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图式

合集下载

儿童发展心理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儿童发展心理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儿童发展心理学图小学儿童身心发展与教育的辩证关系。小学儿童的身心如何发展,向哪里发展,不是由外 因机械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因孤立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内因的一定外因和内因共同决定的。这就是说,小学儿 童身心发展主要是在其内因基础上,由适合于他们生理、心理内因的教育条件来决定的。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小学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教育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小学儿童教育心 理是研究小学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也就是研究在小学儿童阶段教育、教学情境中, 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心理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1、小学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对社会关 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它与个体一般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一是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 体验);二是小学儿童对社会关系的认识(对他人的认识、对权威关系的认识、对友谊的认识,如赛尔曼的儿童 友谊发展的五阶段:未形成友谊阶段、单向帮助阶段、双向帮助阶段、亲密的共享阶段、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
研究对象
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核心部分主要涉及随年龄增长的行为(因而普遍称之为儿童心理学)。 它研 究个体在儿童期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所表现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揭示儿童由初生到青春期的心理过程 的规律;研究儿童随着年龄典型发生的行为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小学儿童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阶段是儿 童在各方面是打基础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学习对于儿童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儿童身心发 展的特殊性。在这个阶段儿童生理、心理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只有遵循这些特点采取有效教育、 教学措施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取得良好的效果。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必须研究小学儿童阶段生理、心理发展的 特点。

发展心理学1007.pdf

发展心理学1007.pdf
Plan-- Attention --Simultaneous --Successive Processing Model):
“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 的三级认知功 能系统中所包含的四种认知过程的缩写。
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是功能平行的两个认知 过程。它们构成一个系统。
注意系统又称注意—唤醒系统。三个功能系统是 分层级的。
儿童心理发展: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青春期
心理结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人格本我;自我和超我
4、相互作用理论:皮亚杰
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平衡化
5、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特点: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不平衡性;个别差异;发展的关键期
④形式运算阶段(11,12~15,16岁):能够提出和检 验假没,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 象性
几个发展心理学理论的经典实验:
观点采择:儿童能采取别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 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包括考虑别人的态度、觉察别 ---研究婴儿自我意识产生 主试在婴儿(9-24个月)毫无觉察的情况下,在他
注意系统是基础,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系统 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为最高层次。
三个系统的协调合作保证了一切智能活动的运行。
戴斯认为有效的加工是按照特定任务的需求通过 整合知识与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 工过程来完成的。
智力的发展:
1、一般趋势:一般是先快后慢,到了一定年龄则 停止增长,随着人的衰老,智力开始下降 2、智商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3、智力发展的性别差异
智力测验:
1、比奈---西蒙量表(第一个量表 )
2、斯坦福---比奈量表:

发展心理学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图式

发展心理学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图式
*记忆加工Βιβλιοθήκη 程的速度变慢*工作记忆容量变小
思维年老变化
①老年人思维能力显示出普遍下降的趋势。
②老年人比年轻人表现出更多的智慧。
各年龄阶段社会化发展图式(一)
年龄阶段
社会化特点
具 体 内 容
婴儿期
0-3岁
情 绪
①笑的发展:自发性的笑(0-5周)、无选择的社会性的笑(5周-4个月)、有选择的社会性笑(4月以后)
亲子关系
①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变化:交往时间明显减少;父母处理孩子问题变化;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力发生了变化。
②父母对子女控制的三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共同控制(6-12岁)、儿童控制(12岁以上)
同伴关系
①同伴交往中儿童人气特点:*受欢迎的儿童(学习成绩好、有主见、独立能力强、热情助人、善于交往易于合作)、*不受欢迎的孩子(具有攻击性、对人不友好、不尊重同伴、不良主意)、*受忽视的孩子(退缩、安静、依赖性)
②哭的发展:生理反射性的哭、不适宜刺激引起的应答性的哭、主动操作性的哭、经验中学到的社会性的哭。
③恐惧的发展:本能恐惧(反射性反应)、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开水烫)、怕生、预测性恐惧(黑暗)
气 质
托马斯和切斯按适应性、生活节律、情绪状态、趋避等表现,将婴儿的气质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社会性依恋
①劳逸结合,避免心理疲劳
②培养豁达的人生观,战胜中年危机
③正确处理家庭和工作关系
①提前做好退休后的生活准备
②生命不息,活动不至
③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坦然面对死亡
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总特征
年龄阶段
总特征
主 要 观 点
婴儿期
0-3岁
动作
发展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课件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课件

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希望品质
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意志品质
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目标品质
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 混乱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能力品质 诚实品质 爱的品质
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
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 恶感
关心品质
智慧、贤明品质
20
第五单元 心理发展的内动力与外动 力的关系
7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遗传和环境:遗传决定论(高尔顿)、环境决定论(华 生)、共同作用论、交互作用论。心理发展的动因,本 质问题 连续性和阶段性:心理发展过程 内动力和外动力:内动力:新需要和现水平的矛盾;外 动力:环境与教育。 “关键期”问题: 印刻(劳伦兹)→关键期(错过这一时期,不可弥补) →敏感期(错过这一时期,也可弥补,但比较困难)→ 最佳学习期限(维果斯基)
16
第三单元 心理发展的动因
六、心理发展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心理起源于动作,动作是心理发展的源泉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成熟 经验:物理经验、数理逻辑经验(10个石子) 社会环境 平衡化
17
第四单元 心理发展过程
一、心理发展的连续论 二、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三、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需要具 体内容支持的运算图式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及以后)
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关注假言命题 进行假设——演绎推理
19
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
年龄阶段
婴儿前期 婴儿后期
幼儿期 童年期 青少年期 成年早期 成年中期 成年后期

发展心理学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发展心理学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1.孩童期(0-12岁):-心理特点:孩童期是个体人格的形成时期,孩子开始发展基本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概念。

他们具有天真、直接和乐观的特点,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容易受到影响。

-认知发展:孩童期的认知发展非常快速,他们开始理解基本的概念和逻辑,能够逐渐掌握语言和符号系统。

他们的思维常常是具体的、直观的和非逻辑的。

-情感发展:孩童期的情感发展主要表现为与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他们开始发展友谊,感受到爱和被爱的需要,但也容易受到拒绝和孤立的影响。

-社会发展:孩童期是习得社会技能和道德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他们开始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遵守规则和分享资源。

2.青少年期(13-19岁):-心理特点:青少年期是个体逐渐独立和成熟的时期,具有探索、自我意识和身份认同的特点。

他们常常经历情绪波动和对自我和他人的怀疑。

-认知发展:青少年期的认知发展呈现出逻辑和抽象思维的特点,他们开始能够思考理论和概念,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他们开始对未来做出决策和制定目标。

-情感发展:青少年期的情感发展表现为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和探索。

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浓厚的兴趣,也面临自我认同和性别角色探索的挑战。

-社会发展:青少年期是建立独立和自主的重要阶段。

他们需要学会处理权力和责任,并与同伴建立稳定和健康的关系。

3.成年期(20-39岁):-心理特点:成年期是个体进入社会和建立家庭的阶段,具有稳定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成年人面临许多责任和挑战,如事业发展、婚姻和子女抚养等。

-认知发展:成年期的认知发展表现为更加成熟和复杂的思考方式。

他们能够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具有更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并能够预测和规划未来。

-情感发展:成年期的情感发展主要涉及建立稳定和亲密关系,如婚姻和亲子关系。

他们寻求安全感和归属感,并对家庭、事业和社会责任有更深的体验。

-社会发展:成年期是建立社会网络和参与社会活动的关键时期。

他们需要处理家庭和职业之间的平衡,以及与他人的合作和冲突。

4.老年期(40岁及以上):-心理特点:老年期是个体陷入身体和认知衰退的时期,但也可以是智慧、总结和个人成长的时期。

第三章各年龄心理发展的特点

第三章各年龄心理发展的特点

在人的一生中,心理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

本章将讨论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并分析其主要特点和相关的研究。

1.婴幼儿(0-2岁)婴幼儿期是人生的早期阶段,心理特点包括:-感知和认知能力:婴幼儿期的感知和认知能力正在迅速发展中,他们对于环境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正在逐渐增强。

-情绪表达:婴幼儿表达情绪的方式主要通过哭泣、笑和表情等非语言的方式展示出来。

2.幼儿(3-6岁)幼儿期是个体生命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心理特点包括:-自我认同和自我意识:幼儿开始有自我意识,开始认识“我是谁”和“我能做什么”,逐渐形成自我认同。

-想象和创造力:幼儿有独立的个性和创造力,他们喜欢幻想和玩耍,善于对想象进行表达。

-社交需求:幼儿期是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需要与同龄人进行合作和交流,从中得到安全感和满足感。

-语言能力:幼儿的语言能力正在迅速发展中,他们开始学习说话和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

3.小学儿童(6-12岁)小学儿童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特点包括:-自尊和自我价值感:小学儿童开始形成自我价值和自尊心,对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学业和成就导向:小学儿童对于学习和成绩开始有更高的要求,他们追求成功和成就感。

-自主性和责任感:小学儿童开始渴望独立和自主,他们愿意承担责任并尝试新的事物和角色。

-同伴关系:小学儿童逐渐形成友谊关系,他们开始关注彼此的情感和好恶,懂得合作和共享。

4.青少年(13-19岁)青少年期是心理发展的高峰时期,心理特点包括:-自我认同和身份探索:青少年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并试图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自主和独立:青少年希望独立和自主,他们渴望决定自己的生活和做出重要的决策。

-社会和情感关系:青少年开始意识到更广泛的社会和情感关系,他们需要建立和维护友谊关系,同时也开始体验恋爱和性别认同。

-理想和抱负:青少年开始思考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们希望为自己的未来做出具体的规划和准备。

儿童发展心理学-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一)感觉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婴儿主要通过感觉运动图式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获取信息,求取平衡。

这一阶段的主要成就是开始认识客体永久性,末期出现因果性的最初观念。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在前运算阶段,儿童将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建立了符号功能,可凭借心理符号(主要是表象)进行思维,从而使思维有了质的飞跃。

但儿童的思维中直觉成分很大,很少使用推理和逻辑,具体特点有:
1.泛灵论
2.自我中心思维
3.不能理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4.思维的不可逆性
5.缺乏守恒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在该阶段,智力活动具有守恒性和可逆性,儿童掌握群体运算、空间关系、分类和序列等逻辑运算能力,较之前一阶段,智力活动的性质产生本质的改变。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至14、15岁)
❝该阶段的儿童已经不局限于现实的事物,而能设想各种可能性。

他们能从周围环境中的事物概括出其中的原则并能提出假设来。

发展心理学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图式

发展心理学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图式
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图式
婴儿期
幼儿期
童年期
青春期
青年期
中年期
老年期
年龄
0-3岁
3-6岁
7-12岁
11.12—15.16岁
17.18-35岁
35.40-60.65岁
60岁以上
总特征
动作发展
游戏
学习
生理和心理矛盾
一般特征
生理变化
心理变化观
认知发展
感知觉发展 记忆发展 思维发展 言语发展
言语发展 记忆发展 思维发展
幼儿期
3-6岁
言语发展
1词汇的发展:词汇量的增加、词汇内容的丰富和词义的深化、词类的扩展。
2语法结构的发展: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从词数少的短句到词数多的长句。③ 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从对话语向独自语发展、从情境句向连贯句发展。
记忆发展
1幼儿记忆容量的发展:短时记忆的发展趋势是向快后慢
3抽象逻辑思维获得初步发展:提问类型从是什么模式向为什么模式变化、幼儿末期能按事物的本质特征掌握概念。
童年期
7-12岁
记忆发展
1记忆容量的增加:小学儿童的数字记忆广度已经与成人水平接近。
青年期
17.18-35
一般
特征
①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②进入成年社会,承担社会义务③生活空间扩大④开始恋爱结婚
中年期
35.40-60.6
5岁
生理
变化
1身体变化
2更年期
老年期
60岁以

心理变
化观
1老年丧失期观:把老年的心理变化描写成不断老化和衰退,没有发展。主要依据是:把人看作是生物机体,其心理活动随着机体的衰 退而衰退;认为心理发展是单向前进的,不可逆转;认为年龄是心理发展或衰退的根据,普遍适用。

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

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

主题: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2、前运算阶段(2-7 岁)3、具体运算阶段(7-12 岁)儿童心理发展四阶段4、形式运算阶段(12-15 岁)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人物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8.9-1980.9.16 ),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

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

一、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智力局限于自己的感觉运动,智力活动以感知和运动反射为主要形式,且智力活动依赖于眼前的人和事物,但到达阶段的末尾时,儿童已开始具备运用心理表象的能力,虽然这种能力还不完备。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感知动作阶段儿童在认知上有两大成就:主体与客体的分化和因果联系形成。

皮亚杰将本阶段划分为六个分阶段1、反射练习期(出生-1 个月)在这一个月内,婴儿的行为完全是反射性的,如吮吸反射和抓握反射等。

无论面临什么刺激,婴儿都以少数几个反射格式进行同化。

到两三个星期时,才开始出现简单的调节,如移动头部寻找奶头等。

名词解释: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 )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就像消化系统就营养物吸收一样。

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图式(schema ),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2、习惯动作时期(1~4.5 个月)初步适应和初步循环反应出现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婴儿形成了一些简单的适应性的习惯,如吮吸手指、移动头部等,是婴儿主动做出的。

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过程里,皮亚杰还提出了“ 循环反应”的概念。

循环反应意指婴儿发现一个偶然的反应是有趣的,于是就重复这个反应,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

在先天反射动作的基础上,通过机体的整合作用,婴儿渐将个别的动作联结起来,形成一些新的习惯。

儿童发展心理学60924

儿童发展心理学60924

第一章1,发展:个体在从受精卵形成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历程中系统的身心变化,这些变化是有顺序的,相对持久的,并且使个体行为具有适应性,组织性和更为复杂。

儿童心理发展常分为三个领域:①生理的成熟和发展②认知和语言的发展③人格和社会性的发展2,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发展又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动物种系演进过程中的心理发展②人类心理的发展③人类个体心理发展3,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儿童发展规律的科学(注意此处的儿童,不是我们一般意义的儿童,是指从出生到十七八岁这一年龄段的个体)。

一般分为5个阶段:出生前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9个月时间内,一个单细胞有机体发展成适应能力很强的人类婴儿。

婴儿期:0-2岁,身体和脑发育迅速,个体从嗷嗷待哺到独立行走,会用语言表达,并发展了自我再认能力,与主要照料者建立了亲密的情感联系。

幼儿期:2-7岁个体身体机能更加协调,游戏成为主要活动吧,语言和思维能力发展迅速,道德感更加明显。

童年期:7-12岁,个体通过学习以及学校中的师生交往,同伴交往,不断地促进思维,情感,人格和社会性的发展。

青少年期:12-18岁,这是儿走向相成年的过渡期。

个体具备了抽象思维能力,性意识萌动。

确立价值观和人生观,建立自我同一性,走向独立是这个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

4.儿童发展心理学的4个基本主题①遗传和环境因素在儿童发展中各起多大的决定作用②儿童在自身的发展中是主动还是被动③发展是连续、渐进的还是阶段性的④发展是开发的还是稳定不变的对于以上基本主题,现代已不在采用极端的观点,而是同时采纳多家优点,采取一种综合性的立场,它们相互发展、互为补充(一)儿童心理发展学简史几个关键人物事件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埃里克森,荣格)2.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约(约翰.B。

华生,斯金纳,阿尔伯特,班杜拉)3.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4.达尔文《一个婴儿的传略》(科学儿童研究的先驱)5.普莱尔《儿童心理》(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6.霍尔《青少年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奠基人之一)(二)研究方法⑴基本研究方法Ⅰ系统观察法(①自然观察法②结构观察法)Ⅱ自我报告法(①访谈法②问卷法和测验法)Ⅲ个案研究另外还有人种志研究法、心理生理学法⑵保证科学研究的信度与效度信度:信度指的是行为测量的一致性,可重复性。

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

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

主题:皮亚杰心理发展阶段儿童心理发展四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人物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8.9-1980.9.16),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

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智力局限于自己的感觉运动,智力活动以感知和运动反射为主要形式,且智力活动依赖于眼前的人和事物,但到达阶段的末尾时,儿童已开始具备运用心理表象的能力,虽然这种能力还不完备。

按照皮亚杰的理论,感知动作阶段儿童在认知上有两大成就:主体与客体的分化和因果联系形成。

皮亚杰将本阶段划分为六个分阶段1、反射练习期(出生-1个月)婴儿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环境,这些无条件反射是遗传决定的,主要有吸吮反射、吞咽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及哭叫、视听等动作。

通过反复地练习,这些先天的反射得到发展和协调,发展与协调意味着同化与顺应的作用。

皮亚杰详细观察了婴儿吸吮动作的发展,发现吸吮反射动作的变化和发展。

在这一个月内,婴儿的行为完全是反射性的,如吮吸反射和抓握反射等。

无论面临什么刺激,婴儿都以少数几个反射格式进行同化。

到两三个星期时,才开始出现简单的调节,如移动头部寻找奶头等。

名词解释: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就像消化系统就营养物吸收一样。

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图式(schema),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2、习惯动作时期(1~4.5个月)初步适应和初步循环反应出现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婴儿形成了一些简单的适应性的习惯,如吮吸手指、移动头部等,是婴儿主动做出的。

发展心理学(图表)

发展心理学(图表)

发展心理学(图表)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知识§1概述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发展的科学,它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基础理论学科。

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概念和性质1.心理发展的内涵1)心理的种系发展——比较心理学2)心理的种族发展——民族心理学3)个体心理发展,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衰亡的整个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狭义的心理发展)2.心理发展的性质1)整体性,把握两个要点:a、质的规定性;b、各种心理过程的互动作用2)社会性3)活动性:对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皮亚杰)活动内化过程表现为概括化、言语化、简约化和超越化。

2、特殊性心理发展的过程性和动态性(即发展性),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核心特点二、研究的设计方式1、横向研究设计优点:1)适用性;2)时效性缺点:1)人为联结性;2)组群效应2、纵向研究设计优点:1)系统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2)揭示量变到质变的规律缺点:1)时效性差;2)被试容易流失3)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3、纵横交叉研究设计可以将两种设计方式的优缺点取长补短。

三、研究方法的新趋势四种趋势第三单元心理发展的动因一、遗传因素论观点及代表人物高尔顿二、环境因素论观点及代表人物华生三、遗传与环境二因素论观点四、社会学习理论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班都拉)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五、社会文化因素论文化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维果茨基)心理机能发展的四个指标;教育和教学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教学的略前性原则及学习和指导的最佳期限(2个前提和条件)六、主客体相互作用论动作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是心理发展的源泉(皮亚杰)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主要表现3个;适应理论和主动建构学说,即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4个第四单元心理发展过程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1、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4个阶段的划分及主要特点P2042、人格发展阶段(埃里克森)8个阶段的划分及主要发展任务及良好人格品质(心理社会危机)第五单元心理发展的内动力和外动力的关系儿童心理发展是内动力和外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经典)发展心理学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图式

(经典)发展心理学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图式

老年期 60 岁以上 心理变化观 感知觉退行性 记忆年老变化 思维年老变化
退休前后生活变化 人际关系变化 人格变化 死亡来临
①提前做好退休后的 生活准备 ②生命不息,活动不 至 ③保持良好的人际关 系 ④坦然面对死亡
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总特征
年龄阶段
婴儿期 0-3 岁
幼儿期 3-6 岁
童年期 7-12 岁 青春期
青年期 17.18-35 岁
一般特征 智力发展 思维发展
自我意识发展
人生价值观确立
亲密感建立
职业适应
人格变化
中的挫折
变化
中年期
35.40-60.65 岁
生理变化 感知觉变化 记忆发展变化 创造力发展
自我意识发展 人格变化 职业变化
人际关系变化
①劳逸结合,避免 心理疲劳 ②培养豁达的人生 观,战胜中年危机 ③正确处理家庭和 工作关系
年龄 总特征 认知发展
社会性发展
生理卫生
婴儿期 0-3 岁 动作发展 感知觉发展 记忆发展 思维发展 言语发展 情绪 气质 社会性依恋 自我意识发展
①保证婴儿充足 的营养和睡眠 ②关注婴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感 需要,建立安全 型母婴依恋 ③针对不同类型 气质特点积极对 待婴儿 ④促进婴儿的认 知活动
幼儿期 3-6 岁 游戏 言语发展 记忆发展 思维发展
生理和心理矛盾 记忆发展 思维发展
自我意识
情绪变化
第二反抗期
人际关系发展 社会关系变化
①进行青春期性教 ①树立正确的择偶
育,做好知识准备 观,正确对待爱情
和心理准备
②尊重少年儿童的 ②增强择业意识的
独立意识,帮助他 自主性,促进职业
们顺利渡过反抗期 生涯的顺利发展

发展心理学各龄阶段心理发展图式

发展心理学各龄阶段心理发展图式
②具体特征: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能力、思维形式和思维内容分离
青年期
智力发展
青年期以前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都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在成人阶段,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趋势,晶体智力呈上升趋势
思维发展
①思维主要表现在知识的运用上,辩证的、相对的、实用性的思维形式逐渐成为这一时期的重要的思维形式
②美国心理学家帕瑞把青年期的思维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二元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
②学习兴趣的发展:从对外部活动的兴趣转向学习内容的兴趣;从兴趣的不分化到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对游戏兴趣的作用逐渐降低.
青春期
—岁
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
①生理发育高峰:身体外型的变化身高、体重、头面部、生理机能变化、性发育和成熟性器官发育、第二性特征出现、性机能成熟
②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征: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的矛盾、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③正确处理家庭和工作关系
①提前做好退休后的生活准备
②生命不息,活动不至
③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④坦然面对死亡
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总特征
年龄阶段
总特征
主 要 观 点
婴儿期
0-3岁
动作
发展
①婴儿动作发展始于新生儿的无条件反射和继而发展起来的无条件发射.
②婴儿动作的发展规律: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具有一定方向性和顺序性头尾、近远、大小
③婴儿主要动作是手的抓握动作和独立行走.手的抓握发展的重点是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独立行走的意义在于:使活动具有主动性、大认知范围、增加了与周围人的交往机会.
幼儿期
3-6岁
游戏
①游戏理论:精力过剩论;精神分析论;练习论;重演论;娱乐论;认知论.

发展心理学对于年龄阶段的划分标准

发展心理学对于年龄阶段的划分标准

发展心理学对于年龄阶段的划分标准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

在这个生命全程的心理发展研究中,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的理论问题,另一则是个体发展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问题。

发展心理学对于年龄阶段的划分标准:1婴儿期(0~1.5岁)信任对个人成长非常大,信任有助于"希望"品质的形成,它能起着增强自我的力量。

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

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

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3学龄初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十万个为什么”在这一时期开始在儿童的身上表现出来,如果孩子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孩子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

如果成人讥笑孩子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孩子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

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

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

反之,就会产生自卑。

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一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

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

这一阶段的危机是角色混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儿童伙伴集团的形成:依从性集合关系期、平行性集合关系期、整合性集合关系期
友谊发展
①友谊认识的发展:短期游戏伙伴(3-5岁)单向帮助关系(6-9岁);双向帮助关系(9-12岁)亲密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②毕生发展观:德国巴尔特斯提出,主要观点是:心理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不同心理机能发展的形态和变化速率有差异,发展早的,衰退也早;心理发展总是由生长和衰退两个方面结合而成;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可塑性;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为成熟、社会历史文化、非规范时间。
各年龄阶段认知发展图式(一)
年龄阶段
认知特点
具 体 内 容
③记忆策略的形成:视觉复述策略、特征定位策略、复述策略
思维发展
①处于前运算阶段,主要特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思维的抽象概括性得到初步发展
②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具体形象性、不清晰性和易变性、具有符号功能、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③抽象逻辑思维获得初步发展:提问类型从是什么模式向为什么模式变化、幼儿末期能按事物的本质特征掌握概念。
记忆发展变化
①熟悉的材料的记忆力保持平稳或下降很小;不熟悉的材料的记忆力大幅度下降
②记忆的侧重点或结构发生了改变:对表面细节的记忆下降,对意义或主题的记忆并没有下降。
③记忆加工过程中不注重简单细节,更关注事物本质的结论性的信息。
创造力发展
人文科学领域的创造高峰期在中年期甚至是老年期(自然科学和数学领域的创造力在青年期达到最高峰)
青年期
17.18-35
一般
特征
①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 ②进入成年社会,承担社会义务 ③生活空间扩大 ④ 开始恋爱结婚
中年期
35.40-60.65岁
生理
变化
①身体变化
②更年期
老年期
60岁以上
心理变化观
①老年丧失期观:把老年的心理变化描写成不断老化和衰退,没有发展。主要依据是:把人看作是生物机体,其心理活动随着机体的衰退而衰退;认为心理发展是单向前进的,不可逆转;认为年龄是心理发展或衰退的根据,普遍适用。
*记忆加工过程的速度变慢
*工作记忆容量变小
思维年老变化
①老年人思维能力显示出普遍下降的趋势。
②老年人比年轻人表现出更多的智慧。
各年龄阶段社会化发展图式(一)
年龄阶段
社会化特点
具 体 内 容
婴儿期
0-3岁
情 绪
①笑的发展:自发性的笑(0-5周)、无选择的社会性的笑(5周-4个月)、有选择的社会性笑(4月以后)
年龄阶段
社会化特点
具 体 内 容
童年期
7-12岁
自我意识
①自我概念:自我描述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逐பைடு நூலகம்转向比较抽象的内部特征。
②自我评价的特点: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批评性有一定提高;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越来越高。
③自我评价的总体趋势:从具体到抽象、从对外显行为的评价到内部心理世界评价的发展。
②美国心理学家帕瑞把青年期的思维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二元阶段、相对性阶段、约定性阶段
③美国心理学家拉勃维维夫把成人的思维看作是一种实用性思维,并不严格按逻辑法则进行
中年期
35.40-60.65岁
感知觉变化
①40岁以后,视敏度和视觉感受性逐步下降,听觉阈限逐步提高
②视觉和听觉处理信息的过程随着年龄增加呈递减趋势。
婴儿期
0-3岁
感知觉发展
①视觉发展:视觉集中、视觉追踪、颜色视觉、对光的视觉、视敏度 ②听觉发展:听觉辨别力、语音感知、音乐感知、视听协调能力 ③味觉、嗅觉和肤觉的发展 ④空间知觉的发展:形状知觉、深度知觉(视崖)、方位知觉
记忆发展
①出生到3个月的记忆:可保存30天 ②3-6个月的记忆:长时记忆发展迅速 ③6-12月的记忆:长时记忆继续延长,认生现象出现 ④12个月以后的记忆:符号表象和延迟模仿出现。
同伴关系的发展
①幼儿的友谊多是建立在地理位置接近、喜爱共同活动或拥有有趣玩具上,容易建立也容易破裂。
②同伴关系的作用:促进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有利于自我概念的形成;满足归属、爱和尊重的需要、培养良好的人格
第一反抗期
多发生在幼儿的3-4岁,对父母的反抗行为的表现是发展中的正常现象。
各年龄阶段社会化发展图式(二)
④培养其独立性
①学会学习
②培养良好品质
①进行青春期性教育,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
②尊重少年儿童的独立意识,帮助他们顺利渡过反抗期
③教给青春期少年儿童情绪调控方法,消除不良情绪
①树立正确的择偶观,正确对待爱情中的挫折
②增强择业意识的自主性,促进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
③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积极适应社会变化
①劳逸结合,避免心理疲劳
②哭的发展:生理反射性的哭、不适宜刺激引起的应答性的哭、主动操作性的哭、经验中学到的社会性的哭。
③恐惧的发展:本能恐惧(反射性反应)、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开水烫)、怕生、预测性恐惧(黑暗)
气 质
托马斯和切斯按适应性、生活节律、情绪状态、趋避等表现,将婴儿的气质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迟缓型
社会性依恋
③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独自游戏(婴儿期)、平行游戏(幼儿初期)、联合游戏(幼儿中期和末期)、合作游戏(幼儿中期)
④游戏的意义:促进儿童认知发展、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性、培养健全人格。
童年期
7-12岁
学习
①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
①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鲍尔比):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②婴儿依恋的类型(艾斯沃斯):安全型依恋(65%-70%)、回避型依恋(20%)、反抗型依恋(10%-15%)
*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消极的不安全型依恋
自我意识发展
哈特把婴儿的自我意识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②学习兴趣的发展:从对外部活动的兴趣转向学习内容的兴趣;从兴趣的不分化到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对游戏兴趣的作用逐渐降低。
青春期
11.12—15.16岁
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
①生理发育高峰:身体外型的变化(身高、体重、头面部)、生理机能变化、性发育和成熟(性器官发育、第二性特征出现、性机能成熟)
②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征: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的矛盾、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
亲密感建立
社会关系变化
职业适应
人格变化
自我意识发展
人格变化
职业变化
人际关系变化
退休前后生活变化
人际关系变化
人格变化
死亡来临
生理卫生
①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和睡眠
②关注婴儿情感需要,建立安全型母婴依恋
③针对不同类型气质特点积极对待婴儿
④促进婴儿的认知活动
①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
②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③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童年期
7-12岁
记忆发展
①记忆容量的增加:小学儿童的数字记忆广度已经与成人水平接近。
②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有意记忆成为记忆的主要方式、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词的抽象记忆发展速度超过形象记忆
③记忆策略的发展特征:复述和组织(归类、系列化)
④童年期元记忆的特点:小学生关于记忆的元认知知识(有关自我的知识、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记忆监控
*主体我的发展(5-15个月)———能将自己作为活动的我认识
*客体我的发展(15-24个月)———能利用外表特征来认识自己,有了语言标定的自我(如,我,你,宝宝)
幼儿期
3-6岁
自我意识
①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从依从于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有独立的评价;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向内在品质的评价转化;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从主观情绪性的评价向初步客观性评价发展。
记忆发展
思维发展
记忆发展
思维发展
智力发展
思维发展
感知觉变化
记忆发展变化
创造力发展
感知觉退行性
记忆年老变化
思维年老变化
社会性发展
情 绪
气 质
社会性依恋
自我意识发展
自我意识
道德行为
性别角色
同伴期
第一反抗期
自我意识
亲子关系
同伴关系
友谊发展
欺负与被欺负
自我意识
情绪变化
第二反抗期
人际关系发展
自我意识发展
人生价值观确立
老年期
60岁以上
感知觉退行性
在各种感觉中,老化最明显的,是对人的认知活动作用最大的视觉和听觉,其次是味觉、痛觉等其他感觉。
记忆年老变化
①老年期记忆变化的总趋势是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但也存在个体差异。
②老年期记忆力下降表现为记忆广度、机械识记、再认和回忆等减退或下降
③关于老年期记忆力下降的的根本原因的分析,主要有两种解释:
亲子关系
①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变化:交往时间明显减少;父母处理孩子问题变化;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力发生了变化。
②父母对子女控制的三阶段:父母控制(6岁以前)、共同控制(6-12岁)、儿童控制(12岁以上)
同伴关系
①同伴交往中儿童人气特点:*受欢迎的儿童(学习成绩好、有主见、独立能力强、热情助人、善于交往易于合作)、*不受欢迎的孩子(具有攻击性、对人不友好、不尊重同伴、不良主意)、*受忽视的孩子(退缩、安静、依赖性)
②语法结构的发展: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从词数少的短句到词数多的长句。③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从对话语向独自语发展、从情境句向连贯句发展。
记忆发展
①幼儿记忆容量的发展:短时记忆的发展趋势是向快后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