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电阻抗成像技术

合集下载

eit电阻抗成像

eit电阻抗成像

eit电阻抗成像
EIT(Electric Impedance Tomography)电阻抗成像是一种无损检测技术,用于测量物体内部的电阻抗分布。

它基于在物体表面施加电流,并通过测量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来推断物体内部的电阻抗分布。

EIT电阻抗成像的原理类似于医学影像学中的CT(Computed Tomography)成像技术。

但是,与CT不同的是,EIT技术使用电流替代了X射线,而且没有辐射危险。

EIT技术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医学、工业、环境和生物科学等领域。

在EIT电阻抗成像中,电极阵列被放置在物体表面,并通过电源施加电流。

电流在物体内部传播时,由于物体内部的电阻性质不同,电流的流动受到阻碍,导致电势差的变化。

这些电势差可以通过电极阵列上的电压传感器测量得到。

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可以推断出物体内部的电阻抗分布。

EIT电阻抗成像有许多应用,如医学成像、工业检测、环境监测等。

在医学领域中,EIT被广泛应用于肺部成像、脑部成像等领域。

在工业领域中,EIT可以用于检测管道中的流体、材料内部的裂纹等。

在环境监测中,EIT可以用于监测土壤的含水量、地下水的流动情况等。

总之,EIT电阻抗成像是一种非侵入式的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电阻抗成像技术

电阻抗成像技术

第25 卷第2 期2006 年 4 月北京生物医学工程Beijing Biomedical EngineeringV ol125 N o12Apr. 2006电阻抗成像技术王晖高建波骆剑平摘要介绍了一种新的医学图像重建技术———电阻抗成像技术( EIT) 。

EIT 依据生物组织不同部位的导电参数(电阻率、介电常数Π电容率) 以及同一部位在正常和病变时导电参数的变化来判断疾病的源。

EIT 设备通过对体组织表面电流、电压的施加及测量来获知体组织内部导电参数的分布, 并重建出反映体组织内部的图像。

详细分析了EIT 成像中遇到的关键问题以及现有的主要应对方法, 列举了EIT 技术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现状, 同时对EIT 在技术和临床上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电阻抗成像图像重建反问题不适定性正则化中图分类号T M938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3208 (2006) 022*******R evie w of E lectrical Imped ance Tomogra p hy WANG Hui , G AO Jianbo , LUO Jianping Faculty o f Inf o rmation Engineering , S h enzhen Univer sity , S h enzhen , Guangdong Province 518060【Abstract】 A new image reconstruction technology —E lectrical Im pedance T om ography ( EIT) is presented. EIT can find the diseased tissue in accordance w ith the fact that different tissues have different electrical properties ( e 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permittivity) and the same tissue has different electrical properties based on whether it is in normal state or pathological changes. Facilities based on EIT technology obtain the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al properties through the placement and measurement of the currents and v oltag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tissue , and reconstruct the images of the tissue by related reconstruction alg orithm. A fter that the main questions of EIT 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is analy zed. F inally , the ty pical applications of EIT in medicine and the trend of EIT are dem onstrated.【K ey w ords】electrical im pedance tom ography ( EIT) image reconstruction inverse problem ill-posed regularization1 电阻抗成像的概念及分类对体内组织电特性的研究有利于医学诊断。

电阻抗成像_最大电极数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电阻抗成像_最大电极数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电阻抗成像最大电极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探讨电阻抗成像技术及其在最大电极数方面的应用。

电阻抗成像是一种非侵入式的成像技术,通过测量物体内部的电阻抗变化来获取图像信息。

该技术在医学、工业和环境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电阻抗成像最大电极数的概述说明和解释。

首先,我们将介绍电阻抗成像的定义和原理,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其优势和限制。

接下来,我们将着重讨论最大电极数这一概念的解释,并分析影响最大电极数的因素以及相关研究进展。

最后,我们将进行总结要点并展望未来关于最大电极数方面研究的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向读者介绍并解释电阻抗成像技术中涉及到的最大电极数问题。

通过系统地梳理目前关于最大电极数的知识和研究进展,希望能够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为未来的电阻抗成像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以上内容为1. 引言部分的详细清晰内容)2. 电阻抗成像:2.1 定义和原理:电阻抗成像是一种医学成像技术,通过测量生物体内部的电阻抗变化来对组织结构进行成像。

它基于组织的电导率差异,利用电极附加于皮肤表面,通过注入低强度交流电频率,在不同位置上测量到的电阻抗变化来描绘人体内部组织的分布情况。

该成像技术基于以下原理:- 不同类型的组织具有不同的电导率。

例如,正常肌肉和脂肪组织对电流具有不同的导电能力。

- 电极附加在皮肤上时,注入的低强度交流电会在人体内部产生电场。

- 这个电场经过各种组织时,会受到组织导电能力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 测量这些改变可以提供关于人体各个部位组织分布及其性质的信息。

2.2 应用领域:电阻抗成像在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乳房健康:乳腺癌筛查和检测中的乳房成像。

- 脑科学:用于非侵入性地监测脑血流、脑激活及异常检测。

- 呼吸系统疾病:用于监测肺部情况、诊断呼吸系统疾病并进行康复评估。

- 心脏健康:心电图改良技术,可监测心肌缺血和心肌损伤。

生物医学电阻抗成像技术

生物医学电阻抗成像技术

第一章绪论进入21世纪,生物医学工程迅猛发展,如何将先进得科学技术用于人体医学检查及各项机能测试,从而提高人类对疾病得早期预防与治疗,增强机体功能、提高健康水平一直就是人们共同关心得问题。

因此,人们对医学检测手段得要求越来越高,检测方式已从人工主观检测发展到现在得主客观相结合。

特别就是医学影像技术得出现,使疾病得诊断更加客观与准确。

然而,通过医学实践可以发现单一形态影像诊断仪器不能满足疾病早期诊断得需要,形态与功能相结合得新型检测系统就是医学发展得需要,形态与功能相结合得新型检测系统就是医学发展得需要。

向功能性检查与疾病得早期诊断发展,向疾病得康复与愈合评价延伸,正就是现代医学发展所追求得目标。

电阻抗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技术,就是以生物体内电阻抗得分布或变化为成像目标得一种新型无损伤生物医学检测与成像技术。

它通过对生物体外加一定得安全激励电流,测得生物体表面电压信号来重构生物体得阻抗分布。

由于生物组织阻抗特性差别显著,因而电阻抗成像结果明显。

利用EIT技术,可以显示生物体组织得阻抗分布图像、阻抗随频率变化得图像、生物体器官生理活动(如呼吸、心脏搏动)时阻抗变化图像。

由于采用外加安全电流激励,就是非侵入检测技术,且就是功能成像技术,在研究人体生理功能与疾病诊断方面有重要得临床价值。

它具有简便、无创廉价得优势,可作为对病人进行长期、连续监护得设备,对疾病得早期预防、诊断、治疗及医疗普查都具有十分重大得意义,一直受到众多研究者得关注。

第一节医学影像技术概况医学影像技术就是用各种成像装置采集人体内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与心理学得信息,并实现可视化得科学。

医学影像技术涉及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电子信息技术等多科学领域,就是典型得跨学科领域。

医学图像就是真就是物体信息得反映,但还不就是真实物体得镜像。

到目前为止得所有成像设备只能采集人体得部分信息,某种特定得医学影像就是经过数学方法得反演之后得到得被成像人得特定位置在某一时刻部分信息得可视化表达。

电阻抗成像技术理论及应用研究

电阻抗成像技术理论及应用研究

参考内容
电阻抗成像(EIT)是一种无创、低成本的医学成像技术,能够在体表测量生 物组织的电阻抗分布情况,对于生物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其测量 数据的非线性特性和缺乏精确的物理模型,三维电阻抗成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因此,研究三维电阻抗成像的数值算法和技术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一、电阻抗成像的基本原理
二、电阻抗成像技术理论
1、基本原理
电阻抗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不同组织或物体内部的电导率是不同的,通 过外部施加电场,测量物体内部的电流分布,可以推断出物体的内部结构。具体 来说,EIT技术通过测量物体表面的一系列电极上的电压和电流,结合一定的算 法,重建出物体内部的电阻抗分布图像。
2、数学模型与算法
电阻抗成像技术理论及应用研 究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电阻抗成像技术 理论
03
三、电阻抗成像技术 的应用研究
04
四、研究进展与未来 展望
05 参考内容
一、引言
电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简称EIT)是一种 无创的、通过测量人体或物体的电特性来推断其内部结构的技术。EIT技术以其 非侵入性、实时性、低成本等特点,在医疗、环境监测、食品工业、地球科学等 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EIT技术的理论原理、应用领域 以及研究进展。
感谢观看
1、硬件设备的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电极材料和先进的电子设备 将不断被引入到EIT系统中,以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2、算法的改进: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计算的发展,更高效、精确的算法 将被引入到EIT重建过程中,以提高重建图像的质量和速度。
3、多模态成像技术:将EIT技术与其他成像技术(如超声、CT等)相结合, 可以实现多模态的联合成像,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物体内部结构的认识。

生物电阻抗

生物电阻抗

生物电阻抗生物电阻抗是一种用来描述生物体组织对电流通过的阻力的物理量。

在医学领域,生物电阻抗的研究在诊断、治疗和监测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生物电阻抗的概念、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概念生物电阻抗是指生物组织对电流通过的阻力。

生物体内不同类型的组织(如血液、肌肉、骨骼等)对电流的传导能力不同,因而有不同的电阻抗。

通过测量生物体对电流的阻抗,可以获取有关生物组织结构和功能的信息。

原理生物电阻抗测量的原理是利用电极在生物组织表面施加电流,然后测量电流通过组织时的电压变化。

通过欧姆定律可以计算出生物组织的电阻抗值。

生物电阻抗与组织的导电性、形状、大小和脂肪含量等因素有关。

应用医学诊断生物电阻抗技术在医学诊断中被广泛应用。

例如,生物电阻抗成像技术(BIA)可以用来评估人体的体脂含量、肌肉质量等生理参数,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健康状况。

生物学研究生物电阻抗还可以应用于生物学研究领域。

研究人员可以利用生物电阻抗技术研究细胞的电导率、细胞膜通透性等生理特征,从而深入了解生物体内部的微观结构和功能。

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物电阻抗技术将会在医学诊断、生物学研究等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未来,研究人员可能会进一步探索生物体组织对不同频率、波形电流的响应特性,以提高生物电阻抗技术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结论生物电阻抗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物理学参数,可以用来评估生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生物电阻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内部的生理过程,为医学诊断和生物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希望未来生物电阻抗技术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为人类健康和科学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EIT技术的应用领域及研究现状

EIT技术的应用领域及研究现状

EIT技术的应用领域及研究现状EIT(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是一种无创、无辐射的医学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生物学研究、材料检测等领域。

EIT通过测量电流注入对象并测量电压响应来推导出对象内部的电阻抗分布,从而获得对象内部的电阻抗图像。

在医学诊断方面,EIT技术可以用于肺部图像重建,可以监测呼吸机患者的气体分布情况,并可以诊断肺炎、肺水肿等肺部疾病。

此外,EIT还可以用于心脏电阻抗成骑及脑电阻抗成像,可以通过监测心脏和脑部电阻抗变化来诊断心脏疾病和脑部疾病。

在生物学研究中,EIT可以用于研究动植物器官的生理活动,如观察植物根系的水分吸收情况、监测动物心脏的电阻抗变化等。

此外,EIT还可以用于研究细胞培养中的生长和变化情况,对于细胞生物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材料检测中,EIT可以用于检测材料中的缺陷、裂纹和内部结构等。

利用EIT技术可以对材料进行非破坏性检测,并能够检测出微小的结构变化,对于材料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EIT技术在医学、生物学和材料检测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在医学领域,EIT技术已经应用于肺部图像重建和心脏电阻抗成像等方面,并在一些临床中得到了初步的验证。

在生物学研究领域,EIT技术已经被用于观察植物的根系水分吸收、动物心脏电阻抗成像等方面,并且对细胞生长和变化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材料检测领域,EIT技术已经被应用于金属材料、陶瓷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的检测中,并且有相关的商业产品问世。

尽管EIT技术在上述领域有一定的应用,但还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克服。

首先,EIT技术的成像分辨率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对于复杂的生物组织和材料结构,如肺部和大脑等。

其次,EIT技术需要解决电流注入和电极位置对成像结果的影响问题,以提高成像精度和可重复性。

此外,EIT技术在临床应用中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和严格的临床试验,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准确性。

电阻抗成像技术算法研究及matlab仿真

电阻抗成像技术算法研究及matlab仿真

电阻抗成像技术算法研究及matlab仿真
电阻抗成像技术算法研究及Matlab仿真
摘要:
电阻抗成像技术是一种用于非侵入式生物医学成像的方法,能够通过测量生物组织中的电阻抗分布来获取其中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

本文将以电阻抗成像技术算法研究及Matlab仿真为主题,详细介绍电阻抗成像的原理、算法发展及Matlab 仿真的过程,并探讨电阻抗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

1. 引言
1.1 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电阻抗成像的原理与方法
2.1 生物组织的电阻抗分布特性
2.2 电阻抗成像的原理
2.3 电阻抗成像的方法
3. 电阻抗成像技术的算法发展
3.1 传统电阻抗成像算法
3.2 基于正则化的电阻抗成像算法
3.3 基于优化的电阻抗成像算法
4. Matlab仿真环境的搭建
4.1 Matlab的安装与配置
4.2 电阻抗成像相关工具箱的引入
4.3 仿真模型的建立
5. 电阻抗成像仿真的具体步骤与方法
5.1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5.2 电阻抗成像图像重建
5.3 成像结果分析与评估
6. 电阻抗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
6.1 癌症诊断与治疗
6.2 脑功能成像
6.3 心脏疾病监测
6.4 应用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7. 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深入理解了电阻抗成像技术的原理、算法发展及Matlab
仿真的过程。

我们发现电阻抗成像技术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生物医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电阻抗成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重视电阻抗成像技术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部护理中的应用

重视电阻抗成像技术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部护理中的应用

电阻抗成像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作为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可以完成床旁无创、无放射性实时监测。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ICU最常见的一种重症疾病,以弥漫性肺泡损害及肺部的不均一性为特征[1],是由肺内和/或肺外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2]。

ARDS 患者肺部有一个明显的重力垂直梯度变化,塌陷肺主要位于背侧,潮气量大多分布在腹侧,这就使得ARDS 患者的正常肺组织更容易产生机械损伤。

ARDS患者中约20%是重症,重症ARDS患者病死率可达50%左右[2-3]。

这类患者肺部病理表现为有效的通气组织下降,被称为“婴儿肺”[4],在救治过程中需要反复进行肺部状况评估,而危重ARDS患者肺部评估的有效手段通常是影像学检查。

近几年EIT逐步应用于ARDS 患者的肺部评估,并且可能在未来为重症ARDS患者的肺部护理提供可视化新方法。

1动态评估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肺部情况电阻抗成像术是上世纪80年代初开发的一种成像检测手段,其作为一种无创医学成像技术经过不断改进,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

该技术主要是将患者胸廓上的电极排列在目标层面周围,对相应的电阻变化进行图像重构,具有无创、实时、易操作、可连续观测的特点[5-6]。

该技术可将肺部分为平行的ROI4区(ROI1、ROI2、ROI3、ROI4),其中ROI1、ROI2为非重力依赖区,ROI3、ROI4为重力依赖区。

ARDS患者肺部情况对患者治疗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患者肺部的实时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临床常用的ARDS患者肺部影像学评估方法包括X线、CT、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胸部超声及EIT 等。

各种影像学检测方法均有其重要的临床影像学意义及应用局限性,如X线、CT、MRI等方法虽然可以对患者肺部组织进行成像,反映检查时间点上患者疾病信息,但影像读取需要经验,且不能床旁实时、持重视电阻抗成像技术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部护理中的应用周润奭隆云李尊柱孙建华何怀武池熠【摘要】为了能够更好地评估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的肺部情况,发挥护士在重症ARDS患者肺部评估中的积极作用,应加强床旁无创评估的手段及方法。

生物阻抗技术概述

生物阻抗技术概述

生物阻抗技术概述生物阻抗技术是一种基于生理信号对人体组织的阻抗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的方法。

该技术是一种无创的、简便易行的检测方法,可以测量人体的电导率、电阻率、阻抗等特性,用于诊断和监测各种疾病,包括心脏病、肺病、消化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

生物阻抗技术通过在身体表面或内部穿刺放置电极,测量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来测量生物组织的电阻力。

该技术最常用的应用是身体成分分析,包括脂肪、水、骨质和肌肉等成分。

生物阻抗技术主要有三种形式,包括单频、多频和交流生物阻抗技术。

单频生物阻抗技术是最简单的形式,通过在低频(50 kHz)下测量电阻率来检测电流在人体内的传递情况。

然而,这种技术仅适用于测量基础生理指标,如脂肪、水和骨质等。

多频生物阻抗技术增加了更多的频率(通常在5 kHz至1 MHz之间),以便更精确地测量组织阻抗的变化。

交流生物阻抗技术则将电流以交流方式传递,以便检测体内不同组织的情况。

这种技术有助于诊断和监测心脏和肺部功能。

生物阻抗技术可以测量人体的各种指标,包括身体成分、心肺健康、肌肉健康和神经系统健康等。

最常见的应用是身体成分分析,包括通过测量电阻率、电容量和电感等指标来分析人体的脂肪含量、总身水含量、全身细胞质和骨骼肌含量等。

此外,生物阻抗技术也在心脏健康评估和治疗中得到广泛使用。

例如,该技术可以测量心脏的电阻率和电容量,以便诊断心脏疾病和评估心脏功能。

此外,生物阻抗技术还可用于肺疾病的评估和治疗。

例如,该技术可以测量气道阻力和人体电阻率来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支气管哮喘等。

总的来说,生物阻抗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运动学和营养学等领域的无创、方便、可重复和可靠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对各种疾病和身体功能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监测,有助于提高医疗、健康和营养的质量和效果。

虽然生物阻抗技术目前仍存在一些技术和应用上的限制,但该技术未来仍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将在医学和健康领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生物电阻抗技术及阻抗成像法在医学上的应用研究

生物电阻抗技术及阻抗成像法在医学上的应用研究
生物 电阻 抗技术 及阻抗 成像法 在 医学 上 的应 用研 究
周 继芳 陈 涛 刘玉 红 张建炜 王光昶 张 婷 成都 医 学院物 理教研 室 四川省 成都 市 6 0 8 10 1
【 摘 要 】本文 阐述 了生 物 电 阻抗 技 术 的含 义 ,通 过 分析 生 物 电阻 抗 的 生 物 学基 础 ,给 出 了生 物 电 阻抗 的三 元件 等效 电路 模 型 ,并
组织的电容桴陛明显 , 电流会穿过细胞膜, 部分 从细胞质甚至细胞核中流过。 当对生物组织进行电阻抗测量时 , 其依据的物理学基础的核心是欧姆定 律: = U 如 图2 假 设 欲测 a 部分 的 生物 电阻 抗值 , , b 可通 过 电极 给 a 部 b 位加 上 电流 , 通过 测量 电极 测量 a 两端 的体 表 电压 U , b 6 再根 据欧姆 定律 就
引 言
生物 电阻抗技术是利用生物组织与器官的电特性 ( 阻抗 、 导纳、 介电常 数等) 及其变化提取与人体生理、 病理状况相关的生物医学信息的一种无创 伤 检测 技术 。 常 是借助 置于 体表 的 电极 向检 测 对象送 人一 低于 兴奋 阈值 它通 的交流 电流或 电压 , 再通过 另外 电极检 测相应 的 电阻抗及 其变化 情况 , 然后根 据 不 同的 应用 目的 , 相 关的 生理 和病 理 信 息_11。 获取 123这种 技术 具有 无 创 、 1]1 廉价、安全, 无毒无害、 操作简单和信息量丰富等特点 , 医生和病人易于接 受, 如今在临床应用上 已经有了很多研究。 生物电阻抗技术之所以能在医学中有较广泛的应用 , 原因就在于生物阻 抗 能反 映 生物 组 织 、 官 、 器 细胞 或整 个 生 物机 体 的 电学 性 质 。 同 的组 织和 不 器官, 因其所对应的电阻抗特征参量各不相同, 生物组织的任何生理或病理的 变化都会通过生物阻抗反应出来。 通过各组织 电阻抗梅l 生的测量, 不仅能有 效 区分 不同组 织 , 且有 可能在 组织 的形 态和 结 构均未 发生 明显 改变 时探 测 而 出早期的病变部位和性质, 从而获取生物组织的生理病理信息。

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及其应用1.引言1.1 概述概述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是一种通过测量生物体对电流的阻抗来研究生物体特性的方法。

生物电阻抗是指生物体组织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可以提供诸如生物体组织阻抗、体液浓度、细胞结构和功能等信息。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和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在医学领域和生物体成分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基于生物电学理论,根据生物体组织的电导率差异来测量电流通过生物体的难易程度。

电阻抗测量方法包括直流电阻抗和交流电阻抗两种。

在直流电阻抗测量中,通过测量电流通过生物体所产生的电压差来计算阻抗值;而在交流电阻抗测量中,通过测量交流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来计算阻抗值。

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可以利用生物电阻抗技术来监测生物体组织的变化,如肌肉疲劳、器官功能障碍等。

此外,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还可以用于身体健康监测、药物代谢研究和体液分析等方面,为医学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另外,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在生物体成分分析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测量电阻抗值,可以推断和分析生物体组织的成分,如脂肪含量、肌肉含量、水分含量等。

这对于体育训练、健身管理和营养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实时监测的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医学领域和生物体成分分析中,它为我们深入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功能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手段。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在未来还会有更加广泛的应用。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对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本文的目的。

首先,文章会简要说明什么是生物电阻抗检测技术,以及它在医学领域和生物体成分分析方面的重要性。

其次,文章将描述本文的结构,即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组织安排。

生物医学电阻抗成像技术

生物医学电阻抗成像技术

生物医学电阻抗成像技术
陈晓艳;顾鹏;常晓敏
【期刊名称】《生命科学仪器》
【年(卷),期】2017(015)003
【摘要】医学超声造影是一种能显著增强医学超声检测信号的新的医学超声成像方式.本文从造影剂的产生、发展、结构特点及应用领域等进行了简要的叙述,重点介绍了针对造影剂的信号分析,成像方法,纳米级造影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前景,为人们全面了解超声造影技术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总页数】5页(P3-7)
【作者】陈晓艳;顾鹏;常晓敏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222;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222;天津科技大学,天津,3002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7
【相关文献】
1.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界的新军——记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胡军 [J], 王涵
2.面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生物医学传感技术教材改革浅析 [J], 胡克;王伟;朱松盛;竺明月;段磊;吴小玲
3.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简介生物医学工程学是一门生命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具有高度综合性的学科。

它所包含的分支领域有:基因工程、组织工程、医
疗器械、生物力学、光电子学、材料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应用、纳米生物技术、人工器官、康复医学、医学成像技术等。

是 [J],
4.中欧专家牵手应对生物医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困惑——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研究的伦理管理研讨会·第一次研讨在京召开 [J], 刘海客;李恩昌
5.生物医学电阻抗成像系统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 [J], 陈晓艳;熊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体生物电阻抗测量原理

人体生物电阻抗测量原理

人体生物电阻抗测量原理
人体生物电阻抗测量原理
人体生物电阻抗测量(BIA),是一种利用人体组织与器官的电特性及其变化规律提取与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相关的生物医学信息的检测技术。

它通常是借助置于体表的电极系统向人体送入一微小的交流测量信号,检测相应的电阻抗及其变化,然后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获取相关的生理和病理信息。

它具有无创、无害,廉价、操作简单和功能信息丰富等特点。

以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 T)为发展方向的新一代生物阻抗技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

人体组织的电阻抗特性比一般物体要复杂得多,最明显的特点是电阻抗的值会随着测量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这是由于人体细胞内液体组织不是简单的表现为电阻,而是融合电阻、电容等复杂特性的网络。

传统的人体生物电阻抗检测采用单频法,即只在一个固定频率下,利用正弦波信号进行测量,一般只测量电阻抗的模,实现简单,单频法测量结果容易出现较大的误差。

为了能够更准确地得到人体生物电阻抗的信息,同时检测多个频率点电阻抗是最佳方式,但这种方式一般都用在专业检测仪器上。

日本公司百利达在家用最高端产品上采用了双频测量技术,售价超过千元。

但市场上还有一些滥竽充数的产品,采用二电极直流测量或者假四电极直流测量。

二电极和四电极消费者都很容易判断,直接看秤面是四个金属片还是两个金属片。

假四电极直流测量的一般消费者很难判断,这里小编介绍几个简单的方法,如果每隔几分钟测量一次,测量结果误差很大;或者脚底干或者湿测量差别大;或者脚放在左右各一个电极上(一般都是靠近上边的左右两个)也能测试出结果。

人体肺功能生物电阻抗成像技术

人体肺功能生物电阻抗成像技术
在定解区域建立疏密不均匀网格 ,形成相应的 有限元离散方程 。利用多重网格算法 ,首先对细网 格利用迭代法 ,消去残量中的高频成分 ,然后将残量 中的低频成分转移到粗网格上进行校正 ,经过多次 循环后 ,获得满足精度要求的解[14] 。
为精确求解正问题 ,对均匀剖分网格所生成的 一组解中 ,选择后验误差较大的单元进行再细分 。
5期
陈晓艳等 :人体肺功能生物电阻抗成像技术
665
图 2 自适应多重网格剖分图 Fig. 2 Adaptive multigrid refinement
EIT 的图像重建过程 ,实质上是利用边界测量 数据求解物体内部电导率分布函数σ[15] 。求解过程
是灵敏度矩阵或雅克比矩阵的非线性算子的求逆过
பைடு நூலகம்
Abstract: A new image reconstructed algorithm was presented for the medical 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EIT) . First the adaptive multi2grid algorithm was employed by which the sequence of computational grids was successively refined through the posterior error and the adaptive grids refinement , the lung ventilation was imaged considering the field as circle. Then the sensitivity matrix was solved by commercial simulation software COMSOL considering the structure and resistivity of lung , the prior information was adopted to reconstruct the lung conductivity distribution. On the lung ventilation imaging system , two steps were available to reconstruct the functional respiration process image in real2time. The images indicated that a higher accuracy solution of the forward equation and the higher spatial resolution of images could be achieved.

电阻抗层析成像

电阻抗层析成像

电阻抗层析成像1 什么是电阻抗层析成像电阻抗层析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简称EIT)是一种成像技术,它利用交流电流通过不同材料的阻抗差异来描述物体内部结构。

通过测量电流在物体内部的流动情况,EIT可以生成一个二维或三维图像,反映物质的内部结构和分布。

2 EIT的历史和应用EIT技术最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David Isaac Barber和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的John G. Webster于1970年代初发明。

最初的应用是在医学领域,用于监测气管内和胃肠内的气体和液体流动,随后逐渐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流体力学、化学过程、材料研究等。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机算法的优化,EIT技术越来越成熟,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成像技术。

3 EIT的工作原理EIT的工作原理基于物体内的电阻抗差异。

当物体受到高频交流电流的作用时,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会产生不同的响应。

在EIT设备中,通过电极在物体表面施加电流后,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电流在物体内部的分布情况。

通过反复测量并处理这些数据,可以生成一张反映物质内部结构和分布的图像。

4 EIT的特点与优势相比其他成像技术,EIT具有非常好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EIT技术不需要进行放射性注射或使用X射线等有害辐射,对被检测物质和人体的安全性非常高。

其次,EIT设备非常便携,操作简单,可以在现场快速实现成像,具有非常高的实用性。

此外,EIT技术成本低廉,可以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等多个领域。

5 EIT技术的展望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产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成像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EIT技术在此背景下将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市场前景。

目前,EIT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医疗、生产等多个领域。

据预测,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EIT技术的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成为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成像技术。

eis医学意思

eis医学意思

eis医学意思
在医学领域,EIS 可以指代以下几个术语的缩写:
1. 电阻抗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Imaging):电阻抗成像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通过测量人体组织内电阻抗的变化来生成图像。

它可用于检测和诊断乳腺癌、肺疾病、脑损伤等疾病。

2. 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电子病历是指将病人的医疗信息和临床数据以电子形式记录和存储的系统。

它包含病人的病史、诊断结果、医嘱、用药信息等,用于提供医疗服务和管理病人信息。

3. 早期干预服务(Early Intervention Services):早期干预服务是指为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和家庭提供的一系列综合性服务,旨在促进儿童的发展和适应能力。

这些服务包括教育、康复、社交支持等,以帮助儿童在早期阶段获得最佳的发展。

请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是哪个意思的缩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进入21世纪,生物医学工程迅猛发展,如何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用于人体医学检查及各项机能测试,从而提高人类对疾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增强机体功能、提高健康水平一直是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因此,人们对医学检测手段的要求越来越高,检测方式已从人工主观检测发展到现在的主客观相结合。

特别是医学影像技术的出现,使疾病的诊断更加客观和准确。

然而,通过医学实践可以发现单一形态影像诊断仪器不能满足疾病早期诊断的需要,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的新型检测系统是医学发展的需要,形态和功能相结合的新型检测系统是医学发展的需要。

向功能性检查和疾病的早期诊断发展,向疾病的康复和愈合评价延伸,正是现代医学发展所追求的目标。

电阻抗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技术,是以生物体内电阻抗的分布或变化为成像目标的一种新型无损伤生物医学检测与成像技术。

它通过对生物体外加一定的安全激励电流,测得生物体表面电压信号来重构生物体的阻抗分布。

由于生物组织阻抗特性差别显著,因而电阻抗成像结果明显。

利用EIT技术,可以显示生物体组织的阻抗分布图像、阻抗随频率变化的图像、生物体器官生理活动(如呼吸、心脏搏动)时阻抗变化图像。

由于采用外加安全电流激励,是非侵入检测技术,且是功能成像技术,在研究人体生理功能和疾病诊断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它具有简便、无创廉价的优势,可作为对病人进行长期、连续监护的设备,对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治疗及医疗普查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直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第一节医学影像技术概况医学影像技术是用各种成像装置采集人体内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心理学的信息,并实现可视化的科学。

医学影像技术涉及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电子信息技术等多科学领域,是典型的跨学科领域。

医学图像是真是物体信息的反映,但还不是真实物体的镜像。

到目前为止的所有成像设备只能采集人体的部分信息,某种特定的医学影像是经过数学方法的反演之后得到的被成像人的特定位置在某一时刻部分信息的可视化表达。

人体影像确实是人体信息的一部分,含有被成像个体的特殊信息。

但是,即时成像过程中没有夹带任何虚假的信息(伪影和噪音),在某种特定的成像装置上采集的图像也只是被成像个体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很小一部分信息。

无论对人体本身的研究,还是对人体疾病的判断或者治疗,只靠这部分信息作出的判断会有较大的误差。

据统计,用医学影像技术进行的疾病诊断在世界范围内的准确率大约为85%,这是因为人体的情况太复杂,对疾病准确诊断所需要的数据还不够完善。

目前,医院对病人采集的信息还需要进一步整合并及时完成在解剖学基础上的配准,生理学基础上的功能信息和解剖信息的集成,以及生化参数和影像的结合。

尽管如此,医学影像能以非常直观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人体内部的结构形态与脏器功能,是临床诊断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1972年,第一台X射线计算机断层图像仪由英国学者G.N.Hounsfeild研制成功,引发了医学诊断史上的重大革命。

随后,传统的显微成像、X射线成像和内窥镜成像技术得到不断发展。

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超声医学成像、磁共振成像和放射性核元素成像等也已得到迅速发展和普级应用。

相继出现单光子发射CT(简称SPECT)、正电子发射CT(简称PECT)、超声CT(简称UCT)、微博CT(简称MCT)、核磁共振CT(简称NMRCT)等,形成了20世纪80年代后医学影像诊断的新科学。

超声波、X射线、核医学、红外线和核磁共振成为当今五大医学影像技术。

热成像、微波成像等技术亦在开发或研究之中,有的已形成产品。

近年来新的成像方法不断出现,从平面到立体、从局部到整体、从静态到实时、从形态到功能等,已成为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趋势。

目前,B型超声成像技术已经普及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也已使用并日趋完善;X射线CT已发展到第五代,扫描速度有了很大提高;磁共振现象(MRI)的磁体重量不断减轻,并在血流成像和波谱分析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放射性核素成像可获得组织化学及功能性图像;应用计算机的显微图像技术已成为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研究的重要手段。

X射线CT仍是目前医学影像技术中体层摄影最为完善、应用最多的技术。

但是,这些医学成像技术价格昂贵,并且绝大部分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不适于连续、长期的观测。

对于正电子发射成像(PECT)、单光子发射层析成像(SPECT)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等功能成像,尽管空间分辨率较高,但时间常数较大,不能满足某些病理或神经科学中毫秒级时间分辨率的要求。

研究表明,生物组织的电学特性非常显著,如可以通过体表电极检测到生物体的脑电信号、心电信号、肌电信号等,这些都反映了生物体具有电学特性,其中主要是它的电阻抗特性。

生物体的电阻抗特性主要表现为:1.不同生物组织间存在较大的阻抗差异例如,胸腔内周围组织的电阻率约为3Ωˑm,心脏约为 1.5Ωˑm,肺约为12Ωˑm,脊椎约为20Ωˑm。

人体组织的电阻率在外加激励信号频率为20~100kHz时差别显著,从最小值脑脊髓液的0.65Ωˑm到最大值骨组织的166Ωˑm,上下限之比达到250:1,软组织之间电阻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也达到了35:1。

2.同一生物组织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阻抗也不相同例如,组织温度改变1℃,阻抗变化2%;组织内血液的流动和充盈情况也直接影响其阻抗大小,如脑组织缺血时,阻抗可增大近一倍;由于心脏的周期活动。

身体各部分组织的阻抗也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脏器体积的变化也对其阻抗产生很大的影响,胃内食物的成分及胃的充满和排空使胃阻抗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呼吸过程中,肺阻抗大小与吸入的空气量紧密相关,肺组织膨胀和收缩时阻抗发生数倍的变化。

不论在自然或人工控制的被动呼吸状态,肺内空气量同局部胸部阻抗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3.生物组织在发生病变时与正常时的阻抗变化十分显著例如,脑肿瘤异变组织约为正常组织的13倍;脑震荡或脑肌肉萎缩组织约为正常组织的2倍;脑出血异变组织约为正常组织的1/4;肺部疾病患者的阻抗值会发生显著改变,用阻抗值可以检测出肺部组织液体异常变化的肺部病变。

4.生物组织阻抗特性与频率有关,即不同测量频率下的阻抗特性各异另外,某些生物组织的阻抗还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即沿组织不同方向测量时的阻抗值各不相同。

因此,生物组织阻抗携带着丰富的病理和生理信息,在医学影像研究中备受关注。

近三十年发展起来的生物医学电阻抗成像(EIT)技术就是基于生物体的电学特性,通过配置人体体表电极,提取与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相关的组织或器官的电特性信息,再通过图像重构算法也就是逆问题求解,得到生物体内的阻抗分布图像。

它不但反映了解剖学结构,更重要的是利用EIT技术还可以得到反映生物组织活性及生理状态短时变化的功能图像。

EIT的装置简单便携、响应快速、成本低廉且运行安全,而且它不使用放射元素或射线,无辐射、对病人无创无害,可以多次测量、重复使用,应用对象与时间也不受限制,可对病人进行长期连续监护,在研究人体生理功能和临床疾病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是继形态、结构成像之后。

新一代无损伤的功能成像技术。

第二节主要的医学成像技术介绍一、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1972年,英国工程师G.N.Hounsfield研制成功首台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CT)机,并应用于临床的颅脑CT,为此该工程师获得1979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X射线CT是一种对穿透射线(X射线)所经过的物质的断面进行扫描,通过检测器来测量透过该层人体X射线强度,再通过计算机加工处理,计算出该层内各个点X射线吸收系数,重构该层面结构的装置。

CT机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多、临床经验也是最丰富的检查方法,对肿瘤的定位与定量诊断相当迅速和准确,定性诊断价值也很大。

对脑出血、脑梗塞、颅内水肿、脑挫伤的诊断和鉴别也很有效。

尽管目前X射线CT射线的指标已达到相当理想的阶段,但X射线对人体的组织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因而X射线CT不宜长期使用,在很多情况下(如对胎儿和孕妇)根本不能使用。

另外,X射线CT只能显示人体断层分布的几何特性,因而显示人体的人体的生物化学信息则无能为力。

超声波CT是利用超声波完成扫描过程,从而避免了X射线CT 对人体的射线影响,是目前最安全的一种成像系统,可用于包括妇产科在内的临床检查,但是超声波的传播受湿度、温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建立不同器官、不用密度和不同形状的超声波传播特性的数学模式非常困难。

目前的超声波成像方法都忽略了超声波和生物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因而不能得到理想的定量结果。

二、磁共振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系统是基于物理学中的和磁共振现象设计的。

人体中存在大量的氢原子核,它们具有固定的磁特性,当人体位于强磁场时,体内氢原子便按磁场方向进行排列。

如果用一个频率很高的电信号形成附加磁场,则可使氢原子核偏离原来的排列方向。

若突然切断该信号,那么氢原子核又趋于原来的排列方向,同时发出一种很弱的、具有特征频率的信号,MRI便利用此信号蕴含的信息进行图像重构。

MRI有其独特的优点:可重构三维图像,且可以从各种不同角度重构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和任何斜面的切面图像;对软组织分辨率比X-CT高,对骨骼不产生伪影,且对软骨、骨骼结构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分辨脑灰质、白质、脑干、垂体等;能反映出器官的生化结构的变化,并以此作出早期诊断等。

所以不足之处是结构复杂、设备庞大、价格昂贵。

三、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提供的优秀解剖图像早已被人们所接受。

近几年来,MRI对组织磁化高度敏感的特点又被用来研究人脑的功能,特别是大脑各功能区的划分。

这一新技术就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RI,fMRI)。

它主要基于以下两点:首先,人脑是可以划分为许多精细功能区域的,这使得人们能够设计各种激发方案来对它们分别进行研究;其次,在生理性的脑活动与脑血流、脑血流容积和能量代谢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

fMRI就是通过检测上述神经活动的伴随现象来建立脑功能图像的。

它突破了过去对人脑仅从生理学或病理学角度实施研究和评价的状态,打开了从语言、记忆、认知等领域进行研究的大门。

fMRI方法有不使用同位素示踪剂、无创、可反复检测、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因此是脑功能成像的主要手段。

但是,与MRI不同,fMRI仍然是一种处于发展阶段的研究性功能成像方法,无论是在刺激的设计和序列的应用方面,还是图像的后处理及可视化等方面,还有相当多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四、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最早用来研究脑功能的成像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