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湖南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战略规划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当前,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贸易合作不断加大,对外语类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高。
为了适应这一需求,我国高校加强了对外语类人才的培养工作,开设了更多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和项目。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济贸易融合发展的目标,这对外语类人才多样化的语言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外语类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多国语言、熟悉多国文化,能够进行出色的跨文化交流和谈判。
培养出能够胜任国际交流的外语类人才就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学校需要加强对外语教育的改革,提高外语教学的实效性。
传统的外语教学更注重语法和词汇的记忆,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的运用所学知识。
学校可以通过引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实践,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学校还应该加强对中国文化的传授,让外语类人才更了解本国文化的特点。
只有将语言与文化相结合,外语类人才才能对外交流更加自如。
学校应该注重实践教学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培养外语类人才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实习和海外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和实践所学知识。
通过实践,学生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社会,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素养。
学校还可以与企业合作,提供实践教学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学校应该加强对外语类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
除了语言能力外,外语类人才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团队合作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还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培养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外语类人才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校应该通过改革外语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具备国际化背景的外语类人才,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
“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一个全球性经济合作倡议,旨在促进沿线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在这个背景下,培养外语类国际化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外语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符合“一带一路”倡议的需要。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沿线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不断增加,对于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特别是在沟通和翻译方面,外语类国际化人才能够帮助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务交流更加流畅和高效。
外语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
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外语类国际化人才有能力扮演桥梁的角色,帮助不同国家间的人们更好地沟通和理解彼此的文化。
他们的存在能够促进沿线国家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并打破文化隔阂,实现文化共享。
外语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沿线国家的竞争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拥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外语沟通能力的人才更具竞争力。
培养出一批外语类国际化人才,不仅可以满足本国经济和社会的需求,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沿线国家的整体竞争力,使其在国际经贸合作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外语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语言和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
在培养外语类国际化人才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语言技能的培养,还需注重对于文化差异和文化交流的教育。
只有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跨文化交流。
“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通过培养这样一批人才,不仅可以满足沿线国家经济合作的需求,还能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提高国家的竞争力。
培养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应该成为我们教育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外语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外语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政府提出的一项重要经济发展战略,旨在加强中国与沿线国
家的互联互通,促进经济发展。
外语人才是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力量之一。
然而,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路径如何才能提高培养质量呢?
首先,高校应该注重外语人才的综合素养培养。
综合素养是指外语人才除了掌握外语
知识外,还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面、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优秀的沟通技巧等综合能力。
为此,高校可以通过设立多元化的教学课程和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培养学
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其次,高校应该注重外语人才的语言熟练度培养。
外语人才的语言熟练度是他们在实
际交流中的表现,也是衡量外语人才能力的重要标准。
为此,高校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听、说、读、写等,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
同时,高校还应该注重实践活动,如海外
交流、实习等,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最后,高校应该注重外语人才的职业素养培养。
职业素养是指外语人才在工作中必备
的知识、能力、态度等。
为此,高校可以通过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职
业意识和职业道德,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水平,更好地
适应不同职业环境的要求。
综上所述,高校外语人才培养路径的提高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养、语言熟练度和职业
素养的培养。
只有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课程和实践活动,注重学生能力的综合提升,才能培
养更多的外语人才,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作者:杨立梅来源:《文教资料》2018年第19期摘要:随着全球化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面向世界。
国家在这一形势下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响应。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外部经济条件给外语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为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带一路”的实施提出了加强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要求,建立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新机制。
本文针对“一带一路”这一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有针对性地改革和完善,以此创新教学思路,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提供更加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一带一路” 外语人才创新型改革一、引言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大学演讲时,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思想。
同年10月,习总书记又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覆盖区域广阔,涉及沿线东南亚、中亚、西亚、东亚、非洲和欧洲等地区,经济总量约210000亿美元。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推进和发展,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创新型外语人才指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同时有良好的社会道德、职业道德的人,这类人才既要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又要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介于此背景,高校着力进行外语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
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性思维的人才,才能助力他们日后参与较强竞争力的工作。
尤其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这些既熟悉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视野,又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人才,才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事务、合作和竞争。
高校教师通过教育使学生掌握英语专业及跨行业知识,尤其注重培养他们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难题的综合能力,按照创新型外语人才的标准培养学生,促使学生形成创新型思维模式。
二、目前大学英语存在的问题1.培养的人才与需求不相符“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所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外语人才作为先行者,因为专业优势,尤其熟悉沿线国家的文化和特点,目前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其下设的相关语言专业,可是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由于涉及国家之多,地域之广,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传统专业的外语人才,还要培养懂小语种的外语人才,如西班牙语、希腊语、阿拉伯语等,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一带一路”的交际需求。
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发展战略,近年来全球经济水平正在稳步提升,世界各国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促进全球经济水平的提升。
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能够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沟通合作更加便利。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语类国际化人才的需求特点,并对现阶段该类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各个国家全力提倡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各个国家之间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进一步提升世界的整体经济水平,近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正在不断提升,为了更顺利地实现人才交流,我国应该重视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培养,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类国际化人才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进一步提高,我们应该认识到现阶段人才培养的问题,并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才培养对策进行完善。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语类国际化人才的需求特点1.需求的部门增多且需求数量增大一带一路战略提倡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对外交型人才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多,近年来很多出口外贸企业不断兴起,这些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缺少不了与国外相关企业的交流,只有经常同国外的企业探讨运营经验,才能使得这些出口贸易发展的越来越快,而在交流过程中必然会需要外交型人才,精通外语的国际化人才能够提高信息交换的准确率,进而导致外语类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数量也逐渐增多。
2.对国际化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高现阶段我国与外国语有关的高校数量正处于不断增长的过程中,比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这些高校为国家输送了很多外交型人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人才的补充,使得我国的外交能力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
在培养外交型人才的过程中,相关教育部门提倡学生的综合发展,各大高校不仅要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随着一带一路的战略引进,国家更提倡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外交人才[1]。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ZHIYENENGLI I人社天地.职业能力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崔艳丽“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是“丝 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 绸之路”的简称,它是对我国古代丝 绸之路经济、人文、商贸的千年传 承,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加快推广 落实“一带一路”宏伟构想的基础就 是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互联互 通”。
“互联互通”主要涉及到“五 通”,即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 通、政策沟通、民心相通。
在“互 联互通”的“五通”中,民心相通是关 键。
实现民心相通的根本保障就是 “语言互通”。
语言是实现互联互通 建设的重要保障,是“一带一路”建 设的关键。
提升语言能力的其中一 个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外语人才。
在 “一带一路”的跨国交流过程中,具 有较高外语水平和能力的人才是各 国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根本保障。
因此,外语人才培养要根据“一带一 路”战略规划部署开启新的转型升 级,建构新的培养模式。
如何建构新 时代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首先 分析了我国不同时期外语人才培养 的目标和策略;其次,借鉴历史,结 合“一带一路”的现实背景和实际需 求建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与外语人才培养策略外语人才的培养要服务于国家 和社会政策以及发展规划。
纵观我 国外语人才培养的历史进程,每个阶段外语人才的培养都与国家政策一致。
两汉至唐宋期间外语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服务于当时国家的经贸政策“丝绸之路”以及“海上丝绸之路”。
为了促进经贸政策的开展,唐朝政府倡导了最著名的千年“译经”运动。
明代永乐五年期间,政府开设“四夷馆”,培养通译语言文字的外语人才,其目的是为了适应当时政府设立的庞大朝贡体系。
明末清初外语人才培养是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晚清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以及京师大学的翻译馆等用以培养“译员”“通事”的外语人才,也是服务于政府“洋务运动”需要的外语人才培养机构。
中国近代由于民族工商业非常薄弱,社会各行各业无需专业技术人才,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为熟练掌握语言技能,深谙中西文化的外语通识人才。
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逐渐推进,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日益增强,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适应一带一路的发展需要,我们需要加强外语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研究。
一、外语类国际化人才的概念外语类国际化人才指的是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丰富的国际化文化背景知识,具备卓越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在跨国企业、国际组织、媒体、政府等领域胜任工作的人才。
他们需要具备高超的语言技巧,良好的国际视野和领导力,能够理解和应对多层面、复杂的跨文化交流和业务应用。
1. 语言能力培养语言是外语类国际化人才最基础的素质,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外语语音、语法、词汇和表达技巧等。
因此,针对不同语种的外语研究,我们应该提出专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训练,推动口语沟通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2. 国际化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外语类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丰富的国际化文化背景知识,需要了解外国的历史、政治、经济、地理、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学习范围,引导他们在国际化语境下感受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其国际化视野和广度。
3. 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外语类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需要熟悉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方式、心理因素、价值观念等。
因此,我们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开展多元化的跨文化交流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全球视野,增强其适应跨文化环境的能力。
4. 领导力培养外语类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领导力,需要具备对外交往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塑造学生的领导素质,让学生学会合理协调和安排,把握领导时机,处理好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管理能力。
1.开设专业的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为学生提供系统的语言学习和文化知识等方面的培训。
2.增加交流访问机会,营造国际化交流氛围。
带领学生参加国际性的论坛、研讨会、国际竞赛等活动,进行海外实习或者在境内的国际组织中实习,提高交流能力。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大学外语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大学外语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随着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往来日益密切,经济文化活动开展频繁,对于人才的外语水平要求也日益提高,对于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作者所在学校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外语教学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大学外语;问题;对策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语能力日益成为一个国家助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参与国际事务、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关键要素。
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往来日益密切,经济文化活动开展频繁,对于人才的外语水平要求也日益提高。
懂外语、会交流的专业人才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直接影响“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效果。
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大学外语教学面临的问题目前我国懂专业、懂技术、会外语的“三通”人才却非常稀少,难以满足“一带一路”语言服务需求,这一问题的源头在哪里?答案是,语言课程教学体系落后于时代发展。
大学外语课程体系还停留在关注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普遍以语言技能课程为主的陈旧状态,很多大学英语课程只开设读写和听说课程,没有选修课或选修课单一、单调,形同虚设,语言课程与专业和市场结合的模拟实训和实践类课程较少,实务实操少,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普遍偏弱。
可见,传统的以语言技能为主的纯语言型大学外语培养模式已不能服务于经济全球化,更不能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因此,根据“一带一路”建设所涉及的贸易、运输、基建、金融、电商、能源、旅游、法律、科技、文化等合作领域,培养“专业知识+外语技能+文化素养”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是外语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各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
由于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已呈多元化的趋势,过去那种单一基础技能型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外语教学必须从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家开始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沟通交流,加大经济合作力度。
然而,跨国交流与合作需要具备双语或多语能力的人才。
因此,外语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成为了当前一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外语类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双语或多语能力,特别是英语的掌握程度,其能力不仅仅来源于传统的英语教学,还需要更多的实践和体验。
因此,在校园内,学生就需要更多的英语课外实践和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
他们可以通过拓展课外活动,如英语角、模拟UN江城模拟、新闻发采编写和外语电影简报等,提升自己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丰富自己的国际视野。
同时,学生还应通过实践,了解文化差异及其影响,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比如,在校园内组织文化交流活动,国际学生还可以到各地学习和实践,培养跨文化交流技能。
其次,外语类国际化人才还需要掌握相关的国际化知识和技能。
这需要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教学中注重推动国际化教学。
教师不仅要关注语言技能的培养,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领导力和创新创新能力等知识和技能。
因此,外语类学生可以参加跨学科和跨海外交流课程,如商科、人文社科、工学等,掌握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在新的科技和市场趋势下,学生也应该掌握并运用新兴技术,如智能技术、数据技术等,以适应新时代国际化交流的发展潮流。
最后,学生应在职业发展规划中考虑到外语类国际化人才的特殊性,例如各个行业所需的语言能力水平、跨文化沟通技巧和相关职业能力等等。
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选择培养方向,更要体现出创新和创造力。
例如,学生可以考虑参加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的留学或海外实习项目,了解海外市场趋势和商业和文化交流的特点。
这样,学生可以把所学与实践相结合,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商业特点,同时增进自己的国际视野,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能力。
于此,针对“一带一路”倡议下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问题,提出几种培养方案:一是注重英语实践,在课业外组织趣味性的实践活动;二是跨学科和跨海外交流课程,增长知识面;三是对职业发展规划中考虑到外语类国际化人才的特殊性,结合实践增长职业发展能力。
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重大国际合作倡议,旨在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交流与合作,并促进共同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外语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往往会涉及到跨国交流与合作,而他们的语言能力与国际视野则显得尤为重要。
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研究成为当前教育界的热点之一。
外语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外语能力。
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求学生具备出色的外语能力,能够流利地使用至少一门外语进行交流。
在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发展中,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校在外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需要注重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
建立语言中心,增加英语角、英语角报告会和英语角研讨会等活动,增加学生使用英语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除了英语,学生还需要学习其他重要国际语言,如法语、德语、日语等,以满足不同国家的交流需求。
外语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国际视野。
学生需要能够了解国际情况,具备运用外语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开设国际课程、组织国际交流活动、引进外国名师等方式,帮助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全面了解国际形势和国际事务,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外语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还需要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外语类专业不仅仅要求学生具备优秀的语言能力和国际视野,更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开设专业课程、组织专业实践活动、进行专业竞赛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国际动态和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外语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学校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专业知识,使他们能够胜任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作。
社会各界也需要关注外语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支持,与学校共同促进外语类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浅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人才的培养
浅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人才的培养作者:赵迎春来源:《校园英语·中旬》2017年第11期【摘要】外语人才是推进“一带一路”顺利实施的重要资源。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目前的外语人才已无法满足需求,因此改善外语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本文以“一带一路”为背景,从外语人才培养的短板入手,探讨新形势下外语人才培养新策略。
以期为国家“一带一路”的实施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一带一路外语教学外语人才培养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存在若干短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师资队伍不过关。
大学期间,笔者的专业为商务英语。
按照科学的语言学习规律,商务英语教学应该由具备商务知识或商务实践经验的外语教师担任,而教授笔者的教师所学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缺乏相关的商务知识和实践经验,导致课堂上出现术语讲解错误和外贸流程阐述不明等教学问题。
这种现象绝非仅出现在商务英语教学上。
近几年,随着翻译专业开设数量的增加,部分并无翻译职场经验的老师担任一线翻译教学任务,导致在翻译教学的课堂上仅停留在知识理论层面而无实践性、职业性指导。
显然,师资队伍的短板已成为制约新型外语人才发展的瓶颈。
2.理论与实践脱节。
当前,我国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严重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断层现象。
学生们在课堂上掌握了各种理论,进入职场却不能很快融入工作环境,无法胜任业务需要。
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在外语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只是一味的“输入”,而没有经常性“输出”。
“输出”即意味着应用、实践。
3.外语语种数量不足。
目前和我国建交的172个国家中,仅通用语种就有95种,而我国高校目前仅能开设67种语言课程,开设的外语语种数量明显不足,非通用语人才稀缺。
至今还没有完全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主要官方语言。
这种短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
高校服务于“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策略
高校服务于“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策略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国际化外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作为高校,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培养,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培养策略、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实践平台等方面探讨高校服务于“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外语人才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策略高校应当根据“一带一路”倡议的需要,调整外语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并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和计划。
高校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即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能够胜任“一带一路”相关领域的工作。
高校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素养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高校应当开设一批“一带一路”相关的外语专业,如中文、阿拉伯语、俄语等,以满足对不同语种外语人才的需求。
二、课程设置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需求,高校应当调整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增设相关的国际化课程。
高校应当开设“一带一路”相关的外语职业课程,如“一带一路”国际贸易、跨文化交际、外语商务沟通等。
这些课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外语基础,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
高校还应当拓展外语人才的知识面,加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文化和经济背景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融入这些国家的社会环境。
三、教学模式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高校应当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高校可以引进国外教育资源,与国外高校合作开展双学位项目或联合培养项目,让学生在国外也能接受更加国际化的教育。
高校可以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开设在线外语教育课程,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外语学习渠道。
高校还可以通过国际交流、实践项目等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实际情况,提升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实践平台高校应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拓展国际化外语人才的能力。
“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4现代交际·2018年10期基金项目:2018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一带一路’建设‘外语+’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2018lslktqn-005)。
作者简介:张婷婷,渤海大学外语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教学。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
“一带一路”提出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往来日益密切,外语人才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直接影响“一带一路”背景的实施效果。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既懂专业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我国目前的语言服务存在着语言与专业结合不足以及市场化欠缺等问题。
“外语+”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外语专业知识为主,辅助学习其他某一门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广州大学的程跃珍教授把“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方向,就是传统的英语课程模式;第二类是专业英语+职业倾向,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也掌握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与技能;第三类是专业英语+第二外语,学生不仅熟练掌握和使用英语,而且熟练掌握和使用第二外语。
本文所提出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是指第二类,即“外语+职业倾向”,学生除了具备熟练的外语表达能力外,还必须具备与未来职场相关的专业技能。
一、“外语+”人才培养基础“外语+”人才培养基础包括基本涵义、理论依据、基本特征。
1.“外语+”人才培养的基本涵义复合型人才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相关的专业技能,能够适合很多领域的工作。
“外语+”的概念来自于复合型人才,但又高于复合型人才。
对于外语专业来说,在掌握语言这种交流工具的同时,还具有其他领域的专门能力。
为适应“一带一路”背景的发展,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包括“外语+经济”“外语+金融”“外语+法律”“外语+商务”“外语+管理”“外语+贸易”等。
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培养研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出与实施,对于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外语人才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实现该方案所需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外语教育一直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重点学科之一。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外语教育也将更加关注实际需求,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1. 培养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尽可能多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知识和实践案例,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相关国家的语言、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同时,还需要加强语言实践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口语交流和写作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2. 引入外教授课和实习交流对于外语专业学生,除了课程学习外,还需要更多地接触外教授课和实习交流,提高语言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此外,教育部门还可以设立一系列的国际交流计划,鼓励学生前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参与交流和实践。
3. 建设国际化教学团队和课程资源库在教学团队和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方面,需要注重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
需要引进海外优秀教授和研究人员,搭建国际化交流平台,共同探讨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学术问题和实践案例。
二、实现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所需要的政策和措施1.统筹学校和政府资源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投入大量的教育资源,包括师资力量、课程资源、教育设施等。
因此,需要学校和政府之间的密切合作,确保资金、人员等方面的支持。
2.实施国际化课程体系改革学校应该积极推进国际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一套体系完备、含金量高的国际化教育体系。
在体系设计中,需要根据一带一路建设的实际需求,明确所需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3.加大政策补贴力度对于外语类国际化人才培养而言,政府应该提高政策补贴的力度,鼓励学校和学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和合作项目。
主要包括校企合作、科研合作、学生交流、教师交流等多个方面。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研究.doc
“一带一路” 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研究摘要:为更好地适应国际化进程,2015年我国首次启动了“一带一路”战略.语言文化作为战略项目推动载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校作为我国外语语言人才培养,担任着“一带一路”对外沟通专职人才输出的重任.文章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的重要性入手,主要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希望可以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方向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一带一路;高校;外语教学;研究ﻭ“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沿线涉及60多个国家、40多亿人口和几十种语言。
由于各国地域语言文化均有所不同,这对我国对外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我国若没有大量的外语专业人才做支撑,“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就难以实现。
因此,担负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与输出重任的高校要根据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相关要求,积极调整外语教学方向,以适应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步伐,为我国经济更好地与世界经济融合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ﻭ一、“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的重要性(一)执行“一带一路”战略的要求ﻭ“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方向进行调整,这是严格我国大方针的重要体现,也是保证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得以成功实施的重要条件。
2017年5月14日,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就《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议》的宗旨发表,主要回顾了自“一带一路”战略实施3年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成绩是可喜的,但是我们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高校要与时俱进,紧随国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步伐,及时调整好自我相应的配套措施,将自我肩负责任严格落到实处,进而为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成果再度上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我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需求ﻭ纵观当前国际形势,在现价段,、、巴西等新兴国家综合实力逐步增强,而类似脱欧和特朗普当选等事件,均表明西方国家参与全球化经济事务的意愿逐步走向消极。
“一带一路”倡议下湖南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2019年第18卷第19期产业与科技论坛“一带一路”倡议下湖南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常琳李澳李纯【内容摘要】“一带一路”倡议对高校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湖南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湖南地域特色,提出进行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主要建议和对策,从而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一带一路”;地域特色;复合型;外语人才;人才培养【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专项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复合型汉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XYJ2017GB08)和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一带一路’倡议发展下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编号:DFCXY201823)成果。
【作者简介】常琳(1978.10 ),女,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李澳(1999.10 ),女,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李纯(1999.11 ),女,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湖南与各国的交流日益密切。
因此对语言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湖南在“一带一路”倡议发展下更应该抓住机遇,改变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一、湖南特色(一)湖南地域特色。
湖南并非“一带一路”沿线城市,而是属于其发展倡议的内陆核心经济腹地。
凭借其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地理优势,加之京广高铁与“丝绸之路”节点城市相连,沪昆高铁与东盟相通,占据珠三角洲、长三角洲、大西南三大区域,进而加强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合作。
(二)湖南旅游优势。
湖南旅游业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逐渐蓬勃发展,大量外国游客选择湖南作为旅游目的地,这使湖南旅游业位居全国前列。
湖南坐拥长沙、凤凰、张家界三大旅游中心,占据国家5A级景区5个,有丰富的可深入挖掘的第三产业资源,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湖南每年得以接待国内外大量游客。
(三)湖南经济发展优势。
“一带一路”倡议下外语人才国际化素质培养研究
“一带一路”倡议下外语人才国际化素质培养研究基于“一带一路”的思想理念,我国将从全方面开展合作,以此打造出一个各方位深度融合的共同体。
从“一带一路”的思想理念看,其要想获得理想的应用效果,需要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来进行,并且还需要各个国家都参与其中,从而使该政策能够惠及相关国家和人民,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为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巨大的就业市场。
截止到2016年12月末,我国通过该政策已经与超过20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投资上也已达到了185亿美元,其为东道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税收上来看,东道国在此方面增加了约11亿美元,而从就业角度来讲则为东道国提供了超过18万个岗位。
基于“一带一路”思想理念,我国所传达是世界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也是缩小各国之间经济差距的重要手段。
把语言知识与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培养复合应用型国际化人才是当前外语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国际化素质教育的现实意义我们领导干部国际化素质主要包含专业素养、交际能力、外语技能、政策素质、外事常识、国际知识、世界眼光以及爱国情怀,由此可知外语技能、国际知识专业水平的重要性。
学者胡朗曾在其学术文章中对大学生所具备的国际素养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国际素养在大学生未来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地位和产生的作用,而且其还认为应当将国际素质教育视为大学教育中的一部分,这也体现了人才高素质的标准。
所谓国际素质主要是指需要具有良好的国际情怀与国际视野,也是对国际发展方向具有较高敏感性和发展新方向的洞察力,并且在知识和素养上都能够满足国际发展的需求。
从当前我国高校对学生的培养情况来看,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明显的不足,尤其是在国际化素质上更是非常欠缺。
例如,大学生没有主动参加国际化实践活动的意识,如此便无法将所学到的国际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践应用能力,也就不能够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主体意识以及思维创造能力进行融合,这不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
“一带一路”下湖南省跨境电商外语人才需求调查研究
“一带一路”下湖南省跨境电商外语人才需求调查研究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跨境电商成为了全球贸易中的重要一环。
湖南省作为中国内陆省份之一,也积极参与到这一倡议中。
湖南省既有丰富的资源条件和文化底蕴,也面临着外语人才短缺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调查研究,探究“一带一路”下湖南省跨境电商外语人才需求的情况。
一、湖南省跨境电商发展情况湖南省是中部地区的省份之一,富有地理优势和产业基础。
在跨境电商领域中,湖南省也逐渐崭露头角。
据统计,2019年湖南省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了138.6亿美元,同比增长66.3%。
其中,以长沙市为代表的湘南地区成为湖南省跨境电商的发展热点。
长沙市拥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的跨境电商企业落户。
二、湖南省外语人才短缺现状跨境电商中需要大量的外语人才,尤其是掌握英语、俄语等常见贸易语言的人才。
但是,湖南省的外语人才短缺却是一大问题。
据中国人才市场研究院数据,湖南省的英语人才空缺率为19.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另外,湖南省在俄语人才方面的缺口也非常明显。
湖南省跨境电商企业在人才方面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据对多家跨境电商企业的调查显示,这些企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非常大。
其中,英语为最常用的贸易语言,是跨境电商企业最需要的人才。
此外,俄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语种也是跨境电商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资源。
四、湖南省跨境电商外语人才培养建议湖南省跨境电商企业需要大量的外语人才,这意味着湖南省也需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
一方面,应加大对英语等贸易语言的教育力度,提高人才的语言水平。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进行搭建实习、交流等平台,为跨境电商企业输送合格的外语人才。
总之,湖南省跨境电商发展迅速,但是外语人才缺口依然明显。
通过加强人才培养、扩大人才资源渠道等方式,以期为湖南省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人才服务。
“一带一路”背景下湖南高职院校外贸人才培养研究
JI A O Y U G U A N L I教育管理“一带一路”背景下湖南高职院校外贸人才培养研究摘要: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深入推进,外贸类人才需求量激增,湖南省作为中部省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起着连接枢纽的作用,急需建立具有地方特色、院校特色的外贸人才培养机制,为其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通过对湖南省各高职院校目前外贸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如何培养并适应“一带一路”背景的外贸类人才思路进行探索研究,从学校、教师、学生、企业四个方面寻求协同发展的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一带一路”;各高职院校;产学研用;校企合作中共湘乡市委党校邓哲宇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殷秀梅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湖南省各高职院校外贸人才培养的要求2016年教育部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支持高等学校、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深化产教融合。
明确要求学校要立足自身特色,结合本省“一带一路”发展规划纲要,打通校企合作,促进国内外访问交流,培养外贸类专业人才。
首先,依照“一带一路”五通发展战略,以培养“五通型”人才为基本原则。
各高职院校要培养懂国际合作规则、国际商务礼仪、国际法律法规的政策沟通型人才;要培养能为新能源、交通等专业领域提供服务,熟悉“互联网+外贸”的设施联通型人才;要培养业务技能高,谈判磋商水平高的贸易畅通型人才;要培养具有国际金融知识,熟悉各类票据的金融型人才;要推进地域融合,培养乐于与人沟通,善于学习海外风俗人情文化的民心相通型人才。
其次,以发挥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为重点。
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中,要求各地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地方特色。
湖南省各高职院校外贸人才培养也应结合自身条件,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具有地方特色的道路。
最后,以解决产学研用的问题为目标。
设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重视校企合作,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熟悉国际法律基础、贸易理论、外贸业务能力、外语交流、“一带一路”沿线文化等的全面性人才,做到就业即可上岗,上岗即可上手,上手即可活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带一路”背景下湖南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战略规划研究*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曾碧锋刘明东唐文杰摘要:基于湖南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对外语人才新要求的分析,根据湖南省政府针对沿线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举措,结合外语教育战略规划的有关理论,文章建议分别从关键语种的尽早确定、差异化地布局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点、谋划一条龙的多语种外语人才培养孵化基地,及统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新模式方面进行战略规划,以主动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带来的契机,快速培养湖南高校多语种外语人才。
关键词:“一带一路”;湖南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战略规划1.前言“一带一路”(The Belt andRoad Initiative;或One Belt and OneRoad,简称“OBAOR”;或One Belt OneRoad,简称“OBOR”;或Belt AndRoad,简称“BAR”)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此战略构想。
首先,在经济方面,“一带一路”主要是通过构建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扩大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合作。
其次,从国际安全的角度出发,发展“一带一路”有利于营造一个相对合作共享的国际环境。
最后,再从人文交流看,“一带一路”的实施将促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与融合,有利于新的人文交流的产生,对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带一路”是中国立足于统一国内国外两个格局提出的国家发展战略,湖南省凭借“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地理优势,通过珠江三角洲、长三角洲、大西南区域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合作,这对促进湖南省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特别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布局和规模扩大具有深远意义。
在“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湖南省的对外开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语言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元素。
(沈骑、夏天,2015)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外语教育水平关系到公民素质的高低,也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全球*本文已经获得湖南省大学外语学术委员会2018年度论文一等奖,是湖南省“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大数据时代本科层次小学教师数据素养职前培养研究,(课题编号:XJK016BGD011)的阶段性成果。
13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竞争中的地位,而且直接影响国家的政治、文化、外交、贸易、国防等诸多方面。
外语教育战略具有十分明显的政治文化意图和国家政策导向。
(蔡永良,2007)国家的外语教育战略指的是一定时期内由国家权力机构颁布的外语教育方针和计划,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往往以行政命令、法规的形式出现。
外语教育战略是强调外语教育目标规划和教育实施策略的整合,是整体教育的一个部分。
(戴炜栋,2010)根据戴炜栋先生的观点,外语教育战略应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宏观方面指的是外语语种的总体布局、教育层次、专业方面和人才培养体系等长期发展规划;微观方面指的是具体外语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方式方法等。
而本文所指的外语战略规划,主要聚焦微观层面,即湖南省高校具体外语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方式方面的战略规划。
2.“一带一路”背景下湖南省外语人才需求分析湖南省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具有区位比较优势。
作为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一员,随着湖南开放型经济的不断发展,湖南省在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基础建设、能源开发等领域形成了一大批具备较强“走出去”能力的优质企业,这些企业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产业投资以及能源资源合作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完全有能力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有所作为。
(刘正茂,2015)根据刘正茂老师提供的资料,现将截至2015年湖南省部分知名企业和机构与沿线国家的主要经济合作项目及所涉及的官方语言列表统计,见表1。
表1湖南知名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情况表(截至2015)湘企名称合作项目名称涉及沿线国家涉及语言南车珠机电力机车南非、马来西亚、土耳其南非荷兰语/祖鲁语/英语;土耳其语湖南建工博茨瓦纳经营项目、利比亚XKD体育场、斯里兰卡C11/C12公路利比亚、斯里兰卡阿拉伯语;森伽罗语/泰米尔语/英语湖南路桥卢旺达基加利体育场跑道、刚果黑角-布拉柴维尔公路、蒙古和平桥维修卢旺达、刚果、蒙古卢旺达语/法语/英语;法语/林加拉语/基刚果语/契卢巴语/斯瓦西里语;蒙古语泰富重工巴西海工项目、塞拉利昂铁路巴西、塞拉利昂葡萄牙语/西班牙语;英语三一重工委内瑞拉卡贝略港口建设委内瑞拉西班牙语轻工院哈萨克斯坦风电项目哈萨克斯坦哈萨克语/俄语23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第1期〕(续表)湘企名称合作项目名称涉及沿线国家涉及语言经贸合作已建产业园区北欧湖南农业产业园瑞典、丹麦、芬兰、挪威瑞典语/丹麦语/芬兰语/挪威语/英语经贸合作已建产业园区老挝湖南橡胶产业园老挝老挝语(寮语)经贸合作已建产业园区泰国湖南工业园泰国泰语、英语经贸合作已建产业园区越南湖南商贸物流园越南越南语、英语另外,湖南省“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位置,也必将吸引沿线国家企业前来投资经商,湖南省的企业也可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开通并扩大海外市场,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参与国际合作、竞争。
由于任何基础建设、经贸往来及民间交往,都离不开语言的沟通,而有限的外语人才和目前外语人才有限的语言能力,已成为制约湖南参与“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的短板。
(王伟楠,2014)2.1“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人才语种多样化的新要求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湘发〔2017〕8号)精神,湖南省将以自贸协定国家为重点,积极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贸易。
据初步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的语言约为2488种。
境内语言在100种以上的国家就有俄罗斯、菲律宾、哈萨克斯坦、缅甸、尼泊尔、塔吉克斯坦、印度和印度尼西亚8个,其中印度尼西亚境内的语言更是多达700余种。
即便只看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也极为复杂。
其中最为复杂的国家是新加坡,其官方语言包括英语、马来语、华语及泰米尔语4种。
(黄行、许峰;2014)然而湖南省高校开设的语言本科专业仅限于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和朝鲜语等。
且各院校外语专业学生大多集中在英语,开设除这几门语言之外的沿线国家的通用语、官方语的高等院校非常少。
曼德拉曾说,用理解之语沟通,印入脑海;用乡音之语交流,刻在心田。
语言交流是文化交流的第一步,也是“一带一路”朋友圈获得理解、有效沟通、扩大交流的纽带。
虽然英语在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可充当交流媒介,但如能用某一国的官方语言或民族语言与该国进行交流,就更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展开深度交流与沟通。
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
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
学会不同语言,才能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进而客观理性地看待世界,包容他人,友善相处。
祖鲁语、林加拉语、基刚果语、契卢巴语、斯瓦西里语……这些读起来有点儿拗口,甚至根本没听过的语种,如今已成为湖南省企业和对外经济合作中所涉及的语言。
如表1统计湖南与沿线国家展开的对外经济合作项目所涉及的外语,除了英语外共计有25种,33“一带一路”背景下湖南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战略规划研究当然这还只是截止到2015年的统计。
在我国教育部公布的2016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30多所在京高校新增了108个本科备案和审批专业,其中小语种专业有20多个。
“这些新增小语种招生专业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种是开设重点。
”据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一带一路”语言服务中心主任彭冬林介绍,近几年来全国各主要外语类高校已经普遍增设“一带一路”语种,北京外国语大学目前已经开设84个语种,2020年将达到100种,覆盖了所有和我国建交国家的母语和官方语言。
(罗旭,2017)显然北上广的高校由于得天独厚的优势,早就开启了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用语人才的培养。
因此湖南省高校也有必要尽早筹划,结合各院校外语自身优势、特色和已有的外语教育资源,为湖南经济“走出去”培养急需和长期需要的外语人才。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制定湖南省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战略规划之前,我们有必要初步普查目前湖南省高校已开设的外语语种现状,除英语外湖南15所一本组高校开设本科外语语种现列表如表2(由于客观原因,本次数据统计未包括国防科技大学)。
表2湖南省高校外语开设语种点分布现状表语种开设高校小计日语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8所法语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商学院5所德语湘潭大学1所俄语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3所韩语/朝鲜语湖南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理工学院3所西班牙语中南大学、湘潭大学2所表3湖南高校一本组目前开设外语语种排名统计表名次学校名称开设语种小计1湖南师范大学英、俄、日、法、韩语/朝鲜语5种1湘潭大学英、日、德、法、西班牙语5种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英、日、法、韩语/朝鲜语、俄语5种2中南大学英、日、西班牙语3种3吉首大学英、日、“一带一路”小语种(尚不清楚具体语种)>2种3湖南大学英、日2种43语言政策与语言教育〔第1期〕(续表)名次学校名称开设语种小计3湖南农业大学英、日2种3湖南科技大学英、日2种3湖南工业大学英、日2种3湖南商学院英、法2种3湖南理工学院英、韩语/朝鲜语2种4长沙理工大学英1种4湖南中医药大学英1种合计13所英、日、法、德、西班牙语、韩语/朝鲜语(重复不计入)6种(表2和表3的数据均系截止到2018年9月5日从各高校官网外国语学院简介中提取获得)在笔者的统计中,发现目前湖南省高校中开设外语语种最多的是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而吉首大学的外国语学院则明确标示其办学特色要对接“一带一路”的小语种人才培养,但其具体开设了哪些语种官网尚未明示。
据表2的统计不难看出目前湖南省高校开设的外语教育语种中,除了英语、日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韩语/朝鲜语数量尚可外,其他沿线国家小语种开设院校不多,估计学习的学生数量也少。
湖南省高校外语师资和教育资源相对较好的一本组院校尚且如此,可见湖南省高校外语教育目前尚未能提供湖南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交流的基本语言服务。
接下来参考西部云南省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战略规划情况。
其早在2013年就成立了云南省高等学校“一带一路”非通用语种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动全省小语种人才培养工作。
截至2014年底,云南省高校已建成了11个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全力推进南亚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云南省高校中学习小语种的在校生已达5.5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