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全册古诗+译文汇总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四、重点句子1、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比喻、拟人)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比喻)3、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拟人)五、课文回顾。

1、《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面对浣花溪一带春光而作,全诗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无限欢喜和热爱)。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时节的)春江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绝句),描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2、《燕子》通过描写(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以及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和热爱之情)。

3、《荷花》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其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昆虫备忘录》以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四种)昆虫的(模样以及生活习性),流露了作者对(昆虫的喜爱以及痴迷)。

六、背诵积累。

1.背诵默写《古诗三首》《忆江南》2.背诵:《燕子》1一3自然段。

《荷花》2一4自然段。

二、易写错的字释:左边是“”。

颈:第二笔是“点”。

虚:半包围结构,部首是“虍”。

懦:右上部分“雨”第三笔是“横钩”。

赏:下边是“贝”。

映:右边是“央”。

八、词语搭配形容词搭配:(1)形容词+ 动词:(谦虚)地回答(傲慢)地问(惊讶)地说(兴奋)地说(高兴)地叫起来(痛痛快快)地喝(没精打采)地离开(机灵)地支起(悄悄)地逼近(蜿蜒)地贯穿(安闲)地躺(2)形容词+ 名词:(骄傲)的铁罐(懦弱)的东西(轻蔑)的神气(厚厚)的尘土(荒凉)的废墟(精美别致)的角(漂亮)的角(美丽)的角(难看)的腿(匀称)的身段(有力)的长腿(凶猛)的狮子(灰心丧气)的狮子(沉重)的货船(柔软)的泥土(清闲)的生活九、词语归类2. 数量词语:一(只)鹿一(个)池塘一(面)镜子一(阵)清风一(头)狮子一(条)小溪十、句子积累1. 三个“而”字句:(1)折颈而死。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汇总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汇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汇总绝句[唐]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注释①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③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注释⑴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善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⑵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⑶芦芽:芦苇的嫩芽。

⑷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逆江而上。

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注释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

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

小溪,小河沟。

泛,乘船。

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却,再的意思。

⑤绿阴:苍绿的树阴。

阴,树阴。

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黄鹂:黄莺。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全册古诗及译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全册古诗及译文

三年级下册古诗及译文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2)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3)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古诗大意: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2)蒌蒿: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可入药(3)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4)河豚:鱼的一种,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5)上:指鱼逆江而上。

古诗大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

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2)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3)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

小溪,小河沟。

泛,乘船。

尽,尽头。

(4)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却,再的意思。

(5)绿阴:苍绿的树阴。

阴,树阴。

(6)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7)黄鹂:黄莺古诗大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1)谙(ān):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2)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3)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三年级下册古诗词全部

三年级下册古诗词全部

三年级下册古诗词全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三年级下册古诗词是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积累汉语知识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学生情感、审美和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古代诗人的情感和智慧,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通过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让他们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年级下册的古诗词内容涵盖了不同的题材和意境,有描写自然风光的、赞美父母亲情的、表达思乡之情的等等,每首诗词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表达。

在学习这些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美好的情感体验,领悟到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深层次思想和情感,培养起对优美文字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三年级下册的古诗词包括了许多经典之作,如《静夜思》、《悯农》、《春晓》、《望庐山瀑布》等,这些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被誉为“千古绝唱”。

学生通过朗读、背诵和赏析这些古诗词,可以感受到古代诗人的诗意生活和情感体验,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和文化传统的丰富内涵。

第二篇示例:三年级下册的古诗词是我们学习古文化、培养审美情趣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古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心情和情感,进而领略古人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大家整理介绍三年级下册的古诗词,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优美的古文化遗产。

1. 唐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脍炙人口的名篇,描述了春天清晨的景象,给人以清新的感受。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作品,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象,充满了浓郁的南国风情。

3. 宋词《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宋代词人李白的名篇之一,《静夜思》表现了诗人在夜晚对乡愁的追忆,引起了读者的共鸣。

(2019新教材)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课文】

(2019新教材)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课文】

(2019新教材)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课文】1.古诗三首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2.燕子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图地荡漾开去。

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

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3.荷花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的好梦……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及生字组词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及生字组词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一、读准字音1、易错字音鸳鸯(yāng)蒌蒿(hāo)河豚(tún) 伶俐(líng) 掠过(lüè)沾水(zhān)闲散(sǎn)纤细(xiān)莲蓬(péng) 姿势(zī)琢磨(zuó) 衬裙(chèn) 益虫(yì) 摔晕(yūn)捏住(niē) 2、多音字sì(似乎) qiān(光纤) sàn(散步) āi(挨挨挤挤) gū(花骨朵儿) shì(似的) xiān(纤细) sǎn(闲散) ái(挨打)gǔ(骨头)二、认清字形1、形近字崇(崇高) 乏(缺乏) 减(减少) 奏(奏乐)宗(宗旨) 泛(广泛) 喊(呼喊) 凑(凑合)拂(吹拂) 聚(聚会) 形(形状) 掠(掠过)佛(仿佛)骤(骤然) 型(题型)凉(冰凉)偶(偶尔)沾(沾水) 卷(试卷)瓣(花瓣)遇(遇到) 站(站立) 倦(疲倦)辫(辫子)蓬(莲蓬) 资(资本) 仿(仿照)矩(规矩)篷(篷车) 姿(姿态) 访(访问)距(距离)绸(丝绸) 害(害怕) 约(大约) 斑(斑马)稠(稠密) 瞎(瞎说) 药(吃药) 班(班级)2.词语听写融化燕子鸳鸯惠崇芦芽短小梅子小溪泛尽减少凑成吹拂集合聚集形状掠过偶尔沾水疲倦纤细痕迹花瓣莲蓬胀裂姿势仿佛跟随舞蹈停止乌黑剪刀活泼春日轻风洒落春光湖面电线荷花清香赶紧圆盘花骨朵儿眼前画家本领了不起飘动三、词语积累1、近义词俊俏—俊美轻快—轻捷活泼—活跃鲜艳—艳丽聚拢—聚集偶尔—有时姿势—姿态仿佛—好像朴素—朴实洁白—雪白琢磨—思考特别一非常2、反义词轻快—沉重偶尔—经常纤细—粗壮展开—合拢雪白—乌黑走近—远离朴素—华丽灵敏—迟钝讨厌—喜欢3、词语搭配(乌黑)的羽毛(轻快有力)的翅膀(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如毛)的细雨(烂漫无比)的春天(波光粼粼)的湖面(纤细)的电线(有趣)的图画(碧绿)的大圆盘(雪白)的衣裳4、量词一(身)羽毛一(双)尾巴一(对)翅膀一(幅)图画一(阵)清香一(个)圆盘一(朵)荷花一(对)复眼一(辆)小车5、四字词语烂漫无比伶俐可爱波光粼粼翩翩起舞四、重点句子1、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2020部编语文】3年级(下册)全册古诗+注释+译文

【2020部编语文】3年级(下册)全册古诗+注释+译文

(1)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2)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3)独怜:唯独喜欢。 (4)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5)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6)春潮:春天的潮汐。 (7)野渡:郊野的渡口。 (8)横:指随意飘浮。
古诗大意:
最 是 喜 爱 涧 边 生 长 的 幽 幽 野 草 ,还 有 那 树 丛 深 处 婉 转啼唱的黄鹂。 春 潮 不 断 上 涨 ,还 夹 带 着 密 密 细 雨 。荒 野 渡 口 无 人 , 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含义:
原 比 喻 希 图 不 经 过 努 力 而 得 到 成 功 的 侥 幸 心 理 。现 也 比 喻 死 守 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2)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 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3)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4)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 俗 ,大 年 初 一 全 家 合 饮 这 种 用 屠 苏 草 浸 泡 的 酒 ,以 驱 邪 避 瘟 疫 , 求得长寿。 (5)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6)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7)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 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1)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 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2)纷纷:形容多。 (3)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断 魂 :神 情 凄 迷 ,烦 闷 不 乐 。这 两 句 是 说 ,清 明 时 候 ,阴 雨 连 绵 ,飘 飘 洒 洒 下 个 不 停 ;如 此 天 气 ,如 此 节 日 ,路 上 行 人 情 绪 低落,神魂散乱。 (4)借问:请问。 (5)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全册古诗翻译古文及名言积累翻译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全册古诗翻译古文及名言积累翻译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第四课 古诗三首所见【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zhèn林樾yuè。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翻译第一二句: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第三四句: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第一二句: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第三四句: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第十七课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第一二句: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第三四句: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q ín ɡ雨盖, 菊残犹有傲ào 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第一二句: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第三四句: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第一二句: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

第三四句: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语文园地六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liàn yàn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mǒ总相宜。

译文第一二句:在晴日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光彩熠熠,美极了;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

第三四句: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浓抹都显得十分自然。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全册课文内容归纳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全册课文内容归纳

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文内容归纳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绝句》描写了春天到来时江山美丽,花草飘香,燕子翻飞,鸳鸯安睡的情景,表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欢愉、闲适的心情。

《惠崇春江晚景》通过对竹外的几枝桃花、戏水的鸭子、满地蒌蒿和短短的芦芽的描写,表现出了早春时节春江的景色,抒发了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三衢道中》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2.《燕子》:作者通过对燕子的外形和在春光中飞行、休憩的燕子的动作的描写,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3.《荷花》: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情态、色彩明丽的荷塘景色。

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昆虫备忘录》:作者用清新、有趣的语言描述对复眼的琢磨,花大姐、独角仙和蚂蚱的样子和特点。

描述生动,特点突出,表现了童真童趣,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第二单元5.《守株待兔》:本文通过农夫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就丢掉农具整天守着树桩,结果再也没有得到兔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心存侥幸,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

6.《陶罐和铁罐》:本课讲了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

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无影无踪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7.《狮子和鹿》:鹿非常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四条腿细长难看。

但是当凶猛的狮子向他扑来时,鹿的四条有力的长腿帮他狮口脱险;而美丽的角被树枝挂住,险些让他丧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各有所长,不要因为长处而看不见短处,也不要因为短处而否定长处;在认识事物时,不要只看美丽的外表,也要讲究实用。

8.《池子与河流》:这首寓言诗通过池子和河流的对话以及它们不同的结局告诉我们:不可贪图安逸,只想着享受生活,这样只会被人遗忘;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为社会多做贡献,为人们带来幸福,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样才会被人记住,成为“长流不断的河流”。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古诗及日积月累(注释、译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古诗及日积月累(注释、译文)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第1课古诗三首(第2-3页)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迟日:春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变湿软。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泥土随着春天的来临而融化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

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春江晚景》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一种肉味鲜美的鱼,有毒性。

上:指逆江而上。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

三衢:地名,今浙江衢州一带。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小溪,小河沟。

泛,乘船。

尽,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却,再,又。

阴:树荫。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黄鹂:黄莺。

译文:梅子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间小路。

山路上古树苍翠,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日积月累(第14页)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注释: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古诗 文言文 日积月累背诵汇总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古诗 文言文 日积月累背诵汇总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背诵资料一、【古诗词】《绝句》[唐]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宋]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lóu hāo)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衢道中》[宋] 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兔子。

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解释】: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

《元日》[宋]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唐]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日积月累】(一)《忆江南》[唐]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另外两首)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二)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

[学步]:学习走路。

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滥竽充数:[滥]失实的,假的。

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

[盗]偷。

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

[盾]保护自己的盾牌。

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部编版1-3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汇总,让孩子提前预习

部编版1-3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汇总,让孩子提前预习

部编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古诗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悯农(其一)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其二)唐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忆江南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要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要点

1quān(圆圈)āi (挨挨挤挤)骨:gū(花骨朵)间:jiàn (间接)gǔ(骨头) jiān (中间)中:zhòng (打中)挑:tiǎo(挑战)zhōng (中间) tiāo(挑水)曲:qū(弯曲)乐: lè(快乐)qǔ(歌曲) yuè(乐曲)三、形近字组词俊(俊俏)尖(尖利)符(符号)峻(峻岭)尘(尘土)附(附近)咏(歌咏)滨(海滨)佛(佛祖)泳(游泳)缤(缤纷)沸(沸水)俏(俏丽)沾(沾水)倦(疲倦)悄(悄声)粘(粘贴)圈(圈子)偶(偶尔)晴(晴天)胀(饱胀)寓(寓言)清(清水)张(张开)滔(滔天)裁(裁员)仿(仿佛)蹈(舞蹈)载(载客)放(放学)四、四字好词乌黑光亮、俊俏轻快、活泼机灵、光彩夺目挨挨挤挤、翩翩起舞、随风飘动、弯弯曲曲五、仿照例子,写带有反义的词语。

如:生死课内:动静得失吞吐详略攻守进退始终呼吸是非爱憎课外:上下左右前后出入多少老少远近进出反正六、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支)歌曲一(阵)微风一(身)羽毛一(对)翅膀一(条)小路一(束)金光一(幅)画面一(串)珍珠一(阵)细雨一(条)柳丝一(圈)波纹几(痕)细线七、描写大自然景观的词语。

1、描写花草树木:群芳吐艳、姹紫嫣红、落英缤纷、郁郁葱葱、万紫千红、百花齐放、花红柳绿2、描写日月:喷薄欲出、旭日东升、夕阳西下、皓月当空、月光如水、烈日当空、云开见日3、描写山峦: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层峦叠翠、苍翠欲滴、千山一碧、高耸入云、山明水秀八、背诵积累以下描写大自然的好句露珠:盛在荷叶上的露珠,在微风的吹动下不停地滚动。

槐花落在荷叶上,露珠就更加起劲地跳跃起来。

草地:地上全是绿茸茸的小草,草里夹着一些蓝色的、紫色的、鹅黄色的野花,像一块地毯铺在水边。

溪水:碧清的水流撞在岩石上,发出铃铛摇动般的脆响。

叮咚叮咚……大自然乐器奏出的音乐,在幽静的山谷里回旋飘荡。

2背: bèi(背后)尽: jìn (尽头)bēi(背包) jǐn (尽管)晃:huàng(摇晃)重: chóng (重复) huǎng(晃眼) zhòng (重量)露: lù(露水)调:diào (调动)lòu (泄露) tiáo (空调)应:yīng(应该)还:huán (还书)yìng(答应) hái (还有)量:liáng (测量)卷: juàn (卷子)liàng (数量) juǎn (卷发)三、形近字组词。

全册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及译文集

全册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及译文集

全册部编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及译文集1.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___ at the front of the bed, as if it were frost on the ground.I raise my head to gaze at the moon, and lower it to think of my hometown.2.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The white sun sets behind the mountain, the Yellow River flows into the sea.To ___ miles, I will ascend to another level of the tower.3.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___ at the front of the bed, as if it were frost on the ground.I raise my head to gaze at the moon, and lower it to think of my hometown.4.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The white sun sets behind the mountain, the Yellow River flowsinto the sea.To ___ miles, I will ascend to another level of the tower.以上为部分古诗及其译文,全册共收录了更多精彩的古诗作品。

请您阅读本文档以深入了解。

部编版语文1234年级(下)全册古诗+译文

部编版语文1234年级(下)全册古诗+译文

部编版语文1-4年级(下)全册古诗+译文一年级下册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注释1、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

2、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3、啼鸟:鸟的啼叫声。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1、汪伦:李白的朋友。

2、踏歌:唐代一作广为流行的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可以边走边唱。

3、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

4、深千尺: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5、不及:不如。

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1、静夜思:静静的夜里,产生的思绪。

2、疑:好像。

3、举头:抬头。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艇:船。

2、白莲:白色的莲花。

3、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4、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

译文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1、泉眼:泉水的出口。

2、惜:吝惜。

3、照水:映在水里。

4、.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5、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6、上头:上面,顶端。

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译文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

部编版三下语文全册文言文译文、赏析

部编版三下语文全册文言文译文、赏析

三下文言文
守株待兔①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②。

兔走③触株,折颈而死。

因④释⑤其耒⑥而守株,冀⑦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
①选自《韩非子·五蠹》。

②株:树桩。

③走:跑。

④因:于是。

⑤释(shì):放下。

⑥耒(lěi):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⑦冀(jì):希望。

【作品简介】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

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

“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等成语典故都出自这本著作。

【译文】
宋国有位农夫,他家田中有个树桩。

有一天,一只兔子跑过,恰好撞到树桩,脖子折断后死了。

于是这位农夫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的旁边,希望再次得到撞死的兔子。

但兔子不可能再这样得到,这位农夫却被宋国人笑话。

【赏析】
《守株待兔》中兔子自己撞死在树桩上,这不过是生活中的一个偶然事件,可农夫却幻想这桩巧事能变成经常发生的事情,所以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被人笑话的下场。

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这篇文言文只有39个字,寓意却很深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古诗+注释+译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古诗+注释+译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古诗+注释+译文①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③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课本原诗】【注释】①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钱钟书《宋诗选注》中为“晓景”。

诸多注本,有用“晓景”、有用“晚景”,此从《东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②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③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④上:指逆江而上【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课本原诗】【注释】①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

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

小溪,小河沟。

泛,乘船。

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却,再的意思。

⑤阴:树荫。

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黄鹂:黄莺。

【译文】梅子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间小路。

山路上古树苍翠,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课本原诗】【注释】①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②谙(ān):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③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古诗与日积月累(注释、译文)第1课古诗三首(第2-3页)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迟日:春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变湿软。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泥土随着春天的来临而融化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

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春江晚景》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一种肉味鲜美的鱼,有毒性。

上:指逆江而上。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

三衢:地名,今浙江衢州一带。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小溪,小河沟。

泛,乘船。

尽,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却,再,又。

阴:树荫。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黄鹂:黄莺。

译文:梅子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间小路。

山路上古树苍翠,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日积月累(第14页)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注释:忆江南:唐教坊曲名。

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

”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

”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

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谙(ān):熟悉。

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江花:江边的花朵。

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

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译文: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

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第5课守株待兔(第16页)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1ěi)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注释:本文选自《韩非子・五蠹》株:树桩。

走:跑。

触:撞到。

折:折断。

因:于是。

释:放下。

耒(lěi):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冀:希望。

复:又,再。

得:得到。

身:自己。

为:被,表被动。

欲:想用。

译文: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了脖子死了。

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日积月累(第30页)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解释:1.邯郸学步:拼音是hán dān xuébù,意思是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出自《庄子·秋水》。

2.滥竽充数:拼音是làn yúchōng shù,意思是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

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3.掩耳盗铃:拼音是yǎněr dào líng,意思是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出自《吕氏春秋·自知》。

4.自相矛盾:拼音是zìxiāng máo dùn,指的是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也指同伙间的相互争吵或冲突。

出自于《韩非子》。

5.刻舟求剑:读音是kèzhōu qiújiàn,是一个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一般比喻死守教条,拘泥成法,固执不变通的人。

在句子中多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多含贬义。

6.画蛇添足:拼音是huàshétiān zú,释义:语出《战国策·齐策二》。

原意为画蛇时给蛇添上脚。

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这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

后以“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

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7.杞人忧天:拼音是qǐrén yōu tiān,意思是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

出自《列子·天瑞》。

杞,周朝诸侯国。

8.井底之蛙:拼音是jǐng dǐzhīwā,意思是指井底的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比喻那些见识短浅的人。

出自《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9.杯弓蛇影:拼音是bēi gōng shéyǐng,意思是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出自汉·应劭《风俗通义·世间多有见怪》。

第9课古诗三首(第34-35页)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

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

除,逝去。

屠苏:这里指一种酒,根据古代风俗,常在元日饮用。

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曈曈:形容太阳出来后天色渐亮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

也作春联。

新桃换旧符: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

桃符是古代新年时悬挂于大门上的辟邪门饰,春联的前身。

译文: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清明:我国传统节日,有扫墓、踏青等习俗。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

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忆:想念。

山东:此处指华山以东。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登高: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茱萸(zhūyú):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有插茱萸的习俗。

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日积月累(第46页)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雅人四好:琴棋书画花中君子:梅兰竹菊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解释:1.笔墨纸砚。

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

历史上,“笔、墨、纸、砚”所指之物屡有变化。

在南唐时,“笔、墨、纸、砚”特指宣城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徽州婺源龙尾砚。

自宋朝以来“笔墨纸砚”则特指宣笔(安徽宣城)、徽墨(安徽徽州歙县)、宣纸(安徽宣城泾县)、歙砚(安徽徽州歙县)、洮砚(甘肃卓尼县)、端砚(广东肇庆,古称端州),元代以后湖笔(浙江湖州)渐兴,宣笔渐衰,改革开放后,宣笔渐渐恢复了生机。

作为文房四宝的故乡的安徽宣城,是我国文房四宝最正宗的原产地和饮誉世界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所产的宣纸(泾县)、宣笔(泾县/旌德)、徽墨(绩溪/旌德)、宣砚(旌德)举世闻名,为历代文人墨客所追捧。

2.琴棋书画。

指弹琴﹑弈棋﹑写字﹑绘画。

常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3.梅兰竹菊。

指:梅花、兰花、竹、菊花。

被人称为“四君子”。

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

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号称花中四君子。

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它们各有特色: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兰: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4.望闻问切。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

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

合称四诊。

5.日积月累(第58页)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春潮:春天的潮汐。

野渡:郊野的渡口。

横:指随意飘浮。

译文:最是喜爱涧边幽谷里生长的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鸣的黄鹂。

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日积月累(第84页)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苏轼解释:1.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是指君子因此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迅速改正。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指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意指劝导人改过。

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只要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最好的了。

4.改过不吝,从善如流。

吝:吝惜。

从善:指听从别人的好意见。

如流:像流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比喻迅速而自然。

这两句大意是: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

日积月累(第96页)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解释:1.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拼音是bīng lái jiàng dǎng,shuǐlái tǔyǎn,意思是指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对付办法。

出自《大战邳彤》。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拼音是bùrùhǔxué,yān déhǔz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