容。
出示课件,教师讲故事,学生感受故事中的强弱;
师:刚才我们用歌声和动作来表现声音的强和弱,那么我们能不能用声音来讲故事呢?下面呀,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音乐故事,请看大屏幕,《用声音讲故事》,故事的名字是《大雨和小雨》,这个故事特别有趣,请大家仔细听。
师: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清晨,小动物们可高兴了,因为它们可以出来唱歌、跳舞了。
你听,它们的歌声多好听。
突然,打起了大雷、下起了大雨,雨呀,越下越大,你看,好大的雨呀,过了一阵,雨呀慢慢地变小了,你们仔细听一听,雨声是不是变小了呢?雨声真的变小了,小动物们还在树下唱着歌,可是雨声已经把歌声盖过去了,根本就听不到它们在唱歌,那什么时候才能听到它们在唱歌呢?哇,天晴了,小动物们又可以出来唱歌、跳舞了。
故事讲到这,你们说说故事里哪些声音是强的?哪些声音是弱的?
让学生说说音乐故事中哪些声音强?哪些声音弱?引导学生运用小沙锤、塑料袋模仿雨声。
师:你们听听这两种声音。
教师示范沙锤、塑料袋发出的声音。
师:他们分别好像什么声音?那你能不能用这几样东西发出的强弱声来表现这个音乐故事呢?
再播放一次故事,学生运用乐器及自己的想法随故事表现音乐中的强弱。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用声音来表现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有兔子、蝴蝶、还有狗熊。
它们一大清早就出来唱歌、跳舞,你听听,它们的声音多好听。
突然,打
起了大雷,下起了大雨,好大好大的雨,雨呀,还是下得好大,你听听,雨呀,开始慢慢变小了,越来越小,天晴了,小动物们又回到了草地上唱歌、跳舞。
瞧,它们玩得多开心呀!
三、小结,结束课业。
师: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知识?在这节课里我们有哪些东西发出的是强的声音?哪些是弱的声音?在音乐里,只有进行强弱对比的音乐才是最美的音乐,让我们一起享受那美妙的音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