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舟生平简介

合集下载

2020版高中语文苏教选修《传记选读》课件:启功传奇

2020版高中语文苏教选修《传记选读》课件:启功传奇

(3)荫 树﹒荫( )
﹒荫庇( )
(4)臭 ﹒臭美( )
铜﹒臭( )
答案:(1)xuè/xiě (2)zànɡ/cánɡ (3)yīn/yìn
(4)chòu/xiù
二、字形积累
答案:嫡/谪/镝 诞/涎/筵
三、词语辨析 1.审查·审察
审查
审察
“审查”指检查核对是
否正确、妥当,多指计 划、提案、著作、个人
“审察”指仔细观察
资历等
2.以至·以致
以至
以致
“以至”是“到、一直 “以致”有“因此造成、引
到”的意思,使用范围广。起某种结果”的意思,一般指
“以至”表示并列关系, 不好的结果。“以致”连接
它的前后项是并列的词 前偏后正的因果复句,偏句表
或词组,且一般前项包含 示某种原因,正句表示由偏句
几个词或词组,而后项只 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明显是
要小酌,而不能大醉。 ( )
5.他本以为自己已安全了,没想到一不留神陷入泥潭,
真是﹒在劫﹒﹒难﹒逃啊! ( ) 6.《未央歌》里的主角小童自然率真,毫不﹒矫﹒揉造﹒﹒作,
所以赢得众多读者的喜爱。 ( )
7.他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喜欢他们,一家三口相﹒ ﹒濡﹒以沫﹒,美满幸福。 ( )
8.范女士不幸查出癌症晚期,在坚持了半年之后﹒撒手﹒人﹒ ﹒寰,留下刚刚成年的女儿。 ( ) 9.昔日门可罗雀,今日﹒门﹒庭﹒若﹒市,他深感世态炎凉。
【拓展链接】 和病痛搞笑的大师
先生晚年,多有病痛,颈椎骨质增生导致头晕,开始 不大去医院,一旦去了,搞笑打油诗也就来了。
沁园春·病 旧病重来,依样葫芦,地覆天翻。怪非观珍宝,眼球 震颤;未逢国色,魂魄拘挛。郑重要求:“病魔足下,可 否虚衷听一言?亲爱的,你何时与我,永断牵缠?”多蒙 友好相怜,劝努力精心治一番。只南行半里,首都医院, 纵无特效,姑且周旋。奇事惊人,大夫高叫:“现有磷酸 组织胺。别害怕,虽药称剧毒,管保平安。”

历史趣谈:抗战英烈张甲洲 东北抗日战场上抗联的多面英雄

历史趣谈:抗战英烈张甲洲 东北抗日战场上抗联的多面英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抗战英烈张甲洲东北抗日战场上抗联的多面英雄导语:抗日英烈张甲洲(119071937) ,(张进思),字震亚,号平洋。

1907年5月21日生于黑龙江省巴彦县张家油坊屯人。

中国工农红军第36军江北独立师抗日英烈张甲洲(11907—1937) ,(张进思),字震亚,号平洋。

1907年5月21日生于黑龙江省巴彦县张家油坊屯人。

中国工农红军第36军江北独立师师长.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张甲洲烈士简介张甲洲烈士是黑龙江省巴彦县张家油坊屯。

张甲洲历任中国共产党北平市西郊区委书记,北平市委宣传部长,北平市委代理书记,巴彦抗日游击队总指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军长等职。

1937年8月28日在黑龙江省富锦遇害,时年30岁。

张甲洲烈士生平经历张甲洲,别名震亚,号平洋,化名进思,1907年5月2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巴彦县张家油房(现镇东乡富饶村)。

张甲洲6岁开始入本村私塾读书,1923年考入齐齐哈尔黑龙江省立第一中学。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东北军阀张作霖在各大中学校招兵,激起师生们的义愤。

张甲洲积极参加“反抽丁”斗争,被校方开除学籍。

同年,张甲洲考入沈阳文华中学,被推选为学生会会长。

1925年五卅惨案爆发,沈阳文化教育各界举行集会声援上海工人运动。

张甲洲领导全校学生游行示威,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者枪杀中国工人的暴行。

这一爱国行动无疑又被校方看成越轨行为,遂被开除学籍。

1926年,张甲洲考入齐齐哈尔工业学校。

在校期间他又担任学生会会长,仍一如既往地积极组织同学参加爱国运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生活常识分享。

伊川名人小故事简短

伊川名人小故事简短

伊川名人小故事简短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伊川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名人,他们为伊川县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几位伊川名人的小故事。

第一位名人是伊川县文学家张立之。

张立之,字麟臣,号穗山,生于明代中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

他曾经在朝廷任职,后来因为主张改革被贬到伊川县。

在伊川期间,张立之广泛涉猎典籍,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诗歌和文章,被誉为“伊川县第一文学家”。

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山水和乡土的热爱,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和尊敬。

第二位名人是伊川县画家王若木。

王若木,生于清代,是一位著名的山水画家。

他的画作风格独特,笔法洒脱,气韵生动,被誉为“伊川县第一画家”。

王若木在画作中常常描绘伊川县的美丽风景和丰富人文,展现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热爱。

他的画作被广泛传播,对当地的艺术发展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三位名人是伊川县科学家李大同。

李大同,生于民国初期,是一位杰出的地质学家。

他曾经在国内外学术界取得了卓越成就,被誉为“伊川县第一科学家”。

李大同对伊川县的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

他的学术成就为伊川县赢得了声誉和荣誉,成为当地人民引以为傲的名人。

以上是我为大家介绍的几位伊川名人的小故事。

他们不仅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也为伊川县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故事彰显了伊川县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魅力,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为实现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铭记这些名人的故事,传承他们的精神,共同书写伊川县更加辉煌的明天。

【2000字,已达到要求】。

第二篇示例:伊川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伊川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聚集之地,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名人。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伊川名人的一些小故事。

第一个名人是唐代诗人杜审言。

铜陵郊区老洲镇人物故事

铜陵郊区老洲镇人物故事

铜陵郊区老洲镇人物故事铜陵郊区老洲镇位于中国安徽省铜陵市的西北部,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小镇。

这里有许多优秀的人物,各自有着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

以下是几位具有代表性的老洲镇人物故事。

1. 李大叔: 老洲镇的纺织行业代表李大叔是老洲镇的一位纺织从业者,他在纺织行业有着丰富的经验。

他拥有自己的纺织厂,致力于制作高质量的棉织品。

李大叔热爱自己的事业,并始终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

他不仅关注产品的品质,还注重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

在他的带领下,纺织厂成为老洲镇纺织行业的标杆,产品畅销国内外。

2. 张美女: 给镇上儿童带来欢乐的街头艺人张美女是老洲镇的一位街头艺人,她擅长演奏小提琴和唱歌。

每天下午放学后,她会来到老洲镇的广场上表演。

她的音乐才华和动人的嗓音吸引了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欣赏。

尤其是镇上的孩子们,他们会围着她,跟着音乐舞蹈,带来了欢乐和笑声。

3. 王阿姨: 热心公益,关爱老人和孤寡儿童的志愿者王阿姨是老洲镇的一位热心公益志愿者,她关心老人和孤寡儿童的生活状况。

每个周末,她会组织一些志愿者一同前往养老院和孤儿院,陪伴老人们聊天、打扫卫生,给孤寡儿童们带来关爱和温暖。

王阿姨的爱心行为感染了很多人,也为老洲镇的公益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4. 张大师: 传承老洲镇的传统工艺张大师是一位老洲镇的传统工艺大师,他精通制作传统瓷器。

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这门古老的手艺。

作为瓷器制作的权威人物,他不仅教导年轻人学习制作技巧,还积极参与瓷器展览和交流活动。

他的作品经常参展和获奖,为老洲镇增光添彩。

5. 杨建华: 励志故事,从贫困走向成功的企业家杨建华是老洲镇一家小型企业的创始人。

他出身贫寒,但凭借着对事业的执着与努力,成功地将企业发展壮大。

他带领团队创新、开拓市场,使企业逐渐走上正轨。

杨建华的故事激励着许多年轻人,展示了奋斗与坚持的力量。

这些人物故事只是老洲镇众多杰出人物中的一部分。

他们各自代表了不同领域的成功和努力。

通过他们的努力和贡献,老洲镇得以繁荣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海上丝绸之路 人物故事

海上丝绸之路 人物故事

汪大渊,字焕章,隆兴人,即现江西南昌市人,元末中国航海家,后人据此推断汪大渊出生地、出生时间、出海年龄。

学界比较认同的是出生在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因古代男子是二十而冠,但也多为虚岁,或许他是19岁就出海。

《辞海》(2009年版)放宽到更早1308年的可能。

汪大渊幼年居住的江西青云谱区施尧村一带是古代造船业基地、水上交通的良港和货运集散地,地理位置优越。

自晋以来,这里造船及配套行业较为发达,是古代中国内陆造船基地之一,更是江西洪州造船基地所在。

生活在这种航运兴盛的繁华之地,耳濡目染之下汪大渊早早就萌生了出海的愿望。

元朝至顺元年(1330)他第一次出海,历经海南岛、占城、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横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红海到索马里、莫桑比克,横渡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经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宾返回泉州,前后历时5年。

至元三年(1337),汪大渊再次从泉州出航,历经南洋群岛、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非洲的莫桑比克海峡及澳大利亚各地,至元五年(1339)返回泉州。

他一共航海过2次。

汪大渊一生两次航海,游历世界,回国后,把游历情况写成《岛夷志略》一书。

《岛夷志略》分为100条,其中99条为其亲历,涉及国家和地区达220余个,对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岛诸国历史、地理有重要参考价值,引起世界重视。

1867年以后,西方许多学者研究该书,并将其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公认其对世界历史、地理的伟大贡献。

”西文学者称他为“东方的马可·波罗”。

1979年出版的《辞海》记述“就清中叶以前有姓名可知的中国航海家而论,其游踪之广远,汪氏当居前列。

”据考察的汪氏航海路径,一:“马六甲海峡一尼科巴群岛一斯里兰卡一马尔代夫一奎隆一柯钦一科泽科德一果阿一盂买一印度西北部一巴基斯坦一波斯地区,然后沿原路返回南海。

二:尖喷一(横跨马来半岛)一克拉地峡一麻力温一丹老一莫塔马湾一孟加拉一马德拉斯一斯里兰卡一印度南端一奎隆一波斯地区。

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诞生记

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诞生记

广角镜G uangjiaojing1997年5月9日,对76岁的姚筱舟老人来说是一个毕生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他应上海东方电视台之邀,前去参加第十七届上海之春音乐会开幕式。

晚上8点在上海电视广播大厦四楼演播厅舞台上,导演与主持人精心策划,安排了这样一个温馨时刻,带给他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在现场他第一次见到了作曲家朱践耳和已成为著名歌唱家的才旦卓玛。

在雷鸣般的掌声和照相机闪光灯的包围下,他们三人忘情拥抱,紧紧地握手。

一家报社记者意味深长地说:“这一天是一支歌中成名的三个人共同的节日。

”这支歌就是由姚筱舟作词、朱践耳谱曲、才旦卓玛唱响的《唱支山歌给党听》。

劫后余生颂党恩姚筱舟老人是来自陕西省铜川矿务局《铜川矿工报》的一位老编辑,是位军人出身、对矿工有着深厚感情的词作家。

1949年只有16岁的姚筱舟正在家乡江西省铅山县中学读书,被五星红旗所召唤,投笔从。

1951年冬,又保家卫国的朝鲜战,转业到陕西。

从此,与“蕉萍”相依相随,与矿工亲如兄弟,用“蕉萍”作笔名写矿工、赞矿工。

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煤矿设施还很落后。

寒冬腊月,煤矿竖井口结冰,影响了工作,消冰还是用的最原始的办法,直接生一堆明火烧烤。

1957年1月8日这天,一不小心,火堆引燃竖井中的木柱,最后酿成14名井下矿工死亡惨剧。

姚筱舟虽然当天恰好生病休息在家,但身为矿区技术员,当年8月还是受到“撤职下放,管制劳动”的处分。

从此,他成为一名井下采煤工。

姚筱舟一直追求进步,突然在政治上受到打击,不再被信任,这使他对前途变得心灰意冷。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神思恍惚。

一次,煤矿剥离土层放炮,瞬间井下地面开始摇晃,岩石、土块往下倾泻,若不是班长跑来一个翻身把他压趴下,可能就没命了。

又一次,一辆装满煤的矿车脱钩飞驰而下,人们又喊又叫,但走在轨道边的姚筱舟竟然毫无知觉,没有一点反应,幸亏一位老矿工一把揪住他的领子,甩到一边,才保全了性命。

两次死里逃生,都是党员矿工救了他,给他内心很大的震动,使他对党、对工人产生了无比感激的心情。

海丝文化遗产人物事迹

海丝文化遗产人物事迹

海丝文化遗产人物事迹
海丝,又称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中亚和非洲的海上贸
易通道。

在海丝的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通过他们的努力和智慧,推动了这一贸易网络的繁荣与发展。

其中一位杰出的人物就是张镐,他是唐朝时期的一位伟大商人。

张镐通过海路
贸易,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茶叶等商品推向海外市场,与东南亚各国进行交流。

他的商业手腕和勤奋努力,使得唐朝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也为中国带来了丰厚的利益。

另外一个海丝文化遗产人物是郑和,他是明朝时期的航海家和探险家。

郑和率
领中国船队七次远航,到达了印度洋、阿拉伯海和非洲东海岸等地。

他的航海活动不仅促进了贸易往来,还展示了中国的工艺品、文化和科技成就,为海丝沿线国家带来了极大影响。

除了商人和航海家,还有一位重要的人物是王安石,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政治
家和文化名人。

王安石提倡新法,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海丝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他的改革政策改变了当时的经济结构,为国家提供了更多财富来源,同时也加强了和海丝周边国家的交往。

海丝文化遗产人物的事迹是海丝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通过商业往来、航海探险或政治改革等方式,推动了海丝沿线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这些人物的努力和贡献,为今天我们了解和传承海丝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和启示。

励志_中国的残疾人的励志故事

励志_中国的残疾人的励志故事

中国的残疾人的励志故事残疾人励志的故事:黄宇张治平,男,汉族,1948年生,视力残疾,特级教师,重庆市人,现为重庆市盲人学校音乐教师,系重庆市盲人协会主席。

患先天性视神经萎缩,30岁左右完全失明,1988年,天津音乐学院函授部作曲专业结业,一边教学一边创作,其创作的歌曲、乐曲《我爱光明》《盲人之歌》《盲人驾驶碰碰车》获中国残疾人文艺汇演创作奖,歌曲《快乐王子的小船》获中国少儿歌曲创作一等奖,《甜甜的嘞》收入全国音乐教材小学第七册。

曾获全国自强模范、中国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

双目的失明张治平不能用眼睛去看,却能够用耳朵去“观察”,用敏锐的心思去体会。

他用音乐谱写着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自强之歌。

张治平出生在重庆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上小学时查出患有无法治愈的“先天性视神经萎缩”症,当时视力只有0.2。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疾病,张治平苦不堪言,但一年后在学校的一节音乐课上他找到了生活的动力。

老师播放了由盲人音乐家阿炳创作并演奏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这悲伤又充满希望的音乐以及老师对阿炳的介绍,仿佛是黑暗中的一道闪电,照亮了张治平的心:“学习音乐,做阿炳那样的人!”一个声音在心底呼唤。

张治平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努力学习二胡、笛子、手风琴等多种乐器。

他知道:如果吃不了苦,就不会成为像阿炳那样的人。

他找来有关音乐理论的书籍,把自己埋在音乐里,把枯燥的乐理生吞活剥着“吃”下去。

凭着一根竹笛、一把二胡,15岁那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从106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考入重庆市北碚区文化馆所属的文工队。

张治平的演奏水平提升得很快,常常在各种音乐比赛上拿奖。

他开始将音乐重心转移到创作上,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他谱写的《手舞银镰唱山歌》人们都以为是出自谱曲老手。

他谱曲总是倾心倾力,谱写的《生活之歌》《我的月亮船》《小露珠》等都是流传很广的歌曲,而《快乐王子的小船》,从谱曲到完成竟花了12年。

1983年,张治平的眼睛完全失明了,1985年他正式成为重庆市盲人学校的一名音乐教师,承担着学校小学3到6年级、初中3个年级的音乐教学任务,他的目标就是要让盲孩子们不但有文化知识,而且还有一技之长。

张汝舟和李清照的故事

张汝舟和李清照的故事

张汝舟和李清照的故事张汝舟是中国宋朝古代诗人,李清照是中国宋朝的女诗人。

张汝舟和李清照的关系很深。

他们的诗歌一直被人们珍视,深受读者的喜爱。

张汝舟出生於一个贫困的家庭,他的父亲早于生命终结。

他的母亲抚养他,和他的哥哥一起生活。

尽管张汝舟很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学习诗歌,但由于生活的贫困,他没有给他们提供任何希望。

年轻的汝舟不得不放弃学业,去打工,以维持家庭生活。

此时此刻,李清照也正经历着同样的命运。

李清照生于一个有钱的家庭,却也遭遇着家庭破裂。

由于生活的贫困,她也放弃宗教信仰,去谋生。

尽管局面严峻,张汝舟和李清照并没有放弃他们的热情,他们仍然坚持诗歌的创作。

因为他们的诗歌中有着关于现实生活的内容,这种实际性的内容深深打动了他们的读者,使他们的诗受到了极大的赞许。

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汝舟遇到了李清照,他们被彼此美丽的诗歌所吸引,开始了一段学习和交流的友谊。

两人的诗歌在不断的交流中受到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李清照的诗歌显得更加抒情优美,而张汝舟的诗歌显得更加贴切实际。

李清照赞赏张汝舟的诗歌,称赞他的实际性,而张汝舟,也深深的一见钟情,他将自己的心灵都融入到李清照的诗中去。

从此,张汝舟和李清照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深刻友谊,他们也相互学习,创作出更多动人的诗歌。

两人一起走过了许多艰难的日子,他们的诗歌也被更多人所欣赏。

最终,张汝舟因病去世,而李清照也因家庭原因而离开了自己的家乡,他们失去了彼此。

但是,他们留下的伟大的诗歌在世界上永不消失,他们的精神,也一直感动着无数的诗人和读者。

今天,世界上的诗人们都传承着张汝舟和李清照的精神,继续创作出更多动人的诗歌,继续传播着他们辛苦劳作的结晶。

这便是张汝舟和李清照的故事,也将永垂不朽。

守护张人亚主持词

守护张人亚主持词

守护张人亚主持词
摘要:
一、前言
二、张人亚事迹简介
三、守护张人亚精神的意义
四、如何守护张人亚精神
五、结论
正文:
一、前言
张人亚,一位为我国革命事业英勇奋斗的烈士,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今天,我们将共同探讨如何守护张人亚精神,继续传承他的光辉事迹。

二、张人亚事迹简介
张人亚,原名张嘉治,1904 年出生于浙江宁波,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和共产主义战士。

他曾参加上海工人武装起义,领导了多次农民运动,为我国的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1932 年,张人亚在江西瑞金病逝,年仅28 岁。

三、守护张人亚精神的意义
张人亚精神是革命精神的象征,他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品质对今天的我们仍有很大的启示。

传承和守护张人亚精神,不仅是对他个人的尊敬,更是对我们伟大祖国的忠诚。

四、如何守护张人亚精神
1.学习张人亚的事迹,了解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质。

2.将张人亚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其积极作用。

3.通过纪念活动、讲座等形式,宣传张人亚的事迹和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并传承张人亚精神。

4.以张人亚为榜样,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结论
守护张人亚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鲜为人知的父子船政精英

鲜为人知的父子船政精英

鲜为人知的父子船政精英
航海历史长河中,有一位鲜为人知的父子船政精英,他们先后担任南明政府的海门、
草药巡检。

他们的名字是江天和江枫,两人均是南明末年亡国之后,在东南沿海降清的满
洲贵族。

江天,字仙洲,号月舟,满洲镶白旗人,生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少年时期跟随父亲在东北边疆打仗,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南明亡国之后,他被俘来到了清朝,表现出
色被任命为海门巡检。

海门是指控制海上关口的重要官职,江天负责监督海南一带的海上
交通、防止海盗、检查私货等,因为不断打击海上罪犯使清廷十分看重他,还授予了他两
个哥老会。

由于当时南明的一些爱国志士在海南和广东一带流落,他也深入调查过这些人的情况,并多次获得他们的情报资料,受到了南明后人的尊重。

江枫,字秋涛,号澜翁,是江天的儿子,生于康熙十年(1671年),他自幼聪颖好学,喜欢研究航海知识,在父亲的影响下也成为了一名船政大官。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他成为了草药巡检,负责管理当时南洋各地的药材出口,检查药材是否合格、清洗、浸泡
等环节,以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江枫还在南洋考察过许多当地植物,协助确定了药材的分类和质量划分标准,推动了
当时清朝药材管理的进步。

江天和江枫,这一对父子在中国航海史上也算是默默无闻的船政精英。

他们忠实地为
清朝服务,不但维护了当时南洋的治安和商业往来,同时也带动了许多相关行业的发展,
为中华民族的药材文化事业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那使人忧伤的是什么?_课件

那使人忧伤的是什么?_课件

谢谢欣赏!
张枣名篇欣赏
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来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面颊温暖
张枣名篇欣赏
羞惭。低下头,回答着皇帝 一面镜子永远等候她
让她坐到镜中常坐的地方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
梅花便落满了南山 ——《镜中》
品析
张枣的诗被评价是传统诗歌与现代诗 歌的完美结合,从诗歌的抒情源头上继承 了“风、骚”传统,并将这一传统完美地 展现在当下的语境中。而他自己把中国诗 人上世纪80年代的精英意识带到了国外, 每次向陌生人做自我介绍时,他都会说: “我是张枣,我是一个诗人。”
这首诗歌的诗眼是哪一句?有何表 达效果?可联系诗歌中“书”这一意象 进行分析。
解析:
诗的开篇提出了这样一个有关情绪的设问, 诗人把“忧伤”原因归结为“一本书”的遗失。 而“书”这一核心意象一下点染了全篇的诗意。

“书”为本诗提供了一个精神之“巢”, 这本“书”不是一本与社会进程毫不相关、被 历史遗忘的已死之书,它更不是一本文人的抽 屉之物。它是拥有着一串正规出版号,经过国 家出版署的打量,获得官方认可的公开发表物。 吊诡的是,同样一本书,国家与个人对其资源 挖掘截然不同“书”本身也许熠熠生辉,经过 社会、政治、礼俗的装扮而跃跃欲试,“别人 的呼吸匆匆掠过”但诗人却在它那被忽略的可 怜角落躲藏,获得慰藉。
名篇佳句
但我记得我们历经的水深火热,我们 曾咬紧牙根用血液游戏,或者真的只是一 场游戏吧!
阅读就是谋杀:我不喜欢。 孤独的人读我,那灼急的。 呼吸令我生厌;他们揪起。 书,就象揪起自己的器官。
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解析:
从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上进行 理解。

张汝舟和李清照的故事

张汝舟和李清照的故事

张汝舟和李清照的故事张汝舟(10631127)是宋代伟大的诗人,他也被称为“宋诗第一人”或“宋代最伟大的诗人”。

他的才华远比群雄并起的其他诗人而著称,他的诗作极具表现力,也有普遍认可的大量诗篇,使他和其他伟大诗人一样,享誉中外。

另一方面,李清照(10841155)也是宋代著名的女诗人,被誉为“宋代女诗第一人”。

她是张汝舟的同时代诗人,有着宋代最优秀的文学才华,而且也是宋代最重要的女性文学家之一。

她的诗作充满着浓浓的慰藉感和女性的情感,给人留下浓郁的风采。

尽管张汝舟和李清照是同时代的诗人,他们的思想和文学风格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张汝舟的诗文的思想更加理性,他对事物的思考和观点有着更加深入的哲学性,他的文学风格也更加严谨;而李清照的思想更加柔和,更加感性,她的文学风格注重情感表达,更加细腻、优美。

张汝舟和李清照可能从来没有面对面的交往,但他们在文学上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当今,对宋代文学的研究还有丰富的话题,这两位伟大的诗人及其诗歌也是学者们研究的中心,他们的思想、风格以及传统文化精神都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文化思维。

宋代文学中,张汝舟和李清照这两位伟大的诗人无疑是宋文艺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们的生命和思想对后世文化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令人惋惜的是,张汝舟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而李清照临终之前,曾留下一首名为“清照离别后”的诗,抒发了一颗悲怆的心“昔日清绮风烟里,玉人何处教钓鱼?”今日,我们仍然能够从李清照的诗文中看到张汝舟的身影,他那超然物外的意境,仍让我们叹服不已。

从前,张汝舟和李清照给宋代文学铸就”了另一种气象,而如今,他们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赞美两位诗人的作品,我们也在赞美着在宋代的文学史中,他们的突出贡献和传承。

简探微:执着地走自己的路

简探微:执着地走自己的路

简探微:执着地走自己的路
杨蔚
【期刊名称】《同舟共进》
【年(卷),期】1998(000)009
【摘要】简探微很年轻的时候就选择电机电器这个未必适合女性的"正宗"工科专业,并在这条路上执着地走了下来。

1958年,她从华中工学院毕业,此后主要从事水电站自动化的研究设计和新产品的引进开发。

1974年,在国家科委重点攻关项目"江厦潮汐试验电站设计与研究"中,她负责其中电气液压调速器的研制工作,历时近十年,备尝艰辛,终于完成了系统试验。

作为我国首座潮汐试验电站,它的成功运转无疑意义重大。

简探微因能参与其事而深感自豪。

自然,这段经历也增长了她的知识才干。

【总页数】1页(P49-49)
【作者】杨蔚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6.16
【相关文献】
1.《洛阳伽蓝记》中"无明与执取"的佛教观探微 [J], 张全耀
2.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勤勉治学,执于探微——Hilbert型不等式理论专家杨必成教授 [J],
3.执着地追求生活和美——闻一多前期诗歌审美理想探微 [J], 金丹元
4.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老子勤政廉洁领导思想探微 [J], 曾宪年
5.摘其要言,执简驭繁:学术著作文章摘要的编写 [J], 王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海和传说——《海峡西岸行》主播手记

山、海和传说——《海峡西岸行》主播手记

山、海和传说——《海峡西岸行》主播手记
亚舟
【期刊名称】《东南传播》
【年(卷),期】2006(000)012
【总页数】1页(P20-20)
【作者】亚舟
【作者单位】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福建新闻联播》;主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22
【相关文献】
1.海峡西岸正春风泉州海丝再郁葱第五届泉州"海丝"文化节再展时代风采 [J], 陈铭勋
2.固原风物传说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固原城、六盘山、须弥山的传说为例 [J], 白洁
3.盗火者神话传说之地索契:依山傍海的疗养胜地 [J], 高宇;
4.关于海西行——《海峡西岸行》主播手记 [J], 王德恺
5.瞬间如花余香常闻——《海峡西岸行》主播手记 [J], 王世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之眼蒋彝名词解释

中国之眼蒋彝名词解释

中国之眼蒋彝名词解释
《中国之眼蒋彝》是一部由作家Testa蒋彝所著的鼓舞人心的故事书。

作者蒋彝担任过社论家,他的著作涉及话题丰富多样,包括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等,既有英文作品也有中文作品。

《中国之眼蒋彝》这部作品中蒋彝描述了一个中国农民的结构性情况以及他获得了自由的故事,这部作品被推介为“具有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的文艺抒情作品”。

该书描述的故事充满了励志的内容,以小人物有着绝望的命运为素材,展示了一条完整的道路。

年轻的农民张全志从家乡的祖传企业重新注入银子,从而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了自主的自由,实践了自己的观念,成就了梦想,获得了心灵上的解放。

书中还让蒋彝先生提出了他对于中国大陆内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发展的见解。

作者蒋彝本人把这部作品发表为一部分话题书籍,书中内容启发着读者重新思考现实生活,激发了现代青年一直未曾停止远大梦想的激情和勇气。

蒋彝这部作品被定位为一部励志类书籍,也作为一部现实类书籍和时代类书籍的代表着作,它不仅可以给青年们带来希望和勇气,激发他们独立发展的信心,而且还可以增强人们对于中国大陆内经济格局变迁的认知,加深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

因此,《中国之眼蒋彝》是一部深具意义、充满智慧的作品。

沉重的解脱

沉重的解脱

沉重的解脱张亚洲【期刊名称】《河南消防》【年(卷),期】2000(000)011【摘要】“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然而生活中浪漫热情的少男少女们往往忽视这一点,所以悲剧也就在所难免。

阿瑛就是这不幸少女中的一位,初恋带给她的鲜有甜蜜、浪漫、诗意,简直是一场恶梦。

她不仅付出了少女最宝贵的东西,而且受尽屈辱和颠沛流离之苦,在那场撕心裂肺的大火中,她和母亲侥幸活了过来,但可怜的父亲却永远离开了人世。

她通过了死神最严峻的考验,但身心所遭受到的磨难却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的。

落寞的少女豫西南有一个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城西有着阿瑛的家。

名城美丽富足,阿瑛却生长在一个贫寒而畸形的家庭,从童年到二八少女,她一直像丑小鸭不聚人群,郁郁寡欢。

父亲罗老山迟钝木讷,憨厚得有些过分,虽然出身于城市边缘,是占地工,吃着商品粮,但直到三十多岁,才在别人的帮助下,娶了本村一哑女为妻。

罗老山没有什么工作,也不会做生意,村里见他实在,为了照顾他就安排他在村里清运垃圾,钱虽少,但还可以养家糊口。

不久,阿瑛和弟弟小生相继出生,给家庭带来了莫大的生机和欢乐,罗老山和哑妻更是喜上眉梢,逢人便笑。

越长越大的女儿、儿子都很聪明、乖巧,瑛的叔伯婶娘、舅舅姨娘时不时送些衣服、食品,帮助帮助,兄弟姐...【总页数】2页(P)【作者】张亚洲【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98.1【相关文献】1.痛苦与解脱--《月照不幸人》中痛苦的根源和解脱的途径 [J], 周鑫琴;陈可培;艾国平2.从工作中解脱出来?心理解脱在工作/家庭界面中的作用 [J], 龚会;王永丽;卢嘉辉3."坎坷识天意""会有解脱年"——论苏东坡应对挫折、自我解脱的生命范式 [J], 谈祖应4.《圣大解脱经》之解脱思想 [J], 宝山;5.慧解脱道及其意义——从罗什译《坐禅三昧经》所传慧解脱道说起 [J], 杨笑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阿舟,著名航空工程学家,共和国首架飞机制造特等功臣,力学家。

江苏丹阳人。

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

1945年留学英国。

1949年获布里斯托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50年回国。

历任南昌飞机制造厂工程师,南京航空学院教授、科学研究部主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副院长
●1920年4月14日生于江苏省丹阳县(今丹阳市)
●1937年-1941年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学习,获工学士学位。

●1941年-1943年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助教。

●1943年-1944年中央机器厂助理工程师。

●1944年-1945年中央航空研究院佐理员。

●1945年-1947年英国布列斯托(Bristol)大学硕士研究生,获科学硕士学位。

●1947年-1948年英国布列斯托飞机工厂技术员。

●1948年-1949年英国布列斯托大学博士研究生,获哲学博士学位。

●1950年-1951年重工业部学习和工作。

●1951年-1955年南昌飞机制造厂主工程师,设计科代科长。

●1955年南京航空学院(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科学研究部主任,研究室主任,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报编委会主任,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