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模式与成本企画的差异分析

合集下载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的差异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的差异

目录一、传统成本法的概述 (3)1、品种法 (3)2、分批法 (3)3、分步法 (4)4、分类法 (4)5、定额法 (5)二、作业成本法的概述 (5)1、作业成本法的含义 (5)2、作业成本法的产生的背景 (5)3、作业成本法特点 (6)4、作业成本法局限 (7)三、作业成本与传统成本法比较 (7)1、成本内涵不同 (7)2、成本核算范围不同 (8)3、成本计算基本原理不同 (8)4、成本计算对象不同 (8)5、成本计算程序不同 (8)6、费用分配标准不同 (9)四、结论 (9)五、谢辞 (10)六、参考文献 (10)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的差异摘要:作业成本法是适应现代企业制造环境的一种更为科学的成本管理模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成本法的不足。

本文依据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较系统地对两种成本计算方法进行总结和比较。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传统成本法一、传统成本法的概述依据现行会计制度,我国1993年开始实施制造成本法。

制造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包括制造产品所耗费的生产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和制造费用等),不包括期间费用,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所以说产品成本是专指生产费用。

所以传统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产品成本中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外,其余的都归入制造费用,然后采用单位水准作业成本动因来分配成本。

单位水准作业动因是指产量发生变化时导致成本发生变化的一系列因素。

采用单位水准作业动因来分配产品的制造费用,实际上是假定产品所耗用的制造费用与产品高度相关。

经常用来分配制造费用的单位水准动因有:产品产量,直接人工小时,直接人工金额,机器小时,直接材料。

目前,我国工业企业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有五种,分别为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和定额法。

由于分类法、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和加强定额管理而采用的两种辅助方法,所以我们把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称为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下面就每种方法逐一介绍:1、品种法该种方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直接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较之其他方法没有特别之处。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比较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比较
2.作业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 相比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而言, 作业成本法计算结果更为接 近实际, 理由是: ( 1) 传统成本法以产品为成本核算对象, 制造费用按单一 标准分配到各种产品, 比较粗放; 而作业成本法是按照实际发 生的各种成本动因数量将成本库中的成本费用分摊到各种产 品, 比较接近实际。 ( 2) 在运用作业成本法的条件下, 可以将成本管理与控制 深入到作业这一层次。由于成本库的性质不同, 成本动因不 同, 通过建立成本库, 并进行成本动因的分析研究, 由此而正 确计算出各种产品在各个作业消耗的成本费用, 加强产品费 用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它可以更加清晰实际地反映产品生产 过程的费用消耗, 为产品成本的控制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 ( 3) 作业成本法为控制成本费用的成本责任制提供依据, 它较之传统法能够更加实际地确定作业对产品成本的责任, 由此确定作业成本责任制, 并由此引入市场机制加强企业过 程中资源消耗的价值链的管理。 ( 4) 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有利于企业决策。作业成 本法是按照准确真实的成本动因来分配间接成本, 因此而产 生的产品成本就更加准确, 可以为资源决策和经营管理提供 更为客观可靠的成本信息, 有利于决策的正确性, 从而提高企 业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 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作为成本计算的两种 方法, 并不是互相排斥的。作业成本计算法应该说是在解决传 统成本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是对传统成 本法的发展。作业成本法从以产品为中心转移到以作业为中 心, 不仅能克服传统成本法的许多固有缺陷, 提供比较客观真 实的成本信息, 更为重要的是, 作业成本法把重点放在成本发 生的前因和后果上, 以作为为核心、以成本动因为媒介, 通过 对所有成本动因进行追踪动态反映, 对最终产品的形成过程 中所发生的作业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当然, 作业成本法也存在 一些缺点, 如作业的区分存在困难、成本动因的确认存在困 难、投入的成本较大等。实际应用中, 作业成本法并不能完全 取代传统成本计算法。应该说, 他们各有自己所适应的领域。 对于一些非高新技术、以产品批量化生产为主的企业或规模 比较小的企业, 只要传统成本计算方法能够满足管理的需要, 就可以采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毕竟传统成本法的最大优 点是简便, 对环境要求不是太高, 手工操作就能完成, 计算的 成本很低。

作业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在中小企业的分析比较

作业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在中小企业的分析比较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作业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在中小企业的分析比较院系:经贸管理学院专业: 会计电算化班级:税务会计1311*名:***学号:********指导老师:**2015年 12 月 14 日作业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在中小企业分析比较摘要:在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的成本核算都是粗枝大叶的,对成本核算不重视,这就造成了成本的浪费,不能使企业效益最大化,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主要通过运用作业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比较,来阐释成本核算在中小企业中的情况,并且以三洋电机作为分析案例,来剖析成本核算的具体情况,进而得出优化成本的方法。

本文研究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三洋电机作业成本与实际成本法的实践进行对比,得出作业成本法运用具备相对优势,应该进一步推广的结论。

关键字:中小企业,作业成本法,实际成本法目录1、中小企业的界定 (4)2、作业成本法相关概述 (4)2.1作业成本法的涵义 (4)2.2作业成本法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 (4)3、实际成本法相关概述 (5)3.1实际成本法的涵义 (5)3.2实际成本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 (5)4、作业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之间的比较分析 (6)4.1作业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的联系 (6)4.2作业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的区别 (6)5、案例分析——以三洋电机为例 (7)5.1企业概况 (7)5.1作业成本法与实际成本法的比较分析 (7)5.3相关建议 (11)6、中小企业选择作业法与实际成本法的相关建议 (11)6.1优化资产结构 (11)6.2制定切实的财务战略并加强财务控制 (11)7、结论 (12)1、中小企业的界定中小型企业一般指所有资产较小、产品所用原材料和产品的工艺流程多数是相同的、管理人员或财务人员少相对精简的企业,在工业中,中小企业人数一般在2000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以下。

中小型企业因数量多、分布广,其企业的管理结构通常采用垂直的管理体系。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比较及评价探讨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比较及评价探讨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比较及评价探讨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通过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资源费用到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计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或顾客上去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

作业成本法是适应准时制(简称JIT)和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 C)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标签: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法;成本会计1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比较1.1管理的范围和重点比较传统成本核算模式的管理范围局限于生产过程发生的成本,即产品生产成本,不核算作业成本、顾客成本、开发设计成本等。

管理重点是变动成本部分:变动成本可以被精确地转入应当承担此成本的产品或服务,而固定成本一般属于间接费用,通过主观选定的某个分配率向产品或服务分摊。

有时间接成本要经过两次分摊才能到达最终承担的产品或服务上。

由于分配的依据一般都是与产量高度相关的因素,造成资源耗费的实际值与成本信息所反映的值有一定偏差。

作业成本法模式管理范围包括成本发生的全周期,包括了产品的开发设计成本、顾客成本等。

作业成本管理以“作业”为核心和起点,把重点放在每一作业的完成及其所耗费的资源上。

它是适应“弹性制造系统”的高科技生产环境产生的,从时间上看,它管理的立足点在于源流重心——开发设计阶段。

通过作业分析,溯本求源,根据技术和经济相统一的原则,不断改变作业方式:重新配置有限资源,达到持续降低成本的目标。

其重点是通过对作业的分析、控制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并为企业提供用于决策、计划等的成本信息,继而,通过作业管理把作业成本管理的控制成本、反映成本的工作成果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最终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1.2成本核算方法比较传统成本核算模式只核算生产成本,以基本生产和产成品的账户为中心,将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生产要素加以确认,计量、分配、记录和结转,从而确定原材料、在制品和产成品的存货成本。

在间接费用的分配问题上,分两个步骤:(1)按单一的业务量标准将间接费用归集到成本中心I(2)按直接人工或机器工作小时、产出量比例将已归集到成本中心的间接费用分配到产品或劳务上。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区别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区别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区别:1.成本计算对象传统成本法的成本对象主要局限于“产品”层次,而且往往是最终产品,而作业成本法更关注产品形成过程和成本形成的前因和后果,成本计算对象具有多层次性,资源、作业、最终产品等都是成本计算的对象。

作业既是成本形成的载体,又是成本计算的对象,当企业每完成一项作业,就会有一定量的资源被消耗,同时又有一定价值量的产出转移到下一项作业,照此逐步结转下去,直到最终把产品提供给顾客。

资源、作业、最终产品之间是通过成本动因有机联系在一起的。

作业成本法可以对资源、作业、产品、原材料、客户、销售市场、销售渠道等不同层次的成本对象提供相应的成本信息,提供的信息量更加丰富。

作业成本法相对于传统成本法,成本概念得到了延伸。

传统成本法的成本概念只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

作业成本法立足于全程的成本进行管理,将成本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阶段,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态势,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阶段。

2。

成本层次分析传统成本法比较关注产品成本结果本身,成本计算的对象是企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产量被看作是产品成本的唯一动因,并认为它对成本分配起着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按照这一思想,企业的全部本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思路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生产费用应根据其发生的原因,汇集到作业,并计算出作业成本,再按产品生产所消耗的作业量,将作业成本计人产品成本。

按照这一成本动因将成本划分为:①短期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其短期内仍以产品数量为基础,与传统成本法基本相同;②长期变动成本,以作业为基础,作业量是其成本动因。

某种产品分配的长期变动成本数额在传统成本法下多为固定成本;③固定成本,在给定的时期内不随任何作业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它也是变动的。

3。

产品成本的经济实质和内容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认为成本的经济实质是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主要是指其制造成本,只包括制造产品过程中与生产产品直接相关的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并按照费用的经济用途划分成本项目,而用于管理和组织生产的费用支出则作为期间费用处理.而作业成本法认为产品成本表现为价值在企业顾客的逐步积累和转移,最后形成转移给外部顾客的总价值,因此,产品成本是完全成本.制造过程中的所有费用,只要是合理的、有效的,都是对最终产出有益的支出,因而都应计入产品成本。

作业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的差异分析和结合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的差异分析和结合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与标准成本法的差异分析和结合应用研究作者:郭衡来源:《经济师》2008年第08期摘要:文章分析了作业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的差异,指出这两种法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并不排斥,而是相互补充,同时探讨了一种新的成本核算法——标准作业成本法。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差异分析结合应用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08)08-159-03成本的控制与管理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经济环境和经营环境条件的变化要求成本核算与控制模型不断地进行创新。

企业现在面临着高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需求多样化,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这都要求企业加速生产方法的改进,进而要求企业成本控制管理方法的改进。

标准成本法,即标准成本控制制度,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的美国,伴随着泰勒的标准化作业管理理论的产生而产生。

它将成本会计核算与成本控制联系在一起,为产品成本规定各种标准,是适用于企业管理工作中对产品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是泰勒管理原理在成本领域的具体运用,也是目前发达国家工业企业中使用最广泛的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全新的成本核算方法,始于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在先进制造企业得到系统应用,目前正逐步推广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方法。

作业成本法认为作业消耗了资源,产出消耗了作业,应通过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正确地分配间接费用。

70年代制造企业广泛运用高新技术和自动化生产、弹性制造系统以及电脑一体化制造系统,这种模式改变了企业的产品结构,直接材料成本比重下降,而不能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间接费用,如制造费用的比重大幅上升,这使得标准成本法的弊端暴露无遗,采用标准成本法将间接费用按单一的标准分配到最终产品的方法越来越不适应,成本信息被扭曲,影响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此时,作业成本法应运而生。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的比较研究以某大型机械加工企业为例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的比较研究以某大型机械加工企业为例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的比较研究以某大型机械加工企业为例一、本文概述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准确的成本信息对于企业的决策至关重要。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和传统成本法(Traditional Costing)是两种主要的成本计算方法。

本文旨在比较这两种方法在某大型机械加工企业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提供参考。

本文将介绍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通过将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活动中,更准确地反映了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

而传统成本法则通常采用简单的成本分配标准,如直接劳动小时或机器小时。

本文将分析在某大型机械加工企业中,这两种成本法是如何被应用的。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本文将探讨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在该企业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它们在成本分配、产品定价、利润分析和决策支持等方面的表现。

本文将基于比较分析的结果,提出针对该企业的建议。

这些建议将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从而优化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深入理解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在某大型机械加工企业的实际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二、作业成本法概述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成本核算和管理方法,它通过识别企业的各种活动并计算这些活动消耗资源的成本,进而将成本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

与传统成本法相比,作业成本法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能够提供更为精确和细致的成本信息,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成本结构,从而做出更加合理的决策。

在大型机械加工企业中,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尤为重要。

这类企业通常具有复杂的生产流程和多样化的产品线,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往往难以准确反映各个产品的实际成本。

通过实施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活动(如材料采购、加工、装配、检验等)识别并分类,然后根据每种活动的实际资源消耗来计算成本。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是两种常见的成本计算方法,它们在成本核算的目的、计算对象、计算方法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是一种总成本分配的方法,它将企业的全部成本分配到不同的成本中心或部门,然后再以某种方式将这些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上。

而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单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它将成本按照作业单元或作业过程进行分配,用于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

传统成本法在成本分配时通常采用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分配比例,以决定各个成本中心或部门的成本分配。

而作业成本法则更加注重作业过程中的成本分配,根据作业的性质和要求,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分配到作业中。

传统成本法的核算对象通常是整个企业或成本中心,以全面了解企业的成本和利润情况。

作业成本法则更关注作业过程的成本和效益,帮助企业掌握每个作业的成本和效率,以便采取合适的管理措施。

传统成本法适用于成本分配相对稳定的企业,可以提供全面的成本信息,用于决策和控制。

而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作业较复杂、产品差异较大的企业,可以提供每个作业的成本信息,用于评估成本效益和制定价格。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的对比研究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的对比研究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的对比研究作者:汪芸来源:《环球市场》2018年第01期摘要:本文从目的、基本原理和产品定价三个方面将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进行对比,用这两种方式分别对案例进行成本核算,并对结果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

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应用的结果分析,直观地反映了作业成本法的优越性,对企业了解和使用作业成本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传统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比较;应用一、从目的上来讲传统成本法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归集起来,然后分配到制造费用中,最后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到产品和劳务中去,其目的是为了对存货进行估价。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 Method)贯穿于生产过程的始终,将企业生产活动以作业的形式进行归集,直观地反映该作业组合每一项作业作消耗的资源是否能为产品增加价值,以及这些资源的消耗能为产品最终能为顾客提供的价值做出多大的贡献。

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生产者能据此改进产品的生产设计环节,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同时提高作业的完成效率和质量;企业管理者能据此调整产品和顾客的投资方向。

总而言之,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都有指导性的意义。

二、从基本原理上讲传统成本法以产品本身作为成本对象,对生产产品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分类,再对不同的费用以不同的分配方式归集起来。

发生的费用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其中,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作为直接费用分配到产品成本中;制造费用作为间接费用,根据一定的比例分配到相应的产品当中。

然而,在传统成本法下,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比较单一,通常是以直接人工的工作小时或机器的工作小时来进行分配。

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对象,以成本动因(Cost Driver)作为成本分配的依据。

在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计算时,首先要根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分别设置成本库,然后用各个产品的作业量分摊在该成本库中的作业成本,接着将各个产品在不同成本库中的作业成本汇总起来,并计算出每个产品的间接费用,最后依此算出产品的总成本或单位成本。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作为企业管理者,了解和掌握成本计算方法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决策有着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在长期以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人们对于成本计算方法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在这种背景下,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成本计算方法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旨在浅谈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探讨其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单位进行成本计算的方法。

作业可以理解为生产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可以是一项产品的生产过程,也可以是一项服务的提供过程。

作业成本法通过对每个作业的直接和间接成本进行精确计算,实现对作业成本的准确和及时控制。

作业成本法强调的是作业的过程和成本的追踪,能够提供详细的成本信息,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

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在许多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首先,作业成本法更加适应现代企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通常是基于全成本法,即将成本平均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上,这样的方式在今天的企业环境下已经显得不太灵活和准确。

而作业成本法能够针对每个作业进行精确的成本计算,不仅可以更好地反映作业的真实成本,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每个作业的盈利能力。

其次,作业成本法提供了更准确和详细的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法将一切费用和成本都与作业相关联,能够更清晰地展现出作业成本的构成和动态变化。

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往往只提供总成本的统计数据,无法直观地了解作业的细节和成本的构成。

而作业成本法可以提供每个作业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帮助企业更好地分析和管理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和利润。

此外,作业成本法还能够借助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和数字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作业成本法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来实现对作业成本的实时追踪和计算,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和成本。

相比之下,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需要更多的手工输入和计算,容易出现数据错误和延误。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的比较研究以某大型机械加工企业为例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的比较研究以某大型机械加工企业为例

五、讨论与展望
4、政策影响: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的变化,企业的成本管理策略也需要 做出相应调整。如何将作业成本法与新的政策环境相结合,以实现更好的成本控 制和决策效果,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六、结论
六、结论
本次演示通过对某大型机械加工企业采用传统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比较分 析,发现作业成本法在精确性、成本控制和决策支持方面相较于传统成本法具有 显著优势。尽管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这些优势使得作业成本 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其应用范围、技术实现、组织 文化和政策影响等问题,以推动其在企业成本管理中的更广泛应用和发展。
1、精确性: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准确地分配间接费用,从而提供更为准确的成 本信息。这有助于企业进行更为精确的产品定价和客户盈利能力分析。
四、研究结果
2、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能够清晰地揭示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结构,有助于企 业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降低成本。
四、研究结果
3、决策支持:作业成本法提供的准确成本信息有助于企业进行产品组合优化、 市场定价和资源分配等决策,提高决策效果。
2、技术实现:尽管作业成本法的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在实际操作中 仍然面临着一些技术难题。例如,如何合理划分作业、如何确定作业动因等,这 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五、讨论与展望
3、组织文化:实施作业成本法可能需要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进行相应调 整,这可能会涉及到一系列的挑战。如何在保证实施效果的同时,避免因此带来 的组织动荡,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成本核算精度比较
传统成本法的精度相对较低,其主要按照产量或工时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 这种方法无法反映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消耗资源的差异,容易造成成本核 算的偏差。同时,传统成本法也无法提供详细的产品成本信息,对企业制定经营 策略产生一定限制。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差异分析

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法差异分析

算 是否 存在 差 异 。


资 料 与 方 法
1 . 数据来 源
按 两 种 成 本 法 进 行 了 分 摊 数 据 由某三 级 乙等 医院消 毒供应 中心 、 运 营 管 理 供 应 中 心 的 间 接 成 本 数 据 ,
现就各 手术 室使 用 的典型 器械包 价 格核算 进行 科 、信 息 科 等 相 关 部 门 提 供 ,运 营 管 理 科 提 供 人 力 成 核 算 , 本 、 水 电成 本 、 房屋 折 旧和专用及 一般设 备折 旧等相关 相 互 比较 。 成本, 信息科 提供服 务量等 具体数据 , 消 毒 供 应 中 心 提 供 各种 卫生 材料 及其 他相 关信 息 。
( 1 )直 接 成 本 。 包 括 以 下 内 容 : ①一 次 性卫 生材 立作 业成本 库 。 根 据 消 毒 供 应 中 心 作 业 成 本 库 相 关 资 料 计 算 出成 料 : 指 消毒物 品过程所 消耗 的医用材料 , 主要 包括一次 本 动 因分 配率 等有关 数 据 , 并 根 据 成 本 动 因 分 配 率 和 性 敷料 ( 棉球 、 无纺布 、 f J , ' N 、 大纱 等 ) 、 医用 单 、 3 M 胶
手 带、 高 压 内卡 等 ; ② 器 械 包 内 反 复 使 用 的物 品包 括 : 各 工 作 量 计 算 出 应 分 配 到 各 项 作 业 的 医疗 服 务 价 格 ,
1 . 传统 成本法 对间接费用的分摊
传 统成 本法 分摊 方法有 几 种 , 本 次 核 算 按 使 用
2 . 调查方 法
采用统计 分析法 , 对全院2 0 1 3年 消 毒 供 应 中心 的
2 . 1 乍业成本法对间接费用的分摊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浅析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差异
传统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常用的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其主要的差异体现在计算成本的对象、计算方法和使用范围等方面。

传统成本法是以部门、产品或项目为单位进行成本计算的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企业将成本分配给各个部门、产品或项目,以确定其成本费用,并将其纳入公司的综合成本账户中。

传统成本法采用分摊的方式将企业的间接成本合理分配给直接成本,以便更准确地计算出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并提供决策支持。

而作业成本法则是以作业为单位进行成本计算的方法。

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根据作业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计算,作业成本被视为单位成本,以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主要应用于批量生产和生产线作业,特别适用于标准化和重复性的生产过程。

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和控制每个作业的成本,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供支持。

在计算方法上,传统成本法通常采用总量法进行成本计算。

总量法是一种分摊法,根据每个项目的权重,将间接成本分摊给各个部门、产品或项目,以求得每个项目的成本。

而作业成本法则采用分配法进行成本计算。

分配法是根据作业的特点和消耗资源的程度,将间接成本按比例分配给每个作业,以求得每个作业的单位成本。

在使用范围上,传统成本法适用于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企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零售业等。

传统成本法提供了一种基于部门或产品的费用分配方法,可用于计算和监控企业的整体成本,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而作业成本法主要适用于批量生产的企业,特别适用于需要准确计算作业成本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控制和优化生产过程。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及应用分析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及应用分析

作业本钱法与传统本钱法的比拟及应用分析作业本钱法与传统本钱法的比拟及应用分析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作业本钱法与传统本钱法的根本原理,应用比拟分析法,得出在我国企业实施作业本钱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简要分析目前我国企业实施作业本钱法现状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良措施。

关键词作业本钱法传统本钱法比拟应用中图分类号:F275.3 文献标识码:A1传统本钱法概述传统本钱法产生于上世纪初,当时大规模、单一品种的生产特点使传统本钱核算方法在本钱核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本钱计算方法的根本原理可以概括为:直接材料直接计入,间接费用分配计入的原那么。

直接材料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直接原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本钱之和,间接费用仅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制造费用和与产品生产直接相关的辅助费用,除此之外外表非相关费用统一归为期间费用,并不计入产品的本钱中去。

2作业本钱法概述作业本钱法,保存了传统本钱核算方法中的直接材料直接计入的环节,之后从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出发,分析产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选择不同的作业作为本钱归集的本钱库,根据这些作业合理选择作业本钱动因,计算作业本钱动因率将本钱分配到不同的作业对象,最终计算出产品本钱。

其核心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

通过作业的划分,更好地区分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进而通过增加高效增值作业产品的本钱,降低增值作业低效率产生的本钱和非增值作业产生的本钱。

作业本钱法不仅满足管理者对本钱核算准确度的要求,而且便于部门间的业绩考核。

3作业本钱法与传统本钱法的比拟作业本钱法作为更加合理、准确的本钱分配方法,它继承了传统本钱法直接材料直接计入原那么的根底上,对制造费用和间接费用的分配采用作业的形式,突破了传统本钱法按工时分配间接费用的标准,使得财务人员不仅关注产品的生产过程,更加注重生产的前因后果。

因此,作业本钱法是一种更为科学的本钱分配方法。

然而,两种核算方法拥有许多不同和相似之处。

3.1本钱法与传统本钱法的区别3.1.1与之相适用的企业经营特点不同传统本钱核算方式下的企业产品结构比拟单一、直接材料和直接制造费用占企业总本钱绝大局部且居于长期稳定的水平,使得传统本钱方法足以满足管理者对本钱简单核算的需求。

作业成本模式与成本企划比较分析

作业成本模式与成本企划比较分析
链上各作业之 间的 内在联系都是企业产 品差 别化 的潜 在来源 。 企
业必须借助于价值链分析方法对其 自身及上 、下游企业价值链上
的各 个 环节 以及 各环 节 之 间 的联 系 进行 分 析 ,从 而 找 出 能为 顾 客
创造价值的机会 ,然后抓住这些有利的机会对企业价值链进行改
进以获取差别化的竞争优势。 成本企划模式下 的低成本战略具体表现在 :由市场价格决定 的 目标成本内含了开发的产品成本不得超过市场同业的含义, 目 标成本的设立意味着低成本战略的确定 ;从开发设计乃至企划阶 段就开始降低产品成本的活动 为低成本 战略的成功提供了强有力 的保 障; 应用价值工程方法 和“ 成本筑入” 理论 以获取产 品最优成 本结构的过程就是低成本战略 的具体落实过程。差别化战略具体
成本管理 I O TMA G ME T S NA E N C
作业成本模式与成本企划 比较分析
青海大学 姚 维玲


作 业成 本 模 式 与成 本 企 划的 共 性
满意” 而言的。 成本企划正是先基于最可能赢得顾客认可的售价减 去期望利润来计算 目标成本 ,再运用价值工程的手段来确保生产
表现在 :成本企划运用价值工程方法进行设计创新是差别化战略
的最好例证 。只有设计出既能胜过竞争对手并能为顾客所接受 的 功能的产品, 又能在开发效率和效果上高于同业 , 才能维持竞争优 势, 这是成本企划中始终贯 穿的思想 ; 成本保 留方法 中 , 在产品样
呈现出将抽象的“ 现金流动” 与其实体依托——业务过程相结合的 价值控制与实体控制并重的一体化控制趋势 ,将传统的产品成本
随 着 市场 格 局逐 渐 由卖 方 市场 向买 方市 场 转 换 ,产 品 的 价值 实 现

成本企划与作业成本法、邯钢成本法的比较

成本企划与作业成本法、邯钢成本法的比较

一、 成本管理概述
自 !" 世纪初成本会计诞生以来, 曾先后出现了 “标准成本” “ 预算控制” 、 、 “ 差异分析” 、 “ 成本性态分 析” “变动成本法” 、 “本量利分析” 、 “责任会计” 、 等一系 列成本管理方法 (统称为传统成本会计方法) , 在不同 的时期这些不同的成本管理方法都曾辉煌过。但是, 由于传统成本会计只是为财务报告的目的而对成本进 行计量, 其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是为满足财务报告的 需要, 而不是为了成本管理的目的描述每一产品消耗 资源的情况。因而, 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 传统成本会 计方法所提供的信息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的相关性不 大。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 对任何一个 企业来说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的这种弊端都是致
[(] 。 命的 市场需求是商品生产的前提和基础, 同样, 一种新 的成本管理理论产生的最大的推动力也是来自于厂商 们立足的激烈的市场竞争。成本企划和作业成本法正 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 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一种新的成 本管理方法。
二、 成本企划
(一) 成本企划的起源 “成本企划” 是日本人创造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最早是由丰田汽车公司开始采用的。昭和 #" 年代初 期 (相当于我国 )" 年代后期) , 日本从战后复兴进入经 济成长期,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丰田公司
成本企划与作业成本法、 邯钢成本法的比较
冯永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王平心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西安 @(""A*)
[摘 要] 论述了成本企划、 作业成本法以及邯钢成本法等几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及各自的特点, 并对其进行了分析
比较; 在剖析各种成本管理方法利弊的基础上, 提出关于几种成本管理方法结合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 成本企划; 作业成本法; 邯钢成本法 [中图分类号] B!@"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D E !A)1 (!""!) "( E "")" E "A

作业成本模式与成本企画的差异分析

作业成本模式与成本企画的差异分析
近年来 , 美国 、 日本等发 达国家 以各 自 的社会文化为背景 ,发展 了新的成本管理 理会计 方法已不 可避免 3现代 生产环境 变・
墨 应和法并成管的践广 本制出战在j 想方,在本理实中泛 控提挑。自 一 用 成各特的本制式 计的础本 思, 了具色成控模, 算基成结 形 其

计算是作业成本核算的实质所在 。
( ) 二 成本企 画模式运 用传统成本核 算 方法 就 归集与分 配成 本 的方法 本身 而 言 ,
准备要 实施制造 的阶
开 的,拿成 本企画所针对 的典型产 品汽车
来说 , 大而 言之 有式样 、 调这 类 “ 念 ” 格 观 , 具体 的又 有行驶 性能 的 “ 观念 ” 乘座 感觉 、
5 作 的 通 - [B/ 1 t / -  ̄ E OL t / h p: h c a. n 0)— 1 2 . yps o ln2( 0 —4
深 市 A股公 司 20 06与 2 0 0 7年 报 全 文 fB OL ht E / ]t p:
2内部 条件。 日本
【 2 ]刘忠宽域 有事项在会 计 中的影响 与处理ll I l 理论界 ,0 4 ( ) 2 ( ,5 : )
[]王智.或有事项准则及其 国际比较的探讨 科技信息( 学教 3 科
研 ) 2) . 3 :6 4 . ,( 7 ( ) 4 — 8 0
『l 4 证监会 关于切 实做好上 市公 司 2 0 0 7年报执行新会计准 则监 管
如 果对其 内在属性 和方法机 制进行 分析 ,

失去 了成本计算的意义.
造费用 的增加和 多样化 就有 了必要 ,这就不可 用的分配 问题 。在柔 性 量生产 的条件下 , 重复 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成本模式与成本企画的差异分析【摘要】作业成本模式与成本企画是目前极具代表性的现代成本控制模式,如何正确认识、评价这两种模式并深入剖析其思想实质,是目前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针对作业成本模式和成本企画在产生背景、成本控制重点、成本控制对象、成本控制时效、信息来源及方法属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通过分析,有助于深入认识现代成本管理控制的实质所在。

【关键词】作业成本控制;成本企画;差异近年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各自的社会文化为背景,发展了新的成本管理思想和方法,并在成本管理的实践中广泛应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成本控制模式,其中以作业成本模式和成本企画最为典型。

作业成本模式和成本企画模式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是两者对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控制所起到的作用和功效是极其显著的。

如果对其内在属性和方法机制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两种成本控制模式虽然有着相似的基本属性,但在表现形态和方法构造等方面又呈现出不同的特质,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二者存在的差异。

一、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一)作业成本模式产生的时代背景1.技术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电脑化设计与制造系统的建立,带来了管理观念和管理技术的巨大变化,适时制生产系统(JIT)应运而生。

适时生产系统采取由后向前拉动式的生产系统,即以最终满足顾客需要为起点,由后向前进行逐步推移来全面安排生产,它需要企业供、产、销的各个环节尽可能实现“零库存”,要求整个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能像钟表一样相互协调,准确无误地运转,使之达到很高的效益和效率。

JIT的实施,直接导致了作业成本法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背景。

从消费者角度看,人们日益追求个性化的消费,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提高适应性,及时提供更加多样化、更具个性的产品和服务。

企业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大规模批量生产方式,而改用能对顾客多样化需求做出迅速反应的制造系统——弹性制造系统(FMS)。

因此,变革传统成本管理会计方法已不可避免。

3.现代生产环境变化对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提出挑战。

在自动化和JIT时代,成本计算的基础成本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方面,生产自动化使单位产出的直接人工费用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另一方面,间接制造费用呈多样化趋势。

针对成本结构的变化,采用传统的变动成本法已经失去了成本计算的意义。

同时,由于间接制造费用的增加和多样化,采用完全成本法就有了必要,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间接费用的分配问题。

在柔性制造系统多品种少量生产的条件下,重复的作业大大减少,标准成本会计下的差异分析这一成本控制手段也逐渐失去功效。

(二)成本企画模式产生的时代背景1.外部驱动。

成本企画是日本型成本管理模式的核心和精华。

20世纪60年代初期,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先在市场消费调查的基础上预测汽车将成为人们的一大消费需求,于是率先制定出制造“大众汽车”的计划,并从售价入手,挖掘内部降低成本潜力,从产品制造推向产品规划、设计和试制阶段,以扩大降低成本的空间。

成本企画正是源自于日本丰田公司的新车开发和车型更新中。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中,日本籍此机会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其成功的秘诀主要得益于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功效的成本企画。

之后,以汽车业为中心,成本企画在日本的许多行业中得以迅速推广并发展至今。

成本企画的产生、发展是以大型跨国公司为载体的,以国际市场竞争为外部推动的,是外部的市场竞争给成本企画注入了第一驱动力。

2.内部条件。

日本的组织管理体制具有综合性战略管理体制的特征,它由工作团队精神、可视性管理、多功能化、全员质量管理、定期信息传导系统等构成。

对于成本企画的组织管理体制,可由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透视。

第一,组织管理体制运作的文化基础——集体主义。

第二,组织管理体制运作的形态——水平管理。

如在成本企画阶段,成本会计人员与企画设计人员通过反复商讨以实施成本企画;在成本改善阶段,现场作业人员与管理人员协作一体进行成本管理和价值工程分析。

因此,水平管理有利于疏导集体主义所内含的潜能释放,促成了全员参与和信息的交互式传递和运用,从而能够形成个人以组织为中心的协作局面。

作业成本模式是宏观经济环境下的产物,而成本企画则产生于特定的微观经济环境中,并且取得了卓越的管理成效。

二、成本控制的重点不同(一)作业成本控制的重点在于“作业”作业成本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管理观念和方法,它认为企业是由一系列的作业组成的集合体,企业不再以“产品”或“市场”来定义,而是以其所发生的“作业”来定义,“产品”或“市场”只不过是一种表象,“作业”才是实质。

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核心和起点,把重点放在每一作业的完成及其所耗费的资源上。

它通过作业分析,溯本求源,根据技术与经济相统一的原则,不断改变作业方式,重新配置有限资源,从而达到持续降低成本的目标。

作业成本控制的重点就在于通过对作业的分析控制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并为企业提供用于决策、计划等的成本信息。

(二)成本企画控制的重点在于“产品及功能”成本企画是一种先导性的综合性成本控制模式,其源流式成本管理的主要特质在于其预防性,借助源流管理向后续的设计、制造阶段推展,表现出逐层逐次的成本筑入特色。

成本企画是针对“产品观念”展开的,拿成本企画所针对的典型产品汽车来说,大而言之有式样、格调这类“观念”,具体的又有行驶性能的“观念”、乘座感觉的“观念”和用途上的“观念”等。

所有这些“观念”所表示的均是源自对产品本身的要求,把观念转化为现实就成为拉动成本上升的原因。

不妨把这些“观念”理解为“产品及其功能”,而成本企画较之于传统的反馈型成本控制模式,正是表现为以产品及其功能为重点实施自觉的前馈型成本控制。

只有这样,才可能在开发设计早期以有效的管理工程技术手段,贯彻成本筑入。

三、成本控制对象不同(一)作业成本控制对象是有“空间”特性的动态业务过程作业成本模式借鉴价值链思想,认为作业分析的重点是价值链间的连接关系。

价值链连接关系,按是否超出企业自身活动的空间分为两类:“内部连接关系”与“垂直连接关系”。

内部连接关系反映了一种初级过程思想,它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业务过程(作业及其关系)的分析以消除无效浪费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

垂直连接关系则是发展进化了的过程思想,它把一种超越自身的、全面的作业链导入业务过程,以利于更彻底的本源分析。

因此,作业成本控制侧重于业务过程的“空间”形态为其实施对象。

(二)成本企画控制对象是有“时间”特性的动态业务过程价值链并非业务过程的唯一展开形式,更为直观的展开形式是以产品业务的先后顺序来划分阶段。

一般而言,一个产品应区分为设计阶段、生产阶段、消费阶段,这实际就是成本企画中的全生命周期思想。

可以认为成本企画是侧重于业务过程的“时间”形态为其实施对象。

作为成本企画最关键对象要素的目标成本是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具体表现,它把生命周期成本的“上游”与“下游”连贯起来。

“上游”意味着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革新阶段,具体地说是企画、设计阶段;“下游”则是产品交付顾客后的消费使用阶段。

这种以时间为轴的过程思想的意义在于,它在产品式样未定型的阶段就全面地和彻底地以先发制人的方式剔除了大部分的成本不利因素,具有更为鲜明的战略色彩。

四、成本控制时效不同(一)作业成本控制具有事中、事后成本控制特性作业成本模式中的成本控制思路始终是围绕产品本身展开的,从开发构思产品、设计产品直至生产出产品都是如此,直到产品设计已经成型,准备要实施制造的阶段才会将产品拿去与市场可能接受的水平相比较,如果成本太高就回到设计阶段,通过作业分析来进行作业重构,进而控制成本,达到成本降低的目的。

作业成本模式注重“适时管理”,强调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每一项作业的成本进行及时的发现、控制并改善,对发生的问题及时地分析、控制和改善。

从时效性来讲,作业成本模式具有事中、事后成本控制的特性。

(二)成本企画控制具有事前成本控制特性成本企画从构思时开始就关注目标利润的保证以及市场上所能够接受的售价应当是多少。

它先基于最可能赢得消费者认可的售价减去期望利润来计算目标成本,再运用“成本价值工程”的手段来确保生产产品的成本不超过所制定的目标成本。

在产品进入市场之前的任一阶段发现成本筑入成为不可能,它都要重新回头检查目标成本的设定是否合理或重新分解目标成本直至成功。

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市场适销的可能性会更高。

目标成本是成本企画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成本是事先限定好的,企业在产品的企画与设计阶段就关注到将要制造的产品成本只允许是多少。

这意味着把成本思考的立足点从传统的生产阶段转移到了产品的企画、构想和设计阶段,从而使对成本的控制由事中、事后控制变为事前控制。

五、成本核算方法不同(一)作业成本模式运用作业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计算的理论基础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从形式上看,作业成本核算对直接费用的确认与分配和传统成本核算并无不同,两者的差别在于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和依据不同;从本质上看,如果说传统成本计算在直接费用的确认上依据的是因果关系,那么作业成本计算则是以资源流动为线索,将这种因果关系扩大到所有成本要素,使之贯穿于成本分配的全过程。

首先,作业成本法根据资源动因将间接费用分配到作业。

作业导致对资源的需要,而耗用资源量的多少是由作业的执行情况决定的。

其次,作业成本法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

完成一定的产品或劳务需要相应的作业,产品或劳务等成本对象决定作业的种类和数量。

可见,根据资源消耗的因果关系进行溯本求源的成本计算是作业成本核算的实质所在。

(二)成本企画模式运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就归集与分配成本的方法本身而言,成本企画的成本核算法与传统成本核算的思路是一致的,都是归集到成本中心,再分配到成本对象。

这个核算成本的过程被称作成本估算,所不同的是归集与分配的成本值在成本企画的成本核算中还存在能否被贯彻的问题。

因为成本估算是判定是否达成目标成本的一种关键手段,但它不是达成目标成本过程本身,尽管它在成本企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它不是围绕着目标成本而是站在目标成本的对立面考虑问题。

这是成本企画的基本思想所决定的。

六、信息来源及方法属性不同(一)作业成本模式是基于财务成本信息的管理会计方法作业成本模式是基于财务成本信息的方法,其管理方法在成本会计学科中有所体现,即借用财务会计的成本资料,运用管理会计的信息处理方法,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或可能发生的成本数额与形态,实施控制、分析和评价。

(二)成本企画模式是基于技术成本信息的管理工程学方法成本企画则认为,成本绝非单纯是账簿的产物,它既然在制造过程中发生,就应该从管理工程学的(以价值工程为主要手段)技术层面去把握成本信息。

成本企画虽也利用会计信息,但却主要采用非会计属性的工学方法实施管理与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