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北师大版数学六下《比例的认识》word教案[精品教案]
第二单元《比例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二单元《比例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比例的概念及比例的表示方法。
(2)掌握比例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已知数据求未知数据。
(3)能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1)能够理解和运用比例的概念。
(2)能够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能够观察、分析、抽象、思维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2)培养学生谦虚、尊重他人、乐于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比例的概念及比例的表示方法。
(2)掌握比例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已知数据求未知数据。
(3)能够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1)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比例的概念和运用方法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自主探究法、学习小组讨论法等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出问题1.教师说:“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比例的认识。
大家知道什么是比例吗?”2.请部分同学分享自己的看法。
3.教师引导学生认识比例的概念。
第二步:引入新知识1.举例说明:“小明购买了一只价值30元的电动汽车,他在玩具店里花了20元买了一只遥控器。
这两个物品之间的价格比是多少呢?”2.引导学生用比例的方式描述这两个物品之间的价格比。
3.用线段表示这两个物品之间的比例,并用常见的比例表示法写出这个比例。
4.让学生默读课本上对比例的定义和表示方法的内容。
第三步:贯彻方法1.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表示方法,让学生写出以下比例的表示方法:(1)3∶5 (2)2∶1 (3)5∶2(4)8∶9 (5)1∶5 (6)5∶1(7)7∶11 (8)6∶8 (9)9∶52.让学生发现并总结比例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3.让学生归纳比例的基本性质。
(1)比例的值不变。
(2)比例可以倒置。
(3)比例两边乘或除相同的非零数仍为比例。
第四步:实战演练1.让学生完成以下判断和填空题目。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认识(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认识(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六年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认识(一)》主要包括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应用等内容。
本节课通过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等基础知识,对数学表达式和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比例的概念和应用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还不够灵活,需要通过实例引导和练习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合作和思考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比例知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例引导、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
通过提问、讨论、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实例、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课本、笔、纸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比例的概念,例如:“小明买了一本书,原价是20元,现在打8折,问现价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引发学生对比例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呈现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一家超市举行促销活动,买2kg苹果送1kg香蕉,小明买了3kg苹果,问他得到了多少kg香蕉?”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北师大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16-17内容及“练一练”【教材分析】《比例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起始课,比例是传统算术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是用比例来解的。
《比例的认识》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理解了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基础上来教学的。
本节课是“比例”这一单元的第一节,它是后面学生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基础,也为后面学习正、反比例起到关键的作用,更是利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先决条件。
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感受函数的思想,也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上册已经掌握了比的知识,能熟练地求比值和化简比,因此本节课理解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因此教学中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不能仅仅是对知识简单的复述和再现,而应该通过教师的“再创造”,为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在动手观察、比较、总结中得出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关键条件,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在认识比例、学习比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法】我的思考: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总是按照教材的情境引导进行教学,先写比,再求比值,观察相等后,直接告诉学生: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最后练几个习题就结束了。
渐渐地,我感觉这样的教学就是为了学习知识而教学,老师觉得没什么讲,学生只是机械的按照老师的要求的完成任务而已,没有数学思考,没有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的数学北师版六年级的下册《比例的认识》教案(1)
小学数学北师版六年级下册《比率的认识》教课方案课题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率的认识》课型教课目的教课要点教课难点教具准备学具准备教课方法教课步骤创建情境导入新课新讲课课时第1课时1、联系图形的放大和减小理解比率的意义,经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比率的意义。
知识目标2、理解比率的意义,掌握构成比率的要点条件,并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可否构成比率。
使学生在察看、比较、思虑和沟通等活动中,感觉比率在生活能力目标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空间看法。
学生在认识比率的过程中,联系列表策略,初步领会数学领域感情目标不一样内容的内在联系,建构知识网络,促使有效学习,培育学生对数学的踊跃感情。
理解“比率”的意义。
应用比率的意义判断两个比可否构成比率,并能正确地构成比率。
教课 PPT讲话法、议论法、练习法。
教课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企图[ 师 ] 上学期学习“比的认识”时,我们议论过“图片像不像” 的问题,请同学们联系比的知识,再想想如何的两张图片像?如何的两张图利用学生原有的片不像?比的知识,借助(课件出示图片)学生疏小组睁开讨直观手段,指引论,沟通反应:学生进行察看、[ 学生 ] 比相等的像,比较,归纳出两比不相等的不像,比个比相等的关如: D 和 A 两张图片,系,在教师指引长与长,宽与宽的比下主动研究比率相等,即 12:6=8:4,的意义。
进而明因此就像。
确新看法与原有[学生]图 A长与宽的认知构造中相关比是 6:4,图 B 长与看法之间的关系宽的比是 3: 2, 6:改组原有认知结4=3: 2,因此也像。
构。
板书: 12: 6=8: 46:4=3:2教师揭露:(板书) )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率。
[ 师 ] 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比率的认识。
(板书课题)合作研究,成立模型1、认识比率的名称[ 师 ]12:6叫做什么?[ 学生 ] 比。
[ 师 ]12:6=8:4叫做什么呢?[ 学生 ] 比率。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认识 第1课时》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认识第1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第1课时《比例的认识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比例的认识。
通过图片比较和情境调制蜂蜜水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中的各部分名称,并学会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以及学会用两种形式表示比例。
二、教学目标:1. 结合图片像不像、调制蜂蜜水等情境,找到相等的比,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各部分名称,能通过化简比或求比值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会用两种形式表示比例。
2. 经历自学和合作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图片像不像、调制蜂蜜水等情境,找到相等的比,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各部分名称。
能通过化简比或求比值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会用两种形式表示比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和合作的过程,培养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有关比例的基础知识,对比例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他们对情境化的学习方式比较感兴趣,也适应了一定的合作学习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学生对于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可能还不够熟练,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训练。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教师出示一组图片,如花朵的大小、饼干的味道等,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哪些图片是相等的比?为什么?学生根据观察和讨论的结果,理解相等比的概念,并与教师一同总结相等比的特点。
Step 2: 情境活动教师提供一个情境:调制蜂蜜水。
教师将蜂蜜和水按比例调和,然后向学生们倒出一部分蜂蜜水。
学生观察蜂蜜水的颜色和味道,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判断蜂蜜和水的比例是否合适。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结果和判断依据。
Step 3: 认知比例的各部分名称教师出示一个比例表达式,如2:6=5:15,然后问学生:这个比例中的2和15 代表什么?5和6 代表什么?请给出对应的名称。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得知2和15代表比例的外项;5和6代表比例的内项。
第二单元《比例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二单元《比例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概念,能够使用比例来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量的关系。
2.能够使用比例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将所学的比例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教学重点:1.理解比例的概念。
2.能够使用比例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掌握比例的性质。
2.能够将所学的比例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教学方法:1.形象化教学法2.例题分析法3.活动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1)活动1:小组讨论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比例的认识和应用场景。
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
(2)活动2:案例引入教师通过一个案例向同学们引入比例的题目,并通过分析让同学们理解比例的概念,并在同学们的思考中引出比例的性质。
二、教学重点(1)比例的定义教师通过图像和例子,让同学们理解什么是比例,以及比例的表达方法。
(2)比例的性质教师通过例题的解析,让同学们理解比例的性质,并掌握比例的运算规律。
(3)比例的应用教师通过丰富的例题,让同学们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学们也可以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经验。
三、教学扩展(1)拓展1:比例与图形的关系教师通过图像和例题,让同学们理解比例和图形之间的关系,并掌握使用比例解决图形问题的方法。
(2)拓展2:比例与单位换算教师通过例题,让同学们理解比例与单位换算之间的关系,并掌握使用比例解决单位换算问题的方法。
(3)拓展3:比例的应用举例教师通过实际案例解析,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比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总结回顾比例的定义、性质、应用以及拓展知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比例的知识。
课堂作业1.完成练习册P1-P2、P4-P5、P7-P8、P10-P11、P13-P14、P16的题目。
2.总结比例的知识点和运用方法。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比例的概念和表达方法,掌握了比例的性质和运算规律,并学会了如何使用比例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可以借助比例的知识来做出更好的决策,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难题。
2016-2017年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认识》优秀教案(名校资料)
[师]其实,在数学中我们把这条规 律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在 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 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后, 它的基本性质又是如何表达呢?” 引导学生明确:如果把比例改写成 分数形式,那么它的基本性质就是 等号两端的分子与分母分别交叉相 乘,它们的乘积相等。 运用多种形式的 练习,不仅可以 巩固所学知识, [师]下面我们以同桌为单位,试一 试用我们刚学习的比例的基本性质 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是不是 比利用比例的意义来判断要快一点 呢? 1、完成练一练第3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反 馈交流: 因为10×1.2=1.5×8 =12,所以10:1.5= =8:1.2; 因为6×18=9×12= 108,所以6:9=12:18 ; 因为 而且增强学生灵 活解题的能力。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揭示:比例的这四项也有名字, 像12:6=8:4中,12和4在比例的两侧 ,我们称之为比例的外项,6和8就 称之为比例的内项。 [师]记得比还可以写成什么形式吗 ? [学生]比还能写成分 数的形式。
教师揭示:12:6=8:4还可以写成
12 8 = 。 6 4
学生尝试用分数的形 式写写其余的比例, 并反馈交流。
4、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既然同学们都学会了怎样判断 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那么我们来 做个比赛吧! (随意出示几组比,教师应用比例的 基本性质进行判断与学生展开比赛 ) 利用比赛可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望 ,同时激发了学 习的兴趣。
[师]通过刚才的比赛我们发现同学 总是输给了我,我知道大家是根据 我们今天学习的比例的意义先求出 两个比的比值后再看两个比的比值 是否相等来进行判断的,但总是比 我慢了一步,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师]其实我不是这样做的,我是利 用了另一种更为简便的方法赢了你 们,你们想揭穿我的阴谋吗? [师]那就请你们以黑板上的比例 为例,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算一算 等方法,看能否发现这个秘密。 (教师巡视,注意学生的发言)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 论,学生自主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 流,大家共享: 12×4=6×8 6×2=4×3 …… 让学生通过自主 探究得出比例的 基本性质,有利 于培养学生的分 析、观察、探究 能力。 学生疑惑
《比例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比例的认识》(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概念: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表示方法。
2. 比例的基本性质:掌握比例的等比性质、等比中项性质和比例的倒数性质。
3. 比例的应用: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图形的相似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基本性质及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等比性质和等比中项性质,以及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比例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3. 比例的基本性质:讲解比例的等比性质、等比中项性质和比例的倒数性质,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
4. 比例的应用:讲解如何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图形的相似等。
5. 练习与讨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解题方法。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例的认识》2. 板书内容:(1)比例的概念(2)比例的基本性质(3)比例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图形的相似等。
3. 拓展练习:研究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撰写小论文。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认识》
《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6页《比例的认识》2、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中的第一节课的第一课时。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包括比的意义、化简比、求比值等)的基础上讲解的,组成比例的两个比比值相等。
3、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比、比的化简、比的基本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并掌握“比例的意义”。
在本课教学中,通过计算,能说出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构成比例;通过观察、比较、小组讨论说出比和比例的区别。
本班学生基础较薄弱,本节课我准备从生活情境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
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教学目标1、结合“图片像不像”“调制蜂蜜水”等情境,找到相等的比,知道什么是比例,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能通过化简比或求比值等方法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经历观察比较、自主探索等活动,提高分析和概况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5、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比例的意义.(2)教学难点:比例的性质6、教学方法(体现出个性化的教学)讲授与自学相结合、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7、媒体资源(PPT课件)8、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1、出示情景图同学们,还记得这幅图吗?我们在学习哪部分知识时,见过这幅图?2、引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与比有关的知识,比例的认识。
(板书课题)记得。
比的认识。
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图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旧知,铺垫新知。
二、探究新知(一)认识比例1、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联系比的知识,说说你都发现了什么?2、小组讨论,说说理由。
图A、图B和图D为什么像?图C、图E为什么不像?3、学生汇报(根据学生汇报,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比)4、得出结论比相等的像,不相等的不像。
5、数学中,把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4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比例的认识》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学会求比例的方法,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小数四则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了基本的认识。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对比例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比例是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但是,对于比例的组成、求比例的方法以及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各有不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组成,学会求比例的方法,并能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组成,求比例的方法。
2.难点: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达到对比例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本数学书,一本课堂练习本,一支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比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比例的定义,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让学生观察、分析比例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比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一个实际问题,用比例的方法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最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认识》精品教案
第二单元比例第1课时比例的认识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P16~18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比例尺,能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
过程与方法:运用比例尺的有关知识,通过测量、绘图、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比例尺,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比例尺,能根据三个量中的两个量求第三个量,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法:引导法学法:自主探究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呈现情境图二、思考并讨论我家的房屋平面图1、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图上距离2、比例尺=实际距离注意求比例尺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
放手让学生自己研究。
教师对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三、作业布置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学生每日提醒~~~~~~~~~~~~~~~~~~~~~~~~~~~~~~~~励志名言:1、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
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2、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先学爬,然后学走。
3、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4、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
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子没有货。
5、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请教别人不折本,舌头打个滚。
6、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艺之成,当尽毕生之力。
8、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
困难是人的教科书。
9、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10、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比例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的概念、性质和基本运算方法。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到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而引导学生探究比例的性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掌握比例的基本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等基本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比例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实际例子去感受比例的意义,逐步掌握比例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性质。
2.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的概念、性质和基本运算方法。
2.难点:比例的性质和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比例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生活实例、练习题等的PPT,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3.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实例,如购物时商品打折、制作比例尺地图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例中是否存在一种数学关系,使得两个相关联的量的比值始终保持不变?从而引出比例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比例的定义和性质,通过PPT展示比例的符号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质等,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择一道实际问题,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比例的认识》(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比例的认识》(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运用比例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概括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3. 比例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几何问题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如何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比例的意义,让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例的认识》2. 板书内容: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计算给定比例的未知项。
2. 提高题: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几何问题等。
3. 拓展题:让学生探讨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比例意义的理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问题。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总结:本节课通过讲解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和应用,让学生掌握了比例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1《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1《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1《比例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运算、平面几何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比例概念。
比例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比例的定义、性质,学会求解比例,并能够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究比例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运算规则、图形认识等方面有较好的掌握。
但是,对于比例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生活情境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定义、性质,学会求解比例,并能够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比例的定义、性质,求解比例的方法。
2.难点: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比例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概念。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具:学生教材、练习册、文具。
3.教学资源:与比例相关的图片、视频、实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实例,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与数量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比例的概念。
北师大版六级下册《比例的认识》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认识》数学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认识》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在探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3.通过自主学习,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上学期我们学过了有关比的知识,说说你对比都有了哪些了解?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也和比有着密切的关系。
师:今天,小明带来了几张自拍照。
仔细观察图片,这些照片中那些像,那些不像?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1.认识比例及各部分名称。
师:那两张照片像呢?为什么?
它们长和宽的比值相等,所以就像。
师:它们的比值相等,我们就用等号将两个比连接起来。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
谁能举几个比例的例子?
精心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比例的认识》精编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比例的认识》精编教案设计说明1.重视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本设计通过创设“图片像不像”和“调制蜂蜜水”两个不同的情境,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熟悉的现实情境中,以饱满的热情进入到对比例知识的探究学习中。
2.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新课标理念下的学习方式变革的核心是“主体回归”,被动接受成为了过去,主动学习成为了主流。
所以学习方式的设计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主体意识的激活、主体潜能的挖掘。
本设计在教学比例的意义时,先引导学生依据情境图中的五幅图片的长与宽自由写出多个比,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发现图片A、B和图片D长与长、宽与宽的比相等,可以写成一个等式,引出比例的意义,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1课时比例的认识(1)⊙回忆旧知,谈话导入1.课件出示教材16页上面的情境图。
师:五张不同的图片,哪两张图片像,哪两张图片不像?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
师:请同学们联系比的知识,再想一想,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怎样的两张图片不像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个体汇报。
预设生1:比相等的像,不相等的不像。
如D和A两张图片长与长、宽与宽的比相等,12∶6=8∶4,所以D和A两张图片像。
生2:图片A长与宽的比是6∶4,图片B长与宽的比是3∶2,6∶4=3∶2,所以这两张图片也像。
2.引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这些图片的大小不一,图片的像与不像和它们的长与宽有什么关系?像的两张图片的长和宽中究竟隐含着什么共同的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个新朋友。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比例的认识》精编教案.doc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学期《比例的认识》精编教案.doc一、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是学习比例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1.掌握比的基本定义;2.了解比的含义;3.学习使用比的方法,并能广泛地运用到学习中,场景中求解问题;4.学会分析和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比例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5.学习认识比例的用法及其种类。
四、教学方式1.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活动;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讨论;3.采取讲授、指导、讨论、练习相结合的方法;4.充分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作用;5.开展实际活动;6.经常给学生进行安排性训练。
五、教材分析:本单元比例的概念和内容都是比较宽泛的,有许多涉及到数学思维的概念和知识点,它们之间有着相互关联,要想把握比例的概念,就要把它们串联起来。
本单元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为起点,给出了许多有关比例的实际应用,它们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六、教学过程1.问题引入:(1)引导学生自发谈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激活学生学习兴趣;(2)展示生活中出现的比例问题,引出本单元内容。
2.教师概述本单元内容:(1)复述本单元内容,介绍比和比例的定义;(2)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中实际带来的问题,指出比例的关系和规律;(3)探讨如何运用比例的规律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做完全的分析和讨论。
3.例题讲解(1)分析说明各种比例的性质;(2)探讨如何利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4.合作探究:(1)通过各种真实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分析问题,培养学会如何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再探讨:(1)再探讨比例关系,引导学生发展新的思考,增进学生对比例的理解;(2)通过新问题的讲解,巩固学生学习知识点;6.归纳总结:(1)师生共同完成学习总结;(2)对比例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深入理解;七、板书设计:比的定义:形式:A:B=m:n概念:A与B的比值等于m与n的比值八、评价:(1)定期考试,通过检测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2)经常进行训练,通过检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小测或作业,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4)日常考核,通过检测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学习效率;(5)活动评价,用以评价学生活动中的学习成果;(6)实验性评价,评价学生探究研究能力的加强情况;(7)讨论及总结性评价,用于评价学生总结思考能力的发展情况。
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比例的认识优秀教学案例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解题思路。例如,在讲解比例的应用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引导学生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例如,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相互提问、解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可以不过多干预,让学生自己探讨、尝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同时,教师还引导学生养成勇于探究、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制定小组合作规则,引导学生公平、公正、有序地进行合作。例如,规定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参与讨论,尊重他人的意见,共同完成任务。
3.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可以不过多干预,让学生自己探讨、尝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例如,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以及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二)讲授新知
1.讲解比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例如,通过示例讲解比例的定义,让学生明白比例是由两个比相等的式子组成的。
2.介绍比例的组成,使学生了解比例的四个数。例如,讲解比例中的外项、内项、比例尺等概念,让学生明白比例的构成。
3.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运算方法。例如,通过示例讲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的认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能说出比例的意义。
2、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构成比例。
3、通过观察、比较、小组讨论说出比和比例的区别。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构成比例。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构成比例。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了比,现在大家想一想,什么是比?比有几项?比有什么性质?并给我们举出实例。
二、比较分析,探究新知
1、出示情景图,
问题:1:你能说一说这几幅图中哪些像,哪些图片不像吗?
2:小组交流。
3:请同学们观察、计算一下,图片的长和长、宽与宽的比值是多少?
6∶10和9∶15 4.5∶1.5和10∶6
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教师结合回答说:刚才,你们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比值再作出判断的。
老师不是这样想的,可很快就判断好了,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告诉你们,老师是运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的。
二、自主探究
过渡:同学们,比有各部位的名称,比例中的四个数也有名称,请自学课本,你能发现什么?
(1)什么叫比例的项?比例中有几个项?分别叫什么?
(2)你能把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吗?改写成分数后你还能找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吗?试试看。
三、反馈。
1、在四人小组里,将你的发现与同伴交流一下。
2、重点学习分数形式的比例哪两个是内项,哪两个是外项。
3、练习: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4:631:21= 41:432.0:6.0= 5200280=
( 板书第一、三题的外项和内项)
四、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师: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存在着一种关系,刚才老师就是用这种关系做出了判断,你能发现吗?请你用乘法算算看,是不是所有比例都存在这样一种关系,请你验证一下。
(2)学生探究验证,教师指导。
(3)板书: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比例的认识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比例各部分名称。
2.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一、填空。
(1)()叫做比例。
(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中间的两个数叫做比例的(),两端的两个数叫做比例的()。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分别是12和8,两个比的比值是3,写出这个比例().
4
(4)从24的因数中选出四个因数,组成两个比的比值都是2的比例式是().
(5)在12 、8 、16 这三个数中添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可以是()、()或()。
(6) 把1.6、6.4、2和0.5四个数组成比例()
(7) 9:3=():2
(8)在3:15、9:45、4:3三个比中,选择其中两个比组成比例是()
(9)把1.6、6.4、2和0.5四个数组成比例()(10)在2∶5、12∶0.2、310∶15 三个比中,与5.6∶14 能组成比例的一个比是( )。
二、选择题。
1.比例5∶3=15∶9的内项3增加6,要使比例成立,外项9应该增加()。
a. 6
b. 18
c. 27
2.把2千克盐加入15千克水中,盐与盐水重量的比是()。
a. 2∶15
b. 15∶17
c. 2∶17
3.下面的比中能与3∶8组成比例的是()。
a. 3.5∶6
b. 1.5∶4
c. 6∶1.5
4.下面的数中,能与6、9、10组成比例的是()。
a. 7
b. 5.4
c. 1.5
三、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写出判断过程)
6∶10和9∶1520∶5和4∶15∶1和6∶2
四、按要求写比例。
1,两个外项分别是17和一个比例,组成比例的比的比值是
4
3,写出这个比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