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
内蒙古赤峰市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内蒙古赤峰市高三第三次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8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莫言: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面对如此残酷的伤痛记忆,莫言并没有使自己的小说变成“伤痕文学”,而是一种充满了民间性的“欢乐文学”。
我至今还记得,当初读到莫言的《欢乐》《粮食》《天堂蒜薹之歌》等小说时的情境。
饥荒的年代,一位农妇偷偷将生产队的豆子完整地吞进肚子,回家后再将豆子呕吐出来,喂给饥饿的孩子和濒死的婆婆,自己“死蛇一样躺在草上,幸福地看着他们围着瓦盆抢食”。
读到这里,我的确忍不住要流眼泪,接下来的情节却让我忍俊不禁:农妇的“血骂”铺天盖地,将自己和辱骂的对象一起贬低为畜生和肉体器官,一股戏谑的民间语言的风暴扑面而来。
当我正准备哈哈大笑起来的时候,天堂乡的盲歌手张扣的歌声又响了起来:“乡亲们种蒜薹发家致富/惹恼了一大群红眼虎狼/收税的派捐的成群结对/欺压得众百姓哭爹叫娘……”是这些充满伤痛的底层经验,充满民间智慧的叙事语言,充满想象力的叙事风格,刺激我写下了《文学与民间性——莫言小说里的中国经验》那篇长文。
我不认为莫言是什么“魔幻现实主义”,他笔下的中国乡村世界是那么真实,真实得极端残酷。
我也不认为他的语言有什么“狂欢化”的特点,他的语言是悲伤的土地中蹦出来的带着泥土腐味的语言。
如果说他具有“民间”色彩的话,那也是中国特色的民间,而不是巴赫金笔下的中世纪欧洲的民间。
莫言的小说叙事,是中国土地上的语言奇迹,是白话汉语文学经历了100年的操练,在叙事文学中结出的最新果实。
更具有特色的是,面对如此残酷的伤痛记忆,莫言并没有使自己的小说变成“伤痕文学”,而是一种充满了民间性的“欢乐文学”。
莫言的文体,是一种生长在真正的“民间”土壤上的“欢乐文体”。
他对民间悲苦的生活的表达和讲述,既不是哭诉,也不是记账式的恐吓,没有给人制造压力,没有给人心灵投下阴影,而是给人一种“欢乐”的、继续活下去的力量。
赤峰市高三语文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赤峰市高三语文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4题;共64分)1. (12分)(2019·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代乡村社会普遍存在的祠堂,是古代中国人慎终追远的重要场所,彰显着“敬宗收族、亲亲有爱”的礼之精神。
祠堂以血缘之基,融道德、信仰、礼三者于一体,规范礼制,聚族祭祀先人,团结族人,表达共同的精神寄托。
古代的“宗族”,是指有宗子,行宗法制而聚合成的“血缘—政治”团体。
宋代程颐倡导士大夫阶层的宗族祭祀,到南宋朱熹制作《家礼》,提出了“祠堂”这一名词,确定了祠堂祭祀的格局。
一个家族祭拜先祖,由宗子主持祭祀,叫敬宗;一个家族由宗子率领祭祀共同的先祖,即收族。
宋明之后,甚至出现了不设立宗子的“族”。
这样一个同族同姓的村落,尽管没有“宗”,仍然可以被称为“宗族”,这个时期的宗族制度,就成了“血缘—社会”团体。
敬宗收族,使宗法不仅成为人与人之间的人伦共同体,而且成为生者与死者交通的人神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政治与社会功能。
祠堂的功能之一是祭祀宗族祖先或先贤。
祠堂祭祀有多种,有季祭、节祭等。
不管豪门或寒族,对祭祀都十分重视,仪式庄严,礼节隆重。
祭祀先人是为了教育后人,立约族规是为了惩治违规犯律行为,借祖宗之威,禀祖宗之训。
在祭祀中,族长要宣读族规和家训以及族谱,族长在此代祖宗立言,宣讲传统伦理,告诫和惩罚犯错子孙。
凡做了错事的族人须站在特定的位置祭拜,寓意“低人一等”,以这样的方式来惩戒不良行为。
祭毕,后辈向前辈行礼,族人之间相互行礼,这样,祠堂祭祀就成了一种精神联系的纽带。
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家族成员从儿童期就受孝悌之礼等熹陶。
祭祀活动既加强了血缘关系,又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向心力,从而对族中成员的行为起到榜样或约束作用。
祠堂的动文化(祭祀)体现着祠堂的功能,祠堂的静文化(建筑装饰)也暗示或渗透着祠堂的功能。
2020届内蒙古赤峰市2017级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届内蒙古赤峰市2017级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2020届内蒙古赤峰市2017级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2020.04所有选择题每小题各3分1.A(B曲解文意,先有人亲近自然才能进入本真状态,才能达到宠辱偕忘的境界。
C.张冠李戴,是“自然事物的某种特殊情境唤起人的情调”。
D.审美主体的概念大,原文指的是中国文人。
)2.D(末段事例论证的观点是“中国文人与自然山水‘默契忻合’,他们在自然山水中‘托身得所’。
自然山水不仅是他们欣赏的对象,而且成为他们的慰藉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3.C(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境界高低的比较。
)4.C(“决定用”曲解文意,文中为“指出、表示、认为”,且原文中阿根廷副外长指出,“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使他的国家对以同样方式解决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抱有希望”。
)5.C (“回归之前,澳门曾是愁云密布;回归之后,澳门就洋溢着……”曲解文意。
)6.(6分)参考答案:①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②经济适度多元发展;③宪制秩序牢固确立,完善治理体系;④持续改善民生,提升福利水平。
(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7.C(是衬托不是对比。
)8.(6分)参考答案:①勤劳善良,手艺好:七十二岁的爷爷仍然坚持做馒头,做的老面馒头广受欢迎。
②讲诚信,实在厚道:爷爷做馒头什么样就是什么样,而且坚决不做亏心包子。
③直率开朗,脾气倔强:伯伯劝爷爷享清福,爷爷用洪钟大嗓门拒绝了。
(或爷爷心里打好主意直接拎一袋馒头去到水果大叔家。
)④知恩必报,重情义:爷爷坚持给骑车摔倒后扶他起来的水果大叔送馒头。
(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9.(6分)参考答案:①人物语言口语化:比如“那为啥您不做,反正都绞成了肉末,哪个看得出来?”,用很多对话式语言表现生活氛围。
②使用带有地域特色的语言:比如带有川味的“吃了要不得唦,要着背骂名的唦”“大娃子”还有川戏等,使语言更具有当地的生活气息。
2017届内蒙古赤峰市高三语文一模试题答案
语文参考答案1.B(A表达出民族存亡,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这样一种担当精神;D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等;C表达的国家危难之际,理应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的家国情怀;B只是抒发荣归故里的自豪)2.A(B应是“中国人的”,“是生命自觉或家教传承”中“或”应为“和”字;C因果倒置;D表述绝对化)3.C(A偷换概念“将对国的情意”应为“将对家的情意”;B表述范围不当,“是共产党人的生动写照”应为“是共产党人家国情怀的生动写照”;D是“伟岸人格承接伟大担当”)4.(4分)D项3分、E项2分。
(B项:“根本原因”不当;A项:“为终于可以重新过一种自在清闲的生活而感到由衷的高兴”错误,从下文看,他并不高兴。
C项:“心理”描写错误,“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来描摹外貌”也不当。
)5.(4分)舅舅王五是一个热衷于与对手较量、以争强好胜为精神支柱的退休官员。
(2分)从他“把一个又一个对手打下马去”,跟老丁争当一把手、暗中比养花等可看出他热衷于与对手较量;对老花猫发脾气、跟麻雀们玩命等可见他争强好胜;刚退休时憔悴萎蔫,可以与老丁比养花后精神状态又恢复到从前,可见他已经将争斗作为了精神支柱。
(2分,写出其中一条即可)6.示例(一):王五需要对手才有精神,其实是一种病态。
(2分)当他有对手时,精神饱满,没有对手时就憔悴萎蔫、脾气暴躁,说明他完全被与对手较量的争强好胜心理所异化,生活已经被“对手”左右了。
人应该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对手而活、因对手而活,否则就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
(6分)(意思大体相同即可得分)示例(二):王五在退休后因有对手而精神焕发,无可厚非。
(2分)工作了一辈子,都在与对手较量,可以说这种“争斗”的意识已经深入骨髓;退休之后找不到对手,就变得憔悴萎蔫,连饭都吃不下去,可见“没有对手”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
而老丁退休,二人又可较量莳花弄草,从而使他退休生活变得有目标,精神状态也好转。
2017高考三模试卷及答案(语文)
2017高考三模试卷及答案(语文)【2017高考三模试卷及答案】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史学“三病”当须“治”苏全有当前我国的史学研究存在三方面的问题,即智慧缺失、远离现实、考据失真。
所谓智慧缺失,就是指史学研究的成果不仅缺乏价值、意义,还缺乏启迪、借鉴。
知古以察今,鉴往以知来,读史可以明智,说的就是史学的功能。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今史学研究并非都是如此。
例如,有铁路史论者经过长篇大论之后得出结论称,铁路的修筑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有外交史论者经过“深思熟虑”后形成的结论是“弱国无外交”;甚至有人口史论者通过对史料的艰难爬梳,指出人才主要分布在都城和省会……至于为数不菲的所谓“历史启示”,却鲜有启示可言,反而令人哑然失笑。
诸如此类的情状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每念及此,不由得令人心中黯然。
智慧缺失最集中的体现就是“马后炮史学”。
所谓“马后炮史学“,就是以结果作为判断的支撑,成者王侯败者贼寇。
如有观点认为,即使是在德川时期的中叶,日本已经开始接受西方的货币管理,这和帝制末期的中国真是一大对比。
对此有学者批评道:这言下之意显然指18世纪仍为封建社会的日本,在制度上已较帝制中国更为优胜。
这便纯属马后炮的历史认知。
仅仅因为日本在近代迅速强盛,就证明其制度在中世纪也是好的;因为中国在近代节节败退,就证明其制度在帝国盛世也是坏的。
历史就像一个迷宫,其中布满智力机关,一不小心就找不到出口。
显然史学界应该秉承“板凳要坐十年冷”“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概,多创造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思想。
“爸爸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当面对儿子的突然提问时,法国年鉴学派大师马克·布洛赫显露了一丝犹疑和紧张。
布洛赫之所以少了些自信,主要就在于象牙塔式史学的弊端:面向过去,背对现实。
在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之间,研究者往往更多的是重前者,轻后者。
特别是远离现实,一方面体现在研究者对民众、民族关怀的缺乏,科学严谨的研究成了职称、奖金、晋升等目的的敲门砖。
赤峰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赤峰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2分)1. (6分)(2020·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京剧脸谱,是中国京剧中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序。
一般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其中各种人物大都有自己特定的谱式和色彩,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使观众能目视外表,窥其心胸。
因而,脸谱被誉为角色“心灵的画面”。
脸谱不是某个人凭空臆造的产物,而是戏曲艺术家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体验、综合,以及对剧中角色的不断分析、判断,做出评价,才逐步形成的一整套完整的艺术手法。
而脸谱的演变和发展,同样离不开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体验,对角色的分析、判断和评价。
脸谱艺术的发展与中国戏曲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大约在十二至十三世纪的宋院本和元杂剧的演出中,就出现了面部中心有一大块白斑的丑角脸谱。
净角脸谱由来已久,相传在中国戏曲发展之前,南北朝和隋唐乐舞节目中就有了“假面歌舞”,这“假面”就是脸谱的鼻祖。
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大面》出于北齐。
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着假面以对敌。
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麾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
”这是齐人表演兰陵王戴面具击敌乐舞的记载。
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贵州省兴义地区布依族村民喜爱的古老地方戏,仍有戴艺术面具演出的习惯,这可算是脸谱历史中的活化石。
但随着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戴艺术面具演戏越来越不利于演员面部的表演,艺人们就用粉墨、油彩、锅烟子直接在脸上勾画,这样就逐渐产生了脸谱。
当时,戏班以露天演出为主,离戏台较远的观众往往看不清演员的面部表情,而勾上脸谱使观众在远处就能一目了然。
到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当京剧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方法后,京剧脸谱也在吸收各地剧种脸谱优点的基础上,经几代著名演员和戏剧艺术家的不断探索硏究、加工提高、创新改革,得到充分的发展。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考语文三模试卷(解析版)
(2)下列不能全面反映“为而不争”内涵的一项是
A.水利万物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道德经》
B.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清•车万育《增广贤文》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张载
(陈祖武《人民日报》有改动)
(1)下Hale Waihona Puke 对“循序渐进”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间万物皆有一个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循序渐进历经发生、发展、改造、总结,最终成为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
B.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循序渐进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之中的可贵思想,这一思想发端于《老子》。
C.我们做任何事情往往都需要循序渐进,只有始终如一地保持兢兢业业的态度,积少成多,锲而不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凝聚人心、扶正风气,这是中国学人数千年一以贯之的社会责任意识。北宋范仲淹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执著追求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早成旷世箴言,不胫而走。清代学者顾炎武著《日知录》,用整整一卷篇幅集中探讨历代社会的人心风俗问题,发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呐喊。晚近学人据以归纳,遂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强音而融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之中。见贤思齐,亡羊补牢。从当前社会风气的实际出发,学人似有必要多讲讲循序渐进、为而不争的道理,多谈谈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可贵思想。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经过较长一段时期努力,定然能使中华传统美德深入人心、蔚成新风。
2017年内蒙古赤峰二中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word版本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 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一试题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题)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 70 分)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
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家训文化堪称积厚流光。
家训最早是经过父亲母亲对儿女的当面训斥来表现的。
据《史记 ?鲁周公世家》记录,西周政权成立此后,遍封元勋,成立诸侯国。
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
周公旦因为要留在京城辅助侄子周成王,不可以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
伯禽临行以前,“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 ;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圣人。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周公训子,是一段对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录。
父亲母亲对儿女当面的训斥,用高雅的词来说,就是“庭训”。
“庭训”典出《论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斥儿子孔鲤的故事。
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
此后,中国的家训经过书信、训词和遗言等形式传达;再此后,家训又经过拟订完好的家规、家约、家范来表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
家训的形式日趋丰富。
中国的家训内容十分宽泛,包含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糊口技术的教授、为人处世的劝告等,几乎波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的家训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向:一是训导教育儿女成人成才。
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
前文说到周公戒子、孔子庭训,都表现了这一点。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落期、演变期,但不论是在哪一个期间,家训都离不开对儿女的教育。
二是推专家庭的自我控制。
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的。
它作为社会细胞、社会的基本单位,一定接受来自外在的社会控制。
这类社会控制包含法律控制、行政控制、道德控制以及风俗控制。
内蒙古红山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内蒙古红山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7高三上·开封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边城》清新自然,不落言筌,用平常的事物、质朴的语言创造出似浅而实深的意境,使读者体味作者的深意。
②台风所到之处狂风巨浪,瓦釜雷鸣,有时还能引起海啸,全球每年约有3万人死于台风,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美元。
③父亲对到外地上大学的儿子说:“看事情要全面客观,揆情度理,不可偏颇;遇到问题要冷静,不可意气用事。
”④贝多芬命运交响曲庄重恢宏,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音乐爱好者对此甘之如饴,如醉如痴。
⑤十九大代表们广开言路,讨论热烈而深入,认为十九大报告融前瞻性与现实性、思想性与实践性于一体,意义深远。
⑥张教授在如何推进基础教育改革高峰论坛上的发言简洁明了,直击要害,没有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受到与会者的好评。
A . ①④⑥B . ①⑤⑥C . ②③⑤D . ②④⑤2. (2分) (2019高一上·静海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如果现在大学校园这股游乐成风、恋爱成风、奢侈攀比成风等不良的消费习惯再得不到改善,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就成为一句空话。
B . 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C . 前不久,在加拿大召开的有二十个国家、四百多位科学家参加的第八届激光学术会议上,这两篇论文受到高度重视,给予了高度评价。
D .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能不能创作出优秀作品,最根本取决于要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
3. (2分)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功课的教学,不是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便当,我交给你了,你收到了,东西就在你手里了。
内蒙古自治区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II)卷
内蒙古自治区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质量检测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下·桂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宋代以来,对于上古金石碑铭的审美,成为中国文人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人们将这种借助器具追怀历史的审美趣味称为古雅。
可以认为,()。
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借助器物,将遥远的历史拉入人生现场,为空间性的当下生活,了历史和时间。
或者说,我们通过古雅,不仅仅生活在立体的三维空间世界之内,而是让它给自己的生活打开了历史或时间的维度。
古器物的存在,使抽象的往昔历史变得坚实,变得可感,变得,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因此前所未有地富有。
中国金石学____于证经补史,这提供给了我们一个审视古器物的基本原则,就是认知先于审美。
没有认知基础的审美,是盲目的审美,是假装在审美。
就此而论,如何在追求古雅生活趣味的同时激活历史,是我们目前需要思考的问题。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古雅是以感性形式获得当下的审美表现,辅以历史知识和历史情感B . 古雅是人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情感,以感性形式获得当下的审美表现C . 人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情感,以感性形式获得当下的审美表现就是古雅D . 人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情感是古雅,它以感性形式获得当下的审美表现(2)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植入金碧辉煌立体感发祥B . 移入金碧辉煌立体感发端C . 移入琳琅满目纵深感发祥D . 植入琳琅满目纵深感发端(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因为通过古雅,不仅仅我们生活在立体的三维空间世界之内,而且给自己的生活打开了历史或时间的维度。
B . 通过古雅,我们不只是生活在立体的三维空间世界之内,而是给自己的生活打开了历史或时间的维度。
C . 通过古雅,我们不仅仅生活在立体的三维空间世界之内,而且让它给自己的生活打开了历史或时间的维度。
内蒙古自治区高考语文三模试卷A卷
内蒙古自治区高考语文三模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6分)1. (6分) (2017高三下·日照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们读经典,要有人文情境参与其中。
人文情境,是指阅读经典或认知传统文化精髓所必备的、人同其心又同其情的“情境”。
下面谈“学术情境”和“艺术情境”两点。
学术情境就是用求真的心态去认知经典。
如何理解与营造阅读经典的学术情境,传统智慧依然启迪无穷,可从如下学术关系来考察。
一是“博与精”。
学习要博览群书,拓展视野,人们说“开卷有益”“世事洞明皆学问”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读《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再结合《诗经·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其学术背景是古老文化的生殖崇拜。
博,才能“通”,通,才能达到“大方无隅”的境界。
与博对应的是精,杜甫对作诗的要求是“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可谓精益求精。
这种专心致志丝毫不苟且的精品意识,是我们学习经典中应汲取的精神力量。
二是“渐与顿”。
古代经典示求实、求知、求真之法,分渐悟与顿悟两类。
孔子授学以“时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均是渐习而求知。
与渐习对应的是顿悟。
据《坛经》记载,禅宗五祖弘忍传法,弟子神秀最为优秀,作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柴房小僧惠能以为不佳,复作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前者明“渐”,后则倡“顿”,由此而被弘忍激赏,传衣钵予惠能,成为六祖。
顿悟启迪智慧,激发主观能动性,揭示了一种在求知求实之上的精神超越。
三谈“得与失”。
学习经典,获得容易,舍得难,舍得就是舍去获得,即“失”。
老子是大智慧者,他曾说“圣人为腹不为目”。
林语堂有一句情人节的话:你如果爱一个人,不要给她九十九朵玫瑰,而给她喜欢吃的饱饱吃一顿。
赤峰市高考语文三轮模拟冲刺卷(十)
赤峰市高考语文三轮模拟冲刺卷(十)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阅读题 (共3题;共36分)1. (6分)(2017·赣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古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竹木和简牍,远在商代已然如此。
《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在甲骨文中“册”字作,是像若干支简编联成册之形。
当时称呼史官就叫“作册”。
依质地分,简牍有竹、木两类。
与竹简的宽度相仿的木条则名札。
竹简和木札在用途上并无区别,所以木札也可以称为简。
不过竹简修治好了以后,还要烤干主材中所含汁液,以防蠹并防止变形,叫“汗青”或“杀青”。
文字则写在篾黄的一面,是为简的正面。
篾青是简的背面,篇题有写在这一面的;因为卷起来之后,它反而露在外面。
木简则无须杀青,它的材质有松木,有柳木,其中用毛白杨木的也不少。
以多支竹木简写长文时,须先编联成册。
编绳多数为麻绳,它的专门名称叫“书绳”,讲究的简册用丝绳编联。
根据书写的内容不同,简的长度亦有别。
最长的三尺简是“书法律”用的,故汉人有“三尺律令”“三尺法”的说法。
书写儒家经典要用汉尺二尺四寸的简。
皇帝的策书长二尺。
策书以下的制书、诏书、诫敕等用的简短些,为汉尺一尺一寸,称“尺一诏”,或简称“尺一”。
用简牍作为书写材料,竹木可就地取材,供应充足,自有其方便之处,缺点是太笨重。
古人虽然也有用帛代替简牍的,但丝织物价昂。
东汉时当过济北相的崔瑗有一部书要送人,犹自称“贫不及素”,即用不起帛来抄写。
这些情况促使我国发明了纸。
我国西汉就有了纸。
它们以破旧的麻絮、麻布、绳头等为原料,已经过简单的切、舂、打浆和抄造,然而纤维交织状态差,纸面粗糙不平,大约只用作包装材料。
到了东汉前期,在蔡伦的主持下,造纸技术出现了一次飞跃。
这是在原料中增加了树皮和鱼网。
用树皮造纸是一项新技术,它开辟了木浆纸的先河。
可是要把树皮制成纸浆,仅用类似沤麻的石灰发酵是不够的,还必须反复舂捣、脱胶,并以强碱液蒸煮。
内蒙古红山区高三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
内蒙古红山区高三下学期语文4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6分) (共3题;共36分)1.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2017年9月9日在浙江宁波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智慧城市博览会上发不了《共享单车行业就业研究报告》,报告指出,到2017年7月,国内共享单车累计投放量约1600万辆,带动10万人就业。
目前我国共享单车全行业日订单5000万单左右。
平均每辆共享单车的骑行频次超过3次,达到3.125次。
从需求方面看,到2017年6月,国内共享单车用户规模达到1.06亿,占全国网民的14.11%。
从市场融资情况看,2017年上半年内,共享单车以22起融资成为分享经济领域内融资事件数最多的细分领域,融资额达到104.33亿元。
实际上也推动了分享经济的快速发展:以ofo小黄车为例,目前已经进入9个国家,超过170个城市,连接全球超过800万辆共享单车,提供了超过30亿次的出行服务。
(资料来源:新华网2017年9月11日)材料二:注:图一“2017E”表示2017年预计,后同。
图二横坐标是指共享单车用途分享所占百分比。
资料来源:图一来自中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图二来自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中国共享单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材料三:近日,全球顶尖品牌咨询公司Prophet铂慧发布2017中国品牌相关性指数及品牌50强榜单,摩拜单车不仅以第14名的高排名成为唯一上榜的互联网出行企业,更在行业评比中荣膺“旅游和出行”行业冠军。
Prophet铂慧负责人表示:摩拜单车是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的第一选择。
告别交通拥堵,“橙色出行”已经被成功推广成为一种健康、环保及时髦的生活方式。
此外,摩拜并不仅仅是一辆自行车,其背后有着卫星定位系统、移动支付、大数据等诸多科技成果支撑。
目前摩拜单车均已支持“北斗+GPS+格洛纳斯”三模卫星,摩拜采用物联网芯片,800万辆7×24小时在线的单车更是构建了全球最大的移动物联网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9分)谈谈“循序渐进”与“为而不争”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当前,认真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深入挖掘和阐发其中的思想道德资源,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是我们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当努力做好的一件大事。
这里谈谈中华传统美德中“循序渐进”与“为而不争”的思想。
中华传统美德之中,有一种可贵的思想,叫做循序渐进。
这一思想发端于《老子》,《老子》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这段话是说,世间万事万物皆有一个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我们无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始终如一地保持兢兢业业的态度,而不是虎头蛇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孔子主张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荀子集诸家之说而加以改造,乃化为己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发展到南宋,再经朱熹的创造性总结,遂成“循序而渐进”的至理名言。
为而不争,是蕴含于中华传统美德之中的又一可贵思想。
若究其渊源,这一思想同样可以追溯至《老子》。
《老子》最后一章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这里说的“不争”,以“为”作前提。
为而不争,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所谓的“为”是“为人”“与人”,即有利他人、给予他人;第二层则是该书二十二章所言四个“不自”,即“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也就是说,人生在世,既要做有利于他人的事,也要做好自己,不要因“争”损害了自己的人格、品性等,这才叫做“为而不争”。
孔子也主张“君子无所争”,只是讲法略异于老子,说的是“矜而不争”。
也就是说,不争的前提是“矜”。
同一个“矜”字,老子作夸饰、尊大用,主张“不自矜”,孔子则作庄敬持己用,虽讲法各异,但皆从严格律己出发。
唯其如此,也就有了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也正是弘扬先贤思想,孟子才会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古往今来,循序渐进、为而不争的思想有若春雨润物,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先人。
然而近些年来,这样的思想被一些人渐渐淡忘了,急功近利、追逐金钱的坏习气蔓延滋长、无孔不入。
结果,许多人对无序竞争、损人利己之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更有甚者,为了谋求一己私利,竟然践踏道德底线,损害国家、民族利益,弄虚作假,伤天害理。
长此以往,势必导致民族道德素质下降。
凝聚人心、扶正风气,这是中国学人数千年一以贯之的社会责任意识。
北宋范仲淹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张载执著追求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早成旷世箴言,不胫而走。
清代学者顾炎武著《日知录》,用整整一卷篇幅集中探讨历代社会的人心风俗问题,发出了“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呐喊。
晚近学人据以归纳,遂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强音而融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之中。
见贤思齐,亡羊补牢。
从当前社会风气的实际出发,学人似有必要多讲讲循序渐进、为而不争的道理,多谈谈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可贵思想。
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经过较长一段时期努力,定然能使中华传统美德深入人心、蔚成新风。
(陈祖武《人民日报》有改动)1.下列对“循序渐进”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间万物皆有一个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循序渐进历经发生、发展、改造、总结,最终成为流传至今的至理名言。
B.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循序渐进作为中华传统美德之中的可贵思想,这一思想发端于《老子》。
C.我们做任何事情往往都需要循序渐进,只有始终如一地保持兢兢业业的态度,积少成多,锲而不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D.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努力做到循序渐进,它和“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严格律己、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是统一的。
解析:D严格律己体现了为而不争的思想,不属于循序渐进思想,相关内容在文章第三段。
答案:D2.下列不能全面反映“为而不争”内涵的一项是()(3分)A.水利万物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道德经》B.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清·车万育《增广贤文》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宋·张载D.你永远不该怀着赚钱的目的去创办一家公司,你的目标应该是做出让别人深信不疑的产品。
——马库拉对乔布斯如是说解析:为而不争,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有利他人、给予他人,第二层不自我夸耀,不争名,不争利。
C项只有第一层含义。
答案: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要求我们无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始终如一地保持兢兢业业的态度,而不是虎头蛇尾。
B.《老子》最后一章提及的“为而不争”,孔子主张的“君子无所争”,这里说的不争,以“为”即有利他人、给予他人为前提。
C.社会的人心风俗问题为历代中国学人所关注,数千年来以范仲淹、顾炎武等为代表的中国学人以“凝聚人心,扶正风气”为己任,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D.晚近学人根据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的呐喊加以归纳,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时代强音融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之中。
解析:B“即有利他人、给予他人为前提”曲解文意。
《老子》“为而不争”,以“为”作前提,即有利他人、给予他人.孔子主张“君子无所争”,不争的前提是“矜”。
答案:B(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4分)丑兵莫言七六年冬天,排里分来几个山东籍新战士,除王三社外,都是小巧玲珑的身材,白白净净的脸儿。
王三社,真是丑得扎眼眶子,与其他人在一起,恰似白杨林中生出了一棵歪脖子榆树,白花花的鸡蛋堆里滚出了一个干疤土豆。
我刚提排长,意气洋洋,神气得像只刚扎毛的小公鸡。
我不但在军事技术、内务卫生方面始终想压住兄弟排,就是在风度上也想让战士们都像我一样(我是全团有名的“美男子”).可偏偏来个丑八怪,大煞风景。
丑兵对任何事情都热心得让人厌烦,喜欢提建议,口齿又不太清楚,常常将我的姓“郭”字读成“狗”字。
我对他的反感与日俱增。
小豆子他们几个猴兵,天天拿丑兵开心,稍有空闲,就拉着丑兵问:“哎,老卡(卡西莫多),艾丝米拉达没来找你吗?”丑兵既不怒,也不骂,只是用白眼珠子望着天。
有一天中午,全排正在吃饭,小豆子他们对着丑兵笑,我瞅了丑兵一眼。
真没想到,这位老先生竟然戴了个黑不溜秋,皱皱巴巴的脖圈!“哎,老卡,”小豆子指指丑兵的脖圈说,“这是艾丝米拉达小姐给你织的吧?”丑兵的眼睛里仿佛要渗出血来,他把一碗豆腐粉条扣在了小豆子脖子上,小豆子吱吱哟哟叫起来了。
我把饭碗一摔,对着丑兵就吼道:“把脖圈撕下来!你也不找个镜子照照!马铃薯再打扮也是土豆!”他瞪了我一眼,慢慢地解开领扣,仔细地拆下脖圈,装进衣袋,嘴里嘟哝着:“脖圈是俺娘给织的,俺娘五十八了,眼睛不好……”他抽抽搭搭地哭起来,大家把责备的目光投向小豆子,小豆子低下了头。
丑兵要求到生产组喂猪,连里同意了他的请求。
三年过去了,我提升为副连长,主管后勤,又和丑兵打起交道来了。
七九年初,中越边境关系紧张。
连里召开动员会,抽调一批老战士上前线。
晚上,支委会讨论去南边的人员名单,丑兵闯了进来。
他说:“请问连首长,这次是选演员还是挑女婿?”大家面面相觑,他又说:“像我这样的丑八怪放出的枪弹能不能打死敌人,扔出的手榴弹会不会爆炸?”丑兵眼睛潮乎乎地说,“我长得不好看,但我也是解放军战士!我也要上前线!”丑兵被批准上前线了。
开完欢送会,我去看他,他沉吟了半晌说:“副连长,不打出个样来,我不活着回来。
我要求来喂猪是看好了这间小屋,它能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
两年来,我读了不少书,并开始写一部小说。
”他拿出一叠手稿:“这是我根据我们家乡的一位抗日英雄的事迹写成的。
他长得丑,小时天花落了一脸麻子,后来他牺牲了……”他把手稿递给我,“副连长,我要上前线了,这部稿子就拜托您处理吧。
”我紧紧地拉着他的手,久久地不放开。
几个月后,电台上、报纸上不断传来激动人心的消息,我希望能听到或看到我的丑兄弟的名字,他的名字始终未出现。
丑兵的小说投到一家出版社,编辑部来信邀作者前去谈谈,丑兵却杳无音讯。
终于,小豆子来信了。
他左目已瞎,右目只有零点几的视力,他向我报告了丑兵的死讯:我和三社并肩前进,不幸触发地雷,我眼前一黑,倒了下去。
不知过了多久,我感觉被人背着慢慢爬行。
我问:“你是谁?”他瓮声瓮气地说:“老卡。
”我挣扎着要下来,他不答应。
后来,他越爬越慢,我意识到不好,赶忙喊他,摸他。
我摸到了他流出来的肠子。
我拼命地呼叫:“老卡!老卡!”他终于说话了,伸出一只手让我握着:“小豆子……不要记恨我……那碗豆腐……炖粉条……”他的手无力地滑了下去……(选自《莫言中短篇小说散文选》,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郭排长看不起丑兵,小豆子他们嘲笑丑兵,丑兵王三社就自暴自弃,迫不得已向连里要求到生产组喂猪,最后连里批准了他的这一要求。
B.丑兵原谅了曾嘲笑过他的小豆子、郭副连长等人,主动请缨,获准参战,为救战友,光荣牺牲,使读者对丑兵不觉产生无限深沉的感怀和崇敬之情。
C.小说中的“我”对丑兵的态度经历了厌恶、愧疚、惦念、感动几个心理过程,“我”渺小的形象与丑兵的高大形象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
D.小说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和富有特色的语言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主动请战的情节就是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丑兵参战的决心。
E.这篇小说是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歌颂了以丑兵为代表的当代最可爱的人,语言活泼,运用比喻修辞,带有浓郁的乡土色彩,富有表现力。
解析:A项“自暴自弃”不正确,他这样做是为了有一个读书写作的环境;C项不是“鲜明的对比”应是衬托,而且我也不是“渺小”的形象;D项不全面,还有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答案:BE5.“我”在小说里有什么作用?(6分)解析:此题考查分析人物性格的基本能力。
答案:①从人物外貌上来说,用被称为团里美男子的“我”的“美”来反衬丑兵的“丑”,为下文写丑兵的心灵美做铺垫。
②从人物性格上来说,用“我”的虚荣和好胜,来反衬丑兵的纯朴和善良。
③从人物情感上来说,写“我”对丑兵态度的改变,揭示了外表美丑不是评判一个人的标准,拥有美好品德的人才会被人们永远怀念的主旨。
6.有人认为小说最后一段有画蛇添足之嫌,你的看法呢?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4分)解析:此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