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案(1)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3篇
咬文嚼字教案优秀3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2.明确字词意义有词典义和联想义的区别。
能力目标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借鉴吸收课文的写法。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要“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
●教学重点了解文章结构,确定中心论点,评价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学习揣摩本文透辟例析的方法,克服写作中习惯性流弊。
●学习方法1.指导学习,讨论归纳,共同评析;2.制作卡片,整理文章内容,进行专题讨论;3.练习巩固,提高写作。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胶片或多媒体设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掌握文章内容,理出作者观点,结合练习题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一同学习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一篇谈文章的文章——《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是个成语,它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是什么意思?明确:指过分地斟酌字词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的抠住字眼不放,不领会文章精神,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
好!同学们的回答非常正确,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词典中是如何解释的。
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才学。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
同学们,这三个义项,可以这么说,没有一个褒扬的。
那么,这个成语出自何处呢?元代无名氏写的剧本《杀狗劝夫》的第四折,有这样一句台词:“哎,使不得你咬文嚼字。
”这便是它的出处。
无论是出处,还是词典的解释,这个词都没有褒扬的意思,而朱光潜先生却把它作为文章的标题,大书特书。
他是如何理解这个词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细研课文,看一看“咬文嚼字”的新意义。
二、作者介绍投影或多媒体显示作者情况。
朱光潜(1897年~1986年)安徽桐城人,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
清代,桐城派出了以方苞、刘大、姚鼐为代表的一大批文学家,称为“桐城派”,其文章特点在于简洁,朱光潜早年曾在桐城派古文家私塾中读书,旧学功底很深。
(完整版)《咬文嚼字》教案
(完整版)《咬文嚼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第一篇课文《咬文嚼字》。
本文通过对“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的来历和含义的讲述,教育学生要认真学习语文,善于发现和纠正错误,做到准确无误。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咬文嚼字”这个成语,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使学生认识到准确表达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认读和理解“咬文嚼字”这个成语,掌握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难点:深刻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教育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咬文嚼字”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进行查阅。
3. 合作探讨(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成语“咬文嚼字”的理解,以及课文中哪些地方让自己印象深刻。
4. 讲解分析(1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详细解释成语“咬文嚼字”的来源和含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实践练习(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关“咬文嚼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成语:咬文嚼字解释:过分地斟酌字句。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用法:谓故意卖弄学识,也指十分认真地斟酌字句。
来源:根据《三国志·吴书·孙权传》的一段记载演变而来。
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2. 运用“咬文嚼字”这个成语写一个句子,并解释其含义。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教案: "咬文嚼字"【教学目标】1.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和来源。
2.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重视和审美能力。
3.提高学生对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美观度。
【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咬文嚼字”的概念。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
3.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咬文嚼字”与语言文字规范的关系。
2.让学生自觉追求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美观性。
3.教导学生如何运用“咬文嚼字”原则进行文字编辑和写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引出“咬文嚼字”的概念,让学生大致了解其含义。
2.通过例子或图片展示,引出学生对语言文字规范和美观的思考。
二、讲解“咬文嚼字”的含义及意义(10分钟)1.给学生讲解“咬文嚼字”一词的来历及其表达的含义。
2.让学生理解“咬文嚼字”与语言文字规范的紧密联系。
3.讲解“咬文嚼字”对语言文字表达的重要意义。
三、讨论“咬文嚼字”的实践与应用(15分钟)1.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思考在生活和学习中如何贯彻“咬文嚼字”原则。
2.每组选择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四、实例分析与演练(20分钟)1.给学生提供一些句子或文章,让他们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改正。
2.以教师示范为主,引导学生运用“咬文嚼字”的原则,进行文字编辑或写作练习。
3.学生互评作品,互相提供反馈和改进建议。
五、展示和总结(10分钟)1.学生展示他们的优秀作品,并进行班内交流。
2.总结“咬文嚼字”原则对于提升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作用。
3.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写作中应坚持“咬文嚼字”的原则。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对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
2.通过写作比赛或编辑报刊的机会,让学生实践“咬文嚼字”原则。
3.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文字写作指导,分析他们在文字表达中的问题,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在讨论、写作和展示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咬文嚼字”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一)明确目标对比《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思考其观点提出的不同角度,并让学生对比形成自己的看法。
(二)整体感知阅读马南邨《不求甚解》一文。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让学生默读《不求甚解》一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1.请分析《不求甚解》的结构层次。
该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宗明义,先提出现在人们对“不求甚解”古义的否定。
第二部分(第二至四段),正面阐述陶渊明的本义。
首先,指出“一定要好好读书”,其次,不要“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要“会意”;再次,具体解释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两层意思,一戒“自负”,二戒“固执”。
第三部分(第五段至结束),进一步强调不能求只记住一些字句的“甚解”,要“治”读书,理解“精神实质”。
2.《不求甚解》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读书要把握住精神实质,不要死抠字句,求其表面。
3.《咬文嚼字》与《不求甚解》两文主旨是否矛盾?答:不矛盾。
《咬文嚼字》是强调创作要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不求甚解》强调读书要把握精神实质,不要囿于表面现象。
前者侧重写,后者侧重读。
同时,即使都是读书或都是写作过程,精益求精,反复修正和把握精神实质,不拘表面这两点要求也要同时具备,两者相辅相承,并不矛盾。
另外,“咬文嚼字”是谈学习的态度,“不求甚解”是谈学习的方法,两者角度不同,精神一致。
(四)板书设计《咬文嚼字》《不求甚解》观点:反复修改把握精神实质精益求精不拘于表象侧重点:写作读书角度:态度方法关系:相辅相承,并行不悖附:不求甚解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其实也不尽然。
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
他在《五柳先生传》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精选5篇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咬文嚼字》一篇。
详细内容包括对课文中生僻字词的解析、词句的修辞手法分析、以及作者在文章中想要传达的深层含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中生僻字词的读音、书写和用法;学会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激发他们对文字游戏的兴趣,引导他们认识到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修辞手法的理解。
2.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文字游戏的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3. 生僻字词解析: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解释作者的观点和论据。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
6.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观点进行深入分析。
六、板书设计1. 《咬文嚼字》2. 板书内容:生僻字词解析修辞手法分析作者观点和论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篇你喜欢的文学作品,找出其中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其作用。
2. 答案:学生需提交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包括作品名称、作者、修辞手法分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推荐阅读《修辞学导论》等书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修辞手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僻字词解析2. 修辞手法分析3. 作者观点和论据的理解4.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僻字词解析1. 字形结构:分析生僻字词的字形结构,帮助学生记忆。
备课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文中的概念和观点,掌握“咬文嚼字”的含义和应用。
分析文章的论点和论证方法,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学会运用文本中的例子和论据,进行有效的论证和表达。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语言的敏感和热爱,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咬文嚼字在交流和表达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作者和背景介绍:介绍作者的相关背景信息,如职业、成就等。
文章主题和结构: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介绍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2.2 课文解读字词解析:分析文中的关键词汇和成语,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句子解析:分析文中的重要句子和修辞手法,解释其表达效果和意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引起兴趣:通过引入有趣的故事或问题,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和兴趣。
引入主题:简要介绍课文的主题和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3.2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和主要观点。
思考问题:学生根据问题提示,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和合作学习。
分享成果: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汇报和展示。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目标知识与技能: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和咬文嚼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评价学生在讨论和表达中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和热爱,以及对咬文嚼字重要性的认识。
4.2 评价方法课堂参与: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表达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作业完成: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准确性。
自我评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课文文本:提供《咬文嚼字》的文本,供学生阅读和分析。
注释和解析:提供课文中的注释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优秀6篇)
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优秀6篇)篇一: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篇一教学目的: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通过对文中几个实例的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
教学重点:体会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学会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
教学过程:一、导入:“咬文嚼字”《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幻灯片显示)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样新的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二、作者简介:三、分析课文观点:1、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读第3段)2、作者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明确:看课文例子分析道理:(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增减文字,意味不同(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味(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意蕴丰富(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滥词旧语,毫无新意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教师先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如:(1)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2)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3)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4)填词:女飞人乔伊娜那令人xx的速度在人类追求极根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提示: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大家填写的词是什么?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吗?明确:为什么大家想到的是叹为观止之类的词呢?说明“套板反应”在起作用。
小结: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换了文字就同时更换了思想情感。
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咬文嚼字 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教案标题:咬文嚼字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于正确书写和使用词汇的重视和实践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词汇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和思考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并理解其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于规范书写的意识,提高其书写准确性。
3. 引导学生思考词语的含义,训练其选择合适词汇表达意思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养成严格对待文字的习惯,从而提高写作和沟通效果。
2. 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使其在表达中使用准确、恰当的词汇。
教学准备:1. 教材:教科书、辞典、课件等。
2. 教具:黑板、粉笔、计时器等。
3. 学具:学生作业本、笔、纸等。
4. 提前准备一些需要仔细阅读的段落或文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习的内容,与“咬文嚼字”有关的经验或故事,并让他们分享。
2. 导入一个话题:“你认为为什么要咬文嚼字?”二、讲解概念(15分钟)1. 解释“咬文嚼字”的含义和来源,强调它在书写、表达和沟通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讨论“咬文嚼字”对于学习和生活的积极影响。
3. 教师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咬文嚼字”,比如在写作中选择正确的词汇、遵守规范的书写等。
三、团队讨论(2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讨论如何在写作和表达中实践“咬文嚼字”。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成员担任记录员,记录小组讨论的结果。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让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练习及评价(15分钟)1. 让学生练习在写作中运用“咬文嚼字”的技巧,比如选择合适的同义词、查阅词典等。
2. 让学生进行练习作文,并在结束后相互交流、评价和指正。
3. 教师进行评价和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提醒学生关注和重视正确书写和运用词汇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思考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技巧,总结并发表感想。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精品教案【】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具体章节为《咬文嚼字》。
内容包括对“咬文嚼字”这一成语的来源、含义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学习。
详细内容涉及成语典故、近义词辨析、例句赏析以及相关文学作品的解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咬文嚼字”的成语含义,掌握其用法,并能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的文字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的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3. 通过对成语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念,提倡严谨的治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咬文嚼字”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
教学重点:掌握“咬文嚼字”的含义和用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发学生对“咬文嚼字”的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情景:某次文学沙龙上,两位作家就一个词语的用法展开激烈辩论,由此引出“咬文嚼字”的话题。
2. 讲解:详细讲解“咬文嚼字”的成语典故、含义、用法及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
a. 成语典故:讲解成语的来源,加深学生的理解。
b. 含义与用法:列举典型例句,分析其用法。
c. 文学作品中的应用:解读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体会“咬文嚼字”在创作中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咬文嚼字”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咬文嚼字”的知识,分析教材中的例句,并互相交流心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咬文嚼字2. 内容:a. 成语典故b. 含义与用法c. 文学作品中的应用d. 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用“咬文嚼字”造一个句子,并简要说明理由。
b. 分析教材中的一篇文学作品,举例说明作者如何运用“咬文嚼字”的手法。
2. 答案:a. 示例:他对待文字总是咬文嚼字,力求做到精准无误。
b.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学生是否掌握了“咬文嚼字”的含义和用法,以及文学鉴赏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咬文嚼字教案精选6篇
[咬文嚼字的教案]咬文嚼字教案精选6篇《咬文嚼字》教案篇一“咬文嚼字”一般解释为:过分地斟酌字词(死抠字眼,不领会精神实质)。
作者赋予这个成语一种新的意义,就是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提倡“咬文嚼字”,认为语言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
笔名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
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
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在近代。
王国维、蔡元培、鲁迅、周扬等为我国现代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是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美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时朱光潜写的《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等专著,具有开拓意义。
朱光潜也是我国现代比较美学和比较文学的拓荒者之一。
1933年回国前所作的《诗论》是我国比较美学的典范作品,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著名诗论,触类旁通,潇洒自如,美不胜收。
朱光潜认为:“在我过去的写作中,如果说还有点什么自己独立的东西,那还是《诗论》。
《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中国诗后来走上律诗的道路,作了一些科学的分析。
”此外,他的《文艺心理学》也是融贯中西的经典著作。
《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美学史著作,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代表了中国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的水平。
对黑格尔《美学》的翻译,为他赢得了崇高声誉。
他的数量众多的译著和译文为我国的美学研究和文艺理论研究铺平了前进的道路。
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
解放后,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
朱光潜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
“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
”“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
咬文嚼字教案
咬文嚼字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咬文嚼字》,让学生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学会正确使用成语,并能够在口语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注重细节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认识到咬文嚼字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日常交流中注重用词准确、恰当,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咬文嚼字》的阅读与理解。
2.咬文嚼字的概念及其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3.常见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4.咬文嚼字在日常交流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学会正确使用成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培养学生在阅读中注重细节的习惯。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引出咬文嚼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阅读课文(1)什么是咬文嚼字?(2)咬文嚼字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是什么?(3)课文中给出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咬文嚼字的重要性?3.分析课文通过分析课文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和作用,并学会正确使用成语。
4.案例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日常交流中遇到的咬文嚼字的情况,以及如何运用成语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5.小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反思自己在日常交流中是否注重用词准确、恰当。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和作用。
(3)写一篇关于咬文嚼字的短文,不少于300字。
五、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作业的质量如何。
3.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学生在日常交流中是否注重用词准确、恰当。
4.成长记录: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建议1.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咬文嚼字》教案最新9篇
《咬文嚼字》教案最新9篇《咬文嚼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藉其深厚的人文素养、纤细的文字敏感,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短文《咬文嚼字》中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以及必需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令人折服地表达出来。
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
他还认为韩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商榷。
对此,作者说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道理。
这种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创新精神正是我们当今推行的素质教育的精义所在,非常值得学生借鉴学习。
作者对“套板反应”很反感,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而“套板反应”正是许多学生的通病,因此应该作为教学重点。
据此,本文教学目标可确立为以下几个层面:1、通过对文中有关几个实例的尝试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2、不妨引导学生注意对本文语言的质疑分析,培养求实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阅读是一项极具个性化的活动,因此必须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动手动脑活动来完成各项教学目标。
本文的教学拟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内讨论两大板块。
【教学过程】一、导入元代无名氏杂剧《劝夫杀狗》中有:由不得你咬文嚼字。
成语“咬文嚼字”既来源此。
对这个成语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中云:……;《汉语大词典》中云:……(见教师用书)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样新的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二、作者简介(见教师用书)三、提名阅读四、分析课文1、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第3段)2、作者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并填表明确:例子分析道理“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增减文字,意味不同“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味《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意蕴丰富“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滥词旧语,毫无新意3、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教案)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咬文嚼字的概念与重要性1.1 咬文嚼字的定义1.2 咬文嚼字的重要性1.3 咬文嚼字与语文素养的关系1.4 咬文嚼字在日常交流中的应用第二章:咬文嚼字的技巧与方法2.1 词语的准确运用2.2 句子的结构与表达2.3 修辞手法的运用2.4 语言的节奏与韵律第三章:咬文嚼字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3.1 深入理解词语的含义3.2 把握句子的深层含义3.3 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3.4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第四章:咬文嚼字在写作中的运用4.1 精准选词炼句4.2 丰富表达方式4.3 提升文章品味4.4 培养写作思维第五章:咬文嚼字的实践与训练5.1 咬文嚼字的实例分析5.2 小组讨论与分享5.3 咬文嚼字的写作练习5.4 优秀作品的展示与评价第六章:咬文嚼字在口语表达中的应用6.1 口语表达中的精准用词6.2 语句的连贯与逻辑性6.3 运用修辞增强语言魅力6.4 情景模拟与口语练习第七章:咬文嚼字在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性7.1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7.2 咬文嚼字在文言文阅读中的作用7.3 文言文中关键字词的解读7.4 经典文言文段落的咬文嚼字分析第八章:咬文嚼字在文学创作中的艺术价值8.1 文学创作中的语言美学8.2 咬文嚼字与文学风格的塑造8.3 著名文学作品中的咬文嚼字案例8.4 学生文学创作的咬文嚼字实践第九章:咬文嚼字在广告文案创作中的应用9.1 广告文案的特点与要求9.2 咬文嚼字在广告文案中的创意运用9.3 经典广告文案的咬文嚼字分析9.4 学生广告文案创作的咬文嚼字实践第十章:咬文嚼字的评估与提升10.1 咬文嚼字的自我评估10.2 同伴评价与反馈10.3 咬文嚼字的学习资源与工具10.4 持续练习与提升咬文嚼字能力的策略第十一章:咬文嚼字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11.1 商务沟通的语言要求11.2 咬文嚼字在商务写作中的重要性11.3 商务演讲与报告中的咬文嚼字技巧11.4 商务沟通案例分析与实践第十二章:咬文嚼字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12.1 跨文化交际的语言挑战12.2 咬文嚼字在跨文化沟通中的策略12.3 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敏感性12.4 模拟跨文化交际场景的咬文嚼字实践第十三章:咬文嚼字在网络交流中的影响13.1 网络语言的特点与影响13.2 咬文嚼字在网络交流中的必要性13.3 网络沟通中的语言规范与礼仪13.4 网络交流案例分析与讨论第十四章:咬文嚼字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14.1 学术研究中的语言严谨性14.2 咬文嚼字在学术写作中的重要性14.3 学术文献中的关键词与概念解析14.4 学生学术论文写作的咬文嚼字指导第十五章:咬文嚼字的综合实践与反思15.1 综合实践项目的设计与实施15.2 咬文嚼字在不同场景中的应用案例15.3 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讨论15.4 咬文嚼字学习的反思与总结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的教案内容,涵盖了咬文嚼字的定义、重要性、技巧与方法、应用领域等方面。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咬文嚼字教学设计(通用2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篇1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 分析评价课文.2. 借鉴汲取其中精华.3. 把握思想感情.4. 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教学重点1. 把握思想感情.2. 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教学方法点拨法教学过程预习点拨:1. 研读两遍,初步了解文意.2. 筛选重点字词,查阅工具书予以把握.课时目标:熟习课文,把握结构,分析评价课文观点留意筛选重点语句,尝试借鉴汲取其中精华一.导入诵读课文,把握基础学问.出示习题,进行检测.同学完成.1. 了解有关常识: 朱光潜,闻名_________主要著作有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2. 从文中找诞生僻的字词加以解决:正音: 锱铢镞岑牍下乘蕴藉付梓了解词义: 咬文嚼字----推敲——— 蕴藉———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点拨1、解题:咬文嚼字正象说的“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好”。
《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过分的斟酌词句(多用指死抠字眼而不领悟精神实质)。
”《汉语大词典》上列有三个义项(1)形容过分推敲词句;(2)形容掉书或灰卖弄才学;(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2、说说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本文除结语之外,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亲密关系。
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
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例三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
其次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正面,是善用联想意义,使意蕴丰富,有奇妙的艺术效果;负面,是“套板反应”,一派套语滥调,全无新颖的意味。
出示习题,同学概括分析:1. 口头归纳概括本文主要意思(用一两句话)2、分析结构,归纳要点分析评价1. 从文中找出表明思想观点的语句并摘录下来2.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和熟悉3. 文章标题与观点的关系是怎样的,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提示:先看就二者关系的论述,再留意标题的基本义与在文中的意思的不同,然后联系个人的学习及写作状况来谈)分析.借鉴1. 在阐述”炼”字的道理时与郭先生的观点有哪些不同,他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2. 文中”咬文嚼字”的意思包含几点,侧重于那个范畴,它的精髓在什么方面导练1. 研读课文,结合个人平常学习及写作状况,深化理解观点。
咬文嚼字教案10篇
《咬文嚼字教案》咬文嚼字教案(一):《咬文嚼字》教案一、教材分析1.课文的特点及地位《咬文嚼字》是人教版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一篇文章,第四单元是一个文化随笔单元。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讲述文字重要性的一篇文化随笔,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很富有理趣。
2.课文的重点与难点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四个方面:一是要整体把握文章的资料和风格,二是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三是品味妙语佳句,四是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文重点:提炼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品味妙语佳句课文难点:透过品味妙语佳句,从而体会到朱光潜的观点;在品味语言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了解《咬文嚼字》的主要观点2.潜力目标透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潜力透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潜力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法分析1.理论依据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2.三步教学法整体感知拓展延伸迁移应用。
它贴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潜力。
3.具体操作⑴立足课本整体感知⑵跳出课本拓展延伸⑶品评鉴赏培养潜力⑷举一反三迁移应用五、学法分析1.学生现状:高一学生具有理解一般散文的潜力。
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路难。
但高一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发表个人观点的人较多。
2.学法指导⑴通读全文两遍,理清思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理清思路的潜力⑵在教师引导下,鉴赏诗句,培养思维潜力⑶在鉴赏诗句,组织语言时,将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培养写作潜力六、教学过程分析1.课文感知提问:为什么要咬文嚼字?咬文嚼字作用何在?2.拓展延伸品评:①忍(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区别忍字与眼字的区别?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删去借问与牧童两词句子更简洁,是否更好?③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括号内能够填什么字?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可否为句子增删文字或调整语序?3.迁移训练课文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咬文嚼字教案(详案)
咬文嚼字教案(详案)第一章:咬文嚼字的概念与重要性1.1 咬文嚼字的定义1.2 咬文嚼字在语言学习和使用中的重要性1.3 咬文嚼字与语文素养的关系第二章:咬文嚼字的常见错误2.1 错别字2.2 标点符号使用错误2.3 词语搭配不当第三章:咬文嚼字的技巧与方法3.1 字音辨识技巧3.2 字形辨识技巧3.3 字义理解技巧3.4 语感培养技巧第四章:咬文嚼字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4.1 咬文嚼字对阅读理解的作用4.2 咬文嚼字在文言文阅读中的应用4.3 咬文嚼字在现代文阅读中的应用第五章:咬文嚼字在写作中的重要性5.1 咬文嚼字对写作质量的影响5.2 咬文嚼字在文章构思中的应用5.3 咬文嚼字在文章表达与修辞中的应用第六章:咬文嚼字在口语交流中的应用6.1 咬文嚼字对口语交流的重要性6.2 咬文嚼字在口语表达中的技巧与方法6.3 咬文嚼字在辩论与演讲中的应用第七章:咬文嚼字在文学鉴赏中的作用7.1 咬文嚼字对文学鉴赏的意义7.2 咬文嚼字在诗歌鉴赏中的应用7.3 咬文嚼字在散文鉴赏中的应用第八章:咬文嚼字在古代文学中的特殊用法8.1 咬文嚼字在文言文中的特殊用法8.2 咬文嚼字在诗词中的特殊用法8.3 咬文嚼字在古代散文中的特殊用法第九章:咬文嚼字在现代文学与创作中的实践9.1 咬文嚼字在现代小说创作中的应用9.2 咬文嚼字在现代诗歌创作中的应用9.3 咬文嚼字在现代散文创作中的应用第十章:咬文嚼字的实战演练与能力提升10.1 咬文嚼字练习的设计与实施10.2 咬文嚼字能力提升的方法与策略10.3 咬文嚼字在实际应用中的综合训练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咬文嚼字的定义与重要性重点:咬文嚼字在语言学习和使用中的重要性难点:理解咬文嚼字与语文素养的关系二、咬文嚼字的常见错误重点:掌握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和词语搭配不当的常见案例难点:识别并纠正复杂语境中的咬文嚼字错误三、咬文嚼字的技巧与方法重点:练习字音、字形、字义的辨识技巧难点:培养语感,提高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咬文嚼字的能力四、咬文嚼字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重点:运用咬文嚼字技巧分析文言文和现代文难点:深入理解作者意图,准确解读文本信息五、咬文嚼字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重点:了解咬文嚼字对写作质量的影响难点:灵活运用咬文嚼字进行文章构思和表达修辞六、咬文嚼字在口语交流中的应用重点:实践咬文嚼字技巧,提升口语表达能力难点:在辩论与演讲中运用咬文嚼字,增强说服力七、咬文嚼字在文学鉴赏中的作用重点:欣赏诗歌、散文中咬文嚼字的美感难点: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咬文嚼字的深层含义八、咬文嚼字在古代文学中的特殊用法重点:掌握文言文、诗词、古代散文中咬文嚼字的特殊用法难点:在现代语境中恰当运用古代文学中的咬文嚼字九、咬文嚼字在现代文学与创作中的实践重点:学习现代文学创作中咬文嚼字的应用难点:创作中创造性地运用咬文嚼字,形成个人风格十、咬文嚼字的实战演练与能力提升重点: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咬文嚼字技能难点:将咬文嚼字应用于实际语境,提升语言能力本教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咬文嚼字的概念、重要性和应用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咬文嚼字技巧,提高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教案)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咬文嚼字的定义与重要性1.1 咬文嚼字的含义1.2 咬文嚼字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1.3 咬文嚼字与语文素养的关系第二章:咬文嚼字的技巧与方法2.1 音节划分:声母、韵母、声调的正确识别与运用2.2 词语搭配: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2.3 句子结构:句子成分的划分与运用2.4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第三章:咬文嚼字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3.1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3.2 分析文章中的咬文嚼字现象3.3 举例说明咬文嚼字对阅读理解的影响第四章:咬文嚼字在写作中的运用4.1 提升写作质量4.2 运用咬文嚼字增强文章表现力4.3 咬文嚼字在写作中的实战演练第五章:咬文嚼字在口语交流中的应用5.1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5.2 咬文嚼字在口语交流中的重要性5.3 咬文嚼字在口语交流中的实战演练第六章:咬文嚼字在日常沟通中的重要性6.1 日常沟通中咬文嚼字的作用6.2 咬文嚼字在日常沟通中的实际案例分析6.3 如何培养在日常沟通中运用咬文嚼字的习惯第七章:咬文嚼字在商务沟通中的应用7.1 商务沟通对咬文嚼字的要求7.2 咬文嚼字在商务沟通中的实际案例分析7.3 咬文嚼字在商务沟通中的实战演练第八章:咬文嚼字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8.1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障碍8.2 咬文嚼字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性8.3 咬文嚼字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实际案例分析第九章:咬文嚼字在媒体传播中的影响9.1 媒体传播对语言的要求9.2 咬文嚼字在媒体传播中的作用9.3 咬文嚼字在媒体传播中的实际案例分析第十章:咬文嚼字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10.1 广告创意与咬文嚼字的关系10.2 咬文嚼字在广告创意中的作用10.3 咬文嚼字在广告创意中的实际案例分析这是的五个章节内容,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第十一章:咬文嚼字在文学作品鉴赏中的作用11.1 文学作品对咬文嚼字的需求11.2 咬文嚼字在文学作品鉴赏中的实际案例分析11.3 咬文嚼字在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中的重要性第十二章:咬文嚼字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12.1 学术研究对咬文嚼字的要求12.2 咬文嚼字在学术研究中的实际案例分析12.3 咬文嚼字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13.1 法律文书对咬文嚼字的要求第十四章:咬文嚼字在网络交流中的重要性14.1 网络交流的语言特点14.2 咬文嚼字在网络交流中的作用14.3 咬文嚼字在网络交流中的实际案例分析第十五章:咬文嚼字的实战训练与评价15.1 咬文嚼字实战训练的设计与实施15.2 咬文嚼字实战训练的评价标准与方法15.3 咬文嚼字实战训练的案例分析与总结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咬文嚼字的定义与重要性2. 咬文嚼字的技巧与方法4. 咬文嚼字的实战训练与评价难点:1. 咬文嚼字技巧的熟练运用,尤其是在实际语境中的准确运用2. 理解并运用咬文嚼字在不同场合下的特殊作用和意义3. 针对不同学科和领域,如法律、学术、广告等,运用咬文嚼字的特定规则和标准4. 咬文嚼字实战训练的设计与实施,以及评价标准的制定和执行。
高三语文教案 《咬文嚼字》_3
高三语文教案《咬文嚼字》《咬文嚼字》这篇文章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随笔,同时也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议论文。
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
下面是由作者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教案《咬文嚼字》”,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三语文教案《咬文嚼字》(一)教学目的一、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二、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三、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四、知识应用能力训练。
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并做简要评价教学步骤一、导人新课一提到“咬文嚼字”这个词,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很少会想到有什么积极意义。
的确,如果你查词典,你会发现词典上的三个解释无一不含贬义。
而今天,当你读过了朱光潜先生这篇《咬文嚼字》,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它对我们养成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作者介绍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
早年曾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
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
此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他的《西方美学史》成为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三、感知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学生浏览课文,画出下列词语:1、援例2、锱铢必较3、斟酌4、镞词藻7、蕴藉 8、付梓 9、尺牍 10、陈言务去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准确掌握上述词语的音、形、义。
咬文嚼字(一)
了解知识
积累运用
进程 目的 配时
教 学 内 容(第一轮) 明确:“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①形容过 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买弄才学。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 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②作者的理解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完成 点拨:即在“阅读或写作”方面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 目标 2 严”,“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 8 分 想和感情” 。 ③“咬文嚼字”的作用 提示:思想透彻,情感凝练。 三、理清思路 完成 明确:第一层 1—5 段,说明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十分密切的关 任务 1 系。 12 分 第二层 6—7 段,作者旨在回答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 第三层 8 段,表明文章的主旨。 四、板书设计 引导点拨
查字典
圈画语句
自由发言
郭老改字
引
完成 (静) 任务 2 李广射虎 6分 阅读
贾岛吟诗 (动)
咬 文 嚼 字
结
苏轼写诗 (正) 写作 套板反应 (反)
引导明确
把握思路
达到艺术美
作业
从文中找出所举的例子并仔细分析理解。
学 习 效 果
“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 就得由此身担当起, 不推诿给 旁人。” 9分 “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 来。” “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 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另一地位去做。”
引导学习 他的座右铭:“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作者的处事 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 原则与方法 封信》。 2、题解 ①查字典了解“咬文嚼字”的含义。 这是朱光潜不尚空谈、 着眼现在、 脚踏实地的治学精神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分钟5分钟20分钟一、新课导入:一看到“咬文嚼字”这四个字,不少人会觉得是在讽刺某些人不理解字词的真正含义和精神实质而死抠文字,查查手头的《现代汉语词典》也是这个意思。
但是朱光潜先生却赋予这个成语以特殊的含义,即“在阅读和写作时,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二、作者介绍: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学,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
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
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三、阅读课文,将重点词语划出。
作者对“咬文嚼字”这一概念重新作了界定,它在文中的内涵是什么?切层概括现在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再粗读一遍文章,这一遍,先求得粗知大概。
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文章有几段?标出标号。
2、文章观点性的语段是第几段?作者主要的观点什么?一句话概括出来。
师:好,粗读一遍,回答刚才我提出的两个问题。
生:文章共分8自然段。
观点性语段在最后一段,作者主要的观点是:1、应该有运用文字所应有的谨严精神;2、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概括一下就是:1、应该有谨严精神;2、只有咬文嚼字,不断推陈翻新,追求思想感情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可能达到艺术的完美。
看一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
再看1-7段的内容。
这些都是具体咬文嚼字的的实例。
总共有几个实例?1、演员替郭沫若改台词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3、“推敲”的推敲4、《惠山烹小龙团》中两句的剖析5、“套板反应”讲解法问答法5分钟20分钟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完成课后练习二、学习新课:具体分析看作者在第8段有一句话:以上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我问:作者是不是很“随便”地举出这几个实例?生:不是。
师:那么,大家给这5个实例归一下类,看有没有层次上的分别?生:1、2、3是文字修改方面的;4、5是有关词语的联想意义的。
师:好。
我再问一下,3个修改的例子中,有没有越改越好,有没有越改越不好的,有没有怎么改怎么好的。
生:有。
1是修改后增色不少的,表达效果增强了;2是改坏了的。
3是怎么改怎么有理的。
师:你把第1个实例中有关修改后增色的分析给大家找出来,分析一下。
师:作者分析得不是很在理?生:在理。
师:把第2个实例中作者认为修改后失色的语句读出来。
生读。
师:再把关于“推敲”的推敲的道理读出来。
生读师:我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修改会增色,有的修改会失色,而有的修改又怎么改怎么有理呢?那么,评判增色、失色和修改得有理的标准是什么呢?大家能不能从作者的分析中归纳出来呢?生:修改字词,不仅是修改字词,在文字上推敲,骨子时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师:对,这句话非常关键。
这也是本文最重要的一句话,它告诉我们,在语言文字“推敲”时,改好改坏的依据是思想感情,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我们找一个同学把作者分析“推敲”的部分好好读一读,我们认真体会一下。
师:读得很好。
那么第6段和第7段讲的是什么内容?生:讲的是阅读或者写作的又一难处:联想意义的把握和运用。
问答法师:第6段是从哪个角度讲的?第7段又是从哪个角度来讲的呢?生:第6段是从阅读中联想意义的确定之难。
第7段从写作避免套语和“套板反应”之难来写的。
两段正好正反对照。
大家把关键的语句划出来。
师:这两段与我们前面的分析出来的咬文嚼字要与思想感情相关联有没有关系?生:有。
师:把相关语句划出来。
读一遍。
师:好。
这样,我们读完了这篇文章,我们对怎样去“咬文嚼字”阅读法是不是获得了一个总的原则。
《咬文嚼字》课堂实录师:刚才和几个同学聊天时提到了朱光潜,我很吃惊,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这么一位美学大师。
(有生笑)你笑什么呢?生1:笑他们孤陋寡闻。
师:这么说……好,请你给他们上一课。
生3: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师:这不是个好词儿,贬义。
朱光潜却在文中大肆鼓吹“咬文嚼字”,这是为什么呢?请大家拿起笔,快速读课文,看一看朱先生是怎么理解“咬文嚼字”的,划出相关内容。
(生读7分钟)师:哪个同学来?生4:课文里的“咬文嚼字”是褒义词。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师:朱先生是贬词褒用,他认为,在阅读和写作上,“咬文嚼字”是一种……态度,什么样的态度?你来。
生5:(翻书)“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生:谨严)是“谨严”。
师:只有这样,才能更准确更具体地理解或表达思想感情。
这也是我们以后阅读和写作应该努力的方向。
在朱先生看来,“咬文嚼字”应该从哪些方面具体咀嚼揣摩呢?生6:炼字。
师:具体说说。
生6:他举了郭沫若修改台词的例子。
师:怎么改的?生6:“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成“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师:改动前后有什么变化?大家读一读,比较比较。
(生读)生7:好像改后的句子更痛快。
师:感情更强烈。
其实这是句式的选择问题,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感情是不一样的。
比如,假如有个同学就是你自己吧惹父亲生气了,你父亲要赶你出去,他是怎么说的?生8:什么也不说。
(生笑)生9:滚出去!生2:一边去,别让我看见你。
师:不同的心情,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文化层次,他们的语言是不同的。
只要注意观察,细细推敲,就一定能找到最恰当需准确的语言。
哦,朱先生也举了“推敲”的例子,谁能谈谈你读了朱先生的“推敲”后的感受?生10:原先一直以为用“敲”比“推”好,现在知道了用“推”也可以。
师:关键要看当时的情境。
大家再把这段文字“推敲”一下,说说你认为用哪个字更好些?(投影《题李凝幽居》)(生看书,读诗约3分钟)生1:这首诗我不太懂。
应该是贾岛去拜访李凝,怎么多了个和尚。
是不是李凝是和尚?(生笑)生11:“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我也不明白。
师:读诗需要联想和想象,这也是朱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强调的一点。
他认为,要想准确运用语言,或者准确理解诗文的内容,必须“善用联想”。
看起来大家对这首诗的字面意思还不太理解,要“推敲”就不太容易了。
高二有两个单元的古诗鉴赏,希望大家能通过学习走进诗歌鉴赏的大门。
我今天只想强调一点,读诗要借助联想和想象将诗句之间的空白加以填充,使平面的文字立体化。
生2:我有些明白了,贾岛是走动的。
师:对,诗歌中的“我”有时是定点,比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生:一行白鹭上青天。
)有时是移动的,如这首诗。
说下去!生2:他去拜访李凝,可李凝不在,他就回来了,并说改天再来。
师:你说得不错。
首联是贾岛来的途中所见,颔联是到了李凝家门,颈联是归途中所见,尾联是抒发感慨。
15分钟生12:这个“僧”是谁?师:我理解应该是贾岛自己。
贾岛早年因家贫出家为僧,后还俗。
贾岛到了李凝家门口,门关着,他就“推”或者“敲”。
生12:没有寺庙?师:我认为没有。
生12:“推”好还是“敲”好?师:这要看李凝与贾岛的关系如何了,你到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的宿舍用不着敲门吧?或者“推”而不开才改为“敲”。
生12:明白了。
您的意思是朱光潜对“推敲”的理解是错误的?师:谈不是错误。
也算是一家之言。
一千多年人们都认为“敲”比“推”好,而朱先生能不为所动,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不迷信古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有位名人说过,怀疑是创新的开始。
这才是关于“炼字”的例子。
“咬文嚼字”还包括哪些内容?生13:李广射虎。
师:准确地说应该是对“李广射虎”这段文字的删改前后的咀嚼。
用了什么方法?生13:比较。
师:谁和谁比较?比较的是什么?生13:《史记》与《史记辨惑》的比较,比较字数多少。
师:这谈的是文字的简和繁的问题。
文字是否精炼,不是以字数多少为标准,应该以能否准确表现事物特点、准确表情达意为根本。
司马迁的文字确实做到了刘勰所说的“字不得减”,王若虚探究法25分钟的删改使原文的“味”全没了。
古人有“用墨如泼”与“惜墨如金”两种用笔的方法,什么时候“泼”,什么时候“惜”,大家应该有所启发,以后写作时下笔可要斟酌一番。
师:为了使读者对“咬文嚼字”的阐释具体清晰,朱先生举了三个例子。
大家再动动脑子想一想,写作文尤其是写说理文举例应注意什么问题?生14:这三个例子是三个方面,是说“咬文嚼字”的三个方面。
师:句式、繁简、推敲词语的确是语言表达应该注意的三个问题,而且这三点不是单纯的语言形式问题,要和“思想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
具体到写作比如写议论文需要举例,应该注意几个例子的“角度”问题。
生15:举例能不能是层层递进的?师:当然可以,不只举例如此,文章的层与层之间也可是如此安排:不同角度或层层递进。
生15:原来我们老师说过议论文举例应该是在文章中间,在分析论证的时候才举例,可课文一开始就举例,这好像不太规范吧?师:你说说朱先生为什么先举例呢?生15:我说不好。
师:哪位同学知道?生1:郭沫若改台词的例子那时的人都知道,这叫“一字师”的故事。
从人们熟悉的例子入手,人们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师:很好,大家记住“一字师”这三个字,这也是“咬文嚼字”。
从人们熟悉的现象入手,引出话题,这也是议论文常见的一种写法。
朱先生还批评了写作上的一种现象叫――生:套板反应。
师:套板反应的具体表现有哪些?生16:写美人都是“柳腰桃面”,……好多。
师:都是陈词滥调。
现在很多人说话或写文章也常常落入“套板反应”的俗套,有的同学写作文也避免不了“套板”,重复着人云亦云的话语,重复着“公共语言”。
有人给这种现象起了个名叫“失语”,而“集体失语”是很可怕的。
想一想,你以前作文中有过“套板反应”和“失语”的情况么?(沉默)问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