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实验教材.

合集下载

北师版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教材

北师版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教材

北师版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教材
北师版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教材是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数学教材中的综合实践部分。

该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综合实践教材的内容包括多个方面,例如数学实验、数学游戏、数学制作、数学建模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运用,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北师版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教材还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生活中的情境和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培养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北师版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教材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资源,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沪科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

沪科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

浅谈沪科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尤其是初中教育,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气实施切实可行的素质教育改革政策,提出了初中教育要重视素质教育,并要求初中教育应着力培养动手能力强、思维独特、敢于创新的人才。

已有的实施了多年的应试教育体系和教材结构与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要,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材改革势在必行。

沪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科书适时出版,作为教学一线的我认真研究、领会了”新课程标准”,悉心钻研新教材,并在教育实践中深受启发,形成了一些观点。

以下就是我个人的看法和体会。

1.密切联系实际,体现知识应用沪科版数学实验教材,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注重渗透数学来源于社会实践、学习数学是解决问题需要的基本理念。

教学素材内容广泛,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特征。

例题与习题的选择基本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绝大多数习题是学生应知应会的”双基”和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无繁、难、偏题。

同时,教材还安排了阅读材料、数学活动材料和具有较大难度、训练思维能力的c组复习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扩大数学视野,提高解题能力留下足够空间。

例如,在七年级第一章《有理数》部分,教材内容涉及了天气预报、光盘的标准厚度、学校运动会男仪仗队员身高等学生身边的实例;第二章《走进代数》部分,设置一定数量的探索规律题,等等。

教材这样设计符合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要求。

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意图,改变了以往课程内容偏难、繁琐、陈旧的倾向,并打破了单一的课程结构,构建了体现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的新课程体系。

新教材改变了以往数学教材只注重单纯数学知识、远离生活实际的体系,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就在实际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的理念。

2.转变教学方式,渗透新课改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教师要将传统的”教师带着知识走进学生”改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进知识”,给学生提供数学活动和交流机会,把教学过程变成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互动的”。

初中数学实验教材习题分析

初中数学实验教材习题分析

随着新一轮初中数学课程改革全面铺开,各种版本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下称实验教材)取代了原来的人教版数学教科书.实验教材充分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它能否符合学生的需求,还有待实践的检验.实验教材配置的习题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知识用于实际的初步实践,是促进学生思维、智力、兴趣、意志等方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笔者在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后,就实验教材配置的习题作如下分析.一、实验教材的习题量下面以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下册)、人教版(九年级上、下册)的实验教材为代表,与原人教版(代数、几何第三册)的教材进行比较,分别统计了它们的习题总量(含章节复习题),如下表:从这三个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实验教材配置的习题较原人教版有明显的减少,这种减少是实验教材编者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经过仔细推敲之后的结果.习题量的多少,是以学生应当学习和可以掌握的内容为标准的.除了纸上作业的题目外,实验教材还增加了不少需要亲自动手实践、有研究探索过程的题目.传统形式的习题比以往少了,如单纯的关于数的或代数式的运算,是此次课程改革中削弱的部分.习题在数量、难度方面都有所降低,这不仅仅是减负的问题,也是《数学课程标准》希望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活动与思考空间的必然之举.学生有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思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数学课程改革的目标才有望实现.但是,习题减少了,而如果课时较多,那么分配到每一次课后的作业就很少了.如: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的第二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其内容有:用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课时安排是7节课,而这一节的习题(教材习题22.2)共有9道题,那么平均每一课时的作业量不超过两道题.如果说因为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在下一节中还要学习和讨论,教材习题22.2中配置4道题目或许不算少,但是关于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习题只有五道大题(共23道小题),而原人教版教材中同一知识点的习题有八道大题(共46道小题),相比之下,实验教材的习题量少了一半.虽说对于该知识点的教学要求有所降低———只要求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但是这个知识点不仅是这一章的重点,而且对于后续内容———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不少数学教师认为,由于练习量不够,将导致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不能很好地落实,于是出现了有的教师在使用实验教材的同时再为学生配一本老教材的情形.这显然有悖于课程改革的初衷.二、实验教材的习题类型原人教版教材的习题,如果按照习题在教学中的作用,可分为课后习题、复习题、自我测验题三类,并以A、B两组题的形式在各章出现;如果按照习题的要求和形式,则可分为问答题、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证明题五种类型.实验教材中的习题,只分了课后习题、复习题两种类型,在层次上也有变化:以A、B、C(或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组题的形式把教材中的习题按其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的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性应用题、综合性应用题(与已学的相关知识的综合)、发展性应用题(一题多解、多题同一思路、学科综合).其中,去掉了一些内容陈旧的题目,增加了一些探索、开放、实践类型初中数学实验教材习题分析邓云(湖南师大附中湖南410006)教材版本习题总量原人教版(代数、几何第三册)455道新人教版(九年级上、下册)340道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下册)245道教学思考的题目.1.探索题.如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6页第10题.用计算器计算:(1)9×9+19!;(2)99×99+199!;(3)999×999+1999!;(4)9999×9999+19999!.观察上面几题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用你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题的结果:n 个999…"9×99…"9+199…"9!n 个9n 个9=.2.开放题.如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25页第10题.如图,有一个圆形花坛,要把它分成面积相等的四部分,以种植不同的花卉,请你提供设计方案.3.实践题.如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10页第6题.如图,画一个图案,先做一个大的圆,以大圆的半径为直径作两个和大圆都内切的小圆,然后分别在这两个小圆内作两个同心圆,再把它涂上颜色或阴影.还有设计调查性习题,如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72页第5题.赵月的爸爸准备在居民小区里开一家便利店,想了解一下哪些百货是居民们最需要的,请你帮他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这些题型的增设不仅使学生牢固掌握了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也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多给学生一些思考和活动空间,多从事一些具有探索意义的活动的要求.与此同时,实验教材的习题还在趣味性上较原人教版教材的习题有了很大的改观.如,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4页第7题.参加一次聚会的每两个人都握了一次手,所有人共握手10次,有多少人参加聚会?又如: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11页第10题.如图,一名考古学家发现一块古代车轮的碎片,你能帮他找出这个轮子的半径吗?说出你的理由.但是,在使用实验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少数学教师感觉到难以把握,有些开放问题、探究活动没有答案,教师、学生不知道确切的结论;有些习题取材于近年的中考题、竞赛题,难度太大,大多数学生感到困难;有些实际应用题背景太复杂,构建数学模型难度太大(如函数、不等式等),也给学生的学习与理解带来困难.另外,由于过多地强调活动、操作、探究,导致与某些习题配套的示范例题偏少,学生没有办法模仿.后进学生过去还可以在课后自己阅读教材,通过模仿例题做完作业,而现在有的习题他们根本动不了笔.因此,有教师认为这是造成差生更差的一个原因.三、教学建议根据上述调查和分析,笔者认为,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各方面知识的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任何教师都不能做年复一年机械性的“工匠”,每一位教师都将在推进《数学课程标准》和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面临机遇与挑战,教师的成长与数学课程改革的进展将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教师只有有意识地加强对各方面知识的学习,才能把握实验教材中越来越灵活多样的习题.2.要创造性地使用实验教材上的习题教师应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钻研实验教材,充分理解实验教材在内容、教学情境设计和例题、习题等方面的编写意图,把握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实验教材上的习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精神,实现实验教材所体现的课程目标.一般来说,创造性地使用实验教材上的习题可以在以下方面得到体现:当实验教材中的习题呈现的问题情境与当地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时,教师可以将其改造为学生熟悉的事物;当实验教材中的习题提供的学习内容、数据信息等与本班学生实际状况有差距时,教师可以作适当调整;当实验教材安排的习题量对本班学生来说过多或较少时,教师可以结合本班实际调整作业的布置量.当然,这些调整与变动是建立在对实验教材的研究与对学生的了解基础之上的.教师应当避免以重复知识记忆能力为目的的大剂量做题,虽然做题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形成较强的解题能力,但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不仅会使他们原本对数学的那些喜欢和好奇消耗殆尽,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创造性地使用实验教材上的习题是《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3.尊重个体差异,关注全体学生教师要给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多的帮助和鼓励,要为他们设计合适的习题,使他们有能力解决,并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他们的作业,由此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对学有余力且爱好数学的学生,则要为他们设计进一步学习探索的习题和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习题,促使他们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责任编辑李闯)教学思考。

初中数学实验教材(新框架)

初中数学实验教材(新框架)

初中数学实验教材(新框架)第册全书内容与课时安排(课时,含各章复习)第章“走进数学世界”课时第章“有理数”课时第章“整式的加减”课时第章“图形的初步认识”课时第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课时课题学习课时第章走进数学世界(课时)§与数学交朋友课时§让我们来做数学课时第章有理数(课时)§正数和负数课时§数轴课时§相反数课时§绝对值课时§有理数的大小比较课时§有理数的加法课时§有理数的减法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课时§有理数的乘法课时§有理数的除法课时§有理数的乘方课时§科学记数法课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课时§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课时§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运算课时复习课时第章整式的加减(课时)§列代数式课时§代数式的值课时§整式课时§整式的加减课时复习课时课题学习身份证号码与学藉号课时第章图形的初步认识(课时)§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课时§画立体图形课时§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课时§平面图形课时§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课时§角课时§相交线课时§平行线课时复习课时第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课时)§数据的收集课时§数据的表示课时复习课时课题学习 图标的收集与探讨课时第册 全书内容与课时安排(课时,含各章复习) 第章 a ——“一元一次方程 ”课时 第章 a . _* “二元一次方程组 ”课时第章 a —— “一元一次不等式 ”课时 第章“多边形 ”课时 第章 “轴对称 ”课时第章 “体验不确定现象 ”课时课题学习课时第章 一元一次方程(课时)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课时 §实践与探索课时 复习课时第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课时) §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课时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课时 §实践与探索课时 复习课时第章一元一次不等式(课时)§ 认识不等式课时§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课时§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课时复习课时第章多边形(课时)§三角形----------------------------------- 课时§多边形的内角和和外角和一---------------- 课时§用正多边形拼地板------------------------- 课时复习--------------------------------------- 课时课题学习图形的镶嵌----------------------- 课时第章轴对称(课时)§生活中的轴对称课时§轴对称的认识课时§等腰三角形课时复习课时课时第章体验不确定现象(课时)§可能还是确定课时§机会的均等与不等课时§在反复实验中观察不确定现象复习课时课题学习红灯与绿灯课时第册全书内容与课时安排(课时,含各章复习)第章“数的开方” 课时第章“整式的乘除” 课时第章“ 勾股定理” 课时第章“平移与旋转” 课时第章“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课时课题学习课时第章数的开方(课时)§平方根与立方根课时§实数与数轴课时复习课时第章整式的乘除(课时)§幂的运算课时§整式的乘法课时§乘法公式课时§整式的除法课时§因式分解课时复习课时课题学习面积与代数恒等式课时第章勾股定理(课时)§勾股定理课时§勾股定理的应用课时复习课时课题学习勾股定理的无字证明第章平移与旋转(课时)§平移课时§旋转课时§中心对称课时§图形的全等课时复习课时课题学习图案设计课时第章平行四边形认识(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课时§ 矩形、菱形与正方形的性质§ 梯形的性质课时复习课时课时课时第册全书内容与课时安排(课时,含各章复习)。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
馈和指导。
作业与练习
通过布置和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 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 策略。
学习态度与习惯
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鼓励 良好的学习行为,纠正不良习惯。
终结性评价
期末考试
通过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 本学期所学内容的整体掌 握情况,检测教学目标的 达成度。
测验与小测
定期进行测验和小测,以 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 况,查漏补缺。
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 情,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和价值观。
02
教学内容
代数基础
掌握代数式的概念、性 质和运算。
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法,包括移项、合并同 类项、去括号等。
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 解法,以及一元一次方 程与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
掌握单项式和多项式的 加减运算。
几何基础
社会实践资源
1 2
数学竞赛
参加数学竞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 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升 学和就业打下基础。
数学博物馆
参观数学博物馆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 的历史和发展,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3
企业实习机会
一些企业会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 在实践中的应用,增强对数学的实用性的认识。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终 结性评价结果,综合评定 学生的学期成绩。
学生自我评价
自我反思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 反思,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学习计划
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 习目标,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改进措施
鼓励学生针对自己的不足制定改 进措施,提高学习效果。

100新课程标准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介绍与教学建议

100新课程标准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介绍与教学建议

〔3〕关于相似与全等
“图形的相似〞在第4册,“图 形的全等〞在第5册,这一安排 与教师所熟悉的教材有所区别, 这样的安排的理由,一是考虑到 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还是相似 图形,放大、缩小,把全等看作 为相似的特殊情况;
二是考虑到相似图形的特征与识别方 法,可以由学生通过熟悉的地图,通 过生活实际,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 认,归纳得到,原来的一套做法太难, 学生也无法真正理解;
课题学习 图形的镶嵌
心率与年龄
第三册
第11章 平移与旋转
第12章 平行四边形
第13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第14章 整式的乘法
第15章 频率与时机
课题学习 面积与代数恒等式
红灯与绿灯
第四册
第16章 数的开方
第17章 函数及其图象
第18章 图形的相似
第19章 解直角三角形
第20章 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目前正在修改的第2版第3册,考虑到教学的实 际情况与学生的接受程度,准备在“平行四边 形〞一章中出现演绎推理的三段论格式,但还 是极其简单的。
现在的想法是:让学生通过初中一年级的数学 说理〔用语言表达〕;到二年级,提高一个层 次;到三年级,再提高一下,可以不写理由, 把过程表达清楚。 但总的来说,必须降低演绎 推理的难度。
2. 数学内容的引入
采取从实际问题情景入手的方式,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选择具有现 实背景的素材,建立数学模型, 获得数学概念,掌握解决问题的 技能与方法。
3. 教材内容的呈现
努力创设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情景 和时机,适当编排应用性、探索性 和开放性的问题,发挥学生的主动 性,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 自主探索实践,促进学生数学思维 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二〕各册中的阅读材料

对浙教版七年级数学实验教材的认识与建议

对浙教版七年级数学实验教材的认识与建议

对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七年级的认识与建议浙江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324000)何本南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以下简称新教材)已在我校实验一年了。

一年的实践证明,新教材在继承老教材注重基础、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教师易教、学生易学的优良传统的同时,一改老教材严谨、刻板、抽象的味道,溶入大量现实生活内容,给人以生动、亲切、活泼的感觉,较好地体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新思想和新理念,新教材受到师生的好评。

现对七年级两册教科书谈谈个人的认识和看法,以抛砖引玉。

一、选材源于自然、社会,贴近学生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材编写建议中写道:“本学段学生的活动空间比第一、二学段有了较大的扩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已拓广到客观世界的许多方面,他们逐渐关注来源于自然、社会与其他学科中更为广泛的现象和问题,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表现出更大的兴趣。

教材所选择的素材应尽量来源于自然、社会与科学中的现象和问题,应当反映一定的数学价值。

”浙教版新教材的编写者在数学素材的选择上较好地贯彻了这一精神。

从七年级两册教科书来看,节前图的情境设置、例题、课内练习和作业题的选材背景涉及天文、生物、微观、科学、人文地理、环保和生活实际的方方面面,学生通过对新教材内容的阅读学习,开阔了视野,促进了人文精神和数学素养的形成。

由此,数学教材不再是概念的堆积、抽象的符号游戏和刻板的推理,而是图文并茂、充满生活气息,让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又引发好奇心,激发求知欲的精神食粮。

学生兴趣所致,孜孜以求,丰富的养料,滋润着心田,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整式的乘除”一章中,收集了大量的天文背景知识。

如太阳系九大行星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离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太阳系外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比邻星等,都成了数学素材,或计算它们的体积,或求它们之间的距离,或求他们之间大小的倍数关系。

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案例选

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案例选

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案例选说明教材案例编排顺序,按代数、几何、统计三大领域顺序,每一领域按教材册数顺序,课题学习与阅读材料随同所涉及领域与册数一路编排。

每一案例附有出处、特色与简要说明。

案例清单案例1 走进数学世界(七上第1章) 教材Copy[特色] 通过一些有趣生动的数学问题,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内容形式新颖活泼。

[说明] 一样老例,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时期,或直接学习初中数学知识,或教师以了解原学习情形为由进行测试。

咱们感到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思想、思维、学习活动等方方面面都有所预备,那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为此,咱们设置了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选择一些学生熟悉、有趣、容易上手、或通过实验操作探讨、或与同伴合作交流、容易解决的数学问题,内容涉及数学的代数、几何与统计等各个领域,学生能参与即可,评判以进程性为主。

案例2 有理数的乘法法那么和运算律的引入(七上第2章) 教材Copy 取两个片断(七上P. 50—P. 57倒11行中取两个片断)[特色] 通过实例和理论结合,巧妙地引入有理数的乘法法那么,居高临下,深切浅出。

从小学里数的运算律的回忆,设计图式,引导学生探讨、验证,熟悉和明白得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呈现形式夺目。

[说明] (1)在中学里如何引进有理数的乘法法那么,是中学数学教学法中的一个经典问题,曾经引发诸多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的关注,也提出了各类不同的处置方式。

在理论上,可用抽象代数的观点来讲明(从数系的结构考虑),显然这是难以为初中学生所同意的。

传统初中教材的具体处置,大多采纳物理模型方式,即用生活实例来讲明应该如何规定有理数的乘法法那么,但当乘数是负数的情形有点障碍。

那个地址用现代数学的观点,将二者巧妙地结合,作如下的设计:第一通过两个问题(问题1,问题2),自然引入两个等式:3×2=6 ① 和 (-3) ×2=-6 ②,问题是:如何规定3×(-2)=?, (-3) ×(-2)=? (2分钟前在哪里?现实中有点费解) 。

初中数学实验课教案

初中数学实验课教案

教案:初中数学实验课——“探索三角形的全等条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了解三角形全等的概念,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三角形全等的概念2.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三角板、直尺、圆规、剪刀、胶水等。

2. 教学课件:三角形全等的概念、条件、判定方法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如三角形的定义、性质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三角形全等吗?二、实验操作(15分钟)1. 分发实验器材,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2. 实验要求:每组用三角板、直尺、圆规等工具,制作两个三角形,使它们全等。

3. 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成果展示(5分钟)1. 每组派代表展示制作的全等三角形,并介绍制作过程。

2. 教师点评,总结全等三角形的制作方法。

四、理论学习(15分钟)1. 引导学生学习三角形全等的概念和条件。

2. 讲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

3. 举例说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五、练习巩固(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讲解答案,解析解题思路。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谈谈在实验课中的收获,总结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方法。

2. 教师点评,强调三角形全等在数学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课的形式,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推理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分组合作,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教材目录(2012修订)

初中数学教材目录(2012修订)
第9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1)
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
八年级(上)(62)
第11章三角形(8)第12章全等三角形(11)
第13章轴对称(14)第14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
第15章分式(15)
八年级下(62)
第16章二次根式(9)第17章勾股定理(9)
第18章平行四边形(15)第19章一次函数(17)
第20章数据的分析(12)
九年级上(62)
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13)第22章二次函数(12)
第23章旋转(9)第24章圆(16)
第25章概率初步(12)
九年级下(44)
第26章反比例函数(8)第27章相似(14)
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12)第29章投影与视图(10)
课时合计:代数:165;几何:155;
初中数学新教材目录(2012修订)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7~9年级)各章目录及课时参考
七年级上(62)
第1章有理数(19)第2章整式的加减(8)
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19)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
第6章实数(8)
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
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2)
统计概率34:合计354

实验初中数学教案

实验初中数学教案

实验初中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概念。

2.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数学》第八章第一节。

2. 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如整数、分数、正数、负数等。

2.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哪些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3. 引出问题:那么,有理数进行混合运算时,应该如何计算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概念: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指有理数之间进行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多种运算的组合。

2. 举例说明:如2 + 3 × 4 - 5 ÷ 2 = ?3. 引导学生总结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4. 讲解混合运算中的括号问题:括号内的运算先算,括号外的运算后算。

5. 练习题目,让学生动手计算,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目,可以是书上的题目,也可以是教师自己出的题目。

2. 教师巡视课堂,给予个别学生指导。

3. 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提问学生: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五、课后作业(布置作业)1. 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后练习题目。

2. 鼓励学生进行混合运算的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七年级上册数学实验班沪科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实验班沪科版

七年级上册数学实验班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实验班沪科版教材教学探究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实验班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教学内容涵盖了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该教材的特点及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数学实验班沪科版教材的特点数学实验班沪科版教材在教学设计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知识体系的系统性教材按照数学的知识框架进行组织,从整体把握数学的发展脉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整体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内在逻辑。

2. 知识难度的适宜性教材的内容设置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规律,难度适中,融入了一些拓展和深化部分,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挑战自我的机会。

3. 实用性与启发性并重教材在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通过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和案例引发学生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灵活运用数学的能力。

4. 数学思想的培养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思考方式,通过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探究、思维启示、逻辑分析等习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数学实验班沪科版教材的教学方法数学实验班沪科版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1. 活动导入法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设计,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例如,通过游戏、实验、观察等方式,引入新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美妙和应用。

2. 案例分析法教材中的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难度,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法教材中提供了一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促进,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4. 课堂展示法教材中的每个单元都设置了课堂展示环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实验教材新学案八上数学

实验教材新学案八上数学

实验教材新学案八上数学《新学案八上数学实验教材》是一本针对初中八年级学生编写的数学教材。

这本教材以实际问题为背景,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本教材进行分析和评价。

首先,这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都设计得很巧妙,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比如,在讲解几何中的相似三角形时,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相似三角形的特性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其次,这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教材中的每个问题都是以实际情境为基础的,要求学生能够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条件,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在学习函数时,教材通过给出某种关系的图像,让学生推测出函数的规律,并利用函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问题解决方法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了问题解决的能力。

此外,这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材中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彼此交流、讨论、合作,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比如,在学习统计与概率时,教材通过统计一天中学生的午餐偏好,并进行数据分析,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总结。

这样的活动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学到了更多。

总结起来,我认为《新学案八上数学实验教材》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与沟通能力等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这本教材注重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我相信,这样的教材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使他们对数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2.1.1单项式(第一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2.1.1单项式(第一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2.1.1单项式(第一课时)说课稿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第二章第一节整式中单项式的教学设计,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课标要求:1、能够分析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2、借助现实情境理解单项式的有关概念,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理解字母表示数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单项式的概念。

3)能准确迅速的确定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2、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通过观察、类比、归纳得出单项式概念的数学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归纳,获得数学猜想和数学经验,体会数学活动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

体会在现实情境中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进一步发展数学的符号感。

三、说教材本课位于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第一节,本节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单项式的相关概念,二是识别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用单项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是上一节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及数量关系的延续,也是下一节学习多项式、整式及其加减,以及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础。

正确地识别单项式、会找出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既是下一节学习多项式的需要,又是进行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的需要。

四、说学情学生心理方面,初中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

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注意力易分散。

知识认识方面,对于小学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内容遗忘,单项式的概念不易理解,思考问题不全面,知识的难度也有所提升。

五、说重难点重难点: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的概念。

解决方法:从以前所学习过的周长、面积、体积的表示着手,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出单项式的特点,从而形成概念。

在剖析单项式结构时,强调特殊部分,借助变式和反例练习,抓住概念易混处和判断易错处,强化认识。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摘要:由算术到代数是第一个重大转折.关键在于...全套教材共分六册,第一册是代数,在...除在代数课中加强理论和论证因素以外,在...(三)教学结构应当是完整性与发展性的...关键词:代数,性类别:专题技术来源:牛档搜索()本文系牛档搜索()根据用户的指令自动搜索的结果,文中内涉及到的资料均来自互联网,用于学习交流经验,作品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不代表牛档搜索()赞成本文的内容或立场,牛档搜索()不对其付相应的法律责任!《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网络转载《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的编写、实验与研究为了进一步改革中学数学教育,教育部委托北京师大牵头,会同数学所、人教社、北京师院、景山学校等单位参照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项武义教授的设想从1978年11月开始编写并实验研究另一套中学数学教材——《中学数学实验教材》(以下简称《实验教材》),这套教材不在编写、实验与研究之中,现在仅对教材的内容结构、实验情况作一概述。

一、教材的指导思想和体系结构《实验教材》的指导思想是:“精简实用,返朴归真,顺理成章,深入浅出。

”“精简实用,返朴归真”是选取内容的原则。

“精简实用”是个基本的指导思想,它恰当地表现了理论和实际的正确关系。

由实际到理论,就是由繁到简,把实际中多样的事物、现象经过分析、综合,归纳出简单而又具有普遍性的道理。

而只有精而简的理论才能用来“以简驭繁”。

所以“精简实用”在科学上的意义就是要求真正具有普遍性、简明扼要的理论。

要做到精简,必须抓住重点。

教材中,普遍实用的基础部分,那些有普遍意义的通性、通法就是重点。

数学是量科学。

基础数学的对象是数、空间、函数,相应的是代数、几何、分析三个学科。

这三者是各成体系但又密切联系的。

中学数学课应当是这三科的恰当配合的整体,中学数学课要从这三科中精选内容。

代数的重要内容有四个:①数系:有理数系、实数系、复数系,在中学阶段重点的是实数系。

最普遍有用的是数系的运算律(“数系通性”)。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和甲种本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和甲种本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和甲种本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和甲种本都是初中数学教材,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不同。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更加注重实验性和实践性,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活动来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该教材强调数学实验和探究,鼓励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和推理等方式来发现数学规律和性质。

此外,中学数学实验教材通常包括一些较为高阶的内容和习题,旨在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甲种本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初中数学教材,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该教材的内容相对较为基础,通过大量的例题和练习题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甲种本在编排上通常按照数学知识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便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

因此,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和甲种本各有优劣,选择哪种教材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而定。

如果学生需要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选择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如果学生需要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提高解题能力,可以选择甲种本。

市北初级中学资优生培养教材与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区别

市北初级中学资优生培养教材与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区别

市北初级中学资优生培养教材与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区别市北初级中学资优生培养教材与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在编写目的、内容和难度上有所不同。

市北初级中学资优生培养教材是针对资优生的学习需求设计的,通常包含更深入的数学知识,以及与竞赛数学相关的内容。

这类教材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升资优生的数学能力和思维水平,为他们后续在数学领域的深入学习和竞赛做好准备。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则更注重数学实验和实践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这类教材通常包含较多的实际应用问题和实验项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升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难度上,市北初级中学资优生培养教材的难度相对较高,题目难度和知识点深度都较为拔高;而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的难度相对适中,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

总体来说,市北初级中学资优生培养教材和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各有特色,前者更注重数学知识和思维的培养,后者更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选择哪种教材取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目标。

皮筋模型数学初中教案

皮筋模型数学初中教案

皮筋模型数学初中教案课程类型:数学实验课年级:八年级教材:《数学实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皮筋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皮筋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皮筋模型的制作和实验;3. 利用皮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皮筋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关注皮筋模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皮筋模型的问题?二、制作皮筋模型(15分钟)1. 让学生领取皮筋、尺子、剪刀等材料;2. 引导学生按照教材上的方法,制作皮筋模型;3.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实验探究(15分钟)1. 让学生观察自己制作的皮筋模型,总结其性质;2.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皮筋模型的性质;3.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 让学生运用皮筋模型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2.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皮筋模型解决;3. 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3.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和解决问题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皮筋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学生能够运用皮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3. 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思考、创新,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皮筋模型,让学生了解了皮筋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培养了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动手制作皮筋模型,观察其性质,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在解决实际问题环节,学生运用皮筋模型的性质,成功解决了问题,增强了自信心。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浙教版初中数学目录及杭州各学校招生情况

浙教版初中数学目录及杭州各学校招生情况

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7-9年级)简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标准》)的制定,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和教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改革和突破。

为支持和参预这一影响深远的改革,促进我国中学数学教材多样化的进程和我国数学教材质量的提高,进而使我国数学教育在新的世纪,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特地组织了有关数学和数学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 (包括我国留学海外的学者),以及富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合力编写这套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7-9 年级)。

这套教材7 年级上册、7 年级下册、8 年级上册已于2004 年5 月全部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可于2004 年9 月开始实验。

这套教材的后三册也将陆续送审使用。

一、教材的编写队伍这套教科书的编写队伍主要由三部份人员组成:大学学科专家、中学特级教师和教研员。

他们对数学学科、数学教学、数学教材具有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主编范良火博士,1998 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系哲学博士学位(方向是课程和数学教学,兼修教育政策研究和社会学),现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数学和数学教育系任教,并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在芝加哥大学时任学校数学设计项目(UCSMP)的编辑工作,从事数学教材的开辟、编写和评价等有关事项。

1998 年底起至今应聘兼任新加坡胜利出版集团中小学数学教材主编(中学系列共同主编李秉彝教授;小学系列共同主编Foong Pui Yee 教授) 。

该中小学教材已由新加坡教育部批准,其中中学系列为约70%的新加坡中学使用。

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学教师知识发展,数学课程和教材分析与比较,学生学业的多元评定及比较数学教育。

主持国立教育学院科研项目“新加坡数学教师知识发展研究”。

副主编岑申,原浙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主编。

主要作者还有金才华 (原浙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副主编),许芬英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等一批对数学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编写人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整完善教材的基本原则
数学教育的新理念不能变 数学学科的本质不能变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不能变
调整后的第三册
第3册各章: 第12章 “数的开方” 第13章 “整式的乘除” 第14章 “勾股定理” 第15章 “平移与旋转” 第16章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的后
主 要 变
第 三 册

第3册中,“数的开方”原为第 4册的内容,现前移,为勾股定 理的应用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 统计部分认识和计算方差和标准 差奠定基础。
第3册 各章课时安排
全书内容(含各章复习)与课时安排 第 12 章 “ 数 的 开 方 ” ----------------7 课 时 第 13 章 “ 整 式 的 乘 除 ” -------------20 课 时 第 14 章 “ 勾 股 定 理 ” ----------------7 课 时
按常规方法处理勾股定理,最后 增设课题学习“勾股定理的无字证 明”,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形结合 的数学思想方法。
对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给出 结论,不加证明,可供学生使用。 教材正文也不专门解释“逆定理” 三字,留待第4册解决。


的后
主 要 变
第 三 册

第3册中,“平移与旋转”一章 基本保留,最后增设一节图形的全 等,在学生知道图形的三种基本变 换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之后, 及时提出图形全等的概念。对于三 角形全等的讨论放在第4册开始。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一章,让 学生通过图形的变换,探索认识平 行四边形和矩形、菱形与正方形这 些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将判 定方法留到第4册“三角形全等” 之后另设一章,通过合情推理与演 绎推理相结合的方法解决。
调整的后源自主 要 变第 三 册

考虑到这一册教 材的课时量和篇幅 总量,第3册不设 有关统计与概率的 内容。
另考虑到学习提公因式法和约 分的需要,将原来放在第5册 “分 式”一章中的整式的除法内容, 和整式的乘法一起,拓展为整式 的乘除一章,同时增添了多项式 除以单项式的内容。


的后
主 要 变
第 三 册

第3册中,将原本属于第4册“解直 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内容单设一 章,包括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应 用等内容。
后三册目录
8年级下: 分式 函数及其图像 全等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数据整理与初步处理
9年级上: 二次根式 一元二次方程 图形的相似 解直
角三角形 随机事件的概率
9年级下: 二次函数 圆 几何的回顾
样本与总体
编写理念
• 体现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实现基 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克服繁难偏旧的 弊病,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 的基础.
• 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精神,渗透现代 数学思想方法,适当引入信息技术, 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调整完善教材的出发点
落实数学新课程理念,让教师好教, 学生好学,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掌 握数学的思想方法,获得数学的思维能 力,是我们唯一的出发点。
初中数学实验教材
(华东师大)
八年级(上)
编写理念
基础性.普及性. 发展性
继承好传统
学生为主体
适应信息社会
编写理念
• 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和 发展性,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面向 全体学生,使人人都能获得现代公 民所必需的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同时又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 展.
• 体现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 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 以自己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