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解读与思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读书心得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读书心得《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是一本深入浅出地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图书,通过案例的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实施建议。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和收获。
首先,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和基本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是指导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其中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等。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数学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要求。
其次,这本书通过案例的方式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很多实施建议,包括如何制定教学计划、如何设计教学内容、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等。
这本书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让我更加直观地理解这些实施建议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这些案例也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认知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教学应该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这本书中有很多案例都是从实际生活中选取素材,通过数学的方式进行解决和分析。
这些案例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数学教学应该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同时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最后,这本书的阅读也让我对自己的数学教学进行了反思和改进。
通过对比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书中的案例分析,我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提高和完善。
例如,我在教学中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也往往过于单一和片面。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这些问题,并提出了很多改进的建议。
这些建议对我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指导,帮助我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数学教学水平。
总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图书。
最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011版新课程标准解读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小学语文本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是在新世纪课程改革历经十年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从课程标准的基本面貌上看,有较大调整变化,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都有不同幅度的修订。
如“前言”部分中,导言是全新的,课程性质的表述也有重要的补充,正面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四条基本理念没有变化,但文字表述略有修改,设计思路有较多的修改。
再如“课程目标”部分,现称为“课程目标与内容”。
还有“实施建议”部分,增加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包括评价建议。
“附录”中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略有调整,整体数量增多了15篇,课外阅读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增加了《革命烈士诗抄》、《红岩》等宣扬革命传统的书目;增加了两个字表:一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一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本次2011版课程标准相比于原有实验稿课程标准,充实与调整的主要内容有如下五点: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学科的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依据我国的国情,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依据语文学科的特性,突出人文熏陶。
需要注意的是,此两者必须与语文目标融合、渗透,而不是离开语言文字,专谈思想政治。
我们提倡教学尽可能做到水乳交融、紧密结合。
二、突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年前启动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新修订课标增加的内容,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三、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
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这是对十年课改实践中反馈的比较集中的意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初中数学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许芬英一、“课程基本理念”的修改1.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将“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两条合并成一条“教学活动”,整体上阐述数学教学活动的特征。
表述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设计思路”的修改1.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
2.将“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实践与综合应用”改为“综合与实践”。
确立了“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等八个关键词,并给出具体描述。
并专门阐述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目标”的修改1.明确提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2.提出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完善了一些具体目标的描述:比如对于学习习惯,明确指出使学生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4.规范了课程目标的若干术语。
并在学段目标中使用这些术语。
四、“课程内容”(原“内容标准”)的修改1.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和“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及要求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使用规定的课程目标术语,对某些课程目标的表述进行了修改。
2.从总体结构上看,“几何与图形”领域发生了一些变化,另外三个领域的结构基本没变。
“几何与图形”结构的变化表现在:将实验稿中分四个方面对内容进行的要求(即“图形的认识”、“图形与变换”、“图形与坐标”、“图形与证明”)改为从三个方面展开内容要求,即“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化”、“图形与坐标”,这三部分中的“图形的性质”基本上是整合了实验稿中的第一和第四部分而成,而其他两个部分与原来的两部分对应。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解读
.
20
2.关于直观与抽象
波利亚:“抽象的道理是重要的,但要 用一切办法使它们看得见、摸得着。”
.
21
充分利用图形所具有的几何直观
将复杂的数学对象简明化 恰当地构造数学问题的现实情境
将抽象的数学关系具体化
.
22
通过直观调动学生的直觉思维
以获得数学猜想 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实现
抽象与具体之间的转化
.
2.数学课堂教学中最需要做的事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 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
28
3.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 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 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应当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 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良好的数学学习过程
.
29
例:《孝义市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
30
评价项目
评价要点
情境导入
自然、新颖、简洁,用多元化手段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做好新旧知识与方法的衔接。
自主 学习
教师层面: 1.设计好90%能通过自学解决的具有层次性、思维性,突出重点的问题。 2.向学生说明自学的目标、方法、流程与要求。 3、留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自主学习结束时及时点评,并出示自学问题的答案。 学生层面: 1.专心致志、独立思考、严谨认真、规范书写、动作敏捷,用圈、点、勾、画的方式完成自学任务。 2.养成爱动脑、勤动手、善发现等良好学习习惯。 3.组长先完成学习任务,并督促本组成员圆满完成自学任务,协助老师完成自学情况的检查工作。 4、组员主动接受组长对自学情况的检查,认真纠正自学中出现的问题。
从“四能”角度解读《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增的核心概念
有 整 数 、分 数 和 小 数 的 加 、 减 、 乘 、 除 四 则 运 算 法
则 ,运 算 律 主 要 有 加 法 交 换 律 、结 合 律 以 及 乘 法 交 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因此 ,教 师 在 计 算 教 学 过 程 中 应 该 注 意 以 下 几
“ 四能 ” ,将 “ 算 能 力 ”渗 透 在 “ 析 问题 的 能 力 ” 运 分 和 “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 之 中 。 第 二 ,运 算 能 力 的 基 解 础 是 掌 握 运 算 法 则 和 运 算 律 ,而 掌 握 运 算 法 则 和 运 算 律 的 关 键 是 理 解 算 理 。 运 算 能 力 的 标 志 是 能 正 确
过 程 中 ,要 注 意 以 下 几 个 问题 :第 一 ,运 算 能 力 是
解读 ,供 大 家参 考 。
一
、
几何直观
数 学 基 本 技 能 的 重 要 内 容 , 是 传 统 教 学 目 标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双 基 教 学 非 常 重 视 基 本 运 算 能 力 和 初 步
几 何 直 观 的 意 义 和 价 值 主 要 体 现 在 三 个 方 面 一 是 有 助 于 把 复 杂 、 抽 象 的 问题 变 得 简 明 、形 象 , 二 是 有 助 于 探 索 解 决 问题 的 思 路 并 预 测 结 果 ,三 是 有 助
于 帮助 学 生 直 观 地 理 解 数 学 。
个 问题 第 一 ,在 运 算 法 则 和 运 算 律 的 教 学 中 ,要
根 据 学 生 的 已 有 知 识 和 生 活 经 验 ,采 取 一 些 直 观 手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 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到实施建议 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 下面我们就2011修订版与2001版课标 相比较所体现出的变化具体的进行解读。
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 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 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和实施建议,并有附录。把其中的“内容标 准”改为“课程内容”。前言部分由原来的 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 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解读——小学数学
关于修订工作的几点说明
2001年,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 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义务教 育20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 按照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2003年开始组 织课程标准修订工作,2011年3月,基本 完成了修订任务。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颁布《全日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
1.提纲挈领,领悟课标。 (1)理解课标理念 (2)明确“四基”要求 (3)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4)掌握四个领域内容调整 (5)提高“四个问题”能力( (6)领悟10个核心关键词的内涵和外延
2.依据课标,找出差距。 (1)改变教学中的“十多十少“现象 ●课程理念知道多,理解落实比较少; ●关注教学情景多,创设有效情景少; ●关注教学形式多,关注教学实效少; ●操作实践活动多,有效探究活动少; ●师生互动废话多,启发引导语言少; ●课堂无效活动多,学生必要练习少; ●教学设计拼凑多,个性创新设计少; ●现代媒体运用多,优化整合运用少; ●关注表面知识多,领悟思想方法少; ●学生参与活动多,积累活动经验少。 (2)克服课堂教学中的“四个满堂” ●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 (3)避免教学中的“四个虚假“ ●虚假地自主学习 ●虚假地合作交流 ●虚假地自主探究 ●虚假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2011年版数学新课标解读
2011年版数学新课标解读一:从理念到行为把握操作方法最重要从理念到行为把握操作方法最重要新修订的数学课程标准到底对我们的教学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我认为,准确把握标准变化特点、以案例为载体形成具体的实践操作方法、关注广义教材是三个核心环节进一步明确“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把握从“双基到四基,从两能到四能,从单一思维到复合思维、增加多个核心词”的变化特点。
修订后的课标对实验稿课标既有传承,也有发展,我学习了修订后的课标,觉得以下三点变化最为深刻。
调试数学观,明确新的数学课程观。
实验稿课标认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而修订后的标准将其调整为“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数学是一门科学,而非过程,无论是直接来源于现实世界的,还是来源于数学世界的,只要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都可以构成数学的研究对象。
与此同时,将原有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观,修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的表述方式,保留了实验稿课标所界定的数学课程观的精髓。
明确提出“四基”、“四能”和复合思维的要求。
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增加了针对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具体要求,更加凸显数学对于学生发展的特殊作用,将实验稿标准提出而尚未显性化的有关理念显性化,这是对10年改革成功经验的提纯和升华。
对于能力培养的问题,不仅直接提出能力培养,而且增加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求。
这种变化,不仅充分延续实验稿对于创新精神关注,而且有了显著发展。
在继续关注归纳、猜测等思维形式的基础上,修订后的课标明确提出“归纳思维”与“演绎思维”并举的具体要求。
在核心词上,增加了“几何直观”,将“符号感”修改为“符号意识”,将“统计观念”修改为“数据分析观念”,并对“数感”、“空间观念”的内涵作了修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的认识与思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建议”的认识与思考【文献标识码】 A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通过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的研读和思考,发现要很好地理解《标准》中“评价建议”部分,就要抓住数学评价多元化这一个主题词.在评价多元化中,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式多元化的观点由来已久.在“多元主义”价值观的支配下,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式势必要体现出数学评价多元化的特点.一、评价主体多元化关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标准》指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教师、家长、同学及学生本人都可以作为评价者,可以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查.”可见,《标准》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不仅仅是教师的评价,更多的强调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及家长对学生的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1951年罗杰斯提出自我概念的理论,他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极大地影响着他的行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人们在进行某一活动之前,会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某一行为作出主观的判断,自我效能感会影响活动主体是否会去实施他预想的行为.可见,自我概念对一名学生的个性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学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信,也对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有着极大的影响.对自己学习数学满怀信心的学生喜欢通过迎接挑战而保持自尊,他们对自己有着积极的评价和行动动力;相反,感到不擅长学习数学的学生认为自己不适合去迎接挑战,很容易放弃成就动机,出现逃避数学学习的消极行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课堂与实践,通过学生对自己的积极评价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进步的能力.2.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不容忽视.同学生活在一个集体中,同学之间的感受是最真实、最直接的,让学习伙伴们一起来互评,可以直接、准确地找出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有意识的引导来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如:“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他的想法可行吗?”“你能来当裁判,说说他们的做法怎么样吗?”等.3.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主体中,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作用也不可低估.作为学生的家长,他们很关心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如:当家长知道了自己孩子在某次考试的分数后,很自然地会向教师提出各种问题.作为教师,应该根据考试结果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如学生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等)向家长作出详细的解释,更多的是让家长了解和关注学生的努力和进步,从而帮助家长改进他们对学生的评价.教师作为多元化评价主体核心,应协调好学生、同伴、家长之间的关系,做好每一名学生的综合评价工作,使评价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二、评价内容多元化数学评价的内容当然是一个涵盖面比较广泛的概念.如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其中,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的评价尤为重要.1.知识与技能的评价无论是对数学知识的评价,还是对数学技能的评价,很重要的一点是评价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些知识或技能操作背后所隐含的数学意义.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概念的时候,很难抓住数学实质将概念理解透彻.因为理解概念最好的途径不是从一个定义开始,而是通过动手操作、画图或应用.概念的形成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它需要学生将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事实和原理相联系,以形成一个复杂的彼此相连的命题网络,因此评价的题目必须设计得足够精细以考虑并反映出学生的这一发展过程.2.数学思考的评价有学者根据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对数学思考的阐述,认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思考是指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即用数、量、符号、图形、模式、关系等去思考生活、工作、学习、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数学思考就是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特别是非数学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数学思考是从数学学科特点对数学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方面的作用而言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问题解决的评价问题解决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评价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是数学评价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问题解决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一个学习领域都有相应的问题可以用来评价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不同的问题功能不同,侧重于问题解决能力评价的问题,更具有情境性和富于思考.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不断启发,让学生思考,从而想出问题解决的办法.4.情感态度的评价《标准》有关情感态度的目标是:“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些目标的评价很难在一般的测验中进行,更多地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反映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的问题.通过评价,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情感态度的评价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以提高其学习的自信;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培养其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对不同个性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语言. 此外,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定期写数学日记.数学日记是一种数学交流的工具,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思考过程,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比如:可以要求学生设想给一个朋友写信,谈谈自己数学课堂上的活动,或者假想一个比自己年级低的同学,想办法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他解释如何去解决某一个问题等等.另外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数学日记的规格,规定一些内容.三、评价方式多元化《标准》强调:“评价方式多样化体现在多种评价方法的运用,包括书面测验、口头测验、开放式问题、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在条件允许的地方,也可以采用网上交流的方式进行评价.”所以,评价不仅是为了证明,更重要的是为了改进.而改进的前提是对评价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真实的了解,这就要求我们从多渠道、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来获取有关评价对象的全面信息.其中,口头测验、课堂观察、评语和成长记录袋这几种开放的质性评价方式具有典型性,它们具体描述学生个性化发展中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在突显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等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1.口头测验口头测验是通过师生面对面的问答,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个人思维过程的机会和自我表现的空间.课堂上,教师可以对学生提问,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分析、解答、操作,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全面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动手操作的能力、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和个性创造力.这种评价方式既不加重学生的负担,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方式.2.课堂观察课堂观察适用于学生学习的所有领域.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思考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和贯穿学习过程始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通过观察,教师获取书面测验等量化评价所不易获得的信息.如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合作交流的意识、倾听和表达的能力等.但是,课堂观察也有一些不足,如:课堂观察的主观性较强,记录的水平与观察者个人的经验、描述能力和理论水平有很大关系,不同的观察者对同一学习现象的观察很难达到较高的一致性,观察的效度也难以检验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教师在运用课堂观察时好好地把握.3.评语张春莉教授认为:评价结果不能总是以简单的分数或等级来表示,还应当包括以陈述方式给出的“被评价者数学学习的认知与非认知特点,以及需要进一步从事的数学学习活动”等,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定性描述可以采用评语的形式.评语制是用简明的评定性语言叙述评定的结果.评语可以补充评分的不足.一个分数或等级所能反映出的信息毕竟是有限的,对于难以用分数或等级反映的问题,可以在评语中反映出来,这样对学生的评价就会更加全面.因此,教师的着眼点应该从等级或分数转移到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取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何种能力等方面.4.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是通过系统收集学生日常数学学习作品,展示学生在数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过程、水平和潜力,是一种典型的质性评价方式.教师可以收集学生丰富多彩的作品,如手抄报、知识树、设计方案、数学小论文等,把这些作品按照学习的顺序放入成长记录袋内,共同描述一名学生的成长轨迹.学生的数学日记也可以放入成长记录袋内,教师关注的是作品里体现的学生思维方式、个性特征方面的水平和特点,对作品的具体形式一般不作特定的要求,比如数学日记的形式可以是书信式、提问式、自述式等.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调查和实验任务,要求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并把报告放入成长记录袋,也可以设计动态的成长记录袋把评价的焦点放在学生的发展变化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二、第一部分,前言内容作了较大调整
在“前言”部分除修改了对数学的意义与 价值、数学教育的功能、数学课程的基本 理念以及数学课程设计思路的表述外,还 增加了“数学课程的性质”。
1.修改了 “数学”的定义
实验稿: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
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 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修订稿(标准P1):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8)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标 准P3)
7.重新修订了课程设计思路:
(1)学段划分保持不变;(标准P4) 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 第一学段(1-3年级) 第二学段(4-6年级) 第三学段(7-9年级)
(2)关于课程目标的调整(标准P4)
对课程目标动词及水平要求的设计基本保 持不变,增加了目标动词的同义词;
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 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 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 结果目标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 等行为动词表述,过程目标使用“经历、 体验、探索”等行为动词表。
2.修改了数学观
实验稿: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 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
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
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修订稿(标准P1): 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
实验稿:
“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 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 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 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 表达的问题。”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概况及解读一、《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颁布的意义和背景1.坚持改革不动摇,新课标的颁布是对10年课改的肯定和坚持2001年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约15万字)问世,取代了使用近五十年〈数学大纲〉,实验稿数学课程标准从2001年开始进入实验区,对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影响是积极和明显的。
10年的课改实验,首先是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变了传统教育理念,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去非常强调“双基”,要求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
但只要求这一点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
实验稿课标提出了三维目标,从关心教师如何教到关心学生如何学,教学方法上改变了过去教师单一讲授、学生被动听讲的状况,更加关注学生的学,确立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从教学评价来说,除了知识以外,还提出了教育过程的循序渐进,关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
而(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对10年课改的发扬,也传达国家、教委对课改不动摇的决心。
2.充分吸纳了10年义务教育课改实验的经验与教训但是,由于实验稿课标在制订过程中的一些局限性,比如时间比较仓促等,内容上有些地方系统性不够,同时,对教育价值的表述也不够清晰。
一是目标不够清晰,可操作性不强。
比如:实验稿只提出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实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也很重要(但是我省普教室研究、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委员会的一数学教研专题:问题解决,5月8-11日在福州举行第十七届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题研究现场教学观摩研讨会,我省已经开始重视这方面的问题了)。
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很好,但仅有活动是不够的,应该追问活动为了什么?活动是否脱离了数学本质,活动如何突出数学特点?三维目标如何鉴定?如何操作?等系列问题摆在教师面前,二是对数学实质的表述不清楚,比如计算的本质是什么,符号的本质是什么,等等。
这样,在教师中就会造成两大问题:一是对所教的内容从数学角度吃得不透,数学意义不清楚。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小学数学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
这意味着2001年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随之而来的,就是教材的改革,数学课程改革也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对修订版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也将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们当前的头等大事。
经过几年来对数学课程标准修订情况的跟踪研究以及对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深入研读,我认为修订版是对实验稿的继承和发扬,改进与完善,但又不乏创新之举,让人读来眼前一亮,对数学与数学教育的意义与价值的定位更准确,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的要求更明晰,对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等教学策略与手段的指导更明确,对课程内容的调整更合理。
与2001年版相比,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
具体变化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2001年版分四个部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课程实施建议。
2011年版把其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
前言部分由原来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改为课程基本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三部分。
二、关于数学观的变化2001年版: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三、基本理念“三句”变“两句”,“6 条”改“5条”2001年版“三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于《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10个核心概念引发的思考
第四,这些核心概念是数学课程的目标点, 也应该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并通过教 师的教学予以落实。
一、模型思想:
(一)什么是模型思想?
所谓数学模型,就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采用 形式化的数学语言,去抽象地、概括地表征所研究对 象的主要特征、关系所形成的一种数学结构。(在义 务教育阶段数学中,用字母、数字及其他数学符号建 立起来的代数式、关系式、方程、函数、不等式,及 各种图表、图形等都是数学模型。)
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提出了10个核心概念:
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 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 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核心概念有何意义呢?
第一,应该注意到,这些核心概念的内涵 在性质上是体现的学习主体——学生的特征, 它们涉及的时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该建立和 培养的关于数学的感悟、观念、意识、思想、 能力等,因此,可以认为,它们是学生在义 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最应培养的数学素养, 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
不仅会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地进行运算,而且 理解运算的原理,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寻求正确的运算 途径,称为运算能力。
《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运算能力主要 是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定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 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运算能力并非一种单一的、孤立的数学能力,而 是运算技能和逻辑思维等的有机整合。
几何直观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
此处所指的图形应包括:基本几何图形、 线段图、数轴、方格纸、坐标、示意图等。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 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它是知识 进化的源泉。严格底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 因素。”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
八、内容标准的变化
调整的内容和要求: ❖将“理解等式的性质”,改为“了解等式的性质” ❖将“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 2x-x=3)”,改为“能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 2x-x=3)”。 ❖降低要求:降低了“可能性”部分的要求,只要 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 性大小做定性描述,定量描述放入第三学段。
珠海新世纪学校
四、设计思路的变化
❖学段划分保持不变; ❖对课程目标动词及水平要求的设计基本保持不变, 增加了目标动词的同义词; ❖对四个学习领域的名称作适当调整; ❖对学习内容中的若干关键词作适当调整对其意义 作更明确的阐释。
珠海新世纪学校
五、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
❖ 2001年版: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 ❖2011年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珠海新世纪学校
六、核心概念的变化
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 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 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 解决。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
七、目标的变化
活动经验: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 验,包括操作的经验,思考的经验,探究的经验, 复合的经验。
七、目标的变化
2 、“两能”变“四能” ❖“两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能力
3、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分别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加以具体阐述。学 段表述目标有所变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的内容解读-最新资料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的内容解读“综合与实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一个特色,安排这一内容的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积累相应的活动经验,以此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对这一内容并不太重视,甚至“跳过”这一教学进度(特别是第一学段),所以,“综合与实践”实际上还没有真正在小学阶段“登堂入室”。
为此,时值《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这一内容进行解读,作为一线教师教学时的参考。
一、新旧课标内容对比二、第一学段“综合与实践”内容概要在第一学段中,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特有的价值及其作用,引领学生经历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从而积累相应的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也增强了对所学知识与方法的理解与巩固。
本学段(其他学段也如此)“综合与实践”这种教学形式应当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贯彻“少而精”的原则,针对性要强,但要保证每学期至少有一到二次的实践活动。
它的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可以穿插在课内,也可以课内外结合,使之常态化地落实于教学活动之中。
三、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教学片段),逐条解读1.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从本条目标提出的要求看,“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方案不一定要独立设计,可以将它“体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将其融合于各个领域的学习内容之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数与代数”中“数的认识”时,学生“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后,让学生走进生活就能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就能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作用,进而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特有的价值。
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主要变化
《义务教务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2001年,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义务教育20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
于2001年秋开始在各实验区实施,逐年推广。
经过几年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2005年教育部成立修订组,开展了对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修订工作。
2011年3月,基本完成了修订任务。
2011年5月通过审议,2011年12月正式颁布。
据我所知,现在有的县区已经拿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新的《标准》和实验稿相比有哪些变化。
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标准》从体例结构、文本表述、具体内容和实施建议等方面都做了的修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标准的体例与结构本次修订,在保持《标准(实验稿)》基本体例不变的基础上,经充分讨论,在结构上有以下调整。
1.重新撰写“前言”在“前言”部分除了修改了对数学的意义与价值、数学教育的功能、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及数学课程设计思路的表述外,增加了“数学课程的性质”。
《标准》重新阐述了数学的意义与性质,进一步明确了数学教育的作用和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特征。
2.整合三个学段的“实施建议”为了避免行文的重复、进一步突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完整性,《标准》将原来分三个学段撰写的实施建议进行了整合,三个学段统一撰写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并增加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3.将“行为动词”和“案例”等统一放入附录《标准》增加课程目标中的有关“行为动词”的解释,这些行为动词分为两类:一类是描述结果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另一类是描述过程目标的行为动词,包括“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
将这些行为动词和相关的同义词的解释统一列入附录。
同时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中的“案例”也统一列入附录中,分别成为附录1和附录2。
《数学课程标准( 2011 版)》中的问题解决
4. 《数学课程标准( 2011 版)》中的问题解决无论是 2001 年出版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是《数学课程标准( 2011 版)》中,都将问题解决作为贯穿我国数学课程的一条主线。
( 1 )问题解决是理念在《标准》中,将解决问题不仅仅看成是课程内容,更是一种贯穿始终的理念,鼓励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求解模型——解释、应用和拓展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 2 )问题解决是目标《数学课程标准( 2011 版)》中过程与方法目标分成:数学思考、问题解决。
其中关于问题解决目标的具体描述如下:•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其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数学课程标准》的其他目标部分并没有出现,只是在问题解决的部分里出现。
( 3 )问题解决是要求《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经历、体验、探索、尝试、表示、解释、反思……”等动词,都伴随着问题解决,问题解决应渗透在每一个知识领域,渗透在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
二、“问题解决”的教育价值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作为重要任务,重视解决问题的价值。
1. 解决问题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PISA(经合组织进行的国际学生评价计划)对数学素养的解释是:“在当前或未来的生活中为满足个人成为一个会关心、会思考的市民的需要而具备的知识,并理解数学在自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的能力,做出数学判断的能力,以及参与数学活动的能力。
数学素养包括若干运用数学能力的水平层次,从标准数学运算到数学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它也要求学生理解和应用一定范围内的数学知识,例如:概率、变化率、增长率、空间与形状、定量推理、不定性和从属关系等。
这些包括数学课程的特定范围,比如:算数、代数和几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主讲内容一、修订课程标准的基本过程二、修订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三、修订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四、几点建议一、修订课程标准的基本过程(1)•2002年推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01实验版(蓝皮本)•2005年开始修改数学课程标准•2007年推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07修改稿(已经有很好的修订过程的内容变化批注)•2011年完善数学课程标准修改•2011年九月推出数学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十月开始课程标准培训•2012年实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黄皮本)一、修订课程标准的基本过程(2)1.进行广泛深入的实施状况调查研究(12个省,问卷3768份)2. 组织全面认真的修改研讨(12次修改研讨会3. 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2006年6月,向全国30多位专家、学者和第一线教师征求意见。
2007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将征求意见稿发放全国10个省教研室、10个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区,以及40名专家征求意见。
此外,还通过不同形式,向项武义教授、张奠宙教授,以及部分数学家、数学教育专家和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征求意见。
二、修订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坚持体现国家利益,坚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方向,以课程改革的实践和调查研究的结果为基础,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各方面提出的建议进行修改,力求《标准》更加完善:使《标准》表述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全面;使《标准》结构更加合理、思路更加清晰;进一步增加《标准》的可操作性,更适合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学习评价。
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关注过程和结果的关系;二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授的关系;三是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关系;四是关注生活情境和知识系统性的关系。
“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正如“数与代数”一样,“图形与几何”代表了第一、二学段和第三学段的侧重点:在第一、二学段中主要是通过观察、操作等直观、整体认识图形及其某些特征,并通过操作等加以确认;第三学段,则主要是从数学上细致刻画基本图形的基本性质,并通过逻辑推理加以证明,也就是“几何”,过去提的“空间与图形”的名称没有体现这一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解读与思考引言:“轻轻的我(2001版)走了,正如我(2011版)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悄悄揭开自己神秘的面纱,呈现出精彩的内容(已正式公布印发了),阅后顿时心胸的熨帖,腋下似有风生的惬意,读完更坚定自己的教学追求。
其实大部分教师都在谈论修改后数学课标的变化,为了及时了解其变化,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领悟新理念,做好相应的教育教学的调整,现结合自己的学习进行简要的解读,并结合我校数学教研组活动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案例来谈谈对新课标新变化的理解和思考。
一、《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与《实验稿》2001版的主要变化1.课程基本理念的变化与分析变化一:“三句”变“两句”2001版: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版: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分析:修订后与过去的提法相比:有更深的意义和更广的内涵,落脚点是数学教育而不是数学内容,有更强的时代精神和要求(公平的、优质的、均衡的、和谐的教育)。
这样改动让人觉得更加科学,易于理解。
因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和“人人获得必须的数学”让人有些迷茫,无法准确界定。
因为我们研究的数学到底就没有价值?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不必须的?我们很难确定。
变化二:“6条”改“5条”2001版:数学课程——数学——数学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评价——现代信息技术2011版: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信息技术分析:在结构上由原来的6条改为5条,将2001版的第2条关于对数学的认识整合到理念之前的文字之中,新增对课程内容的认识。
将“数学教学”与“数学学习”合并为数学“教学活动”。
整体上阐述数学教学活动的特征。
表述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课程目标的变化与分析变化一:“两基”变“四基”2001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2011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分析:从双基发展到四基的原因:①将双基拓展为四基,体现了对于数学课程价值的全面认识,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仅仅获得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获得数学发展和处理问题的思想。
同时,新增加的双基,特别是基本活动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
②增加“两基”的最重要的原因,是要切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别是创新精神。
实际上,一个人要具有创新精神,可能需要三个基本要素: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机遇。
其中,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不仅仅需要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更需要思想方法、活动经验的积累。
也就是说,要创新,需要具备知识技能、需要掌握思想方法、需要积累有关经验,几方面缺一不可。
③双基只涉及到三维目标第一维目标,没有涉及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而现在新增加这两基,就涉及到三维目标后边这两维: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并把“四基”与数学素养的培养进行整合: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训练数学基本技能,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
变化二:“两能”到“四能”2001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2011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分析:两能发展到四能有以下原因:创新意识的需要: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
以前学生更多的习惯于解决现成的问题,以前所谓的解决问题就是老师或者书本上,给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已知条件和结果都有了,这些问题是已经数学化的问题,但是在现实世界中,有很多问题是蕴含在具体的情境,表现的形式并不是直接的数学问题,它是一个具体的事情,在一个具体的事情里边,你能不能看到它里边有数学,有数学问题,发现一个问题,或者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这是一个创造性的,或者是一种创新的动力,创新直接的来源。
变化三:完善和规范完善了一些具体目标的描述:比如对于学习习惯,明确指出使学生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规范了课程目标的若干术语。
并在学段目标中使用这些术语。
(结果目标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表述,过程目标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表述)分析:对一些目标的描述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更贴近学生的实际,同时对一些目标的确定比较清楚,教师理解更清晰,把握更容易,便于在课堂教学去实施和体现,便于操作并在教学中容易把握实施的度。
3.核心概念的变化与分析变化2001版: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推理能力、应用意识2011版: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分析:有一些是名称或内涵发生较大变化的:数感、符号意识、数据分析观念。
有一些是保持了原有名称,基本保持了原有内涵: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应用意识。
新增加的:运算能力、模型思想、几何直观、创新意识。
4.课程内容的变化数与代数第一学段增加的内容①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数②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③能口算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④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一些目标的表述的修改①将“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改为“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
②将“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过程”改为“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得作用”。
③将“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改为“探索简单情境下的变化规律”。
第二学段删除内容①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②比较百分数的大小。
③删去“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中得“较复杂的”。
④删去“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由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中得“有坐标系的”。
增加的内容①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②结合简单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
③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④认识中括号。
图形与几何第一学段删除的内容①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放在第二学段)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放在第二学段)③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放在第二学段)④体会并认识千米、公顷。
(放在第二学段)降低要求对于“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不要求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降低要求为“知道这些方向”。
第二学段删除内容①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
②体会图形的相似。
增加的内容①会绘制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②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来表示位置,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点的对应。
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利用方格纸确定数对位置的过程。
③知道扇形。
④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
统计与概率第一学段删除的内容①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②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放在第二学段)③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
④不确定现象的所有具体目标(放在第二学段)第二学段删除的内容①与中位数、众数有关的内容(放在第三学段)②能设计统计活动,检验某些预测。
③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
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标准(修改稿)》希望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体会随机思想。
综合与实践①统一了三个学段的名称,进一步明确了其目地和内涵。
②“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二、解读后的思考解读思考一:关于新增加“两基”的落实(一)基本活动经验1.基本活动经验的内涵孔凡哲教授认为: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操作、考察和思考,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时所形成的认识。
史宁中教授指出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学生亲自或间接经历了活动过程而获得的经验。
无论大家观点如何,有几点是共同的:学生现实:基本活动经验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
数学活动:是在特定数学活动中积累的。
思考:其核心是如何思考的经验。
反思:最终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数学现实和数学学习的直觉,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2.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活动经验要把经历落实在基本经验上,强调数学学习,要经历过程,这个过程落脚落在什么地方,落在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学生应该积累什么活动经验呢?(1)注重积累思维活动经验思维活动经验是基本活动经验的核心。
在课堂中,我们经常会向学生抛出特定情境下的某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其中,既有外显的行为操作活动,也有思维层面的操作活动。
学生能获得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为一体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不仅在活动中有体验,还在活动中经历着对数学的深入思考。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买衣服》教学时,在学生认识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并初步掌握其换算关系基础上进行“快乐购物”。
此时的动手操作成为了学生探究的需要,由于学生对付钱的结果充满渴望,付钱的方法也不一样。
因此在这类探索活动中,学生所积累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因个体的强烈感受而充满了活力。
(2)注重积累感知活动经验感知活动经验是基本活动经验的基础。
“基本活动经验是个体在经历了具体的学科活动之后留下的、具有个体特色的内容,既可以是感觉知觉的,也可以是经过不断的修正反思之后形成的经验。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外显的行为活动,对学习材料的第一手直观感受、体验和经验一般是直接经验。
这类操作的直接价值并不是问题的解决,而是对学习材料的感性认识。
例如: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客观世界的认识都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学生学习也是一样,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学生亲自观察感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具体化。
但是观察和修正的过程让学生获得了周长的直观感受。
通过直观的感受和体验这类直接经验的获得,是构建个人理解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
(3)注重积累方法性活动经验方法性活动经验是基本活动经验的保障。
从思维培养角度看,不断思维积累也能逐渐积淀出一种经验,而这种经验属于思考经验,其实,平常要引导学生积累个人经验,积累个人学习和思维方法的经验,这样学生的活动经验必然是丰富的、深刻的。
如何积累方法性活动经验呢?①把握教材,挖掘内容:例如:五年级上册的《比较图形的面积》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将在比较图形面积的活动中积累比较方法的经验:数面积单位、通过平移旋转轴对称过后的两个图形的面积是相等的、图形的割补、图形的拼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