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练习:专题七 变异、育种与进化 专题能力提升练 专题7 Word版含答案
2020年高考生物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专题 (附答案)
2020年高考生物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专题(附答案)一、变异与育种(共8题;共19分)1.图中,a、b、c、d 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a 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② a、c 分别表示基因重组、基因突变③ b、d 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④ b、c、d 都能使子代表现出相对性状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2.果蝇的性别决定是XY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会影响果蝇的性别特征甚至使果蝇死亡,如:性染色体组成XO的个体为雄性,XXX、OY的个体胚胎致死。
果蝇红眼和白眼分别由基因R和r控制。
某同学发现一只异常果蝇,该果蝇左半侧表现为白眼雄性,右半侧表现为红眼雌性。
若产生该果蝇的受精卵染色体组成正常,且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细胞核中只有一个细胞核发生变异,则该受精卵的基因型及变异细胞核产生的原因可能是()A. 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丢失B. 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丢失C. 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结构变异D. X R X R;含基因R的X染色体结构变异3.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
用放射性60Co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 放射性60Co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C. 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会逐代提高D. 这些单倍体植株的有些细胞中最多有40条染色体4.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 杂交育种一定要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培养新品种B. 紫外线照射能增加DNA 分子上的碱基发生变化的几率导致染色体畸变C. 单倍体育种可直接通过表现型来判断它们的基因型,提高效率D. 在单倍体与多倍体的育种中,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5.现用矮秆不抗病(ddrr)品系和高秆抗病(DDRR)品系培育矮秆抗病(ddRR)品系,对其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 F2中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F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基因重组B. 通常利用亲本的花粉逬行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縮短育种年限C. F1中虽未表现出矮秆抗病的性状组合,但已经集中了相关基因D. 选种一般从F3开始,因为F3中才有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品系6.科研人员测定某噬菌体单链DNA的序列,得到其编码蛋白质的一些信息,如下图所示。
7单元提升练(七)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一轮复习 必修二
单元提升练(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1.1970年以前,未发现植物对除草剂有抗性,但到目前为止已发现有百余种植物至少对一种除草剂产生了抗性。
下表表示苋菜叶绿体基因pbsA抗“莠去净”(一种除草剂,“莠”:狗尾草)品系和敏感品系的部分DNA碱基序列和相应氨基酸所在位置。
请分析选择有关苋菜能抗“莠去净”的正确说法是()A.由于基因突变,导致228号位的脯氨酸被丝氨酸取代B.其抗性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其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密码子由AGT变成GGTD.其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NA模板链上决定228号位氨基酸的有关碱基中的A被G取代解析:选D。
抗“莠去净”品系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228号位的丝氨酸被脯氨酸取代;叶绿体基因控制的抗性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苋菜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是DNA模板链上决定228号位氨基酸的有关碱基中的A被G取代而不是密码子的改变,而且AGT,GGT不是密码子。
2.(2015·大连双基测试)普通果蝇的第3号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按猩红眼-桃色眼-三角翅脉的顺序排列(St-P-DI);同时,这三个基因在另一种果蝇中的顺序是St-DI-P,我们把这种染色体结构变异方式称为倒位。
仅这一倒位的差异便构成了两个物种之间的差别。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倒位和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一样,属于基因重组B.倒位后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完全不能发生联会C.自然情况下,这两种果蝇之间不能产生可育子代D.由于倒位没有改变基因的种类,所以发生倒位的果蝇的性状不变解析:选C 。
倒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倒位后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在大部分的相应部位还存在同源区段,依然可能发生联会;两个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产生后代或后代不可育;染色体结构变异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3.染色体部分缺失在育种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下图表示育种专家对棉花品种的培育过程。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太空育种依据的原理主要是基因突变B .粉红棉M 的出现是染色体缺失的结果C .深红棉S 与白色棉N 杂交产生深红棉的概率为1/4D .粉红棉M 自交产生白色棉N 的概率为1/4解析:选C 。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doc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内DNA在复制时偶然出现碱基配对错误可能导致基因突变B.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等物质能改变DNA的结构而导致基因突变C.基因突变产生的是等位基因,因此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无关,因此不同种群发生的基因突变相同2.如图Z81是某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Z81A.该细胞分裂结束即可进行受精作用B.该细胞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C.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2个染色体组D.正常情况下,B、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不可能是X染色体3.下列变异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染色体上增加了某个相同片段B.染色体上某一段移接到非同源染色体上C.染色体上某基因缺失100个碱基对D.染色体上某片段发生180°颠倒4.将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幼苗(品系甲)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植株(品系乙),将品系甲、品系乙在同一地块中混合种植,在自然状态下繁殖一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品系甲植株自交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植株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由品系乙产生的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C.品系甲、品系乙混合种植后,产生的子代中有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D.品系甲和品系乙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物种5.若甲→乙表示由甲一定能推理得出乙,则下列选项符合这种关系的是( )A.甲表示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乙表示非等位基因都能自由组合B.甲表示母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在无变异的情况下,乙表示儿子也患有此病C.甲表示某生物为单倍体,乙表示该生物体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D.甲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的姐妹染色单体上有等位基因,乙表示该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6.某雌雄同株的植物的花色由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控制红色,a 控制白色。
某杂合的红花植株,经射线处理后2号染色体缺失了一个片段,含有片段缺失的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能正常发育,该植株自交,后代中红花∶白花=1∶1。
新高考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综练专题7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6福建福州期末,26)[JP2]碱基类似物能够与不同的碱基配对,对青霉菌进行诱变育种时,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碱基类似物,最可能产生的突变类型是()A.DNA复制提前终止B.发生碱基替换C.碱基数目的增加D.碱基数目的减少【答案】B【解析】分析题意可知,碱基类似物能够与不同的碱基配对,在DNA复制过程中,其过程不受碱基种类的影响,DNA复制不会提前终止;由于碱基类似物的影响,DNA分子中某些碱基可能会发生替换,但碱基数目不会增加或减少.2.(2016福建福州期末,15)对一株玉米白化苗研究发现,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碱基序列,导致该基因不能正常表达,无法合成叶绿素,该白化苗发生的变异类型属于()A.染色体数目变异 B。
基因突变C。
染色体结构变异 D。
基因重组【答案】B【解析】基因缺失了一段碱基序列,为基因结构改变,为基因突变,B正确;没有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A错;染色体结构没有变化,C错;没有发生基因重组,D错。
3。
(2016湖北第一次联考,6)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该植株基因突变之后当代性状就改变了,由此推出该基因突变属于显性突变,该植株为杂合子;因该植株为杂合子,所以自交后产生的后代中有1/4的变异纯合子;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是两种不同的变异,其中基因突变不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也不可以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来判断基因突变的位置;仅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而没有诱导染色体加倍,故得到的仅仅是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
高三生物总复习练习: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7-24 Word版含解析
7-24(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1.(2018·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B.杀虫剂的使用促进昆虫发生抗药性的变异C.昆虫种群抗药能力的增强是人工选择的结果D.昆虫遗传多样性的上升有利于生物的适应性进化【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A项错误;杀虫剂只是对原有的抗药性的变异起了选择作用,不能促进昆虫发生抗药性变异,B项错误;昆虫种群抗药能力的增强是杀虫剂选择的结果,属于自然选择,C项错误;昆虫遗传多样性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昆虫遗传多样性的上升有利于生物的适应性进化,D项正确。
【答案】D2.(2018·“超级全能生”全国卷26省9月联考乙卷)下表所示为海南岛上某动物种群体色的基因型频率变化情况,由这些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时间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AA频率0.99 0.81 0.64 0.49 0.36 0.25 0.16 0.09Aa频率0.01 0.11 0.20 0.30 0.28 0.26 0.20 0.10aa频率0 0.08 0.16 0.21 0.36 0.49 0.64 0.81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基因型,aa频率才会逐年上升B.2005年,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49%C.a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更适应新环境D.该种群的进化使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解析】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表现型,A错误;2005年,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0.49+1/2×0.26=62%,B错误;根据表格分析可知,a的基因频率逐渐升高,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更适应新环境,C正确;自然选择使得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D错误。
【答案】C3.(2018·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收心考试)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生物就进化了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表现为共同进化C.突变和基因重组、隔离与新物种形成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D.超级细菌感染病例的出现,是因抗生素的滥用促使细菌发生基因突变【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只要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不论其变化大小如何,都属于生物进化的范围,A项正确;共同进化是发生在不同物种生物之间的,黑色与灰色桦尺蠖是同一物种,二者不会发生共同进化,B项错误;突变隔离与新物种形成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适者生存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C项错误;细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出现了超级细菌感染病例,是因抗生素起到了选择作用,D项错误。
【高考二轮】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 变异、育种与进化 25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变异、育种与进化一、选择题1.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图甲、乙、丙、丁4种类型的变异,图甲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生物变异都是染色体变异B.如果图乙为精原细胞,则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C.图丁和图丙相比较,图丙所示的变异类型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图丁所示的变异类型可以产生新的基因D.图中所示的变异类型在减数分裂中均可能发生2.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克隆了果蝇的period基因,并发现该基因编码的mRNA和蛋白质含量随昼夜节律而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period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period基因的表达不受环境的影响C.period基因突变一定导致果蝇生物钟改变D.period基因所在的DNA分子在细胞内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3.某株玉米白化苗的产生是由于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所在染色体缺失了一段,导致该基因不能正常表达,无法合成叶绿素。
该种变异类型属于( )A.染色体数目变异B.基因突变C.染色体结构变异D.基因重组4.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子代只有暗红眼;而反交,暗红眼♂×朱红眼♀,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
设相关基因为A、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反交实验可用于判断有关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类型B.反交的结果说明眼色基因不在细胞质中,也不在常染色体上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基因型都是X A X aD.若正反交的F1各自自由交配,则后代表现型比例都是1∶1∶1∶15.研究发现,某二倍体动物有两种性别: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是雌雄同体(2N),XO(缺少Y染色体)为雄体(2N-1),二者均能正常产生配子。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雄体为该物种的单倍体B.雄体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C.XO个体只产生雄配子,且雄配子间的染色体数目不同D.XX个体只产生雌配子,且雌配子间的染色体数目相同6.调查人群中常见的遗传病时,要求计算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N)。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练习:专题七 变异、育种与进化 专题复习自查案 专题7含答案
专题复习自查案专题7 变异、育种与进化一、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二、染色体变异三、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根据基因型的变化判断育种方法:(1)“aabb×AABB→AaBb→AAbb”为杂交育种(过程①②);(2)“aabb×AABB→AaBb→Ab→AAbb”为单倍体育种(过程①③⑤);(3)“AABB→AaBB”为诱变育种(过程④);(4)“AaBb→AAaaBBbb”为多倍体育种(过程⑥)。
[来源:Z&xx&kw.w.w.k.s.5.u.c.o.m四、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来源:ZXXK]1.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有③④⑤。
①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一定导致基因突变。
②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
③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④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⑤同胞兄妹的遗传差异主要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
2.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有⑤⑥。
①水稻F1经花药离体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的新品种属于单倍体育种。
②高秆抗虫小麦与矮秆不抗虫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矮秆抗虫小麦属于杂交育种。
③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属于诱变育种。
[来源:Z#xx#kw.w.w.k.s.5.u.c.o.m④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
⑤单倍体育种得到的植株长得弱小且高度不育。
⑥多倍体育种能提高产量,但不能增加营养物质的含量。
3.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有③⑤。
①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②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③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④害虫抗药性增强,是因为杀虫剂刺激害虫产生抗药性,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
[来源:学+科+网Z+X+X+K]⑤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形成生物的多样性。
高考生物二轮变异、育种与进化专项训练试题(有答案)
高考生物二轮变异、育种与进化专项训练试题(有答案)变异、育种与进化专题训练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14•江苏单科)下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出发菌株�D�D→X射线处理挑取200个单细胞菌株�D�D→初筛选出50株�D�D→复筛选出5株�D�D→X射线处理多轮重复筛选 A.通过上图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未必能作为生产菌株 B.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 C.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过程D.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都会明显提高【解析】题图育种过程为诱变育种。
因未进行酶活性检测等,故该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不一定符合生产要求;X射线处理等物理因素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引起染色体变异;题图筛选高产菌株是选择符合人类特定要求菌株的过程,属于人工选择,是定向的;诱变的突变率高于自发突变率,但不一定每轮诱变都是与高产相关的基因发生突变。
【答案】 D 2.(2014•北京理综)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
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
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
由此无法推断出 ( )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解析】病毒感染可以导致抗性较低的兔子死亡,抗性较强的个体得以生存,从而起到选择的作用;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但病毒要寄生在活细胞中,所以病毒也不能长期存活,寄生关系难以维持;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兔抗病毒能力增强的结果;蚊子充当了病毒和兔子之间的媒介,在兔子与病毒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答案】 C 3.(2013•天津高考)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7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A卷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7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变异与育种 (共8题;共19分)1. (2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共同点是都能()A . 产生新的基因B . 产生可遗传的变异C . 产生新的基因型D . 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2. (2分) (2017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的主要区别的叙述,错误的是()A . 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的一个片段增加、缺失或替换等,而基因突变则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加或缺失B .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可以发生基因突变,但只有真核生物能发生染色体变异C . 基因突变一般是微小突变,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小,而染色体结构变异是较大的变异,其对生物体影响较大D . 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进行鉴别,而基因突变则不能3. (2分) (2017高一下·厦门期中) 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如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对无角基因h为显性。
在公羊中,基因型为HH、Hh均表现为有角;而在母羊中基因型为HH表现为有角,基因型为Hh表现为无角。
如果基因型为Hh 的雌雄个体交配,则子代母羊中出现无角的概率为()A . 1/8B . 1/4C . 3/8D . 3/44. (2分)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高度不育。
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时整套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 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一物种B . F1体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C . 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D . 物理撞击的方法引起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属于染色体畸变5. (2分) (2016高三上·阿拉善盟期中) 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 . 基因突变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B . 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C . 基因突变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 . 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属于基因重组6. (2分) (2015高二上·故城开学考) DNA的复制、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分别发生在()A . 细胞核细胞质核糖体B . 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C . 细胞质核糖体细胞核D . 细胞质细胞核核糖体7. (2分) (2020高三上·永州月考) 在雄果蝇减数分裂中,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基因不会发生交叉互换,雌果蝇则不同。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七 变异、育种与进化专题能力提升练
专题7 变异、育种与进化(30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8·六安三模)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D.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1)区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和交叉互换引起的基因重组。
(2)区分基因突变中碱基对的缺失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基因的缺失:①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②基因内部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解析】选C。
图①表示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图②的交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图③中的碱基对发生缺失,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图④中弯曲的部位表示在其同源染色体上没有配对的片段,可能发生了染色体重复或缺失,C正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故4种变异都能遗传,D错误。
2.(2018·成都二模)玉米植株(2N=20)的紫色(H)和绿色(h)是一对相对性状。
用射线处理若干纯合紫株萌发的种子,待其成熟后与绿株杂交,发现某一紫株(记为M)的后代中,紫株与绿株比例为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紫株细胞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B.M紫株产生配子时,可能会发生H、h的分离C.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时期的玉米细胞,可能只形成9个四分体D.通过显微镜观察后代紫株根尖分生区细胞,可判断是否发生染色体变异【解析】选D。
与绿株杂交的紫株(M)应为杂合子(Hh)或者为HO(O代表原来含H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或者H基因所在染色体丢失所致)都可能与杂交结果符合。
M紫株细胞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若M紫株为杂合子(Hh),则其减数分裂时会发生H、h的分离,B正确;若M紫株为染色体丢失,则其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时期的玉米细胞,可能只形成9个四分体,C正确;后代紫株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都是正常的,所以无法通过显微镜观察其根尖分生区细胞来判断是否发生染色体变异,D错误。
【最新】2020高考二轮生物课标版 第1部分 专题7 变异、育种和进化
杂交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株窄叶个体,你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考
专
点
提示:可能是纯种宽叶个体在产生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
题 限
时
能是纯种宽叶个体产生的配子中含宽叶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 集
二
训
返 首 页
考
考
2.淀粉酶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为了提高酶的产量,请你
点
点
设计一个实验,利用诱变育种方法,获得产生淀粉酶较多的菌株。请
限 时 集
二
训
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返 首 页
解析:(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染
考
考
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通常染色体变异
点
点
一 涉及许多基因的变化。故基因突变涉及的碱基对数目比染色体变异 三
涉及的少。(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
集
二
训
返 首 页
(2)有关基因突变的“一定”和“不一定”
考
考
①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即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
点
点
的改变。
一
三
②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考
③基因突变不一定都产生等位基因:真核生物染色体上的基因突
专 题
点
变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而原核生物和病毒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个新
限 时 集
考
点
①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 点
一 于基因重组。
三
考
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专
题
点
(2)关于“缺失”问题
生物2020届高考二轮复习资源专题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
生物专题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考向展望1.由五年的考频能够看出本专题在全国卷中观察的主要内容是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种类及特点。
2.在题型方面,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观察到。
选择题常结合人类遗传病观察染色体变异;非选择题常结合遗传规律进行观察,观察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也许观察育种方法及原理。
在命题形式方面,主要以文字题、育种方案设计题的形式表现,观察学生对各样变异特点的理解和基因频率的计算。
3.2020年备考时应注意: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量变异重点关注;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复习应侧重理解,对育种的复习要联系遗传和变异的原理。
知识框架知识与技巧的梳理考点一三种可遗传的变异1.观察表中图示区分易位与交织互换生物2.打破生物变异的4大问题(1)关于“互换”问题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织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参加互换的基由于“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参加互换的基由于“非等位基因”。
(2)关于“缺失”问题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基因内部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关于变异的水平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①染色体变异是“细胞”水平的变异,涉及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的改变,这一片段可能含有若干个基因,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够观察到——故常用分生组织制片观察的方法确认可否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4)涉及基因“质”与“量”的变化①基因突变——改变基因的质(基因结构改变,成为新基因),不改变基因的量。
①基因重组——不改变基因的质,也不改变基因的量,但改变基因间组合搭配方式即改变基因型(注:转基因技术可改变基因的量)。
①染色体变异——不改变基因的质,但会改变基因的量或改变基因的排列序次。
技巧方法对付可遗传变异类试题解题策略生物对付可遗传变异类试题可运用“三看法”:(1)DNA分子内的变异一看基因种类:即看染色体上的基因种类可否发生改变,若发生改变则为基因突变,由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所致。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专题7 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教师版)
专题7《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综合试题精选(共26小题)1.A、B、C、D、E分别表示几种不同的育种方法,根据图回答:A.B.(1)A图所示过程称克隆技术,新个体丙的性别决定于________亲本。
(2)在B图中,由物种P突变为物种P′,是指导蛋白质合成时,③处的氨基酸由物种P的____________改变成了____________。
(缬氨酸GUC;谷氨酰胺CAG;天冬氨酸GAC)(3)C图所表示的育种方法最常用的做法是在①处________。
(4)D图表示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若要在F2中选出最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图中过程②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与D方法相比,E方法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
【答案】(1)甲(2)天冬氨酸缬氨酸(3)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4)选出矮秆抗锈病的个体,让其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5)花药离体培养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解析】(1)A表示核移植技术育种,又叫“克隆”技术,新个体丙的基因型应与亲本中提供细胞核的甲个体相同。
(2)B表示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
在此过程中,基因由CTG∥GAC突变为CAG∥GTC,则密码子由变GAC为GUC,所以③处的氨基酸由物种P的天门冬氨酸变成了缬氨酸。
(3)C表示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一般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
(4)D表示杂交育种,若要在F2中选出最符合要求的新品种,最简便的方法从F2中选出符合要求的个体连续自交,直到得到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
(5)E表示单倍体育种,②表示花药离体培养,与D杂交育种过程相比,单倍体育种的突出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而且后代肯定是纯种。
2.现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纯种小麦性状是高杆( D ),抗锈病( T );另一个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杆( d ),易染锈病( t )。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7单元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单元能力提升
第7单元生物变异、育种与进化单能力提升三体、单体相关问题分析二倍体生物每对染色体有2条,针对二倍体生物而言,假设某一对染色体多了1条那么是三体,假设某一对染色体少了1条那么为单体,三体、单体遗传是染色体变异中难点,近几年,也是高考热点。
(2021·安徽宿州模拟)图1表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图2表示果蝇性染色体X与Y非同源区段与同源区段。
控制果蝇刚毛(B)与截毛(b)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
请分析答复:(1)基因B与b根本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所控制性状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
假设只考虑这对基因,截毛雄果蝇基因型可表示为________。
(2)假设某雄果蝇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有一显性致病基因,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________;假设此雄果蝇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同时存在另一致病基因,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发病率为________。
(3)研究人员发现,果蝇群体中偶尔会出现Ⅳ三体(Ⅳ号染色体多一条)个体。
从变异类型分析,此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Ⅳ三体个体均能正常生活,且可以繁殖后代,那么三体雄果蝇减数分裂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中Ⅳ号染色体数目可能有________条(写出全部可能数目)。
从染色体组成角度分析,此种三体雄果蝇经减数分裂可产生________种配子,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子一代中正常个体与三体比例为________。
[解析] (1)等位基因本质区别就在于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序列不同;一对等位基因遗传遵循基因别离定律;由题可知,控制果蝇刚毛(B)与截毛(b)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截毛雄果蝇基因型可表示为X b Y b。
(2)假设某雄果蝇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有一显性致病基因,与正常雌果蝇交配,那么后代雄果蝇全部正常,雌果蝇全部发病;假设此雄果蝇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同时存在另一致病基因,与正常雌果蝇交配后代雄果蝇也全部发病。
高中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7:变异育种及进化
注意事项:1.答卷注意书写清楚。
3.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书写。
2021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17:变异育种及进化一、选择题1.图示细胞的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分别是( )A.5 个、4 个B.10 个、8 个C.5 个、2 个D.2.5 个、2 个2.番茄果实红色(H)对黄色(h)为显性。
某隐性纯合植株(hh)自交,结出了半边红半边黄的变异果,这可能是植株哪个部位的基因h 突变为H 引起的A. 幼苗期的顶芽细胞B. 早期的一个叶芽细胞C. 一个花芽的某些细胞D. 花药组织内的花粉母细胞3.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A.基因重组B.染色体数目变异C.染色体结构变异D.基因突变4.我国特有的珍贵的哺乳动物,俗称“四不像”的是()A.猫熊B.金丝猴C.麋鹿D.大鲵 5.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下面对这五种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B.都不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 C.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 D.都不能通过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 6.下列哪种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A.正常夫妇生了一个白化儿子B.纯种红眼果蝇的后代出现白眼果蝇 C.对青霉菌进行X 射线照射后,培育成高产菌株D.用生长素处理得到无子番茄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②④⑤⑥⑦B.②③④⑥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⑤⑦ 8.若一对夫妇所生育子女中,性状差异甚多,这种变异主要来自(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环境影响D.染色体变异9.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 )A.诱变育种B.单倍体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D.杂交育种10.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原理B.培养无籽西瓜是利用单倍体育种的原理C.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D.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11.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类遗传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 C.猫叫综合征是由染色体结构变化引起的 D.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12.科研人员测得一多肽链片段为“—甲硫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缬氨酸—”,其密码子分别为:甲硫氨酸(AUG)、脯氨酸(CCU、CCC、CCA)、苏氨酸(ACU、ACC、ACA)、甘氨酸(GGU、GGA、GGG)、缬氨酸(GUU、GUC、GUA、GU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能力提升练专题7 变异、育种与进化(30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8·六安三模)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变异类型,其中图③中的基因2由基因1变异而来。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①②都表示易位,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图③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C.图④中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D.图中4种变异能够遗传的是①③【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1)区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和交叉互换引起的基因重组。
(2)区分基因突变中碱基对的缺失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基因的缺失:①DNA分子上若干“基因”的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②基因内部若干“碱基对”的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解析】选C。
图①表示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图②的交换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间,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图③中的碱基对发生缺失,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图④中弯曲的部位表示在其同源染色体上没有配对的片段,可能发生了染色体重复或缺失,C正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都是可遗传的变异,故4种变异都能遗传,D错误。
2.(2018·成都二模)玉米植株(2N=20)的紫色(H)和绿色(h)是一对相对性状。
用射线处理若干纯合紫株萌发的种子,待其成熟后与绿株杂交,发现某一紫株(记为M)的后代中,紫株与绿株比例为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紫株细胞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B.M紫株产生配子时,可能会发生H、h的分离C.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时期的玉米细胞,可能只形成9个四分体D.通过显微镜观察后代紫株根尖分生区细胞,可判断是否发生染色体变异【解析】选D。
与绿株杂交的紫株(M)应为杂合子(Hh)或者为HO(O代表原来含H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或者H基因所在染色体丢失所致)都可能与杂交结果符合。
M紫株细胞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A正确;若M紫株为杂合子(Hh),则其减数分裂时会发生H、h的分离,B正确;若M紫株为染色体丢失,则其发生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时期的玉米细胞,可能只形成9个四分体,C正确;后代紫株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都是正常的,所以无法通过显微镜观察其根尖分生区细胞来判断是否发生染色体变异,D错误。
3.(新题预测)ALL型和CML型白血病都是由于22号和9号染色体断裂后形成的BCR-ABL融合基因所致,其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辐射和病毒等因素可导致染色体断裂B.由BCR、ABL基因形成BCR-ABL基因的过程属于基因重组C.两种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高度相似,功能也相同[来源:]D.若这种变化发生在造血干细胞中,一般会由亲代遗传给后代【解析】选A。
辐射和病毒等因素可导致染色体断裂,A正确;由图可知,由BCR、ABL基因形成BCR-ABL基因的过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错误;两种融合蛋白都能引起白血病,但其氨基酸序列并不高度相似,相差②部分控制形成的氨基酸序列,C错误;造血干细胞属于未完全分化的体细胞,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变异一般不会由亲代遗传给后代,D错误。
4.下列有关育种和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杂交除了可以选育新品种,还可获得杂种表现的优势B.基因工程可以实现基因在不同种生物之间的转移C.基因频率是指某个基因占种群中全部基因数的比率D.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解析】选C。
杂交育种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进行的新品种选育方法,通过杂交获得的大量杂合子在自然界中还可表现出杂种优势,A正确;基因工程的实质就是将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导入另一种生物的细胞内并实现基因表达的过程,B正确;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占种群中该种基因的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C错误;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二者存在生殖隔离,分别属于不同物种,D正确。
5.(2018·烟台三模)瑞特综合征是由于X染色体上的MECP2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病,患者神经系统异常,运动控制能力丧失。
研究表明,MECP2基因突变的小鼠神经元细胞中与运动有关的基因信息是正常的,但无法正常表达,突变小鼠表现为活动能力极弱。
当研究者开启了突变小鼠体内MECP2基因的表达后,小鼠的活动能力迅速恢复正常。
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瑞特综合征患者的肝脏细胞中也存在MECP2突变基因[来源:]B.瑞特综合征患者的基因改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MECP2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够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D.MECP2基因突变小鼠的神经发育不良导致其运动能力减弱【解析】选D。
肝脏细胞和神经元细胞均来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核基因完全相同,因此都含有突变基因MECP2,A正确;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MECP2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够调节与运动有关基因的表达,C正确;MECP2基因突变小鼠的神经系统异常,对运动控制能力丧失,而小鼠的运动能力并没有减弱,D错误。
6.下列有关变异、育种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B.三倍体无子西瓜植株不可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C.单倍体育种的流程是:筛选F1花粉→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D.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解析】选A。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可导致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基因重组,A正确;三倍体无子西瓜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也可由植物组织培养获得,B错误;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先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后经秋水仙素处理,最后对植株进行筛选,C错误;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
【知识总结】单倍体育种的一般流程7.一粒小麦(2N=14)与一种山羊草(2N=14)杂交得到幼苗甲,用秋水仙素处理甲的顶芽形成幼苗乙,待乙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丙若干。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幼苗甲是二倍体并且是可育的B.植株乙减数分裂过程可形成14个四分体C.植株丙的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28或56条染色体D.形成乙的过程虽未经过地理隔离,但乙属于新物种【解析】选A。
一粒小麦和山羊草都是二倍体,但属于不同物种,两者杂交得到的幼苗甲是二倍体,不可育,A错误;幼苗乙为可育的四倍体,含14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可形成14个四分体,B 正确;植株丙(28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含56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28条染色体,C正确;二倍体经诱导加倍得到的四倍体是新物种,其形成不经过地理隔离就达到了生殖隔离。
8.(2018·大连二模)下列有关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过程中B.A基因可突变成a1、a2基因反映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C.三倍体西瓜因减数分裂过程异常而不能正常结子D.单倍体育种中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解析】选C。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A基因可突变成a1、a2基因反映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B错误;三倍体西瓜因减数分裂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故不能正常结子,C正确;单倍体育种中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D错误。
9.(2018·衡水二模)如图为太平洋岛屿上鸟类的分布情况,甲岛分布着S、L两种鸟,乙岛上的鸟类是S鸟的迁移后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岛上所有的鸟类称为一个种群B.可遗传变异为乙岛鸟类进化提供了可能C.乙岛上的鸟类与S鸟可能存在生殖隔离D.甲、乙岛上的自然条件决定了鸟类的进化方向【解析】选A。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甲岛上分布着S、L两种鸟,因此甲岛上所有的鸟类不是一个种群,A错误;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乙岛上的鸟类是S鸟的迁移后代,由于两个岛上的环境不同,乙岛上的鸟类可能由于长期的地理隔离导致与甲岛上的S鸟产生生殖隔离,C 正确;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正确。
【加固训练】如图A、B、C代表不同的种群,已知A和B原本属于同一物种,都以物种C作为食物来源,由于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的进化,现在不知A和B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A和B在一起还能进行自由交配,则它们就一定不存在生殖隔离B.A和B的关系一定为竞争C.若A和B仍然为同一物种,则它们具有共同的基因库D.A和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它们朝着一定方向进化【解析】选D。
10.(2018·合肥二模)下列关于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浅色桦尺蠖与黑色桦尺蠖同时存在体现了基因多样性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对象C.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内个体之间存在生殖隔离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物种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解析】选A。
浅色桦尺蠖与黑色桦尺蠖是同一种昆虫,浅色与黑色是不同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A 正确;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但自然选择的对象是个体的表现型,B错误;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内个体属于同种生物,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共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11.(20分)(2018·宝鸡二模)螺旋蛆蝇是家畜的毁灭性寄生物种。
在实验室里对两种数量相同的螺旋蛆蝇进行不同的处理:一组使用杀虫剂,另一组使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
实验结果如图一所示,请回答:(1)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图一中杀虫剂处理后群体中的个体数逐渐增加的原因:螺旋蛆蝇中存在________________,杀虫剂起到了选择作用,通过选择使________________增大,逐渐形成了抗药的新类型。
(2)在电离辐射后,会产生图二所示的基因突变。
请阐述你从图二获得的基因突变的有关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离辐射促使螺旋蛆蝇雄性不育的方法最终能消灭螺旋蛆蝇,但所需时间较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所以需要处理较长时间后才能达到目的。
(4)在对螺旋蛆蝇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种群________(填“发生了”或“没发生”)进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