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1同步配套作业: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2节 山地的形成
2018--2019学年人教版 必修一:作业本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作业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读某景观图(图4-1-1),完成1~2题。
图4-1-1❶形成该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堆积作用❷该景观在我国多分布在()A.华北平原B.西北地区C.南部沿海D.云贵高原图4-1-2中,岩石缝隙中充满了水(固态或液态),箭头表示岩石的位移方向。
读图回答3~4题。
图4-1-2❸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作用是()A.外力作用B.内力作用C.变质作用D.海陆变迁❹引起图示岩石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流水B.风力C.温度D.生物❺读人民币版面图(图4-1-3),形成图示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图4-1-3A.冰蚀作用B.流水溶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海浪侵蚀作用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4-1-4),回答6~7题。
图4-1-4❻图中的甲为()A.沉积岩B.喷出岩C.岩浆岩D.侵入岩❼形成沙丘的地质过程属于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某河谷一块高约200米的巨大沉积岩崖壁上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1米的洞穴,这些洞穴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地质时期,河谷所在地区为亚热带湿润气候。
图4-1-5是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8~9题。
图4-1-5❽崖壁洞穴的成因最有可能是()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海水侵蚀❾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A.年平均河流水位线在持续上升B.海拔越高,岩石越老C.海拔越高,洞穴越年轻D.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图4-1-6中,a为石灰岩,c为页岩,b、d为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两种岩石发生变化形成的新岩石。
据此回答10~11题。
图4-1-6○10a、c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为()A.流水沉积固结、风力沉积固结B.化学沉积固结、流水沉积固结C.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凝固D.风力沉积固结、流水沉积固结○11b岩石的形成需具备的条件有()①沉积作用强②石灰岩分布③岩浆活动④风化、侵蚀作用强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浙江省江郎山景区作为“中国丹霞”的系列组成地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课时同步作业: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学习文档
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图1)”和“河谷形成示意图(图2)”,回答1~2题。
1.图示河流谷地形成的过程及主要内力作用是()A.①②③地壳下沉B.①②③河流溯源侵蚀C.②①③地壳抬升D.②①③河流下切侵蚀2.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B.流水作用C.外力作用D.内外力共同作用答案:1.C 2.D河流形态万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自古至今描写河流的诗句数不胜数。
如图中绕旋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河流弯曲景象,被称为“蛇曲”。
据此回答3~4题。
3.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褶皱起伏B.断裂下陷C.流水侵蚀D.风沙堆积4.下列诗句中能体现河流堆积地貌的是()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答案:3.C 4.B读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图,回答5~6题。
15.图中所表示的地形景观是在()A.玄武岩分布区B.石灰岩分布区C.大理岩分布区D.花岗岩分布区16.导致下列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与图示地貌相同的是()A.北美五大湖B.湄公河三角洲C.塔里木盆地的沙丘D.“V”型河谷答案:5.B 6.D读图,回答7~8题。
7.在a、c两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是()A.洪(冲)积扇、河漫滩平原B.洪(冲)积扇、三角洲C.河漫滩平原、三角洲D.三角洲、河漫滩平原8.a区建于河流上游地势较低处,b、c、d区建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其原因是()A.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的平坦之处,利于人类定居B.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C.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容易获取淡水资源D.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平坦处,有利于引用河流淡水答案:7.A8.B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完成9~10题。
9.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A.山间低地B.山谷地带C.盆地中部D.山麓冲积扇10.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区大部分聚落逐步向河流上游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A.洪水泛滥B.坡地开发C.交通线增多D.荒漠化范围扩大答案:9.D10.D读“地貌景观图”,回答11~12题。
2018-2019版高一地理讲义人教版必修一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4-2 Word版含答案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课程标准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学习目标1.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理解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和特征。
2.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3.理解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基础知识梳理]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褶皱山(1)褶皱的概念: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2)褶皱基本形态(3)地貌(4)板块构造学说①岩石圈可以划分出六大板块。
②板块运动⎩⎨⎧背离运动:地壳张裂而形成裂谷或发育为海洋相对运动:相互碰撞、褶皱隆起而形成高大 的褶皱山系2.断块山(1)断层的形成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断层(如上图)。
(2)位移⎩⎪⎨⎪⎧水平方向:错断原有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垂直方向:其中相对下降部分形成谷地或低地(图 中乙处),如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相对上升部分成为山岭或高地,又叫断块山(图中甲处), 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等3.火山(1)形成:岩浆沿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而成。
(2)组成⎩⎨⎧火山口:地下岩浆上涌喷出地表的出口火山锥:由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浆 在流动过程中堆积而成的锥形体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思考】1.背斜一定成山,向斜一定成谷,这种说法对吗?提示 不对。
背斜一般成山,向斜一般成谷。
但由于背斜顶部岩层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因此,判断背斜、向斜最重要的依据应该是岩层的新老关系。
2.地质构造就是地貌吗?简述理由。
提示不是。
地质构造指地壳中的岩层因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
可简单地理解为:地质构造是岩层的形态,或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地貌是指地表的高低起伏形态。
3.平原地区公路选线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提示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
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时作业一、选择题你是否能想象这样的场景:下图中干燥的荒原曾是水下世界,有巨鲸在捕猎游弋。
而今天你可以顺着石头砌边的小道,去看一看那些容纳着亿万年前远古海洋生物化石的巨岩。
读下图回答1 —2题。
1 •远古海洋生物化石在荒原出现,反映出亿万年以来该地区()A. 陆地相对上升B.海水沉积作用加强C.海平面相对上升D.海浪侵蚀作用加强2•图示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为()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C.冰川作用D.生物作用答案 1.A 2.B解析从材料可知图中干燥的荒原在亿万年前为海洋,说明亿万年以来该地区陆地在上升;图示地区为干燥的荒原,降水稀少,生物也十分稀少,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
科学家在亚平宁半岛西海岸水面下30米处的一个洞穴中,发现洞底有隆起的灰色石笋,切开石笋的剖面可以看到棕黄色的岩石层和白色的沉积层(为海洋微小生物遗体)互相交错,如图所示,据此回答3 —4题。
可棕黄色岩石层O白色沉积层3. 该洞穴岩石成因与下列岩石相同的是()A. 花岗岩B.玄武岩C.大理岩D.石灰岩4. 从石笋剖面可以得知()A. 该地区地壳一直处于下沉状态B. 该地区地壳一直处于抬升状态C. 该地区曾露出海面两次D. 该地区曾露出海面一次 答案 3.D4.C解析 石笋的剖面为棕黄色的岩石层和白色的沉积层互相交错,说明其形成原因为沉积作用;选 项中只有石灰岩为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白色沉积层为海面以下生物沉积,棕黄色的岩石层为海 面以上泥沙沉积;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石笋剖面中有两层棕黄色岩石层,说明该地区曾露出海面两 次。
下图示意山东潍坊昌乐古火山口,它是郯庐断裂带上的新生代第三纪火山口,数万根六棱石 柱呈放射状排列,直插云天。
读图,完成5-6题。
B. 乙 D.三者皆可答案 5.C6.B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图中岩石是岩浆喷发后冷却凝固形成,呈放射状排列;图中甲岩石由外 力作用形成,应为沉积岩;乙岩石经过内力作用形成丙岩石,故乙为岩浆岩,丙岩石则为经过变 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2019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同步练习: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课时分层作业 典型地貌及其景观特点含答案
附3 课时分层作业典型地貌及其景观特点(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练]下面为某河流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下面地貌景观,发育在上图①②③④四地中的是( )A.① B.②C.③D.④2.图中①~④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变化规律是( )A.由细到粗B.由粗到细C.先变粗,后变细D.先变细,后变粗【答案】 1.A 2.B下图示意某地喀斯特地貌。
读图,回答3~5题。
3.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分布地区是( )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D.华北平原4.图中①地貌为( )A.峰林B.石柱C.落水洞D.溶蚀洼地5.图中石钟乳、石笋等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由碳酸钙淀积而成B.由流水溶蚀而成C.由流水搬运而成D.由地面塌陷而成【答案】 3.B 4.A 5.A下面为黄土地貌景观。
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甲、乙、丙所示黄土地貌名称分别为( )A.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B.黄土梁、黄土塬、黄土峁C.黄土峁、黄土塬、黄土梁D.黄土梁、黄土峁、黄土塬7.下面有关乙图所示地貌景观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顶部平坦的高原面B.长条形的黄土高地C.孤立的黄土丘D.坡度陡峻的黄土坝8.图中甲、乙、丙地貌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答案】 6.A 7.B 8.C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对于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来源,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通过风从中亚、蒙古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材料二刘东生被称为“黄土之父”。
他在陕西洛川县黑木沟发现的黄土剖面,其断面高120米,最上面是黄土,下面的土壤发红,最下面的则含有大量鹅卵石。
(1)下图示意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
该地区主要是西北风(填风向),戈壁(主要由砾石构成)、沙漠、黄土分别对应的图中字母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在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颗粒的大小从西北到东南的水平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2019秋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作业含答案
2019秋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同步作业含答案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一、选择题(一)读下面景观图片,图甲是一个陡崖,图乙岩石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据此回答1--2题。
1.图甲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 B )A.地壳的水平运动B.地壳的垂直运动C.强烈的侵蚀作用D.剧烈的火山活动2.图乙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解析】第1题,图甲景观是一个陡崖,是地壳垂直运动的结果。
第2题,图乙中岩层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属沉积岩,岩层向下弯曲是受水平挤压的结果,成为山峰是抬升后又受到侵蚀作用。
(二)[2019·山东菏泽期中]塞拉比斯古庙遗址位于意大利的那不勒斯湾海岸,这座古庙早已倒塌,只剩下三根大理石柱子,每根石柱中间都有“百孔千疮”的一段,而它的上截和下截却保存得比较完整。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被火山灰覆盖部分”说明那不勒斯湾海岸所受到的内力作用是()A.地壳运动B.变质作用C.岩浆活动D.风化作用2.从公元79年到1955年,那不勒斯湾海岸()①以水平运动为主②经历了上升—下降—上升的地壳运动过程③以垂直运动为主④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的地壳运动过程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第1题,图中被火山灰覆盖部分是岩浆活动的结果。
第2题,根据三根大理石柱和海平面的关系可知,该地以垂直运动为主,经历了下降—上升—下降的地壳运动过程。
答案:1.C 2.B(三)[2019·河南省实验中学期中]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1~2题。
1.库区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B.风力侵蚀作用为主C.岩层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D.断层附近岩层破碎易被侵蚀2.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B.流水作用C.外力作用D.内外力共同作用1~2.解析:第1题,由图知,库区是一个背斜谷,是岩层受张力作用被侵蚀而形成的。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作业题及答案解析
第四章第一节地表形态的塑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习目标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一、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①____________,主要是②________________所产生的热能。
它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③____________。
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常形成④__________和⑤____________;垂直运动使岩层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⑥________变迁。
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的运动以⑦__________为主,以⑧____________为辅。
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⑨__________。
2.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⑩_________,主要是⑪_______________。
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风化、⑫________、⑬________和堆积四种方式。
在温度、水和⑭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下,地表或⑮____________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这种作用叫⑯____________。
水、冰川、空气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称为⑰____________作用,常在原地形成⑱________地貌。
⑲________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
外力作用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⑳________。
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圈的岩石可以分为○21__________、○22____________、○23__________三大类。
2.岩浆喷出地表,○24__________形成岩浆岩;裸露地表的岩浆岩受到风化、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25○________岩;已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发○生26________作用,形成变质岩。
高中地理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4.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 Word版含解析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下列地质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能量的是( )①地壳运动②岩浆活动③沉积作用④侵蚀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①U型冰川谷②夏威夷群岛的形成③欧洲与美洲间的距离不断增大④我国桂林山水的形成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C 【解析】冰川谷是冰川作用的产物,桂林山水是流水溶蚀形成的,二者都属于外力作用。
3.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答案】C 【解析】只有岩浆冷却凝固才能形成岩浆岩。
4.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其外力作用主要有(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搬运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答案】B 【解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风力较大,外力作用主要以风力的侵蚀和搬运为主。
读下面的两幅自然景观照片,完成5~6题。
5.形成甲图所示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运动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6.乙图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观“南天一柱”照片。
该景观( )A.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B.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C.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D.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答案】5.C 6.A2017年世界男子冰壶锦标赛在加拿大埃德蒙顿进行,中国队闯入四强。
冰壶为圆壶状,由一种苏格兰天然花岗岩制成。
读图,回答7~8题。
7.制作冰壶的材料可能来自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8.下列关于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变质作用形成B.由冷却凝固作用形成C.由固结成岩作用形成D.由风化作用形成【答案】7.B 8.A【解析】由图可知①是岩浆,所以②是侵入型岩浆岩(如花岗岩),③是喷出型岩浆岩(如玄武岩),由沉积物指向④可知④是沉积岩,那么⑤是变质岩。
冰壶是由花岗岩制成的,所以制作冰壶的材料可能来自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课后练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后达标读下面景观图,回答1~2题。
1.甲图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A.地壳的水平运动B.地壳的垂直运动C.强烈的侵蚀作用D.剧烈的火山活动2.乙图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 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 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科技日报》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
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
“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
伟硕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
花岗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
据分析,此处的花岗岩体形成于第三纪,在花岗岩体的外围出露的是距今5亿年至4亿年的奥陶纪到志留纪的沉积岩地层。
据此完成3~5题。
3.造成这种“蜂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岩浆活动 B.风力沉积 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4.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B.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C.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D.根据材料,无法判断5.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读图,回答6~7题。
6.2008北京奥运会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②B.③C.④D.⑤7.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Ⅰ—①B.Ⅱ—③ C.Ⅲ—⑤D.Ⅰ—⑥8.根据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正确搭配各图示景观的大致分布地区。
a.长江三峡____ b.楼兰古堡____c.天山一号冰川____ d.西北“魔鬼城”____e.“鱼米之乡”____ f.“黄土高原”____(2)请用地质作用解释下列地貌景观的成因。
2019秋人教地理必修一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练习题和答案
2019秋人教地理必修一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练习题及答案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一、选择题(一)读“地貌景观图”,完成(1)~(2)题。
(1)关于以上四图地貌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海水侵蚀B.乙图—冰川侵蚀C.丙图—流水搬运D.丁图—风力堆积(2)图中地貌名称及其主要分布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海蚀柱—海边B.乙图—风蚀城堡—高山地区C.丙图—冲积扇—河流出山口D.丁图—沙滩—干旱地区解析:甲图表示风蚀蘑菇,是由于风力侵蚀形成的,主要分布于干旱地区。
乙图表示冰川侵蚀形成的角峰和冰斗,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区。
丙图为山前冲积扇,发育于河流出山口处。
丁图为河口三角洲,发育于河口。
答案:(1)B(2)C(二)[2019·安庆高一检测]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层剖面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出露地表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A.自西向东由老到新B.自东向西由老到新C.自中心向两侧由老到新D.自A向B由老到新(2)图中长腰山是()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B.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D.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解析:第(1)题,分析图得出,自西向东岩层不是由老到新变化的;自东向西岩层也不是由老到新变化的;自中心向两侧岩层不是由老到新变化的;根据岩层深浅,A—B岩层总体是由老到新。
第(2)题,图中长腰山地貌按成因是向斜山。
向斜山是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形成的。
答案:(1)D(2)B(三)[2019·广州市高一期末]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按照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的是()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乙—甲—丁D.丙—丁—甲—乙(2)影响图中地理事物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内力作用B.冰川作用C.流水的侵蚀作用D.流水的搬运作用(3)与下图裁弯取直措施最适合的图幅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1)题,根据河谷的发育,从初期到后期,河谷由窄变宽,可判断其形成过程是丙—丁—甲—乙。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3河流地貌的发育配套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2018-2019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3 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配套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配套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同步配套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1。
下列关于河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B。
在发育初期,河谷横剖面呈槽型C。
在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呈“V”型D.在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解析:河谷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横剖面呈“V”型。
成熟期的河谷,横剖面呈槽型。
答案:D下图表示一条河流流经不同性质的岩层地区。
读图,完成第2~3题.2。
该地将会出现的地理景观是()A.槽型谷B。
喀斯特溶洞C.河流瀑布D.河口三角洲3.上图景观一般形成在河流的( )A.上游B.中游C。
下游 D.入海口处解析:据图可看出,河流流经地区岩层软硬程度不一,较软岩层易被侵蚀而形成河流瀑布。
该景观一般形成在河流上游河段。
答案:2。
C 3。
A下图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第4~5题。
4.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的地貌是( )A.河漫滩平原 B。
洪(冲)积扇C.沙洲D。
三角洲5.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A。
a处B。
b处C。
c处D。
d处解析:第4题,河流流出山口形成洪(冲)积扇。
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2山地的形成配套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整理)
2018-2019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4.2 山地的形成同步配套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4.2 山地的形成同步配套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高中地理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4.2 山地的形成同步配套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图",完成第1~3题.1。
图中乙处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B.褶皱C。
向斜D。
断层2。
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哪处开采最合适?()A。
甲 B.乙C。
丙D。
丁3.若该地打算修一条南北向的隧道,最合适的地区是 ( )A.甲B.乙C.丙D。
丁解析:图中乙处岩层出现断裂、错位,为断层构造。
丙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有利于油、气富集,也适合修建隧道。
答案:1。
D 2。
C 3.C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
读图,完成第4~5题。
4。
有关该地河流两岸平原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 )①岩层断裂下陷②水平挤压使岩层上升③流水堆积④流水侵蚀A。
①② B.③④C。
①③D。
②④5.下列地形中成因与其相似的是( )A。
黄河三角洲B。
渭河平原C.庐山D。
华北平原解析:依据图示岩层的相对位置及沉积物分布可知,该河谷地区岩层断裂下陷,接受泥沙沉积使两岸成为平原。
渭河平原处于断层下陷地带,经渭河带来的泥沙沉积而成.答案:4。
C 5。
B6。
有关火山的说法,正确的是()A。
火山喷发一定会形成熔岩高原B.日本的富士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C。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章末复习同步练习(配套)
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一、选择题(50分)《科技日报》报道:西部大开发调研组在河西走廊的调研中,发现一处面积约100多平方千米,形状特殊的花岗岩地貌。
该处花岗岩岩体表面千疮百孔,形如蜂巢。
“蜂巢”组合在一起,如流云翻浪、似百兽飞禽。
伟硕岩体已被淘蚀得薄如蛋壳。
花岗岩体绵延分布百里,相对高差百米以下。
阅读上述材料,据此回答1—3题。
1.造成这种“峰巢”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岩浆活动B.风力沉积C.风力侵蚀D.流水侵蚀2.关于此处花岗岩与沉积岩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花岗岩先形成,沉积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B.沉积岩先形成,花岗岩后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C.沉积岩与花岗岩同时形成;然后外力作用进行长期侵蚀D.根据材料,无法判断3.下列地貌与材料所述的“蜂巢”形成作用相同的是()A.沙丘B.火山锥C.冲积扇D.风蚀洼地4.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的“红色荒漠”。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①风化作用②风蚀作用③水蚀作用④滥伐森林⑤过度放牧A.①②B.③④C.②⑤D.①④5.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B.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C.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趋于平缓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6.我国北京的沙尘暴可以治理,可以预防,下列措施有助于沙尘暴治理的是()①大面积露天采矿的弃土上种树种草②限制超量开采地下水③雨季实行人工回灌,增加地下水储量④增加海洋水汽到达陆地的数量⑤采取人工措施,大面积加快高山冰川融化⑥禁止山区毁林开荒,草原毁草开荒A.①②③⑥B.①②④⑤C.③④⑤⑥D.①④⑤⑥7.能形成角峰、刃脊、U形谷的现代冰川()A.集中分布在南极洲B.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C.在低纬度地区没有D.在巴西高原没有分布8.下列地形区中,由于地壳水平运动形成的是()A.东北平原B.东欧高原C.科迪勒拉山系D.刚果盆地9.下列有关地壳水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表的方向移动B.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凹陷C.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D.引起地势的高低起伏和海陆的变迁右图所示是我国南方某一地区地质剖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读地质构造剖面图(图4-2-1),回答1~2题。
图4-2-1
❶属于向斜成山的是()
A.①处B.②处
C.③处D.④处
❷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一般应选择修在()
A.甲处B.乙处
C.丙处D.丁处
图4-2-2表示某种地貌。
读图完成3~4题。
图4-2-2
❸该种地貌是()
A.山东岱崮地貌
B.广西乐业“天坑”
C.广东丹霞地貌
D.火山口地貌
❹此类地貌是由()
A.内力作用形成的
B.外力作用形成的
C.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
D.人类活动形成的
❺我国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
据图4-2-3思考,这样布局线路主要是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图4-2-3
A.地形因素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D.矿产因素
❻下列有关山岳对交通运输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山岳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小
B.在山岳地区,交通线路多选在地势起伏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C.在山岳地区,公路和铁路往往沿直线修建
D.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岳地区线路的弯曲度一般要小于平原地区的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图4-2-4),完成7~8题。
图4-2-4
❼红海位于()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C.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❽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图中这两大板块对应的字母分别是()
A.e和c
B.c和e
C.e和d
D.c和f
读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图4-2-5),完成9~11题。
图4-2-5
❾据图判断①山峰是()
A.背斜山
B.向斜山
C.火山
D.断块山
○10下列山峰与①山峰成因相同的是()
A.珠穆朗玛峰B.富士山C.华山D.庐山
○11下列地区中,与①山峰成因相同的山峰较多的是()
A.内蒙古高原
B.马来群岛
C.巴西高原
D.澳大利亚大陆
某火山持续喷发了8个月之久。
图4-2-6中灰白色部分是该火山飘扬的火山灰,其喷发的8个月中,大多数时间火山灰的飘扬方向大致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12~13题。
图4-2-6
○12火山灰飘落后直接形成()
A.花岗岩
B.玄武岩
C.沉积岩
D.沉积物
○13该火山可能位于()
A.日本
B.地中海地区
C.智利南部
D.东南亚
○14读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图4-2-7),回答下列问题。
图4-2-7
(1)甲、乙两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乙处地质构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处的构造地貌是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④岩层为含煤地层,乙、丙、丁三处下方无煤层的是______处,能进行露天开采的是______处。
○15山区某中学组织学生调查公路选线情况,图4-2-8是他们从有关部门得到的设计方案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4-2-8
(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______方案比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建b镇到d城市的公路,没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达到线路的技术要求,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往往需要________前进,这样可以降低公路的________。
○16读图4-2-9,回答下列问题。
图4-2-9
(1)地形:甲是________,乙是________。
地质构造:甲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欲在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为什么不能选择乙、丙两地建设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