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 传媒经济学与公共政策

合集下载

传媒经济学书单

传媒经济学书单

传媒经济学书单一、新闻学类:1. 《新闻理论十讲》BY陈力丹老师(适合先看,深入浅出,内容简单却包含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不愧为大家之作)2. 《新闻理论教程》BY杨保军老师(体系完整,思维严谨,有着浓厚的哲学思辨色彩,建议后看)3. 《新闻理论新编》BY郑保卫老师(又红又专,可以简略些看,但一定要将其中的精神把握好,毕竟人民的喉舌不能有立场的问题)4. 《中国新闻传播史》BY方汉奇老师5. 《世界新闻传播史》BY陈力丹老师二、传播学类:1. 《传播学纲要》BY陈力丹老师(突破了我国传播学以往被窄化的视野,包含了文艺传播、跨文化传播等众多方面,言简意赅,字字珠玑)2. 《传播学教程》BY郭庆光老师(虽然郭庆光老师现在转到了清华,但这本书体系完整,内容详实)3.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应用》BY塞弗林(这本书可以略读,但其中有些内容正好可以弥补本国著作的缺陷,例如什么叫信度,什么叫效度)4. 《大众传播:范式与流派》BY刘海龙老师(大众传播永远的传播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这本书针对大众传播展开了细致的分析)5. 《传播学史-一直传记式的方法》BY罗杰斯(可以略读,但一定要搞清楚各传播学派的关系与观点,千万不要搞凌乱了)三、传媒经济:1. 《传媒经济学教程》BY喻国明老师(一定要学通而不是记住,这本书是基础)2. 《传媒变革力》BY喻国明老师3. 《传媒新视野》BY喻国明老师4. 《传媒竞争力》BY喻国明老师(以上三本书包含了我国最前沿的传媒经济学的理论,是经济学教程的补充,二者结合,也就基本学通了传媒经济学)四、前沿理论:1. 《网络传播概论》BY彭兰老师(主要针对网络传播,网络传播一直是新媒体研究的基础,所以要认真读)2. 《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BY喻国明老师(可以略读,但微博一直是人大老师研究的热点,所以也要掌握)五、前沿资料:1. 《国际新闻界》(近一年的都要读,人人都说13年专硕的题目难,但如果你读过这上面的文章,你就会发现这不过小菜一碟了,当然,看导师论文不要太早开始,根基不稳,读了无法理解)2.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BY陈力丹老师(读近两年的就好,注重理解)实务书籍:《新闻采访学(第二版)》蓝鸿文《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精要》高钢《新闻编辑学》蔡雯《新闻评论教程》胡文龙《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

传媒经济学教程(第二版)人工智能时代传媒业的赋权逻辑与未来发展

传媒经济学教程(第二版)人工智能时代传媒业的赋权逻辑与未来发展
(二)话语及其传播作为一种权力的合法性是建立在 “群体合意”的认同基础上的
传播作为一种权力的行使涉及传播学意义上的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话语,二是话语的 传播。 在社交媒体与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21世纪,这种权力以更为隐蔽、更加广泛的方式呈 现出来。斯科 特·拉什将其概括为 “四个转变”:权力运行方式从认识论向本体论转变,从高 高在上的外部特征向生活 话语的内在机制转变,从规范性逻辑向事实性逻辑转变,从表达向交 流转变。
(二)传统机构的权力优势与合法性日渐式微,个体的潜能与资源得到前所未有的激发 (三)互联网重新塑造了公众的权利意识,他们不甘于做被动的 “接受者”“聆听者”, 而希望在公共事务中自由表达和参与行动 (四)在风险社会的语境下,互联网的复杂性使得信任与怀疑、安全与风险的关系愈 加紧 张,也为社会领域一些复杂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
当互联网将个人激活并置于社会发展的崭新地位的时候,我们的社会运作模式便也相应地发生了 深刻的改变。面对这种改变,无论是社会的经济运营还是社会的权力治理,其实都是非常不适应的。
今天人们讨论的所谓“破坏式创新”,如果从传统的技术逻辑、产品逻辑去看今天的市场和社会发 展的逻辑,的确有所谓的“断裂”和跨越之感,但如果以人的逻辑作为一种对标最根本的价值参照的话, 你就会觉得一切都是顺乎逻辑和情理的,哪里有什么中断或断裂呢?这就是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
在多元价值、多元利益、多元诉求交织融合的今天,社会治理的另一个基本法则是包容并 蓄、 求同存异。
韩国学者2016年的一项基于全国性 在线调查的研究,关注人们在社交 网 站上进行新闻消费的动机和目的。 研 究通过聚焦于三个社交网络上常见的新 闻消费行 为——新闻阅读 (news reading)、新闻发布 (ne wsposting)、新闻支持 (newsendorsing)—— 来揭示不同消费行为的内在动力。 研究结果表明,每种类型的新闻活动都 可能源于不同的动机、媒体习惯和技术 集群。

理解传媒经济学笔记

理解传媒经济学笔记

理解传媒经济学P3经济就是“一个决定生产什么,怎么生产,合适、何地、为谁生产的机制”这些决定由三类经济参与者——消费者、公司和政府来制定,并由所谓的“市场”来调节。

每个消费者都被看做是拥有无限需求和有限资源的个体,被假定为追求总效用和满足最大化。

“边际”效用代表着由更多或更少消费某一特定产品所带来的满足感的变化。

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意味着,一个消费者消费某一特定产品越多,他或他主次从每个单元的产品中获得的满足感就越少。

P4在经济学中,生产被定义为一种资源的转化,即把劳动力、土地和资金转化为商品和服务。

有些生意人对慈善事业的投入是希望通过对某些相关行业的控制而获得特殊的利益,特别是对传媒公司来说,就是公共和政治影响力的追求。

当一个组织的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时,他的经理人可能会追求利润和股东回报最大化以外的目标。

“主要代理人”问题:被指派管理传媒公司的经理人由他们自己要贯彻执行的日程表,而并不总是按照股东所期望的方式行事。

当代理人的目标占优时,追求利润可能被例如销售收入最大化或公司发展等目标所取代。

P5一个公司的利润是他的收入和成本的差额。

成本指所有“机会成本”,即“以特殊用途使用某物的成本就是不以最佳用途使用该物所被忽略的利益或机会成本”。

我们的资源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生产出不同的产品,但从本质上来看,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

我们所使用的土地、劳动力和资金能够在某些活动中发挥比其他让活动中相对来说更为有效的用途。

所谓的“生产函数”描述了成本投入和不同规模产量之间的关系。

劳动力、资本设备等相关要素的价格变化,将导致较便宜的要素替代已经变得相对昂贵的要素。

“边际产量”是在其他条件要素投入不变时,随着一种要素投入的增加或减少,公司总产品(总产量)产生的变化。

皮卡德:导演要决定制作播出一条新闻所需要的工作人员的数量,随着人员的增加,边际产量先递增,继而收益按比例增加,但随之开始递减。

开始递减是因为随着工作人员的增加,一定数量的制作设备就要被更多的人共同使用,这样一来,每个工作人员和生产力就开始降低。

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03
第十二章传 媒投融资
04
第十三章传 媒并购
06
第十五章中 国传媒业三 十年:发展 逻辑与现实 走势
05
第十四章传 媒无形资本 运营
1.1复习笔记 1.2课后习题详解
2.1复习笔记 2.2课后习题详解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14.1复习笔记 14.2课后习题及详解
15.1复习笔记 15.2课后习题及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2013 年传媒经济管理综合
试题
中国传媒大学2013 年传媒经济管理综合
试题及详解
中国传媒大学2010 年传媒经济管理综合 试题
中国传媒大学2010 年传媒经济管理综合 试题及详解
作者介绍
这是《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 介绍。
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笔 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
详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教程
教材
中国传媒
知识
经济
名校
详解
笔记
经济学
传媒 习题
产业
经济学
笔记
经济学
复习
大学年
传媒
名校
内容摘要
目录分析
第二章影响力经 济——关于传媒产 业本质的经济学解

第一章初识传媒经 济学
第三章受众——消 费者选择
01
第四章生产 与成本
02
第五章需求 与供给
03
第六章广告

新闻学中的新闻传播与公共政策

新闻学中的新闻传播与公共政策

新闻学中的新闻传播与公共政策新闻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新闻传播可以有效地将信息传递给大众。

而公共政策则是对社会问题进行解决和管理的一种手段。

在新闻学中,新闻传播与公共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新闻传播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一、新闻传播的角度新闻传播是新闻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将事实和信息传达给公众。

在公共政策领域,新闻传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首先,“先知先觉”的作用使得政策制定者能够了解社会现状和问题,从而更好地对公共政策进行调整和制定。

其次,新闻传播在政策实施过程中起到宣传、解释和沟通的作用,使政策更加透明和公正。

最后,新闻传播机构通过报道和评论,对政策实施进行监督,保证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效果。

二、公共政策的传媒化随着新闻媒体的发展,公共政策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传媒的影响。

新闻媒体通过报道和评论的形式,将公共政策推送给公众。

这种传媒化的过程使得公众更加关注和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

同时,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也促使政策制定者更加谨慎和负责任,提高政策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三、新闻传播与舆论引导新闻传播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还体现在舆论引导方面。

新闻媒体通过报道和评论,对公共政策进行宣传和引导。

它可以加强公众对政策的理解和认同,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同时,也可以引导公众对政策的反思和批评,推动政策的调整和改进。

舆论引导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共政策的成功与否。

四、新闻传播的挑战和机遇新闻传播在公共政策领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新闻媒体的商业化导致了信息获取和传播的失衡,某些关键问题可能被忽视或曲解,进而影响公众对政策的理解和认同。

其次,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更为迅速和广泛,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的问题。

然而,新闻传播也面临着诸多机遇。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更加便捷,公众参与和监督公共政策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这种机遇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希望。

总结起来,新闻传播在新闻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在公共政策领域中,新闻传播与公共政策密切相关。

传媒经济学

传媒经济学

1-15章1.传媒经济学就是应用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念来分析传媒产业中的包括资源配置问题在内的各种议题。

2.从受众注意力的凝聚到媒介影响力的发挥,都是以受众有效可支配注意力的投入为前提的。

3.媒介受众有三个分身:预估受众、实测受众和实际受众。

4.规模经济是长期平均总成本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

5.需求可以分为个人层面需求与市场层面需求。

6.报纸“负定价”或免费的奥秘在于其收益来自两个部分:一是发行;一是广告。

7.劳动、资本、土地(自然资源)是最重要的三种生产要素。

8.市场结构是根据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和进入壁垒进行考察的。

9.当政府规制的成本高于收益时就会出现政府失灵。

10.媒介产业是指从事大众传播媒介生产和运营的企业的集合。

11.文化折扣,指的是文化产品的价值在不同文化市场上所遭受的减损。

12.传媒资本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人才资本、实物形态资本、价值形态资本和无形资本。

13.传媒并购指传媒企业间的兼并与收购,是一种通过转移公司所有权或控制权的方式实现资本扩张和业务发展的手段。

14.传媒无形资本运营的方式包括交易式无形资产运营、融资式无形资本运营、扩张式无形资本运营和投资式无形资本运营。

15.媒介产品的三要素为:载体、资讯和规则。

1-15章1.传媒经济学主要有三种视角:微观经济学视角、管理经济学视角和政治经济学视角。

其中基础性的视角是微观经济学视角。

2.媒介消费者面临的预算约束,除了有效可支配收入外,同时还有有效可支配注意力。

3.受众碎化受三个因素的影响,第一是受众差异性;第二是技术先进性;第三是政策许可。

4.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5.媒介产品市场中卖者改变产量的伸缩性和考场时间长短会影响到媒介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

6.“相对常数”理论认为广告额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相对稳定。

7.工作态度的改变、备择机会的改变和移民以及就业政策的改变则会引起传媒产业劳动市场供给曲线的移动。

8.媒介产业中的大部分属于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

传媒经济学-教学大纲

传媒经济学-教学大纲

传媒经济学-教学大纲《传媒经济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61642B课程类型:必修学时:32学分:2适用专业:传播学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媒介经营与管理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传媒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了解当前传媒经济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注意将理论学习与宏观层面的产业数据和微观层面的企业案例紧密结合,提高自己运用经济学思维解释传媒业现象、解决传媒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教学基本目标1、系统、完整地学习传媒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深入理解传媒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

2、通过理论学习、数据展示、案例分析、专题研究等教学手段,全面地掌握和了解传媒经济学的规律和特点,使学生能够做到正确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传媒产业特定现象的内外动因和发展趋势。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导论:传媒经济学的基本问题1、以影片《阿凡达》和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引出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传媒经济学的定义,总结其共性,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传媒经济学的学科属性。

2、小组讨论:(1)对于一个电视节目来说,能够做到经久不衰吗?(2)10年的电视节目可以有,20年的电视节目也可能有,那么3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电视节目会不会有?为什么?从传媒经济学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解释上述问题。

重点:传媒经济学的定义难点:理解传媒经济学的学科属性课程的考核要求: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第一章传媒业的内涵及特性第一节传媒业的内涵第二节传媒业的类别和运作模式案例分析《中国好声音》的运作模式第三节传媒业的特性课堂讨论国内明星片酬高涨的现象重点:传媒业的运作模式和特性难点:传媒业的运作模式课程的考核要求:课堂自由发言案例研究:《女神的新衣》赢利模式的特点1、观看电视节目《女神的新衣》2、小组讨论并汇报:(1) 《女神的新衣》的赢利模式是怎样的?(2) 它在赢利模式上有哪些创新之处?(3) 在这一赢利模式中,有哪些受益者?课程的考核要求:分组讨论、小组代表PPT展示汇报第二章传媒业的产品及赢利模式第一节传媒业的产品是什么第二节传媒业产品的特性第三节传媒业的赢利模式1、赢利模式的概念2、传媒业的三种赢利模式3、传媒业中各类媒体的具体赢利模式重点:传媒业产品的特性、传媒业的赢利模式难点:传媒业产品的特性、传媒业的赢利模式专题讨论:微信的赢利模式及其应用1、微信的赢利模式(现有模式+未来可能的模式)2、微信的应用:微信摇电视3、小组讨论:(1)央视春晚在不断转型,继羊年央视与微信跨屏互动融合的“微信春晚”之后,猴年央视又与支付宝进行了“咻红包”的跨屏互动融合。

公共政策分析重点

公共政策分析重点

公共政策分析一、公共政策的本质1、要实实在在地增进社会利益2、对全社会的利益进行分配3、给予各种利益关系的有选择的利益分配4、通过整合各种利益矛盾后的利益分配5、要在实践中得到兑现的利益分配6、要在增进社会利益中突出效率,在分配社会利益中突出公平二、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所谓公共政策的功能,就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1、导向功能为解决社会利益关系中的矛盾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政策具有导向性,也就是说,政策为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行为确定方向,能使整个社会生活纳入到统一明确的目标上,并按既定方向有序前进。

同时,政策的导向,既是行为导向,也是观念导向,公共政策既起直接导向的功能,又有间接的引导功能。

从作用效果看,其功能包括正向引导功能和负向引导功能。

在我国,政府政策所谋求的是要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而西方国家公共政策的负导向功能表现突出。

2、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作用。

调节作用和控制作用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调解中有控制,控制中达到了调节。

政策的调控作用,体现在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尤为重要的是利益关系。

公共政策浸透了决策者的认识能力和主观偏好。

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具有倾斜性,有间接和直接两种形式,也有积极和消极行为。

3、分配功能公共政策具有分配社会利益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它的分配功能。

某项政策的实施必然是一部分人获益,或获得较多的利益,为了减少这种利益摩擦,需要政策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调整显示的利益关系。

在普通情况下,以下三种利益群体和个体更容易从中获益:1)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2)最具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3)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或者绝大多数者社会利益矛盾突出反映在分配不公上,研究公共政策的利益分配功能十分重要。

三、政府、市场、第三部门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决策功能和怎样协调三者的关系?1、1)政府:政府作为第一部门,它是现代社会中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它由各种正式的公共机构组成,它在提供物品时一般不以盈利为目的,它通过哈发地行使强制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传媒经济学

传媒经济学

传媒经济学简介传媒经济学是研究传媒行业与经济关系的学科,它综合运用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传媒产业的运行机制、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等问题。

传媒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对于了解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提高传媒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传媒行业的经济特征传媒行业作为信息传播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经济特征:1.市场广度:传媒行业的市场涉及到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多个媒体形式,覆盖了广泛的受众群体;2.垂直整合:传媒行业具有垂直整合的特点,即一个传媒企业可以涵盖多个媒体形式,如一个传媒集团既拥有电视台、广播台等传统媒体,又拥有互联网新媒体等;3.创新性和不确定性:传媒行业的主要产品是信息和文化创意作品,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和不确定性,需要依靠创作者和专业人才的努力提供不断更新的内容;4.数字化与网络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媒行业的发展越来越数字化和网络化,传媒企业需要适应这种趋势并进行相应的战略转型。

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传媒产业结构与市场竞争传媒经济学研究传媒产业的结构特点、市场竞争形式以及媒体所有权对市场竞争的影响等问题。

传媒产业的结构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比重,以及传统媒体内部的垂直整合程度等。

市场竞争的形式包括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等,不同的竞争形式对传媒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影响有着不同的影响。

传媒产品的创意与生产传媒经济学研究传媒产品的创意和生产,包括内容创作的经济激励机制、版权保护与创新、创意产业的价值链等问题。

传媒产品的创意对于传媒行业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传媒经济学研究如何通过经济手段激励创作者提供高质量的创意内容,并保护创意产权,有助于促进传媒产业的创新发展。

传媒企业的经营管理传媒经济学研究传媒企业的经营管理,包括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组织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传媒企业作为商业实体,需要具备良好的经营管理能力,传媒经济学通过研究传媒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实践经验,为传媒企业提供指导和借鉴。

天津市考研传播学复习资料传媒经济学重点知识梳理与案例分析

天津市考研传播学复习资料传媒经济学重点知识梳理与案例分析

天津市考研传播学复习资料传媒经济学重点知识梳理与案例分析传媒经济学是传播学中的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传媒产业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在天津市的考研中,传媒经济学的重点知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

本文将就天津市考研传播学复习资料中传媒经济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并结合案例分析进行深入解读。

一、传媒经济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传媒经济学是传播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它研究的是媒介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

传媒经济学的定义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理解。

在宏观层面,传媒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整个传媒行业的运作机制和市场规律。

它包括传媒产业的组成结构、市场竞争、政府监管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还可以分析传媒产业对整个经济体系的影响,以及媒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和地位。

在微观层面,传媒经济学关注的是媒介机构的内部运作和经营管理。

它涉及到传媒产品的生产、销售、推广等方面的环节。

同时,还可以研究媒介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以及媒介公司的利润分配和经营策略等问题。

二、传媒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传媒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垄断理论、市场结构理论、效率理论等。

这些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传媒产业的市场特征和运行规律。

垄断理论认为,在传媒产业中存在着少数媒体巨头对市场的垄断控制。

这些巨头通过资金、技术和市场渗透力等手段,控制着传媒市场的话语权和利润分配。

垄断理论对传媒产业的市场结构和竞争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

市场结构理论研究的是传媒市场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机制。

它可以分析传媒市场的竞争程度、市场份额分配和进入壁垒等问题。

针对不同的市场结构,媒介公司可以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来保持竞争优势。

效率理论主要关注的是传媒产业的资源配置和效益最大化。

通过效率理论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传媒经济活动的效益水平,以及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市场的效率。

三、案例分析:天津市传媒产业的发展与挑战天津作为中国的重要城市之一,传媒产业发展迅速。

然而,面临着一些发展和挑战。

下面以天津市传媒产业发展与挑战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公共政策复习重点

公共政策复习重点

公共政策复习题1.什么是公共政策?在本教材中,政策被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现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2.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1)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2)什么事公共政策政策被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3)公共政策的作用3.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①从科学角度而言,分析公共政策的成因与结果,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②从专业角度而言,掌握公共政策的理论与方法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③从政治角度而言,政策不仅是为了科学和专业而存在,而且在政治领域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4.公共政策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①导向功能公共政策作为规范公众行为的社会准则,其对公众行为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引导既包括行为的引导也包括观念的引导,它告诉人们应该做哪些事和不该做哪些事。

②管制功能为避免一些影响社会良性运行的不利因素出现,公共政策就要发挥对目标群体的约束和管制职能。

(1)积极性管制;(2)消极性管制。

③调控功能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是指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利益冲突进行调节与控制。

④分配功能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分配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

每一项具体政策都会涉及“把利益分配给谁”这样一个问题,换句话讲,就是都要面临一个“政策使谁受益的问题”。

5.如何从“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①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是一种权利的相互制约,有一定的规范。

②公共物品③公共职能④公共问题⑤公共利益:公共利益要遵循四项基本标准:公共、合理、正当、公平⑥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 初识传媒经济学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 传媒经济的定义传媒经济与传媒经济学 国外学者关于传媒经济学的定义 国内学者关于传媒经济学的定义西方传媒经济学的演进历程 传媒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中国传媒经济学的演进历程传媒经济学的三种研究视角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传媒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传媒产品——信息内容与物质载体的统一体传媒产品的性质 传媒产品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传媒产品性质动态模型 “二元产品市场”概念的提出 传媒产业的重要经济特征“二元产品市场”在传媒产业中的表现广告支撑型 传媒产业两大商业模式 内容支撑型传媒商业模式的动态性传媒的影响力传媒产业的经济本质——影响力经济 传媒产业价值链 传媒生命周期与影响力【重点难点归纳】一、传媒经济与传媒经济学1.传媒经济的定义传媒经济,是指由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引发的相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

当代的传媒经济特指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媒介生产、分配和消费实践。

2.国外学者关于传媒经济学的定义(1)传媒经济学关注和研究的是形形色色的媒介运营者,如何在各种资源非常有限的前提下,满足受众、广告业者与社会在资讯和娱乐等方面的各种欲求与需要。

(2)传媒经济学研究传媒产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一定的内容以满足社会公众各种不同的欲求与需要。

总之,上述两种表述在内涵上是十分接近的,都肯定了传媒经济学是运用关键的经济概念来分析传媒产业。

3.国内学者关于传媒经济学的定义(1)传媒经济学是研究传媒的社会功能及其生产消费过程的规律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它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如何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来生产各种信息和娱乐内容,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和需求。

(2)传媒经济学主要从事对信息传播活动所消耗的物质资源的分配和补偿方式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类传播媒介的经济运作规律,以及传媒经济活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

理解传媒经济学笔记

理解传媒经济学笔记

理解传媒经济学/[英]道尔(Doyle, G. )著;李颖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9(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翻译版)书名原文:Understanding Media Economics第1章传媒经济学介绍什么是传媒经济学传媒经济学是把经济学的研究与传媒学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门学问,它所研究的是在传媒业中不断变化的经济因素,这些因素时刻指导或约束着从业人士如经理人、决策人进行抉择。

经济理论中的公司传媒公司所具有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以某种方式参与制作、包装和发行传媒内容。

所谓的“生产函数,描述了成本投入和不同规模产量之间的关系。

‘‘边际产量,是在其他条件要素投人不变时,随着一种要素投入的增加或减少,公司总产品(或总产量)产生的变化。

‘‘收益递减规律,表明如果在一定量的固定要素‘如,车间和设备)上增加一个可变要素(如,自由技术人员)的使用数量,这个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将最终降低。

但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相反的是,许多传媒公司产量(或者更确切地说,对于产品的消费量)的增加往往是享受递增而不是递减的边际收益。

竞争市场结构理论上,市场结构主要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即,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以及垄断。

这些结构的区别主要在于市场中有多少个互相竞争的生产者和销售者。

如果一个市场内只有少数几个供给者,而它们的产品无论是同质的还是异质出都还存在着一定的竞争的话,那么这种市场结构就是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是传媒公司所处市场的最普遍的市场结构类型。

规模经济在传媒中很普遍,因为这个行业的特点是高初始生产成本,低边际再生产和分销成本。

范围经济一一通过多种产品的生产而实现的经济——也是传媒企业的普遍特征。

传媒的主要经济学特征传媒具有的一个整体特征就是传媒公司常常同时分别在两个截然不同的市场销售它们的商品。

传媒业与众不同,因为其各行业}是在友卡德所指的“双重产品”市场运营。

传媒公司创造了两种商品,第一种是内容(电视节目、报纸、杂志文章等),第二种是受众。

传媒经济学概述

传媒经济学概述

百科名片传媒经济学(Media Economics,又称媒介经济学),传媒经济学构建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之上,致力于研究经济和金融力量如何影响传媒体系和传媒组织。

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最早开展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学者主要致力于研究报业竞争和广播电视结构及管制。

相关图书《传媒经济学》中,作者既着眼理论又观照实践,以娴熟的笔端,扎实的学理和对业界精深的理解,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美国传媒经济的全景式理论画卷。

传媒经济学概述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并迅速发展,其研究领域和相关议题超出了许多对该学科不熟悉的人所能想象的深度和广度。

传媒经济学从技术意义上讲,并不存在特定的传媒经济学这一概念,因为这将意味着传媒领域的经济规律和理论有别于其他领域。

然而,从实践来看,将经济规律和理论具体应用于传媒产业和公司却意义深远。

因为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解析经济影响力如何指导或限制传媒活动,以及它如何对传媒市场的具体动态产生宏观影响。

传媒产品和服务有着独一无二的特征和属性,这与人们对其它产品和服务的理解迥然不同。

一个基本的区别就是:传媒产品和服务具有双重性,它同时服务于受众和广告商。

由于受众市场和广告市场对传媒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同,因此经常会产生不均衡的经济影响力。

传媒产品和服务有别于其他产品的另一个特征是传媒产品可以被多次重复利用,能够产生比初次使用更高和更持久的价值。

基于知识产权的保护,电影、录音录像节目以及信息等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其经济价值。

还有必要认识到的是,对于传媒企业和组织来说,传媒产品的生产过程是艺术性的创造过程,这与一般性的工业化生产有着极大的区别。

经济力量影响所有的媒体,而这种影响力也应因市场和社会体制而异。

传媒经济学分析不仅适用于理解自由和开放的市场,它也为许多不同市场条件下的传媒活动提供观点和分析方法,包括在一些较为封闭或是具有很强管制及国家干预的市场,传媒经济学研究都能为其提供很多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初识传媒经济学【圣才出品】

喻国明《传媒经济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初识传媒经济学【圣才出品】

第一章初识传媒经济学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传媒经济与传媒经济学1.传媒经济的定义传媒经济,是指由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引发的相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

当代的传媒经济特指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媒介生产、分配和消费实践。

2.国外学者关于传媒经济学的定义(1)传媒经济学关注和研究的是形形色色的媒介运营者,如何在各种资源非常有限的前提下,满足受众、广告业者与社会在资讯和娱乐等方面的各种欲求与需要。

(2)传媒经济学研究传媒产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一定的内容以满足社会公众各种不同的欲求与需要。

总之,上述两种表述在内涵上是十分接近的,都肯定了传媒经济学是运用关键的经济概念来分析传媒产业。

3.国内学者关于传媒经济学的定义(1)传媒经济学是研究传媒的社会功能及其生产消费过程的规律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它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如何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来生产各种信息和娱乐内容,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或集团,以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和需求。

(2)传媒经济学主要从事对信息传播活动所消耗的物质资源的分配和补偿方式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类传播媒介的经济运作规律,以及传媒经济活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

(3)传媒经济学“研究的是媒介经济的基本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其核心是要研究媒介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

总之,应用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来分析传媒产业中的包括资源配置问题在内的各种议题,即是传媒经济学。

二、传媒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西方传媒经济学的演进历程(1)西方传媒经济学研究的四个阶段①第一阶段,20世纪20至30年代传媒活动与传媒产业初步进入经济学、管理学视野,传媒经济学科开始孕育。

这一时期涉足无线电广播、广告、电信等传媒领域的主要是美国的一些学者,如杰米、维尔等。

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新闻史上“喧嚣的20年代”。

当时的无线电广播业突飞猛进,NBC、CBS等主要的广播公司先后成立,频率频谱的管理相当混乱,广播业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全国自考00318公共政策-复习考点速记宝典

全国自考00318公共政策-复习考点速记宝典

公共政策(00318 适用全国)速记宝典简答题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内容。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公共政策的主要特征。

答:第一,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第二,公共政策的目标性;第三,公共政策是行动过程;第四,公共政策是行为规范。

考点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对于构建公共政策问题、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要求有哪些?答: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在构建公共政策问题、制定和执行政策时,首先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关键,集中主要力量去寻找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妥善地处理次要矛盾,使之与处理主要矛盾统筹兼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个主要矛盾贯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此,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然是兴国之要;坚持发展不停步,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考点3:公共政策基本功能中的管制功能。

答:(1)管制是通过制定公共政策和设计相应的机制,以控制某些不良现象蔓延或者阻止某些不良现象的出现。

实现政策目标,既可以通过倡导或鼓励来达成,也可以通过阻止政策对象不做什么来达成,后者就属于管制。

公共政策具有管制功能,这种功能往往是通过明晰的、以公共政策的规定为表现形式而展现出来。

(2)政策管制功能分为积极性管制功能和消极性管制功能。

政策的积极性管制功能是指政策条文的规定所产生的政策效力导致政策对象不能、不愿、不敢超出规范。

政策的消极性管制功能是指,政策条文规定当政策对象发生违反条文规定的行为时,需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公共政策与文化传媒的关系研究

公共政策与文化传媒的关系研究

公共政策与文化传媒的关系研究公共政策与文化传媒的关系密不可分。

政策是政府在各个领域,通过制定、执行规定等方式对社会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的手段。

而文化传媒是社会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通过表现形式的多元性和传达信息的广泛性,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公共政策的决策与执行。

本文将通过一些案例,探究公共政策和文化传媒的关系,分析其交互作用,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一些思路与性质建议。

1. 公共政策对文化传媒的影响公共政策与文化传媒的关系是双向的。

首先,公共政策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文化传媒的发展路径。

1.1 政策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政策的推动作用,不仅仅是自身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也是动员整个社会的行为引导手段。

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国家政策的引导,例如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和开支力度,税收优惠政策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政府的“文化兴国”系列政策,为文化主力产业在市场中运作提供更为完善的创造性环境,也引导了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1.2 政策引导文化传媒行业的创新政府总部在制定文化传媒企业政策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认真思考,寻求创新的方求路径和创新引导政策,推动文化传媒行业创新发展。

政策在文化传媒发展方向上的引导,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文化传媒行业的创新,如政府的发展数字文化,网络文化和IP文化等新型文化产业。

2. 文化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文化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其实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和帮助作用。

文化传媒方式可以是广告宣传、电视节目、电影、互联网平台等等,掌握好文化传媒的力量,不仅能够培养公众的意识和能力,更能够使公共政策的推广更加有效并能够更好地获得公众支持。

2.1 文化传媒推动公共政策的传播与推广文化传媒的推动方式多样。

它可以通过电视、广告、网络媒体等渠道,快速的将信息传达给广大群众,并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大众接受和传播。

例如在天猫618购物节后,电商促销大幅降价现象等信息,通过各种消息不断的推广和宣传,最终在中国的各个角落处都引发了热情和热烈的反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垄断与技术变迁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成为垄断的催化剂 技术创新中的守门人与门户垄断 容忍新媒体的垄断,但规范公司行为 设置技术标准
效率最大化
降低成本——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刚好能够满足社会的需
要和欲望
中国传媒产业政策的特点
我国的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不仅涉及到国家文化 及传媒产业总体性政策、全国性文化及传媒产业 子类政策,也包括文化及传媒产业地方性政策和 文化及传媒产业相关的第三产业、服务业等政策。
我国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的主体具有多元性和层 次性,不仅体现在政府层面,还体现在执政党和 立法机关等层面,特别是执政党在决策中的权威 作用。
我国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手段形式多样,工具性 较强。根据政策作用途径和特点的不同,可将我 国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手段归结为行政手段、法 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三种。
有限开放的传媒产业政策
2、2000年下半年,“媒介产业化”和“制播 分离”遭到否定。
3、普遍推行和加强审查与许可证制度 。
此后,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的态势,对民营和外资管制有所 松动,产权多元化和投资自由化程度接近传统计划体制内 变革的底线。
1、2000年的《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原则上同意外 方投资影院,控股最高可达49%。
配置资源的方式 1、自由市场——价格体系 2、政府干预——产业政策 传媒产业政府干预的原因 1、市场失灵——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 2、产业外部性——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 3、限制传媒公司滥用权力
政府干预传媒市场的手段 1、政府管制——制定规章制度 2、公共产权——提供公共补助金 政府扶持传媒内容的措施 1、保护性——对进口传媒内容的限制性政策 2、鼓励性——为本国内容制作商提供补助金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6. 2520.6. 25Thur sday, June 25, 2020
1987年国家编制投入产业表,传媒也列入“信息、 咨询服务业”
1988年新闻出版署、国际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布了 《关于报社、期刊舍、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 营活动的暂行办法》
1994年,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 交易所上市
1996年,经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同意,国家新闻出 版署正式批准广州日报作为报业集团试点单位, 组建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
2004年,传媒管理体制进一步呈现开放姿 态。
1、《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 允许各类所有制机构作为经营主体进入除 新闻宣传外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
2、决定进行出版体制改革,全国现有的527 家官办出版社,除人民出版社一家保留事 业单位的体制外,其他所有出版社都将转 型为经营型企业单位。
七、八十年代之交,民营书刊零售业得到 政策许可
九十年代中叶影视音像节目制作民营之门 开启
九十年代中国广告传媒对外对内大幅度开 放。
2000年至2002年间,随着中国逼近WTO, 中国大众传媒领域经历了一定的徘徊 。
1、1999年底出台的国办发82号文件 规定,限 制有线网上市,广电和邮电也不能相互进 入。
2、2001年《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 见》,明确推进传媒集团化改革和组建跨地区、多媒体大 型新闻集团的目标 。
3、2001年《电影管理条例》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 织以及个人以资助与投资形式参与摄制电影,允许企事业 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个人投资改造电影院。
4、2003年3月,国产电影发行权全面开放,并对电影立项和 审查制度进行改革 。
第十四讲
传媒经济学与公共政策
传媒业是否需要政府干预 传媒业的特殊扶持措施有哪些 如何评价这些特殊政策
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对于一定时期内产业结构变化 趋势和目标的设想,同时规定各个产业部 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 出实现这些设想的政策措施”。 狭义而言, 产业政策是指国家为了鼓励或限制某一特 定产业发展而采取的政策的总和。
2002年2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出版管理条例》再 次明确声明设立出版单位的审批制度是我国出版 管理制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项制度。
其包含两项重要内容
(1)有符合国务院出版行政部门认定的主办单位及 其主管机关
(2)符合国家关于出版单位总量、结构、布局的规 划。
这项政策的出台实际上宣布:传媒业的市场壁垒依 然存在。
传媒所有权的集中
针对传媒业可能存在的垄断权力 1、如何最佳地解决传媒所有权的高度集中 2、如何解决传媒业某些环节中出现的垄断 规模与效益 垄断与竞争
行业守门人与资源不当配置 促进竞争的结构性政策干预
规定传媒所有权集中程度的上限来保护政治 和文化的多元化 促进竞争的行为性干预措施 规范势力强大的公司的行为来确保市场力 量不被滥用
1978年中国传媒启动产业化,“事业单位, 企业化管理”的传媒体制构成了当代中国 大众传媒体制演变的基调。
当前的传媒产业化以集团化为显著标志, 市场引导、商业取向、消费主导倾向明显, 都市生活、财经、文化娱乐类传媒发展迅 猛,政治意识形态严重泛化的局面大为改 观。
1979年,财政部颁发《关于报社试行企业基金的 实施办法》
在市场发育不充分的情况下,产业政策是 政府替代市场而发挥的阶段性作用,且随 着经济持续发展、市场发育完善而调整变 化,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等特点。
所谓文化及传媒产业政策,主要是指国家 权威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的旨在鼓励、规 范、扶持文化及传媒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 策的总和。
自由市场与政府干预
在进入管制方面,传媒政策不允许私人办报(台) 和传媒集团办报(台)。有资格办报的单位也必 须经过严格的审批,才能获得办报许可和报纸刊 号。
从管制制度的形式上看,复杂的行政审批程序和 严格的刊号控制构筑了进入传媒业的非常高的行 政性门槛。
在行为管制方面,传媒政策严格禁止或者限制传 媒的产权交易,禁止或者严格限制外部资本进入 传媒领域。最主要的管制手段就是实行主管、主 办制,即只有符合一定条件的国有单位才能办传 媒。此外还对传媒异地经营有严格的许可权限管 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