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
检查时间:执教时间:年月日教学单元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总(13 )课时
课题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
巩固民族团结。
2.培养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激发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
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3.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
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
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教学重点及
难点重点: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
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难点: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
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教学准备、
资源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3课时)》教案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从传统节日中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
2.掌握策划班会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感受民族风情。
2.从策划班会能力的提升中,让学生明白各民族间互相尊重,守望相助。
课题:7.中华民族一家亲
科目:道德与法治
教学对象:五年级
课时:第3课时
提供者:高嵘
单位: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中心小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一家亲》是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主题中第二课,本课有三个板块:“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互相尊重守望相助”。本课对应的课程内容: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民族团结关乎着祖国的发展,而孩子们对于其他民族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并不是熟悉的,他们的视野仅存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如何让孩子们以开放的心怀认识、重视、接纳各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意识,携手各民族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梦想,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至关重要。
三、主题活动我设计
1.祖国的稳定统一,团结发展,离不开每一个民族,值此祖国70周年之际,王老师决定在班级开展庆祝祖国建国70周年的主题班会“民族一家亲”。
1)请大家来设计方案,你想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设计?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2)教师从形式多样引导:唱歌、跳舞、相声、快板、故事、社会小调查等方面考虑
3)教师从内容上关注:国家政策扶持(教育、文化、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民族互助等方面。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 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设计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分布,各个民族的特色和进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民族大团结的理解和认识,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分布和各个民族的特色;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极其重要。
【教学准备】1.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各个民族的习俗文化。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爱我中华》视频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1.民族的分布和特色。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这些民族是怎么分布的呢?每个民族都有哪些特色呢?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分享自己了解的知识。
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2.了解民族的特色。
(1)了解汉族的特点。
提问: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你知道汉族有哪些特色吗?学生自由发言。
然后教师补充讲解。
(2)了解少数民族的特点。
提问:那么,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各有什么特色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学生分组交流,教师总结补充讲解。
3.走进民族大家庭。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习俗文化,教育学生要尊重不同民族的习俗和文化,促进民族团结。
4.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有关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学生要树立爱国主义情感,珍惜和平,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三、拓展延伸1.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民族习俗文化的资料,制作手抄报。
2.以“我爱我的祖国”为题写一篇小作文,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对祖国统一的关注。
3.通过电视、广播或网络等媒介了解近期有关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相关报道或新闻,并以“我的民族一家亲感受”为题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是一家,要维护民族团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珍惜和爱护我们这个多元文化的大家庭,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理解和尊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对于我国的民族政策有一定的了解,但具体到每个民族的特点和文化,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3.培养学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交流和合作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难点: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民族的传统文化。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政策的具体实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个民族的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准备相关的教学卡片,用于学生互动。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各个民族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知我国的多民族特色。
2.呈现(10分钟)通过视频或图片,展示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特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代表一个民族,展示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其他学生观看并提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分成两队,进行民族知识问答比赛,增强学生对民族知识的记忆。
5.拓展(10分钟)分析我国民族政策的具体实践,让学生了解我国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所做的努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第7课 《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在《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的基础上,《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继续编排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由祖国大好河山延伸到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本课安排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互相尊重守望相助”三个版块,总体思路为认识各民族——理解民族关系——正确维护民族关系,遵循认知规律,便于学生从抽象到形象,达成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
2.知识目标:认识到我们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3.能力目标:了解并尊重各民族在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别,为各民族互帮互助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
【教学重点】1.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
2.认识到我们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教学难点】了解并尊重各民族在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别,为各民族互帮互助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
【教学准备】1.《爱我中华》歌曲音频。
2.近年中央官方媒体报道过的一些危害民族团结的案例。
3.《天路》歌曲音频。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新课导入: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中华大地数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华民族数千年自强不息的奋斗,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中国国土,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
2.目标解读: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知道我国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7课 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材内容以“56个民族”为线索,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的、和谐的大家庭。
教材内容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是一家;第二部分介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对身边的民族多样性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中的具体内容还需要进一步拓展。
学生在这一阶段处于品德形成的关键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是一家。
2.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和谐。
3.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增强团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和谐。
难点:让学生深入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团结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2.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分享,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图片素材:收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图片,制作成PPT或黑板报。
2.视频素材:选取有关各民族风俗习惯的视频,用于课堂展示。
3.案例材料:准备相关案例,以便于进行分析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分别呈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各民族的特点。
同时,教师简要阐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背后的意义,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和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3.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3.7《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三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课时的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和睦、统一的大家庭。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地图,帮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从而增进学生对各民族的尊重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认知和民族观念,他们对各民族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之间可能还存在一些对民族的误解和偏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和睦、统一的大家庭。
3.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知道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各民族的意识,增强民族团结。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方案。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各民族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民族,了解该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然后向全班同学进行分享。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2.掌握家族、家庭、国家、民族之间相互关系的表述方式。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4.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珍爱民族文化。
二、教学重点1.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2.家族、家庭、国家、民族之间相互关系的表述方式。
三、教学难点1.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珍爱民族文化。
四、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法。
2.互动式问答法。
3.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1. 预习活动预习本节课内容,查阅资料,准备主题班会或读书分享,向同学展示和分享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2.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谈论下面几个问题:1.你们家在中国有亲戚吗?2.如果有亲戚,他们在哪个省份?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你们生活方式有什么区别?3.有很多中国特色的风俗习惯,它们代表着中国的哪些文化?3. 学习过程1.听读文章《中华民族一家亲》。
让学生注意听读时文章中的“家族、家庭、国家、民族”这几个词语,并标出关键词。
2.阅读理解:通过问答和讨论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
例如:中华文化有哪些传统美德、为什么要表达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等。
3.学习新词:家族、家庭、国家、民族等既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也代表着中国的现代社会。
将词语进行解释和区分,在引导学生时也要加强理解。
4.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发现所在的家庭、班级、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为中华民族一家亲提供观察角度。
学生可以自己选择组员,并交换意见,按表述方式将答案清晰的表述出来。
4. 巩固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角度、词汇来回答下面的问题。
1.除“家族、家庭、国家、民族。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是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积极参与维护民族团结的活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国家和社会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民族问题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知道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的意识。
3.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维护民族团结的活动。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2.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的意识。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维护民族团结的活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课堂互动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图片。
2.设计好课堂活动和互动环节。
3.准备好教学课件和板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的各民族风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通过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积极参与维护民族团结的活动。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第3课时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第3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的主题,第3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等。
本课时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我国各民族的基本风俗习惯有所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对民族团结的认识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各民族的特色,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和风俗习惯,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
3.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增强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风俗习惯以及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民族团结的意识,使学生明白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事例,使学生深刻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民族的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确保课堂环节的顺利进行。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各民族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通过展示视频、图片等资料,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民族,深入了解该民族的风俗习惯,并分享给其他组的同学。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优质教案
识。
6、提示: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分布呈现大散居、小聚居、 交错杂居的特点。
7、提问:在这样的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情况之下,各民族
之间会出现怎样的一种情况呢?
由民族分布的特
8、数据分析(课本第 55 页活动园):阅读资料,从数字的变化中, 点引发学生的思
你有什么发现?
考,从民族杂居
9、小发现:随着我过经济社会的发展,各地区、各民族的人口流动 的民族分布情况 更加频繁,促进了相互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我国各民族汇聚为一个 中联系到民族之
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 融,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共同 努力建立和建
设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并共同床在了 光辉灿烂的中华 文化。我们各
民族是一个共同体,谁也离不开谁。
板书
7 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一课时 1、中华民族大家庭 2、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 7 中华民族一家亲 教学设计
课题 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二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五年级
板书
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 56 个民族一个都不 能少,我们要团结互助,努力实现共同繁荣。 7 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二课时 1、不同民族之间的不同 2、如何与不同民族相处 3、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爱我中华》
视频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中华民族大家庭】
1、民族知识知多少: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多少个民族?
了解关于我国民
我国最大的、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哪个民族呢?
族的基本常识。
除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统称为什么民族?
为什么把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称为“少数民族”呢?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2.让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了解谁团结谁强大的道理,自觉践行团结合作的思想。
3.通过讨论谁是祖国的亲人的主题,引导学生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爱乡爱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弘扬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2.获得“团结就是力量”道理,学会团结合作。
3.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增强爱乡爱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课文让学生建立自我认同感,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2.如何通过讨论、互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自觉践行团结合作的思想。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引入(材料:祖国篇)导入: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一个小故事,听完后表现出来自己的情感反应。
讲故事:春天,大地万物都在复苏之时,一位科学家在荒漠之中发现了一个神奇物体,它可以让自然环境得到改善,让人们的生活得到升华,他决定带着这个物体去寻找更多的适合它的基地。
最终,科学家来到了他的祖国,他为祖国献上了这个神奇物体,祖国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2. 课文讲解(材料:《中华民族一家亲》)1.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所传达的信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祖国的亲人,明确谁是我们共同的亲人。
3.让学生领悟到共同的人类命运体系在国家团结和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3. 课文默写让学生现场默写课文,引导他们通过默写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4. 讨论环节1.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天下大同,为何还要讲团结协作的思想?如何践行团结合作的思想?2.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想一想和班上的同学有哪些事情可以团结合作,让大家都欢笑着完成一项有意义的任务?5. 总结点拨1.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课堂学习的收获,激励学生继续学习、努力进步。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三课时优质课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 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三课时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是一家,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共同发展。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常识和道德观念,但对民族政策和国家民族团结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对少数民族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同时也可能存在一些误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我国的多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是一家。
2.培养学生尊重、关爱各民族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与各民族同学相处,共同发展。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关爱各民族的情感,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民族政策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游戏教学法:通过民族风情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增进友谊。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民族风情游戏,确保游戏安全、有趣。
3.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让学生感受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民族风情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增进友谊。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第3课时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第3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第3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是一家,各民族之间要相互尊重、团结友爱。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民族团结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民族歧视、排斥异族的现象。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家特点,知道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尊重、宽容、团结、友爱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内心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学生的认知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团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民族案例,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团结友爱的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如何在生活中维护民族团结,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分享交流: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从内心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3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第3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第三课,主要内容为“中华民族一家亲”。
这一课程的目的是通过介绍中华民族各地的民俗文化和习惯,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团结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材以典型的人物事例为切入点,让学生深入了解各地特色文化。
通过故事情节的铺陈,让学生感受到了诸多民族文化中的善良和美好,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民族的各地特色文化和民俗风情;2.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团结一家亲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4.引导学生发现美好、尊重美好、追求美好。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中华民族的各地特色文化和民俗风情;2.难点: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并引导学生发现、尊重、追求美好。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引入话题:老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在这个国家里生活了这么多年,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国家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风景如何?我们的饮食、服饰和习惯又有哪些不同呢?2.导入:通过不同地方的风景和文化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引出本节课讲解的主题:中华民族一家亲。
(二)展开教学1. 正文部分1)通过介绍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不同地方的风景和文化,如广州的穿唐装过端午节、柳州的骑马番薯、凤凰古城的印象。
2)带领学生关注各地风俗文化,引导学生思考文化背后的美好和价值,并引领学生见贤思齐,从身边身体群体中发现美好。
2. 活动环节1)教师分发学生试卷,让学生认真阅读题目和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2)老师可以组织同学分组,让他们分享自己了解的各地风俗文化,并向全班展示一些地方的传统文化。
3. 延伸环节1)让学生再次观看相关宣传片或图片,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和感受,为自己校园或社区定一个特色文化,用具体的行动来弘扬和传承这一文化。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
7 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6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是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共有三个话题,本节课学习的是第一个话题《中华民族大家庭》,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构成和分布特点,感受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于汉族、少数民族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并且大都能够说出几种少数民族,有的学生曾见过几个少数民族同胞,但对于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分布及民族关系的了解很有限。
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基于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三个。
1. 知道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分布特点。
2.提高饼形图和柱状图的读图、识图能力及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3. 感知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及新型的民族关系。
教学重点是:在活动中感知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及新型的民族关系。
其中,感知中华民族大家庭新型的民族关系又是教学的难点。
四、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以活动为教学的主要组织与实施形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领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落实行为实践;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本节课我设计了导入新课、学习新知、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用课件出示各民族大团结的照片,教师引导学生认一认,能认出几个少数民族的人,说一说我国是由多少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其中有多少个少数民族,,由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中华民族一家亲。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三课时教学设计说课稿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说课稿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三课时一、教材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课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2条“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而编写的。
《中华民族一家亲》是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主题中第二课,本课有三个板块:“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互相尊重、守望相助”。
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并运用信息,理解并认识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互相尊重、守望相助”,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各民族在文化习俗,生活环境等方面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在为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我国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这三个板块相互联系。
第一个板块,从总体上明确了民族关系,即56个民族是一家。
第二个板块与第三个板块分别从认知和行为两个层面,说明了各民族之间“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和“互相尊重守望相助”的意义,进一步体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主题。
第三课时的教学将学习第三板块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民族团结关乎着祖国的发展和统一,而学生对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守望相助等的了解并不是很多,他们的视野与经验往往局限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引导学生认识、尊重、接纳各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意识,明白祖国的发展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从传统节日中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我们应该积极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作用,在课前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搜集资料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合作探究,让他们了解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看、思、说、赛、唱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锻炼能力,培养情感。
课题:7.中华民族一家亲
科目:道德与法治
教学对象:五年级
课时:第3课时
提供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一家亲》是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主题中第二课,本课有三个板块:“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互相尊重守望相助”。本课对应的课程内容: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民族团结关乎着祖国的发展,而孩子们对于其他民族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并不是熟悉的,他们的视野仅存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如何让孩子们以开放的心怀认识、重视、接纳各民族的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团结意识,携手各民族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梦想,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至关重要。
1.学生猜一猜是哪族语言,读一读,学一学。
2.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过年的祝福语。
课伊始,让学生从感受不同民族的语言开始,激发他们继续探究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的情感。
二、民族知识知多少
1.为了让这个发布会成功地使更多的同学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我们在发布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2.民族知识知多少新闻发布会。
1.学生交流介绍民族风俗的注意点。(民族名称;传统节日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有什么寓意;参与这个传统节日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学生开展发布会。(学生在介绍时要用多种方法,如:图片展示、视频展示等)
3.学生交流。
通过新闻发布会体验,现实场景的模拟,让学生感受民族风情,尊重民族习惯,指导学生以后的生活。
三、主题活动我设计
1.祖国的稳定统一,团结发展,离不开每一个民族,值此祖国70周年之际,王老师决定在班级开展庆祝祖国建国70周年的主题班会“民族一家亲”。
1)请大家来设计方案,你想从哪些方面来进行设计?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2)教师从形式多样引导:唱歌师从内容上关注:国家政策扶持(教育、文化、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民族互助等方面。
看一看纪录片《天路》中感人故事。
讲一讲天路修筑中感人故事。
赏一赏歌舞剧《天路》,
说一说天路中感人故事。
3)这么多的形式,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1.学生聊聊自己的设计方案和理由。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调动自己已有的经验,师生交流。
3.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习俗,他们如一棵棵颜色各异、形状各异的花朵装点着祖国的花园,让祖国这个大花园更加的绚丽多彩,面对不同的民族的习俗,我们该如何对待呢?
1)回族同学来我家做客,我们该如何招待?
2)满族同学来我家做客,我用狗肉招待它,可以吗?
4.我们在尊重民族习俗的基础上,互相尊重,携手共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共创祖国美好的明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守望相助,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惯。
2.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激发学生热爱56个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的情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民族语言我来猜
1.课堂上教师用不同的民族语言和学生打招呼“同学们好”,并将这些语言用汉字写出来让学生读一读,学一学。
2.过年了,各族对新年的祝福该怎样说?学习59页内容。
3.同学们,你们看,虽然都在祖国的大家庭中,由于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域,各民族有着不同的语言。祖国大家庭中,56个兄弟姐妹除了有着不同的语言,还有着不同服饰、饮食、民居、节庆和礼仪等。今天我们来个新闻发布会,将自己了解到的民族的传统节日与大家共享。
2.刚才,我们从大的方面进行了讨论,现在我们从小的方面具体讨论下,如汉藏一家亲,可以从哪些内容入手?
随着学生的交流,列举一例
青藏铁路
1)出示西藏孩子想在最短时间内到北京的美好愿望视频。
2)在习爷爷的关心下青藏铁路已经在2006年7月1日通车。这一事件,你想通过什么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汉藏一家亲?
听一听韩红的《天路》
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从传统节日中了解各民族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
2.掌握策划班会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从不同的角度,让学生感受民族风情。
2.从策划班会能力的提升中,让学生明白各民族间互相尊重,守望相助。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各民族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策划中感受民族一家亲,激发学生热爱并维护民族团结,培养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