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合集下载

农业部农业面源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农业部农业面源污染及其防治措施

农业部农业面源污染及其防治措施一、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和现状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农业活动引起的,从广义上包括农田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面源污染两个方面。

农业活动中产生的农业废弃物和农用化学品残留物,通过农田径流、地下水脉冲作用、农田土壤侵蚀、农田水体蓄滞引起的农业废弃物和农用化学品残留物扩散到周围环境,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等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问题有:1.土壤污染:常见的农业面源污染有农药残留、化肥过量施用、土壤侵蚀等。

这些污染物通过土壤侵蚀、径流和渗漏进入地下水,对土壤质量和植物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2.水体污染:农业废水和化肥流失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农业废水富含农药残留、农作物残渣和养殖废弃物等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经过河流和湖泊等水体的入侵,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和藻类大量繁殖等问题。

3.大气污染:农业面源污染也会对大气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农业活动中常常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些化学品挥发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增加,对空气质量造成污染。

二、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和阻止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部制定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1.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提倡无农药、无化肥、有机浇注等绿色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同时增加有机肥的使用,提高土壤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2.加强农地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加强农地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包括建设梯田、依靠旱作耕种、增加森林植被覆盖等,减少土壤侵蚀和农田径流,防止农田面源污染。

3.加强农田环境管理:加强农田废弃物和农药残留物的处理和管理,通过农田废弃物回收利用、环境友好型农药的使用、定期监测等措施,减少农田面源污染。

4.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系统: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系统,对农田土壤、农作物、农业废水等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污染问题,推动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工作。

5.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鼓励农民采取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生态系统和经济利益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等,这些问题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对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采取对策,以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效果和效率。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在进行有害生物的防治过程中,过度使用化学农药等有害物质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从而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

这不仅削弱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会导致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灭绝。

而且,一些传统的防治方法往往只针对某一种有害生物,难以全面防治所有的有害生物,从而形成了一种所谓的“打鼠式”防治,效果不尽如人意。

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

利用生态学原理进行防治,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天敌、天敌盲育、病虫害兼治等,以实现对有害生物的综合生物防治。

可以发展绿色防治技术,例如利用植物提取物、微生物制剂等,替代传统的化学农药,实现对有害生物的环保防治。

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能力。

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也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一个问题。

传统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方法主要依靠化学农药,这些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已经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

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会导致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农作物和水产品残留超标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平衡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应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绿色防治技术研发和推广,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还可以加强对农民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防治意识,指导他们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还可以引入先进的农机具和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减少对农药的依赖,从根本上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

中国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组图)

中国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组图)

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中,农村环境污染是个被严重忽略的领域。

据全国政协在2006年的调查,多年来,我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而全国农村还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其中超过60%是由于非自然因素导致的饮源水质不达标;1.5亿亩耕地遭到污染,每年1.2亿吨的农村垃圾露天堆放,农村的环保设施几乎为零。

还有资料显示,农村人口中与环境污染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年上升。

近年,农村环境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全国约近一半的农村环境发生恶化(黄季焜和刘莹,2010)。

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正确认识中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采取措施缓解农村污染问题,在中国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现状1、农村环境污染源分类有人将中国的农村环境污染大致人为三类:生活污染、农业生产污染和工业污染。

实际上,农村的环境污染情况比这要复杂得多。

从污染源来看,可以分为如下几类:(1)农村生活污染源:主要包括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城市向农村转移的生活及固体废弃物。

(2)农业种植污染源:主要包括化肥、农药的挥发产生的大气污染及其残留物对土壤和水质的污染,农用地膜、温室大棚等塑料制品产生的白色污染。

(3)农产品养殖污染源:主要包括畜禽、水产养殖业在生产中的畜禽粪便和排放的污水。

(4)工业污染源:主要来自乡镇企业与城市向农村转移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三高)”加工业以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工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渣(三废)。

(5)农林废弃物污染:主要包括直接焚烧、随意丢弃或排放的农作物秸秆、蔬菜废弃物、林业废弃物等。

(6)建筑业污染源:主要包括随意堆放和倾倒的建筑或拆迁后产生的难处理的废弃物。

(7)矿业污染源:主要是指矿物开采和加工过程中泄漏入河湖水系以及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

以上环境污染源类型,在新农村建设中,前四种污染对农村环境危害最大,表现得最突出和最广泛。

同时,在矿产开采和加工地区,由于资源开采和加工过程中环保措施不足而引起的重金属污染也呈现出日益严重的趋势。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境与对策探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境与对策探析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境与对策探析摘要: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各地农村均打响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的攻坚战。

然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至今,农村在生态环境治理上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面临重重困境,阻碍了生态宜居的早日实现,因此需要积极探究有效对策。

为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性及其现实意义,其次剖析了现阶段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所处的困境,最后探讨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困境;对策1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困境1.1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意识淡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体包括政府、农民、农村企业、农村组织和社会公益组织,其中,政府、农业生产经营者和农村企业作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的直接受益者,应当承担生态环境治理首要责任。

但长期以来,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要靠政府推动,政府作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决策者、生态污染防治政策的实施制定者和监督者,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实际上起着主导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而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建立一种新型的生态文明模式——“绿色GDP”模式。

相比之下,农村企业和农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作用十分有限。

农民缺乏生态保护意识和知识,许多农村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甚至逃避环境保护责任,乡村环保公益组织不健全。

这就导致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主体单一、共同体意识淡薄,无法构建多元共治、良性合作的生态治理共同体。

1.2城乡二元结构首先,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政策更加注重城市。

近几年,我国政府深刻认识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但有关生态保护的法律制度或者比较宏观,或者更倾向于对城市环境的保护,专门针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法律相对较少,且覆盖面较窄,具有较为分散、不够系统等缺点,缺乏可操作性。

其次,资金投入普遍向城市倾斜,导致城乡资源分配不均,差距越来越大。

农业总结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农业总结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农业总结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业是人类社会的重要产业,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农业环境保护问题农业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农田、水源、空气等环境资源,维护农业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措施。

然而,随着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日益显现。

化肥残留、农药污染、土壤侵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为了解决农业环境保护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防止土壤侵蚀;促进农业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然而,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存在一些隐患,如农药残留、兽药超标、食品添加剂过多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为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应采取以下措施:严格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强监测和检测工作;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加大食品安全执法力度,依法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综上所述,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当前农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只有加强监管,提高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饮食安全。

希望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农业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更大成就。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分析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分析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分析现阶段,中国城镇化进程推进的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在城镇化演化和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地区,由于与城镇在发展的基础上存在明显差距,而且,在同一阶段,因为发展基础差距的存在,农村在法律意识方面以及体制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导致农村在城镇化进程中,对环境保护问题难免过于疏忽,这样因为农村在城镇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疏忽,使得进一步影响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这样对于目前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原本较为薄弱的生态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将进一步影响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协调问题。

因此,从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分析了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次的原因,本着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使得当下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更加和谐,人民更能乐于这种改革的进程。

1目前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环境问题由于农村原有的工业化水平低,具有较低的人口密度,长时间的农村的环境问题比较严峻,出现了诸如土地荒漠化,土壤侵蚀,野生动物和植物资源减少,耕地面积较少等生态问题,但是环境污染问题并不是很突出。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逐步改善城市环境和工业污染的举措不断加快的同时,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是越来越突出,在城市工业污染得到遏制的同时,农村的污染愈演愈烈。

整体来说,各种污染威胁到了数以百万计的农村居民的健康,空气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这是一种恶性的循环,忽略了生态环境问题,因此这还将最终影响城市人口。

目前,我们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概述。

(1)工业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的趋势愈演愈烈。

农村工业化主要发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其农村工业化发展过程特别明显的地区主要在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工业化发展进程成为当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和核心力量。

但农村工业化在不断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这是经济发展带来的极端代价。

简析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对策

简析农业面源污染及防治对策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来源 ;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 - 1 文献标识 码:A
1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1 . 1 农 村 居 民生 活 污 染 随着农 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 ,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也相应增 加 ,但却只采取填埋 、焚烧 、随意倾倒等单纯 的方式处理 ,污 染周围环境。产生的污水没有经过处理 ,直接渗入地下或流人 河流 ,造成水体严重污染 。农户炊事采用作物秸秆或薪柴 ,产 生大量烟尘 ,对空气 造成污染。 1 . 2化肥 、农药等农用化学投入 品污染 据 有关 报道显 示 ,我 国年 化肥施 用量 约 占世 界 总产量 的 1 / 3 ,是世界 化肥 生产 和消费第 一大 国。平 均每 6 6 7 m 施用量 远超 发达 国家 1 5 k g的安全上 限。大量施用 化肥且施 用结构不 合理 ,会导致土壤本身 的理化性 质变 劣 ,加剧 土壤 板结 ,损 害 土壤 的生产承载功能与 自净调节 能力 。研 究表明 ,农业 生产 中 氮肥 的利用率 为 3 0 % ~4 0 %,磷肥利用率仅 1 0 % 一2 0 % ,施 用 化肥 中 的大 部分会 营养 元素 随着灌 溉和 降雨流 失 ,根据 调 查 统计本 地 区每 年总氮 地表径 流流 失 1 4 7 . 5 5 t 、地下 淋溶流 失 9 3 . 0 7 t ,氨氮 地表径 流流失 2 9 . 1 3 t 、地下淋溶 流失 8 . 9 2 t ,磷 肥 流失 1 7 . 0 2 t ,造成 地表水和地下水 污染 ,给农村生产 和生活用 水安 全造 成严重威 胁。农药 大量施用和不合理施用严重污染环 境 。 目前 ,我 国农 药 的过 量施 用 中杀 虫杀螨剂 占 6 2 % ,杀菌 剂占2 1 %,除草 剂 占 1 7 %。农 药的利用率低 于 3 0 %,7 0 %以 上的农 药残留于环境 中,严重影响农业生态环境 。由于长期大 量的使用农药 ,致使害虫抗药性增强 ,同时大量害虫天敌也被 杀灭 ,严重破坏了农 田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据统计本地每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农药的污染现状及其防治措施研究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升,农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药的过度使用和不当使用也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农药污染已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对农药的污染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药污染的现状1. 农田土壤污染农药的使用对土壤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长期使用高毒、高效和广谱的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会对土壤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这些污染物在土壤中积累,降低了土壤的肥沃度,破坏了土壤微生物的生态平衡,使得土壤质量明显下降。

2. 地下水污染由于大量的农药在农田中使用,其中的化学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水中,导致地下水污染。

特别是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农业发达地区,地下水资源一度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在灌溉和雨水冲刷的过程中,农田中使用的农药会随着水流进入河流、湖泊等水域,导致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不仅影响水域生物的生存,还会对人类饮用水和渔业产生影响。

4. 空气污染农药的喷洒和挥发会导致空气污染,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危害。

特别是在大面积的农田中,长时间的农药使用会造成局部空气质量下降,甚至对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

以上这些农药污染现状表明,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已成为环境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农药污染防治措施研究1. 合理使用农药农药的合理使用是防治农药污染的首要措施。

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应注意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避免大面积、无目标的喷洒,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控制使用的剂量和频次。

同时要注意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作物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农药品种和使用方法,以减少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 推广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可行的防治农药污染的手段,通过引进天敌、天然病原微生物等生物控制因子,达到对害虫、病害的控制。

相比传统的化学农药,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安全、有效的优势,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农产品的化学残留。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防治效果。

本文将围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展开探讨。

一、问题分析1. 意识不足在一些地方,由于对有害生物的威胁和危害认识不够,林业从业人员对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对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防治工作常常处于被动状态。

2. 技术力量不足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力量,需要应用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防治,而在一些地方,由于技术力量不足,导致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不佳。

3. 防治措施单一有些地方采取的防治措施比较单一,过于依赖化学农药,忽视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保护,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对人体健康和野生生物产生了不良影响。

4. 监管不力在一些地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监管不力,导致一些关键环节上的管理不到位,有害生物得不到有效防治,造成了森林资源的巨大损失。

二、对策提出1.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和防治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提升从业人员的防治意识,增强他们参与防治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防治工作的氛围。

2. 加强技术培训加强对林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防治技能,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有害生物的侵袭,提高防治工作的效果。

多种防治手段相结合,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以及采用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综合措施,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加科学和有效。

建立健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监管体系,强化对防治工作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各项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保障森林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三、案例分析近年来,某省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效。

他们加强了对森林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他们的防治意识;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培训活动,提升了技术力量;采取了多元化的防治措施,减少了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加大了对防治工作的监管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农村环境保护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农村环境保护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农村环境保护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但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虽然环保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就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一、农村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1、垃圾处理设施不足:在许多农村地区,垃圾处理设施仍然不足,导致大量的生活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这些垃圾往往被随意倾倒,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2、缺乏环保意识:许多农民缺乏环保意识,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他们可能会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一些农村工厂也存在环保意识淡薄的问题,导致工业废弃物的随意排放。

3、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农村环境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然而,由于资金和技术力量的缺乏,许多环保项目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解决办法1、增加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环保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通过建设垃圾处理设施、推广环保技术等手段,改善农村环境状况。

2、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加强对农民的环保教育,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通过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发放环保宣传资料等方式,让农民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树立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3、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环保领域。

例如,可以通过PPP模式(公私合作模式)建设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实现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共赢。

4、加强监管:加强对农村环境的监管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确保环保政策的执行和各项环保项目的实施效果。

5、发展生态农业: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推广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6、建设生态示范村:通过建设生态示范村,展示环保工作的成果和效益。

这些生态示范村可以成为其他地区的榜样和示范,推动环保工作在农村地区的普及和深入。

7、加强合作与交流:加强国内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之间的环保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理念,为农村环境保护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森林破坏 东北、西南、 中温带、亚热带
华南林区
边远山区
草原退化 湿地萎缩
内蒙古、青海 、宁夏、新 疆
三江低地、 湖滨海滨
干旱、半干旱区
属湿润低平原湖 泊海洋边缘地区
生物多样性 林区、草原
锐减
近海海域
物种资源丰富
土壤侵蚀 荒漠化
黄土高原、 东南丘陵
西北、华北 半干旱区
半湿润、湿润 丘陵地区
属半干旱内陆 或春旱严重地区
西北干旱半干 旱荒漠绿洲区
大兴安岭西 侧内蒙古半 干旱草原区
青藏高原 高寒地区
B 西南横断山区、 A
云贵高原西部亚
热带丘陵地区 C
暖温带 湿润半 湿润黄
G
FE
淮海平
D 原区
南方亚热
带丘陵区
思考: 上述各个地区主要的生 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 原因?
A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场退化 原因?
A
自然原因:半干旱地区降水少 人为原因:过垦,过伐,过牧
B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草场退化严重 原因?
B
自然原因:降水少,气候干旱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 土壤侵蚀严重 原因?
C
自然原因: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人为原因: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自然原因:丘陵山区,降水丰富 人为原因:人口密集,过垦严重
(4)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 多年来,由于过分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 位下降,其中华北地区地下水每年平均下 降12cm。1949年以来,我国湖泊减少了 500多个,面积大大缩小。
(5)生物多样性减少 据估计,我国的植物物种约15%--20%处于 濒危状态,高鼻羚羊,白鳍豚,熊猫,东 北虎等珍贵野生生物分布区显著减少,种 群数量锐减。

新乡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新乡市生态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医院年度工作总结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XXX医院的XXX,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向大家汇报我所在医院过去一年度的工作情况及总结。

首先,我想先做一个整体的总结。

过去一年,XXX医院面临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遇,但是在各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我们团结奋进,努力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绩。

在本次总结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汇报。

一、工作业绩方面1. 服务质量的提升:过去一年,我们医院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改善患者体验。

通过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诊疗水平,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能力。

同时,我们还制定了医疗纠纷预防措施,严格执行医院规章制度,确保服务质量得到有效监控和控制。

2. 科研成果的突破:医院积极支持医务人员的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包括发表高水平论文、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等。

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我们医院的学术水平,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方案和服务。

3. 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医院注重医务人员的培养和队伍建设,加强了内部培训和外部学习交流。

通过组织各类专业培训班和学术会议,提高了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水平。

此外,我们还建立了良好的激励机制,通过评奖评优等方式激励医务人员,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二、团队合作方面1. 优良的职业道德: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医院的医务人员积极践行医疗职业道德,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夜晚,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还是在社区义诊活动中,我们都始终以患者的利益为重,尽心尽力地为患者服务。

2. 合理分工、协调工作:团队合作是医院良好运行的基础。

过去一年中,我们医院加强了内部协作,各部门之间形成了紧密配合、协同工作的良好局面。

通过明确分工、合理安排工作,我们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患者就医速度。

三、管理创新方面1. 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管理创新是我们医院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患者信息的共享和管理,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患者等待时间,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粮食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粮食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措施

粮食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措施粮食是人类的主要粮食来源,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之一。

然而,粮食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土壤、水资源和空气质量等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本文将分析粮食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首先,粮食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和农药是主要的环境污染源。

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大量积累,进而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农药的使用过多不仅对害虫有害,也对益虫和土壤微生物造成毒害,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此外,粮食生产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但农用水合理管控不足,导致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污染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有以下几方面的治理措施:1. 推行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

可持续农业是一种兼顾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

通过推广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依赖,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

此外,发展好肥料少用、质量好和高效用的粮食产业链也是一个有效的治理措施。

2. 加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如果不加以处理和利用,会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较大的污染。

因此,应加大对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力度,如将秸秆进行生物质能源利用、畜禽粪便进行沼气或有机肥的生产等。

3.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

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是粮食生产过程中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

加强灌溉水的定量管理,增加农田排涝措施,控制水源的污染,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都是有效的治理措施。

此外,还可以通过修建水利设施,改善水资源的供应和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 加强环境监测和调控。

加强对粮食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的监测和调控,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环境污染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综上所述,粮食生产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只有通过推行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以及加强环境监测和调控等措施,才能有效地解决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和粮食安全。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现状及解决方案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现状及解决方案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现状及解决方案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农村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介绍农村环境的现状及污染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措施,为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环境;生态环保;环境保护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出现了水体大面积污染、土壤肥力下降、垃圾随意堆放、工业污染加剧的现象。

保护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治理农村环境问题势在必行。

如何搞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防止农村环境污染,提高农民环境意识,使农业生态环境走向良性循环,是关系到农业农村能否可持续发展和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

1.当前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1.群众环保意识待提高。

1.农村环保政策法规不完善。

我国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早期制定的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主要侧重于城市环境保护和工业污染防治,对于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污染防治方面工作无法可依。

2.群众环境保护意识欠缺。

通过多年的宣传教育,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相当一部分农民环保意识还是比较淡薄,受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对垃圾和污水的危害认识不足。

3.乡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

近年来,随着生态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很多乡村干部虽然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面对资金短缺、人员不足等实际困难,在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在工作上处于消极应付状态。

1.农业生产方式粗放,农业面源污染不容忽视。

1.过度使用化肥、农药。

化肥的应用对农业的增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底、流失率高,不仅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造成农作物减产和农产品下降,还通过农田径流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甚至地下水污染。

2.农膜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不容忽视。

随着设施农业的普及,农膜使用量的逐年上升,非降解农膜破碎部分残留在地表和土壤中,大多数不可讲解,污染了环境。

3.秸秆焚烧乱抛现象依然存在。

我国设施农业土壤生态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我国设施农业土壤生态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ology 2023, Vol.13 No.10我国设施农业土壤生态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刘 甜,蔡喜运*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辽宁大连 116024摘要 由于设施农业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力水平,近年来我国的设施农业得到大规模发展。

设施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长期密集重茬种植和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等现象,加上设施农业需要高温高湿、缺乏雨水淋溶的环境条件,共同导致设施农业的土壤出现退化。

综述了目前设施农业土壤存在的土壤养分失调、土壤酸化、土壤次生盐渍化、土壤生物环境恶化和土壤污染6个方面的退化问题和成因,并简述了不同的设施土壤修复技术,为控制设施农业土壤生态环境退化提供思路。

关键词 设施农业;土壤质量退化;设施土壤修复中图分类号:S1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10–0302-03设施农业是指在受控的室内环境中种植农作物的一种农业系统。

与传统的露地农业相比,设施农业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和水的使用效率等,设施农业的单位面积生产力比传统农场高10~20倍。

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规模发展迅速,总面积超过世界设施农业的80%。

在北京市的统计中,设施农业收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在2019年已达到46%[1]。

然而,为了尽可能实现较大的经济效益,设施农业中常常出现土地密集使用、过度使用肥料和农药,使用质量不明的灌溉水等情况。

目前,设施农业中农户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管理,没有针对土壤的具体情况进行管理,导致设施农业土壤的退化和污染问题,如土壤养分失调、土壤酸化、土壤次生盐渍化和土壤农药污染等,严重影响了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1 设施农业土壤质量退化存在的问题1.1 土壤养分失调设施农业土壤退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有机物的逐渐损失,也是设施农业土壤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因素。

测量国内有一定运行年限的设施农业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发现其值为2.5%~4.0%,低于发达国家(8%~10%)。

农业环境资源整治实施方案

农业环境资源整治实施方案

农业环境资源整治实施方案农业环境资源整治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为了实施好农业环境资源整治工作,我们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谈一下农业环境资源整治的实施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农业环境资源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农业环境资源的变化情况,对农田土壤、水质、空气质量等进行全面评估,为制定整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农业生产中存在着大量的面源污染,如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畜禽养殖的粪污排放等。

我们需要通过推广绿色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加强畜禽养殖的环境治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

另外,要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

农田水土保持是农业环境资源整治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加强农田的防护林建设、梯田建设、水土流失治理等措施,保护好农田的水土资源,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生态效益。

此外,还要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通过生态林果业的发展,推广有机农业技术,建设农田生态景观等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最后,要加强政策法规的支持。

制定健全相关的农业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加大对农业环境整治工作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农业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推动农业环境整治工作的持续开展。

综上所述,农业环境资源整治实施方案需要从监测评估、面源污染治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政策法规支持等方面全面推进,确保农业生产和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生态、可持续发展。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近年来,由于农业和畜牧业快速发展,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和畜禽养殖排泄物以及垃圾泛滥,使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阐述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分析其危害,并提出防治对策,以期有效治理环境污染,促进环境保护。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危害;对策1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1.1 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对水土污染严重我国是世界上化肥消费量增长最快、施用强度最高的国家,化肥总用量由2006年的3 791万t增至2010年的4 636万t,居世界第一。

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达到279 kg/hm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但化肥利用率并不高。

据调查,氮肥利用率30%~35%,磷肥为15%~20%,钾肥为25%~50%,剩余的养分通过淋溶固定挥发流失到大气水体和土壤中,造成土壤板结酸化,重金属Cu、Hg、Cd超标。

据在重庆市云阳县宝塔乡采标测定,土壤中硝酸盐含量30 g/L,土壤养分供应不协调,降低土壤微生物活性,导致水土面源污染。

水质富营养化,农业生产只能用污水灌溉。

如太湖地区化肥用量高达809 kg/hm2,造成蓝萍暴发,人畜饮水不安全,水体污染较严重,2007年我国海域发生赤潮82次,累计发生面积11 610 km2,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2 化学农药用量居高不下,污染蔓延由于每年喷施农药,病虫抗药性增强,因而用药量年年增加。

目前,我国农药年生产量138.6万t,逾250个品种,年施用量在70万~80万t,其中高毒农药占70%。

由于农药过量使用,导致60%~70%的农药作用于非靶标生物而进入环境,造成农村环境污染,农产品残留率高达16%~20%,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我国每年有1 500万hm2耕地受到农药污染,不仅导致粮食减产,还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影响。

1.3 畜禽养殖污染我国是一个畜禽养殖大国,养殖业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7%。

农业污染及其防治

农业污染及其防治

农业污染及其防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农业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也为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农业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了保护环境和人们的生命健康,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农业污染的类型和危害农业污染的类型分为土壤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三种类型。

其中土壤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作物灌溉、化肥、农药、畜禽粪污等农业活动的排放,对土壤中各种有机物和微生物造成破坏。

水污染则主要来自于农田洪涝和河流污染两个方面,其中农田洪涝是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壤水分管理不当所造成的,而河流污染则是由于农业活动中的农药、化肥、畜禽粪污随着降雨被冲刷入河流所造成的。

大气污染则主要来自于农业燃烧和畜禽养殖中产生的各种气体和气溶胶。

农业污染除了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外,还直接或间接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危害。

土壤污染导致农作物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超标,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则会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二、农业污染的防治措施为了有效地防治农业污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它以生态系统为基础,在农业生产中运用科学的生态方法,实现绿色健康的农业生产。

生态农业的推广可以降低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减少农业废弃物和畜禽粪便的排放,大幅度缓解农业污染问题。

2. 加强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是防治农业污染的关键环节,它包括种植植被等措施,以减少水和土壤流失,维护生态平衡和土壤健康。

加强水土保持可以减少农田排水中的污染物,减轻水体污染的程度。

3. 实施循环农业循环农业是在生态农业的基础上,运用科技手段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减少农业废弃物的产生和农业污染的排放。

循环农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利用农田剩余物、农业有机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利用废弃物为生物肥料;利用生物技术对有害物质进行再生利用。

4. 实施畜牧业污染治理畜牧业污染是农业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畜牧业污染治理可以有效降低农业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作者:邓金锋
来源:《海峡科学》2008年第07期
[摘要] 该文阐述了农业发展所带来的原生生态环境问题、次生生态环境问题和外源污染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三个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联系,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生态环境农业问题对策
1 发展农业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1.1 原生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指影响农业生产的天然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各种自然灾害,如旱、涝、盐、碱、雹、酸等。

农业生产是第一性生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受到人为干预的程度越来越强烈。

但是相对于其它的人类生产活动而言,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仍具有基础的支配作用,原生的生态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范围的广泛性,往往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危害。

1.2 次生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指在农牧、渔业集约化发展过程中,人们为了追求高回报,大幅度的增加生产性投入,由于农业生产措施不当以及农业生产者自身的原因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如大量投放农药、化肥入田造成农产品污染、农田土壤质量衰退;高密度养殖,过量投散饲料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畜牧业大规模发展造成地下水的有机污染;大规模抽取地下水灌溉农田、果园,致使地下漏斗区的形成,沿海区域则产生海水倒灌,土地盐碱化灾害;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导致的次生盐碱化等。

此类生态环境问题因区域人口的增长,盲目无序的开发,不合理干预程度的加剧而加重。

1.3 外源性污染源导致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指各类工矿企业,城市生产、生活“三废”的排放引起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此类现象大多分布在新兴工业乡镇及城郊工业企业周边。

其严重程度通常取决于污染类型、污染源排放强度、污染持续时间诸多方面。

一旦污染程度超过环境所能承受的某一限值,则环境明显恶化,难以治理。

2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上重点阐述了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三大分类,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

从空间角度来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三种生态环境问题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着农业生
产。

有些生态环境问题本身产生的起因就是综合作用的产物,如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问题,即取决于原生生态环境的脆弱,又起因于人为的不合理干预。

区域性的农业问题可能是以一类问题为主,也可能是二类或是三类的问题并发。

从时间角度来看,在整个农业生产的历史进程与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发生发展过程中,农业的原生生态环境问题始终存在,一般在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表现突出,在大范围内影响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基础性投入的增加与积累,人们具备了一定的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故而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逐渐降低。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特别是当人类社会步入工业化时期后,大规模不合理的干预,使得原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全球气候变化,使近年来农业自然灾害发生频繁。

次生生态环境问题起因于农业生产者自身。

一般而言,传统农业、石油农业的发展会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但是随着生物技术和持续农业、生态农业体系的发展和推广,此项问题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而由外源性污染源导致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取决于对外源性污染的控制和污染的治理水平。

3 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
不同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差别在于起因不同,其防治对策也各不相同,三类环境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因此在制订防治对策时,既要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又要突出关注其主要环境问题。

3.1原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
原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因势利导,掌握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从宏观上加以调适和预防;二是进行大量投入,建设持久的基础性设施,以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3.2次生环境问题的防治
农业自身问题引起的次生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主要措施为:一是改进商品性生产投入质量,使其危害降低到最小限度;二是充分提高生产性投入的生产效率并尽可能减少其不良后果,如施用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农药和采用生物防治等措施;三是充分利用物种间互利共生、边缘效应、循环再生等功能,挖掘系统内部潜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农业生产建立在较少地依靠外部投入的基础上。

3.3 外源性污染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
一方面在法规和经济上加以严格的限制,如设立农田生态环境保护区,但是更为根本的途径是发展生态型工业,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在源头解决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 邱建军,张士功等.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与生态农业发展[J].四川农场,2007,(3).
[2] 邱志国,史长久.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性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4).
[3] 赵国杰,王莉.我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农机化,2006,(5).
[4] 曹俊杰.我国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条件及对策分析[J].农业经济导刊, 2006,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