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发展新优势 提升核心竞争力(四平政府报告)
2011年四平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四平市政府工作报告(摘要)——2011年1月5日在政协四平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协商讨论稿)代市长石国祥各位委员:现在,我代表四平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协商讨论,并提出意见。
一、2010年工作回顾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攻坚克难,求富图强,经济社会呈现出增速加快、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喜人形势,较好地完成了《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各项任务,“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实现。
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态势。
预计生产总值完成810亿元,增长19 %,其中,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4%、27.8%和18.2%。
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56亿元,增长30.2%,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27.9亿元,增长30.7%,其中,市本级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29亿元,增长30.3%,地方级财政收入12亿元,增长43.4%,财力状况实现较大改善;全市一般预算财政支出完成113.8亿元,增长25.3%。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5%以下。
——投资力度继续加大,消费拉动稳步增长。
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0亿元,同比增长52.7%,全市3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达到650个,亿元以上项目180个。
大项目、工业项目、域外投资项目、布局合理项目和税源型项目明显增多,项目建设实效明显。
加大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预计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90亿元,同比增长18%。
热点消费持续升温,全市新落籍汽车2.3万辆;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补贴销售家电产品18万多台(部)。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100亿元,增加值294亿元,利润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26%和36.4%。
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全国首家换热器公共技术研发中心正式运行,换热器国检中心即将投入使用,换热器企业数量快速增加;专用车特色工业园区纳入省规划管理园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生产企业发展到158家;光伏产业异军突起,太阳能电池硅片年生产能力达到1亿片。
吉林省 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
吉林省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作者:苏枫来源:《小康》2024年第07期“拼经济”的舞台,表面上拼的是经济,更多的是投射未来发展。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的关键之年。
政协吉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月23日上午在长春开幕。
次日,吉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在长春隆重开幕,吉林正式进入两会时间。
《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注意到,2023年吉林省地區生产总值增长6.3%,增速居全国第7位,为近年来最好位次。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6.3%,增速居全国前列。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
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吉林省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着力加强监测预警、有效调控,及时出台扩大内需、减负强企集成政策,落实高质量发展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双赛马”机制,聚焦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挖增量、控减量、以丰补歉,全年经济稳定增长。
并且,吉林省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了。
过去一年,吉林省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五大车间全面进入试生产,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建成投产,一汽红旗国悦豪华礼宾中巴车正式批量投放市场。
同时,“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全面启动,克服局地严重洪涝灾害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837.3亿斤,从全国第5位跃升至第4位,增产21.14亿斤,占全国增量的11.9%,亩产958.2斤,居全国粮食主产省第1位。
2024年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
2024年,吉林省将强化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推进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获批,推动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挂牌。
启动建设长白山实验室、三江实验室、吉光实验室。
筹建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研究院。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设立企业科技研发专项,支持一汽、长客、吉化、吉林化纤等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
高新技术企业新增500家以上。
2023年四平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要点
2023年四平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要点为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统筹推进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开创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新局面,特制定2023年我市数字政府建设工作要点。
一、提升数据资源服务能力1.加快启动“一网统管工以“数字四平”建设为核心,围绕1个中心(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2个底层平台(政务云和共享平台∖N个场景领域(各委办局信息转型)进行总体设计,建设“统一协调、扁平指挥、高效服务、有效处置”的指挥架构,打造可运营、可迭代升级的四平数字城市运营模式。
(责任单位:大数据管理局等各有关部门)2.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工政务服务事项切合网上可办好办需求,确保年内“一网通办”率达到85%,按照全省统一要求实现160项“省内通办,140项“长三角一网通办”深化“一件事”改革,实现“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限时办结”,推动高频“一件事”全流程线上办理;加快小企通”推广应用,实现全市覆盖应用率100%。
(责任单位:行政审批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卫健委、人社局等各有关部门,各镇(街、区))3.加强数据汇聚治理。
对各部门政务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分批开展实地调研,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形成政务信息系统和数据目录清单。
围绕人口库、法人库建设,整合公安、教育、社保、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改造,深化融合应用能力,健全人口画像、企业画像。
加强数据集中采集、统一处理、元数据分析、数据质量管控、数据归档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质量反馈机制。
(责任单位:大数据管理局、公安局、教育局、人社局、民政局、市场监管局等各有关部门,各镇(街、区))4.推进数据开放共享。
积极推动部门自建政务信息系统对接我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部门自建业务系统与省级业务系统双向数据共享。
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交通运输、文化旅游、民政、商务、住房城乡建设、市场监管、医保等8个重点领域,积极争取试点回流省、市数据,满足相关部门数据需求。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四平市城市特色街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四平市城市特色街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4.23•【字号】四政办发〔2022〕13号•【施行日期】2022.04.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四平市城市特色街区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四政办发〔2022〕13号铁东区、铁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关于加强四平市城市特色街区建设的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4月23日关于加强四平市城市特色街区建设的工作方案为加快推进我市城市特色街区建设,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和稳定扩大就业,根据《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吉林省城市特色街区建设的意见》(吉政办发〔2021〕54号)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以提升改造传统商圈、培育发展新兴商圈为目标,充分发挥特色街区在引领带动商圈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展示城市商业旅游文化特色、促进消费增长、服务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按照“规划先行、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科学建设”的要求,力争利用3年左右时间,在我市市域打造1条省级特色街区和一批各具特色的环境优美、商业繁华、文化浓厚、管理规范的街区。
二、主要任务(一)完善特色街区布局。
聘请一流专家团队对特色街区进行专业规划,立足区位条件、发展基础、长期规划,按照“凸显特色”的要求,编制辖区内特色街区建设或改造规划,确定四至范围、目标定位、个性特色、业态布局和发展目标,强化与相关城市建设规划的衔接,构建“一街一特色”的“1+N”特色街区建设体系,高标准设计特色街区总规划和街区环境、业态布局、交通网络等,促进商业、文化、旅游等资源协同发展。
(责任单位:铁东区、铁西区人民政府;指导单位:市商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文广旅局等部门)(二)强化建设规范。
四平百年变化调研报告心得
四平百年变化调研报告心得四平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我家乡的所在地。
近日,我参与了一项关于四平百年变化的调研报告,通过对城市发展的历史变迁和现状的详细调查和研究,我对四平的一百年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从建设发展的角度来看,四平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实现了巨大的发展进步。
在经济发展方面,四平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逐渐完备,交通便利度大大提高。
从农业社会跃升为工业城市是四平重要的转型之一,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四平成为中国的重要工业支点。
现在,四平有很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如吉林敖东集团等,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另外,城市的环境和面貌也得到了长足的改善,绿化覆盖率逐年提高,城市规划更加合理,给人一种宜居的感觉。
其次,从人文风貌的角度来看,四平在百年间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在文化方面,四平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在过去的一百年中,许多优秀的文化和艺术传统得到了发扬。
同时,四平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在这里和谐相处,促进了文化交流和融合。
此外,四平还有许多独特的民俗文化,如地方戏曲、舞蹈等,这些都是四平文化的瑰宝。
在教育方面,四平的教育事业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从只有少数学校到如今拥有各级各类学校庞大的教育体系,为地方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最后,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看,四平百年变化也体现在社会习俗和人际关系的变迁上。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四平的社会结构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再到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四平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过去,农业占主导地位,人们的生活方式比较固定,而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多样化。
此外,四平的社会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人们之间的交往更加方便,交流更加频繁,社会关系也更加多元化。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发现四平百年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改革开放。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对四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平市经济运行分析制度的通知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平市经济运行分析制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2.13•【字号】四政办函〔2019〕7号•【施行日期】2019.02.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经济运行正文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平市经济运行分析制度的通知四政办函〔2019〕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委员会,市政府各相关部门:《四平市经济运行分析制度》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2月13日四平市经济运行分析制度为进一步改进全市经济运行分析工作,促进全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我市正处于“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关键阶段,面临着新旧动力转换接续尚不到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困难和挑战,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任务艰巨。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建立健全市县两级联动、各部门共同参与的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预警体系,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全市经济运行态势,重点分析和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发挥好指导、组织、协调的作用,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服务,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调度的水平和质量。
二、组织机构成立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市统计局局长为副组长,各县(市)、区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
(一)成员名单。
组长:陈强常务副市长副组长:邱岩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关银杰市统计局局长成员:郭建政市财政局局长贺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宋彦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纪庆贵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王志军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郭晶市商务局局长金紫鹰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王健雄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张孝富市林业局局长张国忠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冯阿钧国家统计局四平调查队队长徐庆四平供电公司总经理单钰婷市邮政管理局局长李乐新梨树县副县长刘鑫伊通县副县长窦明珠双辽市副市长XXX 铁东区副区长宋军铁西区副区长李春杰红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杨万兵四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加快特色产业小镇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政办明电〔2019〕5号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加快特色产业小镇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加快特色产业小镇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政办明电〔2019〕5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 《吉林省加快特色产业小镇创建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9年2月3日吉林省加快特色产业小镇创建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确指导我省特色产业小镇健康发展,在总结省级示范城镇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学习借鉴浙江经验,加快创建一批特色产业小镇,发挥吉林省特色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创建标准(一)有鲜明的聚焦产业。
突出一镇一主业,落地项目、引进的企业要围绕主导产业实施,延长产业链条,形成上下游配套、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
(二)有高水平的规划。
规划要符合当地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及省有关生态环保要求和保护区相关规定等,突出特色、产城融合、多规合一,具有前瞻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可落地实施。
(三)有明确的建设主体。
坚持市场化导向,建设主体既可以是国有企业,也可以是民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等类型企业。
(四)有一定的投资规模。
高质量策划实施主导产业及其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主导产业投资(不含商品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占比不能低于总投资的50%。
(五)有创新的管理体制。
可以根据工作实际由企业和政府分别派出人员构成管理组织,承担协调服务等工作。
四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四平市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技能社会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四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四平市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技能社会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10.10•【字号】四政发〔2022〕8号•【施行日期】2022.10.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四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四平市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技能社会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四政发〔2022〕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相关部门:现将《关于推动四平市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重点工作任务分工四平市人民政府2022年10月10日关于推动四平市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的通知》(吉办发〔2021〕37号)和《教育部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技能社会建设的意见》(吉政发〔2021〕28号)精神,推动我市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技能社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围绕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四平市“三三九一”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高内涵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撑。
二、工作目标用三至五年时间,完成现代职业教育园区建设,力争形成我市中、高职及职业本科层次健全,职业教育集约化、特色化发展格局,重点探索建设1个省内乃至东三省产教融合示范区、2-3所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争取举办职教本科专业并努力申办职业本科学校,开创职业教育结构整体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培训体系趋于完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新局面,为我市振兴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纵深推进“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
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决定》,将“一主六双”从空间产业布局上升到战略发展层面,更加契合新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充分贯彻了新发展理念的根本要求,有利于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为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聚焦重点,实现产业新突破。
近年来,我省努力夯实产业发展根基,积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基本构建起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具有较强地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吉林产业振兴发展的顶层设计和路线图,进一步聚焦汽车、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旅游等产业发展重点,强化创新动力,提供基础保障,推动全省产业迈向更高层次,对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具有引领和战略意义。
精心布局,促进区域新协同。
“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根据国家战略需要进行布局,可以依托我省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产业基础等优势,推动资源整合,加快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既能充分发挥长春市产业、科技、人才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长春-公主岭同城化步伐,推动长平一体化进程,早日建成包括吉林市区、四平市区、辽源市区、松原市区等在内的现代化大都市圈,又有利于与东部长白山区、西部地区形成区位优势互补、资源充分利用、产业分工合理的区域协同发展局面。
筑牢基础,再造发展新优势。
“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突破产业发展层面,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拓展,覆盖产业结构升级、深化改革开放、保护生态环境以及完善民生福祉等各个方面,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巩固吉林全面振兴基础,激发形成吉林发展的新优势。
依托吉林优厚的农业发展基础,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打造粮食安全产业带,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人字形”“双通道”建设,加强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作用,促进一带一路的向北开放和延伸;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促进创新要素集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创造科教创新省份的新优势。
吉林省一主六双主要内容
吉林省一主六双主要内容吉林省一主六双指的是吉林省推行的发展模式,以一主六双的形式,实施科学发展,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
一主六双的主导发展力量是坚持以改革创新为主导,以推动新型工业化、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和现代农业等领域为主线,着力打造一流高新技术产业群,培育形成新的市场、新的产业、新的技术、新的产品,以及实现由重工业向技术密集型和新兴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新一轮工业转型升级,促进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和新型农业的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五大发展”,营造现代农业发展的良好格局,集中力量构建“一流”高新技术产业群,以促进本省经济跨越式发展为核心。
六双政策是指一、把科技创新作为支撑发展重要动力,加快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加强重大技术研发以及基础研究,推动产业技术升级;二、立足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基本问题,把重大开发性工程、重大群众性工程作为对经济发展的重点抓手,建立健全科学的发展规划体系,充分发挥规划对推进经济发展的指导、引导作用;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四、加强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改善教育待遇,健全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注重培育学科带头人;五、完善社会治理,增强公共服务能力,积极开展社会组织建设,重视发挥社会服务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六、改善劳动条件,创造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劳动环境,建立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一主六双模式是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要实施一主六双模式,首先要遵循市场规律,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国家大力推进实施的新一轮工业化、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和现代农业等有力政策,以及实施农村“五大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整洁美丽的良好环境,积极引进高新技术、高水平人才和投资,打造新的市场、新的产业、新的技术、新的产品。
另外,加强政府管理,促进科学有序地发展,改善管理体制,深化改革,营造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营造安居乐业、快乐幸福的氛围,使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吉林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平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四政办发〔2020〕33号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平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平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四政办发〔2020〕33号铁东区、铁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相关部门:《四平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12月2日四平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为切实做好我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按照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和<“无废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的函》(环办固体函〔2019〕467号)《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无废城市”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吉环固体字〔2020〕1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编制范围及时限(一)本次四平市“无废城市”方案编制的范围为四平市本级。
(二)实施时限分为:近期时限2020—2021年;中期时限2022—2025年;远期时限2026—2030年。
二、“无废城市”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
立足四平市本级的发展实际,从源头做到减量化、资源化、高值化利用,遵照“无废城市”建设理念,系统规划,绿色引领,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各领域的全流程管理。
重点以换热器产业、专用车产业和农机产业的废弃物减量化为抓手,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提供助力;实现危险废物全过程规范化管理与全面安全管控;以农业废弃物回收规范化及综合利用高值化为思路,助力生态农业体系建设;以生活源废弃物全域化治理为手段,促进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全流程、全产业、全社会的精细化绿色管理方式。
吉林省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优化民营经济市场准入环境
吉林省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优化民营经济市场准入环境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营造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推动营商环境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一企一策一专班”推进省属国有企业综合改革,稳步提升省属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率,降低整体资产负债率。
开展重点亏损企业治理,到2025年省属企业全部实现盈利。
推动省内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支持地方国有企业与中央企业、域外国企开展多领域合作。
推动吉粮集团破产重整,推动大成集团重组整合,推动交投集团化解债务风险,将吉能集团打造为综合性能源类集团。
组建省属科技创新类公司。
开展地方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
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重点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出资企业和竞争类子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功能类和公益类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
推动竞争类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上市,加快推进功能类和公益类企业符合条件的竞争性业务上市。
调整优化混合所有制企业股权结构。
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和市场化经营机制。
制定国有企业党委会议事决策清单,推动国有企业把加强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
深化国有集团公司“总部机关化”专项治理。
深化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
全面推进用工市场化,健全公开公平竞争招聘制度。
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构建工资总额与企业效益紧密挂钩机制,开展全员绩效考核。
国企改革发展重点工程支持发展民营经济优化民营经济市场准入环境。
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深化垄断行业、基础设施、社—26—会事业和金融服务业等领域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电力、电信、铁路、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
通过资产证券化、特许经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多种方式,吸引民营资本投资运营城镇供水、供热、燃气、污水垃圾处理、停车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化县城新型城镇化重要载体功能
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化县城新型城镇化重要载体功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推动中东西“三大板块”区别化定位、一体化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推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
完善配套政策制度,健全不同主体功能区区别化协同发展长效机制,推动各地区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
支持城市化地区高效集聚经济和人口、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空间,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加快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支持农产品主产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供给水平和质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安全。
支持生态功能区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创新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模式,提高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
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构建“一圈三区四轴”的城市化格局,建设长春现代化都市圈,打造敦延珲、通白和白城三个城镇集聚发展区,推动形成哈大、珲乌、通白敦东部城镇和集双南部城镇四个集聚发展轴。
构建“三区三带多点”的农业格局,建设中部粮食和农产品生产核心区、东部山地特色农林业和西部生态农牧业发展区,打造中部玉米、大豆和畜产品产业带、沿江沿河优质水稻产业带、西部杂粮杂豆和畜产品产业带,建设长春市和公主岭、梨树、梅河口、敦化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城市周边现代农业建设示范点。
构建“三区四屏三廊一网”的生态格局,打造中部环长生态协同防护区、东部高功能生态屏障区和西部重要生态恢复区三大生态功能区,巩固中部黑土地保护、东部长白山森林、西部科尔沁防风固沙和松嫩湿地保护修复四大生态屏障,构建沿重要铁路、重要公路和重大江河流域三大系统生态防护廊道,完善多点支撑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网络。
推进空间规划“多规合一”。
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边界,划定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平市“十四五”“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平市“十四五”“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1.19•【字号】四政办发〔2021〕51号•【施行日期】2021.1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平市“十四五”“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四政办发〔2021〕5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相关部门:《四平市“十四五”“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1月19日四平市“十四五”“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秸秆变肉”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政办发〔2020〕28号)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十条政策措施的通知》(吉政办发〔2021〕15号)要求,促进我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使之成为乡村振兴建设主导产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目标,以“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共享利益链”为重点,以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集群化发展为方向,建设集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化于一体的现代化肉牛产业链,推进畜牧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率先把我市打造成中国北方肉牛产业大市、吉林省肉牛产业强市。
二、产业发展现状一是养殖数量多。
我市肉牛养殖量占全省20%左右,位居全省前列。
二是交易市场大。
我市伊通县营城子黄牛交易市场的牲畜交易辐射全国除青海、西藏的全部地区,运行时间在20年以上,年黄牛交易量达15万头、交易额达20亿元。
三是饲料资源丰富。
我市玉米产量高、品质优,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玉米出口基地,年产玉米90亿斤以上,玉米等秸秆保有量达500余万吨。
四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四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1.01•【字号】四政发〔2021〕12号•【施行日期】2021.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服务贸易正文四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四政发〔2021〕1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相关部门:现将《关于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四平市人民政府2021年11月1日关于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视察四平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吉政发〔2021〕17号),把握区位本底优势和“双循环”重大机遇,加快推动全市服务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市政府决定实施服务业“1+N”专项行动(“1”为实施方案,“N”为专项行动),现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以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新兴业态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积极实施“二十大工程”,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
坚持做大总量、提升质量,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排名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到2023年,服务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体系不断健全,供给质量明显提升,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力争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超过GDP增速。
二、突出重点发展方向(一)“两业融合”示范工程。
推进制造企业将内部的设计、研发、物流等非制造环节分离出来,向制造环节左端的研发设计以及右端的售后服务环节延伸,左右两端发力,形成独立的商务服务业、信息技术等生产性现代服务业企业。
以规模化发展提升制造服务企业竞争力。
围绕制造业共性服务需求,打造集战略咨询、管理优化、解决方案创新、数字能力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鼓励服务业企业发挥数据、技术、渠道、创意等要素优势,通过个性定制、委托制造、品牌授权等方式向制造环节拓展,实现服务产品化发展。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平市统筹推进全域公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平市统筹推进全域公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1.03•【字号】四政办发〔2021〕45号•【施行日期】2021.11.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平市统筹推进全域公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四政办发〔2021〕4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相关部门:《四平市统筹推进全域公交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1月3日四平市统筹推进全域公交工作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结合党中央国务院《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建设高质量强省的实施意见》(吉发〔2021〕5号)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城市优化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13〕12号)《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吉林省道路客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吉政办发〔2021〕23 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客运服务一体化、城乡货运物流服务一体化,努力营造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环境,落实长春市双阳区“全省推进开展“全域公交”工作现场会议”精神,全面提升我市城乡居民出行条件,促进城乡经济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推动、机制保障”的原则,对全市区域内道路客运班线全部实施公交化改造,全力推进“全域公交”建设,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活力。
推进经营机制改革,实现由承包经营向公司化经营转变。
推进经营模式改革,实现经营主体由“多小散弱”向集约化转变。
推进车辆结构改革,实现由传统燃油客车向绿色低碳车型转变。
推动旅游资源深度融合,实现区域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
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东北亚作为亚洲重要的地缘政治区域,一直以来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中国的崛起,东北亚地区相关国家的互动和合作也在不断加强。
为了更好地发展东北亚地区和提升自身地位,各国应积极抢抓机遇,通过创新发展来加快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
首先,要充分发挥东北亚地区的地缘优势。
东北亚地区地理位置独特,位于中国、俄罗斯、朝鲜和日本之间,地缘政治地位十分重要。
各国应利用这一地缘优势,加强经济、文化和人文交流,提升整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要积极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当前,东北亚地区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在诸多领域进行合作。
各国应加强政策沟通和合作,通过共同制定规划和项目,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可以在交通、能源、金融等方面加强合作,建设互联互通的区域网络,提升整个地区的发展水平。
第三,要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不断引进和培养优秀的人才,才能实现创新突破。
东北亚地区各国应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同时,要注重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创新人才队伍,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第四,要发挥文化优势,打造知名品牌。
东北亚地区各国都有独特的文化传统,这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
各国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打造知名的文化品牌,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投资者。
此外,加强文化交流和合作,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路径。
最后,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发展的快速推进,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建设一个宜居、可持续发展的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各国要加强环境保护,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优化城市布局和交通规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各国共同的目标。
四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四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四平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1.07.02
•【字号】四政发〔2021〕7号
•【施行日期】2021.07.0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四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四政发〔2021〕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现将《四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市八届人大七次会议审查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四平市人民政府
2021年7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四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四平市高科技产业招商地图及招商方案
四平市高科技产业招商地图及招商方案四平市位于吉林省中部,是辽宁省和吉林省的交界口岸,也是全国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
近年来,四平市高度重视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大对高科技领域的投资力度,搭建平台助推高科技产业发展,这些举措为四平市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接下来,本文将从四平市已有的高科技产业进行分类、分析和招商方案制定,进一步探讨如何在四平市拓展高科技产业。
一、四平市已有的高科技产业1.信息技术产业四平市信息技术产业是我市近年来科技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主要涉及计算机软件、信息系统集成、互联网软件、通信技术等方面。
目前,四平市已经形成了一批知名的 IT 企业,比如吉林省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吉林最好的日拍软件有限公司、吉林省成业软件有限公司等。
2. 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装备制造基地之一,四平市拥有完善的工业基础和雄厚的科技实力,早已成为了电力、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等诸多领域的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集聚地。
重要代表企业有北方重工、中国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四平中瑞电子有限公司等。
3. 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是四平市新兴的重点发展领域,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四平市已建成一批生物技术实验室,拥有一批技术力量雄厚、市场实力较强的生物医药企业,比如吉林省瑞广医药有限公司、吉林省盛世康泰医药有限公司。
4. 新能源产业四平市拥有充足的风、水、光等资源,这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丰富的资源条件。
在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基础上,四平市着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产业,在本地华龙公司、烽火新能源等企业的带动下,该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二、招商方案制定1.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四平市政府应该提高对高科技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确保高科技产业的稳步发展。
具体来说,政府可以给予高科技企业的财政补助、税收优惠、资本补贴、技术研发支持等方面的支持,吸引外来投资者入驻并留下来。
2. 应加强招商引资四平市应该主动加强对高科技产业的招商引资,为其提供优越的营商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发展新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四平,2011继往开来,“十二五”强势开局,深入推进“一核三带”富民优先战略,开启了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新5年;四平,2012承前启后,中国共产党四平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于1月7日胜利闭幕,四平将从新的起点再上征程。
本次党代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打造发展新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历史五年·亮点纷呈科学特色发展成就辉煌四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自身优势,确定了独具四平特色的科学发展路径,科学发展开创新局、经济建设提质增速、改革开放实现突破、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社会建设步伐坚实、执政水平不断提升。
四平成就辉煌,功绩卓著。
思路为先,科学发展开创新局。
制定并实施了“一核三带”富民优先发展战略,走上了具有四平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
坚持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创新驱动、全民行动,发展特色经济,建设特色城市,打造特色文化,推进“南接北融”,加快赶超隆起,“一核三带”正逐步成为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区。
确定利用三年时间实现城乡面貌大改观,到“十二五”末,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队的“两步走”战略目标。
项目为重,经济建设提质增速。
预计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接近1000亿元,年均增长超过20%。
财政收支能力明显增强,全口径财政收入迈上新台阶,达到73亿元;市本级地方级财政收入实现两年翻番,总量由全省第8位跃升到第4位;一般预算财政支出是5年前的3倍。
项目成为带动经济提质增速的强大动力,项目数量质量、建设速度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工业立市成效明显,增幅保持全省领先。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利润预计分别达到1460亿元、440亿元、50亿元,是5年前的6.1倍、5.2倍、9.4倍。
工业经济总量位次不断跃升,向全省第三位靠近。
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两大产业加速向千亿级迈进,换热器、汽车零部件等10大特色产业园区累计入驻企业435户。
创新为魂,改革开放实现突破。
对外开放理念不断创新,“南接北融”开辟区域合作新路径,分别与长春、沈阳两地政府、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速推进项目、产业、要素、规划对接。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累计引进项目2885个。
对接央企,引进战略投资者,中国国电等13家央企和日本住友等世界500强进驻四平。
平台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红嘴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成功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民生为本,惠民工程扎实推进。
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预计分别达到17800元和7200元,实现5年翻番。
城乡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标准逐年提高。
就业形势稳定,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7.6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6个县(市)区全部纳入国家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覆盖面、新农合参合率保持省内领先水平。
规划为基,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东南生态新城建设全面启动,紫气大路、接融大街即将全线贯通,旭日立交桥、四平东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展览馆开工建设,新政务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开始启动。
资金瓶颈有效破解,13亿元城投债券成功发行,2.5亿元保障房项目贷款及时到账。
城市路网骨架不断拓展,新建改造主次干路138条、桥梁4座。
紫昕广场、西湖水上公园等6处新建公园广场全面竣工。
“一核三带”节点村镇人居环境建设全面铺开,一批样板村镇集中涌现。
统筹为要,社会建设步伐坚实。
人大、政协履职尽责,政府扎实干事,作用都得到充分发挥,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壮大。
确立并大力弘扬新四平精神,涌现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集体20个。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连续五年举办“九月鲜花”广场文艺展演周活动,连续两年举办元宵灯会和“叶赫风情”大型文艺晚会。
社会管理创新取得实效,在全国率先推出“社区行动计划”,社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服务群众能力显著增强。
党建为纲,执政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营造有利于各级优秀干部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氛围。
着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一大批脚踏实地干事的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公开选拔任用一批优秀干部,形成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换届纪律满意度测评全省第一。
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有效,农村党建“三项工程”成效明显,广泛开展“三走进、三帮扶、三提升”活动,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
未来五年·目标高远再造四平全面振兴黄金期四平刚刚走过的5年收获颇丰,开创了四平发展的新局面,掀起了四平全面振兴的高潮;下一个5年,四平将着力打造发展的新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面临战略机遇期,处于攻坚关键期,再造一个全面振兴黄金期。
今后五年工作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为统领,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保障,纵深推进“一核三带”富民优先战略,坚持“四动”并举,推进“三化”统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推进项目大建设、产业大集聚、城乡大改观、文化大繁荣、民生大改善,全力打造区域中心城、新型工业城、特色文化城、现代宜居城、富裕文明城,加快在哈大经济大动脉上的强势隆起,实现四平全面振兴!围绕“五城联创”,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是:一个跨越、五个提升。
一个跨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0%,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全口径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0%,财政支出年均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0%,城乡居民收入比2011年翻一番,综合经济实力跨入全省第一方队。
五个提升: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全口径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达到1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3.3%,三次产业比重调整到13:50:37;城市化水平明显提升,人口及城区规模迅速扩大,产业支撑显著增强,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人居环境舒适优美;文化实力明显提升,学习型社会加快推进,创造活力持续迸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高;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群众活动丰富多彩;领导能力明显提升,科学发展观深入落实,经济管理更加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显著增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取得实质进展,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未来五年·路径清晰围绕“五城”联创提高“五度”着力提高产业丰厚度、经济外向度、城市美誉度、群众满意度、发展和谐度,不断增强四平发展的“硬支撑”和“软实力”,加快赶超隆起,实现“五城”联创的最终目标。
坚持特色引领,着力提高产业丰厚度加快构建新型工业化体系。
突出工业战略地位,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动摇,着力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积极争取成为“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重点城市,把四平打造成国内富有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城。
装备制造、农业产品加工和能源三个主导产业主动对接国家、省产业振兴规划,拉长产业链条提升完整度,推进协作配套提升关联度,发展产业集群提升集中度,引进、研发、生产高端上下游产品,打造中国换热器城、北方专用车基地、一汽零部件配套中心、东北“糖都”和绿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区。
大力发展风电产业,推进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光伏产业尽快形成纵向产业链条。
5年内,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1200户以上,培育产值5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5-10户,100亿元以上的领军型企业集团3-5户;换热器、整车及专用车、汽车零部件产值均破500亿元,光伏产业、化工园区产值达到200亿元。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强化粮食高产示范区引领带动,粮食产量稳定在150亿斤阶段性水平。
推进标准化牧业小区建设,发展现代牧业。
推进棚膜园区建设,打造东北重要蔬菜生产基地。
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点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牵动作用大、竞争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配套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加快构建新兴服务业体系。
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措施,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进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金融服务、中介服务率先突破,对新型业态等服务业项目给予优先支持。
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做强做活商贸物流,着力打造辐射全国的高效物流平台。
增添发展活力,着力提高经济外向度加大改革力度。
巩固政府机构改革成果,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土地、林地流转市场体系,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保障民生事业发展。
提升开放水平。
加快“南接北融”步伐,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主动承接长春、沈阳外溢产业、转型项目、科技成果。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锁定东三省、环渤海、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盯住国内外500强、央企和大型民企,力争5年引进15家以上战略投资者。
围绕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深度谋划、包装、储备一批重点项目,每年建设10个左右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到2016年,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1000亿元,进出口总额达到6亿美元以上。
做强发展载体。
支持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率先发展、跨越发展,打造改革创新先行区、特色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示范区。
坚持扩容与提质并重、基础建设与功能开发并行,提高投资强度,清理闲置土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增强综合承载能力。
到2016年,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工业增加值、全口径财政收入占全市比重达到60%以上。
注重宜居宜业,着力提高城市美誉度优化城乡空间品质。
加快发展核心城区,改造提升老城区,建设高品质新城区,筑起现代大城市骨架,打造百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
加快推进县城建设,推进新城建设,打造一批次级中心城市,把公主岭建成中等城市。
彰显城市独特魅力。
加快开发新城区,全面完成东南生态新城建设,启动北部新城建设,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陆续入驻,政务中心、“八馆一中心”投入使用。
加强生态建设,综合开发“两河四岸四湖”,加快建设西湖湿地,实现“清水润城”。
积极打造“智慧城市”,加快“三网融合”,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数字化、信息化。
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完善给排水、供电、供热、燃气等公用设施,集中供热普及率由80%达到95%,管道燃气气化率由63%达到80%。
推进城市道路通达工程建设,打造畅通便捷的“中”字型环路,建设简易立交桥或返回式环岛,提高交通流量和运行速度。
5年内城市道路面积新增200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10平方米。
突出富民优先,着力提高群众满意度推进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推动全民创业,通过发展民营经济促增收。
实行积极就业政策,通过扩大就业促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