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高三第七次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9届甘肃兰州高三实战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甘肃兰州高三实战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论语》中记载:“子曰:‘周监(借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表达此观点是基于周A.突出的文学成就B.完备的礼仪制度C.平等的教育制度D.是夏商王朝的正统继承者2. 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方、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
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精耕细作___________ B.刀耕火种________ C.男耕女织________ D.自给自足3. 朱熹在《白鹿书院揭示》中说:“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材料表明A.教育的功能是使人成为圣贤B.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完善道德C.希望人们放弃声名利禄D.为学的目标是写出华丽的词章4. 《文献通考》记载北宋部分年份的赋税收入,见下表:p5. 年份农业两税茶、盐、酒、商等总税收收入太宗至道末年(公元997年) 2321万贯 1238万贯约3559万贯真宗天禧末年(公元1021年) 2762万贯 2936万贯约5723万贯神宗熙宁年间 2162万贯 4911万贯约7070万贯表中数据说明当时A.人民赋税负担较重___________ B.经济结构趋于合理C.农业生产破坏严重___________ D.商业地位日渐突出6.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到:“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这一观点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B.解释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全球化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7. 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
甘肃省201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附解析)
甘肃省2019年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019.3 1.有学者认为,甲骨卜辞的记载反映了早期人类身处的社会历史状况和思维特征。
这种自然崇拜反映的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对社会的认识,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
甲骨卜辞A. 反映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真实状况B. 促进了自然与人的和谐C. 影响了秦汉以后政治文明的走向D. 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成长【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是:甲骨卜辞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由此可知甲骨卜辞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成长,故D项正确;甲骨卜辞能够反映我国早期社会的一些状况,但未必真实,故A项说法错误;甲骨卜辞反映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体现不出自然与人的和谐,故B项说法错误;秦汉以后政治文明的走向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项显然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
2.法国学者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写道:“张骞上表指出了西域和位于阿姆河南北地区的居民对中国的丝绸的强烈兴趣,正是这种原因才决定了汉朝向塔里木盆地和帕米尔开拓的重大决定。
”这说明张骞出使西域获得的情报A. 加强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B. 扩大了汉朝的统治区域C. 推动了汉朝开拓西部疆土D. 促进了汉朝丝织业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张骞上表指出了西域和位于阿姆河南北地区的居民对中国的丝绸的强烈兴趣,正是这种原因才决定了汉朝向塔里木盆地和帕米尔开拓的重大决定”说明张骞出使西域推动了汉朝向西域地区的开拓,故C项正确;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是通过设立西域都护实现的,故A项不符合题意;“决定了汉朝向塔里木盆地和帕米尔开拓的重大决定”说明汉朝还没有实现对西域的管辖,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丝绸之路的开辟,故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
3.宋朝时,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南方的开发、农作物的传播与发展,原来的作物种植结构几乎全被突破,以粟、麦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被以稻、麦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所取代。
其主要原因是A. 稻麦轮作使耕地亩产增加B. 粟的产量已达传统农业极限C. 玉米种植面积迅速扩大D. 北民南迁刺激江南麦类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小麦种植扩展到南方,并形成了稻麦二熟制,粮食产量大大提高,从而稻麦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取代了粟麦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故A项正确;没有数据表明宋代粟的产量已达传统农业极限,故B项错误;中国的玉米种植开始于明朝,故C项错误;北民南迁刺激了南方麦类发展,这是粮食种植结构变化的前提之一,不是主要原因,故D 项错误。
2019届甘肃省甘谷重点中学高三考前押题文科综合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9届甘肃省甘谷重点中学高三考前押题文科综合历史试卷(解析版)一、单选题1.从春秋后期开始,齐国大夫田氏长期专擅国政。
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册命田和为齐侯,田氏正式取代了姜氏在齐国的统治,史称“田氏代齐”。
这表明A. 册命齐侯凸显君主的集权统治B. 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则遭到破坏C. 周王室开始丧失天下共主地位D. 官僚政治已经取代了血缘政治【答案】B【解析】【详解】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氏在齐国的统治,田氏虽得到周安王正式册命,在实质上这是对周初分封制的破坏,故B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凸显君主的集权统治”表述错误,排除A;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但仍然是天下共主,C错误;秦朝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标志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2.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缥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
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陆续传到中国。
这反映出“丝绸之路”A. 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B. 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C. 促使中国成世界经贸中心D.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都先后西传。
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陆续传到中国”可知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D选项符合题意。
材料未体现丝绸之路推动沿线经济发展,A 选项排除。
材料强调的是丝绸之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与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无关,B 选项排除。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不符合史实,C选项排除。
【点睛】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起于西汉都城长安(东汉延伸至洛阳)。
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3.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
2019甘肃省兰州市高三诊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9年兰州市高三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整理校对:兰州大学附属中学钱家锋一、选择题24.西周灭商后,因其国都远在西北,不利于控制幅员辽阔的疆土和统治商代后裔,周天子选派亲族、功臣到王畿之外的地区建立诸侯国。
其作用体现在A.确保了宗法制的实施B.削弱了官僚、贵族的势力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建立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25.土地兼并往往导致社会矛盾频发,统治者虽然采取措施,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但始终不能阻止封建社会土地兼并问题的出现。
其根源在于A.封建土地私有制B.社会动荡不安C.豪强地主势力阻挠D.重农抑商政策26.翰林在唐朝为艺能之士(书、画、弈棋等)待诏之所,唐玄宗时,命文人之士居翰林中,分掌制诰。
北宋时,翰林学士设为专职。
至明中叶后,则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由此说明A.人才选拔来源扩大B.翰林的权位越来越重C.行政决策失误减少D.翰林的地位每况愈下27.我国古代在对官员的选任和管理上实行人事回避制度,主要是亲属回避、地城回避和职务回避。
人事回避制度正式确立于两汉,发展成熟于唐宋,完备于明清。
回避制度A.导致了人才匮乏的局面B.消除了血缘、地城观念C.杜绝了吏治腐败的现象D.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公正公平28.19 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棉纺织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棉花的出口。
原来不种棉花的地区也开始大量种植。
“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种植棉花”。
这表明当时中国A.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B.棉纺织业取代传统丝织业C.中国小农经济完全解体D.农村产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29.“近数十年来,新兴的工业,亦非少数,惜乎兴起之初,未有通盘计划,而任企业之家,人自为战,大多数偏于沿江沿海。
民国二十六年战事起后,被破坏的,竞达70%。
”材料表达的观点是A.民族工业的发展速度较快B.国家工业布局应考虑均衡性C.沿江沿海不适宜发展工业D.工业被战争破坏的非常严重30.美国《财富》杂志曾在香港回归前预言“香港已死”。
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甘谷一中2018—2019学年度高三级第一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卷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天命”是商周时期的重要观念,商人认为“天命”不可转移,而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
这表明周代A. 王权与神权相分离B. 德治思想逐步形成C. 天子权力有所下降D. 对天的认识理性化【答案】B【解析】【详解】“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反映了周代的德治思想,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王权与神权相分离”,排除A;材料反映周代的德治思想,无法体现天子权力下降,排除C;材料“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反映统治者仍然重视“天命”,无法体现“对天的认识理性化”,排除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分析解答即可。
2.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
材料中“分散性、松散性”的表现是A. 宗法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B. 宗法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较大独立性C. 层层封授,血缘和政治隶属关系逐渐松散D. 实现了国与家、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得出,西周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下侯有较大独立性,故B项正确。
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
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按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利,因此不因层层封授而松散,故C项正确。
D项不能反映松散性,故排除。
3.春秋时期各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进入战国,各国国君纷纷自称为王。
甘肃省2019届高三冲刺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甘肃省2019届高三冲刺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其威势也。
”下列选项中体现的思想与这一主张属于同一派别的是A.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B.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C.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D.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2. 汉武帝时实行“ 盐铁官营” ,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
清政府采取“ 引岸制” 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
这一变化表明A. 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B. 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C. 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D. 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3. 唐开元四年( 716 年),汴州发生了蝗灾,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姚崇乃牒报(行文通报)若水,强令其采取灭蝗措施。
据唐朝三省体制判断,这说明了当时A. 中书省势大,姚崇越权行政B. 门下省失权,三省体制瓦解C. 相权膨胀,威胁皇帝权力D. 藩镇割据,倪若水抗拒中央4. 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董仲舒C .朱熹________ D.王阳明5. 甲午战争后,清御史陈璧建议“为船政开自然之利,开煤矿、铁矿、铸造洋钱、设招商局、兼造民用品,商品化经营”。
该建议反映了A. 陈璧主张大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________B. 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 陈璧主张打破洋务企业官办体制________D.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6. 1917 年,李大钊撰文指出:“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
” 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A. 批判封建皇权B. 反对尊孔复古C. 捍卫《临时约法》D. 倡导科学精神7. 张海鹏在《中国近代通史》中写到:“由于战局发展,工矿内迁工作到1940年底基本完成。
2019届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甘谷一中2018—2019学年度高三级第二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卷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有学者指出:“多元起源的文明火种,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汇聚中原,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母体。
”当时,构成中华文明母体的内涵之一是A. 早期政治制度开始萌发B. 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C. 个体小农经济开始兴起D. 宗法分封制趋于解体【答案】A【解析】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正处于中国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和夏商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我国早期的政治制度,故A正确;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形成,应该是在春秋战国之后,故B错误;个体小农经济开始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故C错误;宗法分封制趋于解体的时间也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故D错误。
【名师点睛】抓住关键时间信息“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答。
2.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
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
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
”这一统一的变局还体现出A. 从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B. 从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C. 从世袭政治到官僚政治D. 从礼乐治理到法律治理【答案】B【解析】【详解】先秦时期由于分封制下诸侯权力较大,统治集团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秦朝实现全国统一,推广郡县制,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故B项正确;秦朝制度特点是官僚政治,不是血缘世袭政治,故A项错误;商鞅变法时期已经实行官僚政治,故C项错误;秦朝实行的君主专制,并不是法律治理,故D项错误。
3.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九部在北,四部在南。
西晋前期10州,南7北12。
甘肃省2019届高三冲刺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甘肃省2019届高三冲刺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其威势也。
”下列选项中体现的思想与这一主张属于同一派别的是A.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B.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C.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D.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2. 汉武帝时实行“ 盐铁官营” ,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
清政府采取“ 引岸制” 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
这一变化表明A. 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B. 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C. 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D. 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3. 唐开元四年( 716 年),汴州发生了蝗灾,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姚崇乃牒报(行文通报)若水,强令其采取灭蝗措施。
据唐朝三省体制判断,这说明了当时A. 中书省势大,姚崇越权行政B. 门下省失权,三省体制瓦解C. 相权膨胀,威胁皇帝权力D. 藩镇割据,倪若水抗拒中央4. 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董仲舒C .朱熹________ D.王阳明5. 甲午战争后,清御史陈璧建议“为船政开自然之利,开煤矿、铁矿、铸造洋钱、设招商局、兼造民用品,商品化经营”。
该建议反映了A. 陈璧主张大力发展民族资本主义________B. 清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 陈璧主张打破洋务企业官办体制________D.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6. 1917 年,李大钊撰文指出:“ 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也。
” 李大钊在此强调的是A. 批判封建皇权B. 反对尊孔复古C. 捍卫《临时约法》D. 倡导科学精神7. 张海鹏在《中国近代通史》中写到:“由于战局发展,工矿内迁工作到1940年底基本完成。
2019届高考历史第七次综合考试试卷
2019届高考历史第七次综合考试试卷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
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
”这套“制度”包括①察举制度②皇帝制度③郡县制度④三公九卿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2.汉武帝时期太学的兴办①提高了儒学的地位②打破了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③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④促进了封建教育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3.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度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是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
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4.一位唐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B、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C、在居住区开绸缎店D、他的商业活动受到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5.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 B.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C.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D.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戏剧A.自然经济 B.儒家民本思想 C.手工业发达 D.重农抑商政策7.“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提出这一思想的应该是A、资产阶级激进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资产阶级革命派 D、地主阶级洋务派8.《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受到封建守旧势力的强烈反对,主要因为康有为A.主张废除传统的文化B.成立了改良政党保国会C.借古训以宣扬其政论D.要求改变封建土地制度9.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因为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B、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内容基本一致C、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10.座落在甘肃会宁县城的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全国重点红色旅游基地。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华中抗日根据地成立初期,市场上流通有法币、伪币和抗日民主政权发行的“抗币”;到了抗战后期,随着法币的贬值等“抗币”已成为“新民主政权下地方性国家纸币”,并为当地百姓所信赖。
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日本侵略者借伪币掠夺中国财富B.国民政府货币金融政策的彻底失败C.抗日根据地的货币问题得到解决D.抗日民主政权获得根据地民众认同2.明末清初,男性文人笔下出现了一大批勇于抗争的女性形象,她们或满望爱情大胆追求,或山河且变誓死死守节。
同时,女姓作家亦显露出不同以往的平等意识、自我关怀乃至优于男性的家国情怀。
这一现象A.折射出社会转型的趋势B.体现了男女平权的发展C.得益于女性经济的独立D.反映出自我意识的觉醒3.传统儒学通过道德教育和理想教育启发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的自觉。
但随着儒学政治制度化方面的成功,它成为人们必须遵守的一种外在规范,却导致了在道德修养方面走向衰微。
为改变这一局面A.汉代董仲舒倡导三纲五常伦理观B.魏晋时期二教合一成为主流思潮C.宋代儒学呈现思辨化哲学化趋势D.明清经世致用形成早期思想启蒙4.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以一位象征自由女神的形象为主体,女神赤着脚,左手拿枪,右手高举三色旗,领导人们在硝烟弥漫、尸横遍地的街道上迎风前进。
前景是横七竖八倒在地上的保皇党人,中景后景是林立如墙的各阶层百姓,空中还飘扬看鲜艳的三色旗。
据此判断,该画作体现的艺术特点是A.鼓吹理性主义,追求严谨造型B.关注社会现实,讴歌劳动创造C.强调主观感情,表现内心世界D.表达绝望情绪,色彩反差强烈5.①屋大维以恺撒养子的身份,继承了恺撒的政治遗产。
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七次检测试题(语文)
、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道德的本质不是远离“得”,而是要学会如何在处理现实复杂利益关系中获得正当性;道德的完满也不是不要“得”,而是能够自如地运用符合“德”的方式去“得”,儒家“孝”伦理发展到“德”的阶段,便在个体自身内部完成了“孝”的内化,但这只是抽象地完成。
儒家“孝”伦理的意义与价值,决不仅仅是精神的自我完成,而是“外化为他物”。
这种现实外化就是“得”,就是使儒家“孝”伦理能够更有效地干预现实社会生活。
“得”是儒家“孝”伦理逻辑运行的目的。
但“得”的实现与获取也不能偏离伦理的逻辑。
在儒家“孝”伦理中,“德”与“得”互相投射,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的逻辑结构。
第一,“得”必须有“德”。
在中国传统社会,因为孝行而获得社会广泛认可的孝子不乏其人,这种认可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嘉奖:在物质上能够获得上层的封赏,比如对孝子实行赦免赋税的优惠等;在精神上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孝子们被旌表门闾、载入史书,其而能够因为孝行被选入官。
反之,如果有不孝者,则被除名削爵,永世不得续用。
第二,“德”必然能“得”。
舜因何能贵为天子,因为舜是大孝之人,德行高远。
而且这种大德能使老百姓受益,自然就会受到上天的保佑,所以大德之人必然会“得”。
“德”不以“得”为目的,但“德”却必然有“得”的报答。
父子是血亲相连的天伦关系,如果孝敬双亲是为了赢得孝子的美名和求得功利,则损害了亲亲之情,使人失去最基本的情感依托。
所以,“得”并非最终目的,只是在进行价值预设时,人们确信孝子必然会得到好的归宿。
所以,在主观动机上,“德”并非为了“得”;但在客观效果上,“德”却必然“得”。
第三,有“德”就是“得”。
孝的根本是对父母的血缘情感的真实流露,而不是出于机心和利益,那种对自然本真的背离会导致孝的矫揉造作。
特别是汉代以来,越来越多外在的物质利益附加在孝上面,使孝越来越远离人性的自然。
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七次检测试题(含解析)
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七次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中国是古代世界唯一一个能够借助非常有限的基础性条件就得以将广土众民抟成一体并绵延悠久的国家。
西周已具备的“条件”是A. 通用的表意文字系统B. 统一规范的货币制度C. 普及的儒家意识形态D. 完备的道路交通系统【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西周时期的文字。
西周时期出现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这种文字的特质就是汉字非拼音的特点,该特点使其容易克服方言的差异和其他更大的语言障碍,有利于汉民族意识的强化,符合材料中“将广土众民抟成一体”的含义,故A项正确。
统一规范的货币制度是秦统一之后推行,故B项错误。
儒家意识形态确立为正统思想是在西汉时期,故C项错误。
完备的道路交通系统是在秦统一之后实行,故D项错误。
2.下表是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表。
这一变化反映了A. 士大夫阶层不断丧失对土地的占有权B.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强化C. 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的松弛D. 自耕农阶级在曲折中渐趋发展壮大【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反映出封建小农经济下农民经营以及田庄经济中租佃形式,这一变化体现出了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士大夫对土地的占有关系,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出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变化,不是自耕农阶级壮大,故D项错误。
3.有学者运用现存明朝进士登科史料中的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从明代初期到后期,平民家庭出身的进士占进士总人数的比例从75%跌至45%,而官员家庭出身的比例从24%提高到53%。
这主要反映出A. 平民弃儒从商现象的普遍B. 选官考试程序的不公C. 科举制度僵化程度的加深D. 恩荫入仕机会的增多【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代的科举制度。
材料的信息说明明朝时期平民家庭出身的进士逐渐减少,而官员家庭出身的进士的比例却逐渐上升,这里体现出科举制度逐渐脱离了公平化的原则,僵化的程度逐渐加深,故C项正确。
甘肃甘谷一中2019年高三第一次检测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甘肃甘谷一中2019年高三第一次检测考试文科综合试题文科综合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35小题,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读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回答1—3题。
1、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要紧因素是A、副热带高压B、信风C、西风D、季风2、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A、1月B、4月C、7月D、10月3、图示沙尘扩散,可能造成的妨碍是A、墨西哥湾沿岸诸国年降水量减少B、亚马孙河含沙量剧增C、美国东南部大气悬浮颗粒物增加D、巴西高原干旱程度加剧从气候学上讲,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在10℃以下算作冬季。
读我国冬始日期分布图,完成4~5题。
4.妨碍我国地势第三阶梯冬始日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海陆分布C.纬度D.光照5.以下关于我国各地冬始日期分布规律及要紧妨碍因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C地入冬日期可能为11月25日B.受地形妨碍,沿海地区比同纬度内陆地区入冬晚C.海口一年中只有春、夏、秋三季,没有冬季,因此不存在四季更替现象D.A地地势高,B地纬度高,入冬日期差不多下图为某特大城市距离市中心4千米范围内城市各功能区占土地面积比例变化示意图,完成6~7题。
6、关于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功能区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商业区B、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行政及绿化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行政及绿化区7、科学地规划城市建设,有利于A、合理利用土地,使城市每一寸土地都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B、加强各功能区之间的分工与联系C、分散城市职能,重点建设某一种功能区D、完全摆脱地理环境的的妨碍,建立合理的城市等级体系图2是一游客在列车上拍摄的西藏太阳能发电的景观图片,图中的箭头表示列车行进方向。
读后回答8~9题。
8.该游客在拍摄图片时,火车的行进方向是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9.以下四个城市设计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水平倾角最大的应该是A.上海B.济南C.北京D.长沙读以下太阳高度随经度和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10~11题。
精品解析: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七次检测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解析版)
甘谷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七次检测文综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试室号、座位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型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柠檬性喜温暖、耐阴、怕热、不耐寒,因此适宜在冬暖夏凉的亚热带地区栽培。
2002年以来,重庆市万州区对柠檬产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形成柠檬产业化发展的新格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
然而,与其他地区柠檬产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万州区太龙镇自2017年以来,柠檬严重滞销。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重庆万州区种植柠檬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 市场广阔B. 光照较强,昼夜温差较大C. 气候适宜D. 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广大2. 2017年以来,万州区太龙镇柠檬严重滞销的原因最可能是A. 市场需求减少B. 物流业发达C. 劳动力成本高D. 交通不便3. 可促进重庆万州柠檬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 扩大柠檬种植面积B. 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C.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D. 引进其他农产品,实现多种经营【答案】1. C 2. D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
由材料分析可知,柠檬性喜温暖、耐阴、怕热、不耐寒,适宜在冬暖夏凉的亚热带地区栽培。
重庆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雨雾天气,冬季因地形阻挡,较温暖,气候适宜,适宜柠檬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甘谷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七次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中国是古代世界唯一一个能够借助非常有限的基础性条件就得以将广土众民抟成一体并绵延悠久的国家。
西周已具备的“条件”是A. 通用的表意文字系统B. 统一规范的货币制度C. 普及的儒家意识形态D. 完备的道路交通系统【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西周时期的文字。
西周时期出现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这种文字的特质就是汉字非拼音的特点,该特点使其容易克服方言的差异和其他更大的语言障碍,有利于汉民族意识的强化,符合材料中“将广土众民抟成一体”的含义,故A项正确。
统一规范的货币制度是秦统一之后推行,故B项错误。
儒家意识形态确立为正统思想是在西汉时期,故C项错误。
完备的道路交通系统是在秦统一之后实行,故D项错误。
2.下表是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表。
这一变化反映了A. 士大夫阶层不断丧失对土地的占有权B.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强化C. 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的松弛D. 自耕农阶级在曲折中渐趋发展壮大【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反映出封建小农经济下农民经营以及田庄经济中租佃形式,这一变化体现出了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逐渐松弛,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士大夫对土地的占有关系,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出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变化,不是自耕农阶级壮大,故D项错误。
3.有学者运用现存明朝进士登科史料中的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从明代初期到后期,平民家庭出身的进士占进士总人数的比例从75%跌至45%,而官员家庭出身的比例从24%提高到53%。
这主要反映出A. 平民弃儒从商现象的普遍B. 选官考试程序的不公C. 科举制度僵化程度的加深D. 恩荫入仕机会的增多【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代的科举制度。
材料的信息说明明朝时期平民家庭出身的进士逐渐减少,而官员家庭出身的进士的比例却逐渐上升,这里体现出科举制度逐渐脱离了公平化的原则,僵化的程度逐渐加深,故C项正确。
材料现象说明的是科举制度僵化问题,不是平民弃儒从商现象,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提及选官程序的不公正,故B项错误。
恩荫入仕也是封建社会的一种入官渠道,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4.魏源与贺长龄于道光初年辑《皇朝经世文编》,全书120卷中,《礼政》(记述传统治国思想)占16卷;光绪十四年葛士凌辑《续编》,全书120卷中,《礼政》仅占12卷。
这一变化反映了清末A. 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主流地位B. 西方加快了对中国的文化侵略C. 民主思想成为人们关注焦点D. 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道光初年……《礼政》(记述传统治国思想)占16卷;光绪十四年……《礼政》仅占12卷”中可以看出,传统治国思想所占比例下降,这反映了清末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渐变化,故D项正确;清朝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西方文化的影响,故B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治国观念的减少,没有体现出民主思想,故C项排除。
5.下表是1914-1920年华商投资火柴厂情况统计表。
解读表格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革命促进民族工业快速发展B. 军阀混战影响民族工业C. 火柴厂投资增长迅速致使火柴进口减少D. 一战后西方列强加大投资排挤民族工业【答案】C【解析】【详解】有表格数据看出,1914-1920年华商投资火柴厂不断增多,使火柴进口减少,说明民族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原因是列强忙于一战,暂时减轻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故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军阀混战不属于民族工业较快发展的原因,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无法体现西方列强加大投资,排除D。
6.从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公开报道来看,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广泛使用中华民国国旗而很少使用中共党旗。
但在华北各抗日根据地,中共党旗则经常使用于各种节庆活动中。
这表明当时中共A. 尚未形成高度一致的革命文化B. 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C. 正在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D. 政治影响力存在着地区差异【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战时期由于国共合作抗日,延安使用的是国民政府的国旗,而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则实行中国共产党的党旗,这里充分体现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性,故B项正确。
材料中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一致的革命文化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就已经形成,故A项错误。
“党内合作”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外合作,故C项错误。
材料的现象主旨是说明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下的独立性,并不是说明政治影响力存在着地区差异,故D项错误。
7.下图为创作于1954年的素描《劝父亲人社》,这一作品A. 旨在动员农民积极参加人民公社B. 意在刻画土地改革中的农民心态C. 体现了浪漫主义绘画艺术风格D. 反映了变革年代中的社会动员【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1954年”“劝父亲入社”,可知是女儿奉劝父亲加入的是农业合作化,体现出变革年代中的社会动员,故D项正确。
材料中的是“社”是农业合作社,故A项错误。
土地改革是1950-1952年,此时已经完成,故B项错误。
素描作品属于现实主义艺术风格,故C项错误。
【点睛】题干关键信息是“1954年”“劝父亲入社”,可知是女儿奉劝父亲加入的是农业合作化。
8.1957年11月18日,毛泽东在莫斯科6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说:“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
”中国在“赶超”思想指导下的直接后果是A. 制定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B. 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进行改造C. 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 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体现了急躁冒进的“左”倾思想,结果造成“左”倾错误思想进一步发展,造成1958年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故C正确;1953年我国已经开始制定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56年我国已经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66年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57年11月”“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联系所学1958年我国经济建设中开展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背景分析解答。
9.罗马法规定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关系人包括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在民事诉讼中应承担陈述真实情况的义务,对故意违背真实义务的人处以“虚言罚”。
这表明罗马法A. 遵循私法至上B. 重视诉讼程序C. 注重诉讼诚信D. 崇尚科学理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罗马法。
材料中“陈述真实情况的义务”“对故意违背真实义务的人处以“虚言罚””说明罗马法比较注重诚信的诉讼作用,故C项正确。
材料说明的是罗马法注重诚信的理念,不是遵循私法至上,故A项错误;诉讼程序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科学理性不符合材料中诚信的理念,故D 项错误。
10.1300年~1500年左右,欧洲人口只有八千万,1700年达到了一亿两千万。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B. 物种的全球大交流C. 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D. 生育观念的空前解放【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500年左右进行的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人种和物种的交流,物种交流为欧洲人提供了高产粮食作物,能养活更多的人口,从而促进了欧洲人口的增长,故B项正确。
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是17-18世纪,不符合材料的时间,故A项错误。
此时期移民的方向主要是由欧洲向其他地区移民,尤其是新大陆,故C项错误。
生育观念的空前解放显然不符合材料中时间,故D项错误。
11.下表下表可以反映出美国政治生活中的A. 共和主义原则B. 平等主义原则C. 联邦主义原则D. 孤立主义原则【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美国的联邦制。
材料表格中说明的是美国妇女选举权先经过地方通过,然后参众两院进行修正,再通过地方批准,体现出美国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特点,这种特点属于联邦制的原则,故C项正确。
共和主义是指拒绝接受君主和王朝统治原则,故A项错误。
平等主义原则不符合材料中联邦制的信息,故C项错误。
孤立主义是美国实行的外交政策,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12.1985年3月,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该论断A. 表明结伴不结盟成为国际社会共识B. 揭示了世界经济不平衡加剧的现象C. 源自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显著进步D. 预见了东西方冷战行将终结的命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
材料中“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是指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的变化,“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是指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平衡的现象,故B项正确。
“结伴不结盟”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原则,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故A项错误。
材料中论述的是美苏争霸以及经济发展问题,与当今国际关系民主化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
材料并不能看出邓小平预测了美苏冷战结束的信息,故D项错误。
13.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郑大华教授认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清末民初,是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
其特征有:新(近代民族主义)旧(传统民族主义)杂糅,而新的量在增加,旧的量在减少;反对国外民族压迫与反对国内民族压迫,亦即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争取国内各民族的平等斗争交织在一起;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结合,亦即推翻国外和国内民族压迫的斗争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斗争结合起来。
第二阶段,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
其主要特征为:反帝与反封建的结合;从思想文化上寻找中华民族落后的原因;民族主义开始与各种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结合。
第三阶段,“九・一八”后到抗日战争结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阶段,其特征为:在思想文化方面,从原来的反省、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国内各个阶级、各党派、各种政治势力逐渐结合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
——郑大华《“民族主义”、“近代民族主义”及思想渊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阶段与前两个阶段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