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文分析1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材分析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识记层面,要求学生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理解层面,要求学生理解这些文化遗存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同时,认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不能简单化为认识“私有制”和“阶级”的概念,后一概念理解起来相对困难,需要详细解读。
应用层面,要求学生学习使用二重证据法,初步培养史料互证意识,结合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学习、考察、认识历史。
总体来说,本课内容基本以浅层次的了解为主,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属于深层次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本课为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本课系统阐释了中国境内从旧石器时代到西周灭亡的发展历程,内容跨越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贯穿原始社会与奴隶制社会。
本课的关键应在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分布广泛、多元一体,中原核心”,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早期国家的特征,结合考古资料、传世文献共同展现了“中国”的形成过程。
三个子目,按时间顺序体现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各有侧重又紧密相连,立体地展示了中华文明的起源特点与早期国家的特征,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1.子目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这一子目主要讲述了早期人类的形成与发展,点明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规律。
共分成5段。
第1段介绍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共6句。
前3句介绍石器时代的分类由来与内涵,第4句总括总过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特点,列举代表性古人类。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第一、说教材: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这一课以历史发展的顺序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产生演变的过程。
第一子目是“时期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第二子目是“从部落到国家”,第三子目是“商和西周”。
三个子目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即从原始社会组织逐步走向国家的过程。
本节课从内容上看,涵盖了人类起源。
文化遗存、社会组织、早期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特征等;从社会性质上看,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制阶级社会。
因此本课讲述的是中国历史各时段中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复杂的历史时期。
第二、说教学目标:本课课标要求有两点: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和早期国家的特征新课标要求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五大方面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这就要求我们制定教学目标要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目标的制定也应该有可操作性,为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制定的:(1)、通过阅读《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
(2)、阅读地图《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并结合和石器时代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简表引导学生归纳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以上两个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3)、阅读《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通过姜寨墓葬与大汶口墓葬的对比,让学生知道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力发展了,私有制的产生并得到发展,导致贫富两极分化。
在此可适当的给学生补充唯物史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知识。
(4)通过《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和积石冢》和《良渚古城遗址》从考古角度证明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
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的门槛。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优秀教学案例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如在课程结束后,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思考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2.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讨。如在讲解秦朝的统一时,先提问:“秦始皇为什么要统一六国?”让学生思考秦朝统一的原因,然后再提问:“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是怎样的?”让学生了解统一的过程,最后提问:“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何在?”让学生深入剖析统一的影响。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在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时,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就诸侯争霸、战国七雄等历史事实进行讨论,共同探讨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问题驱动、情境创设、讨论交流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夏商西周的更迭时,我提出问题:“夏商西周三个时期,哪个时期的国家治理最为稳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分析三个时期的国家治理特点,从而得出结论。
在课程导入环节,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如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
3.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二)讲授新知
新2024秋季高中历史必修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历史必修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时空观念:学生能够理解并定位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形成的历史时期,认识其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位置。
2.史料实证:通过研读古代遗址、文物、文献等史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史料的能力,形成基于证据的历史认识。
3.历史解释:分析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早期国家形成的标志及其特征,理解这些因素对中华文明后续发展的影响。
4.家国情怀:激发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增强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及其表现。
•早期国家形成的标志(如夏朝的建立)及其特征。
三、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并阐述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及其与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等因素的关系。
•如何分析早期国家形成的历史条件、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四、教学资源•教材及配套教辅材料。
•古代遗址、文物图片及视频资料(如二里头遗址、甲骨文等)。
•相关历史文献摘录(如《史记》中关于夏朝的记载)。
•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动画演示等)。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讨论法:教师系统讲授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深化理解。
•史料分析法:运用史料进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地图教学法:利用地图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地的地理位置,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
•情境模拟法:通过模拟古代生活场景或决策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关于远古先民生活的故事,如“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引出远古人类的生活状态和中华文明的萌芽。
•设问引导: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吗?早期国家是如何形成的呢?”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新课教学1.中华文明的起源•多元性阐述:介绍不同地区的文化遗址(如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展示其独特的陶器、玉器、建筑等,说明中华文明的多元起源。
•环境因素分析:结合地图,分析地理环境对中华文明起源的影响(如河流、气候、资源等)。
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夏商周三代早期国家的制度。
因为本课主要内容从元谋人一直到西周灭亡,时间跨度大,内容多,所以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应注意教学时间的分配。
因为学生在初中已经研究过部分内容了,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减少重复内容的教学时间。
二、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在高中历史研究的第一课,因此应该在本课教学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于历史研究的兴趣。
因为学生之前已经研究过本课的部分内容,所以应该适当的减少这部分内容教学的时间。
三、教学目标课标对于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根据课标、教学内容和学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通过地图,了解石器时期中国境内的代表性文化遗存的漫衍,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中原为中心的发展方向。
通过表格了解中国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文化遗存发展状况,进一步理解生产力发展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通过文献资料和表格掌握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石器时代中国境内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和三代政治制度。
难点:理解生产力发展对于中华文明和国家起源的推动作用。
五、教学方法与课时讲授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课时: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老师想问问人人,你们知道我们都是什么吗?生:人类。
师:那你们知道人类是怎样来的?生:人类是从猿改变而成的。
师:人类是由猿转变而来。
在由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中,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有着决定性意义。
直立行走塑造了今天人类的体态,同时也解放了人类的双手。
而解放出来的双手可以制造出工具。
人类依靠工具可以获取更多的食物。
在此基础上,人类创造出各种文化、文明以及国家。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第一、说教材: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这一课以历史发展的顺序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产生演变的过程。
第一子目是“时期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第二子目是“从部落到国家”,第三子目是“商和西周”。
三个子目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即从原始社会组织逐步走向国家的过程。
本节课从内容上看,涵盖了人类起源。
文化遗存、社会组织、早期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特征等;从社会性质上看,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制阶级社会。
因此本课讲述的是中国历史各时段中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复杂的历史时期。
第二、说教学目标:本课课标要求有两点: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和早期国家的特征新课标要求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五大方面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这就要求我们制定教学目标要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学目标的制定也应该有可操作性,为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制定的:(1)、通过阅读《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
(2)、阅读地图《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并结合和石器时代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简表引导学生归纳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以上两个目标可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3)、阅读《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通过姜寨墓葬与大汶口墓葬的对比,让学生知道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力发展了,私有制的产生并得到发展,导致贫富两极分化。
在此可适当的给学生补充唯物史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知识。
(4)通过《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和积石冢》和《良渚古城遗址》从考古角度证明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
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的门槛。
统编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单元教材教学分析
(1)距今约1万年前:江西万年仙洞遗址(栽培稻)
(2)距今约7000-5000年前:
①黄河中上游:仰韶化(彩绘陶器;栽培粟)
②黄河下游:汶化
③长江下游:河姆渡化(养蚕缫丝;种植稻)
原始群→母系族社会(旧器时代晚期)
产式:渔猎、采集
产平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产式:
(3)距今约5000年前:新器时代晚期
说明
春秋时期,周天权旁落,诸侯国争霸。
战国时期,强的诸侯纷纷称“王”,不断发动兼并战争。
②废除:秦朝建后废分封,在全国推郡县制。
③遗存:汉初郡国并,七国之乱平定后,封国的官吏皆由中央任免,
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
但仅为皇权的体现,服务于专制集权制度。
2、宗法制:权继承制度
①北辽河上游:红化
②黄河中上游+下游:龙化(代表器物:陶)
③长江下游:良渚化
组讨论:如果家都是原始,你的组要怎么做才能存下去?
(贫富分化、私有制的产和国家的起源)
请结合地图,对古史传说中的“帝王”分布与新器时代的化遗存。
n炎黄联盟(华夏部落)→……→尧→舜→禹
第二课时:()从部落到国家:青铜时代(奴社会)
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及学习方法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促进了华夏民族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宗法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从族到部落:器时代(原始社会)
1、旧器时代:打制器
(1)距今约170万年前:元谋
(2)距今约70-20万年前:北京
②周天有尊权威,形成了周天—诸侯—卿夫—的等级结构。
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➊教学目标一、通过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和早期国家的讲述,从时空角度,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起源、从部落到国家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二、认识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的特点,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三、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学生能分析中华文明的特点,了解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时代特征,能掌握原始社会的三个阶段和私有制、阶级分化的出现四、通过各种文献资料的记载,学生能够整体上认识到夏商周的演变过程,了解各朝代的基本情况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石器时代的时代特征;夏商周的演变;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以及社会发展教学难点: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➌教学过程设计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1)时间:距今250万—距今1万年(2)生活方式:采集渔猎、寄居洞穴、群居生活、使用火种(3)组织方式: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4)代表人种: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2、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1)时间:距今1万年—距今5000年(2)生活方式:原始农业、使用陶器、饲养家畜、养殖缫丝、佩戴玉器、注重祭祀(3)组织方式: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社会(阶级分化、私有制、万邦时代/部落和部落联盟)(4)代表文化①前中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②晚期: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3、三皇五帝(仅作了解)(1)三皇(神话时代):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2)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禅让制)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1、夏朝(实质上仍为部落联盟)(1)时间/建立者:BC2070—BC1600年/禹(禹传位其子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禅让制→世袭制、传贤→传子、公天下→家天下、公有制→私有制注: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根源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3)中国历史进入奴隶社会,夏王是最高统治者,并在中央设有专职官员(4)中国进入青铜时代,但没有留下文字2、商朝(实质为方国联盟)(1)时间/建立者:BC1600—BC1046年/成汤(鸣条之战击败夏桀)(2)祭祀占卜:甲骨文(已知中国最早的一种成熟文字)(3)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使王权具有神秘色彩)(4)以血缘为纽带维护政治统治(传位方式主要为兄终弟即)(5)中央设立伊、相、卿士(辅佐君主,掌管政务)(6)内外服制度(内服指商王直接统治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7)青铜铸造工艺成熟,青铜器更多成为权力象征3、西周(实质为家国一体的封建王国)(1)时间/建立者:BC1046—BC771年/周武王姬发(牧野之战击败商纣王)(2)分封制①对象:王族子弟(晋、鲁、燕)、功臣(齐)、前朝贵族(宋)②义务:朝见述职、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服从周天子命令)③权利:设置官员、组建军队、征派赋税、爵位世袭、再分封(诸侯→卿大夫→士)④特点:姬姓居多、拱卫周室、层层分封、等级森严⑤影响:前期有利于维护统治,开发边疆;后期诸侯势力增强,分封制逐渐瓦解(3)宗法制·血缘①目的:解决贵族内部的权力、财产继承分配矛盾②内容:核心为嫡长子继承制;大宗与小宗关系;祭祀崇拜祖先③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团结;对后世影响深远注:宗法制度虽在春秋战国逐渐瓦解,但宗法观念影响后世(亲亲尊尊、男尊女卑、忠孝观念)补充知识:·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分封制是权力的分配,宗法制是权力分配的原则;宗法制是维护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以宗法制为核心)(4)礼乐制:要求贵族通过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差别来表现贵贱长幼之间的等级关系(5)井田制(商、西周时期土地制度):奴隶主土地国有制;集体劳作、公私并存(6)工商食官·官营(仅作了解)(7)西周灭亡①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与共和行政②公元前711年,犬戎趁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③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4、补充知识·早期国家的共同政治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护政治统治(2)神权与王权相结合(3)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➍板书设计一、中华文明的起源: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三皇五帝二、早期国家·夏商西周:世袭制、内外服制、分封制、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相结合➎课后反思一、还是没有更好的突出重点,存在面面俱到问题;导致本节课整体上时间还是相对紧张二、在调动学生和引导学生方面还有所欠缺,形式过于单一,没有进一步深入发掘三、文献史料一方面数量较少,另一方面质量较低。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史纲要上(2019版)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一、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的第一课,因此应该在本科教学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
因为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本课的部分内容,所以应当在此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升华教学内涵。
二、教材分析《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一课,从时间上来看本课展示了中国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发展过程,展现了社会形态的演变,以及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独特性与发展脉络。
从内容上来看,本课的推进过程中结合了原始社会以及夏商周时期的文化遗迹与文献相结合,渗透了集证辨据的史学思想方法。
三、教学目标结合文化遗迹与文献史料理解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能通过实物、文献等史料,理解夏、商、西周展现的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能通过文献、青铜器铭文、甲骨卜辞等史料理解夏朝存疑以及商朝历史为信史的原因(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认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的特点,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国家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夏商周的制度;难点:中华文明发展的原因探究。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题导入:中华文明到底几千年?教师讲述良渚文化申遗成功背后,西方考古学界对中华文明诞生时间的判断,以及根据新的考古成果对中华文明起源时间的新界定,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
设计意图:从问题出发,引发学生思考,结合考古学的最新发掘成果,加强对文明标准的认识,为后续的课程内容做铺垫,了解考古学的动态发展对历史书写的影响。
新课教授(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通过快速浏览教材第一子目,思考中华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引导学生得出“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明确:史学家以生产工具为主要依据将原始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中第1课,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的过程。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出自身起源与发展的特点与风格。
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两个时期。
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诞生和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也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与繁荣时期。
本课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千头万绪,而且教材在叙述中逻辑不甚清晰,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以“中华文明”为主题,通过对其起源和发展的梳理形成相对完整的知识链条,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从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2.时空观念:通过时间轴和地图,让学生明确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在不同时空的发展脉络和地理位置。
3.史料实证:运用考古发现的遗址、文物,如元谋人门齿化石,北京人头盖骨、良渚文化遗址、甲骨文等,培养学生依据史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历史解释: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早期国家的特征等进行解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5.家国情怀: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认同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早期国家的特征。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中华文明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达百万年、漫长且不断发展的结果。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是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1课的教学内容,展示了我国从原始社会走向早期国家的过程。
从我国境内的考古发掘来看,这一时期的中华文明具备大河流域文明产生、发展,由低级走向高级的一般特征,同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发展过程也有鲜明的特点。
将教材的小标题调整后联结起来,本课的内容结构非常清晰,呈现如下:石器时代金石并用古人类和文化遗存→部落到国家→早期国家的发展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①结合课程标准,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考古出土文物、文化遗存、甲骨文和青铜铭文以及文献史料,在时空情境中感知、探究历史发展进程的速率,思考生产工具制造、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的变化规律,进而了解、认识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与早期国家形成的道路,掌握早期国家政治建设历程与特点及生产生活成就。
教学目标:原始社会部分:1.观察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知道在中华大地上很早就有人类生存,如星星之火且发展愈加多元;2.通过考古出土文物,如石器、手工工具及制品的比较分析,与教师互动探究原始社会发展的原因;3.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比较姜寨聚落与良渚古城,同时观察对比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陶寺遗址的位置分布和文物特征,思考、认识中国古代原始社会诸多文化遗存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身份地位不平等、阶级分化的现象趋势;4.通过解读时间轴,探讨历史时间变化速率,深刻理解生产力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夏、商、西周部分:1.结合时间轴,梳理国家管理制度;2.结合地图,观察三代统治疆域的变化;3.运用教材相关内容和教师提供的材料,比较、分析、探究夏、商、西周的制度变迁,认识、理解国家管理及治国思想的进化发展,体会国家形态不断发展的趋势,感悟这一时期对我国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说课稿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从教材定位上来说,《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这一课以历史发展的顺序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产生演变的过程。
第一子目是“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第二子目是“从部落到国家”,第三子目是“商和西周”。
三个子目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即从原始社会组织逐步走向国家的过程。
因此本节课从内容上看,涵盖了人类起源、文化遗存、社会组织、早期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特征等;从社会性质上看,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制阶级社会。
因此本课讲述的是中国历史各时段中时间跨度最长、内容最复杂的历史时期。
厘清教材定位后,我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得出以下两个课程标准:一是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了解中华文明起源。
二是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再加上,本课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课,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乃是是高一新生,他们通过初中历史知识的学习,对石器时代和夏商西周三代的历史已有简单的知识积累,但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大多还处于感性认知阶段,高中新教材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因此要达到教学目标还有一定难度。
根据这种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会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根据以上内容,即教材定位、课程标准、学情分析,我作出了以下教学目标设定:知识与技能:1.能对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进行时空定位,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特点。
2.了解私有制、阶级、王权与国家产生的关系,理解人类社会演进的规律。
3.分析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能够记忆默写出宗法制和分封制大体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中国史前古遗迹分布图,能对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进行时空定位,培养时空观念能力。
2.分析典型文化遗址的考古特征,了解私有制、阶级、王权与国家产生的关系,理解人类社会演进的规律,培养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认识历史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中 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 家》 说课稿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是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 1 课的内容。
本单元以“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为主题,展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历程。
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涵盖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时期等重要历史阶段。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和早期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征,为后续学习中国古代史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中国古代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形成等较为复杂的问题,认识还比较肤浅。
高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史料分析和历史解释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特点,掌握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性文化遗存。
(2)知道夏商周的更替历程,理解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发展。
(3)培养学生阅读史料、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展示地图、图片和史料,引导学生分析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热情。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2)夏商周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文化发展。
2、教学难点(1)理解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演变。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讲义 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200万年前至公元220年)主题一早期中华文明——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课标要求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三、早期国家(奴隶制国家夏、商和西周)的治理体系建设四、早期中华文明成就五、时空定位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与社会组织图夏商西周政权更替与主要史实图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表1) 地域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7000—5000年前)——中华文明曙光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000年前) ——中华文明起源 黄河流域1.中游地区:仰韶文化,基本特征是: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以彩绘陶器为典型器物;2.下游地区: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基本特征是:以黑陶(“蛋壳陶”)为代表器物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基本特征是:种植水稻,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良渚文化 共同特征是:出土精美的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辽河流域- 红山文化 合作探究1.阅读《研学营》(一)P1“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试指出中国早期人类分布的基本特点。
特点:⑴本土分布;⑵多元分布;⑶不平衡分布:多分布在大河流域地区(黄河、长江流域分布较多)。
2.阅读《研学营》(一)P2“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概括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发展的基本特点。
特点:⑴(分布特点)分布广泛(满天星斗),多元一体(中原核心——有争议)/多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⑵(文化遗存典型)新石器时代中期,黄河流域以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长江流域以河姆渡文化为典型,新石器时代晚期,以龙山文化、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为典型;⑶(南北差异)南北方文明差异明显;⑷(各文明间的关系)互动与交流(这是形成多元“一体”的重要原因);⑸(政治趋势)逐渐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材解析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材解析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国家单元分析:中华文明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夏、商、西周属于早期国家,建立了世袭王权,但地方始终没有打破氏族制度;从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争破坏了部族组织,变法运动开始按地域划分国民,秦统一建构了成熟国家的治理模式。
在早期国家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华夏认同,宗法制培育了汉族的传统观念,在百家争鸣中,儒、道、法各家提出了治理国家的思路。
从早期国家到统一国家伴随着汉字的成熟和汉族的形成。
第1课 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材分析:新石器晚期“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并配牛河梁遗址祭坛、良渚古城示意图,这些要说明什么问题?为什么强调“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强调夏、商中央对地方实行“间接统治”?为什么强调商和西周“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宗法制“形成政权与族权的结合”怎么解释?“氏族”“邦国”“部族”“方国”有何区别?人类文明的标志和早期国家的概念是什么?古人类在旧石器时代的进化古人类学界公认的人类起源过程是:腊玛古猿—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距今150-20万年)—早期智人(距今25-4万年)—晚期智人(5-1万年)。
晚期智人是现代人类的祖先。
教师教学用书说,在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云南的禄丰发现有腊玛古猿的化石,但是,认定人类起源地必须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两足行走是人猿相别的标志,也是适应性的重大改变:使上肢解放出来,最终能够操纵工具,具备了进化的巨大潜能。
正如恩格斯所言“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
”目前已知两足行走的“猿人”是南方古猿,目前亚洲包括中国都没有发现南方古猿和能人的痕迹。
人类进化到直立人阶段还属于“猿人”,如“北京猿人”。
猿人兼有猿和人的两重性,保留着食人和族内婚的习性。
近年有国外研究认为,制造工具不是区分人与动物的绝对标志,因为黑猩猩也具有制造工具的能力。
人最终从动物中分化出来的标志是“族外婚”,而所有动物都是“族内婚”。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 教材分析:《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是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第 1 课,主要讲述了中国早期文明起源、形成及早期国家的建立等内容。
本课内容是中国古代史的开篇,对于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但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提高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培养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
二、核心素养1. 唯物史观:通过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了解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并能够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方面分析历史现象。
2. 史料实证:通过对考古资料、历史文献等史料的学习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史料意识和实证精神,提高历史学习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3. 时空观念:通过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的时空背景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演变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下进行的。
4. 历史解释:通过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历史解释,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表达能力,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准确地解释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
5. 家国情怀:通过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了解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成就,增强文化自信和历史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2. 难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形成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分析,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和概念。
2. 探究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历史场景和文物,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兴趣。
4. 比较法:通过对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比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最新高中历史教材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最新高中历史教材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部编版的新教材,重新采用通史的编撰模式。
因此第一课是介绍原始社会和夏商周时期,共8页,篇幅十分客观。
一共有《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从部落到国家》《商和西周》三个标题。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首先,文章介绍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区别,旧石器时代的工具主要是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的主要工具是新石器。
正文中介绍了中国发现的最典型的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元谋人和北京人。
然后给出一张旧石器遗址分布地图,并且让学生思考其分布规律(主要位于河流两边)。
文中并没有说元谋人是否是现在中国人的祖先。
不过在开头的引文部分,提到了“铲形门齿”,这种牙齿是现在亚洲黄种人普遍拥有的牙齿类型。
教材并没有定论是说人类起源于哪里,这一点和老教材有了区别。
记得老教材说亚洲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
第二段话介绍了新石器时代的状况。
新石器时代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主要采取磨制石器。
这个时代的人类已经开始了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使用陶器,生产生活趋于稳定。
在中国已经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迹1万多处,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
在配图中展示了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这是世界最早的水稻水稻遗存。
第三段介绍了6000年前中国主要的新石器文化,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
这个时代是母系氏族的繁荣时期。
配图是陕西仰韶文化的姜寨村落复原图。
距今5000年前,中国的新石器时代进入了后期——父系氏族时代。
这个时代的龙山文化兴起,一统中原,代表性的文物是“蛋壳陶”。
其他各地的新石器文化代表有东北的红山文化、东南的良渚文化。
他们都出现了精美的玉器、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配图有《良渚古城城墙分布范围示意图》、《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和女神庙》、《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及2001号大墓出土时全景》需要提醒的是,良渚文化还处于新石器时代,还未进入文明时代。
第五段介绍原始社会的发展过程,分别经历了原始群、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三个阶段。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许宏《最早的中国》 材料一:在考古中发现了大量新时期时代的大规模祭祀活动的遗迹;
Q1:他们的生活图景是怎样的?
存 布 材料三:早期国家是从部落制脱胎出来的……王权不可避免地受到各方面的制约。
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华夏第一王都”的中国之最 ③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直接统治,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
Q多1样:性他和们复的杂性生—活—图在景辽是阔怎的大样地的上?
分✓布渔着猎多种采文集化、多样的陶器和建筑。 人✓们群认居为,生中活国北方只有一个文明中 心✓,学随会后,用文火明(逐人渐与扩动展到物边的缘区地分区),
Q而2其:核早心期部人分并类未分发布生的很基大本变 特点? 化✓。…大…河与附欧近洲人不同的是,在中国 人✓的想平象原中地,带他们从最早的时期一脉 相✓承,分有布着广强泛烈的情感纽带。 ——✓安多德鲁元玛一尔体《BBC世界史》
五帝
大禹治水
国家是文明社 会的概括……国家 形成的标志为:一 是阶级的存在,二 是凌驾于社会之上 的公共权力的设 立。 ——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 源》
国家产生的两大条件: ✓ 公共权力的设立: 军事的需求——内部的阶级分化与外部战争 ✓ 阶级分化的出现: 私有制产生——墓葬规模与居住规格等差异
王月 国明 时星 代稀
随着二里头都邑与二里头文化的崛起,华 “华夏第一王都”的中国之最
夏文明由“多元的邦国”时期进入了“一体
的王朝”时期,龙山时代并存共立,光灿一
时的各区域文化先后走向衰败或停滞,与其 后高度繁荣的二里头文化形成了较为强烈的 反差……二里头文化成为中国乃至东亚历史 上最早出现的核心文化——王朝文化……其 社会文化发达程度,以及前所未有的强势辐 射态势,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这一时代的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这一现象该怎么解释?
• 发现了大量鬣狗粪便的化石。贾兰坡就曾注意到,在产鬣狗粪化石的层位,人类化 石和文化遗物很少。而出土人类遗骸和大量石制品的石英II层,食肉类化石极少。
• 古人类是和鬣狗这类穴居食肉类分享着这个洞穴,而且鬣狗更像是这个洞穴的主要 栖居者。
• 指人类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水平状态。 • 易中天认为文明包含三要素: • 哲学——人类思想的荟萃 • 宗教——人类心灵的寄托 • 艺术——人类对万物之美的诠释 • 毫无疑问,这是从精神方面看文明,可以叫精神文明。 • 与此并列,还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 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 技发展的生物,尤其是他们能够建立团体与机构来达到互相支持 与协助的目的。
生产及技术:手工业:彩绘陶器;养蚕缫 丝;建造房屋村落
时
河姆渡文化 社会组织: 母系氏族
代
晚期 龙山文化 生产及技术:黑陶;玉器
红山文化 社会组织及成员: 父系氏族;贫富分化
良渚文化 思想及宗教信仰: 祭坛、神庙、墓葬
• (1)人自身的进步: • 从旧石器时代的元谋人、北京人等猿人到新石器时代的现代智人,使
• 洞穴中虽然发现了大量的石器,它们没有一件被认为足以或适于杀死大型有蹄类哺 乳动物。而他们根据骨骼上留有的石器切痕往往覆盖在食肉类的咬痕之上,推断?
• 古人类采取的一种尸食或腐食的觅食策略。
龙 山 、
更多地成为食物
及用具的生产者
约1万年
三
不
明进
皇
确
国入
五
定
家确
帝
的
信
传
早
的
说
期
早
国
期
家
文
发早 展期
国 家 的 进 一 步
不确定的文明阶段 约2-3千年
成为早期文明国家 近1千年
• 早期国家特征: • 从经济部门看:农业使用木石骨蚌、青铜器、丝织业、玉器 • 虽有发展,但农业有较大的原始性,手工业有更大发展 • 从财产所有制看:天下变成王室私产、不同权贵占有不同的财产 • 私有制日益发展 • 从社会成员看:奴隶主、奴隶、平民 • 社会成员发生分化,形成不同等级,产生阶级 • 从社会制度和管理看:内外服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 日益发展,注重血缘,中央权力未高度集中 • 从国家的文明的构成看:炎黄部落、夏商周文化 • 多元一体,源远流长 • 从国家的疆域及影响范围看:夏、商、周位于中原 • 以中原为中心不断向周边扩展
771 1046 1600 2070
1 200
约
原
母
始
约系
万 年
人 群
万 年
氏 族
约 父前
前
前
前
系 氏 族
年
夏 朝
年
商 朝
年
西 周年
旧石器时代 遗址数百处
北代 京表 人:
元 谋 人 、
从大自然攫取食 物的寄生者
约200万年
新石器时代
遗址1万多处
大早 汶期 口代 、表 河: 姆仰 渡韶
、
红晚 山期 、代 良表 渚:
彩陶鱼纹盆,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彩陶人面纹盆,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人面鱼纹盆,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黑陶单把鬲 龙山文化 1957年山东安丘峒峪遗址出土的大汶口文化 竹节纹黑陶盆,据说是目前所见最大的黑陶盆 蛋壳黑陶高柄杯
是我们的祖先吗?
在古人类学研究中, 迄今为止,并未能证 明北京猿人是现代中 国人的祖先,哪怕是 蒙古利亚人种的祖先。 ——杜抱朴:我们如 何制造了我们的祖先 形象?— —北京猿人 头像的复原过程及其 族性解读,青海民族 研究[J],2018.1
元谋人、北京人为何 是突出代表?
时间早;出土材料十 分丰富
北京人长什么样?
从遗址分布图中可以 得出什么结论?
分布较更为广泛密集; 多元一体,中原、江 淮核心
这些突出代表在图中位置?
黄河上游的仰韶文化、下游的 大汶口文化、长江下游南部的 河姆渡文化。(7—5千年)
黄河下游的龙山文化、辽河上 游红山文化、长江下游南部的 良渚文化。(5千年)
这些文化遗址为何是突出代表?
出土文物丰富,有较高水平 有代表性的文物,有较广的辐 射范围 符合前面两个条件,遗址又率 先发现
原始社会各阶段的发展水平
阶段
旧石器时 代
代表 元谋人
北京人
水平
生产及技术:旧石器、采集、渔猎、用火。 社会组织: 原始人群
新 早期 仰韶文化
农业:粟;水稻;饲养家畜
石 器
大汶口文化
• 出土了6具头骨和许多肢骨及牙齿,总共代表大约40个个体的直立人。 • 54种大型哺乳动物中,有包括 2000个个体的鬣[liè]狗、在 50—100个个体之间的
狼、貉和狐狸以及少量虎和猎豹的牙齿和骨骼。
• 食草动物中最多的是肿骨鹿和葛氏斑鹿,分别有2000和1000个个体。野猪也有200 头左右。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本课标题所蕴含的问题?
•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 1、什么是“文明”? • 2、什么是“人”? • 3、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了人? • 4、他们达到了怎样的水平状态?与文明起源有什么关系?
• 二、中华文明的早期国家
• 1、不太期和国家:商朝、西周 • 3、早期国家达到了怎样的水平?有哪些特征?
• 关键要素:语言、组织、技术 • 古人类学家把直立行走看作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
生的重要标志。
• 为什么? • 直立行走的必然结果是手脚的分工,使得人类能灵活使用工具。
• 直立行走以后,使视野开阔,有助于大脑的发育,促进人类智力 发展。
从遗址分布图中可以 得出什么结论?
分布较为广泛;主要 分布于中东部的广大 区域
中华文明有了创造者。 • (2)社会经济的进步: • 农业、手工业的产生及生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有了初步的物质文明。 • (3)社会政治的演化: • 随生产及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组织及成员也在发生变化,从原始人
群到母系氏族公社,再到父系氏族公社,使社会组织程度逐步提高, 社会成员产生贫富分化,有了私有制和阶级的分化。氏族间的联系趋 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这表明有了初步的政治文明。 • (4)社会精神的变化: • 祭坛、墓葬和神庙表明中华先人有了思想和宗教信仰。精美的陶器、 玉器等物品表明我们的祖先有了审美的艺术。这些表明我们的祖先有 了一定的精神文明。 • 以上表明,中华先人已到达了较高的水平状态,初步迈入文明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