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历史 (通史岳麓版)阶段四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阶段提升练(四)

合集下载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4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_宋元第9讲宋元时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学案含解析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4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_宋元第9讲宋元时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学案含解析

第9讲宋元时期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主干梳理巧点妙拨一农业的发展生产技术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制,占城稻的引种,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土地制度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有了较大发展灌溉工具宋代出现利用水力为动力的高转筒车重心南移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纺织业①宋代棉花种植普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有所提高②元代错误!黄道婆创造新式纺车,推广织造技术,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错误!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冶金业北宋时期已经有了以煤作燃料的明确记载三商业的发展1.商业发展的概况2.市的发展破,早市、错误!夜市昼夜相接,出现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服务设施,出现较大的市镇3.对外贸易的概况(1)两宋: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08南宋国库重要财源.(2)元朝:错误!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问题探究] 宋初“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带来哪些影响?提示:土地兼并严重,自耕农减少,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概念辨析]“草市”与“夜市”(1)“草市”主要是指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2)“夜市"是在夜间进行买卖的市场,北宋时期冲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家国情怀] “一带一路”的历史文化内涵“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具有经济、政治价值,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早在先秦时期,秦国与西域地区已存在民间经贸往来;汉唐时期,汉唐与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宋代以后,借由海上丝绸之路,我国与沿线国家密切交往,这些都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历史、文化背景支持。

在“一带一路”发展背景下,加强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风采意义重大.互动探究史料研读主题1“石破天惊”的城市变革——宋元时期商业的发展一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最初只是城内很小一部分。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四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 课时1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课件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四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 课时1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课件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
(1)背景① ②9“60安年史,之后乱周”大后将,赵唐匡代胤中发叶动出陈现桥了兵藩变镇,林建立立的宋局朝面。。
①收精兵:禁军归“三衙”统领,但发兵之权归 _枢__密__院__。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有利于_皇__帝__ 控制军权。 ②削实权:削弱或剥夺_地__方__节__度__使__、州郡长官和 (2)措施武将的权力;所有州郡直属中央;派_文__臣__出任州 郡长官;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_通__判___,有权向朝廷 直接奏报。 ③ 由中 制央钱掌谷握:,各消州除郡的了财地赋方,割自据留势一力小的部_物_分_质_,_基__其础__余。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解读史料┃
1.史料一为史学专著。说明知府和通判的职能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知府总理州郡的行 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通判具有监督知府的职能。
2.史料二为后人史学评论。史料“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反映了 元朝行省制度对中央集权的意义,说明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 节制。
┃运用史料┃
1.有人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说明这一观点。 答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宋代通过增设官职、分化事权的方式削弱相权,特别是 将宰相的军权、行政权、财权分割开,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
2.根据上述两则史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汉至宋元君主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案 (1)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 皇权的独尊。 (2)转移相权。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 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的侍臣、宦室)转移。 (3)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

2020高考通史复习: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宋元时期[课件]

2020高考通史复习: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宋元时期[课件]

(2015海南单科,6,2分)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 未有,海外贸易繁荣,泉州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这反映出当时 ( ) 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B.造船航海技术进步 C.内河航运严重不畅 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
材料四:
从近代的“人心”“政俗”来看,无论是政治理 念、思想文化方面的创新或是因循,宋代带来的影响, 都深深地渗透在中国社会的肌体之中。特别是儒家的 复兴,到了13世纪,儒学不仅是有教养的上层阶级的 行为准则,也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为国家正统的意 识形态,进而重塑了整个社会,形成“传统中国”的 典范。
(2018·全国卷Ⅲ,25)下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
时期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高级官员 中级官员 低级官员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20
8
15
10
12
8
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2016 全国卷Ⅰ,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 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 ……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 ,我所以不 乐也。”此事反映了( )
王安石 商业 突破了时空限制,“草市”文艺
变法
普遍,瓦子出现;城市发

程朱理学;陆 九渊创立心学
指南针用于航海; 火药广泛应用; 活字印刷术
《清明上河图》、 宋词繁荣、行书 四大家、话本
元代
农业 一省二
农作物品种增多,棉 花广泛种植
科技
王祯:转轮排字盘、 郭守敬:《授时历》
(1271~ 院、行
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
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史(专题四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

中国古代史(专题四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

型 特 征 。 联 邦 制 是 地 方 服 从 中 央 , B项 。 君 主 立 宪 制 与 民 主 共 和 制 均 未 必 有 这 一 特 征 , 不 符
同 时 地 方 又 有 一 定 的 自 主 权 , 不 符 合 题 意 , 排 除 合 题 干 要 求 , 排 除
10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
使 用 排 除 法 做 题 时 , 可 以 先 从 时 间 上 入 手 , 很 多 选 项 与 题 干 所 述 的 时 间 存 在 着 较 大 的 差
异 , 留 心 这 一 点 , 一 般 能 快 速 选 出 答 案 或 者 缩 小 选 择 范 围 。
9
高考一轮总复习 ·历史(通史版)
[例 2] 肢 指 挥 的 怪 物 。
„ „ 小 贾 收 买 交 大 贾 , 大 贾 载 入 申 江
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这 首 诗 不 能 反 映 A. 自 然 经 济 加 速 解 体 B. 农 产 品 商 品 化 , 受 到 世 界 市 场 的 影 响 C. 近 代 民 族 丝 织 业 兴 起 D. 农 业 经 济 与 商 业 经 济 的 关 系 发 生 变 化 [提 炼 信 息
[例 3]
启 蒙 学 者 们 认 为 推 翻 封 建 统 治 之 后 , 一 切
“迷 信 、 偏 私 、 特 权 和 压 迫 必 将 为 永 恒 的 真 理 , 为 永
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可是,事实却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由“理 性 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 会 制 度 和 政 治 制 度 竟 是 一 幅 令 人 极 度 失 望 的 讽 刺 画 。 下 列 作 品 不 符 合 题 干 思 想 的 是 ( ) A. 《 巴 黎 圣 母 院 》 B. 《 解 放 了 的 普 罗 米 修 斯 》 C. 《 德 国 , 一 个 冬 天 的 童 话 》 D. 《 钢 铁 是 怎 样 炼 成 的 》 [提 炼 信 息

2020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时期单元综合提升课件(22张)

2020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第四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时期单元综合提升课件(22张)

3.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泽被东西,影响深远。具体表现在:唐文化是当 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唐文化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 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如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就是隋唐 时代完成的;唐文化至今在世界上还有影响,如日本的和服又称“唐服”,有 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称聚居地的中国人为“唐人”,有些街道叫“唐人街”, 日本称中国为“唐土”,还有“唐学”“唐言”“唐山”等。 4.宋元时期,我国古代文化达到了高度繁荣的程度。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和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使用,对人类文明 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②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 发展。 ③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 应自主权,也难以发挥管理的实效。
专题二 古代中国商业与城市的发展
1.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变化的趋势 (1)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先主要在城市,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至明清时期 出现专业性的市集、市镇;先是固定时间、场所,到后来打破界限。 (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贩运、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 奢侈品为主,到后来以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为主。 (3)交易媒介的变化: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为媒介; 再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 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中国古代史 第四单元
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时期
单元综合提升
内容索引
单元知识结构 纵横线索归纳 主观大题导练
单元知识结构
纵横线索归纳
专题一 宋元时期对前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继承发展表现及其原因
1.表现 (1)继承:基本上继承了隋唐时期的皇帝制度、三省六部制、郡县制、科举制、 监察制度等。 (2)发展:宋代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地方上设 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文臣任知州并设通判监督加强中央集权。 元代:中央设中书省、御史台、宣政院、枢密院等机构分管各项事务,御史台 专门负责监察事务;地方设立行省,这是一个创举,一直延续到今天。

2020届历史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时期

2020届历史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2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时期

解析:根据材料“按照‘家世、道德、才能’三条 标准,选拔‘俊秀之士’”可知,当九品中正制选拔官 员要求德才并举,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九品中正 制选官标准的变化,故A项错误;B、C两项在材料中未 体现,均排除。
答案:D 点拨 九品中正制在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 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
(5)绘画:代表作有初唐阎立本的《步辇图》,盛唐 画圣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
(6)书法:楷书大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 草书大家有张旭、怀素等。
纠错练3 三教合一并非佛教、道教、儒教合为一个 整体
(2019·洛阳、许昌二模)隋文帝曾多次下诏提倡儒家 的礼仪道德,上台伊始,依照儒家典籍的规范,复汉魏 之旧。然而《隋书》中却这样记载:“佛,日也;道, 月也;儒,五星也。”这表明当时( )
答案:D
2.(2018·全国卷Ⅱ)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 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 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 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解析:根据材料“门第之在当时,无论南北,不啻 如乱流中岛屿散列,黑夜中灯炬闪耀。北方之同化胡 族,南方之宏扩斯文,斯皆当时门第之功”可知门第对 于当时传统文化之保存有其贡献,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故选B项;材料主旨强调南北朝时期的门第,未涉及选 官制度,排除A项;材料主旨强调南北朝时期的门第, 未涉及儒学正统地位,排除C项;“门第之在当时,无 论南北,不啻如乱流中岛屿散列,黑夜中灯炬闪耀”可 知人才选拔以门第为依据,有封闭性,排除D项。
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与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 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完全把持了官吏选 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 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标准,到西晋时 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4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 44PPT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4讲  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 44PPT

合作学习,解决疑难问题
探究2 宋元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史料二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 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 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 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门下和枢密院分别负责行政和军政,三司负责财政。
相同点: 中央行政制度;突出了对相权的分化;加强了皇权。
自主学习,解决基础知识
二、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行政体制)
1、宋朝: 收兵、收财、用文官 (军)杯酒释兵权,实行“强干弱枝”策略; (政)实行路、州、县三级,重文轻武,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设通判监督; (财)地方赋税大部分有中央掌控(转运史)
宋朝——二府三司; 元朝——一省二院。 (2)宋元中央集权的加强:
宋朝——收兵、收财,用文官; 元朝——行省制。
考情备考分析
考题角度
备考分析
(1)2018·全国Ⅲ卷·25: 1.高频考点:近几年高考全国卷以
两宋时期社会阶层的流动 本考点的考查相对较少,但这并不
能说明本考点的知识不重要,不可
(2)2017·全国Ⅲ卷·27: 放松对本考点的学习。
宋专制权力的加强
对比可以有效地提高考生对知识的
理解。
自主学习,构建知识框架
仔细阅读教材必修1第3课内容,完成复习资料 中p44—45页“课时1 宋元时期的政治制度”中 【主干梳理】的相关内容。。
结合教材和复习资料自主学习内容,围绕本考 点的核心内容,在笔记本上简单构建网络知识框架。
(要求:1、将知识网络简单梳理在笔记本上; 2、批注与其它知识点或现实的内在联系)

2020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第2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2020高考历史二轮通史版第2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体制建立后形成了不同于三省六部制的使职差遣体制。 ④宋代:唐中期以来形成的中书门下体制,逐渐演变为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对掌文
武的二府体制。在二府体制下,户部、盐铁、度支在唐代财政使职的基础上得到进一 步发展。
10
通史知识重组
高频考向研判
突破压轴大题
@《创新设计》
(2)地方行政制度 ①唐代:中国历代行政区划沿革中比较重要的转折时期。唐朝采用了“道州县” 三级制,“道”的基础往往使节度使的实际权力膨胀,后期逐渐趋向藩镇割据的分裂 状态。 ②宋代:宋代设知州、通判,相互监督;“强干弱枝”,加强了中央集权,也导 致了地方无权、行政效率低下的局面。 ③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宋元时期基本完成了对地方管理制度的变革,为明清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17
通史知识重组
高频考向研判
突破压轴大题
@《创新设计》
命题点1:唐代三省六部制的演变 1.(2018·全国Ⅱ卷,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
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 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1)思想 ①程朱理学:以北宋二程和南宋朱熹为代表,主张 “理”是万物本原,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 求“格物致知”。 ②陆九渊的心学:主张“心即理也”,求理方法是 “发明本心”。 (2)科技: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宋朝在军 事上广泛使用火药;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元朝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 (3)文学:宋代以词为代表,宋词分为婉约派与豪 放派;元代以散曲为代表;宋元时期出现话本。 (4)书法:北宋苏轼、元朝赵孟 的行书备受世人 喜爱。 (5)绘画:北宋风俗画的代表作是张择端的《清明上 河图》,元代文人画的代表作是王冕的《墨梅图》。 (6)戏曲:元杂剧把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__宋元第1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__宋元第1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

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第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主干梳理巧点妙拨一中央集权的强化二 君主专制的加强 和三司使,分割宰相枢密使.北宋: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行使宰相职权。

()元末,宰相权势越来越大,有时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监察体制()宋代: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

()元代:人命重案由监察御史复按。

[问题探究]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有何特点?提示: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它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军队的战斗力低下。

②分割权力,相互制约,皇权高度集中。

这样做有利于巩固政权,但却导致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这一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重要原因。

[构图解史] 北宋君主专制的加强[问题探究] 唐朝的中书省与元朝的中书省职能相同吗?提示:唐朝的中书省掌管政令的草拟,经门下省审议,再经皇帝决断,其职能是参与决策;而元朝的中书省则是最高行政机构,故与唐朝中书省的职权不同。

互动探究史料研读主题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宋元中枢权力的演变一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元)脱脱等《宋史》[教你读史] 史料一中漫画反映了丞相上朝礼仪的变化,由坐到站再到跪拜体现出君权和相权的此消彼长。

抓住史料二中的关键信息“三师、三公不常置”“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可知,宋代采取虚置三公和增设新机构的方式,对宰相权力形成有效制约。

[史料运用] ()史料一君权和相权发生了什么变化?答:()有人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

”根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这一观点。

答:答案()相权不断被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宋代通过增设官职、分化事权的方式削弱相权,特别是将宰相的军权、行政权、财权分割,进一步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权。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通史岳麓版讲义: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阶段提升练(四)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通史岳麓版讲义: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阶段提升练(四)含答案

阶段提升练(四)(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山东枣庄检测)北宋中期出现“宰枢互兼”和“宰枢同议”,即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渐成定制。

这种变化有助于()分化事权防止权力集中 B.集体决策维护中央权威C.崇文抑武防范军事将领D.提高效率适应现实需要解析依据材料中“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宰相兼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兼任有利于提高办事的效率,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选D。

答案 D2.(2018·辽宁五校联考)《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

”这表明宋代()A.重视对监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B.通判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C.地方的权力扩大威胁中央集权D.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重现解析根据“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刺举以闻”等信息可知宋代赋予通判较大的权力,重视监察体系,故选A。

通判负责监督,并非地方最高行政长官,B项错误;在地方设通判进行监督,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错误;藩镇割据是由于地方拥有政治经济军事等权力,材料仅从行政上削弱地方权力,无法达到避免藩镇割据局面的作用,D 项错误。

答案 A3.(2018·江西五市八校联考)元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

由此可见()A.元行省长官的权力独大B.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专制皇权在困局中渐衰D.三权分立机制制约相权解析元朝通过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分散行省长官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B。

元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长官的权力分散,A项错误;材料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也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C项错误;行省长官权力分散,最终集权于皇帝,并非三权分立,D项错误。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中外古代文明的演进第2讲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件

2020版高考历史大二轮复习中外古代文明的演进第2讲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课件

(1)农业: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创制
了灌溉工具——筒车,农业经济繁荣; (1)思想:隋唐时,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
隋及唐前期推行均田制;唐中叶后,均 的主张,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田制渐被废弃。
(2)科技:唐朝时,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发明
(2)手工业: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 了火药并在唐末开始用于军事。
(1)思想 ①程朱理学:以北宋二程和南宋朱熹为代表,主张 “理”是万物本原,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 求“格物致知”。 ②陆九渊的心学:主张“心即理也”,求理方法是 “发明本心”。 (2)科技: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宋朝在军 事上广泛使用火药;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元朝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 (3)文学:宋代以词为代表,宋词分为婉约派与豪 放派;元代以散曲为代表;宋元时期出现话本。 (4)书法:北宋苏轼、元朝赵孟 的行书备受世人 喜爱。 (5)绘画:北宋风俗画的代表作是张择端的《清明上 河图》,元代文人画的代表作是王冕的《墨梅图》。 (6)戏曲:元杂剧把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考向一 魏晋至宋元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3)绘画:东晋顾恺之的绘画理论和
朝(220 又有中书省、门下省。 (2)手工业:南北朝时期发明灌
作品成就突出。
—589 (2)选官制度:采取九 钢法;北方烧出成熟的白瓷。
(4)思想: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广
年) 品中正制,朝廷要职多 (3)商业:商业税收成为东晋和
为传播;儒学面临着危机。
由世家大族担任。
1.政治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隋唐 形成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走向成熟;宋元中央集权制进 一步完善。
2.经济上:魏晋时期,北方战乱,生产遭到破坏,商品经济水平低,南方得到开 发;隋唐时期,南方经济政策调整,生产工具改进,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繁荣, 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经济重心南 移,海陆贸易发达,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2020届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专题四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归纳提升课件(36张)

2020届高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复习专题四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归纳提升课件(36张)

栏目 导引
专题四
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
[对点训练]
1.(2019· 河北名校模拟《中华文化史》 ) 中写道: “宋
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一个精致辽阔 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 而在这一世界之外, 另有一种文化崛起, 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 井文化。 ”这反映了宋代( )
由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昇)为活版。其 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雕版印书, “所费其多,至有一书 字板,功力不及,数载难成”,近 世(本朝之前)又铸锡作字,以铁条 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
元朝王祯《造活字印书法》
栏目 导引
专题四
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
记述 千佛铜牌,多无文字,此有皇统纪元年号(金熙宗
栏目 导引
专题四
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
3.郡国并行制 (1)特点 ①分封诸侯国,诸侯国内实行郡县制,郡国并存。 ②西周分封制度的再现。 (2)影响 ①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是当时“无为而治”的表现形式,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②郡国并行制使地方诸侯国的势力不断膨胀,严重威胁了中央 集权,导致“七国之乱”的发生。汉武帝实施“推恩令”后, 郡国并行制名存实亡。
栏目 导引
专题四
中华文明的成熟——宋元
3.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泽被东西,影响深远。具体 表现在:唐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唐文化不仅影响 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如 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就是隋唐时代完成 的; 唐文化至今在世界上还有影响, 如日本的和服又称 “唐服” , 有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称聚居地的中国人为“唐人” ,有些街 道叫“唐人街” ,日本称中国为“唐土” ,还有“唐学” “唐言” “唐山”等。

高考历史通史岳麓版课件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课时3

高考历史通史岳麓版课件阶段四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课时3

D.明清之际强调道德的实用价值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只有宋明理学,从哲学的高度,提
出了“理”是万物本原,把道德与天理相结合,使道德成为一种内心的自觉,故选C
项。法律是外在的约束,A项错误;董仲舒新儒学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也都仅仅是
粗糙的天命观,作为现成的、受到肯定的道德伦理去执行,B项错误;明清之际反对
[史料论点] 理学的成熟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 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核心论点:理学将封建伦理道德(天理)与人的个人欲望需求(人欲)对立起来, 从封建伦理道德角度扼杀人性,儒学发展走向成熟。
(3)更多吸收了佛、道思想。宋明理学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宋明理学的 佛道化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 进来,把它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角度2 宋明理学的影响 (1)积极:宋明理学重视个人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 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个人与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 作用。 (2)消极:宋明理学进一步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更加适应了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
答案 C
2.(2019·河南平顶山模拟)在中国古代,儒学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
与行为,缺乏对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
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能弥补这一缺陷的是( )
A.荀子以法律强化道德的约束力
B.董仲舒将德治与大一统相结合
C.理学使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第3讲宋元时期的思想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第3讲宋元时期的思想

第3讲宋元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主干梳理巧点妙拨一程朱理学01佛道思想解释1.背景:北宋时期,儒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融合□儒家义理。

2.思想主张3.地位及影响06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07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2)朱熹编著的《□(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4.理学的发展——陆九渊开创心学(1)宇宙观①“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

②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2)认识论:只需内心反省就可得到天理。

08心学的开创者,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思想体系。

(3)影响及地位:□二宋元科技文化的辉煌1.科技成就[图解历史] “理学”的含义[问题探究1] 理学与儒学是什么关系?提示:理学是儒学的新发展。

“理”是程朱理学的核心,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原则,即人类社会的等级秩序和社会道德规范也是天理在人间的具体表现。

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出来,“天”的主体地位也被“理”取代了,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

[构图解史] 宋明“理学”的发展[构图解史]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问题探究2] 活字印刷术与雕版印刷术相比有何优点?活字印刷术发明以后,是否意味着雕版印刷术被取代?提示:优点:节省了雕版的费用,提高了印制效率,更经济、更方便。

活字印刷术发明后,雕版印刷术依然存在。

(4)天文历法①元代科学家郭守敬革新浑仪,造出的简仪结构简化,精度提高。

05授时历》,对指导农业生产有很大帮助。

②元朝时郭守敬编订《□(5)农学:元朝王祯编写《农书》。

2.文学成就3.书法4.绘画(1)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风俗画成就突出,北宋张择端的《□11清明上河图》是描绘城市市井生活的最著名的作品。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思维导图-高清简单脑图模板-知犀思维导图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思维导图-高清简单脑图模板-知犀思维导图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隋唐、宋元魏晋南北朝
政治
三省制
九品中正制
经济均田制
文化
书法成为艺术
文人画兴起,山水画盛行
隋唐
政治
三省六部制
节度使
科举制
经济
曲辕犁和筒车
草市,城市商业受时空限制
文化
雕版印刷术、火药
三教合一
书画艺术、唐诗
宋元
政治
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相权
知州、通判、转运使
行省制
经济
重心南移完成
商业市镇兴起
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交子出现文化
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发明和外传
程朱理学
宋词、元曲、风俗画兴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段提升练(四)(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山东枣庄检测)北宋中期出现“宰枢互兼”和“宰枢同议”,即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南宋时期,宰相兼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渐成定制。

这种变化有助于()分化事权防止权力集中 B.集体决策维护中央权威C.崇文抑武防范军事将领D.提高效率适应现实需要解析依据材料中“宰相兼任枢密院长官”“宰相兼任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兼任有利于提高办事的效率,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选D。

答案 D2.(2018·辽宁五校联考)《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

”这表明宋代()A.重视对监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B.通判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C.地方的权力扩大威胁中央集权D.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重现解析根据“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刺举以闻”等信息可知宋代赋予通判较大的权力,重视监察体系,故选A。

通判负责监督,并非地方最高行政长官,B项错误;在地方设通判进行监督,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错误;藩镇割据是由于地方拥有政治经济军事等权力,材料仅从行政上削弱地方权力,无法达到避免藩镇割据局面的作用,D项错误。

答案 A3.(2018·江西五市八校联考)元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丞相、平章、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

由此可见()A.元行省长官的权力独大B.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专制皇权在困局中渐衰D.三权分立机制制约相权解析元朝通过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分散行省长官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B。

元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长官的权力分散,A项错误;材料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也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C项错误;行省长官权力分散,最终集权于皇帝,并非三权分立,D项错误。

答案 B4.(2018·山西太原检测)下表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中央官制的演变情况。

这些演变()A.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D.缘于皇帝个人的喜好解析秦到元的中央官制变化,体现了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发展、演变,故选B。

材料与监督皇权的谏议制度无关,A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项错误;这些制度演变某种程度与皇帝的喜好有关系,但更重要的是为了加强皇权,D项错误。

答案 B5.(2018·湖南六校联考)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户分九等,按户等征税。

宋代则按土地权益划分主户、客户,其中主户分五等,纳税当差,客户则指的是佃户。

造成这种纳税政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宋代()A.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B.土地政策的改变调整C.均田制实施遭遇困难D.积贫积弱局面的发展解析题干主要论述从唐朝到宋朝农业税收政策的调整,宋初实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兼并现象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农民丧失土地沦为“客户”,使得原有的税收政策不再适用,必须进行调整,故选B项。

答案 B6.(2018·安徽马鞍山质检三)唐中期以前,“客户”指外来户,在户口统计时与“土著”加以区分。

唐中期以后,没有常产的贫民、佃户成为“客户”的新含义,而有田产的民户被称为“主户”。

到了宋初,全国户口统计变为主户与客户并列。

这些变化()A.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趋势B.导致均田制的崩溃C.抑制了土地兼并的加剧D.适应城市经济发展解析据题干,可知反映户籍由客户与土著的变化到客户与主户的变化,以及客户的含义由外来户到无田产者的变化,反映了土地集中的影响,故选A项。

答案 A7.(2018·新疆乌鲁木齐诊断一)南宋洪迈《夷坚志》载:“许大郎者,京师人,世以鬻面为业,然仅能自赡。

至此老颇留意营理,增磨坊三处,买驴三四十头,市麦于外邑,贪多务得,无时少缓,如是十数年,家道日以昌盛,浸浸致富矣。

”材料反映了()A.私营手工业发展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很大B.个体经营方式向小作坊式管理模式转化C.手工业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D.民营手工业规模已经超过了官营手工业解析材料反映许大郎经营规模由小到大,逐渐发展到小作坊的规模,故选B项。

材料未提及市场需求对私营手工业发展的作用,A项错误;明清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项错误;明朝中后期开始民营手工业规模开始超过官营手工业,D项错误。

答案 B8.(2018·吉林长春质测三)宋《梦粱录》记载:“(中秋节当天)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此夜天街卖买,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

盖金吾不禁故也。

”主要反映这一时期()A.民间的奢靡风气盛行B.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C.私商成为商人主体D.坊市制下的商业发展解析据题干材料“虽陋巷贫窭之人,解衣市酒”“天街卖买,直到五鼓,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晚不绝”,可知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城市功能的完善,故选B项。

答案 B9.(2018·福建漳州调研三)明朝理学家王艮认为“百姓日用即道”。

“愚夫愚妇”都“能知能行”,“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

这表明王艮的思想()A.有利于形成思想解放的潮流B.体现出浓厚的民本主义色彩C.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D.形成了鲜明的实用主义特征解析解读材料可知材料中肯定了百姓的地位,因此体现了一定的民本色彩,故选B项。

当时未形成思想解放潮流,A项错误;材料中的思想是儒学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无关,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知”“行”并不具有实用主义特征,D项错误。

答案 B10.(2018·广西桂林、贺州期末联考)宋代理学家注重对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如《三字经》《百家姓》;一些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的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惯。

这些做法主要说明()A.封建迷信影响民间生活B.社会风气日益开放C.儒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D.理学成为官方正统解析据题干可判断,儒学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体现了儒学走向世俗化和社会化,故选C项。

“注重对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蕴含儒家传统道德,不等同于封建迷信,A项错误;宋明理学强调的三纲五常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社会风气走向僵化,B项错误;材料未提及国家对理学的态度,D项错误。

答案 C11.(2018·辽宁大连双基测试)公元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书中详细叙述了中国纸币的形状大小、面值多少、币面印刷文字的多少以及兑换的方法。

他的这些介绍,使欧洲人知道了中国人的印刷状况,并效法中国印制钞币。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印刷术()A.加速欧洲社会的转型B.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C.促进欧洲的货币改革D.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解析根据材料“使欧洲人知道了中国人的印刷状况,并效法中国印制钞币”可知,马可·波罗对中国纸币的介绍影响了欧洲货币印刷技术的革新,是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故选D项。

答案 D12.(2018·湖北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联盟联考)宋代《图画见闻志》:“尝试论之,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

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

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

所谓神之又神,而能精焉。

”“精”的要义在于()A.绘画技法高雅传神B.生动体现事物特质C.忠实再现事物全貌D.理想化的道德人格解析解读题干,可知材料认为画作能够体现人品和气韵,故选D项。

材料认为绘画“精”在传达作者情操,A项错误;生动体现事物特质是作画品质的重要前提,并非“精”的要义,B项错误;国画强调意境而非完全写实,C项错误。

答案 D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8·山西太原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孔孟荀到董仲舒,儒学完成了由平民儒学到官方儒学的第一次转型和跨越,自此以下,两千多年间,儒学一直充当着国家意识形态的角色。

儒学由民间进入宫廷后,借助强大的国家机器,尤其是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使儒学得以广泛传播和普及,并不断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渗透。

然而,官方化儒学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儒学发展的同时,也腐蚀着儒学的机体,曲解了儒学的精神,扼杀了儒学的创造力,甚至败坏了儒学的声誉。

——颜炳罡《民间儒学何以可能?》材料二元初统治者对文教、科举不重视,大量的知识分子不能进入仕途,他们或从事底层教育(书院、私塾),或进入底层政治系统,他们将理学的精神渗透在教育理念和地方政治治理中;还有一部分人因无法进入仕途,或选择隐逸著述,或选择创作杂剧糊口度日,他们在信仰上虽然出现危机,但是仍在一定程度上坚持着儒家信仰,理学在他们的作品,诸如诗词、杂剧、元曲中得到体现。

仁宗延佑元年(1314年)科举恢复,程朱理学的典籍尤其是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必备书目。

——朱军《元代理学与社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完成由民间进入宫廷的第一次转型的背景和表现。

(13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及其成因。

(12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一从汉武帝巩固统治的需要和儒学自身的调整两方面分析;第二小问表现,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以儒学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和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制度等方面分析。

第(2)问第一小问现象,据材料二“他们将理学的精神渗透在教育理念和地方政治治理中”信息归纳;第二小问成因,据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宋代理学的兴起、儒者的社会责任等方面分析。

答案(1)背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学吸收阴阳、黄老、法家思想而进行自我调整。

表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重用儒者参政;设五经博士,宣扬儒家思想;中央到地方设立学校,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育内容。

(2)现象:理学的民间化、社会化。

原因:宋代理学的兴起,影响逐渐扩大;知识分子仕途受阻;市民文化的繁荣;底层教育的发展;儒者的社会责任。

14.(2018·四川成都第一次诊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是指这样一种区域,它相对于其他地区要重要得多,如果某一集团控制了它,就有可能获得对其他区域的支配地位,从而可能奠定其政治领导权,同时,该集团为了建立和维护该区域的重要地位,又会给它以特别的重视。

——据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基本经济区位置图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