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学实录与评析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材分析素材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教材分析素材苏教版

《分与合》教材分析新知识点初步认识分与合的过程,能够对10以内各数进行分与合的操作。

教学要求1.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经历分与合的过程。

2.能有规律地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

3.掌握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建议1.数的分与合是学习加减法的基础,要注意这方面的教学。

教学中注意不要把分与合割裂开,要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用不同的思考形式使学生逐步记住10以内各数的分与合,为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

要让学生经常练习,在活动中练,在游戏中练。

如教材以4、5的组成为例,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了解5以内数的组成。

2.通过教材第34页的主题图,教学4的组成,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摆桃子(也可以用其他的学具代替)。

把4个桃子放在2个盘子里,有几种放法?分好后向同桌或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放的,把4分成了几和几。

3.教师归纳总结学生分的过程和结果:有4个桃子,先往右边的盘子里放一个,说明4可以分成3和1,3和1合成4;再往右边的盘子里放1个,说明4可以分成2和2,2和2合成4;再往右边移1个,说明4可以分成1和3,1和3合成4。

有规律地板书: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发现,只要见到其中一个就能想到另一个。

因为两个数调换了位置,合成的数都一样。

以上过程,教师可制成电脑课件,动画演示分的过程和结果,也可以在实物投影上直观操作,演示分的过程和结果。

4.教材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让一些蔬菜、小动物也来参加我们的学习,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意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使学生爱学数学。

5.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

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6.继续提倡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摆、玩、猜数等活动,使得人人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课时安排1 5以内数的分与合1课时2 6、7、8、9的分与合1课时3 10的分与合1课时。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分与合 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分与合 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案上册分与合(一)2—5的分与合教学目标:在活动中经历2、3、4、5各数分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培养初步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动手的能力。

教学过程:激趣铺垫:1、设疑——提问——讲述(教师拿3朵花拿在一只手上,如果用两只手来拿,每只手都不能空,你打算怎么办?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吗?讲述:通过自己动手,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数学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在自己动手拿一拿、摆一摆中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分与合实践操作:1、教学4的分与合:依次出示4只桃、2只盘子操作:这里有4只桃,如果要把他们放在2只盘子里,请你想一想,可以怎样放?引导思考:根据你的摆法,说一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4有不同的分法。

提问讨论。

你知道几和几合成4?教学5的分与合,让学生自己发现。

提问:5可以分成几和几?一共又几种分法?你打算用什么方法]可以一个不漏的找出5的所有分法。

通过摆圆形,探究5得分合。

让学生四人一组交流得出的结论。

小组内推荐一名组长说出探索结果。

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记住5的分合。

(三)想想做做:1—5题。

教后记:1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的分合,但是对于按顺序的分合有些学生比较难掌握。

2 小组之间的讨论效果不太好,学生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显得有点乱。

(二)6、7的分与合教学目标: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发展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填写教材32页例题中的空格。

动手操作尝试练习:一边分,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教材32页试一试的空格里。

活动游戏:想想做做1—5题。

①连一连。

②说一说。

③对口令。

④吃螃蟹。

小结:黑板上是你们动手动脑学会的知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学会了什么?独立完成6—8题。

(三)10的分与合教学目标: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己得出并掌握10的组成。

教学过程:学具操作:10个玻璃球分一分,有几种分法?怎样分?教学例题:①观察上面画了几串珠子,数一数每串有几颗?②检查涂色情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分与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分与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分与合第一篇: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学目的:1、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比较熟练地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共5课时2-5的分与合1.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比较熟练地掌握数2、3、4、5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卡片、圆片、盘子、桃子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今天小明带来了几个桃子和两个盘子,他要分给我们几个最听话的小朋友,但他看到我们这么多听话的小朋友不知道该怎样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二、知识探索1、出示挂图,结合提问:把4个桃放在两个盘子里,可以怎样放?2、教学4的组成,可以分这样几个步骤进行:(1)让学生把4个桃(可以用4个圆片代替)放在两个盘子里,交流各人的放法,出现多种放法。

(2);带领学生选择其中一种分法抽象出4的一种组成,再让学生在小组里按照这样思考,从其他几种分法抽象出4的其他几种组成。

(3)让学生观察4个桃放在两个盘子里有多种放法,数4分成两部分也有多种分法,体会数的组成的学习方法。

(4)引导学生对应着4的每种分法,认识几和几合成4。

悟出4可以分成几和几,也就是几和几合起来是4,感受分与合的思想及其辨证统一。

(5)可以用对口令等形式,进行必要的练习。

三、知识应用1、组织学生通过学具的操作来学习5的组成。

可以安排学生两人一组共同完成试一试,从活动中得到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5。

教学重点放在把5朵花分成两堆后,从一种分法抽象出数5的两种组成,从5分成几和几能知道几和几合成5。

2、想想做做的题目要重视组织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四、教学总结五、拓展练习练习与测试6-9的分与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4页教学课时:2课时。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精品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精品教案

《分与合》精品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说出2到10各数的分与合情况,初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视屏,老师讲授和学生动手初步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点:2到10各数的分与合难点:8到10的分与合教学流程:一、情境引入引言:老师现在有2个桃子,怎么分给两个小朋友呢?答案:每个小朋友吃一个桃子。

追问:那老师有3个桃子,怎么分给两个小朋友呢。

答案:第一个小朋友吃1个,第二个小朋友吃2个;或者第一个小朋友吃2个,第二个小朋友吃1个。

二、探究1:问题1:那4个桃子分给两个小朋友又有几种情况呢?答案:第一个小朋友吃1个,第二个小朋友吃3个;第一个小朋友吃2个,第二个小朋友吃2个;第一个小朋友吃3个,第二个小朋友吃1个。

总结一下4个桃子分给两个小朋友有几种情况呢?答案:四个桃子分给两个小朋友有3种情况。

追问: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

那么几和几分成4呢?答案:因为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3和1、4可以分成2和2;所以1和3可以合成4、3和1可以合成4、2和2可以合成4。

三、想想做做5可以分成几和几?你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分一分呢?答案:可以用把5根小棒分成2堆的方法。

追问:5根小棒分成两堆怎么分?答案:第一堆1根,第二堆4个;第一堆2根,第二堆3根;第一堆4根,第二堆1 根;第一堆3根,第二堆2根。

四、练习11、填一填。

答案:2、几和几合成5。

答案:3、照样子接着画。

答案:五、探究2:问题:用两只手拿6个气球,可以怎样拿?填一填六、想想做做:7可以分成几和几?小朋友们用圆形纸片分一分。

请你根据纸片说一说7可以分成几和几?七、练习2:做一做下面的习题吧。

1、哪两张卡片点数合起来是7?答案:5和2可以合成7;4和3可以合成7;1和6可以合成72、哪两张卡片点数合起来是6?答案:3和3可以合成6;2和4可以合成6;1和5可以合成63、填一填。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教案 (1)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教案 (1)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教案 (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分与合的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认识分与合,理解分与合的意义,掌握简单的分与合的运算方法,能够运用分与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于分与合的概念可能会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但是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游戏,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分与合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分与合的概念,认识分与合的意义。

2.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能够运用分与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与合的概念和意义。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分与合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分与合的图片、实物等。

2.学具:每人一份分与合的操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分与合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分与合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与合的意义,演示分与合的操作过程,让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分与合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分与合的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巩固分与合的概念。

4.巩固(5分钟)通过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分与合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分与合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小结(3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与合的概念和意义,提醒学生注意分与合的操作方法。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板书分与合的概念、意义和操作方法,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分与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分与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分与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合概念,掌握分合运算的方法。

2.能灵活运用分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分合概念的讲解及其应用。

2.分合算法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实际问题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黑板、彩笔。

2.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5.1. 课前铺垫老师向学生展示苹果,让学生感受一个苹果是否可以分成两半;再拿出两个水杯,问学生能否将两个水杯合并为一个完整的杯子,引出分与合的概念,预先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今天的课题。

5.2. 重点讲解5.2.1. 分的概念和应用在黑板上绘制苹果图,介绍苹果可以用刀线分成两半,让学生观察并感受刀线的作用。

接着,将披萨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引出披萨的分法,并让学生自己尝试分。

最后,结合以上两个例子,向学生介绍分的概念。

示例:•将一个苹果分成两半,每半个苹果的形状和重量相同。

•披萨可以分成几块,每一块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不同。

5.2.2. 合的概念和应用利用实物杯子,演示合并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合并的效果。

并通过图示、话语等工具介绍合的概念、合并的操作方法、合并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示例:•将两个水杯合在一起,合并后的水杯容量应为两个水杯容量之和。

•将一些小方块合并为一块大方块,合并后的大方块的面积就是小方块面积的总和。

5.2.3. 分和合运算法的介绍将分和合概念用图和语言进行介绍,再用数学符号写出分和合的运算法则。

例如,两个数字的合可以用“+”表示,“-”表示两个数的差。

示例:• 5 + 3 = 8,表示将5和3合并为8。

•10 - 3 = 7,表示将10分成3份,留下7份。

5.2.4. 分和合运用问题的介绍在黑板上先呈现数学模拟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和合,呈现生活中实际问题,让学生灵活应用分合运算来解决问题。

示例:1.一个班级有60个学生,其中男生有30个,女生有多少个?2.小明有8枚糖果,小红比小明多2枚糖果,小红有多少枚糖果?5.3. 练习演练老师出题,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和合的方法,进一步训练应用技能。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合与分的概念,培养学生对事物进行分类、组合的能力,为以后学习数学中的集合、概率等知识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合与分的概念、简单的合与分实例、合与分的方法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合与分的经验,他们能够理解合与分的基本概念,但可能还不能熟练地进行合与分操作。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合与分的意义,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合与分的概念,学会简单的合与分方法,能够运用合与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对事物进行分类、组合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 教学重难点1.合与分的概念。

2.简单的合与分实例。

3.合与分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合与分的意义。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合与分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卡片、实物、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每人一套合与分的操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合与分情境,如“把苹果分给小朋友们”,引出合与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1.教师展示一些简单的合与分实例,如“把3个苹果和2个苹果合起来,一共有几个苹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解答问题。

操练(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合与分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操作结果,进行点评、讲解。

巩固(10分钟)1.教师设计一些有关合与分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共8课时)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共8课时)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共8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共8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分与合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对事物进行分类和组合的能力。

本单元内容包括:认识分数、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法、分数的乘除法等。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含义,熟练运用分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的概念,对加减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分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分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事物进行分类和组合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分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2.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和方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动手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计算方法。

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分数卡片、实物道具、多媒体教学资源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分数卡片、实物道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分水果、分食物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来表示这些情境。

进而引入分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讲解分数的含义,让学生理解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分与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分与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分与合苏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分与合苏教版一、教学内容1. 认识“分与合”的概念;2. 学习如何将一个整体分成几个部分;3. 学习如何将几个部分合在一起;4. 练习简单的分合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与合”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2.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团队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与合”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到实际问题中;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分水果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将水果分成几个部分。

2. 概念讲解:讲解“分与合”的概念,并用PPT展示相关的图片和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例题讲解:通过几个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将一个整体分成几个部分,以及如何将几个部分合在一起。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合问题的练习,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一些复杂的分合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意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与合认识“分与合”的概念如何将一个整体分成几个部分如何将几个部分合在一起练习分合问题七、作业设计(1)有10个苹果,你想将它们分成3个部分,每部分有几个苹果?(2)有8个橙子,你想将它们分成2个部分,每部分有几个橙子?2. 答案:(1)将10个苹果分成3个部分,可以有2个苹果、3个苹果和5个苹果;(2)将8个橙子分成2个部分,可以有3个橙子和5个橙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分与合”的概念,以及是否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更复杂的分合问题,以及尝试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分合问题,如分配资源、分配任务等。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分”和“合”的概念。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分与合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表示分与合的过程。

本节课是学生初步接触数学运算的开端,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于分与合的概念可能比较陌生。

他们在生活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分与合的经验,但还不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和符号来表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实物操作和生动形象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与合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分”和“合”的概念。

2.培养学生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表示分与合的过程。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分”和“合”的概念。

2.教学难点: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表示分与合的过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分与合的意义。

2.直观教学法:运用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分与合的过程。

3.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巩固分与合的概念。

4.讨论教学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实物、图片、卡片、游戏道具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实物、图片、卡片等。

3.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分水果、分零食等,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分”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分的过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用语言和动作表示分与合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表达方式。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的分与合》教材解析素材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分与合》《的分与合》教材解析素材苏教版

《10的分与合》教材解析
教学例4时,
可以让学生先说说
第一串珠子中已经
涂色的有几颗,没
有涂色的有几颗,
再说说根据这串珠
子可以知道“10可
以分成几和几”。


此基础上,要求学
生仿照第一串珠
子,有次序地接着
涂一涂、分一分。

最后要求学生根据
操作过程和结果,
完成书上的填空,
并由此推想出其余
的各种分法。

此外,
还应让学生把10的
各种分法有条理、完整地说一说、记一记。

第1题主要应提醒学生联系10的各种分法进行有序的思考。

第2题,先要让学生明确游戏方法,再开展游戏。

可以两人一组做找朋友游戏,也可以由教师和全体学生做找朋友游戏。

还可以求学生课后继续开展类似的活动,以提高练习效果。

1。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分与合教学实录与评析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分与合教学实录与评析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分与合教学实录与评析一、教学背景及教学目标分析1. 教学背景本文的教学背景为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是学生初入学的年级,数学教学目标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了解和认知数字,形状以及遗传关系、方位和方向,掌握数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和技能,提高计算能力,为下一步数学学习做好基础。

2. 教学目标分析本文的教学目标如下:1.让学生学会如何分解和合并数量;2.让学生学会使用数轴表示和比较数字数量;3.让学生学会加法的加减法原理,知道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等。

4.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1. 教学重点1.加法的基本原理和运算法则;2.合并和拆分数量;3.数轴的应用和比较数量的方法。

2. 教学难点1.加法的运算法则;2.数轴的比较方法和应用;3.针对优生的加减法应用。

三、教材解析和教学方案1. 教材解析这个阶段,教材上主要涉及幼儿园预备算术、较简单的拆分和组合数学知识,还有数轴表示和比较数字数量。

2. 教学方法•真实物品操作法;•数字化学习法;•数轴应用法;•实际操作学习法。

3. 教学方案第一课:复习数术1.教师以教材中的课题为背景,吸引学生使用他们名字的数字游戏;2.提出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如数量、形状及其遗传关系、方向和位置等;3.初步认识数字和数量的比较方法。

第二课:分与合1.通过幼儿园预备算术对学生进行分和合的介绍;2.讲解分和合的含义,并以实际弥补操作数字进行分与合,让学生理解。

第三课:认识数轴1.以一张数轴为背景图案,向学生展示数字比较大小的方法;2.在数轴上安排若干数字,让学生在数轴上比较数字大小。

第四课:加的运算法则1.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提醒学生加法运算的顺序和一些基本规律;2.详细讲解加法的运算法则,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等。

第五课:数轴上的加法1.引导学生运用数轴的图示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2.教师通过实际人物、事件、数字等物品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加法原理。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 分与合》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 分与合》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分与合》教案一. 教材分析《第七单元分与合》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分与合的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内容包括:认识分成、认识合并、认识分类、认识比较等。

本章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数学概念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善于模仿和探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与合的基本概念,理解分与合的意义。

2.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分与合的基本概念,理解分与合的意义。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与合的概念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与合的概念。

2.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图片,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分与合的概念。

2.准备相关的数学游戏材料,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准备分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材料,用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情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分与合的概念。

例如,展示一幅水果图片,让学生观察水果的种类和数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水果分成不同的种类,如何将同种类的水果合并在一起。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分与合的概念。

例如,讲解如何将水果分成不同的种类,如何将同种类的水果合并在一起,并示范操作过程。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教案 (3)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教案 (3)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教案 (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分”和“合”的概念。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物品的分配和组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分”和“合”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过分配和组合物品的经验,对“分”和“合”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可能对“分”和“合”的概念理解不深,有的学生可能对数学操作活动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和“合”的概念,体会“分”和“合”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和“合”的概念,掌握“分”和“合”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分”和“合”的逻辑关系,能够灵活运用“分”和“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游戏教学法和讨论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和理解“分”和“合”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实物物品(如水果、玩具等)、学具(如计数棒、小卡片等)、多媒体课件等。

2.环境准备:教室环境布置,以便于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物品,如水果、玩具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物品进行分配和组合。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分”和“合”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分”和“合”的概念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将水果分给不同的小朋友,将玩具组合成不同的形状等,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分”和“合”的方法。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6、7的分与合》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6、7的分与合》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6、7的分与合》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6、7的分与合》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6、7的分成两种数和合两种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的组合观念。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和识数的能力,对于数的分成和组合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和理解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6、7的分成两种数和合两种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的组合观念。

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6、7的分成两种数和合两种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6、7的分成两种数和合两种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分组讨论法、游戏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6、7个小球、卡片、数字板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6、7个小球,卡片、数字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数的分成和组合,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的分成和组合?它们分别是怎样的?”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直观演示,将6、7分成两种数和合两种数的方法展示给学生。

例如:将6个小球分成2个和4个,或将7个小球分成3个和4个。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尝试将6、7分成两种数和合两种数。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关6、7的分成和组合的题目,让学生上台演示答案。

例如:将6分成2和4,将7分成3和4等。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与合》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与合》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分与合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表示分与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学习。

但是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在《分与合》这一节课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分与合的概念,并用语言来表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分与合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表示分与合。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与合的概念,能够用语言和动作表示分与合。

2.难点: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和结果。

五. 教学方法1.游戏法:通过游戏和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与合的概念。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与合的概念。

3.交流法: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结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分与合的卡片、实物等。

2.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些实物,如小球、小棒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分与合的卡片,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分与合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实物,如小球、小棒等,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将这些实物分成几份,以及如何将这些实物合在一起。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些实物,进行分与合的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和结果。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操作,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和结果。

其他学生听后进行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5.拓展(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分与合的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答。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分与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分与合》|苏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分与合》|苏教版教学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字的分与合,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具体目标包括:1. 让学生理解数字分与合的概念,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数字分与合的规律。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字分与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数字的分与合,包括:1. 学习数字分与合的概念。

2. 学习数字分与合的方法和规律。

3. 学习如何运用数字分与合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数字分与合的概念和方法。

难点:找出数字分与合的规律,并能灵活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PPT课件。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数字,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数字的特点。

2. 讲解:讲解数字分与合的概念,通过PPT展示一些例子,让学生理解。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一些数字的分与合,并汇报。

4. 应用: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字分与合解决。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再次理解数字分与合的概念和方法。

板书设计1. 分与合2. 副数字的奥秘3. 正文:通过PPT展示数字分与合的例子,讲解数字分与合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数字的分与合,并展示在黑板上。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找出一些数字的分与合,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用数字分与合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应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数字分与合的概念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练习和应用环节,我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字分与合的概念,找出数字分与合的规律,并能灵活运用。

总的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步骤和活动安排,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程度。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分与合②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分与合②

分与合教学分析与建议:1.在操作中体验分与合,掌握研究数的组成的学习活动。

通过操作认识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教学策略。

所有例题和“试一试”都先把若干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然后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合。

不断地让学生经历分与合的活动,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联系的。

第30页例题教学4的组成,分三步进行。

首先把4个桃放在两个盘里,让学生边操作边体会“分”;接着把分4个桃抽象成把数4分成3和1、2和2、1和3;然后想一想“几和几合成4”。

教学的第一步是开放的,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一种放法,在交流中出现三种不同放法。

这里的交流,一方面呈现了放法是多样的,找到了可能的多种放法。

另一方面,这也为学生记忆4的组成提供形象支持。

教学的第二步是渐进的,从左边图示的一个盘里放3个桃,另一个盘里放1个桃,得出4分成3和1,让学生理解431表示什么意思,是怎么得到的。

接着让学生思考通过中间和右边的分桃图又能得出什么。

先半独立完成4分成2和几,再独立完成4分成几和几。

教学的第三步要在“分”的基础上推理“合”:因为4分成3和1,所以3和1合成4。

这道例题是本单元的第一道例题,教学任务不局限于4的组成,还有分与合的思想,研究数的组成的方法,这直接关系其他各数组成的教学。

所以,必须让学生参加分桃的活动,经历由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的过程。

:2.在分与合的活动中,逐渐提高智力活动的要求。

在数的分与合中存在一些规律,发现和利用这些规律能提高探索活动的效率和记忆数的组成的水平。

(1)“分”与“合”是数的组成的两个方面,是1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重要基础。

大多数学生喜欢计算加法从“合”的角度求和,计算减法从“分”的角度求差。

教材引导学生逐渐掌握“分”与“合”的关系。

①教学4的组成,先认识“分”,再认识“合”,把“分”与“合”分开教学,便于逐个理解含义,初步感受它们是有联系的。

②教学5的组成,同时提出“分”与“合”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分”立即说出“合”,使两者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资料】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学实录与评析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0-31页的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会2-5的分与合,初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2.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有条理地思考。

3.体会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培养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今天邱老师给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吗?
生:(齐)欢迎!师: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

(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你们的掌声!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
(一个学生主动示范,但动作比较快)
师:做得很好,就是有点儿快。

谁再来示范一次,要求越慢越好!
(又有一个学生主动示范,样子有点滑稽,引得一些小朋友笑了起来)
师:大家为什么笑了?
生1:他拍得太慢了,不像鼓掌。

生2:他拍得太慢,都听不到掌声了。

师:那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
生: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点头认可)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板书课题:分与合)。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

[评析:让学生鼓掌欢迎老师上课,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营造出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

再通过慢镜头式的拍手动作,巧妙地将分与合这两种互逆的动作分解、凸现出来,为学生理解分与合的数学思想
和方法提供了通俗、形象的原型启发,也为下一环节学习数的分与合作了很好的准备。

]
二、展开
师:(将左手的大拇指弯曲,伸直其余四指,手背对着自己)请小朋友像邱老师这样竖起你的左手,现在有几个手指竖着?
生:4个。

师:你能把自己竖着的4个手指分成两部分吗?(学生在小组内尝试着分一分,再组织全班交流)
生1:(举起左手)我把4个手指分成1和3。

(教师画出手势图1)
生2:(举起左手)我把4个手指分成2和2。

(教师画出手势图2)
生3:(举起左手)我把4个手指分成3和1。

(教师画出手势图3)
师: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没有)那我们把4的三种分法先按顺序排一排,再请大家相互说一说。

(教师边说边在相应的手势图下板书)
师:现在请小朋友将左手反过来,手掌心对着自己再看一看,如果刚才是4分成了3和1,那么现在你看到4分成了几和几了?
生:4分成了1和3。

师:分法没有变,怎么看到的结果却不一样了呢?
生1:认因为手反过来了。

生2:刚才3在左边1在右边,现在1在左边3在右边。

师:(指第一种分法)这种分法反过来看结果是怎样的?
生:把4分成3和1。

师:第二种分法呢?
生:还是2和2。

师:为什么还是2和2?
生:(边说边做动作)因为原来左边是2、右边是2,所以反过来看是一样的。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自己学会了4的几种不同分法。

再请小朋友反过来想一想,几和几可以合成4呢?
生1:1和3可以合成4。

生2:2和2可以合成4。

生3:3和1可以合成4。

师:看看我们的教室,你能用教室里的东西来说一说4的分与合吗?
生1:讲台上的花盆里有4朵花,2朵红色的2朵黄色的。

师:4分成-
生1:4分成2和2,2和2合成4。

生2:教室里有4张名人画像,一边两张,4分成2和2,2和2合成4。

生3:我们小朋友坐成4大组,除了我们组还有3大组,4分成1和3,1和3合成4。

师:还可以怎样说?
生3:4分成3和1,3和1合成4。

(教师打开教室里4台电扇中1台的开关。

)
生4:我们教室里装了4台电风扇,4可以分成t和3,1和3合成4,也可以说4可以分成3和1,3和1合成4。

师:(再打开一台电扇的开关)现在呢?
生4:4分成2和2,2和2合成4。

[评析:怎样直观地让学生感受4的分与合?教师一改操作物品的做法,利用手指这一人人都有的天然学具,在看似随意的摆弄中,简洁而又有趣地学会了4的分、合。

正反两面看的变化,巧妙地将有联系的两种分法进行了沟通,有利于启发学生从更高层次上理解数的分与合。

利用教室内的实物进行巩固练习,体现了很好的课程资源意识,教得灵活,学得生动。

]
三、拓展
师:(伸出左手五指)小朋友的一只手共有几个手指?
生:(齐)5个。

师:下面就请同桌的两个人一起来分手指,想5的分与合,把你们想出来的结果写出来(出示方格图5)。

生1:5可以分成4和1,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1和4。

生2: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可以分成4和1。

师:再看看我们的教室,你能用教室里的东西来说一说5的分与合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