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

合集下载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前言贵州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于贵州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过去几年里,贵州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效。

本文将从生态建设的背景、政策措施、成果等方面,全面探讨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效。

背景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

然而,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贵州也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的严峻挑战。

出现了一些典型的生态问题,如水土流失、水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贵州开始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并以此为基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政策措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贵州省制定并实施了生态保护红线政策。

该政策通过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明确了生态保护的边界和范围,严格控制了开发和建设活动。

这有效保护了生态脆弱区域的生态环境,减少了生态环境破坏的可能性。

物种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贵州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为了保护物种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贵州省设立了一系列自然保护区。

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得以推动,有效保护了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绿色发展政策引导贵州省实施了一系列绿色发展政策,以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例如,贵州鼓励发展生态产业和绿色农业,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利用,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减少环境污染等。

环境监督和执法力度加强贵州省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监督和执法力度,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置。

这为贵州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也对一些不良的发展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

成果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过去几年来,贵州省大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和推进生态修复,贵州的生态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

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空气质量逐渐改善等。

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突破贵州省众多的自然保护区为物种多样性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和管理体系,保护了大量珍稀濒危物种,提升了生物多样性水平。

贵州省自然保护地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

贵州省自然保护地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

第49卷第1期 林 业 调 查 规 划Vol.49 No.1 doi:10.3969/j.issn.1671⁃3168.2024.01.013贵州省自然保护地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赵勤,张兴强,蒲应春,陈斯侃(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贵州贵阳550001)摘要:贵州省围绕“四山八水”生态格局正在努力构建种类丰富、类型多样、具有喀斯特山地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截至2021年底,全省林业部门管理的自然保护地共314个,总面积456.88h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2.97%。

分析自然保护地发展中存在的管理体制尚未理顺,面积占比相对偏低,空间布局不尽合理,整合优化未达预期,综合利用研究匮乏等问题。

藉此,提出逐步理顺体制机制,积极创建国家公园,稳步推进整合优化,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积极探索价值研究等自然保护地发展策略。

关键词: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国家公园;贵州省中图分类号:S759.9;F31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68(2024)01-0069-05引文格式:赵勤,张兴强,蒲应春,等.贵州省自然保护地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J].林业调查规划,2024,49(1):69-73.doi:10.3969/j.issn.1671⁃3168.2024.01.013ZHAO Qin,ZHANG Xingqiang,PU Yingchun,et al.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Natural Protected Areas in Guizhou Province[J].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2024,49(1):69-73.doi:10.3969/j.issn.1671⁃3168. 2024.01.013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Natural Protected Areasin Guizhou ProvinceZHAO Qin,ZHANG Xingqiang,PU Yingchun,CHEN Sikan(Guizhou Forestry Survey and Planning Institute,Guiyang550001,China)Abstract:Guizhou Province is striving to build a natural protected areas system with rich and diverse types and karst mountain characteristics around the ecological pattern of“four mountains and eight wa⁃ters”.As of the end of2021,there were a total of314natural protected areas managed by the forestry department,with a total area of456.88hm2,accounting for12.97%of the total land area in the prov⁃ince.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problems of natural protected areas,such as the management system not being rationalized,the proportion of area being relatively low,the spatial layout not being en⁃tirely reasonable,the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not meeting expectations,and the lack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research.Therefore,this paper proposed to gradually streamline th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actively create national parks,steadily promote optimization and integration,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and actively explore value research.Key words:natural protected areas;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national park;Guizhou Province收稿日期:2002-06-23.第一作者:赵勤(1975-),男,贵州遵义人,高级工程师,副院长.长期从事自然保护地相关工作.责任作者:张兴强(1965-),男,贵州遵义人,工程师.长期从事林业调查规划工作. 自然保护地是指由各级政府依法划定或确认,对重要的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及其所存在的自然资源、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实施长期保护的陆域或海域。

贵州省湿地保护条例(2023年修正)

贵州省湿地保护条例(2023年修正)

贵州省湿地保护条例(2023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11.29•【字号】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23第14号•【施行日期】2024.0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贵州省湿地保护条例(2015年11月27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2023年11月29日贵州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的《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贵州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部分条款的决定》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湿地保护,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促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湿地保护、利用、修复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湿地是指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自然或者人工的、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但是水田以及用于养殖的人工的水域和滩涂除外。

第三条湿地保护应当坚持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则,发挥湿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

第四条湿地保护是社会公益事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湿地保护工作的领导,将湿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逐步建立湿地生态补偿机制。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湿地保护、修复、管理的组织、指导、监督等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水行政、农业农村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湿地保护、修复、管理有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应当做好本辖区内湿地保护、修复的相关工作。

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的湿地保护管理机构负责湿地保护和管理的具体工作。

大沙河自然保护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研究

大沙河自然保护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研究
乱石坎 , 西到 向石 台, 东 至 白岩 界 。 地 处 东 经 1 0 7 。 2 1 3 5 - 1 0 7 。 4 7 3 7 .北 纬 2 9 。 0 0 0 2 ~ 2 9 o 1 3 1 7 ,南 北 长 2 4 . 8 2 k m,东 西 宽
会价值 、 科 研 价 值 均 较 高 。目前 破 坏 情 况 还 较 为轻 微 。平 竹 、 刺 竹面积较大 , 是 良好 绿 色 食 品 , 也 可 以用 来 绿 化 景观 。湿 地 内 大 面积的无刺枣 、 川莓 、 水麻等是兽类 、 鱼类 、 鸟类 的食 物 来 源 。
1 . 1 基本 情 况
大 沙 河 自然 保 护 区 总 面 积 2 6 9 9 0 h m , 其 中 核 心 区
9 6 0 3 . 3 h m2 ,占 3 5 . 6 %; 缓 冲 区 7 5 5 5 . 4 h m2 ,占 2 8 . 0 % ;实 验 区
9 8 3 1 . 3 h m , 占3 6 . 4 %。属 国 家级 湿 地 类 型 的 自然 保 护 区 , 其 中永
久 性 河 流 湿 地 型 7个 班 块 . 面积 1 1 2 . 5 6 h m , 季 节 性 或 间 歇 性 河
2 大 沙河 自然保 护 区湿 地动 植物 保护 和利 用 情况
2 . 1 植 被保 护和 利用 情况
大 沙河 自然 保 护 区 湿 地 植 被 生 态 功 能 较 好 ,经 济 价 值 、 社
2 . 2 动 物保 护和 利用 情况
保 护 区湿 地 动 物 资 源 丰 富 ,共 有 脊 椎 动 物 3 3 7种 :鱼 类 5 目1 1 科3 8属 4 5种 、 爬 行类 3 目 1 O 科2 8属 3 4 种、 两栖类 2目 8科 1 5属 2 7种 、 鸟类 1 5目 3 8 科 1 1 1属 1 7 4种 、 哺乳 类 8目 2 1

浅谈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浅谈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浅谈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持续发展,自然生态环境遭受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和污染,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不断被打破。

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全球各国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共同目标。

自然保护区涵盖着许多珍贵的自然生态系统,其建立和发展有助于保障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有利于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同时也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而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体系的建设,更是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手段之一。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体系是指在自然保护区内,为了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自然生态,建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自然保护区总体目标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生物多样性体系的建设,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多样性评估和监测在自然保护区内,应建立健全的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对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及其中的生物多样性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

通过对不同生境的监测和评估,全面了解物种种类和数量、生境类型及其空间分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情况,为实施科学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监测指标。

二、物种保护和恢复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体系建设的核心就是保护物种、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增加物种多样性。

对于濒危的动、植物物种,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和恢复措施,开展集中式保护,同时通过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探讨如何最大程度地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

三、持续的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并提供独特的生态经济系统。

因此,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体系的建设还需要进行持续的管理和保护,识别和解决生态破坏和生态环境威胁等问题,确保自然保护区的持续运转,以及生态环境和物种的良好状态。

在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也需要积极倡导公众参与,发动社会力量,加强对环境的教育和科普宣传。

只有大家共同参与,才能使自然保护区取得更好的效果。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体系的建设,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白线树蛙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白线树蛙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白线树蛙【摘要】在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种,白线树蛙。

白线树蛙具有独特的外观特征,生态习性适应性强,但其生存环境受到了威胁。

保护现状需要进一步关注,未来展望也存在挑战和希望。

白线树蛙的研究价值不容忽视,其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凸显。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受到重视,保护白线树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重要性明显,发现的意义也不可忽视。

保护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白线树蛙,有着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科学研究价值。

【关键词】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线树蛙、外观特征、生态习性、保护现状、未来展望、研究价值、生物多样性、重要性、保护意义。

1. 引言1.1 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白线树蛙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

近日,科研人员在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一种罕见的白线树蛙,这一发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白线树蛙是一种中等体型的树蛙,身体呈椭圆形,背部为深绿色,两侧有一条醒目的白色纵纹,因此得名。

它们生活在山区的树木上,以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具有良好的保护色和隐蔽能力。

这一次在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白线树蛙,不仅丰富了该地区的物种资源,也为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更好地保护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让白线树蛙等珍稀物种得以繁衍生息,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共存。

2. 正文2.1 白线树蛙的外观特征白线树蛙的外观特征主要包括身体颜色、体型和特征等方面。

白线树蛙通常体长在5-10厘米左右,体型较小巧可爱。

其身体背部呈浅灰色或浅棕色,上有一条明显的白色纵纹,如同一道亮丽的白线贯穿全身,因此得名白线树蛙。

腹部呈白色或浅黄色,与背部颜色形成鲜明对比。

白线树蛙的皮肤相对光滑,而其眼睛颜色较为醒目,多为金黄色或橘黄色,增添了它们的活泼和可爱。

浅谈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浅谈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浅谈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和维护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和保存自然生态系统而划定并实行特殊管理的区域。

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常年维护保护着众多珍稀物种,保护区内有成熟的森林、坚固的生态系统及多样的生物物种和植被类型。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是为了维护和保护这些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而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体系建设就是为了保护这种多样性,维护和调节各种生物种类之间的平衡,保护区内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在当今全球范围内,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威胁,因此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在于维护生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生物种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敏感的生态系统。

如果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生态平衡被打破,这不仅会使某些物种数量激增,引发生态灾害,也会使某些物种数量减少,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在于保护珍稀物种。

众所周知,自然保护区内有很多珍稀动植物种类,它们都是珍贵的生态资源,存在着较高的保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体系,为这些珍稀物种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有助于保护它们的生存和繁衍,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在于促进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体系具有丰富的资源价值,包括林木资源、草原资源、水资源等。

通过建设生物多样性体系,可以有效地保护这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止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保护和延长生物资源的利用周期,为人类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还在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最新版 2019年5月31日通过 8月1日起实施)

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最新版 2019年5月31日通过 8月1日起实施)

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19年5月31日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议》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保护及其相关活动。

第三条生态环境保护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政府主导、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统筹研究处理重大问题,组织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财政投入,逐步建立常态化、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其他有关负责人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人应当定期带头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巡查活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法律等规定,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职责。

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等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

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根据职责,依法对社会生活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建筑施工扬尘、餐饮服务业油烟、露天烧烤、城市焚烧沥青塑料垃圾、露天焚烧秸秆落叶、燃放烟花爆竹等污染行使行政处罚权。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

贵州的自然环境

贵州的自然环境
贵州的自然环境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贵州的气候特点 贵州的自然景观
贵州的地形地貌 贵州的生物多样性 贵州的环境问题与治理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贵州的地形地貌
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
贵州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约占全省面积的90%以上。
贵州的山地多为喀斯特地貌,地形复杂,地势险峻。
治理措施:植树 造林、退耕还林 、水土保持等
生态修复工程案 例:荔波、赤水 、梵净山等自然 保护区建设
环境治理的政策与措施
政策支持:政 府出台了一系 列环保政策, 如《贵州省环 境保护条例》

资金投入:政 府加大了对环 保事业的资金 投入,支持环 保项目的实施
技术研发:鼓 励企业研发环 保技术,提高
作用
地貌对气候的影响
贵州地处云贵高 原,地势起伏大, 对气候产生重要 影响
山地地形导致贵 州气候具有明显 的垂直变化,海 拔越高,气温越 低
贵州的喀斯特地 貌使得地表水容 易渗漏,导致水 资源短缺
贵州的河流多为 山间河流,水流 湍急,对气候产 生一定影响
03
贵州的气候特点
亚热带湿润气候的成因
地理位置: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气候温暖湿润。 地形地貌:贵州多山,地形复杂,有利于湿润气流的聚集和降水的形成。 季风气候:贵州受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形成了湿润的气候特点。 植被覆盖:贵州森林覆盖率高,植被丰富,有利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
贵州的丘陵多为红壤土质,土层深厚,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 贵州的地形地貌对当地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喀斯特地貌的分布

生物多样性中的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生物多样性中的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生物多样性中的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不同种类的生物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的重要途径之一。

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保护区的概念保护区是指为保护生物群落及其栖息地、习性地,进行保护调控或管理措施的区域。

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

世界上保护区的类型和数量不一,但都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而存在的。

二、保护区体系的建立保护区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

各个国家制定的保护区体系是根据不同国情、不同生态类型和不同资源耗竭情况而确定的。

我国在对保护区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建立了全国性的自然保护区体系。

这一体系不仅具有保护功能,还具有科学研究、教育宣传、旅游观光等多重功能。

三、保护区的分类保护区按照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的不同,一般可分为自然保护区、文化保护区、生态规划区等多种类型。

具体分类如下:1、自然保护区: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特定物种及其栖息地为主要目的的特殊地域。

2、文化保护区:以文化遗产及其环境为对象,实施文化遗产、文化景观、文化背景的保护和利用。

3、生态规划区:以生态保护为中心的规划区。

四、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性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性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1、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可以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物种的灭绝。

2、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可以改善生态环境,维护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和健康。

3、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有助于生态经济的发展和可持续利用,提高资源的经济利用效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升当地民生水平。

总的来说,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对于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及规划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及规划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及规划地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家园,我们需要毫不犹豫地投资修缮和保护我们的家园。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体的多样性,包括了物种、生态系统和基因水平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在于生物体构成了地球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系统的稳定,提高生命质量,减少灾害风险,增加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以及增加经济上的收益。

由于气候变暖、森林开伐、化学品污染等人类活动,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威胁。

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科学家、民间组织和公众共同努力。

以下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及规划。

1. 政策制定政府在制定保护和管理计划时应尽可能考虑到生物多样性问题,让保护和管理计划更加完善。

政府的目标是通过政策制定和行动计划来鼓励和推动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

部分保护包括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活动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区等2. 生态修复计划生态修复计划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法。

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建设生态修复计划是国家和地区环保行业人员所要力推的系统性生态修复计划,它致力于规范和支持经济发展和生态必要性的协同发展。

3. 自然保护区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式,这项工作主要是通过将特定区域划分为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

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人类自身利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4. 管理措施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依赖于管理,因此,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基本的层面。

管理需要针对不同的环境、生态系统和物种而定制措施。

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法律地位、对那些入侵和破坏环境的生物的管理方法、资源保护技术和机制、观察和监测系统等,针对地方特点实施科学的保护和管理计划。

5. 教育宣传教育和宣传是指通过推动广义和宽领域的生物多样性教育和宣传,让公众了解和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知识、价值和受到威胁的情况。

贵州省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及开发现状调查报告(1)

贵州省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及开发现状调查报告(1)

调查报告题目:贵州省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及开发现状调查姓名:学院:专业:组号:第四组2015年11月22日一、调查目的:贵州是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省份之一。

此外,贵州还是野生食用菌生长的天然温室,还拥有十分丰富的极端微生物资源和生长环境。

由于贵州不同地区气候、地形、降雨量等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导致了这些地区生物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

因为调查贵州省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可以清晰知道我省的生物资源及生物资源的分布,可以充分认识到生物的多样性,学会将生物分类、做调查记录。

二、调查时间:2015.11.12—2015.11.20三、调查方法:网上收集资料、图书馆查询资料、实地调查四、调查工具:照相机、记录本、笔五、调查人员:六、调查区域:贵州省分为五个部分调查:贵阳安顺区域、毕节区域、遵义铜仁区域、黔南黔东南区域、黔西南六盘水区域七、调查报告内容:(一)贵阳安顺区域1、地理环境:贵阳: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上,属全国东部向西部高原过渡地带(东经106°07′~107°17′,北纬26°11′~27°22′之间)。

地形、地貌走势大致呈东西向延展,地势起伏较大,南北高,中部低。

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大量分布,既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又有盆地和河谷、台地,海拔最高为1762米,最低506米,市区中心海拔1071米。

安顺:安顺是贵州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贵州省中西部,距贵州省省会贵阳90公里。

地处长江水系乌江流域和珠江水系北盘江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是世界上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地区;东邻省会贵阳市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靠六盘水市,南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接毕节市。

2、气候水文:贵阳:贵阳市处于费雷尔环流圈,常年受西风带控制,贵阳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3℃,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年极端最低温度为-7.3℃,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129.5毫米,年雷电日数平均为49.1天,年平均阴天日数为235.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48.3小时,年降雪日数少,平均仅为11.3天。

贵州省第四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细则

贵州省第四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细则

附件3贵州省第四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细则(修订版)贵州省林业厅2 0 1 5 年 1 0 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制定依据 (1)第二条调查目的与任务 (1)一、调查目的 (1)二、调查任务 (1)第三条调查范围与内容 (1)一、调查范围 (1)二、调查内容 (2)(一)基本内容 (2)(二)专项内容 (2)第四条调查会议制度 (2)一、第一次调查会议 (2)(一)县级行政区域 (2)(二)县级森林经营单位 (2)二、第二次调查会议 (3)(一)县级行政区域 (3)(二)县级森林经营单位 (3)第五条调查资格管理 (3)一、调查单位资质 (3)二、调查员资格 (3)第六条调查周期及调查工作完成时限 (3)第七条主要精度要求 (3)一、抽样调查 (3)二、小班调查 (4)(一)小班调绘面积精度 (4)(二)总体活立木蓄积精度 (4)第二章技术标准 (5)第八条地类划分 (5)一、分类原则 (5)二、技术标准 (5)(二)非林地分类 (8)第九条森林分类 (9)一、森林类别 (9)(一)生态公益林 (9)(二)商品林 (11)二、林种分类 (12)(一)分类系统 (12)(二)技术标准 (12)(三)林种优先级 (15)第十条树种(组)、优势树种(组)、树种组成 (15)一、树种(组) (15)(一)乔木树种(组) (15)(二)竹林树种(组) (16)(三)经济树种(组) (16)(四)其他灌木树种(组) (16)二、优势树种(组) (17)三、树种组成 (17)第十一条龄级、龄组与竹度、生产期 (17)一、龄级、龄组 (17)二、竹度 (18)三、经济林生产期 (18)第十二条郁闭度、覆盖度 (19)一、郁闭度 (19)二、覆盖度 (19)第十三条起源 (20)第十四条森林生态因子 (20)一、森林群落结构 (20)二、林层结构 (20)三、树种结构 (20)四、森林自然度 (21)五、森林健康 (21)(二)森林灾害等级 (21)(三)森林健康等级 (22)六、生态功能等级 (22)第十五条立地因子 (23)一、地形因子 (23)二、土壤因子 (23)三、土壤母质分类 (24)四、基岩裸露率等级 (24)第十六条林地功能分区、主体功能区 (24)第十七条林地保护等级 (24)第十八条林地质量等级 (25)第十九条石漠化程度等级和成因 (25)一、岩溶地区土地类型 (25)(一)石漠化土地 (25)(二)潜在石漠化土地 (25)(三)非石漠化土地 (25)二、石漠化程度等级 (25)三、石漠化成因 (26)第二十条土壤侵蚀强度等级与水土流失隐患等级 (26)一、土壤侵蚀强度等级 (26)二、水土流失隐患等级 (26)第二十一条其它因子 (27)一、林地所有权 (27)二、林木所有权 (27)三、可及度 (27)四、工程类别 (27)五、天然更新等级 (27)六、林木质量 (28)七、径阶与径级组 (28)八、立木类型 (28)九、林地交通区位等级 (28)十一、经营措施建议 (29)第二十二条散生木、四旁树和城镇林、四旁林 (29)一、散生木 (29)二、四旁树 (29)三、城镇林、四旁林 (29)第二十三条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 (29)第二十四条调查使用数表类型 (30)一、抽样调查蓄积计算 (30)二、小班调查蓄积计算 (30)第三章外业前工作准备 (31)第二十五条组织管理 (31)一、省级领导机构 (31)二、市(州)、县级领导机构 (31)三、县级工作流程 (31)第二十六条县级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编制 (31)一、县级工作方案的主要内容 (31)二、县级技术方案的主要内容 (32)第二十七条技术资料准备 (32)第二十八条仪器工具准备 (33)一、外业调查仪器和用品 (33)二、内业处理设备、软件 (33)第二十九条技术培训 (33)一、培训对象和时间 (33)二、培训内容 (33)(一)室内培训 (33)(二)实际操作 (34)(三)野外练习 (34)三、考试考核 (34)第四章总体抽样调查 (35)第三十条抽样调查设计 (35)二、抽样样地数的计算和确定 (35)三、样地布设 (35)(一)样地间距计算 (35)(二)样地布设 (36)第三十一条样地调查 (36)一、样地定位与设置 (36)(一)样地定位及航迹采集 (36)(二)样地设置 (37)二、样地调查 (37)(一)样地地类判定 (37)(二)样地拍照 (37)(三)样地因子调查 (38)(四)样地每木检尺及计算 (39)(五)样地测树因子计算 (40)(六)活立木分布情况 (41)(七)目测样地记载 (41)第三十二条统计分析 (41)一、抽样特征数计算 (41)(一)森林蓄积抽样特征数计算 (41)(二)森林面积抽样特征数计算 (43)二、补设样地 (44)三、控制修正各小班蓄积 (44)第五章森林经营区划 (45)第三十三条森林经营区划系统与原则 (45)一、森林经营区划系统 (45)二、区划原则 (45)第三十四条林班划分 (45)第三十五条小班划分 (45)一、小班划分条件 (45)二、小班面积 (46)第三十六条森林分类区划 (46)一、建立二类调查小班区划基础图层数据库 (46)二、建立二类调查小班区划调查数据库 (47)三、小班区划 (47)(一)小班区划步骤 (47)(二)质量要求 (47)第六章小班调查 (48)第三十八条地物调绘和注记 (48)一、地物调绘注记的内容 (48)二、地物调绘注记的要求 (48)三、地物调绘的方法 (48)四、区划调绘的符号 (48)第三十九条小班界线调绘 (48)第四十条小班调查内容 (48)第四十一条小班调查记载 (50)一、空间位置 (50)二、立地因子 (50)(一)调查方法 (50)(二)因子记载 (50)三、管理因子 (50)(一)调查方法 (50)(二)因子记载 (50)四、林木因子 (52)(一)基本因子 (52)(二)有蓄积的乔木林、疏林小班测树因子调查 (54)第七章建立县级森林资源数据库 (55)第四十二条数据库内容 (55)第四十三条数据库更新 (55)一、变更数据的采集 (55)(一)数据库年度变更 (55)(二)图形未发生变更的小班 (55)(三)图形发生变更的小班 (55)二、数据变更的方法 (56)(一)线状地物数据层的变更 (56)(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小班数据层 (56)(三)行政区和行政界线数据层 (56)第四十四条数据库使用与管理 (56)一、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 (56)(一)数据库成果移交 (56)(二)数据库的运行 (56)(三)数据库的维护 (56)二、数据库的管理和数据安全保护 (57)(一)设立安全机构和管理制度 (57)(二)数据的安全保护 (57)第八章成果编制 (59)第四十五条成果编制要求 (59)第四十六条森林资源统计表编制 (59)第四十七条成果图编制 (59)一、编图要求 (59)二、基本图编制 (60)三、林相图编制 (60)四、森林分布图编制 (60)五、森林分类区划图和专题图编制 (60)第四十八条调查报告编写 (61)第九章质量管理 (62)第四十九条管理制度 (62)第五十条质量检查 (62)一、质量检查体系 (62)(一)县级自查 (62)(二)市(州)级检查 (62)(三)省级检查验收 (62)二、外业质量检查 (63)(一)检查内容与质量标准 (63)(二)检查数量 (64)(三)检查样本抽取 (65)(四)质量等级评定标准 (65)三、数据质量检查验收 (65)(一)数据质量检查的内容 (65)(二)检查的数量 (65)(三)数据检查质量标准 (66)(四)数据质量检查方法 (67)(五)数据质量检查验收评定 (67)四、图面资料检查 (67)五、调查报告检查 (68)第五十一条质量检查责任 (68)第十章调查成果管理 (69)第五十二条调查成果资料 (69)一、表格材料 (69)二、图面材料 (69)三、文字材料 (69)四、电子文档 (69)第五十三条成果上报 (69)附件 1 贵州省土壤分类系统表 (70)附件 2 水土流失评价方法 (73)附件 3 县级森林资源数据库建库要求 (75)附件 4 圆形样地调查记录表 (115)附件 5 小班调查记录表 (118)附件 6 疏密度 1.0 断面积(G)、蓄积量(M )标准表 (119)附件 7 各类统计表格式 (120)8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定依据为统一贵州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贵州省森林条例》、《贵州省林地管理条例》、《贵州省生态文明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 /T 26424 —2010 )等规程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

加强科研人才培养:支 持保护区与科研机构、 高校共同培养科研人才 ,提高保护区科研水平 。
6
自然保护区的未来发展
全球气候变化对保护区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物种 分布和迁徙模式的 改变
气候变化影响保护 区的生态功能和生 物多样性
气候变化对保护区 的管理和保护策略 提出新的挑战
应对气候变化,保 护区需要加强科学 研究和监测,制定 适应性管理策略
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意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是生 物多样性的重要 保障,可以保护 各种珍稀濒危物 种及其栖息地。
维护生态平衡: 自然保护区的建 设可以维护生态 平衡,防止生态 破坏和生态危机 的发生。
促进科学研究: 自然保护区可以 为科学研究提供 宝贵的资源和场 所,促进生态学、 生物学、地理学 等领域的研究和 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国际:《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章 程》、《生物多样性公约》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法律法规的实施与监督:各级政 府部门对自然保护区的监管、执 法力度、公众参与等
保护区土地权属与使用管理
土地权属:自 然保护区的土 地属于国家所 有,由政府管 理
使用管理:自然 保护区的土地只 能用于保护、科 研、教育和旅游 等与保护目的相 关的活动
合作与交流:与其他自然保 护区、科研机构、教育机构 等合作,共同开展生态旅游 与科普教育工作,提高保护 效果和公众参与度
5
自然保护区的法律与政策 保障
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
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 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 环境保护法》等
政策保障:政府对自然保护区的 财政支持、技术支持、人才培养 等
自然保护区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设立的特定区 域。

自然保护区建设方案

自然保护区建设方案

自然保护区建设方案一、保护区选址选择合适的地点是建设自然保护区的首要任务。

这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优先选择拥有多种珍稀、濒危物种以及独特生态系统的区域。

2、生态脆弱性:关注那些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和破坏的生态脆弱区域,如湿地、高山草甸等。

3、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确保所选区域的土地所有权清晰,且能够获得合法的使用权限。

4、周边人类活动影响:尽量避开人口密集区和重大开发项目所在地,以减少人为干扰。

二、保护区规划与分区1、核心区:这是保护区内最重要的区域,应实行最严格的保护措施,禁止任何形式的人类活动,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最原始、最自然的生存环境。

2、缓冲区:环绕核心区,允许进行有限的科学研究和监测活动,但严格控制开发和人类进入。

3、实验区:在实验区内,可以开展适度的生态旅游、科普教育以及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开发活动,但必须遵循严格的生态保护原则。

三、基础设施建设1、边界标识:明确保护区的边界,通过设立界碑、围栏等标识,防止外界的非法入侵。

2、巡逻道路:建设便于巡逻和监测的道路网络,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保护区内的问题。

3、监测站点:设立多个监测站点,配备先进的监测设备,用于观察和记录生态系统的变化。

4、保护站和管理中心:建设保护站和管理中心,为工作人员提供办公和生活设施,同时作为保护区的指挥中枢。

四、生态监测与研究1、建立监测体系:定期对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气候变化等进行监测,收集数据,为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物种调查:开展全面的物种调查,建立物种名录和档案,了解其分布、数量和生存状况。

3、生态研究:鼓励科研机构和学者在保护区内开展生态研究项目,探索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和保护策略。

五、保护措施1、打击非法活动: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盗猎、盗采、非法开垦等违法犯罪行为。

2、火灾防控:建立完善的火灾预警和防控体系,预防和及时扑灭火灾。

3、病虫害防治:定期监测和防治病虫害,保护植被健康。

我国各个少数民族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和贡献

我国各个少数民族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和贡献
开展生态修复: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生态修复工作,如西藏的草原生态修复、新 疆的荒漠化治理等。这些工作不仅保护了生物多样性,还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
我国各个少数民族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和贡献
建立生态廊道: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生态廊道,如云南的滇池生态廊道、贵州的 赤水河生态廊道等。这些廊道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迁徙和栖息的通道,保护了生物多样 性
20xx
我国各个少数民族保护生 物多样性的做法和贡献
我国各个少数民族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和贡献
目录
我国各个少数民族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和贡献
我国各个少数民族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以下是一些少数民族保护生 物多样性的做法和贡献
实施自然保护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如云南的怒江自然保护 区、贵州的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等。这些保护区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加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如云 南省颁布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贵州省也出台了《贵州省生态保护条例 》等。这些法律法规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法律保障
我国各个少数民族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和贡献
1 倡导绿色生活: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倡导 绿色生活,如藏区的绿色消费、新疆的绿色 出行等。这些绿色生活理念和行为对于减少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具有积极的作 用
2 加强国际合作: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积极参与 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如中国-东南亚 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计划、中国-东盟绿色 使者计划等。这些合作项目加强了我国与国 际社会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6
我国各个少数民族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做法和贡献
综上所述,我国各个少数民族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通过实施自然 保护区、生态修复、生态廊道、生物多样性调查和可持续利用等措施,传承和弘扬传统文 化,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倡导绿色生活以及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 了重要的保障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保护区建设的原因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保护区建设的原因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保护区建设的原因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包括物种的数量、种类的多样性以及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可避免,世界上的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积极采取了保护区建设的措施。

本文将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保护区建设的原因。

一、栖息地破坏栖息地破坏是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大量的森林、湿地和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被开发和破坏,这导致了物种的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使得许多物种无法生存和繁衍。

因此,建立保护区可以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栖息地,从而保护物种的生存环境。

二、非法狩猎和盗猎非法狩猎和盗猎是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威胁的行为。

为了追求私利,一些人滥杀野生动物,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这不仅直接减少了物种的数量,还扰乱了生态平衡。

建立保护区可以限制非法狩猎和盗猎行为的发生,保护濒危物种的生命安全。

三、气候变化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许多物种的生活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气温升高、降水模式变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等因素都对物种的分布和生存产生了影响。

建立保护区可以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帮助物种适应气候变化,并减缓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四、灾害风险管理自然灾害如火灾、洪水、地震等对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威胁。

保护区的建设可以提高对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应对能力,减少灾害对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同时,保护区也可以起到储备区的作用,保护受灾地区的物种繁衍和恢复。

五、教育和科研保护区不仅可以用于自然保育,也可以用于教育和科研目的。

通过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可以提供一个独特的场所,供学生、研究人员和公众了解和研究生物多样性,推动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的发展。

六、文化遗产保护许多自然保护区存在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与特定的生物多样性密不可分。

保护区的建设可以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建立保护区密切相关。

黄果树环保整改措施有哪些

黄果树环保整改措施有哪些

黄果树环保整改措施有哪些黄果树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南部,是一座以独特的瀑布景观而闻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然而,多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黄果树的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包括水污染、垃圾处理不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为了保护黄果树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必须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整改措施。

一、水污染治理黄果树瀑布是贵州省的重要水资源,保护瀑布的水质是首要任务。

为了治理水污染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水源保护:设立水源保护区,禁止在保护区内进行采矿、养殖和农药施放等活动,定期监测水质,及时发现并处理水污染源。

2.加强污水处理:建设污水处理厂,对周边居民、旅游景点和餐饮服务区的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确保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3.加强农业污染控制: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种植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缓农业对水质的污染。

二、垃圾处理改进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黄果树周边产生的大量垃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改善垃圾处理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设完善的垃圾处理设施:在黄果树周边建设垃圾处理中心,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旅游者的环保意识,鼓励旅游者带走自己产生的垃圾,减少对黄果树景区的污染。

3.加强监管:加强对旅游景点、宾馆餐饮区等场所的垃圾处理监管,对违规处理垃圾的单位进行处罚。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黄果树自然保护区是贵州省的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之一,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正在受到丧失。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保护区管理:增加保护区的巡护人员,加强对非法狩猎、查封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稀有和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2.限制人类活动:限制游客的人数和行动范围,制定游客行为准则,防止游客捕杀野生动植物或破坏栖息地。

3.推广环境教育: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保护区重要性的认识,培养爱护自然的意识。

四、可再生能源利用为了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可以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并加强能源管理。

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而设立的特定地区。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它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自然保护区的设立是为了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

这些保护区通常位于自然环境相对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地区,包括森林、湿地、河流、海洋等。

通过限制人类活动和干扰,自然保护区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使得各种物种能够繁衍生息,维持其自然的生态功能。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不仅有助于保护物种的多样性,还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发挥起着重要作用。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各种物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生态网络。

当一个物种消失或数量减少时,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其他物种的存活和繁衍。

自然保护区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保护了各种物种的栖息地,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还有助于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许多物种面临着生存的威胁。

自然保护区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为濒危物种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机会。

同时,自然保护区还保护了一些特殊的生态系统,如珊瑚礁、湿地等,这些生态系统对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和气候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保护区的范围和边界需要明确和有效管理,以确保物种和生态系统得到充分的保护。

同时,保护区内的人类活动也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以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此外,保护区的管理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形成多方合作的保护机制。

为了增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效果,还需要加强科学研究和监测。

科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为保护区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监测工作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保护区内的问题,保障保护区的有效运行。

此外,教育和宣传也是保护区的重要任务。

通过教育和宣传,可以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和自然保护的认识和意识,促进公众参与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贵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价

贵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价

贵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价——外部威胁分析“贵州省国家级保护区外部威胁研究”课题组贵州师范大学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研究中心二OO四年七月第一章项目介绍1.1 背景及立项理由1.2 项目目标1.3 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第二章研究方法2.1 二手资料的收集2.2 实地考察和调研2.3 相关数据对比分析第三章结果与讨论3.1 贵州自然保护区的背景3.1.1贵州的环境极其生物多样性3.1.2 贵州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和现状3.1.3 贵州省自然保护区建立对贵州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3.1.4 贵州自然保护区的管理3.1.5 贵州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发展方向3.2 贵州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外部环境3.2.1政治环境——分级与多头管理出现各自为政3.2.2经济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渐突出3.2.3法制环境——逐步完善但仍有缺陷3.2.4市场环境——利益驱动带来新的保护压力3.2.5 投资环境——投入不足导致创收与保护的茅盾3.2.6 文化环境——促进自然保护存在知识性冲突3.3 贵州自然保护区面临的外部威胁——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3.3.1社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的威胁3.3.2当地政府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造成的威胁3.3.3内部管理造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外部威胁3.3.4自身生态系统的脆弱性造成的威胁第四章建议与对策214.1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监测与评价体系4.2建立对保护机构的业绩评估体系4.3促进保护区职能的转变4.4建立社区参与的保护机制4.5地方政府减少对保护区管理的干预4.6 建立公共的对话交流手法结语与致谢参考文献贵州省自然保护区评价--- 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外部威胁分析第一章项目介绍1.1 背景及立项理由至2003年底,贵州省已经建立了自然保护区128个,占贵州省国土面积的5.4%。

尽管这些保护区的管理基础和条件各有不同,各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外部威胁也不一样,但由于各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针对性不强,目前贵州多数保护区管理机构仅仅把重点放在科研和执法管理上,对保护区周边的社区缺乏了解,和当地政府的协调也不够,因而不易消除自然保护区面临的外部威胁,很难达到对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和对保护区的有效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 高民众的保护 意识 ; 4 ) 建 立健全 法律 法规保 障体 系并提 高执行 力 ; 5 ) 发挥 自 身优势 , 促进保护 区全面发展 。
关键词 : 贵州省 ; 生物 多样性 ; 自然保护 区; 策略
中 图分 类 号 : X1 7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1 —3 6 7 9 ( 2 0 1 5 ) 0 2—1 8 8— 0 4
p r o mo t e t h e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d e v e l o pme n t o f na t u r e r e s e r v e s .
p u b l i c i t y a n d e n h a n c e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o f p r o t e c t i n g e n v i r o n m e n t ; 4 ) E n f o r c e t h e r e l a t e d l a w s a n d e n — s u r e o b s e r v a n c e o f l a w s a n d ul r e s a n d i m p r o v e t h e e x e c u t i o n ; 5 ) G i v e f u l l p l a y t o i t s a d v a n t a g e s , a n d
i s t r a t i v e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 a n d ma n a g e m e n t ,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a l s t uc r t u r e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s y s t e m; 3) S t r e n g t h e n
1 ) I n c r e a s e i f n a n c i a l i n p u t a n d s p e e d i n g u p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i n t h e n a t u r e r e s e r v e ; 2 ) I m p r o v e a d mi n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贵州 省 生 物 多 样 性 保 护 与 自然保 护 区建 设
魏焕 奇 , 陈光 平
( 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 院 , 5 5 0 0 2 5 , 贵阳) 摘要 : 通过分析贵州省 自然保护 区的建设与发展 , 分析 其在管理 、 科研和 开发等方 面存 在的一 系列问题 , 有 针 对性 的提 出建设对策 : 1 ) 加 快保 护区建设 , 增加资金投入 ; 2 ) 完善 管理机构 , 建立业绩评 估体 系; 3 ) 加 大宣传 ,
B y c o mp r e h e n d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n a t u r e r e s e r v e s i n Gu i z h o u p r o v -
i n c e, An a l y s i s o f p r o b l e ms i n i t s ma n a g e me nt , r e s e a r c h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S O o n. On t h i s b a s i s , t h e p a p e r s p e c i ic f a l l y p r o p o s e d t he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f o r n a t u r e r e s e ve r c o ns t uc r t i o n i n Gu i z h o u Pr o v i n c e:
The Re l a t i o ns hi p o f Bi o d i v e r s i t y Co ns e r v a t i o n a nd Na t u r e Re s e r v e Co ns t r u c t i o n i n Gu i z ho u Pr o v i n c e
第3 3卷
第 2期

西


Vo 1 . 3 3 No. 2 Ap r . 2 01 5
2 0 1 5年 4 月
CI ENCE J I ANGXI S
d o i : 1 0 . 1 3 9 9 0 / j . i s s n l 0 0 1 —3 6 7 9 . 2 0 1 5 . 0 2 . 0 1 2
W EI Hu a nq i , CHEN Gua n g p i n g ( Gu i z h o u C o a l Mi n e De s i g n a n d R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5 5 0 0 2 5, Gu i y a n g , P RC) Abs t r a c t: Es t a b l i s h i ng n a t ur e r e s e r v e i s o n e o f t h e i mp o r t a n t a p p r o a c h e s i n p r o t e c t i n g b i o d i v e r s i t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